网络金融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金融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网络金融内涵所谓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从狭义上讲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开展论文的金融业务,包括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等金融服务及相关内容;从广义上讲,网络金融就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全球范围内的所有金融活动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狭义的内容,还包括网络金融安全、网络金融监管等诸多方面。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e-commerce)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
二)网络金融的特征1、业务创新。网络金融以客户为中心的性质决定了它的创新性特征。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强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须进行业务创新。2、管理创新。管理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机构放弃过去那种以单个机构的实力去拓展业务的战略管理思想,充分重视与其他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商、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双赢的局面。另一方面,网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也趋于网络化,传统商业模式下的垂直官僚式管理模式将被一种网络化的扁平的组织结构所取代。3、市场创新。由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金融市场本身也开始出现创新。一方面,为了满足客户全球交易的需求和网络世界的竞争新格局,金融市场开始走向国际联合。另一方面,迫于竞争压力一些证券交易所都在制定向上市公司转变的战略。4、监管创新。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金融监管呈现自由化和国际合作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过去分业经营和防止垄断传统金融监管政策被市场开放、业务融合和机构集团化的新模式所取代。另一方面,随着在网络上进行的跨国界金融交易量越发巨大,一国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不能完全控制本国的金融市场活动了。
二、网络金融的风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网络金融的兴起使得金融业变得更加脆弱,网络金融所带来的风险大致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经济风险。首先,从技术风险来看,网络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业的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制于信息技术和相应的安全技术的发展状况。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果难以适应金融业网络化需求的迅速膨胀,网络金融的运行无法达到预想的高效率,发生运转困难、数据丢失甚至非法获取等,就会给金融业带来安全隐患。第二,技术解决方案的选择在客观上造成了技术选择失误风险,该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不兼容,这将会降低信息传输效率;二是所选择的技术方案很快被技术革新所淘汰,技术落后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次,从经济风险来说,网络金融在两个层面加剧了金融业的潜在风险:其一,网络金融的出现推动了混业经营、金融创新和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在金融运行效率提高,金融行业融合程度加强的同时,实际上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其二,由于网络金融具有高效性、一体化的特点,因而一旦出现危机,即使只是极小的问题都很容易通过网络迅速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引发连锁反应,并迅速扩散。
篇2
关键词:网络金融;互联网技术;金融风险;金融监管
1.网络金融概述
网络金融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个被业界公认的定义。网络金融是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结合的产物,通过利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和丰富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与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网络金融具有参与度高、成本低、操作便捷、形式广泛等众多优点,这使得网络金融在这些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例如网上银行、支付宝等一些网络金融服务都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社会大众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不断加深,网络金融必然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其发挥的作用也日愈明显。但是网络金融发展也面临着网络安全、网络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信息安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及时地采取措施规避这些风险,才能为网络金融提供可靠的保障,网络金融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2.网络金融产生的背景
2.1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其产生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互联网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各行各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正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金融得以实现,互联网技术是网络金融的基础,牢靠的基础使得网络金融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金融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节省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为金融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利润空间。互联网反应迅速的优点,使得网络金融服务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节省用户的等待时间,其能够更加便捷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网络金融网点和业务种类,这不仅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还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的日常生活。
2.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不断加快是其产生的原动力
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当今时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金融行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加快一体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对金融行业快速性、安全性、便捷性等多方面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网络金融就是在这些因素驱动下的产物。网络金融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得金融行业能够满足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带动经济的发展。
3.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分析
3.1网络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日益丰富
网络金融通过借助数据库和数据处理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如今的早已被大众熟悉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服务已经相当成熟,与此同时新兴的网络结算业务也有巨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诸多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等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金融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可以通过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只有坚持顾客为上的服务宗旨,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才能让更多的人选择网络金融,才能让金融行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2一体化服务平台迅速发展
一体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系统可以极大地提高金融服务的工作效率,其也可以有效地节省用户的选择时间,使得用户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相关的金融服务。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网络金融的一体化进程应该不断加快,只有有了一个将众多资源整合在一个一体化网络金融平台,网络金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具有的优势,才能更加便捷地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要想建立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金融企业必须加大合作与交流的力度,要对当前的市场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改造,只有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才能让这个一体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更具市场竞争力。
3.3服务品牌的认可度日愈提高
随着网络金融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更多的网络金融服务者的出现,这会使得网络金融的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更多网络金融服务者的出现,为广大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用户也会对不同金融服务者提供的服务进行比较和选择,这对金融服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金融服务者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品牌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才能获得广大用户的认同,才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服务品牌的建立是网络金融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更多地在安全、信誉、技术等方面更受用户认可的网络金融服务品牌。网络金融服务品牌的建立,不仅有助于该品牌自身的发展,还有助于带动整个网络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是网络金融的一个主要方向。
3.4网络金融的个性化和标准化的特色日愈明显
网络金融的服务对象众多,而不同的客户往往会有不同的需求,这就要求网络金融服务者更多地从客户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网络金融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更加符合其自身需求的服务,这要求金融服务者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为客户制定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才能得到用户的认可和支持。此外,当前的网络金融服务由于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而稍显混乱,这不仅降低了网络金融服务的工作效率,还不利于保障网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随着网络金融客户和网络金融服务者的不断增加,标准化的服务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其也是网络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
4.网络金融发展中存在的潜在风险简介
4.1网络技术风险
网络金融由于对互联网技术有强烈的依赖性,故其网络安全也必然会影响到网络金融的安全性。由于互联网的环境复杂,网络安全也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威胁,这都可能给网络金融服务带来巨大的风险。一旦网络安全出现问题,客户的密码就可能被别人窃取,其财产就会受到严峻的威胁。因此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网络的安全性,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尽最大努力保障网络金融服务的安全性,让客户没有后顾之忧。
4.2业务管理风险
业务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随着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诸多非传统金融行业开始涌入其中,这使得整个网络金融行业异常混乱,缺乏一些统一的行业标准。还有就是一些企业对各种潜在的风险不够重视,这都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整体发展。特别是在当前的市场上,很多网上理财产品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在前期的宣传过程中往往只强调产品所能带来的高回报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一旦出现问题时,必然会引起客户的强烈不满。其次是很多网络金融提供商都没有准备应对各种风险的预防性操作,例如采用在选用信用支付业务时,一般都是先由第三方支付机构垫付,故存在较大的信用风险。在网络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网络金融服务才能更有效率,才能更加安全便捷地为客户服务。
4.3法律政策风险
近年来,网络金融发展迅速,相关的部门也出台了诸如《网上银行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但是网络金融的市场环境变化迅速,而这些法律大多数都是基于传统的金融业务制定的,其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故当前的网络金融市场还是存在较多的法律盲区。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使得在出现问题时交易双方很难通过的法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例如在当前的网络金融电子支付中通常都是采用协议的方式,但是这些协议往往没有对双方的责任进行详细的划分,如果在支付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一般都只能采用仲裁方式解决问题,这难以使客户的利益得到可靠的保障,故不完善的法律政策对网络金融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5.规避网络金融风险的有效措施
5.1努力提高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互联网是网络金融的基础,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网络金融服务的质量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故在网络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还应该加大对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只有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保障,网络金融才能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5.2加强对网络金融的监督管理
由于网络金融行业的环境复杂,相关的行业准则和法律法规又不是很完善,故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对网络金融的监管力度。只有有了更多的监督和管理,金融服务提供者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规避各种潜在的风险。
结语
网络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网络金融行业的不断成熟,必然会更加快速地发展,但是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潜在的各种风险,只有如此网络金融才能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网络借贷;电子商务;金融监管
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从定义来说,网络借贷指在网上实现借贷,借人者和借出者均可利用这个网络平台,实现借贷的“在线交易”。网络借贷其实并不难理解,它是一种通过网络工具来实现资金借贷的功能,为资金的借入者和贷出者提供资金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一般借贷的额度都不高,并且无抵押,完全是一种信用借贷,如图1所示。
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蔓延和渐渐远去,我国也日益加强了对国内金融的管理,同时继续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而货币政策也由适度宽松改为稳健,这一系列的措施都说明了我国更加关注金融管理问题。分析2011年我国实施的一系列经济政策,例如央行几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可以看出国家加紧了货币的投放,而对于作为创造信用工具的银行来说不得不加快了金融管理的步伐,我国银行特别是商业银行实行严谨的管理模式,加强银行信贷的管理,而且对各个企业及一些个人客户也提出了更高的信贷要求,这样就使得民间借贷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于是出现了网络民间借贷这种新型的网络借贷,借此来满足民间资金的需要。
2011年8月23日,银监会办公厅了《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务必建立与人人贷中介公司之间的“防火墙”。严防人人贷中介公司帮助放款人从银行获取资金后用于民间借贷,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但是至8月底,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中国最严谨的网络借贷平台的哈哈贷网站”却接近尾声,与这一现象对立的是全国各地新增了很多P2P网络借贷平台,这些公司在各个地区重复开展这种经营模式,这种矛盾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纵观国内形势,这种新出现的借贷模式不仅仅满足了民间资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金融环境和电子商务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通过研究网络民间借贷的发展,将这种借贷方式和电子商务更好结合起来,建立一个适应这种模式的市场环境。
1 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分析
(1)网站平台信息不对称且存在隐患。关注国内新闻,逐步提高存款准备金,金融机构加紧资金的收缩,个人贷款难度增加等现象接连出现,于是一些急切获得资金的人通过网络发帖求贷款,而浏览者都在帖子下方留下联系方式,虽然这些提供贷款的回复者都自称为“民间借贷”,但大多数联系地址模糊,留下的联系方式也非常简单,而且虽然提出了低息、免抵押等吸引人的条件,却很少提出明确的利息率。尽管不少网络信贷平台都宣称有完整的审核机制,但假信息的产生仍是不可避免的。借款人的资料和借款用途仅通过网络验证并不可靠,造假对于蓄意骗钱的人来讲难度并不大,如此可能出现一人冒出多人注册进行欺骗的问题。这些不仅会造成网站不能正常运营,而且也会为信息提供者带来一些问题。
(2)网站涉嫌网络高利贷。从2007年8月中国第一个P2P信用网上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以来,国内网络借贷网站有红岭创投、拍拍贷、人人贷、哈哈贷等15家左右,每月交易金额大约3000万以上。在红岭创投网站,一个正在筹资的1个月期借款年利率达到了20%。而这并不是特例,查看拍拍贷网前20项借款列表,其中有11项都属于违法“高利贷”。而在红岭创投网首页出现的14项正在招标的借款中,也仅仅只有2项没有突破高利贷法律上线。根据最高法院1991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最高达4倍的高利率正是网络借贷得以风靡的首要原因。不可否认,这种非法的交易也会带来“洗钱”,“黑幕交易”等违法行为。
(3)监管的空白。有一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网络促成的民间借贷,一旦发生纠纷,借贷双方的责任如何规定。作为运行网络信息技术的网站,同时却涉及着金融资金中介的业务,如此特殊的业务模式是否属于非法操作?又有谁来监管他们?借贷网站自运行以来,一直行走于法律边缘。目前这些借贷网站到底是由银监、工商、公安、网监等哪个部门监管或协调监管,尚无确切的说法,可以说监管几乎处于真空地带。
网络民间借贷不同于银行借贷,它是在出资人和借款人之间直接进行的,属于直接融资而不是间接融资,网站作为第三方信心平台,不属于金融机构,只是起到撮合交易的作用,这种交易并没有金融机构的直接参与,这意味着网上借贷业务在中国目前还难以纳入“正式”金融体系的监管范围中。剖开来说,一方面,网络借贷活动毫无疑问是金融交易,按照当前监管原则当纳入监管体系;另一方面,发挥网络贷款中介作用的网站不是金融机构,所以没有具体的监管对象,监管也无处着手。由于这个新兴的行业规模尚小,监管尚未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因为网络借贷平台的活动始终处于法律的边缘,因此缺乏具体的监管依据,各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或银监会派出机构都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特别是P2P网贷模式,白行融资、自行放贷,这其中的风险很大,没有外部监管,可以肆意地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产品;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1.网络金融的内涵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服务与现代互联网技术服务相融合的一种技术模式,或者被称为服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在支付体系、海量数据分析处理、金融资源二次分配优化等方面与传统金融行业有着极大的区别,主要特点是交易流程方便快捷且不受地域限制。网络金融在国外一些地区又被称为“电子金融”,由金融电子化的研究建设成果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而产生的一系列电子交易、账务往来、资金流动操作,从而形成了网络金融初步的生态体系。比如,国内当前十分火爆的P2P网络贷款、大数据金融、余额宝、众筹等概念,都属于网络金融生态中的一部分。如果对网络金融进行狭义以及广义上的区分,可以分为狭义上金融服务从线下转为线上的交易过程以及服务模式,广义上则可以认为所有实现数字化、虚拟化的金融交易过程都可以归属于网络金融概念内,同时,广义上的网络金融不仅仅是单一的网络金融服务,还包含周边的网络金融安全管理、金融风险监督管理等,将几大种类融合在一起,统称为网络金融生态体系。
而对于网络金融业的安全及监督管理问题,特别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于重视。国家层面对于网络金融行业的发展虽然持支持态度,这也就促使了我国网络金融的快速增长,但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对于安全性的管理十分重视。在传统金融行业内,安全和稳定高于一切。而这句话也应该在高速发展的网络金融方面引起从业者的思考与反思。
2.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现状可以简单用两句话来概括:“高速增长,持续创新”。大量的互联网公司结合原有的互联网思维来改造甚至是革新传统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如果从主体政策、发展形势方面来去分析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现状,很难完整地对现状进行全面的了解,从现如今各主要网络产品的角度入手分析,将能够清晰地完成对发展现状的梳理,具体如下:
2.1第三方支付平台发展迅猛――支付宝
第三方支付作为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启蒙”产品,在国内的存在时间已经长达十余年,第三方支付在互联网进入我国、发展普及的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国内拥有大量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公司,例如:财付通、京东支付、支付宝等。阿里巴巴集团依托子公司“淘宝”搭建了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并通过多年的发展树立了其在国内电商领域的NO.1地位。消费者如果通过淘宝平台进行电子商务交易,就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进行快速的金额支付,这样的交易方式之所以能够被广泛采纳,是因为第三方支付产品,通过简化交易流程,快速完成电子商务支付过程。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而早期的网络金融支付过程往往被各大国有控股银行的网上银行交易平台所把持。但最终不能够及时满足客户需要,优化交易流程而逐渐被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打败。传统的国有控股银行虽然也开辟了网络金融支付方面的渠道,但在与民营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因此,使得网络技术公司成为了现如今网络金融发展的排头兵。
2.2 P2P网络贷款成为小微企业以及个人贷款的主要融资渠道――玖富网
P2P概念起源于网络点对点下载服务,但随着技术的发展,金融服务行业的进步。P2P又被人们赋予了全新的概念,即person to person。是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技术为网络两端的放贷人与借款人之间搭建一个平等沟通的桥梁,而这样的贷款方式正可以利用网络高效的信息传播性,剔除传统金融服务行业的信息不对称性。P2P网贷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国外,2008年传入我国,2010年以后逐渐成形,并有部分企业开始开拓P2P网贷市场,而P2P网贷真正火爆的时间节点正是2014年。大量的网络用户开始认可P2P网贷这种方便、投资收益高的产品,甚至部分净资产超过千万的高端客户将P2P网贷作为一种资产增值保值的渠道,P2P网贷公司也开始遍地开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公司有玖富网,玖富网创始人在公司建立之初就注重P2P网络贷款安全性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来筛选贷款用户,建立完善的信用审核机制,最大程度降低坏账率。这使得其他公司还在疯狂扩张的阶段,玖富网就默默的完善自身产品,终于随着市场的发展,用户认知的提高,越来越重视P2P网贷产品的安全性,这也使得该公司一跃成为P2P行业首屈一指的公司。
2.3网络金融产品的全民化――京东众筹
5年前,众筹概念在国外开始流行。众筹的本质,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出资很少量的钱,然后大量的小额资金汇聚在一起而形成数量可观的资金,利用资金去完成某件事。众筹由发起人、平台、用户三部分构成。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给予了众筹模式高速发展的空间,发起人或者团队,利用网络平台创意以及产品设计方案,然后由用户决定是否要支持该项目,支持者需要支付一定的资金,而支付过程全部利用网络金融模式完成,其中最著名的即为京东众筹,京东是国内最大的数码3C类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仅次于阿里巴巴集团的第二大电商。京东结合技术产业前沿模式,优化原有众筹方式,在京东网上推出了自有的众筹平台,且对众筹产品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初期发展以最擅长的数码产品众筹做起,凭借京东的品牌影响力以及专业的众筹服务模式,很快赢得了大量的用户。且众筹这种零散化的网络金融交易方式,让用户能够花费最少的钱得到最大的收益,因此,可以说众筹模式的火爆使得网络金融的概念进一步深入人心。
3.我国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
我国网络金融发展迅猛,但各领域公司将注意力放在了开拓市场阶段,忽视了金融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且金融交易的虚拟化、数字化也可能给网络黑客、病毒等入侵带来可乘之机。
3.1网络金融交易安全性的完善
网络金融交易过程的方便快捷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用户进行使用,但使用量急剧扩张的同时,监督管理制度却没有相应的完善到位。现有的监管体系多用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与服务对于快速发展的网络金融并不适用。因此,需要由政府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各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以及技术公司来制定符合网络金融交易方式的监管措施,让行政部门在监督执法的过程中有法可依,而不是盲目的借鉴案例经验。同时,在未来网络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交易的虚拟化、数字化势必进一步深入,因此,制度保障的同时,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也十分必要,例如:各网络金融服务公司,组建专业的金融技术服务团队,构建完备的金融数据加密技术、购买企业级的防火墙软件,同时,注重硬件服务器管理的稳定性。促进行业快速稳定向前发展,未来网络金融交易过程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将更加安全稳定。
3.2法制建设护航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
确保网络金融安全性的同时,仍然不能够忽视网络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网络金融的概念最先有西方发达国家提起,并建设开展的。我国通常是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而在国内形成一套符合国情的网络金融服务标准。虽然网络金融的用户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增大。但我国的发展现状仍然以模仿为主,这样永远的模仿、复制难以走在世界技术的前列。因此,我国在模仿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经验的同时,也要大胆地进行自主创新,利用我国原创的技术来推动下一阶段的网络金融行业发展。而国家行政部门应该加快完善法律制度建设,为网络金融技术以及模式的创新提供保障,严厉打击网络金融公司难以触及的层面,例如:线下用户信息失真、个人征信信息造假等。不要让线下的金融服务陋习阻碍网络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
3.3传统商业银行信用体系与网络金融产品的逐步融合
传统商业银行对于网络金融的发展仍然持有很大的敌视态度,认为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侵占了线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因此,虽然网络金融行业的企业拿出了极大的诚意想要与传统商业银行进行合作。但传统商业银行的反应依然十分冷淡,这就给线上网络金融服务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瓶颈,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应该协调好传统金融服务机构与新兴的网络金融服务企业,为两方找到一个合作共赢的切合点,既让传统商业银行在网络时挥重要的金融服务作用,又使网络金融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深化,完成线上金融服务与线下传统商业银行的有机融合,为我国金融行业的整体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内网络金融发展形势整体良好,但在线上、线下信息交流以及服务融合方面仍然存在部分问题,需要各传统金融行业企业与新型互联网公司开诚布公地进行行业发展交流,寻求合作共赢的发展基础。促进金融行业进一步快速发展,跟随发展趋势,完成线下金融机构向线上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过渡与转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网络中心性;金融服务贸易;逆差
近年来,由于政府放宽对服务贸易的限制,使其得到一定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起步阶段,而对于金融贸易服务来讲,更是相差甚远。一直以来,我国金融贸易服务呈逆差局面且逆差程度在扩大;从国际及国内市场上看,与其他类服务贸易相比,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相对滞后。
从我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总额来看,1991年到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8亿美元增加到7130亿美元,呈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但从贸易结构上来看,服务贸易进口和出口的发展极不平衡,从而导致服务贸易长期处于逆差状态,这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二位,美国领先局面未改变。从行业结构上看,尽管我国IT服务、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等高附加值贸易增长速度较快,但传统服务贸易如运输、旅游、建筑等仍占主导地位。从地理区域发展来看,东部地区在IT、信息、保险等服务领域占有比较优势;从城市规模来看,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在咨询服务、银行、证券和广告宣传等领域较有优势,这也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主要出口地区。
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业务,理论上有“银、证、险”三种大类。以保险服务贸易为例,早在2005年我国就对外全面开放了保险业,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保险业的开放程度远低于银行业。在主营收入方面,中资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总量很大且逐年递增,而外资保险机构的保费收入很不稳定,总体上在上升,但增长幅度不大,总量小,这也一定意义上取决于中国保险服务业“平安”、“人保”、“太保”三足鼎立的局面。我国保险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同时积极引进国外龙头企业,如在信用险方面:我国三大保险公司均在2014年6月实现与国外“险企”在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上的正式合作。“引进来”当然是必要的,但自身也要逐步成长壮大以适应时展的需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视“走出去”,通过股权及非股权方式在主要的贸易国家设立跨国公司,逐步提高跨国经营程度。
从网络中心度的度量角度出发,将网络中心性分为点度、中介和接近中心性,具体针对国际金融服务贸易的特点,我们以点度、中介中心性为主。将全球保险服务贸易看成是一个有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网状结构,因此在保险服务贸易中具备点度和中介中心性的节点被认为是具备优势地位的节点。从宏观层面上来看,一国政府扮演着以上的两种角色,它既是一国对外贸易的核心也是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从中观层面上来看,保险行业的发展在金融体系中日益突显了其重要地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各保险主体力量对比悬殊,导致保险服务贸易的出口依赖于有优势地位的几大保险公司,主要保险主体的综合实力在网络结构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实际上,在整体网络中过度依赖于个别节点的网络结构并不合理,如我国保险服务贸易集中在几个大型保险公司,一旦一家保险主体出现失误,而在大部分险企都不曾涉及国际业务时,对整体网络的影响将是不堪设想。因此从点度中心性和中介中心性的角度出发,应允许更多的综合性保险公司出现,充分拓展其海外业务,在更多险种上创造收益,同时抓住中小型险企,逐步扩大保险服务贸易的出口,扭转逆差局面。最后在应对当前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化、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盛行下,应从以下方面努力:
1.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
金融行业具有产品无形性以及其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其人力资本无疑是其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对于人力资本的要求更高。研究表明,一国人力资本存量水平越高,其跨境服务的提供质量就会越高;人力资本要素作为金融服务贸易的重要部分,其所带来的溢出效应是无法想象的。随着金融服务贸易专业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必然要求贸易双方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上适度倾斜,企业应加强专业和技能培训及专业人才间的交流,同时专业人才自身应在明确方向的同时努力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2.优化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市场结构是否相对完善是代表一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具体表现。长期以来,我国金融服务贸易处于逆差状态,这不仅源于我国金融市场自身机制的问题,也体现在金融市场结构上的失衡,而且这种现象也日益突出,侧面影响了金融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优化金融市场结构是我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具体应着眼于金融市场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和梯度化方向,处理好影响金融市场结构的各因素,选择好适当的优化路径。同时,也要为金融企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社会环境、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及良好的市场生存环境。
3.营造良好的贸易环境
政府可在多边贸易谈判中争取有利于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规则,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中心及网络中介的优势,对外积极拓展国际关系,尤其是一些资源型大国,为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保证本国市场需求的基础上鼓励金融服务贸易的进出口,一方面把更多的新产品、新知识、新理念引入我国,另一方面提升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出口水平,同时通过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也能为我国货物贸易的发展提供便利,通过服务贸易的发展来拉动货物贸易发展。
4.提高金融服务贸易的开放程度
金融服务贸易市场的适度开放发展是顺应当前金融全球化发展的需求,我们需要在保护与开放二者中去平衡,可以减少和避免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分开放对国内金融系统带来的风险。金融服务贸易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很大,政策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其发展速度;同时,随着国际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提高,以跨境支付和商业存在形式发展的金融服务贸易就越多。总之,一国服务贸易市场越开放,其他国家金融服务提供商进入的机会就越大,这对于双方来讲都是利大于弊的明智选择。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网络金融 风险 金融监管
一、网络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及网络金融监管的现状
网络金融是金融与因特网的融合,是网络时代实现资金迅速配置与流通的新金融模式。我国网络金融发展很快,拥有着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但是在既没有行业的规范标准、又缺乏监督管理的情况下,势必会出现各种乱象。总的来看,在我国“一行三会”金融监管模式下,目前对网络金融的监管仍是以原有监管机构和监管范围为主,没有设立新的监管机构,也没有增添新的监管条款,所以我国的网络金融监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二、目前网络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部门自身技术、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网络金融业务的综合性、高科技性对监管部门人员的自身水平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熟悉相关的专业管理知识和金融业务,又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和计算机信息工程实践经验。只有在拥有高科技软硬件配备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对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而且,如果没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监管队伍,在监管传统金融业务比重较小、现代化程度高的网络银行时就会出现困难,当网络银行开发出一些科技含量高的、新的金融产品时,监管部门对它的监管就会显得十分不足。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有金融法律体系主要是针对传统金融业务。大部分国家的网络金融起步比较晚,有关法规对交易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不是很清楚,与网络金融配套的法律法规也不完善。网络银行推动了金融创新的脚步,金融监管的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可能会越来越落后于网络金融的发展和创新。这些年来,虽然在国务院的领导下,互联网金融调研小组开展了对互联网金融企业及其监管等问题的调研,但是,一部统一的、规范化的网络金融法规政策出台还需要一定时间。
(三)现行监管体系覆盖面不足,网络金融管理零乱
现在的金融监管体系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传统的商业银行,重点是通过对业务凭证、银行机构网点指标增减、报表的检查稽核等方式实施。然而在网络金融时代,帐务收支无纸化,处理过程抽象化,机构网点虚拟化,业务内容的大量增加,均使现行监管方式运行效率大打折扣,监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及权威性受到严重的挑战,对基于互联网方面的银行服务业务方面的监管将出现重大变化。
目前,我国对网络金融的监管主要由三方负责:央行、银监会、政府部门。此外,有企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也有归工商管理的,还有一些类似于民间借贷中介的P2P贷款平台没有具体对应的监管部门。可以说,网络金融监管处于法律真空地带,央行和银监会等都无法确定权限实施监管。管理零乱是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不可预测,经营不规范和监管不统一等乱象的主要原因。
(四)传统的分业监管受到挑战
网络金融有着形态虚拟化、业务边界模糊化、运行方式网络化等特点,一旦各个监管机构之间配合不到位,监管范围模糊,就会导致重复监管、交叉监管或监管真空,大大降低了监管的有效性。网上金融交易过程基本全部在网络上进行,其特点使网络金融业务脱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由于各监管机构之间配合不协调,信息不能共享,监管范围不清,容易造成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不利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三、完善网络金融监管的建议
(一)完善网络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如证券法和商业银行法等,其立法基础是传统金融行业和传统金融业务,很少有关于网络金融的相关内容。与网络金融的迅猛发展相比,我国相关领域的立法进程较为缓慢,目前涉及网络金融的法律仅包括刑法、电子签名法等。所以,我国需要及时修订金融法律,补充相关条款。要从金融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等方面加快网络金融相关法律的立法进程,慢慢建立起网络金融发展的基础法律体系。
(二)培养复合型网络金融监管人才
由于网络金融业务的不断深化与升级,现在的人力资源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网络金融创新与监管的需求,亟需一批综合型、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学识与经验,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首先,大学要顺应网络金融的发展趋势,将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类课程与网络技术课程交叉教学,重点开设风险监管类课程,为网络金融发展储备高素质人才。其次,适度引进国外专业的网络金融监管人才,在改善本国人才结构的同时,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监管经验与技术。最后,要加强对现有的监管人员的教育提升。可以通过交流访问、委托培养、考察学习等方式对监管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使其充分认识到潜在网络隐患。
(三)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协调
要协调各个监管机构,在条件成熟时形成统一的金融监管部门。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机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法律环境、金融经营者的素质、金融监管水平来看,现阶段我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是符合我国的国情的。但面临我国已加入WTO的现状及网络金融迅速发展的现实,我们应特别关注混业经营、混业监管问题。在目前并不能快速转变金融监管体制的情况下,要注重加强各个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加强彼此沟通与合作,避免监管真空或交叉,同时也要积极为建立集中统一的监管体制创造条件,并且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将金融监管集中于一个部门。
参考文献:
[1]赵艳.网络金融监管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1).
[2]王石河.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
[3]严伟荣.初探中国网络金融风险监管模式的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3,(6) .
篇7
关键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网络研修;校本实践;教师专业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以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正成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而信息技术在教师工作中已经成为自然的、不可或缺的工具。笔者就以中国教师研修网承担的“国培计划”――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缩影,从管理和辅导的角色出发,探究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网络研修与校本实践的创新措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导师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和提升
研修教师先后聆听了专家们有关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主题研修课程等讲座,围绕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讲解,使研修者比较全面地学习了有关创新教学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教学理论,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提升工程标准及实施方案,教育信息化规划的内容、方法和策略,^域信息化套餐课程建设,信息技术下的校本研修,远程培训的质量管理,培训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管理与方案设计等内容;初步了解和学习了有关 “翻转课堂”“微视频”等一些世界顶级的教育模式,以及国内对这种教育模式的尝试应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
二、同伴交流反思、促进教师专业结构更新和优化
(一)互动交流、提升教师业务水准
首先,个人工作室是实现教师自我反思和个人知识管理的空间,每个教师都可以撰写日志,规范管理自己的资源。将自己的教学随笔,教学故事,教育理论,班主任工作经验,教学反思,学生作品及心情故事等等方面的内容编辑在个人日志中,展示自己的工作生活。
其次,学校及时在网络社区组织教育教学主题活动,鼓励教师参与问题讨论,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件微课制作”“授课经验”“听课评价”和“教育教学随想”等,教师通过发帖、转帖的方式进行学习、交流。在互动交流中,教师都获益匪浅,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就在这样的追寻中有了深刻的变化,在碰撞与融合中发展,在参与讨论中提高,从而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意识,网络社区成为教师学习、交流、研究的真正平台。
(二)反思感悟,夯实教师深度学习。个人日志资源(博客、成长笔记、教学反思、教育叙事、教育评论、心情故事、班主任随笔;录播系统……)以网络媒介为工具,通过教育教学叙事来描绘教育事件,以期教育行为和活动得以诠释的意义建构方式。这一方式的目的是借助反思和理性力量来唤醒叙事者的教育自觉和教育敏感性,从而改变教育者的行为和观念。以网络为媒介的教育叙事,“真正将话语权还给教师,推动教师进入一个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发展、回归主体意识的时代。”
三、线下校本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态度养成和升华
首先以“赛”为载体的校本实践举措。构建以“竞赛评比”为驱动、以“有目标的学,有成果的用”为核心、将培训目标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及各级、各类赛事整合起来,以“赛”促“培”,有“培”促“研”,以“培”促“赛”,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学有所赢,学有所用。例如:我们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与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结合起来,与交互式电子平板课例大赛、微课(课件)制作评比等活动结合起来,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目的,认真开展线下校本实践的研修,把常规教学研究和校本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实施校本研修牵动战略,推进校本教研进程,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课题”为引领的校本实践举措。学校提出了“校本教研科研化,校本科研教研化”的指导方针。所谓“校本教研科研化”,就是教师在“校本教研”或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了问题,然后通过反思、学习、探究、提炼,提出值得研究的问题,形成课题,再通过研究解决问题。所谓“校本科研教研化”指学校的一切科研课题都应该以服务“校本教研”和教育教学实践为宗旨,都应该与“校本教研”或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这样才有生命力。
综上所述,通过“研、训、用”三位一体的培训方式,把国培任务、学校的校本研修与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教师且思且学、且学且行,让课堂充满新气象,体会到“技术为我所用 教学因我而变”的内涵与意义,并收获别样的精彩,实现研修常态化、本土化。充分体现网络研修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共同体的同伴互助、获得专业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程初见端倪,培养硕果颇丰。这些成绩的获得离不开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更离不开网络研修平台的帮助。我们会继续探索网络研修的模式,使其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兴起;启示
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中,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与应用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改革,并在后来的发展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所有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先进科技。可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带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电子商务的兴起与发展更是具有极大的意义。金融业作为世界经济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化的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给我国本土的金融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冲击,如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应对金融业网络化带来的问题就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以下本文就来简要谈谈全球金融业网络化的兴起与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一、金融业网络化的内容
在今天,金融业已经几乎完全呈现出了网络化的发展态势,所有的金融交易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直接促使了金融业的高速发展,也加快了国际贸易和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而金融业网络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可以从电子货币、网络银行、网络证券与网络保险这四大方面体现出来。
1、电子货币
在金本位制和金汇兑制瓦解后,电子货币代替了有形货币,并得到了迅猛发展,这使得信用货币无论在种类上,还是在规模上的急剧增加成为可能。据统计,信用货币占西方各通货流通量的90%以上,各种形式的支票、支付凭证、信用卡等种类繁多,这表明经济的发展对信用的依赖越来越深。
世界各国的金融支付系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电子支付系统正逐渐取代传统支付系统,支付工具和支付手段也在发生变革。电子货币将在国际金融活动中逐步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都发表了电子货币的发展报告,报告全面研讨了消费者保护、法律、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提出了发展战略并鼓励新型金融服务的开展。
2、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是现有银行专用网络的扩充和延伸,也是传统银行业务的发展和补充。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正在迎接一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网络银行将成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里程碑。自从世界上第一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于1995年10月18日在Internet上开业以来,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纷纷上网,网络银行逐渐风行,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风潮。
3、网络证券
网上在线投资的优势,在于一是时间和速度,二是方便,三是节省大量人工和中介环节,手续费低廉,它充分体现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市场经济准则。交易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电子结算的快捷,使得为数众多的个人投资者钟情于当日买卖交易,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交易量,成为交投活跃的技术性支撑。在证券发行方面,惯于闭门瓜分上市股票的投资银行也不得不顺应市场要求,拿出更多的上市股票份额给电子券商和网络交易者。网络在线证券交易打破了投资传统、重新分配市场份额让个人投资者得以与长期以来称霸股市的华乐街投资专家分庭抗争。新兴的电子在线经纪券商正面挑战华尔街历史悠久的证券公司与投资银行,其市场总值已超过执券商牛耳的美林证券,这具有强烈的历史意义和象征意义。
4、网络保险
金融保险可以看做是为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秩序而服务的一个特殊行业,是金融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在网络化大趋势不断冲击传统金融市场的今天,很多保险公司都开始改革传统的经营模式,充分利用网络的信息优势,来增强自身的业务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以在当前信息时代下竞争不断加剧的保险市场中生存发展。
二、金融业网络化兴起与发展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自从金融业网络化发展兴起以来,金融网络化模式的发展态势就势不可挡,并迅速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金融业改革的主要手段与目的。在我国的金融业来讲,自然也受到了其网络化的很大影响。金融业网络化极大的推进了我国整个金融业向现代化、科技化发展的进程,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其也为我国的传统金融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如何充分利用全球金融业网络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而避开其所来的影响与冲击,就成为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在以自身体会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全球金融业网络化对我国的启示,具体如下所述:
1、加快传统经济向互联网经济的进程,大力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国民经济走向了信息化,传统经济转向了互联网经济,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才有基础。电子商务既是互联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又是金融业网络化发展的必要前提,在推进我国金融业网络化的时候,必然离不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2、加大金融业信息系统基础建设的投资,促进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业的全面网络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各家商业银行应当在营业网点及重要的公共场所多设置各类电子终端,加大信用卡、借记卡及各种电子支付工具的普及程度,大力推广智能卡,使人们体验电子支付的优越性,转变观念,为接受电子货币打下基础。加大对金融业网络化信息系统的基础建设,为今后网络金融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研究开发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确保金融网络的安全运行。由于国际互联网本身是个开放系统,而网络金融的经营实际上是变资金流动为网上信息的传递,这些在开放系统上传递的信息很容易成为众多网络“黑客”的攻击目标,目前多数客户不敢在网上传送自己的信用卡帐号等关键信息也是基于这个原因,这样就严重制约了网络金融业的业务发展。我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有必要发展自主的操作系统,以保障网络的安全。
4、进一步扩大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的步伐。金融业的网络化发展,使资本流动突破了规模上、地域上和有形无形的限制,使得金融活动国际化,这在客观上要求一国金融的国际化。目前国际金融交易额是国际贸易交易额的50倍;新的信息传输技术和交易的电子化,使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传染性效应”更加明显,对中国金融业的网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加快我国金融国际化进程。
5、重视金融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对于网络金融的监管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及金融业进行合作与谈判,根据网络金融业的发展特点,以战略的眼光从总体上把握金融业网络化的发展方向,达成对网络金融监管的共识,共同制定和完善有关网络银行的法律法规,以促进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
篇9
1、网络金融的含意与特性
网络金融是指在因特网上实现的金融流动,它不同于传统的依赖于物资形态存在的金融流动,是存在于虚拟空间的金融流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它是信息技术,尤其是因特网技术与金融理论、金融管理以及金融实务相结合的产物,是适应网络经济以及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发生的网络时期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金融的内容不但包含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网络支付与结算等网络金融实务,还包含网络金融理论、网络金融管理以及网络金融监管等。
网络金融的经济性是指网络金融流动效益显着,投入少而产出高,这是网络经济自身的特色抉择的。网络技术利用于金融业后,采取了开放技术而同享软件,极大地降低了金融产品的开发费用以及金融系统的保护费用,经营本钱较传统金融企业降低许多。网络金融的科技性是指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广泛运用于金融业的实践,并对于现代金融业发生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传递以及资源同享突破了原本的时间概念以及空间界线,将原来的2维市场变成没有地舆束缚以及空间限制的3维市场。金融电子化、网络化既是现代科技发展的结果,也是金融业“e”化的意味。网络金融的信息性是指网络金融是金融信息搜集、收拾、加工、传输、反馈的载体,同时也是金融信息化的产物。货泉流通、资金清理、股市行情、保险、投资信托等金融信息的发生以及变化都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网络金融的人为性是指网络金融以人为本。在网络金融流动中,虽然强调网络信息技术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起症结作用的仍是人。网络技术的制造发明、网络金融的利用、效果的实现都是靠人来完成的,所以,必需强调人在网络金融中的抉择性作用。网络金融的立异性,为了知足网络经济前提下客户新的需求,增强其竞争实力,网络金融必需进行业务立异。网络机构的内部管理也必然履行管理立异,走向网络化管理,网络金融机构必需调剂其战略管理思想,注重与其它金融机构、信息技术服务站、资讯服务提供商、电子商务网站等的业务合作,以实现多赢的目的。网络金融前提下,金融监管必然走自由化以及国际合作与调和的道路。
2、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的比较
网络金融是传统金融与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紧密结合而构成的1种新的金融形态,是网络技术革命推进下所产生的最首要的经济变革之1。传统金融市场的发展及金融理论的成熟是网络金融发生以及发展的基础,而网络金融在推进了金融立异的同时,也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对于传统金融服务提出了挑战。
一、网络金融比传统金融更能吸引客户。首先,互联网打破了金融服务的时间以及空间的局限,扭转了交易的方式,使在任什么时候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的成为可能。通过互联网,金融机构还可以联络到更多的交易对于象,找到更多的交易机会。网络金融拉近了金融机构与客户的距离。其次互联网动态双向沟通的特性,使动态的交易互动成为可能。1方面,金融机构可以自动即时生成客户信息数据库,通过及时的客户需求分析,有效的细分客户,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同时依据目标客户群的特色制订本身的发展战略; 另外一方面,客户可以1改在传统金融下被动接受服务的模式,依照自己的需求在互联网上轻松地货比3家,寻觅到适合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服务,而且还可以随时向金融机构反馈意见以及建议。再次,互联网加重了资本以及信息的活动速度,为寻觅资源最优化配置及动态均衡提供有效途径。通过互联网快速的、散布式的处理,人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搜寻、传递金融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远距离资金的划拨。最后,网络金融施展信息技术的同时,提供了比传统金融更利便、更快捷、更便宜的服务。
二、网络金融更能知足金融服务提供者的逐利原则。第1,如前面所述,网络金融更能吸引客户,因而可取得更多的销售收入。第2,金融企业应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网络金融,可大大降低其经营本钱。在网络金融前提下,金融企业不管自有资本是不是雄厚,在互联网都是同等的,因而庞大物理网点的优势将消失,金融企业的经营本钱将大大降低。应用信息网络技术,金融企业可以改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增进企业树立更公道科学的组织机构。此外,信息网络技术促使金融企业重组传统的工作流程,从而进1步提高效力,降低经营本钱。
总之,网络金融立异了金融企业的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模式,降低了运营本钱,提高了金融服务的质量,提高了收入。任何1个以营利为目的的金融服务企业都将被潜伏的高额利润驱动,融入并推进网络金融。长远来看,网络金融的首要性将超过传统金融。
3、国内外网络金融发展概况
美国于一九七一年创建的Nasdap系统,标志着网络金融这1全新的经营方式从构想进入到实际运营。一九九五年一0月一八日美国三家银行联合在互联网上成立了全世界第1家网络银行“安全第1网上银行”,预示着网络金融已经进入迅速发展的新阶段。二000年七月三日,西班牙Uno-E公司同爱尔兰互联网银行第1团体正式签约,组建业务规模笼盖全世界的第1家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Uno First Group。两家公司跨洋重组的终究目标是树立全世界最大的网络金融服务体系。九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以及地区的网络金融发展无比迅速,呈现了从网络银行到网络保险,从网络个人理财到网络企业理财,从网络证券交易到网络金融信息服务的全方位、多元化的网络金融服务。网络银行走向成熟,网络证券以及网络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电子货泉以及网络支付开始遭到青睐。网络金融已经相对于成熟、完美、并初具范围;网络金融的服务多元化、全能化、综合化,内容集成度至关高而且立异频繁;网络金融业之间竞争剧烈,消费者可自由选择合适自己的服务;网络金融业的介入主体多样化,除了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外,还有信誉卡公司、纯网络银行等。
篇10
(1)网络金融前提下的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风险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致使的技术风险以及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致使的业务风险。
一.网络金融技术风险
(一)安全风险。网络金融的业务及大量风险节制工作均是由电脑程序以及软件系统完成,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安全就成为网络金融运行的最为首要的技术风险。这类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损坏等不肯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袭击,和计算机病毒损坏等因素。依据对于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系统停机对于金融业酿成的损失最大。网上黑客的袭击流动能量正以每一年一0倍的速度增长,其可应用网上的任何漏洞以及缺点非法进入主机、盗取信息、发送假冒电子邮件等。计算机网络病毒可通过网络进行分散与传染,传布速度是单机的几10倍,1旦某个程序被沾染,则整台机器、整个网络也很快被沾染,损坏力极大。在传统金融中,安全风险可能只带来局部损失,但在网络金融中,安全风险会致使整个网络的瘫痪,是1种系统性风险。
(二)技术选择风险。网络金融业务的展开必需选择1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持。在技术选择上存在着技术选择失误的风险。这类风险既来自于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差致使的信息传输中止或者速度降低的可能,也来自于选择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相对于后进、网络过时的状态,致使巨大的技术以及商业机会的损失。对于于传统金融而言,技术选择失误,只是致使业务流程趋缓,业务处理本钱上升,但对于网络金融机构而言,则可能失去全体的市场,乃至失去生存的基础。
二.业务风险
(一)信誉风险。这是指网络金融交易者在合约到期日不完整实行其义务的风险。网络金融服务方式拥有虚拟性的特色,即网络金融业务以及服务机构都拥有显着的虚拟性。网络信息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利用可以实现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络银行等网络金融机构,如美国安全第1网络银行就是1个典型的网络银行。虚拟化的金融机构可以应用虚拟现实信息技术增设虚拟分支机构或者营业网点,从事虚拟化的金融服务。网络金融中的1切业务流动,如交易信息的传递、支付结算等都在由电子信息形成的虚拟世界中进行。与传统金融相比,金融机构的物理结构以及建筑的首要性大大降低。网络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使交易、支付的双方互不见面,只是通过网络产生联络,这使对于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实性验证的难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间在身份确认、信誉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于称,从而增大了信誉风险。对于我国而言,网络金融中的信誉风险不但来自服务方式的虚拟性,还有社会信誉体系的不完美而致使的背约可能性。因而,在我国网络金融发展中的信誉风险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因素,还有轨制层面的因素。我国目前的社会信誉状态是大多数个人、企业客户对于网络银行、电子商务采用观望态度的1个首要缘由。
(二)活动性风险。这是指网络金融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知足客户兑现电子货泉的风险。风险的大小与电子货泉的发行范围以及余额有关。发行的范围越大,用于结算的余额越大,发行者不能等值赎回其发行的电子货泉或者清理资金不足的可能性越大。由于目前的电子货泉是发行者以既有货泉(现行纸币等信誉货泉)所代表的现有价值为条件发行出去的,是电子化、信息化了的交易媒介,尚不是1种独立的货泉。交易者收取电子货泉后,并未终究完成支付,还需从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收取实际货泉,相应地,电子货泉发行者就需要知足这类活动性请求。当发行者实际货泉贮备不足时,就会引起活动性危机。活动性风险也可由网络系统的安全因素引发。当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通讯产生故障,或者病毒损坏造成支付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必然会影响正常的支付行动,降低货泉的活动性。
(三)支付以及结算风险。因为网络金融服务方式的虚拟性,金融机构的经营流动可突破时空局限,打破传统金融的分支机构及业务网点的地域限制;只需开通网络金融业务就可能吸引至关大的客户群体,并且能够向客户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服务,因而,网络金融有三A金融(即能在任什么时候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向客户提供服务)之称。网络金融的经营者或者客户通过各自的电脑终端就能随时与世界任何1家客户或者金融机构办理证券投资、保险、信贷、期货交易等金融业务。这使网络金融业务环境拥有很大的地域开放性,并致使网络金融中支付、结算系统的国际化,从而大大提高了结算风险。基于电子化支付系统的跨国跨地区的各 类金融交易数量巨大。这样,1个地区金融网络的故障会影响全国甚至全世界金融网络的正常运行以及支付结算,并会造成经济损失。二0世纪八0年代美国财政证券交易系统曾经产生只能买入、不能卖出的情况,1夜就构成二00多亿美元的债务。我国也曾经产生相似情况。
(四)法律风险。这是针对于目前网络金融立法相对于后进以及隐约而致使的交易风险。目前的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于传统金融业务,如银行法、证券法、财务表露轨制等,缺乏有关网络金融的配套法规,这是良多发展网络金融的国家普遍存在的情况,我国亦然。网络金融在我国还处于刚起步阶段,相应的法规还至关缺少,如在网络金融市场准人、交易者的身份认证、电子合同的有效性确认等方面还没有明确而完备的法律规范。因而,应用网络提供或者接受金融服务,签定经济合同就会见临在有关权力与义务等方面的至关大的法律风险,容易堕入不应有的纠纷当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于着关于交易行动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肯定性,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乃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其他风险。如市场风险,即利率、汇率等市场价格的变动对于网络金融交易者的资产、负债项目损益变化的影响,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带来的风险等,在网络金融中一样存在。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的各种业务风险与传统金融并没有本色区分,但因为网络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这使患上网络金融在持续、融会传统金融风险的同时,更新、扩充了传统金融风险的内涵以及表现情势。首先,网络金融的技术支撑系统的安全风险成为网络金融最为基础性的风险,亦即它不但瓜葛到网络运行的安全问题,还关乎其它风险,如信誉风险、活动风险、结算风险的状态;其次,网络金融拥有传统金融所没有或者远不首要的特殊风险情势,如技术选择风险;第3,因为网络信息传递的快捷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网络金融合使传统金融风险在产生程度以及作用规模上发生放大效应,如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国际金融风险产生的骤然性、传染性都增强了,危害也更大。因而,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以及节制也就拥有不同于传统金融风险管理的手腕
以及方式。 (2)网络金融风险的防范与节制
一.鼎力发展先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软、硬件系统大部份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于后进,因而增大了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的安全风险以及技术选择风险。因而,应鼎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症结技术水平,在硬件装备方面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症结装备的安全防御能力。我国目前的加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及数字签名技术都后进于网络金融发展的请求,因而应鼎力开发网络加密技术,开发并具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这是防范以及减少安全风险以及技术选择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机能的根本性措施。
二.健全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管理体系
从金融系统内部组织机构以及规章轨制建设上防范以及解除网络金融安全风险,要弄好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工作管理的组织机构建设,并树立专职管理以及专门从事防范计算机犯法的技术队伍,落实相应的专职组织机构。对于现有的计算机安全轨制进行全面清算,树立健全各项计算机安全管理以及防范轨制;完美业务的操作规程;加强要害岗位管理,健全内部制约机制。
三.加强防范以及节制网络金融风险的轨制建设
(一)法律轨制建设。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制订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规,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金融发展的请求。应鉴戒外国经验,在网络金融发展的早期及时制订以及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如在电子交易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制止应用计算机犯法等方面抓紧立法,修改《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条文中不合适网络金融发展的部份。虽然这可能会在必定程度上按捺网络金融发展中的金融立异,但为网络金融的规范、健康发展是必要以及值患上的。否则,在有关法律规范长时间不健全的情况下发展网络金融合蕴蓄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增大调剂的本钱。
(二)社会信誉轨制建设。完美的社会信誉轨制是减少金融风险,增进金融业规范发展的轨制保障。没有完美的社会信誉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动的肯定性预期,网络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类不肯定性预期患上到强化,无益于网络金融的正常发展,也会增大法律调理的障碍以及本钱。网络银行业务在美国患上以较快发展的1个主要缘由就是美国拥有完美的社会信誉机制。据统计,在发达国家,企业逾期应收账款占贸易总额的0.二五%~0.五%,而我国却在五%以上。个人信誉体系在我国也基本属于空白。因而,应在我国鼎力培养社会的信誉意识,树立客观公正的企业、个人信誉评估体系以及电子商务身份认证体系,使“诚信”成为我国社会的道德基础,以减小信誉风险。
(三)金融轨制建设。为有效节制活动性风险,应该有效节制电子货泉的发行数量,对于电子货泉的发行主体以及电子货泉的种类进行必要的限制。我国在肯定电子货泉发行者时,应该首先斟酌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并依据其信誉等级抉择获取电子货泉发行资历、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种类以及业务规模。电子货泉发行机构的信誉等级应该每一年进行考查,考查的指标可以选择资本金、已经发行电子货泉的数量及其余额、流通速度、外汇交易额、筹备金以及存款保险等内容。另外,要对于发行电子货泉的机构,尤其是发行电子货泉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有效管理,对于其发行的电子货泉余额请求在中央银行存有相应范围的筹备金,以实现活动性管理的目标。如果能够将电子货泉以及传统货泉区别开来,分别制订各自的筹备金率,会更有益于活动性风险的节制。
四.树立发展网络金融的整体计划以及统1的技术标准
我国的金融电子化是在没有统1计划以及标准的情况下起步的。应鉴戒发达国家的做法,依照系统工程的理论以及法子,依据管理信息系统原理,在整体计划指点下,按必定的标准以及规范,分阶段逐渐开发建设网络金融系统。这既有益于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也有益于网络金融风险的监管以及防范。目前我国金融系统电子化建设存在计划不统1、商业银行技术标准不统1、技术规范不统1、商业银行之间使用的安全协定各不相同的问题。应制订金融业统1的技术标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的成立为此奠定了基础。确立统1的发展计划以及技术标准,才有益于统1监管,增强网络金融系统内的调和性,减少支付结算风险,并有益于其它风险的监测。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