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推进农村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推进农村发展

篇1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篇2

一、依托硬件创新,深化支付环境建设

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业的特点,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拓展农村地区的相关金融业务,使贷款程序、和农村的网点布局得到优化。农商银行要积极优化网点布局,统筹网点增设,持续加大乡镇及以下网点布设力度。依托农户家庭、商户和农村社区等,不断加大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安装力度,丰富金融自助服务终端服务功能,满足广大农户小额现金存取、自助缴费、转账、汇款等多种服务需求。积极布放,科学合理做好选址工作。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县域农村金融服务现状,调查服务点运行情况。以乡镇营业网点为基础服务平台,合理分区,丰富功能,不断扩展延伸服务半。针对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大但金融服务存在空白的行政村,选择已设立服务点但现有无法满足农村需求、供需矛盾突出的行政村,按照“业务简易、组织简化、成本可控”原则,积极布放VTM(可视柜员机)、ATM(取款机)、CRS(存取款一体机)、农金通、电话POS等自助设备,进一步增加电子机具布放量,增设服务点数量。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支付环境“深入”覆盖,实现服务点建设与客户需求相匹配均衡发展,不断优化渠道建设,改善银行卡用卡环境。

二、依托产品创新,加快金融IC卡推广应用

遵循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理念,以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体验为根本出发点进行创新,产品种类从单一走向多元,产品内涵与附加服务从低端走向高端,产品包装从简装走向精装。创新银行卡产品,细分农村客户资源,丰富银行卡产品种类,充分发挥金融IC卡功能强大、安全性高、保密性强的特点,逐步形成增量银行卡以IC卡为主的局面,重点开展与公用事业单位、大企业的合作,开发行业应用功能,扩大金融IC卡行业应用范围,实现其与互联网支付、手机移动支付等??新应用的整合。围绕参与主体、投入产出、市场推广和行业整合,探索建立有效的金融IC卡业务运营模式。

三、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多元化应用

针对居民金融需求与时俱进、客户消费习惯迁徙变化的新形势,农商银行应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技术,积极探索银行网点与电子渠道的协同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 , 增加自动取款机、POS机 , 改善金融服务环境。融合物理网点与虚拟渠道、协调传统业务与新型业务、打通线上与线下支付方式等多项成果。同时,积极拓展手机银行、网点银行、二维码支付等多种电子支付渠道,打造特色统一支付平台,为客户提供一条绿色、便捷、安全的网络支付渠道,使客户体验到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效率高等特点的互联网金融。大力推广手机支付业务及电子银行产品,充分发挥手机支付在推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优势,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产品,引导农村居民逐步认可和主动使用手机支付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普及率。

篇3

近年来,柳河县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市安排部署,围绕农村改革的主题,着力构建“三个体系”,积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组建步伐,做好规模、市场、质量和经营,促进农村改革快速发展。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特色富民产业发展。全力提升稻米企业新品种研发水平,积极推进育苗工厂建设,保证种苗质量;发挥435个农产品产地常态化监测点、11个检测实验室、6个重点蔬菜生产基地检测站作用,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全县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248户,今年将积极引进玉米深加工企业,推进玉米食品开发和精深加工,拉伸产业链条;实施大米姐产业园二期工程,在开发富硒米的基础上,加快发芽糙米、五谷杂粮米、米糠油等项目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国信、芳谷、蛙田等米业产能,通过“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带动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北京汇源龙韵酒庄项目和钱旺紫隆冰谷项目建设;在烟叶指标大幅下调的情况下,调整烟叶品种,稳步发展有机烟叶种植,推动烟叶向园区、大户、优质烟田集中,提升烟田产出效益;做好苗木市场对接,积极引进集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和工程施工于一体的专业公司,引领苗木产业多元化发展。完成投资3000万元的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建设投资6000万元的易联物流园区,实现城乡物流配送全覆盖;有序开发红色追忆游、乡村生态游等旅游项目,活跃农村经济,补齐柳河旅游业发展短板。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今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减少玉米种植面积2万亩。实施“旱改水”工程,突出抓好一统河流域和三统河流域适宜地块“旱改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万亩。加快发展农特产业。引导农民在山坡地等适宜地块改种大豆、马铃薯、大榛子、果树等经济作物,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订单农业。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积极开展农超对接,推动玉米从做原料、饲料转向进超市、上餐桌。推进玉米过腹转化。目前,全县共有标准化养殖基地114个。康华牧业等龙头企业拟新建肉鸡养殖基地10个,预计全年消化玉米2.3亿斤,有效减少玉米库存,推动“粮变肉”进程。

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在土地规模经营方面,全县共有新型经营主体1364户,其中产业化龙头企业47户(省级以上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074户,专业大户237户(经营土地100亩以上),家庭农场6家。完善合作组织内部管理,统一和规范生产、销售等重要流程,实现抱团经营收益最大化。在品牌建设方面,“柳河稻米”、“柳河山葡萄酒”、“柳河烟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达875件。今年,全县将依托现有的品牌基础,强化品牌建设,申创“柳河玉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鼓励扶持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吉林省著名商标,集中开展宣传推介和产品营销,提高柳河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篇4

1、发展沼气助推农民增收。

农村沼气沼气替代了石油液化气、电力照明等常规能源,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如:昔阳县小瓦邱村胡仲棠,他家养了6头猪,猪粪便的处理非常麻烦。前年他家建了15立方米沼气池,猪粪自流进了沼气池,一年至少要节约煤炭约1000多元,试想如果全县10000多个沼气的话,那么一年节约煤炭为1000万元。

2、发展沼气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要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更要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柴草乱垛,垃圾乱倒,污水乱流,粪土乱堆,畜禽乱跑,蚊蝇乱飞,烟熏火燎”是许多山区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自07年以来我县大力发展“一池三改”(建沼气池带动改圈、改厕、改厨)10000多个,广大农村呈现了猪进圈,粪进池,沼渣沼液进地,实现了厨房无炊烟,厕所无臭气,使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逐步走上了清洁、卫生和健康的生活之路。

3、发展沼气改善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

沼渣和沼液是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等,能改善微生态环境,促进土壤结构改良。经检测,每立方米沼液相当于尿素0.75kg、氯化钾0.37kg、过磷酸钙1kg;每立方米沼渣相当于尿素76kg、过磷酸钙8kg、氯化钾1~2kg。一个8m3的沼气池,年产沼液沼渣10~15t,可满足0133~0.2hm2无公害果蔬的用肥需要,可减少20%以上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沼液喷施干作物叶面,灭菌杀虫,秧苗肥壮,粮食可增产15%~20%,蔬菜可增产30%~40%,比如:我市榆次石羊坂“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温室利用沼渣、沼液施肥,效益显著。石羊坂村委于2005年~2006年两年,成功建成“温室-养殖-沼气-棚面集雨早井”四位一体模式沼气池60套。这种模式通过棚内种植蔬菜;棚前养殖;粪便无害化;沼气照明做饭节约能源,增加二氧化碳气肥,沼液、沼渣作为绿色肥料提高产量;每个温室区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生产绿色蔬菜(整个温室区沼渣、沼液做肥料,不用或少用农药、化肥),棚均收入在1万元以上,单位面积土地效益提高了50倍以上。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过去的1453元达到了现在的5638元,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沼气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宣传不到位,导致沼气使用率低。村民的科技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水平、接受能力不一,导致有的用的好,有的用的不好。二是建池质量不高,导致沼气使用率低。由于技工施工技术不高、材料不过关,管理不到位,造成一些池子未经使用就漏水、漏气或使用一段时间后漏水、漏气,从而影响了沼气池产气少或不产气。三是发酵原料缺乏,导致沼气使用率低。近年来,农村养殖业快速向集约化养殖转移,加之疫情频发,价格不稳定等因素影响,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养殖户越来越少。调查中看到,从事家庭附带饲养的农户不足30%,有的农户时养时停,且养殖数量很少(一般1~2头猪或一头牛)。沼气池建成以后,多数由建设单位购买牛粪装料,以保证沼气池正常启动。随后,因原料难以为继,陆陆续续就停用了(1立方牛粪约40元左右,装一次料约80~100元投资,群众不大接受)。这样,使得一部分非养殖户放弃使用沼气,而用其它能源代替,如用电磁炉代替沼气做饭。四是搬迁及孩子到外地上学不在家也会造成沼气池闲置。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许多家庭为孩子上学进了城,留守人口老龄化、妇幼化,无能无力无智经管沼气池,沼气“自建自管自用”的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此种现象也造成许多沼气池闲置。五是基层能源机构力量薄弱。目前,多数乡级机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严重不足,加之工作经费严重短缺,工作困难较多,很难再深入千家万户的沼气户进行管理和指导工作。六是后续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沼气服务网点和技工服务不到位。主要原因是沼气技工搞服务赚不到钱,多数情况是义务服务,有尚服务难以推广,自我发展门路较窄,自负盈亏难以为继,经费短缺放任自流。群众管理使用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无处问津,又十白麻烦,沼气池使用也就闲置了。七是经费短缺,投入不足。建一个沼气池要投资在的3500元,现在国家补助1500元,剩下的2000元村民无力承受,从而影响了农村沼气的持续发展。八是沼气综合利用率不高。目前,沼气的利用只注重于用炉灶做饭,而对沼渣、沼液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沼气综合利用的效益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推进农村沼气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科普大集等活动进行宣传。宣传沼气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的认识有所提高,形成了上上下下大搞农村沼气建设的新局面。

2、科学管理,安全运行。要使沼气池正常运行,必须做到勤加料,勤出料,做到进多少、出多少,先出后进:保持池内适宜的发酵浓度:保持适宜的酸碱度(pH值):同时还要注意适度搅拌,打破料液上层浮料结壳,提高产气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维修故障沼气池,科学维护病态沼气池,最大限度地提高沼气池的投入使用率。

3、加强技术培训,严把沼气工程质量关。通过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来进一步提高沼气建设队伍的技术水平,并通过培训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施工。只有加强持证技工的严格管理,才能确保农村沼气建成一口,成功一口,确保成功率、合格率、使用率达到100%。培训沼气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普及沼气池科学管理和安全使用知识。

4、抓好技术跟踪服务,确保沼气长久使用。对于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到随叫随到,随时帮助用户排除运行故障,保证沼气设施的正常运转。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沼气服务体系,突出抓好乡镇区域服务中心沼气服务站的建设,确保技术咨询、施工维修、零配件供应等服务措施及时到位。

5、典型示范,分类指导。典型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宣传作用和推动作用,只有实实在在的拿出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突出的典型来,领导和各相关部门才会重视和支持,广大农民群众才会认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精心培育一批示范村、示范户,通过示范,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调动更多的群众积极投入到建设农村沼气当中去。

6、拓宽了沼气发酵原料途径。加大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沼气的技术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拓宽了沼气发酵原料途径,以解决沼气发酵原料不足的瓶颈。

篇5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战略目标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现阶段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生产发展了才可以实现生活宽裕,从而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促进、一增加”,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进入商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财、物基础。具体来说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产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们不再是作为个体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合作社作为农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为农户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广西国和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4户养殖大户和当地的和丰禽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社依托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从产前到产后的“五统一”服务,即:统一鸡舍的标准化建设;统一供应优质鸡苗及农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成鸡销售。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成鸡的产量与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活宽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而使农户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改变被动地位,拥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广西兴业洪波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响应国家“助农增收的号召”,推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养兔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兔苗、笼具、饲料、疫苗及回收商品兔等社会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截止2010年发展养户500余户,出栏种兔5万只,出栏肉兔30万只,年产值1000多万元,年养户增加纯收入350万元,每个养户年纯收入10-15万元,实现养户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有效的实现了农民“生活宽裕”。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合作社除了向社员讲授实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外,还会向农民传递国家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合作社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比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成为创新农村科技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促使农村形成诚信友爱、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显著变化,极大地加快了“乡风文明”的实现步伐。事实证明,合作社已成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普及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科学文明的有效载体。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村容整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同时带动农民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良好的社会风气自然会带动农村实现“村容整洁”。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管理民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民管”,社员必须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而章程是由作为合作社成员的农民共同讨论制定的,这就将合作社的全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自治能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可行途径之一,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它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天然的相同之处,因而,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生车增加收入的载体;教育农民参与合作和提高素质的载体;连接政府与农民进行乡村建设的载体;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民主的载体,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495个,同比增长88.7%;合作社出资总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成员总数71660人,同比增长了61.6%。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种植业及养殖业。在区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广西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西全区14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钦州等地,从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这些地区主要生产木薯、蔬菜、瓜果等;养殖上以家禽、生猪为主。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农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经济区例如:南宁、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农产品的中间商或者直接采购者较多,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买房优势较小,因此农民组建合作组织的愿望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灵通的地方,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农民没有定价的话语权,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组织的愿望比较强烈,相对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社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技术,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塑造新型农民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也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杠杆和支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员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社员的种养水平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普及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6

四平市深刻把握农村经济发展变革,加快农村经济换档升级,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发挥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农村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推动“农加工”“农加游”“农加网”发展,延伸加工链,拓展服务链,接续价值链,助推全市农村经济走上三产融合、工农一体、城乡互动、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一是积极延伸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产前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产后延伸发展物流和营销体系,推动产业链条延伸融合;壮大农产品加工业。以项目建设为重点,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生产基地为依托,持续发展壮大玉米、水稻、大豆、杂粮、花生、生猪、肉牛、肉禽等十大产业链条,发展粮食加工、畜禽加工、特产品加工业三大产业,201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460亿元;带户建设原料基地。全市34户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租赁土地面积、农民以土地入股、订单面积、购买土地等形式,发展规模经营。采取合同联结带户、合作联结带户和股份合作带户方式,带动农户14.5万户;采取农户参与股份合作、企业向农户支付保底收益、企业向农户支付股份分红等方式支付21644万元。企业直接联结带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442家。企业从事运输物流、商业餐饮、金融担保保险、乡村旅游休闲等第三产业收入3853万元;发展现代流通体系。伊通县营城子镇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黄牛量20万头。四平市华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农业基地种植、农副产品深加工、电子商务三个经营板块,以“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供销一条龙的运作模式,打造从田园到餐桌的经营理念,形成了“风险三次分担、效益合理分享”的产业联盟运作机制,切实增强“一二三产”长效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是积极推进功能拓展。依托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乡土风情,大力发展具有四平特点的休闲旅游农业,四平市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44个,带动农户3888户,年接待113.6万人,实现利润4642万元。正在打造以伊通县大孤山镇温泉度假为龙头、双辽市一马树森林公园为龙尾,覆盖伊通县大孤山镇――铁东区石岭镇、叶赫镇、山门镇――四平市区――梨树县――双辽市休闲农业精品路线。叶赫人家、龙王人家等农家乐品牌倍受欢迎,梨树县蔡家镇《关东农耕博物馆》、梨树北方巴厘岛、铁东花鸟园、明居红酒山庄等一批文化休闲农业景点运营良好,带动周边种养、流通业发展。梨树霍家店“最美休闲乡村”拓展餐饮服务、特色农业、农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四大产业,休闲农业年接待观光人数15万人次,带动农户570户。

三是积极推进要素融合。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向农业各个环节渗透融合,打破产业边界障碍,提高产业整体水平。技术渗透,加强产品研发。全市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一半有研发投入,投入科研经费及科技推广经费超亿元。信息渗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启动物联网建设试点,全市共建立物联网数据采集点7个;伊通县“三家”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始运营,建设标准化信息服务站36个。积极推动电商村级基地建设。目前,全市已建379家“好家乡”网络超市,年营业额1000多万元。梨树县以吉林省浩丰生猪交易市场有限公司为载体,建成以“互联网+生猪交易市场+养殖场(户)”的生猪网络销售平台。新业态渗透,探索农业工厂化发展。积极推进新能源与工S化与绿色农业有机结合。双辽农业光伏生态示范产业园、伊通县光浮农业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推进新能源向温室热量的转化、蚯蚓粪肥、食用菌生产、蚯蚓鸡蛋等有机农业发展。(来源:四平市政府)

篇7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经济

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战略目标涵盖了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将作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分散的小农户组织起来,使他们真正成为建设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现阶段农村建设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

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生产发展了才可以实现生活宽裕,从而对新农村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合作社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五促进、一增加”,即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龙头企业的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进入商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业科技的提高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民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新农村建设而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人、财、物基础。具体来说合作社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产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农户们不再是作为个体购买生产资料、销售产品。合作社作为农户之间联系的纽带为农户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生产发展”。广西国和禽业养殖专业合作社是由当地4户养殖大户和当地的和丰禽业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社依托公司在资金、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实现了从产前到产后的“五统一”服务,即:统一鸡舍的标准化建设;统一供应优质鸡苗及农资;统一技术操作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成鸡销售。通过合作社的统一管理极大提高了成鸡的产量与质量,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生活宽裕”

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是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而使农户在进入市场的时候改变被动地位,拥有一定的价格话语权。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广西兴业洪波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响应国家“助农增收的号召”,推行“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发展养兔业,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兔苗、笼具、饲料、疫苗及回收商品兔等社会化一条龙全程服务。截止2010年发展养户500余户,出栏种兔5万只,出栏肉兔30万只,年产值1000多万元,年养户增加纯收入350万元,每个养户年纯收入10-15万元,实现养户人均增收3万元以上,有效的实现了农民“生活宽裕”。

(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乡风文明”

培养新型农民,提高社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服务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合作社除了向社员讲授实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之外,还会向农民传递国家关于“三农”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和精神文明建设等。合作社的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比较容易为农民所接受,成为创新农村科技文化的载体和手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和农村新风尚的形成,促使农村形成诚信友爱、和谐互助的社会环境。农民思想和精神面貌的显着变化,极大地加快了“乡风文明”的实现步伐。事实证明,合作社已成为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普及先进思想文化、传播科学文明的有效载体。

(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村容整洁”

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形成团结互助的合作关系,同时带动农民更好地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良好的社会风气自然会带动农村实现“村容整洁”。

(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利于实现“管理民主”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民管”,社员必须遵守合作社的章程,而章程是由作为合作社成员的农民共同讨论制定的,这就将合作社的全体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合作社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了农民的自治能力,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实现“管理民主”的可行途径之一,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对规范社员行为,实行民主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管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它的价值基础和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天然的相同之处,因而,应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认识,把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民发展生车增加收入的载体;教育农民参与合作和提高素质的载体;连接政府与农民进行乡村建设的载体;繁荣乡村文化和培养乡村民主的载体,从而达到又快又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

二、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局统计,截至2010年6月,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6495个,同比增长88.7%;合作社出资总额50多亿元,同比增长了2倍;成员总数71660人,同比增长了61.6%。

从产业分布来看,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多个行业,且大部分合作社集中在种植业及养殖业。在区域分布上,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经济条件、交通条件以及产业结构各不相同,加上不同地区的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视程度也不同,因此,广西各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广西全区14个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分布在玉林、梧州、桂林、钦州等地,从农业生产结构上来看,这些地区主要生产木薯、蔬菜、瓜果等;养殖上以家禽、生猪为主。这些农产品的市场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因此农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倾向,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农产品深加工方向发展。

从地理位置上看,北部湾经济区例如:南宁、防城港、北海等地交通便捷,农产品的中间商或者直接采购者较多,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大,市场风险以及买房优势较小,因此农民组建合作组织的愿望较弱;相反,在一些受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交通不便,信息不够灵通的地方,农产品供给价格弹性较小,基本处于买方市场,农民没有定价的话语权,因此,这些地区的农民加入合作社组织的愿望比较强烈,相对来说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分布也就较多。

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的新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提高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这就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提高认识,为合作社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机制。

三是出台政策,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

四是加强培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素质。

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农民社员进行统一培训、学习技术,提高了农民社员的素质,增强了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塑造新型农民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也为政府在市场经济下调控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杠杆和支点。在今后的发展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加大对社员的培训力度,除了提高社员的种养水平之外,还应该进一步普及与农业相关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社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贴于

参考文献:

[1]赵敏.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

篇8

屏山县政府副县长 林乃宏

今天的中国,已经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和你一起慢慢变老,看起来浪漫,却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扰。屏山作为山区农业县,农业人口占到全县人口总数的87.7%,养老保障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加上农村经济社会欠发达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保障压力日趋凸显。为切实化解银潮带来的冲击,维护好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笔者提出以下粗略见解以供参考。

一、屏山农村养老基本现状

据统计,2010年末,屏山总人口30.71万人,农业人口26.93万人,60岁以上农村老年人口(户籍人口)37000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3.74%。有96626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占农村总人口的36%;1145人享受农村五保政策,集中供养率达到58%;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24938人参保,参保率9.3%。屏山农村养老集中体现在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

二、当前屏山农村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我县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镇严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中青年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从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比重,且农村老年人中空巢老人、留守老人呈明显上升趋势。

(二)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从上世纪70、80年代,国家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这30年中,农村家庭的结构逐渐发生改变。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农村人口得到一定控制,致使农村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这在养老

上就表现为赡养系数大大提高,家庭成员面临的赡养风险不能分散,子女的人均养老负担在增加,越来越多的子女面对年老的父母负担明显加重。

(三)社会变迁给家庭养老带来巨大挑战。近年来,大部分农村变成了一个流动的村庄,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这不但使得对老龄人群照料资源明显匮乏,同时逐渐造成代际隔阂,进而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基础。同时,受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影响,现代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使传统孝文化日渐淡化,没有制度的约束,家庭养老传统美德很易遭到破坏。老年人获得的生活照料不够,精神慰藉缺乏,家庭关系不融洽等,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空巢”家庭增多,老年丧偶者所占比例较大,老年人独居现象流行,从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感。加上农村家庭关系较之城市更为复杂,农村家庭一般子女较多,家庭养老往往会出现相互推诿,一旦由于家庭关系不融洽而引发家庭纠纷,老年人往往就会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 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严峻的冲击。

(四)土地的保障作用正在削弱。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农业本身的发展变化,受生产成本的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薄弱,可利用土地资源的减少,生产经营水平有限等因素影响,依靠土地养老已不再保险。

三、大力推进屏山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思考

(一)加快新农村建设,巩固家庭养老基础。能否解决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克服其不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完善家庭养老制度。

1. 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家庭养老的物质基础。养老首先要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而经济的发展是实现这一需求的必要基础。在家庭养老仍将继续长期存在的条件下,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特

别是现金收入水平,为家庭养老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与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不谋而合的。

2. 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孝文化,孝敬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之一。但是,近年来在商品经济大潮和不良文化的影响下,这一传统美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沦丧。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年轻人的宣传教育,加强家庭养老的思想文化氛围。一是重视传统道德、孝文化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形成一种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开展以知恩、感恩、报恩和尊老、养老、爱老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宣传先进模范事迹,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三是利用大众传媒,加大对孝文化的关注力度,通过定期评选“孝子”等活动,使传统的“孝文化”在新时期得以发扬光大,促使群众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建立健全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我国是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国家,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除了加强对全社会的尊老、敬老的宣传教育外,还必须建立健全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为农村家庭养老提供可靠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在当前养老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应通过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制度,维护家庭养老的地位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真正实现定型发展。

4. 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余力。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保障,社会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条件。在推动我县农村社会发展和改革中,应结合老年人的特性,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引导、鼓励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工作。可利用老年人经验丰富、社会威望高等特点,指导和帮助农村老年人组建“老年人协会”,让

老年人以集体形式参加农村公共事务,解决棘手问题,同时让老年人感觉“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二)稳步推进新农保,实现农村养老不犯愁。新农保制度的推进,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完善我县社会保障体系、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实现社会全面和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科学制定政策,为新农保试点提供好政策保障。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模式对农村老年人进行保障,加大了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这种多渠道的筹资模式体现了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在养老保险制度中的责任,激发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而且“新农保”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有一定的弹性,国家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因此,应结合全县实际,吸取周边地区好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针对性地设定参保对象、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保障水平等,制定好符合我县实际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及实施细则,逐步建立筹资和待遇标准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及具体实际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2. 强化宣传动员,引导农民积极主动参与。由于长期以来农民受现实主义思想的影响,比较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对社保政策不够关注或尚存疑虑。加上部分农民受“养儿防老”传统观念影响根深蒂固,认为生、老、病、死有子女管,主动参保意识不强。为此,应加大宣传动员力度,广泛宣传新农保政策和现实意义,使新农保政策深入农村、家喻户晓,让广大群众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圆满成功,切实解决农民养老后顾之忧。

3. 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服务能力。一是加大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减轻农民投入压力,调动农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参保率。二是加强基层工作平台

建设。对乡镇、村级建立有效的基层管理体制,加快形成乡镇有机构、村级有专人、覆盖无死角的参保网络。三是加强经办机构能力建设。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科学设置参保、缴费、申领、审核、发放等流程,提供政策咨询、参保登记、待遇享受等一条龙服务。四是加强业务操作规范建设。针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业务的特点,统一规范各类表、证的设计管理。五是加大便民服务建设。充分发挥为民服务、全程的作用,以服务来促动新农保工作。六是加强资金监管,切实发挥新农保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作用。

(三)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拓展保障服务渠道。当前,屏山养老机构仍以公办为主,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受资金、土地、税费等相关政策以及养老公益性的影响,尚未实质开始发展。为应对我县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特别是农村人口养老保障能力薄弱的问题,应坚持公办养老与民办养老并举,实行分线保障,切实增强保障服务能力。

1. 加大公办养老投入,保障农村特殊人群养老。对农村“五保”老人和农村低收入家庭供养问题,积极探索集中供养新模式,以乡镇敬老院集中供养为主,加大筹资力度,增加供养保障能力。一是对托老在亲朋眷故家中的农村“五保”老人,尽量纳入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存条件。二是积极探索 “以副养院”的经营模式,抽调懂技术、会管理、身体好的人员种植蔬菜和养殖畜禽,以供给和补充老年服务中心日常生活所需,确保老人的物质生活质量。三是创新管理方式,科学制定规章制度,确保养老的各项工作纳入规范化轨道。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先培训后上岗,严格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每名工作人员都能真心实意地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照顾老人;在老人中民主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成员,实行在院老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通过定期评价养老服务质量,征

询老人的意见和建议,开展评比老年人最满意的护理员活动,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2.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加强政府投入和政策扶持,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养老机构,多管齐下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对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鼓励进入民办养老机构,缓解公办养老机构压力。一是大力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通过建设资金补贴、公建民营、税费优惠、政府购买服务等优惠扶持措施,积极扶持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培育提供多种服务方式和不同收费标准的服务供给主体。二是建立连锁集团发挥品牌效应。支持社会经济效益好、社会认可度高、具有规范标准管理的养老机构走集团化道路,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全面提升全县养老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三是创新体制机制举办养老机构。充分利用闲置的学校、办公楼、厂房、农场等,采取公办、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建设一批养老服务机构。

篇9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广大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相对滞后。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发展,不仅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对广大贫困地区精准扶持,尤其是教育扶持工作,而且有利于我国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现象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存在明显不均衡现象:不仅学校所处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学校办学条件不均衡,而且学校体育发展也存在明显差距。从发展水平上来看,有高、中、低之分;从条件建设上来看,有好、中、差之别。具体的不均衡表现有哪些?根源何在?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是什么?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梳理。

1.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条件不均衡

经归纳显示:首先,明显存在场地设施条件的发展不均衡。如有些农村学校不仅有标准的400米跑道,而且个别学校还有游泳馆、篮球馆等室内体育场馆。这完全满足了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以及大课间、课外体育锻炼对场地设施的需求。这类学校的阳光体育运动,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也得到了应有的保证(据悉,全国中小学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达标的学校不足20%),学生的运动兴趣自然也易被激发。相反,有些学校场地设施条件很差,如有些学校仅有一块不规则空地,连质量监测所需的渐进性有氧耐力跑的一小块平整场地都难以满足,更不要说体育课、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了。

其次,体育器材种类、数量、质量等各方面的条件也各不相同。一次学校体育工作督导的机会,笔者走进了浙江省某农村学校,发现该校器材室内不仅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体育课常用器材,而且,器材室外边的墙壁上还挂满了独轮车等大课间自主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不同兴趣的需求。相反,当我们走进某农村学校进行体育教育质量监测预测的时候,体育老师们摆放在操场上的体操垫子又旧又烂,中间填充海绵的地方几乎都是空的,为了确保安全,我们从附近条件较好的学校借了几块垫子才得以完成测试工作。可想而知,场地器材条件的差异,很难确保学生享受到公平的体育教育机会。

2.农村学校体育师资条件不均衡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体育师资队伍中的兼职教师约占1/5,大都分布在农村学校,而且,不同的农村学校,兼职人数和类型也有很大差距。就兼职体育教师的类型而言,有些是非体育专业背景的班主任或其他科任教师兼职体育教学工作,有些是有体育专业背景的教师从事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以外,又兼职代几节体育课。

同时,两种兼职的教学效果也会存在差异。通过对部分农村学校的走访发现:有些学校在专职体育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又补充了1-2名兼职体育教师,而有些学校仅有的1名体育教师还是由非体育学科的班主任兼职担任。所以,他们连最基本的体育课教学工作都难以正常开展,何谈体育教育质量?

3.农村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均衡

学校体育作为四育之中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本应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但是,就总体情况而言,许许多多的农村学校尤其是初高中,很多领导都将大部分精力集中在抓学生的智育发展上。不过,也有部分农村学校的领导很重视体育工作。例如,有些学校的校长身体力行坚持体育锻炼,每天大课间活动总是第一个走出办公室、走向操场和同学们一起做操、跑步,给全校师生起到了很好的榜样作用。还有些校长每年都会将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中,并组建领导机构指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定期做好监督检查。而且,他们还在评优评先工作中给体育教师一定的名额分配并力求做到公平。由此可见,一旦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师及其从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重视、理解和支持,就能有效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也能保持在良性发展轨道上。当然,有些学校的领导并非不重视,而是不知该如何重视,因此,科学、有效地引导其重视并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十分必要。

二、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的

必要性

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不均衡不仅影响体育自身的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发展水平与质量。

第一,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需要均衡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提高质量”等工作方针,体育教育的质量也亟待提升。当前体育学科的教育质量不容乐观,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则更为薄弱。虽然国家曾对薄弱校开展教师培训,但结果依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并非所有的薄弱校都短缺在师资上。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依据农村学校的发展需求进行精准扶持,依据不同缺口补齐各自的“短板”十分关键。

第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需要均衡发展。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各学科教育要加快发展步伐,而且,就体育学科而言,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滞后性如果不得到改善,体育教育的现代化就很难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和目标。为此,采取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精准扶持策略,加快推进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

第三,农村学生接受公平的体育教育需要改变不均衡现状。长期以来,由于农村学校之间在学校体育方面的办学条件、观念意识之别,致使不同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条件优越、重视程度高的学校,学生不但能够充分享受体育活动带给他们的乐趣,而且还能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相反,条件极为有限,忽视体育活动开展的学校,学生很难在体育学科教育中有更大的收获,甚至基本的兴趣需求都难以满足。

三、精准扶持加快农村学校体育

均衡发展

在国家大力推行对贫困地区农村实施“精准扶持”政策的引导下,依据需求对农村学校体育进行精准扶持将是今后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措施。诚然,我们谈精准扶持时,并不意味着过去对农村学校的体育发展没有扶持,而是未能抓准、抓好精准二字。因此,本研究结合实地走访,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精准扶持策略提出了一些初步构想,力求能够发挥对农村学校体育扶持的真正价值。

1.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持的内容确定

如何确定对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持的内容?扶持什么不是凭空而来,更不是心血来潮之事,而是要摸清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实际,根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发展需求,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取舍。目前,据初步了解的情况来看,精准扶持内容的确定大致可以考虑人、事、物三个方面。

首先,人力资源的扶持。师资队伍建设居扶持之首,队伍建设不仅包括专业体育师资的数量补充,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对于师资缺口大的一类学校而言,就可以采取扶持师资以提高学校体育发展水平。

其次,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有关对“事”的扶持。与前者明显不同,“事”体现在开不足、开不齐体育课;大课间活动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贯彻落实各级各类政策和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时候缺乏合理规划;未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等。因此,对这类学校实施精准扶持就要将侧重点集中在政策引导和体制机制的建设上。

再次,对于那些物质条件匮乏的学校,需要从最基本的场地器材基础条件设施建设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该拨款的要经费到位,该配备器材的要保质保量地合理匹配,该加强场地器材管理的要提供先进管理经验,确保场地器材得到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等。总之,如同我们体育教学要求因材施教一样,农村学校体育发展也要精准扶持,找准扶持的具体内容,是做好精准扶持促进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键。

2.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持的方式选择

从国家层面来看,在原有“国培计划”提高体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学校专兼职体育教师进行分层分类培训,这样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能力层次上,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一般可以划分为困教型(困难重重,难以完成体育教学工作)、能教型(能完成教学工作,但多为单纯走流程)、会教型(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并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精教型(教学灵活自如,并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由于不同类型层次的体育教师具有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发展需求,因此,分层分类培训从“国培计划”开始实施将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实效性。国家还可以借助于某一教育研究机构,深入调查研究农村实际情况,分类分批配备体育器材,划拨体育专项经费等。不搞一刀切的大统一,而要精准配发。这样既可以减少浪费,还能够按需扶持,更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的均衡性。

从地方层面来看,加大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投资力度更为重要,这里的投资并非只是经费支持,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地方实际,采取多元化的扶持策略。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如可以尝试体育教师的“弹性工作制”;也可以采取不同条件学校之间的“走教”模式;还可以采取同等发展水平学校之间交流互助的方式,既有经验之间的交流分享,也有问题的共同研讨和创新解决;甚至可以通过研究课的方式,互相交换授课教师,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倡导大中小学结对的方式,把大量的实习生派驻农村学校,既能解决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还能为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打通渠道和建立实习基地等。

还有,民间机构、企业或个人也都可以对农村学校体育实施精准扶持工作。例如,某体育俱乐部委派专业教练到学校义务支教,这样的工作也完全可以走进农村学校,对农村学校的体育工作起到帮扶作用。又如,体育器材公司可以结合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扶持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公益事业,投资举办培训或研讨活动,捐赠体育器材等。

3.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持的效果评估

无论是为农村学校加大培训体育师资力度、配送体育器材,还是在体育经费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假如不对其进行评估,很难检验精准扶持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尤其在于是否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精准扶持给学校发展、给教师专业发展、给学生健康发展等都带来了哪些作用,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等,都需要进行及时、客观地评估,如此方能更好地规划其扶持发展策略。然而,想做好评估工作,首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评估指标的筛选,即对要评估什么的确定。由于精准扶持是根据不同条件、不同需求的农村学校开展的个性化的扶持项目,而不是大统一的扶持工作,因此,评估指标要分类确定,依照扶持内容与方式设置评估指标。

第二,把握评估流程的操作。评估指标由哪些机构或部门组织专家研制,谁来评估,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是第三方机构,评估结果如何反馈,结合评估结果如何加大研究力度完善精准扶持等都需要充分把握。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农民

作者简介:郑富年(1962-),男,江西浮梁人,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编号:JY0739)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13-03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仍然以农业为主,目前农村人口和农村在校学生仍占70%以上。这是我省的基本省情,也是教育必须要重点考虑的现实问题。农民素质的全面提升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要使农民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增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实现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就必须使农民掌握实用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提高素质。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来看,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是农民的总体素质。要提升农民素质,农村职业教育是关键。因此,改革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提升农民自身素质,促进农民自身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一、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江西农村虽然人力资源丰沛,但素质较低,结构失调。2005年江西省1%人口抽样调查,江西省农业人口为3178.25万人万人,占总人口的70.4%,将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进行整半劳动力计算,全省农村实有劳动力1600.34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就业人口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007年全省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7.32%,小学程度占35.46%,初中程度占43.58%,高中程度占10.80%,中专程度占2.06%,大专以上程度占0.78%。小学文化程度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近一半,受教育年限平均仅为7.47年,未达到初中毕业水平。

在江西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技术培训的占21%,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的占4.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占1.13%,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高达73.4%。由于农民大多没有经过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庞大,素质普遍不高,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大批懂技术、有文化、会经营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进城务工或经商,留守的青壮年劳动力越来越少,且多为年老体弱,这影响了农村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

江西近几年农村职业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慢、规模小。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普通高中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统筹不够,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有所抬头。一些地方把职业教育仅仅理解为职业学校教育,在农村普通初中、高中没有开设相应的农村职业教育课程,忽视了大批不能升入高中阶段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每年有大批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因升不了高一级学校而回乡务农,这些中学毕业生因为缺乏生产技能,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局面,而恰恰这些占初中毕业生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更加迫切需要接受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对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工作放任自流,导致了一些地方农村职业教育有逐年下降和态势逆转的趋势,众多农村职业学校新生报到率低,部分农村职业高中招生只有几十人报考,农村职业学校面临严重的生源危机。

二、江西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当前,在社会上还普遍存在对农村职业教育的一些错误认识,如把农村职业教育当是不能升学的教育,把农村职业教育看成是终结教育等等。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各级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没有把农村职业教育摆上应有的位置。再加上目前基础教育实行初中分流,将一些升学无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转入职业教育课程,加剧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同时,农村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途径、方法和推荐择业上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在培养目标上,定位于培养一般劳动者,教育内容缺乏技术含量;在培养途径和方法上,仅限于文化基础知识的课堂教学,缺少实践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在推荐择业上,仅满足于找到活干。从而形成了农村职业学校与当地经济和市场需求相脱节,只看眼前利益,缺少科学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失去职业教育应有的特色和优势,这极不利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是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缺编严重。农村职业学校由于专业和实习的需要,应当编配比普通学校更多的教师,而实际上教师编制比普通学校少。2008年,教育部统计农村职业学校教职工和学生的比例为1:20.3,低于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规定的高中教职工编制标准(城市、县镇、农村高中教职工和学生比分别为1:12.5、1:13、1:13.5)。江西省职业高中师生比甚至高达1:27.92,农村职业学校教师严重不足。同时,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数量偏多,占教师的49.357%;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只占教师的13.51%,中、初级职称占到86.49%,职称结构总体偏低。学历合格率为74.81%。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教师大多直接从师范类学校毕业,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农村职业学校管理体制过死,经费紧张,很难聘请到急需的专业教师。

(三)多数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育投入不足,教学无法达到教育标准的要求。有关研究表明,职业教育培养成本是同级普通教育的2至6倍,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技能训练。但是,县(市)级财政对于高中阶段教育投入仅限于人头费的保证,学杂费成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偏低的学费收入直接导致了职业学校办学经费的紧张,造成职校办学能力不强,实验实习实训的设施设备及工位严重不足。由于多年来地方财政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对农村职业重视不够,导致贫困地区的县级职教中心,教学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远远跟不上学校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建设欠帐较多,形成恶性循环,办学条件无法满足学校设备更新和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的需要,这一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县级职教中心的发展。投入不足造成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困难,成为制约学校进一步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四)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不当,发展后劲不足。表现为:

1.急功近利,盲目设置专业。有些学校急功近利,不顾自身的主客观条件,盲目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只顾招进学生,不顾学生今后就业和发展,这种谋求学校眼前利益的做法,最终适得其反,阻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专业设置缺泛前瞻性,陈旧老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如果不能及时根据市场需要与时俱进的调整专业,势必造成专业的老化和学生择业的困难,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对学生及其家长产生副作用,这既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更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3.优势和特色专业体现不出来,学校缺泛竞争力。许多农村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对劳动力市场缺乏敏感性,不能进行前瞻性地专业调整,造成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滞后,导致专业设置不健全,专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骨干专业和优势特色专业。同时,教学方法陈旧单一,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脱节,专业技能缺少实际训练。

4.涉农专业萎缩,传统培养模式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根据河北省承德市的一项调研数字显示,农村职业教育由创办初期在校生大部以农林专业为主,发展到目前涉农专业不到专业总数的10%,涉农专业在校生占的比例不足8%。涉农专业萎缩,培养模式陈旧,涉农专业技能实训不足,这种传统培养模式已无法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无法适应农民终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因而,客观上造成了当前涉农专业萎缩,农村职教困难。

(五)农村职教规模偏小、基础差。县(市、区)职业学校普遍起步晚、基础差,全省职高在校生达千人以上的学校不多,还没有一所上规模的公办职业学校,2009年全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每万人口在校生数仅有148人。民办职业教育虽已成为新的增长点,但数量少、规模有限。

(六)农村职校毕业生质量不高,创业技能不强。农村职校毕业生面临很大的就业压力,多数用人单位普通认为农村职校学生质量不高,实践操作能力不强,达不到工作岗位要求。再加上学生毕业后工作不稳定、收入不高,老百姓很难看好农村职业教育。

(七)农村职校招生存在恶性竞争,加剧了农村职校办学成本,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学校在生源上的无序甚至恶性竞争,使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成本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校和整个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八)农村职教存在多头管理、资源难以整合的弊端。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合作的机制,在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中,存在着管理上各自为政,多部门职能交叉,职责不清的问题。分散的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三教”统筹难,配套的项目资金、培训资金也存在重复使用、分散使用等弊端,农村职教效益不高。

三、发展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措施

(一)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县域经济,无论发展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还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都需要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依靠缺乏基本生产技能的低素质劳动者来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促进县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县域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发展统筹规划、统筹考虑,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来加以考虑。

(二)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力度,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各级政府要打破部门和学校类型界限,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把外地有发展前途的农村职业学校引进来,积极推动本地的农村职业学校走出去发展。大力扶持本地有发展前途的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跨区联办”、“城乡联动”,进行培养模式改革。目前,我省农村职业教育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参差不齐,办学条件差异很大,很难形成教育资源的最优化组合,加之存在布局、结构以及管理体制等诸多问题,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农村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要充分利用“外面”的人才、资金、技术与设备优势,促进办学整体效益的提高,实现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办学,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强化“三教”统筹。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由于部门利益驱动,造成条块分割,工作缺位,职责不清。农村职业教育存在资源分散、效率低下,以及政府多个部门管理的体制弊端。各级政府要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强化“三教”统筹,建立统一、协调、高效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机制,使“农科教”更好地结合起来,实现教育、农业、科技资源有效整合。

(四)加快实施免费和贫困生资助政策,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资金短缺是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教育规模小、办学质量差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杠杆,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支持农村职教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采取免费入学、贫困生救助的方式,建立科学的补贴资助机制。可参照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通过全免费教育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学生家长关注农村职业教育。要进一步加大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筹措力度,各县(市)区政府要安排农村职业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建设。要广开渠道,多方筹集资金,鼓励金融机构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信贷服务,鼓励社会各种资金投入农村职业教育。要制定相应教育法规,使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有具体的量化指标。

(五)对公办、民办农村职业学校要一视同仁,给予公平的发展政策,尤其要优先扶持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人对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不够重视,导致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在审批、招生、学籍、科研、教师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享受不到公办农村职业学校同等待遇。民办农村职业学校是提高办学效率和办学质量的本质需要,是合理配置农村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效率的内在需要,已成为我省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解决好民办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中的土地问题,积极帮助他们整合土地资源,进行土地置换,优先扶持民办农村职业学校的发展。

(六)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发展,对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给予一定的保护。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帮助涉农专业毕业生解决缺资金、缺技术、缺经营管理等问题,并对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给予相应的技术和资金扶持,扶持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发展。将农村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纳入培训合格证书制度,培训合格证书发放与资金支持有机结合,并对获得就业准入资格的涉农从业人员,在创业和项目上,给予资金扶持和融资便利,鼓励涉农专业从业人员从事涉农产业。

(七)做好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科学规划,加强农村职教中心建设。要发挥县级农村职教中心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培训与推广、扶贫开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尽快做好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的科学规划,使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要根据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省“十二五”教育规划,对“十一五”期间已建成的县级农村职教中心,继续加强指导,改善办学条件,帮助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他们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富年.发展我市农村职业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