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篇1

目前学界、政界对水生态文明定义颇多,或从物质、精神、制度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者关系的角度,或从文明形态发展的角度等,分别给出了水生态文明不同定义。但是不论哪种定义,都讲求各要素之间的和谐,包括人与水、人与社会的和谐等,其中人与水的和谐是所有定义的共性。从字面组成上看,可以这样理解生态文明:生态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文明则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前者是自然科学定义,后者是社会科学界定。文明的实质是人类(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和对待。历史上的先后出现的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阶段,人类一直没有解决对物质财富积累的追求的无限性和自然界支撑能力有限性之间的矛盾[2]。而生态文明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其核心,而不是仅仅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相应地,水作为自然界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以处理人与水之间的关系、形成“人水和谐”的状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问题。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概括:水生态文明是以人水和谐为核心思想,从自然规律出发的实现水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

2水生态文明建设的特点

与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同,更区别于以人为中心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工业文明建设,讲求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其自身结构、发展的特殊性。

2.1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

水生态文明可以看成由水资源、水生态和经济、社会四个方面构成的系统。系统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和环境适应性,决定着水生态文明系统内四个方面相对独立而又相互作用,并与其他生态文明系统相适应,受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到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把握好水生态文明系统中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各自作用,处理好彼此间的关系,才能使水生态文明整个复合系统发生有益的变化。

2.2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长期性

在认识上,旧有的以“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改变,和新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的形成,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水和谐理念,始终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从意识形态上实现用水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思想基础。

2.3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复杂性、差异性

广义的生态文明包括人水和谐及水生态系统良好两方面内容[3],但是二者在某些地区和特定的发展阶段存在矛盾,较难统筹;水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各个阶层的利益,需要各个部门和社区组织、个人的参与,协调难度较大,这决定着人水和谐的实现必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不同地区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条件不同,所处阶段不同。例如干旱半干旱地区与湿润地区的水资源禀赋差异较大,气候植被条件悬殊;城市与乡村、山区与平原的水系条件、生态现状、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不同;西部欠发达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结构、生产技术、环保意识、节水观念所处阶段不同。建设水生态文明应确立人水和谐的思想,但应防止建设方案同一化或简单挪用,防止评价标准的“一刀切”,应当结合水生态文明的地域特点,考虑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发展阶段,因地制宜,制定出当地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方案,根据不同区域特点确定区域性评价指标。

3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水生态文明是我国当今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思想观念进步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好水生态文明任务重大,需要我们确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完善制度建设。

3.1从思想观念上树立水生态文明理念

转变观念要求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洪旱灾害不可避免,自然界水循环生生不息但是可利用水资源的再生能力有限,水生态一旦破坏将难以完全恢复到破坏前的状态,人类的科学技术是有限的;另一方面要认识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生态环境保护优先”的水生态文明理念。我们当按照水循环、水生态环境的自然运行发展规律办事,按照区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的要求谋求经济发展,中心思想就是降低人类对水生态系统的胁迫作用和负面影响,逐步改变重建设轻保护的传统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逐步恢复水生态系统的健康。水生态文明虽然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但是在治水思想上仍未真正把水生态文明理念作为指导我国水利发展的战略思想落到实处。在治水思路上要实现四大转变,即从人水相争向人水和谐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水资源开发利用优先向节约保护优先转变、从工程水利向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在推进水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中,加大对“文明“或者“文化”层面的考虑,避免可能会带来的新一轮的水利工程建设,消除一切都是可量化的思想,防止再次走上惟GDP考核之路。

3.2以水资源节约为重点建设水生态文明

水资源节约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根本举措,只有水资源量这个基础保证了,才能顺利开展水生态文明的相关建设工作。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数量的约束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一个地区多年平均的水资源量是一定的,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必须走水资源节约之路。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使得水资源量的变化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实现水资源节约,应当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一方面当提高全社会的用水效率,农业上发展适宜当地实际情况的节水灌溉技术;工业上鼓励节水产业、循环用水产业的发展;继续宣传和鼓励人民群众节约用水,使用节水设备;继续完善节水型社会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当提高单位用水产出、人员单位用水的粮食产量和工业增加值等,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控制经济用水、保障生态用水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做到保护和发展的同步。

3.3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系统

水生态是水生态文明的核心字眼,是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健康的水生态系统能正常发挥在自然环境演替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输送功能等各项功能,也是创造人类适宜的生存环境的基础,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水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出发,恢复、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用水的保护做引擎[6],如能保持水生态系统合理的结构状态和自然生态环境功能,就能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持续创造经济效益。实施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应当按照自然的水循环规律和条件,科学确定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生态系统用水总量和过程,保障生态系统基本用水;对于已经受到损害的湿地生态系统,在遵循自我修复规律的基础上,应积极实行人工修复,维持和恢复河湖水系连通性、保持和改善水体理化条件,重建河流生态廊道的连续性及多样性,切忌河流湖泊化;在水质保障与治理上,加强工业、城镇生活等点污染源和农业面污染源治理,及船舶流动污染源和底泥内污染源治理,使污染物排放满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的要求,实施截污导流、生态疏浚、水生态系统重建等工程建设,逐步实现水功能区水质的全面达标;做好物种和生物资源保护,建设濒危物种基因库、细胞库等,保存其种质资源;做好水生态系统的评价、规划和监督工作,确定各级各类水域保护修复的目标及任务。

3.4加强水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

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管理制度方面,以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为核心。2012年《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从节水、取用水、排水、水质、水量等多个环节和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到2030年的总体或阶段性目标。2013年伊始国务院了《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的通知》,考核内容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目标完成、制度建设和措施落实情况,并详细规定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控制目标。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及其考核办法为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评价制度方面,除了继续实施和完善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评价制度外,还应制定水生态文明全局尺度的评价制度。一方面,完善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山东省济南市、江苏省无锡市等地的试点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还在积极的探索中。应吸收试点地区优秀经验,结合具体区域实际,将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价改革、水权交易等纳入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应当科学评价经济建设成果。把水资源消耗、水环境衰变和水生态效益损害纳入经济建设成果评价体系,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纳入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水资源环境管制,探索建立新上项目审批的“一票否决”制和区域、流域限批制度。

4结语

篇2

【关键词】黔东南;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根据《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精神,省委指示要着力抓好生态文明的保护和示范建设,加强生态文明价值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现就黔东南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设立生态政区与构建生态型政府

对于黔东南州来说,既要推动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设立生态政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在黔东南地域内、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维持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传统生态文化,或是去改变人们的现代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区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有一定经济基础、生态和谐、社会文明的生态社区。

生态政区的根本宗旨在于引进统筹兼顾的系统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不同发展水平的城乡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经济化、人性化。

建设生态政区需要政府管理重心发生重大位移,以生态型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良好形象,在环境治理中发挥出更加积极能动的作用。生态型政府是致力于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现代生态型政府应该是把生态优先作为政府的根本价值取向;把生态管理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政府的一种核心能力;把综合协调性作为政府生态管理体制的显著特征;把生态科学家咨询作为政府决策机制的广泛构成。从而使政府成为生态政区建设的主导力量。

二、设立黔东南计划生育人口特区

学习山西翼城县计划生育模式申请建立黔东南民族区域生育特区,提倡一胎,允许二胎,杜绝三胎。并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借鉴从江占里理念彻底解决我州人口老龄化,男女比例失衡,城镇职工四二一家庭结构导致的压力及人口素质、数量、养老等一系列问题。

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及生态旅游

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更加突出民族生态文化的作用,实现生态文化的现代转型。首先是保护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在对民族传统生态文化加以有效的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挖掘整理和大力传播,在民族传统生态文化的智慧中获得建设生态文明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是对民族传统生态文化进行现代意义上的转型。体现在提升认知生态文化,提升心态生态文化,提升物态生态文化,增加体制生态文化等。

促进生态旅游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开展生态旅游的重要目的,旅游地居民是旅游地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拥有维护自身良好发展的权利,让民众直接参与到管理和服务中去。从经济方面,这样的参与使得民众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能有效的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从社会方面,旅游业的发展与渗透使得民众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可以更快的融入现代文明;从环境方面,民众对自然环境的维护与影响比旅游者更为直接。总之,生态旅游的发展使得当地居民在科学、经济、技术上对资源实施保护又了客观的可能。在整体层上,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在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并不断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发展资金;在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给予资金的支持,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在社会效益方面促进公平分配,有利于居民就业机会的增加等,这一切将有效地促进生态旅游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加大宣传力度,把黔东南的青山绿水推介出去,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着力打造旅游精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动旅游文化产业优化升级,提高整体竞争力,发展成为带动全州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打造国内一流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以舞阳河、环雷公山和黎从榕三大旅游区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三个能容纳千万人次的核心景区。积极推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实施镇远古城、西江苗寨、肇兴侗寨、麻江下司、剑河温泉及环雷公山、巴拉河沿线等休闲度假区建设,积极申办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力推动乡村旅游示范带建设,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争取建立国家级原生态文化保护区。实施文化产业重点建设工程,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基地。

四、壮大生态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坚持走新型生态工业化道路,要立足黔东南州优势资源,大力发展钡、硅、钒、铝、林产等资源深加工产业,太子参、茶叶、蓝莓、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以银饰为主的民族旅游商品。依托日益凸显的交通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东、中部电子信息、服务外包、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光伏产业、纺织、加工贸易等产业转移。积极争取将凯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围绕我州铝、钡、钒、硅石等重点资源,与东、中部地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重点将炉山工业园区打造煤电铝建材一体化示范基地和黔东重要铝加工基地、天柱打造成中国钡化工示范基地、施秉恒盛打造成国际热电联产硅系一体化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丹寨打造成西部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黔东南州打造成西南钒资源深加工示范基地。

五、加快生态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

坚持城镇化与工业化相协调,扩大城市规模与提高城市品位相统一,加快城镇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着力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区域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县城为支撑的城镇体系。创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全面实施凯里区域城市总体规划,推进凯里和麻江同城化、一体化发展。加快规划建设凯里城市高速环线,尽快形成半小时凯里城市经济圈。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体制,稳步推进中心村建设,争取三年内使村寨面貌有较大改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村寨保护和开发,注重城乡差异化发展,防止人为造成文化破坏和乡村荒漠化。

六、发展生态农业,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

着力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特色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农业服务人民生活、服务工业、服务城镇化建设、服务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和观光农业,着力构建特色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按照“整体规划、县为单元、整合资源、集中投入、综合开发”的原则,在抓好整村推进的同时,实施整县推进扶贫工程,对雷公山、月亮山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进行脱贫攻坚。把制度化扶贫与产业化扶贫结合起来,重点实施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工程、林业产业化扶贫工程、特困地区集中连片扶贫工程、生态移民扶贫工程、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及促进创业就业扶贫工程、农村消防安居减灾扶贫工程等“七大扶贫工程”。

七、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篇3

【关键词】保护;林业;生态文明

在近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在积极倡导着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大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发展,最终实现我国环境保护体系的完善与发展目标。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不可或缺的。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冰山融化等各类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了各国不得不重视的问题,人们也更加关注自身所生活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世界人民最高的呼声。生态文明通常是指人们在生存的过程中,主动性的对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与不断改善,从而构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的加和。从整体上来看,生态文明是至今为止最高的一种文明形态,而这一建设内容明确提出了人们对大自然所应持有的态度。站在人类文明发展历程角度来讲,生态文明是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多种文明的结合与发展,而其文明程度也必然高于其他文明。

2 林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林业在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重要主体部分。林业肩负着以生产生态产品与物质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任务,同时还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施者之一。也正是因为林业是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林业建设与林业保护等工作,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人们习惯将森林看做是地球的肺部,而将湿地看做是地球的肾部,由此可见,森林与湿地是林业发展的两大主要内容。众所周知,湿地与森林在地球上的占地面积是十分广泛的,充分利用起这一优势来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可行的。

3 实现现代林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3.1加强农民的培训工作

我国很大一部分林业都处在农村与山区,这就使得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培训显得非常必要了。对农民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知识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进一步促进我国农村人民全面素质的发展,从而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严重落后问题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不仅如此,实施这一对策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增强农村人民的农林观念,扩大其相关技术理论的知识面,从而更加容易的接受新鲜事物。

3.2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

构建健全的林业生态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我国林业技术推广的已有规范,从而进一步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这样一来,相关政府部门在进行林业推广以及相关活动中便可以有“法”可依,从而为这一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规则基础。加大对平原绿化的发展与保护力度,对平原地区进行绿化的最主要的两大目的就是搞好生态环境和获取经济效益,而同时这两大目的也是其背负的任务,因此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也应充分认识到平原绿化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将平原绿化提起应有的重视,并将其放在合适的高度。除此之外,将林业生态体系加以健全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林业的工作质量,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可靠性。

3.3农业的发展要结合实际

任何事物,不论是企业还是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就必须要结合实际,而林业的发展亦是如此。在现代社会中,建设绿色生态环境是人民和政府的共同目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学科知识,需要各个方面的人们共同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将其自身的发展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从自身发展现状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改善策略,从而加快自身与我国林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将我们的居住环境同大自然进行融合,最大限度的做好林业建设工作,为人类的生存与健康做出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不仅仅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此之外,它还是连接国内林业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两者之间的重要桥梁。所以,我国中央政府部门与基层政府部门都要提起对林业的重视力度,并加大对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要在林业发展中配置足够的工作人员,并不断对其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其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为林业的发展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吕玉奎.关于荣昌县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重庆林业科技,2013(1):38-43

[2]浦绍仁.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7):163

篇4

1.1水资源体系

研究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020万m3,现状年当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7.8%,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20.7%,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不存在超采现象;非常规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为3.9%;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1544万m3,小于年度用水24465万m3的控制指标;现状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9.96m3,小于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1.15m3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1.48万hm2,节水灌溉率为42.6%,大于农业节水灌溉率39.2%的控制指标。研究区有5家供水公司,现状供水管网完备,城市供水保证率达95%,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研究区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有蒲城水库、东郊水库、秦台水库、西海水库、南海水库、龙庭水库以及江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且研究区对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采取了相应完备的措施对水源地进行了保护。

1.2水生态体系

研究区河流总长度为685km,水域面积(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为60km2,水面面积率为5.8%。水域水量为7192万m3,所有水域常年保持生态水量,且80%以上的水体清澈、无杂物。研究区涉及19个二级水功能区,其中达标的水功能区有1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63.2%。主要水系两岸的绿化覆盖率达95%。河道、水库堤岸防护林,堤顶部分主要以乔木为主,起到防风固堤的作用。堤坡种植耐盐灌木和草本植物,起到减缓径流、固定堤岸的作用。岸边主要栽植能防浪护岸的耐水和耐碱植物。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各项工作中,滨州市强力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四环五海”水生态工程建设中,狠抓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以及监督检查。研究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18km2,现状年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治理率85.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实施率和验收率分别为95%、100%、100%。

1.3水景观体系

研究区生态水系长度为154km,截至现状年,对四环河、新立河、秦台河、滨南支沟、潮河等采取清淤、护坡、绿化等进行生态治理,治理长度109km,生态水系治理率达到71%。在对生态水系进行治理的同时,研究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截至现状年,研究区有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在景观建设方面,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始终,把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水源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建设中把工程建设、绿化修复、水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水资源得到了有效涵养和恢复;其次是景区建设中体现亲水、近水、爱水的人文理念,突出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亲水平台、曲桥、桥亭、儿童乐园、垂钓园等亲水景观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让人接近水、亲近水、感受水;充分发挥景区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水文等元素,把黄河文化和大禹文化充分结合,打造特色自然、人文景观,并于2009年建成了滨州水文化馆,建设开创了全国地级市水文化建设的先河,为提供绿色、文明、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4水工程体系

研究区有水闸6座,机配井630眼,取水泵站69处,蓄水工程数量19处,引水工程9处。90%以上的工程均能达到设计标准和供水标准,且水利工程设施和运行状况完好。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研究区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研究区内主要排涝河道有西沙河、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胜利河等,均能基本达到相应的防洪排涝标准。研究区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景观内容,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突出建筑艺术效果,实现建设一处水利工程,打造一处靓丽景观。

1.5水管理体系

研究区内已建成机构健全、体制完善、职责明确的水管理体系,每个单位都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人员分工,经费充足。水利法制体系建设相对完备,《滨州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滨州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对促进研究区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区十分注重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经政府批准的规划有《滨州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六河水变清”实施规划(2001—2015)》、《四环五海绿地规划方案》、《三河湖水利生态综合开发规划》、《山东滨州黄河风情景区景观概念性规划》、《滨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滨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滨州市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等。近年来,滨州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自实施以来,“四环五海”、城区河道和72湖中的大部分与外环河相连,形成了“以路为轴、以水为脉、以林为带、以海为景、水绿结合、人水和谐、城水共融”的城市发展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于3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3.5m2。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公众提供了零距离亲水、赏水和休闲娱乐的场所,使公众享受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滨州。

1.6综合评价

研究区严格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实施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水管理体系完善,水源保障程度和用水效率较高,水生态环境较好,动植物资源丰富。近3年城市建成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洪涝灾害、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破坏事故,无重大违反水相关法律法规的案件。根据《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研究区基本达到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

2存在的问题

通过前面的分析,滨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1)非常规水利用率有待提高。现状年研究区非常规水可利用量为5861.63万m3,但利用量仅为839万m3。研究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87m3,约为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5,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严重缺水地区,大力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是有效解决当地水资源不足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再生水可以回用于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杂用水等;微咸水可以用于居民生活洗涤、冲厕、洗车、空调及冷却用水等,可替代生活用自来水,还可利用微咸水喷洒道路、消防用水、游泳池、喷水池用水、浇灌城市草坪绿地、补充湖塘水体养鱼用水等;雨水可以用于城市的绿地浇灌、路面喷洒、景观补水等,还可以通过适当处理后进行地下水回灌以补充地下水等。

2)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继续加强。长期以来,公路、房屋、采矿、开办工厂等人类开发建设活动,缺少“以防为主”的思路,普遍存在“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的发生。截至现状年,研究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水土流失治理率为85.8%,目前仍有3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进行规划治理。

3)生态水系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从2002年以来研究区对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等河道进行了生态水系治理,采用清淤疏浚、边坡护砌、两岸绿化美化、雨污分流、引水补源等水生态治理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水系生态面貌和生态环境,部分水系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截止到现状年生态水系治理率已达到71%,但是还有一些河道如西沙河等还未进行生态水系治理。

4)加强媒体对水生态文明的宣传。近年来,研究区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节水宣传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如缺少节水宣传专栏、城区内没有节水宣传标语、学校未开设节水课程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结语

篇5

[关键词] 草原 生态文明建设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8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6)08-0016-01

加强草原生态治理也是强化农牧业基础地位的重要内容和措施之一。我国是草原大国,拥有天然草原近4亿公顷,与森林和农田一起构成陆地上三个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几乎占据国土面积的半壁江山,约为森林面积的2.5倍,耕地面积的3.2倍,是我国国土的主体和面积最大的绿色屏障。草原被誉为“城市之肺”和“大气过滤器”,在供氧固碳、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和保育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显著作用,给人类提供了一个舒适怡人的生活环境。其次,草原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其作用不可忽视、不可替代。草原的兴衰,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更重要的是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安全。

多年来,我们在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看到草原生态形势依然严峻,草原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导致草原退化、资源面积减少的各种潜在因素还依然存在,且有加剧的态势。草原乱开滥垦、超载过牧、草原环境污染、破坏植被现象屡禁不止,草原退化、沙化、盐碱化、石漠化还在发展,各地由于草原生态环境破坏导致的“沙尘暴”“冰雹”“雪灾”等恶劣气候时有发生,草原的生态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当前抓好草原生态环境治理、推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这件农牧事已迫在眉睫。

1 立足当前,全力促进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党的十以来,一系列重要讲话,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这对全面深化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是难得的好机遇,我们要在认真学习领会 “做好农牧人、干好农牧事”精神的基础上,迅速行动起来,不等待、不观望,主动工作,切实把草原生态保护和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抓紧抓好、落到实处。

2 加大天然草原保护,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力度,积极探索和推广草原保护新技术,加强草原鼠虫害和毒杂草防治,积极开展补播改良,加大草原生态综合治理,遏制草原退化势头。同时,严格执行国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工作,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继续加大草原围栏、棚圈、储草棚、青贮窖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减畜养殖基础条件。同时,大力发展草产业,推进优质高产饲草种植进程,为草原畜牧业转型提供保障,实现退化草地恢复和发展饲草的双赢。

3 强化草原普法宣传,提高全民草原保护意识

要积极开展对广大农牧民和领导干部草原普法宣传工作,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建立完善相关配套的政策、法规措施,提高全社会对草原生态环境的关注度,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草原保护的关系,始终坚持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保护优先、利用有序的原则,严格草原资源开发审批制度,不以牺牲草原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积极稳妥地推进草原保护建设和合理开发利用。

4 加大草原执法监管,维护草原生态安全

全面落实国家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坚决贯彻执行禁牧减畜和草畜平衡,继续采取重度退化草原全部实行退牧、中度退化草原实行禁牧封育和轮牧、休牧等手段进一步加大草原生态恢复,建立健全草畜平衡、禁牧休牧轮牧、人工种草等地方性制度,积极推进出台草原保护、草原畜牧业发展和牧区农牧民增收的支持政策;建立健全草原监理体系,改善草原执法装备条件,完善草原监管手段,严格落实村级管护员管护责任,切实加大草原执法监督力度,坚决制止和打击非法使用、流转和人为破坏草原的各类行为,加大草原执法人员培训力度,加大草原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提高草原违法案件的警示作用,促进草原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

5 全面加强服务工作,促进牧民转产转业。

建立和完善农牧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畜牧业生产经常性技术指导和服务,采取草场、牲畜保险和加强畜牧业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提高畜牧业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加大牧区牧民转移就业力度,积极利用就业培训和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等平台,引导牧民从事旅游接待、饮食服务、运输业、餐饮业等二、三产业和发展民族手工业、牧区民俗旅游业、民族服饰加工、民族食品等特色产品制作等。同时,通过创立小额贷款、创业贷款、无息贷款等优惠政策以及草场抵押、流转、保险等措施筹措资金,扶持群众兴办企业、发展家庭牧场、牧家乐、帐房宾馆等草原经营性旅游活动,加快牧区劳动力转产就业,拓宽牧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积极鼓励牧民群众进城定居,加强和完善进城群众医疗、就学和养老保险等社会服务,使更多的游牧民告别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使天然草原减轻人畜压力的同时,让农牧民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文明;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为环评,指的是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制定出预防或降低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其评价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

在具体的工作中,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是不同的,且每一项步骤的顺序也会发生变化。

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必须要符合满足下列条件:

1、要能够适应对环境造成的显著影响的项目。而且还要识别和评估所有可能的较为明显的影响;

2、要比较每一种替代设计方案、管理技术、减缓措施;

3、生成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一定要详细清楚,从而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够明白其可能影响的特点和重要性;

4、包含广泛的公众参与与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

5、结论要及时、清晰,为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层次和分类

(一)层次

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已经建设完并且运行了一段时间以后,其排放的污染物和周边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依据每一类污染物的监测结果,对这一建设项目建成后对该区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进行评价,看其是不是在环境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2、环境预测与评价。依据地区发展规划分析拟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对这一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

3、跟踪评价。主要是针对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跟踪评价在建设过程中或建设完成后的项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如果项目与预定的结果存在很大的差异,就得对评价制度进行改进,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中一种重要的方法。

(二)分类

1、按照评价时间分类。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2、根据评价内容分类。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环境政策评价、战略环境评价

3、按环境要素分类。大气环境评价、水环境评声学环境评价、土壤环境评价、生物环境评价、生态环境评价、经济学环境评价、美学环境评价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

(一)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

伴随着日益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已经渐渐从单方面控制污染转向了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并重。环境影响评价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产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第一,对优化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很有利,能够提高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比较特殊的生态敏感区域的保护功能;第二,能够加强工程设计方案的及时变更,为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第三,注重生态用水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第四,减少水土流失,推动生态环境的回复与重建;第五,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的多样性;第六,对于关注率高、影响大的重点工程进行环评,树立国际威望。

(二)促进了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也是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质量的必要条件。环境影响评价作为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关口”和“控制闸”,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遏制环境质量持续恶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促进了区域和行业发展合理布局、调整结构、优化规模

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的综合分析,从确保环境安全和资源持续发展出发,对区域或行业合理确定发展定位、布局、结构和规模进行科学的指导。比如,环境影响评价通过对建设项目不同选址和布局的环境影响的研究,比较和选择出最优的方案,确保环境的选址和布局能够合理;对于新污染要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采取“以新带老” 、“上大压下” 等措施,对污染物的总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改革生产工艺和达标技术上,通过采用环境友好型技术和新工艺,设计出优良的产业链,推动经济的循环发展。

(四)服务民生,维系人民群众健康

改善环境质量、保障群众健康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环境质量关系健康,副总理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指出:“ 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一直以来,环评将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保护环境质量作为主要关注点,对维护群众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几个问题

1、普及环评知识,增强社会群众环保观念,重点加强政府及企业管理人员对环评在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作用的理解,提升对环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环保宣传,充分利用政府组织、企业自身、民间环保组织进行各种宣传活动,普及环评知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评,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2、引进替代方案机制。我国应积极引入替代方案,在环评报告书中规定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完善环评报告书的内容。然而就当前我国形势而言,对所有的项目要求设计替代方案是违背实际的,由于设计替代方案需要经济成本作为支撑,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所以,只有需要编制环评报告书的政策决策、规划、立法和建设项目,报告书中才需要涉及替代方案,而那些对环境影响不大的只要编制环评报告表和登记表的项目,就不用替代方案了。同时,那些关系到公众切身利益的建设项目牙需要设计替代法方案,让公众更加了解替代方案,充分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使公众对决策者更具信心。

3、推动环保立法,提高违法成本,加强政府、媒体及群众的监管监督。推动环保立法,完善相关法律条款,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使违法者付出高昂的成本,矫正“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反常现象。

4、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统一管理机制。当前,环境保护监管模式混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应对各级政府和部分的环境保护责任加以明确的界定;把因为分割部门导致的环境监督管理予以集中,强化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利;确立环境保护机构的独立执法地位,实现环境保护执法垂直管理。

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以生态文明委主要目标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7

一、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1、生态基础

2012年,国家批准临沧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成为云南省首个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地级市。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789.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65%;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5.66万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0.49%。

2、环境基础

一是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减少17%,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76.56%,城镇垃圾处理率和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和80%;全市主要河流、水库水质全部符合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与“十一五”末相比,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二是资源利用方式逐步转变。全市重点排污行业――制糖业在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生态经济、深化污染治理、落实节能减排上探索出了一条“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约1.25亿元,实现了制糖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全程控制、污染治理向资源化利用、单一经济效益向综合效益”三个重大转变,解决了占全市90%以上的工业废水COD排放问题。三是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高。2012年全市8县(区)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均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临沧市中心城区烟控区、噪达区覆盖率分别达91.3%和80.26%。

3、制度基础

临沧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临沧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建设森林临沧的决定》和《关于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意见》等,为全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

1、自然条件的制约

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破坏依然突出。比如:临沧耿马县92%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30%,是临沧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县之一,自然灾害频发,地质灾害严重;人为不合理的干扰仍然存在,森林面积虽有所增加,但林分结构不合理,森林植被生态防护功能不足,生物入侵和有害生物严重,生物多样性保护任务艰巨。

2、思想观念的制约

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还不足,全民维护生态安全的家园意识、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不够强。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干部群众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足,生态观念仍然较为淡薄。环境保护仍然以政府主导、以行政手段为主线,尚未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自觉行动。环保宣传教育、生态创建意识、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创建活动力度还不够,尚未形成全民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3、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矛盾制约

全市经济规模小、质量差、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仍占主导,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行业集约化程度不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制约因素多,经济发展压力大。随着人口增长和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对能源和原材料的需求量增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持续加大。另一方面,环境保护投入不足,生态环境主要以自我修复和自我更新为主,环境治理落后于经济发展。

4、其他制约因素

一是对各级政府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考核机制体制不健全,过于看重对GDP的考核评价,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评价相对缺失。二是自然资源权属不清、责任不明。相关资源产权制度的政策法规不配套,产权化制度与渠道不完善,产权市场化程度低,权属与功能存在错位。三是自然资源用途管理和监管不到位。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过低,没有充分调动生产经营者保护和管理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四是生态补偿力度不足,补偿领域窄、措施少,资源价格和现有补偿标准不能客观反映资源消耗和环境效益。五是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尚未理顺,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部分区域生态较为脆弱,边建设边破坏的情况还不同程度存在。

三、推进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1、避免对生态文明内涵理解的两种误区

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内涵仅仅停留在生态层面上。从理论上讲,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不仅包括生态建设,还应包括形成节约型消费模式、发展生态产业、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等多领域、多层次、多视角的建设内容。以生态市建设为例,生态立市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是通过生态立市确立战略目标,利用生态建设成效和基础,将生态立市逐渐转向生态富市,在生态富市的基础上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强市。另一种误区是将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对立矛盾的文明来理解。生态文明在文明的物质内容上虽然不能超越更不能抛弃工业文明,但是它却可以利用工业文明的技术手段和创富能力去弥补工业文明自身的不足。生态文明既不反对技术进步和技术运用,更不反对经济增长,甚至认为没有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生态文明。

篇8

一、采取措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内蒙古坚持不懈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启动生态文明制度多项改革,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一)明确定位、制定目标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和视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自治区党委、政府着眼全国大局,立足区情实际,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其中,在发展定位中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2013年,自治区政府印发《构筑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规划纲要(2013-2020年)》,力争到2020年,全区森林、草原、湿地、农业等四大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城市和荒漠生态系统明显好转,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加强,逐步形成完备的生态体系、发达的产业体系和健康的文明体系,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架构初步成型。

(二)注重改革、建章立制

2014年12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本着“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思路,全面启动了93项制度建设任务,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系统完整和相对完善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五大制度体系,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确保把祖国北部边疆生态文明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三)加大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力度

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区陆续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工程范围涉及我区90%以上的旗县区,特别是十以来(2013-2014年)共投入中央生态建设资金203.6亿元,完成生态建设面积1.4亿亩。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全区生态环境呈现“整体恶化趋缓、治理区明显好转”的良好局面。

(四)倡导社会参与,唤起公众责任意识

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促进全社会整体生态意识的提升,引导公众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认知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政府带头、社会群体、公民广泛参与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气,企业、军队与地方共同开展大面积植树造林活动,广大群众通过投劳、参加工程管护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工程建设,为我区生态保护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二、成果初现、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明显,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逐渐显现。

(一) 防沙治沙效果显著,荒漠化和沙化面积持续减少

据国家连续几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呈缩减态势。五大沙漠周边重点治理区域沙漠扩展现象得到遏制,重点治理的五大沙地等区域林草植被盖度增幅较大,生态明显改善。毛乌素沙地生态状况呈现整体逆转态势。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长400公里、宽10公里的锁边防护林体系和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基本形成,乌兰布和沙漠东缘的锁边林带,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向腹地推进1-10公里。

(二)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林业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据2013年内蒙古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区森林面积3.73亿亩,活立木蓄积14.8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03%,同2008年第六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比较均有大幅提高,其中,森林面积净增1822万亩,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93%;森林蓄积净增1.68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增加的9.47%;森林覆盖率提高1.03个百分点。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持续“双增长”。通过工程建设,林业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全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已达8.05亿吨,其中,五大沙漠、五大沙地及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森林植被总碳储量达2632.05万吨,年防风固沙量15.92亿吨,年滞尘量709.53万吨。

(三)草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项目区明显好转

内蒙古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3.6%,与本世纪初相比提高了近14个百分点,地上生物量和草原生物多样性明显提高,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已接近上世纪80年代中期最好水平。禁牧、休牧实施力度较大的中西部地区草原生态趋于好转,全区草原生态处于退化趋缓、局部好转的恢复起步阶段。

(四)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

近十多年来,依托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全区水土流失治理以每年650万亩的速度递增,全区目前已实施综合治理的小流域1000多条,减少入黄河泥沙1.1亿吨。项目区水、旱、风沙灾害明显减少,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五)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成

经努力,初步建立了以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为主的湿地保护体系。纳入保护体系的湿地面积2207.4万亩,占全区湿地总面积的24.6%。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和达赉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湿地面积同本世纪初相比增加了2600万亩。

(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改革工作推进顺利

编制印发了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意见、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及考核办法、水权转让试点实施方案等改革和制度建设文件;制定完成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改革操作工作方案;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在26个旗县市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试点;组建了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

三、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而言仍十分脆弱,恢复生态良性发展压力较大。

(一)生态建设任务依然繁重

全区中度以上生态脆弱区域占全区土地面积的62.5%,其中重度和极重度的占36.7%,退化、沙化、盐渍化草原面积占草原总面积的61.2%,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天然湿地大面积萎缩,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恶化,沙化沙害、水土流失现象依然严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改变,全区开展的各项生态工程累计治理面积约4.9亿亩,仅占亟需治理面积的44%,未治理的区域面积仍然较大,大多在远山大漠,地理条件和环境更加恶劣,治理的难度增加。

(二)沙害突出、威胁严重

内蒙古是全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区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齐、巴音温都尔五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乌珠穆沁五大沙地,全区沙化土地面积有42万平方公里。多年来由于干旱少雨,流动沙丘加剧,沙害蔓延,直接威胁着河流、湖泊、交通要道、农田和城市。乌兰布和沙漠每年以8-10米的速度不断东侵南移,在黄河以东形成沙丘,每年有近1.8亿吨泥沙侵入黄河;阿拉善盟境内的三大沙漠有握手之势,是沙尘暴的主要源头;呼伦贝尔沙地不断侵吞着草场和湖泊,是全区沙化速度最快的沙地之一。

(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缺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先行先试的一些创新性工作中,存在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不足问题。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为例,到目前为止,国际、国内在理论基础、指标含义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争议,如自然资源的负债如何理解、怎样估值、森林草原的生态价值如何计算等,这直接影响了编表工作的科学性。一些统计数据,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如树木的年度生长变化等,需要借助卫星遥感等专业设备,技术支持不足。

四、加大工作力度,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

为将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视察我区重要讲话精神及自治区党委政府相关部署落到实处,早日在我区实现生态文明美好愿景,在“十三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继续加大生态保护工程实施力度

深入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天然林保护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退牧还草、新一轮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努力确保每年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l000万亩以上、草原建设面积400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650万亩,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达到23%,活力木蓄积量达到16亿立方米;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8%,草原退化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程度提高4个百分点,全区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

(二)全力开展防沙治沙工作

按照《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等文件与规划中关于我区防沙治沙工作的要求,不断加大我区五大沙漠、五大沙地治理力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区6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同时,积极开展政策研究,探索通过大规模发展沙产业,达到生态治理、环境改善、产业结构调整、农牧民致富的防沙治沙新模式。

(三)继续加快生态制度建设步伐

从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制度、生态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管理体制、责任管理体制等方面继续全面推进93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按照考察我区时提出的“先行先试”要求,着力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力争到“十三五”末完成生态文明制度各项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完善草原生态补偿的长效机制

实施草原补奖机制是国家加大草原保护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我区草原保护、牧区发展、牧民增收尤为重要。补奖机制实施4年来,我区已有4.5亿亩天然草原落实了禁牧政策,5.7亿亩天然草原实施了草畜平衡制度,有力推动了我区“保生态、保收入、保稳定、保供给”目标的实现。目前,草原补奖一期即将到期,为确保草原补奖机制更好地发挥效益,我区将积极协调国家将草原补奖政策作为一项长期强牧惠牧政策持续下去,形成稳定健全的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X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0028002

1 贵阳市基本情况

贵阳市位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东部,是西南地区中心城市,贵州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西南地区沟通珠三角、长三角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集散地,全国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是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和低碳试点城市。贵阳市自然资源禀赋,其中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6.79亿m3,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30.7万kW,森林覆盖率达41.78%,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9.26%,林地占34.01%,动植物种类繁多。2016年贵阳市常住人口460多万人,2016年GDP超过3000亿元。

2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

作为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城市,贵阳市早在2007年就在市委八届四次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贵阳建设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生态文明城市。经过七年多的时间,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大成就,已初步形成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体系,成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引领者和全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建设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五位一体,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性

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并不是孤立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而是按照“十”报告中关于“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格局”的要求,将其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例如,在进行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图1)建设过程中,不是简单地进行污染治理和公园设施建设,而是把公园建设与园区周边违建整治、新农村基础建设、农民增收项目建设和城乡交通设施建设相结合,并具体结合花溪大道改造、汽贸市场搬迁等工程,实施一揽子工程综合建设,在极大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的同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2 依法建设,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涉及面广,客观上影响经济、政治、社会等多领域,要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权威性并得以顺利实施,必须进行依法建设。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了法规建设先行。例如:贵阳市制定颁布了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条例》,ι态文明各项建设进行规范。并制定颁发了《县级党政班子和领导干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绩效考核办法》《关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贵阳市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规定》《贵阳市阿哈水库水资源环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规。一系列法规的颁布,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为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3 由点及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性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课题,也是一项长期工程,不能也无法一蹴而就,应着眼未来、长期规划、循序渐进。贵阳市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充分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结合贵阳当地实际,采用试点先行、由点及面的方式,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建设,力求少走弯路,提高建设的科学性。例如,贵阳开展循环经济建设过程中,先明确一批试点企业,在政府帮扶下,当这些企业获得成功、积累足够经验后,就全面进行清镇煤电铝、煤电化循环经济示范基地,首钢贵钢特殊钢新特材料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联和能源清镇水煤浆项目,息烽合成氨及新能源开发项目,开阳磷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图2)等综合性大型循环经济项目建设,从而形成了全市循环经济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2.4 分类指导,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影响面大,不可能“一招打天下”,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类指导,从而取得预期成效。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正是通过分类指导的方法,探索并遵循生态文明建设客观规律,紧密结合贵阳市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值得借鉴推广的建设之路。例如:贵阳市通过制定《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将相关区域高效集约发展区、生态农业发展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区、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等四类,并对各类区域的功能定位、实现途径等进行规划,为有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以生态农业发展区和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为例。其中,生态农业发展区主要范围在花溪、白云、乌当以及一市三县的农村,这些地区要以生态保护优先,建设特色生态村寨,不折不扣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适当进行经济开发,构建现代农业体系,经济活动强度控制在生态系统可承受范围内,实现生态文明和农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优良生态系统保护区主要包括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等饮用水源地和黔灵山、长坡岭、云关山等森林公园,这些地区的生态建设是排他性的,也就是说要不能有任何破坏和干扰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类活动,甚至人的活动也越少越好,努力实现污染物零排放。

3 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启示

贵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积累的经验,对于其他地区,特别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发挥后发优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地区发展水平,具有重要启示。

篇10

关键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生态文明制度;美丽蓬莱

中图分类号:A715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同志所作的报告,科学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工作基本经验,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特别是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提出了“五位一体”、“建成小康社会”、“四个同步”、“两个翻番”、“美丽中国”、“八个坚持”、“四个意识”、“三个自信”等新思想新观点新部署。同志的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通过学习,加深了理解,感触颇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基本特征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对现行的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以来,我国建立了政府生态环境行政管理体制,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还未能形成对粗放型、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制约,致使片面追求生产总值的增长,以攫取和损毁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自然资源的消耗越来越多,对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大,生态越来越恶化。面对严峻形势,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

作为一座生态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旅游城市,蓬莱市始终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制度保障与工程建设并重,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年跻身全省首批、烟台市唯一一个省级生态市,2012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了建设生态蓬莱的战略部署,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一是启动生态蓬莱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发展。2012年4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生态蓬莱建设暨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参加。结合国家级生态市考核指标要求,把生态蓬莱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全面组织实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蓬莱的意见》、《蓬莱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考核指标责任分工表》和《蓬莱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实施方案》等,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蓬莱市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生态蓬莱建设工作。

二是创建“蓬莱美丽乡村”,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蓬莱的意见》和《关于在全市开展“蓬莱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创建活动,集中整治农村垃圾、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全面推行“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运行模式;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发展生态农业,对秸秆、禽畜粪便等农业有机废弃物因地制宜地采取制沼气、发电、还田作肥料等不同方式,全部综合利用;抓好镇驻地绿化工程,提高绿化档次和绿化覆盖率;加快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处理率。

三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严厉打击河道挖沙、乱采滥挖、无证开采等破坏生态的违法行为;加强陆岸水污染治理,减少入海污染物总量;加强对水土流失、矿区地面塌陷、破损山体、湿地和海岸带等生态受损区域的治理修复,恢复区域自然生态功能;加快推进水系生态建设,积极实施沿海防护林、荒山绿化、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构建绿色屏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是加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市政府制定下发了《蓬莱市大气治理可持续改善实施方案》、《蓬莱市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环境质量。重点抓好燃煤电厂、水泥生产企业和工业窑炉的颗粒物污染防治设施的升级改造;不断加强城乡结合部、施工场地、地面的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完善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加强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在市区两个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开展PM2.5和臭氧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