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改革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课程教学改革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篇1

关键词:中职;财务专业课程;创新教学

一、中职财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及问题

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来说比较差,因此,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理解能力。中职财务专业课程专业术语比较多,刚刚接触时学生们很难理解,再加上学生没有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和认识,所以更加听不懂授课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导致财务专业课程教师难教,学生认为比较难学的局面。另外,较强的实践性是财务专业课程的一大特点,在学习财务专业课程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定要用实例来证明理论,以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认真分析典型案例,并发动学生进行讨论,在实际应用中解读教学内容,做到这一点,需要任课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并且能够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中职财务专业课程教学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验证,一方面看中职财务专业的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另一方面看走入社会以后,学生在实际财务岗位上的操作能力。在理论方面,《财务专业》课程要比《基础会计》课程难度大许多,《财务专业》课程内容也增加了许多,导致学生一时很难适应。由于《财务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着现行各项会计准则,与我国颁布的新会计准则相适应,课程的内容随着修订的现行具体会计准则改变而改变,缺乏连续性,同时也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给教学和学习带来了难度。由于《财务专业》课程教学时间比较短,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师的教学内容组织方面也有待提高。在实践教学方面,由于中职院校的一些教师也是从学校走出来的,没有在实际工作中从事过会计工作,大多数都是从学生到老师的经历,在理解会计知识方面也只是靠书本的知识内容,没有实践经验,因此,对于实践课的效果也会有一些影响,另外,《财务专业》课程的实践课内容,没有科学的考评方法,也造成了学生在重视程度上对实践课认识不够。还有《财务会计》课程的实践课实践室开放程度不够,在实践课学习过程中学生感觉到课时比较少,很难满足实践课所能够达到的实际目的。

二、中职财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和对策

(一)深化改革,更好的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在进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是以学生就业为目标和指导,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基本,改革实施过程中是以学生作为中心,注重对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提升,以使经过培养教育的学生能够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独立的专业技能,能够应用于实践操作中,完成相应的工作实践任务。

在进行高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推进和深化过程中,注意以学生作为课堂教学开展与教学改革的注意对象,重视对于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开展。在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以教师灌输式的教授和学生被动式的接收为主,不仅容易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效果,还容易造成在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下,学生失去对于课堂教学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影响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达不到教学开展的目的。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在教学开展中,结合会计专业本身实践性比较突出的特征,运用项目教学等实践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实现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

(二)进行中职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财会专业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因此,我们要从培养应用型人才入手,在教学中要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要不断增强学生的会计职业意识,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模拟实践教学,提高财务会计模拟实践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建设。双师型。师资教学队伍,聘请社会有经验的专业会计来校授课,兼职模拟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但拥有专职教师为我们讲解理论知识,还要拥有兼职教师为我们指导理论实践,专职为主、专兼结合,重建财务专业教学体系。严格实践课的考核,促进学生认真完成实践内容,提高实践课的效率,使学生不断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财务会计课程难度比较大,许多中职学生对所学的概念都是一知半解,感觉和基础会计不是一个层次。由于在学习上很吃力,部分的中职学生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一些中职学生厌学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不断强调课程的重要性,同时,运用网络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一方面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另一方面动态的画面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互动型。教学方法,加大了信息的传输量,同时也提高了授课效率,增加中职学生学习财务会计课程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周静波,行动体系框架下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7.

[2]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2

一、现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的商务专业英语课程模式都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外贸函电”模式或者以“BEC”为基础的教学。这种课程模式缺乏与时俱进的活力,与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国际商务交往的变化不相适应,在市场上不具备竞争优势。究其原因,一是大部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雷同,并无特色;二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不能清晰地区分商务管理课程和国际经贸课程,致使课程混杂,不能体现宏观的商务内容和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这样的课程设置只能基本满足那些毕业后从事外贸工作的学生,对于意在国际商务领域和其他领域大展宏图的学生来讲,这样的课程模式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

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三原则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应遵循三个原则。首先,课程设置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由于高职教育一般学年为2-3年制,时间短、任务重是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现实问题,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专门设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课程。其次,课程设置应适应市场需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参与国际商务实务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场对于商务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随着市场的变化做出适应形势发展的改变。最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改革应该是不断完善的。商务英语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应该汲取以往教学经验,并结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不断完善和构建符合市场需要的新时代课程体系。

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1.根据职业所需,建立教学分流模块。

目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就业范围大致集中在四个方向,即行政管理、对外贸易、市场营销和金融服务。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职业所需进行教学分流模块设置,这种改革的方式一方面为学生毕业后与职业生活进行良好对接,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进入社会之前,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了解和选择。通过教学分流模块设置,让学生树立必须扎实掌握某一特定领域的经济原理的概念,而不是始终处于“门门通门门松”的学习状态中迷茫不前。在进行教学分流模块设置时,学校必须考虑该领域相关知识的教学深度和广度,注意学生实践课程的设置。例如在进行行政管理方向的课程模块设置时,其中包括行政管理、秘书综合业务及商务软件应用三门事务性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行政管理工作中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细节。

2.强化实践教学地位。

实践教学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应该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在充分理解实践教学改革内涵、实践教学目标、实践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具体实施策略。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具有不同职业目标的学生,应该实行教学模块分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理想,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案的设置。同时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技能考核体系。还应遵循专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不能仅仅培养学生的语言和商务专业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等。

3.开展双语教学。

篇3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教学改革

随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对财务人员电算化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以培养应用型财会人才为主,毕业生在毕业后大多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因此,能否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的技能,将对他们的就业产生重要影响。财会类专业属于文科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属于理工科专业,老一辈会计虽然会计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但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学习速度也不快。财会类应届毕业生刚刚走出校门,在会计实践经验方面虽然不足,但在学校系统地学习了会计电算化相关课程,对电算化的了解相对较多,操作比较熟练,到企业上班后一般能直接操作财务软件。因此,掌握会计电算化成为了财会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重要的比较优势。但从目前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来看,笔者认为在电算化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学生较好地学习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

一、《会计电算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不明确。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财会类高校对会计电算化都比较重视,大多数财会类高校将《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但是现有的教学目标却并不明确。不同的高校应根据自身科研条件、教师队伍等具体条件不同,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不同于科研型高校,学生毕业后大多以就业为主,但目前财会类高校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几乎一致,都是分为理论和实际操作两部分,先讲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论再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实际操作中又以总账、报表模块为主,附带讲述工资、固定资产等模块,供应链相关内容几乎不讲。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和科研型高校在教学目标上相同是不符合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2)教学内容的选择不符合学生特点。应用型本科对会计本科生不仅要求掌握电算化操作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电算化理论知识。一般在《会计电算化》课堂上,老师会先向学生讲授大量关于计算机方面的内容,有些知识太偏向于理工科,学生听得一头雾水,甚至有些老师都不能完全理解自己所讲的内容。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软件主要由用友和金蝶两大公司提供。一般院校通常在这两种软件中选择一种用于教学,由于软件更新需要一定的费用,也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所以学校通常会多年使用同一软件的同一版本进行教学,结果学生毕业实习时发现所学软件已经过时。如有的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使用用友软件,但近年来,湖北地区金蝶软件用户增多,湖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也使用金蝶软件进行实务考试,这对该类学校会计电算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内容的掌控多是由带同一门课的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协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多以总账为主,供应链部分的教学一直较弱,老师讲课通常是一带而过,因为财会专业的老师认为供应链是属于企业管理课程的内容,而且老师通常也对供应链部分内容不熟悉。2012年我校进行的企业对财会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情况的调研来看,企业认为毕业生会计电算化水平普遍不高,尤其是供应链方面的知识普遍缺乏,因此企业不得不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自行培养。(3)没有合适的会计电算化教材。目前《会计电算化》教材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理论和实际操作各占一半,教材是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另一类教材是实际操作为主,教材中含大量图片。前者理论部分内容比较工科化,包含大量计算机知识,这给财会专业的师生带来一定压力。通常讲授《会计电算化》的教师多出自财会专业,本身计算机知识有限,在备课时难度较大,对教材理解深度有限,学生更是听得失去兴趣。后者图片较多,学生可以照书上模仿操作,但由于电算化理论知识缺乏也会造成学生操作灵活性不强,因此,教学质量也难以保证。(4)《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安排不合理。会计电算化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理论课含有课内实验。理论课程大多安排在大二开设,平时一次两节,安排在教室或者机房上课。有的学校将会计电算化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会计电算化》教学我院是先在教室上理论,然后下次课再去机房上机。因为时间间隔导致学生上机时已经忘了理论课讲的内容,更多的情况是学生上理论课无精打采,因为在教室上理论课学生听起来很抽象,而且也考虑到上机时遇到问题可以问老师,依赖性较强。

二、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措施

(1)明确教学目标,培养差异化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学生毕业后大多走上操作性工作岗位,因此,对《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应注重实用性,即毕业生至少应熟练掌握某一种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但应用型本科又不同于高职高专,毕业生虽然面向就业,但不应仅限于对某个具体的财务软件的基本操作,而应该通过对具体财务软件操作的教学,使学生对当前比较流行的财务软件有一定的了解,以便将来适应企业对会计电算化的全面要求。(2)加快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教材建设,选择适用于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目前,应用型本科的《会计电算化》教材不能适应教学需要,盲目选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不适应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因此,加强应用型本科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的建设是必要的。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编写会计电算化系列教材。教材编写应注重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在操作上由简到繁,使学生通过一系列课程循序渐进的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比较特殊,不同于一般的财会类课程,笔者认为,编写教材中应注意学科交叉合作,尽量组织具有较好计算机基础,并且既有会计电算化相关企业工作经验又有会计电算化教学经验的教师编写。(3)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任务,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对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较大,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会随着毕业的临近更加强烈。因此,笔者认为会计电算化可以作为系列课程贯穿于本科教学的后三年。在会计电算化系列课程的设计中,应由浅入深。以用友为例,应先让学生学习基本操作,即:系统管理、总账、报表部分,使学生掌握用友的基本操作;然后配合学习电算化相关理论知识以加深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引入金蝶等目前比较流行的财务软件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最后通过实训的方式不断加深对用友供应链等比较复杂模块的学习。实训中可以引入大量的仿真账,既增强了学生对财务软件的练习也帮助学生复习了会计相关理论课程的学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4)降低理论课时比例,先操作后理论。据大多数学生反映,会计电算化理论课的知识对于初学者来说不仅枯燥,而且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学习效率特别低下。笔者曾经将两个教学班学生进行教学对比,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先上理论课后上机练习,而另一个班的学生先上机练习,后进行理论课的讲解。先上理论课的学生由于缺乏对财务软件的感性认识,结果上课听讲不认真,感觉昏昏欲睡的学生较多,教学互动也较少。而先上机的学生并没有因为理论知识的缺乏而影响上机学习的热情,上机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劲头足,教学效果良好,上理论课时,由于先进行了上机实操,有了感性认识,听讲更有针对性,能够主动向老师提问,教学效果明显比传统教学方式好。因此,笔者认为教学需要针对课程特征来进行,学生对财务软件有了感性认识再到教室听课上升到理性,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灵活性都会增强,教学互动效果也好。

参 考 文 献

[1]彭芸,李金平.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研究[J].会计之友.2009(10)

[2]黄旭.会计电算化教学模式新探讨[J].会计之友.2010(12)

[3]刘亦陈,陈维良.我国企业会计电算技术的普及现状、问题成因及治理对策[J].企业经济.2005(2)

[4]王娜.企业会计电算化现状与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0(10)

篇4

关键词 卫生法学 课程建设 教材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1高等医学院校卫生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材编写质量低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目前,全国医学院校共有自编或协编教材20多个版本。但整体而言,卫生法学教材编写质量不高,缺乏应用性较强的特色教材。多年来,尽管教育行政部门与部分医学院校多次组织卫生法学教材的编写,教材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力度不够,教材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第一,内容陈旧、相对滞后,跟不上最新立法发展,缺乏时效性。第二,与医疗实践相脱节,结合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实际和社会现实不够紧密,缺乏实用性。第三,有些教材针对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不够具体,大而全,缺乏针对性。

1.2课程设置不合理

对于大多数高等医学院校而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是两门独立的课程。其中“法律基础”部分在《思想道德修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约占三分之一的课时。笔者认为,《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应合并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不衔接有两个弊端:一是授课时间间隔太久。医学院校往往在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安排《法律基础》课程,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安排《卫生法学》课程,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法律基础知识概念模糊,卫生法学教师在教学中面临是否重授法律基本知识的问题。二是教学内容上有一定脱节。《法律基础》仅仅停留在普法教育,不能与《卫生法学》的教学紧密结合。这样,不可避免地降低了教学效率。

1.3教学效果不理想

卫生法规学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没有得到新的突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尤其是单一的课堂讲授,缺乏社会调查、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教学活动方式,考核方式也仅限于笔答考试,不利于高等院校医学生法规素质的培养。并且,目前卫生法的教学仍是传统大课讲授,影响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卫生法学》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课程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在抓好课程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教学改革。课程建设要为教学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而教学改革之后要靠课程建设进、深化和完善。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综合性建设,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稳定性等特点。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师资队伍、教材、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体系等几个方面的建设。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从教学改革内容上来看,虽然教学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教学工作的诸多方面,但就本文而言,高等院校的卫生法学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上文提出的问题,需要注意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建设:

2.1改革现行教材

第一,建议卫生教育主管部门尽快研究制定卫生法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组织有经验的医学、法学专家编写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教材,将与各专业相关的法学知识、法律法规整合到医学院校各专业中去,使医学和法学融为一体,编写出一系列高质量的卫生法教材与辅导,实现卫生法教育目标。

第二,在教材的编写结构上,要根据职业岗位群,采用模块化形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要及时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更新和修订,使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我国卫生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和新法规的出台相同步,体现教材的新颖性和时效性。

最后,在教材形式上,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要开发电子教材、视频教材、多媒体课件,以满足人文课程的教学需要。

2.2优化课程设置

就本校而言,建议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与《卫生法学》合并教学。这样可以避免前述弊端,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考虑到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安排,笔者认为如将《法律基础》与《卫生法学》合并教学,以安排不少于48学时为宜。

2.3增强教学效果

针对教学内容而言。根据卫生法学教学实际,最有效的教学内容优化就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精选,实施卫生法学的专题教学。此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医科生的专业集中在医学、药学、护理以及管理方面,卫生法学是作为其公共课或者专业课的补充,课程单一,课时量少,不可能平铺直叙长时间地系统学习包括卫生法学在内所有核心或主要法律课程。二是由于现行卫生法尚缺少一部成型的基本法,其层次较高的内容主要是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以外的法律和一些行政法规。每一法律法规自成体系、独立性较强,相对整合性较弱,而且权威的或者高质量的卫生法学教材著作缺乏,所以结合法规分专题教学是现实的需要。

要考虑卫生法学课程教学如何服务于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卫生法律实践工作,给学生传授解决实际问题的法律知识,突出适时性。卫生法学课程教学内容要与卫生法律制度发展步伐协调一致,与时俱进,及时充实新的卫生法学理论成果和法律规定。比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正式颁布之后,如果教材未能及时修订,讲授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时要着重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实施对于医疗纠纷处理带来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有关制度上发生的重大变化。

参考文献

[1] 刘宏岩等.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9(2).

篇5

关键词:技工院校 一体化改革 问题

在人社部的大力倡导下,自2009年在全国确立第一批试点院校开始,全国技工院校积极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现已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及教学管理实践经验,浅析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以期对现在正进行的教学试点有一些启发和帮助。

一、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大势所趋、方向所在、历史必然。人社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文件明确的改革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国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大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这一指导思想是教学改革的根本依据,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通过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与生产内容的统一、教与学的统一、学与用的统一、能力与素质提高的统一;要解决学生学习被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会学善学的能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将对技工院校发展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也为技工院校的生存注入坚强的生命力。

二、教学改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教学工作大势所趋,是今后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方向,但是任何一项改革,都要挑战原有的观念和秩序,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主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打破了原有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有待建立的问题。原有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必须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对新的教学模式,师生都需要适应;二是原有的教学内容体系需要打破,建立新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系,而教学内容的遴选,困难多、工作量大;三是教学条件不能适应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设备、场地、师资都达不到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对原有的教学模式有依赖性,对新的教学形式很难认识到位,不会立即就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要经过多次反复和纠正。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来自于这三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很多因素,因此在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重点要做好制定教学标准、整合教学素材和教学组织形式转变的问题。

1.教学标准的制定

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本位,在调研学生就业单位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在用人单位应发挥的作用,结合具体岗位对学生技能素质、职业能力等要求,制定专业的培训方向。专业培训方向确定后,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制定新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教学标准是指导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新的教学标准要依据每一门一体化课程和学习项目,制定出学生通过一体化项目学习,规定掌握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项目对于学生能力培养侧重点不同,因此每一个教学项目要有明确的能力目标、情感目标、过程与方法等目标。教学内容要打破原来按学科、按章节编排的模式,重新按典型工作任务分解为多个学习项目,作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载体。不同的学习项目,承载着不同的能力训练任务,就要赋予不同的课程目标。教学标准是检验教学工作完成课程目标的标杆,教学标准的确定,为评价教学质量提供了评价标准。因此,教学标准的制定要科学、规范、严谨,便于评价操作。

2.教学素材的选取

一体化教学改革要有好的教学素材,教学素材的选取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在调研学生就业单位的基础上,制定专业的培养方向,根据专业培养方向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在课程目标指导下选择课程内容作为主要教学素材,突出职业能力培养。二是以现行的部颁教材作为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能力基础教学素材,突出方法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二者必须进行有机地组合,打破原来教学计划按学科―课程―章节编排学习内容的模式,重新按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求编排专业教学计划,其结构是专业培养方向―典型工作任务―教学项目―功能模块。一体化课程教师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制定专业培养计划,选定学习内容,制定学习目标,设计考核评价学习效果。教学素材在选取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案例后,根据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不同阶段,分解为多个学习项目,结合原部颁教材内容编制一体化课程教案。教案内容主要应包括:工作任务叙述、任务标准要求、考核方法和标准要求等。教案要突出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特色,注重学生本位的教学思想,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方向,以提升学生各项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

3.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

为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教学组织形式必须进行改变,教师的教学、教学组织、教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等形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目的是: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教师教学的转变主要是教师不再是乏味的课本内容讲授者,而是利用课堂时间布置学习任务,进行答疑辅导,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教学组织形式转变,不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课堂教学,而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图书馆、实训室、宿舍等场所都应是学生开展学习及讨论的学习场所,扩大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评价要摒弃以考试成绩评价学习质量的形式,转变为对各个学习模块、项目、任务进行逐一检查考核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标准,对学习项目的考核要实行达标制,达不到目标要求不能通过,需继续学习,直至达标为止。学生学习形式的转变是,不再是教师教、学生个人学,而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分工学习,集体讨论,以学生自主学修为主,每个小组学习进度可以不同,学得快的小组可以提前进入下一项目学习,可以提前进行典型任务操作,由此创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篇6

关键词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教学改革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是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教材,全书 1.42万余字,内容包括家畜屠宰加工卫生检验,禽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鉴定与处理,畜动物性食 品持染与控制,冻乳、的卫生检验和市场肉类的鲜肉、蛋鱼兽医卫生监督等章节。该课程是专门研究如何针对动物疫病防控及畜产品检验的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基本技能,并且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笔者在多年实施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将以前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有机地与检验、检疫监督相结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合理组织教学,对提高学生动物疫病检验、检疫的专业素质水平,虽然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教学中还存有很大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够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中学到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实践,要改变教学现状,加强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1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性训练

由于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物操作性,所以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实践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当前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操作上都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动手能力都比较弱。很多高校的畜牧兽医专业用于实践的硬件设施薄弱,例如没有专门实践训练的仪器设备和场所,学生的校内实践训练仍然停留在简单单一的水平上,很难全面、系统地掌握动物防疫与检疫的主要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学生不能体验动物检疫中商品动物检疫技术流程的操作过程,如在动物外调与进入审核检疫证、填制相关单据、报关和防范疫病传播风险等方面都缺乏实践经验。在当前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动手能力差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动物防疫与检疫行业的就业机会。

1.2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很多老师在讲授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过程中,一般都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讲解和理论的研究上。教学仅仅依靠粉笔和黑板进行抽象性的讲述,其结果是形成了一种老师“讲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学生“听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脱离实际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实际操作程度较低,结果会出现遇到具体操作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得不知所措,更不知从何处下手。这种课堂教学的模式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和运用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的各种技能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流程。

1.3教学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在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中,主讲国际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教师大多数是毕业后留校或者从学校直接分配过来的,他们没有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实践工作的经历,在讲授实务实践课程时显得很空洞。甚至有些老师讲了多年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却没有见过防疫证、检疫证、畜产品安全证等单证,根本没有去亲身体验过防疫检验业务环境,也没有参与过实际操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比较重视理论教学,非常注意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是往往轻视实践,对知识的实用性强调不够,理论与实践不能有效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会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动手能力,不能单独完成业务。

1.4考核考试方法陈旧

当前,大多数高校的考核的方式主要采用以一张考试卷子的成绩决定最终成绩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卷面成绩的高低很难体现出学生实践技能的水平,也就很难测出学生实际掌握内容的高低。而且这种考试方式,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些误区,认为只要卷面成绩高,就算学好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就会忽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实践性训练。

2教学改革的建议

2.1鼓励教师参与实践锻炼

只有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较强实务处理能力的学生。因此,建立一支既有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一线业务经验的师资队伍至关重要。高校应该鼓励专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者寒暑假在一些畜牧企事业做兼职,直接参与动物防病防疫务的实际操作。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实践,就能打破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能够将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内理论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外实训有效地相结合。由于教师具备做业务的亲身体会,在授课过程中,内容就会显得真实而不空洞,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同时积极邀请与动物防疫与检疫有关单位的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如畜产品加工集团、公司、畜牧局、海关、疫检部门等。或者对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章节,例如如何用检疫证来证明动物健康运输流通,可以请来自业务一线的专家来讲授。通过这种请进来的方式,极大丰富了师生的专业知识,不仅能够学习到较多的实际工作经验,而且还能了解最新的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方面的信息和动态。

2.2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教学需要师生双向沟通,在本课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动物检疫法、动物检疫的操作技能,这些内容需要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习,不能只是简单的机械记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一个实物、一个图示等比较具体的现象作为导言,引出所要讲的实务知识,从而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条件允许,可使用多媒体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单一、呆板的表现形式,能将抽象、生涩、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使学生了解一项畜产品进出口业务的全过程,熟悉每个环节的知识和各环节之间的连贯性,帮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能够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检疫问题的能力。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动物检疫易发展状况、进出口养殖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求发展的经验、当代从事动物检疫业务的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等,还应多聘请企业领导和优秀的青年员工作报告,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2.3加强学生参与实践训练

在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的设计上,首先要突出应用性,建立一个完整的实验流程,从化学实验、动物生理实验开始,然后是动物病理实验、动物药理实验、动物饲料营养分析及加工实验、微生物侵害实验、动物临床诊治实习最后是校外动物营养保健和动物养殖。在专业实验实习过程中包括不同环节,有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术实验,专业实习等主要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指导老师指导下亲自操作每个实验过程,得出实验结果,建立起一个完整逼真的体验和认识,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在教学实践方面,建立一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是也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选择当地动物医院、动物研究所、动物防疫与检疫公司等单位积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学生在实际业务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真实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业务能力训练。

2.4改革考核方式

传统的一张卷子定最终成绩考试方式不能测试出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必须将卷面考试成绩与平时实际操作能力的高低结合起来。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在考试中应加大实践操作的考试力度和比重,比如在试卷中让学生根据提供的资料填写动物健康证、运输单据和动物检疫单据等。改变了原有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能够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

3结论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是与我国当前动物防疫与检疫发展相适应的。为了使动物防疫与检疫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尽快地适人才市场需求,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多个层面拓宽学生的知识,积极改进原有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高层次的动物防疫与检疫人才。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目前,在高职专业课程中,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尤其是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重视理论灌输,虽然也会用例题来加以论证,但是实践性仍然不能达到该课程的要求,从而造成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甚至在理论学习中都缺乏必要的实践基础,影响了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电子类课程中的应用,并且取得了效率高、应用性强的教学效果。对此,本文针对“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以及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重点分析了该模式的教学改革目标和改革实践,以期为数字电子技术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建议。

一、“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双教”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体化”则是指地、实践、教师以及教学内容等教学元素的一体化,尤其是教、学、做之间的交融。具体而言:在该模式下,在一个课程整体和教学单元内,一个教师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力,借助于合理的教学方式把理论教学知识和实践教学技能融合为一体。因此,“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方面是将能力作为本位,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科体系进行打破,在教学资源重新整合过程中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该教学模式的主体为学生,教师是课堂主导者,教学中心就是能力培养,所以有机结合了教、学、做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目标

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不能代替的。对于“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来说,就是要应用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达到基本操作技能、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一)基本操作能力。数字电子技术的数学工具为逻辑代数,而常用集成器件可以称为数字电路的重要元件。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而且要利用验证性实验来促进学生熟练运用这些基本操作。

(二)综合能力培养。在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操作能力掌握周,就能够开展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而且进行实践性、综合性的实验,进而提升实验的创新性和适应性。通过综合能力的培养来带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尤其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进行独立分析与思考,并且利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问题。

(三)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借助于仿真、虚拟等先进技术,比如EDA技术等。不仅能够促使实验教学和工程实际相符合,推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借助于符合工程实际的课题,额可以激发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以及探索,从而得到更多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想法。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对以上方案进行必要的筛选,不确定出最优方案,实现了实践中练和学的目标,有助于理论与设计之间的融合。这种工程技术应用上的培养模式,可以有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和逻辑性的训练,尤其是科学思维方式、严谨科学态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升学生工程应用技能的教学目标。

三、数字电子技术课程 “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

(一)明确课程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教学培养的重点。通过“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笔者认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在知识组成上可以分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时序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项、集成定时器、电子工程项目实践等五个方面,并且依据教学的培养目标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程标准。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我院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对相关企业的用人标准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职业岗位能力要素也予以明确,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优化。首先在数字电子技术理论教学上,将“必需、够用”作为教学原则,强调实用性,发挥该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比如在集成逻辑电路、寄存器等内容的理论教学上,以电路功能和使用原则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在实践教学上,适当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等内容所占的比重,增加实训专周,推动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能力的提升。

(三)不断构建“双教一体化”教学新模式

在我院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基本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技术应用为原则、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实物制造为切入点的教学新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该教学模式也需要保持动态的更新与改进。比如在技术能力的训练上,我院把基本、综合、应用、制作作为整个教学课程的主线。同时,对于制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运用视频、动画、仿真等先进手段来表现,把过去相对抽闲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以及实践应用等教学内容予以动态形象的展示,而且运用Proteus软件来进行仿真演示,进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难点。

(四)创新课程考核模式

对于任何课程的教学来说,考核评价方式都会起到重要的影响。为此,在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双教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中,必须对过去只靠答卷考试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改变,形成以理论考试、口试、设计作品三者相结合的考核模式。首先在理论答卷考试上,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考核重点;在口试和设计报告中,强调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在设计作用中,重点是对学生的电子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考核。而且在总成绩中,理论考试占30%、口试和设计报告占30%,设计作品占40%。通过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来对学生成绩做出相对公正、客观的评价,有助于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定位;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139-03

机电一体化课程是一门以精密机械技术为基础,综合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为一体并应用到实际中去的高技术学科,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方向。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高层次发展,紧跟国际化科技的潮流,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机电专业在初创时期,特别强调“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模块的设置与教学,并且对于这种侧重于实践应用和变化较快的课程内容,为了能够及时跟踪学科的前沿发展,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时效性,还把它设置为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课程,并且选择北京理工大学长期从事机电技术学科教学和研究的张建民教授撰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一书作为教材,借以促进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和教学教法的出新。

1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课程的定位

把“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置为模块化教学课程,不仅因为它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专业课程,而且对于这种机电一体化属性的课程内容,学生有兴趣和渴望掌握相关领域前沿应用的摄取能力,使其有助于今后的学习并及时为就业和机电产品开发应用服务。在前期的相关课程教学中,学生对“机电技术类”课程踊跃选修,“全国大学生机械电子设计竞赛”连年参与人数在百人左右,足以表明学生的这种兴趣和渴望。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作为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技术基础,体现了“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原则。因而,“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要涵盖机电技术领域的全部技术基础分支,使学生全面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内容,综观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一书被认为是国内机电技术学科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论著之一,并在国内许多本科类及高职高专类学校被用作教材或教学参考书。其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具备了如上各个技术分支的理论基础,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层次清晰、理论与应用并重,能够将现代机电技术的原理、技术与应用有机结合,良好地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一书除了书本的课程内容之外,还包括相关文献参考资料电子版以及网络链接学习材料的CD-ROM光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学习空间。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的教材,它在提供了知识点齐全、难易度适中的课程内容的同时,还为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机电产品的设计实例,利于在教与学互动过程中进行实践应用的检验和对机电产品设计的理解,获得有益的教学效果。

为此,确定“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定位: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营造师生交流互动的实践应用设计环境,促使学生系统了解机电技术学科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设计方法,锻炼提高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实践讨论教学模式的采用

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的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式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整体把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获得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理解,锻炼和提高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系统化思维及应用能力,还将反过来促进学生对先进学科知识的兴趣和追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就是要营造一种实践学习及系统应用专业知识的环境和氛围,但是它应该完全不同于全实验的专业课程授课。当前,一些教师的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式教学并未起到实际效果,不仅有教师教学方式的缺陷,还有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方式应用的不足。因而,在这种实践综合应用专业知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侵入式”授课,势必造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思维理解滞后以及对知识点整体链接思维的障碍,从而影响师生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无法达到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目的。为此,必须采用“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化”的方法,充分利用校内机电实验设备,有序地为学生设置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式的教学环境,针对机电一体化产品功能模块授课,达到学生对专业课程的逐步接受适应和学习主导性的稳步完成。

“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就是教育者努力创设互动性、参与性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浸泡”于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环境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系统思维整合能力。为此,在“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中,首先坚持采用教材中的系统知识点,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为背景的环境中以教材中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例方法及结合科研成果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从而否定了采用课堂讲义灌输式授课的原始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利用教材内容模块式编辑课程教学课件,采用理论知识与实物对照的讲解并设定互动讨论式交流,还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配备了动画及音频的实例演示教学内容,随时提问和讨论知识难点。为了达到与课堂教学的统一,延续课堂教学内容效果,每次课后的习题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机电一体化实例分组设计完成;并且实验课程内容采用案例式介绍,实验报告要求结合科研成果讨论解决方案有所创新。最后采用理论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课程设计(占总成绩的30%)和平时讨论的参与程度(占总成绩的10%)三者结合考核,作为最终成绩。同时,鼓励学生参加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各种活动,获奖人员的课程设计设定为优秀(90分以上),使得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学习都处于积极主动之中。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试图培养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中了解和掌握如何“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去设计改造机电一体化产品”,并进一步过渡到利用“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系统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对专业技术知识的丰富和机电产品设计应用和改造能力的提高,将获得机电结合型高素质的综合发展,成为具备走向国际、放眼全球的科技人才。

3 机电一体化教学资源的广泛挖掘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涉及机电技术各个分支学科的原理、技术与应用,每个分支学科都是世界现代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缩影。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的这一高科技现代化特点,广泛挖掘利用其教学资源,促进学生技术知识的猎取和实践能力的锻炼。

首先,“案例教学”的网络资源利用。把具有重要学习意义的一些机电技术的原理、设计方法等进行课程模块划分,如划分为机械系统部件模块、机电执行元件模块、机电微机控制模块、机电元部件特性模块、机电结合设计及改造模块等,作为课程内容的讲述内容,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工具,充分进行相关预备知识内容的检索和复习,并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案例的检索,获取、对比并介绍、讨论相关设计案例,深入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各要素的联系。通过这种学习过程的熏陶,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和复习相关的课程知识,还将对课程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后续继续学习的潜力。

其次,实践实验教学利用。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一些课程内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机电产品中,并且,一些课程内容还是机电技术知识在实际机电类产品中的扩展应用。如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照相机、苹果手机、自动打卡机等,更是反映了机电技术的跨学科延伸。因而,充分利用校内实验教学课程资源的数控加工中心及各类机电一体化实验设备,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习参考,将能使学生获得更为广泛的学习空间和开阔的知识视野。

再者,结合企业实际进行机电产品的设计改造应用。现代机电技术的发展,导致机电产品革新换代很快。为此,积极联系当地机电企业,实地考察企业需求,为学生营造企业环境条件,参与企业机电产品的创新设计过程。学生以毕业设计方式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系统设计,教师进行难点指导,以此达到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整合思维的训练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4 问题与建议

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式教学的初步实践、学生学习的测试以及实践设计考核,证明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但是,要达到“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原理与方法去设计改造机电一体化产品”,还需要教师的悉心辅导;利用“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系统思维设计机电类产品”则需要更长久的锻炼。并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践互动模块讨论式教学也显示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投入时间多、花费精力大,是学生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学习中普遍反映的问题。在教师完成大量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备课任务之后,学生就将面临对大量机电一体化教学材料的学习过程,预习、复习以及运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对问题和实验报告的撰写,都将耗用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同时,其他课程学习的时间分配又将影响本课程的时间投入,似乎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矛盾。因此,实施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必须要求学生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铺垫好前期知识储备这一关;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还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在课程的初期阶段加大相关基础知识间联系的介绍比率,随着课程的进行逐渐加大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和学生主导的比例,不断实施、改进和提高。无论如何,依据教材是必须的。

有必要进行机电一体化教学课程的系列化建设,为其教学提供更为广泛的实践培养环境。要使学生具备高素质的知识能力,获得勇于竞争的意识和潜能,适应未来走向世界的发展需求,必须有充分广泛的实践应用氛围的熏陶。“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许多高科技信息化的课程内容,为了达到培养高素质多技能的科技人才的目的,不但要改进和完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还要进行系列化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课程建设,为学生提供更为长期广泛的机电一体化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只有使学生处于良好持久的机电一体化技术环境氛围中,才能浸染成长为机电有机结合的科技后备力量。

我国高等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实践获得许多教育工作者的肯定,但是一些理性的分析也指出了需改进的地方。无论如何,只有认识到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的长期性,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才能创造该教学的良好环境和条件,克服和改进其缺陷与不足,实现培养机电一体化科技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永军.以高新技术学科内容构筑科技人才培养体系[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12):87-89.

[2]张建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陈遇良.机电一体化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2.

[4]江庆.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的一些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09(1):15-16.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改革

0.引言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由于关贸总协定在“乌拉圭回合”以后形成一个复杂的多边的经济体系和规章制度,它们不仅涉及到缔约国之间的经贸关系,而且延伸到国际贸易实务、法律、投资、知识产权、服务贸易和市场准入等方面,对熟知关贸总协定的条款、协定、判例、谈判技巧的外贸人员的需求紧缺[1]。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经贸人才只懂得基本的贸易知识并不能较好的适应社会需求,对贴补与反贴补、倾销与反倾销、技术贸易壁垒、纺织品与服务贸易、农产品贸易、知识产权、投资、进口许可制度、海关估价、多边贸易组织、名义关税与有效关税等知识的掌握显得更为急需[2]。基于此,中原工学院依据自身专业优势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开设《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作为专业任选课,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现总结如下。

1.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特点

本课程虽然是“国际贸易”专业方向的一门辅助课程,但是该专业理论是从事纺织品贸易方面学生必备的知识,特别是关于纤维、纱线、织物评价采用的标准体系,了解所经营的产品质量评价体系有助于经贸人才更好的交易。因此,《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选修课,它与国际贸易专业基础课共同支撑经贸人才实现能力的培养。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该课程既有关于纺织纤维方面的标准,如棉纤维及化学短纤维标准、毛纤维及毛条标准、丝织物原料标准;又有关于纱线方面的标准,如棉型纱线标准、毛型纱线标准、麻及麻混纺纱线标准;还有关于织物方面的标准,如棉型织物标准、毛型织物标准、丝织物标准、麻织物标准、针织服装标准、非织造布及产业用布的标准;生态纺织品标准;另外,涵盖了基础标准及试验方法标准,如棉纺织实验方法标准、毛纺织实验方法标准、丝织物实验方法标准、麻纺织实验方法标准以及其他植物实验方法标准。[3,4,5]。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虽然对“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意在了解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的基础知识,但是根据历届学生反馈的信息发现他们对课堂有些内容的应用及消化存在问题,特别在工作过程中应用存在困难,这主要由于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较少。因此,实践对该课程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地位。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知识更新速度快。纺织品与服装质量相关标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依据现有相关方面的教材并不能满足该课程要求,及时学习国内外最新标准是《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特点之一。

2.依据国际贸易专业特点,合理整合课程内容

《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树立以标准化、规范化为中心的理念,掌握纺织品质量检测及其标准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根据纺织品质量标准进行纺织品检测的基本技能,熟知国内外相关标准的差异,为他们以后工作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提供基础。由于《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在授课内容的取舍以及知识的深浅上必须考虑到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要求以及日后学生面临的实际工作情况。鉴于此,对《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整改。

第一,纺织基础知识的介绍。包括天然纤维的初加工与化学纤维的制造、纱线的纺制、织物的织造以及服装的加工,重点介绍影响纤维、纱线、织物以及服装质量的加工工艺。

第二,结合国际贸易学科的特点,将《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的教学重点放在纤维、纱线、织物、服装以及相关实验方法标准的诠释上。包括国标、ISO标准、美标、欧标、日标以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异。

第三,《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应用介绍。结合贸易以及生产实际,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或者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专业知识的力量。

3.丰富教学方法,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以专业知识的诠释为主,当然这些讲解和阐述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单纯使用一种教学方法,其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教师在注重知识的传授外,还应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除传统板书与多媒体讲授法外,在《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还应组合运用以下教学方法。

3.1试验教学法与研讨教学法结合

采用试验教学法与研讨教学法结合在国际贸易专业《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算是一种尝试。该课程中,一些产品质量标准都可以采用试验教学法,每位学生依次进行实践操作是不现实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试验内容显得至关重要。例如,在纺织品色牢度方面的标准教学中,可以将4-6名学生组成一个试验小组,不同小组分别选取一个相关试验内容(如:纺织品耐水洗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摩擦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汗渍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氯漂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纺织品耐唾液牢度国标、美标、日标和欧标检测方法比较),试验完成后,以一组为单位在教学课堂中汇报所进行试验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通过试验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该知识的掌握,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的兴趣。

3.2情感投入法

情感投入法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尽量做到微笑教学,声情并茂,是教学带有感彩,使教学过程充满艺术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受教育[6]。在《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教学过程中,建立一个QQ群作为课后的交流平台,课后与学生交流课堂中学生对知识的疑问以及他们对该课的建议,及时改进教学。通过历届学生的情况发现,该交流平台在学生工作后发挥的作用更大,多数学生是咨询纺织品交易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另外,课堂与课间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与学生交流,对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有明显的效果。

3.3案例教学法

运用情感投入法后,在QQ群平台中发现多数学生渴望学习更多的《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应用方面的知识。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结合理论与是现实的教学方法[7]。本课程采用纺织品与服装交易过程实际出现的案例,如一些服装在出口过程中涉及采用禁用染料、一些纺织品与服装存在标识不规范、一些服装质量合格而服装中的配件(纽扣和拉链)不符合相关要求等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描述,学生参与了对案例的思考、分析、研究与讨论,就问题做出了判断和决策,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结语

国际贸易专业《纺织品与服装质量标准》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初期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结合专业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不断吸收新知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实现教学改革的最优化,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延书,石伟.关于国际贸易学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7.1:84-85.

[2]原玲玲.国际贸易实务模拟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4:127-129.

[3]曾林泉.纺织品贸易检测精讲[D].化学工艺出版社,2012.4.

[4]吴卫刚,周蓉.纺织品标准应用[D].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5]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组织.生态纺织品标准[D].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1.

篇10

关键词: 英语课程改革 教学建议 评价建议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语作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类生活各个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然而,英语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宽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扬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教学建议

(一)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地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英语教师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2.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3.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二)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3.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5.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三)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宽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增强教学效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

1.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个性化学习;

3.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广播电视、英语报刊、图书馆和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

二、评价建议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监控。通过评价,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全面发展,而教师也可以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使学校及时了解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改进教学管理,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英语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应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及学习的效果,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对学习过程和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一)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习能力发展的意义,并学会采用自我评价的方法。在各类评价活动中,学生都应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合作者。评价应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评价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二)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风格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或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如果学生对自己某次课堂测验成绩不满意,就可以与教师协商,暂不记录成绩,学生在经过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可再次参加评价。

(三)注重评价结果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作用。

教师要时刻关注评价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反馈作用。例如:

1.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

2.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成就?

3.是否反映了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之处与不足?

4.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或不足?

教师要根据评价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