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指导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指导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教育指导建议

篇1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一、家庭教育与家庭教育指导

1、家庭教育

我国学者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主要分为狭义的家庭教育与广义的家庭教育。狭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单纯指家长(家庭中较年长的人多指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行为和受到的影响。广义的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教育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一种相互式教育,这里涵概这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及教育和子女对父母的影响,广义上的家庭教育是双向的,彼此互相影响的教育,并且是带有目的性的去施加影响的家庭教育。所以,本人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有目的性的教育和影响,这种教育是成员之间自觉或非自觉、有形或无形之间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的主体受影响包括社会背景、家庭生活环境、家庭生活方式以及成员之间的生活习惯等等。针对幼儿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是家长构成的对幼儿的持续不断的影响与教育。

2、 家庭教育指导

美国心理学家A?Adler等提出过“Parent Education”的相关概念,其实,翻译成中文就可以理解为父母教育。对父母教育言外之意也就是家庭教育指导,在现当代社会,幼儿阶段,家长即为父母,幼儿的家庭教育的前提就是要将父母教育的质量提高层次。就家庭教育指导而言,中国目前可以大体概括为一下三种方式,即父母教育、家长教育和亲职教育。

所谓父母教育就是指社会和学校对父母进行教育,主体是社会和学校,受教育者是家庭的父母双方,目的在于培养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指导父母正确的教育子女,扮演好新时代父母角色。

家长教育,是指家长提供给未成年人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知识和既能,培养他们正确对待教育的观念,使其了解自身职能,并且存进家庭关系的和谐,提高家庭幸福指数。

亲职教育,首先亲职教育多适用于台湾地区,包含了对父母的教育和父母对自己教育两个方面,其核心是指对家长自身素养的培养,与家长教育的内涵相似。

二、 改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建议

1、 针对儿童的差异性,开展有区别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

从幼儿的身心发展阶段看,幼儿的身高、体重、神经以及运动技巧等方面是在幼儿阶段获得长进的关键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语言方面能够迅速增加词汇量,对语言的认知达到一个上升的阶段;其个性方面也开始对喜怒哀乐等有所表现,并且开始有选择性的跟喜欢的同伴一起玩耍。但是,不同的婴幼儿因为其处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导致其认识水平和身体运动等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从社会角度看待幼儿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社会对性别的不同期待也有所不同。男孩,通常被认为是要有大量的体力消耗的角色,而女孩则相反,需要的做的是一些较为安静、细致的工作。往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也潜移默化的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子女。社会方面的因素也就导致了本来差异很小的区别被扩大化。

因此,对于幼儿教育家长应该给予重视,因为幼儿教育的偏差会导致其成年之后与他人更大的差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要让家长考虑到男女幼儿的不同差别与社会赋予的不同职责,准确把握差异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知道的关键所在。

2、 根据家长的需求,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形式

家庭教育知道主要分为幼儿园统一指导和幼儿教师个别知道两种形式,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进行同意的授课指导。但是,就目前的社会形式来看,传统的亲子活动、家长会和幼儿园开放日等活动是无法充分实现家庭教育指导的。可是家长对这样的集体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是比较亲睐的,同时也希望能够参与更多的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讲座、讨论以及家长之间的交流活动等等。因为这些活动能够转变家长的固有观念,能够发挥家长的主体作用,使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幼儿园方面应该考虑家长的需求,不定期的采纳家长的建议开展更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

在接受家长的意见之后,幼儿园方面从从指导的频次上,可以将传统的每个月的一次集体指导改变成每一周或两周的集体指导。或者根据幼儿园的规模以及当地的固有因素,幼儿园要适当考虑调整集体指导的频次。针对部分家长需要的个别指导,幼儿园应该将个别指导的形式变的灵活多样,传统的电话沟通、短信通知以及家庭联络手册都是属于间接性的指导方式,因此,幼儿园应该尽量多开展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幼儿个体提出有针对性的见解。家长也能够在面对面过程中学到更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此,家庭教育指导的个别指导,应该放在日后幼儿园工作的首要,将其指导的内容和手段进一步提高。

3、 重视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幼儿园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是开展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关键所在,拥有一支专业的幼儿教师指导团队,是目前形势下改善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有力保障。首先要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职业的宣传,让更多的家长知道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性。其次,要制定家庭教育指导教师资格认证,只有更专业的队伍,才能够让幼儿园家庭教育知道更持续的发展下去。最后,加大对家庭教育指导资格的监管力度。家庭教育指导的管理是其工作迅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雅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陈桂生.教育原理(第2版)[M].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0.

[3]蔡卓倪.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0 (12)

篇2

1.教育督导是我国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完善教育督导制度是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和全国、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重要前提;是确保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教育工作职责、保证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实现的强有力的法制监督和制度监督。

2.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督导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实施依法治教和依法行政的重要环节,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重要手段,是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进一步强化教育督导在现代教育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改进管理方式,做到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

3.教育督导是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教育督导对落实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坚持基础教育优先发展,实现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监督、激励和保障作用。我市进一步深化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继续推动教育健康持续发展,需要教育督导的监督和指导。

各镇(乡)政府和教育行政及其他有关单位、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自觉接受“督政”、“督教”、“督学”,重视督导建议,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和依法治教中的作用,特别是要发挥教育督导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名市、实现更高水平教育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二、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和工作机制

4.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教育督导的基本任务是:认真履行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职能,围绕基础教育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实行督政与督教、督学相结合,监督检查与指导服务相结合。坚持“以县为主”、“分级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保障农村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坚持基础教育的改革创新、提升内涵,保障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坚持“三教统筹”,保障农村教育服务“三农”职能。

5.健全并完善对镇(乡)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根据上级督导部门的工作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对镇(乡)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要求,健全并完善对镇(乡)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和考核制度,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6.建立健全对镇(乡)教育行政管理工作的督导制度。根据教育规划和年度教育工作计划,对镇(乡)教育管理办公室完成年度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任务,解决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督导,提高镇(乡)教育行政机构的工作水平,推进镇(乡)教育行政机构进一步规范教育资源配置,规范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7.健全并完善素质教育督导制度。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把规范学校办学、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督导的中心任务。要制定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教育教学质量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教师评价标准。要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齐开足课程,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执行《省中小学管理规范》等作为督导的重要内容,促进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依法自主办学,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升学校办学水平。

要建立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测制度,制定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监测标准,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督导监测的针对性,加大对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薄弱环节的督导。要认真做好中小学综合督导工作,积极开展中小学发展性督导的实践和研究。

8.加强专项督导检查和专项督导调研。教育督导部门要紧紧围绕市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教育重点工作,年度中心工作和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和专项督导调研,分析工作态势,提出工作建议,为推动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教育督导部门要根据国家和省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经费投入与筹措、幼儿园保教质量和管理水平、幼儿教师待遇等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向社会公布。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落实、事业发展、布局结构、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落实职教经费等情况的专项督导调研,促进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水平和层次的提高。

9.建立市督学责任区制度。根据学段和行政区划确定市督学教育督导责任区,市督学对责任区内的学校日常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并按照工作职责,提出处理意见和工作建议。

10.建立并健全基础教育督导的导向、制约和激励机制,强化奖惩制度。各镇(乡)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进行教育决策时,要充分听取教育督导部门的意见。要重视督导结果的运用,将督导结果作为政绩考核、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要建立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问责制度。教育督导机构组织的督导活动,要按规定程序进行,并反馈督导结果,下发整改意见书。重要督导活动要向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上级教育督导机构报告督导结果,提出改进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经市政府同意,督导结果向社会公布。对问题较多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并实施跟踪督查和回访督导,形成化解重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机制。对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个别单位和当事人要追究责任,依法处罚。对于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表彰和奖励。

11.不断创新教育督导工作运行机制,探索教育督导工作新方法。认真总结督导工作经验,制定符合实际、操作性强的各类各项教育督导工作规程,将教育督导工作纳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轨道。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局,注重联系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突出重点,增强预见性,注重过程督导和提前督导,坚持督政与督教、督学相结合,坚持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坚持督查与整改相结合。建立和健全教育重大问题报告制度,督促和引导下级政府、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执行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增强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实效性。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

12.落实教育督导机构,明确教育督导职责。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是市政府的工作机构,代表市政府履行督政、督教、督学职能,对本市镇(乡)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机构和有关职能部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工作实行行政监督,履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以及验收、考核等职责。

篇3

【关键词】高职 督导 思路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督导监控模式具备的目标和任务

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及教学管理的全过程进行检查、监督、评价与指导,为高职院校决策部门提供改进教学及其管理的依据建议,不断提高高校内部教学质量。

(1)督导教学。督导教学是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各个主要教学环节进行监督和指导,是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内容,主要内容为:教师在课堂理论、实践技能教学环节中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专业知识、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等方面的监督和指导。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教学督导的重点。

(2)教学管理的督导。督导教学管理是根据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材选编等有关活动进行监督和指导,以从管理角度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各种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以致用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

(3)学生学习督导。督导学生学习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多方位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对学生课堂纪律、课堂学习有效性以及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督导,完成学生学习诉求分析并反馈入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和教学管理改进的及时性。

高职院校由于生源层次多,生源素质差异性大,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学督导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督教环节多,实践教学的督导所占比例高一般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总学时的50%以上。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最重要的环节,在校内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训和毕业论文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中,直接反映了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素质的高低,因此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作为重点是高职院校教学督导的主要特点之一。

(2)督教对象多层次,多内容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多,除普高生外,还有中专、技校、社会企业订单等来源的学生,学习动机、态度、习惯和能力差异性大。

(3)外聘教师多样化,督教更困难。高职院校教师除专任教师外,还包括辅助实践教学的教师、校内教学的外聘教师以及顶岗实训岗位的外聘教师。这些教师多数来自非师范院校,对教学内容熟悉,但对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的认知不足,因此督导措施更加多样化,督导任务更繁重,特别是青年教师和新聘教师的督导成为督导工作的重点。

督导工作要主动适应市场要求,建立开放的督导管理平台。目前,各高校督导平台只针对校内课程进行督导,是封闭的,抽查式的工作方式。很难避免在督导工作中受到各种干扰,以及自身结构性问题,如督导员年龄偏大,个体差异,对教育教学的认知不同等困扰。

二、高职教学质量督导监控重点应突出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活动特点

(一)课堂教学质量监控应注重课程课程改革与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式高职课程开发,已成为高职教育教学的主要模式之一。为了针对课程的实效性、典型的职业活动的课程模式的有效评估,同时进行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使之更加符合课程所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的特点和形式。这就要求督导监控应注重课程的开发设计,能针对教师在不同任务阶段上的监督和指导。

(二)教学质量督察与监控应在整体基础上强化对课程细节的督导

贯穿于高职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职业伦理,初步形成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在每个教学单元的训练中完成的。督导工作要注重在职业道德教育、校企业文化融合、实习、实训环节进行质量监控。

(三)教学质量监控重点应向课程、教师、学生等复合主体的督导

教师个体差异、从业年限,课程性质差异等客观条件,单一从部分课程来评估教师教学质量显然有失偏颇,应该从课程、教师和学生整体表现对教育教学进行评估。

(四)教学质量监控重点由封闭向开放转移,多方位督导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了教学的空间、时间及参与教学的主体。所以我们必须将行业、企业、政府、社会等更多利益相关方纳入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中来,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全员参与、开放的质量监控体系。

三、高职院校督导工作在质量监控方面的其他思路

(一)大力开展二级教学督导工作

系部二级教学督导员设置将有效突破专业知识上的障碍,了解更多被评价教师的教学信息、对专业教学改革更熟悉,更深度地评估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保证教学目标及课程任务的完成。

(二)构建多种监控主体和监控渠道并存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一是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如学生评价,实践教师评价。其次,评价方式要综合化,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评价内容要全面,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之外,实验教学、课外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环节、学生考风考纪、学习状态乃至教学管理状态均须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的范围,从而真正形成“督教、督学、督管”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范莉莎.“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教学质量监控的困境及其破解[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8).

[2]于慧.我国教育督导工作专业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9,(Z2).

篇4

为了深入推进我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分析检查阶段各项工作扎实开展,确保第二阶段工作按时圆满完成,按照县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第二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安排意见>的通知》(庄学组发[2009]9号)文件精神,经局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小组会议讨论通过,现将我局分析检查阶段工作安排如下:

一、目标要求

分析检查阶段是学习实践活动承前启后、巩固和扩大学习调研成果、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夯实工作基础的重要阶段,是把认识成果转化为实践成果的关键阶段,对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至为重要。这一阶段从2009年5月初开始至6月底结束。主要任务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方向的原则,以“强化价格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中心,紧紧围绕物价部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样科学发展”等问题,在前一阶段深入开展学习调研的基础上,发扬民主、汇集民意,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提出措施,组织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结合我局实际,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认真查找我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问题,认真梳理归纳,通过分析检查,努力加以解决。

二、主要任务

我局学习实践活动要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交流的基础上,以“五对照、五检查”活动为统揽,重点抓好三个环节的工作。一要对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认真查找我局党员领导干部有无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意识不强、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动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二要对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查找党员干部有无群众观念淡薄、伤害群众利益等方面的问题。三要对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不顾协调发展等问题。四要对照统筹兼顾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全局意识不强、政令不畅、有禁不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五要对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等问题。主要工作任务是:

(一)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5月上旬至6月上旬)

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对于查找突出问题、统一思想认识、推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我局要围绕“强化价格监管,优化发展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确保质量。

1、继续广泛征求意见建议。要在学习调研阶段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表、开通电子信箱、热线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单位、服务对象、省市主管部门、单位职工、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对我局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的意见。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汇总梳理,分别整理出对领导班子和班子成员的意见,形成书面材料。在征求意见建议的同时,按照县委安排,认真开展“百村千户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局学习实践领导小组要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我局联系帮扶的杨河乡逯岔村,每位领导干部要走访10户以上群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2、深入开展谈心活动。民主生活会前,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围绕征求到的意见和查找出的突出问题,开展谈心活动,充分沟通思想,相互交换看法。通过谈心找准问题,达到共同进步,增进团结的目的,在统一思想、理清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方面形成共识,为开好民主生活会营造良好氛围。

3、认真撰写发言材料。领导班子成员要在征求意见和开展谈心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找自身问题,深刻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围绕思想解放、发展思路、科学决策、工作落实等方面认真撰写民主生活会发言材料。

4、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重点要放在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明确努力方向上。按照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要求,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客观地、辩证地看待工作中的成绩和问题,开诚布公地找原因、提建议。通过专题民主生活会,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发展思路,对影响和制约物价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价格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6月上旬至中旬)

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是分析检查阶段的中心环节和学习调研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整改落实的主要依据。要在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征求意见、专题民主生活会和解放思想大讨论成果的基础上,形成高质量的分析检查报告。

1、认真撰写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分析和检查两个重点,体现“四个充分反映”:一是要充分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物价部门提出的具体要求和学习调研形成的共识。二是要充分反映党的十六大以来,物价部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加强价格监管方面取得的成效,全面梳理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即影响物价部门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局领导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价格问题,实事求是分析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三是要充分反映我局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原则、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列出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可以立即解决和经过努力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四是要充分反映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要按照“思想认识要有高度、调查研究要有深度、分析检查要有态度、撰写报告要有力度”的要求,认真完成分析检查报告。

2、讨论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按照“四不通过”原则,召开全局职工会议进行讨论,听取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指导我局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3、坚持边查边改。按照“坚持把解决问题、完善制度贯穿始终”的要求,在形成分析检查报告的过程中,将征求到的意见建议,按照轻重缓急,及早进行整改,对由于条件限制,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向群众讲明情况,提早制定具体计划,为下一步工作争得主动。要让广大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三)组织群众评议(6月下旬)

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是发动和依靠群众找差距的过程,是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的过程,也是扩大党内民主、发展人民民主的过程。

1、深化评议内容。要从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查找的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得透不透;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清不清、整改

方向对路不对路、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措施有没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等方面对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2、扩大参评范围。我局到时邀请基层群众代表、离退休老同志和服务对象代表以及全局干部职工对我局的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评议结束后,以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分析检查报告和群众评议结果,进一步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

三、几点要求

1、要进一步靠实责任。要靠实领导责任,领导干部要做到带头学习调研、带头进行整改,带头抓好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去。要靠实工作责任,局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精心安排好每一步骤、每一环节的工作,既要保质保量完成“规定动作”,又要大胆创新“自选动作”,不断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篇5

论文关键词:职业技术;建构主义;教学观;学习环境;网络信息;创新

近几年的教育改革探索中,建构主义教学和学习理论逐渐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建构主义从哲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对许多学科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行为,重视学生的自身体验和发展,强调认识主体的主体性。教师是学生的帮助者、促进者和引导者。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学”已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大趋势。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知识经济为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和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单独的书本知识以及课堂教学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育理论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更加适合于目前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

一、关于建构主义的认识

建构主义,也称建构——阐释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它是对客观主义的批判,它有特定的本体论、认识论、人

论和方法论。建构主义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20世纪皮亚杰、杜威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应用于学习和课堂教学,为建构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建构主义的观点一般表现为认知的建构主义、社会的建构主义和激进建构主义。对教学影响较大的是认知的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并产生了建构主义教学哲学观,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先导者,认知的建构主义代表者皮亚杰认为“知识既非来自主体,也非来自客体,而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一方面,新经验要获得意义需要以原来的经验为基础;另一方面,新经验的进入又会使原有的经验发生一定的改变,使它得到丰富、调整或改造,这就是双向的建构过程。”由此可见,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主动的行为,是基于原来知识基础上的重新构件与升华。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建构主义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明显差别,具体表现在:

1.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的反映,并不能绝对准确无误地概括世界的法则,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它只不过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必将随着人们认识程度的深入而不断地变革、升华。

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知识的理解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是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者社会协商和相互作用;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

3.建构主义的师生观。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合作性,建构主义者认为由于对事物的意义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从而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的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通过合作学习,使对知识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但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教师的作用由传统的传递知识的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

1.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创建应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应考虑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的创设问题。

2.协作。协作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的始终。协作对于学生收集资料,对问题的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和学习结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辩论,共同完成的一定任务,从而对问题形成更丰富、更灵活的理解。协作与沟通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学生、专家。

3.交流。交流是协作过程中最基本的方式或环节。在学习的协作过程中,学生间对同一问题都有自己的不同体验和理解,他们之间协商、相互交流,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形成学习者的思维成果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可以说,交流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4.意义建构。意义建构社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建构的意义就是指事物或问题件所构成的内在规律间的联系。

二、建构主义在职业技术教学中的融合

(一)职业技术教育的性质适应于建构主义的意义建构

职业技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社会实践性。要以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基础上能够在社会实践中熟练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实践基础上的,它并不是对现实的纯粹客观反映,它的知识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而得到不断地升华“在建构主义的学习中,知识的累积是必要的,但这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或知识的量变,而是对原有知识的深化、突破、超越或质变。”职业技术教育所具有的这种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目标的特点,恰恰符合了建构主义知识观。

(二)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性适合于建构主义的情景性理论的建构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和对知识的主动构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而获得的。“它主要强调个人建构知识是在社会文化的环境之下建构的,因此所建构的知识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它强调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学习的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学生在真实性任务中解决的问题,带有责任感;同时,由于任务本身具有整体性、复杂性和样性,具有挑战性,因此,容易激发起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情境性的学习呈现了知识的复杂背景和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职业技术较注重学生的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许多知识需要在实践和技术操作中加以巩固和深化,如市场营销、装饰设计、机械制图、等一系列专业中的课程都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这些知识的获得如果只依赖于课堂的教学环境,必然要导致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因此,建立适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十分必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现场勘测等手段获得相应的数据和资料,通过对话、协商、沟通使他们能够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在多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中,激励学习者自我反思,完善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进而不断汲取各方面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他们对相关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三)信息网络技术为知识的建构提供了有力的的平台,使之成为可能

建构主义的教学和学习理论,自产生至现在,已有100年的历史,但建构主义的影响在上半世纪并没有明显的影响,其教学和学习理论也颇受人们的争议,其中的焦点问题就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实施问题。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和信息网络的出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始逐渐引起人们的的关注。

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为教育也带来新的变革,为建构主义的实施提供了有利平台,建构主义的认知理论为网络信息时代的知识的自主构建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可以说,建构主义和网络信息技术二者之间在现代教育的发展中呈现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关系为自主学习或创新学习提供了可能。

首先,网络信息技术的所呈现的特点与优势可以满足建构主义的情境、协作、会话以及认知多样化的要求,为建构主义的在教学中的实践与发展提供了可能。网络信息技术为学习的提供了丰富资源,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也得到充分的扩展,学生的学习正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探索和研究上,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协作”与“会话”、“意义建构”的学习过程,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媒体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优势,满足了建构主义的诸多要求,它是其他媒体或教学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其次,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点为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建构主义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效性,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习不是被动的,不是在外界环境支配下通过练习、强化所形成的刺激——反应联结,而获得知识,形成知结构的过程。学习者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运用认知技能控制他的认知理性”。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撑下,网络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充分地了它的技术作用,即效能工具作用、信息工具作用、情景工具作用、交流工具作用。“在促进学习者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充分发挥各种学习工具作用的同时,尤其重视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知识建构和智能伙伴的作用,以促进学习者的告诫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主义对职业技术教学的指导意义

根据目前职业技术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市场经济的需求的现状,寻求与社会发展及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及培养方式迫在眉睫。21世纪是一个信息产业化的时代,这个时代要求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还应具有沟通、协作能力,对知识的终身构建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主义教学模式。

(一)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促进了学生自主创新式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生能够对自己所要达到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有所认识,能够自觉地安排学习计划并能根据学习的要求有效地选择自己的内容,对材料信息具有敏锐感受和理解的能力,并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分类、整理。

(二)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从多种角度分析问题,能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知识去探索新的问题,使自己的视野不断拓宽。

(三)确立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感。在实践的探索中,通过接触社会实际,锻炼自身能力,在相互交流的中,学会认真对待他人意见和建议,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与他人分享成果,学会理解和宽容,并有实现理想的愿望和责任感。

(四)建构主义模式所建立的新型师生观,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更为复杂,不但要教授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承担学生的工程技术指导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接触最前沿的理论和技术,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建构主义提倡的近于真实得教学“情境”创建,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使校企联合办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实现成为可能。实习和实训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只有不断地参加实践才能够学以致用,发现能力的不足;而企业通过学生的实习和实训,不仅带来新的劳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理论观点,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篇6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英语作为一主要的学习及交流工具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十儿年里,英语学习在中国始终热度不减,大专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日渐提高。然而,在日益强调出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前英语教育中重读写轻听说的不平衡现象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了,全国大学英语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郑树棠明确指出,应试教育在现代的英语教学中还很严重,而素质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则愈显重要。英语素质教育应大力强渊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就是口语能力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于1999年s月在全国8所重点院校试点口语考试的成功便足一个良好尝试和信号,它有利于加强素质教育,使英语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的能力。但是我国目前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陈旧、教材老化、师资短缺、教学环境不利、学生的语用和跨文化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已成为英语口语教学叶|受关注的焦点问题。

1建构主义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学习理沦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Cognitivism)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与客观丰义(Objectivism)更为对立的另一方向发展它最早的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建构主义者认为,我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或者至少i兑是在解释现实,我们个人的世界是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创建的,由于我们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捌,于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便也趔异,所以更应关注如何以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沦认为个体一出生便开始积极地从自身经验中建构个人意义,即建立他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因此,学习者应该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则显得尤为重要了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古宁汉(D.J.Cunningham,1991)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这说明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习者个体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包括背景知识、常识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的知识就是学习者是通过外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实践活动对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加工而建构成的此外,学爿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方面,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当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教学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的基础(D.J.Cunningham,1991)。因此,重视和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包括背景经验、兴趣爱好和认知方式上的不同,并合理利用和引导这种客观的差异,采用合作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可以使这种差异成为能够JJu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2.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英语口语教学英语五教学的重点应转移到语言教学的主体性上,从“教师为中心”转到“学生为中心”,从“教”的中心转向“学”的中心,从“传递、讲解”转 “支援、帮助”.教师在口语教学中所起到的是引导、支持、帮助和鼓励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的L|语教学首先要着眼于解决学生对待英语口语的心理问题。不少学生凶为英语基础差底子薄而羞于开口,不少学生因为语法和词汇的原因而影响了口语能力的发展,这些都会造成对英语口语的不自信的心理,这是需要师生共同突破的第—遭障碍。对待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树立这样一种意识,即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动机是毋庸置疑的,是积极的,然而这样积极的动机往往被掩盖在学习的焦虑感以及失败的挫折感之下。那么怎样激活学生潜在的积极态度呢?首先教师应作为学生口语学习的激励者,在不同时问场合尽力为学生口语学习创造出轻松的气氛,在鼓励学生们的同时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在备课阶段教师应没计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任务,让其尝试成功应用英语的甜头,打消其害怕出错的畏惧心理,并且教师在课堂话语上应该注意多采用即时的积极的肯定的鼓励,以及用委婉的问接的建议来取代批评。教师应采取情境性教学设计方案.选取适合学生兴趣、符合社会现实、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并采用多媒体手段呈现一定的音像会话资料进行导入,并点出关键的可供学生模仿套用的句型、短语、词汇。在口语课堂上应该把学生口语实践放在课堂学习的中心位置上。 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控制者转换成没计者、示范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个目的,整个教学过程应有利于学习者充分发挥主动性、语言运用的创造性,体现出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充分重视。这种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增强自信,激发其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观念和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和提高。对待学生的错洪,教师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和i井究更正的艺术,清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由准来更正错误。如果练习是为了提高学生口语准确性,立即更正是最好的选择;如果练习的目的是提高习得者口语的流利性,则应等到练习结束后或下课前更正。在更正时应照顾到学生的情绪,除了直接告诉习得者所出现的错误以外,还可以考虑运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重复错误等方法;在改错时,可以采用相互更正、小组更正及教师更正等方法。

2.2情景模拟式的英语口语教学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在没计口语活动和任务时应尽可能将真正的生活情景、真正的交际目的和真正的角色有效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感到自己是置身于现实的交际环境中,所谈论的话题是与生活实践相关联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有语言素材可以表达,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交际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在没计情景时,可以从故事、时事或常识等入手自然引出要练习的情景。情景可以包括最基本的初次见面、道教、告别,到问路、购物、看医生,再到应用性更强的餐馆用餐、机场登机等在给出示例、参考句型词汇的基础上,要增加跨文化交际禁忌和社会常识等实用型的知识,使学生感到语言形式不再枯燥.而是真正感到有实用的需要,进而主动地去构建自身关于某场景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2.3基于任务的分组式英语口语练习

考虑到学生之间在个体经验背景、认知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现实教学中还应考虑学生的性别、地区甚至性格方面的凶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最佳的分组形式来组织课堂交际活动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大班教学中LI语活动难以组织的局限性建立在学生个体差异基础上的小组活动将大班化整为零,每个学生口头交流表达的机会大大增加,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主动参与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分组后教师对每个小组布置相应任务。基于两人组学生的任务有“Describeanddraw”和“Describeandguess”,均为两人中一人描述一件物品和一个单i珂。另外一人则根据描述作画和猜出所给单浏.其中允许有交流,但只限于使用英语。适合多人组的口语任务可以是小组讨沦、辩沦、电影表演和生活场景模拟,比如关于某一问题的记者招待会、城市听证会、甚至联合国大会等.任务式教学能进一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学习者获得更多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例时也其他学习者提供类似的语言输入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依赖有助于增强学纠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通过合作学学爿者得到更多的积极反馈和帮助,从而激发更高的学习动机。

篇7

通过学习和研讨,我们认识到:语文教改近20年来虽然在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作文教学仍然处于费力大而收效微的状况,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作文训练体系和相应的广泛适用的写作教材,致使作文教学无序可循,无本可依,处于教师头痛,学生怵学的境地。而“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集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位语文教育前辈半个多世纪语文教育实践活动与理论研究的丰富经验与精粹思想,既可以在宏观上指导我们当今的作文教学改革,又提出了许多具体做法和建议。高中作文教学要改变被动局面,建立科学的训练体系,就应从“三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以“三老”在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所达到的高度为出发点,进一步开拓创新,才能够有所发现和建树。

经过这样带有明确研究方向的认真学习后,我们体会到:

一、要树立大作文观念

大作文教育观是针对传统的封闭型的作文教育观而言的。其本质特征有三点:写作目标由“应试”转为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写作内容呈开放型,以社会生活为写作的源泉;写作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以“人”为本位。在学习中我们发现,这三个特征,“三老”在几十年前就早有论述。

叶老曾指出,写作目的应由“应试”为目标转变为以“应需”为首务,写作是人的一种生活能力应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他说:“尽量运用文字并不是生活上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略谈学习国文》)这是极具现代意识的写作教育观。

叶老认为写作教学要以“立诚”为本。所谓“立诚”,即“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的,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概括地说,就是要以学校、家庭、社会为写作的源泉,让学生“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应需”与“立诚”的统一,是叶老写作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老还指出,作文与“作人”要统一起来。其中的“统一”即作文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写作教学是以整个人类历史文化背景为载体的,对学生而言,写作的基本能力是显性的,文化素质是隐性的。但后者是前者的根基,不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作文能力的形成就会架空。以往作文教学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只重短期效应,忽略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而大作文教育观指导下的作文教学,以培养四个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为终极目标,注重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和实用性,创设与作文教学相关的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等,真正把作文与“作人”统一起来。

二、要把思维训练与语文训练作为写作教学的核心

以往作文教学较多强调文体知识、写作知识的传授,未能触及写作的根本。通过学习“三老”有关论著,我们体会到,思维和语言应是训练体系中的“两翼”,不可偏废。

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早在1984年,叶老就在《中国教育报》上著文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路的正确。因此,锻炼思维至关重要。”同年,他再次著文说:“多年来我一直认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语言。(同时也训练思想品德,这是当然之理,语文课是教育的一部分,怎么能不顾到思想品德?)而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儿童时期打下的基础至关重要。”在《集体习作实践记·序》一文中,叶老则更为明确、具体地指出: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语言是出声的思想,思想和语言是合二而一的,因此,练习作实际上也就是练思想。

叶老的论述道出了写作的本质。如果把写作过程归纳为三个阶段,即“感于物”、“得于心”、“形于文”。那么其中“感于物”、“得于心”是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的动态过程,其间有着看不清、摸不着,充满矛盾的错综复杂的心理活动,因而思维能力当是写作智能的核心。写作活动的各个环节——观察、想像、构思成文无一不是思维沿着一定轨迹的运行。“形于文”则是指用语言把作者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语言不仅使写作对象成为表达上的现实存在,而且一切手法、技巧也只能借助语言加以体现。因此,尽管写作能力不能说等同于语言表达能力,但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夫在写作中的特殊地位是显而易见的。

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建立高中作文训练体系,一方面给学生一个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序”,使学生能循序渐进地提高观察积累、体验感受、联想想像、分析综合、提炼加工、语言表达等能力,另一方面,也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知”,而且能“行”,才能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三、在操练中培养写作能力

叶老认为,“写作系技能,不宜视作知识,宜于在实践中练习。”又说:“看看文章技法之类只是‘知’的事情,虽然不一定有害处,但是无益于写作的‘行’是显然的。”可见,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操练”。

学生的习作过程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始终借助内部语言展开,同时伴随动手等“动作技能”,而“内部语言”的外化与“动作技能”的形成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二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如学生作文都有自己的“习惯”,往往选用自己喜欢的语句,自己熟悉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这些“习惯”一旦养成,不通过训练难以打破,长此以往就会阻碍学生在更高层次上形成新的写作知能结构。另外,从写作教学的本旨看,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以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而要如叶老所说,让学生“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身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能力习惯好比一条巨缆,需要我们一根线一根线地把它们编织起来,这“编织”本身就是历练。

当然,训练并非随心所欲、杂乱无章,而要依据“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符合学生由易而难的认知规律,建立科学的训练序列。张志公先生曾说过:“一个好的教练训练运动员是有严格的训练计划的,计划的安排是很科学的,否则就要影响运动员出成绩。语文训练也应当有并且可以有科学的方法。学习不是循序渐进吗?那么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合乎科学的‘序’,教和学才有所遵循。循着这个序,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教下去,学下去,才可能有好的效果。”科学的高中作文训练序列应具备“四定”:(1)定向,即高中三年有明确的总目标,每学年、每学期乃至每单元都要有明确的分目标,这些目标环环相扣,形成合理梯度。(2)定序,即思想感情、写作知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四体一体,形成知识分类、能力分层、单元分项的相互承接、逐步递进的训练阶梯。(3)定量,即有合理的量次控制,既不能过大,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又不能过小,以致训练力度不够。(4)定度,即训练设计的要求、方法适度,教师的指导适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此外,训练时还要把握有利时机,运用科学的方法。训练方法的实质是赋予训练内容以明确的目的性和达到目标所采用手段的有效性的统一。吕叔湘先生认为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是“活”,活教规律,教活规律。可见,结合学生的实际选择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是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关键。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根据高中生一般的作文认识规律和切实的写作需要,对作文内容类别、文体形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诸方面做了整体设计和精心安排,编写出了《高中作文指导与训练》一书。书中对高中三年的作文教学确定了明确的训练目标,构成了相互承接、逐步递进的训练阶梯;在每一训练单元就教学内容作了要点指导,同时精选例文加以解说;为了启发学生思维,开阔学生思路,还安排了循序渐进的专题训练项目的“启智搭桥”;“例文点评”又能为教学提供可借鉴的作文范例。

篇8

高等教育的新形势推动了新导生制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时代,美国社会学者马丁?特罗在总结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规律后,指出一个国家、地区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管理形式和入学条件等方面都会发生变化,这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教育质量滑坡的一种预警理论。在校学生与专职辅导员的比例越来越大,单靠专职辅导员深入细致的去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鞭长莫及。当代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特点也肯定了导生制的实效性。目前,当代大学生基本全部为“90后”,他们在知识结构、观念视野等现代意识方面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但是确实存在政治理论素养缺乏,政治信仰迷茫甚至冷漠,价值取向消极,道德行为与认知存在脱节等问题。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抑或导师队伍,相对更新较慢,与学生的年龄差距会越来越大,这样必然导致观念的差异。

二、新导生制的理念与创新

原始的导生制是一种教学方式,因此不能简单的全盘引入到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必须赋予新的内涵。首先,新的导生制实施于学校课堂教学之外,是对正式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取代正式教育教学工作;其次,在教授内容上,新的导生制注重课堂之外的实验操作、课外指导、思想政治和心理教育工作。因此,新的导生制的作用在于不断巩固和加强正式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不是低效率地取代正式教育教学活动。新导生制实际上是由学校通过一定的推荐程序或者竞聘程序,选拔出本校一定数量品学兼优、有较强工作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通过导生工作职责的落实和人格力量的影响,协助辅导员对低年级学生(主要为一年级新生)在“思想上航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督导、心理上疏导、就业上指导”,通过这种“以高带低,以老带新”管理机制,有效协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新导生制打破了传统学生管理模式中的主客体关系,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坚持主客体双向交流、共同受教育,这是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实现手段,也是一个双赢的举措。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率低下,一个原因是中国教育中的传统思想使得新生对辅导员普遍存在畏惧和排斥心理,他们有问题时不愿意主动与老师交流,这非常不利于辅导员及时准确地掌握新生信息。同时,辅导员工作纷繁复杂,涉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就业指导、班集体建设、综合测评、学籍管理、奖励处分等多个方面,又要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教学管理、安全保障和后勤服务等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容易出现漏洞和死角。但是,新导生制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问题。首先,借助导生的人数优势,几乎人人都可以得到个别化的指导。在学业上,虽说学分制是一种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但学生的选课还是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教师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每个学生进行一一指导的情况下,导生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提高同学们对专业的兴趣,从而推动大学生参加科技学术创新和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年龄相仿,隔阂相应较少,有利于交流思想,导生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类似经历,使得他们更加具有说服力。另外,大学里有纷繁复杂的学生活动和社团,导生的个别化指导,帮助同学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时间,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又可以扬长避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三、新导生制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设计

总的来说,导生们的工作职责,基本上包括以下的内容。协助做好新生入学工作;关注和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排查化解矛盾,协助处置突发性事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协助做好低年级团建和党建工作;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和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和引导学生规划好本科期间的学习与生活,传授学习经验,指导学生选课、选第二学位(专业)等;帮助学术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理性参加社团活动和学生会工作,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指导特困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开展勤工俭学工作等等。由此看来,工作的纷繁复杂对导生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必须设计合理易行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新导生制的运行模式和保障机制应包括五个环节,这六个环节环环相扣,起承转合。按程序先后分为选拔、培训、管理、考评、奖励和制度机制建设。

1.导生的选拔。首先思想政治素质应该过硬,需具备党员身份,学习成绩优秀,获过校级以上奖励,有科技创新项目;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主要学生干部,具备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热爱学生工作,有甘于奉献、热心为同学和学校服务的精神,熟悉学校的工作环境和基本管理工作流程,能独立开展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导生一般为本科三年级学生或者研究生一、二年级学生。因为低年级不具备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不能服众,而四年级面临毕业,时间和精力有限。我认为本学院的研究生党员是最好的导生资源,他们学习经验丰富,课外时间的充裕,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这些都是在师生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的保障。

2.导生的培训。本科生导生实行聘任制,原则上一年一聘,聘任后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导生是经过学校严格考核层层选拔出的佼佼者,但成为导生后,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将受到考验。因为导生工作与学生干部工作有所不同:后者多数只是完成老师布置安排的任务,而前者是在独立管理一个班级,这就需要对纷繁复杂的事物作一个统筹的安排,理出头绪,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因此要让每位导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并对导生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培训,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他们要熟悉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要求,掌握受导对象的家庭经济情况、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情况等。

3.导生的管理。成立导生委员会,对导生进行业务指导。定期召开导生例会,制定《高校导生工作条例》、《导生行为规范》等规章制度,要求导生按照相关的工作条例、工作规范来开展工作,对受导学生进行动态分析,发现特殊情况须及时汇报请示等。

4.导生的考核。对导生的工作进行考核,既是一种工作的总结与检查,也是一种促进。每学期应至少进行一次工作检查,每学年至少进行一次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工作效果等。考评的依据主要是学生的评价、导生的自评和学校管理者的评价。考评合格予以奖励,考评不合格则取消其导生资格,而且不再授予。

5.导生的奖励。注重对导生的考评奖励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作为导生的积极性,也能够不断规范导生的工作。根据考评结果,最终评出优秀导生,并召开专门的表彰奖励大会,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以示对导生工作的充分肯定,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调动导生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学校也应台相关的奖励措施,在保送研究生、考研录取、留校任教、科研项目申请等方面给予导生政策上的倾斜,以激励导生的工作热情,促进和推动高校本科生导生制的实施。

篇9

为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增强广大群众的防病意识,实现科学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目的,根据《国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部门配合、广泛参与,尊重科学、普及知识。

三、适用范围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全省境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的卫生部门健康教育工作。

四、健康教育响应等级

根据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状况,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分为常规状态和应急状态。

(一)常规状态

本省未出现动物禽流感和(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常规状态。宣传内容主要为:

1、宣传普及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包括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主要临床表现、传播途径和日常预防措施,提高公众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水平。

2、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引导群众及时报告不明原因家禽死亡疫情,不宰杀、不销售、不贩运、不加工、不食用病死家禽,并对病死家禽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4、告知群众出现可疑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症状时及时就医。

5、购买活禽或冷冻禽要查看农业部门的检疫合格证明。

(二)应急状态

应急状态分为Ⅰ级应急状态和Ⅱ级应急状态。

1、Ⅱ级应急状态

本省出现动物禽流感疫情,但尚未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Ⅱ级应急状态。在常规状态宣传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宣传党和政府采取的防控政策和措施。

(2)加强对禽类饲养、宰杀、加工、运输、销售等高暴露人员的宣传,引导他们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

2、Ⅰ级应急状态

出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疫情时,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Ⅰ级应急状态。在Ⅱ级应急状态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做好以下工作:

(1)对疫区群众进行宣传,确保不漏一人一户,使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家喻户晓。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相信科学,消除恐惧和恐慌心理,抵御迷信、、邪说,维护社会稳定。

五、宣传对象及方式

宣传对象为所有公众,通过开办讲座,组织考试,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宣传折页、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板报等形式开展宣传。宣传工作要根据不同人群特点、不同疫情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宣传措施。

1、禽类养殖人员及加工企业职工。与农业部门配合,定期进行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集中培训。

2、活禽经营市场贩卖、宰杀及加工人员。与工商部门配合,组织宣传、培训;通过活禽经营市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工作,进行面对面的宣传等。

3、农村家庭主妇。与妇联配合,开展针对妇女同志的宣传教育;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集中式宣传;通过乡村医生开展面对面宣传教育等。

4、学校师生。开设专题健康教育课程,举办专题讲座;制作宣传板报;开展专题知识竞赛、考试;编排文艺节目等。

5、医护人员。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专题讲座等。

6、就诊病人。在医院内相关科室、候诊厅、诊疗室和其它醒目地方张贴宣传材料,制作宣传专栏;由接诊医生进行面对面宣传等。

7、大众人群。与新闻媒体合作,制作宣传节目,充分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开展宣传;在城镇街道、社区和村庄出入口的醒目地方印刷墙体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材料;利用网络、电子广告屏幕;开通咨询热线电话;设立流动宣传车;培训骨干人员进行面对面宣传;利用村卫生室、城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橱窗,制作宣传板报。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点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要点是: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主要发生在鸡、鸭、鹅、鸽子等禽类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家禽烈性传染病,禽流感病毒可感染人类,病死率很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有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对不同人群,宣传工作应有不同的侧重。

(一)禽类养殖及加工企业人员

1、不从疫区购进禽只和饲料,防止将病原带入,对饲养的禽只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2、发现禽只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

3、禽只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5、对病死禽只进行无害化处理。

6、禽只销售前进行卫生检疫,未经检疫的禽只不销售。

7、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二)活禽经营市场贩卖、宰杀及加工人员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销售、宰杀、加工有农业部门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冷冻禽。

3、禽只贩买、宰杀及加工要按照《关于整顿和规范活禽经营市场秩序,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的要求,规范操作,防止污染。

4、禽只密切接触人员出现可疑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5、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生活习惯。

6、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三)农村家庭主妇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有农业部门检疫合格证明的活禽及冷冻禽。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搞好家庭和周围环境卫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5、科学、规范散养家禽,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

6、对病死家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7、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四)医护人员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熟悉和掌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方法。

3、注意个人卫生,接诊或护理病人时要做好个人防护,诊疗结束后要用肥皂(或手消毒液)、流动水彻底洗手。

4、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疑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五)就诊病人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配合医生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标本采集和临床治疗。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六)大众人群(含学校师生)

1、人类主要是通过接触病(或死)禽只而感染,目前还没有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证据。

2、购买有检疫合格证明的禽只及其制品。

3、禽肉、禽蛋应烧熟煮透后食用,高温能杀灭禽流感病毒。

4、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病死家禽接触。接触病死禽后要及时洗手。

5、国家在禽流感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工作中的政策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实施。各设区市、县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具体落实。

(二)部门配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积极协调宣传、农业、教育、交通、广电、科技、妇联等部门,共同开展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

(三)技术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师资人员培训,建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专家队伍。

(四)经费和物资保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利用项目经费,并积极争取当地财政的经费支持,切实做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的宣传材料储备工作。

八、部门职责

(一)卫生行政部门

1、制定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并统一组织实施。

2、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

3、组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4、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经费、物资保障。

5、组织辖区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的督导、考核、评估。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职责

1、组织收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高危地区健康教育信息的基本资料。

2、健康教育工作与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工作相结合,深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3、组织设计、制作、分发各种形式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传播材料。

4、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负责所辖范围内健康教育工作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

5、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其它健康教育工作。

(三)医疗机构职责

1、做好医护人员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知识、个人防护和医源性感染预防控制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

2、组织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建立医院内部固定宣传阵地,利用人际传播方法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咨询和科普宣传。

4、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其它健康教育工作。

(四)卫生监督机构职责

1、督促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开展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对餐饮单位和禽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

九、督导和评估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本辖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重点督查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活动组织实施、部门配合、物资储备、经费和人员保障等内容,评估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知识的普及率和知晓率。督导评估结果及时进行反馈和通报。

十、附则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健康教育宣传标语、警语

1、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

3、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4、发现病死禽鸟,应该及时报告。远离病死禽鸟,不要接触食用

5、与禽类密切接触的人有流感症状要尽早就医

6、病禽死畜焚烧深埋

7、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8、购买家禽须知道,正当货源很重要;购买凭证保存好,出现问题用它找

9、家庭消毒很关键,防治禽流感是重点

10、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11、宰杀禽只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12、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3、鸡鸭养殖专业户,尤其要注意防护;运输屠宰和销售,也要加强不含糊

14、儿童对病很敏感,接触禽鸟要避免

15、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

16、面对禽流感,不用太紧张

篇10

领导管理体制

我国公立高职院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集体主义思想下的“民主集中制”群体领导方式。党委书记和校长由基层党委组织委任,副校长和中层领导由学校内部推荐,上级部门考察之后委任,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是党政联席会议。党委委员主要由党委书记、校长(兼书记或副书记)、副书记、副校长和部分中层干部组成,成员人数根据学校大小为9~13人。党政联席会议主要决定学校的重大发展问题,如学校的发展规划、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硬件建设、师资配备、学生规模等。我国私立高职院校效仿西方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由董事会聘请知名学者或教育家担任校长。校长与副校长没有行政级别,但是在内部领导方面领导权实际比公立学校更大。

美国社区学院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自由主义思想下民主制度的领导方式,强调领导者各司其职的公共权力行使力。董事会多由选举产生,也有委任产生的。董事会是学院事务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权力机构。董事会有严格的章程,规定董事会的权力和职责范围。职责一般包括:确定学校的性质、目标和任务,制订学校的长期发展计划;任命校长,协助校长开展工作,并对校长的工作进行评价;争取足够的资源,保障学校的正常运作;审批、检查教育计划和对社区服务的计划;沟通学校与社区的关系;评价董事会成员的工作等。

综合来看,两国高职院校的领导管理体制都和本国的政治体制相一致,又呈现出文化上的特殊性。另外,两国领导管理体制的哲学基础也不甚相同,我国是哲学指导下,富有集体主义色彩的领导管理体制;而美国则是实用主义哲学下,自由开放色彩相当浓郁的领导管理体制。尽管我国高职院校在21世纪发展迅速,在民主化进程和开放性方面有很大进步,但是和美国社区学院的多样性、自由性和开放性相比,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主管部门管理模式

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模式。其最大优势就是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调动各类资源进行改革,并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效。当然服从式管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譬如高职院校办学自不足,学校对政府过分依赖而发展动力不足等。

美国各州的教育政策不同,但总体来说,一般由州教育委员会或州教育委员会中的董事会对州内的社区学院进行领导。主要有联合管理式、协调管理式、服从管理式三种方式。

从主管部门的领导方式来看,我国的管理方式相对单一,主要是服从式管理模式。美国则呈现三种管理模式,而且不同州的管理模式差异很大。多样化的主管部门领导管理模式,使美国的社区学院更具灵活性和实用性。

校内领导能力主体

我国高职院校校内领导能力主体有党政领导班子、中层领导(职能部门和院系领导)和董事会(私立)。党政领导班子决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模、内部院系设置等宏观问题,管理学校的一切事务。在现实的学校领导能力主体中,党委书记和校长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领导者的人格特征和办学奠基性措施,往往决定着学校的发展。

美国社区学院的校内领导能力主要由董事会及各委员会、校级领导和各二级管理部分领导组成。美国的校内领导能力体现为分工合作和互相监督,存在一定的权力等级,但是这种权力等级对象较为微弱,是以一种专业化、敬业精神和使命感等为纽带联结起来的。校董事会由来自地区各行业代表和社区有声望的人组成,代表纳税人对学校进行发展规划和监管。校级领导代表专业化教育人士,对学校的运营管理和发展负责任。

两国的领导主体都有一定的权力等级性,中国高职院校的行政等级更为明确一些,呈现出一定“官本位”色彩;而美国的领导主体则体现出民主的“服务”和“专业化”色彩。

领导者职能

我国高职院校的领导者主要有五项职能:政治职能、教育职能、发展职能、行政职能、外联职能。

美国社区学院领导者的主要职能有如下六个方面:制定组织战略、合理配置资源、加强与周边沟通、倡导社区学院理念、促进职业化管理。

两国领导者所要肩负的职能相似度很高,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院校的发展计划和目标,都要与政府、企业、家长和社会人士建立联系,获得更多外部的支持力量。但是,领导者的职能内容和关注点不同。中国高职领导者实现职能的限制条件非常多,主要是行政指令性任务相当繁重,在与企业和社会进行校企合作方面,法律和政策还不是很健全。美国社区学院领导者的职责主要是提供更高质量的教育服务,不过随着美国经济不景气,政府拨款的减少,他们也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因此提高办学质量,吸引更多社会资源日渐成为其首要职责。

对策建议

从上述比较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和美国社区学院发展阶段不同。我国高职院校仍处在初创阶段,而美国社区学院已经相当成熟,领导者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政治制度差异和民众基础差异而引起的管理模式和途径上的差异。当然,两者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例如领导能力都属于集体领导,高职院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相似。笔者对我国高职院校领导力建设有如下建议:

一是在领导管理体制方面,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校长的遴选方式上进行改革,采用公开选拔的方式差额竞选校长。在党政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教育主管部门和人事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党政领导班子进行绩效考核。

二是在主管部门的管理模式方面,在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初期阶段,服从式管理是较为高效的模式。从长远发展来看,这种模式对院校自身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发展不利,因此,在管理模式方面需要创新,采用联合管理和协调管理模式。主管部门的管理更多体现在完善高职教育的法规政策,以规范性的理念引导和管理高职院校发展。在评价方面也可以采用多元评价方式,甚至可以引进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评价高职院校的领导成效。

三是在领导主体方面,在党政领导班子、中层领导者和董事会的人员选拔上也要进一步体现公共管理理念。更强调领导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