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业化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未来相当长时期指导各项经济工作的基本方针。但在许多地方的实践中看,在对什么是新型工业化、怎样才能走上新型工业化路子等问题的认识和把握上还有差距。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本文根据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信息化在新型工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如何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问题提出建议。
一、对新型工业化的理解和认识
党的十六大对新型工业化的完整表述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要真正理解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路子,首先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信息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等概念及其内涵。
所谓“化”是指由一种特定的力量引起的持续的、内在的改变,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趋势,一种进程。在“化”的过程中,这种力量与被作用的事物不是简单的叠加或混合,而是通过渗透达到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体,使事物发生某种质变。信息化是指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出现的、以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源的一种持续的社会改造和进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引起社会结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化。而工业化是相对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而言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机器大生产和城市化为主要特征,不断增加工业经济比重,普及工业产品的应用,改变生产方式,改变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过程。它是就整个社会形态而言的,不仅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而且包括社会、文化、观念、心理等等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
信息化与工业化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两个重要发展阶段,是现代化的两个基本标志。信息化是建立在高度的工业化基础之上的,是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到一定程度的结果。信息化既不能超越工业化,更不能代替工业化,但是信息化可以带动工业化,加速工业化进程,并使其运行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上,信息化和工业化正在处于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中。“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站在战略高度提出来的,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情况的一种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信息化模式;是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变化, 利用后发优势,加速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决策。
所谓新型工业化是就工业化的实现方式而言,是对工业化的质的描述和要求,它区别于传统工业化的特点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明确表述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既不是工业经济比重的简单增加或工业内部结构的简单调整,也不是单纯的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而是像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那样:“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贯穿于新型工业化的始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切方略都必须围绕“信息化”这个核心手段展开。离开信息化,无论怎样的高技术化,怎样的经济结构,都不可能成为新型工业化,只有用信息化武装起来的工业化才是新型工业化。及时而有力地抓住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时代的需要。为此,各级政府要“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把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我省面临经济和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双重压力,必须强化各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认识和理解,统筹考虑经济与社会、国际与国内的各种因素,把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双重任务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方略和实际工作中去。
二、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
篇2
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在此,总书记科学把握了工业化、市场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矛盾,站在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运用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既符合国情世情,又顺应了经济发展规律,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理念的重大变化,意义十分深远。
第一,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多快好省”、“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多快好省”是上世纪50年代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核心要求。上世纪90年代初以后的一段时间,我国提出了“又快又好”的说法,“快”在前,“好”在后。而现在提出的是“又好又快”,“好”在前,“快”在后,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顺序的变化,应该说体现的是中国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加,2006年GDP突破20万亿元,年均增长9.7%,在世界上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1981年―1987年,在300美元以下,1998年突破800美元,2001年突破1000美元,2006年又上升到近2000美元。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市场供求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根本变化,产品短缺得到改变,卖方市场初步形成。同时,也使得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进入由中下等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准过渡的状态,而这一阶段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实现以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化,是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以及当代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现实来看,进入工业化加速期的国家通常意味着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当长的持续高速增长期,我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也说明了这一点。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快速增长已不是难点。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这是因为,各国工业化加速时期往往也是技术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收入结构、市场组织结构等变化最为急速的时期。随着以一般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化向以重工业和重化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的推进,资本问题、技术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排斥问题等等都会十分尖锐。因此,处于工业化加速时期的我国,快速增长已不是主要矛盾,如何让中国经济发展得更“好”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国民经济的发展方针从“又快又好”转向“又好又快”,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第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书记提出,要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总书记在这里指明了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路径,同时,把原来大家经常使用的提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种改变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家知道,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论题之一,先后出现了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加深了人们对经济增长动力因素的认识。人们发现经济增长的推动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的投入,依赖于技术的进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依赖于人力资本的提高,依赖于制度的完善。在此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即以上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及其组合的方式,其实质是主要依赖什么要素,借助什么手段实现经济增长。一般将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投入的经济增长称之为粗放式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规模的扩张;而将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力资本提高、制度完善的经济增长称之为集约型经济增长,其主要特征是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效益的最大化。从这里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是以发达国家为对象的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分析范式。而发展是进入成长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主题。与此相伴,产生了指导经济发展的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它研究发展中国家从落后状态发展到现代化状态的规律性,发展方式指的正是这样一种过程。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可以使我们更加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四,但是,2005年的人均GDP仅为1716美元,世界排名108位,相当于美国的1/25,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刚果、摩洛哥、乌克兰等国相当。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基本现代化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我们要研究经济增长方式,更要研究经济发展方式。
总书记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的理解还有一层意思是,我国经济增长虽然很快,但“四高一多”(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粗放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任务虽已提出多年,但至今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很大。因此,在一般的调节手段和政策设计上进行调整,是不足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改变的,必须进行发展观念上的深刻反思,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和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才能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真正转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
(作者系南京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责任编辑:戈尚达
篇3
【关键词】城市化;碳排放;能源强度
0.引言
过去10多年中,中国碳排放年增长17.8%,增长速度位于世界前列,且预期还会继续增长。与此同时,地球气候系统正经历着一次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而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增加已成为全球共识[1]。中国十二五规划提出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GDP CO2降低17%。可见中国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制定科学的减排路径,探索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至关重要。考虑到中国城市化、工业化仍未完成以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驾驭能力,即使保守估计,中国的经济还可以再快速增长30年。与经济快速增长相随的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正是导致碳排放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在2020年左右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增长、人口规模庞大并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会给碳排放带来何种影响,是本文要考察的问题。
当前国内研究者通过各种计量模型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各种政策和措施等,力求实现对经济最小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达到最大限度减排。宋春燕(2011)通过计算各类能源碳排放转化系数,计算出中国1978年~2008年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并对中国人均碳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证明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同经济增长存在正向线性相关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平稳的[2]。王晓明通过对世界能源消耗产生的CO2增长趋势的分析,运用非线性预测理论对能源消费和环境保护提出控制要求,特别是提出逻辑增长曲线和小波分析的结合使用,对于检验和修正整体拟合胜于无差平方和取得较好效果[3]。张馨等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家庭能源消费的角度研究碳排放,将家庭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碳排放[4]。王淑新等从能源强度视角研究中国低碳经济的演进[5]。但是这些研究没有从城市化角度系统审视影响中国碳排放有哪些因素。因而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从中国城市化进程入手,同时引入工业化这一重要因素,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影响碳排放的因素,从而为节能减排的路径提供依据。
1.城市化过程中影响碳排放的模型分析
1.1影响因素
工业化主要特征就是通过使用新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要求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集中度。在工业化进程中,生产要素不断在城市进一步集中,这就是城市化进程[6]。可见城市化和工业化高度相关。在城市化进程中,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率提高,需要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住房,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城市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都提出更高要求,因而对能源需求大大增加。其中最显著的是城市交通发展会导致更多化石燃料使用,导致碳排放的增加。因此人口因素是影响碳排放重要因素之一。
城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经济发展。衡量经济发展标志最普遍的是人均GDP。人均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选取人均GDP作为工业化标志,将其纳入模型。
衡量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标准就是能源强度,即能源消费量和GDP之比,本文选取能源强度作为能源利用效率的指标。化石燃料类的能源消费是产生碳排放的最大人为排放源,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首要原因。化石燃料消费每年向大气中约排放60~65亿吨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中碳排放总量的70%[7],因而本文选取煤炭和石油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例作为能源构成的指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自身迅速发展,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会迅速增加。但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并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会逐渐上升,近两年甚至超过工业的比重 。因为考虑到第二产业比重和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具有共线性,因而本文选取第三产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的指标,考察其对碳排放的影响。
除此以外,本文考虑到国家政策的变化对碳排放量的影响,因而选取发生在样本数据年间的重大事件作为政策变量。其一是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其二是2007年电力企业“上大压小”政策的出台。
1.2模型建立及数据来源
根据上述对于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将建立以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影响碳排放的因素。
Ci=a+bAGDPi+cPi+dTPi+eEEi+fC&Oi+gD1i+hD2i+μ
(1)
篇4
一、现代经济中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社会发展过程。所谓工业化,一般以大机器生产方式的确立为基本标志,是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过程。
(一)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
从工业化对信息化的基础作用来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以工业化的发展为物质基础和后盾。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发应用,要由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获得的资金积累来支持。
(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
信息化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同时,信息化因为其特有的升级和倍增效应,对工业化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其主要表现在:第一,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机械操作对手工劳动的替代,是资源从以农业为代表的初级产业部门向以制造加工为代表的工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其伴随着传统产业结构比重的下降和其技术合量的提高。第二,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推动“引擎”。信息产业具有关联度高的特点,是带动度极高的现代经济增长源。它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其他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因而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效应。
(三)工业化与信息化的相关联系
推进信息化必须要以一定的工业化为基础,否则就难以得到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工业化的发展必须要与信息化相结合,特别是在信息时代的条件下,工业化如果离开信息化,不仅难以得到快速发展,也不具备现代意义的水平。所以,发展信息化必须要以工业化为条件和基础;推动工业化则必须要依靠信息化的带动和改造。
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信息化是后工业化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是其巨大的先发优势所在。而对于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我国而言,既是一次更为严重的挑战,也是一次世纪性的机遇。
(一)推进信息化要以工业化为基础
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是新经济发展的条件。我国目前还有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十分低下。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的技术水平明显偏低,技术装备依然相对落后。因此,继续完成工业化及城镇化,仍然是21世纪上半叶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
(二)信息化能够加快工业化进程
强调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并非意味着信息化的开始必须以工业化的完成为前提。因为面对已经不是传统工业化的世界,只有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推进信息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进行,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加速工业化步伐。
(三)加快工业化必须推进信息化
我国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艰巨任务,增强国际竞争力,必须以信息化为支撑,大力采用信息技术和装备,充分应用信息手段,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思路
信息化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和广泛性应用,使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交互式、网络化的信息传输和交换实现了便捷化、大容量、高速度、低成本,从而赋予工业化以全新的内涵。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除了要求发展信息技术、信息生产和信息服务这一信息产业本身的内容之外,核心的问题是需要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广泛应用信息和信息技术,以提高效率和效益,加快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级速度。根据我国目前情况,实现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目的是同步推进,关键是要确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着力点和支撑点。
(一)用高新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要鼓励包括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内的各个产业及其企业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普及应用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
以信息化为重点,以智能化、数字化、虚拟化、网络化、敏捷制造为方向,对传统企业设计、生产流程进行再造。
(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
篇5
ZHANG Wei-liang
(Department of Hitory,Fudan University,Shanghai 200433,China)
【内容提要】“地区”观是考察原工业化的一个重要视角,英国原工业化的形成与“地区”有着密切的关系。琼·瑟斯克在分析了英国的一些乡村工业地区以后,认为英国的乡村工业与畜牧业地区有着天然的联系。然而,英国原工业化地区的形成决非如此简单,它是一个地区的自然资源、农业特点、社会结构以及继承习惯等众多因素综合的结果。
【摘 要 题】外国经济史研究
【英文摘要】The regional viewpoint i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that looks into a reg ional proto-industrialization.The formation of proto-industrialization in England has close relation to the‘region’.After analyzing some industria l regions in English countryside,Joan Thirsk considered the rural industr ies naturally associated with pastoral regions.However,the formation of p roto-industrial regions in England was by no means simple,but a result of complex factors in the region,such as the natural resources,agricultura l characteristics,social structure,inherited customs,etc.
【关 键 词】英国/原工业化/地区
England/proto-industry/region
[中图分类号]K503;F119(5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04)04-0032-08
【 正 文】
在工业革命以前,原工业可以说散布于世界各地,但在一国之内又相对地集中于一定的区域。原工业往往有着一些鲜明的地方特征,即使公认为典型的英国也是一样。每个原工业区域的形成都有自己固有的因素,也有着共通的因素。英国的原工业区域在中世纪晚期即已出现,在16~17世纪则已经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即使在工业革命时代以及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依然是一派兴旺的景象。本文旨在对英国原工业区域的形成及其特点作一些考察与分析,以裨于深入地了解英国工业化的发生与发展。
一
以地区的视角来考察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过程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笼统地谈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谈一些宏观的数据,那么只能隔靴搔痒,含糊其词。德国着名学者桑巴特在分析中世纪的手工业时,就注意到了中古时代工业地区的复杂性,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经济史家考虑的问题。[1](p160)在20世纪初,一些经济学家开始从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并对“工业地点”(location of industries,我国经济学界用的术语为“工业区位”)展开了研究,研究的侧重点在于解决为什么工业在一些地区发展,而不在另一些地区发展的原因。阿尔弗雷德·韦伯把影响“工业地点”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工业分布于各个区域的“区域性因素”,另一类是在工业的区域分布之中把工业集中于某地而不是其他地方的“集聚因素”。[2](p33~34)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韦伯旨在找出“工业地点”的规律性。而现代经济学家的兴趣则集中于区域政策,他们的区位理论倾向于静态的分析,并以均衡理论来解释工业的位置,但是历史研究则倾向于“地区”持续的不均衡的变化。[3](p247~248)英国原工业区域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形成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原发性因素。
“地区”观是原工业化理论的一个基本要素。原工业化理论的倡导者门德尔斯把“地区”作为原工业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对于“地区”这一概念,门德尔斯给予的线索是“与地理学家定义的传统地区基本相连的地理空间”[4](p77)。在20世纪80年代初,波拉德提出要以地区结构的观念来理解英国的工业革命,并强调在审视一个国家经济变化的原因和动力时,一个地区的视角特别重要。[5](p3~41)赫伯特·基希也认为“原工业化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为什么在有些地区发展了农村工业,而在另一些地方则没有”[6](p220)。这一观点在帕特·赫德森主编的《地区与工业:看英国工业革命的一个视角》一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强调。[7](p5~38)在工业革命前的时代,“地区”之间的差异特别分明。“在18世纪之前,相似的前工业地区并存,但因为交通条件差以及缺乏能刺激重大运输改革的经济互补性,大部分地区互相隔绝。这种类型的地区从18世纪中叶起消失,代之而起的是有特色的、内部整合的和经济上更专业化的地区,跨地区的出口基地成为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8](p102)“地区”是一个随着时间、环境、资源以及社会等因素变动而变化的一个地理单元,同是一个单元,但在区分上可能会出现不一致。英国的许多区域就与单一的地理单元不相一致。例如,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可以说是一个同一的地理区域,但英格兰西部的情况就不同,其纺织业可以在不止一个地方存在,尽管一些地方没有相同的地理和农业特征。同样,东盎格利亚地区由斯多尔河流域地区和诺里奇周围的一个十分不同的地区组成。[9](p441)在英国史学界,学者们对以“地区”的视角来审视原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并没有多少分歧,但对原工业化理论单纯的地区类型,如对克里特等人认为的“原工业只产生在严酷的、荒芜的、山地的地区”持有异议。[10](p14)
尽管“地区”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概念,但每个地区的相对特征还是十分突出的。英国的原工业区域聚集是由地理、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传统习惯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决定的。中世纪的英国农村就已经形成比较鲜明的地方特征,尽管主要地以集中于城镇的手工业特征着称。在罗杰斯的《六个世纪的工作与工资》中列出了13世纪中叶标有制造布匹的城市:林肯以产绯色布见称,布莱以产羊毛被见称,贝弗利以产褐色布(地榆花色)见称,科尔切斯特以产粗布(赤褐色)见称——关于1301年的议会方案中,涉及这个城市的8个织工。沙夫茨伯里、刘易斯和艾尔舍姆以亚麻布的生产见称,沃里克和布里德波特以产绳索见称,后者又以大麻织物着名。威科姆、亨格福德和圣奥尔本供给精美的面包,马斯蒂特供给刀子,威尔顿供给缝针,莱斯特供给剃刀。班伯里以产饮料着名,希钦以产蜜酒着名,伊利以产麦酒着名。格洛斯特是产铁器的主要地点,布里斯托尔是产鞣皮的主要地点,考文垂是产肥皂的主要地点,唐克斯特是产鞍带的主要地点,切斯特和什列斯伯里是出产皮与毛皮的主要地点,科夫是产大理石的主要地点,康沃尔是产锡的主要地点。格里姆斯比供给干鳕,拉伊供给鳕鱼,雅茅斯供给鲱鱼,贝里克供给鲑鱼。里彭是一个马市场,在16世纪仍是如此,在哈弗希尔买手套、诺丁汉买牛、北安普顿买鞍具。[1](p160~161)城镇的手工业产品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城镇周围的乡村完成的。在中世纪晚期,许多的城市手工业尤其是毛纺织业开始转移到乡村生产,以至形成了新的各具特色的原工业生产区域。[11]这些原工业区域的特征往往延续数个世纪之久,直至现代社会。
就原工业的起源而言,迈克尔·泽尔认为可以追溯到14世纪,那时英国的乡村纺织业在各个主要的地区建立起来,在1500年之前已经繁荣:英格兰西部、东盎格利亚、约克郡西部和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12](p228)英国的原工业地区在16和17世纪更是特色鲜明,至18世纪初,丹尼尔·笛福在游历英国各地时还对颇具特色的地方工业发出了强烈的感慨。[13]在工业革命前夕,英国原工业的地区单元已经非常明显,以原工业化的标准来衡量,不包括威尔士和苏格兰,单英格兰就大约有12个地区,其中4个是主要的毛纺织区:东盎格利亚、英格兰西部、西南地区和约克郡的西雷丁地区;较次要的毛纺织区是什罗普郡—威尔士边界地区、以肯德尔为中心的威斯特摩兰工业区、包括肯特郡的威尔特地区和萨里郡、伯克郡和汉普郡部分地方的南部地区,以及一个分散的中部地区,包括在考文垂、北安普顿和林肯这样的城镇及周围的制造业。其他两个不同的纺织区也能清楚地列举出来:兰开夏郡,原来是一个毛纺织业区,但后来集中生产亚麻布和粗斜纹布;以特伦特河谷为中心的针织区,包括诺丁汉郡、德比郡和莱斯特郡的部分地区。最后,有一个主要专长于小五金制造的地区,大部分位于西密德兰地区。[9](p441)如果对这些原工业地区再进行详细的分类,那么还可以分出很多的小地方单元。如果放大到整个英国的原工业化地区,包括威尔士、苏格兰,那么英国原工业地区的数量就远远不止这些。
篇6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
一、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一个国家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保持发展的永续性和适度而实施的人口、资源、社会、经济、环境等全方位的谋略。与我国的实践相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包含几方面的内容: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障是以社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理的政策、制度。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的基础上,实践表明依靠政府行政力量实施自然生态和环保的协调是绝对不够的,应积极学习发达国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政策以及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来促进可持续发展。
2.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于经济发展基础之上。重点是经济发展为基础,不仅是说要使经济增长保持一定的速度,尤其重要的是经济增长的质量也要提高。对我国来讲,要对原来那种高消耗、高污染、高投入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改变,实现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3.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科技进步是可持续发展的杠杆。
4.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二、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因素
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急于对发展落后的状况进行摆脱,开发利用资源成为很多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资源型和粗放型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只对经济量的增长重视,而缺乏对提高质的认识;而环境的脆弱性特征也得以表现,由此导致一系列环境问题。
粗放型、资源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直接影响生态环境,尤其是对不稳定的而敏感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会使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重,更加恶化生态环境。从经济发展历史来说,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农业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是耕地,在有限的土地生产力条件下,增加的人口促使人们对更多的耕地进行开垦,使生存需求得以满足,大规模的盲目开发带给生态环境一定的压力,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
三、加强环境保护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1.科技进步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推进
对经济发展来讲科学技术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也是处理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凭借科技进步研究开发少废、无废、节能、节水的新工艺、新技术,可使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如清洁生产技术的推行可使能耗和原材料最大限度的减少,兼顾了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环保产业,对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进行开发推广,把科技成果向防治污染的技术转化,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又可以保护环境。所以,称环保产业为“朝阳产业”,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2.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
有效的环境管理方法是通过市场信号和价格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开展核算、计价资源,用有偿使用的措施,在成本里纳入生产过程的环境代价,这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第二,市场机制对技术进步极大激发,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有利于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使一些不必要的浪费降低。“绿色产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通过环境标志认证,在国际市场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并对“绿色贸易壁垒”予以打破,方便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第三,通过市场机制可以使环境问题中的“政府失灵”得以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指的是因政府行为致使环境管理和环境政策的失效,从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大。如CDP核算方法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一个严重缺陷,就是没有包括自然资源与环境的代价,诱使人们单纯追求经济增民速度和经济系统,致使出现“高增长,高污染”和“有增长无发展”的现象。
3.调整产业结构,向新型工业化道路迈进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为主要特征,由于其盲目开发和粗放经营导致环境生态的失衡以及自然资源的浪费,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极大的限制,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非常不可取,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努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指的是经济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道路。要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上,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使经济增长方式切实转变,进一步增加发展循环经济的效益和质量,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实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调整工业经济结构中,立足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对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设备、工艺和企业继续淘汰和关闭,用生态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污染重、能耗高的传统产业,积极开发降耗、节能、减污的高新技术产业。
4.法规体系健全和完善,保障实施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环境法规、法制建设是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法律保障。环境法规作为自然与人关系调节的措施,通过规范行为主体可控制或预防环境破坏和污染的发生,另外,也是对以生态环境良好和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化和具体化。完善与实施环境保护法和提高公民与企业与环保意识,对我国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推动产学研结合,引领资源科技和环境、能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参考文献:
篇7
Abstract:After the Opium War, China entered the modern history of the stag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Late Qing Dynasty ,especially from the several aspects as Late Qing Dynasty is a passiv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urbanization is carried out in the cultural conflict, the process is slow . Understanding and treating these problems in a correct way enables us to grasp and understand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better, and the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furtherly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urbaniz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关键词:城市化 文化冲突
Key words:urbanization and cultural conflict the Westernization Movement
城市化是任何一个国家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必须经历的时期。中国的早期城市化始于晚清,1840年后,中国社会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原有的传统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被瓦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建立在小农经济上的社会结构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开始了如同西方工业化一样的进程。在晚清中国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一批新兴的城市也随之产生,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也就这样应运而生。纵观当时整个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其主要特征有:
一、晚清的城市化进程是被动的
晚清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一方面是由国家资本力量推动的。晚清的国家资本主义力量是清王朝的洋务派,它们通过官办、官商合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形式建立近代企业,进而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城市化的进程。清王朝在西方两次的洋枪洋炮轰鸣下,露出了其不堪一击虚弱的真实面目。面对巨创痛深的历史变局,以李鸿章、张之洞为代表的的洋务派就开始了一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
在中,洋务派先建立军事工业,随着这些军事企业的竣工和投产,交通运输逐步发展,人口进一步流动,渐渐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些新兴工业城市也得以诞生,如河北的唐山、江西的萍乡、河南的焦作,这些城市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随着的深入开展,洋务派由单一的举办军事工业转向了其他,诸如像煤矿等一些民用工业,这种变革从而让一些原来不起眼地方也慢慢跟着发展为近代城市。在晚清的时候,中国社会的城市化另一方面是清政府与外国不平等条约带来的。毋庸讳言,外国在中国沿海口岸的势力侵略,也带动了晚清城市的商业化的发展,正是由于有了许多新条约海关制度的建立,才使得一系列沿海的口岸城市出现了。如第二次后,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先前的五个增加到十六个。之后增辟通商口岸变为列强签条约的例行习惯,几乎每一个重要、不平等的条约,清政府都要被迫开放若干口岸以供通商。
二、晚清的城市化进程是在文化冲突中进行的
中国传统的农业立国的文明与建立在商业文明基础上的资本主义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造成晚清的城市化进程是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中进行的一种尴尬的局面。晚清城市在城市化上是被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被动带来的,所以无论是在在城市建设方面,比如说街道、自来水、马路,或者从生活方式来说,其价值取向都从西方引进并且按照他们的办法去实施进行。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它无疑会受到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抵制。如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居住在上海的乡民因为认为电线有碍于风水,就把英国商人所架设的电报线偷偷销毁;一些守旧的地方官员也把外国人架的电线、铁路认为是变乱风俗,公开抵制;甚至在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不少中国官员乡绅认为在城市修铁路是破坏了龙脉,为此百般进行阻扰,加以干涉。
如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白:中国传统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抵触,两种截然不的思潮的交锋,阻碍了当时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三、晚清城市化的进程是缓慢的
如上文前面中我们所论述的,晚清的城市化是在被动的情况下和文化冲的大环境下进行的,这些无疑使得晚清城市化进程步伐不能加快。除此以外,再加上中国传统文化奉行“士农工商”,人们对商人的偏见与成见,使得他们对城市化中商业的发展进行了许多抵制和阻挠的做法。这就让城市处于一种缓慢的发展状态,而且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文化难以形成。于此可见,就当时的中国而言,城市文化难以在晚清的中国社会形成潮流。毕竟由于当时人们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观念和认识的愕限性,所以根本无法实现新兴的城市从传统到现代的彻底转型。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初期状态;国际货币;东亚共同体;自由贸易;民族自决权
中图分类号:F1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3-0188-03
国际货币量与国际贸易的总量呈正比关系,国际货币使用量与国际贸易自由度成正比关系,与国际贸易保护程度成反比关系,是在国际货币的四大特征制约下有规律产生量的扩张与收缩运行模式,对全球经济贸易文化总量起调节作用。东亚共同体标志着东亚国家在探索工业化道路上达成了一致共识,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享有威信,公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2005年以来取得了伟大成就,成为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榜样和楷模。2008年10月3日,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会报告,受内需带动,中国经济将在2050年左右赶上美国,并在本世纪中期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这种鼓励表明中国经验对于新兴工业化国家的自由贸易联合体(1+10)东亚共同体初期运行有明显的指导和经验作用,发展雁序结构,共同运作东亚共同体的健康成长。
一、东亚共同体初期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正式签约建立包括十九亿人民在内的拥有较大区域的自由贸易区是东亚国家国际新动向的主要特征,是东亚国际新动向的主要成果。东亚共同体已经成立,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巨大的利益,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21世纪百年的历史发展方向,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要完成工业革命的决心,就必然代表着东亚人民要求分享现代文明成就的信心。
但是,这个巨大的自由贸易区完全是新兴发展中工业国家的联合体,是实力、资金、技术、知识都有赖于继续发展的新兴发展中工业化国家的自由贸易联合体,是全球工业革命以来第一个发展中新兴工业化国家自己联合谋求完成工业革命的自由贸易联合体,是较为稳妥、较为自信、较为民族的发展联合体。
从东亚历史来看,东亚尚未形成经济贸易秩序的内在结构和稳态,东亚由于历史原因尚有发达的日本和较发达的韩国未加入东亚共同体,而且,发达的日本要在2012年才加入东亚共同体,较发达的韩国要在2011年才加入东亚共同体,而后,朝鲜(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蒙古才会在适当的时期加入东亚共同体。这就表明东亚共同体初期需要对东亚(1+10)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秩序进行整合,一个扩大的东亚共同体市场内部完全自由的贸易竞争关系适用于WTO发展中新兴工业国条款规定的发展待遇,完全自由的经济贸易活动会导引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大量投资,东亚共同体内部市场会开放的更加适宜于发达国家追加资本活动。这在自由贸易条款执行规范状态中产生双向加速的作用:一是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文化交往会在健康自由的经济环境加速活动,产生东亚共同体在走出跨越09年10年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前后扩大东亚共同体内部的贸易量;二是东亚共同体内部自由、开放的经济环境由于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的整合日益稳健,适宜于国际资本主义资本分工和国际资本主义贸易分工,吸引发达国家在“转让国际资本分工管理经验”、“转让经济国际资本分工产业、技术和专利知识”、“培训适应国际资本流动及产业、技术转移活动所需的员工”和“发达国家增加资本投资活动”会有加速现象。
因此,东亚共同体初期状态是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秩序尚未建立,东亚共同体内部自由、开放贸易环境是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较大吸引力的状态。笔者提出:应设雁序结构的东亚共同体。经过若干年自由贸易实践,仍需回到《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的整合》立场,有必要确立东亚共同体内部的领导体制,理顺东亚经济贸易秩序,确定东亚共同体作为自由贸易区的性质、特征、一致政策和立场。
二、东亚共同体内质、基础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的东亚共同体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是要有长期的政府合作心理准备。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发展史来看,地缘政治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族情血缘是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参加国际资本主义分工是近现代以来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谋求工业化和谋求分享现代文明权利是近现代以来长期起作用的要素之一。四大要素构成东亚共同体的天平。笔者认为,东亚共同体兴起和发展自由贸易是东亚人民地缘、历史、族情、血缘联系的优势起了主要作用,是东亚人民地缘、历史、族情、血缘联系长期发展并正视工业革命的利益和前景作出的正确选择,是东亚各国人民适应国际现代化发展潮流作出的最新选择。
1.国际社会应当承认东亚人民享有谋求工业化和现代化文明的权力,用普遍人权原理,东亚人民理应获得追求发展民族生存权、工业化权、现代文明权和人类现代化成就平等共享权。
2.国际社会应当鼓励东亚人民民族发展权和文化多样性,鼓励东亚各民族从事民族文化保护、民族文化现代化、民族人民现代化。
3.东亚人民自1945年来复苏的民族意识和东亚人民逐步达成的地缘、历史、族情、血缘共识是对东亚共同体起基本作用的主要因素,增加自主成份,积极发展东亚各国人民互信、合作事业,升起民族自豪感是发展东亚共同体的主要动力和内在动力。
这样一来,东亚共同体就能受到国际社会鼓励,免除自卑心理,增加东亚有历史以来民族的共同优秀品质,增加东亚各国民族优秀文化的交流和交往,扩大东亚各国人民生存、发展的基础,深入发展东亚共同体内部经济贸易文化往来,不断提高东亚共同体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东亚共同体一体化水平。
三、东亚共同体的国际资本分工和领导问题
篇9
一、利用重要时间点,合理地生成问题的答案
例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材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l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用了1140名工人,其中近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地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l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兴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及阶段性特征。
解析 首先明确要回答两问,其中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是关键,因为后一问的答题内容由此决定。其中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应该集中反映生产力发展的程度。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一个工业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划分就明确了。它们阶段性特征可以以时间为界限,从生产形式、组织管理方式等方面分析。
答案 阶段:“原工业化”;工业革命(工业化)。阶段性特征:“原工业化”阶段:手工工场快速发展;商人参与;使用雇佣劳动。工业革命阶段:大机器生产;需要大量资本;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阶级。
点拨 解答主观题要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审题先要明晰所要回答的问题,再提取材料中重要信息,最后根据要求形成答案。在历史材料中,可能其中涉及的时间点较多,这就要找出最重要的时间点,结合这个时间点对这一时段中出现的史实进行梳理。如本题中19世纪中期对英国意味着什么,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国内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统治结构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时间性是历史学科的主要特征,对平时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些重要的时间点,我们需要认真归纳整理。
二、依靠空间的解读,正确理解与回答问题
例2 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① 1939年8月规定线
② 1939年10月分界线
③ 波兰二战后边界线
][布列斯特][德][国][华沙][苏][联][格但斯克(但泽)][①][②][③][③]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图中①、②两条界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解析 本题意在考查读图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对地理位置进行梳理并联系二战的基础知识作答,实质上是对二战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分占波兰等知识点的考查。第(2)题,要着眼于“评述”,一要分析二战后边界变动的原因,二是要看到其局限性,如强权政治色彩。
答案 (1)界线①:德国准备发动侵略战争;苏联自保;苏德签订秘密协定,分割波兰;界线②:苏德分别侵入波兰,波兰亡国;苏德分占波兰。
(2)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
点拨 通过提供的地图,并结合图例,迅速找出涉及的相关历史知识点。本题中的德国、波兰、苏联三国边界限的形成与一战、二战有密切的关系,并且它的变化集中体现了相关国家的实力与国家利益。在空间位置的解读中,把历史元素合理地构建,形成答案。另外一战、二战的具体知识目前虽属于选修内容,但它们深刻地改变了世界,而且与必修内容联系紧密,我们学习时应特别留意。
三、根据历史概念,明确答案构成要点
例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的情形亦载于史籍。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至康熙六年(1667)缺机l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解析 要紧扣问题中限定条件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要回答的核心语是“发展的特点”。在材料中可以找出官营作坊、城镇附近农户、私营机房等,但题目的答题提示为“概括指出”,照抄不行,需要整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包括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类型,概括出来,答案就形成了。
答案 官营手工业衰落;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作坊产生(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点拨 在材料解析题设问中,对概括归纳的能力要求较高,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合理的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的信息,如本题中的明清手工业,要结合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概念,在明确其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思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概括当时书籍翻译的特点。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后期翻译活动出现变化的原因。
篇10
关键词:新型工业化;范式;技术经济范式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08)06-0001-05
Study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Based on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LIU Chang-nian, MEI Qia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some research on the ess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rom paradigmatic viewpoint. Firstly,it put forward one fresh topic that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should be a new model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Secondly,it analyzes and proves the intrinsic basis theoretically about the paradigms of 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Finally,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sudden change”characteristics about new paradigms opposite to old paradigms from four ways.
Key words:new-type industrialization; paradigms;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paradigms
1 引言
新型工业化是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是对中国未来发展路径的深刻揭示和准确定位,其内涵十分丰富。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一种新的经济技术范式的确立,是发展观的科学演进。与传统的工业化范式相比较,不难发现,新旧范式之间存在某种承接和递进关系,但更重要的是新范式所具有的“突变性”和与旧范式的内在“冲突性”,使新范式具有熊彼特意义上的“创造性毁灭”的显著特征,范式转换意味着技术轨道、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和发展理念的整体性转换。因此,从范式的视角研究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对于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意义。
2 范式概念的提出及发展演进
2.1 范式概念的提出
范式(paradigm)这个概念在理论上的最早提出,应追溯到美国著名的科学学家Kuhn在其 1962 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在此书中,Kuhn[1]创造性地引入“范式”这一概念,并将之视为开展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以及科学研究的思想工具和实用工具,进而描绘出基于范式及其变革的科学发展的动态图景,库恩关于范式概念的含义极其广泛。哲学家Lakatos[2]认为范式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体系,并将范式大致分为元范式(meta-paradigm)、社会学范式(sociological paradigm)和构造范式(construct paradigm)三个层次,包括内核和保护带两个部分。总体来讲,范式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郑雨、沈春林[3]研究认为:广义地说,可以把范式看作是某个时代人们对事物的共有的见解、思考方法及思维框架的总称;狭义的范式则可以只针对某一具体的学科领域。本文认为,范式就是指在特定时期内,根据科学共同体的理论体系和心理特征所制订的一整套理论、原则、定律、准则、假说、方法等的总和。
2.2 技术范式
继Kuhn之后,创新经济学家Dosi将范式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研究中,他借助库恩科学发展范式来考察技术演化特点时提出了技术范式的概念,并将其描述为基于自然科学的高度选择性原理的、解决特定技术经济问题途径的“图景”(或模式),以及那些以获取新的知识为目标、并尽可能地防止这些新知识过快地扩散到竞争者的特定规则[4]。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技术范式并非某种具体的技术,而是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由各种具体技术组成的一个技术体系。基于此,Sahal[5]把技术范式看成是技术路标(Technological Guideposts),即技术发展通过范式的形式能够获得一个比较准确的选择发展方向;同时范式又是已有知识的“蓄水池”,使得技术知识能够不断地得到积累并使企业通过汲取技术知识“存量”或“蓄水池”来产生创新的机会。在这里,技术范式显然是已有知识的积累,具有Rosenberg意义上的“聚焦器”[6]特征。
2.3 技术经济范式
1986年,Freeman和Perez在继承Dosi“技术范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经济范式这一概念,从而将技术范式和经济增长直接联系了起来。Freeman和Perez[7]把一定类型的技术进步定义为“技术经济”模式的进步,并把影响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分为增量创新、基本创新、新技术体系的变革和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四种类型。
增量创新是指这一类创新并非经常性深思熟虑研发的结果,而是工程师和其他直接参与生产活动人员的发明和提出的改进意见的结果,或者在“干中学”、“用中学”时连续发生的结果,它有助于改进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而且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基本创新产生于深思熟虑的研发,常常包括一种联合的产品、工艺和组织的创新,它在时间上是非连续的,其分布也是不均匀的。
新技术体系的变革指若干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同时导致全新部门出现的影响深远的技术进步,它是增量创新和基本创新的一种组合,往往伴随着机构创新和管理创新。
“技术经济模式”的变革指技术体系的某些变革,由于它们的效果如此之大,进而它们对整个经济行为都有重要影响。一种这样的变革含有多组基本创新和增量创新,而且最终可能包含若干新技术体系。
在Freeman和Perez的眼里,“技术经济”模式变革与前三种模式相比,无疑是一场技术革命。这种革命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是,它具有在整个经济中的渗透效应,即它不仅导致产品、服务、系统和产业依据自己的权力产生新的范围;它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经济的几乎每个其他领域”。它导致“相互关联的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结合,包括全部或大部分经济潜在生产率的熟练跃迁和创造非同寻常程度的投资和盈利机会”[7]。显然, Freeman和Perez的技术经济范式已经突破了Dosi的技术范式所着眼的技术变革的轨迹,比创新“群”或技术系统的概念更为宽泛。
技术经济范式中的核心概念是“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认为,“关键生产要素”是技术经济范式中的“一个特定投人或一组投入”,它可能表现为某种重要的资源或工业制成品,它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特征并成为划分不同类型的技术经济范式的依据。依据Freeman和Perez的解释,成为“关键生产要素”需满足三个条件[7]:(1)使生产成本具有明显下降的能力;(2)在很长时期无限供应能力;(3)广泛被应用和易于扩散的能力。
一般来说,“关键生产要素”并不表现为孤立的投入,而是处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迅速增长体系的核心,其中某些创新与关键生产要素自身的生产有关,其他则与 “关键生产要素”的利用有关。关键生产要素既是所在技术经济范式中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又决定着技术经济范式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因而在各种不同的技术经济范式中居于核心地位。如以棉花、煤炭和蒸汽动力为表现形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映射出的必然是现代纺织业技术经济范式。
2.4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形式
技术经济范式的演化方式分为两类:一是范式进步,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一种常态。一种技术经济范式一旦形成,它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影响宏观和微观经济的结构和运行,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在既有范式内核基本保持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保护带的调整来增强范式的适应性。二是范式转换,它是一个突变的过程,即抛弃既有的范式的内核,用一种新的内核取代原有的内核,由此形成一个新范式。范式演进的现实形态是范式进步范式转换新范式的形成的动态演进,是渐变与突变相统一的过程,如Dosi所言:“科技进步通常是新范式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随着旧技术范式成本和改进的困难,新范式将变得富有吸引力”[8]。
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是特定的经济、技术变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有迹可寻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确立的前提是:“只有当上一个周期的关键生产要素及其相关技术群,给出了收益递减或者对于进一步提高生产率或对于新的盈利性投资的潜力已接近极限的强烈信号时”[7]。Freeman和Perez认为,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包括9种特征[7],其中核心是“关键生产要素”、主导技术群和适宜的组织形式等。
3 范式视角下新型工业化的本质与特征
3.1 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其追求现代化的征程都是从工业化起步的,工业化事实上已构成各国经济增长的主体。传统工业化范式诞生于以蒸汽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产业革命,它克服了既有农业技术经济范式在空间上的障碍,突破了手工生产的局限,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了人类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然而传统工业化范式是以生产要素的持续高投入、环境退化和经济粗放式增长为特征的,在实施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严重的资源瓶颈、技术瓶颈和环保生态瓶颈等,难以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其发展演进已到尽头,破解技术经济发展难题需要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
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这不仅是中国工业化路径的转型,更是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我国面对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等“多峰逼近”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观的创新性突破。它要求我们在加快完成工业化目标的同时叠加完成信息化时代的任务,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创新型国家。
3.2 新型工业化范式确立的内在依据
不言而喻,经济增长方式的每一次转变都是由内在的技术范式演进推动的,“技术进步是形成经济格局转换的基本动力”[9]。作为一种新的技术经济范式,新型工业化范式的确立有其内在的规定性,是范式演变的必然结果。如舒马赫所言[10],“现代工业体系尽管拥有它全部体现高度智力的先进技术,但却在摧毁自己赖以建立的基础。 而在旧技术范式中,靠新技术来解决旧问题是行不通的”。
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范式的一般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科学性。范式是现实世界一定程度的客观映像,新型工业化范式是经济发展、科技水平、资源和环境的现实要求。当今世界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一些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与之相比,我国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所进行的工业化则是“迟到的工业化”,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科技水平低、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污染加剧、就业压力大,所以,我国的工业化具有两大战略任务:一方面要充分把握信息技术革命带给我们的重大历史机遇,发挥后发优势,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深化工业化进程,提高经济发展的专业化水平和现代化质量,为加快信息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需求源泉。可见,新型工业化范式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客观发展规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阶段性。范式的演变是随着客观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新型工业化范式既是传统工业化范式延伸和合理成分的传承,又是对旧范式的扬弃和超越,是特定历史阶段科技经济发展的结晶,是工业技术范式向信息技术范式转换的过渡阶段。目前,少数发达国家如美国,经济发展早已越过工业化的顶峰状态,而进入“信息技术范式”。信息技术革命是以互联网的诞生为标志,它使人类拥有了迄今最强大的信息整合平台,进而促成了传统的、物资能量型技术经济范式的质变。我国随着新型工业化目标的完成,技术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全面迈入信息技术范式。
(3)地域性。由于历史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观察问题的方式总是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差异,新型工业化范式的核心内核具有普遍意义,是当今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亚洲“四小龙”的工业化成功实践,为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资源禀赋、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制度环境的差异巨大,因而,各个国家或区域其新型工业化实践和实现路径必然不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之路是范式进步的具体写照。
深入一步探求表明,新型工业化范式具有技术经济范式的特殊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关键生产要素。Freeman和Perez[7]认为,“关键生产要素”的变迁是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桥梁和纽带。新型工业化范式的“关键生产要素”是知识、计算机芯片和互联网等,不同于以钢铁、乙烯和矿产资源为“关键生产要素”表现形式的传统工业化范式。
(2)主导技术群落。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方式、途径和规模是由一个或几个主导技术群所决定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主导技术群也会发生变化,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也会因之改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环保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群落已经形成,其产业化进程在深刻地改变着各国传统的社会经济结构,一些新型的工业化国家抓住了这一主导技术群发展的时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传统技术经济增长范式的更迭。
(3)经济增长方式。传统的工业化范式下,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是主导产业,资本、原材料和能源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的目标主要是通过资本、设备等有形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粗放式的甚至是资源掠夺式的经济增长范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生态代价,如巴里•康芒纳[11]所言:“美国战后技术变迁产生的,不仅是宣布了具有很多预示意义的国民生产总值上的126%的增长,而且有一个在比率上高于国民生产总值10倍的环境污染水平的上升”。新型工业化范式下,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智力和信息是主要的战略资源,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知识、智力等无形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的,是一种集约式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4)适宜的组织形式。传统工业化范式下,股份制公司成为最普遍的企业经营模式,企业的生产经营日趋规模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复杂化,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企业中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价值将被高度重视和合理估价,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知识创造活动即知识创新成为组织最重要的活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所发挥的效能日渐增大,中小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并获得充足的发展空间,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信息产业将成为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信息产业的发展不但会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而且带来了一系列新型产业的蓬勃兴起,将极大地放大全球经济发展的步伐。
3.3 新型工业化范式的主要特征
新型工业化范式是传统工业化范式的“突变”,这种突变特征主要表现在:
(1)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传统工业化范式其内在逻辑上具有逆生态性或与环境、自然的不和谐性。传统发展模式是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排放”为基本特征的开放的、线性发展逻辑,它的开放性是指为追求经济发展,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地掠夺资源、破坏生态环境。这种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两高一低”,即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大量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而且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越大,最终将会丧失发展的后劲,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是以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科学地利用、开发和保护资源,坚持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创新技术体系。经济发展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通过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来达到缓解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目的。其表现为“两高两低”,即高利用率、高循环率、低消耗和低污染,实现了物质、能量梯度和闭路循环使用,最终实现了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2)新型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模式
工业化和信息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长河中不同的子阶段,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之间虽然总体上是依次递进的,但各个阶段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和严格依次单列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若干阶段是并列存在的,呈错落交织状态。工业化孕育了信息化,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没有工业化的发展,就没有信息化兴起;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延伸和发展,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信息化能够助推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缩短工业的进程和时间。为完成工业化进程,英国花费了200年,美国、日本花费了100年,而新型工业化国家之一的韩国只花费了30多年。因此,将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对经济社会具有“重塑”功能。
(3)新型工业化是将知识视为最关键生产要素的发展新模式
由于知识资源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等显著特性,从而使资本――这一传统的最稀缺的生产要素逐渐失去了其主导地位,知识成为生产要素中最具创造力和价值的核心资源。在新型工业化范式下,依赖稀缺物质资源的生产逐渐转变为依赖技术与知识的生产,社会生产围绕知识生产知识扩散知识应用的过程展开,产业之间以知识传导和价值实现为链条形成动态的经济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快速成长和发展。
与此同时,又以知识共享效应和收益递增效益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不断高级化,从而最终使整个社会经济得以长期持续增长和发展。因此,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是价值,知识是组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4)新型工业化是“以人为本”的发展新模式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置于经济和社会的核心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科学发展理念,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工业化“见物不见人”,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做法。
20世纪50年代初,经济学家Schultz创立了人力资本理论,他认为人力资本是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原因,并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就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12]。1983年经济学家Romer[13]在其新经济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即人力资本和新思想)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可见,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是科学之源,知识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知识与人始终是形影不离的,人既是知识的载体,又是知识创新的主体,知识资源的源泉是人力资源,良好的人力资源将为组织提供无穷的发展动力。因此,可以说组织通过知识积累获取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必然是组织获取人力资源优势的过程。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我国的国情“特质”是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然而Romer意义上的人力资本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力,认知科学的研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体能、技能、智能三者存在两组简单的等比级数规则,即对于体能、技能与智能的获得,社会需要支付的成本分别为1∶3∶9,而人的体能、技能与智能对社会财富的贡献则分别为1∶10∶100[14]。为此,一方面,引导、激励和强化个体和组织的学习能力,鼓励个体在团队中分享知识,加强知识的扩散和转化,不断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化素质,增加劳动者身上知识存量,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存量,加快普通劳动力向人才资源的转化进程。另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就业渠道,有效地解决好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4 结束语
本文认为新型工业化的实质是一种技术经济范式的确立,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产物。21世纪人类必将全面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竞争的基础,以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化范式,必将成为后发国家顺应世界科技经济发展趋势,实施跨越式发展,实现富民强国的现实路径选择。
参 考 文 献:
[1]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21-47.
[2]伊姆雷•拉卡托斯,等.批判与知识的增长[M].周寄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88-90.
[3]郑雨,沈春林.技术范式的结构意义[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62-64.
[4]Dosi G.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J]. Research Policy, 1982, 11(3):147-162.
[5]Sahal D. Technological guideposts and innovation avenues[J]. Research Policy, 1985, 14(1): 61-82.
[6]Rosenberg N. Perspectives on technology[M].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 45.
[7]弗里曼,佩雷斯.结构调整危机:经济周期与投资行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58-74.
[8]G•多西.创新过程的性质.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81-282.
[9]弗里曼.绪论.载于G•多西等编.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M].钟学义,沈利生,陈平等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2.
[10]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钧,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
[11]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116.
[12]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3]Romer P M.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98(5): 7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