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范文

时间:2024-01-18 17:58: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慧城市空间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慧城市空间规划

篇1

【关键词】城市空间组织;规划;智慧

引言

智慧城市是以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智能技术与城市设施建设、居民活动、城市空间相结合,形成一套智能基础设施、智慧公共服务和智慧产业等功能。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城市建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先进、信息网络通畅、科技应用普及、生产生活便捷、城市管理高效、公共服务完备、生态环境优美、惠及全体市民的智慧城市。本文就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的转型方向和规划准则进行讨论。

1、城市空间组织与规划的转型方向

1.1社会化转型

原先的以去单位化为核心的市场化转型中,虽然推进了市场化和工业化,但逐渐显示出市场调节机智的不足,社会发展滞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持续恶化,一个可持续的城市需要社会化转型。社会化转型应朝低碳、提升社会公众影响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碳循环多源叠加、多汇锐减,源汇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城市空间结构呈现高碳格局,在建设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探索面向低碳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加快疏散中心职能,重新回归功能混合和紧凑发展,积极促进职住匹配和再平衡,治理交通拥堵、交通能耗和排放。通过空间的组织机制,促进空间资源的平等供给,设计城市规划的利益再分配和调节机制,保证基本物品的均等分配。在转型中出现“单一用地、设施供给不足”的现象,居民职住分离,这显示了城市规划依靠空间组织结构、土地利用等空间政策对生活质量改善不足,这让我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应以“空间、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为出发点,突出“以人为本”的观念。

1.2市场化转型

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空间重构发生在制度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城市化的道路转型是渐进的,城市空间的市场化转型大体可概括为“去单位化”,单位制是建国后30年中国城市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和组织形式,主要特点是居民职住接近,土地混合利用,设施供给齐备,经济生产和行政管理高度统合,日常行为空间与物质功能空间高度重叠,在之前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单位制的模式显得有些僵硬,阻碍了城市经济利益的提高,对居民的空间需求也有一定的压制,单位制的解体,实现了土地利用模式的转型,单位人转变为社区人,社会组织模式加快转型,去计划指令大力推进了城市化、拉开了城市框架、拓展了城市容量,城市空间重构由经济利益与市场力量所控制主导,并将地方行为、土地财政捆绑在一起。但其的快速郊区化规模和速度失控,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如高碳化、不公正、低生活质量等。要想做到市场化转型,地方政府利用空间资源,通过土地经营、资金杠杆滚动手法推动郊区房地产开发,将开发所得用于市中心改造,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进一步推动郊区居住开发。“积累体制”从单位转移到城市,地方政府发展城市经济、改善投资环境,实行“大力推进城市化、拉开城市框架、拓展城市容量”的经营策略。

1.3智慧化的转型方向

智慧城市规划即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以达到使城市生活更加智能,高效利用资源,带来成本和能源的节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环境污染,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智慧城市化转型围绕居民的活动与地理空间的关系,打造便捷、舒适的生产生活服务设施,构建高效、畅通的城市各类要素流网络,营造生态、低碳的城市功能空间。通过感知网络、“三网融合”技术和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对整个城市进行公众服务、社会管理、社会监督。做到智慧化转型,要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引导技术与生产、生活、社会生态的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避免技术过渡超前发展而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结合物联网、信息技术等基础网络和系统建设为重点,搭建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数据平台和智能应用基础,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

2、智慧城市空间组织的规划准则与方法

2.1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准则

结合可持续城市空间模式的研究,提出“低碳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生态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紧凑城市空间规划策略“等空间规划策略,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将各种社会价值取向融合在一起,对不同的社会价值取向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进行协调解决。可持续城市空间能够为市民带来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空间福利和机会,实现工作、居住、零售等综合职能,使城市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按照生态的准则来规划控制城市空间,达到生态系统健康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标准,同时,通过城市空间的规划控制,倡导公共交通和绿色交通的城市空间模式,进而达到低碳的目的。

2.2特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规划准则

城市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目标,当一些重大的事件会对城市空间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如战争、自然灾害、奥运会、世界杯和一些大型的建设目标等。通常这些特定的城市的空间规划会和其时代价值观结合,加上特定的城市发展目标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城市空间准则和标准从而形成特定的城市空间规划。根据城市空间形态、城市景观风貌、城市公共活动体系及城市景观地标体系,通过特色要素的相互联系以塑造不同层级的特色空间,同时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依据空间景观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城市总体设计,提出空间特色塑造的目标与方案。

2.3智慧城市空间组织规划的方法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将智慧城市发展理念融入到已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内容,打造新的融智能技术、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制度文化为一体的城市生产、生活和空间组织范式。通过空间规划控制减少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保护城市内部的绿地和生态系统格局,引入生态的法则约束城市环境,通过生态导向的城市空间规划控制从而实现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同样智慧城市将对智力和社会资本、包含传统交通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为动力,提升社会服务效率、促进生态、低碳经济发展,实现城市的生态、低碳、协调、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在城市建设活动中注重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追求数量,结合城市的自身优势,对城市空间进行特色规划,同时需要紧密结合市民生活,对特色地段和廊道特殊规划,适应人的活动需求,综合市民、规划管理者和专家的主客观评价,提出可靠的技术方法和成果。

3.小结

通过对智慧城市的空间组织和规划的研究,我们总结出要想做到智慧规划,就必须做到可持续城市发展,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协调居住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同时也应利用现在的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更方便快捷的进行。与此同时,注意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2010

[2]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城市规划学刊[J]2011

篇2

关键词:古民居;形态;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J29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213-02

江南文化以中国文人文化为主要特征,它典雅而高贵,将人本文化转化为生存环境,江南古民居建筑是在这一理念引导下的生成物,形成了具有强烈地域民居建筑形态特征和人性文化的居住环境特色。江南居民师法自然,形成依水而建的水乡民居建筑形态;追求“天人合一”,形成以人而建的木质结构民居建筑形态;崇尚文化品位,形成以群体而建的园林景观式的民居建筑形态;讲究人性品质,形成以形式美而建的民居构造形态。

古民居建筑形态是现代城市精华,是城市公共空间形态规划的必然要素,古民居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民族文化沉淀的结果,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所留下的居住环境痕迹。城市空间形态规划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人与物的和谐,物与物的和谐,是在追求现代化的前提下,不失去古建筑风貌的城市古民居建筑保护与规划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人居环境的和谐,是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历史性的和谐,是城市形态在现代化城市规划中的审美文化的和谐,也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求。

从形态学来讲,城市空间形态分为实空间和副空间,实空间包括房屋建筑、市政设施、广场、街道、历史遗迹以及江河湖水,它们是城市构成的基本骨架和主要空间实体形态。副空间是自然空间与人为空间的物与物之间的空间,是城市规划中构成视觉深度和广度空间之形式美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从形态结构来看,形与态是两个概念,形是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所呈现的形状,这个形状是有机体的结合物,是客观存在的形式。态是形状所呈现的一种品质,一种视觉审美的心理结果,是物化了的形状态势。形态有自然构成和人为构成两种,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人为构成形态,即使城中有山、水、河、湖,也是按人的生活活动空间、文化审美空间等去构建和构造完成的。所以城市空间形态是人性化了的空间,是建造者的生存意志、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对古建筑形态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作用研究,不仅从它的历史文化价值去研究,还要从古建筑形态学的角度和古建筑的实用价值去研究,对古民居建筑形态在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规划中的美学理论进行探讨。

一、以“锅”形形式布局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地位

城市中的古民居建筑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征,是人们社会活动所留下的居住痕迹,一座城市正是沿着这些居住痕迹的历史发展而发展。它是古代建筑艺术遗产的展示,体现了民族的智慧、民族的文明、民族的精神、民族生存的历史轨迹。现代城市离不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轨迹,离开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痕迹的城市是没有文化内涵的城市。古民居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它在现代城市的存在,起决于人们对民族文化的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以及对民族文化存在形式的认识,突出城市文化的历史地位。

以古建筑为中心地位的现代城市规划,应该让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更加了解城市发展的历史,应以古建筑为中心,以放射式向四周扩散,以年轮形式体现城市不同时展的历史,这种构建形式,在建筑形态学上叫做“锅”形形式的城市布局。

古民居建筑形态多以低层建筑群为主体,作为城市中心来规划,形成中心低,四边高的城市格局,以古建筑作为城市中心布局,周围留存不同时展的文化痕迹和时代特征,留下现代文明的高楼大厦的建筑形态,体现城市发展的历史年轮,这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的理想布局,体现了古民居建筑与现代建筑的对话,历史与现代的对话。所以,以“锅”形形式规划城市,是理想的现代城市的规划之一。

二、以线性“带”状形式布局 构建水文化民居建筑形态

水是自然规律的产物,河道也是水作用下形成的自然形态,水的流动形成了河道的独有的线性特征而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水是本源,是人类生存之源。人类利用水,形成了水文化,由于大自然的作用,河流成了江南城市的水系文化特色,也是江南城市特色,河流以线性“带”状形式影响了江南城市布局。自古以来,人们师法自然,依水而建的古民居建筑群更是江南城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以线性“带”状形态而影响城市的布局,因为河流贯穿交错于江南城市之中,这种线性“带”状形态构成了江南城市的骨架。河道两岸低层的古民居建筑群与现代城市高楼大厦、绿地、街道及广场,呈现鲜明的对比,主题突出,使现代文明与古代文明变相辉映,形成江南城市独具一格的美丽风景线。科学的、合理的、人性化的江南现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充分体现了江南城市水乡特色,也是现代化城市与水资源、水文化的对话,也是古代文明上与现代文明的对话。

三、以空间形态的形式美

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和谐的节奏美

城市空间形态中人为构成形态,城市中的山、水、河、湖,也是按人的生活活动空间、文化审美空间去构造完成的。城市空间形态是人性化了的空间,是建造者的生存意志、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的具体体现。

篇3

【关键词】 综合体 智能化 现状 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对于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强,所以城市的综合体和智能化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当城市逐渐地完成综合体、智能化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水平将会得到大大地提高,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方便,因此实现综合体和智能化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

一、综合体、智能化的定义

综合体智能化是包含了两个概念,分别是综合体和智能化,所谓的城市综合体是指将商业、办公、居住、休闲娱乐等等各种生活活动都聚集在同一个地方,从而形成一个非常方便的生活圈、娱乐圈,所以居住在综合体的城市的人们是非常地方便的,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综合体大的城市有株洲神农城。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智能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普及,智能化也将是城市的发展趋势,如果城市可以实现智能化,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地便利,在智能化的城市里,我们不需要挤地铁,因为在智能化的城市里,我们可以有效地掌握到地铁的客流量,从而有效地避开客流高峰。

二、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还只是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首先对于部分的大城市来说,要成立一个综合体智能化的城市的成本是非常大,第一大城市的人太多,要建立一个融商业、办公、生活、餐饮等等各个方面为一体的城市是有一定的难度,其次对于一些二三线的城市来说,虽说人们的数量没有一线城市的多,但是二三线资金有限,也是很难建立综合体智能化的城市。所以说我国的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目前我国比较经典已经实现了综合体和智能化的城市有株洲神农城。

三、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发展和机遇

1、智慧经营。所谓的智慧经营是指通过相关的智能化设备来分析广场上客流量,从而根据客流量来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例如在周末客流量比较多的时候,要吸引顾客的注意力就比较容易了,因此在商品展览区应该展示一些比较新潮有趣的商品,并且写上相应的折扣范围,从而更好地引起顾客的购买欲望。当客流量比较小的时候,店家们就要纷纷打起价格战,从而更好地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所以当实现了智能化的时候,商家就可以根据客流量的数量来恰当地制定相应的销售计划,从而更好地实现利润最大化。

2、智慧管理。所谓的智慧管理是指要在综合体的城市实现智能化管理,从而方便人们群众的出行,例如智能化停车场管理。所谓的智能化停车场是指当车主进入了停车场后,会有相应的软件将停车场的停车情况展现出来,通过软件的展示,我们就可以明确地知道那个地方是有空位可以停车。

3、创新的智能化手段。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实现城市综合体和智能化的时候,我们应该根据顾客的需求来实现各种创新的管理和经营。

四、如何做好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管理

1、做好监控中心。对于综合体智能化的城市来说,我们必须要做好相应的监控中心,这样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才能更好地根据监控来解决问题。比如当某个楼层出现了盗窃事故,我们就可以根据监控视频来锁定和追踪犯人,从而更好地确保我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2、做好服务中心。随着城市实现综合体智能化,人们的生活、办公、娱乐都处于同一个地方,这个时候就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矛盾,而且我国的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还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我们就要做好各种服务工作。为了更好地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服务态度和质量,各个部门都应该开展相应的服务窗口,从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提高人们对于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满意度。

3、加强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要更好地实现综合体和智能化的城市,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那么在实现智能化的时候,我们就要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比如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监控和分析的局域网络,在这个局域网络中,我们可以共享各种信息资源,比如写字楼、商场、停车场、酒店等各个主体就可以将自己的相关信息都共享到这个局域网中。然后各个商家就可以借助局域网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提高自己的营业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的综合体智能化发展是必要的,在我国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政府要加大对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建设资金,人民群众也应当支持城市综合体智能化,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快我国城市综合体智能化的发展进程,进一步地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 考 文 献

[1]齐宇.城市综合体地下车库空间导向性与识别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

篇4

关键词:海绵城市 建设 问题 措施

1、导言

建设海绵城市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一场重大绿色变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城市提高生态治理和生态智慧水平,确保城市绿色宜居和可持续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和人口均衡型社会,都突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价值意蕴。建设中将雨水作为城市水资源的重要补充形式与研究对象,设计城市降雨过程控制与管理方案。

2、海d城市概念的提出及含义

我国的传统雨水处理观念是“快速集中,末端处理”视资源为灾害,这必然会引发“遇水必涝,逢旱必干”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立足长远,不再以征服者的态度对待自然,而是尊重自然,向大自然学习采用“源头处理,分散集中”的方法,将雨水“渗”在原地涵养水源,“蓄”在原地方便调用。从2014年至今,我国政府连续出台了多部指示文件,为各地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区提供了理论指导,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城市的“海绵化”进程,这也是我国继园林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一系列政策引导的城市建设理念后出现的全新概念。我们要将雨水资源化,而不是迫不及待地将其排走,要考虑把有限的水资源截留下来,利用自然的力量去净化雨水,从而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无论如何“灰色”刚性的给排水系统已经暴露出了其严重的自身局限性,阻碍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市水危机新一轮的关注和对传统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反思。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雨洪及水环境的整治问题,在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指导以及学术领域和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的努力推动下,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

3、海绵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3.1新旧观念的对抗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不难发现,传统城市建设大都采用“以求应供”的模式,导致大量资源的不合理堆滞浪费。而海绵城市的建设模式却如它的名字一般,有弹性地“以供应求”。从根本上与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模式区别开来,也就使得大部分企业难以适应,从而成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阻碍。传统的城市雨洪管理建设设施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地面下纵横交错的下水道正是最好的体现。仔细想想,我们不难发现:雨水直接变成了废水。事实上,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强,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的逐步稀缺,雨水――资源回收率及其低的天然水资源,是具有超能的创造力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效益,生态上带来的益处简直是国人的福音。所以,深入贯彻落实“海绵思想”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海绵思想,即有弹性的思想,以海绵城市为出发点,不拘泥与时代,不拘泥于生活。以此逐步构建生态和谐的社会。

3.2建设规划碎片化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城市建设规划的碎片化就是最近一段时间经常被提及的一个突出问题。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有些城市不注意或不善于对城市综合问题的梳理和把握,也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建设方案,仅停留在简单盲目地上一些支离破碎的项目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任南琪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质应该是城市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综合整治,而不是一个点一个点地进行治理,采取碎片化方式推进。海绵城市应该以自然为先导,以循环为关键,以功能为切入点。海绵城市建设并非“治水”“堵水”,而要与水为友,以水养人。

4、海绵城市建设措施

4.1转变城市建设理念

变原有城市建设中只注重开发的强度而不注重生态环境转变为以生态环境约束城市开发建设的强度;转变原有城市生态环境单靠“治理”转变为“源头减排、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统筹设计”的建设模式。从源头减少雨水的径流量,提高地表的渗透率;径流过程中设置滞留带延缓径流洪峰,从而降低降水的排量;对集蓄的雨水进行净化、治理,提高雨水的再生利用率;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城市绿地、城市水面进行统筹设计,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4.2创新海绵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科学的体制机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着规范化、制度化和定型化的作用。建设海绵城市不能简单地从工程技术层面去理解,而应该将其看作是涉及体制改革的重大系统工程,要着力破除旧体制,创设新体制,将生态技术与行政管理体制设计、管理部门的优化重组、管理文化创新等结合起来,统筹协调好各方面的复杂关系,在生态理性、生态智慧、生态制度、生态技术、生态文化等紧密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合力中予以协同推进。第一,在整体性思维指导下整合相关部门形成合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建设海绵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界对城市的影响关系以及城市的生存空间规划、建设方式以及组织管理等诸多复杂性、交织性和系统性关系,需要破除条块分割各管一摊的传统行政管理体制,注重加强城市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和合作,消除要素不协调而阻碍城市有机体系统发展的各种因素。第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制度化。规划是为了使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能按预期目标有效实现而制定的计划。海绵城市建设应规划先行,而规划应制度化,杜绝主观性、随意性和短期性。要通过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论证、专业技术人员设计、城市居民参与、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的评估论证,从环境战略评价的高度科学编制规划,建立海绵城市空间规划体系,注重规划的连续性,以确保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3加强海绵城市的规划、管理、控制及落实

海绵城市在建设之前,首先要明确海绵城市的总体规划与控制目标,制定实施原则与实施策略,规划重点实施区域,并将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落实至各项相关规划中。其次,海绵城市建设、修护的实施要通过相关规划予以落实。其要着重实施的规划包括:地块的规划、交通道路的规划、城市绿地的规划、城市水系统的规划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理论的沉淀与发展,如今已到了理论发展的攻坚阶段,我们要做的是如何准确、高效地将理论付诸实践,并从实践中吸取经验进一步升华完善理论,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推进的重点和难点,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衬映下,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也必然会使绿色生态家园在这个时代火树银花般精彩绽放。

参考文献

[1]方世南,戴仁璋.海绵城市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7,01:88-92+99.

[2]刘严萍,王磊.海绵城市建设面临的潜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7,01:36-38.

篇5

地铁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特点正日益成为一座城市拥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显著标志。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必定是具有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当今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是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本文通过对本土地铁站,国内外知名地铁站的介绍分析,浅析“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在当代环境陈设设计中的重要指导地位。

关键词:地铁车站 艺术陈设设计人性化设计理念

中图分类号:TU972+.2文献标识码:A

城市化现象正逐步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城市建设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地下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快速、便捷、高效和低污染等优势正日益成为一座城市拥有现代化交通体系的显著标志。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大都依靠修建地铁来缓解和改善交通状况。地铁不仅是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展现,而且是目前解决大都市交通紧张状况最理想有力方式。

就我国而言,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发达地区转移,大城市的交通拥挤状况将更加明显。从新世纪开始,我国首次将“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列入国民经济计划发展纲要,并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地铁作为一个城市的门户,对城市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意义。而成功的地铁车站设计必定是具有美观的视觉感受,甚至能成为一座城市的重要标识。

一.提升我国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设计艺术化的必要性

城市轨道交通对改善现代城市交通困扰局面、调整和优化城市区域布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发挥的作用,己是不容置疑的客观现实。对此,我国的大、中城市决策层己普遍有所共识。观念的转变,带来了实际行动的飞跃,从而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发展,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至今,己有30多年的历史,最初只有北京地铁40多km的运营线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又有天津地铁7. 4km、上海地铁65km和广州地铁18. 5km投入商业运营。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截至2005年,全国己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重庆、武汉、深圳、南京10城市20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444公里。而且,从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看来,这些城市的地铁规模与世界先进国家相当。因此,研究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是非常有实际意义和价值的。

虽然地铁的发展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但是作为一种特定的建筑类型和城市空间类型而言,同其它诸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等建筑类型和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相比较,它的发展历史还是较为短暂的,它的建筑空间特征还没有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形式。理论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土建与设备系统的发展上,对空间设计的研究相对较少。

过去,地铁车站的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更多地关注装饰材料的选用,照明设计,颜色的配置等室内设计的手法运用。当今的地铁车站作为都市要素而存在,不仅仅是交通功能的载体,更是融合文化信息科技的多元综合体,是交通换乘、商业、娱乐休憩等城市功能集于一身的地铁车站综合体。地铁空间设计应更加注重满足人的行为需求,消除人在地下空间中的不良生理心理反应,注重安全与防灾设施的设计,注重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需求。

在城市地铁交通的建设中,简捷、健康、安全、环保应该是构思的基本要求。地铁建筑室内设计的造型风格综合而言,也应该定位于交通建筑简洁、大器、具有时代气息的“性格”,并适度地考虑地域文化和与地面建筑环境的呼应。地铁建筑的结构构成和空间形态,则是地铁室内设计的前提因素。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实地调研

图一(笔者拍摄)

武汉地铁2号线,是武汉市首条开工建设的地铁线路,也是全国第一条跨越长江的地铁。武汉地铁2号线共设21个车站,其中15个将进行标准装修,6个进行特色装修。

其中采取了很多人性化设计,比如设立女性候车区(见图一)、安装防踏空安全条等。 据介绍,设置女性候车区的目的在于,早晚搭乘地铁人数较少的时段可以保障女性安全。女性候车区将辅以监视设备,女性乘客进入某个特定车厢乘车,从而可以彼此照应,保障人身安全。

此外,2号线汉口火车站、洪山广场等部分车站设置有专门的母婴室,室内设施标识及颜色温馨宜人,母亲们若有需要可在这些车站下车,进母婴室给宝宝们哺乳、换尿片。2号线一期工程每个车站均安装了一台自助借书机(见图一),只须轻触荧屏,便可自助借书、还书。

图二(宝通寺站,光谷广场站)

6个特色装修站各有主题,令人赏心悦目。汉口火车站站以“黄鹤归来”为主题。站厅层上方设有天井,引入自然光照明,腾飞的黄鹤雕塑象征武汉以开放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中山公园站以“幸福武汉”为主题。墙壁上设置了棵棵苹果树造型,树上的苹果为立体造型,中间开口,里面镶嵌着武汉地铁集团面向全市中小学生征集的关于地铁的画作,色彩绚丽,想像丰富。洪山广场站的特色装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以书页造型为视觉焦点,喻意“书山有路”;另一部分为楚文化墙,将栩栩如生的楚文化刻入墙面,展现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宝通寺站(见图二)设置了菩提树雕塑墙,意在让人们在忙碌之余偶尔停下脚步,让心灵沉静。光谷广场站(见图二)以“未来城市”为主题。闪烁的灯柱营造出独特的光影视觉效果,意在让人从具有艺术感的抽象画面畅想未来科技之城的美好景象。

三.国内外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设计案例

2.1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

图三(斯德哥尔摩地铁)

斯德哥尔摩地铁(见图三)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地铁系统,很多地铁线路大打文化牌,但迄今为止,没有哪条地铁能像斯德哥尔摩地铁这样别具一格――它是世界上最特别的地下艺术长廊。

斯德哥尔摩的地铁修建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人们构思着如何去装饰每个地铁站,后来决定让一百多位艺术家分别用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构思来装点一个站台。于是一个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变成了一个世界最长的艺术长廊,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可以欣赏到各式风格的绘画,壁画,雕塑以及各式各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真是妙不可言。

为了让旅客忘掉他们是在地下旅行,地铁站通常设计得干净而具有现代感,但瑞典斯德哥尔摩地铁却不是这样,致力于提高生活品质的瑞典人,把地下铁建造成一条艺术长廊,总长108公里,每一站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这个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是世界最长的地铁网,在一百多个地铁站内人们都能欣赏到不同艺术家的作品。

斯德哥尔摩市的地铁每个站看上去都像是地下的岩洞,墙壁被装修成石灰岩的样子,凹凸不平。每站的岩洞都是不同的颜色,Akalla站颜色比较朴素,而T-Centralen则是鲜艳的深蓝色,洞顶则涂抹着各种延展开来的图形,像是植被又像是骨架,所有的这些跟地铁蓝色的门,黄色的车内扶手相互映衬,让眼前呈现一片色彩的盛宴。斯德哥尔摩地铁的几个站是在岩石中凿开出来的,留有洞穴状的“天花板”。它是古代和未来的结合。洞穴绘画是其点睛之笔。在其100个地铁车站中,有一半以上装饰着不同的艺术品,它们表现着不同的主题,给斯德哥尔摩地铁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和憧憬。最美的T-Central站(见图三),月台和铁道都从自然岩石中凿开,蓝白色的墙壁上画满蓝色的巨型树叶,加上特殊的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之中。

经过多年的建设,斯德哥尔摩的“地下艺术长廊”,开始赢得世界性的声誉。虽然该市地处海湾岩礁地带,水域穿插迂回,岛屿众多且高低起伏,但依凭着长期艰巨的劳动、高超的技术和智慧,它不但构筑了现代化的地铁系统,还成就了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陈列长廊。该艺术长廊巧妙结合开掘的自然地貌,表达主题宽泛,技术手段丰富,布局方式多变,艺术特征各异且识别性强,己较充分地勾勒出该地区社会的历史传统、文化艺术、社会生活、科学进程等不同侧面,并成为全方位展示斯德哥尔摩风貌的一个时尚而重要的窗口。

2.2 香港地铁“迪士尼”线――主题车站设计典范

图四(迪士尼线)

“迪士尼”线(见图四)是地铁系统的一条支线,连接东涌线和兴建中的大屿山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主题公园,工程范围包括兴建3. 4km长的新轨道和两个新车站。现有的东涌线将在阴澳加建一个新车站,连接位于竹篙湾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新车站。两个车站的设计与附近环境融为一体,列车的设计也别具特色。

车站和列车的设计将以缤纷欢乐、刺激惊险为主题,让旅客踏进车厢,在3. 5min的车程中即开始体验旅程的欢乐。多处运用迪士尼元素,形象鲜明,标识性很强。

四.“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的不断改善,现代社会物质的丰富以及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使人们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各层面需求不断提高。以设计者的价值观和对环境、生活的理解来“创造一种生活”的设计观念发生了转变。更多的关注空间环境和人的行为需求的研究,也就是“人性化”的研究。关注设计中的主体“人”―具体社会文化脉络中的使用者的价值观和生理、心理、文化等方面的真实需求。地铁建设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提高地下空间质量,从建筑和环境的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因此,应当以新的视角理解地铁内部空间环境的设计定位,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

“人性化”不是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法,它是一种设计理念。它告诉我们:在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如何体现人文精神。地铁内部空间环境设计对特殊人群的关注,加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注重通用设计,使地铁这一公共交通设施能为更多的社会人群服务。通过对地铁内部空间环境标识系统设计的完善,使人感到亲切温馨,让人消除地下交通空间中的方向迷失感。完善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环境防灾系统设计,充分保障人的生命安全,体现设计对人的关怀。当然,地铁车站室内陈设设计体现人文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陈设设计不仅仅要满足人们的视觉享受,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所以,“人性化”设计理念具有时代性的指导意义。

伴随着都市生活美学观念的革新和城市艺术形象展示空间的开辟,地铁系统(尤其是站点)的艺术陈设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美术家、雕塑家、陶艺师、手工艺者、建筑师、工程师等合作参与、大显身手的新天地,设计师们应更注重营造健康心理和生理环境,倡导“人性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陈立道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同济出版社,1997年;

2. 王文卿著,《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同济出版社,1997年;

3. 常怀生编译,《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国建工出版社,1999年;

篇6

从空间分布来看,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核,城市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心。现代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可持续、产业结构可持续、城市功能可持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可持续。创意经济的内涵极具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征,大多数国际性大城市在实现工业化以后,都把发展创意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举措。我国相当一部分区域中心城市已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

创意经济兴起的背景

创意经济兴起和繁荣于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主要转移到依靠人的个体创造力、文化艺术等创意要素的时候,创意经济应运而生,在客观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1.创意经济是资源环境和市场约束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创意经济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欧洲。发达国家的老工业城市,随着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的过程,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化。由于传统制造业能耗高、污染大、产品附加值低,受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制约,逐渐转移和衰退,城市出现产业空洞化。要实现财富和就业的持续增长,必须发展以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为核心要素的新经济形态。

同时,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传统制造业无法依靠低成本和规模化与外部竞争,不能进一步增加财富和就业。唯有依靠创造力才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占据价值链的高端。上个世纪末,随着北欧各国失业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发现加入设计等创新力量,可以协助传统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进而增加就业机会。北欧各国的创新意识与思维,慢慢把文化色彩融入到产品设计,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需求,拉近了产品与生活的距离。创意经济在世界发达城市应运而生,以创意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壮大和兴起。

1998年最早提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英国,2002年创意产业已经占到GDP的7.9%,跻身于英国第二大产业,仅次于金融服务业,但它所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金融业,达到195万。其首都伦敦创意产业的贡献度已经超过金融服务业,英国经济实现从制造型向创意型的转变。在20世纪90年代,创意产业的增长是服务业的两倍,是制造业的四倍,迅速成为各国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2.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促进生产和消费的创意化

创意环节在传统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创意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决定因素,在产业层次上形成了广泛的创意指向。即便是像汽车、手机这样具体的产品,决定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也已经变成非功能型的设计和品牌文化,全球的领先制造商都已经把产品的设计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在技术趋同的情况下,设计正在成为决定该产品是否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游、动漫、出版、设计、软件、影视等数字内容产业,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部分。这一改变的背后是人们对于创意消费需求的增长,创意产业由此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创意经济高度融合了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征

所谓高级形态,是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时间纬度看,创意经济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特性,但它的产生不是从可持续发展观形成之初就有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区域经济发展表现出三个转变,一是区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由物质、生态、环境等自生性资源向知识、技术、智力等再生性资源转变;二是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三是城市经济形态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创意经济、总部经济、流量经济等知识经济新形态转变。创意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属性,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级形态。

1.创意经济最大限度的发挥了知识经济的优势和特点

一方面,与依托大机器的工业经济相比,创意产品和服务以数字化创作生产、网络化传播消费为基本特征,生产和消费天然具有空间占用少、物耗能耗低、污染排放弱的特点;另一方面,创意经济以信息技术和数字虚拟技术为基础,使传统意义上边界清晰的不同产业,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创意的力量形成产业融合趋势,极大地消解了时空距离和常规资源对传统产业的制约,降低了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

2.创意经济从客体资源开发转变到主体资源开发

创意经济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来自于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主体资源。在工业经济时代,创意或创新价值的实现与产业链紧密结合,人们更加关注产业链的中低端,客体资源的开发主导着经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打破了产业发展的惯例,科技飞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提高,迫使产业缩短升级和更新的周期。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生态环境危机的困扰,更加注重创意生产、技术研发等价值链高端环节的几何倍增效应,以开发主体资源为核心的创意经济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3.创意经济核心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创意经济的核心资源是创意,创意指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等非物质资源,包括再思考或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思考问题的能力,从似乎杂乱无章或截然不同的事物中发现共同线索的能力,敢为人先的能力,修改规则的能力,想象未来方案的能力等。创意是无形的智力资源,通过知识产权有形化,相对于有限的物质资源,创意资源是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韩国将创意产业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提出“资源有限,创意无限”。创意资源具有独特性、可传承性、非磨损性、流动性、共享性和无限增殖性,决定了创意经济的可持续属性。

4.创意产业是区域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意产业位居价值链的高端,是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创意产业也是创新性产业,大致包括制造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高端部分,属于现代服务业新型产业范畴。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指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高、耗能和污染低,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产业群。创意产业是在全球产业升级需求下,追求创意突进和价值提升的结果。创意产品的生产,输入的是知识、技术、文化等非物质性的、无形的创意资源,经过创意主体的创新,输出的是高附加值的、无污染或者低污染的创意产品,是一种有利于与环境的生产方式,创意产品,具有生态环境的弱胁迫性、资源利用高效率性、产业发展强持续性和经济发展的强带动性等环境友好特点。如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设计、广告设计、商标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使知识含量、文化含量成为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因素,创意产业的自主创新速度和水平是决定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具有节约型经济的特征。

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1.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主导产业的配置是决定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的重要因素。区域产业结构的演进遵循在主导产业的带动下,产业部类之间的比例关系按照一、二、三次产业顺序依次更替,以及各产业内在经济联系的协调化的客观规律。首先,创意产业带动服务发展。现代城市主导产业形态演进表现为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的过程。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壮大是产业分化结果,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制约,城市产业逐渐分化,传统制造业移出中心城市,制造业中的研发、设计、营销、管理部门逐渐分立出来成为独立盈利的生产企业。其次,创意产业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现代城市是人才、技术、信息等战略资源的聚集地,创意产业发展体现了现代城市的比较优势。创意产业占据价值链的高端,是科技、文化和创造力的融合,产品附加值高。创意产业具有典型的“筱原两基准”特征,即收入弹性高、生产率上升速度快,是区域主导产业的战略选择。三是创意产业的产业关联效应明显。同时创意产业关联度极高,中、下游产业链可延伸性强,对区域辅助产业、基础结构的带动作用明显。

2.节约城市空间资源

城市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空间资源是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生性要素,也是制约现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创意经济的发展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地理聚集,创意产业具有集群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与其他产业不同,创意产业偏好对存量空间的组合利用和集约利用。

组合利用指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在城市废弃空间的集聚。依托旧厂房、旧仓库集聚兴起是创意经济发展的模式之一。工业化导致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的“大城市病”,驱使传统制造业企业迫于成本压力逐渐转移出中心城市,选择新的区位。制造业的移出导致城市产业空洞化,城市中心区域出现大量闲置空间。创意经济发展之初,其产业组织和生产活动规模较小,对空间成本比较敏感。城市废弃的工业建筑历史悠久,有丰富的工业文化内涵,经过设计组合,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与旧城改造相比,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新业态与旧厂房、旧仓库组合,降低城市改造成本,空间组合配置效率高。国内外有大量创意经济组合利用城市存量空间的成功案例,美国纽约下曼哈顿休斯敦街以南地区(SOUTH OF HOUSTON STREET,缩写为SOHO)随着制造业迁出,原有19世纪制造业发展时的厂房仓库,被当地艺术家运用现代艺术风格进行设计处理,使SOHO成为先锋艺术和前卫的代名词。我国上海也依托旧厂房、旧仓库已经发展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

集约利用指创意经济在城市高校周边区域以及产业开发园区的集聚。依托大学和开发区形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也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高校周边区域和开发区是技术、人才、研究成果的集中地,往往成为创意产业集聚的先导区域。创意产业的产业组织形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空间上与高校周边区域和高新技术园区融合,首先可以避免园区重复建设,节约城市空间资源;其次便于共享高效的创意资源和人才资源,产业园区的技术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扶持政策,节约运营成本;三是利于构建城市创新体系。创意产业的强关联性,使之与制造业、服务业构成产业共生关系,地理空间上的集中,便于创意企业、高校及研究机构、园区管理部门之间共同构建具有知识外溢、规模效应、互动创新的城市创新体系。如上海杨浦区的“赤峰路现代建筑设计街” 就是依托同济大学土木建筑专业优势自发集聚起来的产业基地,短短860米的街道集聚了500多家建筑设计企业,在2003年创造了产值10亿元的业绩,空间资源集约配置效率极高。上海张江高科园区内的创意产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的创意产业园、武汉光谷的数字娱乐产业园、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数字娱乐软件园等,利用既有产业园区空间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提高了城市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

3.转型城市主导功能

城市功能转型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创意产业带动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引导城市主导功能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有效渠道。城市主导功能与其主导产业形态密切相关,首先,创意产业逐渐取代原有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制造业,通过面向市场提供研发、设计、创作等生产,进一步扩大城市的经济联系,增强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服务功能;其次,对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城市,创意产业有助于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创意经济是创新型经济,科技创新以标准化技术为核心,易于引进和模仿;而文化创意难以简单的引进和仿造,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和独特性。工矿城市、资源型等以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城市,在工业化过程中,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降,城市经济面临倒退。通过挖掘本地独特的创意资源,营造创造性、个性化的城市环境,吸引创意人才和创意企业集聚,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生产高技术、高文化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降低城市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和对生态环境的胁迫性,以文化创意的创新优势来弥补资源与资本的劣势,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4.集聚城市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是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城市的创意环境是影响创造性人才集聚的关键因素,创意环境优劣程度可用城市创意指数进行评估。美国文化经济学家理查德・佛罗里达认为,创意经济在当代经济中突起表现为一个职业阶层的崛起。创意人群的区位选择决定创意企业的区位选址。在创意经济时代,如何动员、吸引和留住有创意才能的人才是提高竞争力的根本。创意阶层分为“超级创意核心”(super-creative core)和创造性的专业人才。创意核心由“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其任务是“创造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的创造性内容”。创意人才的集中有明显的地域空间指向,往往偏好利便性高、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的创意环境还有很大差距。

5.促进城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同所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形态一样,创意经济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必要的物质资源,但是创意经济能够将这种物质依赖性降低到最小限度。相同的投入下,创意经济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最好,就业效应最明显,资源消耗最低,环境污染最小。这是因为,创意经济的发展立足于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创意具有高融合性和强渗透性,能够提高传统产业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产业聚合能力强,但合作成本低,很少与其他产业发生资源冲突。同时占用空间较少,引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小,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对环境友好。同时人的创造力、智力技能表现出相对的无限性,具有永续利用的可能,创意经济客观上实现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一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途径

1.开展城市创意指数研究,科学衡量创意经济对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是如何衡量和评估一个城市的创意经济发展态势和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立城市创意指数,可以科学判断城市发展创意经济的优势劣势、基础条件,评估和量化创意经济对城市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贡献。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区域经济学教授佛罗里达进行了国家和地区创意指数的先驱性的研究,提出区域性经济持续增长应建立在“3Ts”的基础上,即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以及包容(Tolerance),并照此框架提出了全球创意力指数”(GIC―GlobalCreativity Index),作为衡量欧洲和世界经济竞争力的主要指标。通过对14个欧洲国家创意指数的研究,结果表明欧洲国家在包容性方面有着明显的竞争优势。

2004年,香港在国内首次进行城市创意指数研究,构建了由结构/制度资本(Structural/Institutional Capital)、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以及“创意成果/产出”(Manifestations Of Creativity)组成的“5Cs”模型。上海在内地城市中率先开展创意指数研究,2006年了“上海城市创意指数”,指数显示,2005年上海市创意指数比上年增长9.1%,其中,科技研发指数增幅达25.2%,社会环境指数增幅达14.9%,人力资源指数增幅达5.2%。

2.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引导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的合理布局

创意经济的发展是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的共同结果。政府要有意识的将城市空间规划和创意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提高存量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通过转换废弃空间的功能,重塑城市形态、实施分区管理的空间政策等措施,结合创意经济的内在需求,保护自发形成的创意活动和创意产业集聚区,结合城市属性和产业基础,扩大创意产业发展的空间供给。北京、上海、深圳、香港等城市都十分重视将创意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2006年上半年,上海市已改造建设了50个创意产业集聚区,入驻了美国、日本、比利时、法国、新加坡、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创意企业,2005年创意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到全市GDP的7.5%,成为上海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朝阳大山子艺术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艺术和时尚地标之一;上海苏州河畔的创意仓库、8号桥创意产业园、海上海LOFT产业园、成都的红楼LOFT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都是政府主导下将城市空间规划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实践。

3.提高城市利便性,聚集创意性人力资本

适合创造性人才生活、工作和旅游的城市将成为创意人才集聚的优势区位。创意经济的发展遵循创意城市集聚创意人才、创意人才吸引创意企业的基本路径。据统计,纽约、伦敦、东京等世界性城市的创意人群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12%,我国创意人才在数量、层次和结构上还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苏州、武汉、长沙、成都、西安、重庆等许多城市,都将创意经济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但普遍存在服务业发展缓慢,创意性人力资本,特别是核心创意人力资本薄弱、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滞后等问题。城市利便性理论表明,高质的人力资源有向利便性高的城市集中的趋势。利便性指城市金融、法律、保险、交通等生产和餐饮、休闲、娱乐和体育等消费的现代化程度。创意人才一般属于高收入阶层,更加关注对城市的音乐、艺术等人文环境和气候、地理景观、生态等自然环境,利便性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城市将成为创意经济发展的优势区位。

4.完善制度安排,提高创意资源的丰厚度

知识产权是创意经济的载体,是创意产业化的关键。一方面,创意经济的发展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创意资源通过知识产权的占有和交易实现其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创意的投入和产出均带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过度保护常常导致知识产权纠纷和市场失败,限制创意经济的发展。制度安排的重点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强化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便于创意个体和机构获得知识产权,实施更加广泛的法律保护,提高违法成本;二是建设知识扩散共享的许可制度,完善图书、档案、文史资料等静态创意资源的扩散共享渠道,构建学习型的组织,提高动态创意资源开放度和分享度。三是健全市场机制,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意资源的高收益带动创意资源的高投入,形成创意经济的良性循环机制。

5.定位产业属性,发展独具特色的创意产业

篇7

作者简介:刘志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郑少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发达地区高职院校办学模式改革研究”(课题批准号CJA100148)、云南省省院省校合作项目(SYSX20130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2008年以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功能综合的大型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区域型职教园区、片区整合的专业组合型职教园区三种建设模式。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采取了政策引导与政府推动、超前规划与科学设计、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等策略。未来广东职教园区建设,需要正确处理“整体与个体”的矛盾、形成和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创新人才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

关键词:职教园区;模式;策略;广东

近年来,职教园区因具有集约化发展、资源共享、产业对接等方面的优势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成为一种新型的职教发展模式。《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面向更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1];《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则把“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作为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在这两份政策文件的指导下,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很多地市先后制定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广州、清远、肇庆、中山、佛山、东莞、深圳、珠海、惠州等市均制定了不同规模的职教园区建设规划,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职教园区建设。广东全省职教园区规划建设的土地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政府资金投入预计超过300亿元,可以说是广东职教发展史上的一项浩大工程。广东职教园区建设以珠三角为中心,以粤东西北地区为支撑,各地情况不同,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的选择也各不相同。

一、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模式选择

职教园区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园区定位、土地使用、资金投入、产业对接、校企合作等方面,所处区域不同、经济实力不同、职业教育资源基础不同、政府支持力度不同,职教园区规划建设的规模和方式也各不相同。综合考虑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服务面向等方面特征,可以将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功能综合的大型职教园区模式

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和广州教育城是广东省正在规划建设的两个大型职教园区,两个职教园区的总占地面积都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园区内的学生规模都超过20万人。大型职教园区有几个特点:

一是占地面积大,学校数量、学生数量多,建设规模巨大。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总占地面积约3322.03公顷(33.22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40亿;广州教育城总占地面积2035.91公顷(20.36平方公里),同时预留发展延伸用地10平方公里。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计划入驻中职、高职院校17所,分五个组团入驻,园区建成后学生数量预计达到20万人,加上教师、家属和其他服务工作人员,园区人员总规模约为24万人;广州教育城计划入驻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院校、6所技工学校,分六个组团入驻,学生数量预计达到20万人,园区人口总规模约为26万人。

二是功能综合复杂。清远市省级职教园区的建设目标是“以职业教育产业为驱动引擎,融山、水、林、城为一体,集教育培训、研发孵化、商贸服务、文化娱乐、运动休闲等功能的多元复合型宜居智慧新区”[2]。园区有非建设用地1434.78公顷,基本都是山水自然生态,城市建设用地中,除教学用地外,还有居住用地472.85公顷,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224.12公顷,交通设施用地222.26公顷。整体上是按一个新的城市区域来规划设计的。广州教育城的功能设计也十分复杂,包括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规划、区内综合交通规划、公共设施规划、绿地系统和水系规划、住房建设规划、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景观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地下空间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等等。

三是园区定位与城市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清远市省级职业教育园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成为广东省职业教育示范基地,使之成为清远市全面对接珠三角的着力点,推动清远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升级,吸引高素质人才,促进清远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广州教育城的设计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协调经过精心设计。广州教育城周边的广州开发区、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健康产业园等先进制造业片区对中高级技工形成了强大的需求,为教育城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另一方面,中新知识城、广州科学城与广州教育城的相互联动,将促进研发创新功能的发展;与此同时,增城副中心核心区(荔城)、中新镇区、镇龙片区等为广州教育城提供了宜居生活保证,最终形成“产-学-研-城”的相互融合的发展格局。[3]

(二)资源整合的区域型职教园区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工业经济和外贸经济较为发达,工厂企业众多,各地市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结构,对中高级应用型、技术型、职业型人才需求巨大,但职业教育资源总体还比较薄弱,分布也往往比较分散,不适合当地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南方职教基地”战略后,这些地市积极行动起来,统筹规划职业教育资源的扩容和提升,建设区域型职业教育园区成为一个重要选择。中山的五桂山职教园区、东莞的横沥东莞职教城、惠州的惠城区三栋镇职教园区都是比较典型的代表。2009年以来,广东实施“双转移”战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冀和粤北山区转移,粤东西北地区的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和珠三角地区转移,极大地激发了粤东西北地区的职业教育需求和发展潜力,部分地市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也在整合职教资源,建设区域型职教园区,湛江的湖光农场职教园区就是其中的代表。区域性职教园区有以下特点:

一是占地面积在500公顷(5000亩)以下,园区入驻院校数量3-5所。区域型职教园区的规模大小与该区域职教资源的整体情况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因此,规划园区大小、集中程度因地而异。中山五桂山职教园区2007年11月开工建设,规划总用地313.3公顷(3000亩),包括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中山职业技术教育实训基地、职业教育综合服务区等四大部分。位于横沥镇的东莞职教城2011开工建设,规划用地1500亩,总投资20亿元,包括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东莞理工学校职教城校区和职教城公共服务区四大功能模块。[4]惠州三栋职教园区2010年开工建设,规划用地面积3000亩,拥有职校5-8所、在校生达5万人以上。2013年,惠州市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和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进驻。

二是功能重点突出,院校组团方式多样化。中山、东莞、惠州工业制造类产业集中,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发展重点是进一步扩大中职教规模,推进中职教育与产业对接,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空间。2011年,中山市普通高校在校生3.63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5.69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2.88万人;东莞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4.51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12.18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4.82万人;惠州市普通高校在校学生2.2万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7万人,中职学校在校学生9.07万人。[5]针对不同的情况,职教园区的功能重点和院校组团方式各不相同。中山市职教园区、惠州职教园区是中、高职院校集中在一个园区发展,相互依托,资源共享;东莞职教园区则将高职园区和中职园区分别规划,东莞职业技术学院与东莞理工学院资源共享,中职园区理工学校与技师学院、公共实训中心资源共享。

(三)片区整合的专业组合型职教园区模式

珠三角地区的深圳、佛山、珠海等中心城市,职业技术教育系统较为完整,有较好的发展基础。2011年,深圳市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2.7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所,在校生2.97万人;佛山市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1.81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52所,在校生10.64万人;珠海市共有高等职业技术院校2所,在校生2.4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11所,在校生共2.72人。[6]这些城市在建设“南方职教基地”的方式上不是以新建职教园区为重点,而是以突出专业集群优势、增强职业技术教育与产业体系的匹配度为重点,根据区域产业布局来建设集约化、集群式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深圳市把“探索以产业园区为依托的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工程,列入《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根据规划,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将建设成高级技能与工艺型人才培养基地、中高职衔接和高技能人才的孵化器;盐田、龙岗两区组团建设物流、旅游和先进制造业职教基地;宝安、光明两区组团建设服装、汽车、模具和服务业职教基地;福田、罗湖、南山三区组团建设金融事务、电子与信息技术、珠宝和创意产业职教基地。

2010年,佛山市制定《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方案》,提出总部加基地的职教园区建设模式。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三江职业技术学院和三水工业中专、三水理工学校及三水乐平工业园等院校和企业为依托形成总部三水片区;以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广东轻工学院,以及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南海信息技术学校等5所中职学校、高级技工学校,连同佛山创意产业园、南海狮山工业园、省技能鉴证中心等企业为依托,形成禅桂片区;以顺德职业技术学院、顺德13所中职学校及部分大型企业为依托,形成顺德片区;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高明职业技术学校、高明技工学校及高明沧江工业园等企业为依托,形成高明片区。[7]

2011年,珠海市制定《珠海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提出整合资源,依据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深入把握珠海产业发展动向,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三大专业集群板块,建设集群优势明显的专业集群式职教园区。香洲区(含高新区)重点建设现代服务业专业集群,打造旅游会展、卫生护理、文化创意、计算机软件、金融数据处理等专业;金湾区(含高栏港区)重点建设航空港口石化专业集群,重点开办生物医药、飞机及发动机维修、石油化工、船舶制造和物流管理等专业;斗门区重点建设机电农林专业集群,重点开办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与信息技术和种植、水产养殖、现代生态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等专业。

二、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策略分析

(一)政策引导与政府推动策略

政策引导和政府主导推动,是职教园区快速发展的源动力。广东职教园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三个政策性文件:其一,2005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政策措施的统筹管理,为职业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8]。其二,2008年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文件明确提出“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其三,2010年广东省政府颁布的《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建设集约化高水平职业教育基地”作为发展壮大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并提出了明确的建设目标。在上述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各级政府纷纷将政策转化为决策,将计划落实到行动,2010年以来,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快速决策,为职教园区的规划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其一,省委、省政府,各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教园区建设项目,注重顶层设计和及时决策。2011年,省政府同意在清远市规划建设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3月,基地被列入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2013年9月,基地首批项目“两校一中心”(清远市第一中学、清远市工贸职业技术学校、清远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2年11月,广州市委办公会议专门探讨广州教育城建设问题,成立筹建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12月,广州市政府通过《广州教育城建设工作方案》,并成立建设指挥部;2013年底基本完成土地出让和土地整理,并启动一期入驻学校项目的动工建设。2011年,东莞职教城列入东莞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并于当年7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一期项目完工并启用。[9]其二,为加强职教园区建设,各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园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指挥,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职教基地规划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职教园区建设中的选址、规划、资金、征地、迁建等等复杂的问题,正因为有市委、市政府的鼎力支持配合,强力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才能克服解决职教园区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无数阻碍和困难,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二)超前规划与科学设计策略

统筹规划、超前规划是职教园区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其一,广东省政府和珠三角各地市政府制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整体规划。2011年,《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颁布,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省市两级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0万人,其中转移招生达到40万人。到2020年,全面建成我国南方重要职业技术教育基地”[10]。早在2006年,广州就制定了《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珠三角地区各市也都根据本市人口、产业、经济等因素,统一制定全市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并将职教基地(职教园区)建设列为重点工程或重要项目。其二,职教园区选址、发展规模和功能定位的整体规划。职教园区的功能定位比较复杂,不仅要考虑职教园区与职业技术教育整体布局的关系,还要考虑与区域内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关系、与产业对接互动的关系、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关系等等。每一个职教园区建设方案都是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需求的选择。

高标准设计、科学设计是职教园区建设优势高效的基础。职教园区的总体性和控制性规划确定后,园区内空间结构、功能布局和土地使用的优质高效就有赖于科学设计。其一,办学条件设计的高标准。职教园区内职业院校的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特别是图书馆、实训实验场所、教室、体育设施的生均面积高于国家有关标准。另外,园区内生均拥有的绿地面积也远高于市区院校,确保学生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其二,关注职教园区内的院校的独特个性风格。职教园区多采用组团式进驻方式,组团之间、组团内的院校均考虑其原有专业特色、文化特色设计形成独具个性的建筑风格。其三,重视公共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科学设计。资源共享理念是职教园区规划设计的核心理念,各个职教园区均把公共图书馆、公共技能实训中心、产学合作工厂、公共服务中心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规划设计尽可能使高等职业教育各种办学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学校之间、学校与城市之间形成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以广州教育城为例,一期规划,50%的图书馆、20%的实训校企合作工厂、50%的文体活动中心在共享带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7.08万平方米,此外,教师公寓、商业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在共享带建设,总建筑面积约52.66万平方米。[11]

(三)资源整合与资源共享策略

资源整合是避免各自办学的资源重复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手段,职教园区建设本身就是整合、优化职教资源的重要举措。广东职教园区资源整合的重点包括:其一,物质和空间资源整合,主要指职教园区的共享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东莞职教城的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和公共服务中心(图书馆、剧院、体育中心)分列园区南部的东西两侧。广州职教城制定了共享带专项规划,将公共资源整合集中分布在“两心五带”(即东部和西部两个城校共享中心,学校组团布置五条校共享带)。其二,专业资源整合,主要指职业院校组团进驻前的专业优化调整。职教园区往往采用组团进驻的方式,同一组团的院校专业上一般都存在重复设置的现象,入驻前需要进行专业的优化整合。广州教育城一期入驻交通运输组团、城市建设组团、工业制造与信息化组团共13所院校,学生规模12.9万人。各组团院校组团进驻前,都需制定专业优化组合的整合意见,经教育局批准后实施。其三,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整合。职教园区建成后,园区内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文化资源、制度资源都具有进一步优化整合的潜力,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资源整合侧重于内部的资源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则更多考虑学校、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共享平台建设。其一,公共实训平台。现代化、高标准、设备先进,与企业生产接轨的现代工业实训中心,是各职教园区的标志性建设项目。其二,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是图书资源、数字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一馆资料,全区共享,减少图文信息系统的重复建设,提高使用效率。其三,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学术交流中心、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中心、培训管理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其四,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是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技术孵化推广中心等机构。园区内预留的科技创新平台主要为校企联合研发、教学、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四)产业对接与校企合作策略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依托,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依据。建设职教园区是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企业主动对接、深入互动的重要手段。其一,园区建设与区域产业布局对接。清远省级职教园区建设与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及产业转移对接;广州教育城建设与周边的科学城、知识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的产业资源对接;深圳、佛山、珠海则主要以产业资源的布局来决定职教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布局。其二,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对接。目前,许多职业学校在专业设置中存在着随意性强、专业设置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园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机制,依托行业协会力量和深入的市场调查,了解职业岗位标准的变化,为专业的设置和调整提供依据。其三,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就是将生产过程引入职业教育教学,将生产过程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作为教学过程的延续,使职业教育和生产过程有机衔接。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主动适应产业和企业提出的新要求,是广东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园区建设的重要目标。目前,真正建成并全面运作的职教园区还不多,这里仅以东莞职教园区为例,分析其在校企合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其一,采用“冠名班”、“订单式”培养,企业提出培养目标,学校制定专门培养计划,校企合作全程参与人才培养。东莞市技师学院分别与玖龙纸业、珠江啤酒等17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冠名班”协议。其二,建设“模拟工厂”、“校内车间”,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东莞职业城与忠信制模等60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学生实训基地框架协议,引入了企业模式,在学校建立“校内车间”、模拟工厂生产环境等方式,实现与企业“无缝”对接和“零距离”接轨,实现校企双赢发展。其三,园区或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和社会组织合作,制定长期合作发展协议。东莞市高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分别与思科系统、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香港职业训练局签订合作发展协议;东莞理工学校分别与保时捷、微软等公司签署相关合作项目协议。其四,与国外企业和培训中心合作。东莞职教城积极引进德国“双元制”职教模式,开办中德合作班,建立HWK和IHK培训鉴定中心、英国ASFI认证中心,与德国BBW职业教育集团签署共建“学习型工厂”和培训中心[12],这些项目有力地推动了校企深度合作,提升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五)管理体制和办学模式创新策略

职教园区改变了过去职业院校只从自身利益考虑办学和发展的局限性,为园区内院校之间的合作发展、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提供了更大的潜力和空间。要将这种可能性转化为实际的效果,关键在于职教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创新和活力。其一,明确职教园区管委会的组织架构和功能定位,充分发挥管委会的服务创新功能。管委会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办学实体,是中间组织和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为政府、园区院校和企业提供信息沟通服务、公共资源服务、园区与社会合作服务。只有把管委会这个服务平台建设好了,才能充分发挥职教园区的优势和活力。其二,职业园区校企合作的平台和制度创新。职教园区为职业院校提供了一个新的校企合作平台,为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进入园区之前,职业院校只能单独与企业进行协商谈判,往往很难与大型企业合作,职教园区则可以联合多所院校共同与大型企业、国际企业洽谈更高层次的合作项目。其三,人才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标准与职业岗位的能力之间的对接,一直是困扰职业院校的问题。职教园区的建设有利于企业将职业能力的标准要求更快地反馈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并参与人才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从而整体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

职教园区为职业院校办学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机遇。其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职教园内的职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更有利于各种办学资源共享和整合,也更容易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其二,中高职院校联合办学。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的联合办学有利于拓宽中职学生的升学通道,也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和改革发展。其三,校企一体化办学。随着职教园区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走向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将在现代学徒制、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

综上所述,广东职教园区在建设模式和发展策略上具有鲜明的特色,也取得阶段性的建设成就。但是,广东职教园区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否则会影响到职教园区发展的成效,甚至影响到广东建设南方职教基地的大局。一是要正确对待“整体与个体”的矛盾。职教园区是一个整体,而入驻的职业院校则是独立办学的个体。如果各个院校仅关注自身学校的利益,则职教园区的整体效益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二是要形成与完善“政、校、企”合作机制。职教园区的发展仅依靠政府的推动和资金投入是不够的,更关键的是要理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运作,从而激发职业院校和职业园区的改革活力。三是要创新人才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职教园区应充分发挥园区与产业、企业紧密合作的优势,吸引企业参与制定人才质量评价标准,并成为职业技术人才评价和监督的重要主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Z].2008-12-18.

[2]清远市省级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R].清远市城乡规划局.2013.

[3]广州教育城总体规划(2013-2020)[R].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10-11.

[4]东莞职教城概况[EB/OL].http:///dgzjc/article.do?act=view&id=14&encode=gbk&idlist=413,2014-12-01.

[5]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山市、东莞市、惠州市)[EB/OL].广东统计信息网,2014-12-01.

[6]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EB/OL].广东统计信息网,2014-12-01.

[7]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十二五”规划[Z].2012-04-18.

[8]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10-18.

[9]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教育城建设工作方案[Z].2012-12-29.

[10]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Z].201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