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9: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内部医保管理制度

篇1

关键词:医保管理;医院内部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为了适应现代医院的经营管理,医院的管理部门普遍的采用了内部会计控制,它是现代医院进行内部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医院实行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能够保护相应国有资产的安全及完整,还能够堵塞相应的管理漏洞,消除医院隐患,对相应的错误和舞弊行为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进而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不断规范医院的财务管理。

一、建立医保管理内部控制的原则

内部控制是相应单位管理层和员工一同实施的,目的是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在制定的时候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原则。

(一)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首先,相应的管理人员要确保医疗保险基金可以安全运行,保证在管理上的欠缺可以通过相应的方式进行弥补;其次,医保基金管理的内部控制要设计所有业务活动的全过程,因而控制环节必须设置齐全,公开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过程的有效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具有合理性

除了完整性,还应认真考虑医保管理的工作目标、运行环境等等因素,所以为了保障医保管理能够正常运转,制定的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及适用性。

(三)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具有有效性

主要指医院内控制度在运行中设计的业务活动可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充分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错误的产生。

医保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是易行基础,合理性则是深化内部控制的要求,有效性为实行内部控制的精髓。

二、医保管理内部控制的问题

(一)管理层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部分医保中心管理人员对于内控制度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因而在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工作很难达到医院内部相应控制制度需要的程度,还有一些管理人员会违反相应的规章制度,严重威胁了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无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得多么完善,如果相应的管理层不能有效执行,那么就相当于没有控制,从而为医院带来很大风险。

(二)形式主义现象院中

形式主义的表现就是内部控制措施在具体的控制活动当中不能有效的落实。有的医院虽然具有很健全的内控制度,但也只是停留在纸上,流于形式,还有些医院虽然有内控制度,但相应的奖惩机制不健全,没有效,内控制度只是一个形式,很容易挫伤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三)不能明确职责,风险意识十分淡薄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很多医院在机构设置上还不够科学和精简,一些医院普遍的存在着职责不明、权利重叠的现象,一些医院的业务活动谁都能管,谁有都能不管,如果出现漏洞或者问题,部门及人员之间就会相互推卸,相互指责,很难明确到底是谁的责任。

(四)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评价体系

虽然很多医院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可是却严重缺少比较有效的监督评价机制,有些医院及时设置了内审机构,可是却没有对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一种科学的、持续性的检查、监督、评价,根本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三、增强医院内部的会计控制制度的作用和措施

(一)不断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认识,有效落实内控制度

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和运行当中,管理层的认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内部控制制度运行的成败。我国相应的医疗机构财会规定要求,“医疗机构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有效实施负责”,所以规定了医院内部会计控制的负责人。医院相应管理层的风格和管理理念会对内部控制受重视程度直接产生影响,而且同时决定了内部控制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是控制环境当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因素。

建立、完善、执行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涉及了医院文化、权责分配、机构设置、业务流程等等方面,所以只有医院相应的管理层在思想观念上充分重视内部控制,在行动上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而且要以身作则,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从而促进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得到认真有效的落实和实行。

(二)增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有效执行内控制度

通过会计的产生及发展,我们可以确定,会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内部控制作用,会计主要有反映和监督两种职能,而监督直接体现了内部控制作用。从地位上看,会计人员最适合做内控制度的执行者,因为会计工作在医院内部经济管理当中处于中心环节,医院所有的经济业务都必须经过会计这个环节转换为相应的会计信息,所以会计人员可以对医院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全方面的掌握。而且根据我国相应的规定,财务部门是内部控制的组织及实施的部门。

(三)建立健全比较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

医院经营管理的一项最基本制度就是内部控制制度,它是衡量相应的管理者和部门员工相应工作质量的一个尺度,还是考核相应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准,所以建立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有效管理医院的一种客观需要。从建设制度方面看,要严格遵照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法律,有效结合医院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展情况,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收入控制、预算控制、固定资产控制、货币资金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固定资产控制等等。利用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有效约束相关人员的经济业务,使得医院所有的员工在内控制度前都人人平等,而各个员工也要积极执行和维护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医院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四)有效把握内控制度的关键环节及控制点

内部控制制度要对医院经营管理活动中的轻重缓急及重要方面进行全面的控制,建立起一个可以包含医院经营管理活动整个过程的内控整体框架。明确相应内控的关键点,制定出有效的控制措施。例如控制医院的收入,就要充分把握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绝不可以设置“小金库”,提高退费管理和收费票据的工作水平,强化结算起止时间等等。根据医院自身的具体情况,按照我国《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中相应的控制关键点来是定处理业务的操作规程,从而实现标准化和制度化的工作过程,利用科学的制度约束所有员工的具体行为。

结论

医院的责任是救死扶伤,保证人民的就医需求,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医疗机构的竞争日益激烈,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医院必须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通过有效的医保管理,可以保证医保患者利益的同时,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进而促进医院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讲座[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7.

[2]张亚兵,丁牧原.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北京:中国医院管理,2008(09).

[3]唐正亮.医保内控之路还很长[J].中国社会保障,2009(12).

[4]魏理仕.规范内控构筑防火墙[J].中国社会保障,2009(03).

篇2

[关键词] 新医改;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2009年,我国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简称“新医改”),方案中提出医院总体改革思路是改革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一方面健全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切实减轻公民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体现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以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为方向。医疗改革为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

一、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

随着医疗改革的逐渐深入,财务工作在医院日常管理中的作用更为重要。增强财务工作人员管理理念,以期更好发挥各部门和医院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医院全面整体经营战略目标,做到医院决策管理系统化,确保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等,是医院财务工作在新医改背景下在成本方面、经营方面、投资方面和计划方面新的管理目标。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实现途径

1.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做好预算编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着巨大考验。结合医院实际,医院财务管理部门应及时进行全面的预算,实行长期与短期财务管理计划,使医院财务管理目标细化到部门、科室和项目等。还要进行科学预算、核算,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提高预算水平。预算编制是医院经营发展目标的业务收支计划,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必须遵循相关政策,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2.分级成本核算。运用管理手段进行医院全面成本核算,以便了解医院的资源和潜力,及时改变医院管理辅助项目的资金支出,节能降耗。实行目标成本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临床、医疗科室等责任单位的消费定额和目标成本,作为医院控制成本的标准。另外,增加年末医疗成本的考核制度,各科室部门等责任单位计算各自目标成本与实际医疗成本,比较并进行考核,责任落实作为评价各单位业绩评价标准项目。

3.加强医保资金管理。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医保资金已渐渐成为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财务部门应该协同医保部门共同强化医保管理,细化医保管理制度,财务人员需根据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级别的医保患者进行细心管理;加强医保资金辅助账与总账的核对,尽量提高医保资金的回款速度。为防止与医保管理部门沟通医保回款中发生问题,医保部门资金滞留,医院应在各科室设立医保报账人员,定期整理医保回款事项,从而减少医院资金周转压力。

4.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为保证医院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医院资产流失,降低经营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亟需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断增强医院领导层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健全支出审批制度与票据管理制度、加强预算控制、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完善成本核算体系等措施,对内部控制关键节点进行有效控制。降低运营成本,合理安排调度资金,提高运营成本的使用效率,实现医院经营管理目标。

5.加强医院资产管理。医院资产分为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是医院的重要资产,购买决策和日常管理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主要内容。医院应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评估医院情况,安排科室或聘请专业人员管理固定资产,并定期向医院汇报总账以及各类明细账,确保各类账务的准确应用。医院采购、验收和保管批量物资时,必须履行合法的公开的招标程序;结合实际采购医疗设备,这是降低医院成本消耗的重要手段;确保票据和资金的签发由专人负责;加强对各项资金支出的定期核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清查,防止资金意外流失。

6.加强医院财务分析与评价。了解医院资产、收入和支出状况,真实地反映医院内的运营情况和发展指数等综合能力,必须通过财务分析来找出与同类先进医院的差距,挖掘医院发展潜力,改善现有财务状况,为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7.强化网络作用,提升财务管理水平。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医院会计分析系统日渐成熟。近年来,医院内部财务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管理会计的核算效率,为医院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应继续提高医院计算机网络应用范围,定期检查核算软件漏洞,及时补救,避免因软件问题造成损失;建立计算机应急中心,防止硬件设施不完善,给医院带来损失;善于引进先进软件,组织财务人员学习,尽快掌握软件使利用;加强网络安全措施,防止恶意攻击系统行为,保证医院财务信息准确、安全,确保医院财务系统的正常使用。

8.强化财会人员能力,加强财务队伍建设。会计工作人员在医院财务管理中主要进行信息处理财务核算,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品德素质。基于医院实际情况,医院配备的财务人员多为本科人才,对于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稍有欠缺,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财会人员要不断充实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医院财务工作。医院应采取多种形式拓展财务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加强业务培训,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应树立新的理财观念,强化财务管理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只有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更新观念,才能实现新医改背景下的财务管理目标以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兴灵.新医改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目标及实现途径[j].会计之友,2010(26).

篇3

关键词:新医改 医院 财务管理

目前,我国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企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新合疗制度等相继推出,基本医疗参保地区、参保人群不断扩大,在确保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医疗保障的同时,也给医院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给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职能是计划、决策和控制,医院的正常经营和前瞻决策都要以财务核算为依据,都必须有准确的会计数据,严密的财务分析,在经营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更离不开财务部门合理的财务控制,最终,还要用财务分析指标来评估经营成果,因此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是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从以下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医院财务管理应重点抓好的几个问题。

一、 加强医院基础财务管理

医院基础财务管理是指医院在日常经济活动中采用基本方法、管理原理、管理制度进行的财务管理,包括会计机构和人员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管理、库存物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会计监督、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

(一)、提高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工作专业性较强,在日常管理方面工作量大,要想不断跟上新的发展形势,需要高素质的财务人才,要鼓励财务人员努力做好业务的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加强进修,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继续教育学习,使得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能跟上医院发展步伐,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医院核算的软件、硬件投入,提高医院会计电算化水平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院的管理决策对财务信息的要求量越来越大,对财务工作的准确度、及时性要求越来越高,医院应全面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才能满足医院财务管理的要求,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三)、加强医院预算管理

医院应建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预算的编制、调整和考评等工作,改变现如今由财务部门牵头负责的预算编制形式。院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对医院总体预算负责,各科科主任对本科室预算负责,医院应当根据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确立总的业务收入及收入结构,不搞赤字预算,确定支出时,既要根据前三年的实际支出情况,也要考虑物价上涨、业务量增加等因素,确定医院整体收支预算,对收支指标合理分析,层层落实到科室,医院还要做好预算的执行评价与激励。

(四)、完善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就必须建立健全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医院应依法设置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按照会计法和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告,同时财务管理不能将眼光局限于财务活动,而应贯穿医院经营管理全过程,在确定医院财务发展战略、分析评估风险和作出决策等环节,应扮演好关键助手和管理角色,医院财务负责人应参与医院相应决策工作,并关注经营管理的更广范畴。

(五)、加强医院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资产管理,确保资产保值、增值,医院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主要有:医疗设备、药品、库存物资、债权和货币资金。在管理中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特别是加强对闲置不用的材料和设备的管理。

如何把这部分呆滞的资金灵活运用起来是医院资产管理容易忽视的问题,每个年度,财务部门和物资部门、设备管理部门应共同调查摸底,提出积压清单,明确处理积压物资的意见和审批手续,按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报废手续或者变卖为货币资产,加速医院资金周转,使闲置的物资和设备给医院带来效益。

二、 加强成本核算,建立目标成本责任中心

目前,医院实行差额补助,经费不足,又要降低医疗收费水平,医院要保证正常的经营发展,就必须加强成本核算。加强成本核算可以推行目标成本核算制度,完善目标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为实现目标规定的经济效益而确定的成本,可以分为医疗服务目标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目标成本管理是指根据医院总的规划和发展目标,对医院经营成本进行事先预测,制定出目标成本,事中对目标成本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并做一些适当调整,事后进行考核、分析,以达到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的成本管理体系。其成本核算方法就是将成本费用指标分解落实到各核算单位即目标成本责任中心,然后考核其成本控制情况,利用成本考核指标进行事后的成本分析评价,并依据目标成本的完成情况进行奖金的考核分配,做到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全院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三、 加强资金运营管理

    医院应加强资金的运营的过程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部门的资金需求,切实做好资金在医疗服务各环节的综合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运营效率,保证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良性循环,并定期召开资金调度会或资金安全检查,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办理资金业务时要符合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要求,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业务的全过程,医院还应开展资金运营分析,掌握医院资金运营的效率和效果,为持续的优化调整奠定基础。

四、 加强对医保病人医药费用的管理

新医改形势下,各类医疗保险参保病人越来越广泛,医务人员违反医保管理制度,如超规定、超范围,超计量用药等还存在,由此产生的费用被医保部门拒付后只能由医院承担,导致每年有相当一部分医保病人的医药费不能收回,影响医院的经济效益,医院财务部门联合医保部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医保费用,对超规定、超范围,超计量用药情况进行公布,并将医保扣款与科室经济利益挂钩,促使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保的各项规定,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减少医保拒付金额,同时医院应与社保机构密切配合,加快医保计算机网络的硬件建设与软件开发,提升网络运行质量,加快医保病人医药费用的结算。

总之,新医改形势下,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医院财务管理活动只有不断拓展,不断完善,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实现医院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 ,使医院的发展更快,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医院 集团化运作 企业式管理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开,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为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本文认为在实施管办分开等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可以吸收长庚医院在集团化运作和企业式管理方面的经验,以达到探索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目的。

一、长庚医院概况及政策环境

长庚医院是非营利性财团法人,运营盈余不归私人所有,必须用于医院自身发展,与大陆非营利性医院性质类似。长庚医院围绕医疗、护理、康复等形成了纵向一体化的医疗服务体系,不仅在以病人为中心理念、追求高质量医疗品质、持续优化管理流程等方面坚持同质标准,更是在集团化运作和企业式管理方面实现高度同质化。在外部政策方面,台湾全民健保和评鉴制度是影响长庚医院运营的主要因素,前者构成医院收入的主要部分,后者通过依据评鉴结果、决定健保支付标准间接影响医院收入。目前,健保基本全面覆盖台湾地区人口,主要采取总额控制,辅之按项目点数和病种付费等,与大陆很多地区医保政策相似。医院医疗费用超过额度后,超额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但健保支付点值跟随实际业务量浮动,区域内医院总业务量越多,单位点值降低,再按各医院实际业务量点数和单位点值支付费用。近年来,随着健保实施总额预算制、额度增幅放缓,长庚医院收入增幅在5%左右。

二、长庚医院集团化运作与企业式管理模式

(一)集团化架构、医管分工合治和专科经营管理

医管分工合治是指,围绕分工与协助建立医疗和行政并行的组织结构,在经营管理上高度集权、在医疗专业上高度分权。为此,除各院区设立管理部、直接隶属总部行政中心以外,总部行政中心还向各院区派驻经管组,形成垂直化、集团化的行政体系。经营管理组和专科经营助理,接受行政中心领导和考核,不受院区院长和院区管理部领导。

在此基础上实施专科经营管理。管理目标是有效落实责任中心,建立目标管理、加强管理参与、协助经营决策等,平衡好医院目标和科室目标等;管理范围涵盖经营分析、绩效管理、医务作业、人事管理等十大业务,其中经营分析、医师费、健保管理等是主要抓手;运作模式采取独立或以团队形式管理各医务专科的各种经营管理报表,分析专科和各医疗项目经营的损益状态,沟通、协调和提出建议;职数编制依据院区和专科规模等设置,每2-4科或100-150张床配备1名专科助理;考核计酬由医务专科、经管组长和院区院长的考核组成,不与专科经营收入、经营绩效等挂钩;专科经营人才注重专业和背景多元,包括财务会计、卫生管理、医疗医务及企业管理人才等。

专科经营管理能有效落实收益和成本中心责任管理,推动医疗专科、临床与职能部门的沟通,发挥医师医疗专业能力,但也要注意以下方面。①公益性。专科助理开展科室损益分析时,要避免陷入以收减支的简单模式诱导经济效益,应将重心放在成本、作业、流程、质量等方面。②职责范围。经管组和专科助理容易陷入科室主任不睬或成为繁琐事务大箩筐的困境。③队伍建设。鉴于科室主任的权威和医疗管理的复杂性,需要通过吸收大量专业人才进入专科助理队伍、优胜劣汰后才能形成高效的管理队伍。④成本控制。开展专科经营时应按照床位和科室数量合理配置人力,以整合盘活医务、财务、绩效等存量人力为主,避免机构臃肿化。⑤规模效应。医院专科经营依赖于规模效应,制度或作业修订可应用于整个医院体系,专科管理队伍培养乃至流动也要形成良性机制。⑥内在动力。公立医院普遍缺乏成本管控和提升运营绩效的动力,实施效果还取决于能否持续推动。

(二)基于劳务技术价值的医师薪酬分配

所谓医师费,就是医师在提供医疗服务后,均由医院拨付事先拟定的比例金额作为医师酬劳,与医院经营绩效无关,核心是确立医师和医院的拆账比例,其制度要点有:薪资结构是完全变动薪,主要考虑到医师诊疗产出可以量化,且台湾健保支付起初以项目支付为主,采用完全变动薪可以激励医师积极性,即使要给付津贴等福利保障,也只是从医师费收入中拿出部分以福利保障形式发放;分配与运营分开,医师费制度将医师和医院视为合伙关系,医院收入以拆账方式分给医院和医生,医师费是医师劳务所得,不负担医院和科室运行风险;体现劳务价值,医师费按投入精力、时间和贡献度计算,例如高危险性、困难度大、花费时间长、使用人力多的项目分配比例高等;实行科内“二次分配”,基于医师群体执行特征,按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表等计算得到的个人医师费,通过“三三制”重新分配给医师(按收入积分、年资积分和科内积分等设权重),权衡医师在医疗、科教、年资、管理等方面的贡献;采取适度限高托低,医师费制度包含保障薪、最高限额、超限基金等制度,既保障合理薪酬,又防止为提升绩效牺牲医疗品质或负荷过度;实行论病例计酬,主要是引导医师由提升效率向重视效益转变,长庚还在探索实行以论病例计酬增加绩效分配额度;薪酬追溯核减机制,如果医师发生逾越医保设定额度部分或者发生费用核减,医院会追回支付的医师费。

长庚医院医师费与大陆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有相似之处:医师收入与劳务操作性项目有关,与科室损益脱钩,与药品、医用耗材收入脱钩。虽然都实行院科两级管理、科室内医师费总量也进行科室二次分配,但长庚医院每个医师均可以自行计算每月薪酬,并且医师超劳务形成的当期不可分配薪酬进入科室“资金池”后、按照规定用于退休金、进修培训等,与大陆科室基金和科主任分配权不尽相同。在分配过程中,医师费也能较好地处理医师之间薪酬拆分问题,例如同一科室专长医疗和科教的医师费拆分、开展多学科联合治疗的医师费拆分等。

(三)基于高度集约运作模式的成本管控

随着健保管理不断加强,长庚医院收入增长空间压缩,成本控制压力增强,形成了高度集约的成本运作模式。①行政制度集中高效。以医管分工合治为例,行政中心下设供应处、会计处、工务处等部门,集中处理各院区物资供应、会计核算、后勤保障等事务,通过集团议价采购、统一配送供应、提供共享管理服务等,充分发挥集团运作规模效应。②责任中心管控制度。例如责任中心划分后根据往年情况和管控空间设定可控成本管理目标,通过经管组和专科助理等为科主任等责任中心管理者提供辅助分析和决策支持,开展月度成本管控作业和异常管理等。③信息系统高度整合。全面整合总部和院区的内部流程,做到所有数据源头产生后,在各管理机构的互相串联、环环相扣,实现信息共享。

近年来,大陆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逐步建立,但要落实成本管控。一是要严格执行医院各项作业规范,成本管控难点在于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基础工作不扎实,以至成本管控需要“倒逼”其他基础工作;二是整合院内医疗和行政信息系统,采取成本分摊是次优选择,根本途径是通过整合流程和信息,形成准确的收入和成本归集,提高科室成本直接或计算计入。

三、分析及讨论

(一)借鉴共享服务中心理念,探索医院运作集团化

在健保总额控制和医疗市场竞争压力下,长庚医院依然能够保持适度结余和稳健运营,得益于集团化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共享服务理念。公立医院办医主体可以借鉴共享服务理念,以组织、技术和管理等引导医院开展共享服务,推进医院运作集团化。在医院内部层面,以存在一院多址、郊区和母体等情况的医院为重点,在集中会计核算、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方面挖掘潜力,减少因地理因素重叠设置职能部门,减少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在公立医院层面,办医主体在职责范围内着力推进技术共享(如统筹推进公立医院信息平台整合)和探索管理共享(如探索财务会计集中化管理等)。

(二)借鉴医管分工合治理念,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

贯彻共享服务理念,推动医院集团化运作,需要相应的机构和队伍来保障。长庚医院运营管理的中枢是总部行政中心,与办医主体部分功能相似;长庚医院在各院区设置管理部,部门主管与院长分工合治,但仅对行政中心负责,而办医主体可以向公立医院委派总会计师履行相关职责。鉴于出资人所有权和医院运营权划分,办医主体或许不宜直接在公立医院设置隶属办医主体的医院管理部,但可鼓励有条件医院内部自行组建经营管理组等机构,行政架构隶属院长或总会计师领导,推动医院管理职业化。此外,办医主体可以在医院自愿探索基础上,在运营管理机构设置、分析管理等方面提供指导。

(三)开展医院管理标准建设,提高医院制度标准化

篇5

【摘要】通过地震灾区绵阳市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医保管理状况分析显示:已实现全民医保制度全覆盖,但大多数医院医保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流程不完善,制度不规范,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能不高;政府医保机构管理人员非医务化问题突出。因此相关部门应规范医保管理制度,建立医保专业管理培训考核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制度体系,提高医保管理效能,落实新医改精神。

【关键词】医院;医疗保险;管理;现状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55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91-02

医院医疗保险管理是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生物,随着全民医疗制度的实施,各级医疗机构建立了医疗保险办公室(简称医保办),医院医保办是医疗保险管理经办的最基层机构,对内直接面向患者,对外面对政府医保机构,在医、患、保三方中具有“核心”地位。但由于是十年医改的新生物,在管理机构及制度建设、管理经验等方面均有不完善之处,并面临着许多困难,现将地震灾区医院医保管理现状分析如下。

1.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管理机构不健全

绵阳市城乡居民560万人口,市级医疗机构5个(其中综合三甲1个,专科三甲2个),县级医疗机构40个,乡镇及社区医疗机构270个,现设置有医保办的医疗机构仅5个,专职医保管理人员40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人,主管护师30人,财务类人员9人,大部分县级医疗机构及所有乡镇、社区医疗机构均无专职医保人员,其业务由财务部门经办。

分析原因:一是“5.12”大地震北川、平武等地医疗机构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甚至毁灭,灾后重建任重而道远;二是医院医保意识有待提高,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不到位,把费用质量与医疗质量分割;三是国家对医院医保管理无规范性制度要求,客观上造成了医疗机构凭各自管理;四是医保按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未给医疗机构费用管理形成拒付压力;五是医保管理归属行政职能,管理人员必须有临床经历,但其待遇偏低,临床医师不愿意离开专业,因此医保办非医疗类人员为主。

2.医院医保服务流程不完善,管理制度不规范

由于医保管理无可循的标准和规范,若医保管理机构不健全,自然导致医保服务流程不完善、管理方式各异,制度不规范。绵阳市除5个大型医疗机构外,其余医疗机构还没有建立规范性管理制度。因此医疗机构面对医保机构常常处于被动局面,话语权不足,被动签定点服务协议,被动执行医保管理规定,甚至导致医保基金安全风险。如我市一家医疗机构因内部管理混乱导致医患合谋的案例,骗取医保基金数万元。

3.信息化水平低,管理效能不高

随着医保管理服务的深化,医保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我院开放床位1000张,经过多年努力基本建立了医保费用管理、审核、监控、分析信息软件,可将复杂的医疗保险管理程序简单化,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效能,但绵阳市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由于经济水平等原因的限制,特别是“5.12”地震的严重影响,未建立信息化管理,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病人医疗费用按照政策人工审核结算,既不能实施医疗费用在院实时结算、数据传输,也不能搜索、整理医保管理数据指标,管理效能不高。

4.医疗机构医保办协作不力,各自为政

2009年初,中国医院协会医保管理专业分会正式成立,对区域性医疗机构医保协作,加强医院医保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但由于是协会性的组织,又无强制性规范作用,各级医疗机构医保意识水平差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广泛建立医院医保协会,面对医保政策的强制性和医保费用的拒付制形成了政府医保管理机构的“优越性”和“权威性”,医、保双方没有真正的建立起平等协作关系和有效的沟通、谈判机制。

5.医保政策的多元化,医保机构人员的非医务化给医院医保管理带来了压力

1997年,绵阳市首批试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截至到2008年底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三大保险的全覆盖,但以县级属地为统筹级别,统筹水平低,医保政策各异,同时新农合又归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形成了“制度全覆盖,横向又隔离,纵向协调不力”的局面。因此医疗机构必须面对不同的参保对象,不同的保险管理经办部门以及不同的保险政策,特别是我院作为区域性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不同类别的参保病员特别多,给医院医保管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绵阳市、县医保管理机构12个,新农合管理机构10个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从数据表明,一是医保机构管理人员中非医务人员占85%以上,有学历者仅占25%,他们有丰富的医保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但医疗知识不足,因此在医疗机构与医保机构进行沟通谈判时常常出现认识不统一,甚至矛盾,这也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二是医保、新农合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任务繁重,势必会影响医疗保险的精细管理力度,甚至会出现医疗保险基金安全隐患,多年来相关部门在研讨医保付费方式,但无统一模式,医保管理机构费用定额考核指标科学论证不足,有时凭历年数据、经验为参考依据,甚至有些规定与医疗机构临床诊疗规范相矛盾,而医疗机构话语权不足,常常导致不合理的医保拒付费用。

6.顺应全民医保制度,加强医院医保管理

6.1健全医院医保管理体系,规范医保管理制度。随着全民医保制度实施,医院不仅是医疗服务的载体,也是医疗保险运行的载体,在医、患、保三方中属于核心地位,也是社会矛盾的汇聚点,因此建立健全一支高效的医保管理团队,完善和规范医保管理制度对落实新医改精神、实施政府惠民政策,保障优质的医疗服务,促进医院良性发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院经过多年努力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医保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形成“动态监控,目标考核,绩效挂勾”的管理机制,医院医保管理工作连续多年被各级医保机构评为“定点医疗先进单位”。

6.2提升医保管理人员素质,保障医保基金安全。医疗保险参保者成为公立医院主体患者,医疗保险的管理质量对医院生存发展的权重逐渐增加,而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我院作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高度重视医保管理,自1997年成立医保办以来,其管理人员都是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中、高级医护人员,人员结构合理,责任心强,具有内外勾通协调能力,对于加强内部管理,医保费用有效谈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既保证了医保管理绩效。又保证了医保基金的安全,

6.3树立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以费用质量助推医疗质量。医院医保管理就是依照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制定和落实医院内部医疗保险实施制度和措施,管理参保者医疗费用提供医疗保险服务,其核心就是医疗保险费用管理。新医改明确提出以病人为中心,推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改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优质的医疗服务必须有医疗费用作为保障支撑,而在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下,医疗行为又必须受到医保政策约束,只有规范的医疗行为、合理的医疗费用才能构建和谐的医、患、保关系,减少医保拒付费用,提高医保收益率。在实际工作中,医保拒付费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病历记录不全,有诊疗服务项目收费,无可查的病历记录依据,视为不合理收费;二是超诊断范围的检查、用药或超医保药品目录限制药品适应症范围用药,多品种重复用药特别是中成药制;三是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不到位、全自费等特殊诊疗项目不实行告知制,导致病人拒付;四是执行物价政策缺陷,收费不规范;五是不合理控制医疗费用,医保定额指标超标。

因此医院在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疗质量为核心”,同时还应树立“医保费用质量意识”,以费用质量促进医疗质量提高,我院坚持“因病施治”,四个合理(合理检查、治疗、用药、收费),建立了医务、财务联动的医保管理机制,形成个人、科室、职能层层把关,审核在先的动态监控机制,出院结算时提取住院病历,照物价、医保政策审查每医疗费用;月末考核、缺陷整改、绩效挂钩的考核奖惩机制。近年来医院医保拒付费用逐年减少,医疗质量特别是病历质量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医院的良性发展。

6.4加强医保信息化建设,精细管理,提高效率。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医疗保险信息化建设投入,特别是应加大对地震灾区的建设投入,四川省已启动了“金保工程”,成都等地已基本建立了城乡居民一体化医保制度,在一定区域内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的医保软件,可实现医疗机构之间、医保管理机构之间医保信息资源共享,优化服务流程,节约人力成本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既可为参保者实现医保一卡通奠定基础,病人持卡在区域内各级医疗机构自由选择就医,同时可使医院向外延伸,利用医院现有的医保管理平台为各类参保病人服务,提高医保病人市场占用份额,我院医保部门、信息部门自行开发了三大保险费用管理软件,做到了政策公开,保险报销有标识,医保费用可查询,医疗费用网络结算,并用网络手段对异地来院参保病人费用实行在院实时结算。既便于医院职工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又为参保病人提供了实时、快捷准确的费用结算服务,让病人满意。

6.5培养专业医保管理人员。不管是医疗机构还是政府医保管理机构的经办部门都共同面临着人员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建立医保管理规范,形成一套标准的人才培训、考核机制,以顺应全民医保制度,推动我国医疗保险改革。

6.6制度与机构并轨,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医保体系。整合医疗保险经办管理资源:将原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的新农合机构整合到社保部门,成立市级医疗保险管理机构(局),承担各地市城镇职工、居民、新农合、工伤生育保险等管理职能,将社保机构有丰富医保管理经验人才与新农合机构有医学专业知识人才紧密结合,建立“一套体系、多个层次、全面覆盖”的医疗保险制度及高效的管理体制,既整合了医保管理资源,优化了服务环节,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更有利于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全民医保制度。

篇6

一、要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全面培养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把财务管理推向规范化、科学化的高效运行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不断地提高财务人员自身素质,包括政治、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掌握计算机应用知识及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财经法规和财会、管理等知识的学习,掌握并灵活运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此外,还要刻苦钻研一些医学、药学方面的知识,使自己更加熟悉和掌握医院的业务,锻炼培养复合型的财务人员,以促进和加强财务工作。

1.成本核算意识和控制成本观念

医疗服务成本是指医疗部门在医疗服务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必要劳动价值的货币表现总和。医院成本核算是医院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也必须在国家定额补助的前提下,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保本微利。所以,医院自身的经营成果也要通过以收抵支后结余水平的高低表现出来。新的《医院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了医院实行成本核算。这里所说的成本核算,不是记账、算账等被动及反映式的核算。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医疗收费定价也将以社会平均成本为标准,医院的医疗成本如果低于社会平均成本就会有效益,反之则将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在财务管理上必须要求树立经营意识,突出成本效益观念,把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重点转变到降低各种消耗、控制各项支出、挖掘自身的潜力上来。

2.以病人需求为导向,注意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

把医院当作企业来办,单纯地讲经营、讲效益是不行的,医院是人民的医院,既要保证经济成本,又要避免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将增加收入的重点放在扩大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确立最佳治疗方案以缩短平均住院日上,通过调整业务收入结构,降低药品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引进和开展新的医疗技术项目,避免滥用和重复使用不必要的检查治疗项目,杜绝滥用贵重检查设备,片面追求经济收入。新设备投入使用后,对使用科室应相应增加提取固定资产折旧额,促使科室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同时在收入构成及共享、共担比例上给出政策引导的参考意见。

目前我国基本医保医疗用药全按新颁布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核销。这一政策的推行,要求医院尽可能使用疗效好、价格低的药物。财务部门要协助医院将那些成本低效果好的药物选进医院用药目录中,以便药物费用的增长幅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二、要实现制度化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医院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涉及各方关系和矛盾,市场经济的发展,正在使医院的财务自逐渐扩大,这要求医院的制度涵盖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有关规定,同时要检查制度贯彻落实情况,达到预期目标,避免人为因素左右和影响医院经济的运行。

1.明确确立医院成本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医院成本核算应经济实用,注重对重要、关键的因素进行控制。成本核算的方法对不同科室、不同成本采取不同的控制模式,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以适应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改进现行奖励办法,多劳多得,有奖有罚。紧密结合医疗业务,和科研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对医疗经济指标完成特别好的科室,由院方给予加奖,对主要指标完成较差的科室,则酌情扣除部分奖金,对发生医疗事故和重大差错的科室,分别不同情况给予扣减以至停发奖金。

2.规范物资的统一采购和管理,健全各项领用制度

充分利用管理职能,规范物品的采购、保管、领用制度,对库存量大的物品进行院内分散流通,消耗用品全院统一,保证物品及时更新,减少积压,保证合理的库存量。检查科室的消耗及产生的费用,杜绝重钱轻物现象,检查科室的物资的保管质量和使用频率、贵重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登记等。

3.加强医院内部审计的制度建设

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经济管理过程的效果。内部审计除了用于查错防弊、监督和评价医院内部控制活动外,还应在完善医院治理结构、内部组织重整,帮助医院营造“软控制”环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医院内部的审计法规制度建设,将有助于医院内部审计的发展。

三、加速电算化进程

为了使医院的经济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医院财务要实行电算化。电算化管理不仅将现有的财会人员从繁琐的核算事务中解脱出来,提高财会工作效率,而且真正使财会人员在财务管理、参与财务决策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药品管理系统

药品管理系统采用计算机管理药品,对药品的购领、售出、调价、盈亏做出数量金额统计,与医院财务管理体系联网,医院的管理者及财务部门可在第一时间对医院的药品销售及库存情况进行掌握,加强与完善药品的管理。

2.病区管理系统

该系统可提供住院病人医疗动态统计和各种明细费用信息查询,支持住院病人费用查询、统计、分析。通过此系统对住院病人动态进行准确管理,增加了医院对患者的透明力度,提高了住院系统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速了病床的周转率,杜绝了病人漏费、欠费现象。

3.收费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

篇7

关键词:医院 货币资金 内部控制

一、医院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及重要性

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是医院为了实现预定目标而形成的一种自我协调与自我控制的制衡机制,它包括一系列相关的控制方法、控制措施以及控制程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所面临的经营和管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医院内部控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医院发展的需要,只有实施有效地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才能保证医院经济活动的安全有序运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在于:

(一)有利于维护医院财产物质的安全和完整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医院物资的采购、统计、验收等环节进行科学有效地监督与制约,确保医院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防止浪费。

(二)有利于医院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可以确保医院会计信息在采集、归类、记录以及最终汇总等环节中的真实性、完整性与科学性,确保医院自觉地遵守国家的财经法律法规,保证会计信息的合法性。

(三)有利于医院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医院要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对各类经营风险进行必要的预防与控制。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经营中的风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范措施,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

(四)有利于医院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通过完善医院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对于偏离医院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的经济行为,可以及时发现及纠正,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医院货币资金控制的主要内容

(一)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

医院日常货币资金的来源主要有:门诊收入、住院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其他收入等。为保证货币资金的真实性、完整性,医院内部任何科室均不得自行收费、私设“小金库”,不得设账外账,严禁收入不入账,门诊与住院的现金收入必须当日送存银行,不得坐支、挪用。同时,也要做好票据的管理工作;票据的领用。对诊查费、挂号费、门诊收据、预交款收据、出院结账等收款收据,建立台账,设专人管理。领用时需登记领用时间、领用人、起止票号。做到领、销、存相符;票据的收回。收款票据使用完毕后,由专人进行审核,核对发票与缴存的金额是否一致,票号是否连续,有无跳号现象,对使用过的发票要进行销号处理,并按票号顺序集中妥善保存;作废发票的处理。若遇患者要求退费,需按退费流程履行退费手续。票面额低于限额的,医生签字,并注明退费原因。票面金额大于限额的,还要医务科签字盖章,并且存根联、发票联、记账联齐全,收回发票作废。

(二)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货币资金的支出,用途多样,内容繁杂,涉及的范围广,人员多,发生损失不易挽回。因此,货币资金的支出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关键,支出时要做到:

(1)审核支付申请。看用途、金额、预算、支付方式是否符合。

(2)审核支付审批。看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是否正确。

(3)审核支付复核。看支付申请的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单位是否妥当。

(4)审核办理支付。看是否按审批意见和规定途径办理。是否及时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三)银行存款的控制

(1)加强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定期对开设的银行账户进行清理、检查,银行存款账户的开设必须要有正式的批准手续,防止多开户,随意开户的现象发生。

(2)按规定,单位应指定专人与银行进行对账,每月至少核对一次,月末终了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查看单位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是否相符,若有不符,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属于记账差错的应立即更正,属于银行入账错误的,通知银行进行调整。在对账过程中由于医院行业的特殊性,部分病人的医疗费用需从异地汇入。开通网上银行,实现了实时对账,缩短了病人等待时间,使病人得到了及时的治疗。同时规避了医院的财务风险。

(四)现金管理的控制

(1)单位现金的支付要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在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内使用现金。超出规定范围的由银行转账结算,严格执行银行核定的库存现金限额,不得坐支,需要坐支现金的单位要事先报开户银行审核批准,由开户银行核定坐支范围和限额。

(2)组织人员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现金盘点,确保现金账面余额与实际库存相符。发现不符,及时查明原因,防止以白条抵库、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银行票据的控制

加强货币资金相关的银行票据(支票、电汇单等)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薄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其中有价单证的管理应视同现金管理。由出纳负责保管,收到单证时,应严格审查各项目是否符合规定,内容是否完整,手续是否齐全,并及时放入保险柜中。

(六)印章的控制

(1)要加强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财务专用章应用专人保管,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

(2)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或盖章的经济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

三、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医院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医院的财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业务水平低,管理难。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熟悉法律、法规,遵纪守法的意识淡薄,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为个人利益弄虚作假,贪污挪用公款,违法违规。二是缺乏敬业精神,业务素质低,忽视新法规,新知识的学习。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业务素质停滞不前。

(二)会计岗位轮换不足

岗位轮换不足的原因:一是担心岗位轮换降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影响医院正常的营运。二是关键岗位换岗困难,会计专业高学历人员少,会计人员业务技能单一。知识结构不合理。

(三)资金的使用效率低

目前医院普遍存在设立的账户多,资金处于多投管理的状态,资金的多投管理造成资金沉淀严重,占用不尽合理,一方面医院要靠政府低息贷款发展建设,另一方面银行账户资金却有闲置。

(四)对预算控制认识不足

医院对预算执行与考核认识不够,缺乏必要的监督和考核机制。预算与执行考核不成体系。没有建立预算管理所必须的责任会计核算体系,没有将预算执行考核与医院各科室核算结合起来,致使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四、完善医院货币资金控制的对策

(一)加强人员管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素质

(1)加强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自廉自律,遵纪守法。

(2)定期组织职工学习典型案例,防微杜渐,培养职工的自律性,增强职工的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

(3)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岗位技能培训,使职工及时掌握新知识、新观念以适应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

(4)对新进财务人员设立门槛,要求必须持会计证,同时通过医院入院选拨考试。

(二)明确岗位分工责任制,建立健全岗位轮换制度

实行货币资金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医院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岗位轮换制度。医院财务岗位按职责又分为收费岗位、医保结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稽核岗位、出纳岗位等,要实行岗位轮换必须考虑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轮换时要按制度作好交接手续,明确责任,在不影响医院正常经营的前提下,有计划的分批进行轮换。这样做的好处是既避免了贪污、营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发生,又可以避免出现意外情况时,重要岗位无人顶岗的现象发生。

(三)合理使用货币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根据医院制定的货币收支中、长期计划,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资金的需要量和留存量,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1)利用资金的浮流量,在不影响医院信誉的情况下,推迟实际付款时间。

(2)严格银行户头的开户条件,完善集中管理制度,对资金进行统一管理,合理安排,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3)医院在资金的使用上要求高安全、低风险。把闲置的资金分两部分处理,一是长期投资如定期存款、国库券等。二是短期投资,如债券、短期理财产品等,短期投资的特点是流动性高,变现快,这样医院既获得了比活期存款高的收益,又能满足医院发展所急需的资金

(四)加强医院预算控制力度

医院应根据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本单位事业发展需要和财力情况,按照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合理编制预算。

(1)医院的高级管理层,应重视预算管理并成为预算的推动者。各部门要强化预算意识,加强预算的执行力,避免预算编制流于形式。

(2)建立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预算体系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而执行的关键在于要建立一套明确预算主体责、权、利的预算管理体制,并使其与绩效考核挂钩。使预算组织内的每个科室、部门和个人都与预算息息相关。

(3)实行信息化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效率实行信息化管理,能够随时了解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反映预算执行的情况与预算指标的差异,根据反馈的信息作出相应的监控和修正,从而保证对经营活动进行实时的调节和控制,保证预算指标的完成。

(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1)建立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明确规定操作程序。计算机犯罪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危害性,电算化环境下通过计算机舞弊和犯罪造成的危害和损失更甚,它的防范较手工而言难度更大。因此在操作系统中要建立数据保护功能,设置系统数据管理员、系统维护员、操作员、审核、记账等岗位,各岗位要按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授权,严禁未授权人员操作系统,每个操作人员的操作密码和操作工号是唯一的,做到可追溯,以达到互相控制的目的。

(2)网上银行操作所需的U盾及密码由使用人自己保管,不得随意移交他人,因工作需要移交时,要及时更改密码,并做好移交记录。同时要加强防火墙和网络安全检测措施,防范外来隐患对网上银行的入侵,避免黑客侵入而造成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财会【2001】41号)

[2]逯爱珍.医院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会计之友,2009(9)

篇8

高校医院一般隶属于学校,基本任务是完成对全校学生、教职工的基本医疗服务、传染病防控、疾病预防保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个别高校还实行的是公费医疗制度,这些高校医院还兼有一部分公费医疗管理的职能。现今全民医保的格局已基本完成,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医院面临着如何生存、如何定位、如何转变观念,如何调整工作职能等一系列问题。在新形势下,应该对高校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思考,寻求变革措施,更好地适应高校医院的生存及发展。

一、高校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1.由于存在体制和归属的问题,高校医院一直采用高校的会计制度,且多属于非独立核算单位,没有依照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公立医院《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独立核算,即使部分高校医院使用医院财务记账软件,只是在会计科目的运用上采用财政部和卫生部颁布的《医院会计制度》,但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医疗收入和医疗费用的归集作用,而财务管理模式采用的是高校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会计核算中对固定资产不提折旧;不对“应收医疗款”中的余额计提坏账准备,无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的体现;对坏账的核销不做处理,不符合谨慎性原则,也不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因而财务报告提供的会计信息有误导性。

2.没有进行成本核算,致使医疗资金使用效率较低,医疗支出费用巨大,造成资源浪费。高校医院无法控制患者重复就诊,重复开药;在医院内部,使用HIS系统实现对药品、卫生材料等物质在购进、库存、领用的方面的管理及核算,而对医用物资领用到科室后的管理、控制较为薄弱,工作中使用医用卫生材料存在浪费现象,这些管理手段还是不能完全满足当前高校医院的管理,导致众多高校每年医疗费大幅度增加,给学校在经济上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特别是实行职工医保后,患者到校医院就诊的人次减少,由于没有进行成本核算,高校医院没有从尽量少的投入去争取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去考虑医院的发展和运行,会造成运行困难。

3.医院内部控制制度贯彻执行不到位,无法保证对相关的财务制度及措施起到应有效果。高校医院总体规模小,基本上是一级医院,少数为二级医院,虽然高校医院按照国家对医院管理的要求,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但是由于体制和规模等问题,一些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得不是很规范。如在岗位设置方面,受人员因素的影响,内部控制制度要求职能分离的岗位,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规范执行,互相牵制的效果明显存在漏洞。学校对高校医院的监管也不能完全到位。学校财务处对校医院的具体财务状况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对校医院的财务管理方面如内部控制制度等的方面一贯比较薄弱。

4.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及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高校医院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医院的管理手段落后,专业的财务管理手段很难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专业财务人员引进很难,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受限制,财务管理水平低,从宏观上影响高校医院的良性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二、新形势下,高校医院应审时度势,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1.转变观念,探索一条与高校医院改革相适应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医院参与社会服务是其应尽的职责,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高校医院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面对高校的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群体应更为广泛。新医改形势下,高校医院应当勇于接受并完成政府对于基层卫生工作的任务,其服务人群应扩展到所在的社区。高校医院如果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的工作,完成社区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职能,既能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又为高校医院开拓一条创造经济效益的途径。从财务管理的方面,要应对高校医院承担社区卫生服务的职能,获取政府提供资金支持,财务会计的核算就必须符合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财务管理要求,应当建立独立的、完整的会计核算账套,严格按照基层医疗机构的会计核算办法及财务制度管理使用好资金,增加了高校医院收入来源。

2.实行成本核算,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首先,进行院科二级成本核算,在科室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科室人员必然会考虑寻求扩大本科室医疗业务数量和业务范围的,摊薄科室分担的成本。同时,科室也必然在日常的医疗活动中尽量减少医疗物资,运行经费等变动成本的消耗,节约了医疗支出。其次,在设备及卫生材料购置的过程中,以前很少需要使用科室、财务部门对购置物资进行相关的经济效益分析,不考虑投资回报率。医院进行成本核算后,必然要加强财务管理方面的可行性分析,避免造成盲目引进和资金浪费。再次,高校医院内部应开展诊疗项目成本核算和单病种成本核算。高校医院对临床诊疗项目及常见病种进行成本核算,尽量使常见病种的诊疗费用控制在一个符合医保管理要求、减轻患者负担的适当成本。高校医院一般为中小规模的一级或二级医院,收治的患者主要针对常见病、慢性病,是最适合开展以病种为中心或是以诊疗项目为核算对象的成本核算,吸引更多的患者,为其提供方便、舒适、价格合理的诊疗服务。

总之,将高校医院的日常医疗业务工作引入成本核算要素,开展相关的财务管理,使高校医院在运营过程中提高成本竞争的优势、价格竞争优势。高校医院对于成本核算的实施,是高校医院财务管理的必须要求,是衡量高校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健设会计监督制度。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医院不但要将原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严格按制度执行,有效落实;同时还应当将医保管理工作及社区卫生服务相关工作的业务流程也应当纳入医院的内部控制制度之中,使与之相关的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规范有效。当然,这些新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在财务管理制度运行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加以修改,补充完善;对确实已不适合使用的制度及时废止,最终形成一套针对高校医院的财务管理特点的、顺应新形势要求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

在建立健全高校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同时,加强高校医院会计内部监督制度是会计内控制度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尤其是要将以往的只重视事后监督;只对违法违纪行为的监督改为更加注重于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绩效的监督。

通过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和会计监督制度的健全,使高校医院的各项经济活动更加规范,财务管理更加完善。

篇9

一、医院档案的简单介绍

档案作为机关、组织机构或个人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形式的原始记录,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和存储价值。医院档案主要包括病历档案、医保档案、财务档案、人事档案等,真实记录了不同时期医院的发展情况以及各项实践活动,为医院的改革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信息支撑。档案的利用开发是档案管理的一项重点内容,是利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将档案中有价值的信息充分挖掘出来,为医院的科学发展服务。档案的利用开发主要依赖于档案信息资料,是一项综合性、持续性、系统性的工作,科学的档案开发能够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医疗专家和学者提供全面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医院管理层面掌握医疗卫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推动医院的创新建设。

二、加强医院档案利用开发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档案意识,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于档案管理工作不能为医院带来短期内显著的效益,所以大部分医院的管理层不太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也就无法对档案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开发。为了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开发效率,应强化全院的档案意识,尤其是医院的管理层,只有这样医院管理层才能够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以及利用开发的重要性,同时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档案的深度利用开发夯实基础。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解放思想、创新管理理念,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地进行档案信息化建设,综合考虑档案管理工作随时代的发展而存在的变化因素,例如保管数量的增加、档案载体形式以及技术手段的变化等因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配置档案管理软件、数据库服务器、大型数据库、网络安全设备等基础设施设备。充分利用计算机软件及网络系统高效的信息处理功能,便捷、准确地读入、存储和输出数据,实现自动化的档案检索、存储和管理功能,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第一,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就必须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的档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高效的档案利用开发。医院应根据《档案法》《医药卫生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利用制度、保密制度,统一管理各科室的各类档案材料,并对档案的管理、使用等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确保档案管理的实效性,也为档案的规范化利用与开发提供依据。第二,树立开发利用理念。档案利用开发是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所以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开发利用理念,以开发利用为导向,不断优化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方式,有效提高?n案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医院各部门对档案信息的需求。第三,完善督查考核机制。为了保障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医院应不断完善档案管理督查和考核激励机制,定期督查各科室的档案信息,并将考核结果与人员的薪酬挂钩,提高各科室对档案的重视。同时,建立协调各科室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存储以及开发利用等关系的保障机制,实现各科室档案的协同管理。

(三)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档案信息的利用与开发,所以,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与能力尤为重要。医院应结合本院工作实际和需求,制定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体系并规定培训的内容和目标,加强档案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工作自查对比和实地走访参观学习相结合,切实提升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篇10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医保款项的核算在整个医院财务会计的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之上,财务人员进行相应的财务分析,就能找出医保财务的问题所在,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医保核算流程 医保财务分析 医保对账 医保应收款周转率

doi:10.3969/j.issn.1671-332X.2014.07.055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医院不断引进新药品和医疗器械,医保目录库结构变得越发复杂,这不仅要求医保财务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还要熟知医保政策和掌握必要的医疗知识。但大多数医院的医保财务管理工作都是由会计人员兼办,缺乏医保方面系统性理论知识,所以会计人员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深刻领会医保内涵。

在医保财务预算方面,定点医院财务人员缺少对医保政策整体的驾驭能力,并且预算对医保费用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监控也有一定程度的欠缺。大部分医院财务部门在编制医保财务预算过程中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控制医保费用,简单的将医保总控指标按比例分解到每个临床科室进行控制,导致编制出来的医保总控分解预算指标往往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也缺乏有效的实时监督,造成总控指标预算严重偏离实际的后果[1]。长此以往不利于医院医保工作的开展,也必将影响医保制度的健康发展。

1医保核算分析

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至今,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核算流程,但其中还是存在不够合理的地方亟待解决[2],使其更加符合现实状况。

1.1二级科目的管理

由于医疗保险有很多种类,在性质上截然不同,核算方法又不一样(例如生育险、工伤险、城居、城职、大额救助等),所以医保欠费作为一级科目已经满足不了核算需要,应该增加相应的二级科目,且各医疗险种对应的预留金也应该分开核算。

1.2权责发生制原则

在财务管理上事业单位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应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但医保作为一种特殊业务往往要等款到才提预留金,根据拨付表上的数据提预留金更能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

1.3坏帐准备的提取

《新医院会计制度》规定在院病人医疗费的应收款项不再提取坏账准备,而对于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应根据医疗险种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如生育险一般情况下是当月收到医保局的报盘名单,转月拨付款才到帐;再如城市职工医疗保险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总额预付款项当月到账,另一部分超出待返还会等到医保年度结束后医保局统一决算另行拨款,回款的快慢也会有所影响。 这就要求每个险种有不同的计提方法,计提的百分比也要有所不同。

1.4医保应收款的保理业务

应收账款作为资金回流的一个重要部分,为避免坏账的产生,应对其信用上“保险”,即应收的保理业务,而保理商通常是金融机构,医保应收款也应该有一个监督机构监督社险中心按期拨款,进一步降低财务风险。

2医保财务对账

在医保核算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账,对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医保拨付表与款到情况的核对;另一部分是报盘人员名单与医保结算信息的核对。其中,报盘人员名单是拨付表的明细,目的都是为了让医院内部医保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帐务经调整后数据相等。这就要求两个部门相互协作,资源共享。

2.1未达帐项调整法

这样的对帐模式有些类似于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但二者的本质内容截然不同。医保部门和财务部门分别核对各自的拨付明细并整理出医保未批人员名单,而后进行调节。财务挂账,医保未挂的情况是就诊患者已经结算,但医保部门未将该结算信息上传至医保局;而医保挂账,财务未挂是指财务还没有收到的结算票据已经医保科上传至医保局(属提前打票)。财务冲账,医保未冲的情况是医保局已将款拨到财务科,但医保部门还未收到拨付表;而医保冲账,财务未冲的情况截然相反。总之,调整后的月末账面余额应该相等。

2.2财务基础核算法

纵观表2,不仅财务部门应该进行及时对帐,医保部门也应依据上传名单和审批名单核对拨付信息,并根据医保应收款项和拨付表进行冲账。表中医保的核算项目包括已结算未批付金额和未结算已批付金额。已结算已批的部分不对医保挂账产生影响,而未结算未批的部分在财务账上不列示,所以不作为对帐基础信息。

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相同点都要进行拨付明细的核对,不同点是核算信息的基础。未达帐项调整法是医保财务两个部门各司其职,把未达账项作为调节项目分别调整;而财务基础核算法侧重于财务方面的调节,以财务信息为基础调整与医保信息不符的项目,最终达到与医保信息相符为止。在实际工作中,笔者更倾向于前者,因为这样做有利于调动两个部门的工作积极性,也能通过双方的努力沟通使数据信息更精确,对保证医院宏观经济运行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医保财务分析

医保的财务分析一直停留在“量”上,即医保收入多少,自费收入多少,医保占总收入的比重是多少,收入预算完成情况,费用支出多少,支出经费组成中各部分所占的比重是多少等。而对影响医保收入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支出结构是否合理、配置是否科学等“质”上进行的财务分析非常少。因此,既要重视分析医保财务的“量”,更要重视分析其本“质”。

首先,要制定一些合理的财务指标,比如有些规模较小的医院,由于医保欠款数额相对过大,占用资金过多,又没有充足的周转金,受现金流的制约,这些医院无法引进技术先进但价格昂贵的设备,更没有闲置资金搞医疗研究,甚至拒绝医保病人,相比较更欢迎自费病人亦或全额垫付病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院的发展。医保应收款周转率可以衡量医保回款情况,从而针对回款速度的快慢采取必要的措施。医保应收款周转率计算公式如下:

医保应收款周转率=医保业务收入/应收医保款平均余额

(注:医保业务收入是指医院全年尚未收回的收入净额,即医保欠款数额;应收医保款平均余额=(医保应收帐款余额年初数+医保应收帐款余额年末数)/2)

医保应收款周转率越高,平均收账期越短,说明医保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否则,医院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滞留在医保局(社险中心),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财务指标,诸如医保收入成本率、资金周转天数等,在这里不进行赘述。

其次,要注意财务指标的横向、纵向可比性,也就是说各个医院的医保部门统计数据的口径必须一致,医院财务部门每年统计的数据期间必须一致,即基比、环比的确定期间要对应,比如医保应收款周转增长率=本年医保应收款周转率/基期医保应收款周转率;医保应收款环比周转增长率=本年医保应收款周转率/上年医保应收款周转率,其中,周期都是会计年度1月1日到12月31日(会计年度与医保结算年度不同)。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根据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利益关系集团改善决策。对于医保信息亦如此,及时检查各个医保财务指标完成情况,使用因素分析法找出发生差异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调整和纠正。

医院财务部门对医保运行过程的财务处理仅仅反映医院医保资金收支的结果,而不能反映医院医保经营活动中的细节,缺少了对医院医保整体运营状况的深入剖析。因无法得到一些有助于决策的医保财务指标,从而影响了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同时也影响了医疗保险制度良性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步伐不断推进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医保款项的核算在整个医院财务会计的循环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医院经营现金流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因此,做好医院医保财务管理工作,可以揭示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掌握医院财务活动的客观规律,总结医院管理经验[4-5],从而提高医院资金使用效率和财务管理水平,为医疗卫生事业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媛,赵卫,叶青林.规范医保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中国医院管理,2007,27(12):67.

[2]蔡小艳,付婷.浅谈新形势下医院医保管理工作[J].中国保健营养,2012,11(1):4738.

[3]林翠群.执行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存在问题探讨 [J].现代医院,2013,(10):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