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的健康指导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9: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残疾人的健康指导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残疾人的健康指导建议

篇1

近年来,我国把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突出位置,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政策措施。为落实宪法赋予每个公民平等的就业权利,国家高度关注残疾人的就业问题,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帮助、支持残疾人就业。但是在教师行业中,目前仍然存在教师资格体检标准的不合理规定,导致大量残疾人无法申请教师资格,使残疾人从事教师工作受到很大限制。

然而,从国内外已有的残疾人从教的事实,与英、日等国支持残疾人从教的政策与方案来看,残疾人是能够胜任教师工作的,也理应和健全人一样获得竞争教师职位的机会。

本文从分析我国残疾人从教的制度壁垒入手,进一步分析残疾人从教的积极意义,继而借鉴英国、日本支持残疾人从教的政策和方案,为我国残疾人从教提供一些启示和建议,这对于改善我国残疾人从教状况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我国残疾人从教的制度壁垒

1.残疾人就业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

最近几年,我国的就业歧视尤其针对残疾人的就业歧视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决残疾人的生存问题,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障残疾人的基本就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具体到就业方面,我国于2008年出台的《就业促进法》以专章的形式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等不同而受歧视。”这条规定实施以后,对缓解残疾人就业难的情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问题是该法令对就业歧视的范围界定过于狭窄,大量已经存在的残疾歧视现象并未纳入法律保护范围,残疾人的生存权、就业权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2.部分省市的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存在歧视

在我国,申请教师资格的各类人员必须通过各省市组织的身体检查,才能获得教师资格。体检标准由各省市根据国务院颁布的《教师资格条例》和教育部颁布的《实施办法》制定,但是各省市之间标准不统一,部分省市的体检标准残疾歧视现象比较严重。如北京[1]、山东[2]等省市均作出规定,“步态跛行、着装后脊柱侧弯、驼背,脊柱、四肢有显著残疾及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的肢体残缺、畸形、功能障碍”的不能申请从教;江西省甚至规定:“男子身高低于160厘米、女子身高低于150厘米或者男子体重低于45公斤、女子体重低于40公斤者”,为体检不合格。[3]以上教师资格体检标准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均过于严格,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残疾人成为教师的可能性。

二、残疾人从教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从教师职业特点的角度出发考虑残疾人究竟能否胜任教师的工作,而是仅考虑了就业者个人的残疾状况因素,损害了残疾人就业的平等权利。清除残疾人从教的障碍和壁垒,使残疾人从教成为可能,对残疾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特殊教育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都具有重要意义。

1.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

残疾人的“生存权”是保障残疾人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的基本保障;残疾人的“发展权”是开发残疾人的潜能、使他们获得均等发展机会的重要保证。维护和保障残疾人基本权益,是残疾人的根本愿望,也是残疾人工作的主题。目前,残疾人的生存状态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和边缘化状态,忽视和侵害残疾人利益的现象屡见不鲜。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残疾人往往受到不公正的区别对待,这也是残疾人就业和融入社会的最大障碍。

以教师职业为例,基于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中的需要,国家对教师的仪容仪表、体形体态、情绪管理和阅读表达都有一定的要求,但这种要求需要有明确的标准,过于泛化的身体要求显然是对残疾人的歧视。因此,判断残疾人就业能力要和他所从事的具体岗位联系起来,分析和评价其残疾状况对工作的影响,保障有从教能力的残疾人不因残疾原因被拒之于教师队伍之外。

2.有利于特殊教育的发展

残疾人进入教育领域,其自身残疾的背景和经历对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而言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榜样力量。一方面,在从教的过程中残疾教师会接触到许多不同类型残疾的儿童,残疾教师更有可能通过儿童外在的表现,去了解儿童的想法和需要,走进残疾儿童的内心世界,为他们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残疾教师本身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与残疾儿童分享,残疾教师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奋斗历程可以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动力,有利于激发残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其生活信心。

3.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根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口8296万人,在153910个被调查的15岁及以上残疾人员中,在业人口仅有46752人,无业人口为107158人,占69.6%。庞大的无业人口加重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也影响了社会的快速发展。而目前,我国师资地区和领域配置不均衡,西部地区、特殊教育领域的师资缺口比较大,吸纳一部分有能力的残疾人从教可以为解决师资短缺和分布不平衡问题作出有益贡献,也直接减轻了社会的负担,有利于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和谐环境,也有利于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英国、日本支持残疾人从教的政策和方案

吸纳残疾人从教无论是对残疾人自身,还是对接受特殊教育的儿童以及整个社会而言都具有积极意义,这必将成为国家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究竟如何为残疾人从教提供支持和帮助?需要进行怎样的法律和政策调整?英国和日本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借鉴的蓝本。

1.日本采取特别对策,为招聘残疾教师打开通道

日本不仅不限制残疾人从教,而且在教师录用考试中专门针对残疾人采取了特别的支持对策。据平成21年(2009年)的统计显示,在教师录用考试中,针对残疾人的特别选考的县市有59个。其中,43个县市针对视觉障碍者有特别的考虑,比如加大文字和纸张(28个县市)、延长考试时间(27个县市)、采用点字测验等;38个县市针对听觉障碍者采用了手语翻译,也有的县市采用了书面、笔谈指示,或将听觉障碍者的座位调整到前列;针对肢体障碍者,17个县市采用了分开教室考试的方式,15个县市延长了考试时间,15个县市考虑到了试验会场的机动性。在实际技巧面试的时候,也有55个县市采取了特别的对策。比如安排让受验者感到方便的会场,采用手语翻译等。[4]

日本对残疾教师招聘的这一特别对策,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残疾人平等对待甚至优待的原则,吸引更多的残疾人进入教育领域、从事教师职业,这对于稳定特教师资队伍、促进残疾人就业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2.英国制定法律政策,为残疾人从教提供帮助

为了帮助残疾教师更有效地胜任教学,英国教育与就业部(DFEE)和英国师资培训署(TTA)于2000年和2004年相继出台了《健康胜任教学――关于教师培训和就业的职业健康建议》和《胜任教学――关于残疾歧视和胜任教学问题给职前培训提供者的建议》两个文件[5],明确残疾人申请教师资格必须接受职前培训,并鼓励其通过填写健康问卷公开残疾状况,以便培训机构在招募和培训中合理调整相关条件,创建开放和友好的氛围。

在两份文件中,并未统一规定如何帮助残疾教师,而是根据每个残疾人的具体情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必要支持。师资培训署在2007年9月更新的政策文本中提供了招募和培训残疾申请者过程中合理调整的案例。“在面试过程中,要创设必要的便利条件。听力障碍的申请者主要通过唇语来获得信息,培训机构需要提供相应的调整和保障条件。面试地点的光线必须充足,座椅的位置必须合适,保证残疾申请者可以看清面试官的面部。”此外,安排弹性培训时间、适当修改评估程序、配备帮助其阅读和表达的设备、提供一对一的指导等都是该文本提供的帮扶建议。[6]

四、对我国残疾人从教的建议

1.明确和细化法律条文,使残疾人从教有法可依

虽然目前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中明确“禁止基于残疾的歧视”,但由于其内容规定往往停留在宏观的层面上,未对具体的残疾人就业问题作出详尽的规定,且条款过于原则,宣示性的内容较多,实际操作性不强,导致残疾人在就业,尤其在从教方面遇到很大阻碍,法律法规弹性大,给实际的执行和监督带来很大的困难。

针对我国关于残疾人就业立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尽力完善残疾人就业的法律体系,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法律条文,使残疾人就业有法可依。例如,针对残疾人就业的不同领域,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程序和监管措施,使残疾人就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增强立法的可操作性。在制定残疾人进入教育领域的就业法律时,应明确不同类型残疾可以选择的教育工作岗位,使愿意进入教育行业的残疾人有法可循,保障其自身的权利。明确的法律规定是残疾人从教最基本的制度保障。

2.完善地方和学校相关规定,为残疾人从教提供便利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残疾歧视,而目前残疾人就业的现实却不容乐观。因此,有必要对省、市、区,甚至学校在有关教师资格认定和教师招聘方面规定的合理性进行考查。一方面,应消除《教师资格条例》及部分地区的体检标准中与其上位法律规定存在冲突的歧视条款,完善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和体检标准,避免操作执行中的矛盾;另一方面,在招聘环节上,应考虑残疾人身体条件的限制,借鉴日本和英国的经验,为残疾人提供便利的设施,创造有利的考试、面试环境,并根据不同残疾人的情况,满足其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其在应聘过程中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展现自身的才能。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师资格认定体格检查标准(试行)[EB/OL].(2007-08-30)..

[4]日本文部科学省.障害のある者への配[EB/OL].(2009-11-06).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09/01/19/1218034_6.pdf.

[5]Fitness to Teach―Occupational Health Guidance for the Training and Employment of Teachers[EB/OL].(2009-11-06).dh.gov.uk/en/Publicationsandstatistics/Publications/PublicationsPolicyAndGuidance/DH_4006540.

篇2

关键词:残疾大学生;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残疾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残疾人教育乃至整个国民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已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残疾人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受到关注,"平等・参与・共享"成为残疾人适应社会生活的理想"。作为残疾人中生命力最为旺盛的大学生群体的发展与教育已成为融合教育背景下广泛关注的问题。探索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从教育的实践出发。本文选取三例肢体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的跟踪回访,了解其高等教育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特点

研究对象一:孟凡(化名),女,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先天因素而不能正常直立行走。2002年参加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被某普通高校中文系录取。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2006年顺利毕业。由于身体的缺陷,毕业不能顺利就业,后经过学校帮助、老师推荐,现工作于一县级市高级中学,担任语文教师。 研究对象二:程祥(化名),男,几岁时由于意外事故被高压线切断一只手臂,造成上肢残疾。2004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在校期间,专业成绩突出,多次获得奖学金;考虑到身体的残疾对就业的影响,以及现实的就业压力,2008年考取某师范大学研究生,此校顺利接收。研究对象三:何楠(化名),女,因药物注射而导致小儿麻痹症,肢体残疾不能正常行走。2005年考入某师范大学历史系。2009年毕业,现待业中。以上三例肢体残疾大学生的事例是所有残疾大学生现实生活的映射,他们反映了残疾大学生真实的生活。

二、研究方法

(一)对象的选择

选取就读与普通高校的三位肢体残疾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在融合教育背景下三位残疾大学生的教育与发展状况,对其进行研究。

(二)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及档案资料法。访谈法,研究者选择针对性的内容对研究对象进行访问谈话;观察法,即通过观察了解研究对象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状况,体会普通高校对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的影响;最后,通过档案资料法,将访谈和观察的资料收集。

(三)具体步骤

1.访谈:首先,在访谈之前研究者自拟关于访谈的具体内容,选择合适访谈对象回答的问题,避免造成访谈对象不愿意回答而引起尴尬。同时,注意访谈时间的合理性。

2.观察:其次,对访谈对象进行观察,观察和其相关的学习、生活以及其它各方面的状况,研究现有的环境对其的影响。

3.总结:最后,整理访谈和观察资料。结合资料进行定性的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教育建议。

三、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

残疾大学生在普通高校随班就读能充分的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为残疾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有利于残疾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更多的适应环境参与社会;然而,研究发现:在普通高校就读的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分别从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对残疾大学生影响和残疾大学生自我适应两方面展开剖析(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 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对残疾大学生影响状况

(二)分析

表一研究者从纵向层面分析了普通高校各层次系统对残疾大学生的影响,表二从横向方面分析了在各层次支持系统下残疾大学生的自我适应状况。结合表一和表二具体分析如下:

.研究者将高校各层次支持系统分为宏观支持系统、中观支持系统和微观支持系统三个层面(见表一)。

1.宏观支持系统,主要是指各级行政部门管理下高校的各种硬件设施,研究其设置对残疾大学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宏观支持系统的不完善给残疾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突出表现在残疾大学生的自我适应的方方面面(见表二):在学业方面表现为残疾大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呈现较好的趋势;但是,对学习环境和配套设施存在一定的不适应。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深入,高校对残疾大学生普遍实施招生,但在高校不断扩大校园建设和学生数量的同时,仍没有兼顾到残疾大学生的需要。残疾大学生的特殊需要在普通高校中仍处于弱势地位。可见,高校宏观支持系统是促进残疾大学生自身适应高校的前提因素。

2.中观支持系统,即以高校的各种硬件设施为基础而建立的各级各类社团、机构及文娱组织。研究发现:各种协会、俱乐部等高校活动组织基本大都是按照正常学生的能力爱好和需求而成立的,残疾大学生缺少适合自己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中缺乏针对残疾大学生定期的、不定期的心理障碍辅导与咨询机构;在残疾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盲点,缺乏配套的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职业策划中心等相关部门。随着普通高校残疾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的加强,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地影响了残疾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回访了解到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如下:第一,自卑心理十分严重;第二,长期处于焦虑状态;第三,自信心明显不足;第四,人际关系障碍。残疾大学生常常看不起自己,没有勇气主动和同学交往。当遇到人际问题时,不能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较容易委屈、抱怨,造成心理冲突加剧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

3.微观支持系统,这里主要指作为高校重要组成部分的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群体。观察发现: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残疾大学生存在无形的排斥,主要源于高校管理者和教师缺乏特殊教育方面的知识,缺乏对残疾大学生的了解;同时,高校缺少专门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另外,作为残疾大学生重要的学习和生活伙伴正常大学生,他们对残疾大学生缺少爱心,表现为一贯的漠视。作为残疾大学生的教师和同学,在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对残疾大学生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残疾大学生能否很快的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他们起到了决定性的因素。

四、建议

1.高校在残疾人的教育中,要加大投资力度,重视残疾大学生的障碍和困难,逐渐完善学校在图书馆、宿舍、食堂等残疾大学生重要活动场所的设施,用尽量人性化的方法为残疾大学生服务。

2.高校的各级各类的组织、机构的不完善是影响残疾大学生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研究者建议应从多方面着手促进残疾大学生的发展。第一,建议学校根据残疾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其建立各种特殊的组织和机构。第二,从高校和残疾大学生自身出发,有效的解决残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通高校应该加强对残疾大学生的心理指导。通过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改善残疾大学生的自卑、自信心的不足,缓解其焦虑状态;第三,做好残疾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对维护残疾人的利益,对推进残疾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解决残疾大学生就业问题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首先,建立职业规划,开展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服务,实施就业援助。要发挥社会援助的作用,从行政、法律、经济等方面出发对残疾大学生实施就业援助,动员全社会关心和帮助残疾大学生的就业;进而,提供残疾大学生的自我提倡和自我竞争能力。在求职的过程中,残疾大学生会面临各种不便,要学会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应该的帮助;残疾大学生要培养自己专业知识以外的多方面的技能,以便适应市场的竞争。

3.与残疾大学生紧密相连的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群体这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者建议对残疾大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设身处地的为残疾大学生考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改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残疾人高等教育是特殊教育史上的一次维护残疾人权益的重大的飞跃,它反映出时代精神和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与残疾人高等教育的融合,它与特殊教育的发展一样,任重道远。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未来的残疾人高等教育一定会不断的改进、不断创新,与人类文明的进步同在。

参考文献:

[1]袁茵.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理论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4).

[2]张宁生.残疾人高等教育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文长.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朴永馨.特殊教育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5]方俊明.特殊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6]雷江华.关于残疾学生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教育的思考[J].中国特殊教育,2003,(5).

[7]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8]朱宁波.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目的追求[J].中国特殊教育,2003.

篇3

多年来,我国虽然在残疾法律援助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一些制度和机制仍然不健全,在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一)法律援助机构对于残疾人法律需求和残疾人事业具体情况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这可能会导致对于残疾人的法律服务不够专业。比如,如果法律援助机构不了解本管辖区域内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情况,针对这些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工作和具体措施就缺乏针对性,不能有效满足其法律需求和维护其切身利益。

(二)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各级残疾人联合会与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协调配合机制有待加强。虽然全国很多地方都建立了残联与法律援助机构的联合工作机制,但是在具体实施和执行层面效果不太理想,包括信息共享程度低,沟通不及时,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

(三)对残疾人服务类别不够细化。目前,大多数法律援助机构对残疾人提供的法律援助服务比较笼统,比如在审查程序简化方面,对于经济困难的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仅需提供残疾人证即可;在便民设施方面,虽然各地法律援助机构将接待场所设在临街一楼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在民事法律援助事项范围方面,将残疾人追索侵权赔偿案件纳入补充事项范围,但是具体到法律援助服务的提供方面,很少有法律援助机构按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等不同的分级分类标准为残疾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服务。

(四)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很难保障。在目前法律援助经费普遍面临不足的情况下,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经费很难得到保障,相关办案补贴发放不足或不能发放,这既影响了律师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影响了服务质量,也难以有效维护贫困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五)服务机构比较单一,服务机制不够灵活。目前我国残疾人法律援助机构主要是政府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和各级残联,除此之外,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对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的参与度还不够,这限制了为经济困难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的广度与深度。

二、国外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在我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主要靠各级政府法律援助机构和残疾人联合会承担,也就是说,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开展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系统和制度。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没有统一的政府体系或机构体系,而是由政府设立的机构或非政府机构通过实施单个项目的形式为经济困难或具有特殊情况的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在一些联邦制国家,联邦政府对于法律援助的管辖权很小,缺乏全国统一的法律援助制度,各省(州/地区)对于法律援助的条件、提供模式等的规定大不相同,因此残疾人法律援助的实施形式也差异很大。比如美国纽约市的法律援助协会,是一个非政府机构,它实施法律援助的经费部分来自政府,部分来自民间捐赠,部分定向来自律师和律师事务所的捐赠。其法律援助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分别是刑事法律援助、民事法律援助和青少年法律援助。民事法律援助中又分为很多项目,其中残疾人法律援助项目为其中之一,它主要为那些符合获得伤残补助、退休金以及虽然符合“补充保障收入(SSI)”或“社会保障(OASDI)”项目规定的福利条件,但却被拒绝或终止福利的残疾儿童和成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法律援助服务。法律援助协会代表残疾儿童和成年人提出相关福利申请、参加行政听证、法庭诉讼,并向他们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实践中,数以千计的纽约市民符合联邦政府的伤残补助条件,但是却只能从纽约市获得公共救助,法律援助协会的一大职能就是帮助这些人从联邦政府获得应得的伤残补助。

加拿大的ARCH残疾人法律中心是加拿大安大略省比较著名的残疾人法律服务机构。它成立于1980年,是一个专门致力于维护和促进安大略省残疾人平等权利的社区法律援助诊所,为安省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以帮助他们获得尊严并充分参与社会生活。ARCH致力于残疾人和残疾人社团的法律改革与政策建议、社区发展、法律咨询与转介、公共法律教育与诉讼。其法律服务由律师和实习学生提供。其他许多团体也慷慨地与ARCH共享人力和智力资源。一些重要的法律、残疾和健康方面的专家积极参与ARCH残疾人法律援助政策的制定工作,并作为一些试验性案件的专家证人。ARCH是一个非营利的慈善机构,其成员每年通过会员大会选出董事会,董事会成员由至少一半的残疾人组成。董事会执行领导和管理工作,并向安大略省法律援助署申请社区诊所资金。ARCH向安大略省的残疾人居民,残疾人服务机构提供一定范围内的法律服务,以尊重残疾人的尊严、独立与充分的社会参与度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自成立以来,ARCH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董事会一直致力于采取积极措施,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等,以满足残疾人遇到的多样化的身体、精神、语言和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时尊重残疾人的隐私、尊严与独立。多年来,ARCH办理了很多具有社会影响的残疾人案件,在法院和特别法庭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包括在加拿大最高法院为残疾人提供法律。在许多有重大影响的涉及残疾人的案件中为个人或者残疾人团体提供服务。ARCH通过与残疾人组织和社区共同合作,为残疾人争取更大程度的平等,并推进影响残疾人日常生活的法律和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在西方一些法律援助历史比较悠久或者制度比较先进的国家,非常注重对精神残疾人的法律服务和法律保护。因为精神残疾与听力残疾、肢体残疾等生理上的残疾有很大不同,有其特殊性,所以具有精神残疾的人会遭遇特殊的法律问题,有特殊的法律需求,需要特殊的法律保护和法律服务。因此,西方国家有不少专门的致力于精神残疾和心理健康方面法律服务的非营利的民间机构,这些民间机构大都属于具有慈善性质的机构。

三、残疾人法律援助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十二五”时期司法行政服务残疾人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司法部在《2012年全国法律援助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做好为困难群众及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的工作,关注解决民生领域问题,其中包括要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十二五”时期司法行政服务残疾人工作的意见》,依据《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制定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完善“便残助残”措施。

一是要以残疾人为本,做好相关法律援助工作。残疾人作为相对弱势和困难的群体,其诉求容易受到忽视、权益容易受到侵害。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要认真了解残疾人状况、掌握残疾人诉求和相关需求。在有条件的地方,应尽可能进行残疾人法律需求评估,从而能够充分了解残疾人利益诉求,将针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建立在实证基础上。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真正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法规政策措施才会符合残疾人的实际需要,公共资源才能得到有效的运用。要充分发挥法律援助的功能和作用,使残疾人享受服务门槛更低、服务内容更多、服务范围更广的法律援助服务,缓解残疾人在法律援助方面的供需矛盾,切实保障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二是要进一步降低门槛,扩大残疾人法律援助覆盖面。目前已经有一些省级法律援助规章通过将经济困难的残疾人人身损害赔偿、侵权纠纷等相关权益保护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补充事项范围,或者规定对经济困难的残疾人申请法律援助,不受案件范围的限制,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法律援助的覆盖面。有的地方对特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和多重残疾、一户多残及老残一体、孤残儿童等群体免除经济困难审查。今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相关规定的落实力度,确保更多残疾人获得法律援助服务。

三是要加强部门配合,整合资源,共同做好残疾人法律援助。各级法律援助机构要主动与当地残联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可以通过残联获取本地区残疾人的基本情况、残疾人在法律援助方面的需求信息,并征求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由残联协助法律援助机构为残疾当事人提供盲文、手语翻译等辅助帮助。同时,司法行政部门和法律援助机构要切实加强对残联等组织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指导、支持和监督力度。

四是要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健全残疾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提供人员对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培训,提高为经济困难残疾人和特定刑事案件中的残疾人提供的法律援助的质量和水平。同时,为弥补政府法律援助人力资源不足的状况,可以培养建立热心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的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提供残疾人法律援助的作用。

五是要设立专项经费,为残疾人法律援助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只有经费有保障,相关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较好地实现既定目标,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也是如此。要在目前法律援助经费保障体制机制的基础上,逐步细化经费预算项目,明确列出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经费,保证残疾人法律援助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利用法律援助基金,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专项基金,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基金的作用。

篇4

在我市大力实施三大战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今年4月,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发〔XX〕7号),今天市政府残工委在这里召开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会议,对全市各级残联组织和残疾人工作者是极大鼓舞和巨大鞭策,必将促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快速发展。

一、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学习贯彻市委市政府7号文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市委市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大局出发,今年4月下发了市委7号文件,提出了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实现残疾人和全市人民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市委7号文件的下发,体现了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弘扬人道主义精神,把解决困难群体问题作为改善民生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各方面对残疾人的关爱与支持,文件起草过程中,先后听取了各县(市)区政府和市直20多个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社会各方面对残疾人事业给予极大关注与支持,文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社会关爱的结果。体现了广大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期盼。在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是指导新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市委7号文件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提出要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奋斗目标,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着眼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力改善残疾人基本状况,着力加强残疾人基础设施和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完善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切实营造残疾人平等参与的社会环境,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实现我市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残疾人和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市委7号文件全面贯彻了中央、省委的文件精神,同时结合我市实际,体现特色,提出了改善残疾人状况的政策措施,有多项政策上的突破,必将给全市残疾人带来极大的实惠。市委7号文件明确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二是明确了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职责、任务;三是明确了残联组织的定位、职责和任务;四是明确了指导原则,就是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基层、面向群众”;五是明确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的残疾人事业经费保障机制。这些为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

贯彻落实市委7号文件是全市各级残联长期重要的任务。各级残联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市委7号文件精神,要让文件精神成为自己思想的一部分,用市委7号文件精神统一思想,指导工作,凝聚力量,推动发展。要深入调研,了解残疾人的诉求,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提出政策建议,推动各地贯彻市委7号文件实施办法的出台。要针对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本地实际,扎扎实实做实事、解难事,使残疾人得到实惠,使残疾人事业得到发展。

二、明确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加快我市残疾人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是市委7号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帮助残疾人改善基本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实现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根本举措,是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地各部门在落实中央、省市委文件精神和决策部署时,要以保障残疾人的生存权、健康权和发展权为主线,以“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享小康”为目标,突出“保障、服务、发展”三个重点,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重点保障、特别扶助,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的原则,继承创新、开拓进取,扎实推进残疾人各个方面的工作,努力推动我市残疾人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发展。

1、要在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上下功夫。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是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基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以构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和生活保障为目标,切实把残疾人社会保障纳入整个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之内,努力让残疾人享有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要围绕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这一目标,做好残疾人生活救助工作,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制定专项社会保障政策措施。对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对象可按本地保障标准20%比例增发补助金或临时救济金,逐步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特别要牢牢把握重点保障和特殊扶助、一般性制度安排和专项制度安排、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涵盖残疾人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医保部门要结合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涵盖城乡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研究实施残疾人参加社会保险政 府补贴政策,提高城乡残疾人参险比例。落实困难残疾人大病住院报销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政策。将符合规定的白内障复明手术、假肢安装、精神病治疗和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等残疾人急需的基本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要坚持应助尽助的原则,进一步研究完善针对残疾人特殊困难和需求的救助体系,切实加大对残疾人的帮扶救助力度。住房建设及相关部门要继续推动住房救助政策向低保边缘户和城镇困难残疾人家庭延伸,在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时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确保每一户残疾人家庭住有所居并逐步改善住房条件。

2、要在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上下功夫。改善提高残疾人工作生活条件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重要任务。要根据残疾人特殊性、多样化、类别化的需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主体、其他社会服务机构为补充,社区服务为基础、家庭服务为依托,以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文化体育、无障碍环境建设、权益维护等为主要内容的残疾人服务体系,不断满足残疾人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人康复是残疾人最大需求。要落实康复服务保障和救助政策。加大投入,重点实施一批康复项目,满足残疾人康复需要,特别是要重点做好即将实施的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二是进一步做好残疾人托养工作。托养是解决精神、智力和重度残疾人特殊困难、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措施。要坚持托养服务的公益性,积极探索集康复、教育培训、就业和托养为一体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建设方式,为残疾人提供集中托养、日间照料和家庭照护等托养服务。市残联要尽快建好残疾人托养中心,争创全省“阳光家园”托养示范,各县(市)区残联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残疾人托养工作,制定我市残疾人托养补贴办法,对困难残疾人实行补贴。三是要加快发展残疾人服务业,充分依托街道、社区等积极开展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性、公益性活动,积极发展面向残疾人的居家服务和社会组织,不断满足残疾人的特殊服务需求。四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服务。要推动建立健全残疾人各项法规制度,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加大困难残疾人法律援助的力度,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在作出有关重大决策时,要尊重残疾人对残疾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五是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加大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残疾人事业力度,福利彩票公益金地方留成部分用于残疾人事业。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组织、残疾人康复中心等公共服务机构的作用,为残疾人提供优先优质优惠的服务,普遍满足残疾人一般性的服务需求。

3、要在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上下功夫。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是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最终目的。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残疾人的特点,积极为残疾人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努力使残疾人政治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精神上有尊严。一是要科学规划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把残疾人教育纳入全民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努力构建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和聋哑、培智等特殊教育体系,教育部门要加强在校残疾学生管理与统计工作,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制定扶残助学政策措施,健全残疾人助学政策,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教育权利,提高残疾人整体素质。二是要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各项法规政策,加强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通过政府采购、扶持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庇护性公益岗位等,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劳动保障部门应为残疾人就业提供帮助,为残疾人就业搭建服务平台,建立残疾人就业信息网,举办残疾人就业招聘会,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为残疾人创造社会财富、实现人生价值提供更多机会。三是要高度重视残疾人文体活动,结合文化建设通盘考虑、统筹安排,鼓励、组织、扶持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广大残疾人要继续弘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积极培养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良好心态,加强学习锻炼,提高健康素质、文化素养和创业就业技能,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美好生活。

三、加强领导,为加快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残疾人事业是一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政德工程、民心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残疾人工作的领导,落实政策举措,优化社会环境,切实为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各部门密切配合、残疾人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残疾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做到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同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要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委和政府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经常听取情况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级残联组织要继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好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更好地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各残工委成员单位要把残疾人工作纳入职责范围和目标管理之中,密切配合协作,切实提高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水平。

2、完善政策举措。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和不断完善残疾人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基本生活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残疾人事业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水平。要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分解、经费保障、监督检查、考核奖励等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有利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统筹安排,狠抓落实,深入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及残疾人无障碍等各项创建活动,在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保障、维权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方面不断研究落实新的举措,努力推动我市残疾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3、加强基层组织。要高度重视残疾人基层基础工作,切实加强各级残联组织和队伍网络建设。特别是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展、壮大残疾人专职、专业和志愿者队伍,全面提升为残疾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从政治上、生活上更多地关心和爱护残疾人工作者,加大培养、使用和交流力度,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广大残疾人工作者要继续秉承“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再接再厉,勤勉敬业,以满腔热忱做好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再创佳绩。

4、营造浓厚氛围。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特别需要有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树立“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加大对残疾人事业的公益支持和宣传报道力度,大力弘扬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风尚,积极营造人人理解残疾人、处处尊重残疾人、热情关心残疾人、倾力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

篇5

(一)主动解决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2009年,社区专职委员通过家访,认真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和要求,改变了以往残疾人有困难需要自己或家人到居委会反映,才能得到帮助的被动服务。现在是专职委员上门了解残疾人的困难,主动给予帮助。我们通过积极主动的工作,多次上门对辖区残疾人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对残疾人的需求作了认真的记录,并及时向上级残联组织和有关部门反映残疾人生活现状,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协助做好重残、特困残疾人家庭的定期补助和临时救济工作,深受残疾人的欢迎。

(二)求实重效,把康复做到残疾人家中

我们根据社区每个残疾人的不同康复需求,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开展针对性的康复训练,使其得到最佳的康复效果。辖区残疾人*因脑瘫致使严重的肢体障碍,加上年龄偏大,常规训练已难见成效。做为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我与协会*、*两名同志为她在家中配备了四肢力量训练器,增强她的肢体力量。同时,将她安排到区残联开办的康复站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手工插花训练,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在经过半年多的训练,她已经能用并不灵活的手,敲击电脑键盘,使用电脑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了。社区精神残疾人*、*是一对夫妻,他们两个人都没有工作,家庭生活困难,我通过联系塑料花外加工工作给他本人和家人做,既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又启动了精神病人的家庭工疗。通过康复进家庭工作:一是解决了困难家庭残疾人康复问题。二是节约了康复经费。因为到机构做康复训练,训练费和交通费支出每月不下2500元,区残联难以承担,而聘请家庭康复员,按每天一小时15元计,每月费用不超过450元。三是帮助解决了社区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真正实现了“双赢”。

(三)残疾人就业工作

目前,残疾人在就业上面临较大难度。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难题,但这个问题不解决,残疾人的小康愿望只能是一个幻想。今年,在我市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很多的单位别说安排残疾人就业了,就是依法应该缴纳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想赖着不交。近年由残联通过推荐实现就业的有限的残疾人中,没有一个能安排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就业。现在接收残疾人就业的除了福利企业以外,只有少数的私营企业。另外,由于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比例甚低(在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2人,具有中专学历的只有5人),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再加上受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等的影响,就业就更为困难。即使在就业的残疾人中,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除了部分有稳定工作的残疾人外,社会上月收入在600元以上的残疾人比例很少。

今年,协会按照“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探索切实可行的措施,化解各种困难,带领残疾人共同奔小康。

1、加大就业工作力度。要提高残疾人的生存质量,首先要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在全社会给残疾人就业创造宽松环境的同时,我们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力度。一是继续宣传贯彻实施《依法实施社会各单位分散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对辖区内所属单位残疾人安置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未开展安置工作的单位履行应尽的义务。二是建议工商、卫生、消防、税务等部门减免各种税费,为残疾人经营者,特别是新创业者创造生息的机会,如:对新开业者全免一至两年的费用。三是探讨利用辖区内的市场,在每个市场中设置一些“残疾人专用摊位”,供残疾人自谋职业等。四是在烟草等专营的行业,给残疾人参与经营留出一定的摊位和空间。

2、对残疾人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及保障。一是扩大福利企业、单位的用人范围,除了肢体、视力、听力语言三类残疾人外,将轻度的智力、精神两类残疾人纳入进来,不要厚此薄彼。使有劳动能力的轻度智力、精神残疾人享有劳动的权利。二是现行的民政救济条件是以户为计算单位,使有些残疾人应“救”而不能“救”,建议以人为计算单位,落实到残疾人本人身上。三是逐步将失业残疾人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为其购买养老及医疗保险。可采用政府出大头,残疾人出小头,或全免的形式,解除残疾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使残疾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四是与劳动部门配合,按照有关的劳动法规,对安置单位的残疾人工资、福利待遇进行检查,落实好同工同酬的问题。

3、加强对残疾人的培训,提高残疾人的综合素质。我们通过对社区内的残疾居民进行文化扶贫、扫盲、职业培训等手段,不断提高残疾人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导、鼓励残疾人摆脱等、靠、要的思想,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独立自主,艰苦创业,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爱心团体奉献

一、青年志愿者“爱心助残”进社区活动的主要方法

今年,我们开展青年志愿者爱心助残进社区活动,青年志愿者组织有着较为健全的网络,拥有大量掌握着一技之长的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有着多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传统优势,并且参与社区服务的团员青年还有着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与青年团员注重从服务上做文章,不但真正让残疾人得到了实惠,也突出了活动的特色。

青年志愿服务作为社区服务保障领域内的一种有效形式,是建立社区多层次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是社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要抓手,也是社区青年志愿者行动的重要切入点。社区内居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为青年志愿者开展社区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制约,志愿者们在提供经济、物质保障等方面缺乏相应的能力,但在服务保障方面是大有作为的。活动开展的实践证明,社区青年志愿服务作为社区多层次服务保障体系的有益补充已经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社区群众的广泛欢迎。

(五)加强培训工作

1、狠抓业务培训,力促业务素质“强”起来。针对残疾人工作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采取专职委员集体培训和到区残联以会代训两种方式,强化业务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基层残疾人工作的需要,协会领导分别从政治理论、业务工作、实践经验等不同角度对我们这些专职委员进行了专题辅导,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开展工作和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通过业务培训,增强了我们专职委员做好残疾人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投身残疾人事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专职委员较为系统、全面的掌握了残疾人扶贫、康复、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法制维权等各项业务知识,增强了业务素质,提升了实际操作能力,为更好地服务于残疾人事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创新激励机制,力促干事活力“动”起来。一是物质激励,提高工作积极性。引入物质激励机制,把奖金与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吸引力,并对工作业绩突出的专职干事于年底根据考核结果进行物质奖励,极大地增强了专职委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荣誉激励,激发工作进取心。每年举行一次评先树优活动,评选先进专职委员,对表现出色、成绩突出的专职委员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精神上的奖励,以调动其积极性。三是情感激励,营造和谐氛围。感情是沟通心灵的桥梁。区残联注重感情投资,牢牢抓住一个“心”字,将心比心,互相交心。自配备专职委员以来,区残联定期开展谈心活动,了解专职委员的工作、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难题。这些人性化、亲情化的措施,进一步激发了专职委员投身残疾人事业的激情和主动性。

通过激励机制,真正从内心点燃了专职委员的工作热情,抱着全力为残疾人服务的目的,以他们的满腔热情和无私奉献,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成为了乡镇(街道)残联理事长的好助手、广大残疾人的贴心人。

篇6

关键词:残疾人;脱贫致富;问卷调查;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02

在我国,残疾是指那些在生理、心理或者身体结构上,组织或者功能的不健全或缺陷导致其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进行生活活动的人。目前,徐州市残疾人目前已经达到8万多了,面对如此庞大数字,如何对待残疾人,是体现社会主义文明的镜子。每个人都拥有劳动的权利,维护残疾人的就业权利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要求[1]。没有残疾人的小康,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十三五”时期是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决胜时期,国家高度重视和关心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和脱贫致富是全社会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受到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制约,残疾人在社会中处于弱势群体,政府和社会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之前大部分研究大多是通过调查残疾人本人的情况来了解残疾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水平[2-3]。但是,通过公众的视角来研究对残疾人状况的不多。本文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对残疾人的看法,以期为制定我市甚至全国的残疾人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徐州残疾人就业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对残疾人的看法和态度,本课题组采用面访的方式对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59份,收回有效问卷150份。所调查的对象男女比例分别为72%和28%,年龄大部分在18~22岁之间。75%的被调查者为农村户口。学生的常驻地有城区、郊区、远郊和其他,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28.1%、12.5%、9.4%、50%。通过调查发现,近90%的学生对残疾人目前的救助制度不了解。所有学生对残疾都持不歧视态度,且有90%的学生帮助过残疾人,帮助的方式主要有捐款和生活帮扶,比例分别为50%和25%。大多数学生对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比较熟悉,但是对于精神残疾了解较少。另外,78.1%的学生不了解残疾人的残疾级别。大部分人认为残疾人的经济支出方面主要是饮食、康复和医药费三方面。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残疾人生活有些困难。59.4%的学生不了解残疾人的就业保障金制度。为了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被调查的学生均支持残疾人参加创业活动。为了支持残疾人创业,31.3%和28.1%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政府应为残疾人提供技术指导和税收政策支持。从问卷中可以得出,学生们还是比较同情残疾人并支持残疾人创业的。但是残疾人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如自身身体条件、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残疾人创业还存在较大的困难。因此,为了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亟待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和政策。

二、提高残疾人生活水平的策略

(一)制定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

对于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法律法规。徐州市政府出台了了许多规定,例如企业必须按照上述法律规定的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按省规定缴纳残疾人就业基金。但是,许多单位会在招聘公告中明确要求身体健康,表明了社会上还是存在对残疾人有一种歧视的态度,认为残疾人贡献能力比健康人相对要差些,甚至有的企业宁愿去多交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也不愿意招聘有残疾的应聘者。这些不和谐的现象都是与国家的政策是相违背的。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出台类似《反歧视法》等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出现歧视残疾人现象的企业的惩罚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就业的权利。同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应该带头增加残疾人就业的比例,给予支持国家残疾人政策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贴和表彰,为残疾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最后,社会媒体应该大力报道一些身残志坚的成功模范,让更多企业看到残疾人的能力并不必健康人差,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的看法。

(二)大力推广和强化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

大部分残疾人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很多连最基本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上完,这是造成许多残疾人无法正常就业的主要原因之一。“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采用传统单纯的救济方法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残疾人的生活问题。让残疾人自己学会一项具备养家糊口的技能,这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技。给残疾人开办特殊的职业教育平台,这个重担就落到了广大的普通院校和特色职业教育学校上。由于徐州市三大支柱产业分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先进制造业2014年,徐州市重点培育六大千亿元产业,全年实现产值10336.13亿元,三大支柱产业增速分别为31.2%、14.8%和20.9%,增速较2013年分别提高12.5%、3.9%和11.6%。因此,徐州地区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相关岗位的就业人数多,残疾人学校应该多开设一些制造类和电子通信类的职业技术课程,经常举办全国性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鼓励残疾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以适合本地市场的需求。另外,当毕业时面临找工作时,许多残疾人学生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造成他们没有勇气与其他健康学生进行竞争。因此,在教育残疾人时,不仅要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还要培养残疾人学生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多开设一些适合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的心理发展课程。目前,许多特色教育学校存在教师待遇差,教学硬件和软件存在严重的不足。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力度改善教师的工资收入和教学环境,增加特殊教育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的师资。

(三)“互联网+”自主创业

随着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现在已经进入一个全民创业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加入到创业的浪潮当中。特别是我们的弱势群体――残疾人朋友,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经常会被企业拒之门外。但是,这并不能成为阻挡残疾人生活下去的理由。近几年,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残疾人的朋友,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最终创业获得了成功。例如,河北邯郸的鸿鹄服装有限公司的王永刚董事长[4]、32岁的内蒙古残疾人李雄[5]、绣十字绣的残疾人老邹[6]、维修电器的韦万柱[7]、残疾人大学研究生王福如[8]等等,大量的案例说明残疾人也是可以通过创业成功的。

在当今这个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可以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打开一扇巨大的成功之门,消除残疾人和健康人之间交流的鸿沟,实现残疾人的人生价值和自我价值,因此“互联网+”技术自主创业不失为一种非常好的方式[9]。徐州是江苏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如果能采用电子商务的模式将食品及农副产品及时销售出去,这无疑是能给残疾人带来巨大的便利和收入。电子商务可以为残疾人解决亲自上班的困扰,是一种有效的创业形式,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例如:残疾人创业模式比较单一,货源信息的收集和供给能力不足,长期客户的不稳定性和难维持性,无法及时掌握最新的电子商务运营管理方法和策略等。针对上述问题,残疾人创业时,应根据自身的条件,找准好合适的创业方向,了解市场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在资源的选择上做到与时俱进,探寻一个合适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三、结论

目前,对于徐州这个老工业基地,徐州市的残疾人口较多,为了提高残疾人自力更生和脱贫致富的能力,政府部门应该严格制定和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并鼓励开办残疾人教育学校,大力推广和强化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对于残疾人有自主创业要求的,应该全面鼓励和支持残疾人利用“互联网+”技术自主创业,切实为处于弱势群体的残疾人提供最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以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安.残疾人劳动就业政策创新的思考与建议[J].残疾人研究,2015(1):62-65.

[2]姜丽.东北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供需矛盾研究[J].兰州学刊,2016,02:159-168.

[3]胡蓉.广州市老年残疾人基本状况、社会保障及养老服务调查[J].残疾人研究,2016,01:69-75.

[4]罗杰.残疾人创业:不信春风唤不回――记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鸿鹄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刚[J].经济,2016,Z1:108-110.

[5]32岁残疾人卖烧烤开花Q果实现成家立业梦[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5,01:55.

[6]李艳萍,李翠芳.残疾人“绣”出创业路[J].兵团工运,2015,12:35.

[7]莫东海.善心维修点亮残疾人的心灯[J].当代广西,2015,05:50.

[8]吕荣海,赖香兰,林家波.身残志坚忙创业青春无悔献“三农”――记福建青年五四奖章标兵,科技示范户王福如[J].基层农技推广,2015,01:216-217.

[9]王纳威.残疾人创业模式之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8:84-85.

篇7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康复工作:一是对18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进行了调查登记,协助县侨联争取实施一期免费白内障复明工程。二是调查落实7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准备帮助他们实施住院治疗。三是为7名贫困残疾人免费提供轮椅3辆,拐杖4副。

(二)教育工作:一是对在特殊学校就读的20名残疾学生给予了每人200元的资助。二是对挂钩村的10名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进行了慰问。

(三)就业和扶贫工作:一是深入基层广泛调查适合残疾人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为开展培训打好基础。二是为鼓励残疾人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出台了对残疾人自主创业的个体户进行一次性补助的政策。三是对2012年实施的46户残疾人危房改造户进行了检查验收。四是认真组织第十九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发动各级各部门到挂钩点开展主题为“关爱残疾孩子,发展特殊教育”的扶残助残活动,帮助残疾人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五)召开了县残联五届二次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2012年工作,对2012年工作做了安排,与各乡镇残联签定了工作目标责任制,对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召开了换发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工作会议,对换发“二代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制定了换发“二代证”实施方案、成立了各类残疾评定委员会,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 (七)其它工作:一是按县科发办要求,完成了学习活动第二阶段分析检查阶段任务,对存在问题进行了自检自查、征求意见、分析检查,结合残联实际,对广泛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建议和要求进行了认真总结梳理、深入分析、认真查摆存在问题,达到了找准存在问题、统一班子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的目的。为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打下坚实基础,做到学习有特色,活动有实效。二是认真抓实“阳光政府四项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学习和贯彻落实,按照实施阳光政府四项制度要求,制定出了公示公告清单,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了残疾人事业方面的7项公告。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残联依法行政工作的阻力大。少数单位和部门在落实残疾人法律法规和优免政策中随意性大,还存在着有法不依、有令不行的现象,如政府基金一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部分单位既不安置也不缴纳,给《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贯彻落实和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二)残疾人扶贫解困任务艰巨。绝大多数残疾人家庭因残因病导致贫穷,这部分人口家庭基础差、底子薄,有的家庭主要劳力带残、一户多残,我县还有700余户住在危房中,靠残联系统每年解决几户成了杯水车薪,要使残疾人与健全人一造同步奔小康,解决残疾人的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任务还相当艰巨。

(三)残疾人的优惠特惠政策滞后。残疾人社会保障还不够广泛,保障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特殊保障政策。

建议:争取上级政府支持,出台残疾人的优惠特惠政策,使残疾人作为特殊对象予以重点保障,提高扶助标准,实现普惠加特惠。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委十届四次全会、州残联年度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政府、州残联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思路,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县委、政府和州残联下达的各项任务,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落实《大理州残疾人 “十一五”计划纲要》和《2012年大理州残疾人工作目标责任制》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协调各部门整合资源,让残疾人得到更多的救助和扶助,使贫困残疾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学上,有病能就医,逐步缩小贫困差距。

(二)开拓康复领域,搞好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积极向上争取,为迫切需要的贫困残疾人配发用品用具;继续抓好精神病的防治工作;抓好下肢截肢者的假肢安装工作,力争为下肢截肢者免费安装普通型假肢。提高残疾人功能补偿和改善的康复水平。

(三)抓好残疾人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力争开展8期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培训残疾人500人;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培训;三是主动协调做好大中专学校残疾学生的招生录取和毕业分配的各项工作,继续对考取大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给予学习生活困难救助共2页,当前第1页12

(五)继续抓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力争帮助40户残疾人住房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协调好县扶贫办在地震安居工程等项目中,优先照顾残疾人,力争更多的残疾人得到扶持和援助,让残疾人家庭早日实现“八个有”。

(六)加强文体宣传工作。积极开展残疾人文体活动,及时发现培养输送一批新的残疾人文艺、体育人才,积极推荐残疾人运动员。

(七)加强各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工作。每个专门协会和社区残协要组织残疾人开展两次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使残协组织真正发挥作用。

篇8

[关键词]残疾人;实践教学;个案研究

[中图分类号]G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808(2015)S2-0195-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是令人遗憾的是,传统教育体系的资源对于残疾人而言显得很遥远。为充分了解残疾学员在接受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难点,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通过课题研究的方式,重点选取一部分残疾学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研究,以期找出一条适合残疾人的开放教育实践教学之路,为今后大量招收残疾学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一、残疾人实践教学的探索

(一)实践教学环节的选取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指出:从实践教学的目的、内容和教学环境方面出发,实践教学“是指相对于理论教学的多种教学活动的总称,包括实验、实习、设计、工程测绘、社会调查等,旨在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掌握技能、技艺,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和独立工作能力,通常在实验室、实习场所等一定的职业活动情境下进行,作业是按专业或工种的需要设计的。”通过对残疾类型、性别、年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本研究选取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7名残疾学员,指导其开展社会调查实践。这7名学员中男生4名,女生3名;多重重度残疾(必须借助轮椅出行)2名,男女各1名;重度视力障碍3名,男生2名,女生1名;听力障碍1名,为男生;肢体残疾1名,为女生。除了2名多重重度残疾学员待业在家,其余5名学员均在各街道镇担任助残员工作。

(二)开展残疾人实践教学的尝试

1.研讨残疾人实践教学与健全人实践教学的区别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开始之前,课题组专门就残疾人实践教学与健全人实践教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研讨,目的在于统一认识、统一思想,让参与指导的教师首先从理念上高度重视针对残疾学员的实践指导工作,并提前预估可能会出现的问题、难点,做到有预案、有方法。通过研讨,课题组成员认为在实践中残疾学员可能面临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与健全学员相比,残疾学员对社会调查的畏难情绪可能会比较大,依赖心理也会比较强。从残疾学员的成长经历来看,受到生理方面的限制,他们的生活圈子相对狭隘。一直属于弱势群体之中,使他们经常扮演着被同情、被帮助的角色。因此,在社会调查工作开始之前就要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完成调查工作。第二,所选残疾学员的工作经验欠缺,个别重度残疾学员几乎没有过工作的经历,大多有工作经历的也只限于助残员这一领域,结合生理残疾这一因素,首先让他们的社会调查选题方向变得非常狭窄。在这一点上一定要有别于健全学员的指导方式,采取因人而异的指导方针。第三,社会调查的教学目标是让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由于大多数学员从事的是残联方面的工作,他们面对的工作对象也都是残疾人,因此,课题组决定将调查的大方向确定为与残疾人有关的一些公共设施情况的调查,如无障碍通道的情况等。2.分析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个别化实践方案在充分统一认识的基础之上,指导老师着手逐一研究每位学员的具体情况,针对每个学员提出至少2种调查方案,然后再专门召开动员会,将方案提出与他们共同探讨,找出最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案。例如,对于2名坐轮椅的学员,由于他们没有工作,活动范围可能受到生理障碍的限制。因此,从他们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建议他们调查自己生活中经常会去的公共场所,如商圈、公共事业服务单位等,或者家庭所在小区的无障碍设施情况。而其他学员则根据自己的工作或者自身的残疾特点确定适合他们调查的方向或目标。3.提前组织学员学习无障碍设计规范要调查相关的无障碍设施情况,必须依据一定的国家规范。经过了解,虽然所有学员都是残疾人,但他们对于无障碍设施的规范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这样即使确定了调查的方向,调查行为也只能是盲目的、无序的。因此,在确定了调查题目之后,指导老师组织学员学习了由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2年3月30日联合,2012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设计规范》。根据每个人的具体选题方向重点学习其中的有关规定,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等部分。让学员在调查中做到“眼中有目标,心中有标准”。

二、问题与反思

(一)学生调查报告质量的探讨

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及充分的实际调查,最后7名学员均按时完成了调查报告。2名学员的调查内容与他们的工作有关,其余5名学员针对无障碍设施进行了不同方面的调查,撰写了5篇内容翔实的调查报告。这些调查报告结论真实可靠。由于调查者本身是残疾人,在调查时不仅根据国家规范对调查对象进行观察,更重要的是作为使用者去亲身体验这些设施设计是否规范、是否符合需要、使用是否便捷、是否存在其他不合理现象等等。因此,调查的结论比一般健全人进行的调查更具说服力,发现的问题也更能为有关部门改善无障碍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学员反映及教师感受

通过此次实践探索,学员们普遍反映经过这次调查报告感到“温故知新”,对以前所学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2名学生从事社区居委工作,调查内容结合其工作实践,对其工作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另外5名学生或没有工作,或工作内容无法开展调查,他们的调查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对周边社区无障碍设施开展调研,促使他们更多地了解了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也为其他残疾人提供了便利信息。对指导教师而言,此次专门针对残疾人的实践指导活动也让他们受益匪浅。首先,残疾学员对待调查的认真态度让教师们惊叹不已。有学员在动员会后第二天就开始了调查,虽因准备不足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种热情让教师们感受到了教学的成就感。其次,站在残疾学员的角度上为他们考虑调查的选题,以及和他们一起学习相关的无障碍设计规范,也让教师们充分意识到了残疾人教育的意义。“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由残疾人自己主动担负起让社会重视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问题,让他们不再以弱势群体的姿态被动地等待社会的援助,这才是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目标。

(三)实践教学中发现的问题

1.与健全学员共同存在的问题(1)不能充分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意义对所学课程的性质和目的他们并不关心,抱着好听就听的态度。实践教学对他们来说也并没有特殊的意义,除了不需在课堂听课之外,他们在意的就是如何应付调查报告。因此,他们更珍惜学习的机会。但由于他们学习基础差,也无法对实践活动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在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学员的学习动机就无法被有效地激发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投入到实践教学中的积极性。(2)对实践活动存在畏难情绪目前,围绕着如何为残疾学员提供更好的支持与服务已经有了很多的经验与探索,但开放大学一直以来存在的实践教学环节难题同样也摆在了教育者面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远程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存在矛盾;学员数量多,而实践教学师资相对不足;实践教学指导过程相对具体和个性化的问题;学生能力差异较大;学生较为分散,而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集中开展;学生在岗工作与脱产实践之间也存在矛盾。2.残疾学员在实践教学中出现的独特问题(1)残疾类型影响学员实践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目前开大的残疾学员主要分为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以及多重障碍等几种类型,其中肢体障碍和视力障碍居多。肢体障碍尤其是下肢障碍学员虽然平时不需要借助器械出行,但在爬楼梯等活动时会显得很吃力。如果实践活动场所没有电梯会给他们带来困难,而上肢障碍则相对局限较小。因此,根据不同的残疾类型需要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形式与内容,避免因他们的残疾特点而影响他们实践活动的开展。当然,也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性,让他们以与健全人不同的体会与感受开展适合他们特点的实践活动,这样既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又能让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对残疾人有益的活动中去。(2)是否在岗影响残疾学员的实践形式与内容开大普陀分校的残疾学员绝大多数为区残联聘用的街道镇助残员,个别人没有工作。在岗残疾学员的调查实践活动可以与自己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能获得第一手的数据资料。因此,他们的实践活动基本与残疾事业或民政工作有关,比如残疾人社会保障、独居老人、社区无障碍设施情况等。对于不在岗,甚至从未有过工作经验的学员来说,开展实践活动则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往往由于残疾程度比较严重,导致行动不便,且出现残疾时年龄很小,家庭经济条件也一般。

三、对今后实践教学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前期理论教学工作

实践教学环节是让学员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运用,以获得感性认识,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工作。在针对学员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时,通常会发现学员在前期学过的一些社会调查理论知识已经基本淡忘。因此,建议在前期的理论教学工作环节就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后期可能的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让学员提前在心中预演一遍社会调查。尤其是社会实践常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要提前强调一下,使学员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实际开展社会实践时能迅速将储备知识调动出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指导教师培训

开大开展残疾人教育的时间尚短,几乎所有的指导老师以前都没有过残疾人教学经历。在经过几个学期的课堂教学探索之后,很快就面临着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这又是与课堂教学差异很大的新挑战。如果完全依靠指导老师自发自觉地摸索出一条路,不仅费时费力,甚至还会走弯路。因此,对有关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十分有必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对残疾学员职业胜任力的指导性

普陀分校的残疾学员大多数都属于区残联的助残员,其他个别残疾人虽然有工作,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所受训练有限,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简单的工作。因此,除了在专业设置上要考虑残疾学员的身心特点,还更应该在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对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让学员能在工作当中大展身手,提升他们的职业胜任力,体现自身的价值,让他们有机会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有新的突破。

(四)加强残疾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指导实践活动时,课题组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残疾学员对自己的实践活动严重缺乏自信,几乎每走一步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首肯和认可才放心,更有个别学员直接提出希望老师给出具体的指导指示,他们愿意按部就班地照做,不想自己提出计划或设想。如果这种心理状况得不到改善,即使残疾学员能按时完成任务,按时毕业拿到文凭,也无法对他们的工作生活起到任何积极的影响。开大教育并不只是弥补文凭的不足,也应该遵循教育的规律,体现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刘志强.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纵向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县残疾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残疾人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横向看,由于残疾人自身条件的限制,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认识不足,造成我县残疾人工作依然滞后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广大残疾人依然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经过调研分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问题与不足可以概括为“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

(一)残疾人工作人员扶助意识、理论水平仍然薄弱,需要加强思想学习。残疾人社会工作需要专业的社会工作理论作为指导,人道主义理论、以人为本、增能理论、正常化理论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理论内涵,我们应该注重学习与积累,以新形势下__县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程为实践载体,发展理论抽象思维能力。

(二)残疾人工作队伍的职业化程度仍然不高,需要发展职业化道路。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残联都在搞加强基层工作队伍职业化建设,作为基层残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残疾人专职委员不论是工作层面和范畴,还是服务内涵和属性,都属于社会工作者范畴,我县应该积极自省自身工作人员的职业化水平。专业的指导,专业的科学方法有利于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我们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很明显知识水平不够,专业能力有待提高。

(三)残疾人工作人员反思能力仍然很弱,需要提高救助工程中建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近些年,我县开展了一系列的残疾人救助工程,只有认真反思工程项目的程序、环节、理念支持等才能锻炼出建立工程长效机制的反思能力。而我们的工作人员恰恰缺乏这种思考,工作盲目,思维系统混乱不能很好的为残疾人群体服务。

(四)残疾人服务文体宣传工作仍然不到位,需要加大力度开拓多元化宣传手段。我县开展了很多残疾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有时宣传不到位,没有形成较高的知晓率,容易造成一定的误解,项目开始工程及结束阶段宣传不到位,不利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宣传职责不明确,在宣传工作上往往忽视其重要性,且宣传工作比较琐碎,需要耐心与细心。因此责任明确非常重要。

(五) 残疾人事业资金仍然不足,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尽管残联征收社会保障金,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六)农村残疾人生活仍然困难,需要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从调查我们发现农村残疾人工作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农村残疾人户数、人数占很大的比例。本身农村就比城镇发展滞后,信息闭塞,再加之残疾人自身条件限制,就更造成融入社会困难,脱贫难,返贫易,结果农村未就业的绝对人数巨大。这些充分表明,当前农村残疾人工作是我们工作的重点,需要迫切提高农村残疾人生活质量。

残疾人事业发展包涵三大相互联系的主体:残疾人工作人员、残疾人服务活动及残疾人群体。上面总结的“六个仍然”和“六个需要”也是围绕这三大主体展开的调查思考,从中可以看出,残疾人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思想意识、专业化程度及反思能力;残疾人文体宣传服务、资金投入服务;以及各类残疾人群体生活就业状况都对残疾人事业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为此,下面继续围绕这三大主体的主要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组织残疾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激发残疾人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热情和潜能。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培养优秀特殊艺术人才。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开展残疾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增强体质、康复身心。广泛宣传扶残助残先进典型和残疾人自强自立的楷模,感召全县人民奋发图强、创业致富、奉献社会、促进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积极推荐本地区、本单位有关残疾人及残疾人事业的优秀新闻作品参加评选。继续积极开办残疾人专题栏目,广泛开展残疾人事业宣传,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残疾人,营造良好的社会扶残助残氛围。结合残疾人重大节日,进行多角度、大规模宣传。进一步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体育人才的培养,适应新的残疾人体育运动竞赛规则,不断提高竞技水平,为我县培养出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加强对残疾人特艺人才的发现和培养,组织选拔优秀节目和作品参加省、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加强残疾人事业宣传。利用网站倾听残疾人心声,及时了解残疾人困苦,回答残疾人提出的疑问,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搞好宣传措施:1、及时宣传与实施项目紧密结合。把握好残疾人实施项目的进程,制作具体规划,做好宣传文体工作。2、发展多样化宣传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大力宣传残疾人服务项目,发挥宣传画、宣传单、知识手册、宣传栏、广播、电视与报纸等宣传手段的作用,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3、设立专人宣传服务,明确责任。实行宣传问责制,设立专人负责,同时做好协调工作。

联工作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县残疾人工作众多项目与工程的实施都需要资金流通运转,物质投入是必要的,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是我县残联的重要工作,残疾人工作者应该积极拓宽资金投入渠道,想法设法达成残疾人群体的愿望,真诚为他们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工会、

篇10

2016街道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一

20xx年5月18日是第二十五次全国助残日,朝阳新区管委会光明路社区结合社区实际,从5月12日-5月18日开展了助残日系列活动。现将助残日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5月5日,社区召开了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工作会议,对助残日活动做出安排。会议强调助残日工作事关残疾群体切身利益,事关和谐社区建设的大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把开展助残日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切实做好社区助残日的各项工作。

二、制定方案,加强落实

为扎实做好助残日活动,社区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居民的实施方案。并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力求创新、办出特色,讲求实效。使助残日工作主题明确、组织到位、职责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开展社区助残日系列活动

为做好今年助残日的各项工作、深入了解基层残疾人的基本状况及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为残疾人办实事、解难题、出实效,社区采取了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一系列助残日工作。

1、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在全国助残日期间,社区工作人员积极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了解残疾人家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勉励残疾人自强、自立,并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尤其针对残疾低保户、残疾低保边缘户家庭,重点向他们宣传大病救助、临时救济等惠民政策,帮助他们在符合政策的条件下充分享受国家惠民政策的阳关。

2、利用社区滚动大屏宣传助残日宣传口号。利用社区公示栏张贴助残日宣传口号。

3、展出一期板报,宣传社区开展助残日活动,宣传助残日口号。

认真组织开展好此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对于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倡导友爱、互助、融合、共享的理念,充分营造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形成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2016街道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二

xx年x月x日是第xx次全国助残日,为倡导残疾人以法捍卫权益、以文加强修养、以德陶冶情操,大力促进残健共享社会文明成果,我街根据渝中残工委相关文件要求,以帮扶贫困残疾人为主题,在助残日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部署

街道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全国助残日活动,于5月3日组织8个社区主任、副主任召开了工作布置会,制定了相关活动方案。本次助残活动以法律教育讲座走访慰问贫困残疾人拉开系列活动序幕,8个社区分成三个片区开展助残活动,其中浮图关社区、大坪正街社区、肖家湾社区进行趣味比赛,袁家岗社区、七牌坊社区、马家堡社区举行文化进社区及道德讲堂,大黄路社区、天灯堡社区开展才艺展示,掀起关心关爱残疾人,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传统美德的。

二、法律教育讲座,依法捍卫权利

x月x日下午2:30,残疾人法制教育讲座在街道四楼会议室举办,街道领导、残疾人联合会全体成员、社区残疾人工作者、辖区各类残疾人代表共计50人参加了讲座。特别邀请亿安律师事务所郭庆律师现场讲授了残疾人权利、维权、法律援助等相关知识,大大增强了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会后街道残联还召开第六届残疾人联合会第二次大会,征求了参会残疾人对街道残联、社区残协工作的建议与意见。

三、文化走进社区,以文加强修养

1、趣味运动比赛,感受快乐分享。x月x日上午10:00,残疾人趣味运动赛在浮图关社区百花园正式开始。根据残疾人的具体情况,趣味赛分为团体项目和个人项目,团体项目有趣味保龄球、快乐呼啦圈、乒乓球接力、两人三足,个人项目有谜语竞猜,来自浮图关、肖家湾、大坪正街社区的百余名残疾人朋友参与其中,最终有35人分别获得个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浮图关社区获得团体一等奖。

2、学知识学技能,有收获有进步。5月16日下午袁家岗社区残协利用文化共享设备,为37名残疾人朋友播放了励志影片《绽放》,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接着开放残疾人文化进社区活动点,组织到会者读书看报、学习电脑基础知识、开展跳棋对弈,最后有3名残疾人朋友在跳棋对弈赛中胜出获得一、二、三等奖。同时还邀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指导残疾人康复训练,14个残疾人得到康复指导医生的针对。

3、助残才艺表演,展残疾人风貌。x月x日上午9:00点在喜业花园开展了歌唱、舞蹈、书法三个类别的才艺展示联欢会。一曲《北京的金山上》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智力残疾人杜揽月表演的太极拳赢得现场观众的掌声,残疾人亲属杜远贤现场挥毫泼墨表达残疾人对未来生活的信心,街道残联副主席曾国强的《大中国》歌声把活动推向,活动现场还有很多居民群众踊跃参与有关残疾人保障法的小知识竞猜。最终有3名残疾人朋友在歌唱、舞蹈、书法组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28位居民朋友在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竞猜中获得纪念品。

四、道德讲堂开课,以德陶冶情操

x月xx日下午2:30,袁家岗社区以助残日为契机,组织了辖区40余名残疾人开展道德讲堂,讲堂在《公民道德歌》歌声中拉开序幕,讲座分道德放歌、见贤思齐、经典解读、反思自省、道德感言、向德鞠躬、福泽相传、课后行善八个环节,活动内容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其中残疾人代表邓粮讲述了自己几年如一日照顾辖区空巢老人的故事,她朴质的言语、动人的事迹不断迎来台下残疾人的阵阵掌声。活动中社区李副主任还时常与现场残疾人进行互动,并动员他们积极发表道德感言,在座的残疾人朋友都积极参与,热情洋溢,整个场面好不热闹。道德讲堂在大家意犹未尽中结束,有效鼓励残疾人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境界、增强了道德修养。

五、入户走访慰问,以爱温暖人心

助残日期间街道残联组织社区两委班子、残疾人工作者带领辖区社会单位代表、爱心人士、助残志愿者开展关爱残疾人共创温馨家园走访慰问活动,为40余户重度残疾人上门服务,为他们打扫家庭环境清洁,开展理发、按摩等义务服务,为207名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发放节日补助20700元。同时邀请大坪三院、红楼医院等专业医疗机构上门开展关爱残疾人健康行免费体检活动,发放红楼医院赞助的价值100元的社区健康关爱卡和精美礼品100余份。

本次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助残活动,提高了残疾人的生活品质,在辖区内着力营造了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同时展示了残疾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增强残疾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信念。

2016街道全国助残日活动总结三

在第xx个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一团社区残协积极响应xxxx的主题。根据社区残疾人的特点,积极开展了适合残疾人的各项助残活动,使广大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参与到今年的助残活动中来。积极为残疾人服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助残日期间,社区残协联合计生、妇联、派出所、司法所、医院利用发宣传单,挂横幅,宣传栏等各种宣传工具,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对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有关方针政策,宣传残疾人就业条例,普及残疾人在生活保障方面的优惠政策。举办由残疾人和残疾人亲友参加的康复知识,精神疾病预防知识讲解,细心、耐心为群众讲解法律知识,残疾人、贫困人、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条例,使居民更好的掌握相关政策,应用政策,贴实做到各项政策落到实处,用到实处。

二、举办一系列志愿者为民服务活动。

1、举办第xx个全国助残日志愿者大型义务为民活动,主要内容有法律咨询,政策解答,防灾减灾、民政低保、《残疾人就业条例》等内容。活动中,社区、派出所、司法、民政、计生、医院为居民详细解读政策知识,发放宣传单400余份,在发放宣传单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用心谛听民意,详细、认真的解答民问,努力做到为居民清楚、详细的解读政策条例,认真做到使疑惑居民不再有疑惑,不了解政策的都能了解政策,使每个居民解除疑惑、了解政策、满意而归。

2、组织社区阳光志愿服务者到8名重度残疾人家中为他们进行助残志愿活动,阳光志愿者高品霞为他们清洗头发,并为他们打造美丽的发型,使他们精神且美丽的快乐生活着。阳光志愿者一是为他们打扫卫生,收拾房间,使他们住的干净、整洁、舒心、安心。二是宣传康复知识、测量血压、讲解疾病预防措施和康复知识,使他们能及时预防、发现、治疗疾病,并祝愿他们早日康复,还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使他们感受到不孤单、不孤独,感受到亲人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