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指导意见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5: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金融指导意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
问:制定《指导意见》的主要出发点和政策考量是什么?
陈雨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需求持续扩大。构建绿色金融体系,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和发挥金融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的重要举措。
出台这一《指导意见》,一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实践表明,声誉效应可以激励绿色投资。一些绿色投资者,包括2016年以来的我国绿色债券发行人,在追求商业回报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声誉。重视“声誉”的、负责任的投资者正在增多。政策层面鼓励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会得到积极响应。
二是政府在适当领域运用公共资金给予激励。许多绿色项目由于其正外部效应没有被完全内生化,收益率略低于市场水平,社会资本可能不愿介入。因此,有必要通过贴息、担保、再贷款、PPP模式等办法来降低其融资成本或提高其收益。同时,提升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
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积极稳妥地加大金融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经常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多维度创新满足绿色产业投融资需求
问:《指导意见》在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推出了哪些创新性的工具和手段?
陈雨露:《指导意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经验,总结了近一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成功实践,研究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融资工具和激励约束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绿色产业发展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需求。
一是设立绿色发展基金。《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中央财政整合现有节能环保等专项资金设立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绿色发展基金。这就向社会各界发出了政策层面支持绿色投资的积极、重大的政策信号,有助于提振投资者信心。
二是通过央行再贷款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到通过再贷款等措施来支持绿色信贷和绿色金融发展。这里说的“再贷款”,应该从广义上去理解。它可以是央行给商业银行利息较低的贷款,也可以是支持商业银行购买绿色债券或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也可以是抵押补充贷款。央行会选择合适的具体操作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绿色金融发展。
三是发展绿色债券市场为中长期绿色项目提供新的融资渠道。许多绿色项目是中长期项目,让银行发行中长期的绿色金融债券、让企业发行中长期的绿色企业(公司)债券,可一定程度缓解期限错配带来的融资难问题。
四是发展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产品。我国已经宣布在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在此基础上的碳金融业务将有助于大幅提高市场的流动性和碳交易价格的有效性,并可为绿色企业提供一系列的融资工具。
五是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在《指导意见》中,特别提出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对绿色投资构成的制约。
为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问:绿色金融已经成为2016年G20的一个重要议题。如何看待中国在绿色金融议题上的国际影响力?
陈雨露:在我国的倡议下,绿色金融2016年首次被纳入G20议程,并形成了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明确列举了发展绿色金融的七条可选措施,为未来全球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我国是全球仅有的三个建立了绿色信贷指标体系的经济体之一。2016年以来,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中国将成为全球首个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经济体。
《指导意见》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广泛开展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中国将继续与其他经济体一道,在G20框架和双边合作框架下,努力推动全球绿色金融的发展。
问:下一步央行等部门将如何贯彻好《指导意见》?
陈雨露:构建和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互相协作和配合。下一步,人民银行等部门将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密切关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对激励和监管政策进行跟踪评估,适时调整完善。加强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信息和统计数据共享,建立健全相关分析预警机制,强化对绿色金融资金运用的监督和评估。
二是鼓励各地区从当地实际出发,以解决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篇2
关键词:绿色债券 界定标准 财税支持 绿色认证 信用评级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成果显著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正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领导者。2016年8月31日,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做出顶层设计,构建了操作框架,为各方参与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工具和市场机会,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构建最为系统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绿色金融已上升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同时,绿色金融也是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最令人瞩目的“中国印记”之一。作为今年G20杭州峰会的主席国,我国首次将绿色金融列入G20议题并写入峰会公报。
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近年来快速发展,政府、发行人和投资者等各类主体的参与日益深入(见表1)。截至今年6月末,我国贴标绿色债券发行量128亿美元,全球占比约30%,绿色相关的未贴标债券存量高达2460亿美元。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人民币也成为广义绿色债券中最主要的计价货币。
绿色债券有很多优势,如可为绿色企业和项目开辟新的融资渠道,为绿色项目提供较长期的融资、缓解期限错配问题,通过声誉效应强化发行人的绿色投资行为,通过更高的披露要求激励发行人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流程,为投资者提供新的资产类别,使其有机会参与可持续发展投资等等,因此绿色债券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障碍,需要逐步加以解决,从而释放出绿色债券发展的潜力。
(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方面
目前,我国绿色项目认定标准尚未统一,同时缺乏统一的绿色债券市场准则。在此情况下,较难客观准确地判定项目的绿色属性,也使得财税优惠、奖惩政策以及针对绿色项目的政府担保等可能的支持措施在短期内缺少落地的基础,还可能造成市场主体在不同监管政策之间套利,影响绿色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绿色债券的发行及交易方面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时间较短,由于绿色项目投资回报期长、绿色债券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绿色项目、资金监管要求更为严格、发行和管理成本较高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绿色债券的吸引力,也影响到绿色债券的发行及交易量。
目前全球发行的债券中仅有不到1%为贴标绿色债券,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量也仅占全部债券的2%。对于每年3万亿~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需求,目前绿色债券所能提供的融资还远远不足,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OECD分析,在将全球气温升幅限制在2℃的前提下,到2030年时,仅中、美、日、欧盟四个市场投资于可再生能源、节能和低排放汽车等低碳项目债券的年度潜在发行量可达7000亿美元。
国际经验表明,财税激励及奖惩政策是将环保项目的正外部性内生化的有效手段之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公共财政机制是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一部分”, 并预计每100亿美元的财政资金可撬动1000亿美元的社会资金投入绿色产业。部分国家也对绿色债券给予了优惠政策,如美国国会于2004年通过了总额20亿美元的免税债券计划,用于支持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公司债券;马萨诸塞州于2013年起自主发行免税绿色债券,所得资金直接用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从国际经验来看,对绿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环节给予适当支持,可降低绿色债券发行成本,提高其投资收益,也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的发行和交易量。
(三)绿色认证和信息披露方面
构建和完善绿色认证和绿色评级体系、科学客观地评估项目的外部性是绿色债券审批、财政补贴、行政奖惩、税收优惠等决策的重要基础。目前,经认证的贴标绿色债券主要集中在欧元区和美国,欧元和美元是贴标绿色债券最主要的计价货币,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标准化和透明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为证明绿色债券的“绿色”身份,国际通行做法是聘请独立的专业机构出具对募集资金使用方向的绿色认证,即“第二意见”,国际权威的认证机构有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气候债券委员会、毕马威等。在全球发行的绿色债券中,有半数以上的债券进行了国际绿色认证。
从我国绿色债券市场来看,相关主管部门鼓励绿色金融债和公司债发行人提交评估认证意见。然而,目前我国绿色债券认证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统一的认证标准和专业的认证机构,市场竞争不充分、绿色认证成本相对较高。加之绿色债券存续期内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使得企业绿色债券的发行门槛较高,影响绿色债券的发展。
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建议
《指导意见》和G20杭州峰会公报明确了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即要通过相关努力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发展,开展国际合作推动跨境绿色债券投资等。这些政策导向进一步扫清了绿色债券发展的障碍,降低了投资者对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绿色债券相关规章制度、统一绿色债券界定标准、降低绿色债券融资成本、探索绿色债券第三方评估和评级标准、开发绿色债券指数、建立完善发债企业强制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以及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双向开放等。为深入落实相关政策,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一政策标准,夯实市场基础
当前我国债券市场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体、交易所市场为补充,符合国际成熟市场的通行惯例。建议尽快探索设计国内统一的绿色债券界定标准和绿色信贷指标体系,为绿色金融的后续配套政策奠定切实可行的操作基础,为市场交易主体提供更为明确的行动指南。
(二)加大财税优惠,提振绿债发行及交易
对于发行人,可探索由符合条件且具有意愿的地方政府推行绿色债券财政贴息和专项担保基金,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根据地方产业布局和财政实力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领域进行试点。设定适当的贴息和担保比例,给予社会资本更为稳定的预期,在耗费较低财政成本的条件下撬动更多私人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要加强绿色债券存续期的信息披露和资金投向跟踪,确保发行人行为的规范性和资金使用的绿色化,避免道德风险。对于投资者,可研究对国内机构投资者购买绿色债券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资本利得税予以适当减免,培育和壮大绿色投资群体。
(三)加强认证管理,降低项目风险
建议进一步提高我国绿色债券发行的标准化和透明度,建立推广国内绿色债券认证标准和体系,提升对国际投资者的吸引力。首先,统一绿色债券的监管标准,逐步提升绿色债券的认证率,将绿色认证作为财税优惠等支持措施的必要前提。其次,构建和发展我国本土的认证体系,规范绿色债券评估要求,通过丰富认证机构、引入市场竞争来降低债券认证成本,同时加强市场准入和机构监管,防止认证机构过度竞争导致降低标准或采购性认证等。最后,创新绿色筹资机制,本着重实质、轻形式的原则,开展存量绿色债券识别。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已有3只存量债券被纳入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是绿色债券领域的一项创新,开启了存量债券的绿色化识别通道。为鼓励企业绿色投资,建议对于剩余期限长、实际投资于绿色项目的存量未贴标债券继续开展相关认证工作。
(四)完善和推进绿色债券评级,扩大债券应用
鼓励评级机构在现有评级体系框架中增加环境影响评价维度,将发行人的绿色信用记录、募投项目的绿色程度和环境成本等因素纳入考察范围,并在评级报告中予以披露,合理反映绿色资产的价值。对信用评级符合要求的绿色债券,可考虑纳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抵质押品范围及交易所质押回购库。此外,评级过程中要避免追逐声誉效应、“唯绿色论”而忽视绿色债券风险的倾向。(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供职机构无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参考文献
[1].绿色金融工作小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M].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2].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R],2016.
篇3
低碳经济最早是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中正式提出的,其含义主要是指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金融手段是发展低碳经济最为有效的途径。在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把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的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融入了银行的日常业务中,突出了对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建立了在碳交易基础上的各种金融创新,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的引导,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相继出台了《山西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山西省重点工业污染源治理办法》,努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淘汰焦炭等行业落后产能等。山西金融业也积极响应省政府的号召,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推出了以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的“138”金融工程,即:出台了“一个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制订了“三个指导意见”——《关于金融促进消费需求的信贷指导意见》、《金融支持山西薄弱环节发展指导意见》、《金融加大支持“三农”发展指导意见》,实施了“八个重点推动”,即: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妇女创业就业、棚户区改造、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和大学生村官创业、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下岗再就业、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山西银监局制定了《关于打造低碳金融区支持经济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督促金融机构树立服务低碳经济意识,建立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加大对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的信贷支持,努力打造低碳金融区。
一是明确信贷支持重点。如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节能技术服务产业和环保产业等方面作为贷款的主要支持方向,把好项目入口,审慎贷款决策,严格贷款发放,做好节能减排金融服务工作。
二是健全“绿色信贷”机制。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全面推进“绿色信贷”建设,积极拓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绿色信贷市场。建立企业环保信息库,将企业按产业和环保政策执行情况进行分类,按照分类情况实施不同的信贷政策。坚持“环保一票否决制”,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坚决退出技术装备落后和高环保风险、高政策风险的企业。
三是完善授信管理办法。各金融机构把主力装备和工艺水平、新上产能合规性手续、环评审批、能耗和排放达标等情况作为贷前调查和贷时审查环节的考察审核重点,列为授信分析报告、授信审查意见的必要内容。把环保部门验收意见、能耗和排放标准执行、资源节约落实等情况作为贷后监控的重点,将节能环保政策的各项要求贯彻落实到信贷工作的全流程。
四是积极创新低碳信贷产品。如,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为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了金额1900万欧元的对外预付款保函业务。该笔保函业务用于该企业与爱尔兰来宝碳资产有限公司签订的CDM减排量购买协议,扩大了企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的融资来源。金融机构通过银团贷款等融资方式,支持煤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推动煤—煤矸石—煤烧结砖、燃煤电厂—瓦斯发电等链条化生产,促进煤矿废气、废渣梯度循环利用;支持企业煤基多联产技术的“煤变油”项目,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减少煤炭废弃物、伴生物。
二、金融支持山西低碳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
(一)金融资源向第二产业过度集中。山西省凭借资源禀赋所特有的比较优势,大量的投资集中在资源领域,从山西省历年投资情况看,“六五”至“十一五”期间,山西省资源型产业在工业基本建设投资中的比例分别为87.09%、87.97%、85.41%、86.93%、78.95%、80.56%。从三次产业在GDP中所占比例看,2000年为9.7:46.5:43.8,2010年则转变为6.2:56.8:37,经济增长过多地依赖第二产业,特别是依赖工业中的重工业,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比为95%,煤、焦、钢、铁行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合计约83%。2010年城镇工业投资完成2526.19亿元,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为43.4%,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共完成投资1996.93亿元,占全省城镇投资的比重为79%。这种资源型经济依赖型的增长模式是向低碳经济转型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市场的意识不强。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经营模式仍然以传统业务为主导,对“碳金融”的价值、操作模式、产品开发、交易规则等尚不熟悉,期货服务、债券、风险投资、利率及汇率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创新明显不足,节能减排政策尚未全面落实到金融机构的业务规划、业务比重以及最后的考评机制当中。比如,山西省吕梁市成立了我国首家节能减排项目交易服务中心,但全部由地方资金投资建设,没有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
(三)民间资金投资渠道窄、有效利用率低的问题值得关注。我省民间资金规模庞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山西大约积累了1万多亿元民间资金,仅近几年淘汰落后产能,从煤焦等传统产业退出的民间资本就将近2000多亿元。民间融资对银行信贷起到积极的补充作用,但由于缺乏政策引导,投资准入方面存在限制,导致民间资金在省内的投资环境欠佳,利用率不高,大量资金流向省外消费或投资于房地产等行业,而省内急需资金支持的新兴行业、低碳产业等却不能通过有效的渠道获得民间资金的支持。
(四)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由于大部分低碳产业都是新兴产业,在其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如部分低碳产业的扶持政策及激励措施的力度还有待明确和加强,部分低碳产业缺乏核心技术研发和持续产业化能力,关键设备、材料和技术对进口依赖强,低碳产业的高新技术可能具有替代效应等影响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的风险因素。一些环保型项目中,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金融机构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迫于盈利和市场份额的压力,可能会选择那些污染企业作为业务对象。
三、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发挥中央银行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一是加强信贷政策引导。通过多种形式的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和新能源开发项目给予积极的信贷支持;灵活运用信贷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煤化工业、材料工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等新兴支柱产业;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加速山西三次产业协调发展进程。二是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建立完善金融机构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信贷政策实施效果评估考核体系。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政策执行情况开展跟踪监测,量化评估指标,定期通报相关考核结果。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全方位促进低碳金融的发展。#p#分页标题#e#
(二)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一是政策性金融支持引导。政策性金融机构应把握好信贷投向,重点支持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设施投资、低碳技术研发、清洁能源生产与使用等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二是商业银行金融支持推动。根据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参与能源工业项目融资、重组并购等,真正使具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拳头项目和产品获得金融支持,同时加大对中小能源企业结构调整、新能源开发、节能技术研发等方面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山西煤炭产业改造升级。三是加快引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大力扶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金融合作化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进入市场,不断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覆盖面。
(三)创新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鼓励商业银行探索开展企业应收账款、企业知识产权、股权等无形资产的抵押放款,对资源开发信托产品、运用融资租赁方式等,丰富碳金融产品。推动资源类企业发行债券、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直接融资产品,吸引资金投入到资金需求量大、综合效益较好的低碳经济项目中。设立“山西能源产业投资基金”,为能源产业转型发展筹措资金。探索山西现代服务企业集合债券机制,促进全省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鼓励保险公司通过购买、参与设立风险投资基金,通过主板、二板市场认购低碳型企业发行的股票、债券等形式参与低碳经济投资。
篇4
关键词:绿色金融;绿色信贷;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206-02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在努力谋求经济复苏的同时,在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不断形成共识,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方兴未艾,日益成为后危机时代各国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实现了经济增长率年均约9.8 %的持续快速增长,但与此同时,资源和环境也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我国已是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同时还消耗了世界45%的钢铁和44%的水泥,这种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难以为继的。资源的大量耗费和环境的急剧恶化,不但影响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也使得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发展绿色经济不仅是我国履行全球气候共同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经济发展催生绿色金融,绿色金融必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动力。
一、绿色金融的内涵
绿色金融是伴随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全新概念。关于绿色金融的界定,目前理论界和实践部门尚未达成共识。综合各方面观点,绿色金融是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业务和市场,开展支持环境保护等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系列金融活动。从具体操作来看,绿色金融促使金融机构将环境保护作为决策评价的主要因素,在投融资决策中将与环境条件相关的潜在回报、风险和成本都考虑在内,通过金融业的杠杆和利益传导机制影响市场主体的投资取向和行为取向,从而引导金融资源向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合理配置。
二、绿色金融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绿色金融伴随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探索运用市场手段减少污染、降低能耗、减缓气候变化而生,相关立法与准则不断完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推出,绿色金融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目前,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金融立法不断完善
伴随着金融在环境保护领域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各国纷纷制定或修改国内法律,进行绿色金融改革。从主要发达国家来看,美国于1980年提出超级基金法案,要求企业必须为其引起的环境污染承担责任,促使为企业提供贷款的银行不得不高度关注和认真防范因放贷可能引起的潜在环境风险;1997年,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环境报告和能源报告编制指南;2001年,澳大利亚通过金融服务改革法案的修正案,要求所有金融机构向国家披露有关环境保护因素在选择、保留或实现投资中被考虑的程度和范围的汇报。从国际来看,联合国于1992年在“21世纪议程”中提出,发展中国家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要根据各国情况实行经济政策改革,必须提高银行信贷、储蓄机构和金融市场领域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联合国环境署于1992年和1995年相继推出了银行业关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声明和保险业环境举措;2003 年6月,世界银行下属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在国际银行业发起了赤道原则(Equator Principles),并由花旗银行等7个国家的10家国际领先银行率先宣布实行。赤道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对融资项目的环境和社会影响进行审慎评估,利用金融杠杆促进该项目在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赤道原则确立了项目融资的环境与社会最低行业标准,为金融机构推进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提供了可参照的一般准则和操作指南。
(二)绿色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绿色经济发展促进绿色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这些产品覆盖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绿色信贷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在政府财税政策扶持下,结合市场需求,采取贷款利率、贷款额度、贷款审批等优惠措施,开发针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的绿色信贷产品。例如,英国巴克莱银行向购买绿色产品和服务的信用卡用户提供折扣,并提供较低的借款利率;澳大利亚银行向低排放的汽车车型提供优惠利率贷款。绿色证券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运用证券市场工具支持大型环境基础设施或节能减排项目融资,为企业提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避险工具,如绿色资产抵押支持证券、气候衍生品等。绿色保险方面,许多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制定费率差异化的保险产品和专门为清洁技术以及节能减排而定制的保险产品,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节能减排保证保险等。
(三)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两大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确立。气候政策以法规的形式限制了各国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同时也催生出以二氧化碳排放权或排放配额为主的权益交易市场。碳金融体系是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领域的金融活动,包括直接投融资、银行贷款、碳指标交易、碳期权期货等一系列金融市场和工具。目前,碳金融市场迅猛发展,国外各大金融机构陆续开发、推广关于碳排放权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例如,在碳排放权的卖方和终端消费者或贸易商之间提供中介服务;参与碳排放配额交易,为碳排放权交易提供必要的流动性;设立碳基金为碳减排项目提供融资;设计碳金融零售产品、创新碳金融衍生产品;为碳排放权的最终使用者提供风险管理工具等。伴随着碳排放权的货币化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碳金融体系逐步建立。
三、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以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较早关注绿色金融的国家之一,早在1995年就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金融机构将信贷发放与保护环境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贷款的发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影响。然而,我国真正践行绿色金融是2007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现国家环境保护部)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联合了《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正式建立并进入探索阶段,将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积极作用。目前,从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实践来看,绿色保险和绿色证券的规模和作用比较有限,绿色金融的主要方式是绿色信贷,我国已有多家商业银行开办了绿色信贷业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总体上来看,我国推行绿色金融理念、践行绿色金融业务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绿色金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不完善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尚不完备,主要体现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绿色金融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相对滞后。2007 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会同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相继推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领域的基本制度框架。但绿色金融发展仍缺乏强制性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指引,造成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发展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管理存在困难,削弱了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效果。另一方面,绿色金融的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尚不统一,导致不同机构和不同区域在执行绿色金融政策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绿色金融的规范标准多为综合性和指导性的,在实践中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金融机构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降低了绿色金融业务的可操作性。
(二)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不完善
绿色金融的实施过程需要金融机构、企业、环保部门的相互协调配合,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依据金融政策、企业环境影响、环保标准制订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这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在实践中,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的认知程度有限,对其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绿色金融缺乏认识和了解。企业对自身的环境信息采取隐瞒或虚报的方法,以推卸环境责任,导致环保部门不能及时、全面相关环保信息,也不能实现与金融机构的环保信息共享。这些都导致难以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无法满足绿色金融发展的需要,以至导致金融机构在环境评估、绩效审核、信贷资金发放与绿色金融的预期目标存在较大偏差。
(三)绿色金融业务风险和成本较高
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往往也是高利润行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多数金融机构为了追逐短期利益以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仍将金融资源倾向于投入“两高”企业,忽略了社会经济和自身的长期持续发展。同时,绿色金融支持的环保项目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投资期限长、管理成本高、风险较高,对于追逐利益最大化的金融机构来说,缺乏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动力。再加上当前绿色金融政策以限制性和约束性的政策居多、激励性和补贴性的扶持政策不足且落实不到位,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成本较高,导致金融机构积极性不足,不利于绿色金融的长期发展。
四、推进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绿色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制度
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制是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有效保障。一方面,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遵循赤道原则等国际惯例与规则,适时制定、完善和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相关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推进绿色金融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借鉴发达国家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实践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信贷、绿色证券和绿色保险的管理制度和项目融资技术评估与风险评估标准,保证绿色金融业务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营造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环境
倡导宣传绿色经济和绿色金融理念,改变企业和金融机构传统的经营模式,促使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对社会责任和环保意识的认知程度。另一方面,加强企业环境保护信息的披露,由环保部门建立和完善全国性的环保信息库,及时充实、更新环保信息,确保环保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同时,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的信息沟通,促使环保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企业、投资者实现信息共享,为绿色金融推进提供现实依据。
(三)创新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产品
充分利用经济发展模式向以低碳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转型的发展机遇,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可依托现有金融市场体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加强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过贷款、股票、债券、理财、担保、租赁、信托等多种金融工具,探索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如环境保护优惠贷款、环境风险评估、环境保护基金、环境保险业务、环境融资租赁、环境产业创业资本、环境顾问服务以及碳权质押融资、碳期货、碳期权等,为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仁杰.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金融,2011,(10).
[2] 冷静.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时代金融,2010,(8).
[3] 天大研究院课题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39).
[4] 王兆星.积极实施绿色金融战略[J].中国金融,2012,(10).
篇5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2016]34号)已公开,请认真贯彻落实。经省政府同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明确目标任务
到2020年,全省水泥熟料年产量控制在8000万吨左右,平板玻璃年产量约7000万重量箱,产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区间;建材产品深加工水平和绿色建材产品比重稳步提高,质量水平和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水泥42.5级及以上产品消费比例达到80%以上,平板玻璃深加工率达到60%以上,低辐射镀膜玻璃应用比例达到40%以上;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日产4000吨以上规模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能耗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平板玻璃生产线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持续化解过剩产能
(一)严禁新增产能
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41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2013]41号文件化解过剩产能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4]4号)要求,2020年年底前,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2017年年底前,暂停实际控制人不同的企业间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置换。对顶风而上、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予以严肃查处。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严格执行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依法依规关停达不到标准要求的产能。各市要全面排查、严厉打击《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等规定的落后产能,严格落实关停、拆除等整治措施。
(三)实施错峰生产
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和重污染天气集中出现的采暖季节,全面实行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冬季错峰生产,有效化解水泥行业过剩产能,切实减轻采暖季大气污染。根据大气环境和市场需求,水泥熟料(含利用电石渣)夏季错峰生产择机进行。对不宜临时停产的平板玻璃生产线,倡导通过行业自律按一定比例降低负荷、合理限产。
三、促进转型升级
(一)加快产品提档升级
提高水泥产品档次,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加快发展专用水泥、水泥制品和部件化制品,完善混凝土预制构配件的通用体系,适应装配式建筑要求,推进叠合楼板、楼梯、阳台等工厂化生产;发展高端玻璃及制品,推广应用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板材、真(中)空玻璃以及节能门窗等产品;从政府投资项目和公共建筑人手,推广功能化、薄型化的陶瓷砖,使用节水、轻量的卫生洁具。
(二)壮大新型材料产业
鼓励利用当地资源、可再生资源制备新型墙体材料,加快发展安全可靠、节能环保、轻质高强的墙体和屋面材料,开发适应“海绵城市”建设需求的新型透水、高强地面材料;开发先进非金属矿物深加工及环境友好材料,实现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化、规模化,增强关键基础材料供o保障能力;重点发展玻璃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以及玻璃基板、光纤预制棒、高压电瓷等先进无机非金属产品的首批次示范应用,加大推广应用力度,扩大新材料产业规模。
(三)推广绿色建材
落实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开展绿色建材评价,绿色建材产品目录。构建贯通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的全产业链,搭建产业融合协同创新平台,选择典型城市和工程项目,组织开展绿色建材新产品、新设计的首批次应用试点示范,宣传推介绿色建材生产应用成功范例。
(四)发展生产业
完善并加快发展从非金属矿地址勘查、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安装到工程总承包的建材工程建设服务产业链。促进建材工业生产制造与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现代物流等生产业融合发展。
(五)发展循环经济
支持利用现有新型干法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市政污泥、污染土壤和危险废物等,开展尾矿、粉煤灰、煤矸石、副产石膏、矿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综合利用,发展基于垃圾、固废的绿色生态和低碳水泥。利用建筑废弃物生产再生建材,基于农作物秸秆等农林废弃物以及废旧木制品发展生物质建材。
四、完善保障措施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抓好组织落实,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价格、能源、环保等相关政策衔接,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建材企业并购重组,全力推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改革、环保、住房城乡建设、质监、科技、国土资源、商务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加强沟通衔接、会商协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完善行规行约,引导和规范企业做好行业自律,开展信用评价,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促进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篇6
关键词:绿色债券 信息披露 绿色债券指数 环境效益目标
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潜在规模巨大
近年来,伴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出台,我国绿色金融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绿色债券市场也获得了迅猛发展。2016年1―7月,我国成功发行的“贴标”绿色债券已近120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同期发行绿色债券的40%。除此之外,中国债券市场还存在大量未贴标的、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的“实质绿”债券。
为了推动我国绿色债券的发展,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和中节能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在绿色债券领域开展了合作。根据双方对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样本券所做的研究发现,在总规模为10.91万亿元、包含16686只债券的样本池中,符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标准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标准的样本券共有759只,总金额为2.2 万亿元,其中“实质绿”债券规模占样本券总规模的20%。在上述绿色债券中,若扣除1.2万亿元“铁道债”,则剩余绿色债券规模为1万亿元,约占样本债券总规模的9%。通过对比发现,绿色债券在债券市场的规模占比与我国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在国民经济产业的占比相接近,中国绿色债券市场潜在规模巨大。
顺应市场需求 创新中债―绿色系列债券指数
和中债气候相关债券指数
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债券市场上“贴标”绿色债券样本券数量相对较少,且在市场存续的时间很短。已存“贴标”绿色债券只是中国绿色债券中的一部分,并没有充分反映出市场的实际情况。基于这一背景,中央结算公司和中节能按照绿金委《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标准、国家发展改革委《绿色债券发行指引》标准,研究并首创了以发行人公开披露的募集资金用途及主营业务信息识别和归类存量“实质绿”债券样本券来编制中债―绿色债券指数,并于2016年4月,成为中国首批绿色债券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评估样本券是否满足气候债券倡议组织《气候债券分类方法》,最终形成绿色精品指数样本券。两家单位首创的识别和归类方法也成功应用于中债―中国气候相关债券指数的编制工作中,成为全球首只气候相关债券指数,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绿色债券指数挖掘识别出存量及新增实质性绿色的债券投资标的,为投资人参与绿色投资提供了又一条重要途径。同时,指数的编制和向市场和投资者阐明了绿色债券投向绿色项目执行的标准,督促发行人遵守绿色债券相关政策规定,并主动采取保持透明度的措施来保持其绿色债券的市场声誉。
国内绿色债券信息披露标准化有待提高
在指数编制过程中,我们在对486只绿色精选指数样本券信息披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有过半数的绿色债券没有进行信息披露。在有信息披露的绿色债券中,“贴标”绿色债券发行人在公开披露文件中普遍披露了环境效益目标,并承诺对实际可实现环境效益进行持续披露。而未贴标绿色债券的募集说明书及债券其他公开信息披露媒介中均未发现对绿色项目环境效益目标、环境效益实现情况的披露(见图1)。
从绿色债券信息披露的国际经验来看,以世界银行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绿色金融债券信息披露为例,世界银行披露了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所属的绿色行业领域及其占比数据、募集资金投向绿色项目所在地区及其占比数据,并举例说明了项目所产生的环境效益。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披露了绿色债券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比而言,国内“贴标”绿色金融债的披露基本达到了与国外绿色债券同等程度的披露,但其他类型的绿色债券在公开披露文件中的表述则相对简单,如仅表述募集资金按计划投放,以及募集资金用途未发生变更。由此可见,这些绿色债券的信息披露标准化有待提高。
加强绿色债券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
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逐步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我们认为,对于规模巨大的未贴标绿色债券,增加透明度是其获得市场和投资者认可的关键,信息披露将有助于实质性绿色债券完成由“实质”到“形实兼备”的转换,实现市场对其贴标;对于贴标绿色债券,完善的信息披露仍然是市场化机制监督其绿色属性的关键。同时,债券发行后的持续披露也很重要。只有债券发行前的认证披露和发行后的持续信息披露形成闭环,才能让投资者相信募集资金真正投向了绿色产业项目。
为了完善和规范绿色债券信息披露,建议未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信息披露的原则
一方面,规范的信息披露是国内外绿色债券发行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信息披露必须考虑披露行为对发行人及利益相关方可能带来的商业、社会风险影响。因此,信息披露在满足国际共识的《绿色债券原则》(GBP)及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5〕第39号等政策文件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应坚持简洁、明晰的原则,并尽量避免在准则要求之外发行人其他信息的泄露,以促进信息披露的顺利实施。
(二)统一信息披露标准和披露内容
在遵守普通债券信息披露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根据《绿色债券原则》(GBP)和绿色债券政策原则,绿色债券需要增加以下信息披露内容:募集资金投入绿色项目的情况、绿色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绿色项目的环境效益和定性表述的社会效益。
(三)披露方式:发行人自行披露+独立第三方核证
篇7
一、化解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稳步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各项重点任务,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严格投资项目管理
《指导意见》印发以来,发展改革委坚决停止核准任何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不再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办理土地(海域)供应、能评、环评审批,银监会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信贷发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一律不再发放贷款。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下发通知,进一步要求各地不得以任何名义核准(备案)新增产能项目。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对江苏灌南亚新钢铁、宁夏申银特钢等违规项目进行了实地核查,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国务院。各地区也通过多种形式贯彻落实《指导意见》要求,加强项目核准七备案管理,并按《指导意见》的要求对在建和建成的违规项目进行清理整顿。
随着各部门、各地区多种手段严控产能扩张,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势头得到遏制。据初步了解,一年来全国新增炼钢产能950万吨、水泥熟料2600万吨、平板玻璃3000万重量箱,与2005以来年均新增钢铁产能6000万吨(最高年份达1亿吨)、水泥产能2亿吨、平板玻璃产能1.3亿重量箱的规模相比,有明显下降。另外,从各地根据《指导意见》要求开展的违规项目清理结果看,目前还有在建违规钢铁产能3633万吨、水泥13976万吨、电解铝934万吨、平板玻璃1500万重量箱、船舶145. 6万载重吨。
(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2014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下达了本年度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并要求各地抓紧落实。目前,各地区已将任务超额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生产线(设备),涉及淘汰炼钢产能3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8500万吨、电解铝50万吨、平板玻璃3760万重量箱,全面超过《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淘汰目标。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等部门发挥阶梯电价、差别电价、水价和惩罚性排污费等调控措施作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各地区也加快淘汰落后步伐,河北等省在国家淘汰落后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淘汰落后产能标准,将炼铁高炉淘汰标准由400立方米提高到450立方米,炼钢转炉淘汰标准由30吨提高到40吨;江苏、山东、湖北、重庆等地从地方财政中拿出资金,加大支持力度,专项用于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中淘汰落后产能奖励、扶持延伸产业链项目和职工安置等。
到2014年9月底,全国实际关停炼钢产能2400万吨、水泥(熟料及磨机)8100万吨、电解铝50万吨、平板玻璃3700万重量箱,分别是《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淘汰任务的83%,160%,119%和105%。
(三)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印发了任务分工通知,细化了各项任务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计划,落实完善产业、金融、财税、土地、职工安置等配套政策措施。各地区也积极建立完善组织协调机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优势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区城内和跨区城兼并重组,整合过剩产能。
一些企业把握有利的市场机遇,加快兼并重组步伐。鞍钢收购台湾义联旗下联众(广州)不锈钢60%股权,下一步双方还将合作开展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河北、山西、山东、云南等地民营钢铁企业加快兼并步伐,整合产、供、销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河南天瑞水泥通过发行企业债募集资金,收购整合河南、辽宁部分水泥企业;杭州锦江集团与阳泉煤业集团托管兆丰铝业,使兆丰铝业实现扭亏脱困;旗滨玻璃重组浙玻集团,通过改造升级,大幅提升产品档次和环保水平;中船工业集团推进集团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将14家造修船企业初步整合成8家,提高了市场竞争力;马钢把握时机,收购法国瓦顿公司,全面持有其高铁轮对制造核心技术,为高铁轮对国产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报经国务院同意,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对重点产业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提出了明确意见。两部门积极宜传贯彻,指导地方、企业做好布局调整和产业转移各项工作。
杭钢集团与宝钢集团就调整宁波钢铁股权达成一致,将依托宁波钢铁实施环保搬迁,实现减量发展;河北钢铁集团石钢等钢铁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开始启动。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河北钢铁集团控股了全球最大钢铁贸易商瑞士德高公司,在南非建设的500万吨钢铁项目正式启动;昆钢在越南合资的50万吨钢铁项目建成投产;广西、福建民营企业联合筹建的马来西亚钢铁项目即将在马中关丹产业园动工;中冶集团正在筹划在伊朗建设100万吨钢铁项目;新兴铸管在泰国等地探索拓宽优特钢市场的渠道;海螺集团结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陆续在印尼、缅甸建设水泥项目,正与国内企业组团在蒙古、中亚和俄罗斯等地筹划新的水泥项目;华新水泥在塔吉克斯坦建设的100万吨水泥生产线建成投产,正在寻求新的境外投资机会;福耀玻璃在俄罗斯投资建设45万吨浮法玻璃生产线,加快境外布局。
(五)推动企业转型发展
各地区、各部门通过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引导性政策措施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拓展业务领域。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行业管理,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山东、河北等地按照国务院同意的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推进钢铁产业整体转型,湖北、辽宁等地也在陆续制定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河北、安徽等地制定了本地区水泥、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3―2017年),浙江等地通过引入综合土地、环保、资源、安全、产值、就业、税收等因素计算出的产业准入值,要求达不到准入值的产业逐步退出,促使企业主动调整业务领城,退出没有竞争力的过剩产能。
一些重点企业也在转型发展方面取得积极成效。首钢集团结合“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提出“一根扁担挑两头”的发展思路,通过打造全新的资本运营和金融平台,撬动钢铁业和城市综合服务两大板块,实现协同发展;中材股份同步推进工程建设、水泥制售、玻璃纤维三大板块效果明显,特别是玻璃纤维板块毛利率达到23%;金隅集团在关停10条生产线的基础上,把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成为城市“净化器”,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新疆农六师煤电公司投资建设30万吨铝合金棒材等产品深加工项目,河南豫联集团投资建设60万吨铝箔、易拉罐料、汽车板等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消化电解铝产能;大连船舶重工集团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成效显著,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新接订单218亿元,是同期船舶新接订单的1.8倍,1―9月海洋工程装备产值达到74亿元,已超过同期民船产值。
(六)推动建立长效机制
各部门、各地区按照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以改革的思路努力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发展改革委不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加快建设项目信息库和产能过剩信息预警系统,加强项目事中和事后监管;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通知,出台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明确项目建设等量和减量置换的要求,制修定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准入(规范)条件,公告了六批603条水泥生产线,六批130条平板玻璃生产线,三批305家钢铁企业,一批26家电解铝企业,完善行业管理。国土资源部发文,严格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并通过各地督查局加强重点督查;环境保护部结合大气污染防治,强化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管理考核,正在研究制定《环境保护法》相关制度配套文件。其他相关部门也陆续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内蒙古、浙江、河南、云南等地也纷纷通过印发文件、加强检查等多种形式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优惠政策。
从2014年以来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运行情况来看,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投资扩张势头得到遏制。2014年1―9月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下降5%、14.4%、31%、6%,主要钢铁企业纷纷表示不再建设扩大产能项目,全国有444家大型水泥企业签署协议承诺不再新建水泥生产线。
二是行业运行总体平稳。2014年1―9月,全国粗钢产量6. 18亿吨,同比增长2.3 %,实现利润192.8亿元,同比增长71.2%。前8个月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产量分别为15.9亿吨、1554.7万吨、5.5亿重量箱,同比分别增长3.5%、7.6%、5%,水泥行业实现盈利462亿元,同比增长27.9%。前3个季度全国造船完工2606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4.9%;承接新船订单524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7.9%;截至9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47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5.7%,比2013年底增加18.1%。l―9月船舶行业利润总额187.9亿元,同比增长23.9%。
三是企业出现两极分化。5个行业总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优势企业盈利能力明显增强,部分企业因经营不善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通过市场机制倒逼不具竞争力企业退出市场的环境逐步形成。钢铁行业利润向优势企业集中,宝钢、沙钢等盈利前10家企业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88.4%;船舶行业骨干企业优势突出,订单充足、生产饱满,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前30家企业分别占全行业的85%、88.1%、89.8%,中船重工集团实现利润总额达到89. 3亿元,在国际同行中排名第二;南通中远川崎、扬子江船业、招商重工等行业骨干企业利润同比增长超过40%。
另外,尽管部分行业持续亏损,个别企业陷入停产状态,但各地通过建设产业集聚区、发展深加工、大力发展服务业、实施接近退休年龄职工内退政策等多种渠道,妥善安置了大部分富余职工;银行加强了风险防控,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贷款总额同比下降,金融风险仍处在可控范围内。
二、化解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一)地方稳增长面临较大压力
化解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低迷叠加,接续产业又难以立即到位,地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如钢铁、水泥等工业占比较大的河北,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是近20年最低;2014年1―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比上年回落6.4个百分点。
(二)过剩产能反弹压力加大
为了稳增长、保税收,有的已叫停的违规在建项目开始复工。从各地报来申请认定备案的在建和建成违规项目看,一些省份均存在部分在建违规项目未按规定停止建设的问题。
(三)淘汰落后产能难度大
按现行政策规定,落后产能已所剩不多,出台新的淘汰标准还需要一个过程,下一步淘汰落后将涉及到现行淘汰标准以上的产能,因淘汰的依据不足,在拆除设备时易引起纠纷,基层、企业抵触情绪大。
(四)过剩产能退出通道不畅
据了解,一些企业在当前市场形势下,已有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退出的打算,但由于现有破产法等支撑法律不完善,资产、债务处置无法可循,转产缺乏资金支持。另外,地方政府考虑到经济增长和人员就业等因素,也尽量避免企业关闭。
(五)潜在风险值得关注
一些规模较大、负债较多的企业退出可能导致银行呆坏账增加,如山西海鑫、四川川威、黑龙江西林等钢铁企业到期无法偿还的银行债务均已达上百亿元。同时,受部分银行惜贷、压贷、抽贷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一些企业因互保、联保导致信用违约风险上升,部分经营不善的民营企业主已经或正在考虑移民海外,如负债外逃可能引发局部金融风险。此外,富余职工安置政策不到位,转产培训资金不足,失地农民工无法重新返乡务农、再就业困难,处置不当会增加社会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进一步推进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需要妥善处理好运用行政手段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关系、化解产能过剩与保持社会稳定的关系、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转型发展的关系、压减过剩产能的时间与空间的关系。针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当前面临的重点问题,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落实主体责任,严控新增产能
进一步落实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对未按规定停止建设、现已建成的违规项目,由当地政府开展自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上报国务院。
(二)做好专项督查,确保贯彻落实
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专项督促检查的通知》,搞好《指导意见》贯彻落实情况自查。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按照通知要求,积极配合做好实地督查工作,确保《指导意见》各项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三)强化监督检查,严格执法处罚
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对等量、减量置换的监督检查。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严把土地闸门和环保关口,进一步加大用地、环保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已发现的违法供地用地、超标排放等行为,坚决予以纠正,确保执法处罚到位,并按规定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金融调节,遏制在建项目
银监会指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在建违规项目一律暂停发放贷款。对瞒报的在建违规项目一律停贷并收回贷款。同时落实有保有压政策,对企业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技术改造、“走出去”等继续给予金融支持。
(五)淘汰落后产能,打击违法生产
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等,尽快建立利用环保、能耗标准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机制。同时,对制售地条钢等违法行为,抓紧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打击力度。
篇8
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特殊阶段,社会融资渠道多元化,金融脱媒现象日趋明显,我国的商业银行发展也面临着利润快速下降、风险集中暴露、业务急需转型的关键时期,而绿色金融将成为银行业未来发展新的动力与增长点。
一、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的必然性
绿色金融一方面是指金融业通过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导资金流向节约资源的技术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另一方面是指金融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避免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过度投机行为。本文主要关注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绿色金融。
(一)绿色金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人均资源贫乏、资源利用率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保问题日渐突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通过贷款、私募投资、发行债券和股票、碳金融等金融产品与服务,将社会资金引导到环保、节能、清洁能源、清洁交通、清洁建筑等绿色产业发展中提高绿色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融资的可获得性,同时抑制对污染性项目的资金投入。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积极鼓励节能环保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减少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绿色金融对市场、对客户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也产生影响,促进社会、环境准则在企业层面进一步得到普及,从而推动整体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十年来我国的绿色金融业务从银行间的自发行为步入政府主导的发展时期,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6年4月表示,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领域投资约6000亿美元,是目前绿色投资水平的两倍。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研究成果显示,从2014年到2030年长周期按低、中、高方案,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分别将达到40.3万亿元、70.1万亿元和123.4万亿元。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发行了超过8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几乎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一半。对于银行业来说,发行绿色债券不仅可以作为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而且与绿色信贷中长期融资项目类型匹配,可以有效解决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成为主动负债工具,改变商业银行存款占绝对比重的被动负债局面,有效化解金融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对重点行业采取不同的融资扶持政策,对钢铁、水泥等落后过剩产能设定了红线标准,重点支持相关节能减排项目,创新形成一系列绿色金融业务操作和风险管理办法,最大限度地降低银行业自身风险,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在未来几年里,我国计划设立绿色投资基金、引进绿色利息补贴,中国绿色金融市场还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通过一系列严格规范的合同来约束企业的行为,减轻或避免融资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助于树立商业银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正面形象,从而全面提升银行业的品牌、信誉和竞争力。同时,通过采纳和实施绿色金融优质项目产生的良好社会影响,将有利于形成银行项目融资品牌,提高银行项目融资的整体质量,吸引更多优质客户和项目向银行申请贷款。因此,近年来,国内银行业也纷纷在绿色金融市场布局。2008年10月,兴业银行成为中国首家绿色金融的“赤道银行”;2015年该行成为首家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复同意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银行。依托踏实的绿色金融理念与实践创新,兴业银行先后荣获“最佳绿色银行奖”、“优秀自然保护支持者”、第五届世界环保大会“碳金社会公民奖”等荣誉。
二、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面临的挑战
第一,由于绿色金融业务高风险、低收益的特点,商业银行在信贷投放上动力不足。大多数绿色金融项目周期长、成本高、收益低、见效慢,这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进而影响其投放积极性。
第二,绿色金融涉及的技术大多较为专业、复杂,并且不断更新发展,而我国商业银行与之相关联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不足,对于专业领域的技术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相对有限和落后,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数量与效率。
第三,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等单位的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不完善,影响了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业务的质量。商业银行只有及时获得有效的企业环保信息,才能尽快地为企业提供绿色金融服务。目前,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备,一些环保信息也不能及时传达至商业银行,导致商业银行对绿色金融项目持犹豫观望的态度。
第四,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与绿色金融发展需求不匹配,制约了绿色金融业务的良性发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虽然都对绿色行业进行了倾斜,但对绿色行业的划分较为保守和僵化。例如对于一些污染行业的环保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项目本身是环保绿色项目,但属于污染行业的大范畴,往往得不到商业银行的贷款支持。
三、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建议
(一)发展绿色金融须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绿色金融的发展是建立在公民环保意识的觉醒以及银行业管理水平提升等基础上的,这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另外,绿色金融的发展规划及配套的环保政策、法律体系、信用体系等还不够完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执行不力等现象在环保领域还比较普遍,环保信息也不透明。但随着环保观念的深入普及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在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前景必然十分广阔。
(二)探索制度创新,建立绿色环保共享机制
在绿色信贷前期审查过程中,搜索公司环境信息的成本较高。如果能够建立数据信息共享机制,解决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问题,不仅可减少银行业在这一环节的投入,同时节省的成本还可以反哺其信息的维护,实现“双赢”。另外,要充分发挥银行业内部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债券市场,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目前,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商业银行在境内外市场已成功发行了绿色金融债券,各银行纷纷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把绿色信贷的标准纳入全流程管理。中国工商银行率先开展了环境压力测试,走在了绿色金融实践的国际前沿。
(三)及时构建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框架
篇9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
泛珠三角区域包括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九省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意见》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合作发展、互利共赢主题,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完善合作发展机制,加快建立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体系,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
八项重点任务
《意见》围绕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提出了八项重点任务:一是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二是大力推进统一市场建设,实施统一的市场规则,建设区域社会信用合作体系,构建区域大通关体制。
三是推进重大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区域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升级。
四是促进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优化区域创新环境。
五是加强社会事业合作,促进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旅游、社会治理等方面合作。
六是共同培育对外开放新优势,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充分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口岸和特殊区域建设。
七是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跨省区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和治理机制。
八是充分发挥香港、澳门特殊作用,推动内地与港澳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重大合作平台、社会事务方面更紧密合作,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交流。
三大保障措施
《意见》提出了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保障措施:一是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和服务,内地九省区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会同港澳共同编制合作发展规划。
篇10
3月,人工智能围棋程序“阿尔法围棋”完胜世界顶尖围棋选手李世石九段的消息,刷新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认识。刺激与恐惧,迷恋与忧心,两种复杂情感的纠葛,人们是对新时代、对未来的微妙反应。而这种反应在水运的未来上,也同样适用。
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作为周期性极强的航运业经历了20多次长短不同的周期,而唯独这次显得长路漫漫、不着边际。造船业产能过剩;供给侧改革迫在眉睫;“互联网+航运”步履维艰;航运自动化争议不断;航运金融手段良莠不齐;内河航道千山万阻,资金链断裂,政策配套落后等等。
市场的悲观情绪,同航运业的周期低迷一起,是水运未来需要突破的第一防线。
而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手段的渗透、航运金融的参与、大数据资源的共享,以及国家对行业的扶持等,又让行业人士显得异常亢奋,行业转型被推至风口浪尖。
同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本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内地九省区一体化发展,深化与港澳更紧密合作,构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泛珠三角区域。
作为我国第二大江的珠江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区域:即连接南亚、东南亚和沟通太平洋、印度洋,作为“一带一路”门户、枢纽、辐射中心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以珠江看中国的内河水域,未来的水运一片浓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