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5: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管理

篇1

关键词:固定资产 保障 管理

固定资产是医院经营的根本,随着医院拥有的实物资产规模的扩大,也为实物资产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固定资产管理一旦失控,其对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内部控制也还比较薄弱。

一、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观念和购置观念不科学

医院的固定资产投入一般由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投入,这导致医院购置高精尖医疗设备时不计成本,不考虑盈亏,购置前缺少必要的可行性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同时,医院固定资产的保值观念、增值意识差,领导和使用人员只重视医疗设备的购置,却对购置的医疗设备管理比较混乱,闲置率高,没有形成科学的固定资产购置制度和管理观念。

(二)固定资产实物管理环节不完善

国家虽然有各种财务制度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是医院对各种制度缺乏落实到实处的监督,导致固定资产多领导、多部门管理,没有明确固定资产责任人,导致部分固定资产谁都不管不问,任由其闲置、损坏。对即将报废或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清理和核实,经常长时间不进行盘点,造成帐实不符。

(三)固定资产的保障制度不完善

医院购置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在保证准确的医疗检测的同时,医疗设备本身也在不断的损耗,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检测精度也将逐渐下降,需要定期对高精尖医疗设备进行计量校准,以保障医疗设备的对各种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而目前对这种高精尖医疗设备的管理保障没有及时跟上,没有形成完善的计量校准和保障制度,设备的使用经常会超过计量校准周期和维修保养周期,这样长期超负荷的使用,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最后不得不报废,严重浪费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使用的培训制度不完善

医院的固定资产尤其是高精尖医疗设备的使用,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才能上岗使用,目前部分医院对这种高精尖医疗设备的使用人员缺乏必要的培训,部分医院没有完善的定期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的制度。导致部分使用人员仅凭经验操作设备,由于使用人员缺乏专门的操作知识,甚至不了解医疗设备使用操作规范,极易导致设备的损坏和致固定资产的流失。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固定资产购置观念

医疗设备的购置尤其是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是医院的一项重要投资,设备购置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需要从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充分的综合论证和购置的可行性论证,同时还需要充分考虑使用人员的技能和后期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费用,不能仅凭为增强与其他医院的竞争力与其他医院的攀比而进行购置。

(二)增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观念

通过将医院固定资产实物管理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将权、责、利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高精尖等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建立日常使用人员登记制度,建立信息化的实物使用流程制度和管理制度,增强对实物管理和使用的观念,定期统计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及时的统计即将报废和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并形成报告向院领导和财务定期汇报,做到与财务账实相符。

(三)加强医疗设备的保障措施、强化增值意识

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很多,各种固定资产维修保障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尤其是各种医疗设备的计量校准周期和保障周期更是不一样,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无法做到对每一台医疗设备进行周到细致的每日统计,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需制定详细的维修保养计划,建立信息化维修保障以及计量校准流程,通过信息化的统计,做到不使设备使用超过保养周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强化医疗设备的增值意识。

(四)增强医疗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措施,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

针对新购入的高精尖医疗设备,只有通过专业的培训,才能熟悉设备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才能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减少不必要的医疗事故和设备损坏事件。实行对医疗设备的实际操作人员实行上岗培训制度,持证上岗。既是对医疗设备和使用人员的保护也是对设备进行增值服务的措施。

三、结束语

本文以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存在的部分问题以及解决对策的分析研究为基础,提出解决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和决策理论方法的探讨,对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有一定帮助,但距离建立真正完备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理论和技术尚有距离,需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为此项工作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l]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佳贵.企业风险管理.第一版.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1999

[3]黄津孚.现代企业管理原理.第三版.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1996

篇2

关键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改革也逐步深入,进入了关键阶段,而县级医院改革是我国医院改革的重心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投入,县级医院的医疗设备与器械不断更新,县级医院的运营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也大大提高。然而,随着医疗设备的购置逐渐增多也对我国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暴露出诸如制度建设不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不到位等问题。近年来,理顺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管理科学化并最大化地发挥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经济与社会效益,成为我国医院治理研究的一大新

热点。

一、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大多数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都有一定的管理制度与规章,但大多数规章都浮于形式,难以对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产生实际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权限缺少明确的规定,我国县级医院近年来掀起一股购置热潮,却疏于对新购固定资产加以管理,“重购置轻管理”现象较为普遍。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对于相关主体在固定资产的购置、折旧、报废等环节上缺少依据,出现了诸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医用固定资产利用率低等乱象,加大了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也造成了国有资产与医用资源的损失与浪费。

(二)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分工不明确

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一方面是由于缺乏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则是内部管理机制的设置不够合理,分工不够明确。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包括固定资产的购置、装备及维护、设备折旧、设备的估值与报废等一系列的步骤,而每个步骤都可能涉及医院内部的不同部门。而当前我国县级医院一般都设有设备科来管理医用设备,而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却由总务科管理,设备的日常使用与维护则分配给具体的科室各自管理,这暴露了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机构与职责混乱的现象,由于在固定资产的维护、折旧与使用等分属不同的部门,难免会导致沟通不畅、相互推诿的现象,最终导致我国县级医院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毁坏率与失修率居高不下的情况,最终表现为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资源被大量浪费。

(三)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估

县级医院改革的一大宗旨就是让县级及以下的群众能享受到经济与医疗发展带来的便利与福利,最直接的渠道就是通过购置新型医疗设备、引进新的医疗人才来实现。但目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却存在大量闲置的现象,导致固定资产使用率较低等医疗资源浪费的情况。究其原因,还是我国县级医院在购置与处置固定资产时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监督。医院为应对医疗水平的提高与业务范围,应适时购置新型的设备,但当前对新购设备缺乏必要的评估与论证,相关责任人急功近利,或者出于其他目的而盲目购置大量固定资产,最终导致使用效率低下,难以产生理想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四)固定资产会计核算较为混乱

当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数量与种类增加较快,大量的新型医疗设备与器械被采购,这对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方面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固定资产的入账、折旧、处置的会计处理日益复杂,而相关的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较为有限,导致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较为混乱,出现了账实不符、折旧计提不准等问题,对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五)固定资产的处置缺少审核与监督

随着医院固定资产的更新与淘汰,医院的固定资产处置现象也逐增多,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处置缺少必要的审核与监督程序,医院固定资产的处置,尤其是医疗设备的处置,应先由专业人员对固定资产进行估值与评估,并按照国家的固定资产处置规定进行处置,但我国目前的县级医院固定资产处置大多由内部总务科科室进行处置,随意性较强,缺乏必要的监督,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有资产流失与医疗设备浪费的风险。

二、改进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县级医院不仅要在设备、仪器、人才引进上加大投入,配套的管理制度也应该与时俱进。在管理医用固定资产的时候,应进一步结合自身的情况,健全内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应只是浮于形式,而应该具备具体、可行的特点,应建立起一套从固定资产的购置、装配与维护到其使用、折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规范透明。减少医院内部在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与处置环节的随意性,只有建立了明确的制度,才能为日常管理提供规范与约束,切实解决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

(二)优化内部管理机构设置与职责分配

当前,我国大部分县级医院内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都涉及总务科、设备科、财务科及各使用科室,但很多情况下对以上几者的权限与职责分配却较为模糊,各科室都希望掌握设备的选购权,但对于设备的维护与日常评估却相互推诿。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各科室之间的职责分配,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机制,加强沟通与交流。其中,总务科应对房屋建筑、办公用品等固定资产实行登记管理;设备科应负责固定资产采购与维护、处置工作,对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登记资产明细;财务科则应对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登记管理、并定期完成固定资产盘点、集体折旧等工作;而具体的使用科室则应负责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日常维修,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及维修状况及时地在固定资产卡片上予以记载。

由此可见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医院内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权责的重叠,需要各部门之间加强协调,也加强相互制约。如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科应负责固定资产卡片的制作,并提供一份给使用部门,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进行记载,财务科则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盘查,及时入账,保证账实相符。只有各部门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并划清权限,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有条不紊,真正提高县级医院的运营水平与医疗服务质量。

(三)规范固定资产购置程序,进行科学评估

目前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较为随意,评估过程较简单、浮于形式,甚至不评估而直接购买,导致资源浪费。要改变这一现象,在购置相应固定资产前事先需经过一系列的评估,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最终决定是否购置。在固定资产的购置评估中,需要综合各部门的意见,其中包括具体科室对于拟购设备的使用需求、财务科对拟购设备的采购成本、设备科对拟购设备的采购渠道等进行综合评估,若确实是医院发展所需并且医院在财务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则可以考虑报经上级审批购买。同时,在购置相关固定资产时应严格遵守《政府采购法》,对限额以上的固定资产购置应上报,并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采购,并坚守纪检部门与人民群众的监督,要杜绝私下采购,事后报备的

情况。

(四)规范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工作

我国县级医院中“重采购轻管理”的现象仍然较为常见,因此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管理环节较为混乱,如县级医院在固定资产的盘查、折旧上未能做到账实相符,不利于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

2012年,我国为解决各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出台了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增加了“累积折旧”这一科目,加强了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力度。因此,我国县级医院应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医院会计制度》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定的固定资产折旧会计制度,并按月对固定资产进行计提折旧处理,折旧费用计入当期成本费用中。

近年我国县级医院采购了大量新设备,固定资产种类与数量大幅增加,部分设备更是价格昂贵,因此对固定资产的折旧工作也更加复杂化,计提过程较为繁琐。因此,要加强对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建立一套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到及时反映医院的固定资产种类与数量、损耗程度,保证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各项核算能准确、及时完成。

(五)加强对固定资产处置的管理监督

由于固定资产的更新,我国县级医院大量固定资产被处置,但我国县级医院的管理在固定资产处置上较为混乱,固定资产的处置过程往往缺乏监督,随意性较强,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失位,甚至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置,应遵循国有资产处置的步骤,应先由具体使用的科室填制报废申请单,并按规定流程获得审核批准,准予报废的固定资产应按规定入库待统一处理。分批、分类按国有资产处置规定,由固定资产管理小组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公开招投标、公开拍卖、协议转让等方式进行资产的出售与置换。固定资产处置变价收入、残值收入,应当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建议成立资产处置监督领导小组,由监察、审计、财务、工会等部门人员组成,参与总务科资产处置的监督,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合规性,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三、小结

我国医疗卫生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县级医院作为基层医院,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固定资产则是县级医院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效地将县级医院的固定资产投入高效地运作中,可以大幅提高我国基层的医疗卫生水平,大大提高县级医院的竞争力。加强对我国县级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将相关固定资产的作用发挥出来,也可以提高我国社会的医疗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晓萍.优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析[J].财会研究,2011,04:44-46.

[2]谢立娟.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实证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02:79-81.

[3]彭维霞,童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研究[J].企业经济,2014,04:76-79.

[4]雷志勤,徐静.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4,04:83-84.

[5]何燕,范萍,庞燕玲,何芳.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11:62-63.

篇3

关键词:信息系统医院管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

一、科学划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

医院科室众多,且地点分散资产数量大等困难,使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责任划分不清,导致医院资产漏管理、少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化,信息化的资产活动,它可以根据需求制定适宜的管理方式,系统对不同科室不同职能管理员赋予权力与责任,通过设置专属账号与密码,科学性地对职责范围内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使各科室,各责任人管理下的固定在状态能够在必要时得以快速反应。这样系统的管理方式可以防止医疗资产信息的泄漏,提高了固定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因此,应用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医院资产时,就能充分考虑各部门员工的职能和范围,并根据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能建立相应权限,根据整个医院的系统分开权限,可以合理的管理医院部分部门的资产,也可以用医院一些部门的资产管理,实现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责任划分的科学性,降低管理难度。

二、减少管理误差,提升管理效率

经数据调查显示,传统的手工核算与计算机系统在医院固定资产核算管理中的应用就所体现的“管理误差”相比。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表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手工核算的出错率是计算机系统管理的50倍,所涉及的资产误差个数也是50倍,导致的误差金额也是50倍,因此,利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固定资产可以将误差金额从几万降低到几千,或许更低,所产生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医院固定资产在核算管理中可以大大节省医院的人力物力。相同的工作量只需要很少的人员来操作,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有效的减少医院固定资产的核算差错,最大限度降低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时间成本,提升管理质量和效率。

三、实现医院固定资产信息的快速响应

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数量大,传统手工记账管理浮于表面,很难发现资产核算管理贯中出现的问题,且获取信息的过程长,有效数据较少,对固定资产进行快速,准确的综合核算是很困难的。在传统手工核算管理中,数据所获得的信息也是有限的,资产的折旧、报废时限、设备使用情况等这些信息都是传统手工管理所不能有效掌控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能够尽可能快的管理整个系统中的资产,及时了解使用情况,并可以对一些设备进行指标分析,然后为一些管理人员提供管理计划,从而使一些资产得到有效的管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及优化。

四、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

医疗设备和机械的维护和保养直接关系到手术和其他医疗活动能否正常进行,如果医疗设备和机械不及时维护和保养,必将降低医疗设备和辅助治疗设备寿命,在利用设备对病人治疗过程中中断对病人的治疗,将导致一老事故的发生。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对其使用寿命及频率的实时监控,在系统中导入适宜的保养计划,计算机信息系统可以自动提醒管理人员,并能记录医疗设备的保养信息,并记录保养,维修后医疗设备在应用的效果以评估其报废时限。系统化的定期、及时、有效地管理医疗设备和机械,提醒维修保养时间,从而有效掌握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报废超期使用设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五、有效地实现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实效性

医院对院内固定资产的管控范围越来越分散,核算管理程序复杂。因此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现状是繁杂的。比如:(1)领导决策:在管理过程中没有明确记录资产所产生的效益,使用情况等信息,也许会造成对医院领导者在管理方面做出决策。(2)管理实效:在医院中所应用的医疗设备数量大,种类多,导致管理人员耗费大量时间来核算管理,难以控制时效性。(3)维修成本监控:对医疗设备维修频次和成本的监控不到位,难以使管理人员对高额维修成本把握及分析,增加医院的运行成本。因此,不能及时、动态、全面地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造成固定资产的不当核算管理。对固定资产进行条码标识赋予特有的“身份证号”,利用先进、智能的系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管理、实时监控,及时掌握医疗设备和机械的使用及维修情况,实验固定资产核算管理的有效性。

篇4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

1.存在多头购置现象。

当前,大多数医院的财产管理都分散在各职能部门,如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部门管房屋、家具,设备部门管医疗设备,而财产的购入和维修一般由这些部门承担,存在多头购置现象,不符合相互制约的原则。这些部门的管理重点不同,工作人员不受财务部门调控,造成入账标准不同,这就造成了医院固定资产账目不清的现象。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国医院一般资产管理部门与资产使用部门职责、权限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相互制约,造成购进、领用、保管固定资产等环节出现脱节问题。例如,资产使用部门出现固定资产使用效率较低或资产闲置现象,却无人过问,资产管理部门只对固定资产购入、出库、报废等程序在财务上进行管理。有些医院管理固定资产,在财会部门设立总账,职能管理部门设立明细账,器械科购入医疗设备直接进入资产使用部门,而不按时办理入账手续,由于时间长久,或供货单位倒闭等原因,无法索要收据,造成财会部门长期挂账。资产使用部门因管理不善,使用不当,造成设备损坏、丢失现象时有发生。在管理上,有些医院不按时报销,长期不对账,不进行实地盘点清查,甚至不设立二级明细账。这些现象都会造成账账不符,账实不符,使得财务报表严重失真。

3.固定资产报废环节不严格。

由于医院没有实行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和减值准备,这就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在医院的实际工作中,经常发生不该报废的固定资产报废、报废的固定资产却没有及时进行账务处理的情况,这就会造成资产账面数不实,影响财务指标的分析,不能正确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百元固定资产业务收入、每床位占用固定资产等财务指标。同时,有些固定资产由于资产使用部门无专人保管财产,使财产流失或视为废物丢弃,造成固定资产亏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医院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是医院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也是医院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有效地搞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保值增值,充分发挥其效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为此,医院领导必须更新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严格遵循“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核算、责任到人”的管理原则,真正将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任务落实到个人。同时还要在全体职工中宣传资产管理知识,强化普及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

2.完善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方法。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为确保医疗设备满足临床需要,必须快速收回投资成本。按照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基本原则,对医院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保证医院储备足够的资金进行设备更新。医院应该按照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计提折旧,并定期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样就有利于真实反映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3.加强固定资产报废环节的管理。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可以让资产存量符合实际价值。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与职能部门应该做到定期盘点,对人员变动较大或搬迁装修的部门及时盘点,做到账实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及时进行账务处理,而对于闲置的或利用率较低的固定资产应该进行内部调拨。固定资产的报废则需经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鉴定后才可办理手续。要对待报废的固定资产定期进行清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资产管理部门按批示后的固定资产报废清单进行处理,这样就可以减少报废的固定资产存放成本。同时,财会部门也要及时调整账务,保证医院资产的真实性。

篇5

[关键词]固定资产;医院固定资产;财务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6.05.133

1 前 言

2011年新《医院财务制度》指出,医院固定资产是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及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若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同样可作为固定资产管理。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已逐渐提到了议事日程,如何管理好现行医院固定资产,并充分利用现有资产,合理使用和实现再利用现有闲置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综合使用效率,防止盲目、重复购置,对于降低医院运行成本、节约卫生资源、减少财政支出、支持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积累,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理论知识,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2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资产类别不统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大多已实现信息化管理,逐步取代以往的卡片管理,比如标签的粘贴、扫码枪的打印等。现阶段,部门三甲医院已逐步开展单个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但是由于资产种类繁多、个别资产的型号、厂家不同、同样的资产由于用途不同以致名称不同等原因导致固定资产的名称较为混乱,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工作。比如柜子,名称有:三门更衣柜、二明斗玻璃文件柜、药柜、文件柜等。在名称的选取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归类,另一方面不利于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2.2 部门资产管理人员缺位

固定资产会计管理专员一般仅负责常规的资产账务处理,并不关注资产的日常维护。而现行资产的管理与维护情况一般由医疗科室的护士长或主任指定科室其他人员兼任,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职责并不明确,资产管理的观念也极为落后,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或者培训指导,对于科室内部的资产情况难以全盘掌握。在医院这种科室较多、资产分布较广的环境下,管理部门若想及时获取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十分困难。

2.3 资产购入使用与入账程序脱节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某些大型医疗设备在购入过程中与其他行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固定资产管理理论方法难以涉及。比如:器械供应商为推销自己产品,先进行免费投放,若适用满意,则再由主任提出申请进入购入环节,但器械的适用时间一般较长,医疗科室与财务部门缺乏沟通,导致使用与入账的脱节。另外,账务处理过程中一般是见发票入账,一部分供应商为延迟纳税,延迟递交发票,导致固定资产的开始使用与初始入账脱节,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与成本归集。

2.4 固定资产报废审批滞后

作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手续极为严格,如此导致日常账务处理中,固定资产的报废审批流程较长,严重滞后。部门资产虽然存放于科室,但是已无使用价值,部分资产虽然挂在账上,但是已经不能为医院发展做出贡献。另外作为资产管理的基础环节,大多科室对于资产的报废审批观念落后,缺乏重视,延误报废审批入账的程序,加重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

3 强化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由于国内大中型医院固定资产规模一般较大,且医院的生存周期较长,若固定资产管理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松懈,必然会堆积出更多问题,预期通过全盘细查固定资产情况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日常的固定资产工作中辅以以下措施,方可更为精准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

3.1 统一固定资产类别

为严格区分固定资产类别,应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区分医疗设备与后勤办公设备。医疗设备由于其专业性较容易区分,后勤办公设备中存在大量价值不高,种类繁多的低值固定资产,应统一名称类别,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尽可能为每一件固定资产记录详细信息,若可行的情况下,添加图片,以便容易区分。选择资产贴标签或者扫码枪进行登记身份,按照资产类别标记相应的资产编码。

3.2 设置部门资产管理岗位

各科室设置专门的资产管理专员,负责本科室的资产管理。财务部制定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下发给资产管理专员进行学习,日常的账务处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会计可直接与各科室资产管理专员进行沟通。每月底资产管理专员可将本科室资产变动情况向财务部汇报,保证资产流向与财务入账的一致性。如此一来,医院的固定资产

管理实现由定期抽查向每月全面检查的转变,一方面减少财务工作量,另一方面保证固定资产管理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无须进行全院资产清查,财务部每年仅需抽查部分科室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即可,另外,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各科室能够更为精确的清楚科室成本发生情况。

3.3 规范固定资产入账程序

在设置科室资产管理专员的基础上,当月新增固定资产,无论是正常手续购入或者是赠送、投放,均及时向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汇报,固定资产管理会计人员按照会计准则规范,结合医院发展情况进行会计处理。原则上当月购入固定资产下月入账,对于无法获取具体金额的固定资产可暂估入账。对于先投放后购入的固定资产,可按照确定购买日的剩余使用年限进行摊销处理,考虑到科室成本核算的需要,不可将已免费使用的折旧费用一次性计入科室成本。

3.4 加强固定资产报废审批

在报废审批方面,应制定严格的审批流程,特别是在审批的时间环节要严格把关,保证固定资产报废审批的及时性,避免账实不符。医疗行业中大型高值专业设备较多,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的报废手续监督,并对各科室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报废审批程序的培训,提升科室对资产管理观念、成本核算观念。

4 结 论

总之,作为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的难度与特殊性,在实际工作中,可在遵守医院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灵活创新,找寻符合自己医院特色的固定资产管理之路。

参考文献:

[1]田惠香,浅谈如何应对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会计师,2010(11):62-63.

篇6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医院会计工作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201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卫生部颁布修订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出台,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了重视,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的做法,这对进一步健全固定资产管理机制,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加强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对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就医院固定资产的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主要有财务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资产使用部门等,医院财务部门是综合管理部门,应从总体上负责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医院的全部固定资产,保证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然而在现实的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

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缺乏制约。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是资产的价值形态由财务部门管理,实物形态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由于相互之间沟通不够,缺乏制约,造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账实不符”等普遍现象。

2.资产购置缺乏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导致资产利用率低下,造成资金浪费

随着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为提高竞争能力,努力扩大基本建设规模和更新医疗设备。在缺乏必要的市场调查、市场预测、效益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盲目投资,造成了资产处于闲置或半停滞状态,导致高投入低回报,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3.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财务专业知识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一般有资产会计、实物部门管理人员、使用部门资产管理员等。由于医院以医疗为主,使用部门管理人员基本上是医护人员,大多缺乏必要的财务专业知识。这就导致财产保管员管理意识不强,如出现对无用的资产没有办理手续就随意处置;对转移资产没有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更换保管员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等现象时有发生。

4.固定资产的增减核算处理不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改建、扩建核算存在难度,如房屋的二次装修,增加部分价值较容易核算,但拆除部分的价值涉及到基建方面的工作,估价常常难以核算。其他一般设备、专用设备配置的增减核算也出现问题,如CT机,购置时以整套计价,但在实际使用中,球管使用寿命较短,更换一个就好几十万元,球管和主机的报废往往不同步,重新购置部分可以核算,但报废部分由于没有单独价格则难以反映。

5.资产处置随意,资产流失现象时有发生

医院部分资产出售时不审批、不评估、不公开;有的因设备的使用人员和维修人员不注重日常维护,对其性能和操作规程掌握和使用不当导致设备不同程度的损坏,尚达不到报废程度就人为地报废;有些资产入账、卡不全,或被保管人拿出单位,用于个人目的,随意申请报废,有的在固定资产调拨时只由双方约定,未在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导致资产权属不清,责任不明。以上存在的各种情况,极易造成资产流失。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途径

1.建立健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管理的合法性和严肃性

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入库、出库、领用、保管、处置和报废等各个环节的管理上都要加强事后监控。同时建立“三账一卡”制度,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资产主管科室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各使用科室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卡片一式两份,一份存放在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另一份存放在使用部门。同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对固定资产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检查。通过完善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杜绝管理中的漏洞,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是规范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为了切实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要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下管一级,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明确会计核算部门、实物管理部门和使用单位(个人)的职责。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管理意识和工作水平。

3.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可行性论证与经营效益分析

在购置医疗设备时,使用部门首先要论证购买医疗设备的必要性、可行性、效益性,从本地区病人需求量和临床、科研的应用前景等方面分析。最后由采购部门进行深入的调查,收集各方面的相关资料与信息,分析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在做好充分准备,论证可行后进行设备购置。

4.随着信息化时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固定资产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篇7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和发展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管好用好医院的固定资产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医疗改革的过程中,医院更要加强经济管理,降低成本。但是,目前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比较混乱,如不及时改变这种状况就会严重地制约医院的发展。因此,改革旧的管理模式,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成为当前医院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针对基层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方法及建议。

1 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匆忙购置,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1.2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存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账或明细账不健全。各领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固定资产几年不盘存,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账实不符。

1.3 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提折旧。(以提修购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和评价。

1.4 固定资产折旧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4点:(1)历史上医院属于社会福利型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医院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事业收入外,财政拨款也占很大一部分,医疗设备购置、房屋建设投资、人员支出等大部分靠财政拨款,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现在,虽然大部分医院在体制上还是属于国有事业单位,采用差额预算管理制度,但是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靠自筹资金,财政拨款对医院巨额投资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且医疗设备价格昂贵,更新换代加快,很多医院为了提高综合竞争能力,负债经营,依靠银行贷款购置大型医疗设备。折旧也是一种费用,是当期已经发生的支出,但没有在计提期间付出实实在在的货币资金,而这种支出的收益在资产投入使用后的有效使用期内体现,无论是从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还是从收入与费用配比的原则讲,计提折旧都是必须的。(2)1999年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后,增设了“更新改造费支出”,在计提折旧时,借方计入“固定资产购建和大修理―更新改造费”科目,贷方计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科目,医院用“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可以购置大型医疗设备,但在会计科目设置时,没有增加“累计折旧”科目,“固定资产”余额反映的是原有价值,不能反映其固定资产的现有价值,这样从会计报表反映看,虚增了医院资产的总额,1台CT机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到其报废年限时,账面及报表中反映的仍然是其原值,这是不符合会计客观性原则的。(3)我国加入WTO后,医疗市场逐步向国际开放,医院会计制度必然也要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医疗设备的核算必将提到医院会计核算的重要日程,增设“累计折旧”科目核算,确有必要。(4)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引进“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化经营理念。全成本核算管理已经纳入医院管理的重要管理机制中,医院为了准确核算一定时期各科室的经营成果,势必将固定资产在使用中消耗的价值,也就是更新改造费支出落实到各科室医疗成本中去,固定资产的分类、折旧方法的选择、预计使用年限、预计净产值、净值的核算,都需要“累计折旧”科目的设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观念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上;人事制度比较僵化,人员分工不明、考核不严,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责任心;管理模式落后,缺乏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没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产管理模式。

2 对策

2.1 强化认识,制定和完善管理制度,使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固定资产是开展医疗业务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也是医院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领导要像重视医院的医疗技术、医疗服务一样,从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率、完好度、维修等方面定期进行考核, 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由于医院固定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价值差别大、使用部门散,因此,必须从医院实际出发,建立财会部门、财产管理部门,使用科室“三账一卡”制度,做到财务部门有账、财产管理部门有账有卡,使用科室有卡有物,保证账账、账卡、账实相符。健全固定资产保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实行计划采购。

具体来讲需要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制度,责任到人。从基层算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和资产卡片,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账。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组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需要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1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账及明细账。

2.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通过完善内控制度,杜绝管理漏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2.1 固定资产管理中心制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2.2 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财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账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2.2.3 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这一程序。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2.2.4 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2.2.5 建立“使用公物登记卡”制度,注明使用人姓名和公物的名称、数量、原值、购置年月、使用时间等要素。公物登记卡可设计为一式二份,使用人(保管人)1份,设备管理科1份,使用人每领用1次物品都要在卡上签字盖章或督促各科室护士长 (科室负责人) 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本科室领用的固定资产的名称、规格、数量等。工作人员调离本单位时,应先向设备管理科办理公物交还手续,抽回“使用公物登记卡”,然后才能办理调动手续。发生丢失损坏应折价赔偿。

3 严格按照现行《医院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3.1 购入固定资产时的核算: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 一般修购费”、“医疗支出”、“药品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固定资产与固定基金相对应。“专用基金- 一般修购费”的来源是按固定资产原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的,是一个净资产科目。购入固定资产时一个净资产科目“专用基金”减少,一个净资产科目“固定基金”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固定资产”增加,一个资产类科目“银行存款”减少,是比较真实反映购入的固定资产由货币形态转入实物形态这一过程的。这种形式不构成支出,不影响当月损益。

3.2 调入和接受捐赠固定资产的核算:医院根据“固定资产调拨单”借记“固定资产”,贷记“固定基金”科目。

3.3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核算:医院发生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业务时,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贷记“长期应付款”;支付租金时,借记“长期应付款”,贷记“银行存款”,同时借记“专用基金-修购基金”,贷记“固定基金”。租赁期满,所有权即归医院所有,借记“固定资产-专用设备”,贷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的核算是医院会计核算的一个重点。医院的固定资产占医院资产比例是比较大的,如何真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以及提供固定资产增值、减值的客观评价依据,是《医院会计制度》面临的一个问题。

4 正确计算和提取修购基金

为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强化经济核算,保证固定资产及时得到维护、更新,医院应根据《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按月编制固定资产提取修购基金计算表,实行统一的标准格式。

5 建立网络管理系统

篇8

关键词:新医改;医院;固定资源管理;应用

医院经营运行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就是固定资源管理。新医改短期目标旨在解决的问题就是看病难、看病贵,帮助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医疗负担得以有效减轻,而长期目标则体现在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力度不断加强,为卫生制度建设的全面覆盖给予保障,确保居民获得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加便利以及安全、有效、廉价。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医院经营运行活动的开展,必然离不开固定资产,而基于医院固定资源管理力度不断加强基础上,对医院卫生体育正常有序运行具有重要积极作用,不仅能够促进医院社会影响力的广泛扩展,同时也能为医院的良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第一,一般来说在医院规模较大且级别较高的情况下,往往会涉及到多样化种类以及较大的数量的固定资产,因而管理过程中具有较大难度。医院中所设置的科室较多,而从医院所设置科室的分布情况来看,往往是分散在多个区域内,同时每一个科室中的医院设备种类都十分繁多。第二,医院主要是为人们提供医院服务、起到疾病救治的作用,而这一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等往往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在对这类固定资产进行保养以及维修过程中,也需要以专门的技术来进行。在此背景下,必然需要相应的运维人员自身具备的管理技术以及专业能力等较强。同时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也逐渐涌现了新型医疗设备,而在管理人员对相适应的管理技能未能充分全面掌握的情况下,一些问题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影响设备应用价值。第三,从医院角度来说,其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在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时不可避免的就会经常使用,因而具有较大管理难度,一些情况下对医院设备流向难以准确追踪,丢失现象也极有可能发生,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第四,在医院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就会有一些闲置或不能使用的设备,而医院并未对这些设备具体处理方式进行明确要求,同时相应的二次利用也并未得以实现,浪费现象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除此之外,在医院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情况下,存在一些为谋取私利钻制度漏洞的现象,严重影响医院固定资源利用率的提升,而此种问题都需要医院进行积极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二、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有效管理措施

(一)固定资产管理力度的加强新医改背景下,也极大程度的增强了医院市场经济气息,在此情况下也使得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与经济利益逐渐趋于更为密切联系的方向发展,以此,显著提升了医院固定资源管理重要程度。第一,制度保障。对于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来说需要将准则制定工作做好,这一过程中医院可以先对自身固定资产管理准则进行积极完善,确保在基于完善制度保障下更顺利的开展固定资产管理;第二,从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方面不断强化。医院应开展专业化且系统的培训,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以及医疗设备运维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等的综合提升给予保障;第三,先进科学管理经验尤为关键,医院应对此加强引进力度,在结合医院自身管理实际情况基础上,确保与医院实际情况切实可行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得以有效形成,为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因此固定资产管理体系的完善尤为关键。第一,医院应对健全完善且科学的管理体系进行积极制定,将相应明确的规定贯彻落实在固定资源管理每个环节,进而基于管理流程完善基础上,为后续追踪工作提供便利;第二,加强管理过程完善力度。基于管理过程完善基础上,能够确保在进行具体管理时一些问题的出现能够及时且准确明确相应责任人,同时也能确保管理人员警惕心的不断提升,将管理过程中一些可以避免或不必要的错误给予有效减少;第三,医院可以从管理模式方面进行改进,通过对先进管理模式的积极引进,加之与自身管理经验的有机融合,确保管理方式得以有效完善;第四,风险防控体系健全建立,促使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基于风险防控体系健全且完善的基础航,能够将事前监督工作做好,从源头上解决风险问题。同时医院应做好万全的准备,针对一些已经存在的损失进行合理估计。及时估值固定资产,基于对固定资产折旧已经计提等方式基础上,进行相应价值和损失的合理估值。

(三)明确固定资产个人职责医院应贯彻落实各岗位工作,并将员工个人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和充分明确,将管理过程中一些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给予有效避免。医院在设置岗位过程中,应对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进行严格遵守,确保管理工作中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得以有效实现。医院在进行具体的固定资产管理时,财务部分占据一定关键位置,其肩负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固定资产管理。因此针对财务部门来说,应将相应针对性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积极制定,在有效分类各固定资产并将固定资产类别进行充分明确的基础上,才能确保固定资产保护更具针对性。此外,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相应的日常保护以及核算工作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相关管理人员应将固定资产登记工作做好,以此确保实时监督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为相应问题的及时有效发现和及时有效解决给予保障。

(四)对无用资源进行灵活处置针对医院闲置或无法使用的固定资产应进行灵活处置,基于相应措施制定基础上,对一些能用资产进行再次利用,确保为医院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详细且全面的统计各固定资产应用评率。现阶段一些医院针对闲置或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过程中,往往是以抛弃或当做废品卖掉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大量资源浪费现象出现。从医院固定资产本质来说,其特殊性较强,废弃的固定资源仍然具有较高的价值,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基础上相应的重复利用也能够得以实现。如针对医院一些闲置或损坏程度较高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置时,可以通过相应技术和有效措施进行改造,确保资源二次利用得以有效实现;针对一些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应确保通过专业人士审查并进行报废认证,进而将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以及为谋取私利对资产变卖情况的发生给予有效避免。

三、结束语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应从自身固定资产管理方面不断加强力度,确保固定资产高效利用的基础上,保障医院的稳定有序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医院应考虑到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开展和实效性的充分发挥,促使医院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悦.刍议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9(32):39.

[2]江婷婷.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05):233-234.

[3]郭莎莎,田文美,石金昌.新医改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05):15-16.

[4]王瑛.基于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应用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0):144-145.

[5]李梦晗.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8(20):163-164.

篇9

【关键词】 医院 固定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医院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专业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1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此外,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耐用时间在1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应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医院固定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图书和其它固定资产五大类。医院固定资产是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改革的推进,国家卫生部门和医疗单位为了能够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医院医疗、科研以及教学等其他的工作的快速发展,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用于医疗设施的配置和医疗机构的建设,从而使医院的规模和医疗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当前,医院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财政拨款和自筹资金形成,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它既可给医院带来长远的经济效益,又能引起投资风险。因此,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在组织管理上,制度建设滞后和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如忽略区域卫生规划、盲目购置大型设备和新建大楼等。一般来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造成重复建设,浪费大量资源。此外,固定资产管理模式落后也是一大问题,各大医院还是停留在传统的由总务部门、器械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管理固定资产的模式,缺乏严密的内部控制和科学的管理,极易给不法分子造成可乘之机,缺少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这样的职能机构独立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2、购置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无序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各种利益驱动下,各家医院都在努力地扩大投资,互相攀比、盲目购(添)置固定资产,医院之间的“硬件战”愈演愈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主管部门作为宏观调控者和监管者既没“把好关”也没“看好门”,医疗设备的盲目采购,重复投资。由于国家的财政拨款不足,医院药品盈利减少,医院收支不平衡导致医院以仪器检查收入来弥补支出。医院购买新设备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购买来以后闲置不用,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给医院带来了投资风险。

3、固定资产的入库和出库手续不健全

医院应该有一套健全的固定资产的入库和出库手续,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防止固定资产在入库或者出库中出现漏洞。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部门往往没有将资产的品名、规格、型号等内容完整的入库,出库时也没有根据领用科、存放地点、保管人等基本的信息,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遗失或者随意的被个人占有。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是医疗设备的主要使用者,且各部门都使用着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均负有管理固定资产的职责,但在实际上各部门的管理不一定到位。

4、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不明

医院的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缺乏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绝大部分医院实行多头管理,财务科管总账、管金额;总务科管房屋、家具用具;设备科管医疗设备。账账、账物之间互不衔接,有物无账、有账无物的情况时有发生,对离职调动人员所占用的公有财物应当如何办理移交手续,如何转移使用、折价或转让等工作缺乏专人监督管理,缺乏行这有效的管理制度。主任或护士长更换时,“物随人走”或者报废移交,新上任者再重新操办的情况可能时有发生。各部门没有明细账或明细账不健全,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此项工作,也没有建立固定资产卡片,只是派人兼管,各个领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资产,没有收发、维修、报废记录。固定资产也不定期清查,造成了账卡、账账、账实不符。

三、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善引发的后果

1、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度

医院的财务状况需要固定资产的信息反映,如果固定资产管理不善,使财务部门的管理者不能顺利的核算财务信息,影响到医院的财务状况。另外,固定资产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财务信息不实,还会影响医院的管理模式、体制改革、产权制度改革、调整划转和利益等工作。

2、使医院不能很好地进行指标评估

医院的业绩和效益是医院绩效的主要内容,固定资产的核实是医院进行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医疗质量等经济效益指标的评定的主要依据,如果固定资产管理不好,就不能保证医院的效益评估的准确性。因此,公正、客观的医院绩效评估离不开一个严格的、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

3、严重影响医院成本的核算

开展该医疗服务项目的投资是医疗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固定资产又是开展医疗项目投资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固定资产的管理影响着医院的成本核算。固定资产的价值管理不准,就不能准确的进行成本核算。

四、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1、强化组织管理

在医院固定资产购置管理环节,医院应该成立购置管理专业委员会,负责固定资产购置工作;规范购置程序,明确各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确保购置管理规范有序;明确论证内容,充分论证,避免盲目购置;规范招标采购工作,降低成本,确保质量。树立正确的理财思想,医院原则上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采用年限平均法或工作量法计提折旧,对具有多种用途、混合使用的房屋等固定资产,其应提的折旧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分摊计入有关科目。医院必须树立风险意识,根据医院的生产经营规模正确测定固定资产需要量,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严格保证购入的设备的质量。资产管理的重要部门是采购部门,在进行采购时,不仅要保证购入的设备自身的质量,还要保证购进设备的使用质量,使物有所值,物有所用,而坚决杜绝任何设备出现质量问题,或者购进的设备并没有真正的投入使用。

2、完善验收和领用管理制度

购进的各种物资设备必须严格按照验收手续、程序进行,严格把关。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一般验收程序为:外包装检查、开箱验收、数量验收、质量验收。验收工作必须及时,尤其是进口设备,必须掌握合同验收与索赔期限,以免因验收不及时造成损失。验收合格的物资设备应由经手人办理入库手续。入库单一式三联,分别交会计作记账凭证、交库房保管人员作入账凭证、交采购部门存查。到库房领取各种物资一律凭物资设备科签发的“领物单”。无“领物单”一律不受理。物资设备出库发放的同时,应办理仪器设备编号,填写仪器设备管理卡等手续。

3、加强责任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等组成。管理中心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第二级是职能管理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应指派责任心强的负责人,要分科室、分部门的设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卡片,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报废等情况,职能科室定期与领用科室核对,达到账卡、账实相符。第三级是固定资产领用部门,应设专人保存固定资产卡片,资产的领用、维修等事项由专人签字负责,根据财政部、卫生部2010年版《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固定资产应定期进行清查盘点,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4、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

医院将对固定资产管理职能部门的考核工作常规化,并将其纳入到医院职工绩效考核体系。医院不仅要将传统的资产保值增值考核指标(如资产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等)纳入考核体系,而且,要将固定资产完好率、不合理固定资产占用率、社会贡献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这类新指标纳入考核体系,用来反映医院固定资产是否存在潜在损失和有账无物等情况,用以评价医院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

5、强化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效益审计

固定资产的投资效益,是指固定资产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通过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可促使医院加强固定资产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成本效益原则来衡量医院的设备投资活动,争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审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购置)决策的审计,围绕项目可行性研究来进行,包括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通过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来考核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对医院本身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对固定资产安装运行后效益的审查,主要考核新增固定资产效率、投资效果参数等关键指标;三是对固定资产更新改造项目效益的审查,目前,医院大型设备已进入更新换代期,医院为达到既要提高运行能力,又要减少资金投入目的,经常通过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改造成来实现。应注意综合比较改造后增量部分效果、改造后的整体效果、未改造时的效果,正确评价改造项目的投资效益。

五、总结

当前各大医院都存在着医院财务报表不能够反映医院固定资产真实规模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医院自身经营管理工作,而且也影响了政府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工作,因此,各大医院应该在新会计制度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固定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加强成本核算和内部控制,为医院的经营发展奠定基础。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为了能够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医院固定资产的利用率,使医院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维护国家利益,以促进医院能够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权:新编医院财务会计审计制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吴红伟、邓军、李青:浅析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2(3).

[3] 李冬梅:探讨内部控制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财经界,2013(9).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5日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账实不符。医院固定资产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确,大部分固定资产管理属于设备科和总务科,设备科管理医疗设备,总务科管理房屋、家具,财务科管理总账和金额,各部门管理没有建立明细账或者明细账不完整,使用部门没有设立台账、无专人管理资产,管理科室没有建立设备收、发、维修记录,设备在科室之间转移没有手续,报废毁损不及时通知财务,固定资产多年不盘点,管理科室不与财务对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脱节,固定资产账账不符、账实不符。

(二)固定资产购置存在盲目性。部分科室紧追潮流添置新设备,不调查研究,不进行科学的分析、论证,设备盲目购入后,由于病人少,无法开展工作,导致设备闲置;有的设备即使使用了,由于没有加强维修保养,坏了就买新的,即使可以局部维修再使用,也不维修,根本不考虑资产的使用效益,“不计成本”的投入加大了医院医疗成本开支,造成资金的严重浪费,导致医院固定资产利用率低。

(三)固定资产移交手续不规范,资产流失严重。各科室负责人调动、离职时,没有执行严格的移交手续(又加上由于原使用科室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台账,移交没有确实的依据),对于科室公共财物的转移使用缺乏专人监督和管理制度,往往“物随人走”,资产流失;医院在应对突发疫情时,增设临时应急科室,待疫情缓解后,调配的科主任、护士长都回到原科室,资产管理科室在接收应急科室资产时没有与原应急科室管理人员办理资产移交,可能导致资产流失。

(四)固定资产重采购轻管理,利用率低下。近年来,医院为了发展的需要,购置了大量的医疗设备,改变了设备陈旧的状况,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在设备采购中,医院管理层重视资产的采购,轻视管理,只要是临床提出的,在不充分考虑利用的基础上购买,没有对整体医院资产进行全盘管理,申请购买设备是否属重复购买,能否各科室之间调剂使用,没有进行完整的分析研究,导致购置资产占用大量资金,设备利用率低下,同时资产损耗不能从收入中补偿,形成恶性循环……。

(五)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报表反映固定资产价值失真。医院会计报表反映的固定资产价值为固定资产初始建造或购置价值,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固定资产的磨损在加大,资产的实际价值在减少,由于对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资产的损耗无法从收入中得到补偿。旧会计制度下,医院是按照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由于结余少,往往无法按照规定比例提足),提取修购基金计入净资产反映,不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所以医院固定资产直到资产完全报废前,会计报表中资产价值一直保持不变,无法准确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导致会计报表固定资产反映失真,医院管理层和主管局无法对资产的实际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以适应新形势下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高效:

(一)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加强对固定资产购入的控制。医院应成立专门的资产领导管理小组和资产管理部门,对固定资产从论证、决策、构建、安装、交付使用、清理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财务科负责固定资产总账、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一级明细账,资产使用部门建立二级明细账,资产管理小组负责固定资产购进的审批,资产管理部门掌管全院的资产分布和使用情况,由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进行统一控制和管理,全院所有固定资产购置及入账均需先通过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立固定资产购置论证制度,特别是对大型医疗设备的购进,应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组织相关人员对本地医疗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写出可行性报告,报资产管理部门审核,资产管理部门报请资产领导小组审批,资产管理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人员对报告进行评价,充分考虑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防止盲目购置;进行公开招标,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实行公开集中招标制度,任何部门不能私自购买,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资产管理部门一起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固定资产采购过程开支的公开透明。

(二)转变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医院属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年财政拨款只占人员经费开支的4%,医院大部分开支属自挣自吃,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是临床医技开展诊疗服务的物质基础,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过去“重采购、轻管理”、“重货币资金、轻实物资产”的错误观点,管好用好实物资产,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能够节约资金、减少设备购置支出,同样会给医院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回报,因此医院管理层要转变观念,把固定资产管理和临床诊疗服务看得同等重要。

1、建立固定资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固定资产业务流程中不相容岗位的设置,即同一部门和岗位不得办理固定资产业务的全过程。固定资产业务不相容岗位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购进、验收与付款;资产处置的申请与审批,审批与执行。

2、建立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设备技术档案、维修报告制度,设立专门技术人员负责资产的日常维修和维护工作。对于固定资产的大修和技术升级,要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按程序申报给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和经济效益分析后,报请资产领导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固定资产处置应由资产管理部门会同专业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共同审核鉴定后,提出处置申请报告,报告医院管理层审批,同时报同级财政部门和主管局批准后才能办理处置手续,对于大型设备要进行招标处置;资产管理部门要建立大型设备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定期进行收支效益评价,并把评价报告汇报给医院管理层,为管理层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资料,以提高设备的营运收益。

3、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固定资产清查是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过去医院虽有制度,由于是多头管理,责任不清,没有认真确实的执行盘点制度),医院应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由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使用部门、审计部门共同参与进行清查工作(资产盘点以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为主,审计和财务部门参与监盘),对账实不符、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查明原因,报请医院管理层或主管单位批准及时做账务处理,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会计报表反映的真实性、完整性。

4、建立资产管理考核奖惩制度。医院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将固定资产管理内容列入对资产使用部门的考核范围,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资产使用部门将资产管理落实到人,资产管理科定期对各科室资产管理情况进行考核,并把考核情况上报财务科,财务科将资产占用、毁损、维修开支情况量化成数据,列入科室绩效体系考核,设立设备管理奖励基金,奖励设备管理成效显著、经济效益突出的人员,并将结果定期公布,提高全院职工资产管理意识、增收节支意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条件的物质基础,医院固定资产金额大,更新换代快,转变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降低医院经营成本开支,使医院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保证医院持续健康地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游明慧.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15.10.

[2]于薇,杨静,谷佳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院管理,2008.28.4.

[3]崔晶文.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