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体系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4: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经济体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全球经济体系

篇1

【关键词】球体经济一体化 农业 贸易 政策

农业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监管农业贸易行为,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发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一方面,我国制定的全球化经济发展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业贸易发展予以了促进,另一方面,进一步优化了农业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进出口数量作出了一定的限制,对于进口农产品的价格也有一定提升。

一、农业贸易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

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我国农业贸易面临的新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贸易实际情况与贸易理论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发展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而且较为低廉,劳动密集型产品数量非常多,但是在土地资源方面处于一个紧张状态,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的数量比较少,因此我国在农业贸易发展方面应当重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劳动密集型产品予以出口;但是,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对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产生了巨大冲击,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增长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还受到了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出口贸易方面受到了阻碍,导致贸易逆差状况发生。

就目前来看,我国土地密集型产品的进口量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如薯类、植物油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造成严重的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发生,阻碍了农业生产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对大豆生产方面的影响。同时,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方面的经济效益并未达到预期增长,一些农产品在出口方面受到了限制,一些具有优势的出口产品受到了阻碍,如蔬菜水果、肉类以及水产品等,而主要出口国为美国、日本等国家,而这些国家在经济贸易往来上实施了贸易壁垒政策,导致我国在农产品出口量下降。因此,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制定一个合理的农业贸易政策。

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农业贸易政策的制定与解决措施分析

(一)农业补贴、反补贴法律政策的制定

对于我国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困境,我国应当根据世界贸易组织规则,选取农业发展保护政策措施,对各个国家在农业贸易政策制定方面的优秀经验与方式进行学习与借鉴,制定一个与我国国情相符合的农业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发达国家在农业方面实施的补贴政策,我国必须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农业反补贴政策,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业贸易的稳定发展予以保护。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应当重视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由农业生产补贴保障转变为农业收入补贴增加,即增加农业生产补贴,对合理的流通环节补贴予以保留,在农业生产领域中投入更多的资金成本,在对资金成本予以运用的时候,应当对重点问题予以着重处理,对资金补贴效率予以提升,对重点地区、产品以及企业予以突出,进一步提升农业贸易核心竞争力。

(二)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的不足对农产品出口与发展极为不利,因此需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即:①重视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加速,通过规模化生产对农业生产效率予以提升,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对农业生产竞争力予以提高;同时,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对科技予以合理应用,对专业加工粮基地与大型商品粮基地予以建立,改变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生产状况,以此提升农业产品的专业化、商业化水平。②加大农业生产力度,对粮食品种结构予以合理改善,进一步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提升农业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升农业粮食的总体质量,在消费方面对农民予以合理引导,确保粮食结构的稳定性、平衡性。

(三)重视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

目前,与事业农产品产值平均水平相比较而言,我国农产品产值还比较低,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我国农业二、三产业在国有经济中占据的比例还比较少,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缓慢,没有一个统一的产业链条,造成农产品增值难度增大,农产品的安全维护也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应当建立一个完整的农业生产、加工链条,对农业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予以改善,进一步促进农业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时,还要充分重视农产品加工技术设备的不断更新,对农产品管理水平予以合理改善,鼓励与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民在生产种植过程中选取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生产效率、质量,使农产品生产效率与质量能够满足国际贸易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贸易事业的快速发展。

三、结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农业贸易政策必须紧跟时展潮流,同时根据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特点对其予以合理制定与完善。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首先对农产品结构含义予以明确,然后确定农业贸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应对策略,立足于法律制度对农业贸易的发展提供合理保障,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补贴,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传统的家庭模式,在此基础上降低农业生产资金成本,对农业生产规模予以扩大,在此基础上推进我国农业贸易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岭,高芳.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研究[J].世界农业,2013.

[2]王丽杰.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农业贸易政策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5.

[3]杨晓英.全球一体化经济作用下的农业贸易政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5.

篇2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终身学习;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6-0275-01

2001年同志在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高峰会议的时候提出要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的社会;2006年同志在出席八国集团对话的时候发表讲话指出:国际社会应更加重视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的社会;2013年在很多场合也做出了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指示,他特别强调“国家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不难看出,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全面发展,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终身学习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一)经济全球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促使必须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我国产业结构长期是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这两项产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模式对资源的消耗速度非常快,对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通过研究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可以得知,在社会结构趋向健康的“橄榄型”发展的时候,此时更需要改变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来不断提高全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在资源环境消耗和污染方面也同样得到了改进。所以经济的全球化直接导致我国在人才结构上大量缺少服务型的人才,要想适应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就必须改变人才结构,如何改变?关键就是要通过学习。

(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机会越来越多

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不断提升。其他国家都开始注重中国的力量。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人多力量大的优势承接了很多国外代工工作,这种两头在外,中间在内的结构模式,使我国没有国际话语权,定价权和销售权都在国外。近年来,我国不断在创新的路上摸索,也在逐步建立更完善的中国市场经济,所以我国已经由过去的制造大国正在转向创造大国。我国这种大规模的结构模式吸引了很多国家的高度关注。所以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份额,也赢得更多的尊重,需要不断提高我国技术水平的先进度,以此来促进我国进入全球国际化的步伐。

(三)经济全球化将促进中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更新

经济全球化的背后是知识的全球化。纵观世界各国,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教育体系,这种教育体系更合适本国的特点和发展。但是在如今这种世界格局之下,要想提高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必须在教育体系上做出巨大的改革。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德国等等国家,他们的教育体系现在已经以民营的模式不断地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也受到中国各界的一致好评。我国的教育体系应当做到顺势而为,应当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进行教育全球化的改革,应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理念,延续我国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对教育体系展开科学、合理、有规划、有远景的设计和安排。

二、构建终身学习的体现需要不断加快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

我国仍旧属于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在人文素养、教育体系上都存在差距。通过调查发现,我国从小学到大学的人均教育投入不仅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更低于其他金砖国家,低于俄罗斯、巴西、硬度、南非等。数据显示,我国2013年的教育经费投入为24488.2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4.30%,比上年的4.28%增加了0.02个百分点。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教育的投资还明显不足。所以,要想构建一个更能适应全球化的学习体系,就必须先在教育投入上加大马力,虽然教育的改革成果很难在短时间内显现,但是越是漫长的等待的越是最有价值的。所以一定要不断加强对教育的投入,以满足公众对教育的渴望。

(二)采用先进的教育方式实现与时俱进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模式。如果你是教育者或者被教育者,你一定会发现当下的教育出现了一个新的格局,就是网络教学。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距离远,时间紧的难题。这种教育模式如果能够大量的普及,将会有效地提高全民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所以政府需要着力推广和普及网络教学,特别是在偏远山区,要不断实现教育的公平发展,让落后地区也进行先进教育的熏陶和影响,从而构建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民办教育也是教育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而言,民办教育是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民办教育,为一部分人提供了学习的环境。需要说明的是,民办教育的办学理念需要改变,必须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主,以提升能力为主,其他知识为辅的标准。古语有云: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于渔。所以不管是民办教育还是公立教育,都需要秉承这个教育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以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为主。

(四)融合国内外学生,为经济全球化做足准备

根据我国自身资源特点和地域特色,不断地引进国外优秀资源。一方面不断开放我国对外的留学政策,吸引更多的留学生在中国学习,不仅可以为中国赢得世界的尊重,也可以给中国带来多元化文化。促进我国学生的学习欲望,当发现有更有趣的知识和先进文化的时候,学生就会保持学习的欲望,由此就能够为构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鼓励建立更多的中外合资学校。为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及我国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环境,为全球化经济的人才储备做出更多的贡献。

(五)加大社会群体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积极性

教育是全民性的,所以要不断提高每个人对教育的认识。教育业是生活化的,不是只在课堂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育更是社会化的,所以更需要社会各行各业的人员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终身学习的氛围。一方面建议企业单位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企业要发展,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企业,才能百年长青,永续发展。所以对员工的培训不应忽视,应该登上企业发展的日程表。另一方面社区要在小区内建立学习中心,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人是群居动物,也是带有惯性思维的动物,一个学习型的环境,一定能够有效促进全民族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型社会。

(六)提高教育和培训的质量

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巨大变化,使人们面对复杂多变、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这要求加强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提高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心理等综合素质,要特别注意培养受教育者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还要注意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国际性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外语能力,还要具有全球视野,了解本领域世界的发展现状、前沿与趋势,具有善于竞争、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等等。

(七)增加教育体系的弹性,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终身学习体系

当今时代,学习者能否具备适应未来需要的能力,关键在于能否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改变目前各类学校教育特别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不沟通的状况,为广大受教育者提供多种选择机会,使正规教育体系变得更加富有弹性,非正规教育的方式更为开放,鼓励教育机构、办学形式、课程设置、学生成分和经费来源的多样化,努力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对教育的多种需求。继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以学校为依托的、立足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多种需求的,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的企业教育系统和以城乡社区为单位的社会教育在内,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促进教育结构体系的终身化、网络化、开放化、多样化和社会化。

篇3

关键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经济失衡

中图分类号:F1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2-0112-01

1 引言

近几年来,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严重且持久的失衡,一方面是美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截止2006年美国贸易赤字/GDP达到1980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6.15%。若非美国经济衰退,美元大跌,这一比重在2007年及以后还会维持高位;另一方面,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的贸易盈余和手中所持有的美元资产不断增加。截止到2008年第一季度,这些国家的官方机构所持有的外汇储备已达到6.87万亿美元。

显然,亚洲国家的中央银行日益成为美国外部赤字的融资方。他们持有的美国国债增量已经足以为2001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的结构性恶化和2004年以来美国私人储蓄的恶化提供融资。正因为如此,这一严重且持久的全球经济失衡奇迹般的维持了下来。

德意志银行的经济学家Dooiey、Folkerts-Landau和Gather(简称DFG)在一系列的文章中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分析,他们的解释是亚洲经济体和越来越多的新兴国家开始盯住美元,构成了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由此支撑了过去十年的全球经济失衡。

2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简述

2.1 旧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回顾

旧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国家欧日和中心国家美国共同组成。国家人为低估汇率,对资本自由流动实行管制,积累外汇储备。美国作为金融中介向国家的金融系统出借可信度。

然而,这一体系随着战后欧日的经济复苏走向了破裂。出于管理和使用本国外汇储备的需要,他们普遍采用了浮动汇率制和不限制资本自由流动的发展策略。于是布雷顿森林体系不再具有以出口导向型增长作为其主要目标的国家。

但国际货币体系从未改变,只是货币体系巾主要国家的目标随时间发生了改变。走向浮动汇率制的国家离开了,奉行固定汇率制和被管制的金融市场的新兴国家成为了新的国家。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布雷顿森林体系并未消亡,只是重新装载了国家。

2.2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机制

我们将世界上的主要经济体进行实用性的划分,除了中心国家(美国)外还可分为贸易帐户区(新兴国家,主要在亚洲)和资本帐户区(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大部分拉丁美洲)。前者所涵盖的国家大多早期处于封闭状态,国内存在着过剩劳动力,金融系统的发展长期以来被抑制,资本积累量很少。产品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他们主要出于增长动机来运作资金;后者包括的国家则主要出于投资动机。中心国家美国,是整个体系的中介,它不管理汇率水平,也不收集储备资产。

(1)在贸易帐户区,一些国家通过对美国出口来拉动经济增长进而迈向工业化。出口所得的经常账户盈余又促使他们不考虑收益/风险特征的情况下大量购买美元债券。他们对以官方储备为主要形式的金融资产无限制追求以支撑出口增长。所以他们人为的限制货币对美元升值;另一些,如日本,虽然不符合我们之前所描述的特征,但日本在日元号称浮动的前提下仍积累了大量以美元计值的储备资产,所以我们也将它归人贸易帐户区。截止到2002年,中国大陆、日本、我国台湾这三个地区为42%的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提供融资(489bJilion)。

(2)在资本帐户区,十多年问,现金流为私人投资者们所驱动,他们主要关注自己国际投资头寸的收益/风险。多年来,这些地区维持着浮动汇率制,政府立于国际资本市场之外,10年间官方储备几乎没有变动。在美国庞大的经常账户赤字仍在不断上升的现状之下,美元相对于欧元呈现出弱势状态,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升值趋势不断明朗。在此情况下,美国应提高投资回报激励越米越勉强的投资者。但是美国国内的真实情况是:投资工具的收益率不升反降。这是因为,亚洲在不断输送大量出口到美国,并接受大量的美元债券,如此一来,美国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率将不会提升。也就是说,即使失去资本账户区私人投资者的资本流人,亚洲官方的资本流人也足以支持这一体系的运转。

(3)长期来看,亚洲会选择继续向美国出口。并为他的经常项目赤字提供融资。因为面对自己的结构化问题和吸纳东欧经济的困难,欧洲难以吸纳如洪水般的商品。即使是面临金融困难,美国采取从紧的商业政策,亚洲官方仍不会向以欧元计价的资产转移,因为这会影响他们同美国的关系。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美国正由亚洲国家保证提供资助。结果是-美国尽管拥有一个很大的贸易赤字,但一个平衡性的官方资本正从亚洲流入美国。

若欧洲和其他资本帐户区国家剧烈减少他们的美元资产,欧元及其他资本账户国货币将更剧烈的升值。之后美国,更可能是亚洲必须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所得的贸易盈余将大致等于资本账户区所减少的资产。也就是亚洲将提供额外的官方资金为各方融资,进而产生一个多边的经常账户平衡。最终,资本账户区的货币升值,对美国出口将被亚洲国家挤出。

3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持续性分析

对于DFG的分析,持支持意见的经济学家并不多,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卢比尼(2007)认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并不是全球失衡的最佳解释,存在更加契合2000年至2004年数据的其他解释;同时,多数新兴市场并不是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即使在亚洲,盯住美元的货币也并不多,并且还在减少。并且盯住美元的国家面临金融、货币和真实经济的扭曲,多数国家在维持固定汇率过程中不得不放弃货币政策和信用政策的独立性。这将为经济持续增长带来巨大隐患。Morris Goldstein and Nicholas R.Lardy(2005)认为DFG夸大了美国市场对亚洲国家的重要性。同时,在巨大贸易盈余面前维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更会吸引大量热钱流入,央行的调节能力将受到巨大的挑战。周先平(2007)提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即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缺乏制度保障。一方面,在新体系下单个国家的利益不会服从于整体的利益,也不存在一个强有力的行动集团,因此即使存在新体系,这个新体系也不会持续太久。另一方面,在新体系下,美国对世界美元储备的实际价值没有提供任何保值承诺,美国可以任意地执行国内外政策,而不管这些政策会带来多少融资需求。国家维持新体系的制度约束也很弱,东亚国家(地区)的货币甚至没有正式和美元挂钩,也没有制度约束来维持美元储备。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新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在短期内可以运转,长期内不可维持。

4 结语

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力;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11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894(2010)03-0034-09

一、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学解释

经济学把市场竞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理想的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无超额垄断利润。任何企业不能控制价格,只能接受价格,因此,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禀赋,即比较优势,无竞争优势可言。

一个企业能够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消费者提品或者服务,并且能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表现为该企业拥有比其他企业强的竞争力。要用经济学解释企业竞争力高低,就必须放松完全竞争市场假设。经济学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逐步放松假设条件的理论解释体系。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经济学就假设市场为非匀质性市场,即整个市场划分为各种具有各自结构特征的“产业”。企业在各个“产业”之间流动可能会遇到程度不同的障碍(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从而导致“产业”结构差异和企业在“产业”间转移的障碍,“产业”的“市场结构”的不同导致企业竞争力的不同。

经济学中的国际经济学将无差异、无界限的一元空间假设,转变为存在国家区隔的多元空间。其中的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于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提出了绝对优势论、比较优势论和生产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国与国之间产业竞争力的基础。而20世纪70年代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新国际贸易理论,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博弈论的研究成果,把国际贸易纳入了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阐明了在不完全竞争和产业内贸易条件下,企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形成和竞争力的来源。

经济学中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大都以市场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认为规模经济、市场份额、产品差异、技术优势、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企业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竞争战略等共同构成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先决因素,反过来,对外直接投资又成为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维护市场地位的重要渠道。

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学和区位经济学从无成本差异的一元空间转向存在区位成本差异和要素价格差异的多元空间,即假设存在区位差异、要素禀赋差异和要素区际流动成本。在一国之内,各种经济活动是不均匀地分布的,它们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此就决定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决定经济活动的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差异、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或距离成本,也可分别称为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经济学中的企业管理经济学不仅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和概念,而且运用管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和概念,对竞争力进行研究,基本假设前提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即从经济人的严格理性主义转变为超越理性主义的行为假定,假设个人和企业存在观念、伦理、价值观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深刻差异。认定企业是异质性的,企业资源和能力决定企业竞争优势,而持续竞争优势则来源于企业具有的战略性资源和核心能力。。对于持续的竞争优势而言,只有一些满足价值性、稀缺性、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性标准的关键资源、才能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如专利、商标、品牌、声誉、组织文化、拥有公司专有技术的员工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知,经济学分析企业竞争力是从抽象假设不断放松到具体的一个过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无竞争优势,只有比较优势。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进行经营的企业才有竞争优势,正是由于存在不完全竞争性,企业才能在竞争中取得垄断优势,获取超额利润。垄断是指具有特色,具有差异性。造成垄断的主要原因有4个:

(1)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不仅指企业拥有较大生产规模,而且还指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由集中研发、大规模采购和销售网络、资本运营以及统一管理带来的各种非生产性规模经济效应。

(2)技术优势。一个公司在关键产品、关键设备上控制着新技术和新工艺,其他企业无此技术,导致该企业处于垄断地位体现的公司竞争力优势。

(3)品牌优势。指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广告策划经验,打造品牌优势,将其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分导致的垄断优势。公司广告等促销活动不仅增强对公司产品的认知程度,而且,还为潜在的竞争对手设置了较高的进入壁垒。

(4)经验效应。一些企业在某些领域经营多年,在经营管理、营销渠道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在经营中累积的经验导致企业具有垄断优势。

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1、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

在现行国际分工之下,中国企业具备的竞争优势就是低价格成本优势。中国企业通过生产低价工业品并出口,实现了经济资源的国际配置,将国际流动性差的劳动力转变为流动性强的工业制成品,并通过贸易实现资源(包括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因此,中国在工业化过程中,必然表现为国际贸易量大,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高。2008年,中国出口商品额达13296.4亿美元,其中93%属于工业制造品。中国在2001年时已经有几百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高居榜首,囊括家电制造业、通讯设备、纺织、医药、机械装备、化工等10多个行业,现在则有更多第一了。

衡量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指标可以用来分析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衡量比较优势的指标主要有出口状况和相对出口优势指数,衡量竞争优势的指标主要有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市场渗透率。

从世界制成品出口大国1990~2008年出口比例来分析中国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见表1)可以看到,中国制成品的竞争力不断增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和位次逐年提高,中国的出口增长速度最快,远高于其他国家,表明中国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从表l也可以看到,1990年,同制成品出口大国相比,中国出口商品中制成品的比例还较低;到2008年,中国工业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量的比例已超过其他大国。

相对出口优势指数更多是衡量不同产业之间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表2可以看出中国相对出口优势指数在不断提高,说明中国制成品竞争力在不断提高。

国际市场占有率高,表明该国竞争力较强,反之则较弱。从表3中可以看出,中国目前最具有优势的行业是服装,其次是纺织原料,排在第三位的是办公设备及电子设备,自动化产品竞争力是最弱的。中国服装及纺织产品的竞争力水平从1995~2001年变化不大,但办

公设备及通信产品的竞争力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市场渗透率反映了一国在特定市场的竞争力,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制成品在美国和欧盟的市场渗透率有所提高,而在日本有所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

2、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存在问题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制造业基地,但是中国竞争力强主要是由外资企业创造的,并不反映中国自己企业的竞争力;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但算不上制造强国。中国企业竞争力与过去相比有所增强,但是在日益国际化竞争的环境中,中国企业日益依赖跨国公司的技术、管理、品牌和渠道,相对跨国公司,其国际竞争力还存在许多问题。

(1)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对我国外需的影响。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意识到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不意味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可以放弃制造业,制造业重新成为各发达国家争抢的制高点。有人认为这次金融危机与美国制造业不振是有很大关系的,使美国再次认识到制造业的重要作用,对制造业发展的有关重大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人提出了“再工业化”和重振美国制造业的主张。美国朝野各方人士反复强调,制造业是基础,是带动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因素,服务业不可能完全替代制造业。有研究表明,美国制造业每1美元的最终需求,用在服务业的达0.45元。这次金融危机进一步促使美国对制造业同服务业(包括金融服务业)的关系进行深刻思考,美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干预经济的措施越来越向同制造业相关的领域延伸。奥巴马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美国制造业的重振和进一步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的各种措施,将严重影响跨国投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导致我国外需的萎缩。

(2)技术水平落后。我国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相比,仍然比较落后,机械、电子、石化和汽车四大支柱工业的技术水平比工业发达国家要落后10多年,技术创新和消化吸收能力比较薄弱,新技术和先进设备主要依靠引进。如小轿车在引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新车型的开发能力至今还没有形成。我国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其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研发能力薄弱,企业还未成为研发的主体。全球500强企业通过其巨额的研发投入,支撑了巨额的销售收入,拥有世界90%的生产技术和75%的技术贸易。此外我国的科技与经济体制两张皮的问题至今尚未根本解决,大量的科研机构独立于企业之外,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研究院所,这种体制造成科研成果与市场脱节。同时,我国技术开发的投入也很少,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用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4%,远低于美国5~6%的水平。我国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正视技术水平的差距,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进步机制,促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

(3)缺少品牌优势。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品牌优势,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水平。例如2002年中国制鞋总产量达60多亿双,其中出口43亿双,出口金额106.8亿美元。中国皮鞋每双出口均价是法国鞋的1/6、是意大利鞋的1/5。由于缺少品牌,同样是温州生产的打火机,打上温州自己品牌的利润为10%~15%;打上国外一般品牌的利润为20%~30%;打上国外著名品牌的利润为60%~120%。中国流通渠道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足9%,而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达到15%以上。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17%~20%,而发达国家仅占10%。中国企业在营销的价值链上处于低端。按美国的数据统计,生产环节所占的利润只有15%,品牌占35%,而分销占了50%。说明目前的中国企业大多数只赚了15%的利润。

(4)管理经验不足。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亏损企业的20%是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目前我国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压力主要来自市场,缺乏内在动力,自觉提高管理水平的主动性不够。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差距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企业还未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还未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外扁平化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分工组织集中体现为一个金字塔型集权分层级管理组织,决策权集中高层,一人下令,一部分人执行,一部分人监督管理。当决策者根据经验或模式对计划流程做出认为是正确的设计后,部门和员工只需执行不必思考,只需对流程中的具体环节负责而不用对结果负责。这种模式使人失去自我,失去激励,进而失去效率。因此,中国企业有必要由纵向集权管理向横向授权管理发展。

(5)经营环境混乱。目前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处于探索中,非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还刚起步;计划体制在资源配置与产业活动中并没有完全退出,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我国还没有建成比较完善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秩序还比较混乱,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造成市场分割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我国的经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还制约了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了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影响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公司治理不完善;第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导致了大量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第三,市场秩序和竞争机制不规范;第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影响了企业运行效率;第五,过度竞争。

(6)跨国经营规模弱小。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水平较低,存在许多不足之处:1)企业规模小。我国海外企业平均投资水平偏低,大多以中小型项目为主,投资大多在l 00万美元以下。2)投资区域相对集中,主要投资在中国香港。3)对外投资技术含量较低,我国海外企业主要以贸易型和资源开发型为主。4)海外企业效益较差。大多数海外企业仅是国内在外的窗口和接待站,能有盈利的仅占1/3左右。只有在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中形成一批跨国经营的大公司,才能提高我国企业竞争力。

三、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1、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

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就是如何发挥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以及如何将中国企业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进行转化。比较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不同产业(或产品)之间的关系;而竞争优势涉及的是各国间的同一产业的关系。比较优势最终归结为一国的资源禀赋,或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而竞争优势则更强调企业的策略行为,有利的条件未必能使一国的某产业形成国际竞争优势。

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是比较优势,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就要求中国企业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的特点来进行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作用。在现阶段,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而资本配置效率不高、技术比较落后,仍然是我国要素禀赋的基本特点。中国劳动力在2010年达7.82亿人,是OECD国家的2倍,仅东南沿海地区城镇劳动力总数就大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劳动力的总和。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化转移,实现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仍然是我国工业化面临的重要任务。当前,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着片面强调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和知识技术

密集型升级的倾向,这是不对的。

但是当代国际竞争中,仅仅靠比较优势还不足以形成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完成从比较优势到国际竞争优势转化。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过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包括现代化的基础设施、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科技创新能力、相关的支持性产业、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增长的国内需求条件等。国际经济竞争中,发展中国家以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特征的比较优势越来越需要借助具有技术优势、品牌效应和经验效应等竞争优势的外资才能实现。我国企业要充分利用我国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完成从比较优势到国际竞争优势转化,这就需要企业“走出去”,也充分利用国外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用跨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式,来对资源进行全球配置,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在现代国际经济竞争中,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结构是非常脆弱的,单靠劳动力、自然资源的要素禀赋是难以获得持久的国际竞争优势的,必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这就需要跨国经营。

改革开放30多年了,目前中国需要一大批享有声誉的大企业来有效整合全球资源。中国的政策目标应从吸收更多外资,促进就业和出口,发展到追求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产业结构和参与全球资源竞争的新阶段。这就要通过提高企业竞争力才能实现,只有当中国自己的企业具有将国内外生产要素融合的竞争能力时,才有望使国家跨越比较优势所决定的静态分工位置,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

2、完善市场机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要建立有利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保证市场机制在生产要素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即结构调整的主体是企业,供求关系引导投资方向,用价格杠杆和利润率调节企业行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决定企业的生死存亡。要正确发挥政府在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即制定市场准入规则,提供公共产品,运用税收与财政政策调节投资方向,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维护本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国的结构调整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消除结构性短缺和结构性过剩,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二是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的部门、地区和企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工业竞争力。要解决这两个问题,一要淘汰落后产能,因为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并不能增加新产品的供给,而是进一步加剧一般性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出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等外部不经济性,还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降低了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二要解决生产要素集中化问题,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集中是必然趋势,尤其是资本和资源密集性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火力发电、主要建筑材料、交通运输设备制造、造纸等行业,应当促进生产要素的集中。三要加强生产社会化与专业化分工。资源密集型行业要做大,加工制造业企业要做小,发展产业集群,龙头核心企业以研发、产品设计、关键零部件制造为主,众多专业化分工的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通过专业化分工,实现加工组装型产业的规模效益。

3、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实现21世纪产业跨越式发展的战略,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路径。世界制造业正随着现代信息经济的兴起而发生变化,中国应加快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发展战略,把国外先进技术和雄厚的资本与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我国产业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制造业跨越式发展。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跟世界制造业基地从发达地区向发展中地区转移的历史趋势相结合,将使我国在现代世界制造业全球化分工新体系中实现从“末端”向“中高端”的提升。

目前,中国已具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所难以具备的优越条件:(1)中国已是世界最大制造业大国;工业基础设施(如电力、交通、通信等)较雄厚,已建立起包括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多门类的工业生产体系,配套能力较强;(2)中国已成为世界出口第一位的贸易大国,还有支持制造业从沿海到西部梯度延伸发展的广阔的国内市场;(3)中国近年已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对外开放度提高和投资环境大为改善;(4)中国劳动力成本低,而且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资源丰富,今年一年的大学毕业生总数就达630万人。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互动促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高速发展,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跳过某些阶段。以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可使工业化和信息化同时快速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可选择在中国出口总额中名列前茅的纺织服装和传统机电产业作为突破重点,实施高新技术改造。在强调发挥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工资成本低的比较优势的同时,努力培育各个产业的新竞争优势是中国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点。要实施有利于比较优势动态转换的产业竞争战略,培植产业竞争优势。中国不仅要获得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较利益,更要提升和优化自己的产业结构,提高技术密集产业的比重,使潜在竞争优势成为现实竞争优势。要扶持具备国际竞争潜力的边际产业部门,即那些具有需求弹性较大、稍加扶持即可参与国际竞争的边际产业部门,如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及计量器具等部门。要多层次纳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多方位提升产业竞争力。中国在面向全球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要逐步介入部分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我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随着竞争优势的逐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从全球生产制造体系的低端逐步向中高端产业转化,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要实现高技术部门局部突破。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目标应该实施战略贸易政策。其依据是,一个国家能够在某些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性产业如计算机、电信、生物技术等产业中创造和提升比较利益结构。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工业化,这是中国产业提升路径的内在要求。我国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资源和环境都难以承受。必须把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

4、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要提升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加快企业技术创新步伐。要制定一套系统的政策法规,确保中国能从跨国公司R&D全球化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为此需要从国家科技政策、地方政府的区域创新体系以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3个方面来作出政策选择。

中国政府在制定科技发展战略时,对于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关键性核心技术必须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自主研发,而对于一些非核心领域的技术,可以放手让跨国公司来投资,放开股权比例限制,用市场竞争手段迫使跨国公司加大在中国的R&D投资力度。中国应改革国家创新系统,建立科技创新机制。当前中国应对国有研究机构进行企业化改造,为中国研究机构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要积极鼓励与跨国公司R&D机构合作,带动国内研究机构和企业技术进步与管理水平的提高,鼓励与跨国公司建立技术性战略联盟。最后,要针对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进行配套投资,提升相关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与产品档次。

中国地方政府要努力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要给予R&D投资一定的特殊优惠,如投资手续的审批、建筑用地、基础设施使用费等方面给予优惠、解决跨国公司科研人员的生活配套服务、解决跨国公司R&D机构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户口问题等等。地方政府要充分利用产业技术创新的“聚集效应”,

有意识地引导跨国公司在华R&D机构向特定地区集中,形成国际性的区域创新中心。如北京市修订的《北京市鼓励在京设立科技研究开发机构的规定》,就明确规定国内外R&D机构享受统一的优惠待遇,并鼓励R&D机构向社会开放其实验室和试验基地,通过相互间的信息交流提高当地的技术创新水平。

篇5

最近多次到欧美开会,话题总还是少不了全球失衡。因为牵涉到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和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等诸多重大政策问题,我就不厌其烦地向西方学者们宣传我对“全球失衡”的新定义。多年前,我已经清楚认识到今天大行其道的主流宏观经济分析模型(即所谓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或IS―LM模型),其逻辑基础有重大缺陷,无法帮助我们理解全球经济。所以开始构造一个新的思维架构。

思维模式转变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重新定义“全球失衡”。依照我的“信用体系一虚拟经济一真实经济一般均衡模型”,当今全球经济体系或人类经济体系最根本的失衡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从全球经济整体来看,是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严重背离。其二,从全球经济结构来看,则是虚拟经济创造中心和真实财富创造中心的严重背离。

全球失衡集中体现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货币金融中心快速分离。制造业中心已经决定性地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转移到亚洲(重心又是中国),货币金融中心却依然由发达国家掌控。易言之,东方拥有真实财富创造中心,西方掌控货币金融中心;东方制造真实产品,西方创造货币购买力;东方为全世界制造产品,西方为全世界产品定价;西方大量发行债券和创造各种金融产品,东方则用自己的储蓄去购买这些金融产品;东方储蓄,西方消费;东方节俭,西方挥霍;西方向东方借钱,东方给西方融资。

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之背离,真实财富创造中心和金融产品创造中心之背离,是今日全球经济的基本模式,是过去40年人类经济出现的奇特历史现象,史无前例。它是全球金融危机和一切重大宏观经济难题的总根源。

一个最基本的后果是,西方经济体系里的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规模急速膨胀,愈来愈大,金融经济或虚拟经济形成一个自我膨胀、自我循环的体系。美联储等西方中央银行创造的货币,大部分进入虚拟经济体系自我循环,债券市场越来越大,衍生金融产品规模越来越大,货币或外汇交易量越来越高,股票市值越来越高,楼市和其他资产泡沫愈演愈烈,人们的虚拟财富(以持有的股票市场、房地产市值和其他金融产品市值衡量)越来越多,高杠杆经营模式,高负债消费模式顺理成章。

与此同时,真实经济和就业率始终维持低水平。整个经济的投机赌博气氛非常浓厚。然而,虚拟经济或金融经济是极度不稳定的体系,其运行主要取决于人们对未来的预期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一有风吹草动,可以瞬间崩溃。

篇6

社会各界对于2008年金融海啸仍心有余悸,而谈及“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形势,主流经济学家们似乎仍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说法。日前,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称,尽管货币数量论和凯恩斯理论大体可以解释1930年代的大萧条危机,理性预期学派的货币理论也可以解释1970年代的滞胀现象,但主流经济学家们对2008年金融海啸的解释却不足以让人信服。

自2009年以来,人们对各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然导致全球恶性通货膨胀的预测就可以说明此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资产负债从9000多亿美元扩张到接近3万亿美元,增幅超过350%。同期,英格兰银行资产负债从852亿美元扩张到超过4000亿美元,增幅超过400%。欧洲央行资产负债从11544亿欧元扩张至26557亿欧元,增幅超过130%。其他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亦是开足马力大印钞票,全球基础货币量增幅和规模超越以往任何历史时期。因此,人们按照经典货币数量论来推测,如此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要么刺激实体经济快速复苏,要么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但实际上,向松祚指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既没有像一些人乐观预期的那样,刺激经济快速复苏,也没有像另外一些人悲观预测的那样,导致全球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究竟发生了什么深刻变化?经典货币理论或主流宏观经济学是否还能够作为分析和推测宏观经济走势的有效工具?主流的货币政策工具是否还能够有效调节和控制经济,抹平经济周期?这些问题将决定未来货币理论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向松祚说,“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

对此,向松祚提出货币新思维概念,即用“信用体系一真实经济一虚拟经济”一般分析架构来解释2008年金融危机。他表示,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背离,制造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加速背离,新兴市场国家深陷贫困性增长困境,是当前经济体系面临的三大根本性结构失衡,它们共同作用导致全球收入和财富分配的严重失衡。其中,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严重背离的必然后果,是许多国家反复经历资产价格泡沫兴起与破灭周期,资产价格动荡严重威胁实体经济稳定增长,这也是令宏观经济政策决策者最为头疼的重大难题,是全球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面临的主要挑战。“制造业和实体经济中心与虚拟经济和货币金融中心日益加速背离,是过去40年来经济体系最深刻的变革。正是这样的变革,导致了全球经济、金融和货币体系出现史无前例的重大变局。”向松祚说,“全球经济体系出现的三个层面的‘两极分化’:虚拟经济和真实经济的两级分化,信用资源分配的两极分化,真实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让主流的宏观经济政策基本失效。”

与此同时,就在发达经济体展开新一轮货币宽松政策之际,中国的应对措施成为关键。向松祚提出五条对策:一是要加快国内债券市场和香港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衍生金融产品市场的发展,做大吸纳各类投资的资金池;二是加快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骤,包括尽快推出QDII2,大幅度提高QFII的额度,放宽投资限制,鼓励外国投资者到香港离岸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股票和其他以人民币计价资产;三是简化手续,鼓励国内企业和居民到海外投资;四是尽量使用灵活货币政策工具来调控国内市场流动性,灵活调节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和银行体系储备规模;五是加快我国和周边国家人民币贸易和金融资产交易结算体系,全力鼓励人民币贸易结算和金融交易结算,尽快形成一个大规模的人民币货币区。

篇7

英国著名自然灾难专家、世界知名环境科学家比尔·麦克古尔在著作《7年拯救地球》中提出:人类如果不立即采取行动,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2015年将成为地球命运的转折点。

就连一向以关心国际金融形势为主的世界银行也在2012年11月了一份名为《降低热度》的报告。报告指出,如果我们任由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将会上升4℃。

报告认为,这一后果将是灾难性的:沿海城市可能被淹没;粮食生产风险增大;水资源匮乏情况将进一步恶化;生物多样性会遭遇不可逆转的损失。

2012年年末,国际能源署(IEA)了《2012年世界能源展望》(下称《展望》),对2035年前的全球能源趋势作出了预测。在报告中,IEA悲观地表示:“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商定的,到本世纪中叶,将地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内这一目标正变得难以实现”。

未来我们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持续变暖的挑战?《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独家连线IEA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Fatih Birol),请他来为我们解读:面对能源和气候危机,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IEA在《展望》中指出,即使考虑到未来各国的发展政策,我们依然不能确保全球能源体系能够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展望》预测,从现在到 2035 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三分之一以上,其中60%的需求增长来自中国、印度和中东地区。尽管世界各国对于低碳能源的使用与开发都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但是未来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仍将主导全球能源的消费与使用结构。

在过去10年里,煤炭几乎占据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50%,其增速甚至超过了其他所有可再生能源。报告预测,中国的煤炭需求将在2020年达到顶峰,并将持续至2035年。

谁来代替核电?

为了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各国都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许多国家都把核电作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但福岛核事故令核电风光不再,许多国家纷纷重新评估核政策。谁来代替核电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

《展望》指出,目前全世界电力需求正在以近两倍于世界能源需求的速度增长。尽管在2035年前,煤炭依然是全球发电的主要燃料,但在全球新建发电能力规划中,一半的新增能力将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燃料。

《展望》预测,到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力来源,并在2035年接近第一大电力来源——煤炭的发电量。

可再生能源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其技术成本逐年下降、化石燃料价格不断上升。此外,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补贴不断上升也是一个重要原因。2011年,全球对各种可再生能源的补贴约为880亿美元,2035年将增至近2400亿美元。

对话比罗尔:中国将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

《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世界各国在能源利用,尤其是节能减排方面的进展如何?

比罗尔:几乎全世界各大能源消费国都已经宣布了自己的目标和措施:中国的目标是到2015年将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6%;美国则采用了新的燃料经济标准;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把能源需求削减20%;日本试图到2030年将电力消费削减10%。虽然这些举措有助于改善过去10年全球能源效率表现不佳的局面,但是全球节能减排可挖掘的潜力依然十分巨大。

《中国经济周刊》:IEA对于改进能源使用效率有哪些建议?

比罗尔:我们认为世界各国在能源效率利用方面都还存在着巨大的、未被发掘的潜力。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工业产业、交通运输、发电和建筑等四个方面去寻找可降低能耗的机会。大量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世界上在建筑领域方面尚有五分之四的潜力未被挖掘, 而工业产业领域有一半以上的潜力尚待开发。

中国目前在建筑领域的能耗控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其他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相信,世界各国只要在这四个领域内制定出一系列可行政策,一定可以降低能耗,提升经济效率。

《中国经济周刊》:在过去的10年里,中国的节能环保产业大约以15%~20%的增长率逐年递增,您如何评价这些产业的增长?

比罗尔:最近这些年中国在降低能耗、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进行了巨大的投资,这些投入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目前全球风机产量约有30%来自中国,全球约有20%的太阳能发电量来自中国,可以说,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之路影响全球。

我们预计未来中国将在风能领域投资6000亿美元,在太阳能领域投资2000亿美元,这将使得中国成为全球绿色能源投资的领头羊。我相信,中国在节能环保产业的技术将会不断提升,并将造福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国际社会原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内将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但是现在看来这一切正变得难以实现。面对这一现状,您认为我们该如何应对?

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会计体系; 构建

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化的到来,气候也开始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全球变暖趋势愈发明显,所以低碳经济的发展已经势不可挡。当前很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一些环境问题,各行业企业开始关注节约资源的问题,以期从环境污染中得以解脱,在低碳经济下经济体系改革对企业内部结构影响巨大,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计体系变革成为一种必然,而会计体系的建立必须与低碳经济相结合,下面我们主要对低碳经济条件下会计体系的构建展开分析。

一、低碳经济概述

所谓低碳经济是指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利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诸多方法,从最大程度上降低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最终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基本点主要有两个,其一,基于生产、交换及分配等在内的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活动低碳化,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 其二,基于生产、交换及分配等在内的社会再生产能源消费的生态化,最终构建起包括低碳、无碳能源在内的国民经济体系,以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整体可以得到持续性发展。

二、在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 一) 低碳经济的国际背景

最早 “低碳经济” 概念源自人类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时候,人们使用化石能源时会直接将以二氧化碳等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致使全球气候变暖。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其原因可以从两方面展开分析,其一,当前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工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其中包括资源、环境及技术三方面内容,传统工业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消耗大量化石资源,还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这种情况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威胁与挑战; 其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出以后,低碳经济也相继被提出来,并成为解决现代社会中能源、环境及发展的重要策略,它不仅是一种健康的发展模式,同时在低碳经济理念下,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正是因为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低碳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全球变暖的环节,更加符合人类的理想发展观念,所以,这种低碳经济理念在很短时间内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人们的欢迎。

( 二)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进入 21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甚至在总量上成功的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的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利用高污染和高能耗换来的。我国单位 GDP能耗始终高于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却一直停留在 “高碳经济” 的模式上,能源消耗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温室气体排放国。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是以自然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从我国产业结构情况来看,我国经济发展中第二产业工业成为主体,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整体水平较低,而第二产业中很多工业都是高能耗产业,其碳排放程度较高。例如,我国能源利用率在 35% 左右,与发达国家效率相比要低 10% 左右,我国煤出产率仅为美国的 28. 6% ,面对当前严峻的现状,我们必须紧紧跟上时展的潮流,同时缓解国内的生态环境压力。

三、低碳经济下会计体系的构建

( 一) 会计目标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会计目标,其一为基本目标,当前我国正处于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脚步红,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就要求企业在获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对资源的浪费,从而提升企业的环境效益; 其二为具体目标,该目标关注的重点在于具体实施过程,企业在使用资源的过程中,会计需要提前准确评估和预算出资源的使用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

( 二) 经营活动核算

所谓经营活动核算是指针对与低碳相关的所有商品、劳务等进行核算,首先,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应坚持低碳理念,倾向于购买环保的材料与设备,在生产源头落实环保理念; 其次,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减少对纸的使用,从而减少对森林砍伐的量,同时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应注意预测出碳的排放量,并将与碳相关材料的使用量控制好,从而减少碳的排放量; 第三,企业在销售过程中,应将碳成本信息标在产品信息栏,以便会计更好的统计碳成本,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信息; 第四,企业在碳成本计算过程中,应专门建立统计部门,以保证碳使用的合理性。

( 三) 投资活动核算

在低碳环境中,各项投资活动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很多新的问题。随着近年来全球经济化的加强,国际市场变得越来越宽阔,企业面临的竞争与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面对当前碳排放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关注点也开始从经济发展转移到对低碳经济的关注上。企业在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应仔细核对碳排放权,充分凸显出其价值,推动企业技术革新及发展,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很明显,当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制度还不够完善,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然后结合我国国情建立低碳经济体系。

四、结语

当前保护环境成了多数企业关注的重点问题,更多企业期望从浪费资源与环境污染的循环中脱离出来,这种形势下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体系变革必然会使企业内部结构发生变革,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建立起一套与低碳经济相符合的制度。上述内容从会计目标、经营活动核算、投资活动核算三方面对会计改革提出了建议,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信息将会更多朝着低碳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坤蓉. 低碳经济下企业会计体系的构建思路研究论述 [J]. 现代经济信息,2015,24: 170.

[2] 曾锴,王小波,陈程.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碳会计体系研究[J]. 国际商务财会,2010,10: 16 - 19.

篇9

 

美国金融危机,即次贷危机过去已近十年,但其影响仍然存在,且这种影响具有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趋势,逐步升级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而随着危机的蔓延导致诸多国家经济形势日益恶化,甚至有些国家面临破产的境地,不仅仅在对经济产生巨大影响。而且,逐步影响到国际政治体系,促使大国的经济、政治及外交等方面的政策发生调整和转变。此次危机不管从发生的内在原因,还是带来的影响,均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现阶段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巨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今天的国际经济和政治面貌产生巨大的影响,使得国际体系发生了巨大改变,主要体现在:

 

(一)规模不断扩张。伴随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国际体系在覆盖面、影响力及扩张速度上发生巨大变化。首先,从覆盖面分析,自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的加入,世界超过上三分之一的人口正逐步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也使得国际体系规模不断发展;其次,从影响力看,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大大促进了全球贸易、金融网络的建立。而在此网络中,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的国际交流的规模、速度日益增大。在从扩张速度看,如今国际体系吸纳新成员的速度不断加快,比如中国自重新进入国际政治体系以来,国际政治影响力不断增大,而至今不过30余年。

 

(二)结构有重大调整。国际经济权势结构的多极化发展是现今国际体系结构调整的最为主要,也是最为显著的特点。全球化的今天为一些拥有潜在的优势和资源的国家创造看后来居上的重要性机遇,于是在国际经济及政治权势结构多极化发展中又呈现出明显的权势转移趋势。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主体的兴起和发展,比如“金砖国家”。正是多极化力量才促使国际经济和政治结构的重构,也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变迁产生巨大影响。

 

(三)组成单位性质的复杂化。和以往不同,当前的国际体系组成单位正愈发多样、复杂。首先,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非国家性质的行为体日益增加,且作用和影响性也不断扩大。这种情况导致以主权国家为重要组成元素的国际体系发生彻底性改变,特别是非政府组织、经济性组织的出现,淡化了主权化组织。另外,各非国家性质行为体和主权国家间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大大丰富了国际政治经济体系。

 

二、美国金融危机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的关系

 

(一)国际体系变迁对现阶段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影响

 

首先,以往“中心-边缘”模式划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无法把控当前国际经济体系的复杂特性。随着现代经济的巨大变化和迅速发展正不断改变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产生和发展,已逐步打破“中心-边缘”格局的世界经济权力体系。其次,由于世界经济秩序未能得到调整已促使国际经济体系趋于不稳定。虽然国际经济权力发生较大变化和扩散,但并未改变不平等分配的局面,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行动能力上,而并非影响力上,以致于经济权力仍倾向老的经济体。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虽失去对世界经济体系的控制和支配力,但其仍具有霸权地位。再次,国际政治经济的治理上缺乏秩序,美国想保持霸权地位的愿望和其实际能力明显存在差距,由此导致国际体系内的矛盾日益激化,以致于促成各种危机的不断爆发。在国际贸易方面,发达国家间、新兴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的竞争和矛盾日益激烈。

 

(二)国际经济秩序内矛盾激化和美国金融危机产生

 

美国金融危机,可以看作为现阶段国际政治秩序曰益激化的矛盾在金融方面的集中爆发。具体而言,国际经济尤其是金融产业的迅猛发展、国际体系的扩张和变化及国际政治权势结构巨大变化引起的问题,对美国霸权思想下的国际政治经济基础产生极大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后者尚未对此>中击做出相应改变和调整,因而导致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下,国际政治体系的变化和其霸权机制下的矛盾日益激化,可以从这几方面分析其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首先,美国想继续需求霸权地位,就必然要把其优势资源大部分应用到军事扩充、盟国财政支持、对外援助及一切维系世界经济的相关费用,但是此方面的投入并非是具有经济效益的,而是不断损耗自身经济力量的;其次,当扩张成本和收益处于平衡时,维持发展现状的经济成本增加速度要快于现状支撑能力提升的速度,随着此种状况发展,会使得自身经济实力不断弱化直至无法支撑,导致国家财政恶化;最后,为有效解决追求霸权中产生的财政危机问题,美国实行美元本位对国际货币机制予以控制,而该机制导致本国货币量不断增加,以致于全球信贷泡沫化,造成国际贸易严重失衡。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变迁产生的影响

 

(一)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冲击

 

冲击美国霸权。此处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诸多大型金融机构破产,投资及商业银行倒闭。随着危机的蔓延,对实体经济产生极大影响,因信贷的恶化,美国制造业严重萎缩,业失业率迅速提升。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霸权的经济力量。另外,此次危机也对美国标榜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可信度产生极大损害。

 

冲击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此次危机也大大暴露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作缺陷和调解的无效性。该体系的美元本位制是引起全球性贸易失衡、危机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随之也暴露出IMF、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在预防和控制危机上的不足,使得各国要求改革国际经济治理体系。

 

冲击全球政治体制。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已导致美国不得不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合作来解决所产生的各种问题。目前,新兴经济体对抵御金融危机影响、维持全球经济稳定的作用正日益扩,在复苏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美国金融危机对现阶段国际政治积极秩序冲击的性质

 

此次金融危机在较大层面上是对现阶段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稳定性的一个考验,研究发现,当前危机产生的>中击主要表现在量上,在质上未发生较大改变。美国在此次危机中虽有巨大损失,但在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相关权力构成上,仍具有极大优势,在军事安全上,仍为最强大的世界强国,对国际、区域的经济和安全仍有重大影响。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对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和金融体系做出较大反应,但是因欧盟既有实力明显不足,无法改变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总而言之,当前国际政治秩序变迁仍于不断发展中,在未来变迁的过程仍是复杂多变的,虽说美国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秩序产生了较大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有限的,未来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能否朝着公正、平等、合理的方向发展,主要取决世界各国及地区。

篇10

若GDP增长8%,CPI增长4%,十年来震惊全球的“中国速度”是否就此停下加速脚步?此前,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报告预计,中国GDP增长放缓至7%的可能性增加到了15%(此前是5%),2011年的GDP增长的基线预测调低为8.9%(此前为9.1%),2012为8.3%(此前为8.6%)。

如此增长率,还是在“已经考虑到政府有可能实施的刺激政策”和“欧美经济缓慢增长”的两个假设前提之下。

马骏认为,近期对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冲击是可能出现的欧盟和美国经济放缓甚至衰退。未来12个月,如果欧盟/美国增长缓慢,中国GDP增长则为8.6%,如果欧盟/美国轻微衰退,则中国GDP增长为7.9%,如果欧盟/美国深度衰退,则中国GDP增长为7%。彼时,这还只是经济学家的排列组合,如今,欧洲债务危机和标普、穆迪争相下调意大利、美国10家银行评级,深化了“全球经济将迎来更艰巨挑战”的影响。

在此之前,2011年GDP增幅放缓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尤其是在资本价格和人力成本不断抬高的情况之下,这样的预测不只是数字,更是现实的折射。

事情还没有结束。

全球经济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一连串连锁反应。

中国增长放缓将可能导致2 0 1 1 - 2 0 1 2 年欧洲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日本的出口平均增长降低,继而影响真实GDP增长;因为构成MSCI-world指数的三分之一公司的主要收入都来自中国,因此还会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增长放缓,与大 宗商品相关公司的股票(占全球指数的20%)价格下降,继而作用于全球股票市场。

全球经济的规模,美国、欧洲、日本占2/3,中国和其他亚太地区加起来1/3――成熟市场积重难返,中国增速若进一步放缓的话,全球的经济怎可想象?

我们知道,一国在出台经济政策时,最先考虑的是国内的经济增长及是否能够增加国民财富。在这个过程会因为需求和消耗大宗商品和技术产品,如建筑需求会拉动钢材,间接拉动铁矿石的需求,这一需求就会折射到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中,因为主要从澳洲进口铁矿石……

2011年9月,IMF第一次“外溢报告(Spilloverreport)”,这份报告反映的是五大经济体之间相互影响,其逻辑是:假设一个经济体的GDP出现1%的波动,其余四个经济体所受影响的多寡。而中国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之上。

IMF:中国经济影响力极大IMF认为,中国经济的外溢影响主要透过实体经济传导。目前已成为全球“ 最中心” 的贸易国, 对其他主要贸易国的联系规模最大, 这也意味着中国对全球经济影响力极大; 美国金融力量影响全球,但第一轮的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对其它国家债券价格和汇率影响大于第二轮。中国的政策有重要的全球外溢影响,而确保中国国内经济的稳定是对全球最重要的外溢影响。也因此,有评论员戏称:“但愿IMF不是把‘杀猪刀’才好”。

当然,面临的问题也被提及:包括中国以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人民币汇率及外汇储备等,报告指出,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通过实体经济传导,而美国的影响力则通过金融渠道传导。IMF警告说,一旦美国收紧货币政策,可能导致新兴市场资本流入和汇率升值形势逆转。

而且,中国出口导向型增长结构的风险愈来愈大。作为“最中心”的贸易国,其实也间接反映中国对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性,这样一来,反而使美国经济周期波动可以通过贸易传导的渠道,冲击中国的经济成长。

中日互相影响明显

报告发现,外溢效应的地区性影响,除美国以外,其余经济体对邻近经济体影响最大。例如中国与日本的相互影响远高于它们对其他经济体的影响;欧元区对英国影响非常显著。而只有美国对全部经济体影响是同样大的。这项研究结果,可以说为“中国崛起、美国衰落”的流行观点提供了新素材。

彼德森国际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Arvind Subramanian指出,中国势必成为经济超级大国,但对美国的威胁和影响目前远未强大到足以“取其位而代之”。面对目前美国经济“二次探底”威胁,中国应对美国经济周期衰退所带来的负面冲击,必须减少中国贸易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同时加强本身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弱化美国经济衰退导致金融与贸易传导的力度。通过实体经济发挥的传导影响和作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缓慢的;但通过金融传导,如改变货币政策,马上可以透过利率和汇率传导。

报告突出了全球再平衡的问题。以往全球生产和贸易的模式是中国生产发达国家消费,但这个模式在遇到资源瓶颈的约束下,必然有所减缓。这种减缓又“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因为中国对铁矿石、工厂机械和其它产品的进口将随之减弱,美国、澳大利亚、欧洲和其它指望靠中国进口带动自身发展的经济体均将因此受损。

不平衡的世界是根本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同样被称为“厄运博士”的拉古拉迈・拉詹(Raghuram Rajan),他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局主管,著有《断层线》一书,他在书中论证了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平衡。他借用地质学术语断层线一词,原意是当地壳岩石承受的压力超过其本身的强度之后,就会出现断层,而地震往往是沿着断层线发生的。

目前经济体系中,也存在断层线:

美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美国国内政治之间的冲撞:从1976年到2007年,美国全国实际收入每增长一美元,就有58美分流入最富有的1%的家庭的腰包。收入的差距和社保的缺失令经济问题转化为社会问题。

国际收支失衡。过去20年间,美国家庭消费的增长中很大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外,尤其是德国、日本、中国等贸易顺差国,而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焦虑症”又促使他们走上出口导向的发展道路。鼓励出口的发展中国家往往不鼓励消费,若积重难返便会出现日本过去10年的情景。

不同的金融体系之间的碰撞。在英美国家的金融体系被拉詹称为“保持距离式”的金融体系:注重信息的透明,有法律约束。但制造业为主的经济体系中,金融体系主要靠银行:企业信息不透明或不公开,要想知道企业的真实状况,银行必须和企业建立长期的紧密关系。由于政府有意压低存款利率,缺乏对消费信贷的完整记录,而且没有司法体系的保护,所以消费信贷难以得到长足发展。一旦金融机构提高对消费者贷款的利率,政治家就会出面,以保护消费者的名义加以制止。

影响最直接的是第三个问题。在两种金融情况下,如果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国外融资,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不同的金融体系之间的碰撞,出现诸如1994年的墨西哥和1997年的东亚;而当英美金融资本需要进入发展中国家时,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考虑,会采取三种办法:一是只借短债不借长债,方便随时出逃;二是用外币贷款不用本币贷款,这样可以回避汇率风险;三是通过国内银行贷款,这样一来,国外资本的利益和国内银行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一旦出现金融危机,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救本国银行,一旦救了本国银行,也就等于救了国外的金融资本。转嫁风险是新兴市场出现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拉詹认为,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对策看,大抵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而且全球经济的地壳仍然在朝断层线的两侧移动。

再来一次的风险

从9月19日至23日一周的时间,全球股市价值缩水3.4万亿美元,全球股市推入熊市。

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同步暴跌的背后,折射出了一个实质性的趋势,即全球经济正在陷入“二次衰退”的过程中,因此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众多投资者开始失去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