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健康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健康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

篇1

据华翔联信总经理刘宇辉介绍,2016年,在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关于电话用户实名制成效评价预打分中,华翔联信获得满分;同时,在各监管部门全年组织的多次暗访抽查中,华翔联信也未出现渠道违规现象,全年违规率为0。

新的一年,在坚守实名制的同时,华翔联信也深刻认识到,只有经过业务创新,创造新的“从0到1”的可能,才是转售企业价值所在。

推出“华健康”品牌

转型是2016年的关键词。华翔联信循着商业模式创新之路,将“创新”深植于整个转型过程。

2016年来,商业模式逐渐从传统的通信业务转售商,向“智能健康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业务模式从基于管道的业务模式,向基于平台的业务模式转型;收入模式从单纯的通信收入,向通信、服务、硬件、平台合作多元化收入转型。

2016年时值大健康、物联网和可穿戴智能硬件蓬勃发展,华翔联信整合自身通信能力、健康管理云服务、计费账务、呼叫中心与售后服务能力,构建了“华健康”物联平台。

以“华健康”物联平台为基础,华翔联信面向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推出了集硬件、软件、通信及云平台四位一体的“华健康”智能健康管理方案。

⒂罨越樯芩担“华健康”智能健康管理方案包含华翔联信自主设计的智能手表、华健康APP、通信产品和健康管理平台。该方案以“联接”为核心理念,构建了老人、家属、服务人员、管理人员的沟通渠道,以实现老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实时的服务跟踪管理和监督考核,建立社区养老运营的闭环,提高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机构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华翔联信集中精力在技术研发及运营上,全力为“华健康”的最终用户及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需求客户提供创新增值服务,以求共同打造“物联网+健康管理”的生态系统。

探索“通信+健康”新模式

创新是2017年的关键词。今年年初,华翔联信在2017移动转售业务全球发展峰会上,被媒体及行业专家共同授予最具影响力业务创新奖,备受瞩目。

业内人士认为,华翔联信商业模式的创新,与健康养老产业有机融合,不但能够充分发挥通信行业的优势,而且符合国家政策方向,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篇2

    因此,实现“科学养老、智能护理”的新模式,吸取国内外优秀的现代化护理理念,引领人类护理方式的更新和转变,使所有失能、半失能老人尊严生活,成为一个首要的目标。

    一、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养老护理行业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达1900多万人。预计到2015年,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将达到2400多万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是养老护理行业的重中之重,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l、传统的照护模式面临严峻挑战长期以来,护理行业定位于传统的照护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模式已难适应现代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生活需求。其理念落后、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服务质量低,面临着科学照护新模式的严峻挑战。

    2、特殊照护成为难中之难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的照护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长期困扰着护理行业:术后康复期的老人,身体挪动的疼痛如何尽可能避免;长久卧床的老人,裤疮和泌尿系统感染如何防治;护理人员和老人的家属,如何协调配合,达到轻松高效护理与老人身心痊愈的双赢;照护的设施和环境,如何能使老人心情舒畅、尊严生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先进的照护设施拥有很大的需求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对护理行业的重视,先进的照护设施日渐增多,从外观形状结构的改变,到护理功能细节的改善,都在尝试满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实际护理需求。护理行业更是争相汲取现代化护理理念,引用先进设施,提高专业化素质。

    二、创建“和谐照护工程”,推广智能化照护设施

    “和谐照护工程”是依据现代化护理理念,对护理行业作出的重大前景规划,旨在用先进的智能照护设施、现代化照护服务,让失能、半失能老人进入智能化管理照护时代。

    由民政部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研制、河南省好佳老年服务中心生产,安徽省好佳商贸投资有限公司总经销的好佳智能型全自动护理床,就是“和谐照护工程”首推的智能化护理系列产品,已获得相关系列的国家专利证书。

    这种全自动护理床具备多种特殊功能:智能大小便功能,全天24小时自动监护老人大小便,自动将大小便收集到接便器内,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自动清洗功能,自动完成接便器的清洗工作;翻身护理监护功能,自动告知翻身护理情况;尿滴淋功能,针对患有尿滴淋病症的老人进行特殊护理;还具有自动背起、坐起、腿部折起、防止肌肉萎缩等功能,并配有高强度护栏对患者进行安全防护;同时,每张床位都可以和“智能型电脑自动护理床监护站”联接,进行集中护理服务管理。

    实践证明,在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护过程中,使用这种全自动护理床,避免了患者泌尿系统的感染,实现了褥疮发生率为零;减轻了术后患者的疼痛,促进了其身体的早日康复;实现了护理人员高标准、高质量轻松护理;护理环境洁净,老人身心健康,护理工作得到众多家属的一致好评。

    因此,好佳智能型全自动护理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各新闻媒体也争相报道,对其人文关怀和科技创新尤为关注。

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泛在网;养老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1-0224-02

1 引言

当前,我国已进入到人口老龄化迅速发展的阶段,我国人均寿命虽已达到76岁,但健康寿命仅有66岁左右,其中老年人口患病的概率是总人口的三倍多。失能、病老人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的问题困扰着无数家庭,这种现象便催生了对养老和医疗服务的双重需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互相融合、共同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成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但就目前来看,该模式也存在着诸多问题[1]。在当前科学技术飞跃发展,泛在网络迅速被应用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种技术与养老模式相结合,提高服务的效率与效益,是现阶段社会应当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2 现行“医养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医养结合模式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医养分离的状态。由于政策、规划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现有养老机构规模小、数量少,远远无法满足需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服务主体,主要包括养老机构、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等,但这些机构间缺乏衔接机制,信息相互分离,很难形成有效的养老体系。同时转诊机制、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医疗机构中针对老年人的便捷服务较少,导致老年人仍普遍感觉到看病难。医疗机构所拥有的远程会诊,健康信息档案等资源是与养老机构脱节的,养老机构无法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由于养老机构的医保覆盖面较低,部分养老机构未纳入到医保范围,使得入住老人的支付能力受到影响,限制了养老机构中医疗服务能力的体现。专业化服务人员的短缺也使得养老机构服务水平难以提高[2]。

3 泛在网下新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现今社会,子女很难整天的陪在父母的身边,大多时候都是分居。因此,很多老年人都有使用网络的意愿,希望通过网络有更多和儿女沟通的机会。当然,网络技术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其他的便利,如网络医疗等,也是老年人希望使用网络的原因。老年人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陪护或者治疗,此时网络医疗便成为缓解这一难题的一大手段。同时在泛在网络技术的介入下,可以将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老年人的生活真正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方便和改善了老年人的生活,这种模式也很容易被老年人接受。泛在网络下新的养老模式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新养老模式提供了技术手段,老龄化程度的迅速加深为这个行业提供了庞大的受众群体,未来此行业发展潜力不言而喻[3]。网络技术缩短了事物间的距离,让整个社会联系得更加紧密,利用这一特性,在泛在网络技术中,能够连接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连接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使得信息实现一体化,让更多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便于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并且能够对这些资源进行更为合理的分配,有利于实现养老产业迅速发展,缓解当下严峻的养老形势。

4 泛在网络下的医养结合新途径

泛在网络技术下的养老模式,是一个新兴的概念,正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有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存在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为目前面临困境的“医养结合”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4]。

4.1 打破信息屏障,实现信息互通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飞速,例如医院信息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得到了大力开发和广泛应用,形成了以居民个体为核心,涵盖相关健康因素的居民个人健康档案信息。截至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的普及率为51.7%,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如果将智能可穿戴设备、大数据系统进行有效的链接与互通,将可以呈现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老人们可充分运用科学研究成果,使用融合了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系统、医疗信息等方面信息的APP,随时随地将自身情况信息上传到健康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不同部门、机构间的信息共享。便于远程治疗等医养结合项目的有效实现。

4.2 实现信息共享,建立科学转诊制度

将医院、社区、养老机构三方面通过泛在网技术真正的关联起来,完善与优化转诊机制。将医院专家与养老机构的护理员组成小团队,充分协作,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水平。养老机构的护理员对老年人状况进行评估,如有异常可通知社区医生,将数据经由泛在网同步,继而使社区进行全程病情跟踪,制定治疗计划,如出现病情严重者转诊到大医院进行后续治疗。在达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将三者的资源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以医养老[5]。

4.3 融合市场力量,完善医保制度

扩大医保覆盖面,将养老服务纳入其内,可以达到减轻老年人养老负担、增强养老信心的目的。试想将医保、养老机构、医疗机构通过泛在网结合起来,不仅解决了部分老年人难以支付养老费用的局面,同时也将整个养老行业规范化。养老数据与国家数据库之间形成的联系,保障了养老数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当然仅靠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医保的力量是不够的,无法满足我国迅速增长的医疗及养老需求。在医疗制度的指导下,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市场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例如建立私有的养老保险公司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也可以促进我国养老体系的完善。

5 保障措施

建立泛在网下养老模式的体制,首先关注的不是如何实现信息化,而是如何做到安全管理,合法运营。基于信息数据的特殊性,在开发大数据系统及云服务等功能时,先要把信息规范、数据保护等放在首位,这就需要完善的相关政策作为指引,以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也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6]。

5.1 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养老机构及医院内部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每位老人有其对应的护理人员及相关医师,数据系统要做好保密工作,将安全规章与责任结合起来。为患者免去误诊、系统不畅、隐私泄露而影响治疗的顾虑。,这就要做到每位患者信息记录的唯一性,同时所使用的相关可穿戴设备亦必须具有唯一性。信息系统供应商须做好后期维护工作,保证医疗养老活动的正常进行。

5.2 完善养老行业标准

国家应尽快完善养老行业准入制度以及分级管理标准,老年人健康评估标准,养老机监管标准等。实现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的信息真正合理合法共享,使得双方实时掌控服务对象健康情况及床位是否空余等基本信息。同时国家应给予参与养老服务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其发展,形成一种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医疗与养老机构实践的养老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德利.“互联网+”对“医养融合”模式的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2016(10):82-84.

[2]王晶.“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五大产业链的分析[J].互联网天地,2015(8):1-5.

[3]龚勋.云计算数据模型对“医养融合”模式的影响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5(9):2-3.

[4]赵莹.互联网时代的养老产业[J].科技视界,2015(14):300-301.

篇4

**(一)关于**银行创新发展问题

**1、关于经营风险的内控机制问题。因为银行业务本身就是一个大风险的行业。诸如资金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管理风险、道德风险等。在这些风险中有些仅靠**银行是很难预防和控制的,有些则是通过内部严格控制可以预防、减少、甚至根本杜绝的。为了防止风险,必须学习借鉴外国银行的先进经验,建立起一套严格的内控机制,靠制度去约束行员行为。

**2、关于人事制度改革问题。过去是银行员工由国家统一招收调配,现在由银行自己招聘。因此,首先应明确**银行是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员工利益寓于银行效益之中,银行效益要靠职工去创造。其次,要明确银行的内部分配应是“多劳多得、按绩取酬”,在激励机制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荣誉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注重智力资本的报酬,鼓励员工去钻研新知识、新技术、新业务。

**3、关于业务拓展空间问题。应在原来业务的基础上为企事业单位工资,代收代缴费用,如:水、电、电话、有线电视、房租等,代售机票、车票、公交月票,代卖养老保险金、开办养老储蓄等,提供保管箱业务,外汇,提供信用证及担保等业务,银行应图谋通过国际化走出一条混合经营的路子。

**4、关于改革服务手段,银行服务电子化问题。信用卡、atm机、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移动电话银行、网上银行,这些先进技术和经营方式的应用,没有中央政策限制,但需要投入,需要人才,谁重视,谁就可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因此,应寻找跨越式的捷径,少走弯路,抢到领先的行列。

**5、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部门首先“入世”,政府首先入世意味着政府管理体制的改革要到位,越位的要还位,不到位的要到位,这就意味着政府管理职能实现转变,政府与银行也要重新建立新型的关系。把过去行政命令式的强求银行贷款,这些“看的见的手”缩回,还权与银行,留下充足的空间给金融企业,让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市场运行规律,寻求最大的效益,让“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政府只有在创造良好的环境上下功夫,做文章,这样才能达到银行既增效增规模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

**(二)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问题

**金融作为政府调控经济手段,是经济运行中的血液,在促进地方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金融中心地位也日益突出,得到政府部门、企业的广泛认识,金融创新发展,必然推进地方经济发展,金融业务拓展,必然提高经营效益双赢,因此,做为山区的金融业

,应从以下×××个方面积极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工作。

**1、拓展金融筹资功能。周宁作为一个山区县份,资金的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性大,所以金融要以入世为契机,加快融资体制改革,在发展间接融资的同时,扩大企业直接融资的比重,扩大信贷来源,大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运用多种形式的融资工具,加大融资总量,保证多种信贷资金的需要。

**2、櫪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櫩

****“靠山吃山”念好山经是山区县发展经济的特点,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建好茶叶、花菇、魔芋、毛竹、药材、花卉、马铃薯、反季节蔬菜、水果等九大基地,壮大基地规模,并按照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模式,扶持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几个有规模、有带动力、有发展前景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而金融企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自己广泛的客户群,使

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3、积极支持资源工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xx县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可开发装机容量×××万千瓦,**各种矿产资源品位高,贮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和市场。金融部门应积极抢占这些优势,对这些项目的开发及时提供信贷支持。同时,还应继续支持企业摆脱困境,对重组后的企业,有效益的要在信贷方面予以支持,对新上的,要分析其发展前景,扶上马送一程。对xx在外的几千家个私企业和在工业小区的个私企业有效益、有发展前景、技术含量高的应在信贷上予以大力支持,简化手续,降底担保的门槛。在对企业进行信贷支持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政策,及时做好核销呆帐准备金的审查上报工作。

**4、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周宁的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交通条件的滞后,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劲”。因此,金融部门应加大对交通、电信、城建、水电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逐步完善周宁的各项基础设施,树立起周宁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推进周宁高山一流县城建设进程。

篇5

在需求和资金的现实情况来看,养老地产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养生住宅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加大。从2010年需要5亿平方米,到2020年需求7亿平方米,再到2050年需求13亿平方米。

在这种隐性需求下,不少大型房企已经看到这个商机并有所行动,万科、绿城、保利等房企先后加速布局养老地产。

养老地产吸引众多商家眼光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1.77亿人,占人口总量的13.26%,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接近2亿大关的国家,我国通常所说的空巢老人也达到了6200万。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逼近,被热捧的“朝阳产业”——养老地产在房地产调控似乎远看不到头的当下,成为不少房企的饕餮盛宴。有调查发现,作为未来房地产企业获得盈利的新渠道,部分开发商已嗅到了养老地产的商机

据了解,早在2010年,地产大佬万科就宣布在北京房山窦店试点养老地产项目,采用租、售并举两种养老地产模式,为万科养老地产领域铺路。

今年8月13日,万科又与长春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万科集团将投资120亿元,在长春市多个区域打造总体占地面积100万平米的健康养老住宅社区及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这并非万科首次涉足养老地产。

无独有偶,正在热销的远洋天著也推出了养老地产,其中规划了6000多平米的高端养老项目。今年9月22日,远洋地产总裁李明更与美国Emeritus集团董事局主席DAN BATY进行洽谈,就中国养老市场行业现状及战略合作进行深度沟通。远洋地产相关人士公开表示,养老地产作为新的战略业务板块已正式纳入公司开发日程,未来10年当中,远洋养老地产板块的发展规模将呈几何倍数扩大,并成为公司的全新核心业务增长点。

9月10日,绿城中国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公开表示,将试水养老地产。“养老地产的运营难度大,利润可能只是普通地产的二分之一”,不过,宋卫平非常看好这一领域的未来发展前景。

此外,包括保利、首创置业、华润置业等房企,也一直在探索养老地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25%的品牌房企进入或宣布进入养老地产行业。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地产调控不断深入,传统的单一住宅开发模式已经面临经营困境,房企开始谋求在文化、养老等新型地产业务上的突破,养老地产成为房企关注的新战场。

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吸引了诸多商家的眼球。而保险企业涉足房地产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中国平安保险计划投资170亿元建设首个“养生养老综合服务社区”;合众人寿投资80亿元在湖北武汉打造“合众健康社区”;泰康人寿正式推出了国内第+保险产品与养老社区相结合的综合养老计划——“幸福有约终身养老计划”……险企涉足房地产行业,显而易见的是他们的资金优势,这也无形中催生了养老地产热,使得更多的商家对房地产行业跃跃欲试。近3年来险企共投资了500多亿进入养老地产行业。

养老地产市场前景广阔

养老地产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其中原因有:根据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一个国家的老年人口比例达到10%以上(60岁以上人口)或7%(65岁以上人口)时,标志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社会。我国在1999年就进入老龄社会,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态势已非常严峻,2008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到1.67亿,约占总人口的12%。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20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老龄,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2.48亿。到204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达到4亿,这意味着每4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

受计划生育的影响,传统的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几倍增长。夫妻两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抚养1个后代的“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主流家庭模式。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里会出现两代老人,赡养数量开始增多。另一方面,子女的年龄也在相应提高,供养者的老龄化,将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产生。还有重要原因是,有调查显示,21世纪将是老年人独居的时代。1990年,中国老年人口中,有70%的人与子女同住。现如今,在许多城市老年人口中,空巢家庭增长到40%-50%,有的甚至达70%-80%,代际分离增加了家庭养老的困难。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也给养老带来不小的影响,劳动强度增加。忠孝两难全,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的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大面积、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国内的养老设施不足。有资料显示,2010年11月7日,民政部部长李立国说,目前,城乡空巢家庭超过老人家庭的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目前,中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8060个,床位266.2万张,收养各类人员210.9万人。但是专业人士分析说,养老床位总数仅占全国老年人口的1.59%,不仅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关于养老地产的前景,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中国的养老产业肯定是一个非常有效益的产业。”实际上,养老地产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和商业地产、旅游地产、养生地产等主题地产一样,都有可能成为房地产市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但房企在进入之前,一定要做足珈果,做好市场调研和专业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

发展的瓶颈和顾虑

尽管很多地产开发商将目光投向了养老地产,但目前建成并交付入住的养老地产项目屈指可数。而养老地产的运作模式与盈利模式,在业内也被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

“老地产的配套是个相当庞大的体系,配套问题由开发公司自己解决,确实有点为难,其医疗行业应该由解决配套方管理。”谈到目前养老地产市场面临的风险与瓶颈,一开发商如是说,养老地产与养老产业完全是两回事。靠开发公司配置全部配套,也是难为开发公司了!只有险资等单位开发养老产业才有先天优势。现在的问题是养老产业建设,多头管理,包括养老专业人员的培训与标准确定,几个部门都在争夺。医疗产业,也不归住建部与民政部管。

除此之外,土地问题更是影响养老地产发展的大障碍。近年来,地价涨幅惊人,而商业型养老项目基本都建在国有出让土地上,由于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没有“养老产业用地”这一土地用途,多数养老项目的土地只能以招拍挂方式获得,导致前期投入中的土地成本非常高。有开发商表示,土地的价格是养老地产发展的瓶颈。

从事研究养老地产多年的人士指出,用地成本高、用地性质不明确是社会资本进入养老地产业的一道高门槛。养老地产的用地性质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开发企业通常以住宅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或工业用地形式拿地,但不论是哪种形式,都要通过正常的招拍挂程序获取土地,成本与普通商业用地没有区别,可是养老地产的投资回报周期一般都要7至10年,是商业地产的两倍,投资高、回报低让很多投资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高土地成本的养老项目是不能与普通住宅相比的,普通住宅可以全部销售,而做养老地产的企业要做医院,还要做养老的配套设施,且价钱不能太高,导致经营压力加大,持续发展也面临问题。

由于目前没有养老产业用地政策,一直以来,业内人士不断呼吁制定养老机构拿地的相关优惠政策。然而,因担心养老项目成为拿地的幌子,政府的养老产业用地政策一直停滞不前。

“目前,政府制定拿地政策尚有所顾虑,一方面要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养老行业,一方面又要预防企业以养老的幌子拿地搞商业地产。”国内某养老杂志的人士表示,一些开发商以养老产业为由获取土地,却以商业地产的模式营运,将建好的房屋出售的情况也确实存在。

篇6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带来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廊坊等环京地区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同时,面对京津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廊坊市如何在竞争与合作中发展自身,提高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健康发展,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一、GEM 模型的理论构架及其应用

加拿大学者Tim Pad more和Hervey Gibson在迈克尔. 波特的“钻石模型”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提出了GEM 模型。目前,该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在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的研究中广泛应用。

GEM 模型把影响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因素可以分为基础、企业和市场三个因素对,每个因素对分为两大因素。如基础因素可分为资源和设施,企业分为供应商和辅助行业与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市场分为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两个因素。

(一)GEM 模型的量化

GEM 模型用量化的方法来评价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首先对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六个因素从最高分10分到最低分1分来赋值,10 分表示非常优秀,而1 分则表示很差。其后,运用GEM模型集群竞争力的量化表达式[GEM = 2.5(Πi=1~3(D2i-1+D2i))2/3]来计算该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总分。

(二)基于GEM 模型的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

本文在 GEM 模型基础上,从上述三方面六因素来选择影响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因素对1中“资源”可分为:交通区位、综合经济水平、政治区位、资本资源、从业人数、人力成本、人力素质。

因素对1中“设施”可分为:城市交通设施、展览场馆、信息通讯设施、政府对该产业的投资力度、政府对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投资力度、会展旅游行业协会的权威程度及服务水平、科研能力、居民生活环境。

因素对2中“供应商与辅助行业”可包含:会展旅游企业的实力与规模、会展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与发展规划、会展旅游企业营销能力、会展旅游企业财务状况(E14)、会展旅游企业产品与服务创新能力。

因素对2“企业的战略、竞争与结构”可包括:参展商规模与实力、辅助行业实力与服务水平、会展旅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

因素对3中“本地市场”包括:本地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本地会展旅游业竞争程度、本地会展旅游需求规模、本地会展旅游业发展前景。

因素对3中“外部市场”包括: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本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外部会展旅游市场发展前景、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进入障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到各因素指标权重后,根据GEM 模型量化表达式计算总分。

二、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一)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本文以GEM 模型为基础设计了评价指标和调查问卷,并于2014年9月至10 月通过网络和实地方式进行调查问卷发放。其中向会展旅游或产业集群专家发放“指标的权重问卷”9 份,有效回收9 份,回收率100%。向会展旅游业界发放“指标评价问卷”40份,有效回收28 份,回收率为70%。通过对问卷结果的整理与数据运算, 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和得分,最终计算出个因素和因素对的得分,结果见表1。对于权重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六因素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 10,即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表1 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因素得分 因素对得分

基础 资源 6.75399 6.484965

设施 6.21654

企业 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5.07334 6.122965

供应商和辅助行业 6.17259

市场 本地市场 6.681324 6.550627

外部市场 6.41993

(二)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总体评价分析

参照GEM 模型的计算方法和表1调查所得的数据,计算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得分为:

2.5×[(6.75399+ 6.21654)× (5.07334+6.17259)× (6.681324 + 6.41993)]2 /3≈407

计算结果表明,廊坊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407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竞争力不强。

各因素对得分情况的分析:

1、“资源(6.75)”因素得分最高,表明廊坊市在会展旅游业资源方面拥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中 “交通区位(7.23)”和“政治区位(7.56)”得分高于7分,表明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但“从业人数(5.48)”得分较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2、“设施”因素得分高于6分(6.22),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其中“信息通讯设施(6.83)”和“居民生活环境(6.75)”得分较高,说明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较高,但尚未形成全国范围的竞争优势;“会展行业协会服务水平(5.42)”和“科研能力(5.12)”得分较低,仅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

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因素得分在六因素中得分最低(5.07), 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没有竞争力。其中 “会展企业产品、服务创新能力(4.52)”得分低于5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而其它几项的得分来看也仅仅具有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的实力,表明廊坊市会展企业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管理和经营水平上都有待提高。

4、“供应商和辅助行业(6. 17)”因素得分高于6分,表明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没有形成全国范围的竞争优势。其中“会展旅游辅助行业能力与服务水平(6.85)”得分最高,“会展旅游企业之间沟通协作(5.62)”得分最低,只达到了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由于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间的沟通与协作不够而导致整体竞争力不强。

5、“本地市场(6. 68)”因素得分也高于6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但未形成全国的竞争优势。其中,“本地会展旅游业发展前景(7. 35)”得分最高,超过7分,具有全国范围内的竞争优势,也说明被访者对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的乐观态度;其它几项得分都在6 分以上,说明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尚无竞争优势,尤其在本例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方面尚待提高。

6、“外部市场(6. 42)”因素得分也高于6分,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未形成竞争优势。其中,“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规模和增长率(7.56)”和“外部市场发展前景(7.54)”得分超过7 分,表明廊坊市外部的会展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优势。“集群所占外部市场份额(5.46)”和“外部会展旅游市场进入障碍(5.16)”得分最低,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表明廊坊市会展市场竞争激烈,而本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在外部市场中竞争力不足。

三、提升廊坊市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建议

(一)实施差异化战略

廊坊市在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自身优秀的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强同会展旅游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合作,找准自身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防止盲目建设和恶性竞争,促进本地会展旅游业的发展。廊坊市还可依据自身在物流、休闲农业、管道、养老医疗等产业的优势和资源的特点,发展具有高度影响力的专业会展旅游品牌。

(二)提高行业协会服务水平,促进会展旅游企业内核建设

会展旅游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中,行业协会应有效地与政府分工协作,营造会展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保障环境。行业协会从中观方面从道德和行业自律的角度出制定行为规范,以仲裁和调解为补充,加强行业协调管理。除此之外,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己强大的“智库”功能,为廊坊市会展旅游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科研创新等多种服务。促进会展旅游企业内核建设,提高本地会展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三)培育核心企业集团,推动产业融合

篇7

关键词:民办养老;护理;康复;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1-0102-02

一、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问题的提出

在现实生活中,养老方式可以分为两类,首先是家庭养老,其次是机构养老。照料老人尤其是照料身体患病的老人已成为新的社会难题。中国的老人不再满足于长寿,而是希望活得有尊严。在传统的国家福利养老之外,老龄产业正在萌芽,市场提供的养老产品将给老龄化日益严重的中国带来更多的养老模式。这样,养老护理作为一门新兴服务性行业便应运而生,作为家庭养老的补充,机构养老目前已成社会关注热点。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服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许多民办养老机构也纷纷建立,并参与养老市场的竞争。但无论是家庭的孝道型养老还是机构的供给型养老都没有客观地认识护理的重要性。其实,养老护理产业在国际上发展已经超过100年,是国际上公认的一个专业。养老护理有专业的知识体系、独特的工作方法和技巧,以及被国际社会认同的职业准则。对此我国有很多院校纷纷响应和开设了相关专业,专门培养和教育具备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护理保健、老年服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老年方面的政策法规,能胜任老年人服务与管理工作岗位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

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公益性色彩,给从业人员提供的待遇偏低。护理人员的每月工资普遍在1 000―1 500元,远低于从事一般服务业的人员,比如医院护工、餐厅服务等。同时由于传统社会认为养老护理服务是伺候老年人的工作,社会地位较低,泰州民办养老机构还处于数量稀少、层次偏低的程度,主要提供的是照顾老人吃饱睡好的所谓“保姆式”服务,以生活上的照料为主要内容,养老护理需求数量大,但是低层次、专业技术含量几乎为零的护理工作也决定了从业人员社会地位的提升具有很大的难度。所以经过培训的养老护理从业人员能坚持专业工作的只占一小部分,更不用说经过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在择业和就业过程中承受的一些负面的影响。相较而言,具有较高素质和技能的养老护理专业人才难以发挥专业优势作用,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者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都不能得到有效承认。

2.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从业队伍素质偏低

在泰州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中,存在一些护理素质比较差的情形。比如养老护理员事业心、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缺乏敬业精神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等等。从泰州民办养老护理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状况来看,职业化和专业化的进程很不乐观。当然,现在相关职能部门已经注意到了这点,开始加强对养老服务人员,特别是护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开始了推进养老服务化的进程,这是可喜的,但是整个队伍建设和整体素质还是偏低的。据测算,在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5%左右,近年来,招收聘用下岗女工及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一定要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作为一个强制性的职业认证的标准,在整个养老职业队伍当中通行开来,这些都应该从行业规范的层面上加以改进。

3.护理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和培训力度薄弱

养老护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在泰州市民办养老护理中存在着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与职业培训不到位的问题。一个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应该具有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职业素质,具备基本医学知识、护理常识、心理疗养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意识及交流能力,这些都必须通过系统、科学、专业的职业培训来实现。而在现实中,严重供不应求的就业情况造成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准入门槛降低,全市很多民办养老机构因为人手匮乏,原本的社工被迫兼职或转行做护理员;而部分养老护理机构和从业人员培训意识薄弱,往往制约了养老专业化服务的深入发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自2002年7月成立以来,在该所通过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鉴定的泰州市养老护理员比例堪忧,而在连续开办的职业技能培训班中,全市报名入学的学员不足1/8。报名培训的更是以单位、团体居多,个人报名者更是少之又少。

4.养老护理服务功能单一

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护理服务还停留在关注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方面,老年人身体精神文化生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忽视。在精神和心理方面,老人有非常丰富的内心需求,如对增长个人才艺的需求、了解社会发展、追随时代进步的需求以及情感需求等现在难以满足。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收养的大部分是生活半自理老人,老年人有心理护理诉求的占多数。但是护理人员接受过心理护理知识培训的只占极少部分。

三、推进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服务的对策措施

1.加强民办养老护理人才队伍建设

养老护理人才应是集大成者。从业人员应是具备一般护士的指导、咨询和支持能力,能确保护理、照料和治疗方面的质量安全,可以提供健康和营养咨询,能给老年人独立生活及社交活动提供保障,有听取和采纳老年人家属等护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能力。然而,目前养老护理从业者存在非专业、非职业、非行业、非本土的情况。由于缺乏准入门槛,养老护理从业者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开始从业年龄偏大,更谈不上专业性。从业人员以外来打工者居多,与国外“让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照护老年人”的目标相去甚远,养老服务岗位的流动性也很大。泰州市应通过大力兴办能够培养养老护理服务专门性人才的培训机构,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由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为从业主体的局面。其次为鼓励年轻人和城市居民从事养老工作,不妨借鉴国外经验。护理培训机构的学员本人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费用由政府承担,学员学成后需从事养老护理工作,通过为政府提供服务抵扣相应的学费。再次还应注意挖掘和吸收我市高等院校培养的护理专业的毕业生,特别是男生生源,丰富人才结构,比如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护理专业毕业生有着较好的社会口碑;应该大力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开展养老、护理、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培训,充实合格养老人才队伍,在这方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就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2.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泰州市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护理员的持证率较低,大多数没有配备专业护理、老年心理学、法律咨询、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化需要。在养老护理工作中应注重规范化服务。首先,护理工作要注重工作程序,护理的岗位是在老人身边,老人的生活护理就是照料老人的日常个人起居、清洁卫生、饮食、洗洁、大小便处理甚至到一块尿布、一根约束带的使用,都要有详细的流程,对哪一级别的护理要求提供哪些服务、内容都有明确规定,都要实事求是、不折不扣地完成,白天晚上一个样,有家属无家属在一个样。其次,要注重个人事情处理程序。对某些事情有些看法是正常的,有些思想情绪也是正常的,但是绝不可带着情绪工作,任何事都要按章办事。最后,要注重和家属沟通的程序,家属来院探视一般都会直接和工作人员沟通了解老人生活情况,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度,该讲的就讲,不了解的就不要讲,严禁私下打电话或以其他形式联系家属。从护理员本身来看,一是培训与工作的矛盾,从短期来看,安排培训必然影响工作;二是护理员队伍老化及文化程度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逐渐减退,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应加强养老护理员的专业技能培训工作。

3.加强心理护理教育,转变护理模式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身体日渐衰老,常出现孤独、抑郁等一些特殊精神心理变化,影响着其老化过程、健康状况、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但在对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接近90%的养老护理员自认为可以发现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有效护理。可见这与老年人的实际心理状态是不符的。这就表明,目前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4.加强保障机制的构建

泰州市应建立健全老年社会福利制度,发展适度普惠型的老年社会福利事业,推行政府为特殊老年困难群体购买服务;要进一步完善老年人优待办法,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各种形式的照顾和优先、优待服务;要求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向高龄老人、困难老人发放高龄养老津贴和养老服务补贴,促进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切实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完善老龄法规体系,推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制化进程,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和普法教育,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宣传和落实工作,增强全社会老龄法制意识;做好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重点在涉及老年人医疗、保险、救助、赡养、住房、婚姻等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及时、便利、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目前泰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机构内养老专职工作者应享有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休息、休假的权利和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只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才能够促进民办养老服务的发展。

“养老问题”已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养老方式和社会服务模式已经刻不容缓。民办养老机构,是泰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尚不完善、公立养老机构发展和服务难以满足社会养老需求的状况下,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鼓励和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对缓解当前养老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了解民办养老护理人员工作及生存状况,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专业化培训,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养切合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经迫在眉睫。相信有了政府的大力支持,通过政策、法律、制度和保障体系的建立,泰州市的老年护理事业必将有着美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红,张妍蕊.对我国民营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2).

篇8

关键词:社区服务 老龄人口 区域差异 精神需求

我国当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因此,社区作为主要的养老服务提供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专业水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对社区养老的相关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社区养老的兴起探源及发展前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大陆六十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1]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据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按中生育方案计算),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40年将达到22%,2055年达到25%,此后将在24%——26%之间徘徊。[2]老龄化进程提速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未来劳动力人口的负担将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直接考验。由此可见,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将会变得愈益复杂。因此,养老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养老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就当前而言,居家养老仍是我国养老模式中的主流,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居家养老的功能在不断弱化。而机构养老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无法挑起养老事业的重担。社区养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社区养老融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无疑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问题的提出

鉴于我国目前快速变更的社会环境,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老年人的需求满足的因素是涉及多个方面的,而他们的这些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又是衡量社区养老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家庭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空巢化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据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显示,全国有75.2%的已婚成年子女不与父母同住,空巢家庭比例迅速上升。因此,社区作为当前主要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如何更好地替补家庭保障功能,满足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求,将成为今后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的主要内容。在基于对北京市的分析研究上,本文将主要从需求与供给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三、北京市的相关现状

(一)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情况与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近年来,北京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发展之快前所未有。预计到2015年,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更将上升至450万,占总人口的2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报告,北京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诸多现象。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户正在日益增加。据报告中的调查数字显示,老年人与子女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占78.3%,空巢老人占21.7%。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北京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报告强调,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是当前老年人的首选,但是,目前,北京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社区卫生服务站缺医少药,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4]

(二)北京市社区养老的区域差异

在北京市范围内,各个区县的社区养老事业发展进程不一。在市中心或距其较近的一些区的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比较完善,而距离较远的一些区县则有待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比如东城西城区在市中心且是老城区,居民较多,老年人也较多,然后其住宅区又集中了各部委、国家机关的家属院,各项优惠政策及养老方案试点均优先在这两个区域实行。相较之下,海淀区多为高校园区,密云县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第一产业比较发达,老龄人口较少并且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其他的区县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在硬件设施和政策规定等方面各个区县存在较大差异。以西城区为例,该区从2004年就开展和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前三年的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西城区于2007年进行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通过调查,形成了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5]其下属的月坛街道下的三里河社区的老年居民对96156热线电话具体的服务内容就比较了解;而相较之下,位于海淀区的八里庄的社区老年居民对于社区服务中心的了解就比较少。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各个社区之间的基础设施条件,居民的经济条件的差异明显,故而各区之间的社区服务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四、需求分析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口在养老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社区养老服务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养老服务提供方就应当以老龄人口的需求为评估标准,其工作成效也应当以接受服务的群体的满足程度为考量。因此社区服务机构在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研究老年人的具体需求。

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公众对老年人需求的认知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只将老年人看做被照顾被关怀的对象,而忽视了老年群体身上存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只注重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割裂物质与精神需求,不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综合生活质量。[6]

近些年来,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北京市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除了财政上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外,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进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开始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因此,虽然北京市各区县区域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其辖区内普通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也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故而,从老年人尤其是处于空巢状态中的老年人(无特殊困难状况)的角度来说,现阶段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而当下人们更应当关注的则是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问题。

精神需求是相对于物质需求而言的,就目前而言,主要包括受尊重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及价值实现的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步入老龄阶段后,身体功能的损伤、丧偶或疾病的产生,都可能使老年人产生抑郁等精神问题。[7]要实现人心理需求上的满足,就必须使之在各个精神层面得到支持。从社会层面来说,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地位,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在无形中被降低甚至被忽略。商业化住宅区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使退居家庭的老年人的社交范围迅速缩小。子女的孝顺原本是对老年人最好的精神慰藉,然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使成年子女往往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健康;空巢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也使得该问题愈发难以解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子女精神赡养的缺失,决定了当下乃至今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解决与否。

五、服务供给问题分析

目前中国的城镇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老年紧急救援服务以及居家养老服务。[8]在当前我国积极推动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基本养老方式的过程中,为了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获得优质服务,需要在社区中积极建设相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文化活动室以及老年人康复中心等设施。

截至2011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401家,这些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日常照料服务(包括送餐上门、洗衣买菜、打扫卫生、日间照料)、医疗康复服务(陪同看病、家庭病床、健康护理、社区卫生站、专科医院、取药、散步)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文化生活、聊天读报、学习专长)等。[9]以西城区为例,在日常照料方面,居家养老送餐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高龄、独居、特困、孤寡、残疾、低保和处在低保边缘的老年人,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特困、低保、孤寡、残疾老年人给予“政府买单”政策,对那些属于低保边缘的老年人补贴50%,或只收取成本价的有偿送餐。在医疗护理方面,西城区大、中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站有机配合,为老年人就医开设绿色通道,实现了大病去医院,康复在社区,日常护理进家庭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以发现,在我国现行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现阶段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在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老年人更需要得到满足的是心理需求,而在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中,满足该项需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结合国内外的不同经验,在满足了老年人生活家政方面的服务,保证了其基本医疗及健康水平后。完善老年人发展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能为老年人提供发展利的机构主要是老年大学。但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老年大学的设置应当进一步完善,才能达到其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老年娱乐活动的举办职责,应更多由社区承担。此外,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距离距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仍有十多年的时间,老年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再就业培训重新返回一些岗位,充分发挥余热。结合国外的经验,对老年人进行社会再就业的培训主要应由社区提供,这将是社区服务今后需要建立并完善的主要项目。

六、夯实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建议

唯有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机构才能有效分配养老服务资源,才能及时快捷的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信息对接,才能真正在社区层面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一)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即通过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构建社区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为老服务平台,一方面实现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实现社区内多种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由此就可以实现养老服务供求信息对接。并且对于政府而言,是减轻财政压力,节约政府成本、使有限的养老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进而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10]

(二)建立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使有限的养老资源得以公正合理的分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进行翔实的登记,并运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相关资源的跟进。

(三)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上要有不同作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对于那些现有资金不足养老或者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政府的财政资源应该向他们倾斜,使之能参加较低层次的社区养老;而对于那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老年人,政府就应该把这一块的养老服务交给民办养老机构,并通过出台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市场准入等综合配套优惠政策支持促进其健康合理发展。

(四)养老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本身的服务性质决定了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提升,不仅需要外在的物质支持,更需要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与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难以保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而作为一项服务性行业,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需要服务提供者有良好的专业工作素质,所以政府应增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专业社工人才的进入,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社会范围,鼓励更多的志愿者走进社区。

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度院级学生科研项目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2YX02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2011年

[2]王金营.未来人口发展失衡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六期

[3]http:///gn/2010/09-17/2540258.shtml 中国新闻网 2010年9月17日

[4]北京市老龄委.《推进北京老龄事业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议案》 2010年6月

[5]李兵,朱建民,郝宾,洪小良,王雪梅,高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政府的职责[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

[6]郭爱妹,张庆凡.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7]李昺伟.中国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综合服务模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陈雪萍.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构建——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篇9

【关键词】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R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9-0271-02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2000年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5年率先通过辽宁省高职高专示范专业验收,是辽宁省名牌专业。该专业教学团队是辽宁省优秀专业教学团队。该专业以培养老年人服务紧缺人才为宗旨,借鉴国外先进的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人才为培养理念,实训设施和教材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人口老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和老年人最多的国家。一般按年龄可分为衰老前期(40-50岁)与衰老后期(65岁以上)。生理老化为老年人所共有,根据2008年2月国家老龄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49亿,占我国人口的11%,占世界人口的20%,据统计云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有530万,占全省人口的11.5%,在昆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80多万,他们中有16%是单个居住的老人,有42%是老俩口独居生活,人口老龄化实际上已成为社会发展问题,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提供丰富多彩的社会服务,已是大家的共同希望,云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12月25日专门下发了《云南省老年人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为加快云南省的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规定,必须要有相应的老年人服务和管理人才,社会老年人服务专业人才需求量估计到246000人左右,现根据2009年5月21日报道,云南昆明市的养老护理人员几乎都是来自农村,他们学历低,缺乏专业知识,养老服务近视保姆式的服务。

1 专业前景

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催生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机构,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社会上的养老服务需求也明显提高。因此,必须靠社会,大力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根据民政部最近统计,全国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显然远远不能满足需要。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方面的人才已成为我国紧缺人才,目前,全国只有几所高职高专院校开办这个专业,远不能满足老龄化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掌握老年人生活护理,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康复保健与疾病照护的高级老年护理人才,老年健康咨询指导人才老年产业管理等人才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培养合格的老年人服务专门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2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特色

2.1 创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教、学、做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服务与管理紧缺人才的需要,以养老机构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老年生活护理,老年康复保健与医疗照护,老年心理护理及养老机构经营与管理等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经验,融教、学、做于一体,突出职业活动导向的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拓展能力。

2.2 构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根据老年人的特点,以养老机构岗位对应的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以岗位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企业共同开发基于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任务的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课程设置,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教案都严格要求,制定了详细的教学管理制度,出题规定做到教考分离,具有完备授课计划,采用举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注意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建立护理实训室、老年人心理咨询实训室,老年人保健治疗,推拿按摩实训室,养老机构模拟实训室,老年人康复理疗实训室等。

3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3.1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体系: 老年服务与管理工作以老年人为对象,从业者尤其需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本专业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培养放在首位,并将老年服务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始终,建立职业道德体系,使学生能理解性地认识将要从事的行业的特点以及发展前景。热爱所从事的工作和服务对象,并愿意为养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体系建设使学生具备“尊老敬老,无私奉献,自尊自强、爱岗敬业;严谨细致,技术求精:遵纪守法,团结协作”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让学生通过分学期的实训,顶岗实习,完成实习日志的填报,提高对职业岗位的认识;通过课堂 表现等行为教师打分表,记录学生为老年人服务等活动的次数以及感受。为老年人的服务活动要求每个学期每位学生不少于5次;通过相关课程的学习,包括毛邓三,法律道德与思想品德,医学伦理学,以及老年人的生活护理,老年人的心理护理等职业技能课程,提高对专业岗位的认识和服务水平。

3.2 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建设的具体项目:

①职业认识与职业规划通过参观养老机构,聘请养老护理,有丰富经验的模范人物,实训基地护理与管理人员以及相关行业专家到我校为学生做讲座,到兄弟院校做专业经验交流,使学生认识职业特点,职业要求,职业的发展以及职业的社会意义,做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②了解和认识养老机构和老年群体特点,学生通过见习,实习,更深入了解养老机构的组织特点,经营与管理模式以及发展趋势,并根据社会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设计理想的养老管理模式。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老年人“结对子”与老年人进行交流,并对老年人进行跟踪服务,以了解老年群体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特殊需要。

③规范服务行为通过顶岗实习,职业技能培训以及职业礼仪训练等方式,掌握养老机构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掌握沟通技巧和服务礼仪,规范服务行为,提高职业素质和岗位服务水平。

④社会公益活动与自我教育通过到养老机构和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生活照料等服务,参与昆明市慈善总工会,民政部门红十字协会的相关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

3.3 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重视学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岗位资格技能的培养。掌握一定人文社科、心理学、病理学、社会学知识,具有老年生活策划,活动组织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培训获得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高级保健按摩师,针灸师、康复理疗师等社会工作者等职业资格证,毕业条件为,即毕业证加资格证,双证齐全方能毕业。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具有知识结构较全、职业素养较高、职业能力较强等优势。

4 专业培养要求

①掌握中西医基本常识;

②掌握护理基础及基本操作;

③掌握老年人工作的有关政策法规;

④掌握中医传统治疗方法和操作技能;

⑤具有老年人健康,生活料理服务的能力;

⑥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

⑦熟悉心理方法,饮食疗法的基本原理;

⑧取得职业技能证。

5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

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特点,应开设以下课程:

5.1 主干学科:中医学,临床医学,康复医学;

5.2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中医基础,生理学,病理学,社会学概论,饮食营养与卫生,老年政策,康复医学概论,老年维护与管理,诊断学,针灸学,推拿学等;

5.3 必修课体系结构:职业道德综合素质课,专业基础课,职业技能课,毕业实习等。

6 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服务方式及就业方向

6.1 服务方式:

①小型家庭养老院,老人不出门,三五人一个养老单位。

②日托养老院。白天托管,白天送老年人来疗养院,晚上接回家。

③居家养老院,以家庭为主。老年人不出家门,护理人员定期上门服务。

④全天候托管,也就是24小时托管,长期托管。

⑤异地互动养老,甲地老人到乙地去养老。冬天老人到南方,气温较好,夏天到气温凉爽的地方养老。

6.2 就业方向: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主要在下列地方就业:老年人福利协会,老干部管理处,老干部干休所,敬老院。疗养院,老年公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养老院及病人家庭等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各社会福利院,敬老院不断建立,对老年人服务人才既懂社会工作知识技巧,又懂老年人身心康复护理技能的高职专门人才。据估计全国约有4.2万个福利院,如果每个福利院送一个专业人才,近期就需4万2千人才到福利院工作。

各种民办公助,个人自费兴办的老年公寓,老人村,托老所,老人乐园。需要的专门人才就更多了。

本专业完全可以采用“ 校企联办”方式,不仅让学生毕业实习顶岗上班,还能为青年教师进行挂职锻炼,增强工作实践经验,以便更好的教学。据调查,需要社会长期照护的人数占80%,在家接受服务的达36.3%,选择上门钟点服务的达78.8%,选择老年养老院护理的占54%,选择白天托人全天型服务占98%。

总之,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才培养也将接受用人单位和社会认可的考验,人才培养方案需要在考验中继续优化。要想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做大作强,不仅需要满足社会需要的教学模式,更需要社会大环境,政府扶持,提高专业人才待遇等政策相配套,人才培养和留用才会长久,平台才会更高更广阔。

作为咱们云南,养老专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有着得天独后的地理,气候等地域优势,已逐渐成为国内外老人的养老、休闲、养生、度假、避暑、避寒的首选地,因此我们要加快培养专业的养老服务和护理专业人才。

篇10

最大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本周最高价―上周五收盘价)/上周五收盘价。

大盘表现采用沪深300指数在相应计量周期内的变动幅度来计量,超越大盘指机构或所推荐股票的收益率高于同期大盘表现的值。

累计排名榜中剔除了荐股次数不足3次(不含3次)的机构。

国泰君安

最大收益率:20.24%

振华科技(000733):国内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逐渐在发酵,不断有利好释放。近期,集成电路产业基金公司也正式成立,预期下一步将会有持续的动作。振华科技作为 CEC 国家安全芯片整合平台将会直接收益,公司一方面不断优化股权结构,减少控股层级,其他相关股东会陆续退出,CEC有望直接控制振华科技;另一方面不断引入芯片项目,已通过了《收购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股权的议案》、《设立合资公司实施 CPU 芯片能力建设项目的议案》等。在深化国企改革大背景下,中国电子对振华实施减少管理层级工作,未来可能直接持股上市公司。

大唐电信600198

公司是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控股的高科技电信企业,主要从事微电子、软件、通信设备及配套设施、通信线缆、通信终端、通信工程、行业信息化等领域的产品开发与销售,覆盖领域广泛。作为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产业高科技骨干企业,大唐电信目前已形成以智能卡与SoC芯片为核心技术的芯片产业、以运营支撑系统为核心技术的软件产业、以新一代通信接入及其相关业务为核心的通信设备产业。

在近期多家国有大行的金融IC卡招标中,有国产芯片厂商自主设计的芯片入围,并且2015年起,金融IC卡领域的自主可控战略将得到快速推进。随着金融IC卡将迎“国芯”时代,相关国产芯片加速进口替代,大唐电信有望享受行业景气。

中泰化学002092

新疆以其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及丰富的资源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制造品输出中心及能源供给中心。连接新疆与中亚、欧洲多条运输通道逐步打通,同时相关产业扶持政策陆续推出,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加工业和建材等行业将直接受益。

公司依托新疆丰富的原盐、煤炭、棉花资源基础,成为国内氯碱行业拥有完整一体化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产品规模居国内同行首位,且上下游相互配套,生产成本领先。公司将抓住“新丝绸之路”的重大发展机遇,继续向产业下游延伸,重点消化目前的PVC、烧碱和粘胶产品,提升盈利能力。公司参股的新疆富丽达投资建设的1000万锭纱锭项目建成后,将消化粘胶纤维120万吨、烧碱80万吨,大幅度提高盈利水平。

迪安诊断 300244

公司是我国诊断外包行业的领导者:自2011 年上市至今,公司诊断外包主业保持45%的年复合增长;实验室数量从上市时的8家增长到19家,盈利实验室从6家提升到10家,2015 年达到13家。盈利实验室的大幅增加证明了公司的异地复制能力,同时也使得公司的经营稳健性大幅提升。2014 年公司先后在诊断试剂生产、CRO 中心实验室、体检中心、海外产业基金、商业医保、智慧医疗等领域作出布局。

十部委近日的《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炉,养老政策力度进一步强化,2013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2亿人,以人均每年5000元的养老花费计算,每年将带动上万亿规模的消费。公司持续受益养老产业范围的扩大。

中航资本600705

公司是中航集团旗下唯一的金融控股平台,目前囊括了信托、金融租赁、证券等金融牌照,未来资本运作想象空间巨大。与此同时,公司定增进展顺利,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可走完全部流程,届时公司将成为首家实现高管持股的央企,领先的激励机制势必为股价提供催化。

业绩方面,据机构测算,2014年公司净利润大约在19亿元左右,位居集团首位,后期背靠中航系军工资产,依托金融租赁、证券、信托等金融牌照,公司盈利有望超预期增长。由于公司属于两市稀缺的军工金控平台,市场有望给予溢价,我们因此将公司二级市场目标价定在30元,对应2015年40倍PE,预计该股在3月19日限售股解禁后有望再次迎来主升。

易联众300096

公司正在开发的山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平台是公司首个以运营方式面向全省公众开展的项目。该项目除提供基本社会保障服务外,还可加载其它民生信息化服务。公司正在积极开发相关应用,应用落地之后将逐渐贡献业绩。未来这一模式也将向其它省份推广。健康云服务项目目前已开发200万用户,正在向前稳步推进。

社保卡业务的意义不仅仅是售卡,这一业务还能带来后台数据中心、网络平台建设运营业务,进而抢占数据入口和用户入口,为民生云业务提供支撑。公司总发卡量1亿多张, 居行业第一,未来将进行深度数据挖掘,入口价值巨大。

风险在于市场竞争加剧超预期;平台业务拓展进度不达预期。

思源电气002028

电网公司和能源局规划中同时覆盖的9条特高压将有较大概率在2014年获批、开工。目前9条特高压项目中,尚有6条未核准。同时,加上已获环保部认可的酒泉-湖南工程,预计2015年至少核准7条特高压。

公司承担了国网特高压直流工程电容器的生产,灵州-绍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刚刚招标完成,在11个电容器标包中,中标2个,在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在特高压工程大幅建设的前景下,公司特高压收入有望大幅增加。

公司受益“一带一路”和国网海外规划,海外业务突破性进入俄罗斯 、墨西哥、非洲、巴西、巴基斯坦等市场目前,我国的特高压交、直流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长青集团002616

生物质综合利用产业涉及新能源、环保、农业现代化多个新兴领域,是政策重点扶持产业。去年11月国家规划2020 年全国生物质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3000万千瓦,生物质成型燃料年利用量5000万吨。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大概占80%,即2400万千瓦;按照能源局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林生物质发电并网容量为420万千瓦,则为达到规划目标,未来7年行业复合增速将达28%,高于光伏和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同时公司已投运项目表现优异,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已赢在起跑线上。

1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纸制品加工区集中供热项目论证推选会上,公司在多家企业参与的竞争中胜出,被选定为满城县纸制品加工区集中供热项目的投资方。

国民技术30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