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4: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制度

篇1

中图分类号:TD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173-01

一、露天煤矿电气安全管理的原则

露天煤矿发生电气事故,对人和物的伤害是巨大的,不仅会对人身、造成伤害,也会给露天煤矿生产造成极大的成本损失。据统计,露天煤矿主要存在的电气安全事故种类主要有:触电、短路、漏电、雷电和静电危害等。因此,若解决露天煤矿的安全问题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

1.生产必须安全

在露天矿企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和“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在考虑生产的时候,首先要把安全作为前提之一考虑进去,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使得生产能够持续安全的进行下去。对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来讲,要严格遵循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监督践行安全管理理念,对隐患进行排查,从最根本上杜绝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2.人员必须安全

煤矿企业中每个工作人员都与安全息息相关关,人员的安全也是整体安全工作的主体。做好安全工作的有效手段,就是要充分利用专职安全技术人员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大力宣传安全管理制度,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同时,让所有人员互相监督,建立一套有用的“举报激励”制度,及时发现隐患,及时消除隐患。

3.必须做到提前预防

在露天矿山电气事故预防与处理的关系上,以预防为主,才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基本方针,就是不断的发现隐患、消灭隐患,增加有代表性的应急演练,以演代练,实现人、机、环境、管理的全面的本质安全化,方能从根本上贯彻“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

4.管理必须规范

由于电气事故、火灾爆炸等的影响是极为巨大的,对煤矿企业经济利益损失以及对环境危害程度也是相当大的,因此,需要对露天煤矿的电气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化。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需要严格地执行各项电业安全规定,必须做到有票作业,落实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其次要求电气设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执行煤炭企业所制定的关于露天矿山电气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遵循一般的用电规范;再次要加强露天矿山各类职工电气安全方面的教育及培训;最后,要确保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绝缘用具的配备和正确使用。

二、露天煤矿电气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露天煤矿在生产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电气安全方面的隐患和问题,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露天煤矿的电气安全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及困难性

我们知道,露天煤矿安全用电对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意义十分重大,对于露天煤矿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大多数的露天煤矿都是隶属于集团和企业,这就导致一系列管理上难题,即露天煤矿的电气安全管理不像地方供电部门那么系统、统一、规范。同时,露天煤矿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到露天煤矿电气设备状况,同时露天煤矿电气安全问题也关系到所有矿企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说,露天煤矿在运行过程中,其电气安全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及困难性。

2.露天煤矿电气设备存在雷击、水淹、设备刮碰等意外安全隐患

露天煤矿电力线路、设备是矿山电力系统防雷的主要保护部位,时常因发生雷击事故而造成了整个露天煤矿的整体断电,这将直接影响到露天煤矿整体经济效益,也会影响到露天煤矿工作人员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这与露天煤矿电力设备的特殊环境及雷击的来源是十分相关的,雷击的主要来源是首先雷直接击打在变电站、线路等设备设施上,其次由于雷电时产生的高压会击穿周围环境的空气,进而会产生感应雷过电压和直接击打的雷电压而形成的高电压,众所周知,电压是电流产生的原因,现在已经产生了如此高的电压,那么电流也必然会很大,因此,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可知,会烧毁露天煤矿的电力设备。

三、露天煤矿电气安全问题应对措施

1.使用电力负荷分级管理

由于露天煤矿在挖掘以及照明、加工、生产等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电气设备,一旦电气设备出现故障势必对煤矿企业产生多种损失,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场合的用电形式,进行适当的电力负荷的分级管理。根据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不同,将煤矿电力负荷分为以下三级:一级负荷,凡因突然中断供电会危及人员生命安全,重要设备损坏报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均属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凡因突然停电会严重减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为二级负荷;三级负荷,凡不属于一级和二级负荷的为三级负荷。

2.采取全面的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1)、针对人的露天矿山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1)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主要包括绝缘用具、屏护、间距、安全电压、电气动作连锁、漏电保护器等防护措施;

(2)间接接触触电防护措施:指防止人体各个部位触及正常情况下不带电,而在故障情况下才变为带电的电器金属部分的技术措施;

(3)电气作业安全措施:人们在各类电气作业时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4)电气安全装置和用具等;

(5)电气安全操作规程;

(6)电气火灾消防技术;

(7)触电事故急救工作:指及时处理电气事故,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等;

(8)电气安全档案管理。

2)、针对电力系统的露天煤矿电气安全防护措施

(1)触电预防: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地面电气设备接零;加强电动工具的绝缘,电缆连接用接线盒或用有冷补工艺,悬挂警示标志牌,采用安全隔离等;对接触机会多的电气设备降低电压;把带电体安装在一定高度,避免人身触电。

(2)保护接地:就是用导体把电气设备中所有正常不带电的外露金属部分和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构成保护接地网。《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电压在36v以上和由于绝缘损坏可能带有危险电压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构架、铠装电缆的钢带(或钢筋)、铅皮或屏蔽护套用导体与埋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总接地网。

(3)继电保护: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出现异常时,为了将故障部分切除,或者防止故障范围扩大,减少故障损失,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需要利用一些电气自动装置来保护露天矿山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自动装置的主要器件就是继电 器。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现在大量的使用微机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即综保仪。

(4)漏电保护:当电路或电气装置绝缘不良,使带电部分与地接触,引起人身触电伤害(安全值为30ma.s)、漏电流烧毁电气设备以及漏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火灾危险时,可将电源切断的保护称漏电保护。

(5)过电流保护:是指电气设备实际的工作电流大于额定电流值,并且超过了允许的过流时间。

(6)防雷电保护:雷是自然环境中一种放电现象,且是不可预见的。雷电具有极为强大的破坏性,可在瞬间使人畜毙命,毁坏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并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停电事故,甚至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危害矿企持续安全稳定运行。防雷电包括电力系统的防雷和建筑系统的防雷,主要措施是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

四、总结

露天煤矿电气安全管理与电气安全技术知识是相辅相成的,也是辩证统一的。所有企业必须在遵守新《安全生产法》和《矿山安全法》的基础上,把电气安全管理与电气安全技术放到到露天煤矿的具体工作上,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真正的预防为主,方能减少露天矿山电气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最大限度的保障整个露天煤矿电气系统安全运行。

篇2

1.1环境问题

露天煤矿在进行开采时,会给生态环境产生某种破坏。首先,土地资源破坏。对于煤矿企业来说,他们在开采时经常会通过采掘场进行直接挖掘,不但会使土地当前资源遭到破坏,还会影响煤矿开采周围土地的耕种。同时,在开采期间,往往会占用一定土地,致使原有土地逐渐成为排水管道,导致原有地貌发生严重改变。并且在施工现场,经常会运用机械进行挖掘,一旦出现过度挖掘,都会致使废弃岩石不能得到合理安置,造成岩土结构发生松散,导致地层层序逐渐紊乱,不利于煤矿施工作业开展。其次,水资源污染。从现有的露天煤矿开采情况看,开采场所很多都是位于干旱地区,所以,在施工时容易使当地出现水资源短缺,并且在开采的整个过程中,由于矿井水没有实现完全净化就被工作人员直接排放,致使水资源污染。另外,如果矿井水位发生下降,不仅会影响地下水资源,导致某些地区供水变得尤为紧张,而且还会致使地下水中的一些岩石出现某种化学反应,增加有害元素浓度。

1.2安全隐患问题

安全隐患也是当前煤矿施工遭遇的一些问题,首先,开采坡面陡峭。由于煤矿开采企业很多都是地处比较偏僻,并且环境较为隐蔽,使得管理部门缺乏对煤矿现场的监督,同时监管人员对煤矿施工没有很强安全意识,导致不能认真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开采坡面较大并且比较陡,一旦缺乏监督力度,不能对作业人员进行监管,容易出现重大险情,影响煤矿施工。其次,线路架设缺乏规范性。如果开采环境出现不规范,会增加开采期间安全隐患因素,其中电器设备是重要因素,一旦电器设备没有符合规定,不但会使煤矿企业无法安全生产,还会制约露天煤矿施工。有的煤矿企业在施工现场使用一些老化的电线,不能及时对电线进行更新,同时没有配备达标的配电箱,一些施工人员用破旧的配电板进行代替,造成线路破旧,没能达到架设有关要求。

2露天煤矿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

2.1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要想把安全管理落实到煤矿施工现场,必须对管理体系予以完善,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任何一个露天煤矿在开展施工作业时,都需要有管理负责人,可以对煤矿施工现场予以监督,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领导小组能够对煤矿施工要求进行确定,对各项内容给予解读,让现场施工人员拥有一定认知,可以严格遵守,另一方面小组成员会对一些施工团队人员进行监督,了解煤矿施工现场信息,从而强化对煤矿现场整体管理力度。在这个过程中,领导小组会制定管理手册,同时对手册进行派发,确保施工现场人员都能明确手册内容,从而认真遵守,改善煤矿施工效果,提升安全性。领导小组还会强化对施工工序的有效监督,对于一些危险源,要增强施工人员辨识度,使其可以准确辨别危险源,这样既能对危险源进行规避,还能降低煤矿施工安全事故。其次,开展培训工作。要想真正改善煤矿管理效果,必须对煤矿有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可以领会管理体系背后内涵,不但能使他们认真践行煤矿安全管理有关制度以及要求,还能发挥出安全管理的内在价值。具体来说,应该组织观摩学习机会,让一些施工人员可以拥有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知识,这样既能让施工人员与安全管理专员进行交流,根据煤矿现场情况交流有关经验,还能改善基层施工人员思想。由于施工人员属于煤矿现场施工的一线人员,他们安全意识直接关乎着煤矿开采安全,所以,必须强化学习以及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对危险源的一些判断以及辨识方法,不但能为安全体系落实做出准备,还能减少煤矿施工危险性。另外,企业还要对安全体系实施以及启动时间进行确定,确保其可以真正落实,同时还要制定考核制度,结合人员操作情况来评价考核结果,增强安全管理有效性。

2.2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会对煤矿施工产生影响,所以,应该进一步强化员工们的自身安全意识,使其思想得以有效转变,这样既能对不同类型隐患予以科学防范,还能确保施工阶段整体安全性。例如,可以在现场设置相应的危险源标志,通过排板形式进行展示,不仅能让现场人员随时观看,渗透安全知识,还能对他们起到警示以及提醒作用。同时安全管理人员可以发放一定学习资料,让现场人员观看与阅读这些危险管理知识,从而对危险源有着深层认识,一旦在施工作业中遇到这些危险源,能够采取有效预防手段,规避施工作业未遂事故。具体来说,其一,应该印刷安全管理制度或者体系中的重视内容,这样在开展煤矿安全管理活动时,便于现场人员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要设定学习考核要求,对于学习安全知识相对突出的现场人员,应给予鼓励,并让其成为煤矿现场安全监督员,这样既能让煤矿施工得以进行,还能使安全体系稳定实施。其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对于一些煤矿企业而言,加强安全文化方面建设有很大积极作用,一方面能对煤矿企业员工思想进行改善,培养他们对安全管理的学习兴趣,提升自身修养,另一方面能促进对安全文化的有关学习,丰富专业内涵。另外,可以开展一些安全主题活动,例如设置安全月,这样在安全月中组织学习,推广安全文化,提高管理效果。

2.3加强对现场作业环境的管理

对于露天煤矿而言,现场作业环境尤为重要,如果作业环境能够达到安全标准,不仅能提高开采作业安全系数,还能改善煤矿施工质量。首先,应对露天煤矿中的众多电器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在开关上装设相应的闭锁装置,这样能使地面设备得到完善,使其可以有效运转。同时还要对手工工具或者移动梯子等一些设备有效管理,把其纳入到煤矿管理体系中,并结合现场作业环境,评判其是否满足安全标准,以此确保作业安全。更为重要的是,应结合安全管理体系推进煤矿现场中的一些作业流程,在对作业过程进行强化控制的同时,使其得以安全生产。并且还要对电缆工序进行完善,合理运用机械化作业,这样既能减少现场人员接触危险源的机会,还能对他们安全进行保障。例如,可以引入轮式推土机,通过其来开采或者对道路进行养护,有效维修矿区道路,确保道路宽度以及平整度可以契合设计要求。另外,还应为设备提供防碰撞系统,这样当设备离安全间距比较近时,会发出一定警告,为司机起到警示作用,从而规避机械事故。在此期间,可以对卡车实施调度监控系统,在对煤矿现场设备予以调动的同时,还能对其监控,进而维护煤矿现场作业秩序。此外,管理人员要对现场施工起到带头以及领导作用,能够对管理标准进行带头执行,掌握管理流程,对设备以及工序进行逐一排查,使管理工作具有一定预见性,从而安排专员来落实。同时可以强化安全教育相关培训工作,在每个月末开展安全体系知识方面的考试,增强他们风险预控能力,改善他们安全认知,以此提升安全价值观。

篇3

关键词:矿用汽车 原因分析 预防 运输事故

中图分类号:TD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046-02

安全是煤矿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天字号”工程。在露天矿矿用汽车运输过程中,由于受车辆司机的安全意识、操作技术水平、矿用汽车车况、运输路况以及各种与运输生产相关的环境条件影响,使得矿用汽车运输成为露天矿作业中事故频发的环节。矿用汽车发生事故,不但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带来极为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抓好矿用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露天矿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1 矿用汽车运输事故

在矿用汽车运输作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一般分为两类:设备事故和行车事故。设备事故指矿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主要组成或主要零部件发生突然损坏,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行车事故指矿用汽车在行驶中发生的撞车、撞物(或人)以及翻车等造成车辆损坏、他物损坏或人员伤亡等事故。

2 原因分析

(1)人为因素:司机是矿用汽车的主人,运输事故大多数是司机的直接责任造成的,主要有新入矿的车辆司机未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车辆司机精神状态不佳,安全意识差,驾驶经验不足,违规超速行驶;有些老司机认为自己技术过硬,工作起来胆子大,操作中把规章制度丢到一边,凭自己经验干,投机取巧、心存侥幸的思想最终造成事故等。

(2)设备因素:矿用汽车状况差且带病作业,是招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车辆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灯光信号系统,如果有故障隐患或伤失功能,都容易造成车辆失控而发生重大行车事故;同时,随着矿用汽车逐年老化,检修质量下滑,设备故障增多,也影响着运输安全。

(3)环境因素:这主要是指道路条件和气候条件。矿用汽车运输道路维护不到位造成路况差,或者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行车,例如大风雪、大雾、雨天等气候条件下,能见度低,道路湿滑,使汽车行驶的安全性变差,极易引发行车事故。

(4)管理因素:主要表现在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或指挥不当等。

3 预防措施

3.1 设备事故的预防

(1)加强员工安全教育。要切实抓好司机的培训教育,并将安全培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筑牢安全思想防线。一是矿用汽车司机,必须经过车辆管理机关考试合格,领取驾驶证,并经本车型驾驶技术培训合格持有操作证,方准驾驶车辆。二是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重点学习各工种“应知应会”、“典型事故案例教育”、“车辆出现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处理”、“特殊作业条件下的注意事项”等内容,要求司机作业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不安全绝不生产”的思想。三是严肃奖惩制度,对于在工作中能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运输事故的员工,应该及时给予奖励;对于发生的事故,无论大小,都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同时积极吸取他人发生的典型事故教训,举一反三,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对于个别安全意识淡薄的司机,在他们出现问题的时候,有必要加大处罚力度,及时将处理情况向全体员工通报,形成人人高度重视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2)严格执行矿用汽车“三检制”,即抓好“出车前、行车中和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车辆司机要对照《矿用汽车点检卡》,逐项对各部位进行检查,特别是对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和灯光信号系统以及是否“四漏”(漏油、漏水、漏气、漏电)要重点检查,发现问题,能现场立即处理的要立即处理,不能立即处理的通知维修工进行处理,保证车辆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检修管理。严格落实《矿用汽车的强制性维护保养和强制性检修制度》,规范检修维护工艺、运行调试和质量验收三个环节的工作,各级管理人员要把好检修过程和质量验收关,实行检修质量责任追究制,提高维护检修质量,杜绝设备带病作业。

3.2行车事故的预防

(1)劳动组织采用“四班三倒”作业制。“四班三倒,每班八小时”作业制,可以有效地保证司机的休息,使司机在作业中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安全行车打好基础。

(2)盯住重点时段,采取有力措施,严加防范。矿用汽车运输作业的重点时段按照时间段来划分,主要是“生产任务重,急着抢运量时;交接班时;零点班后夜的3:00 ―5:00点时;遇到恶劣天气变化时(如:雨天、雪天或大雾天等)”这四个时段。

①对于“生产任务重,急着抢运量时”的预防措施:一是对全年的生产运输任务计划要科学合理分解,尽量做到均衡组织生产;二是抓好道路养护、洒水降尘、车辆维护保养等基础工作,为安全运输创造有利条件;三是实行“五型企业”绩效考核下的计件工资分配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通过经济杠杆调动司机的工作积极性,各级管理人员要做的就是:打基础,创条件,切忌无计划的压任务,抢产量。

②对于“交接班时”安全管理的措施:交接班期间现场车多人杂,秩序相对较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一是我们要坚持执行《露天矿现场交接班制度》,实行手拉手交接班。在交接现场安全区域设立通勤站点,要求通勤车司机不能着急,要等所有的司机全部交接完毕上车后再驶离现场,保证司机充分的交接班时间;二是现场要有一名班长以上的管理人员维持秩序,不同的车型停放在不同的备停区域,交接期间司机排队有序上下车,并穿反光服,戴安全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三是按照不同车型有序上下坑,严禁争道抢行,只要长期坚持,完全可以保证交接班期间的安全。

③对于“零点班后夜的3:00―5:00点时”的安全管理措施:这个时段是上零点班司机犯困瞌睡的时候,一是要坚持岗前强制性休息制度,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确保司机岗前不少于4h的良好睡眠;二是认真开好班前会,检查司机精神状态,对于确实有特殊情况没有休息好的职工,可以安排其他的工作,不让其上车;三是到这一时间段,跟班班长可以向司机送热咖啡、热茶水,适当安排司机轮流停车进行精神状态调节,一般在30~40min待状态恢复后再出车,最大限度的降低作业风险;四是坚持使用车辆防碰撞预警系统,它可以不间断的起到提醒和警示作用,避免事故的发生。

④对于“遇到恶劣天气变化时(如:雨天、雪天或大雾天气等)”的安全管理措施:一是要按照规程作业,现场条件差危及行车安全时该停产就停产;二是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防滑措施,待现场条件许可再恢复作业;三是切忌作业条件不具备,违章指挥,强行要求司机冒险作业。

(3)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是抓好“五型企业”绩效考核兑现制度,全面推行“五型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并将“单车核算”融入到五型绩效考核工作中,将工作量、出车率、单车费用(主要指副油、日常维护保养的零配件)等指标承包给车辆司机,实行单车包机制,将月单车核算考核和个人绩效工资考核挂钩,实行盈奖亏罚;二是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按照本安体系达标要求,全面梳理规章制度,并重点落实好“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准军事化管理制度”、以及“事故追查制度”等,制度落实贵在“公开、公平、公正”,通过抓制度落实,可以增强广大员工的责任心,调动司机工作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执行力,为持续抓好运输车辆安全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4 结语

采取加强员工安全教育、严格执行矿用汽车“三检制”、加强检修管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用汽车设备事故的发生;采取“四班三倒”作业制、盯住四个重点时段严加防范、全面落实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矿用汽车行车事故的发生,提高露天矿矿用汽车运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俊峰.露天煤矿安全生产基本知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