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行为科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论述行为科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校是刚刚迈入新课程改革的一所农村校,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期中考试反映出部分学生明显成绩落后,跟不上正常学习。分化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早,是老师们没有想到的,本来预想初二年级出现的分化突然表现在初一年级。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那么,提前到来的两极分化产生的原因是什么?采取怎样的有效教学行为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初中数学学习分化产生的原因。
(一)学习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不求上进,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反映迟慢,情绪消极,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至出现抄袭现象;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差,考试作弊,违规违纪,对老师的批评和教育无动于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导致自暴自弃。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抵制不了诸如网络游戏等“电子鸦片”的诱惑。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知识、技能掌握不牢,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继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三)思维过程、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初中数学学习要求。
初中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中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初中数学出现了许多复杂的概念、公式、定理等。只靠机械的记忆和直观思维是不能完成的。小学习题与例题基本相似,而中学的习题与例题相比变化较大,即使学生上课听懂了,反应稍慢的同学课后仍不会做题。所以学生感到中学课程难度太大,稍一分心就不明白了。
针对以上对数学学习分化产生原因的分析,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研究控制数学学习分化教学对策,以下谈谈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的控制数学学习分化的有效教学行为。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说,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做到这一点,他的教学成绩一定是正态分布的,如果说有一点分化的话,那也是向优秀的方向分化。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行为很多:1、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2、备课时充分考虑数学学习困难生的需要,专为他们设计一些简单问题(这里要防止优秀生“抢食”),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3、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4、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5、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案例1:
案例2:在我们这样生源较差的农村中学,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周一的作业收交情况是最差的。纠其原因,在两天的休息时间里,有些学生并没有把学习放在心上,甚至忘记写作业,在加上家长大多没有辅导能力,对孩子学习的关心不够,因此周一收作业就会出现困难局面。多年来,我一直坚持在班里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一是有利于课堂讨论,二是利于适度的竞争学习环境的创设。在周末我经常留一些针对“双基”的小测验,并统计每个小组的周总成绩,再把周总成绩累加形成月总成绩,进一步形成学年总成绩。最后进行表彰。我们把这叫“拉力赛”。“拉力赛”涉及小组荣誉,另外孩子本身竞争意识就很强,大多能自觉完成,即使出现个别学生忘记完成,小组其他成员也会提醒。这样不但解决了周一交作业难的问题,也形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对这种方式很感兴趣。
(二)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苏教版教材;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们对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收获更多的知识,成了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任。近几年,大刀阔斧的新课程改革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在此,笔者就以苏教版教材为例,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一课题提出自身的一些看法。
一、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特点在教学中的体现
1.注重启发学生的智慧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更加注重对学生智慧的启发,主张结合丰富的生活素材探寻数学学习的本质,教材撷取了生活中鲜活、生动、有趣的原型,对其进行提炼、升华、构建出一些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考,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图形的变化——数学实验室》这节内容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问题:请你设计出一些图案,使每个图案中都含有2个三角形、2个圆和2条线段,之后再给图案配上一段恰当的解说词。这道题构思新颖,别出心裁,答案可以说是千变万化的,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开放性
苏教版教材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识,留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让其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此,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开放性数学题,以此作为促进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并试图将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僵化的定式思维中解放出来,为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奠定了基础。
3.为学生提供了探究问题的空间
作为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探究能力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探究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灵魂。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心智、操作、情感、实践、合作等各方面的技能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正是在反复的探究过程中所形成的。苏教版教材体现出了很强的探究性,为学生提供了进行问题探究的空间。
4.趣味性
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数学学科自身的审美需求,选取了很多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素材,借此拉近了数学和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 在七年级上册教材第101页中穿插了一个生动的例子——被后世称为代数学鼻祖的丢番图(Diophantus,约公元246~330年)的墓志铭。这个例子一下子就令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学起来自然得心应手、事半功倍。
二、如何恰当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利用教材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数学因其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往往会令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枯燥无趣,因此,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教版数学教材在这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数学的趣味性,数学教师应发挥教材的这个特点,采用生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层层深入、渐入佳境的喜悦。
2.精心设置课堂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应只是给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数学活动中除了要努力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还应精心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获得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例如,在讲授有关梯形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教师可设置一些有趣的动手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手边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等腰梯形,然后通过观察、度量、折叠等方法,动手、动脑、动口来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然后将自己的探究结果说给老师和同学听,在与其他同学及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认知。通过诸如此类的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有效践行教材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尝试过程中进行探索和创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将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
3.创设生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讲授有关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时笔者就曾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小王捡到了一个钱包,里面有45元钱, 小王把钱包交给班主任后,老师让他写一份“失物招领启示”。同学们,下面就请你们动脑筋帮助小王写一下这份“失物招领启示”吧!这样一来,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例引入课堂,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寓教于乐,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课堂只有45分钟,这是无法改变的客观事实,关键是教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让这45分钟发挥出远超过45分钟的价值,也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在一定程度上秉承了新课改的理念,更加符合学生成长学习的规律,为数学教师提高课堂有效性提供了载体和契机。相信广大数学教师若能有效地运用苏教版教材,同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我们的初中数学课堂定会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徐慧.例说苏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数学大世界,2011(12)
篇3
【关键词】管理科学 发展 自然辩证观
人类的社会活动及对活动效率的追求形成了管理。管理的诞生,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社会活动,同时也提高了人类自我的认知能力,并对人类的文明进程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对管理进行科学的探索,又催生了管理科学。由管理的功能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决定了管理科学在产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与自然辩证法紧密联系在一起。
一、管理科学的产生及发展
从管理科学的定义来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管理科学是指管理学及其研究对象、研究历史、研究方法和内容等。狭义上的管理学是指管理丛林时代的管理学派,及运筹学和数理学派。从管理思想史来看,现代管理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1900-1930),是以F.W泰勒、M.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管理”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泰勒所著的世界上第一本科学管理著作《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的问世,标志着人类在长期管理实践中科学管理思想的形成。
(2)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二阶段(1930-1960),是以梅奥、麦格雷戈、马斯洛等为代表的“行为科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梅奥的霍桑实验、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提出标志着行为科学的崛起及其广泛应用,同时心理学展开了对管理科学的实验研究,社会学也开始把管理作为社会群体生活的一个方面来加以研究。
(3)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三阶段(1960-1980)是以多种管理学派并存为特点的“管理丛林”阶段。在这个阶段上,科学管理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从整体上来把握管理和环境的关系,使得管理科学更具哲学色彩。
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第四阶段(1980-?),就是“企业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上,把文化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管理中来,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管理科学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个正确的哲学理论来进行指导,自然辩证法就为管理科学提供了这样的指导作用,使得管理科学理论发展的更加科学、合理。
二、管理科学与其发展中的自然辩证观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管理科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与自然辩证法相关联,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也充分体现了自然辩证法。
(1)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是世界最基本的特征。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无法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事物、现象、过程存在联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而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运动,运动是永恒的。管理科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后一个阶段总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科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即管理科学的产生给后来的管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方向,之后的阶段是第一个阶段的继承和深入发展。
(2)管理科学的发展体现着对立统一的规律。对立统一规律也即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源泉、动力以及实质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动力,是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的根本依据。矛盾的双方既斗争又统一,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不断变化,相互推进,为新事物的产生提供依据和动力。如果把管理科学的发展史按模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机械模式、生物模式和社会模式。单从一方面看,这些理论是对立的,但从整体看,它们又是统一的,共同推进管理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3)管理科学的发展史体现着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辩证唯物主义指出,无论任何人认识何种事物,都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开始,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辩证运动也表现为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以及二者的统一。泰勒在工厂管理工人的过程中,在管理的实践中耗时31年才将管理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写出标志着管理科学产生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梅奥在进行多次实验之后才提出了组织中存在非正式群体的观点。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又经整理后上升到理论。从实践基础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是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4)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现科学技术哲学。随着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集各种知识理论与研究方法与一体的学科体系。管理科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的这些趋势相互渗透和作用,更加体现了其辩证发展的性质。
三、管理科学中自然辩证化的发展趋势
管理科学发展到现今阶段,从自然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管理活动中的哲学色彩、管理理论中的哲学思想日益增强。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倾向这一趋势。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人文文化不断向其渗透。显然,这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东方文化,特别是受中国古代的人性哲学影响的结果,现代管理科学发展的人文性日益增强的趋势,是其哲学化的具体表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并吸收西方文化新素质,形成了以人伦本位、和为贵的人际关系准则和“高产乃为善”的劳动道德为特征并区别于欧美的工业文明。
篇4
【关键词】管理学研究范式二重性
一、管理学研究范式的含义
范式是托马斯·S·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来的一个术语,指科学理论研究的内在规律及其演进方式。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赋予这个概念以关键性的作用,他提出科学认识不是简单而纯粹的知识积累;对科学理论进行构思、表述和组织的那种方式受到一些前提或预设的指挥和控制。他要探测一种隐蔽在预设或前提之下的、绝对而自明的集体资源。他把这些自明性称作范式。范式的这一定义同时是语义的、逻辑的和观念——逻辑的。就语义而言,范式决定着可理解性,给事物以意义;就逻辑而言,范式决定着最主要的逻辑操作;就观念——逻辑而言,范式是联合、淘汰、选择的第一原则,决定着观念的组织条件。根据这三个生成的和组织的含义,范式指导、统治、控制着个人推理的组织和那些遵循范式的观念系统的组织。
范式的含义既强烈又模糊,强烈是因为范式具有一种彻底的意义,它是方法论的指导、思维的基本图式、预设或起关键作用的信仰,因此它本身带有一种理论统治权。模糊是因为范式摇摆于多种含义之间,最终以含混的方式涵盖了科学家们对一种世界观的集体赞同。范式概念的不充分和不精确不仅揭示了库恩思想的缺陷,也揭示了思考范式概念的困难。一种范式,对于在这种范式控制下进行的所有话语而言,包含着可理解性的基本概念或主要范畴,同时也包含这些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吸引/排斥的逻辑关系的类型。一种范式的性质可以通过下述方式来界定,第一是对主要的可理解性的范畴的推广或选择;第二是对主要的逻辑操作的规定。
管理学范式是一种世界观,是管理学最高层次的方法论。它主要从科学哲学角度探讨与管理学学科体系和基本假设有关的一般原理问题,即指导管理研究的原则、逻辑基础以及学科的研究程序和研究方法等问题。在既定的范式中,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务问题的解决往往是沿着既定的路径。按照管理学家的解释,知识的发展一般是遵循一定的路径从而形成一定的理论范式。在管理实践中,一般现存企业是在已有管理知识范式和管理技术的基础上寻求管理变革或改进管理的。而新企业和新技术往往会带来知识跳跃式发展的新范式。如果一种新技术的背后有全新的知识范式作为支撑,那么将对已有的管理理论、技术和能力构成威胁。
按照库恩的标准,管理学范式是划分管理科学共同体的标准,不同的范式决定管理学发展的某一历史时期,而某个特定研究方向或领域内所特有的共同世界观、共识及基本观点则形成管理学家群体。管理学范式就是管理学家对他们的研究主题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和潜在知识假设。由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所以管理学的研究范式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管理学范式理论包括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本体论视角,二是认识论视角,三是方法论视角。所以管理学的范式理论是以管理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与管理学之间呈现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管理学研究的科学主义范式
西方的管理思想和学说从产生的时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古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泊的组织理论等;第二类是行为管理理论,发端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的人际关系学说,而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第三类是当代的各种管理理论,产生和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至今。这三类理论只是产生的时期有先后,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三个阶段。它们相互影响,继承演变,形成各种流派。根据不同的逻辑起点,管理学的理论研究有两个范式,一个是以组织的效率为起点,另一个是以人的需要为起点。前者被称为科学主义范式,后者被称为人本主义范式。科学主义范式是以组织的存在为根本,把人纳入组织,人的存在就是为了提高组织效率;人本主义范式把人的存在和需要作为根本,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实现组织目标。
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以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为代表,通常把科学主义范式称为泰罗范式。该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辩识性和可重复性,泰罗坚信通过确定出工人完成某项作业的最佳时间,管理者就可能判断工人是否干得出色。通过这种管理方式带来了组织效率的提高。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在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其方法论范式深受自然科学方法论范式的强烈影响。这种范式认为,组织及其管理现象与自然现象一样,具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管理学的任务就是要运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从观察经验事实出发,研究和发展组织及其管理领域内的一般性普遍规律。:
科学主义范式体现在具有理性约束的个体追求服从技术规律和组织纪律带来的高效率。从人的行为特征来看,“经济人”的行为是理性的,因此,假定每个行为主体的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管理原理、原则和制度必须以管理主体的个人行为为基础并且可以从社会历史背景中抽象出来。单个行为主体都服从于技术规律,通过时间动作的分析,实现工作方法的标准化、工作条件的标准化和工作时间的标准化。适应这样的行为主体的组织是一个高度结构化、形式化、不受个人支配的集权组织。
三、管理学研究的人本主义范式
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人本主义者指责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不道德的,是将工作“非人性化”,并把极具人性色彩的管理变成了简单的效率衡量。他们对科学主义范式提出批评,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人是每一个组织中的核心,是具有社会性的动物,应当重视人的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古典管理学的原罪促成了人本主义范式的兴起。人本主义范式以新康德主义、现象学、诠释学等哲学思潮为理论基础,强调管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异,认为组织及其关系现象的本质是人的主体精神外化或客体化,是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严格来说,行为科学学派来自于社会学,法国学者涂尔干指出,在任何社会组织中群体总是由建立他们的价值观和规范来控制人们的行为。
人本主义范式强调应把人放在管理学研究的中心位置,组织中最宝贵的资源不是原材料、资本、机器、土地或能源,而是人。这里所说的“人”,是被看成“生活在社会里的人”,他们是不断地被密如蛛网的人际关系网所包围,而他们自身也是这个关系网的一部分。在人本主义范式中,整个人类的本性是由积极的与消极的、崇高的与卑劣的品质构成,他们反对科学主义范式把人看成仅仅是一味索取的自利主义的“经济人”,强调利他主义与给予的品质也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同时该范式强调人的潜质的生长与发展,而且这种潜质的生长始终处于动态过程中,是不断成长和进化的,是随着时间和社会文化场景的变化而变化的。早在西方科学发展的初期,培根(F.Bacon)就觉察到了对一切认识活动产生影响的社会文化束缚,并同时觉察到了摆脱这些束缚的必要性。他在对认识的社会——文化规定性进行诊断时指出,认识的使命在于把认识从社会——文化规定性中解放出来,使认识成为科学。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认为,已经获得的合理性会随着促使它形成的那个过程的延续而削弱,合理性的操作特征会被不合理的社会力量所截取和利用。组织理论学家布赖尔和摩根在《社会学范式与组织分析》一书中隐含地指出,社会科学理论主要有两条轴线,一条代表科学本质属性的连续体,另一条代表社会(组织)本质属性的连续体。科学的本质属性强调稳定性、可证实性和规定性,而社会的本质属性体现为永恒的变革。
四、结论
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分别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种范式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前者注重的技术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主义范式不断变革,所以科学主义范式恰好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社会性。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的需要,认为人是组织的核心,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而且是人,这样的观点恰恰体现了管理学研究范式的科学性。人是管理学研究的主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样的研究方法正是辨证的和科学的。组织及其管理的效率不仅是科学主义范式理性创新所产生的效率,也包括人本主义范式对工作认同的诠释所产生的效率。
从本质上分析,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在于西方大范式。这个大范式是由笛卡尔提出并随着17世纪以来欧洲历史的发展而确立了下来。笛卡尔的范式把主体和客体分离开来,使它们各自拥有自己的领域,一边是科学和客观性研究,一边是哲学和反思性研究。这个范式决定着一种二元世界观,也是同一个世界的二元化:一方面是必须接受观察、实验和操作的客体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对自己提出存在、沟通、意识、命运等问题的主体的世界,客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科学主义范式,而主体世界对应着管理学的人本主义范式。
参考文献:
[1][美]丹尼尔.豪斯曼编,丁建峰译.经济学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法]挨德加.莫兰著,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罗珉.管理学: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李郸.管理学的历史演进:研究范式的角度.财经科学,2005,(5).
[5]罗珉.论管理学范式革命.当代经济管理,2005,(5).
[6]魏文斌.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国外社会科学,2007,(1).
[7]罗珉.论管理学复杂范式.管理科学,2006,(1).
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有效沟通;能力;培养策略
有效的沟通能力不仅是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还是人与人之间彼此了解、增进友谊、和谐相处的剂,更是整个社会走向和谐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信息时代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更是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沟通时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不论是在目前的学习与交往中,还是在未来的就业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卡耐基说过:绝大多数职业人士在工作和事业上的成功,15%靠天才和能力,而85%靠沟通。高职院校把以能力为本位作为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其中有效的沟通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硬性指标,它对于正确地引导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和求职,引领其成长、成才以至于为社会的不断和谐发展做出贡献,意义重大。因此,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沟通能力尤其显得重要。要培养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就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在沟通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解决问题、制定大学生的有效沟通的培养策略寻找良方,对症下药,使学生的沟通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大学生与高等院校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心理等方面有一定的距离,生源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他们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认识水平时常表现出局限性。就人际交往方面,有很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对提高沟通能力认识不足。笔者和课题组的全体成员以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为例,采用问卷、面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对大学生的沟通能力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其中女生占70%,男生占20%,教职工占10%。调查结果中显示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15%的学生对沟通的认识不足,认为沟通就是说话,只要具备说话的能力都能沟通,对于有效沟通的质量和应有的效果缺乏认识,从而不重视沟通;二是有40%的学生能认识到沟通在交往中非常重要,但对实现有效的、良好的沟通感到困难,不知如何去沟通,不会沟通;三是20%的学生存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差,在心理上存在着沟通障碍,不敢去沟通;四是有15%的学生认为课上只忙于学习,单纯地记忆、理解知识,课下忙于作业、练习,没有机会沟通;五是有10%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单调,课堂教学失去魅力,学生不愿意沟通。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显示,学生在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很多,这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的提高受到很大影响。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有效沟通能力的培养对策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种内外因统一论启示人们要培养大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必须做到教师与学生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再有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提高学生能力的主渠道,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的主阵地,要提高学生有效沟通能力,首先要站稳课堂这一主阵地,从学生主体——内因和教师客体——外因两方面入手来寻找对策。
1.思想上先入为主,使学生重视沟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认识到位,实际行动紧随。教师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引导,使得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渗透到每位学生中间,使学生充分认识沟通,充分重视沟通,为实现有效的沟通、提高沟通能力做好铺垫。从宏观的理论上讲:首先,有效的沟通能推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行为科学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人们通过人际交往、有效的沟通,把分散的个人彼此结合起来,形成共同的态度,组成一定的团体,才能形成团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这些团体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能形成凝聚力,是社会协调与发展的条件之一。社会学理论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性,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生活。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的需要,更有与他人交往的必要。而且未来的社会是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有效的人际沟通,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每位同学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都要融入社会之中,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承担起这份责任,就要具有有效的沟通能力,通过沟通能力的不断提高,将社会成员组成和谐的共同体,彼此合作,共同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有效的沟通能协调人际关系。社会学理论认为:要使整个社会存在、协调与发展,就必须使个体行为之间达到协调与默契。在社会群体中,人们只有通过相互的沟通,才能相互影响、相互了解,才能达到行动上的协调一致,实现共同的活动目标。从整个社会的发展来看,通过有效的沟通能力建立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使个体的协调促进社会整体的协调。从个人发展来看,具备有效的沟通能力,才能将上级与下级、内部与外部、个人与集体以及个人彼此之间的关系紧密地协调起来,汇聚成一股统一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得集体在一种协调的向心力的的感召下,共同发展。同时,有效的沟通能力,在协调人际关系的同时,亦能使自己更容易被集体接纳、信任和帮助,充分彰显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在谋求发展的路上增添几分人气,能够使自己的成功之路更顺畅。再次,有效的沟通能力,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合群的需要、情感的需要、交往的需要,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个人心理失调,损害个人心理健康。事实证明: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与他人隔离,就会产生心理压力;如果没人与其沟通,就会感到孤独寂寞,甚至压抑。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的交往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与别人交往多、沟通多的人充满活力,身体健康。因此,与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能解除寂寞与孤独,能缓解压力,这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教师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在享受民主、平等的自由空间中释放压力,敢于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要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先要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是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的特征之一,它将使课堂由专制走向民主,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教学实践证明:有民主才有自由,有愉悦才能带来兴奋、激情,随之而来的就是活跃的思维,大胆的想象,超常的表现。沿袭多年的应试教育,教师以师长自居,高高在上的权威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如背着石板上课,压力极大,还要看着老师的脸色行事,导致学生情绪低落、思维狭隘、僵化以至于枯竭,智力受阻,哪来沟通的欲望?哪敢沟通?在人际沟通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与愉悦的课堂氛围笼罩下,与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平等交流、平等对话,使学生消除压力、恐惧、烦闷,始终保持轻松愉快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使其积极思维。行为科学理论认为:积极思维可使人产生一定的需要,并激起实现这种需要的愿望,这种欲望会产生动机,从而使人按着一定的目标去行动。语言与思维是孪生姐妹,学生思维活跃,自然产生用语言表达的动机、欲望,放开胆子交流与沟通。学生敢于沟通,得益于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
3.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情趣化的课堂中使学生学会沟通。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人际沟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的沟通能力较差是公认的事实。学科的性质、学生的自身素质决定了要提高学生的有效沟通能力,教学必须得法。方法灵活而且新颖多样,在使方法本身充分彰显魅力的同时,能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整合、创新。采用兴趣教学法与情景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情趣化沟通之门;案例式教学法与模拟式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模拟式沟通之门;讨论式教学法与任务式教学法结合,将学生引入合作沟通之门;演示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结合,将学生引入实践沟通之门。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运用所学的知识、利用声情并茂的有效情境,设身处地地进行实际沟通。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前提、以最佳情境为纽带、以激发兴趣为导向、以学会有通为目标”的前提下,按着人际沟通的五个基本层次,先从一般谈开始,经过“陈述事实、交换意见、交流情感、沟通高峰”等阶段,使学生轻松自如地进行沟通从而学会沟通;同时,使学生不论是在“语言沟通、非语言沟通,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有意沟通、无意沟通,征服性沟通、说服性沟通”等各种沟通类型中自如而灵活的沟通,取得最佳的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沟通。灵活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整合,使学生学会沟通,为彰显沟通能力而不断的沟通,有效沟通能力进一步提高。
4.教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调动沟通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沟通。
教学评价手段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天平,也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成就奖品。在人际沟通教学中,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学会的同时,达到乐学。著名教育家孔子非常重视激发学生乐学,他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由此看出贯穿在孔子整个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手段是使学生乐学。在人际沟通教学中,培养有效沟通能力的最佳方式就是构建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都有获得成功后急于被人认可与赏识的心理。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存有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中尤为突出,而学生沟通能力的提高又是以语言为表达工具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将激励手段引进人际沟通课堂,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在沟通中的点滴进步予以充分的认可与表扬,使学生得到表扬的同时看到自己的一技之长,将教师的鼓励、自己的点滴长处化为进一步学习、再获成功的动力,使其在不断获得激励的心理满足中再获成功而乐学。对于学生的缺点,教师要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反向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学生的缺点演变成为学生获取成功的教训,在吸取失败的教训中取得成绩,不断进步,在逐渐进步中学会、乐学。不仅要激励优生,更要激励中、差生,使得激励手段成为全体学生好学、乐学、不断进步的最佳奖品。其次要注重评价的全面性。不仅评价学生由知识转化能力的过程,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情感的形成过程;不仅评价学生学习的理论环节,更要评价学生参与的实践环节,不仅注重学生的终结性评价,更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评价。防止以一张考卷、以一次性的成败定结局的片面评价方法。第三要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中讲究因材施教,评价标准也要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叶圣陶曾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评价的标准要有梯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能通过不同的努力达到标准。在高标准要求好学生的同时,更要关注差生,优生有自己信步达标的标准,差生亦有经过努力、跳一跳就能达到的目标,既有优生吃饱的大餐,又有差生吃了的饱餐,优生也乐,差生也喜,有效沟通能力的提高在全体学生都达标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2]曹杰.行为科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篇6
[关键词]大生社会实践;文献综述;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1)03-0078-05
国外大生社会实践具有较长的历史,有公民体验教育、劳动教育、军事训练、纪念性活动、校企联合“双元式”实践、医院义工、小区服务、校外打工和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大生社会实践是指大生按照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教育活动。中外大生社会实践的内涵、功能等具有相近之处,但在表现形式、运作模式上存在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等国者围绕大生社会实践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对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具有很好的启示。
一、国外大生社会实践研究现状
近年来,国外有关大生社会实践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大生社会实践内涵、行为动机、运行模式和功能等几个方面(见表1)。
(一)对大生社会实践内涵的研究
Snyder等人认为,社会实践是一系列长期的助人行动,是有计划、有准备、前摄性的而非反应陛、后置性的行动,是在一定时间内承载相应责任的行动,是正式化、大众性的行动。BalzerTM指出,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基本的活动形式之一,是一种可以循环实施并为了实现集体目标而进行的集体行为,大生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需要参加社会实践。John Friedmann 对社会实践认识论进行了阐述,主张对世界的评价应该客观真实,或者至少揭示一个持续伸展的真理。Suellen Shay指出,“实践”两字表明人类的行为是习惯性、持久性、目的性和有意识性的(并不是常常有意识),应更多地关注参与实践中去的人的行为和组成实践活动的大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前国际志愿者协会总裁Kenn Allen指出,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愿的、利他的、没有直接资金回报的活动,是一种积极活动的工作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志愿者的闲暇活动。我国者牟宗泉通过研究国外大生社会实践指出,西方国家的各类社会实践为延伸校课堂教授效果奠定了基础,各类社团活动和教实习活动都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Huberman将社会实践作为知识转换的纽带,指出理论世界和客观世界靠一种纽带相互连接,社会实践就扮演了这个纽带,当人们从知识转换的角度具体分析问题时这个纽带的作用就愈加明显。
(二)对大生社会实践行为动机的研究
国外者历来重视研究人的行为动机,对大生参加社会实践动机的研究也是如此。Parkert认为,参与大生社会实践的行为动机主要来自利他(帮助他人)、交换(期望得到某种回报)、信仰(传播自己的信仰)和休闲娱乐(寻找休闲的体验)四个方面。Jonestgl的研究表明,加拿大青年人参加社会实践主要基于追逐某种信仰、运用自身技能和经验的愿望、开发潜能、增加工作机会、与其他志愿者交友等几种原因。Richard G.Niemi等人通过调查发现,青年生参与小区服务的比率较高,其动机与生、家庭、校特色及政策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Steve等人从志愿者招募、遴选、评监以及留任的角度研究了如何引发大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May Kim对美国青年足球组织的志愿者和当地青年运动联赛的志愿者菜单数据进行了修改和验证,提出修改后的志愿者菜单更适用于与青年运动组织和事件有关的志愿者动机的研究。Justine B Allen 新西兰达尼丁举办一年两次的新西兰MASTER’S GAME志愿者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自我决定理论有助于加深理解运动项目志愿者动力和预测志愿者行为,并能促使志愿管理者提升志愿者的工作动力。O.A.巴伊沙科娃通过抽样调查和口头访谈的方法研究了俄罗斯大生兼职状况,全面分析了大生兼职的动机、兼职与业的关系、兼职与习的态度和兼职对习的影响等问题。日本者雨宫孝子、佐佐木正道等对日本大生志愿者活动进行了研究,指出日本大生整体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比率较高,参与领域比较广泛,主要是源于大生把志愿服务作为大生活的重要体验这一动机。英国政府在2004年利用志愿行动组织100多万人融人地方小区,获取发展技能与获得工作经验的机会成为大生踊跃参加此次活动的原始动机。
(三)对大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的研究
为便于指导实际工作,国外者对大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实施、奖励评价和体制机制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美国通过制定相应法律法规体现对大生社会实践的主导作用,马里兰州最高司法机构早在1997年便开始强制执行75小时的小区服务作为中毕业的基本条件这一政策。法国高校鼓励生利用假期打工或承担科研项目的形式直接参与企业实际工作,不仅企业积极接收,而且政府也积极参与并提供1/3的经费支持。日本大实行实践分制,十分重视利用社会教育的场所、设施、人力等资源以及社会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大生进行实践教育。德国高校对生实施“开放式管理”,生在修好校硬性规定的必选课外,可以根据选课情况安排打工时间。英国者Helen Busselltll提出了大生社会实践的“4W”理论,即什么是社会实践、到哪里社会实践、为什么社会实践、谁去社会实践,提出要建立社会实践志愿者奖励或回报机制。联合国志愿者组织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麦柯里兰激励需要理论等设计实施了一整套的志愿者管理机制一“志愿者赞赏认可机制”(Volunteer Recognition)。加拿大者Steve等人从需求评定、方案规划、工作分析、招募面谈、训练督导、激励表扬、绩效评估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社会实践的计划组织和管理规划。德国者Balzer认为,要保持大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持久开展,必须关注社会实践活动的设计和社会实践的法律保障机制两大因素。美国者Huberman Lva带领的课题组研究发现,大、小区、大生、政府四个方面只有有效互补,才能保证大生社会实践顺利进行。以色列的Roni Kaufman对俄罗斯圣彼得堡一服务机构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志愿服务机构的结构及管理对志愿者的表现影响重大,志愿服务管理机制是成功的重
中之重。而Sherraden建立了一个评价志愿服务的参考模型,该模型表明志愿者服务单位、志愿者本身和志愿者派出机构在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中取得的成果会因个人或机构的属性特征和服务能力而呈现不同。美国学者McBridetlgj研究国际志愿服务(IVS)负责的跨国界志愿服务和国际开发及人道主义救援两大类实践活动后发现,他们均以完善的工作项目为依托,设有专门工作机构,负责组织领导、项目选择和经费筹措等。
(四)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功能的研究
国外学者主要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学生、学校、社会和政府等参与方的积极作用,其中对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提高群体能力以及服务社会发展等功能的研究较多。Newmann等人L20J研究指出,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胜任力,增强自主性,促进理解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Clary等人分析指出,社会实践的功能主要包括价值、理解、提高、职业、社会和保护六个方面。MarciaBok L提出,社会实践的重要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群体能力。Marcelt231对医学院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研究,提出教学实践在塑造教师社会规范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并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对教学工作的深层次认识。McLellan等人认为,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对学生成长更有战略意义,社区服务通过教育学生成为社会维护和增值的负责贡献者而刺激公民权的发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政府和社会。BennetttL研究发现,志愿组织正逐步成为社会福利的提供者,他通过一个模型解释了志愿组织在提供社会福利中的作用。Christiant26j以塞内加尔青年志愿法律、中非共和国国民服务草案、纳米比亚国家青年服务项目等为例,研究了志愿服务在推动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振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指出发展中国家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项目激发出了生产力的潜在活力。
二、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研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日益受到各级政府的广泛重视。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成果及其成功经验,带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一)适当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国外学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对其基本含义和主要特征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二是运用行为科学理论,通过大量实证分析,深刻挖掘了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行为动机和行为特征;三是借助现代管理理念与管理方法,积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探索出了较为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四是从不同视角全面分析了社会实践对学生个体能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对社区建设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与此相比,虽然国内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定差距:在研究内容上,我国着眼于经验总结多、理论研究少,对实践形式与内容面上研究多、个别深入研究少;在研究方法上,我国着眼于宏观系统论述多、单个问题突破少,定性阐述多、定量研究少;在研究视角上,从教育学角度研究多,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角度研究少,从学校和师生角度研究多,从政府和社会(实践单位)角度研究少。为此,我们需要认真借鉴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适当调整大学生社会实践理论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一要扩大研究范围,提升研究层次。要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人手,全面关注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要紧跟国外研究热点,重点研究志愿服务、实践教学等问题。二要更新观念,积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大学生社会实践虽然属于人的社会活动,但同样可以采用系统论、控制论、运筹学、概率论等一系列科学理论进行研究。当前,我国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应突出对某个问题、某个环节、某个案例的深入研究,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开展更多的实证分析,发现问题,探索规律。三要改变研究视角,跳出学校范畴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方面,突破教育学研究的局限,借助管理学、经济学理论,尤其是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行为动机、激励机制、运行模式等问题;另一方面,改变只有大学教师从教育视角研究的状况,吸引更多领域的学者从政府、社会、企业、家庭等多个视角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全员参与机制
国外大学生社会实践表现出鲜明的“全员参与”特征。德国汉诺威研究中心研究发现,德国打工大学生人数在过去的20年翻了一番,2/3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打工;法国大约50%的大学生打工,大约10万大学生在从事一种类似半日工的工作,每年至少持续6个月。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参与状况不容乐观,除课程实践以外,课外社会实践仍然是“精英实践”,即只有少部分学生有机会参与实践锻炼,没有建立起全员参与的社会实践模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实践岗位供给不足,不能适应广大学生的实际需要;二是实践经费来源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各项实践计划的实施;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践主体内在动力不足。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既有大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学校教育因素;既有实践单位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及其家庭因素。而实现“精英实践”向“全员实践”模式的转变,关键是机制建设。其中,既有涉及实践单位的社会责任机制和经济利益机制,也有出自高校内部的师生激励机制,还包括与国家、高校、学生及其家庭和社会密切相关的实践经费分担机制。只有构建由社会责任机制、经济利益机制、师生激励机制、经费分担机制等构成的机制模式,才能加快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模式的实现。
(三)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办公模式正在极大地改造和推进传统手工处理领域的办事流程与实施效率,网络化的集约、高效、实时处理等优越性正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已经广泛运用信息手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组织动员、招募选拔、项目对接、过程监控和激励表彰等工作环节均实现了网络信息化操作,大学生社会实践网络信息化管理已相对成熟。而国内学者对此研究相对较少。随着我国高教规模的急剧增长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变革,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空间迅速扩大,领域不断拓展,所涉人员剧增,形式日益多样,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但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管理服务目前仍然沿用传统的人工处理手段,存在着信息不透明、传递速度慢和失真等突出问题。因此,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已是大势所趋。一要以管理学理论为指导,以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的实际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媒介,根据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和信息流的运作特点,研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框架、数据库、智能模块及其功能、系统体系结构,准确快捷地满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参与方对信息的需求,实现信息的高度集中与高度分享,探索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化管理理论体系。二要运用互动式需求分析、专业化设计规范、系统体系模块化结构设计、工程化方法开发,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各参与方提供管理数据库系统,并嵌入OA系统,开发出具有可靠性、可移植性、可扩展性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信息管理体系设计、开发和应用一体化创新模式。
篇7
《大学语文与写作》考试大纲
一、考核目标
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分为四个部分:语言知识、文学常识、阅读分析、基础写作。
(一) 语言知识
1.识别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现代汉语中仍然在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理解其含义。
2.了解常用文言虚字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和同一个文言虚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3.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宾语前置、判断句、被动句等,并能正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
4.理解古今作品中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等修辞格。
(二)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主要包括古今各种文体知识;中国古代和现当代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作家的朝代、字号、文学成就、诗文集名称、代表作、在文学史学上的地位;重要作品的作者、出处及名句;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
(三)阅读分析
对于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的内容大意,段落层次,主旨或中心论点,哲理内涵,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观点、感情态度,作品所用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比兴、白描、象征等),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对偶、排比、夸张、层递、反复、设问、反诘、引用等)能进行准确深刻的欣赏分析。
(四)基础写作
基础写作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理解应用文写作知识,并会具体运用写作知识进行写作实践,具体掌握书信、通知、通告、通报、请假条、感谢信、慰问信、倡议书、总结、调查报告、广告、合同、申请书、产品说明书等的写作;二是根据所给题目或材料,撰写议论文或记叙文。要求中心明确,思想健康,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文字通顺,标点准确,书写整洁,不少于800字。
三、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方式:闭卷、笔试。
2.试卷分数:试卷满分150分。
3.考试时间:150分钟。
4.试卷内容比例:现代文学作品约40分,古代作品约50分,作文约60分。
5.题型比例:单项选择题约20分,填空题约20分,阅读分析题约50分,应用文写作20分,命题写作40分。
四、参考教材
季孝良编著《专升本大学语文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相洲主编《大学语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徐秋儿主编《现代应用写作实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曾湘宜著《应用文写作基础》,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 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 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第四章 管理的组织职能
1、组织及组织工作。深入理解组织与组织工作的含义;掌握组织工作的基本原则;熟悉组织结构的类型。
2、组织结构的设计。理解影响组织结构设计的因素;组织结构设计的目标任务和组织设计的原则。
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理解管理幅度与组织结构的关系;理解部门与职权划分的类型及相互关系;
4、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理解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组织结构、集团结构的优缺点,及管理特点,了解如何发挥每一种组织形式的作用。
5、人员配备。理解人员配备的涵义及原则;理解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理解管理人员的来源及对管理人员工作评价的原则;理解管理人员培训和发展的方法。
6、组织力量的整合。理解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概念;理解和认识直线与参谋两者在组织中的角色及其关系;理解委员会的概念。
第五章 管理的领导职能
1、领导理论。理解领导的概念,与管理者的区别,领导工作的实质,领导权力的来源。理解几种典型的领导理论;了解领导的修养与素质以及主要的一些领导方法与艺术。
2、激励理论。深入理解激励的涵义与作用,激励的作用过程;理解最主要的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熟悉常用的激励方式与手段: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工作激励。
3、沟通。深入理解沟通联络的含义与作用;熟悉沟通的类型和常用的沟通方法;理解沟通障碍及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1、控制的一般理论。理解控制职能的涵义及作用;熟悉控制系统的构成(基本要素)、组织运转的基本要求、三种基本的控制类型(现场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理解控制的原则与要求。
2、控制的过程、内容和方法。理解和熟悉控制标准的涵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熟悉管理控制的内容;理解和掌握常见的管理控制方法:专项控制:计划控制、时间控制、数量控制、质量控制、安全控制、人员行为控制等,以及综合控制;理解预算控制与非预算控制的涵义
第七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1、创新职能概述。理解创新职能的内涵及其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意义;熟悉创新的特征、种类与内容。
2、创新的过程、原理、方法与管理。了解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的类型、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原理及创新方法;理解创新管理的涵义。
二、考试题型
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满分150分。
三、参考教材
篇8
关键词:施工 安全管理 安全技术 对策措施
引言
近年来, 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资料显示, 2005年我国业完成总产值34745.8亿元, 同比增长19.7% , 全社会业实现增加值10018 亿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 , 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设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 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 2005年全国建设行业发生伤亡事故2288起, 死亡2607人, 居工矿商贸领域第二位。造成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 主要有: 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 安全交叉管理突出; 企业粗放经营, 管理水平较低; 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 不稳定因素较多; 队伍整体素质较低; 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1、安全价值及效益分析
安全需要投入, 安全也带来效益。在施工过程中, 安全不仅带来含价值因素的经济效益, 还带来包含非价值因素( 健康、安定、幸福等) 的社会效益。安全具有两大基本功能: 第一, 直接减轻或免除事故或危害事件给人、社会和自然造成的损伤, 实现保护人类财富、减少无益损耗和损失的功能; 第二, 保障劳动条件和维护经济增值过程,实现间接为社会增值的功能。
第一种功能称为“拾遗补缺”, 可用损失函数L( S) 来表示:
L( S) =L exp(l/S)+L0( 其中l> 0, L> 0, L0< 0 ) ( 1)
第二种功能称为“本质增益”, 可用增值函数I( S) 来表示:
I( S) =I exp( - i /S) ( 其中I> 0, i> 0 )( 2)
安全总体经济功能, 可用安全功能函数F( S) 来表示:
F( S) =I( S) +[- L( S) ]=I( S) - L( S) ( 3)
以上三式中, L、l、L0 均为统计常数。
图1 中, 增值函数I( S) 随安全性S的增大而增大, 但I( S) 值是有限的, 最大值取决于系统本身的功能。损失函数L( S) 随安全性S的增大而减小, 当系统无任何安全性( S=0) 时, 从理论上讲损失趋于无穷大, 具体值取决于机会因素; 当S趋于100% 时, 损失趋于0。无论是“本质增益” ( 安全创造正效益) 还是“拾遗补缺”( 安全减少负效益) , 都表明安全创造了价值。
当安全性S趋于0即系统无任何安全保障时, 系统不但毫无利益可言, 还将出现趋于无穷大的负效益( 损失) ;当安全性S到达SL点, 由于正负功能抵消, 系统功能为0, 因而SL为安全性的基本下限; 当S> SL后, 系统出现正功能; 当S值趋近100% 时, 功能增加的速度逐渐降低, 并最终局限于系统本身的功能水平( 如图2所示) 。这说明安全维护了系统的创值功能, 从而也体现了其自身价值。
2、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2.1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 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 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 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 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 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 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据布尔代数原理, 描述这四类因素的逻辑关系, 可用如下公式:
T =X1( X2+X3+X4) =X1X2+X1X3+X1X4( 4)
式中, T 代表事故; X1 代表导致事故的管理因素; X2代表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 X3 代表导致事故的设备因素;X4代表导致事故的环境因素。
公式( 4) 表明, 导致事故发生的四类因素中, 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 制约着其他三类因素。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 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 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 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 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 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 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的思想, 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第二, 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 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 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第三, 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 不搞形势, 不走过场, 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 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 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 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第四, 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 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3 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 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 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 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 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 使其随手可得, 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 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分析研究是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 深入施工现场, 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 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进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 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 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 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 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如图3 所示。
图3 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实施程序步骤
3、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3.1 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一是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 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 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二是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 装置) 发生故障, 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 或人机并行, 采用备用系统等。当然, 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 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3.2 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
一是消除危险源, 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 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 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
二是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如限位、限压、控温等。三是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 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3 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
一是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 它能保证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 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 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 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 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二是提高可靠性。提高物、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 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三是安全监控。即对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 控制某些技术参数, 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 从而避免事故。
3.4 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工程开工前, 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 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 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 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 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 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 如果预见不到, 安全管理措施不善, 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 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3.5 加强重视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
特别是塔吊, 塔吊等建筑起重设备安装和拆卸必须由有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单位承担,其项目负责人、安全员以及起重设备司机、司索、指挥等从业人员必须持证方可上岗;
安装前,对塔吊等建筑起重设备主体结构质量状况必须严格检查,发现设备自身构件缺失、残破、失效的必需及时修复更换;比如:使用中钢丝绳,倒钩,螺栓等检查不可掉以轻心;
安装和拆卸过程中,设备周围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必须按照规定由专业技术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指导,各项安全保险、限位装置必须安装正确,灵敏可靠;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有序进行拆卸,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结语
篇9
关键词:建筑项目;安全管理;施工;措施
1前言
近年来,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资料显示,2007年我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34745.8亿元,同比增长19.7%,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001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5%,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建筑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建筑安全形势却不容乐观,2007年全国建筑业发生伤亡事故2288起,死亡2607人,居工矿商贸领域第二位。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的原因十分复杂,主要有:建筑安全管理机制与安全生产的现状不相适应;建筑安全交叉管理突出;建筑企业粗放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施工工序及安全技术复杂,不稳定因素较多;建筑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建筑安全研究滞后等等。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与措施
2.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的表征
现代安全科学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起的。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需要在总结心理学、行为科学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等来提高人的意识和能力;物的不安全状态须采取实用安全技术来改善。对于工业复杂系统,完全依靠安全技术系统的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还不足以完全消除事故;直接影响安全技术系统可靠性和人的可靠性的组织管理因素,事实上已成为导致复杂系统事故发生的最深层原因。建筑施工作为一个复杂大系统,人、设备、环境三类因素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根据布尔代数原理,描述这四类因素的逻辑关系,可用如下公式:
T=X1(X2+X3+X4)=X1X2+X1X3+X1X4 (4)
式中:T代表事故;Xl代表导致事故的管理因素;X2代表导致事故的人的因素;X3代表导致事故的设备因素;X4代表导致事故的环境因素。
公式(4)表明,导致事故发生的四类因素中,管理因素的结构重要度最大,制约着其他三类因素。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必然引起人的不安全行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缺陷,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2.2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指人们对安全的理解和态度,或是处理与风险相关的模式和规则。对企业来说,它是指一个组织对于安全和健康的价值观、期望、行为模式和守则。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对企业的成功与否影响极大。
为了建立安全文明的施工现场,建筑企业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目标与企业经营目标的一致性。建筑企业要做好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贯彻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法律法规。
(2)培育团结协作、敢打硬仗的团队精神,积极倡导共同的安全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积极营造员工心理认同以及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秩序。
(3)建立和完善企业教育和培训体系,不搞形势,不走过场,定期进行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使每一位员工真正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4)建立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包括安全奖励机制、人文关怀机制、员工福利机制、安全考核机制、安全曝光机制、安全行为约束机制、安全责任约束机制等。
2.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安全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它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理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标准化生产、安全生产。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包括分析、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等内容。
分析研究是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使定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的关键性工作,深入施工现场,应用工业工程学方法,对生产工艺、设备、工具以及人、物与场所的结合状态、信息流动状态等行研究。在掌握施工现场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系统各要素进行优化配置设计,并设计出施工安全定置图。根据所设计的建筑施工安全定置管理方案和定置图,对施工现场系统实施定置调整与整改,同时加强实施过程与效果的检查和考核。
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对策与措施
3.1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和方法
(1)耐失误设计。这种方法是通过精心设计使得员工不发生失误或者即使发生失误也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例如用不同的形状、尺寸或颜色防止安装、连接操作失误,采用连锁装置强制性地防止误操作,采用误动自锁装置使人失误无害化等等。
(2)冗余技术。IEEE可靠性协会对“冗余”的定义是“在需要时运行并完成指定功能的备用措施”。它的特征是只有一个或几个而不是所有措施(装置)发生故障,系统仍能正常运行。它的目的是提高系统可靠性。例如在危险岗位由双人操作,或人机并行,采用备用系统等。当然,防止人失误的措施还有很多,在此不再详细论述。
3.2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和方法
(1)消除危险源,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程度。通过采用原材料的替代、工艺的替代,用无毒材料代替有毒材料、用生物技术代替工程技术等等,都能够达到消除和减少危险源的目的。
(2)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通过采用限制的技术措施将能量和危险物质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限位、限压、控温等。
(3)隔离。在时间和空间上采取分隔措施,或利用物理的屏蔽措施局限和约束能量或危险物质。
3.3采取减少故障发生的措施
(1)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安全系数是建筑设计或施工中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它能保证建筑物或施工机械零部件所要求的强度裕量,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和工艺工序的正常进行。在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中,要按照既安全可靠又节省的原则,从安全和效益两个方面考虑,辨证统一地进行分析,选取合理的安全系数。
(2)提高可靠性。提高建筑物、建筑设备和附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性能,具体有降低额定值、冗余设计、选用高质量材料、维修保养和定期更换等。
(3)安全监控。即对建筑施工中的危险源进行监控,控制某些技术参数,使其达不到危险的程度,从而避免事故。
3.4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
建筑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向参加施工的各类现场管理人员认真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使大家明白工程施工特点及各时期安全施工的要求,这是贯彻施工安全措施的关键。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应按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对操作人员进行详细的工序、工种安全技术交底,使全体施工人员懂得各自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方法。同时认真履行交底签字手续,以增强接受交底人员的责任心。工程从开工到竣工的整个过程都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和不安全隐患,如果预见不到,安全管理措施不善,将不同程度地影响施工进度和效益,乃至造成人身安全事故。
篇10
关键词:管理理论;学派;实践运用
一、前言
迄今为止,西方的管理理论的思想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的阶段,即科学管理思想阶段、行为管理阶段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其中,现代管理阶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学、计算机技术在管理领域中日益广泛的应用而逐渐形成的。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不是一种管理理论,而是各种不同管理学派的统称。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他给管理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分了类,并把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他当时划分的六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孔茨的目的是试图统一管理理论,希望他的文章能像一把锋利的砍刀,在这片枝节交错、簇叶蔓生的丛林中清理出一条穿越的道路,引领人们走上正确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其中。但是,孔茨后来也许发现,这片丛林比他想像的大得多,几乎无边无际。在他的砍刀砍过的地方,新的枝叶更快地生长出来,有的甚至转眼间长成了参天大树。孔茨试图统一管理理论的目的未能实现,反而引发了更多的争论。
19年后,孔茨又于1980年5月的美国《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文中他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依然存在,而且已发展到了以下11个学派: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过程学派。
二、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管理过程学派。该学派的研究对象是管理的过程和职能。管理是组织中通过别人或同别人一起完成工作的过程,职能就是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管理的过程和职能是分不开的。该学派的目标是对这个过程和职能进行分析,建立起概念性的框架,确立这个框架的原则,最终构建一个管理理论。认为管理是个普遍的过程,而无论企业的类型,特定企业的不同层次,也不论各个企业类型和层次的管理环境如何的不相同;管理知识中有一个纯属管理的核心部分,如直线制、部门化、管理幅度、管理控制技术等是普遍用于组织和组织中的各个层次;认为管理理论是经验组织的一种方式,把这些经验加以概括,就成为基本管理理论。有了管理理论,就可以通过对理论的研究、实证检验和传授,来改进管理实践。
孔茨是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个学派通常被称作“传统学派”或“普遍主义学派”,它的创始人是法约尔,法约尔是法国人,是古典管理理论学派的代表人,是一般行政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的是一名采矿工程师,他的成名作是《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根据他的实践和调查研究,他将企业经营归纳为六项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和管理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就是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控制,同时他还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六项活动的顺利进行都必须遵循着14条原则,管理知识中纯属管理核心部分的直线制和部门化等也源于这14条原则中。法约尔最先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之后到现在的管理教科书大都沿着管理过程来组织内容。
我们以教师为例,来理解过程学派。过程学派研究对象是过程和职能,作为教师,他的工作有:计划,编写教学日志,包括教学目标、一个学期和每堂课的内容;组织:组织课堂,保证整个学期这门课的顺利进行,安排学生干部,协助教学工作的开展;领导:指导和激励学生好好学习,对学习好的学生进行表扬;控制: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制定一系列课堂纪律,保证教学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授课目标。
(二)人类行为学派。该学派对管理的分析建立在这样一个核心假设之上,即管理涉及到人。那么管理研究的焦点应该是人际关系,该学派有不同观点:“人际关系学派”“领导力”和“行为科学学派”等。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中,此学派分成人际行为观点和群体行为观点,两者的差别在于,前者研究单个个体的行为,主要强调人际行为。而后者主要关注群体中的人的行为,主要强调的是群体模式。
该学派重点关注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孔茨写道,不能否认管理必须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无论在管理的环境中还是无法管理的情境中,都不能否认人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领导和管理也很重要。但是,如果说人际行为研究就是管理,就像是将人类身体的研究等同于心脏病领域研究一样。人类行为学派可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阶段的代表人梅奥等人对霍桑试验的研究,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照明对工人生产率的影响。
(三)社会系统学派。该学派是从系统分析的观点出发,以协作系统为核心来论述企业内部平衡和对外部条件适应的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者巴纳德创立,代表作《经理人员的职能》。该学派在之后的20年里,分裂成为协作型社会系统观点和社会技术系统观点。前者的观点更依赖于巴纳德的理论,后者的观点认为技术系统对社会系统有重要的影响,着重在生产办公室业务以及在技术系统和人际之间有密切关系的其他方面。
(四)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中发展起来的。此学派的代表人物是西蒙和马奇。决策理论的基础是经济理论,是消费者选择理论的发展。消费者选择理论从19世纪早期开始就一直是经济学家用以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分析效用最大化、无差异曲线、边际效用、风险和不确定情况下的经济行为。该学派中的大多数学者都是经济理论学家,他们着重于模型的建构和数学的应用。孔茨认为,决策理论就是构建模型,数量分析。
决策理论的主要思想:
基本出发点: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管理的全过程,渗透于管理的职能活动中。西蒙认为,“管理过程就是决策过程”。“组织是指一群人彼此沟通和彼此关系的模式,包括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这一点跟社会系统学派中组织的观点一致。
用“决策人”代替“经济人”, 也就是由提高效率为中心转变为以合理决策为中心。决策人具有两个特征:一是用“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来代替最优化决策准则(效用最大化);二是在决策时只考虑那些他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决策是一个包括有四个阶段的完整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决策活动-审查活动。
一个组织的决策,根据其活动是否反复出现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决策理论的一个运用就是博弈论,我们知道,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达到资源合理的配置。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不仅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还涉及到经济学。
孔茨在文中对决策能否支撑起人类知识的所有领域表示怀疑,决策其实就是选择,而选择既有可能是组织的管理行为,也有可能是纯粹的个人行为。所以,以决策理论构建管理学的核心可能是不恰当的。
(五)经验学派。该学派主张通过分析经验(通常是一些案例)来研究管理学问题。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各种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可以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以有助于学生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者理解管理原理,并使之学会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孔茨认为,经验主义学派跟管理过程学派趋于相同。
(六)数量流派。该流派的核心观点就是模型。利用模型,通过最基本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选择的目标来描述问题。换句话说,如果管理、组织、计划或决策是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能用数学符号和关系来表示,利用模型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
从这个学派的思想,我们想到了一个例子:影响因子是用来衡量科研论文的质量,那么有关管理部门通过建立模型,得出影响因子,以此来衡量老师的科研成果,然后根据这个发给老师相应的劳酬。
孔茨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个流派,它运用定量技术(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技术)改进管理决策制定,提高组织的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将School 改成了Approach 的原因。《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虽然每个流派都对管理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有的流派(如数量、“管理科学”)却只能被看做是一种工具(Tools),他们并没有真正从事一种完全意义上的管理科学,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运用精致的数量模型和符号而已”。另外,孔茨在讲到人类行为流派也提到:“该流派成员也有分化,某些成员将关于人类行为的认识看做管理工作者的一部分,而且是帮助管理者通过满足人们的需要、响应他们的动机来更好地理解并促使人们工作的一种工具”。
三、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
孔茨在《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中提到:许多训练有素但过于专门化的教师进入我们的大学和学院他们虽然有很好的学术背景,…,也许是管理理论的丛林变得更加深不可测。…,令人沮丧的是,某些教授竟然坚信,当他们在教这些不同专业的课程的时候,就是在教管理。…,雇佣了大批来自经济学、数学、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学等专业的学者。在这期间非常缺乏即受过管理学科训练又有一定管理经验的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只好靠来自上述社会科学领域的博士毕业生来弥补。
归纳一下,管理丛林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商学院教师缺乏管理经验。
2.商学院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背景,从不同的视角来对管理进行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为了填补教师稀缺,雇佣了大量非管理专业的教师。
四、陷入丛林的主要根源
孔茨分析了 “丛林中思想纠缠的主要根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语义丛林(什么是管理,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决策…)
如“管理”意味着通过别人并同别人一起把工作完成,但是,其中的“别人”仅仅指的是正式组织的人,还是包括所有非正式组织中的人?管理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统治,还是引导,抑或是教育?
对于“组织”一词的词义混乱,分为三种情况:绝大多数管理过程学派成员用来表示一个企业的活动――职权结构,这里组织代表一个企业中正式的组织结构,为人们提供工作的环境;而许多“组织”理论家把组织看成是任何一种团体活动中人的关系的总和,这里组织成为社会结构的同义语;另外一些的“组织”则仅仅表示“企业”。
另外还有决策的语义混乱(简单的从各种备择方案的选择vs包括全部的管理工作和环境)、领导方式(管理方式的同义词vs管理和领导的区分)、信息联系的含义(极为广泛,一个书面或口头报告vs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的网络)、人际关系的理解(对人的精神病的治疗手段vs对人和人际关系进行的研究和技能)。
还有,对管理这门知识所下定义的分歧,即对管理的内涵没有准确的界定。
2.是否把管理定义为知识主体(学科界限不清晰,管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还是管理就是一门专门的学科?)
3.先验假设(假设前提的不一致性)
4.对原则的误解(借单一管理原则的无效,来否定所有管理原则的正当性)
5.管理理论家们不能或不愿意互相理解(捍卫原创性)
五、走出管理理论的丛林
对于如何清理管理理论的丛林的问题,孔茨提出了以下几点:
1.给管理下定义。建议大家至少要同意,管理知识领域的定义应该能反映实际管理人员的活动领域,并为此目标而对管理实践做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
2.界定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将管理学看成是一门专门学科,而其他学科被看成是管理学的重要基础。如果这样的话,把管理学同其他学科区分和结合起来就有可能。
3.阐明管理学用语的语义。
4.提炼和验证基本原理。并记住以下准则:管理理论应该探讨知识的某一个领域和进行“能够处理的”调查,界定和集中一个研究的特定领域;管理理论应该有助于改进管理实践和管理工作,以指导实践为导向;明晰语义,特别是易于实际管理人员的理解;管理理论应该指导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并提高其效率;管理理论必须认识到,它只是一个更大的知识和理论领域的一部分。
六、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通过读《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我们发现,各学派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决策流派是建立模型,然后数量分析,从而决策出最优的解答。而决策又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管理涉及到人,人不是单独的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他存在于组织之中,组织是一个把两个以上的人的各种活动和力量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体系,他是一个协作系统,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而构成的系统。
由此可见,管理学的研究涉必然及到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理论,同时必然要运用到诸如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等方法和技术。任何管理都会涉及组织中人、才、物的合理配置和产、供、销的科学衔接。管理学涉及的范围很广。
管理的科学性表现在它形成了自己的系统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了管理学的基本框架,是一门独立的科学。
管理的艺术性表现在,管理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管理,而环境是变化的,所以也就不可能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此外,人是富有感情的,而感情是很难量化和模型化的东西,所以,管理者要根据具体的管理对象、管理环境、管理目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所以说,管理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管理艺术性的发挥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发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管理,使理论服务于实践。
参考文献:
[1]Harold Koontz Is Dead at 75,Gave Advice on Management. Associated Press (New York Times). February 20, 1984. Retrieved 28 February 2014
- 上一篇:医院保卫科年终工作总结
- 下一篇:安全生产工作半年工作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论述行为科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