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划生育政策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划生育政策规定

篇1

为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同步推进,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育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劳社厅发[]14号)、《关于确定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重点联系城市的通知》(劳社医司函[]11号)和《浙江省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省政府第174号令)精神,现就*市区实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主要目标:适应我市构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使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相一致,均衡用人单位负担,更好地保障女职工的合法权益。

基本原则: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应遵循强制性、社会性和互济性等社会保险的普遍原则以及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原则。凡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内的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必须参保,使女职工在因生育而暂时丧失劳动能力时,均能依法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二、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协同推进的主要内容

(一)统一参保、统一缴费、统一管理

实行统一参保。*市区范围内,凡参加医疗保险的用人单位均参加生育保险,做到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同步参保。

实行统一缴费。统一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的缴费基数,并由地税部门同步征收。

实行统一管理。做到生育保险医疗服务与医疗保险医疗服务实行统一管理,参照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建立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二)分别费率、分别帐户、分别支付

分别确定费率。生育保险和医疗保险费率按各自政策规定进行确定。

分别设立帐户。将由地税部门同步征收的生育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分别列入各自设立的基金帐户。

分别待遇支付。生育保险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按照各自政策规定的待遇进行支付。

(三)改革待遇支付办法

建立生育医疗费定额补偿机制。实行生育医疗费、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的办法,逐步实现生育津贴社会化发放。

三、生育保险覆盖范围和缴费办法

(一)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

凡*市区范围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各类企业及其在职人员,个体经济组织及其从业人员均应参加生育保险。

(二)生育保险费缴纳

适当降低用人单位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从原按本单位缴费基数的1%下调为0.8%。

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费由地税部门统一征缴。

四、生育保险享受条件和待遇

(一)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条件

1、所在单位按照规定为职工参加生育保险并履行了缴费义务,且缴纳生育保险费累计满六个月以上的;

2、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的;

3、生育或实施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手术,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且费用符合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项目规定的。

(二)生育保险待遇及支付办法

1、生育津贴的发放:

按照国家规定的女职工产假期限,以本人生育或者流产时上月缴费工资为基数,由社保机构计算和社会化发放生育津贴。

2、生育医疗费的支付:

(1)因生育发生的医疗费用(指女职工因生育发生的符合规定的产前检查费、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以及分娩并发症的医疗费用,不包括新生儿的医疗费)实行定额补偿。生育医疗费在定额补偿标准范围内的,按实支付;超过定额补偿标准的,按定额补偿标准支付。定额补偿标准由市劳动保障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参保职工生育就医或施行计划生育手术前,所在单位需到社保机构办理《就医确认证》,定点医疗机构凭《就医确认证》对生育保险医疗费予以记帐;医疗终结时按规定向社保机构进行结算。

3、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

(1)计划生育手术医疗费指参保职工因实行计划生育需要,实施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术、流产术(含药物流产)、引产术、绝育及复通手术所发生的医疗费用。因未实施上环等节育措施而施行流产术(含药物流产)、引产术发生的费用,不列入生育保险支付范围。

篇2

凡流动人口育龄妇女拟在深圳市怀孕、生育子女的,应在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办理生育登记备案手续,并凭现居住地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出具的“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到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接受产前检查或生育,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二、需提供的材料

(一)夫妻双方的身份证、结婚证、暂住证或居住证;

(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在女方户籍地办理)或广东识计划生育服务证》;

(三)女方近期(三个月内)孕检证明;

(四)办理二孩生育登记备案的,还需提供户籍地计生部门批准的二孩生育证及二孩审批表;无二孩生育证及二孩审批表的,需提供户籍地社区(村、居委)、乡(镇、街道)、区(县)三级计生部门出具的符合户籍地二孩生育政策的计划生育证明;

(五)属下列情形的,另需提供不同材料:

1、一孩病残儿的,提供病残儿鉴定表(可提供复印件,由原审批部门注明“与原件相符”,并加盖公章);

2、原农业人口生育二孩的,提供农转非户口底册复印件(派出所注明“与原件相符”,加盖公章);

3、双胞胎或多胞胎的,提供孩子与父母不同时期的合影照片,并根据核实部门要求带小孩目测;

4、收养的,提供收养证;

5、其他情况生育二孩的,提供生育时当地市级以上计划生育部门有关生育政策文件,计划生育证明《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

三、办理一孩生育登记程序

(一)本省户籍育龄妇女应在怀孕后三个月内持本规定第二条第(一)、(二)、(三)项材料,到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在认真核实本人婚育状况后,对符合政策生育的,应及时在其广东识计划生育服务证》的“一孩生育服务情况记录”栏目内加注“符合政策生育壹孩”字样,并签名盖章;同时出具“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供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在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查验。

(二)外省户籍育龄妇女应在怀孕后三个月内持本规定第二条第(一)、(二)、(三)项材料,到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办理登记备案手续。

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在认真核实本人婚育状况后,对符合政策生育的,应及时在其《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现居住地查验记录”栏目内加注“符合政策生育壹孩”字样,并签名盖章;同时出具“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供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查验。

四、办理二孩生育登记程序

(一)本省户籍育龄妇女持本规定第二条第(一)、(二)、(三)、(四)、(五)项材料,到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提出登记备案申请。

对符合广东省二孩生育政策的,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应及时将相关材料移交给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在申请人户籍地发放的广东识计划生育服务证》“二孩生育服务情况记录”之“备注”栏目内加注“户籍地批准生育贰孩”或“符合政策生育贰孩”字样,并签名盖章;同时出具“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供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在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查验。

(二)外省户籍育龄妇女持本制度第二条第(一)、(二)、(三)、(四)、(五)项材料,到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提出登记备案申请。

对符合其户籍地生育二孩政策的,现居住地社区工作站应及时将相关材料移交给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街道计划生育工作机构在申请人户籍地发放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现居住地查验记录”栏目内加注“户籍地批准生育贰孩”或“符合政策生育贰孩”字样,并签名盖章;同时出具“深圳市计划生育证明”,供医疗机构和接生单位在对孕产妇进行孕期检查及接生前查验。

篇3

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意见

各村、各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和《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建立适应新时期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和服务机制,大力推进“两个转变”,全面提高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充分调动群众参与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根据平谷区人口计生委关于建立利益导向机制的工作安排和我镇实际,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设立专门的奖励扶助账户,确保各项奖励政策按时足额兑现

依据国家法律和政策规定,结合市、区有关规定,镇政府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进行奖励和补助。

二、积极推进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养老保障制度

1、对独生子女家长入养老保险予以补贴。镇政府按当年实际独生子女家长的参保人数,划拨专项资金用于对独生子女家长养老保险金的补贴。

镇政府对所有达到领取最低标准(即现行的最低领取标准是每月领取100元)缴费的独生子女家长参保人员进行补贴,具体补贴标准为:

男方25-34岁每人每年补贴50元,35-44岁每人每年补贴60元,45-54岁每人每年补贴70元,55-59岁每人每年补贴80元。

女方24-29岁每人每年补贴50元,30-39岁每人每年补贴60元,40-49岁每人每年补贴70元,50-54岁每人每年补贴80元。凡达不到最低缴费标准的,不享受政府补贴。本补贴办法只适宜2005年。

2、各村可以根据本村实际,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放养老保障金。可采用以下几种模式:第一,未发放养老金的,从独生子女父母开始发放;第二,已发放养老金的,独生子女父母在原发金额的基础上再增加额度;第三,已发放养老金的,独生子女父母可提前领取;第四,以上几种模式也可综合运用。

三、全方位构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体系

在建立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过程中,可参照以下优待或优先方式,尽可能为计划生育家庭办好事、实事:

1、在独生子女入学、入托方面予以现金补助。

2、在入合作医疗、就医方面可适当给予优惠。

3、在划分口粮田、自留地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家庭给予优先考虑。

4、采取减免承包费、减免义务工、建独生子女父母致富基地等方式对独生子女家庭予以照顾。

篇4

生殖健康咨询师,是指在生殖健康领域为个人、家庭或群体提供计划生育和母婴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开展生殖健康教育,监测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帮助服务对象制订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并协助落实的人员。设立生殖健康咨询师这一新职业,建立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于加强生殖健康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刊特开办“生殖健康咨询师”专栏,设立相关问题,为广大计生人员或想考取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等级的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1.什么是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哪些?

生育保险是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力暂时中断时,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项,一是生育津贴,二是生育医疗待遇。

2.为什么要积极推进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关系到广大女职工的切身利益,对社会劳动力的生产与再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护作用。我国生育保险工作的实践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生育费用社会统筹和社会化管理服务,对于均衡企业负担、改善妇女就业环境、切实保障女职工生育期间的基本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等工作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对公民生育权的保护做出了哪些系统、明确的规定?

①依法生育的权利;②实行计划生育男女平等的权利;③获得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信息和教育的权利;④获得避孕节育技术和生殖保健服务的权利;⑤获得知情选择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服务的权利;⑥获得法律、法规和政府规章规定的奖励、优待、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的权利和平等发展的权利;⑦公民实行计划生育,享有其人身权、财产权不受侵害的权利;⑧获得法律救济权利,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权利。

4.生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体现在哪几方面?

①公民有生育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公民有权利选择生育与不生育,禁止歧视、虐待不生育的妇女;②自由而负责地决定生育子女的时间、数量和间隔,并获得这样做的信息和方法的权利;③在生育权问题上夫妻之间享有平等权利;④生殖健康的权利,包括获得科学知识和信息的权利、获得避孕节育、生殖保健技术服务、咨询、指导的权利。

5.《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规定的公民应依法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主要指哪些?

主要指生育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如婚前医学检查;依法结婚后始得生育;生育不得违反法定条件;对于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遗传性疾病和其他危及下一代健康的疾病,应终止妊娠;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生育第二个孩子应申请批准等。

6.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可以享受哪些奖励?

①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②妇女怀孕、生育和哺乳期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特殊劳动保护并可以获得帮助和补偿。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享受国家规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给予奖励;③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的奖励。

7.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可以享受哪些社会保障?

①国家建立、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制度,促进计划生育;②国家鼓励保障公民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③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政府引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在农村实行多种形式的养老保险办法;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发展经济,给予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的支持、优惠;⑤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家庭,在扶贫贷款、以工代赈、扶贫项目和社会救济等方面给予优先照顾;⑥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8.公民实行计划生育手术应如何休假?

①放置宫内节育器,应手术后休息2天;②取宫内节育器,应术后休息1天;③输精管结扎,应术后休息7天;④单纯输卵管结扎,应术后休息21天。

9.村(居)委会在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的职责是什么?

①发放避孕药具;②组织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孕情、环情检查;③积极动员育龄群众接受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并协助做好术后随访;④积极帮助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的群众进行治疗,并帮助解决其家庭的实际困难。

10.要全面、准确地掌握生育政策的各项规定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①应注意其适用范围;②应注意一般规定与特别规定;③应注意法律法规对生育政策的排除性规定;④应注意再婚家庭的组成情况;⑤应注意跨省对象的生育政策规定;⑥应认真把握生育政策。

11. 村(居)委会在生育政策咨询与服务中的职责是什么?

①协助已婚育龄妇女办理《生育服务证》,指导其填写相关表格,出示相关证明;②告知符合政策可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夫妻持《生育服务证》到乡镇(街道)计生办进行登记;③告知符合政策可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在未怀孕前填写《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④在接到《再生育一个子女申请表》3个工作日内送乡镇(街道)计生办;⑤在村(居)计划生育公开栏公布当年生育的夫妻名单、所生孩子孩次、性别;⑥在村(居)计划生育栏公布当年按政策可再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名单。

12.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是什么?

①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②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1973~2001年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和政策生育;③现存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④年满60周岁。

1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是什么?

对符合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按人年均不低于600元的标准发放奖励扶助金,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奖励扶助制度在当地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

14.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统一政策,严格控制;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③直接补助,到户到人;④健全机制,不断完善。

15.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①确认奖励扶助对象的政策制定权限在国家和省级人口计生委,省级以下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放宽或缩紧政策;②从严把握政策,务必资格确认的相关材料和手续齐全,真实可靠,确认有据。对生育史、婚姻史复杂的人群严格查证,审慎把握;③严格规定程序进行资格确认,确保公平、公正、透明;④资格确认以县、乡(镇)人口计生部门为主,必须严格把关,责任到人。

16.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必须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①调查摸底;②本人提出申请;③村(居)民委员会审议并张榜公示;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⑤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复查审核、确认并公布;⑥地(市、州)人口计生委抽查和汇审;⑦省(区、市)人口计生委抽查和逻辑审核、备案;⑧对已审核不符合资格确认条件的对象进行确认回访。

17.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中已享受奖励扶助对象及退出人员的年审程序有哪些?

①村(居)民委员会核查并张榜公示;②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核查并张榜公示;③县(市、区)人口计生部门审核、确认并公布;④地(市、州)、省(区、市)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篇5

程立铭

2008年9月,本刊《老民师 新民生》一文发表后,激起强烈反响。

原江苏省淮阴地区许多地方想方设法完善政策,进一步照顾解决老民师们的晚年生活困难,从根本上多渠道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谐。

据老民师们反映,文中提到的宿迁市宿城区,目前各乡镇都已全部开始按月给老民师们发放固定生活补助,部分乡镇的补助标准有较大幅度提高。盱眙县铁佛镇的杨行鉴老人,目前已经按政策规定获得批准,享受低保待遇。沭阳县各乡镇都为困难老民师按照政策规定办理了低保。

其他地区,如连云港市的赣榆县,盐城市的滨海县、亭湖区,东台市的部分乡镇,同样参照以上做法,多渠道多形式给老民师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许多老民师们反映:《百姓》杂志实事求是,客观地评价了中国民办教育和民办教师的历史贡献和社会价值,令广大老民师感受到了莫大的慰藉。

消费券非长久之策

(2009年3月刊《消费券盛宴?》)

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扩内需、促消费的重要性。中央和各地也纷纷通过增加政府投资来刺激生产性消费。消费券数量多,方式各异,但目的都是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我非常赞同文章作者的观点:“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最应该刺激的是老百姓的非必要消费。如果是针对困难家庭,消费券还不如往常的“真金白银”来得直接,毕竟,对于“困难家庭”而言,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消费是他们最为关心的,在解决了基本需求后,才会考虑“非必要消费”。

消费券一定程度上能“劝”动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扩大内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实惠。但我觉得消费券的派发只能作为“一时之计”,而非“长久发展之策”。消费券只是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一个开始,希望国家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适时、有效的惠民措施来刺激消费,扶持经济复苏。

(天津读者 甘)

从教育制度看计划生育

(2009年3月刊《生育之路》)

近年来,由于计划生育所带来的人口年龄成倒三角分布的问题确实存在,但计划生育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一些矛盾,比如:高考。

相信在中国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提倡素质教育,而现有的我国教育似乎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大家都在不断抱怨现在的教育制度如何如何不公平、不合理,摧残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都在提倡学生减负和增强素质教育,改革制度,但是人口问题是制约高考改革的很大因素。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和中央《决定》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技术服务规范管理为重点,以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把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与增进群众生殖健康和家庭幸福结合起来,建立融宣传教育、科学管理、优质服务于一体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促进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服务先进县创建活动,重点建立完善计生工作新机制,突出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突出法律法规规定的优惠政策落实,突出计划生育各项经费的到位,突出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转变。各乡镇要紧紧围绕“六个好”(领导重视好、政策导向好、依法行政好、服务质量好、民主管理好、队伍作风好)目标,继续开展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和优质服务示范所创建工作,做到县、乡、村三级联创,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确保通过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评估验收。

三、工作要求:

1、实现“两个转变”,稳定低生育水平。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省《条例》的规定及“依法行政、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常抓不懈”24字工作方针要求,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奖励、优惠政策,实施“关爱女孩”工程,综合治理性别比。建立以县财政投入为主体的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对人口问题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

2、满足群众需求,公民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和尊重。群众享受法律、法规等政策规定的主要计划生育优惠政策得到落实,一孩独生子女费发放达到100%,放弃二孩生育一次性兑现奖励到位100%以上,已婚育龄夫妇100%免费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服务;90%以上实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并开展规范的避孕知情选择;建立科学的决策程序,将群众需求纳入决策依据,并实行定期收集、分析群众需求信息制度,使群众对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态度满意度达85%。

3、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计生工作人员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评议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案卷规范齐全;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杜绝乱收费行为,依法做好流入人口的管理与服务,加强基层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落到实处,完善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社区)一级能独立地完成计划生育宣传教育、信息收报、药具发送、孕情监测等活动。

4、认真开展生殖健康和出生缺陷干预活动。育龄妇女每两年接受规范的基本生殖保健服务落实率大于80%,男性参与占接受服务人群的20%以上。加强计划生育随访工作,降低意外妊娠发生率、大月份引产率,加强术前规范咨询、术后随访,以及药具随访服务工作,服务率不低于95%,无节育手术事故,并发症发生率小于0.5‰。

5、继续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所创建活动。服务机构的技术人员规范执业,严格执行技术常规,要对照《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指南》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规范》。从“环境优美、技术优良、服务优质、管理优秀、群众满意”等方面找准薄弱环节,进行补缺补差。达到装备符合要求,服务项目依法开展,并质量保证,制度健全,积极开展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和出生缺陷干预工作。

力争通过3个优质服务示范所的评估验收。各乡镇要认真对照优质服务示范所评估标准,加大财政投入,在基础设施、医疗设备、队伍建设、技术服务、服务环境等方面做好工作。县计生委要加强培训和督导,不断提高技术人员“想服务、会服务、服好务”的能力。

6、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和优质服务村创建活动。各乡镇要重视创建活动,加强组织领导,紧紧围绕“六个好”创建目标,对照《黄山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评估标准》,层层发动,抓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乡镇和优质服务村创建活动。创建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依法行政、知情选择、信息化管理、宣传教育、生殖保健等方面内容,创新工作机制,要按照领导重视好、政策导向好、依法行政好、服务质量好、民主管理好、队伍作风好六个方面将资料汇编成册。

7、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新型生育文化。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纳入各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要层层培养计生宣传的师资力量,充分利用人口学校等计生宣传阵地,加大计生政策及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温馨化、个性化、面对面、典型性的宣教工作方针,在乡村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避孕药具宣传咨询活动,在校园开展计生政策、青春期教育及性心理等知识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晚婚晚育优生观念,促进群众思想道德、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群众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5%。

利用活动开展浓厚创建氛围,积极开展救助贫困女孩活动、幸福家庭活动;进一步加强协会工作,乡、村经常开展协会活动,村协会定期评议计生工作,反映群众意见和需求。

8、改进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化建设。县以下不下达人口计划,按政策生育,简化办证、再生育审批手续。县级建立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运用信息系统引导服务,统计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

四、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创建活动的领导

篇7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满10个月以上;

(3)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且生育第一胎。

【法律依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

篇8

一、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意义

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是鼓励农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有利于缓解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在生产、生活和养老方面的特殊困难;有利于引导基层干部更加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利益导向和优质服务方向转变,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充分认识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的重大意义,把这件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办实办好。

二、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内容

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是在现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的基础上,由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扶助的一项基本计划生育奖励制度。这项制度从20*年1月1日起,在全市农村地区开始施行。

(一)申请奖励扶助的条件。

凡同时具备以下条件者均可申请奖励扶助:

1.本人及配偶均为农业户口人员;

2.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年满60周岁;

3.1973年1月1日以来,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生育(包括收养,以下相同)子女的行为;

4.依法生育的子女现存一个,或均死亡现无子女。

(二)奖励扶助标准和资金来源。

奖励扶助金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放,直到亡故为止。已超过60周岁的,以2005年实际年龄为起点发放。奖励扶助金按年计算,以个人为单位每年发放一次。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近5年内由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并纳入当年财政预算。今后,视市与区县的财力情况,再确定市、区县财政负担比例。

(三)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

1.本人提出申请;

2.村民委员会审议并公布;

3.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公布;

4.区县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复核、确认并公布;

5.市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奖励扶助对象一经确认,发给由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监制的《北京市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光荣证》。

奖励扶助对象如发生情况变化,由村民委员会及时上报。

区县人口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奖励扶助对象的年审工作。

(四)实行奖励扶助制度的基本原则。

1.统一政策,严格控制。市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不同时期的计划生育法规、政策,制定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条件和奖励扶助的最低标准,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2.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奖励扶助政策和奖励扶助对象审批程序向社会公开,通过张榜公布、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3.直接补助,到户到人。由委托发放机构直接将奖励扶助金发放到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减少中间环节,规范操作程序,方便群众。

4.健全机制,逐步完善。逐步建立健全奖励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及以扣代罚等各种名目的违规行为。

三、奖励扶助金发放方式和资金管理

(一)奖励扶助金发放方式。

奖励扶助金实行专账核算,采用直接拨付的方式发放。各区县要按照统一要求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通过指定的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直接划转到奖励扶助对象的个人账户。

(二)奖励扶助资金管理。

市财政部门负责奖励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审批,对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奖励扶助资金纳入当年财政预算,并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会同市人口计生委共同制订奖励扶助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

市人口计生委负责奖励扶助资金预算和决算的编制工作,向财政部门提供奖励扶助对象的名单,配合委托发放机构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监督发放机构将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个人账户,及时掌握奖励扶助金的发放情况,加强资金管理。

发放机构负责奖励扶助金具体发放工作,接受财政和人口计划生育部门的监督、管理,按照委托服务协议的要求和人口计划生育部门提供的奖励扶助对象名单,建立个人账户,将财政部门拨付的奖励扶助金及时足额划转到个人账户,并将个人账户和奖励扶助金拨付情况及时反馈给财政和人口计划生育部门。

四、加强对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市农委、市监察局、市审计局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的协调组织,指导推动和检查监督全市实施工作。

各区县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的领导,把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纳入当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加强奖励扶助对象个案信息登记、数据分析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奖励扶助对象个案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奖励扶助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奖励扶助金落实到户到人,确保专项资金安全。

五、加强对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的监督管理

各区县政府要加强对奖励扶助金发放工作的监督管理,推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定期组织人口和计划生育、财政、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奖励扶助对象的确认程序进行检查监督,利用多种形式对奖励扶助制度实施情况进行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可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奖励扶助资金的到位、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级人口计划生育部门应采取指定专人、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等方式,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并为群众提供优质咨询、查询服务。

对在奖励扶助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区县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执行中出现重大问题、造成社会影响的,要追究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对虚报、冒领奖励扶助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要严肃查处;对于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委托发放机构不按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发生截留、拖欠、抵扣奖励扶助金行为的,除取消其发放资格外,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篇9

一、建立计划生育利导机制的必要性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计划生育管理模式也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建立以“奖励少生”为主要内容的利导机制成为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建立利导机制是提高行政能力,营造诚信政府的需要。对实行计划生育贫困家庭给予适当补偿,即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大计,更是建立诚信政府的重要体现。当前我国群众的生育需求主要以获取经济利益和养儿防老保障为目标,因此,政府的政策导向也应该从这一点出发,把利益导向摆在计划生育工作的突出地位,建立和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推动机制,用利导机制调节利益分配关系,从制度和机制上为计划生育家庭提供保障。目前国家正在实行的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既能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得到利益,更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政府诚信形象,群众更加支持拥护政府的决策,提高了政府的执政能力。

(二)建立利导机制是引导群众转变婚育观念的需要。由于受现实生产生活条件的限制以及相应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不但没能实现“少生快富”的目标,个别的甚至成为新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一些计划生育家庭由于子女伤残及家庭种种因素影响,陷入生活贫困,养老无着的状况,成为困难群体。这部分人群的困难能否得到党和政府的妥善解决直接影响目前尚在婚育期内的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念,究竟是“多子多福”好还是“少生优生”好?,利导机制将起到一个较好的关键作用。

(三)建立利导机制是融洽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当前群众的生育意愿与国家的生育政策还存在一定差距的情况下,如果只依靠强硬的行政手段和严厉的处罚措施来限制生育数量,降低生育水平,势必会恶化党群干群关系,给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在“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时代要求的今天,建立计划生育利导机制必须摆上重要的位置。让计划生育家庭“真正在政治上感到光荣,在经济上得到实惠,在生活上获得保障”。

二、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断完善计划生育利导机制

计划生育利导机制的完善要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起来,经济状况是利导机制的前提和基础。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的有关要求,我市初步建立了融奖励、优先优惠、救助扶持、补充社会保障四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导机制。

(一)完善奖励政策。一是城镇职工晚婚晚育享受晚婚晚育假期,二是独生子女父母享受每月13元奖励费,三是独生子女父母退休后加发本人工资的5%,企业职工一次性发放30%的养老补助,四是自愿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的育龄夫妇享受不低于1000元的奖励,五是对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实施奖励扶助制度,六是有关育龄妇女享受四项手术免费,七是对农村晚婚晚育的育龄夫妇发放不低于100元的现金或物质奖励,八是农村独生子女入托,教育部门对其减免30%的入托费;义务教育阶段,有经济条件的村可报销杂费,高中可报销学费。独生子女升入大学的由所在村委会发放不低于600元的一次性奖励,九是农村独生子女及父母就医,免收挂号费,住院床位费减免50%,ct、彩超、核磁共振检查费减免费30%。

(二)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优先优惠政策。一是组织、妇联部门开展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好媳妇评先树优活动中体现优先政策,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户、晚婚晚育户和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优先入选,二是民政部门在提供社会救济时体现优惠,同等条件下,社会救济款、物首先发放给独生子女户、晚婚晚育户和双女户。其中,独生子女家庭享受多出平常户10%的救济,农村自觉放弃二胎生育指标终身只要一个女孩的,享受多出平常户20%的救济,三是金融部门在安排生产经营贷款时体现优先。同等条件下,生产经营贷款优先发放给独生子女户、晚婚晚育户和双女户,四是土地管理部门协调村(居)民委员会,在宅基地划分方面体现优先优惠。同等条件下,独生子女户、双女户、晚婚晚育户优先安排宅基地。

(三)对实行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实行救助扶持政策。一是开展结对帮扶。每年年初,统一安排市直有关部门同计划生育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各镇(街道办事处)也要同计划生育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干部和农村致富能人的作用,吸引他们加入计生协会,在鼓励他们做好计划生育的同时,实行先富帮后富,带动广大计划生育户共同走向致富路。二是设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市成立计划生育公益金基金会,在市财政局设立专门账户,共筹集基金100万元,基金来源采取市财政投入、社会、企业捐助及乡镇统筹的办法解决。现已累计为15户实行计划生育的困难家庭发放救助金2万余元。

(四)丰富和补充社会保障政策。积极建立计划生育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对农村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独生子女父母,采取政府补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拿一点的办法,逐步建立健全父母养老保险制度。目前我市已经在6个镇(街道办事处)12个村中开展了这项工作,累计投入保险金8万余元,受益群众38人。

在全市建立了统一的利导机制内容的基础上,各镇、街道办事处在确保落实全市规定的政策之外,还结合各自经济状况创造性地制定了一些措施,如中云街道办事处河头源村对60岁以上实行计划生育家庭的夫妇在落实国家奖励扶助每年每人6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600元,对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学费、医疗费由村级给予一定比例的报销,凡考入大中专院校的独生子女一次奖励3000元,毕业后帮助安排工作等,南关街道办事处自筹资金10余万元,为有特殊困难计划生育家庭实施救助,营海镇由镇财政出资为新婚育龄夫妇免费健康查体等。

自实施利导机制以来,我市先后有971对育龄夫妇自愿放弃二孩生育指标,女性平均初育年龄较以前提高了0.8岁,育龄妇女综合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且总体呈下降趋势。

三、创新思路,抓好计划生育利导机制的落实

落实计划生育利导机制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利导机制的内容和标准要符合实际,二是资金筹集和落实渠道要畅通,经过几年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计划生育利导机制的落实。

一是建立计划生育利导机制领导责任制。计划生育利导机制建设,涉及社会各部门,涉及到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领导的作用至关重要,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必须有正确的认识;要认识到计划生育利导机制有利于缩小群众生育意愿同国家政策要求之间的差距,有利于促进人们生育观念的转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通过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把落实计划生育利导机制作为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的重要内容。

二是强化宣传效果,切实发挥好利导机制的作用。通过调查发现,现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利益导向措施和各地结合实际制定的具体奖励优惠措施在广大育龄群众中的知晓度并不高,因为群众的不了解导致利益导向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因此要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宣传明白纸等形式,让群众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在政治上、经济上能够得到的好处和利益,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违法生育者的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让群众知道多生孩子在经济上应负有的法律责任,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比,引导群众自觉转变生育观念,实行计划生育,达到利益导向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乡镇;坐收坐支;社会抚养费;分析

社会抚养费是一种带有法律惩罚性质的社会补偿金,它的征收是否合理、到位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建设和谐社会、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从国家颁布这项政策以来,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有力促进了我国资源的配置、控制了人口的增长速度,对调节人口、社会、环境的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社会抚养费征收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地方乡镇坐收坐支的不合理现象,制约了社会抚养费制度应有的法律效果。所以,应该采取合理措施改进这种不良现象,推动社会抚养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社会抚养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干部问题。在地方乡镇地区,社会抚养费管理人员缺乏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所以常常出现坐收坐支社会抚养费的现象。乡镇计生干部乱收费,趁着老百姓不懂政策,不该罚的也罚,给老百姓许诺落户口,收了钱有的甚至装进自已的腰包。虽然国家出台相关法律规定了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办法和征收标准,但是由于政策的迂回空间大,征收数额幅度也大,导致征收人员不能很好运用手中权力,对社会抚养费进行合理征收。甚至某些乡镇在开展工作时,如果财务管理出现亏空,就会拿社会抚养费进行查漏补缺,这种现象严重影响计划生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次,是政府问题。在地方乡镇地区,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超生现象瞒报,漏报,社会抚养费不按标准收取,收取的社会抚养费不及时上缴,甚至不上缴,出现坐收坐支社会抚养费的现象。没有按照收、支两条线来执行,先上缴,再返还,之后才能支出的流程来执行。

且在征收过程中征收的标准也不统一,各乡镇在制定征收标准时不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也缺少监督部门,造成社会抚养费征收和管理较混乱[1]。不同地区的乡镇征收标准大相庭径,虽然起征点低,但是在征收过程中两三千、八九千都行,导致实际征收的费用和政策规定的差异过大,给社会抚养费的及时征收、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最后,是老百姓问题。地方对于计划生育政策宣传不到位,让老百姓有了错误的认识,以为只要有钱就可以多生,生了以后只要我交了钱就万事大吉了,有些开发区因为村里土地出让每年都给村民分发红利,还有新农村建设分楼房时只要超生交了钱的就能分到楼房,算起来分的好处远比交的罚款要多,能生的就纷纷超生,超生现象屡禁不止。

二、原因分析

1.乡镇地区计划生育经费较少。特别是以农业为主的偏远地区,自从国家取消农业税以后,这些地区政府的办公经费主要来源于社会抚养费,不管是招待各单位领导还是日常的单位周转费用,很大一部分都挪用社会抚养费。

2.乡镇地区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利益心较重,某些意志不坚定的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社会抚养费;加之没有严格的财务监督制度,导致造假现象不断发生,对合法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产生不良影响[2]。

3.关于社会抚养费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乡镇地区的人民群众文化程度和城市人民相比较低,缺乏对社会抚养费全面、准确的认识。特别是老年人,常常把社会抚养费误解为超生罚款。由于思想意识认识不准确,对这项政策具有一定抗拒性,所以工作人员在征收社会抚养费时,他们往往不愿意配合政府人员的工作。

三、改善社会抚养费管理工作的措施

1.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规定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贪污、私分。”根据国家行政收费制度改革将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的要求,社会抚养费的管理体制实行“收支两条线”。作为“收”的一部分,社会抚养费及滞纳金应当全部上缴国库,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管理。

2.完善专用票据管理的财务制度。在加强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工作过程中,对专用票据进行科学、详细管理,可以规范征收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对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这对计划生育部门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计划生育部门在开展工作时,可以在原来的工作基础上建立科学、有序的票据管理制度。保证票据和所收金额相同,避免漏缴少缴现象发生。

3.设立专项目标管理。针对本文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我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具体的政策,对于违法生育和合法生育进行区别对待,不能交了罚款就一视同仁。把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单独列项,从计划生育管理考核工作中脱离出来,进行专项考核。

四、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是推进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一项重要的经济约束措施。做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工作,能够有效控制计划外生育,提高我国人口质量,进一步提高整体国民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法制的健全,对我国社会抚养费的征收管理工作要求也会逐步提高。所以,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流程,针对在征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科学处理解决。把社会抚养费这项政策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推动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