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现象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3: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现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现象

篇1

失衡的主要原因

世界经济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经常项目的巨额逆差。2000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为4160亿美元,2004年扩大为6659亿美元,2005年达到8065亿美元。二是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大量顺差,尤其是对美贸易顺差。2000年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顺差为2057亿美元,2004年扩大为2487亿美元,2005年达到3557亿美元。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分析:从微观方面看,经常项目差额主要表现为贸易差额;从宏观方面看,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储蓄与投资的缺口。

美国经常项目巨额赤字的原因。美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近年来这一倾向被不断强化。20世纪80年代,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为67%,2005年达到72%。与此相对应,美国储蓄率急剧下降。1995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为4%—5%左右,2004年下降为0.2%,2005年为负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全美储蓄率下降是造成经常项目逆差的主要原因。由于过度消费、储蓄不足,美国必须吸收国外储蓄以维持本国经济增长,从而形成巨大的经常项目赤字。

亚洲国家和地区经常项目大量顺差的原因。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选择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战略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形成了过高储蓄和巨额经常项目顺差。而且,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亚洲国家和地区一方面采取了谨慎的国际资本管理战略,从国际资本市场的净借款者转为净放贷者;另一方面努力降低国内投资支出,并通过高利率吸引国内储蓄,从而使其储蓄大大超过投资。

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生产要素跨国流动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即从主要使用本国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出口,发展为某些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集中并面向世界生产的新格局,表现为跨国外包发展和全球供应链延长。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使世界各国对其比较优势进行了重组,劳动密集型生产和服务通常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包括多数亚洲国家和地区;美国等发达国家主要向国际市场提供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服务,这些产品和服务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新的出口优势。但这两个周期通常是不同步的,尤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表现为技术创新周期。这样,各国比较优势的显现,包括新的出口和就业机会的出现就具有不同步性。当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而美国的比较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时,或者当美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出来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未充分体现出来时,就会出现双方的贸易差额或经常项目差额。

失衡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

引起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可以将经常项目差额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但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从表面上看,可以通过利率政策调整一国的储蓄率,但实际上,无论是美国提高储蓄率还是亚洲国家和地区降低储蓄率,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为储蓄率不仅与利率水平有关,还涉及一国经济和文化传统,以及人口的年龄结构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

利用汇率调整也许是最容易的,只要美元贬值(其他货币相对美元升值),就可能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但美元相对于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贬值相对容易,相对于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贬值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它远远超过了宏观经济政策操作所能达到的范围。即使亚洲国家和地区货币汇率能够自由浮动,其作用也是有限的。第一,单个亚洲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升值只会改变美国进口商对进口地的选择,不会改变整个亚洲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第二,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升值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亚洲的高储蓄传统和消费习惯。第三,亚洲国家和地区需要贸易顺差。对于那些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较快的出口增长意味着较高的经济增长;对于那些饱受亚洲金融危机之苦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较高的出口增长率意味着较大的外汇储备规模。从某种意义上讲,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这种“顺差饥渴”和“外汇储备偏好”,可能会伴随其整个赶超过程的始终。

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可以限制失衡

通过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和经济制度改革(包括汇率制度改革),虽然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可以将世界经济失衡控制在一定限度内,避免演化成金融危机,从而为解决这一问题赢得时间。

就财政政策来说,经济学界基本达成了以下共识:美国要降低经常项目逆差,首先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需求的过快增长,减少进口。有关数据表明,美国已经有所行动。在2005财年中,美国财政预算赤字下降为3186亿美元,为2002年以来最少的一年。

从货币政策方面看,2004年6月份以来,美联储持续17次提高基准利率,目前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已经上升到5.25%。较高的利率水平有助于抑制过度消费。

在亚洲方面,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有所增强。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正在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此外,前些年由于日本和欧洲经济持续低迷,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主要由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随着日本和欧洲经济复苏,这个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目前的失衡是一种动态均衡

从理论上讲,不平衡是绝对的、常态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任何时间都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赤字必然同时表现为另外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盈余。

篇2

以下为查字典为您编辑的:“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敬请关注!!

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经济学理论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生活现象”,更多内容请点击查字典论文频道。

篇3

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也是贸易顺差的主要受益者。

我国凭借良好的投资环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庞大的国内市场,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成为外商直接投资首选的发展中国家。

目前,有进出口实绩的外商投资企业达6.5万家。仅2006~2009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3 202亿美元,其中55.5%投向了制造业,我国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最重要的“生产基地”。外商投资企业主导了我55%左右的对外贸易,其中60%以上为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通过加工贸易给我国“制造”和“转来”了大量的贸易顺差。

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的贸易顺差高达2 228亿美元,相当于当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顺差的1.1倍。今年1季度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项下实现贸易顺差517.6亿美元,相当于同期我国顺差规模的3.6倍。即使在我国出现贸易逆差的3月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仍然保有近2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外商投资导致的出口膨胀和进口替代,是我贸易顺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形成强大制造能力,大量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端的高新技术产品,使我国出口规模持续膨胀。2009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出口6 722.3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总值的56%,比2008年的比重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仅美资企业就出口700多亿美元,大部分返销美国。

在大量出口的同时,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生产的产品直接进入我国市场,减少我从境外进口的规模,形成进口替代。以液晶显示板为例:2009年夏普、三星、奇美等跨国公司加快在我国第8代国内液晶显示板的生产布局,当年我国液晶显示板进口同比下降20.7%,该项商品下的贸易逆差净减少59.5亿美元,进口替代效应明显。

出口膨胀和进口替代,直接导致大量的贸易顺差。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贸易顺差1 270.2亿美元,占我顺差总额的65%。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导致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顺差大量转移到我国。长期以来,加工贸易占据我国外贸的“半壁江山”,其中80%以上为外商直接投资经营。由于加工贸易的存在,我国从日韩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大量进口加工装配用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加工为成品或半成品后出口到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造成了原来属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欧美的贸易顺差“转移”到我国内地。

从2000年到2009年,韩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占其对美贸易总额的比重从近20%减少至12.9%,而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占其对欧盟贸易总额的比重更是从30%减少至14.9%;同期日本对欧、美的贸易顺差占其对欧、美贸易总额的比重也分别从25.6%和32.8%降至9.9%和22.7%。其结果是我对欧美市场保有大量贸易顺差,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则保有大量贸易逆差。

从2000年到2008年,美国贸易逆差中来自亚洲的比重一直保持在55%左右,而其中来自中国内地的比重则从20%提高到33%,也证明了这种贸易平衡的转移。

外商投资企业是贸易顺差的最大受益者。利用我国廉价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从事加工贸易,外商投资企业获得其中绝大部分利润,我国仅得到少量加工费。

2000~2009年,我国出口玩偶50亿个,其中45%出口到美国。最著名的芭比娃娃,每个在美国市场的零售价是9.9美元,我们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为0.35美元,拥有该品牌的美国企业则获利近8美元。

2000~2009年,我国出口电脑6.2亿台,其中近30%出口到美国。同期我自美国进口Intel芯片等电脑零配件56亿美元。上海海关的一项实地调研表明,我国生产的惠普笔记本电脑出口到美国后,市场售价约为1 000美元,其中美国公司在销售环节就获利169.6美元,我们企业得到的加工费仅30.3美元,只占售价的3%。

国际金融危机期间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努力扩大进口,为全球经济复苏做出重要贡献。

2009年以来我国努力扩大进口,贸易顺差持续减少。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果断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促进了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增长,也努力扩大进口。自2009年5月份起,我国实际进口物量开始增长,当月同比增长了3.7%,到目前已经连续增长了11个月,最高的月份增长了63.5%。2009年全年在进口价格下跌12.7%的情况下,进口物量逆势增长1.7%。

由于进口逆势增长,我国贸易顺差开始缩减,全年贸易顺差规模同比减少34.2%,是2004年以来我国年度贸易顺差首次下降。尤其是2009年10月份以后,我国贸易顺差规模逐月递减。

我国外贸进口有力拉动全球出口复苏,增强世界经济企稳回升的信心。全球贸易信息系统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已公布2009全年外贸数据的71个主要贸易国(地区)中,有59个国家(地区)的出口对我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其中德国等33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逆势增长,美国、日本等26个国家(地区)对我国出口降幅远远小于其出口总体降幅。2009年,欧盟、美国和日本总体出口分别下降20.6%、17.9%和25.8%,但对我国出口仅下降1.5%、0.2%和12.3%,我国在抑制其出口快速下滑中作用明显,欧盟、美国和日本三大经济体对我市场的依赖程度分别为7.4%、6.6%和18.9%,较2008年分别大幅提升1.4、1.2和2.9个百分点。

同时,我国进口强劲增长,带动原材料价格止跌回升,增强全球经济发展信心。

2009年3月,正是国际市场价格暴跌之时,我国进口价格已经开始止跌回升,环比上涨2.7%,其后进口价格指数连续12个月环比逐月走高。同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RB指数)从2009年3月的200点,一路震荡上行,至2010年1月初涨至293.8点。价格的止跌回升,稳定了国际市场持续好转的预期,在关键时期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宝贵的信心。

我国致力于经济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外贸进出口将逐渐走向平衡。

我国政府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将促使我外贸进出口发展趋于基本平衡。目前,我国正致力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致力于对外贸易的基本平衡,并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

从出口来看,我国出口在实现恢复性增长之后继续扩张难度很大。首先,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稳固;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肆虐蔓延,我国连续第15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仅2009年前11个月先后有19个国家(地区)对华启动116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27亿美元;第三,大宗商品价格恢复到高位,我国提高工人的工资标准和加大劳动者权益保护力度,导致出口产品成本增加。这些都是我国出口面临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与关注出口量相比,当前我国更注重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从进口来看,我国进口将保持旺盛增长。首先,随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步伐的不断加快,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将取代外需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预计今年我国经济增长将在8%左右,对重要资源能源、基础原材料以及大宗消费品、高科技产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延续快速增长势头;其次,国际市场原油、铁矿砂等大宗产品进入价格恢复通道,截至今年3月,我国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水平已连续4个月呈现2位数上涨,且涨幅逐月升高,必将继续促进进口值的快速增加;第三,促进对外贸易进出口实现基本平衡的国策,也将使我国加大自主进口的力度,扩大从主要顺差国的进口。

因此,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结构,仍将形成贸易顺差,但随着我国在外贸领域着力于“拓市场、调结构、促平衡”,贸易顺差规模将继续减少,对外贸易发展趋于基本平衡。

我国外贸稳定平衡发展,为世界经济均衡增长提供保障。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近10年来,我国经济更深地融入全球经济之中,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对外贸易,是维系我国与世界的桥梁,其稳定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也是世界经济均衡增长的保证。

第一,对外贸易保证了全球通过分工合作达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资料推算,我国制造业雇员工资仅相当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1/10~1/20,人力成本优势明显,给全球消费者带来实惠,减缓全球通货膨胀,提升全球购买力。摩根斯坦利一项研究表明,我国产品一年就为美国消费者节省1 000亿美元的开支,美国公司从我国制造的产品中获得近600亿美元利润,占标准普尔指数所涵盖的上市公司全年总利润的10%以上。

第二,对外贸易保证了发达国家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首选或次选,即便在国际投资极为低迷的2009年,投入我国大陆的外资规模还是自8月份起连续回升,全年达到900.3亿美元,仅次于美国。今年前2个月,新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有3 163家,投入外资14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4.9%。国外资本在华投资回报丰厚。

第三,我国贸易进口有助于主要国家实现出口目标,促进其经济增长。目前,我国已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市场,2009年在欧盟、日本、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出口市场中的排名均有上升,并继续保持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地位。不久前美国确定了5年内出口翻番的目标,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因素。

篇4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效率;合作;沙化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9)02-0023-04

一、“沙化现象”的产生

农村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使用期限较长,以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各种设施的总和[1]。当前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形成农村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改变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必须提高其供给的水平和效率。涂万进、谢群等学者认为公共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低下的深层原因就是供给主体单一,过分依赖于政府,提出应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主体多元化和多层次的供给体系。[2][3][4]然而针对主体的特殊性(如政府、农户)及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有很大不同,很多设施具有分散和局部受益的特点,所以农民的合作供给①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提高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效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制度变迁引起的农民“沙化现象”引起了农民合作意愿的缺失,是导致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滞后的重要原因。

所谓“沙化”现象,是指农村地区农户的去集体化、各自为政的现象,在基础设施的供给方面,表现为农民不愿合作提供某些农村基础设施。这一现象是随着中国农村制度的变迁而产生的。1958年化后,乡镇政府被“政社合一”的所取代,公共产品的供给和使用从此由集体统一组织、安排,农民在集体组织下统一行动。尽管这一时期的基础设施供给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一时期动员和组织农民用劳动力高度替代资本的方式承担了灌溉、防洪、水良等投资项目,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

1978年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承包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体制改革,瓦解。家庭承包制把生产经营自还给了农民,激发了农民劳动、投资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家庭承包制在家庭单位内部具有较高的激励效率,然而却对家庭之外的乡村基础设施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②此后,家庭承包制缺乏对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激励而引起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在许多农村地区,村民对集体漠不关心,为一己私利而损害集体利益的事逐渐增多,农业共用设施也得不到很好的修建,甚至过去在集体化时代修建的水利工程也长期失修。即使一些局部受益性很强的基础设施,如几家联合铺设自来水管道、修整道路、打机井等,农民合作提供的意愿也不强。在农村地区大量存在的事实是:各家到处挑水而不铺设水管,田间道路和水利设施不断损坏也不修整,农民各自为政、一盘散沙。

二、“沙化现象”的成因分析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正的外部性和效用的不可分割性,靠单个农户不容易自我供给或供给成本过高,他们愿意支付的代价必然小于他们由此获得的收益,所以基础设施建设中农民的合作是必要的。由此来看,虽然的解体是诱致性制度变迁,适应了农村发展的需要,但也要看到对农民合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客观上的积极作用有其必然性。

当前家庭承包制下农民成了自由的主体,可以按自己的利益决定自身行为,那么,现实中农户为何不选择通过合作提供基础设施以提高自己和他人的福利水平呢?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制约。

1. 农民有“搭便车”的愿望。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有理性、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主要原因在于集团利益的公共性会导致集团成员的搭便车行为。搭便车的倾向使得无人自愿为公共产品的生产付费,却免费消费公共产品。中国农民同样存在着搭便车心理,从而却不愿承担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

2. 农民的需求意愿缺乏有效的表达渠道,合理建议得不到重视。要想使农民为对自己物有所值的那部分公共物品付费,必须首先了解他的需求愿望。当前农村的民主机制不健全,很多地区的农村民主其实是空谈,农民的意见无处表达,合理建议得不到重视,即使有合作的愿望也往往不能成为现实。此外,长期以来形成的“自上而下”决策方式使农民脑海中自己无话语权的观念根深蒂固,很多事情不愿参与,使其需求意愿模糊,影响到合作的出现。

3. 现阶段中国农民的非理性。农民合作供给基础设施有一个前提,就是农民必须是理性的经济人,能够完全从满足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出发,进行理性决策。但是,就目前中国农村的情况看,农民并不完全具备这一条件。首先,收入低制约着农民的选择。中国大多数农村的生活水平较低,尚处于解决温饱阶段。这导致农民更加关心的是如何改善个人的生活状况,而没有太多的财力物力投入到基础设施中,对主动供给基础设施积极性不高。其次,受教育程度低使得农民存在一定的短视行为。农民们不能正确认识合作带来的潜在收益,当面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时,农民更看重的是当前的投入,往往害怕并高估损失。例如,中国目前农业的科技含量不高,但是农民并没有看到科技兴农的重要意义,而是担心投入能不能收回,能否起到作用,甚至常以某个失败的例子作为托辞。对见效时间慢、不明显的产品(如环保、接受培训),农民不愿购买。

4. 农民合作的交易费用过高。交易费用是指在两个以上当事人之间达成和实施协议所涉及的费用。交易费用的规模会极大地影响需求量,导致出现差别极大的结果。现考虑两种情形(如图1),并假定都要求需求者承担费用。如果交易费用较低,B支付的费用只是一小部分用来支付交易费用,结果B的需求曲线向下移动到D1B;当开发、制定和监督合约的费用是如此之高,以致于所有支付费用都被用于支付交易费用时,就会出现D2B这样的曲线,这样合作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被称为“卡莱布勒舍解”。[5]虽然农民间的交易费用还不至于高到出现D2B的情况,但农民合作的交易费用过高是事实存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合作的出现。第一,当前农民的异质性引起交易成本较高。目前农户不再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即便在同一村中,不同农户在收入水平、经济活动等各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导致农户的需求意愿和投入成本有一定的差异。农民的异质性使谈判、实施、监督等费用提高。第二,获取信息、谈判协商费用较高。在农村农民缺乏表达意见的渠道,要获取其需求信息十分困难,致使整合意见、达成协议需要较高的成本。第三,社会上信任危机在农村的蔓延使农民之间信任度降低,缺乏信任也会使交易费用增加。缺少信任必然造成协调的困难和对合作的抵触情绪,在达成协议时的困难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5. 农村缺乏有效的组织力量。解体后村委会的行政职能大大减弱,加之税费改革后村级财政吃紧,村委会目前基本上只起到宣传上级政策、完成上级常规任务的作用。至于为村民主动服务,组织村民改善村容村貌等做法似乎已是很遥远的事了。在这种情形下,农民即使有什么需求也很难得到重视,也得不到有效组织去建设所需设施。除了村委会组织不力外,农村也缺乏各种农民协会等非正式组织对农民的有效组织。农村的非正式组织可以反映农民的特定需求,同时还是组织农民提供某些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在台湾、日本等地农村的非正式组织不仅促进了农村生产的发展,而且在联合农民、治理乡村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农产品销售协会可能会促使农民改善道路状况、建设农村的信息系统,农业科技互助组织会组织农户推广某种农业技术,这些都能促使农民的合作,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

三、基础设施建设中促进农民合作的路径选择

家庭承包制下农民的“沙化”现象并非说农民的合作不会出现,理论上说,这种合作是可能且是有效率的:(1)经典的西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理论通过分析公共产品“虚拟”供需曲线,表明在了解每个人的需求时,个人只要支付对自己所值的“林达尔价格”,就可以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帕累托效率。熊巍认为,虽然中国农民缺乏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假设前提,但是借助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模型建立民主表达机制,可以退而求其次,选择一种符合中国农民文化特征次优供给模式。[6](2)按照林毅夫的解释,关系合作命运的激励问题,要靠成员享有的“退出”权利来保障。家庭承包制下农民是自由的主体,“退出”权利可以使合作体成员获得合作的激励。[7](3)只要合作的成本/收益比具有吸引力,出现较大的净收益时合作就可能出现。例如打一口机井可能需要付出成本,但是如果这个地区经常出现干旱,不打机井大家的收入损失可能很严重,这时他们的最佳策略是合作打机井。现实世界中,集体行动有成功的实例,也有失败的覆辙,只要制度安排能适应他们的利益诉求,就可以提高农民合作的积极性,发挥农民在提供农村基础设施中的积极作用,从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不良现状。

1. 完善农民的需求偏好表达机制。要使村民个人的需求成为现实的需求,必须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级决策,在法律上要明确规定村级大会中出席人数要达到全体村民的一定比例(如90%以上)其决策才算有效,并应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原则作为表决规则。同时,进一步改革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按照中央政策的设计,“一事一议”制度担负的任务就是:表达农民需求和对公共品提供进行决策。动员和组织农民用好“一事一议”的机制,将社区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决策交由民主讨论,实施过程和结果受农民监督,不超越农民承受能力,更不要强迫命令。

2. 明确村级组织的自治职能,发展农协等民间组织。村级集体组织(村民委员会)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该是积极为农民谋福利的正式组织,其作用的发挥对凝聚农民力量十分重要。政府要明确其自治职能,规定其职责范围,把发动群众工作纳入村干部的考核体系中,同时赋予村委会更多的权利,增强村委会的财力,使其权责相当。另外,农村的非正式组织是为一些特定目的而建立的,对部分农民特定的需求了解比较清楚,某些情况下它们的凝聚力更强。我们应该吸取国外和国内发展农村非正式组织的经验,出台政策支持农协之类组织的发展,充分体现其在发展生产、组织群众、治理乡村的功能,使其成为村委会的有益补充。

3. 政府对农民自愿提供的基础设施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具有正外部性,政府的补贴可以弥补外部性造成的农村基础设施提供者利益的损失;另一方面,政府的补贴还可抵消部分交易费用,从而增加其产出量,提高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基层政府应留出专门的款项用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补助,对农民提出的申请,政府可先进行审核,在获得批准后应要求拨付的款项必须专款专用,最后还要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质量检查,以确保资金的有效利用。

4. 加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的素质。舒尔茨认为,教育水平可以增加农民为市场生产的可能性,因为教育可以开阔农民的眼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对制度变迁的反应能力较强,对具有长远利益的事认识较为清楚,从而有自发组织公共产品生产的动力,接受通过他人组织提供基础设施的意愿会更高。政府和其它组织要利用在宣传教育上的优势,加强对农民观念的引导,还要利用农闲时间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教育。

注释:

①农民合作供给的基础设施不包括应由国家提供的全国性公共产品,指的是可以确定受益人以及受益程度、可按受益原则收取使用费的村级基础设施,例如村范围内的道路建设、公共农用固定资产、运输设备、村集体福利等设施。

②安徽省肥西县在初期出现了争水争肥、争耕牛和农具,吵闹打架,破坏公房等现象,其中一个典型是“种田使死牛”现象。大忙季节,各家都想尽快完成所承包农田的活,使得仍属集体或几家共有的耕牛过度劳累而致死。1979年是肥西大发展的一年,也是耕牛死后牛肉上市最多的一年。转引自苗月霞:《家庭承包制与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理论思考与个案分析》,《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冯涛.中国农村基础设施融资体系重构[J].农村经济,2007,(1).

[2]涂进万.免税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失衡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

[3]谢群,员晓哲.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失衡与重构[J].农村经济,2006,(3).

[4][6]熊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 中国农村经济,2002,(7).

[5]【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7]蔡.合作与不合作的政治经济学[J].中国农村干部观察,1999,(5).

"The Phenomenon of Desertification"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Rural Infrastructure Costruction

Li Yanfeng1,Zhao Lifang2

(1.Faculty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710054, China;2. Accounting Office, Xingtai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Xingtai 054000,China)

篇5

目前,关于环境审计风险的定义主要有如下的观点。海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2002)认为,环境审计风险包括两方面: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和独立环境报告未能公允地反映其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审计人员却认为已经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和独立环境报告已公允地反映其与环境有关的财务信息,审计人员却认为没有公允地反映,并据以可能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甚至作出错误审计结论。余先仕等(2002)认为,环境审计风险是由于环境审计所处的内外环境和被审计对象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环境审计结果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偏离,而使环境审计机构和人员利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周泽红(2003)认为,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在实施环境审计的过程中,由于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使审计结果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的可能性就是环境审计风险。刘长翠(2005)认为,对完整的环境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理解,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陷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以及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而且包括环境管理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可能性。蔡春等(2006)认为,环境审计风险是指在环境审计的过程中,由于环境会计报告存在重大的错报和漏报、环境政策的执行存在着重大的不合法行为、环境管理系统存在着重大的漏洞、环境管理活动存在着绩效的重大偏差,而审计师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笔者认为节能减排环境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在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审计过程中或者由于节能减排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而导致遭受损失或不利等不期望出现结果的可能性,它包括重大节能减排错报风险和节能减排检查风险这两个要素。

二、环境审计风险模型的界定

周泽红(2003)提出:环境审计风险同其他审计项目的审计风险一样具有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大要素。审计风险与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刘长翠等(2005)提出:环境审计风险要素包括环境会计风险、环境管理风险和环境检查风险。将理想的环境审计风险模型作如下表示:环境审计风险=环境会计风险×环境管理风险×环境检查风险。蔡春等(2006)认为:环境审计风险一样可以采用以下的模型进行评估,即:期望的(或可接受的)审计风险=评估的固有风险×评估的控制风险×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笔者认为根据风险导向审计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漏报风险×检查风险,节能减排审计风险的模型应该是:可接受的节能减排审计风险=重大节能减排错漏报风险×可接受的节能减排检查风险。其中重大节能减排错漏报风险又应该包括节能减排固有风险,节能减排内部会计风险和节能减排内部管理风险。其中节能减排固有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所处的行业以及外部环境、政策等因素发生变化而产生的重大差错的可能性。节能减排内部会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节能减排会计报告和各会计账户余额,以及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财务、会计控制发生重大差错的可能性。节能减排内部管理风险是指节能减排内部管理控制也不能规避的风险。因此节能减排审计风险模型应该为:

可接受的节能减排审计风险=重大节能减排错漏报风险×可接受的节能减排检查风险。

可接受的节能减排审计风险=企业节能减排固有风险×节能减排内部会汁风险×节能减排内部管理风险×可接受的节能减排检查风险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见表1:

三、风险导向下节能减排环境审计的模式

节能减排审计过程在风险导向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而且每一个阶段都应该要考虑风险。第一阶段为审前阶段,在审计项目确定后,审计人员需要做审前准备,包括选择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员组成审计组,通过网络或向被审计单位收集节能减排企业的背景资料,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如产量、利税等基本情况,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毒性及其处置与达标排放情况,己有环保设施的技术水平和运转情况,内部控制情况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评估程序,从而了解企业的风险程度,优先考虑高风险领域,确定重大错漏报领域。编制审计计划,发放问卷调查,对产品生产或服务中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及其管理现状,尤其是单位领导与职工的环境意识进行调查。同时需要聘请节能减排的专家以及就已经了解的情况和审计计划对参与审计的人员进行审前培训。

节能减排审计的第二个阶段是现场实施,审计人员首先需要与被审计单位开进点会,就审计的目的、审计的范围、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组人员的构成、审计花费的时间、被审计单位提供的帮助以及资料等与被审计单位进行沟通。然后,审计人员需要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实施的多少是直接与环境审计风险密切相关的。在企业的环境固有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审计人员通过了解企业发现其有完善的内部环境会计、管理控制制度,则需要实施较多的控制测试来验证是否企业内部环境会计、管理控制真的得到执行,而且有效。如果在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单位时就发现企业内部环境会计、管理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控制制度,说明企业的内部环境会计风险和内部环境管理控制风险很大,则他们只需要执行很少或不执行控制测试,而直接进行实质性测试。对于存在重大风险的事项进行实质性测试,整理收集的相关证据,并形成审计报告初稿,与管理当局交流发现的问题。

最后一个阶段是审计报告及资料整理阶段。在该阶段,审计人员在该阶段需要分析综合审计证据。在对审计证据进行分析和综合时,仍然需要应用分析程序来分析是否被审计单位仍然还存在重大风险,对取得的证据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然后按照业务的性质,或者所查出的不同性质的问题进行归类,选出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作为编制审计报告的依据。主任会计师或合伙人需要对审计工作底稿做最后一次审核,然后审计人员与管理当局沟通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报告定稿,并下发审计意见书。最后,审计机构需要对该次审计的情况作质量评价,整理汇总所有的审计资料,形成工作底稿。另外,审计人员或机构还需要执行后续审计,主要针对被审计单位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来展开,如问题是否得到及时纠正,改进措施是否得力,审计提出的意见或措施是否合理、正确等。存在的违反法律法规的问题较严重的单位,必须进行后续审计,以达到纠正改进的目的,同时也可以规避审计风险。

审计结果最终形成审计报告,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如下内容:该次节能减排审计审计主题;审计计划和程序、审计结果、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意见以及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对审计结果存在的分歧等问题。具体审计报告的结构分析见表1。

参考文献:

篇6

一、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力度,在生态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生态资源优势是森工最大的优势。我们首先要继续加大资源培育保护发展力度,尽快建立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更好地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继续抓好天保工程和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其次全力抓好森林抚育试点工作。再次抓好植树造林工作。实施生态移民。加强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加快建设自然生态体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加快规模化生产、系列化经营步伐,在壮大产业规模上实现新突破

按照吉书记提出的发挥森工林区的资源优势,尽快把产业搞起来的要求,抓住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区”和“十大工程”的机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加速推进产业的发展和振兴。依托森工的资源优势,规划产业布局和建设重点,新上和壮大一批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牵动力大、回报率高的龙头项目,尽快把产业发展起来,走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发展之路。营林产业要加大速生丰产林、工业原料林、大径材林、珍贵树种和经济林的培育力度,建设原料林基地和经济林基地,推进营林产业化。木材生产要严格采伐限额管理,继续抓好伐区管理,推行效益造材和贮木场商品化管理,进一步加大竞价销售和开拓市场的力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继续抓好食用菌、北药、农业、畜牧业基地建设,不断扩大多种经营基地规模。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重点推进黑木耳的锯沫、配料、装袋、接种、包装、营销等全部实行系列化生产经营,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的经销方式。组建以黑木耳、松子加工为主的山特产品加工销售公司,开发系列产品,尽快实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万家的产业发展格局。做大做强林产工业。立足现有的12个产业园区,着手研究组建人造板、地板、家具等公司,加快产业龙头发展,壮大产业集群,今年林产工业产值要增长10%。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发挥森林旅游资源优势,加大整合力度,组建森林生态旅游公司,开展商务性接待,搞好市场运作。按照“好学、好看、好玩、好吃、好买”的要求,打造好黄金旅游带,搞好旅游产品开发,做大产业规模。今年森林旅游接待总人数要达到370万人次,产值及收入要增长16.5 %。加快风能、水能和矿产资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生物能源,搞好节能减排工作。

三、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加大经营体制改革力度。按照森林分类经营的要求,抓好公益林的管护经营,探索商品林地的经营承包责任制,发展经济林、民有林,发展林下经济,建立增加职工经营性收入的长效机制。推进森工企业的资产重组,整合优势资源,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改革企业用人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营和深化经营机制改革要求的用人机制和分配机制,调动林区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深化森林管护经营责任制。在管护好森林资源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经济,确定发展项目,抓好绿色特色产品的深度开发,扩大发展规模,不断增加职工收入。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对俄合作适应性战略调整的意见》,积极与有实力、有潜力的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合作,组建对俄林业合作开发公司,努力成为对俄森林资源合作开发的主力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确保实现招商引资30亿元、引进3个亿元以上大项目的目标。

四、加快生态小城镇和重点旅游城镇建设步伐,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五个方面一体化。突出抓好功能定位、区域布局、建筑风格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周边乡镇、农村的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加大投入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并做到重点推进和全面铺开相结合。亚布力旅游名镇建设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尽快修改完善规划,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滑雪胜地。确定7个典型示范局、11个旅游景区景点、5个林场家庭旅馆,落实包点责任制,每个示范局(景区)都有一名总局领导或管理局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加大推进落实力度,力争建成样板工程、精品工程。加快城乡经济发展。进一步扩大局县共建领域和范围,坚持城镇建设、市场建设、产业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业和绿色特色产业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城乡统筹、产业互动的新格局。加快区域内文化教育、医疗卫生资源共享,惠及区域内的居民群众。力争用3~5年时间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林区城市化的基本框架。

五、加快思想文化建设步伐,在提高文明素质和文化软实力上实现新突破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精心组织开展“讲文明、比发展、创和谐”达标竞赛活动,提高文明素质、树立良好形象、突出森工特色、激发内部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挖掘林区历史人文资源、红色旅游资源,培育具有森工特色的文化产业。加强林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舆论引导,围绕“治危兴林”二十周年和天保一期工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历史事件等进行总结宣传,大力宣传报道取得的巨大成就、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发扬成绩,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篇7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request of registered engineers, and then analyzes the purpose and reform idea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in the end,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n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conomics course.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

Key words: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Engineering Economics;curriculum reform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4-0244-02

1 《工程经济学》课程与注册工程师执业能力要求的关系

随着建筑行业工程师注册制度的推广和执行,注册工程师成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能力认可的途径和标志之一。建筑行业注册工程师作为专业人才,除具备工程技术能力外,还应具备工程管理能力,包括工程项目的投资融资决策能力、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方案的比选能力等。工程领域涉及的这些经济类问题都是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解决的。此外,《建设工程经济》也已成为注册建造师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一个优秀的工程师,不仅要对他所提出的方案的技术可能性负责,还必须对方案的经济合理性负责。在我国现行的诸多建设领域的执业资格考试中,工程经济学都是一门必考的基础课程(见表1)。通过学习,为合格的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履职搭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目的与改革思路

2.1 教学目的 《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目的就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技术与经济效果之间的关系,熟悉工程技术方案选优的基本过程,全面掌握工程经济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能力。通过对《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原理、资金成本的含义,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等章节对工程项目投融资的决策提供理论基础。方案的不确定分析主要实现对未来风险的识别与控制。设备更新的内容与工程项目的现场管理直接相关。价值工程原理有利于项目管理者以最小的寿命周期成本来实现最佳的功能。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工程项目的经济决策方法,对从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过程中的投融资管理、项目的后评价等工作奠定基础。

2.2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与分析方法 工程经济学的特点:①综合性。工程经济学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大类。②实践性。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它研究的内容来源于实践。③系统性。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又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并处于一定环境中的有机集合体。工程经济学分析的对象都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的单元所组成的有机体。

工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①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地运用工程经济学分析方法,必须正确地把握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了解经济学所描述的经济运行过程。②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工程经济学对问题的分析过程,是从定性出发,通过定量,再返回到定性。即首先从工程项目的行业特点、分析的目标要求、基本指标的含义出发,通过资料的搜集、数据的计算得到一系列判别指标,最后通过实际指标与基准指标的对比,不同方案之间经济指标的对比,对工程项目各方案作出优劣判断。③系统分析和平衡分析:工程经济分析的过程需要计算成本、收益和费用,其目的在于寻求成本费用与目标的平衡点、成本与功能的平衡点、技术与经济的平衡点。④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动态评价为重点,多练习多实践。

2.3 改革思路 ①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将本课程教学与学生未来就业、注册工程师考试联系在一起。②改善教学方法,突出重点难点。尤其是与注册工程师相关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③增加案例教学,以工程实例来介绍工程经济的概念,强化工程领域经济理论的重要性。

3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措施

3.1 教学方法改革 ①精心策划绪论课程,每门课程的第一堂课都十分重要。在第一堂课上,要把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关系阐述得清清楚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好本课程的自信心,为教学双方的和谐促进奠定基础。具体措施主要有:首先要依附于实际工程案例来讲理论,最好是众所周知的大项目或身边熟悉的小项目。其次,通过问题来引出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传递给学生的信息要真实而且不陈旧。②基本概念要准确详细讲解。本课程中有些概念贯穿始终,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也会经常遇到,如资金的时间价值、方案比选、不确定分析、价值工程等内容。因此,这些概念要细讲,直到学生掌握。③基本公式要讲透,这里主要指常用的复利公式、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举一反三,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课时。④灵活组织教材内容,避免课堂教学内容单一、乏味,更要避免长期使用一本教材进行教学。博采众长,多利用参考书和优秀教材来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极大丰富教学内容,也会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工程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项目评估学、工程经济学与投资效果学等课程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和区别,在教学过程中应穿插相关知识进行对比讲解。⑤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解决好课时减少与学科知识容量成倍增长的矛盾。既要有细讲,也要有泛讲,还要有学生自学内容。⑥强化案例教学,增加课程实践学时,将复杂的理论落实到具体的工程案例中进行介绍。

3.2 教学内容改革 根据本课程的计划学时数和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特点,对课程群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规划,综合考虑课程之间的前后衔接,设置最实用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

3.3 考核方式改革 由于本课程具有实用性比较强,所以本课程的考核应该以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核为主,既可以采用卷面考试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项目财务评价练习或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件编制、专题研究论文等非考试方式进行,或多种考核方式同时采用。

4 《工程经济学》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根据以上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加深了相关教师对注册监理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考试、注册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和注册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促进了专业教师对《工程经济学》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任课教师的课程教学水平。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考核方式得到了改进。

本课程的教学已获得的广大学生的认可、激发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日后的注册工程师考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工程经济学课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1(04).

篇8

2009年11月25日,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汉荣书局董事长总经理石汉基先生,在南京钟山宾馆3楼向江苏省五所著名寺庙捐赠了珍贵文物《贝叶经》。国务院侨办副主任马儒沛,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珉,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局局长王军,江苏省政府侨办主任韩健民,出席捐赠仪式并在捐赠仪式前会见了石汉基先生一行。江苏省受赠寺庙代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来自香港、台湾的嘉宾共60多人出席了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江苏省政府侨办副主任季俊秋主持。

会见中,马儒沛副主任高度赞扬了石汉基先生的义举,称赞其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代表国侨办对石汉基先生表示诚挚的谢意。周珉副主席向石汉基先生详细介绍了江苏佛教事业的发展情况。王军局长将江苏省五所著名寺庙的主持一一介绍给石先生。

随后,石汉基先生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之情,他说,先父石景宜在江苏参观期间,江苏的文化和寺庙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早就有向江苏省佛教界捐赠《贝叶经》的想法,他此次南京之行就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在捐赠仪式上,石汉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敬仰。他说为了完成父亲遗愿,将继续支持江苏文化及宗教事业,并且决定向江苏省佛教界的五所著名千年古刹寒山寺、天宁寺、金山寺、隆昌寺、鸡鸣寺各赠一部南传佛教藏经瑰宝巴利文版《贝叶经》。

马儒沛副主任在捐赠仪式上发表讲话,他说,石汉基先生的义举,对增添江苏省佛教界馆藏、弘扬和流传佛教经典具有深远意义。这种情系祖国、无私弘扬佛法文化的品格和行为,博爱至诚的情怀和精神,值得全世界华夏儿女学习。

篇9

内容提要:笔者试从中国的“穷官”与“富官”现象入手,分析我国现阶段腐败现象的几大特征,提出导致“穷官”与“富官”现象的几大主要原因,认为体制不健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导致官僚主义的原因;权力过分的集中且缺乏必要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是权力被滥用的根源;思想素质不高,科学文化水平低是导致腐败的思想根源。最后,笔者人额外应建立科学的物质标准,作为一种激励手段与保健因素;精简机构,裁减人员以及减少不必要的程序,试从制度上进行改革;建立完善的权力监督机制,防止权利的滥用;加强新闻监督的监督作用,使新闻媒介真正发挥它的时效性、真实性与监督性。通过以上四种方法,才能是腐败得以产生的成本降到最低值,才能真正发挥干部的“带头人”作用。

关键字:腐败;权利集中;物质激励;“水薪制”;精兵简政;舆论监督

点击查看全文

注:本文版权归本站所有,为黄金会员资料,只有黄金会员可以查看。

提示:您还没有登录 无法阅读全文 请先 登陆 注册 点击此处申请黄金会员

篇10

王雪丽

(庆安县经济信息中心)

[摘 要]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新的环境条件;同时,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课题,为世界

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关键词]通信技术 发展 重要性

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短短30余年,世界主要国家已形成

了相当规模的航天产业,迄今已有22个国家组织发射了航天器;有58个国家投

资发展航天技术,总投资高达近万亿美元;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航天技术

成果。航天遥感的出现,给人类观测地球提供了最有效的场合。它的迅速发展使

得在资源勘探、海洋开发、农林管理、气象预报、环境灾害监测、地貌测绘等应用

领域中,发生着革命性变化。美欧日等24国发起了一项规模极为庞大的“行星一

地球计划”,计划10年内发射24个地球遥感卫星,耗资150亿—300亿美元,目的

是监测地球环境的变化。在空间已经采用的信息获取新技术是各类星载遥感仪

器,如照相机、电视摄像机、红外及多光谱扫描仪、电荷耦合固态推扫式摄像器、

微波辐射仪、合成孔径雷达等。目前的发展以信息传输型的遥感仪器为主流,而

不是从空间回收拍摄的胶片。其中利用卫星红外传感器获得目标已取得显著进

展,可以从空中对1/2地球表面进行实时监视,如帧频(每秒钟传送图像的次数)

为每秒2次,每个像点用一个10位数码描述,每位数需硬运算10次,卫星上需要

一个100亿次的计算机,而发展这样的计算机需要近10年时间。第三次或第四次

产业革命相并列看待,而认为在第一次“革命”之后,一些重要事件对世界经济

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这种看法是有其道理的。人们震惊于现代信息技术飞

速发展产生大量新的经济现象,为确定现阶段新技术革命的历史地位,才继二

次、三次革命说之后进而提出四次产业革命的论点。一些描述强调目前发生的

变化的重要性,借以唤醒那些仍沿着传统思路看问题,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基础

为发展战略出发点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国策决定者。如托夫勒的浪潮论,奈斯比

特的趋势论,以及许多关于大国兴衰史的讨论等,这些震聋发馈的疾呼确实起

到了唤起人们以新的眼光看世界、制定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催化剂作用。

“信息革命”就信息技术本身的变化看,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新的环境条件;就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产生的影响看,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

题的出现,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课题。

(一)

“信息革命”与世界经济的形成

信息革命问题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革命以及信息科学知识,在世界经济研究领域里出现的频率是比较低的。

这并不表明信息及信息技术现在才变得重要起来,而是在世界经济形成过程

中,它始终起着重大作用:首先,信息经济本身是世界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其次,信息传输、处理等技术条件,在世界经济整体性方面起着粘合作用;最

后,每次信息革命对世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形成的粘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进步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或整体性增强的自然物质条件。关于建立世界经济科学体系

的争论由来已久,人们并没有关注到,信息的传输与获取技术的整体水平和不

平衡发展,仍是各国经济交流与国际性体现的障碍。当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探

险家去发现“新大陆”时,人们所关注的是由此所带来的商业革命和市场开拓,

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信息沟通方式的革命性进展。只是到了电子计算机网络使

人们有可能通过全球数字通信网,全天候了解世界任一地区经济情况变化时,

才意识到信息及信息传输、处理技术对世界经济整体化的作用。实际上,它存在

于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全过程之中。自然科学、哲学对时空的研究获得重大

进展,时空现实变化对世界经济整体化发展的极其重大的意义,在社会科学那

里却因其显而易见被忽视了。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研究,不重视信息及信息技

术作用的线索,是不全面的。

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些基于过去情

况得出的某些结论,需要有新的发展。

1.产业结构步人调整,新兴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产业或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产业发展迅速,传统产业在衰退,服务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衰退中的传统产业曾一直是世界经济研究

的主要经济资料。它们的规模、速度、关系等是主要的结论依据,如从钢铁、汽

车、煤炭等传统工业看,它们的盛衰过去常常是经济增长的标志性因素。现在,

在传统产业衰退的同时,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却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随着信息

产业以及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确定,它自身的经济特征以及所特有

的变化规律,将成为整个经济增长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2 . 科学、技术、生产、市场一体化发展,经济周期波动趋于平缓。

科学成果应用于技术发明,使技术发明进入产品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一

种产品的生命最短的只有两年、三年,甚至一年多。适应此种情况,制造业采取

“柔性制造技术”,一改过去那样大批量生产同一品种的生产线为多品种小批量

生产线。市场需要什么,能够做出及时的反映。固定资本更新作为资本主义经济

周期波动的物质基础不那么明显了,

“柔性制造技术”使大批更新设备的现象平

缓化。需要更新、改进的,在大部分情况下将是软件,而不是硬件设备。

“软件”是

一种知识产品,受资源约束小,对整个物质产业关系链的连锁影响,相对于硬件

设备的更新要小得多,引起的震荡也小得多。此外,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贯

通,将使国际协调的物质技术条件进一步具备,国际间信息技术差距导致信息

资源利用的不平衡等新现象,也应密切注视。

(二)信息技术发展为世界经济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信息技术是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延长,是科学研究的极好条件:

(1)办公自

动化设备,可使科学工作者从繁杂的文字、资料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加快科研

成果的完成。

(2)信息获取手段高技术化,使传统的信息资料查找方式大为简化。计算机

数据库可提供全面、新颖、准确程度高的数据资料。

(3)远程数字通信手段,使科学研究国际化、及时化成为可能。

由于种种原因,科学研究,尤其是社会科学研究,从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中得

益较少。用现代信息观点武装科学工作者的头脑,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为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