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弃物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8 17:2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废弃物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废弃物管理

篇1

关键词: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防护;对策

随着口腔医学的高度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口腔医疗行为日益增多,口腔医院(科)的感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应对随之而来日益增多的口腔医疗废弃物,引起了口腔医务人员乃至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面对特殊的院感管理问题也提出了新课题[1,2]。

1口腔诊疗机构医疗废弃物种类[3]

感染性废物口腔诊疗机构诊疗工作与综合性医院门诊诊疗工作不尽相同,其疾病受口腔特殊的组织解剖生理特点的限制,分科细,治疗途径多,产生的医用废弃物种类多、数量多,例如:污染的各种敷料,如:棉条、棉球、棉签、小纱布、小毛巾、牙胶、小纸捻等,数量众多的敷料均染有血液、唾液,成为医用废弃敷料交叉感染的途径之一。

非感染性口腔医疗废弃物诊治牙病所使用的各种重金属类,如汞、砷、铅等特殊废弃物;病理科废弃的各种病理组织切片标本;检验科废弃的各种血液标本、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废血清、废标本、采血用品等;修复科、正畸科废弃的技工印模材料、石膏模型、石英砂等;药剂科废弃的挥发性、蒸发性化学药剂废气;各科室废弃的损伤性刀片、缝合针、扩大针、金属车针、拔髓针等,同样对医院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及环境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

一次性医疗用品废弃物一次性无菌医疗器具的推广使用,对预防口腔疾病诊疗起到了预防作用,受到患者、医护人员的欢迎。但增多的医用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漱口杯、手套、胸巾、印模、托盘、注射器、针头等的处置使医院难以承受。这些废物可成为最直接的污染源头,成为血液性疾病传播的传染源。这些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产生不仅对医院内医务人员有造成感染的危险,也可能污染环境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

以上这些口腔诊疗活动产生的口腔医疗废弃物由于种类繁多,也给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增加了难度。

2口腔医疗废弃物的流转和处置方法

2.1口腔医疗废弃物的流转 加强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首要工作就是保障口腔医疗废弃物不发生随意丢弃,其处置的过程必须在可控的状态下。了解口腔医疗废弃物的流转和处置情况,便于掌握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中的关键控制因素,也为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城市的口腔医疗废弃物在口腔医院(科)中的流转一般经历下列过程:第一步,口腔医疗废弃物在口腔医院(科)的相关部门产生以后,现场被放置在专用的塑料包装袋或盒中;第二步,口腔医疗废弃物包装好以后,被运至口腔医疗废弃物在医院的临时贮存点;第三步,口腔医疗废弃物由专门的车辆运输到指定的单位,通常是有环保资质的废物处置单位[4]。

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在流转过程也略有区别。大型医疗机构(通常指二、三级医疗机构)在病房或其他产生口腔医疗废弃物较多的地方设置了若干临时存放点,并在一个工作日内被运送到本院统一的医疗废弃物临时贮存点。小型医疗机构(一般是指门诊部、诊所等)产生的口腔医疗废弃物较少,口腔医疗废弃物处置单位不愿上门收集,医疗机构只能自行将口腔医疗废弃物送至附近较大型医疗机构的临时存放点[5]。

一些调查研究中许多医护人员表示了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关键控制点应放在容易发生违规现象的环节,部门行政管理人员则认为应特别注意造成口腔医疗废弃物污染,处置人员则向调查人员抱怨由于医护人员将针头等锐器放入塑料袋,而造成其在收集口腔医疗废弃物时造成的伤害[6]。

2.2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方法 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中另一个重要的控制因素就是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处置[7]。现有小型口腔医疗废弃物焚烧设施及其操作都不符合GB18484-200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CJ/T3083-1999医疗废弃物焚烧设备技术要求等标准的要求[17]。我国县级和农村的口腔医疗废弃物集中焚烧率更低。

"非典"和"禽流感"出现后,政府对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加大了重视力度,但我国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无论在观念上、管理上,还是在技术、设备上都比较薄弱[9]。

3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研究

口腔医疗废弃物是一类危险废物,因其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染、急性传染和潜伏传染的危险,如果在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有不当行为,就会对社会产生危害,直接威胁人们的健康[10]。2003年《医疗废物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一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对医疗机构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开展调查是非常必要的。

3.1口腔医疗废弃物"源头"管理 口腔医疗废弃物的产生源是口腔医院(科)。从口腔医院(科)自身抓起是口腔医疗废弃物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口腔医疗废弃物种类较多,性质各异,因此在收集处理过程中做好分类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要将带有传染性废物和非传染性废物严格分开,尽量减少有毒有害废物的数量;不同种类不同形态的废物要分类收集,以利于废物的运输、贮存和处置[11]。

3.2口腔医疗废弃物的运输管理 口腔医疗废弃物的运输是口腔医疗废弃物污染防治的主要环节之一。在运输过程中应当确保安全,不得丢弃、遗漏遗洒口腔医疗废弃物,如果管理不当或者未采取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护措施,则极易造成污染[12]。口腔医疗废弃物应由具有许可证的单位运输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处理和处置,采用全密封安全卫生的专用车辆运输,防止运输中撒漏,运输途中应选择好时间和路线,避开人口密集的地区和交通高峰时运输。运输车辆要经常严格按照卫生部门的规定进行消毒处理,装卸搬运时要稳妥,容器不能倒置,防止废物洒漏和包装破裂,装卸搬运人员要佩带好防护用具,防止传染疾病。

3.3口腔医疗废弃物处理管理 口腔医疗废弃物可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原则[13]。分类收集的废物有些可以分别进行处理,也可以集中处理;有的需要高压灭菌,有的可清洗和化学药剂浸泡消毒;需要进行焚烧处理的可以在医院内设置焚烧炉,也可以设立区域性的焚烧处理站,负责一个地区或几个医院的废物的集中焚烧处理。

3.4实施减量化与无公害化管理 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数量是废物处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通过破碎、压缩、焚烧等手段大大减少废物的体积和数量,缩小运输、贮存和最终处置所用的空间。在处置过程中应遵守各项环保、卫生法规标准要求,杜绝产生二次污染,贮存、运输的废物必须密封,防止飞扬。口腔医疗废弃物存放时间不能过长,以免腐烂产生恶臭气体,未经过处理的不能直接填埋,以免污染地下水,废物焚烧必须使用专用焚烧炉,焚烧烟气应符合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对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口腔医疗废弃物实际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口腔医疗废弃物处置不规范,达不到环境和卫生标准的情况较普遍。对于这些问题及对策我会在下面的个案分析中详细阐述。

4济宁市口腔医疗废弃物处理个案分析及对策研究

4.1济宁市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现状 济宁市区域范围较大,具有典型的研究意义。经过调查,济宁市现有医疗机构169家,其中医院116家,无床位的医疗机构53家,169家医疗机构均设有口腔职能科室,产生口腔医疗废弃物,日产量0.103吨,见表1,表2。

卫生监督在对医疗废物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安全管理上有着不少问题,下面对问题进行总结:

4.1.1组织管理及制度不健全表现在 小规模的口腔诊所无组织及制度,较大规模的口腔诊疗机构虽然有组织制度、但不健全。未建立主管和监管部门,或两者未能协调配合。对医疗废弃物的类别、规范、处置缺乏足够的重视,使组织管理制度落实和执行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未能引起各级部门重视。如:无专职管理部门;医疗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协调、检查、监督职责不到位。

4.1.2分类环节控制不严格 医院医疗废弃物的产生、分类、收集、回收、运输等环节应是一个连续的系统程序,但我们在检查时发现:诊疗后废物混放、混装;如损伤性废物与医用其他废物混放、混装;医用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混送;医疗废物装袋过满、封口不严导致的医疗废物散落等现象依然存在,电梯旁、楼道内、甚至马路上都可见到医疗废弃物留下的痕迹。未建立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或记录不完整,这些为传播疾病埋下了严重隐患。

4.1.3规范操作不严格表现在 诊疗使用后注射器与针头不卸或不分类;一次性治疗配套盘器械用毕不分类混放一起;一次性手套、口杯、纸巾使用后丢弃在生活垃圾箱内等,缺乏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的意识,既没有保护患者,也未到达保护自身健康的目的。

4.1.4对相关人员缺乏相应的培训表现在 医务人员防护认识不到位,防护认识淡化,认为医疗废物怎么处置是保洁员、院务部门、感染管理部门的事,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思想重视;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工作人员的培训,缺乏必要的防护用品及安全防护专业技术紧急处理等知识培训,尤其是医疗废物收集人员,从事医疗废物收集工作的一般是保洁员或物业公司,由于这项工作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人员更换频繁,导致了培训及防护工作跟不上,而针对这一人群的职业健康体检更是无从谈起;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工作人员未经过相应的专业知识及防护知识的培训,素质较差,从而造成了医疗废弃物不规范收集处理。

4.1.5集中处置工作不能全面落实 济宁市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仅3家,收费较高,赢利的目的性较强,与医疗废物处置的公益性及社会性不能较好的匹配,造成了参与集中处置的单位经济负担太重,影响了对医疗废物处理的投入,小的诊所因为费用太高,不愿加入集中处置;而集中处置单位为降低自身成本,经常不能及时清运医疗废物,对不好收费的小单位不予接受,这些都对医疗废物的管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4.1.6医疗废物包装物及容器不符合要求 部分小牙科诊所盛放医疗废物不使用黄色塑料袋,而是随意放在纸箱里或黑色垃圾袋里;部分医疗机构虽使用了黄色垃圾袋,但无警示标识及警示说明;盛放针头、安瓿等损伤性废物的锐器盒使用不普遍,部分单位将针头等损伤性废物直接混入感染性废物盛放在垃圾袋中,有些虽然分类放置,但盛放损伤性废物的容器多为纸箱子或各种小瓶子,都不符合规要求。

4.2城市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对策分析 通过上述对济宁市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的研究和问题的提出,本人意识到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通盘考虑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力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卫生行政部门和环保部门及社会监督部门要在明确划分责、权、利的基础上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合力;对口腔医疗废弃物产生、贮存、运输等全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对城市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提出的对策:

4.2.1加强组织管理完善规章制度 建立由后勤部门负责制的行政管理组织,医教部门、护理部门、感染管理部门协助监督检查。各科室按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标准执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标准。对医用废物有分类收集、分类装置、分类标示。对生活垃圾在公共场所设置带盖垃圾箱,减少医务人员及患者的直接接触污染。每日科室有保洁人员对医用废物收集、分类、运送至医院放置点进行交接记录,每月统计上报。改变目前医院对医疗废弃物管理中存在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现状。

4.2.2加强医疗废弃物设施的建设 建立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排放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建立医用废弃物与生活垃圾定点、定车、定位、定装置、定专人的运输流程;防止医疗废弃物在收集、分类、运输过程中丢失、遗弃或混入生活垃圾,给社会、医院造成污染;开展对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技术研究,变废为用,变害为宝。

4.2.3加强环节控制与规范操作 医院从医疗器材敷料用品使用后产出源头抓起,实行严格的统一采购;科室从领取数量、种类进行把关;保洁员对使用后的敷料废物类规范收集,分类装袋贴标示,定时定点交接给医院负责废物存放处理专业人员;省内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定点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定期规范密封运输焚烧点处理。从而杜绝医疗废物流入社会,达到防止污染源扩散污染环境及危害社会人群。

4.2.4加强与卫生行政部门、环保职能部门的协调 统一省内建立医用废物焚烧处理点。解决目前各医院尤其是离城市较远的中小医院各自为政,购置焚烧炉焚烧医用废弃物,即达不到完全焚烧毁废物,又造成空气质量环境严重污染;解决目前存在的另一现象大医院负担高额回收医用废物费用,中小医院无力交费、无力投资,无处设点,加之经费受限而出现的医用废弃物混杂于生活垃圾中运出医院外丢弃或填埋;医院则应解决好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场所,对贮存时限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并做出判定[15]。反馈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4.2.5加强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宣传教育 在国家危险废弃物的名录中,医疗机构产生的医疗废弃物排在第一位。尤其是口腔诊疗后的医疗废物,如果处理不当,很易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形成交叉感染或二次污染。因此,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弃物相关的宣传普及教育至关重要。开展书面宣传与授课培训相结合;科室检查与纠正不合理的分类、处理方法相结合;强化医院各级各类医务人员对医疗废弃物的重视。使每个医护人员都意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做好个人防护,并积极参与。从而减少和避免因医疗废弃物而引起的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4.2.6加强院务后勤部门的监管力度 确保医疗废弃物从初始产生、回收、分类、装袋、运输、焚烧,做到交接手续等全过程进行重点关注,做到万无一失。并有定时巡查督促管理分工职责,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解决、关注、汇报,防止对医院内外环境造成污染。这样不仅可有效地防止医疗废弃物流失,还可明确废弃物管理各环节责任,起到一定约束和监督作用。

4.2.7加强专业培训与监督治理 对医疗废弃物处置操作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学习,采取有效的职业防护措施,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乳胶手套、专用工作服、防水围裙、胶鞋等,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免疫接种,防止其操作中健康受到损害。提高他们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危害的思想认识,提高在岗责任心,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

4.2.8加强医疗废物包装,贮存管理 科室按要求分类、分别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袋3/4时进行封口或密闭容器,有明显的标识,送至医院固定放置点;医院按要求有医疗废物贮存设施和场所,贮存不超过两天时间,并设有警示标识和防渗漏、防鼠、防蚊绳、防盗、防儿童接触安全措施等,专车、专用、专路线运输,并做好记录,如产生单位、类别、送交科室、日期等。

5结论

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诊疗后的医疗废弃物产量、数量将会越来越多。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了解和认识医疗诊疗结束后带来的医疗废弃物处理问题,离国家对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新法规条例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一个认知过程。医疗机构、医护人员都必须意识到医疗废物正确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在为数不少的医院,医疗部门还未从旧的医疗废弃管理模式中走出来,缺乏正规的实行办法和运行机制。且经济政策、处理废弃物、废水的技术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与医疗技术发展。出现政策管理办法与现实操作脱节,有漏洞、有薄弱环节。因此,我们应在确保诊疗疾病安全的前提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金属类医疗器械,重复消毒灭菌使用,以减少医疗废弃物产量,塑料垃圾产量;减少使用器械中诸多中间环节的污染;改变过去管理、处理模式,向综合治理方面发展去研究和探讨。将医疗废弃物的分类、处理重点放在具有传染性危害的关键医疗废弃物品上。狠抓严格回收--严格分类--严格包装--严格运输四个环节。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医院各部门相互协作与沟通,发挥各部门监督管理职能,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医院医疗废弃物造成的医源性和外源性感染,切断交叉感染途径。减少医疗废弃物给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医院成本的投入,为患者、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清洁、安全的诊疗环境。使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置更趋合理化,并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规范医疗废弃物的管理。使口腔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工作真正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

[2]刘振声,金大鹏.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18-19.

[3]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废弃管理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4]杨彩莲.口腔医疗废弃物的处理[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7,14(1):11.

[5]肖西平,张健莉,黄利虹,等.加强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14-915.

[6]张宝莲,牛淑芳.基层医院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办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6):662.

[7]龚光明,周红芳.医院口腔医疗废弃物管理的实践与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4,15(6):48-51.

[8]王志华.关于医疗废弃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初探[J].中国医院管理,2003,23(8):54-55.

[9]吴舜泽,孙宁,周丰,等.中国医疗废弃物管理处置现状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5,25(1):36-38.

[10]韦爱荣,罗建设,陈风婵.关于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管理探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5,27(3):418-419.

[11]魏玉英.口腔医疗废弃物处置的管理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6,6(20):1748-1749.

[12]姚林燕.依法管理口腔医疗废弃物[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912-913.

[13]贺瑞军.口腔医疗废弃物的种类和处置方法[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6,8(4):42-43.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M].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3:1-5.

[15]陈静,裴红生,凌汉栋,等.医疗废弃管理的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9):1025-1026.

篇2

关键词:医疗废物; 卫生行政处罚; 立案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27-01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避免其对社会的损害,于2003年6月我国颁布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 年第380 号),国家规定医疗废物必须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不具备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条件的农村等偏远地区,应当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的基本要求。但相当一部分中小医疗机构不按规定执行,本案即为一例。

1案情简介

2012年3月12日,邢台市卫生监督所桥西监督所对管辖权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校验现场监督检查时发现,某学校医务室内堆积2箱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没有进行消毒、毁形及定点回收,监督员口头要求其立即改正,并制定了暂缓校验的记录。4月25日对其进行2次现场复验,再次发现其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又没有进行消毒、毁形及定点回收,堆积在治疗室内,其潜在危害极大,属于较严重的情形,违反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应该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进行处罚。遂予以立案查处,拟给予其责令改正并罚款人民币3000元的行政处罚。学校医务室负责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了陈述和申辩,强调该医务室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是为学校服务而设立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这次因学校正在维修房子,使用后的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未进行消毒、毁形及定点回收处理,以前做的很好,希望给予酌情处理。经过我所集体讨论并考虑当事人的申辩理由,于2012年5月9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至医务室,给予该校医务室责令改正并处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当事人不服,进行行政诉复议。

2争论要点

邢台市卫生监督所集体讨论:该医务室属于学校,案件当事人应该是学校,而不是医务室,存在被处罚的责任主体错误;适用的法律条款不当,《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第二款是指逾期不改正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而此案没有显示有逾期不改证的证据,因此撤销处罚决定,重新立案。

3体会与建议

篇3

【关键词】 医疗废物;管理;认知

加强医院废物管理的规范化, 可有效控制疫病扩散传播[1]。为了解县区二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的认知与态度, 随机抽取72家医疗机构进行问卷调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2家基层医疗机构。

1. 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 加盖单位公章后回收。使用Excel录入和分析回收问卷。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72家医疗机构基本情况 在18个省辖市随机抽取72个县区, 每个县区抽取1家二级医院, 共计72家医院。72家医院均为县区级医院, 其中公立医院64所, 占88.9%, 民营医院8所, 占11.1%;综合医院60所, 占83.3%, 专科医院12所, 占16.7%。

2. 2 医疗废物管理部门和人员的设置情况 72家医院, 60家专门设有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 并设有专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管理, 占83.3 %;6家医院没有设置医疗废物管理的监控部门, 但设置了专职人员负责;有6家仅设置了兼职人员负责医疗废物处置, 占8.3%。

2. 3 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认知 72家医院均知道医疗废弃物危害性, 占100%。70家医院了解医疗废弃物处置的基本过程, 高度重视医疗废弃物的处理, 并实施规范化操作。但有60家医院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 占83.3%;58家建立医疗废物交接登记制度, 占80.6%;55家制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占76.4%。

2. 4 人员防护措施状况 72家医院高度警惕开展相关方面工作的回收人员的防护措施, 开展员工防护知识培训的医院占90.3%;实施个人防护措施的医院占93.1%;开展健康体检的医院占93.1%;总体来看缺乏各个防护措施保护认知的机构, 所占比例都低于10%, 见表1。

3 讨论

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通常情况下, 都一般处理医疗废弃物。但是, 医疗废物较一般的生活垃圾更为复杂。医疗废弃物多具有有害物质, 在传染、流行过程中起到扩散疾病的作用, 若相关人员未认识到医疗废弃物的危害性, 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会严重污染土壤、地下水、空气等资源, 同时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带来相应威胁[2]。

在本次研究调查中发现, 县区级医疗机构大部分能够认识到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和规范化管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医疗废弃物管理护士基本明确认识到自我防护的重要性, 因此能够做到健康体检, 同时医疗机构也会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多数护士认为有必要采取防范措施。但真正采取规章制度、规范管理、建立重要性医疗机构的只有少数。且只有

通过研究发现, 主要有以下因素影响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认知:①医院领导层高度重视医疗废物管理, 有较为完善的医院管理, 医务人员较为明确认识到医疗废物规范化处置的重要性。②医务人员的教育程度和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越高, 认识相对较好。③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了解存在差异。主要体现在和自己的科室相关度, 相比之下医院感染科人员对于医疗废物的管理比较清楚, 也比较重视[3, 4]。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的认知, 相关医疗机构必须要加强相关护士的培训工作, 开展岗位针对性的法律法规、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安全防护、应急处置等知识的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针对医疗废物处置中的各个环节, 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工作制度和人员岗位职责。优化医疗废物处理流程, 使之更安全、方便。加强宣传, 全面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 树立法律意识, 责任意识。

总之, 医疗废物处理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科学、规范处置医疗废物关系着整个环境的安全和人群的健康[4]。基层医疗机构相比于三级医院, 在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这对医院管理着和相关监管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周庆云, 刘洋, 朱鲲, 等.蚌埠市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淮海医药, 2013, 31(6):507-508.

[2] 陈月琴. 24所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调查分析.护理研究, 2013, 27(10):3825-3827.

[3] 王淑琼, 周俊容.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的探讨.西部医学, 2007, 19(5):984-986.

篇4

【关键词】手术室医疗废物管理

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区,而医疗废物管理是当前和今后手术室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术室的医疗废物主要是感染性医疗废物,必须做好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1 加强培训与管理

对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建立健全保洁制度,保洁员上岗前由院感染办组织学习培训,入科后由科室指定高年资护士定期组织保洁人员进行学习。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自身医院感染防护知识的教育,安排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和讲座,为新上岗、在职人员进行分层培训,学习引起各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对环境及各种消毒因子的抵抗力、传播途径、有效预防措施等,同时强调做好自我防护,提高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设专职人员负责收集、运输、集中储存医疗废物,并有科室医院感染小组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监督。

2 加强手术室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区分一般废弃物、医用废弃物、特殊废弃物,并分别放置。一般废弃物即为医患人员普通生活垃圾,如:一次性物品的外包装、玻璃瓶、瓶盖等用黑色垃圾袋分装;病变人体组织、实验动物组织、病人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物、废弃药液、废弃敷料、废弃一次性医疗用品(注射器、输液器、采血袋、导尿管、试管等)、以及废弃实验器材、检验诊断性废弃物、废弃的抹布和墩布等属于感染性废弃物,用红色垃圾袋分装,进行无害化处理;特殊废弃物指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废弃物,应随时随地放入黄色污物袋内,加特殊标红和注明时间,送专门部门的专用放射性废物储藏室储藏,在到放射性衰减到无害的程度为止,针头、穿刺针、刀片、缝针等锐器,用后放入防渗漏、耐刺的容器内,并加盖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1]。拿取、回收锐器谨放刺伤;废弃的过氧乙酸、二醛经降解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排放系统。将分类收集器四分之三满的各种医疗废物包装袋由工友送至病区暂存处,再由医疗废物专职人员每天定时用专用密闭车辆密闭容器收集还送至医院暂存处,由取得资质的医永废物处置中心统一处理,用的搬运工具、运输工具均应专用,运送途中严禁废物破损、泄漏、安全送到处理地。

3 做好自我防护

专职管理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具,工作人员接触医疗废物前要穿好工作服、戴口罩、帽子、乳胶手套。医疗废物丢弃过程中如发生分类错误,切忘重新分类,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如接触感染性废弃物或手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接触后洗手或手消毒,如遇针刺伤,应立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尽可能排出血液,同时用流动水冲洗,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必要时注射免疫球蛋白,安时追踪,填卡上报医院感染办公室,进行医学观察。每年机关人员都要进行健康体检,必要时免疫接种[2,3]。

手术室医疗废弃物规范化、制度化地流程管理,并加强监督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其危害,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及手术室工作的顺利进行都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贾峰主编.手术临床护理质量安全控制规范与现代护理技术标准工作手册[M].卫生科技出版社,2007:222-224.

篇5

【关键词】 医疗废弃物;感染;管理

医疗废弃物携带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病原菌或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血站医疗废弃物主要包括成分血袋、实验过程中的废弃物、废液、一次性针头及因各种原因导致的报废血液等,医疗废弃物的管理是血站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贮存、处理的任一环节处理不当,都会造成细菌或病毒的传播和感染[1]。笔者通过对血站各环节产生的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和转运流程进行观察、调查,将血站各环节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均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如下。

1 存在问题

血站各科室在医疗废物收集和转运过程中常存在下列问题:①各科室工作人员未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装袋过满、医疗废物袋口未封医疗废物封口签、特殊医疗废物未双扎的现象,甚至有的医疗废物袋体有破损而未及时更换[2];②部分医疗废物清运工人未经培训上岗,自我防护和消毒隔离意识差,工作中不遵守血站各项规章制度,达不到预防医源性感染的要求,使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③医疗废物装运车不符合运输的要求,医疗废物装运车没有明显标识,密闭性不好,或医疗废物装运车超载而致车盖不严,导致医疗废物袋外漏。此外医疗废物清运车未定期消毒;④医疗废物清运工人、医疗废物与血站工作人员同时共用同一通道。医疗废物清运工人带胶皮手套的手、医疗废物装运车,通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极易造成病原菌的传播,造成交叉感染。

2 管理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可采取下列对策以减少血站各环节医源性感染的发生:①加强对血站各科室工作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科室领导加强科室工作人员消毒隔离工作方面的管理,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分类制度,按要求处理医疗废物;②医疗废物清运工人上岗前进行系统和正规的培训,使其掌握其消毒隔离意识、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血站应加大对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的监管,发现医疗废物转运工人有操作不当的地方及时纠正;③要选择密闭性良好、符合医疗废物装运要求的车辆用于医疗废弃物装运。医疗废物装运车的醒目位置上明显标识,医疗废物装运车应定期进行消毒[3];④应设计单独的医疗废物转运通道,医疗废物转运通道路要有醒目的提示,除医疗卫生废物清运工人外其他人员不得入内,避免医疗废物清运工人、医疗废物装运车与血站工作人员之间的直接接触。此外单独的医疗废物转运通道要定期消毒。对于正在使用中的、没有单独的医疗废物转运通道的血站,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医疗废物转运制度,指定医疗废物转运时间。

3 讨论

血站各科室尤其是流动采血车外采环节的医疗废物转运过程中的管理常存在较多的问题,已成为医源性感染预防和控制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对血站各科室工作人员、医疗废物清运工人的培训,加强对医疗废弃物收集和转运的管理与监督,切实提高预防感染的管理水平,使医源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参 考 文 献

[1] 张艳梅,任红霞,高梅叶,等.血站类医疗废弃物医疗污水处理探讨.临床输血与检验,2009,11(4):368369.

篇6

[关键词]控制;医院感染;护理措施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项,医院感染伴随着医院建立和发展而存在,加强护理管理工作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同时也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现将10多年来,我院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的各项护理管理措施汇总如下。

1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1.1加强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

熟悉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在岗护士、新任护士、进修、实习护士上岗前的必修课,把它作为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之一,要求全体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义务和权利,提高自觉性,把控制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变成自觉的行为。对患者每完成一项护理操作程序都必须要有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规范履行护理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遵守各项规程和制度,使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体现护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水平。夜班操作时是否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在紧急抢救时是否所有处置符合要求,这些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将自觉遵守无菌操作程序、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并列入对护士的考评、对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内容以及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倡导相互监督,有效地提高了全体护士的行为素质,确保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的准确无误。

1.2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中心。在发挥护士长管理职能的同时,尤为注意与重点部门护士长的联系与沟通。根据对重点部门制定的具体措施,重点科室对消毒隔离措施的落实都做了明确的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根据各科特点,重点科室都有自查自检项目,每月重点监测空气、物体表面、消毒剂使用、医护人员手,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护士长及时组织科室监控小组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落实措施。这样一来提高了全体护士的感染管理意识,也使问题得以迅速解决,保证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1.3加强环境物品的管理

规范病区的治疗室、换药室、抢救室的布局,室内坚持每日清扫2次,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存放,专人管理,使用的盘、罐定期消毒灭菌。使用后的氧气湿化瓶、吸痰器消毒后干燥保存,使用后的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都要严格消毒。病房环境以及病房卫生,按规定进行管理,要求晨间护理湿式清扫,扫床刷套每床1套,保持床铺清洁,床单污染及时更换。认真做好出院患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规定不准在病房内清点污染物品,病区拖把分室使用,标识清楚。并加强对保洁人员预防感染知识的教育,保持病室环境整洁。

1.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医疗废弃物的规范化管理是医疗机构普遍面临的问题,2003年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这两个法规,使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废弃物有法可依。医疗废弃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护士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这些医疗废弃物是传播艾滋病、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的重要途径。为此,我院制定了严格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将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损伤性废物置于防渗耐刺的利器盒中,盛装医疗废弃物的专用桶贴有警示标识,废弃物装满容器的3/4时扎口密封,贴上标签,运送至指定的医疗废弃物暂时贮存点,各科室设有专用登记本,每日对医疗废物处理情

况进行登记,并签名,落实到人[1]。

2医院感染部位与护理管理措施

2.1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内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以我院2000~2005年中医院感染总病例统计,下呼吸道感染的构成比为26%~47%,居医院感染之首。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临床因素有(1)大量抗生素应用,导致口腔、咽部定植菌通过吸氧管误吸和胃管反流进入下呼吸道;(2)室内患者多、陪护多,加重空气污染导致室内浮悬致病菌增加;(3)细菌或病毒通过患者咳嗽、喷嚏,以飞沫的形式引起患者之间交叉感染;(4)吸痰、气管插管等侵袭性操作,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屏障,给病原菌进入机体提供了条件。护理措施:严格加强病室管理,减少人员流动,定时通风,在进行护理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有关器具的消毒。

2.2泌尿道感染

患者术后留置导尿,经尿管逆行感染是引起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控制导尿管的逆行感染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内容。护理措施:用庆大霉素冲洗导尿管及引流袋可使菌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还应定期消毒导尿管接头处,对尿道口和创口每日用0.5%碘伏棉球擦拭消毒,严格留置导尿管的无菌操作等,这样可将泌尿道感染控制在最低范围,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2.3输血相关因素的感染

医护人员感染乙肝等血源性疾病时,可通过口腔科治疗、外科手术、内镜检查等造成患者感染;库存血的污染,血液在进入人体之前,有关环节如采血器材、输血器材、注射器、治疗环境、医护人员手、消毒剂浓度以及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等,均可造成患者感染[2]。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对血液和血制品的无菌处理,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密封输血器材,用后灭菌处理;(2)实施标准预防,以降低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微生物传播的危险性。按照洗手指征进行洗手和手的消毒,接触血液时应戴手套、口罩,用过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尖锐器械应放入有标识的耐刺容器中,不要用手拔针头、套针帽,拾捡破碎的玻璃器材,以免扎伤;(3)对高危区医护人员进行预防接种。

总之,医院感染控制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管理程序中,消毒灭菌、无菌操作、标准预防是保障医疗护理活动的基础。所以,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只有做好护理管理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参考文献]

篇7

一、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开展情况

1、医院成立了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兼职人员克服了很多困难,工作认真负责,很好地完成任务。

2、医院感染管理能按照标准进行各项工作,年有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检查工作有记录。

3、各种登记本规范记录,高压消毒物品有记录,消毒包内有指示卡监测、包外有指示胶带监测。

4、医疗废弃物处理有记录,一次性用品用后送污物室有记录。换药室、检查室、治疗室、冲洗室配置脚踩式医用污物桶。各科室统一使用了洗手液,手卫生得到进一步规范。

5、能够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及消毒灭菌和医院环境的监测。

三、存在问题

1、制度完善但执行不力,无专职人员,身兼几职,文字资料操作性不强。院内感染监测不到位。

2、在职医务人员掌控医院感染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有关法规法律掌握不够。

3、重点部门的院内感染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布局不合理,流程不符合要求。

5、医疗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符合要求:各科废弃物乱堆放、收集运送过程存在隐患,医疗垃圾桶未使用医用垃圾袋放置,各科未使用利器合放置针头。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

1、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健立健全组织机构,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年终要有工作总结。并认真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

2、认真对照院内感染控制有关法律法规及文件的要求,同时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本院规章制度并认真组织落实。

3、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管理、个人防护、无菌操作技术等知识的培训,提高全员的素质,争取全院重视并参与这项工作。

4、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工作,不断改善布局及流程,规范器械的清洗、消毒操作规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消毒灭菌效果。以保证医疗安全。

篇8

    关键词: 暴露垃圾;处理

    一、暴露垃圾的简介

    1、暴露垃圾的分类

    暴露垃圾是指在居住区、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处随意弃置的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各类垃圾。

    根据暴露垃圾性质,可以分为:生活垃圾、装潢垃圾、建筑渣土、道路施工残留垃圾、混合垃圾、大件垃圾等;

    根据暴露面积,可以分为:零星暴露,指污染面积在0.2m2以下的零星堆点;成堆暴露,指垃圾已经形成堆积,面积超过0.2m2,少于5 m2的垃圾暴露;成片暴露,污染面积超过5 m2的垃圾暴露

    2、暴露垃圾的产生

    暴露垃圾是由少数单位和个人乱弃废物行为所造成。

    3、暴露垃圾的危害

    破坏整洁、优美的城市容貌,影响城市整体形象;暴露垃圾裸露堆积,易产生恶臭,孳生蚊蝇,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市民的清洁、适宜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暴露垃圾的责任划分

    暴露垃圾区域管理责任的划分,体现“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的管理效应,以块为主、条块配合治理的办法,明确责任边界范围,集中力量管好社区、管好公共区域,全面实现暴露垃圾治理机制有效运行。

    按行政属地化明确管理责任:暴露垃圾治理由区域政府负责,相应的区域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具体履行管理责任。下一级失职由上一级承担责任,相应的区域市容环卫部门必须履行管理责任,保证暴露垃圾治理达到无缝隙管理;暴露垃圾乱弃者不明,由所在地的市容环卫管理部门承担清除责任。承担清除责任的管理部门应组织查明乱弃者,并按有关规定处罚。

    三、市容管理现状和问题

    1、历年来市场化的探索。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通过几轮事权下放,形成了目前以市、区(县)两级管理的职责分工,在推进市场化进程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是管理层与作业层分开。市和区(县)所属作业服务单位积极推进“政企、政事、事企、管理和作业”四分开。二是探索服务市场开放。各区在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和公共保洁领域已开始实施内部招投标选择作业服务单位,适度引入竞争机制。三是社会资本加入。已建成运营垃圾中转站。四是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一定进展。在法人治理结构、产权制度、公司运行机制和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和实践。或转制为保洁服务责任有限公司,或实行民营化改制。

    2、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上看,本市市容环卫行业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仍相对滞后,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制约了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市、区(县)职责和事权调整滞后。生活垃圾产生、收集、运输、处置产业链被管理体制分割,区(县)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源头减量动力不足,统一、开放的环卫作业服务市场尚未形成。二是作业单位的事业性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绝大部分作业单位仍为事业性质,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缺少竞争与淘汰机制。同时,环卫行业的特殊性又使得现有作业单位富余人员现象严重。三是环卫作业服务市场相对封闭。缺乏统一的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现有的部分作业招投标仅局限区域内部范围,垃圾清运、道路保洁作业服务招标的比例不足5%,垃圾水运作业服务则是独家经营。四是市场监管仍沿袭传统模式。市、区两级市容环卫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能不明晰,职责界面不清。由于环卫作业分散性、流动性、时效性,面对市场化运作的新格局,管理部门缺少管理经验,缺乏监管手段,相关的法规和规范也不完善。

    四、暴露垃圾的治理的实施方法

    (一)完善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的市场监管机制

    1、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市容环卫作业服务的政府采购制度、市场作业任务的招投标制度、资本进入的市场准入制度、行业内的中介制度等。通过面向社会的招投标组织采购,逐步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2、建立作业服务交易有形市场。在市市容环卫局建立市容环卫作业服务招投标办公室,加强招投标的管理工作。各区(县)根据实际情况,推进和建立作业服务交易市场,有计划地提高向社会公开招投标的比例。

    3、加强政府对作业服务市场的监管。确定专门部门负责对市容环卫质量监管和环境监察的综合管理;同时,制订和完善市容环卫设施项目的咨询、评审制度,推动设施建设市场规范、有序的运行。

    (二)暴露垃圾的治理步骤

    暴露垃圾治理实施步骤,原则上先生活垃圾、装潢垃圾,再渣土垃圾,然后其他性质垃圾;先内环和中环,再外环以内,最后其他区域;先市政道路(不包括弄堂,社区内道路等),再居住区;先市级层面启动,再区级层面启动,然后街道、镇级层面。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生活垃圾、居民装潢垃圾等城市垃圾;区域范围为内环线以内。

    第二步:扩大到近期产生的全部倾倒垃圾;范围扩大到中环线以内。

    第三步:再扩大到一年左右所产生的暴露垃圾;范围扩大到全市城市化地区。

    第四步:对历史上形成的垃圾堆点、仍存在污染和市民反映大的垃圾堆点进行治理。

    (三)推进建立生活垃圾收费制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通知,结合实际,分步实行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拟先征收单位生活垃圾处理费,然后逐步在居民中推行,促进源头减量,推进本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化、市场化进程。

    (四)暴露垃圾治理实施归口管理

    1、暴露垃圾信息处理,市级行政由市容环卫局(环卫管理处)负责、具体行政事务由市废弃物管理处实施。

    2、市局环卫管理处与废弃物管理处对暴露垃圾信息处理采取信息在线对接。

    3、在信息处理中,超出废弃物管理处处理权限的部分信息,应及时报告市局环卫管理处,由市局环卫管理处按照快速处理原则,视情况请示市局领导后处理。

    4、对重大的、敏感的处理结果信息,由市废弃物管理处报市局环卫管理处或市局办公室请示市局领导后处理。

    (五)加强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信息处理

    1、对暴露垃圾专项信息,各区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与市废弃物管理处直接对接。

    2、区领导对暴露垃圾处理批注意见的信息,应报市局办公室或市局环卫管理处,同时转市废弃物管理处的,应注明已报市局办公室或市局环卫管理处。

篇9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机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护人体健康,随着《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对医疗废物进行规范性的管理已成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主要任务。如何对医疗废物做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医院感染科做为全院医疗废物管理的监督部门,对具体执行部门有指导、监督、管理责任。

从2008年4日开始本院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 主要进行医院感染、医疗废物的管理、消毒隔离、垃圾分类收集、保护措施、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培训,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对医疗废物进行科学管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管理

1.1 明确职责,自觉增强管理意识 在一个医院机构中感染科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执行。医护人员的感染知识培训,医院感染潜在隐患的早期发现,及时应对和提早防范都是由感染科布署完成的。它是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所以做为感控人员要自觉增强管理意识。自行建立了日巡视制度,检查医院各科垃圾分类情况,生活垃圾与医疗垃极区分情况,医疗废物消毒、回收情况,以及垃圾暂存处管理情况。

1.2 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医疗感染管理规范》制定详细的医疗废物分类、回收管理制度,制定各级护理人员在医疗废物管理中应遵循的规则,清洁卫生员的工作要求等。

1.3 医护人员的培训 医护人员是参与做好医疗废物管理的关键。首先要注意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觉依法行事,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这一薄弱环节,采取有目的、有计划的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学习,并定期检查组织考核,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对他个人及医院、社会的重要性。严格的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责,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从而加强了职业防护,确保了人体的健康。

1.4 保洁人员的培训 保洁人员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又不懂得医院感染知识,对医疗废物与危害性不了解,致使医用、生活、感染性垃圾未做到分类处置和密闭运送处理,各类垃圾混放、垃圾袋重复使用、垃圾桶不及时保洁等问题。这些都增加了医院环境污染和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性。为保证医疗废物的规范化,本院定期组织认真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并示范指导,要求他们熟练掌握和熟记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贮存、处理过程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到医疗垃圾分类处置,及时清运,使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措施得力、监管到位

1.5 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何谓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扩散和泄漏有何公害,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并在病区的生活垃极筒旁设置了小型医用垃圾筒,避免了棉签胶布随手扔或与生活垃圾混放的现象。

1.6 专人负责、严格管理 指定高年资护士做科室感染监控员,对科室医用垃圾处理实行全程监控,定期对感染监测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全面掌握理论知识和规范规程,感染监测员应及时检查督促各级人员,并积极与感染科联系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1.7 医疗废物的处理

1.7.1 锐利废物的处理 每科放置一个锐器盒,主要用于收集一次性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动静脉留置针头、手术刀片、备皮刀片、麻醉穿刺针等锐利废弃物。下班前护士封口、注明科室名称、日期、并签名,由专职人员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2 玻璃类废物的处理 多年来护理人员在操作中,保洁人员在处理垃圾时被玻璃扎伤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本院在科室设置了一个玻璃类专用收集筒,专门标记。每日下班前,袋密封,帖标签,注明科室、日期、签名、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3 废弃的病理组织、手术标本处理 在手术室污物间里,设置垃圾桶,并贴上标签。处理患者的病理组织、手术标本前要与患者家属沟通、征求家属意见、书面同意后方可做为垃圾处理,置于专用包装袋、外贴标签,注明种类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床号、日期、收回和洗手护士的姓名,然后放专用桶里,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4 非锐利废物的处理

即未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废物(一次性无菌物品包装袋、药品包装袋等)下班之前封口、帖签,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5 感染性废物的处理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棉签、纱布、纱条等,集中放置,下班前封口、帖签,每日由专门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

1.7.6 一次性用品的回收处理 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必须按要求分类放置,决不可混入生活垃圾,也不得随意丢弃,专人发放、专人按数回收,先消毒,后毁形,每日由专职人员统一回收,交接双方签字,避免流入社会,污染环境和回流市场引起医院性感染、造成社会公害。

2 讨论

2.1 依法严格管理

要求坚定决心,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依法行事,依法管理,对于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坚决处理,不留隐患。

2.2 建立健全的制度 由于制度健全,措施完善,使科室各级医护人员,执行各项相关操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各级医护人员都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医用废弃物分类放置、处置,使医疗废物处理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2.3 改变了科室各级工作人员的不良习惯 由于科室各项操作规范化,并采取逐级带教方式,使科室各级人员都熟练掌握,并经常检查,督促,从而改变了不良习惯,做到了规范化处理医疗废物。

2.4 全员教育 提高了各级医务人员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科室将医疗废物的相关知识及医院感染知识作为在职护士的培训内容,使各级护理人员都认识到管理好医疗废物是预防和控制医疗感染的关键。

2.5 加强工作人员的自身防护 医疗废物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各种污染针头、刺伤是医院内传播乙肝、丙肝等的重要途径,所以医疗废物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对社会、环境、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故本院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增强了工作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从而减少传染病传播,控制医源性感染,确保医疗安全、降低感染发生率,最终有效地提高医疗质量,及对周围环境的无害化处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参 考 文 献

[1] 任小英,邓敏.护理工作中针刺伤调查及对策.中华感染学杂志,2003,13(3):258.

篇10

关键词:医疗废物;规范管理;医院感染控制

在救治患者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如果处理不当 ,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的传播。随着人民群众对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国家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力度日益加大,良好的医疗环境已成为百姓判断医院等级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医疗废物的安全、规范管理已成为控制院内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主要内容。

1 建立管理机构,制定各项管理制度

为了使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我院严格执行国务院第380 号令《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第36号令《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以及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监控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由医务部、护理部、院感科、 总务科、保卫科以及主要临床、医技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委员会成员,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职责和质量考核标准,并下发各科室,指导各科室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同时,院长还与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签订了医疗废物管理责任书,实行层层负责、责任落实制。

2 专人监督与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隶属总务部主管、医院感染管理科监督管理的模式。固定医疗废物专职人员,设立了医疗废物管理办公室,全面负责医疗废物收集、转运、暂时贮存等日常工作。医院在专职人员的待遇方面给予了重点关注,为专职人员提供了合格的防护用品;建立了专职人员健康档案,每年进行1次健康查体,并为乙型肝炎抗体阴性者免费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3 严格按医疗废物的处置流程进行管理

    3. 1 产生地的管理  各科室严格按照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和我院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流程》, 将各自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分别置于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 药物性废物的专用容器内。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和包装袋上必须有警示标识,包装袋为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黄色塑料袋,当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 4时,袋口进行有效封扎,防止泄漏和遗撒。每个包装袋外均有中文标签, 标注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由专职人员负责,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 用密闭的容器和车辆下科室收取并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同时填写内部交接转移联单, 内容包括:送交日期、科室、种类、数量、包装情况等, 交接双方签字备查。运送人员在运送医疗废物前, 必须检查包装袋或容器的标识、袋口的封扎是否符合要求, 不得将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点。

    3. 2 规范管理  医院投资修建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疗废物暂贮间,暂贮间内配备了病理性废物低温储存柜, 具有防火、防鼠、防蚊蝇、防蟑螂以及相应的清洁消毒设施。医院还为各科室购置了脚踩式医疗废物收集桶和防护消毒用品,制作了各种警示标识、标签等。

    3. 3  按要求处置,做好记录  我院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规定,每1-2天向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移交分类收集包装好的医疗废弃物。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及时填写医疗机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交接双方签字存档备查。

    3. 4 暂贮地的管理  医疗废物处置专职人员每天必须对暂贮间的地面、墙壁、收集箱进行擦拭和冲洗消毒,空气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1次/,每次1小时,并有记录。每次收集运送工作结束时,在指定的地点对运送工具进行清洁,并用1000 mg/ L 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车厢内外。

    3. 5 统一标识,统一模式 为了使全院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统一、 标准化,我们对各科处置室的污物处理进行了规范管理,制作了统一的标识,如 “感染性废物” 、“损伤性废物” 、“生活垃圾”、“输液瓶” 等。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固定位置、固定容器,加盖密闭存放,有效杜绝了医疗废物与其他废物的混放现象。

4 加强重点科室的管理

对一些存在高危险因素的科室如感染性疾病科、检验科、艾滋病筛查实验室等,我们实行重点和细化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处置流程,规范处置。对感染性疾病科,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将传染病患者产生的所有废弃物置于双层专用包装袋内,经有效封扎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医疗废水经含氯消毒剂有效消毒后排放。实验室产生的废弃标本、培养基、菌种、毒种等,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就地进行高压灭菌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1]。

5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和考核

为了强化各级各类人员的管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由院感科专职人员负责 ,根据不同的工作岗位、不同的人群,分层次、有重点的进行培训。培训对象包括医务人员、 后勤人员、 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卫生保洁人员、新上岗人员。

    5. 1  医务人员的培训  培训的重点内容:法律法规、医院制定的管理制度、职业防护措施、医疗废物管理流程、职责、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等。培训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通过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控意识,推进了医疗废物管理的整体工作。

    5. 2  后勤人员和医疗废物专职收集人员的培训  后勤人员和医疗废物专职人员参与医院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暂时贮存等工作。因此,我们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医疗废物的管理流程、分类收集、转运、暂时贮存、暂存地的清洁消毒、职业安全防护等方面,每年定期培训和考核,不断强化他们的规范处置意识,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安全有序。

    5. 3  新上岗人员的培训  对于实习、 进修、 新调入和分配人员,重点进行法律法规、 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的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上岗。

    5. 4   卫生保洁人员的培训  医院的卫生保洁人员流动性比较大,人员不固定,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在工作中的防护意识和消毒概念较差。为此,我们不定期组织培训,培训的重点放在职业防护和消毒隔离方面。在培训中,以现场施教为主,教会他们处理污物时如何防护、洗手、消毒,发生职业暴露时如何处理等等,不断强化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5. 5  规范患者的行为  为了规范患者的就医行为,我们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宣教,例如制作一些具有引导图 案的提示,张贴在检验科和门诊等候区的显要位置,提示患者和家属将手中的棉签、棉球等废弃物丢入套有黄色塑料袋的医疗废物收集桶内。在对住院患者的宣教中增加了医疗废物管理的内容,确保了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我院的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实行院、科两级负责制。科室的管理,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做到职责明确、责任落实。院感科负责对全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监督管理,坚持每周1-2次巡查和月考核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向科主任、 护士长反馈,并指导科室进行整改,科主任、护士长在质量考核记录单上填写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院感科根据科室的整改情况进行复查,直至整改合格。对多次检查屡教不改者,按医院的处罚规定进行处罚,并与绩效工资挂钩,同时,在院感监控信息上通报批评,引起全院的重视。

由于管理规范,采取的措施科学、有效,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所以,在医疗废物管理和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医院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实践证明,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的规范化管理,是体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医院环境,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