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概念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概念

篇1

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构成中国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格局。在主格局主宰之下,长三角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首都经济圈等加速形成与发展。因此,2005年将是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年。

区域经济雏型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它风风雨雨走过了20多年。这20年间区域经不断发展、壮大,如今又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一阶段区域经济任务是:以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体制为前提,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和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建立区域发展和创新环境为基础,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充实知识与技术资源、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提供均等社会福利为重点调整区域政策,实现区域经济的更大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最根本的方向不是采取复杂多样的区域政策割裂全国统一大市场,扭曲市场机制的调节机能,而是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调节区域分工、产业空间布局等方面的调节机能。区域经济政策的根本方向是完善、补充和引导市场,而不是取代市场。

为此,本刊编辑了一组区域经济的稿件以飨广大读者。

“三大块”经济区的划分及基本内涵

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经济体系,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我国作为拥有辽阔疆域的经济大国尤其如此。笔者试将“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等各个局部地区,与东中西“三大部”经济区的全局结合起来,将区域经济由以往的“三大部”划分为以下的“三大块”:

第一块:以“珠三角”城市群为龙头的泛珠三角经济区。即在目前提出的“9+2”泛珠三角构架的基础上,再增加湖北、重庆和三省市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广州、深圳等14座城市为经济中心,以厦、漳、泉等福建沿海岸城市为副中心,辐射带动粤、闽、琼、桂、湘、鄂、赣、渝、贵、滇、川、藏等省(市、区)众多城市和广大内陆腹地的经济区。

第二块:是以“长三角”城市群为龙头的泛长三角经济区。即以上海等15座城市为经济中心,辐射带动苏、浙、皖、豫、陕、甘、宁、青、新等省(市、区)众多城市和广大内陆腹地,形成东联沿海、西接亚欧大陆桥,全国最大城市群带最大资源富集区的经济区域。

第三块:以环渤海城市群为龙头的环渤海经济区。即以京津为发展极,以青岛、大连、济南、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等中心城市为经济中心,形成沿海、沿路多条轴线“扇形”产业布局的经济网络,辐射带动辽、鲁、冀、晋、吉、黑、内蒙等省(市、区)广大内陆腹地的经济区。

按区域经济划分为以上“三大块”的设想,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每个经济区现有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都相当接近;泛珠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人均指标虽小一些,但其增速最快,说明其发展潜力巨大。因而无论是总量指标,还是人均指标都存有潜在增长因素,“三大块”经济区基本上处于同一竞争平台,这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十分有利。但在各个经济区内部,则应是一种有机结合、相互协调的财政经济利益共同体,其经济架构的基本特点和要义是:

――经济中心的主导性。各区域经济中心带有广域行政的性质,不仅对本区域内经济起带动、辐射的龙头作用,而且采取统筹规划、论坛、协调会或达成区域性法规、协议等多种合作方式,直接组织、指挥、调度和主导本区域内经济建设的协调运作和发展。

――资源优势的互补性。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明显的资金、技术和更加接近国际市场等方面的优势;中西部矿产、物产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且具有广大内陆腹地国内市场上的优势。形成东部强势地区带中西部地区的新的“三大块”经济区格局,就是要改变原有对各经济优势纵向切割、相互隔离的局面,实现横向东、中、西部地区要素和资源优势互补。

――产业结构的协同性。防止和避免多层次、多单元产业重构与无序竞争,在“三大块”每个大的经济区域内整合产业;本着效益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工业、农业、服务业协调发展,使经济发展过程成为产业不断提升和效益不断提高的过程。

――财税分配的均衡性。在“三大块”经济区之间,财税分配体现效益与竞争原则,形成竞相发展的态势。但在各块经济区内部,财税分配的第一要义是体现社会公平,做到各省(市区)人均可用财务基本一致,以经济区域内部利益的一致性,确保其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要素资源的互补性和经济中心的主导性。

形成“三大块”经济区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构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紧密型经济区,把加快东部地区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推进西部大开发三者综合起来,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之中。这样,既能打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单兵突进和市场分割的旧有格局,又使“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获得新的广阔的发展腹地,因而对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和效用。

首先,构建“三大块”经济区,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要求。构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实质上就是要由先一步发展起来的“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沿海地区,分别在同一个经济区域内,直接带动和帮助内地广大落后地区的发展。沿海分担内地改革开放的重任,内地共享沿海率先发展的成果。

其次,构建“三大块”经济区,适合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的总趋势。构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目的就在于形成沿海连接内地,与国际大联通、大进出、大交换的格局,促进东中西联动发展。

第三,构建“三大块”经济区,能大大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作为区域经济总体素质的综合反映,主要表现为产业群体优势、企业规模优势和产品质量优势,而这些优势又取决于区域分工与协作的程度和范围。自西向东划分为“三大块”经济区,实质上就是拓展横向经济联合与协作的广域空间,促进内地资源、劳动力优势与沿海资金、技术优势的结合与互补。

第四,构建“三大块”经济区,能比较实际地解决地区差距问题。将区域经济划分为“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并在同一经济区域内调节地方财税收入,使各地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一致。这样,便于把解决地区差距问题的重点,集中到收入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关节点上,使缩小地区间的差距变得更加实际。

第五,构建“三大块”经济区,有利于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构建“三大块”经济区,就是要在国家宏观与省市区中观层面之间,为改善和加强宏观调控增设一个新的调控平台,形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自调机制。

促进“三大块”经济区形成的政策措施

首先,确立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发展新理念。新一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在经济区划和布局上,一定要调整到“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块”经济区上来,分别形成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为经济中心,以相应的中西部广大地区为经济腹地的“三大块”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关键在于经济利益的一致性。为什么多年来各级各地区之间,市场封锁、争抢资源、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无序竞争的行为,一直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和遏止,因而至今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的经济区。究其原因,主要就是财税分配的不一致性。因此,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在“三大块”经济区内部,切实做到各级各地区人均可用财力基本一致,共享竞相发展的成果。这也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分税制财税体制的基本做法。

其次,组建强有力的区域经济协调机构。应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三大块”经济区各省市区分块参与,建立具有相当权威性的“1+3”(国家规划+泛珠三角、泛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区域规划)区域统筹规划办,担负起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协调利益等主要职能,分别负责协调解决本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布局、城市规划、环境治理、产业整合和利益调整等重大问题。在统筹规划办领导框架下,还应有多个层次的协调机制。

篇2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27―0017-02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教师的素养如何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贯彻、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也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要求。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焦点问题做了一些梳理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新课改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

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化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使得新的化学课程能够更加全面精准的展示学生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化学科学素养。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笔者调查河南省郑州市十二所中学的化学教师,发现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化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自主学习专业发展。在化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化学老师未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呼唤教师自主发展。“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反思――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交流――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经验中完善自己;研究――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超越自己;实践――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场所。教师在化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从这五个方面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对于学生,有如太阳对于宇宙,是推动整个学校机器的力量的源泉。”化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化学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化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成功转变对于化学新课程改革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化学教师要有正确的学习―教学观。“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方式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生并不只是轻松地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现有的知识,而是学生利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知识的联系,进行再造、建构的过程。同时,学习还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关,这种相关不仅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还体现在与“真实的生活”的关联上。所以,化学教师应该深刻的把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所讲内容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活动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机会。

其次,化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基本含义是,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只有这样看待学生,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从而有力的推进课改。

新课改还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还应该是新型的、社区型的教师。

进行化学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前提。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深刻理解理论,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把观念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3.化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目标的实现体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渗透。教育目标的达成要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来落实。化学教学目标要通过化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以“氯气”为例,也就是说课程的三个维度都应该得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通过事例的导入、概念的推理,让学生对氯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讲,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了解氯气的性质和特点,有什么用途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看,通过氯气运用于工业生产,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福音,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情感,以及服务社会的思想。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与新课程同行,做新时代的化学教师。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化学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化学教师随之做出了一些根本性的转变,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焦点素养的关注上,还要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不断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员,无疑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先行者。”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化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做一名永不掉队的合格教师。陶行知也曾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一文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化学教师尤其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要不停的学习和了解科技创新带来的化学理论和实践,了解化学为人类带来的最新福祉,让学生体味到化学在现实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魅力。

2.化学教师要成为化学教育的研究者。以前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分化与对立,专门的教育研究者试图把自己的成果推荐给教师,以使教师遵从他们的理论去搞教育。“而教师在研究者眼里,又常常被指责、被贬低,进而形成了‘自卑情结’,以致‘教育研究成果越丰富、越复杂,教师对教育的思想越简单’”。 结果,教师就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教书、上课,搞研究与他们无关。这种思想无疑阻碍了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因此,就出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脱节和不融合。对于其它学科是这样,对于中学化学学科更甚。化学学科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它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方面要求更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理论的检验,更是理论创新的基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理论观念的倡导者应当和教师建立共生共荣的关系,教师应成为教育科学团体中的一员,应当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就是说,化学教师不仅要做被研究者,还要做研究者。化学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和敏锐地观察教育规律,参与新课改活动,真正的实现“教师即研究者”。同时化学教师要针对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化学教学规律,架起一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推动中学化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社会永续发展,课改亦永无止境,这也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笔者相信,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反思,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终将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著.教育漫画[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4).

[3]杨骞.教师专业发展“五部曲”[J].教育研究,2006,(1).

[4]单中惠.教育小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2).

篇3

伴随我国区域发展的不断推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得到更多重视。本文以近五年的文献综述为基础,分别从国外研究发展、国内研究进展及趋势、国内典型实例研究三方面,对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现实背景、核心概念、基本观点、理论进展、具体问题等进行梳理归纳,并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未来研究予以展望。

关键词:

区域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文献

1引言

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伴随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类跨行政边界的公共事务与公共问题持续涌现,对传统的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行政管理造成挑战。在此背景下,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迅速引起了一批学者的关注与探索。总体看,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源于欧美,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研究理论及方法,能够运用于欧美有关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典型如欧盟各国的一体化发展研究等。相比之下,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在我国产生和兴起的时间还不长,尚未形成较为规范的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1]。在此过程中,虽然区域发展政策不断调整、有所平衡,但各种各样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仍然大量存在,体现出我国区域发展及其管理存在着差异化、复杂化特征。在我国当前的区域发展格局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增长极[2]。但即使在这些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较高的代表性区域中,区域公共管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制约着区域整体的发展。因此,梳理国外特别是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而明确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存在问题和未来走向,显得十分重要。

2国外研究发展

20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率先开启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总体而言,“欧美学者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和多角度研究视角”[3]。其研究主要集中于:

2.1区域经济学研究

欧美学者关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如何发挥区域政府或其他区域组织在调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区域发展理论随之兴起”[4]。随后胡佛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学者赫希曼指出,“区域中的核心区域在发展中会通过滴漏效应带动周边区域发展。而周边区域的资源流入核心区又拉大了周边区域与核心区的差距”,这一理论为“核心-边缘理论”[5]。针对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刘易斯对“城乡两种经济结构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6]。

2.2政府间关系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4-6],西方学者对政府间关系更为复杂的联邦制国家结构研究相对较多。保罗増多麦尔曾研究了政府间横向与纵向的关系问题。蒋永甫等研究者提到,“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大背景下,国家的政府间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地方治理运动凸显出来。这是因为,民族国家的权力有相对缩小的趋势在多层治理结构中,地方组织的功能和作用被大大强化,相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地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更具有回应型。”[4]。

2.3政府间竞争研究

政府间关系研究的理论起点是:在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的情况下,政府间的竞争关系是难以避免的[4]。结合现有研究,政府间竞争理论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4-6]。并且,政府间竞争存在多个层面,通常以中央政府竞争和政府主体间竞争为主。D.诺思的核心思想是国家间经济绩效竞争,实质也是制度层面的竞争。因此,政府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提供有效率的组织经济活动的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上[6]。柯武刚和史漫飞认为国家开放政府就会相互竞争。而哈耶克、蒂鲍特等人探讨了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蒂鲍特提出“用脚投票”理论。布雷顿对联邦制国家的政府间竞争做了分析,明确提出“竞争性政府”的概念[5]。

2.4地区竞争力和区域创新研究

在地区竞争力研究方面,M.波特发展了如“国家竞争优势”,“地区的竞争力”等经典理论。在“问题区域”和区域创新研究中,帕特南、摩根等对其进行了探讨。学者们认为:地区政府公关制度绩效的差异,与地方的社会资本存量息息相关[4]。帕特南的研究,开创了区域发展中的“宏观社会资本”研究途径。摩根探讨了“学习型区域”问题,认为区域的竞争与发展要看其制度学习、制度模仿和制度创新的潜质和能力[6]。

3国内研究进展及趋势

3.1区域公共管理概念研究

国内学者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尚未形成系统的解读。国内现有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内涵的研究分析;二是梳理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与其他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3.1.1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的含义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建立在“区域”概念的基础上,陈瑞莲等将“区域”定义为“基于地理或经济边界的同质性区域,可超出行政区划的限制,包含多个行政区域或层级”[7]。蒋永甫等在《区域公共管理导论》中提到,“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区域更多是由人类经济和政治活动扩展而成的。”梁帅认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区域基于行政区划又不被行政区划限制”[8]。与以经济区域作为重点的研究不同,雷颖剑认为,“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区域既可以是社会区域和行政区域,也可是自然区域和经济区域,这些不同类型的区域都有公共管理问题”[9]。总体而言,研究者们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中“区域”含义的理解较为统一。首先,“区域”的概念建立在行政区划概念的基础上,并且也以地理区域或政治区域的划分为依据;其次,强调一种超越行政区划的综合性概念,且突出了经济区域的重要作用。

3.1.2区域研究相关概念梳理

区域研究主要涵盖三个核心概念:“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治理”。研究者们通常将区域公共管理的概念置于整个区域研究的过程中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讨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区域问题的研究以“区域行政”概念为基础,张紧跟与陈瑞莲将其定义为,“区域行政指一定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促进区域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寻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更优的公共服务”[10]。相比较而言,陈瑞莲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以区域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区域公共管理部门,为解决特定区域内的公共问题,实现区域公共利益而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现代治理的社会活动”[6]。刘仁春认为,“区域公共管理是在‘复杂性社会’生态环境下,区域内多元主体通过多中心混合治理模式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为实现区域公共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治理制度安排”[11]。伴随区域公共管理的发展,“区域治理”概念也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杨心怡认为“多元化、多中心、网络化、协商与谈判等思想是各种治理定义的共同特征”[12]。陈瑞莲认为“区域治理指政府、非政府组织、私人部门、公民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为实现最大化区域公共利益通过谈判协商等方式对区域公共事务进行集体行动的过程”[13]。对比相关概念,“区域行政”与“区域公共管理”的区别体现在管理主体的单一性与多样性。“区域行政”强调以政府作为单一主体而“区域公共管理”所涵盖的行动主体内容更多元化,“区域治理”则强调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三者之间是一个逐步递进演化的过程。

3.2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成果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以政府间关系研究、区域行政问题探讨、区域创新研究以及实证研究四个研究视角为基础,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3.2.1政府间关系研究

有关政府间关系的研究,大部分研究者对政府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及协调进行了深入探讨。陈瑞莲提到,“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政府的合作已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的重要发展态势”[14]。张紧跟也认为,“协调政府之间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协调地区间的平衡发展,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也是公共行政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15]。林森认为,“对地方政府合作的探讨有助于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消除地区之间的差距,缓和资源浪费矛盾,但在地方政府合作过程中却又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16]。同时,部分研究者也以政府间不良竞争为研究视角探讨政府间协作问题。刘轶男认为,“地方政府只是被动的接受中央政府的行政安排而联系较少,因此合作领域受到一定的限制,相邻地方政府间会出现恶性竞争,损害双方利益”[17]。

3.2.2区域行政问题研究

陈瑞莲曾探讨我国区域行政问题,她认为“区域行政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政府管理实践的现代化”[10]。但目前国内区域行政发展研究较为有限,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正如张紧跟等所说,“中国区域行政的研究成果还不多,一方面因为人们没能对区域行政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另一方面因为在行政学研究中,以政府为研究对象被简单的引申为以国家/行政区划为思考问题的基点,较少能够超脱于国家之上考虑管理问题”[7]。

3.2.3区域创新研究

区域创新研究在区域公共管理领域中已受到较多关注。谢宝剑针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及未来创新方向进行了总结研究[18]。陈瑞莲以泛珠三角为例,多方位探讨了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14]。近年来,也有研究者对制度创新进行了探讨。范永娜认为,“新型的治理形态,要求政府打破行政区划的枷锁,建立健全行政区行政的制度与机制,在坚持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呼声中奠定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基础并构建出其政策框架”[19]。商曼认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中推进制度创新的有效途径一是管理观念的创新,二是区域公共管理政策的保障,三是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发展[20]。赵秋兰等则提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路径主要有四: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加强和完善有关法制建设、促进区域政府间的团结合作以及改进政府绩效评价体系[21]。从国内现有区域创新研究发展现状看,相关研究者一方面对区域创新研究的宏观发展进行了梳理总结,另一方面也以具体事例作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区域创新的内容。针对区域创新实现路径的研究,也为区域机制创新提出了更多样化的路径选择。

3.2.4实证研究

虽然国内有关区域公共管理实证研究已开展数年,但取得的研究成果较为有限。虽然近年实证研究数量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但就研究内容而言,各实证研究间关联度较低,未形成一个完备的研究框架。同时,相关研究所涉具体实例多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为等典型区域内。

3.3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发展路向

由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研究尚未成熟且起步较晚,研究者们就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未来的研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与构想。

3.3.1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在我国复杂的地域与人口条件背景下,国内各区域间发展差距较大。为更好地实现区域间共同发展。陈瑞莲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以从地方发展权、发展行政学、制度分析、政府战略管理等多个视角展开”[5]。

3.3.2区域公共政策研究

对区域公共政策的研究能够更好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扫除贸易壁垒进而获得收益。谢宝剑认为我国区域政策的不足在于: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区域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区域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18]。

3.3.3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重点的区域研究问题。陈瑞莲在其研究中强调城乡二元结构问题。“中国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经济行政区域之间存在着短期难以弥合的制度缺失,进而需要两种功能区域之间进行制度协调、制度创新、制度重构问题”[5]。

3.3.4区域政府间竞争研究

依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我国研究者对于区域政府间合作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但其中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区域政府间竞争的问题研究。作为一种易引发区域性冲突与矛盾的公共行为,此研究问题应当引起更多研究者们的重视。

3.3.5区域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

区域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与上述区域政府间竞争研究均属区域政府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但两者在研究角度和关系的对比方向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研究者们的重点由区域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对比转变为横向的合作研究也成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必然趋势。

3.3.6区域发展与行政区划变革研究

行政区划是对行政区域的重新整合,不仅改变各区域在地理行政区划上的分配,同样也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蒋永甫等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如何突破行政区划的刚性约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行政区划变革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4]。

3.3.7“问题区域”的公共治理研究

“所谓问题区域,就是患有一种或多种区域病的区域”[5]。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导致诸多问题区域开始出现。虽然近几年国内区域公共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有所突破,但研究者更多关注发展较快较好的典型区域,而对问题区域的研究较为有限。

3.3.8流域公共治理研究

流域公共治理因所涉地理区位较大而情况各异,所产生的环境问题更是显得尤为突出。例如近几年很多研究内容均涉及到流域公共治理问题,如长三角,珠三角等。总体而言,国内流域治理的相关研究在内容上研究领域较为分散且不系统,相关研究仍有待补充完善。

4国内典型实例研究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关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发展的基础研究,二是对相关区域管理实例的分析与探讨。据现有研究,研究者将国外区域发展实例作为参考,对我国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如对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的经验研究[3;25-26]),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国内区域实例研究,以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的区域发展为典型代表。然而,我国的实例研究仍系统性不强。在近几年我国典型区域发展研究中,研究者们所研究的问题较为复杂多样,研究角度较为分散,使得研究问题难以对区域发展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我国典型区域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为例,在近五年的核心文献中,研究者们对区域问题的研究角度整体上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基础设施建设。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和展望[27]、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河北铁路信息化建设研究[28]、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29]等,均以基础设施为区域发展研究的切入点。(2)生态环境治理。例如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研究[30],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研究[31]等。(3)产业发展研究。在典型区域的产业发展研究中,包括物流金融业发展研究、投资环境发展研究、旅游业的发展研究等。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32]、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变迁与跨国公司布局演变的问题研究[33]。(4)其他问题研究。例如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区域高端人才集聚的实证研究以天津市为例[34],京津冀一体化视阈下北京市中职专业结构的调整研究[35]等文献以人才培养与教育作为研究重点进行研究。除此以外,医疗卫生、文化发展等区域问题也引起了部分研究者的关注。针对近几年国内典型区域发展的研究现状,各研究者所研究的角度差异明显,具体研究内容过于零散与细化,不宜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整体发展进行把握,因此所反映出的问题也不成体系。总体而言,我国关于典型区域管理问题的研究正受到更多研究者的重视。但梳理近五年针对我国三个典型区域发展研究的核心文献后不难看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实例研究仍有待进一步充实提升。

5展望

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基础理论及其发展趋势,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典型区域个案。理论研究上,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未对“区域公共管理”概念做出系统解读;区域研究相关概念缺少明晰的梳理,部分研究者应用这些概念时,没有做出区别与界定;研究视角不够开阔。对此,应对区域公共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等进行清晰界定与阐释,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从中选择适于我国发展实情的内容加以拓展,进而推动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实践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对于具体区域问题的研究不系统且有偏向性,多数学者都以典型区域为实例进行研究探讨,很少有学者关注问题区域研究或如何以典型区域为参考来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问题。以国外相关研究为参照,国内现有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无论在理论还是应用层面,都处于起步阶段,且研究者数量整体偏少,尚未形成一个研究共同体。为推动区域公共管理研究走向成熟,还有待更多研究者进行不懈探索。

作者:陆瑶 寇晓东 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2009(01):61-68.

[2]叶林,陈瑞莲.全球化视野下的区域与城市发展——首届面向21世纪的全球区域—城市发展国际会议暨岭南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学术研究,2012(03):153-155+4.

[3]陈瑞莲.欧盟经验对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启示[J].学术研究,2009(09):35-41+159+2.

[4]蒋永甫等.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4:1-13.

[5]陈瑞莲等.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4-37.

[6]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科学社会出版社,2006:1.

[7]陈瑞莲,孟华,张紧跟.当代中国的区域行政研究:缘起与发展[A].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公共管理研究(1)“公共管理研究与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2001:21.

[8]梁帅.区域公共管理视阈下的山东省区域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3.

[9]雷颖剑.粤港澳区域公共管理合作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10]陈瑞莲,张紧跟.试论我国区域行政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1-11.

[11]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27-32.

[12]杨心怡.区域治理中的主体结构分析[J].理论观察,2014(02):71-72.

[13]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48-57.

[14]陈瑞莲,刘亚平.泛珠三角区域政府的合作与创新[J].学术研究,2007(01):42-50.

[15]陈瑞莲,张紧跟.试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间关系的协调[J].中国行政管理,2002(12):65-68.

[16]林森.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2.

[17]刘轶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间合作关系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18]陈瑞莲,谢宝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政策及创新[A].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门大学(UniversityofMacau)、澳门基金会(FundacaoMacau).21世纪的公共管理:机遇与挑战:第三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C].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暨公职局(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ervicesBureau,MSAR)、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CenterforPublicAdministrationofSunYat-SenUniversity)、澳门大学(UniversityofMacau)、澳门基金会(FundacaoMacau):,2008:11.

[19]范永娜.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时代金融,2014(03):26-27.

[20]商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J].才智,2014,33:263.

[21]赵秋兰,尹海凤.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路径探寻[J].人民论坛,2014,23:50-52.

[22]娜日娜.区域公共政策执行困境及消解[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23]张良.长江三角洲区域危机管理与合作治理[J].人民论坛,2013,32:82-83.

[24]边艳.近20年来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时空差异的演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6):42-47.

[25]杨爱平,陈瑞莲.欧盟公共管理制度对泛珠三角的启示[J].珠江经济,2007(04):62-68.

[26]陈瑞莲.欧盟国家的区域协调发展:经验与启示[J].政治学研究,2006(03):118-128.

[27]王修华.京津冀一体化轨道交通协调发展研究和展望[J].铁道标准设计,2015(06):1-6.

[28]孙有才,王兆雨,张京波,段晓晨.基于京津冀一体化的河北铁路信息化建设研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04):51-54.

[29]陈建军,郑广建,刘月.高速铁路对长江三角洲空间联系格局演化的影响[J].经济地理,2014(08):54-60+67.

[30]铁铮.生态文明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J].国土绿化,2014(07):10-11.

[31]谢宝剑,陈瑞莲.国家治理视野下的大气污染区域联动防治体系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4(09):6-10.

[32]高峰.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6163-6168.

[33]刘可文,曹有挥,牟宇峰,孙小祥.长江三角洲区域政策变迁与跨国公司布局演变[J].地理科学进展,2013(05):797-806.

篇4

当前区域地理教学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目前的区域地理教学只局限于某一区域的相关知识“点”,而没有顾及到知识“线”或知识“面”,学生对区域的认知局限于本区域零散的信息,无法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区域的本质。其次,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并未充分实现区域地理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致使学生尚未具备运用区域地理图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当学习所有区域地理部分之后,没有及时从整体上总结区域地理知识结构,致使学生对区域之间差异性把握不清,同时对每个区域的理解又没有深度。最后,尽管新课程已明确强调区域地理教学应从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三个角度着手,但当前“地理八股"式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基于上述背景分析,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中应采取何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对区域地理的学习真正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是摆在地理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

二、理论依据

笔者基于脑中地图理论,构建了主题概念图式区域地理教学模式。“脑中地图”理论,即按照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加以适当的整理和概括,在头脑中编制的一幅“地图”,以有效贮存和记忆各种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信息。它可培养学生习惯于运用地图等工具,训练学生从读图、用图、绘图到进行无图思考,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及形象思维能力。国外对“脑中地图”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更深入和系统。JosephD.Novak认为,“脑中地图”主要由节点、连线和连接词构成。节点表示概念,连线位于节点间,表示某两个概念间存在某种关系,连接词是连线上的文字,描述了概念间的关系。“脑中地图”中知识以层级方式呈现,最基本的知识构成最上位的节点,以下各层依次是具体化的知识。国内从脑中地图的认知原理、地理教学中构建脑中地图的意义及其作用、构建方法和途径等方面也进行了研究。综上所述,对中学区域地理教学而言,把脑中地图理论与地理认知结构构建和区域地理信息素养养成两个方面紧密结合乃是当务之急。

三、教学模式提出

基于上述理论,结合地理学科特性和教学实际,提出了主题概念图式区域地理教学模式。主题,就区域地理教学而言,指最能体现区域特征的地理要素。概念地图(conceptmap)是指学习者对特定主题建构的知识结构的一种视觉化表征,又称“心智/思维地图(mindmap)”。换言之,概念图是语义网络的可视化表征,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按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它以视觉化的形式阐明了在知识领域里学习是怎样使概念之间产生关联的,并且揭示了知识结构的细节变化。将主题和概念地图联系起来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意在让学生先抓住每个区域的典型地理特征,在此基础上以发散思维的方式将其它地理要素以概念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四、教学模式构建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因此本教学模式仍以地图为依托,并划分为四个步骤,读—研—绘—用(通读地图—研究地图—绘制概念图—活用概念图)。

1.阅读地图获取地理信息

课前组织学生自主预习,通过整体浏览、分段细读、精读地图等方式使自己对这节课有大致了解。阅读文字同时,重点读图,特别是地理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人口图,从地图上获取相关地理信息。课堂伊始,检查课前预习的形式不再是教师提问,而是学生自主提问,其它小组回答。这种提问方式,既可锻炼学生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的能力,也可以提升他们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以阅读地图为基础,逐步熟悉该区域的相关自然、人文地理信息,并能从一定程度上把握该区域的主要特质。如日本是一个岛国,巴西大部分地处热带,西北地区最突出的自然环境是干旱等,为下一步打基础。

2.研究地图分析重点地理问题

研究地图是研究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的地理知识,即重点问题重点讲解。如西北地区为什么干旱,青藏地区为什么高寒,由哪些因素导致?日本的工业类型为什么是加工出口型,工业分布为什么都沿海?欧洲的气候为什么海洋性特别显著,对欧洲的畜牧业发展有什么影响?通过设置这样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一方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升他们对本区域的地理表征进行联系,把握其间的本质规律。例如,学生了解了非洲贫困,那么仅仅知道这个表象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应该以表象(人口多、食物短缺、种族冲突等)为突破口,进一步探究非洲贫困背后的原因(历史发展缓慢、殖民主义侵略、不利于发展的气候条件、现代不平等的贸易格局等),如何摆脱落后的局面(发展现代工业、发挥资源优势等)。这样,以一个问题为抓手,把其它问题串联起来,从更深层面上理解一个区域。

3.总结地理信息以绘制主题概念图

绘图是教学的核心,即在前两个步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得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绘制“主题”概念图。既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目的一是为了让学生理解一个区域的各个地理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二是通过概念图的完成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知识点,抓住重点,提升整体思维。在绘制概念图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地理位置是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钥匙”,同时地理位置也影响其它地理要素,并有助于学生构建空间观念。因此一般把地理位置放在概念图的首位。(2)从某种程度讲,任何地理要素之间都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但从中学地理学习角度而言,要求抓住地理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特别是能体现一个区域本质特征,能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色,针对这些进行重点分析,着重绘图。(3)每个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同,认知结构有所差异,因此,对同一区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概念图,即概念图的呈现并不惟一。(4)绘图是结果,同时也是过程,应重视结果(概念图的呈现),更应注重过程,即学生在绘图中的思维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认识结构构建的一个有效途径。

4.活用概念图将知识归类组块

这个步骤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上一个步骤学生构建的“主题”概念图,锻炼学生自主总结本区域地理特征的能力。如欧洲最突出的特征是海洋性,由此带来河流、农业的特征;巴西突出特征是湿热,这对城市人口分布、工农业有一定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决定了它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由此影响了农业、河流、人口等地理要素。其次是要学会迁移学习,如亚洲和北美洲的比较迁移学习,纬度位置相当,跨寒温热三带。非洲和南美洲的比较迁移,大部分位于热带。通过比较的方法,一方面可以抓住区域最本质的地理特征,另一方面学会区域间的比较,从而加深对区域差异的理解。

五、总结

篇5

[关键词]区域活动 概念 特点 实质

区域活动中宽松愉悦的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但笔者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教师对区域活动的开展常流于形式,盲目借鉴,表面上开展得红红火火,却没有真正体味到区域活动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对区域活动概念的深层理解是教师组织指导区域活动的前提条件。

一、区域活动的四种主要观点

目前教师对区域活动的理解,从教师、幼儿两个维度出发,可分为:

1.从教师的角度理解,区域活动为“集体教学的延续”、“分组活动”。

集体教学的延续:持该观点的教师;指导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集体教学不能满足每个幼儿的需要,无法兼顾个体,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区域活动的时间,在相关区域对有特殊需要的幼儿做个别辅导;②有关内容的教学(主题活动)是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和补充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理解和运用;③有时由于教学设备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先在课上示范,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相关区域,让幼儿自行操作。分组活动:教师重点在某一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他幼儿在别的区域做自己喜欢的游戏,然后交换。(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方式该类型较多。)

2.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区域活动为“自由游戏活动”、“学习性活动”。

自由游戏活动: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游戏活动的形式。幼儿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新经验。学习性活动:认为区域活动是一种学习性、探究性的活动。“区域活动是一种学习性的活动,是要解决教学任务的,有一定的目标制约。”(老师的访谈记录)

教师的观点直接影响活动的开展形式,以上四种也是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的主要方式。其实这些观点并无对错之分,只是各自理解的角度与价值取向不一样。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应全面综合地去理解它。

二、区域活动的概念和特点

(一)区域活动的概念

区域活动(area activities),也叫“活动区活动”,是上世纪70年代从美国引进中国教育界的新名词。当时美国正流行“开放教育”,对国内的影响比较大。在我国,该概念更多地称为“区角活动”。“在我国托幼机构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以活动区为空间结构的教室组织形式早已存在。”

“区域活动在英文中有多种名称,例如,游戏区(Phaying area)、学习区(leaming area)或兴趣小组等。活动区意味着选择的可能性,意味着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自己做什么和怎么做,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从刘焱的这一观点,可以看出区域活动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提出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也就是说,区域活动不仅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

(二)区域活动的特点

1.游戏、学习统一。

区域活动要求教师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实际上区域活动是教师教育意图的客体化和物质化。也就是说,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活动区来影响幼儿的游戏和学习活动。区域活动既是幼儿的游戏活动,也是幼儿的学习活动。但此时的“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没有“教师讲、幼儿听”的概念,而是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对幼儿的活动施加影响,支持、促进、帮助幼儿顺利活动的过程。

2.游戏性大于学习性。

区域活动更多强调的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活动方式、活动伙伴,对活动区的环境、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活动的趣味性强。这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地将区域活动学习化,应加强活动区的游戏性,特别是当今幼儿园盛行的任务定向的区域活动,应适当减少。

3.空间开放性与内容整合性。

各活动区之间应是开放联系的,幼儿方便出入、方便各区间的交流。例如,南京某幼儿园大班,利用货币的流通,将“银行”、“超市”、“医院”、“娃娃家”、“理发店”、“幼儿园”、“菜市场”等多个游戏区联系起来,成了一个全班性的大游戏。在活动中,幼儿的兴趣性、主动性极高,同伴间的交往率大大加强,语言、社会性、动作技能等多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发展。

同时要注意活动内容的整合,避免活动区活动的单一化、狭窄化。比如“积木区”中,幼儿进行的不仅仅是“建构”活动,也可以进行艺术、语言、数学、社会等多领域的学习活动。关键是教师要有研究、发掘各活动区教育潜能的思想意识,时刻注意活动材料的多领域经验的指向性,材料的低结构代,注重隐性环境的暗示作用。

三、区域活动的实质

(一)区域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

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较充分的自主行为的条件,幼儿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自己做主,选择游戏类型、游戏材料与玩伴,从而促进自主性的发展。但教师应当明确,自主性并不是任意自发的行为。自主性是具有方向性的,主体能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自主性的前提是对自己与周围事物的正确认识,自主性行为是后天通过教育培养而形成的,是社会规范的内化,逐渐成为主体的一种较稳定的行为特征。自发性行为,通常认为更倾向于先天的一种随意性行为,即在外在刺激下,由某种情绪冲动而引起的。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和逐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减少幼儿自发性行为。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建立和执行规则是培养自主性的有效手段,如:“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不干扰别人”、“做事有始有终”等。

(二)区域活动更重视幼儿关键经验的积累与培养

篇6

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对于提高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对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理解不断深入,不断对区域产业市场营销问题进行探索,积极构建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

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的前提。

目前越来越多的地区在发展区域经济时意识到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因而引进市场营销理论与方法帮助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理念体系就非常有必要,但是要明确一个前提,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从发展的本质上来说,现代市场营销与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区别在营销范围与进行营销的主体之间的差别,单纯的就其本质而言,这两者是相一致的。在现代市场营销理论中,进行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使人类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产品、技术的开发创新,将目光放在全球市场中,为企业选择、制定及实施有利于发展的、保障企业持续经营的营销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市场营销理论的灵魂所在。区域产业市场营销从本质上来说与现代市场营销是一致的,因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这也就说区域产业市场营销的概念是主体进行的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一切营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主体要通过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创新来为社会创造新的价值,树立新的生活标准,不断提高区域内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在制定营销战略时还要充分考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将眼光放在全球市场上,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产业资源配置,以保证区域产业所需的资源成本最小化以达到最大化效益,这样再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方法才能保证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7

幼儿园 区域活动材料 误区

一、论题解读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实际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材料的过程和幼儿自主选择、操作与摆弄材料的过程融合起来进行的。要使幼儿在区域活动活动中得到发展,就必须提高区域活动质量,而影响区域活动质量的关键因素就是区域活动材料。区域活动材料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或操作的物质材料,具有诱发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情节、增进游戏持续发展的重要功能。幼儿通过对区域活动材料的经常性操作,可以使大小肌肉得到锻炼、活动能力不断提高、手眼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可以与同伴之间形成合作、分享、互助与谦让的良好行为习惯,建立起理解沟通的同伴关系;可以尽情地抒感、建立自信心,体验成就感;可以使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掌握初步的学习技能。

二、现状调查

1.教师对区域活动材料的概念理解存在误区

通过访谈了解到,每个教师都能认识到区域活动材料对幼儿开展活动的重要性,但是从教师对于材料投放的现状来看,教师对材料的概念理解不够准确,大部分教师都仅仅认为玩具就是活动材料,活动材料就是玩具,因为语言表达习惯的缘故,我们通常所说的玩具就代表了活动材料,但是它们本质上存在着差别,玩具是活动材料的下位概念,包含在活动材料中。另外,许多教师把材料片面地理解成成品材料,从而忽视了半成品的投放。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材料包括成品和半成品,但是她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半成品的多功能性,她们认为形象逼真、制作精美的成品材料更能激发起幼儿的游戏兴趣,对于形象不真实的半成品,幼儿常会感到无从下手,对游戏的持续开展起不了大的作用。

2.教师缺乏选择区域活动材料的系统理论

笔者在观察时发现,幼儿园投放的材料中,有些缺乏操作性,不够紧固耐用等。另外,许多班级在安全卫生方面缺乏重视,如角色类区域活动材料,有许多洗化用品的瓶罐都没有清洁干净,有的幼儿在使用时会把里面的剩余东西用在脸上、嘴上等。这或许是由于教师粗心,但是深究其原因,仍然是教师缺乏应有的选择材料方面的知识,没有把理论系统化、实践化。

3.教师对材料的投放方式缺乏深刻的认识

材料的投放方式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但最终都要以能够最大限度和最大效益地调动幼儿的发展为目的。投放方式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笔者经过访谈发现,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她们十分注重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积极贯彻园内关于区域活动的新理念,把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相结合,她们认为采用目标导向式这种投放方式最为直接、有效,忽视了自由开放式和探索发现式这两种投放方式在某些区域活动中的巨大作用。比如,在建构类活动中,自由开放式这种投放方式会使幼儿对材料的使用更富有创造性。

三、建议与措施

(一)提升教育观念,充分认识材料

1.充分认识材料

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材料的概念,分清材料与玩具的区别。其次,教师应该明确材料在活动中所起的激发幼儿游戏动机,支撑游戏开展,促进游戏水平提高等作用。

2.明确选择投放材料的原则

陈鹤琴主张在选择区域活动材料的过程中应考虑技术、安全、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因素。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该明确以下几个原则:

(1)安全卫生原则

为幼儿提供活动材料时,应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制作原料,制作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应注意包装和制作的艺术性,比较坚硬、原始的易拉罐和包装盒可用彩纸、丝带等辅助材料进行装饰、改造,以吸引幼儿对活动材料充满兴趣,积极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利于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

(2)坚固耐用原则

给幼儿提供的材料必须是结实耐用的,容易损坏的材料往往会给幼儿带来失望和不快,有时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紧张。因为孩子在使用易损的材料时,为了不损坏这些材料,幼儿在玩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长期如此,会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3)标准化原则

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会获得许多关于物体的概念。玩具的标准化程度会直接影响这些概念的科学性,比如,积木的形状和尺寸关系到幼儿建立几何形体的概念。另外,材料的使用搭配也存在合理性问题,把大小不同的材料投放到娃娃家,投放的蔬菜、水果比餐具还大,就不能帮助幼儿建立科学的概念,不利于幼儿游戏的顺利进行。

(4)一致性原则

幼儿园购买的材料不一定是专为幼儿园设计的,一套材料数量有限,不能满足班级中幼儿同时游戏的需要,也就多买几套,但是有的幼儿园为了追求材料的丰富性,将材料买一部分,分到各班级,导致游戏时不能通用,因此幼儿园在选择投放材料时应考虑材料的一致性。

(5)突出年龄特点原则

作为促进幼儿发展的材料,需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在材料的使用方式和功能等方面形成各年龄班的投放特点,做到特定的材料投放到特定的班级。

(二)投放经济实惠的材料

1.重视自制品的投放

自制材料的功能是不可忽视的,为了节约成本,可以以废旧物品为主,例如瓶罐类、包装盒类、袋类、泡沫类等。除了教师、幼儿制作,可以号召家长参与制作。

2.重视半成品材料的投放

半成品材料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多功能性、经久耐用性、成本低等特点,为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活跃其思维,形成思维的概括性提供了条件。

(三)选择多样化的投放方式,注重材料投放的动态性

适宜的投放方式可以使材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活动区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投放方式,可以采用单一的投放方式,也可以多种投放方式相结合。为了使材料的投放更具有动态性,可以对材料进行添加和组合。教师可定期在游戏区投放新的材料,形成新的刺激点,吸引幼儿参与到游戏中去,同时,教师投放材料时不能只投不取,未拿走的破旧材料,会导致材料变化不明显,难以引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操作动机。

(四)加强材料与幼儿的互动

1.投放丰富多样的材料,强化材料的时代气息

教师投放的材料应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为前提,投放丰富多样化的材料,材料必须具备两个特点:一是熟悉的材料和新异的材料都需要,二是成品材料和未成品材料都需要。同时,丰富多样化的材料应体现时代气息。

2.注重材料投放的层次性

教师在投放活动区材料时,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材料内容的深浅程度既要符合幼儿的原有水平和基础,又能促进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这种层次性包括纵向纬度、横向纬度。

篇8

1.1城市物流业发展的方向

(1)物流为城市自身经济发展服务。为城市自身的生产、流通、社会生活所形成的各类物流提供专业服务,特别是面向产业组织、产业布局提供物流服务,以提高城市经济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有效促进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2)物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发展成区域物流枢纽,为区域发展提供物流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般情况下,第一点是发展城市物流的立足点,但在城市物流专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及效率提升、物流行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可向区域物流枢纽发展。

1.2经济中心城市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

经济中心城市依托交通运输条件和产业积聚环境,通过持续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辐射率,提供创新服务,向区域物流枢纽转变。具体方针是:面向区域物流枢纽的功能定位,积聚物流产业,培育物流产业;切入产业物流,培育物流需求;提升物流服务,培育物流能力。

1.3中心经济城市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经济中心城市在处理物流与宏微观经济发展的关系、定位现代物流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在城市发展物流业存在明显的区别。根据目前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情况分析,经济中心城市要发展为区域物流节点,为区域物流提供组织与管理服务、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解决如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物流基础设施的功能提升与物流服务企业的升级转型问题;二是生产与流通企业的物流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问题,这是有效发展现代物流的关键;三是物流产业发展定位问题,妥善平衡好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与培育产业增长点两个方面;四是与上述三方面配套的方针政策。

1.4我国《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关于物流业的战略布局

《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优化了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和构想。根据产业布局、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物流区域包括华北物流区域、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规划》指出,长江、珠江三角洲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共21个城市;《规划》要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聚集,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1.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广州的区域定位提出了明确要求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提出了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重点发展包括物流业在内的十大产业,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推进白云空港、宝安空港、广州港、深圳港等一批枢纽型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现代物流业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带动广东建设世界一流的物流中心。按照这种定位,物流业的发展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发展物流的基本方向也应是具有物流产业聚集特征的区域物流枢纽。

2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条件和动力

2.1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具备的条件

依靠物流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形成相互的支撑和依托,是经济中心城市发挥优势的重要战略,物流发展特征决定了具有经济、产业发展潜力的中心城市可以通过承担区域的物流组织功能,形成良好的产业布局竞争力和服务能力,培育增量物流产业。作为珠江三角州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具备建设区域物流枢纽需要的条件:(1)具备良好的国际国内地理区位优势、区域交通枢纽功能和发达的综合运输体系;(2)广州是有较大规模与影响力的区域经济中心;(3)广州是网络化、规模化的国际国内产业组织与服务产业基地;(4)广州具有较好的产业政策环境支撑和比较完善的物流服务条件。

2.2广州构建区域物流枢纽的动力———成为珠三角“双中心”

(1)区域物流枢纽的基本作用。现代物流之所以成为企业关注的管理手段和经营领域,成为政府部门引导和推进的重要产业,核心在于其供应链管理与服务基础上所形成的制造、流通等产业组织的成本竞争性、效率优势与服务的网络化能力。物流管理与服务是提高企业、城市经济发展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领域。物流枢纽的作用在于形成物流产业聚集和配套进行服务对象产业的集中布局,构成集约化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环境。(2)广州的珠三角“双中心”功能定位。作为珠江三角洲地区中明显具有经济发展优势、地理区位优势的中心城市,广州在推进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提出区域物流枢纽的构想,从物流与所服务产业的关系的维度,从物流产业作为新的增量产业的视角,可以通过物流服务系统营造良好的制造业、流通业发展环境与条件,成为区域产业组织中心;在此基础上,伴随制造业和流通业的发展而培育具有规模的物流产业,成为区域物流组织中心,与区域产业组织中心的定位共同发挥双中心的作用,最终使广州的城市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而得到快速发展。

3广州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的思路与途径

3.1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想

建设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系统的基本构想是:以珠江三角洲区域物流枢纽为核心(点),以粤港澳物流通道为骨干(线),以广州周边珠三角其他城市为辐射圈(面),构建具有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区域提供物流组织服务和物流一体化运作功能的物流系统。其中,将广州建设成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是核心项目,是以上系统工程的原点。

3.2广州构建珠三角物流枢纽的战略定位

(1)经济枢纽。既有产业的物流管理水平提升和现代物流产业引导的相关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布局与发展的结合,是广州建设珠三角物流枢纽的核心所在,在此意义上,物流枢纽是创新性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项目,不是单纯的物流服务项目,而是巩固提升珠三角经济枢纽功能的系统工程。(2)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珠三角区域物流枢纽是城市物流功能概念,不是单一物流项目(如物流园区)概念,单纯的脱离区域、城市经济发展环境的物流枢纽项目是不能成立的,因此,必须按照城市的区域地位和竞争性进行物流项目的建设,从而培育新的城市经济增长极。(3)组织与服务枢纽。交通运输枢纽通常是通过性概念,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意义有限,区域物流枢纽是运输组织与物流枢纽概念,必须依托产业积聚与发展完成从交通运输枢纽向物流枢纽的转变。

3.3广州构建珠三角物流枢纽的主要途径

(1)搭建物流枢纽软硬件平台。①提供物流基础设施保障,搭建珠三角区域物流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平台,创造物流发展的设施环境与条件。广州作为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具备提业布局和服务业支持联动发展条件,要通过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形成物流基础设施系统,并通过物流枢纽的建设,延伸广州交通基础设施(高速公路、铁路)的功能,构成物流基础设施平台,打造具有珠三角区域辐射能力的物流服务环境。②推进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调动和协调信息化相关的部门、企业的积极性,建设物流信息平台,为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信息环境。③构建产业政策环境平台。形成支持物流业发展、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区域物流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产业政策环境平台,从区域的角度和构建物流骨干网络系统的高度,制定规划和相关政策,支持珠三角物流枢纽的建设和发展。

(2)构建珠三角区域物流服务系统。要按照区域物流组织、管理的需要,建设强大的物流服务系统支撑环境与条件。包括:①广州—周边城市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②各类物流、运输场站设施构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珠三角区域物流服务系统;③运输服务及、第三方物流、金融保险服务等组成的区域物流服务系统;④由政府职能部门的行业监管与物流行业协会的行业自律形成的物流市场监管服务体系。

(3)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经济发展。区域物流枢纽不是一个单纯的物流基础设施概念,是利用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关系紧密的特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是依托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经济的现代经济概念。首先必须在广州市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和规模的产业)上做文章,为物流积聚与辐射效应的形成提供经济支撑,将中心城市打造成产业链组织和供应链管理与服务的中心。其次,加强广州的产业配套建设,与区域产业组织形成分工衔接,为物流网络系统建设奠定基础。

篇9

[关键词]品牌个性理论;品牌发展策略;区域品牌;品牌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2-0082-02

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作为东莞市政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载体,是实现东莞制造2025新一轮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战略区域。作为东莞产业支援服务中心,松山湖还是东莞重点景区,目标是以科研产业、教育产业作为依托,大力发展市场中介及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服务产业。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区域品牌,东莞虽然投入巨资进行品牌形象塑造,但还未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区域特质,配套设施不算成熟规模化发展,东莞市政府在其品牌形象定位时不能精准化描述其主要功能。

本文将品牌个性理论作为基本的论证基础,分析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作为一个区域品牌的品牌个性,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品牌发展策略及营销策略。

一、文献综述

(一)品牌个性。1997年,品牌个性的测量由珍妮弗・阿克尔(Jennifer Aaker)提出,定义为“一组与品牌相关的人类特性”。根据阿克尔的研究,品牌个性特征有五个主要集群:(1)纯真(Sincerity);(2)刺激(Excitement);(3)称职(Compe-tence);(4)教养(sophistication);(5)强壮(Ruggedness)。一般情况下,品牌个性被认为是“品牌资产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建立消费者忠诚度的主要驱动力和打造与消费者良好互动的有效品牌手段。品牌个性提供了与产品相关的属性,能有效满足客户心目中的象征性和情感功能。

(二)区域品牌。区域品牌主要是指某个地区或行政区域在产业市场具有较大市场份额和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或商誉,“是区域内产业、企业、产品或服务及其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表现”(凯文莱恩凯勒)。区域品牌与当地政府主打的产业及特色经济密不可分,是某个地域内企业品牌的集体行为,也表现为由区域和产业名称为核心构成的区域产业集群。

国内学者李光斗则提出了新的阐述,分别从品牌市场力、品牌忠诚力、品牌核心力、品牌领导力分析品牌竞争力。本文主要着眼于品牌个性理论,认为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应找准符合该地区的品牌个性元素,并以此为依据打造属于自己区域品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二、松山湖在品牌个性理论分析下所对应的品牌策略

从以上关于品牌的基本理论来看,虽然大量研究都在构思如何品牌,却很少研究品牌个性理论在品牌发展策略中的具体关系。因此,在对品牌人格理论进行细致分析后,本文大胆尝试品牌个性理论分析松山湖这个区域品牌。

(一)松山湖的品牌个性

东莞松山湖作为东莞政府为高校研究机构、高新科技产业、软件研发企业和金融服务企业打造理想工作场所的重要区域性品牌,园区设置了办公区域、图书馆、博物馆及生活设施配套中心等满足产业功能需要的各类设施,但园区设施的空置率较高,在配套设施完善力度上还需加大力度。

对应如下品牌个性理论的五大特质,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无疑符合五大维度中的刺激(Excitement)维度。紧扣品牌个性理论中刺激(Exciting)这个元素,松山湖应满足顾客及消费者追寻以下几大目标的要求:大胆、英勇、想象丰富、时尚。创业的激情能够激发大胆的需求满足度,但在想象丰富及时尚方面,松山湖的配套设施远远未能达到此种要求。

(二)东莞市松山湖的品牌形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建议

本文将从概念创新、功能创新、业态创新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松山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对的建议。

1.概念创新

松山湖一开始作为创业孵化园,满足了创业者追求刺激大胆的个性理论。但在中后期规划的时候,引入了衣食住行等配套设施,如北区创意生活城和万科生活广场,但在配套上主要注重“食”和“住”两方面,较少考虑来此创业者的“衣”和“行”。因此区域品牌在后期定位应该注重概念创新,逐步把创新的成果落实到筹备、设计、装修、陈列、布置和运作中,和艺术、教育、零售、商业地产等不同行业相融合,紧扣品牌个性理论中刺激(Exciting)维度。

松山湖区域品牌的生命线最重要的基础是吸引人来消费、投资创业,其次才是作为教育产业孵化园,必须先有来源才能更好地规划。松山湖需要充分考虑投资者及消费者对科技园区及旅游景区的功能需求,建立起完善的医疗、休闲、商业、银行、公安、邮电、通迅等现代化的区域服务体系。要把松山湖建成大家乐意来创业、冒险及玩乐的地方,再也不能只提供一个概念,认为配备了基本的酒店、商务配套设施、购物商场及购物中心就可以了,如何盘活存量资源,把现有的设施捆绑销售,同时推陈出新,是松山湖创新的最大障碍及挑战。2015年,松山湖入驻了松山湖华为终端基地和台湾科技园等新兴企业及产业链条,但在基础配套设施上仅有万科生活广场和创意生活城两个以饮食门店为主的概念商城,远远缺少艺术、购物等必备的设施。

2.功能创新

在功能创新上,应该考虑现有设备的重复使用率,包括在原有的中心办公区成立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 Space)等新型办公形式,在旅游淡季利用商务会议展览及艺术节等特色活动减少配套设施空置率,不会形成现在周末人多平时人烟稀少的产业空心现象。市场营销需联动各个经济部门,提高坪效,增加会务收入、展览收入及酒店收入,松山湖在未来应该打造成涵盖教育、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孵化园等多元化角色。比如可以在行政中心区改造成的艺术空间欣赏一场当代艺术展,在创意市集和兴趣长廊学习烘焙、绘画或是陶艺课。还能在创意生活城观赏乐队的演出。

3.业态创新

松山湖需要彻底颠覆在周末及节假日客流量较大,创业园无法积聚足够商家的现状,以积聚人气为主要目的,利用互联互通技术创新区域品牌的新模式,把整个创业园的资源通过电子商务、O2O等形式展现出来。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的配套设施能够满足来此创业及旅游消费的顾客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但在高层次的需求如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上,松山湖园区比较缺乏。以万科生活城――松山湖人气最旺的配套商业中心为例,在衣食住行四大模块上“衣”这一块急缺,没有满足本地创业者及消费者购物的需求。而在其他配套设施上,医疗、休闲、邮电、通迅等许多设施还不完善,无法有效满足人才的需求。

三、结语

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若想成为东莞未来的标杆项目,除了需要政府的推动力度、落地政策,还需要做出有价值、有底蕴的区域品牌。将投入功能创新、业态创新及功能创新的成本转化为土地的增值,从而实现投资回报,这才能实现松山湖高新科技园区的品牌知名度及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徐鹏,赵军.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资产增值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7(8):40-43.

[2]李华富.区域品牌竞争力测定模型构建[J].商业经济,2012(2):74-76.

[3]赵红,张晓丹.基于品牌个性维度的品牌定位诊断方法及时政研究[J].管理学报,2010(7):1039-1045.

[4]赵军,邢明军.区域品牌:一个特指“产业集群”的品牌概念[J].河北学刊,2008(5):237-240.

[5]白凯.国家地质公园品牌个性结构研究:一个量变开发的视觉[J].资源科学,2011(7):1366-1373.

篇10

关键词:区域协同创新;区域创新;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1-0001-04

一、引言

典型“线性范式”的企业内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1],科技创新正逐步取代资本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增强自主创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

进入21世纪,区域成为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利益体[2]和国际分工的重要主体,是全球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单元,其竞争优势来源于创新[3]。区域创新体系是实现国家战略目标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支撑性条件和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基础[4],而区域之间的协同创新则是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单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应对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而区域协同创新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地区之间各个生产环节的协同整合,促进各地区之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5],是确保区域一体化良性发展、提升区域整体优势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发展的必然结果和高级阶段。

区域创新、区域协同是当前区域发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两个理念,而区域协同创新则是最近才被提及,其概念理解、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都存在很大差异。总结现有研究成果,探讨其各部分之间的异同与联系,可以为进一步展开相关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相关概念理解

(一)相关概念辨析

1创新

新古典经济学派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6]。技术进步的关键就是创新,尤其是典型的“线性范式”的创新[1]。创新是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包括技术创新与社会创新[7]。

狭义的创新,即企业内创新,属于典型的“线性范式”的创新,是经历发明—开发—设计—中试—生产—销售等简单的线性过程,包括技术创新与外源因素等方面的关系[1]。

广义的创新是一种开放的非线性复杂系统,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社会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动力过程[8],是一种社会过程、非线性过程、各类行为主体通过相互协同作用而创造技术的过程和管理理念[9]。

创新与经济存在着联系,狭义的创新与经济效益有直接联系,其是指新产品、新过程、新系统和新服务的首次商业化转化[10],而广义的创新则与经济效益存在着间接联系,即创新不一定要以高新技术来带动经济增长[11]。

区域创新是一个社会性的、地域性的、嵌入的互动过程[12],是区域寻求当地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基础上再创新的主要实现形式[13],是一个多环节、彼此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4],表现为由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个方面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14],是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综合性指标[8]。

2创新网络

创新网络(Innovation Networks),又称为“创新者网络”(Networks of Innovators)[15]或者创新环境[16],源于系统创新,得益于创新参与者之间的协同[17],是应对系统性创新的一种基本制度安排[15],是创新研究走向网络化时代[18]的表现形式。它是一定地理区间内以创新为目的、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多主体参与的、有多种创新资源流动的、开放的创新系统[19],是地方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的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16]和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的集合[20],对于企业发展、创新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关键作用[21],具有内部协作性、根植性(依存性)、开放性和稳定性等共同特征。

狭义的区域创新网络有助于促进生产者与用户相互作用[11],建立和维持行为主体的协作关系[23],进而实现企业的空间集聚和新产业区的持续发展[24],推动区域内企业创新绩效不断提高[25]。

广义的区域创新网络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个行为主体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的过程中建立起的各种相对稳定、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和非正式关系的总和[26],是区域内部的互动影响[27]、有弹性的[28]、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开放的创新系统[20],创新系统的4个要素在交互作用过程中建立起的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全部关系的总和[29],是各个参与者交互作用的结果[30]。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1],是指特定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31],通过正式或非正式治理机制,实现知识沟通交流、创新合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和制度规范[32]。包括技术-经济结构和政治-制度结构[1,2],也可分成创新主体、资源、经济要素等三个维度[32],分解为创新者网络、创新服务网络、创新网络结构、创新治理机制四大体系要素[32],而其创新主体又可以分成两类[1],其衍生概念有区域低碳创新系统等。

3协同创新

协调的测度标准称之为协调度[4],可用来反映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合作创新状况和协同创新程度[32]。协同创新(Synergy Innovation)是指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要素有机配合,通过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而产生整体效应最优的协同过程[35]。协同创新网络(Synergy Innovation Network)是伴随着创新过程各环节并行化、创新资源集成化和行为主体协同化而产生的[1]。

这些相关概念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相通性,主要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或要素)是否包括除创新企业、研究机构外的其他创新主体(或要素);二是是否考虑了空间的影响,是否注意到区域内外的联系等。

(二)区域协同创新

区域协同创新(或者区域创新协同),是一种高效的创新[33],是以技术创新等单方面创新带动整个区域治理的综合创新。区域协同创新产生的“协同效应”是指创新主体通过协同所取得的效应和功能[34],其本质表现为目标驱动、要素聚合、组织机制强化、优势互补[5]等。

1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

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就是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是指科技创新在区域内部实现各地区联动发展,各地区的科研机构、科研人员和科研项目在区域内的协同合作,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最终实现区域科技创新效益最大化和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在科研人员的地区间匹配与合作方面,展开广泛的交流,以实现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2)区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在科研机构的地区间研发孵化方面,展开科技的研发与生产试验的积极配合,以加快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3)区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地区工业R&D投入方面,根据自身的区域定位以确定不同产业的R&D投入比重,最终实现本地区外部职能的合理化;(4)区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在地区科技研发的外部环境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本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科技创新提供优质的外部环境;(5)区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主体在本地区科技创新内生化方面,大力发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科研机构建设等,以培育自身的科技孵化器,并与整个区域的科技研发中心形成有序的等级层次体系,以实现整个区域科技创新的等级联动和有效扩散。

2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

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就是区域协同的创新,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一定区域内各地区之间通过协同相互之间的人口、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速度、规模、结构来实现整个区域的效益最大化、地区间协调发展和地区间差距日益缩小。本研究所指的区域协同创新主要是广义上的区域协同创新。

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内各地区产业的联动发展,实现地区产业结构、发展速度等合理化调整,最终实现区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区域内各地区人才的流动、科研人员的交流以促进区域内各地区和整个区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区域内各地区科研机构相互合作、联合开展各类研究性课题,以开发本地区乃至整个区域的各类资源,最终能够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化利用;(4)区域内各地区主体在公平互利的基础上,本着整体区域最优和本地区合理发展的目的,进行跨区域的综合发展规划;(5)区域内各地区在环境保护、环境创新等方面进行各类技术的研发与传播,以实现整个区域环境的不断优化,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研究进展

(一)理论与模型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人力资本理论和新增长理论都认为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6]。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社会网络以及社会制度之中的[26],创新网络的根植性[1,4]对于协同创新是至关重要的。20世纪80年代以后,创新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由经济学视角向耗散结构、协同学、自组织理论及生态物理学和管理学、经济演化学、过程论的视角转变,考察和分析创新主体及其创新网络、创新系统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自组织机理、形成条件和演进特征,重点研究区域创新的内外交流、合作[36]。创新研究进一步发展到“系统范式”[32]。研究发现:集群吸收能力以及知识流动性等是区域创新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37],借此促进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38];区域集群创新网络经历由企业创新到产业创新再到产业集群创新的演进过程;区域边界的确定、内部机制的构建和组织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作用[27];开放式创新的构建与运用[40]等。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关键性的商业联系呈现出区域特点。于是,在国家创新体系理论[11,15]基础上出现了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包括欧洲创新环境理论和以美国硅谷为代表的“技术区”观点等。

目前,有学者利用LS-SVM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协同度发展模型[4]等来分析区域创新能力。但这些模型的构建过于主观、狭义,不够严谨,不能全面突出现实区域创新的能力差异与变动。

纵观国内外对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在两个方面有着较大的突破:

一是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国外学者注重内部机制机理的分析与理论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理论基础的探求,而国内学者则更注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探索。国内学者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差异很大,主要的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创新理解的差异导致评价指标涵盖的内容差异很大,多数成果主要以企业创新指标为主,以其他创新主体为辅;(2)子系统的分类以三类为主,多依据考虑到的创新主体个数进行分类,也有少数不区分创新主体的,但是科技创新指标都是主要组成部分;(3)评价指标的相对独立性差异很大,多数指标仅仅反映区域创新的一个方面,还没有一个非常好的协同指标。同时,现有的评价指标体系也存在着一些相同点,例如:(1)指标的评价对象以地级市及其以上的行政单位(省区)为基本研究单元;(2)评价指标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力度有待进一步探讨,同时也未考虑创新效应的滞后性;(3)评价指标的空间性作用不明显,还没有一个能明确表达区域间协同效应的评价指标。

二是在创新体系流程模型的建构方面,近年来国内学者做出了很多尝试,并形成了多种创新体系流程模型,例如:基于联盟合作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模型、智力资本三维协同驱动区域创新机制与模式[28]等。由此可见,国内学者对于创新体系流程模型的理解主要借助于经验分析与理性解读。与之相反,国外学者则更多倚重于经典经济模型改造。

(二)方法与案例总结

(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协调性方法很多,常用的有:DEA 评价法、主成分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这些测度方法一般不考虑空间差异,都为多指标的综合评价。现实中,官方测度方法主要有:OECD和欧盟统计局的《技术创新调查手册》、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的《21世纪创新工作组报告》、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等。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区域(协同)创新案例的分析也越来越多,国外的案例主要包括:日本的“智能制造系统(IMS)”计划、日本东京郊区的“技术先进圈地区网络”、美国波士顿地区和英国剑桥地区[25]、欧盟的六次框架研发计划[33]、意大利区域创新网络[37]、欧洲的尤里卡计划(EURECA)等。国内这些案例研究(例如:天津市[4]、长三角[33] 、全国[39]等)多注重于区域创新绩效的评价与测度以及内部机制运行的推理和构建、各个子系统的内部协同和整个区域的创新系统演化、区域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等方面。

四、研究展望

(一)研究方向

在秉承原有创新研究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区域协同创新将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协同创新主体(要素)方面,包括:各主体(要素)主次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各主体(要素)演化的不同阶段与契合点的界定、单一主体(要素)的波动对于整个区域创新效益的影响评价、单一主体(要素)的区域扩散与整体创新网络的构建关系、各主体(要素)间协作、交流的关系链条的构建等。

二是区域协同创新数理模型的构建方面,包括:空间计量模型的应用、动态计量模型的构建、虚拟要素的介入与模型演化分析、子系统计量模型与母系统计量模型的契合等。

三是区域协同创新的职能方面, 包括:区域协同创新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单一主体(要素)的职能演化、区域协同创新整体职能最优化研究等。

四是区域协同创新动态性的演化方面,包括:区域协同创新演化阶段的划分、子系统演化阶段与整个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的契合、不同阶段的协同程度评价与测度、区域创新网络主体(要素)与区域创新环境之间的动态适应关系等。

五是区域协同创新的应用方面,包括:成果适用的普适化研究、研究角度的多元化分析、研究对象的具体化区别与地方根植性因素分析、研究主体的理性化介入协同网络研究等。

(二)研究难点

1相关概念的明晰与理解

对于相关概念的深入理解有利于区域协同研究的进一步开展,但目前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为众人所接受的区域协同创新概念理解。区域创新的狭义与广义理解直接导致研究者对于研究对象的研究范围有不同的界定,更多的学者倾向于狭义的区域创新,也就导致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范围局限在科技创新的层面,而不能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多数人认为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创新效益的滞后性是不容忽视的。广义的区域协同创新则弥补了狭义的区域协同创新在这方面的不足。

2区域尺度的把握与空间变量的介入

区域本身就是一个宽泛的空间概念。目前,多数关于区域协同创新的研究都没有明确一个协同创新合理的空间范围及其作用的区域。案例分析中的区域大小差异很大,多大的区域尺度是合理的?是有利于区域协同创新良性开展的?因此,今后理论研究的难点之一就是如何确定区域协同创新的合理区域尺度。随着区域尺度问题的引入,空间变量介入既有的计量模型也就成为今后研究的难点。现有的空间计量模型还不能满足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需要,不是简单添加一个虚拟变量,而是同时添加多项空间属性变量,这就加大了相关计量模型构建的难度。

3研究成果与现实规划的契合

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的差异还很明显。在不考虑非市场化因素的条件下,形成的一些典型理论研究成果还很难找到现实的适用地区。随着城市经营、区域一体化等趋势的推进,区域协同创新正被各地区的行为主体所重视,但是现实相关数据、资料的收集和相关研究单元的界定等都无法匹配,往往形成一些名不副实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崔永华,王冬杰.区域民生科技创新系统的构建——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7):95-99.

[2]Ohmae K. The Rise of the Region State[J].Foreign Affairs,1993,72: 78-87.

[3]丁焕峰.论区域创新系统[J].科研管理,2001(6):1-8.

[4]张慧颖,吴红翠.基于创新过程的区域创新系统协调发展的比较研究——兼析天津市区域创新复合系统协调性[J].情报杂志,2011(8):12-17.

[5]当代上海研究所.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08-协同创新与科技发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6]陈佳贵,等.中国工业化报告:15个重点工业行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03-324.

[7]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89.35-112.

[8]陈武,何庆丰,王学军.基于智力资本的三维协同区域创新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11(2):90-95.

[9]陆克斌,郭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与知识市场的协同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0(3):35-43.

[10]Freeman,Luc Soete. Develop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Indicators: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t[J].Research Policy,2009.583-589.

[11]Lundavall B.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M].London: Printer Publishers,1992.

[12]Bjorn Asheim, Michael Dunford. Regional Futures[J].Regional Studies, 1997,31(3): 445-455.

[13]周元,王海燕,赵刚,等.中国区域自主创新调研报告(2006~2007)——区域自主创新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7.4-32.

[14]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相关关系及其影响模型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2):22-27.

[15]Freem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Research Policy,1991(20):10-15.

[16]王缉慈.知识创新和区域创新环境[J].经济地理, 1999,19(1):11-16.

[17]赵慕兰.历史的创举: 历史科技工业园区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7.43.

[18]Rothwell R. The Changing Nature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mplication for SMEs[A]. Oaakey R. New Technology Based Firms in the 1990s[M].London: Paul Chapman Publishing,1994.

[19]Eeonomides N.The Economics of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sation,1996(16): 673-699.

[20]王核成,宁熙.硅谷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区域创新网络[J].经济学家,2001(5):125.

[21]Camagni R. Innovation Networks: Spatial Perspectives[M]. London: Beelhaven-Pinter,1991.

[22]Asheim,Lars Coenen. Knowledge base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Comparing Nordic Clusters[J]. Research Policy,2005:1173-1190.

[23]Jaffe A B,Trajtenberg M.Henderson R.Geographic Localization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as Evidenced by Patent Citation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63):577-598.

[24]Capello R. 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Tech Milieux: Lea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gress[J]. Regional Studies,1999(33):352-365.

[25]Cooke, Schienstock.Structural Competitiveness and Learning Region[J].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tudies,2000(3):265-280.

[26]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新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6-50.

[27]毛艳华.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及其政策涵义[J].经济学家,2007(2):84-90.

[28]李远.创新环境及其政策的出发点——兼论增强区域的全球化竞争力[J].经济地理,1999(3):7-12.

[29]吴慈生,张本照.区域创新系统的激发演化机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6-31.

[30]汪少华,汪佳蕾.浙江产业集群高级化演进与区域创新网络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6):1244-1248.

[31]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讨论[J].科研管理,2000(2):52-55.

[32]魏江.多层次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建构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10(S1):31-37.

[33]张玉臣.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70-77,90-90.

[34]胡志坚,苏靖.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R].科技日报, 1999(5).

[35]杨耀武,张仁开.长三角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战略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136-140.

[36]Gulati Ranjay,Nohria Nitin. Strategic Networks[J].Strategic Management,2000.

[37]Elisa Giuliani. Cluster Absorptive Capabilit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for Industrial Cluster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R].Paper to be Presented at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 on“Industrial Dynamics of the New and Old Economy-who is embracing whom?”Copenhagen /Elsinore6-8June 2002.

[38]盖文启,王缉慈.论区域创新网络对我国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J].中国软科学,1999(9):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