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篇1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地理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容量

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通过现代的科技手段,以及地籍信息等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技术。通俗的解释,就是运用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细节,最常见的其实就是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等。我们生活当中用到的最多的也正是手机中的以及车载的地图、导航、定位等等,包括日常定外卖时用到的定位。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籍管理、地理信息更新、国家土地资源管理等等这些,都需要用到地理信息技术。因此,地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下文将首先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入手,介绍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在此前提下,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1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的进步,科技与社会发展水平都在不断的提高。乡村发展也在不断推进,将乡村发展并入城市,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社会发展新环境下,出台了相关的规章文献《城乡规划法》,这是基于另外两个文献《城市规划法》以及《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而总结后提出的。以往的规划管理工作上是将城市与乡村两者分开来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传统的规划管理制度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弊端。这也是意味着中国的发展正式的进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新局面。

2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现状

2.1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在分析地理信息技术的时候,我们要明确两个概念既:地理信息与地理信息技术。前者是指信息,后者侧重于获取、整合、显现信息的一种技术手段与科学手段。二者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必备的基础图件、详实的现状信息和科学的评估依据,是土地利用、自然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灾害防护与应急响应的监控管理平台,是城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2.2专题地理信息。这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地理信息,包括行政区划信息、资源环境信息、土地利用信息、城市建设信息、城市规划信息、市政设施信息、公共设施信息,以及包括社会经济统计信息在内的专题属性信息。2.3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应用中取得的成绩。城市在空间发展上需要先制定好规划与部署,在科学的规划下才可以开展城市建设的相关工作。城市的建设已经不是传统的单一地上式建设了,在空间上有地面、地上、地下更加多维度的发展,这也意味着地理信息更加繁杂。二十多年来,城市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完成了“甩掉图板工程”,实现了电子报批,在CAD辅助制图、GIS数据建库、OA办公自动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具备了良好的网络平台、硬件设备、软件应用和数据基础,促进了城市规划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地理信息技术在城乡规划应用中的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建议

3.1建设完善的地理信息数据体系3.1.1扩大地理信息覆盖范围。城市建设范围的迅速扩大和区域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迫切要求协调城乡之间、城市之间的测绘工作,扩大横向上在区域范围和纵向上在专业领域的地理信息覆盖,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性地理空间框架。3.1.2丰富地理信息含量。从侧重城市建设扩大到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在基础地理信息基础上采集丰富的专题地理信息,建立反映城市圈基本地形地貌、自然生态资源、重大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地理空间信息支撑平台。3.1.3扩展地理信息深度。城市空间综合开发的普遍开展,要求建立数字三维地图,为城乡建设管理、生态环境监测提供基于三维可视化的技术平台;开展城乡基础地质调查和灾害危险性评估,建立区域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数据库,为城乡规划和产业布局提供宏观决策依据。3.1.4加快信息更新速度。城市旧城改造的加快,要求缩短地理信息更新周期,航飞定期更新与竣工测量实时更新相结合,加快城市建设热点地区及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信息更新,重视历史数据管理,为建立规划动态监测与评价体系奠定基础。3.1.5将信息共享机制进行完善。城市的发展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并且要兼顾到方方面面。因此,这里的信息共享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一来,方便工作中进行统一的网格划分并且也利于编码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着大量的地理信息需要整合,信息共享机制能够便于地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的整合与提高。同时还需要建立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空间数据交换中心以及空间数据协调机制,这样一来便于实现跨地域、跨部门之间的地理信息相关数据的共享和交换。3.2发展先进的地理信息技术体系3.2.1地理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需要统筹规划城市圈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考虑和建设覆盖城市圈的定位基准体系,实现坐标系统的对接与联系,为实现各地、各类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奠定基础。3.2.2地理信息整合与管理技术。需要进一步加强三维GIS、多媒体GIS、虚拟GIS、时态GIS、数据融合与无缝集成、空间分析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解决海量数据存储与管理、多源数据转换与集成、异构操作平台信息链接和综合应用等问题,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数据分发、安全管理和便捷服务。

结束语

篇2

一、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探索

幼儿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指区域均衡发展和园际均衡发展,更是追求幼儿园自身的内涵发展,实现城乡幼儿教育的共同发展。作为渝北区的公办园,重庆市的一级示范幼儿园,入读本园的难度人尽皆知。为缓解入园难,顺应幼教事业均衡发展的需求,我们在上级部门的关怀扶助下,扩大办园规模,率先进行了城乡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

(一)统筹领导

坚持一套班子领导,一个法人两个园,统筹规划,统一标准――按重庆市一级示范园标准筹建运行,高标准,严要求。

(二)一园两点

一城(两路城区)一乡(龙兴和合家园)均衡布局,城乡一体化办园,各自结合当地园本特点,体现不同的办园特色。总园的孩子地处城区,见多识广,在体验式生活教育上独具特色。分园的孩子地处龙兴乡镇,天性淳朴自然,活泼有创意,体能好,在户外运动和区域活动突出了办园特色,展现了孩子们良好的体能、创意和动手能力。

(三)统筹管理

总园和分园践行同一个办园理念,在餐点和主体课程设置、保教质量要求上坚持同一标准,力争打造一城一乡两示范。分园运行三年多来,受到上级领导及社会各届的广泛赞誉。分园的开办,让龙兴及周边石船、复盛、御临、天堡等地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幼儿教育,组织承办的龙石片区定期教研活动、不定期开放观摩也带动了龙兴周边地区园的专业成长。

(四)师资共训

派驻专业骨干教师引领,发挥团队管理合力,总园重科研带教研强化师资团队,分园在编教师少,聘用教师多,因此重在岗专业研修,重城乡两所园教师和幼儿互动活动的开展,拓展了两所园的师生视野,共享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建立了总分园教师互动交流机制,鼓励更多的老师到龙兴和合分园工作。师资团队的均衡,让更多的孩子享受到了优质的幼儿教育。

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扩大了一级示范园优质幼教资源的影响力,一城一乡,一园两点同步同质,为均衡两路城区和龙兴乡镇幼教事业起到了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这是基于公办园基础上幼教均衡发展的探索,有基本的资金保障,从整个幼教行业均衡发展来看,这样的一体化办园体制改革仍有可借鉴的地方。在当前公办园“稀缺化”、民办园“两极化”等问题背景下,试探寻在现有政策框架下,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二、对当前区域幼教均衡发展的思考

(一)强化政府责任,保证园所规划均衡

强化政府责任,行政干预,均衡布局,保普惠量足兼顾多种层次办园,让各种不同收入家庭的孩子有园可上,有条件的有园可选。

(二)落实监管责任,保证财政投入均衡

1.扩大面,均衡量,确保财政投入真正促进幼教均衡发展

渝北区2015年区财政投入兑现幼儿生均经费将达到900万元,幼儿资助资金将达680余万元,增加财政投入达220万元。但投入的均衡还需要科学的考量和监管,建议将面扩大,量均衡,减少园方与家长的矛盾冲突,把好事办好。

2.加强办园过程性监管,奖优罚差,确保经费均衡使用

经费的使用、监管也要体现均衡。同样的投入,一些私立普惠园仍会想方设法压缩该有的投入,近期发生的民办园食品安全事件等,以负面影响警示了过程性监管的重要。在政府主导下引入民间志愿者介入监管,实行升等奖励和降等处罚制度。

3.实行按成本收费,家长财政按比例分担,确保收费均衡

财政投入均衡还需考量幼儿园收费的均衡。现在的收费是公办园、普惠园管得严,民办园实行收费备案制,而非按成本核定收费。建议不管公办民办,一律按硬件投入、保教管理质量等科学核算成本,财政和家长按比例分担。

(三)改革办园体制,保证办园质量均衡

建立公办园为主,民办园为辅的办园体制改革新机制,尝试城乡一体化办园,按入园需求适当收编私立园,实行公民办一体化办园,保质量均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同时,学前教育既不能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发展。据重庆市2011年统计,有独立建制幼儿园4114所,其中,公办及公办性质788所,占19.2%。可借鉴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扩大公办园、优质普惠园办园规模,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带动片区幼教均衡发展。

(四)改革师资管理体制,保障师资配备均衡

建立幼儿教师联网动态管理机、公民办幼儿园教师双向流动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同工同酬,稳定师资,保师资配备均衡。

可借鉴渝北幼儿园城乡一体化办园模式,建立城乡幼儿园之间、公民办幼儿园之间师资双向流动机制,身份不变,互相派驻,顶岗研修,但前提是要让公办园有足够的编制。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实行编制内外能力、资历相当的老师,同工同酬。

篇3

关键词:城乡关系 城乡经济互动 发展模式

2007年,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四川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通过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市场联通为纽带、以公共服务为依托来带动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城乡经济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如何发展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已经成为学术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问题。

城市和农村作为不同类型的经济主体,然而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形成对资源、资金和人才的争夺,从而表现出城乡之间的一种对立和对抗。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不论是偏重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战略,都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农村地区的问题表现为小生产与大市场,小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农业社会效益高与经济效益低等一系列矛盾。城市地区的问题则表现为市场容量有限,资源匮乏,土地稀缺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的解决,绝不仅仅是城市或农村某个区域的发展所能完成的。

城乡经济互动的内涵和研究现状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其实质是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动态过程。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实质是在明确城乡分工、相互促进的基础上,城乡经济之间一个双向发展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中期,刘易斯提出了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提出了农业城镇发展模式,通过合理的城乡联系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的新格局是其核心观点。麦吉等人提出了Desakota模式,Desakota是在城乡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空间地域单元。道格拉斯通过对泰国东北部的研究,认为区域城乡经济的共同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城乡经济联系的区域建立的区域网络系统。国内学者认为,应根据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在不同区域的城乡之间构造协作体系,并强调加强区域中心城市对农村的辐射。曾菊新首次提出了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在实践领域,不同类型区域城乡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存在着很大不同。

从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来看,更多是将重点集中于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空间模式与布局或者是宏观的政策规划上,而对于如何在实践中对城乡不同产业或者行业之间进行经济联系与互动则鲜有研究。

成都市新型城乡经济互动模式构建

实践证明,科学合理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我国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国内外关于城乡经济互动的理论一致认为,要消除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乡区域不同行业间的经济联系与互动。因此,根据成都各行业的性质特点,并结合成都农村自身优势和劣势,可将各行业合理的引入到农村,从而城市的资金、技术、信息等通过产业引入途径向农村流动。一方面,城市产业的引入可带动乡镇企业集中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也可充分发挥其作用;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城市交通堵塞、城市用地紧张、城市污染等诸多问题。

依据城乡区域的行业差异,可以将城市的行业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混合型四大类,按照每类行业的特点,并与农村的优劣势结合考虑,设想按照中心发散型(见图1)、点轴联系型(见图2)、网络型(见图3)三种模式来规划各行业在城乡区域间的发展结构,为农村产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并以政府政策加以引导与推动,加强城乡联系,促进城乡行业互动,最终达到城乡经济互动的目的。

技术密集型行业及农村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中心发散型。中心发散型是以技术密集型行业为领头羊,通过将复杂技术分解为多个部分,需要大量劳动力的生产和制造工作分包给乡镇企业,解决了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题。同时,在城区建立工业园,组装来自不同地方的部件,对分散开的技术加以集成和优化组合。通过这条路径将技术行业引入农村,使技术密集型行业对农村产生辐射作用,盘活农村经济。这样,农村和城市各种资源能得到优化配置,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原始森林生产资料、江河湖海和各种矿产等自然资源。二者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适用点轴联系型。点轴联系型有“一对一”的特点,是以各行业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需求为导向,通过在合适的乡镇地区建立加工制造分厂,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形成规模生产。农村所产原材料经过加工制造,其价值得以成倍提升,将显著提高农村的经济产出效益。这种将城市产业引进、产品输出的过程,将带动城乡经济的互动,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混合型行业的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自然资源等多种投入要素,因此其在城乡间的发展模式可采用网络型。网络型发展模式具有“点与点之间交错互动”的特点,各行业可根据城乡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其自身对资源的需求偏好进行定位,定位后的各点生产的优势产品,再推销到需要此产品的其他点上,从而形成点与点之间的互动。进而以四通八达的交通和信息网络为支撑,使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等一系列活动涉及网络轴线所贯穿的所有区域,在城乡区域内形成整个系统的经济互动。此过程既包括城乡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乡镇与乡镇、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各区域间的经济将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方位互动。

通过对不同行业的投入与产出的特点和城乡经济互动发展的三种模式进行综合分析,可得出结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过程中适用于中心发散型模式,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则适用于点轴联系型模式,而混合型行业适用于网络型发展模式。

城乡经济互动发展进一步深化的意义

城乡经济积极高效地互动联系与发展,将会促进城市土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乡二元市场与管理等一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从资料可以得出,城乡经济差距大,甚至逐渐拉大,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城乡政策性收入不一样;同时,又不能使城乡要素真正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劳动力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致使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

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差距,而且要充分利用城乡要素资源,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因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应该从问题的根本入手,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允许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同时统筹城乡政策,对城乡建设进行统筹规划。

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对四川省成都市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以最终实现城乡资源顺畅流动,共享一体化,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城乡经济互动发展,将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其次,城乡经济互动发展,有利于消除城乡壁垒,促进城乡市场有机融合,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次,以城乡经济的互式发展彻底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有利于消除经济发展的瓶颈现象,为我国经济发展开创一个全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段娟,文余源,鲁奇.近十五年国内外城乡互动发展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发展, 2007(1)

2.张华瑛.成都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8(1)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十报告指出,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这是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的顶层设计,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确立了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积极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不仅有利于缩小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别,各区域公平协调发展,体现国家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带动落后地区,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一、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

随着云南省经济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城市周边地区的农村生活水平依然很差,省会城市昆明市与距离其中心城区不远的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大量劳动力滞留农村,反映出云南城市产业发展的就业带动力较弱,省会、地州市没有充分发挥对农村应有的就业带动力。另一方面,过小的城镇规模起不到产业积聚、人口集中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小城镇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源腹地和人口来源,难以集中有限的物力和财力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对周边农村地区和镇域经济起不到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推动乡镇企业发展、聚散物资、促进商品流通上存在局限性。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我国沿海地区,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总体效率不高,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居住在高原山地和偏远山区,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区的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农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城镇发展空间小,这自然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空间布局。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云南与全国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大多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处于传统农牧业经济,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历史发展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特色经济

云南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滞后,并且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小。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产业之间存在断层,城乡产业间的关联性微弱、分割性特点突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仍以种植业为主,深加工和精加工不够,没有形成产业链,农产品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低,对农村的投入比例太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城乡产业衔接断层导致城乡市场分割,致使工业反哺农业缺乏有效的渠道,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以及其它产业发展,大多数地区工业化发展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很弱。

(三)地方政策与体制建设不到位,基础设施不完善

云南大多数州市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统筹规划和政策的延续性不够,相关规划对农村居民城镇化的后续发展关注度不够,相当一部分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还没有建立详细的县(市)、乡(镇)、村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乡镇基本供排水设施和垃圾堆放设备严重缺乏,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相当一部分乡镇不通柏油路,部分村民小组不通电、不通广播电视、不通简易公路。村卫生监督体系、预防体系、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乡教育发展失衡,城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差距大。

三、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对策

(一)统筹规划,稳步推进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战略进行调整优化。将社会共享型基础设施纳入优先计划,把农业基础设施能够服务的对象、领域和范围尽可能地扩大,使之惠及到更多的地区和群众。第二,政府积极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快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交通网、城镇给排水网、城市集中供热网、能源供给、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第三,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也不可能形成固定的模式,在城乡一体化规划中要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借鉴成功的经验,减少在建设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

(二)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

第一,要集中发展各类专业化养殖,打造一批优秀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产品经济发展。第二,稳固基础产业的地位,实行区域化布局,引导农业产业向专业化、区域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现代产业经济体系。第三,重点发展以商贸、旅游业为主的新型服务行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区域经济发展。事实上,对少数民族地区而言,特色旅游业的发展是双赢的,一方面能增加区域经济收入,另一方面则是扩大区域文化的影响力。总的说来,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要从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城乡区位和功能定位这几个方面出发,打造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基础设施完善的中小城镇群,构建以县城为龙头、重点镇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体系,从而带动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

(三)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促进可持续发展

因为开发和利用的不合理,在我国少数地区出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也滞后是普遍现象,这严重制约着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改变传统的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的模式,走出一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新发展模式是必由之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要结合实际调整产业结构,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绿色消费,建立起节约型和循环型社会;要因地制宜,建立并完善城乡基础设施体系;要重视环境保护,抓好区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之,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还很低,在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的条件下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将会面临挑战与困难。但是,只要根据云南的实际选择发展路径统筹规划,深化城乡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依托资源优势,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将会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作者单位:云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所)

参考文献:

[1] 霍华德 著.金经元 译.明日的田园城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 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3(01).

[3] 景普秋 张复明.城乡一体化研究的进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2003(06).

[4] 薛晴.国内城乡一体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城市问题,2011(03).

[5] 张瑾燕 德央 商景博.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02).

篇5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镇村体系规划 编制方法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特别是80年代末期,在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其中城乡规划方面重城轻乡的问题也日渐凸显。为此,《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城乡一体化既是城镇化的最高阶段,也是乡村现代化的最高境界,是城乡现代化的交融过程。在此背景下,笔者认为县域镇村体系规划从内容上应突破传统的编制方法。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制定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战略,使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并驾齐驱。

按照“城市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标准,遵循统筹城乡、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就近集中、保护资源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规划期内应采用适度集中,多极多点的发展模式。在做大做强县城的同时,科学划定县域内中心镇、中心村,增强县城及中心镇的辐射作用,引导城、镇、村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县城、中心镇、一般镇、中心村和基层村的空间布局结构,划定重点区域和重点城镇发展策略,实现“城、镇、村”彼此联结的城镇发展格局。

其次,合理划定县域空间管制区域,界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提出各分区资源有效利用的限制和引导措施。

为了引导和控制县域各类资源整合利用,统筹规划城乡空间、建设空间与非建设空间,空间管制日益成为各级规划的重要内容。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资源配置调节方式,目的在于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开发条件、空间特点,将县域内划分为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空间引导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定分区的原则: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安全,将基本农田保护区、水源保护区、自然灾害易发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等划定为禁止建设区;将一般农田保护区、蓄滞洪区、文物地下埋藏区和自然保护区的非核心区等划定为限制建设区;将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划定为适宜建设区。

第三,合理引导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

分析城乡产业现状特征及问题,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产业布局区域化,产业发展集群化,要素配置市场化的路子,提出一、二、三产业发展策略及区域布局方案,形成以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促进工业向县城和较大的镇集中,防止“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最终建立完善的城乡经济发展联动机制,促进城乡产业互动发展。

县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应为: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力。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

第四,统筹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均衡化。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近年来,随着中央和省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贯彻实施,农村社会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历史欠账太多,致使城乡差距仍然很大,特别是在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差距更为明显。因此,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城乡文化建设的均衡化,我们应在分析县域内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确定城乡公益性公共设施体系,制定县城、镇、村公益性公共设施配置标准,进行教育、卫生资源空间布局,提出城乡全覆盖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政策措施。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促使全县范围内公共眼务设施均衡化,并从就业保障、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社会救助、住房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形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篇6

从2011年10月至今,十前各省区市党代会均已召开。各地党代会报告勾勒出未来5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蓝图,居民收入倍增目标、实现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等成为其中的关键词。

目标:实现城镇居民收入倍增

各地党代会报告都提出了今后5年的总体奋斗目标,其中对于增加居民收入的表述尤其吸引人们关注。

走在经济发展前列的江苏省提出,到2015年,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基础上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确保2017年全省居民收入比2010年实现倍增。

“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江苏省2003年提出的“两个率先”奋斗目标的第二步,届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万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万元。而在2011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34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0805元。

上海市提出,未来5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率高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美元左右,进一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上海市在2011年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2560元(约12784美元)领先全国。

在西部,陕西省提出将在今后5年全面建设西部强省,全省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人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实际收入比2011年力争翻一番,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四川省表示,要努力实现全省生产总值、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三个翻番”。贵州省提出,到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以上。

在民族自治地区,党代会报告提出,今后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5%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广西表示将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差距逐步缩小的目标,到2016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

此外,辽宁、安徽、海南、福建等地也都提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目标。

转型: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二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本次换届,各地党代会报告均用较大篇幅结合自身定位予以具体阐述。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这个中部大省发展而言无疑是针强心剂。中央将河南定位为全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并希望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为全国同类地区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为此,河南省报告提出,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能力,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提高承接中心城市辐射能力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

未来5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时期。辽宁省报告提出,要以提高重大装备制造成套能力和关键部件配套能力为重点,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方向、突出特色,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抢占先机、率先突破,尽快成为支柱性产业。

本世纪以来,内蒙古的GDP增速曾连续8年位于全国第一,但由于内蒙古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就显得更为迫切。内蒙古报告提出,要努力实现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推动形成一体化的循环产业链,同时建设好我国北方最大的森林生态功能区,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重金属防治和事故应急体系。

正在实施四大国家战略举措的浙江省提出,要着眼长远、立足当前,举全省之力,稳步推进:要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要把舟山群岛新区打造为高端海洋产业和重大建设平台;在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要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等重大功能平台;努力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高地。

发展:深化农村和户籍改革

当前,农民与城镇居民在教育、就业、社保等方面享受的待遇仍存在一定差距,而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

四川省表示,要坚定不移地走统筹城乡的发展之路,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报告中说,要深入推进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逐步扩大省内改革试点范围,并探索建立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机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步变革推进机制,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重庆市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富民兴渝的战略重点,要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健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体系,稳妥开展农房和农村集体资产交易改革试点。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和“地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继续探索“三权”抵押贷款,扩大农业保险。

安徽省报告认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是推进城镇化的核心环节,要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下大力气解决进城农民就业、住房、社保、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全覆盖。

“要在更高层次上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着力提高发展协调性。”经济强省江苏省在报告中提出,支持苏北全面振兴,继续推进财政、产业、科技、人才“四项转移”和南北共建开发园区,实行“一市一策”,支持宿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徐州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确保2015年苏北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此外,在湖南、内蒙古、江苏、海南、陕西、天津等地报告中,关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表述均未“缺席”。

篇7

关键词:经济“怪圈”;城乡分割;心理二元论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1 区域经济“怪圈”

中国乡镇企业经过1984~1988年、1992~1996年2次发展浪潮,并伴随中国经济与全球化经济的融合,在中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不容忽视。经过城乡经济市场化改革、调整乡镇企业布局、各方资源优势的带动,区域经济的一时繁荣却进入无法前行的“怪圈”。

这个“怪圈”是在政策带动之下,并伴随市场经济与自身发展成熟的适合经济发展的状态下产生的。一定程度上将温州、苏南地区企业引入了资金链断裂,工人外流,濒临破产的边缘。2008年金融危机的重创,更是让这2个地区苍白不少。

在所有条件都准备充分,乡镇企业自身机制发展成熟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却遇到重重阻碍。这种状况阻断了小城镇建设城市化的步伐,经济在怪圈中徘徊不前。追其原因:城乡信息交流的不通畅、人口流动的不理性、政策落实出现城乡落差等,概括一下就是在整个城乡一体化的熔炉之中,各个因素无法完全配置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生命。

2 城乡分割——城乡二元结构

化解上述的“怪圈”危机,我们要深入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去寻求答案。资本主义的经济全球化,它的后备生产方式没有严格的城乡之差。它是一种人类社会自然状态下的生产方式,在欧洲社会,从中世纪黑暗到文艺复兴继而工业革命的历程中,城乡没有明确的界限,属于共同发展。这也是与当时欧洲的社会情况相一致的。随着资本主义的日渐成熟,国际分工和生产的专业化以致经济的全球化,中国的改革开放抓住了时代的主题,并迅速发展,但为中国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农民,却被一个中国的现实国情无情地套住了。这便是中国“二元社会结构”。(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城市为一元、农村为另一元的城乡分隔和差异状态;改革以前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明显和城乡分隔刚性,而改革以来中国二元社会结构特征是城乡差异更加明显化和城乡分隔开始弹性化。)

在社会生活上,二元社会影响下的人口心理,也出现了城乡的二元差别,在意识上形成了二元结构。笔者将这种意识形态上的二元形态定义为“心理二元论”。

3 “心理二元论”是一个新的研究

心理认同是推进城市化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但是在大搞建设的浪潮中,我们忽视了这一重要因素,因此迟迟陷于“怪圈”而无法脱身。

农民在心理上存在城乡差异,在社会保障体系上更是深有感触。作为发展乡镇企业的参与者,在企业决策的过程中便于大的决策方向有所偏差,对于整个区域经济而言,偏差导致的结果便是整体的方向错乱。

对于心理二元论的定义,是在二元制的基础上增添了意识形态的涵义。在思想上将自我或具有心理认同的共同体与自我之外的群体相分离,将自我或具有心理认同的共同体为一元,自我之外的世界为一元,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或共同体的行为进行指导并做出与另外一元的决策心理,定义为心理二元论。

心理二元论是一种意识上的对立,虽身处一个整体,却将自我或共同体与之外的世界对立,这样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会共同意识的断裂。

乡镇企业面临的瓶颈是什么?

这便是意识的断裂,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民与城市人口在社会物质层面上的差异,加剧了心理二元论在经济人心中的发展,致使乡镇企业瓶颈产生,经济整体陷入“怪圈”。

4 资源混合配制——脱离心理二元论

将城乡边界从人类心中消除的最好方法便是混合,这种混合不是混乱,是将市场大洗牌,从根本上去除边界。固定资源是无法参与的,作为经济主体的人却可以在混合配置中起到关键作用。

4.1 人员从流动制到固定制

人首先关注的便是生计,工作中的流动制可以减弱城乡之间的差异认同。在一家企业中,将城市人口调配到农村,将农村人口调配到城市。共同的待遇,不同的环境,由企业决定人员的调动,并实施互补政策。长时间的互换流动,消除边界的心理影响。最终,人员决定自身的城乡位置。

4.2 实行基础设施差异化

基础设施是反应一个地域发展程度的“外貌”,建设基础设施就并非是推进一体化的关键步骤,但是在心理认同上,却可以凸显农村文化特色,彰显农村人的文化底蕴。

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追求城市风格,却丢了自己的文化核心。即使是同样的基础设施,但也并未加深城乡人们的心理认同,只是加剧了城市的“高水平”和农村“低能力”的摩擦,深化心理二元论。

乡镇企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出现扭曲,整个城乡区域链条也将面临破裂的危险。

参考资料

[1] 胡欣.中国经济地理——经济体成因与地缘架构[M].立信会记出版社,2010.

[2] 刘继同.由集体福利到市场福利——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福利政策模式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2.5.

[3] 何英.金融危机下温州模式的困境与转型路径[J].现代管理科学,2011(8).

篇8

关键词: 区域协调区域一体化大喀什“一市两县”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以城市群/城镇群为载体的区域协调发展日益受到重视,整合与优化资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已成为国家和地方的重要战略。本文通过总结珠三角区域一体化的规划经验,以新疆喀什地区“一市两县”(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协调发展规划为例,在区域一体化的视角下分析西北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1 珠三角地区区域协调发展

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通过开放促进经济一体化发展,并通过规划引导区域内城市协调发展,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其中珠三角已形成比较系统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思路与方法。

新时期珠三角面临产业同质、环境污染、城乡失衡等突出问题,在区域发展“量的扩张”完成以后,亟需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发展“质的提升”。为此,国家颁布并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明确提出推进珠三角区域一体化。为落实《纲要》要求,广东省围绕产业布局、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基本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五大支撑体系分别编制了一体化规划。其中,产业要求通过优化产业分工和区域布局,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资源高效配置的区域产业发展格局;空间规划要求通过建设广佛肇、深莞惠、珠中江三大城市群,整合空间资源提升区域城市竞争力;生态环保要求强化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共治,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环境质量;公共服务要求加强十类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配置优化,实现服务均等化、保障制度化等目标;基础设施要求优化交通、能源等设施布局与对接,实现区域设施的共建共享。

目前珠三角产业经济已高度发达、城镇群连绵发展,一体化战略较好地回应了区域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珠三角的实践经验能否给我国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协调发展一些启示?在不同的区域发展背景下,西北城镇应如何把握关键问题,借鉴珠三角经验,制定合理的协调策略以响应区域发展需求?

2 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本节以新疆喀什“一市两县”协调发展规划为例,探索西北城镇协调发展的思路与策略。

2.1 新疆喀什“一市两县”基本情况

新疆喀什“一市两县”是指位于喀什地区的喀什市(一市)、与喀什市相邻的疏附县和疏勒县(两县)。喀什市是喀什地区的中心城市,相对发达;疏附县是以农业为主导的城镇,疏勒县是新兴的工业化城镇。根据国家和新疆的战略部署,南疆三地州要打造“大喀什”经济圈,喀什要成为全疆副中心城市。联合喀什市和周边疏附、疏勒两县协调发展,能有效扩大城市的经济规模、成长空间和设施容量,响应构建全疆副中心城市的发展需求。

2.2协调发展思路

在协调发展的思路上,珠三角面临工业化后期发展难以为继,今后的发展重点是“优化提升”;喀什除面临一般欠发达地区存在的载体容量不足、规模不够等问题外,更要考虑严峻的资源制约和生态脆弱等核心问题,首先应通过区域一体化实现“优化提升”,对关键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夯实发展基础,其次才是做大总量。在发展的基本取向上,珠三角和喀什有部分相似之处。

规划按照“问题诊断——统筹完善——协调提升”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针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四个方面,对“一市两县”现状和规划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协调问题,提出优化调整的方向与策略;其次,结合上述产业等四个方面的协调内容,提出“一市两县”协调发展的空间战略、空间结构与实施路径,形成目标蓝图;最后,提出相应协调建议,反馈到发展思路和规划编制之中。

2.3协调发展策略

(1)产业协调发展。“一市两县”处于工业化启动时期,以项目带动为重点,做大规模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要避免珠三角产业同构化导致城市间过度竞争的局面。规划提出以下协调策略:第一,进一步明确各县市的产业发展重点,明确喀什市发展高新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疏附县发展轻工业、疏勒县发展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的发展定位;第二,优化各园区分工协调,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2)公共设施协调发展。为构建全疆副中心城市,一方面要加强公共中心建设,形成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综合服务功能完善、辐射力较强的区域公共服务核心;另一方面要针对城乡发展差异较大、基本公共服务覆盖不全的现状,在区域层面统筹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积极推进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3)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第一,“一市两县”地处西北,水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制约要素,因而推进区域水资源基础设施协调建设,形成开发利用和调度管理一体化发展,有利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提高用水效率。经研究分析,“一市两县”存在优质水源总量不足、供水管网与设施一体化建设滞后、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区域协调不足等问题,相应提出选择优质水源合理分水、区域供水联网加快水厂整合、建设再生水厂加强中水回用等建议;第二,交通协调发展,通过加强城镇间交通联系增强区域竞争力,促进要素高效流动。目前“一市两县”存在路网结构不完善、重点组团间联系不足、规划道路对接错位联系不畅等问题,相应提出调整城市环路布局、做好县市行政边界处的道路对接、调整部分衔接道路等级等建议。

(4)生态建设协调发展。“一市两县”存在区域生态安全建设协调不足、生态廊道规划建设相对滞后等协调问题,可借鉴广东推进区域绿地、区域绿道建设构筑区域生态安全网络的经验,统筹完善区域性绿地建设,协调共建城市绿道、河流生态带等重点生态廊道,并将“一市两县”的河流廊道纳入“三区六线”的整体框架内进行保护。

(5)空间布局协调发展。综合上述产业等四个协调研究,根据城市空间联系与发展动力,提出“一核三极,两轴三带”的区域空间发展结构。依托快速交通廊道重点构筑产业发展轴和新城发展轴,通过轴线强化联系,实现组团间的功能互补与对接。

3 结语

区域协调、区域一体化是目前地区和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珠三角先行先试,在探索中形成了以产业布局、城乡空间、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五个方面为重点的一体化协调发展思路,较有效地指导了喀什“一市两县”的协调规划实践,为我国西北部城镇协调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开拓了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李郇,殷江滨,国外区域一体化对产业影响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12(5):91-96.

[2]李欣红,国际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分析理论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7(3):50-57.

[3]Brenner. N. (1999) Globalization as Reterritorialisation: the Re-Scaling of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European Union[J]. Urban Studies, 36 (3): 431-451.

[4]崔功豪, 城市问题就是区域问题——中国城市规划区域观的确立和发展[J].城市规划学刊,2010(1):24-28.

[5]蔡瀛,宋劲松,一体化城乡区域——珠三角空间发展趋势与前景[J]. 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篇9

为在更高的水平上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推动城乡改革联动,协调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促进有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市民,逐步做到城乡居民收入渐趋协调、基础设施衔接配套、公共服务同等享受、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率先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江苏城乡统筹将从六个方面取得新突破:一是在推进城乡一体规划上取得新突破。以县域为单位,统筹安排城镇、工业、农业、居住、生态布局。二是在促进农民变市民上取得新突破。制定和落实鼓励农民进城进镇落户的相关政策,引导有条件的农民变市民。三是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上取得新突破。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四是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上取得新突破。深入实施农村实事工程,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接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五是在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发展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业务,完善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六是在推进新城镇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推进强镇扩权,使小城镇成为吸纳农民的重要载体。优化农民集中居住点功能布局。吸引农民集中居住。

广东从五方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今年,广东省将从扩大内需、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突出自主创新等方面着手,打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硬仗,努力使广东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突出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特别在扩大内需上下功夫。重点是努力扩大内销市场,加快推进城镇化,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力促外经贸稳定发展。二是突出经济结构调整,特别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实施“双转移”上下功夫。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着力发展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电动汽车产业,提升发展半导体照明产业,编制实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和推进方案。加快推进相关大项目建设;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着力推进珠三角一体化和东西北地区跨越发展。加快形成全省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三是突出自主创新,特别在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水平上下功夫。重点统筹做好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制度环境,提升发展高新园区。四是突出改善社会民生,特别在促进就业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下功夫。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稳定和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推进“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五是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特别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下功夫。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富县强镇事权改革,深化所有制改革,深化财政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深化价格改革,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篇10

关键词:乡镇建设;城乡规划;现状;规划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城乡规划概况

(一)城乡规划的含义

城乡规划指对在一定时期内城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产业布局等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等,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属性。具体包括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科学的城乡规划不但能加快城市化进城,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促进城市健康快速发展,而且能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二)城乡规划的重要性

乡镇建设的发展需要科学的规划和部署,该类型规划作为城乡建设发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城乡建设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乡规划不但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而且以它战略性、综合性、技术性和公共政策属性的特点,为协调我国城乡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加快统筹乡镇区域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与工作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民生产总值排名在世界上不断上升,但人口多、底子薄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仍属于发展中国家,这就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一切城乡规划的编制,包括规划中指标选用、建设标准的确定、分期建设目标的拟定,均宜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符合国情是城乡规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国幅员辽阔,城市众多,各地自然、区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别很大,城乡规划不能简单地采用统一的模式,必须因地制宜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城乡规划是一项全局性和综合性,及战略性的工作,涉及的政治和经济,以及文化与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需要根据现代化建设整体的要求,立足于当前,面向未来发展,统筹兼顾并进行综合的布局。同时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近期和长远、需要和可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及进行现代化建设和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的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当前我国正处在加速城市化的时期,即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不断优化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城乡规划与城乡综合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据的。没有城乡的不断发展就不可能为实施城乡规划提供物质基础。

目前,城镇建设的规划仍然受困于很多不良政策口号的困局中,近年来,为了响应国家与政府的号召,很多区域都在搞城镇建设,但是大多数的城镇建设规划,都只停留在喊口号,简单做规划或者城镇范围之内扯横幅的层面上,还有些区域则只是拆几栋违章的建筑或建几条商业街等表面功夫上,城镇建设的规划根本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实施。这说明当地政府对其建设规划不重视,同时城镇建设的规划面临着资金难和技术难,以及落实难等困境,很难能够落实到位。另外,城镇建设的规划缺乏前瞻性与科学性,所以,规划要先于建设,要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进行城镇建设。但是,当前各城镇在其制定规划时,较随意,没能够考虑到城镇规划科学性与城镇发展的长远目标,造成了很多问题的规划都处于“空白”状态,如规划没能充分的考虑城镇内部资源的整合利用,老城更新模式的研究不够,对城镇建设用地的缺乏动态追踪,造成了城镇建设中的程序违法、布局不合理等,严重制约了城镇的建设发展。

三、 乡镇建设中城乡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完善

(一)在完善城乡规划体制体系方面,要构建发展战略研究,指导人口、用地、产业发展模式,然后进一步确定城镇的规模、用地空间布局、公服设施和市政设施的技术路径。而乡镇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生态功能区规划衔接起来。同时,在制定规划的时候应该通过公共政策分区的思路覆盖行政全域,以提高城乡规划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合法性。

(二)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规划管理体系,在多部门协作与多规衔接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动态管理。现阶段的信息技术以及空间管理、分析技术,为建立规划的信息动态共享平台,保证城乡的空间规划的科学性与严谨性提供了可能。动态共享平台能对不同的功能区进行科学的管理,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土地供应计划进行结合,更好的推动城市建设。在城乡统筹规划方面要建立健全制度措施,将建设的重点和城市以及城镇的规划与土地利用的规划进行结合,注重公众参与,吸收公众意见,保证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加强乡镇建设以及城乡规划的措施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统筹乡镇建设城乡规划的发展。我国各级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编制工作时,应该切实以科学发观为指导思想。首先,要求规划编制工作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注重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给广大群众营造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并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其次,规划编制过程要始终坚持统筹协调和合理布局的理念,积极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以及农村的协调发展,注重、重点地区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等,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单纯地注重城市建设与发展转向到更好地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的互促共进。最后,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加强当地环境和生态保护,严格控制乡镇建设项目的规模和数量,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坚决杜绝以往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一条承载能力强的集约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城镇发展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建立完善健全的规划编制机制和体系。虽然我国城乡规划编制机制和体系不断完善,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仍然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规划编制机制和体系,这就需要我国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城乡规划编制项目资金,从而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机制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提高城乡规划覆盖面,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规划编制滞后的问题,加快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推进我国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另外,我国各级政府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快完善并科学制定城乡规划编制的相关标准和准则。

(三)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新型乡镇注重把握国家和省的政策向,运用新的规划理念和技术手段,打破城乡分割、重城轻乡的传统规划格局,适度扩大了新型乡镇发展规模和空间,坚持园区发展规划与镇区规划相结合,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新型乡镇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为把新型乡镇规划建设成为产业发达、民生殷实,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管理民主、文明和谐,区域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化乡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在规划系统开展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结合规划工作实际,坚持以提高思想认识为主线,以解决突出问题为手段,以创新体制机制为重点,以促进科学发展为目的,探索和总结推进规划工作科学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要进一步优化整合内部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加速内部运行,缩短审批时限,做到政策不截留,差错不发生,时间不耽搁,提高工作效率。

(四)城镇规划建设,需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乡镇建设的首位,规划中要体现出“保护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要严格的贯彻其环保精神,任何凌驾于环境之上的规划都要坚决予以取缔,环境保护是千秋大业,是绝不容忽视的头等大事,要保证城镇规划建设不损害环境。此外,必须树立牢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财富和珍贵名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要保留历史建筑和文化建筑,绝不能随意拆迁。

结束语:

综上所述,乡镇规划建设,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调与合作,各级政府在进行城市规划编制工作时,需要树立起全局意识,调动整个城乡规划编制部门、设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建立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互动机制,并建立健全以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的联动机制,进一步提高各部门的协调与合作,从而加快乡镇建设的规划工作。

参考文献:

[1]黄李果. 城乡规划与建设应突出的重点[J]. 城市建筑,2013,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