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学习感悟

篇1

一年级弟子规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想状况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受识字少的限制,上课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经常走神。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传统文化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课的喜爱。还应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入手,使他们觉得《弟子规》是一门趣味性很浓的学科,使他们喜欢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弟子规》的基本内容和特点,感受传统文化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从而认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过程与方法:

引领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学习,能够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实践领域,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逐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古典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初步感悟、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魅力,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学重点情况分析:

强化朗读、背诵传统文化的精华,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感悟能力。 2、本学期教学难点情况分析:

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

3、教材内容具体情况分析:(注重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弟子规》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教材遵循少年儿童的认知规律,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对少年儿童人格的陶冶和智慧的启迪,对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中应多鼓励学生在课外查找资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进一步讨论交流。

四、教学进度:

五、本期业务学习及教学活动安排

六、教学中注意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充分利用课程资源,使学生直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图片,作品等教学手段,教师加以示范。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3、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组织学习活动ヒ注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养成喜欢读书、认真书写、勤于思考、踊跃发言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4、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文化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篇2

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南怀瑾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集教授、大居士、诗人、哲学家、禅宗大师等各种称呼于一身。

南怀瑾幼年精研“四书五经”,涉猎遍及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并练武术多年,曾担任武术教官。

1949年,他奔赴中国台湾,之后,陆续受聘于台湾文化大学、辅仁大学等大学和研究所,曾开设一门有关《易经》的课程,大受学生欢迎。

1969年,南怀瑾不忍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日趋式微,振臂而起,创立以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为目的的“东西精华协会”和“十方丛林书院”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随后,他出版了《论语别裁》《孟子旁通》《老子他说》等著作,至今广为流传。他的著作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捷径,对无法直接了解典籍的人作了一个重要引导,其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各家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1985年,南怀瑾应美国文化基金会的邀请,赴美推广文化,并讲学于欧洲各国以及日本等国。美国华盛顿大学如今仍设有南怀瑾学院。

2000年,时年83岁的南怀瑾来到太湖之滨,开始着手创办太湖大学堂。2006年,学堂建成。该学堂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与现代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致力发展认知科学与生命科学的研究。之后,南怀瑾坚持在学堂讲学、教拳,直到离世。

张培合:

传统文化的独立思考者

张培合是西安一家大型连锁企业的高管,同时也是一位独立文化学者。所谓独立文化学者,就如他自己所说――不站在任何党派或利益集团的角度思考和判断,而是站在大多数劳动人民的立场上,理性、冷静地看问题。他所指的问题包括中华文化的缺失、断代以及对中华文化的曲解,甚至是对中华文化的颠覆而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危害。

起初,张培合只是给企业内的员工们讲授一些有关传统文化与生活、工作、企业管理相联系的知识。作为商人,他把企业作为其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的实验基地。他的演讲深受欢迎,于是他声名远扬。

从2003年起,他开始在全国作巡回演讲,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阐述自己的思想,讲述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人际交往中去。贾平凹曾评价,张培合“积极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讨和传播,只是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不为功利,默默耕耘,这份韧劲值得敬佩”。

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张培合,见微知著,在生活的细小处感悟人生的至理。近几年,他陆续出版了《慧思集》《静思集》等著作,唤醒更多人正视传统文化缺失导致的种种问题。

吴茜:

篇3

关键词: 医学院校 传统文化教育 途径研究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2]。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和深刻地认识我们国家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助于我们以更理性的态度和更有效的方法解决当前存在的一些难题。

近年来,医患矛盾越来越凸显,医生成为人们眼中的高危职业。医患矛盾凸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医生人文精神的缺乏是重要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我们可以从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吸取仁爱救人、诚信不欺、淳朴自重、淡泊名利、医风严谨的道德和智慧,完善自我,真正实现医者为民,医患矛盾自然能从根本上解决。要提高医生的人文精神,必须从学校入手,加强医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一、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

当前,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程,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医学院校的重视,但是从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的效果与医生需要达到的人文素养看,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甚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和学校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不够

长期以来,大学教育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倾向,多数医学院校以培养“专门应用医学人才”为办学指导思想,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开设的专业课很多,但开设的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文学科课程偏少,并且开设的传统文化课多以考查课的形式进行。同时,一些医学院校传统文化课教师相对缺乏,不能完全满足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部分医学院校传统文化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课堂讲授,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够,又缺乏必要的压力,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些医学院校落实得不够好。

(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认知不够

医学院校的一些学生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尤其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较深,热衷于过圣诞节、光棍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不感兴趣,对中国文化的仁爱、礼让、谦恭、担当等宝贵思想学习得不够深入,对学校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兴趣寥寥。

笔者对山东省部分医学院校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共发出1000张问卷,收回936张,其中有效问卷908张。调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开设传统文化课是否必要?对传统文化课是否喜欢?传统文化课的成绩考核方式是什么?若将传统文化课设为考试形式考察学生成绩,赞成还是反对?调查结果显示,89.7%的学生认为开设传统文化课有必要;但只有24.3%的学生喜欢传统文化课;77.8%的学校以考查课的形式考核学生成绩,若将传统文化课设为以考试形式考查学生成绩,95.6%的学生表示反对。由此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在医学院校学生中受喜欢的程度不高。

二、医学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文化教育在医学院校受到的重视不够,受学生喜欢的程度低,教育效果不好。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多个途径加强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

(一)构建合理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

针对医学院校的实际情况,构建合理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增加传统文化课程的比重,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学习。除了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之外,还要开设一系列传统文化选修课,如开设《论语》、《孟子》、《道德经》、《庄子》等经典著作课程。通过学习经典,与思想、文化、哲学大师进行心灵对话,既能增强医学生学习古文的能力,又能深层次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于弥补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先天不足具有重要作用。其次,针对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需要和医学院校的特点,编写专门的医学类传统文化教材。增加一些关于仁爱、诚信、严谨、谦恭等医学伦理思想方面知识的传统文化课程,对于塑造医学生高尚品格、提升医学生道德素养、完善医生需要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教材还要多选一些医古文课程,如选入《本草纲目》、《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著作的经典篇目。再次,改变传统文化课成绩的考核方式,由考察课变为考试课,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压力。

(二)加强医学院校传统文化课教师力量

提高医学院校传统文化课教师力量是加强医学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首先,制定相关政策,引进、招聘一些既懂传统文化,又懂医学的双学位高层次人才,负责传统文化课的教学工作。其次,充分开发和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大学传统文化教育教师的资源共享。可以多种形式吸纳其他院校、研究机构、社会机构的传统文化学者,从事短期或长期的传统文化教学工作。再次,加强现有传统文化教师的业务培训工作,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和进行学术交流,以提高他们的整体教学能力。

(三)加强传统文化的社会实践教学

医学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还要走进群众,深入社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到农村、社区开展体检义诊、医学知识宣传、健康调查、晚期癌症病人临终关怀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体验生命,亲身感受百姓的疾苦,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健康状况和治疗需求,培养一名医生应该具备的关心百姓疾苦、胸怀天下苍生的社会担当精神和高尚追求。其次,充分利用学校周围各种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名胜古迹、博物馆、文化遗址,寻访当地民间艺术文化,切身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积极加强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用社会这个平台,将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与医学生的个人追求境界结合起来,有利于医学生真正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的仁爱救人之心、崇德向善之心、尽职尽责之心。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t学院校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还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首先,学校可以积极筹建和完善一些传统文化方面的学生社团,如书法社团、古典文化社团、戏曲社团、诗词社团、绘画社团、篆刻社团等。以这些社团为平台,积极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提高优良品格,完善人格修养。其次,学校可以利用一些宣传平台,如宣传栏、学校广播站、学校网站、板报、宿舍走廊、教室走廊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还可以对教学楼、宿舍楼、餐厅、图书馆、办公楼、道路进行命名,让学生学习和生活在一个充满传统文化的氛围中,让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生活细节中,从点滴生活中感悟传统文化的智慧和魅力。再次,开展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经典诵读大赛、书法展、绘画展、戏曲文化交流等。最后,学校经常开展一些传统文化知识讲座,邀请一些研究传统文化的专家、学者做报告,积极开展传统文化学术交流。

(五)利用新媒介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课堂教学有其局限性,因此,加强医学院校传统文化建设,还需要利用网络媒介平台,网络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首先,开设传统文化网络精品课程。各医学院校可以对本校优秀传统文化教师的精品课程进行录制,再传到网上,各高校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可以享受更多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其次,利用微信、QQ、APP、校园网站等网络平台,传播传统文化。师生之间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传统文化学习的交流,分享学习心得,进行疑难解答。再次,加强教师的网络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网络技术处理能力,如利用动漫、3D技术制作传统文化课程,增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和趣味性,以让学生更容易和快乐地接受传统文化。最后,选取一批经典诗词、经典医古文、古代礼仪文化等,开发一批传统文化教育软件,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参考文献:

篇4

一、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校园是学生主要活动的场所,为了使学生一走进校园,便置身于浓厚的经典文化学习氛围中,我校将一些经典名言、国学美文制成文化长廊、读书长廊,构筑一种优雅厚重的校园文化,营造一种浓郁的国学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楼、公寓楼前悬挂对联:“自小学寓此学更向大学迈步觅公学,来新生非天生还需先生登楼教人生”,“莫道寓楼静,能育青龙腾碧水;不嫌庭院幽,可植绿树撑蓝天”,“神舍园馨,藏龙沉睡读天下;仙居楼馥,卧虎苏醒辩古今”。这些对联高雅别致又不落俗套,让每个学生都能体味到浓厚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氛围。

在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我们把《弟子规》《爱莲说》《论语》《出师表》《岳阳楼记》等国学经典美文和《行路难》《登高》《水调歌头》《满江红》等经典诗词制成一幅幅图文并茂的图片,悬挂在长廊上,让学生漫步在长廊里时能欣赏到这些经典名篇,让特色书香弥漫在整个校园,从而激起学生品读经典名句的欲望。

二、从语文课堂教学入手

诵读经典,传承经典,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和义务,要注意把诵读国学经典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从现行的教材入手,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采取分层教学,引领学生品读经典名篇。七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品读《论语》《木兰诗》《童趣》等名篇,八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醉翁亭记》《岳阳楼记》等名篇,九年级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诗经》《史记》等名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易到难进行学习,对这些国学经典内容作适当的讲解,用诵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领略祖国几千年积淀的文化,又用品读的方式,和学生们一起遨游古典文学的海洋,一步步燃起学生阅读求知的欲望。

三、从开展诵读经典比赛入手

随着“国学热”的再度掀起,诵读中华经典已经成为一种高雅的“时尚”了。因此,各地各学校为了推广国学,都纷纷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比赛,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比如,我校每学期都举行一次全校性的经典诵读比赛,先由各班推荐优秀的选手参加学校比赛,再由学校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县、市甚至省一级的比赛。由于学校重视,各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每一次比赛都掀起一股诵读国学经典的热潮,涌现出许多优秀的诵读高手。师生共同参与,有教师参与其中,学生参加的积极性更高。学生在参加这些比赛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高超的诵读技巧,也品悟了这些经典文化高深的内涵,提升了自己的国学素养。

四、从开展“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入手

遨游在经典名篇的海洋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历史,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诵读国学经典,不能停留在读的层面,还要把自己融入作品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热情,促进学校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可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我与经典”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旨在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诵读、讲解国学经典的过程中,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我校曾经举办过一次以“诵读经典,感悟成长”为主题的作文比赛,学生们都踊跃参加,收到了许多优秀的作品,立意都很不错,他们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经典,诠释经典。一股学习经典的热潮又在校园里掀起了。

五、从学校德育入手

篇5

养;思想感情;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7)

08―0120―0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根和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让传统文化走进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师,首先应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培育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必备品格,并且培育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让传统文化走进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升教师素养,拓展传统文化的宽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限于知识素养的提升,更要把握学生的内涵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基础。语文教师要想从“教学”转向“育人”,就应该从“育人”的角度整体把握,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教学,有效引领学生成长,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育的品质。

要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语文教师必须首先悉心学习古典名著,让古典名著成为每个语文教师床头、案边常备的必读书籍。在教材选修方面,语文教师要开设系列《中华经典名著》选讲课程,增加传统文化学习篇目,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这样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理性认同;更利于培育学生的民族使命感和高尚健全的人格。教学古典文章,语文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当语文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点点滴滴的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精神得到贯注,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文化得以熏陶,人文素养才能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重要课程资源。

二、体悟思想情感,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度

古人云“文以载道”。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蕴涵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辉,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和展示传统文化优秀篇章中的各种素材,倾心倾力,亲力亲为,让学生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会内化为学生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为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纵观近现代无数名人的早期求学经历,足以证明传统文化的教育魅力,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激发了他们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

传统文化传承着“智、仁、勇”兼“真、善、美”和谐统一的道德标准。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学生的精神家园,让学生自觉抵制形形的精神污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

三、引导价值取向,追求人文素养的精度

传统文化纳入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精神、人生发展需求结合起来。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语文教师要承担价值引领的重责,要审慎、准确把握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站在对学生终身发展、对民族未来负责的高度,谨慎选择适合学生消化、吸收的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时代在变化,审视传统文化经典的标准也在变化,因此,经典也需要重新审视;经典也需要再加工。语文教师要将一些推介给学生阅读的经典作品,M行全面“透视”,看一下“经典”里究竟有多少真经典,“经典”中的经典是什么,然后将一部分有价值的“经典”内容筛选出来,要求学生去阅读和体会。

篇6

1.1研究目的:基于以上现状,作者通过采用陈国明和Starosta(1996,1997)基于跨文化交际能力(ICC)和跨文化敏感度(ICS)理论设计而成的“跨文化敏感度测量问卷”(ISS)(2000)作为测量工具,并运用由张红玲(2007)等学者提出的文化教学原则和方法,作者进行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中国文化融入教学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文化教学对学生跨文化敏感度的影响。

1.2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以126个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者。其中,试验组的61名受试者接受了为期16周包含中国文化导入的大学英语课程。对照班65名受试者的教学方法仍按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授课。最终对结果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软件版本为SPSS18.0。此外,作者还设计并采用了兼有选择和简答题型的调查问卷探究受试者对本研究的反应。两个班处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同一级别,学生的英语水平基本相同,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进度、授课学时和教材使用均保持一致。

1.3主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中导人中国文化,笔者主要使用以下五个教学策略:1)Presentation针对《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涉及到的英美文化,进行中西方两种文化对比,提前布置任务,将全班同学分组,每人每学期必须参与Presentation或Minispeech,内容为英文版的相关中国文化,如第三单元《Marriage,Races,FoodandFamilyLife》中出现的西方婚俗,饮食及家庭关系等文化,在讲解时可与中国的婚俗,饮食及家庭关系相对比;在涉及ChristmasDay这个节日时,引导学生联想比对中国的春节。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节日及相关习俗(包饺子、放鞭炮等)。此方法能帮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本土传统节日和习俗等,将所得成绩计入学生形成性考核中。实施情况效果显著,同时学生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学习的热情,制作PPT、寻找道具、下载英语学习资料。不仅实现了课前热身,也加深了跨文化理解和感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2)Discussionand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是一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方法。教师作为组织者,调动全班同学分组就某个文化专题开展有序的讨论。此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讨论某一特定的文化课题来加深理解。例如:在讲授第五单元《HealthandEducation》时,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讲解英美教育体制,还要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教育,讨论优点与不足,达到了良好的英语文化教学目的,与此同时,不失传承中国优秀文化。3)Role-play此方法是模拟生活情景对话,教师选择典型的现实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模拟对话。如:学生扮演中国导游,向国际友人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小吃及旅游景区等。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内涵学习远远胜过语言知识本身。4)增加中国文化英文表达的辅材料为了更好地导入中国文化内容,笔者为学生补充了反映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材料,如: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和具有中国经典作品的英译作品等。坚持适度性原则,中国文化的英文导人要与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一致。5)使用英汉和汉英互翻译方式,学习中国文化知识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学习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和句型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多课文蕴涵着能够体现中国特有文化实体的表达,通过英汉互译的方式使学生能更好理解和掌握其内涵,有意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灵活使用。

1.4研究过程:本研究历时1学期,分以下三个阶段展开:(1)实验前学生调查问卷。开展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问卷调查。问卷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跨文化敏感度测量问卷”(ISS)(2000);第二部分:测试题,目的是检测学生运用英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书面表达能力。共25题,问题主要涉及中国的节日、饮食、历史、教育、政治、宗教和地理等英文表达方式。(2)实验班和对照班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在实验班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导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使用相关教学策略导入中国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对照班按照现行的大学英语模式进行教学,侧重于英语语言知识和授课内容的讲解。(3)实验后学生调查问卷。开展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调查问卷,问卷题型与实验前调查问卷相同。

2研究结果

篇7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现在是日益得到重视,它是语文教育的根和魂。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才能提高国民的意识。文章以在小学语文实践课程中传统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为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实践课程;开发;利用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民族,利用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把古代的文明发扬至今。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中华民族文明的丰富多姿是其重要的任务。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好学生发展的基础,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才是语文教学的目标所在。 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开发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全部总和。根据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定义,文化是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它包括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其核心是作为精神产品的各种知识,其本质是传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无时无刻不再提醒着人们: 一个民族如果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那么这个民族将意味着失去了发展的根,也就失去了民族发展的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正是一代又一代人民不断的传承与发扬。

在语文学科教育中,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与魂。然而,在现实的基础教育中许多老师往往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没有把传统文化系统纳入进语文教学的课程体系中来。

小学生正处于个人内涵和修养的储备阶段,学习各种语文知识都是学生逐步了解,增强感性认识的过程,能够为学生以后更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华民族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文化内涵,可以使学生受到很好的熏陶,让学生受到清新优美意境的美化作用。例如,古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优美。通过这些古诗中的强大人格力量,可以更好地感染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富有内涵的文化内容,能够为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和人文挂念奠定坚实的基础,有效提升学生个人的文化底蕴。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文化是一个民族持续发展的根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中华民族的重要瑰宝,他凭借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子孙,也是我国文明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使其能够能够经过世代的发展而绵延不息然,现如今,其在世界文明发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而随着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小学生对外来新鲜事物的好奇以及其独立思考能力尚为欠缺,使得外来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孩子的盲目追捧,他们吃的是洋快餐,看的是日本动漫、用的是韩国玩具、穿的是国外品牌,越来越背离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国家没有对传统节日实行假期制时,他们甚至不知道端午、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但却对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了熟于心,这些现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评价制度的原因,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并不太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和讲解。家长、老师和孩子都只顾重视对分数,而往往忽略了对孩子对于语文、对与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小知识以及三字经、弟子规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是孩子们丢失了他们该有的自主、创造、领悟、想象能力,表面上孩子能力越来越高,实则高分低能。孩子们在这其中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兴趣,认为这是一门枯燥、难解甚至无聊的文字游戏,对古诗词的背诵也只是机械化的记忆,并没有领悟其中所包含的意境,而这恰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语文教学中该有的的重中之重、也是为孩子们今后的语文学习该培养的一种鉴赏能力。

值得欣喜的是,在当前社会重拾传统文化热的大背景下,伴随语文课改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意识到自己在传统文化传播中担负的重要职责,开始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使传统文化走入教学课堂,使学生们不断了解、学习、乃至使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去。

三、传统文化在实践课程中的开发和利用

(一)模拟真实情境,活学活用传统文化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学以致用,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传统文化,进行文化的传承。例如,在学习《小儿垂钓》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诗中的儿童在垂钓,然后一边做着诗中的动作,一边念着古诗。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中的意境。同时让学生思考,从孩童身上,我们能够学习到那些精神。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对于古诗的思考过程中,学生在不断的思考中,可以认识到聚精会神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从而起到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

(二)将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学生们能更好体验传统文化的精髓,就要不断增强其体验感、增加其经验,小学生们对与传统文化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其社会阅历、社会实践经验有限,对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典故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感受,加之生活条件、物质条件的丰裕,其对于传统文化中许多经典之处不能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因此,传统文化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要想得到更好的贯彻实施就要鼓励、引导、组织孩子们多进行一定的社会实践。

篇8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本土文化传统文化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地学习方式。它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学习形态。”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学科性、主体性、生成性等特点。这些特点,要求教师要善于搭建语文教学通向学生生活实践的阶梯,善于捕捉本土文化中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资源,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让学生在现实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并在此过程中更加了解家乡文化,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对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却一直被忽略,人们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将教学局限于课堂,忽视了课程的生成性与构建性,使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环境。面对教材,多数教师也是照本宣科,忽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然也就不会把一些优秀的地方文化资源引进课堂了,语文教学也变得枯燥而僵化,学生学语文的目的仅是为了考试,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认为,在语文学习中,很有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文化,感受文化。也就是说,教师要认识本土文化是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并积极开发与利用,以便促进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幸运的是,我们生长在曲阜,而曲阜作为孔子故里,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在历史传承中,儒学思想已成为国学的主体和核心,二千多年来,无论朝代怎样更迭,儒家思想一直都是朝廷和民众遵循的主流价值,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与统一,已经完全渗透于人们的行为方式、心理模式、价值观念、伦理精神中,成为中华儿女精神家园的中流砥柱。独特的人文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为青少年沐浴着传统文化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课程资源。在这个家园里,文化呈现形式多样,既有浩如烟海以纸质为载体的文明成果。如先进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出色的修身正己观——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独到的辨证思维——“中庸”;提倡“仁政”、以"礼"治国。此外又有不可计数的名胜古迹、器物文化,还有多姿多彩、口耳相传的非物质文化。这些都为我们曲阜的莘莘学子学习语文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我们应十分注重地方课程与教材建设,发挥本土资源优势,在亲近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爱家乡、讲诚信,懂礼仪的好孩子,开发利用好本土资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近年来,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资源,启动了“传统文化与地方课程研究”“圣城经典诵读”“学孔子,做君子”等教育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地域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了语文综合性活动的有效开展。活动中,运用语言、实物、社会和家庭资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文化情景,激发学生丰富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亲历亲为,充分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然而然参与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养水平及兴趣程度的前提下,我们根据实际并结合《曲阜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试行)》,把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了解。根据调查得知,不少学生虽是生长在曲阜,但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提起孔子认为那不过是个历史人物,只是生在曲阜,跟语文学习无多大关系。

为此,我们把学习的目标定位在普及,只要求学生去了解孔子的传说故事,去参观孔子的诞生地和“三孔”。有所感悟,有所认识。

2.掌握。在了解的基础上,我们会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强化他们的文化、文学熏陶,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涵养他们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探究。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则要求他们在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自主选择切入点、实践点,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以期达到更高的能力要求。

总之,学习要求的多维化、多层次化,其目标就是“突出学生的自主性”,使学习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要让他们乐于学、学有所得。

为此,我们精选了学习内容,合作、探究,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1.在资料收集中了解。多种方式采编民间传说、孔子孟子等圣贤人物美德故事,能主动参与家庭、社区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2.在主题实践中体验。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和带领学生游览社区内名胜古迹,观赏山川器物图景,关心家乡现代文化建设与发展,参与家乡的对外宣传活动。

3.在多彩的活动中熏染。。

4.组织课题研究,提升对本土文化的认识。我们以“学孔子,做君子”为方向,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半个月内就收集了十来个精彩纷呈的研究方案:或采编民间传说,或搜集散落在民间的圣贤人物故事。或组织“圣城经典诵读”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写出专题总结;或登陆电子网站,阅读传统文化学习资料;尝试编辑电子稿展示学习成果……我们对方案进行筛选整合,推出了五六个操作性强,较具意义的学习方案,并根据学生的选择重新调整组队人员,之后便有条不紊地展开了这次研究性学习。这次活动效果良好,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学生对家乡的传统文化有了切身的体会,了解更深刻了,而且对自己肩负的继续发展和发扬的重任有了更理性的认识,也锻炼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合作精神,收获颇丰。

篇9

裨益。

一、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课本是国学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堂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阵地。古诗词、文言文等国学优美篇章不仅蕴含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中华文化的文化气息。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国学教育进行启蒙,传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寓教于乐、寓教于吟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热爱。

从《长歌行》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从《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让学生懂得爱国情操……在声情并茂的经典学习中,让学生懂得谦卑,懂得为人处世。语文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养成诵经读典的习惯。在学习国学方面,很多前辈学者都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比如钱钟书,5岁时钱钟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就开始教育钱钟书学习国学经典,9岁时,钱钟书已在放学后跟父亲学古文。在父亲的严厉要求下,钱钟书的国学功底很好,考清华是就是因为国学功底好被破格录取,最终成为一代国学大师。

散文大师朱自清先生曾说过:“我可还主张中学生应该诵读相当分量的文言文。”即使是在今天,国学经典蕴含的“仁、义、礼、智、信”,仍然是可以传授给下一代的经典,可以培养学生品行,开阔他们的视野,初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

二、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氛围

语文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大责任,在国学教育方面不可等闲视之。语文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国学教育氛围。

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墙壁摘抄故事、在黑板报上写经典名句、课前活动背古诗等等,在教室中悬挂国学经典格言,张贴学生的国学书法作品、国画作品等,使教室更具文化韵味,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另外,还可以采取书法比赛、成语游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渗透经典国学的元素,让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情境中走近国学、了解国学、学习国学。

同时,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学习国学,积极为学生讲解国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古诗文是中华古典文化的结晶,是美文中的美文,经典中的经典。如,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放一些古典音乐,并辅以古山水画背景,让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学习知识,陶冶性情。学生会很容易记住这些古诗文,这种学习方式对小学生人格的养成和情操的陶冶有着重要的

作用。

鉴于这一认识,语文教师还可以在古诗教学中采取课内拓展阅读与课外拓展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走进“古诗园”,让教学更加充满情趣。

另外,家校携手也可营造国学教育的浓厚氛围。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书法”主题家长会、国学经典体验教育活动等,让家长参与其中,宣传国学的学习重要性,让家长参与到营造国学教育浓厚氛围中来。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

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不能仅停留在“讲”的层次,更重要的在于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弘扬和发展,让学生深刻体会并逐渐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进而实现语文教学在思想上的教育目标。语文教师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国学教育活动,可以借助传统节日这一平台来弘扬国学。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本身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良好机会,节日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民族节日”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我国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关于这些节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教育学生从善的经典范例。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这些古诗词不仅韵律优美,也饱含着中秋回家探望家人、重阳慰问老人等传统“孝”的要义。在学生唱、说、学的过程中领会感悟,达成教育。

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不同形式的国学学习活动,一是可以经常举办“读、讲、写、画”国学经典主题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国学的魅力,接受国学教育;二是举行国学学习主题班会系列活动。如,围绕“爱国、守法、理想、感恩”等主题对学生进行国学渗透教育,让学生养成“学国学、爱国学”的良好习惯;三是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弘扬民族传统的宣传活动。学生会还通过组织文化沙龙、学习报告会、背诵接龙、背诵古诗文比赛、古代文人故事会、国学演讲比赛等活动找寻、体验国学的精髓。

这些活动的开展会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国学的积极性,身体力行,让他们从国学学习的浅阶段进入深阶段,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给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注入活力和动力。

篇10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学;国学

国学原指国家学府,如太学、国子监。国学指学问一说,产生于清末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原称“中学”,后改称“国学”。它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中国大陆,结束后思想学术自由逐步有所恢复,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的空间逐步扩大,1980年后“国学”复起至今。

中学国学作为补给学生成长的一种养分,辅助了德育教育,塑造了校园文化。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国情国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可以推进未成人健康快乐地成长,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然而,由于学生人文教育尤其是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力度不大,传统文化的缺失已经造成部分学生文化素质的总体较差,现状堪忧。在新形势下,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 传统文化知识欠缺

在许多学生眼里,中国传统文化就可以简化为“帝王戏”、“辫子戏”等等,对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相当冷漠,热衷于过洋节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不知道施耐庵、曹雪芹不要紧,不知道周杰伦、“超女”在同龄人面前就无地自容。

2 传统美德观念淡薄

公共道德方面,一些学生在公共场所,如乱涂胡画于教室的墙壁、大声喧哗、乱扔垃圾于美丽的校园等等现象大有人在。人际关系道德方面,不少学生他人关系淡漠,表现为与同学关系紧张,彼此之间互相猜忌,更有甚者发生殴打等校园暴力事件。有的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也不端正,上课迟到、讲话、睡觉,在外面见到老师不打招呼。

3 传统生存理念扭曲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道出了人们应有的人生态度、生存理念。而现在有部分学生却不能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逆境,胜则骄、败则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灰心丧气甚至一蹶不振,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我们岳阳市二中根据“新课改”要求,根据学生的现状,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立了国学校本课程。新课程提倡学校根据自身情况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设立为学生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学生有了选择的可能,教师有了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岳阳市二中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千年岳阳文庙为邻,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文庙是巴陵地域的文脉所在,是我们二中的象征,同时也是我们二中的标志。我校设立《国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多样性,更好地获得生活经验,建立学习与发展的自信心。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规范道德行为,提高文明素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学生的今后成长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孩子们需要的不仅只是创新,还应该有传承——思想的传承,文化的传承,礼仪的传承。想想我们在上初、高中的时候,每当学到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总是感到很头疼,有那么多的注释需要背,文章又是那么拗口,学起来兴趣全无。我们的校本课程——《国学》,就是要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帮孩子们化解 “文言”这道难题。在《国学》课中,教师创造性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笔者认为,国学教育应注重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重诵读,在“读”中感悟情感。中国古人数千年的学习都是注重朗读与背诵。在我们的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背诵,不仅仅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读通、读懂、熟读成诵,感悟学习方法。以读代讲,以读促讲,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达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读”贯穿于教学始终,并把“读”进行了层次设计:自由读,读准字音。接着按着节奏读,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然后配乐朗读,激感,最后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熟,最后达到能背诵。这样的读书是声情并茂的,背诵也是水到渠成的。不会让学生把“国学”课的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在朗朗的读书声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学生只有感兴趣了才会把自己背的东西记住。对学生来说,在习得经典的古文之后,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对同一句话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达到效果了,就像95岁的季羡林老先生曾经说:“我不是国学大师,连国学小师都担当不起。所谓‘国学’,也仅仅限于年轻时读过的四书五经,背过的一些诗词歌赋,现今没有忘却。”如果我们的学生们,能够把今天所学的《论语》,牢牢记住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我想,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二是细品味,在“品”中明白道理。文言文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遗产,而且还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88年世界各国的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两千五百三十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找智慧。”可见,《论语》不仅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而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了解每则“论语”的意思,而且每课都有“拓展小故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增加学生的一些课外知识。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便增加了有关谥号的小知识;“过而不改,是为过矣。”后面的小故事是“知错便改的汉桓帝”。

学生在学习完每一则论语后,老师会要求他们写一些自己的感受。如在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则论语后,易雅韵同学这样写道:有一次,我考试考了不错的成绩,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有把所学过的知识再加以复习。后来又有一次考试,成绩就退步了。这件事不仅让我明白了学完要复习,还让我明白了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才能做得更好。

通过《论语》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每一则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并且从中找到自身的不足。

三是强拓展,在“拓”中锤炼品格。 每一次国学课,老师都精心安排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拓展练习题。这些题目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们觉得学习《论语》是有用的,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例如学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如:二中要欢迎英国校长来访问,在大会欢迎横幅上可以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班委选举中,同学们因为不了解我而没有选我,我会对自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末复习阶段,可以在班里宣传板上张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