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学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法治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法治学习感悟

篇1

一、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是路政管理发展和路政队伍建设的需要。

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将进一步转变,随着公路事业单位的改革和国家各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那么对路政管理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的路政管理体制和路政队伍素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体制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只有加强路政队伍人员学习和培训,提高路政队伍整体素质,达到提升路政管理水平的目的也是顺应时展的需要。

二、市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学习培训。从而保证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

市局的主要领导及负责人都亲临现场,此次培训班的开班典礼到培训结束总结。为学员们作动员报告,向大家传达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参与培训学习的目的和重要性,市局领导强调:路政管理是一项既光荣又艰巨的工作,也是公路局对外树立形象的一个最佳窗口,所以我路政人员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文明执法、热情服务,发明新余公路品牌。市局的其他主要领导在学习培训期间也天天到培训现场,亲自指导培训学习工作,关心大家的饮食起居和学习情况。

三、精心准备授课内容

省局路路政处的王处长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而精彩的一课,培训期间。让大家对当前的路政管理形势有一个很清醒的认识,学员们视野和思路也得到开阔。特别值得一提的省局路政处的两位处长为了办好这次培训班讲好课,很早就开始着手准备讲课资料,并且把授课内容印成了册制成了书和宣传画册,发给大家,让大家在上课的时候有的放矢。省局的两位处长带领大家从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路政管理的基础知识、治超业务应知应会、法律文书的应用、路政巡查、路政许可等关业务知识和实务进行学习,特别是对《江西路政管理条例》出台过程受到政治上重重困难,以及《条例》中的每个细则的出台一一向我讲解,条例》否我省公路部门公布发的第一部法律,而且是来之不易的所以我大家一定要学好、应用好条、并宣传好《条例》真正做到条例》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路政员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自身发生的一些典型案例给大家进行讲解,努力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和路政管理水平。

篇2

一、师德为先,《指南》为提升教师师德修养指南

“亲其师,信其道”,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德是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爱是教育的起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然而只有爱,还不是教育,还要有爱的智慧。”无疑,我们可以在《指南》中汲取无限的“爱的智慧”。

当我仔细研读《指南》的时候,发现她在教导我们幼儿教师,在学前教育的岗位上,除了有爱,有耐心,有事业心,更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评价观,要明确学前阶段是为一个人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指南》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孩子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她懂孩子,爱孩子,希望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追随孩子,追随孩子的游戏、学习,追随孩子的生活、运动,追随孩子的发展、成长。因此,她给出一些合理的、可操作的建议,引领我们力争做一个有德行的教师。比如,在语言领域中她就告诉我们要“经常和幼儿一起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与幼儿交谈时要用幼儿能听懂的语言”,“幼儿表达意见时,成人可以蹲下来,眼睛平视幼儿,耐心听他把话说完”。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要“引导”“帮助”“提醒”“支持”“赞赏”;态度应当是“欣赏”“尊重”“亲切”“关心”“耐心”,创造和谐、融洽的师幼互动环境,让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让幼儿在关爱、尊重、信任的集体生活氛围中获得安全感,发展自信、自尊。《指南》要求幼儿“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做到“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意打断别人”,我们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这也就是要求教师一定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身正为范,为人师表。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是幼儿社会学习重要的影响源之一。《指南》建议我们“成人以身作则,以尊重、关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和其他人。”“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是啊,在幼儿园里,要求幼儿做到的,教师一定要首先做到。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曾经说过:“有什么样的教育者,孩子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认为教育者的素质是幼儿获得良好教育的关键所在。如果教师能够拥有文明高雅的言行举止,准确规范的语言评价,谦逊温和的态度,宽容大度的胸襟,就会非常有助于幼儿提高品位,正确地接纳自己、认识自己,逐步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对教师而言,《指南》提出的种种规范,都是一种外在的要求,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加强师德修养,自觉提升自己的教育素质,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教育者。

二、幼儿为本,呵护孩子幼小心灵

幼儿为本,是《指南》突出强调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是实施《指南》应当遵循的几个原则的核心要义,要求我们建立广义的幼儿学习观。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也常把“幼儿为本”“因材施教”挂在嘴边。但是,在幼儿活动室中,占据显著位置的墙上不乏“比一比”“我最棒”的评比栏,有孩子的名字下面贴着一串小红花,有孩子的名字下面却只有“珍贵的、孤独的”一枚。我想,我们的老师真正理解何为“幼儿为本”了吗?是不是把小红花作为管理的工具了呢?有没有倾听自己定义的“落后”孩子的心声?有没有呵护孩子的心灵?《指南》告诉我们“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每个幼儿在沿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发展的速度和达到某一水平的事件不完全相同”,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不要拿幼儿的不足与其他幼儿的优点作比较”我想,我找到了答案。老师缺乏对幼儿个体差异的尊重,教育行为缺少了科学性是不行的。相信老师认真学习了《指南》以后,一定会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放慢脚步,跟随孩子,守望孩子的童年。

为支持幼儿游戏,我们开展了丰富的区域活动,然而投放活动区的材料时,教师为了活动室的整洁、美观,不太关注材料的开放性和适宜性,看重材料的外观和数量,但这样做是不是以幼儿为本呢?是幼儿游戏的需求吗?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吗?为什么老师精心设计制作的材料,孩子们不喜欢呢?《指南》能给我们答案。比如:“幼儿园布置娃娃家、商店等活动区时,多提供原材料和半成品,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与制作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剪、画、折、粘等美工活动”,看来,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认真研读、领会《指南》的目标和教育建议,理论联系实际,通过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提升专业能力。逐渐理解《指南》精神,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一定会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如果能科学合理地开展区域活动,实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老师也有了时间和精力观察、了解幼儿,如果能渐渐成为“懂”孩子的老师,不仅能助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也能使教师个人发自内心地爱上幼教事业。

呕心沥血,几度春秋,《指南》通过大量实验论证,借鉴国外经验,凝聚了无数幼教前辈、学前专家的心血,我觉得这是他们“爱的智慧”的结晶。《指南》的出台,使广大家庭和教师智慧地爱孩子有了抓手。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少年强则国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圆一个美丽的中国梦,作为一个幼儿教育工作者,从理念到行为,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

为了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病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的病理生物学特性,以探讨MSC在MM骨损伤发生中的作用,取11例初治MM病人和5例正常人骨髓,用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MSC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M骨髓MSC表型,MTT法检测MSC增殖能力,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能力。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浓度。收集MSC培养上清作为条件培养液,按梯度浓度加入人SKO007骨髓瘤细胞系培养体系中,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人骨髓MSC比较,MM患者骨髓MSC的表型无改变,均一表达CD29、CD73、CD166和HLA-ABC,不表达CD45和CD31; MM患者骨髓MSC增殖和分化能力正常,且具有相似的成骨和成脂肪分化功能; MM骨髓MSC分泌IL-6和SCF的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 MM来源的MSC培养上清显著促进SKO007细胞的增殖。结论: MM患者骨髓MSC的增殖分化功能正常,MM时骨损伤可能与MSC分化功能无关,而IL-6和SCF高表达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必要的生存信号。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因子

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Bone Marrow of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bstractThe study was purposed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bone disease particularly observed in multiple myeloma (MM), the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arrow derived MSCs from patients with MM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arrow aspirates were harvested from 11 newly diagnosed patients with MM and 5 normal adults and MSCs were isolated and culture-expanded by the cell properties of adherence to plastic flasks, The phenotype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ic technique. The proliferation of MSCs was observed by MTT assay and their 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into osteoblasts and adipoblasts were assessed with lineage-specific 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concentrations of IL-6 and SCF in the culture supernatant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MSC culture supernatants were collected and MTT assay was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ir support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an MM cell line SKO007 cel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ne marrow-derived MSCs from MM patients were homogenously positive for CD29, CD73, CD166 and HLA-ABC and negative for hematopoietic cell marker CD45 and endothelial cell marker CD31, the phenotype of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marrow counterparts from normal adults. MTT assay indicated that MSCs from MM patients or normal adults proliferated at similar rates. MSCs from MM patients occupied in vitro osteogenic and adipogenic capacity as those from normal adults. The levels of IL-6 and SCF in culture supernatant were greatly up-regulated in MM patients by ELISA assay. Furthermore, MSC culture supernatants from MM bone marrow displayed enhanced activity to promote the proliferation of SKO007 cells. It is concluded that marrow-derived MSCs from bone marrow of MM patients are normal in their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capacities, and myeloma bone disease may not be ascribed to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SCs while the elevated secretion of IL-6 and SCF may provide necessary cues for the survival of malignant myeloma cells.

Key wordsmesenchymal stem cell; multiple myeloma; cytokine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患者呈现特征性的骨质破坏。这种骨质损伤与破骨细胞数量增加,成骨细胞数减少,从而导致骨吸收与成骨之间失平衡有关[1]。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是存在于骨髓的结缔组织干细胞,不但可以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和成脂肪细胞分化,而且是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2]。骨髓基质细胞为骨髓瘤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生存和增殖支持,并由此促进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导致溶骨性损伤[3];而骨髓瘤细胞可通过细胞因子分泌和(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引起成骨细胞的凋亡[4]。但是,以上这些病理改变是否涉及MSC本身,抑或MSC的某些改变促进了疾病进程尚不清楚。为此,我们对骨髓瘤MSC的特性进行了研究。

材料和方法

材料来源

11例MM均为初治患者,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9.4岁; IgG型6例, IgA型3例, κ轻链型2例。对照骨髓来源于骨髓象和血象检查正常的健康人,共5例,其中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51.7岁。SKO007 MM细胞株为本研究所传代的细胞株。

骨髓MSC的分离和培养

按参考文献[2]的方法,取肝素抗凝的骨髓,α-MEM稀释2倍后Percoll梯度密度离心收获单个核细胞。将细胞接种于含10%人骨髓MSC专用培养血清的α-MEM中(血清为Stem Cells公司产品),培养48小时后去除非贴壁细胞,继续培养至贴壁细胞约80%融合,收集培养上清于-70℃冻存备用。0.05%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培养。第3代细胞用于以下实验。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

胰蛋白酶消化收集MSC,加入FITC或PE标志的小鼠源抗人CD29、CD31、CD34、CD45、CD73、CD166、HLA-ABC和HLA-DR单克隆抗体(eBioscience公司产品),室温下避光反应30分钟。用PBS洗涤2次后,FACSCalibur (Becton Dickinson, USA)收集细胞参数,用流式细胞仪检测,WinMDI 2.9软件分析结果。

增殖能力的MTT法测定

收集MSC,按750个细胞/孔接种于含MSC完全培养液的96孔培养板中,每组6孔;将SKO007细胞按1000/孔接种于不含血清的RPMI 1640 培养液的96孔培养板中,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20%和40%的MSC培养上清,每组4孔。细胞培养72小时后加入10 μl MTT(1 g/L),继续培养4小时。离心去除培养液,加入二甲亚砜裂解细胞,以未加MTT孔为本底,570 nm波长下测定OD值。

多系分化的鉴定

成骨分化将细胞按5×104/孔接种于6孔培养板,或1×104/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加入地塞米松(10-7mol/L)、维生素C(50 mg/L)和β-磷酸甘油(10 μmol/L),培养12天,期间换液2次。应用白细胞ALP染色试剂(Sigma公司产品)进行碱性磷酸酶原位染色。

成脂肪分化将细胞按2×104/孔接种于24孔培养板中,次日加入地塞米松(10-6mol/L)、IBMX(0.5 mmol/L)和消炎痛(10 μmol/L),连续培养7天后去除培养基,用PBS洗涤2次后多聚甲醛室温固定1小时,1%油红O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MSC的细胞因子分泌功能测定

消化传代细胞培养至贴壁层致密时,更换无血清的α-MEM,培养48小时后收集培养上清,于-70℃冻存备用。按照试剂盒(Bio-Rad产品)操作说明,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测定,依据由重组人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 SCF)(Peprotech产品)所作的标准曲线,测定培养上清IL-6和SCF浓度。

统计学处理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SD)表示,以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P值

结果

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MSC免疫表型的比较

体外培养的MM患者和正常人骨髓MSC均一地表达间充质细胞标志CD73和CD166,表达黏附分子CD29,不表达造血细胞标志CD45和内皮细胞标志CD31。此外,细胞表达HLA-I类分子(HLA-ABC),不表达HLA-DRII类分子。MM骨髓MSC表型与正常人来源MSC相似, MM患者骨髓MSC表型无改变(图1)。

MM患者骨髓MSC增殖能力分析

利用MTT法检测第3代细胞增殖速率。MM患者骨髓MSC与正常人骨髓MSC组比较没有显著差异,OD值分别为0.46±0.11与0.39±0.08 (P>0.10) ,MM患者骨髓MSC增殖能力正常(图2)。

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MSC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比较

MM患者和正常人骨髓MSC经成骨诱导体系培养后,细胞形态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部分细胞由纺锤形转变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12天后经NBT-BCIP染色显示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活性,MM患者骨髓与正常人骨髓组细胞显色强度比较无明显差别(图3A、B),显示MM患者骨髓MSC成骨能力并没有减低。应用成脂肪诱导体系作用7天,油红O染色显示两组细胞体外成脂肪性能未见明显差别,MM患者骨髓MSC体外成骨和成脂肪能力正常(图3C、D)。

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MSC的IL-6和SCF表达量比较

1×106 MM患者骨髓MSC细胞48小时分泌的IL-6总量显著高于正常人骨髓MSC,分别为(9.36±2.11)ng 和(4.72±1.64)ng(P

MSC培养上清对SKO007细胞的增殖支持作用

将SKO007细胞用无血清体系培养,加入不同浓度的MSC培养上清,72小时后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表明:未加条件培养液组大部分细胞死亡;加入10%和20%条件培养液后,两组细胞增殖能力无差别;浓度升至40%时,MM患者骨髓MSC培养上清明显促进SKO007细胞增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MM是B细胞克隆性疾病,肿瘤细胞刺激骨吸收,促进血管形成,导致溶骨性骨损伤,即使化疗成功实施后,骨损伤仍然存在,提示骨髓中成骨细胞的干细胞—MSC可能存在本质的异常。MSC是存在于骨髓的结缔组织干细胞,是骨髓基质细胞的前体细胞。骨髓基质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相互影响,促进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骨细胞凋亡。为此,我们分离培养了初治MM骨髓MSC,并与来自年龄相近正常人骨髓的MSC比较,观察MM患者骨髓MSC是否存在生物学特性的异常。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这两种来源MSC表型一致,均不表达造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的标志,提示MM血管形成可能与MSC向内皮细胞的分化无关。MM患者骨髓MSC不表达HLA-DR,提示MM病人骨髓微环境中炎性因子或相关的调控因素使MSC维系了固有的表型。MSC具有很强的体外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MM病人骨髓中成骨细胞数量减少[4],可能与 MM骨髓MSC的增殖分化能力有关。本研究采用MTT法检测MSC细胞增殖速率,结果显示MM骨髓源MSC增殖能力与正常骨髓源MSC比较没有显著差异,提示MM病人的MSC增殖能力正常。在体外,MM骨髓MSC经成骨诱导体系培养后,具有正常的体外成骨能力,且与正常人骨髓MSC相似; MSC体外成脂肪能力与正常骨髓MSC亦相当。本研究表明,MM病人MSC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维持在正常水平,骨髓瘤细胞没有改变MSC固有的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能力。然而研究已发现,骨髓瘤细胞与成骨细胞系共培养后成骨细胞株Runx-2基因表达下调,从而抑制成骨细胞向骨细胞分化成熟[5-7]。因此,骨髓瘤骨疾病涉及的病理改变可能发生于成骨细胞阶段,而与MSC分化能力无关。研究已经表明,MSC和骨髓基质细胞可分泌G-CSF、GM-CSF、VEGF、SCF及IL-6等多种细胞因子[3,8, 9],这些因子相互影响,形成网络调节骨髓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10],促进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存活。人骨髓瘤细胞也表达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并分泌骨桥蛋白(osteopontin, OPN)[7]。研究发现OPN也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11]。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6等细胞因子,促进骨髓瘤细胞分泌与成骨发育相关的因子,以抑制成骨新生,促进骨溶性损伤[3,12]。骨髓瘤细胞是骨髓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的主要来源。bFGF促进骨髓组织新生血管形成、刺激基质细胞分泌IL-6[13]。人骨髓MSC也表达bFGF受体。骨髓瘤病人MSC细胞分泌异常可能与体内异常细胞因子网络调节有关。本研究发现,在体外,MM患者骨髓MSC分泌的IL-6和SCF量明显高于正常人骨髓MSC,而细胞培养上清促进骨髓瘤细胞SKO007增殖。MM患者骨髓MSC表型和增殖分化功能与正常MSC相当,这提示骨髓MSC在MM病人体内受到骨髓瘤细胞的直接刺激作用后,高表达IL-6和SCF,并以旁分泌的形式维系瘤细胞的恶性表征,从而间接影响成骨和骨吸收过程,这可能是骨髓瘤并发骨疾病的原因之一。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骨髓MSC生物学性状与正常骨髓MSC比较无明显变化,而其高表达IL-6与SCF可能与骨髓瘤细胞的直接作用有关。本实验研究了骨髓瘤MSC的表型、增殖分化、功能等特征,其结果为MM骨损伤的发生机制及其干预治疗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 Barille-Nion S, Bataille R. New insights in myeloma-induced osteo- lysis. Leuk Lymphoma, 2003; 44:1463-1467

2 Guo Z, Yang J, Liu X, et al.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human bone marrow. Chin Med J(Engl), 2001; 114:950-953

3 Roodman GD. Role of the bone marrow micro environment in multiple myeloma. J Bone Miner Res,2002; 17:1921-1925

4 Silvestris F, Cafforio P, Calvani N, et al. Imparied osteoblastogenesis in myelomal bone disease: role of upregulated apoptossis by cytokines and malignant plasma cells. Br J Haematol, 2004; 126:475-486

5 Giuliani N, Colla S, Sala R, et al. Human myeloma cells stimulate the 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 (RANKL) in T lymphocytes: a potential role in 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 Blood, 2002; 100:4615-4621

6 Giuliani N, Colla S, Morandi F, et al. Myeloma cells block RUNX2/CBFA1 activity in human bone marrow osteoblast progenitors and inhibit osteoblast form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Blood, 2005; 106:2472-2483

7 Colla S, Morandi F, Lazzaretti M, et al. Human myeloma cells express the bone regulating gene Runx2/Cbfa1 and produce osteopontin that is involved in angiogenesis in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Leukemia, 2005; 19:2166-2176

8 Tocci A, Forte L. Mesenchymal stem cell: use and perspectives. Hematol J, 2003; 4:92-96

9 林如峰, 陆化, 刘澎等.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种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6;14:61-64.

10 Lauta VM. A review of the cytokine network in multiple myeloma: diagnostic, pro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Cancer, 2003; 97:2440-2452

11 张东涛,袁静,杨力等. 骨桥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中华肿瘤杂志,2005; 27:167-169

12 Karadag A, Scutt AM, Croucher PI. Human myeloma cells promote the recruitment of osteoblasts precursors: mediation by interleukin-6 and 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 J Bone Miner Res, 2000; 15:1935-1943

篇4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 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症患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进一步研究心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的临床疗效, 作者收集了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62例血管性痴呆伴发抑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 上述患者均与VD诊断标准以及ICD-10抑郁症诊断标准相吻合。其中, 男44例, 女18例, 患者年龄65~86岁, 平均年龄(75.4±3.5)岁。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31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口服舍曲林片治疗, 1次/d, 30 mg/次;静脉滴注脉络宁, 1次/d, 20 ml/次;口服阿司匹林, 1次/d, 75 mg/次。31例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 具体干预方法如下:①健康促进。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通过心理知识辅导以及健康心理讲座等形式, 向患者传递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治疗以及预防等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②预防干预。针对性的采取降低危险因素和增强保护因素的措施。在准确评估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 真正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 帮助患者解决问题。③心理咨询。医护人员结合心理学技巧, 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更好地帮助患者认识自己, 纠正其存在的不良心理障碍, 尽可能降低患者烦恼与痛苦。积极克服心理障碍, 全面发挥个人的能力,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通过内心交流的方式, 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优点, 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效能、恢复自信心, 降低外界干扰。④心理治疗。医护人员运用心理治疗的相关方式, 促进患者产生心理变化、行为变化甚至是生理方面的改变, 消除或缓解其焦虑情绪。对患者进行个案治疗, 针对其存在的不同心理状态, 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

1. 3 疗效标准 对上述患者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 简易智能量表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由工具性自理生活能力与躯体自理生活能力各组成[2]。采用1~4级评分方法, 1分:自己完全可以做;2分:有些困难;3分:需要帮助;4分:根本没办法做。正常1分, 功能下降为2~4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处理软件对收集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与简易智能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工具性自理生活能力评分与躯体自理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工具性自理生活能力评分与躯体自理生活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篇5

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教材编排设计一是依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二是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由近及远,结合学生不断增长的年龄和阅历,促进学生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三是采取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的呈现方式,强化教育效果,引导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层层推进;四是设计多种活动形式,促进学思并举、知行合一,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努力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特别注重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在完整的历史文化脉络中涵养当代中国少年儿童的品德。

问:新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整体内容是如何安排和设计的?

答: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依据与儿童生活的紧密程度,按照自我―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国家―世界的顺序,由近及远地设计了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与公共生活、我们的国家生活、我们共同的世界等六大领域。同一领域内部,按照学习难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初中教材将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知识领域融合起来,囊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治教育、国家意识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国际交往教育等,整体建构教材的内容体系。

问:提高德育实效性一直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新编教材在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教材通过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引领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方法的革新,更多采用调查研究、参观访问、角色扮演、讨论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在生成性的活动中,积极表达、善于思考、习得方法、努力践行。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把学生的个体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个体生活经验得以表达、分享,进而促进个体对自身经验的反思,通过师生经验、生生经验的碰撞、共认等促进学生个体经验的调整、扩展;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力图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

问: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在教材编写上是如何落实这一要求的?

篇6

【关键词】: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 孔子 中庸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所阐发的思想,在中西方思想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他们的中庸思想,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对古代中西方各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且对当代中西方各国依然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孔子中庸思想与亚里士多德中庸观作为处世之道, 在中西伦理思想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的起源、含义及其差异原因等进行对比分析,中庸思想在价值观、行为方式等方面,以及对当今社会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进行简述。

一、《政治学》中中庸思想的体现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中西方不同文明的开创者,尽管他们生活的时代大致相同,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但事实上,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推崇中庸思想,两人在对同一思想上的碰撞与交汇也值得探讨。

(一)亚里士多德中庸思想的含义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体系中,中庸思想是居于核心地位的。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所以理解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必须从至善说起。他在伦理学著作《尼各马科伦理学》中这样讲到:“一切技术,一切研究以及一切实践和选择,都以某种善为目标。所以人们说得好,万物都是向善的。”

在《政治学》中也提到:“我们看到,所有城邦都是某种共同体,所有共同体都是为着某种善而建立的(因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着他们所认为的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所有的共同体旨在追求某种善,因而,所有共同体中最崇高、最有权威并且包含了一切其他共同体的共同体,所追求的一定是至善。

柏拉图将善比喻为普照万物的太阳。他认为善的地位要高于科学和真理,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延续了这一观点,并且对它做了全新的解释:认为只有那些自身被选择而永不为他物手段的事物才是至善。同时,亚里士多德还引入了另一个重要的伦理学概念――幸福。“行为所能达到的一切善的顶点是什么呢?从名称上说,几乎大多数人都会同意这是幸福。”如果说人生有各种各样的追求,那么幸福便是人类的终极目标。于是沿着善―至善―幸福―德性的路径,亚里士多德便开始了他的伦理学创建。他把德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智的,例如智慧、明智等;另一类则是伦理的,例如节制、勇敢、慷慨等,而伦理德性的实现就在于中庸,这就引出了他的中庸思想。

(二)孔子中庸思想的含义

孔子继承并且发展了“中”、“和”思想,同时他将“中”和“庸”联系起来,提出了“中庸”的概念。孔子对中庸思想极为推崇,“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他看来,中庸作为一种道德的最高境界,民众己经长久的缺失它了。这句话对什么是中庸没有展开说明,但是在《论语》中,却包含了对中庸思想的一些具体解释。其一、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师指子张,商指子夏。子张过分,而子夏又不及。子贡又问:“然则师愈与?”是否过分的比不及的更好呢?子曰:“过犹不及。孔子认为,过分与不及同样都不好,因为它们都是偏离中庸的。

二、亚里士多德与孔子中庸思想的不同表现

(一)伦理观与礼法的不同

孔子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出于礼法的部分,他没有在哲学方面做更深入的理解。但是亚里士多德则明确指出“中庸之道”是一种美德,是对激情的控制和支配,它是相对的,受时间、地点、条件的制约,因人因环境的差异有所不同。而孔子更多是从道德的角度强调如何做,没有指出为什么做,强调的是“过犹不及”,有初步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二)历史背景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同处在奴隶制逐步瓦解、封建制尚待确立,社会动荡不安的历史背景之下。二者人生哲学的相同之处在于:认为人生的处境有其必然性;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来面对人生处境;认为德性可以带来幸福。但是亚里士多德更强调人具有自由意志,他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幸福是一种最高的善;在人生方式中,他推崇中庸之道,重视用感悟来体验中庸的精神;认为德性就是仁。

三、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治国思想的异同

(一)亚里士多德“法治”治国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中西方伟大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的治国思想,在中西方政治思想史已经当今思想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重视法律和法制思想,主张法治,而孔子则主张德治。亚里士多德是明确提出和阐述法治思想的第一人,他认为要建立和维护共和政体的稳定,防止革命的发生,需要做到两方面:一是教育,二是法治。同时他认为法治是最优良的统治形式。他把法治和人治观点进行了对比,并明确表示法治优于人治。

首先,他认为,人是感情动物,易于感情用事,而法治具有一种人治不能为的“公正性质”,指出法治是免除一切影响的理性之治。其次,法律是众人之治,多数人的力量和意见比一个或少数人会更正确。为了限制权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应该将权力适当分解为行政职能、审判职能、议事职能。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之法必须是良法。法治的根本在于法律至上。

(二)孔子“德治”治国思想

孔子则主张德治,其特点是“为政以德”,把伦理道德当作是治国之根本。这种治国的主张从道德的自我“修身”开始,到“齐家”,再到“平天下”。总体上就是把一种完美的德性,通过人的自觉和自我完善逐步推广到民众,从而创造出理想的社会。但是“德治”也具有不公正、不稳定、不明确的特点。同一个案件在不同的法官手里极有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判决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决。

孔子认为,要用道德来取消刑罚,即以德去刑,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里,孔子把政与德对立起来,把刑与礼对立起来,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强调法律,主张法治,孔子强调道德,主张德治。但是,我们也能看到,亚里士多德同时对道德也很重视,正义和美德一直是他热心讨论的话题,他也强调良好城邦的条件之一是能促进公民的道德。因此,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上,亚里士多德将道德寓于法律之中,法律即体现了道德;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孔子将法律寓于道德之中,道德即体现了法律,因此孔子主张以德去刑。

四、亚里士多德与孔子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和影响

我国是一个曾经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国家,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运作模式,这种情况造成了国人封闭保守的小农性格。中国封建社会集权的等级政治又造成了中庸的圆滑处事的特性。但同时,儒家的中庸思想也铸就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优秀品格。在当今当我们大力提倡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塑造中华民族新精神的新时代,我们可以大力发扬中庸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建构起一种新的中庸思想。把中庸思想作为一种实践方法论,渗透到日常的学习、工作和具体社会实践中,运用理性把情感和欲望控制在适度范围内,有利于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提高自身的判别能力,从而清醒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工作水平、生活质量、实现个人价值。我们既要认识自己在大千世界中的渺小,又要知道自己的价值,客观评价自己、从容面对得失,这样才能正确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有用于社会,达到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

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体现的观点和思想,作为一个奴隶制时代的思想家,他在为统治阶级贡献治国智慧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他思想的局限性。因此,在学习前人思想时,我们首先寻找的应该是对现实有建设性意义的闪光点,注重实用性和可行性,而并非一味地批判。两位哲人思想家带给我们的美德和经验,会让后人更加勤于思勉,奋勇前进。

作者简介:郭昂(1993―),女,汉族,河南漯河市人,郑州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郑州大学中外政治制度专业,研究方向:中国政府与政治。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2] 李泽厚.论语今读[M].北京三联书店,2004.

[3] 《尼各马科伦理学》,亚里士多德(著),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商务印书馆,1965.

篇7

通过本次学习,我认为:一是内容全面系统,针对性强。本次培训班历时*个月,设置了包括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领导科学、管理科学和领导艺术;司法行政业务及相关法律、法规等有关内容,这些课程包括了东西方前沿的理论知识,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既有宏观的概括,又有微观的分析,可以说内容很多,知识面很广,是一次难得的开阔眼界的学习机会。

二是开放性强。在*个月的培训中,教授、学者们各展其能,他们治学态度严谨,见解独到,结合案例教学和讨论,不断给自己以启迪。期间既有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评价,又有对在改革发展稳定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社会矛盾深入的分析,甚至是尖锐的批评。听到的不只是一家之长,而是百家争鸣。这使自己在增强紧迫感和压力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思考增加了更多的路径,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

这次学习给了我一次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工作水平的机会,通过参加培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是学到了前沿的知识和理论,提高了对司法工作的工作水平。通过对现代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政策、管理学等课程的学习,不仅获得了许多公共管理、创新思维、区域经济发展等领域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更学到了教授认真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精神和思维方法,极大的激活了自己的思维,开阔了胸襟和眼光,提高了履行司法职责、从事司法服务的认识水平,同时也树立了新的管理理念,认识了司法服务在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大意义,做到了在一些问题的分析上既知其然又知所以然,在学习了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后,对当前我国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地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对全球经济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使自己的理论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今后开展司法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是增强了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通过对国学知识、人治与法治等知识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特别是有的倡导道家,认为道家思想是当代领导必修之学问,有的又否定它,而独尊儒学。在儒家与道家、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人治与法治上,如何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是唯一的选择和唯一正确的吗?如何把握一个事物好的方面和不利的影响,从而做出最佳选择。通过学习,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到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并存和相互依赖的关系,认识到在一些问题是和非的判断上并不一定有明确的标准,正如***教授讲到:“法律大多数是妥协的结果,有时并不是最好的。”从而为自己全面的理解司法政策,正确把握问题实质,更好的做好工作,稳妥处理各种问题提供了借鉴。

三是增强了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老师讲:中国农业为了应对加入WTO的挑战,大规模调整种植结构,从而造成了粮食种植面积的萎缩,为了粮食安全,又再一次调整了种植结构。她说:“调整种植结构有助于农业应对WTO挑战,但关键要把握好一个度。”度的解释就是合适、适度。在发展中,如何理解适度?在学习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与科技革命》、《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分析》和《管理经济学》等课程后,认识到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要尊重客观规律,避免急功近利。

四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了冷静的认识。在培训中,通过专家、学者对国情的分析和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层面面临的问题与矛盾、机遇与挑战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大学的孙立平教授把当前面临的道德秩序、信用结构评价为不可治理状态,使自己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转型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有利于自己时刻保持清醒头脑,避免盲目乐观,时刻增强紧迫感和压力。

五是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个月的培训使自己认识到: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一个人的思想境界,是做好工作的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深刻理解了加强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论语》讲:仁、义、礼、智、信,给我们讲出了做人的标准。但有时为什么在特定的条件下,会出现错误和不应有的失误,通过对国学等知识的学习,找到了答案。归根结底,就是缺乏境界和定力。《道德经》讲:致虚极,守静督。就是说达到无限的境界,要切实保守定力。要作到有定力,就要树立良好的心态,抵住诱惑,经受考验,宠辱不惊。有了定力,才会有境界和智慧,做事情,干工作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才能不偏不倚,符合中庸之道。如果把定和境界看作是内在的,那么智慧就是外在的表现,同为一体,互相依存,如同心口,内外一致。这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根本。

篇8

关键词:时事 思想品德课堂 教学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134-01

时事教学是最能体现政治学科魅力的教学,时事教学是初中思品教学一个值得研究的永恒话题。本文主要侧重于对时事教学在初中思品课堂的重要性进行一番探讨。

1 运用时事有利于优化教学过程

1.1有利于丰富政治学科的课程资源

时代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精选了大量力求体现时代性要求的素材,但教材难免暴露陈滞弊端,难以刺激学生追根逆源的求知欲。时事作为教学资源,能够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主要在于它的突出优点:新――富有吸引力,利于激发学习情趣。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自由选取典型案例灵活搭配。如:讲诚信可联系三鹿破产教训;讲法治与德治可联系食品安全事件;讲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可介绍阳光体育等。把时事作为重要课程资源引入课堂,为思想品德教材“保鲜”。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与激情。

1.2有利于优化政治课堂的教学设计

优化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新课程改革以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设计在突出教学主体性和教学资源多样性方面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教师将时事带进课堂,让时事与教材“联姻”,使课堂不再是照本宣科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极性与主动性。当我们走进教室,利用时事准备好了若干个精彩给学生,那学生脸上的笑容是灿烂的,能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带给他们的快乐。

2 时事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为了学生发展”是课程改革最终的目标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时事和教材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

2.1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

除了“新”的优点,时事还有另一个优点是实――富有说服力,利于学生诚服教材观点。以苏教版九年级“感悟合作价值”为例,教材从三方面介绍合作价值,其中有一点概述为:合作可以使人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使个人和集体力量作到放大,增强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勇气。课堂上首先与学生明确关键词“战胜困难、走向成功”;接着把刚刚过去的大事(南方雪灾、汶川地震、两个奥运、神七发射等)与学生回顾。这些都曾牵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是举国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合作,才使中国渡过了难关、取得了一次次成功,这就是“合作有利于战胜困难、走向成功”的最好体现。这一回顾过程,学生领会、感悟的是实实在在的合作价值,帮助学生轻轻松松理解教材观点。

2.2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用时事补充与丰富教材,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最主要的方式是将教材与时事相结合。如:苏教版九年级“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要求”,包括“忠于职守――自觉履行工作职责,自觉履行公民基本义务;乐于奉献――为社会和他人奉献爱心和力量”两个方面。笔者以相关时事为背景,设计问题:(1)云南旱灾时青少年捐款捐水;玉树地震时青少年捐款捐物,体现了“亲近社会・服务社会”中哪一要求?谈谈对这一要求的认识?(2)世博会召开,有同学认为应请假去上海参与志愿者活动,你认为这合适吗?为什么?通过问题讨论,学生对“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要求”有了进一步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材料提供信息来精准选择观点,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能力。

2.3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

对于初三学生来说,思想品德课的中考试题很多题目都是以时事材料为背景进行设问的,所以中考复习中,教师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整理归纳时事热点,并多角度寻找与教材的结合点,探究可能的考点,进行解题分析。如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从“要扶”角度可结合“传统美德”,还可结合“亲近社会”;但面对社会上因为“行善扶了之后却被讹”的事实,又可以结合“诚信”、“法治与德治”、“自我保护”等内容;从“老人出于生活所迫讹上好人”角度,又可以结合“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追求社会公平”内容。所以一段时事资料可以引出的论点很多,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全面看待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3 时事教学有利于优化思品课的德育功能

3.1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情感陶冶和升华

一套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也是一套德育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力求内容生活化、活动化,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课程目标。因此,育人的责任担当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无限沟通的“桥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

3.2有利于促进学生实现道德的内化和自觉

要想把教材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素质,必须从初中学生的心理、知识水平出发,在教学设计时巧设德育生成的契机,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增强对学生所具有的吸引力,使学生乐于聆听、乐于欣赏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提高自身素养。

篇9

一、我是校长,我该做些什么

1、这个话题可能有的领导觉得提得可笑,当了校长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那你做校长干吗?是的,是一个既小又大的话题,可是,真当我们低头沉思,真的做了些什么,一天的工作清单,一周的工作菜单,一月的反思回顾,甚至一学期、一年复一年春夏交替、时光从我们的指间溜走,不经意间渐渐老去的时候,还不明白,那就悔之晚以。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人之善良,高贵,源于思崇高,行尚远。

2、迈开步子,甩开膀子,诚结对子,互帮互助,认真履行职责职能,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1)促进学校发展,实施人文化、和谐化的管理;(2)促进教师发展,打造主动化、合作化的教师队伍;(3)促进学生发展,培养主动化、书香化的学生;(4)促进文化自觉,追求人格魅力化、文化校园的氛围;(5)依照法律治教,探索法制化、科学化的管理;(6)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公平化、民生化的教育;(7)牢筑思想防线,排除干扰、抵御诱惑。从人治过度到法治,最终实现文治,使巧实力的作用最大化。

二、我做校长,我何以引领学校发展

1、校长是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是一个人生活的经历,是人生的一种体验。我喜欢体验多彩的人生,把这份工作作为一份自己的生存之事情,学校是我工作养活自己生存的地方。常怀平常之心,感恩之心,常做平常之事,积善行德。尚善若水,厚德栽物。这样,就回蹲下身、低下首和学生、老师平等对话,民主集中的体制、人文关怀、制度管理的方式,激发源动力,促进学校、学师、学生的发展。

2、有涵养,立德行。常说的政治素质,作为一名现代校长,要非常注重自身的品质修养,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吸引人、感召人、影响人。一位校长在群众中有没有威信,受不受拥护,不但要看他的能力和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品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维护全局的整体利益,要服从和服务于教育的改革发展,执行上级的决策和工作部署,有令则行。

3、责任催奋进,危难看担当。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紧紧抓住大事,敏锐关注小事,牢牢把握全局,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树立务实、清廉、创新的形象,并在实践中勤勉敬业、扎实苦干,真正发挥 核心领导作用。为培养合格+特长的学生而尽心尽力。

三、我当校长,我怎么让优秀成为习惯

1、做一名现代校长,更应该努力让优秀成为习惯。校长其实就是履行职责,在其位尽其责,说到底,也是为了做事。正确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不求做大官,力求做大事,真正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干部,让优秀成为习惯。给教师学生更多的平台,优秀只是扎扎实实做好事,不断学习,更换思想,开拓创新。

2、做到以下“10个要”。(1)要依法治教(2)要廉洁从政;(3)要顾全大局;(4)要团结共事。(5)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6)要有实效的办学举措;(7)要真抓实干;(8)要勤奋好学;(9)要勇于承担责任;(10)要知人善任

3、我当校长我应当明白,核心是思想;根本是教师;重点是课堂;二是不断激活,即激活师生的主动性(变“要我。。。”为“我要。。。”)、思考性(变机械为智慧)、互动性(变群体为团队或学校意识);三给予搭台,俗话说,要互相补台,而不拆台。校长是搭台的木庄,是桥梁的桥墩。搭好四个台:以课堂为中心,为教师搭建科学施教的平台;以课程为载体,为教师搭建内容丰富的校本课程平台;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为教师搭建学习发展的平台;以科研课题为突破,为师生搭建发展的平台。

四、我静我思,我学我做

1、社会环境的影响,经济浪潮的冲击,社会变化复杂,人心变得浮躁。群燕高飞头燕领,克服浮躁情绪,抛弃胡乱杂念,静下心来抓布置,潜下心来抓落实,沉下心来抓督促。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敢于直面困难、正视矛盾。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模式、领导方式和工作标准,根据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敢为人先,遇险不畏缩,遇难不后退。力求做到四个“实”即踏实的工作作风、扎实的业务功底、稳实的处事风格、坚实的群众基础的目标。

2、学习是校长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式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情况下,校长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于校长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3、作为一名校长,在自己的工作中要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始终把“管理无小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尽心尽力做好日常工作,同时尽可能为教师的发展提供服务与平台。能谋善断,“知人善任”。“用人不疑”。同时,在队伍建设上,要注重“木桶原理”与“反木桶原理”的结合。“木桶原理”告诉我们:教师队伍建设要重视打造短板,而“反木桶原理”却让我们知道了要发挥长板的优势,突现创新。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在教研文化、教研能力等各方面带动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特色创新。

四、思崇高,行甚远

篇10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 人文主义 德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过于注重知识性、政治性,而对其“人文性”则视而不见,割裂了课程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品教学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以优秀的人文精神涤荡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初中思品课中人文教学的现状

1.德育课程趋向智育化

德育课程通过科学地、系统性地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使他们获得积极的认识、体验和践行,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然而,传统的思品教学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将思品课的德育功能等同于智育,重视知识的掌握,教师为应试考试,让学生机械记忆结果,致使情感、想象、意志等内容倍受冷落。

2.教学模式变得枯燥、机械

传统的“听、背、练”的模式大行其道,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对学生的驯服,而忽视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指导,使原本充满人性魅力的德育变成枯燥乏味的说教,禁锢了学生的心灵,致使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难以获得内心的愉悦。

3.教学评价过于单一

(1)评价内容单一。教师以考分论英雄,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心灵碰撞,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学生对思品课教学心生厌倦。(2)评价功能单一。教师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让学生跟从于自己的思维,学生稍有偏差便全盘否定。当学生回答错误时不能给予及时的帮助、引导和鼓励,只是生硬地让学生坐下,让学生感到尴尬。(3)评价方式单一。教师重共性轻个性,重结果轻发展,不能根据学生层次做出灵活多样的评价,评价语言单一,一味以“很好”等缺乏个性的评价语言评价学生,不能达到以评促学的目的。

二、构建初中思品“人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1.转化观念,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受到教学观念的支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转化观念,提升自身人文素质。

(1)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本的“复读机”,采用我讲你听、我抄你记、我问你答的方式,让学生刻板地记忆条条框框,不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以致学生的智慧遭到扼杀。教师要努力构建人文课堂,做到三不:学生会的教师不教,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他们在感受、质疑、思考中收获学习的乐趣。如在“做守法公民――认识依法治国”教学中,教者以有关部门查处了阜阳伪劣奶粉,并对涉案人员进行严惩的实例,提出问题:“查处伪劣奶粉,严惩涉案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何作用?”学生经过讨论、交流认识到依法治国对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首先,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涉猎文、哲、史、理等方面的书籍,拓展知识、增加生活阅历,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其次,教师要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了解中国的曲艺、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以渊博的知识感染人,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人。如在“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教学中,教师通过猜谜的形式导入新课,“不猜不知道,一猜中国真奇妙,请你猜猜他们是哪个民族?”萌芽之初、早晨之云、言不及彼、新的一代在成长、回首往事……教师以广博的知识向学生展示其魅力,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说出少数民族的名字,以及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习惯。

2.深入挖掘内容,整合人文资源

首先,教师要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品教材中蕴含的人文资源,展示人物身上闪动的精神光辉,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如在“感受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科学家诺贝尔冒死研制炸药,让学生从他身上感受到严谨治学的态度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其次,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学生对有争议的观点展开辩论,让他们在言语的争论、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共识,也深化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教师还要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典故、名人名言等内容,让学生通过美的人、美的事、美的物了解社会生活的典范,感受到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启发学生思考人生。最后,教师要善于开发生活中的人文资源。教师要利用家庭中的价值观、消费观、伦理观、道德观,让学生学会感恩,懂得孝敬父母。要学会担当,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学会维护校园卫生,制作保护环境的标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3.创新方法,构建人文课堂

(1)开展生活化教学。教师要让思品教学走向生活,让学生主动观察、体验情感,回归教育本真,感受生活的真谛,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协作、学会奋斗,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依法享有生命健康权”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谈谈学校在保障未成年学生生命健康权上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指出学校在学生健康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开展体验式教学。教师要引领学生用眼观察、用耳聆听、用口表达、用脑思考、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才能迸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