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化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文化发展

篇1

(新疆和硕县委党校新疆和硕841200)

摘要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既是推动新疆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更是新疆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新疆的区域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特征出发,以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构建新疆和谐社会中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新疆现代文化 作用

一、新疆具备发展现代文化的“沃土”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的边疆大省,新疆文化的多元性是各民族在共同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构建新疆现代文化的宝贵资源。新疆现代文化的建构是实现新疆社会和谐发展,推进新疆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新疆文化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借助于大众传媒来实现。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涉及的方面比较多。

新疆文化包括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两个层面。新疆传统文化是东西方文化、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汉民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互相交往、融合的产物。这种交往与融合的传播活动具体始于何时尚不能确定。然而殷商时期就已经开通的玉石之路和汉唐开通的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极大地推动了新疆各民族与国内外各民族的文化交往与融合的传播活动却是不争的事实。

新疆地域辽阔,绿洲、草原被沙漠山峰分割,彼此分离。丝绸之路贯通了封闭的绿洲草原,也贯通了新疆与外界的联系。中国中原文化、印度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波斯阿拉伯文化在此汇流,政治经济、文学艺术、游牧农耕、年节习俗、婚葬礼仪等八方信息在此交流。此间文化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有商旅僧人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也有农人牧民巴扎上的群体传播;有民间口头文学的传播;也有手抄书面文字的传播。这些就构成了当时新疆人生活的信息环境。可以说,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是新疆各民族与国内外各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渠道,是承载八方信息的媒介,没有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就没有新疆传统文化的兴盛,在这个意义上说,丰富多彩的新疆传统文化是玉石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产物。唐以后新疆传统文化渐渐走向封闭,恰恰也是因为陆路丝绸之路的式微。深埋在沙漠之中的楼兰古城就是明证。

二、大众传媒在新疆的发展

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媒出现较晚,研究新疆新闻史的学者一般认为,时期在伊犁由会员创办的《伊犁白话报》是新疆境内最早的报纸。该报用维、蒙、满、汉4 种文字出版,是我国最早的,也是这一时期唯一用少数民族文字编印的革命报纸。1911年,清政府以“讥弹时事,语涉言谬”为由,查封该刊。1912 年,自杨增新执政起,新疆的现代报纸杂志陆续创刊,如伊犁《伊江报》、斜米地区《自由论坛》、塔什干地区《解放报》、迪化(乌鲁木齐)《反帝战线》、阿勒泰《新疆阿勒泰》、察布查尔地区《察布查尔》、《新疆日报》等。自1911 年至1949 年,新疆共有各类报刊135 种,绝大部分报刊用民、汉文字出版。

1949 年新疆解放后,大众传媒承载着由传统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的任务,并且扩大了传媒的精神鼓动、宣传政策、服务政府的功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大众传媒在经济转轨、发展和社会转型、整合的过程中,“从无所不能的社会动员、社会组织、社会控制、社会宣传、社会灌输、社会斗争的高地走下来,找到自己平实的立足和发展领地,在社会参与、社会沟通、社会整合、社会守望、社会疏导、社会巨大的轨道上行走”。新疆大众传媒的发展虽然滞后于中东部地区,但新“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的贯通,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在为新疆带来物流、人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流,更给新疆大众传媒的繁荣发展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改进了新疆的信息环境。西新工程和“村村通”工程加速了新疆大众传媒的发展。

大众传媒出现以前,新疆文化的传播方式,一是书面文字传播,一是口头传播。在新疆这样一个地广人稀、农耕游牧间杂的区域里,书面文字传播在传播速度,传播难度以及覆盖面等方面均逊于口头传播,“大众传媒”在相当时期内是口头传播。这一传播过程尽管缓慢,却承载了文化传承的功能。民族史诗、故事、理语俗语、神话世代相传,形成了新疆口传文学的传统。

大众传媒出现以后,虽说其间行走艰难,但它以传播信息速度快、流量大、覆盖面广的巨大优势,成为传播新疆文化的主角,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

2013“东风工程”和农家书屋向全区11 373 个赠阅点配送6种语言文字347 种268 万册图书、69 种63 万盒音像制品、255万张年历招贴画、9 万份报纸、16.7 万份期刊和6 万册宗教教职人员读物。为基层配备安装2000个阅报栏。全区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5.68%,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5.95%,农村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95.32%和95.11%,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为94.26%和93.72%。开办公共广播节目128套,开办公共电视节目143 套。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801224小时,制作广播节目280 777 小时。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957 744 小时,制作电视节目93 097 小时,播出电视剧18 357部500 425 集。

自治区、各地州的报纸、广播电视都有专门的栏目介绍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观念。大众传媒充当了让国人和世界了解新疆文化沟通使者的角色,是让新疆文化走出新疆、走出中国的“电子丝绸之路”。国人在刀郎、十二木卡姆、麦西来甫、阿肯弹唱的旋律里领略了新疆文化的绚丽多彩。

三、大众传媒在新疆现代文化发展中的应用

一部《太阳部族》让塔吉克族这个高山民族展现于世界民族的舞台。新疆文化走出新疆、走出中国,还为发展新疆经济带来了许多机会。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主义的和谐文化是其目标。

各民族多元文化的和谐发展不仅仅是新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证,还是新疆和谐社会的本质体现。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就是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这种和谐的文化精神前提是要求民族彼此之间的文化认可和理解。为此,文化的交流和交往就显得十分重要。对新疆各民族来说,传媒多语种、跨文化的传播,使他们更全面、更透彻地理解了身边的其他民族,这样使得民族沟通、民族和睦有了坚实的基础。

“古尔邦节”、“肉孜节”是新疆穆斯林民族两大传统节日,节日期间走亲访友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穆斯林民族必进行的活动。现在许多汉族人也会去认识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等穆斯林民族同志家,按照他们的风俗习惯祝贺节日。而春节,少数民族同志也会去相识的汉族同志家恭贺新禧,汉族同志会准备清真食物热情款待(许多汉族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新疆,饮食完全清真化了)。

在城市,除了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外,情人节、圣诞节、母亲节等一些西方传统节日,也为各民族特别是青年人普遍接受。传媒运用现代技术,除了更鲜明生动地表现了新疆各民族文化外,重要的是为新疆各民族提供了“认识本身的具体声音”,传递了尊重、认可他民族文化的理念,赋予各民族文化在新疆文化中的地位,为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提供了心理认同。大众传媒跨文化的传播加快了新疆多元文化信息的流动,有力地推进了新思想、新观念的播撒,这些正是文化现代化的标志。

提到新疆文化,人们就会想到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姑娘追、锡伯族的贝伦、蒙古族的祝酒歌。这些口耳相传的民族文化因为大众传媒的兴起而乏传人,又因为大众传媒的兴盛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原来适合口耳相传的民族文化一经大众传媒“包装”,旧貌换新颜。

流传千年举世闻名的口传文学遗产《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文学的巅峰,是柯尔克孜族宝贵的文学财富,更是全人类的文学财富。这部史诗长达21 万多行,共2000 万字。史诗以配乐方式口口相传,其以人际传播的方式从9 世纪传到今天,能唱下来的人很少了。而且,为了表现战争场面,旋律较急促,演唱方式单一。

当然,我们不否认文化的变迁是多种因素,比如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外来文化影响等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在新疆各民族现代文化观念的建构中,大众传播媒介起着的作用却是毋庸置疑的。

四、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肯定大众传媒对新疆现代文化的作用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

媒介传播的大众文化对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消解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一种财富,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源头活水。文化的多样性是新疆现代文化的特征之一。大众传媒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和传播的准确把握。

新疆是典型的绿洲经济,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平衡。近年来,沿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速度尤快,而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速度较缓慢。大众传媒在传递新闻信息、知识信息、服务信息与娱乐信息的同时,也为接受这些信息的受众提供了一幅生活远景。

由于经济水平差距而不同步。一定地区的受众可能会因现实生活与媒介展现的拟态生活差距过大,产生强烈的心理落差,从而影响其对现实生活的正确判断,激发社会问题。在此大众传媒必须正视这一问题并注意对受众加以引导。

占据全国六分之一版图的新孤地形地势复杂,多沙漠、高山,尽管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努力,全疆仍然存在少数盲区媒介覆盖不到。这些地区的传播方式依然以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方式为主,远离大众传媒的大众的文化心理、文化生活方式如何与全疆同步,是一个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王梅堂.乌鲁木齐史资料.

[2]新疆简史第三册.

[3]王选乾走向21 世纪的新疆·文化卷.

篇2

关键词:一带一路;城市;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10-0127-02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是在2013年提出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建设中文化“走出去”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应该坚持文化先行,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让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沿线国家落地生根[1],从而更易向其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数千年来对世界的影响很大,是“一带一路”建设中最重要的方面,所以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丝绸之路”这一具有广泛亲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号,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使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在城市发展中获得新的生命力。

一、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机遇

(一)旅游资源合理开发为文化复兴提供了更多可能

洛阳是一座拥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氛围浓厚,旅游资源丰富。十三朝古都的身份使得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资源与利用条件。近些年来,洛阳市对风景名胜的开发始终没有懈怠,仅5A级景区就有五家之多,著名的龙门石窟就是其中之一。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佛龛造像遭受到损坏十分严重,而洛阳建立龙门石窟风景区,对文物进行修复和保护,无疑是赋予了它新的生机。龙门石窟风景区将石窟附近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整合,将风景区范围扩大,整体格局细分,提高了龙门石窟的整体观赏价值,也使得吸引海内外游客的中国三大石窟之一龙门石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标签。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龙门石窟风景区的建设,从现代化发展的角度出发,注重的不仅仅是文物保护,更是文化复兴与传承。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标签之一和中国特色风景名胜的重要代表,以一个大气、亲和、厚重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拉动旅游业发展和推动洛阳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再次推向了世界舞台,无论是我国古代雕刻工艺的高超,还是佛教盛行的历史环境,无论是我国对佛教文化的深刻诠释,还是文字与经书的再创造,都得以全方位展现,文化传播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能够给传统文化复兴带来更多机遇。

(二)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为文化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

丝绸之路开拓了人类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交往的通道。由古代中国丝织品打开的这条商贸通道,不仅是一条影响巨大、流传广远的商贸带,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典范性、文明交往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带[2]。因此这条文化带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作为丝路起点也是文化带起点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现代化管理上都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奠定了良好基础。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出土文物不计其数,与国际社会的友好往来更是以文化作为中轴而进行的。享誉世界的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内有许多寺院、碑刻、佛像,它将佛教文化按地域区分规划,使人们更清晰的了解佛教发展传播史,了解佛教文化传承以及地域差异所带来的宗教差异;寺中建立与佛教和白马寺发展背景相关的小型博物馆,对文化进行小范围整合,供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们研究;它定期举行佛事和法会、诵经等活动,彰显了白马寺所蕴含的丰厚佛教文化底蕴和健全的管理机制。在漫长岁月中,随着社会的变迁,白马寺不断地演变与发展,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发展和管理模式[3]。身为十三朝古都的洛阳,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管理上,不仅仅体现在白马寺的建设经营管理和佛教文化的兴盛,在出土文物的现代化管理方面也有杰出表现。由于洛阳博物馆馆藏量巨大,于是洛阳市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全新的展馆并于2009年正式竣工,馆藏的四十多万件文物终于有了踏实的落脚地。灿烂的文化底蕴促使这座博物馆在设计之初便已完全规划好馆藏分类并同博物馆的整体建筑架构相结合,将大批量的展示文物按照年代、地域、风格等方面划分在了不同展厅,这样就使得每一个展厅都拥有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但各个展厅间又紧密相连,让观赏者在品味每一件独立的文物时又能体会到中国历史的厚重。而洛阳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普及传播机构,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展示文物,还有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学术研究。通过对博物馆的现代化管理,提高馆内学术氛围,重视学术成果,重视与高校和其他相关文化产业单位的交流学习。

二、洛阳城市现代化快速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所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带来的冲击

新媒体传播在城市现代化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相比于传统媒体,它具全民传播、全域传播和去中心化传播等特点,能够更加快速、准确的将消息向受众传播,且受众可以凭借自身意愿参与其中,成为传播环节中的一员,使每一条新闻消息都更有价值,因此新媒体传播逐渐在城市现代化传播体系中占据主要位置。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的过渡转型,到新兴网络媒体的高质量建设,都是洛阳媒体现代化发展的缩影,而新兴媒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和传播方式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洛阳日报》是洛阳市当地一家具有权威性的报刊,从1948年开始便伴随着新城市的诞生而呱呱坠地,几十年来历经风风雨雨,其中,它在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转型期表现尤为突出。它没有固步自封,而是结合受众需要成为河南省第一家数字报刊,增加网络栏目,提供更多资讯,实现了从传统纸媒向数字化媒体发展的华丽转身。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联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固定性”,与多变的现代文化形成巨大反差,于是新兴媒体在向受众传播的过程中常常不会选择已经“老旧”的传统文化样式,而是跟随时代步伐,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快餐文化”。所以传统文化面临着新发展,新媒体也面临着如何将传统媒体和传统文化与自身相结合的问题。

洛阳小调曲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是中华传统戏曲的一个重要分支,承载着华夏大地的艺术底蕴和洛阳的地方特色,但作为传统戏曲,小调曲同京剧一样在新时代条件下面临着来自西方文化与流行音乐的冲击,而高速传播的西方文化和感染力越来越强的流行音乐的载体,就是传播力与生命力日益强大的新式媒体。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复兴的一个关键阻碍力量就是新媒体发展带给它的冲击。

(二)一带一路新形势下土地开发格局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负面影响

“一带一路”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总体方略。建设“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长期的国家战略,必将对中国国土开发空间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传统文化的复兴,而这种影响中比较明显的便是对中国传统建筑以及相应文化造成的破坏[4]。

古代建筑物中也不乏具有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的能够反映朝代文化风格特色的建筑物,但是要建设现代化都市,就势必要进行土地开发,对先有土地格局做整体规划,建设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式建筑,这就与同一空间中的古代建筑物发生了冲突,而古建筑也因此面临着被重塑或的可能,这对传统文化的复兴无疑是一种伤害。因此重视土地开发格局的合理性是必然事件,否则给传统文化造成伤害将不可计数。

三、如何抓住机遇而规避负面影响,以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一)合理开发传统文化周边产业

洛阳城市现代化发展飞速,对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种形势下,想要令传统文化重绽光芒,我们就要想办法抓住机遇而努力规避城市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其中,合理开发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产业以促进并带动其发展就是一项良策。从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难看出,适当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文化开放力度,能够强化宣传力和传播力,因此这就是城市复兴传统文化的突破点所在。

洛阳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传统文化周边产品也拥有着一定数量的市场需求,从龙门石窟到白马寺,洛阳可供发掘的文化价值数不胜数,无论是旅游产业还是最直接关联的文化产业,只要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把握住机会,稳定健康发展,就一定能够促进传统文化复兴。

(二)直面挑战转危为安

由于历史发展的不均衡、宗教问题、族群与文化的差异,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政治互信,会遭遇文化差异、误解以及地区政权更迭、地缘政治格局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甚至破坏[5]。因而在推进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实现经济、人文、社会等各个领域公正公平发展,人文交流、文化的沟通非常重要。对于新媒体发展为文化复兴提出的挑战,我们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发展力量,而去规避负面影响,注重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将不利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使新媒体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服务。同小调曲类似,中华传统文化在新媒体时代要想突出重围,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是必要手段,充分认识新媒体,认识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规避负面影响正视缺陷的同时,借力发挥促进文化复兴的作用,才是万全之策。

参考文献:

[1]蔡武.坚持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J].求是,2014(9).

[2]施福平,唐丹妮.发挥上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先发效应[J].上海文化,2014(8).

[3]宋斐.白马寺建筑与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9.

篇3

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特点,还体现在儒家和道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其一,道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以及“无为而治”强调人与自然环境是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各个对立因素应该在动态的发展中求得平衡,应该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存在的差异和矛盾互补融合,从而构建一个有机统一的和谐整体。既然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那么人的一切活动就要自觉地与自然相协调。其二,儒家思想的“仁爱好生、长养万物”、“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从仁学出发,提出惜生、重生的原则,并主张道德从善的情怀直接施之于自然界,充分体现了要求人类取物有节制,节约利用资源的思想。另外,从美学角度出发,自古以来我国美学思想就一直强调人与自然、生命的欲望与实现社会价值的统一。从人对自然的关系来看,我国美学肯定大自然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宏伟、永恒、无限。我国的山水画、花鸟画等在创作过程中就要求人与自然融为一体,形与神的结合,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如今社会,物欲横飞,人们在满足富裕物质的同时,一些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和生理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人性化设计、低碳绿色设计、和谐化设计等新概念的提出,要求设计的产品不仅能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而且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趋势,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发展方向与需求,这些也是“和”这一设计理念在现代工业设计发展中的体现。

人性化设计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人文关怀,“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念使设计师和企业把更多的目光从产品转移到使用者。以人为本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体现。人性化设计的“美”首先体现在产品的结构和造型上,以人机关系作为理论基础,通过产品结构的改良让使用者更省力、舒适,通过产品造型的创新使产品更具趣味性,满足人们轻松、幽默的心理;其次体现在材料和色彩上的选择与人的认知相一致,给人舒适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善”反映在人性化设计引导人们合理、适度的消费,倡导人们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人性化设计体现的是一种大爱,这种大爱也正是中国“和”文化“美”与“善”的本质所在。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针对眼药瓶设计了一款带有弹性的硅胶罩(如图1所示),使用者在用时可以翻过来,罩在眼上,可避免误操作带来的伤害,同时也提升产品使用的精准性,用完后可把硅胶罩翻下来,方便携带和包装。折叠自行车,是人性化设计的典型代表之一,它质量轻,折叠后体积很小,可轻松的提起,便于携带,是外出郊游的最佳选择(如图2所示)。人性化设计对于工业设计师和企业而言,不仅在设计技术层面上的要求更高了,而且要求工业设计师和企业对设计理念进行创新和变革,利用科学技术,使产品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生活产品,转化为有生命、有灵魂的生活产品。

低碳绿色设计“低碳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体现了人们返璞归真、皈依自然的心态。低碳绿色设计以三个“R”为原则——Reduce(减少)、Reuse(回收)、Recycling(再生),在选材,产品结构、功能,制造过程,包装、储运方式,产品使用和废品处理等方面,都应考虑资源利用、环境影响及解决方法,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材料和部件再循环使用、产品的性能、质量成本与环保指数都列入同等的设计指标。这些要求的提出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以自然为本”、“取物有节制”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如今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可变镜头的照相机,只需要更换新的镜头,而不用更换原照相机的其他部分,就能具有新功能和新样式。这样消费者不必丢弃原有的产品,而照样能享受源源不断设计生产出来的新产品,只需新旧结合或更换相关部件即可,这样不仅减轻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大大减少了因生产产生的废弃物,节约了资源,减轻了环境负担(如图3所示)。北京工商大学学生蔡博文在2011年IF国际工业设计设计大赛中设计的一款名为Tilt12°的作品,将盆子底面倾斜12°,当使用者向盆内放水时,就会下意识的使用盆子的低凹一端,不仅与使用现有盆子浸泡衣物达到的效果一样,同时让使用者在无意识下节约了水资源(如图4所示)。图3可变镜头照相机图4Tilt12°低碳绿色设计要求当代的工业设计师和企业无论在设计构思过程还是生产加工过程中,都应将资源利用和环境效益作为设计的核心之一,尽可能地减少产品及产品生产中的不合理,从而降低给环境、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篇4

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艺术。历经三千多年苍桑总以不同的风貌反映出时代的精神,表现出永保青春的强大的生命力。面临浩如烟海的书法文化,群星璀璨的传统书法艺术宝库,如何科学衔接传统与创新、创新与流行之间的关系,这是书法文化发展急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数千年书法艺术的伟大生命力,在其根植于中华民族智慧,根植于中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根植于中华民族生产力发展的迫切需要,根植于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沃土,所以传承的本质,应从中华文化寻根与发展中寻找答案。

当中华文明还处在襁褓中时,作为萌芽状态的书法艺术便诞生在华夏母亲的摇篮里。古老中华在文明进化之初期,由结绳记事的蒙昧时期到仓吉造字文化文明的转化,即根植了书法艺术惊人的智慧与灵根。据唐代张怀王灌《书断》记载:仓吉 “博采众美,合而为字”,仓吉独具慧眼拮取自然之美造出文字,这叫作“依类象形”,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把古人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文字象图画一样再现自然,记载自然,传替自然信息,这种象形之美,就是中华书法艺术的美的萌芽和灵根,是先人书法美的伟大创造。

《 汉文字是书法艺术的载体之本源,象形与会意是传统书法的艺术本源,汉文字以象形、会意为特色,在尔后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变化万象,起源于象形意义的中国初期古文字,“形无定体,笔无定画”,至小篆经省改,才出现形体方整、笔画圆匀的定型化书体,但仍保留形象痕迹。经过汉代隶书的变化以后,汉字由繁复的象形文字,趋向于符号化、抽象化、简笔化,但它的象形性质依然存在,又如鲁迅所说:“将形象改得简单,远离了现实。篆字圆折,还有图画的余痕,从隶到现代的楷书,和象形就天差地远。不过那基础并未改变,天差地远之后,就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门外文谈》).可见中国书法艺术源于无法,变而有法。创新是结于有,起于无,又承于有,变于无。但万变不离其综,象形与会意的艺术本源没有变,汉文字的载体本源没有变。这是其他语言文字所不能比拟的。“象形”或“不象形的象形”,是汉字最基本的特点,也是继承与发展传统书法艺术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和规律。

那么如何对待书法艺术继承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呢?笔者认为:传承和创新是书法艺术发展历史过程不可分割的链条,继承首先是对先人书法艺术创新精神与成果的继承。

篇5

关键词:传统建筑;现代建筑设计;发展;价值;途径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不竭动力和创新源泉之一,为现代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一项建筑要体现出建筑的灵魂,一般是通过利用现代科技,融入人文情怀,将建筑文化通过建筑物展现出来。因此,笔者认为传统建筑文化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就要加快对现代建筑的创新和发展,以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具有审美和独特魅力价值的建筑,展现我国建筑特色和时代风貌。

一、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1.实用性。不论是现代建筑还是历史文化建筑,都要以实用价值为关注点和核心价值体现。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还没有将建筑认定为一种具有艺术美感的物品,传统建筑往往是工匠们通过口口相传和时代传播的结果,我国传统建筑基本上造型和样式都较为雷同,工匠的关注点还是在于房屋的实用性。实用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第一考虑要点,建筑的功能性、空间感和尺度是否适宜都会影响到建筑的实用性,而且传统建筑大多是功能衡量为主,空间和尺度构思组合较为统一,宏观和微型结合,色彩拼凑感强,可以说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最核心就是实用性。2.人文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另外一个价值特性就是人文性,建筑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社会和文化气息较强的文化品类。所以,要对其建筑设计处要体现出对“人”的尊重,从建筑中可以看到人文性的特点。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思想和理念。3.哲学性。我国传统建筑文化还具有较强的哲学韵味。与现代建筑的舒适与过度人为性相比,我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对自然界的尊重,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传统建筑的设计与建造一般尊重自然法则,强调自然、人类、建筑和谐统一,并能将这些思想统一整合、融入到特定的建筑风格中,营造出良好的“人法自然”的景象,人与自然和谐交通,而这些无不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深刻的哲学理念的体现,并且这样的思想也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二、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的途径

1.合理运用传统材料。现代建筑设计的设计和开发者要想要展现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借鉴传统建筑的风格,则应当在传承和发展传统建筑的建造和施工方法的基础上,加强对传统建筑材料的科学、合理的运用,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扬。作为传统建筑建设和改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建筑材料也有其独特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加强应当对传统材料的合理利用,充分挖掘传统建筑材料的潜在价值和魅力。2.优化设计传统形制。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重要外在特征的展现,形制大多是建筑物的构造和形态特征。一般来讲,传统的形制可以划分为:居住形制、传统园林形制和群体形制三种符号群。现代建筑的形制和传统建筑的形制有很大区别,现代建筑设计大多强调规整度,因此,要想将传统的、民族的特性融入到现代建筑的建造和设计中,则需要对传统的建筑形制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建立相应的模型,并依照现代化的要求进行拼接和演化,这样才能形成具有现代感和传统文化感兼具的创新建筑。只要设计者应当“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挖掘传统建筑形制结构及其建筑特点上本质属性,这样才能创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建筑艺术结晶。3.多元化应用传统符号。传统建筑文化可以说是由多种多样的传统符号来共同展现的,符号感给人以标志感,一些传统文化符号给人以深刻的印象,现代建筑设计也是如此,符号作为传统建筑文化中的要素十分重要。作为建筑中较为细小的结构和单元,符号大多是设计和建筑者们经过长期的提炼和高度概括的文化结晶。传统符号的应用应当注重多样化,而不是简单的对古建筑的仿照和符号堆砌。现代建筑应当通过合理手段将传统符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展现出来,注重细节与整体的和谐。

结语

传统建筑文化是建筑发展的基础,是其内涵所在,应当引起相关设计人员的重视,应当从多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考虑。只有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文化发展的最佳方式,才能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建筑行业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贾栋.传统元素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2,07:28-33.

篇6

[摘要]当前动画界对制作动画所采用技术手段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动画艺术本身的关注,这对于动画创作者来说并不是十分有利的。虽然现在的动画依然如火如荼地发展着,但从历史经验来看,观众对于技术的兴趣并不会比对艺术的兴趣保持得更长久,因此,在现今高科技时代,动画界仍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从动画本身的艺术性出发来发展动画,而不要一味追逐高新技术手段的运用,这样才会使得动画有更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动画;高科技;艺术性

我们现在所谈及的动画一词已经具有两层含义,它首先是一种艺术形式,是作为同真人实景(liveactionmovie)拍摄的电影相对而言的一种电影类型。其次,现时代的动画同时又是一种技术手段的名称,是制作电影、电视、广告等作品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技术很早就被应用在电影制作中,特别在使用电脑制作动画之后,动画技术的应用更加范围广泛,更加频繁。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动画的制作方式、动画的形式甚至于动画的观念都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高技术条件使动画制作必须面对一些重要问题。其实动画概念的复杂性就已经决定了动画自身包含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的复杂关系。

传统动画电影的造型语言是以绘画、木偶、剪纸、泥塑等美术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动画片也曾经被称作是美术片。现时代的动画制作中大量地使用电脑这一新型的工具,将动画称作美术片或卡通片都已经不再合适。由于技术的不断进步,出现了许多同传统手法不同的制作方式,我们现在看到了许多新形式的动画,比如采用电脑技术的三维动画和网络动画。电脑技术的大量运用,使得现代的动画界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倾向,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动画都已经抛弃了传统的平面形式,转向了利用电脑制作的三维动画,至少从表面上看平面动画正在没落,三维动画已经成为动画的主流。其他手工的艺术形式已经很难看到。人们对于新技术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于动画艺术本身,人们总是关注于电脑制作出的宏大场景及逼真效果,而对于动画片的艺术性则不够关注,这就引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新时代的动画应当如何处理技术与艺术的关系,从而能够使动画更好、更健康地发展。

一、动画的产生与发展是技术进步的结果

有人将动画的历史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洞窟壁画,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是纯粹从美术的历史层面来说的,而不是从动画的历史来说的;也有人认为走马灯、皮影戏等民间艺术就是动画的前身,这样的观点也同样是将动画的概念大而化之,毕竟动画是一个现代的专有名词,同电影一样,它是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后出现的一种艺术形式,是运用摄影技术使原本不能运动的物体通过连续放映而使其动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动画的诞生应当在电影出现之后,也因此,动画曾经一度被称作动画片。动画的诞生是在1906年的美国,当时斯图亚特·布莱克顿(J.StuartBlackton)发行了一部叫做《滑稽脸的幽默相》(TheHumorousphasesofFunnyFaces)的短片,片中他让滑稽演员在一块黑板前做出可笑的表情并拍摄下来,为了节省逐格重画的工夫,他使用了“剪纸”(cutout)的手法,将人形的身躯和手臂分开处理,而后将逐格拍摄的影片通过连续的方式放映出来,让人看到了会动的画面,这部短片被公认是世界上第一部动画影片。从这部短片的生产过程就可以看出,动画正是以摄影为基础的,这一点同电影一样,只是电影实际上意味着“快速摄影”,是连续拍摄的产物;而动画却是逐格摄影的产物,正是这种拍摄方式使一些原本静止的画面在连续放映时产生了动态效果,使那些本来无生命的内容显得有生命。因此,从技术上说,拍摄方式的不同才是传统动画与其他电影之间的本质区别。法国的乔治·萨杜尔在其所著的《世界电影史》中也认为动画的出现要比电影早,认为电影是在动画的理念上发展起来的(第二十二章),他作出此种判断的依据就是将所有活动的画面都称之为动画,而是否运用到摄影技术则是他区别动画同电影的标准。事实上,动画艺术也是运用摄影技术作为其诞生的基础的,动画只是电影的一个门类,所以即使是乔治·萨杜尔也仍然将动画放在电影史中进行论述。

自从动画诞生之后,其艺术效果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得到不断完善,从无声片到有声片,从黑白到彩色,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对动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动画界举足轻重的迪斯尼公司的许多作品也正是依靠技术革新而获得了巨大成功。自1927年开始,迪斯尼公司推出的《老磨坊》(TheOldMill)就是首度用多层式摄影机营造视觉深度的影片;1928年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卡通片《汽船威利》(SteamboatWillie),是在动画史上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因此此片一经放映就产生了极大反响,观众都为米老鼠有趣的声音激动、着迷,热烈地为它的“表演”大声叫好,当时几家大制片厂的头头也认为该片不单是一部真正伟大的影片,而且是技术上的胜利。1932年迪斯尼公司又推出《花与树》(FlowersandTree),这是第一部综艺彩色体卡通片,这部片子赢得了奥斯卡动画短片奖;1937年,迪斯尼拍成了他的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SnowWhiteandSevenDwarfs),令动画艺术表现得更加完美,这部由格林童话改编的动画巨片又为迪斯尼赢得8个奥斯卡奖,动画片从而也改变了它在电影界的位置,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不再是电影上映前为观众打发时间的加映了。

由此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无论观众还是那些奖项的评委,对于新技术的运用是非常感兴趣的。新技术能够营造前所未有的艺术效果,每一种新技术的应用都给予观众不同的视觉、听觉感受,因此,观众对于技术的好奇和对于艺术性的欣赏是相辅相成的,好的技术应用能够更好地表现出动画的艺术效果,而很多时候,技术本身就具有艺术性。到了20世纪末,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动画制作如虎添翼,动画家们通过电脑创造出了更多、更加令人惊奇的效果,技术对于动画产生了更加深刻的影响。

二、电脑动画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计算机的出现已经深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动画,这一切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美国,纽约技术学院的电脑绘图实验室导师丽蓓卡·亚伦女士将录像带上的舞蹈演员影像投射在电脑显示器上,然后利用电脑绘图记录影像的动作,再描摹轮廓;1982年左右,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纽约技术学院同时利用光学追踪技术记录人体动作:演员身体的各部分都被安上发光物体,在指定的拍摄范围内移动,同时有数部摄影机拍摄其动作,然后经电脑系统分析光点的运动,再产生立体的活动影像。这种技术出现以后,动画和其他电影的制作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电脑技术用于制作动画有两种途径,一个是辅助着色、造型,另外一种途径则是完全通过电脑来制作动画,从1982年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第一套电脑动画的电影《电脑争霸》(Tron)开始,电脑技术就愈来愈多地被应用到动画制作中。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的《美女与野兽》中,电脑技术始用来绘制影片的场景,到了1990年代,电脑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则更加广泛。在《狮子王》一片中,电脑技术开始用在有生命的动物身上,在《钟楼怪人》中更将其用在群众人物身上,2000年,迪斯尼公司耗资3.5亿美元制作的《恐龙》已经是世界上最早一部实景拍摄加数码影像合二为一的电影。电脑技术应用到动画制作最重要的结果是实现了传统手法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如在迪斯尼公司的《幻想曲》里面,原先的影片里面飞舞的符号在镜头横向转移的时候会出现停滞,这是手工动画不容易解决的缺陷,而在《幻想曲2000》中,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了,影片中的画面变得流畅。电脑三维技术更是将高科技的长处展示得更加彻底,使动画开始向着逼真的方向发展。在1997年迪斯尼公司与皮克斯公司就一同推出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Story),为动画的形式增加了新的元素,动画市场也随之焕然一新了。

完全利用电脑制作的动画,在技术上能够使得创作者更加自由地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结果。电脑技术不但能够使得传统动画的制作周期缩短,节约动画的制作成本,提高效率,而且,一些三维软件的应用,将动画的形象和背景直接用计算机来完成,则又使得人们能够看到虽然是虚拟然而更加逼真、更加接近于现实自然的画面效果,许多过去难以制作出的镜头都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并且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使影片更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世界电影史上花费最大、最成功的电影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对电脑动画的大量应用,世界著名的数字工作室Digit-alDomain公司为此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动用了300多台SGI超级工作站,并派出50多个特技师一天24小时轮流制作这部影片中的电脑特技,所以这部影片才有了令观众震撼的效果。后来的很多大场面、大制作的影片中,都利用了电脑动画的技术。鉴于这诸多好处,创作者对于技术的依赖也越来越强,现在的动画制作也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脑了,即使是传统形式的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电脑,使用新技术,以期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所以,坚持以手绘平面动画的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后期几部作品,也都采用了电脑动画来辅助作画,在制作《千与千寻》时已经用电脑技术来做一些泪水的三维效果了。

三、动画成功的关键在于以艺术性为本

传统动画从逐格拍摄到后期制作的方式都与今天大不相同,虽然传统动画也不断地利用新技术,以期创造更好的视听效果,但是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传统动画对于动画本身的诸艺术要素却都是同样地关注的,是将动画作为一个整体艺术形式而进行创作。梦工场1998年摄制的动画片《埃及王子》是一部十分成功的传统形式的动画片,这也是梦工场的第一部动画作品。这部影片刷新了许多有关传统动画片的规则和定位,也对梦工场日后的动画片创作影响深远。影片的主创人员曾将“圣经蚀刻版画(Bibleetchings)画家GUSTAVE的作品、莫奈的印象派绘画和大卫·里恩的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的史诗感”列为影片风格的参照物,取得了良好的视觉艺术效果;而影片所选取的厚重主题,一并取得了感人肺腑的效果,获得了专业人士的如潮好评。迪斯尼公司1994年出品的《狮子王》也是一部以传统手绘的形式创作的动画片,影片的情节虽然并不新颖,只是将人类的故事通过动物的形象演绎出来,但是,这部影片展示出了绚丽的色彩,动人的音乐,以及流畅的画面,夸张的形态,幽默机智的语言,人性化的动作设计,充分调动了动画这门综合艺术的各个要素,使得此片不仅获得了广大儿童的喜爱,也吸引了许多成年人。这部影片同时获得了极佳的票房收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电影史上唯一进入票房排行榜前十名的动画片,成为迪斯尼历史上最成功的动画电影,而且,该片还获得了第67届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最佳作曲奖,1995年全球奖的最佳喜剧/音乐片奖以及第20届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动画片奖等,可以说,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市场上都取得了辉煌业绩。

相比较来说,以传统方式制作的动画片对于艺术性的关注多于对技术性的关注程度,传统的动画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特征十分明显。迪斯尼曾说:“卡通的首要责任是生活和动作卡通化,即把事物通过观众的想象呈现在银幕上,而不是把动作或情形拍摄下来或描绘出来,要把现实生活所遇到的事物卡通化,或把我们今天所想的奇妙事物表现出来。许多人在研究真实动作时,常有不正确的想法,他们认为我们的目的只是把这些动作照原样画出来。这些想法应该从根本上铲掉。”“真正的卡通是真实的或可能的事物,甚至是即将发生的事物,加上幻想与夸张。”所谓“卡通化”或“幻想与夸张”在故事情节上主要体现为,于角色真实的人的特征之上附加喜剧的因素,卡通化的内容还应当包括形象上的再创造,将角色加以夸张、变形,因此,对于绘画、泥塑、剪纸等等的艺术特色运用得当,并且加以取长补短,充分展现各艺术的特色,并有所发挥。例如中国的动画家们曾经创造的水墨动画,将中国水墨画的趣味充分利用,人们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领略了中国画的艺术魅力。

四、面对高科技时代的动画

弗洛伊德说,艺术作为“富于想象的创造,正如白昼梦一样,是童年游戏的继续和替代”。动画本身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就是可以直接展示童话、神话、科幻等普通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从而作为一种媒介使人们通过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童趣、幻想的共鸣。也正如迪斯尼所说:“我不是主要为孩子们制作电影。而是为了我们所有人中的童真(不管他是6岁还是60岁)制作电影。这就叫童真。最糟糕的不是我们没有天真,而是它们可能被深深地掩埋了。在我的工作中,我努力去实现和表现这种天真,让它显示出生活的趣味和欢乐,显示笑声的健康,显示出人性尽管有时荒谬可笑,但仍要竭力追求。”动画正是通过幻想来满足人们的想象空间,因而不仅得到儿童的喜爱,也吸引了许多成人。弗洛伊德还说:“艺术家的创造物——艺术作品——恰如梦一般,是无意识愿望在想象中的满足;艺术作品像梦一样,具有调和的性质,因为它们也不得不避免与压抑的力量发生任何公开的冲突。不过,艺术作品又不像梦中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性的产物,因为艺术作品旨在引起他人的共鸣,唤起并满足他人相同的无意识的愿望冲动。”想象与现实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距离的,因此艺术作品也必须同生活的真实区别开,然而近些年来创造了票房奇迹的以及获得了各电影奖项的动画片都呈现出这样的一种倾向,那就是极力地运用写实的能力,利用高技术手段将本来是虚拟的世界努力表现出如同现实存在的真实效果,而三维的动画对于制造逼真的效果无疑是最有效的办法。

动画同其他电影形式的区别在于,动画的造型手段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动画的艺术魅力也正在于此,而三维动画只是动画的一种形式,在电脑动画出现之前的木偶、泥塑反映出来的都是三维效果,只是电脑技术所制作出的三维效果能够更加逼真。在动画电影中的一些场景无法实地拍摄,而且在动物题材的动画中使动物像演员一样表演是难以实现的,而利用电脑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人们对于传统动画的欣赏主要关注情节、艺术效果,而对于现在利用新技术所制造出的动画来说,则更为关注其视觉效果,而追求视觉效果的标准则是模拟现实世界的逼真效果。诸如《恐龙》、《怪物史莱克》、《海底总动员》直到《快乐的大脚》等,都是以电脑技术创作的动画片,而且这些影片中无论是场景还是角色,动画家们都在努力地描摹现实,尽力创造出同真人实景拍摄接近的效果。但是,动画家们在过于关注提高技术以实现逼真效果的同时,就对动画的其他艺术因素的关注有所放松了,如果说,《恐龙》、《怪物史来克》等影片所创造的真实是为了更好激发观众的想象从而引起观众共鸣的话,那么,现代的一些三维动画则明显带有炫耀技能的成分。

篇7

关键词: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12-01

一、现代农村业余文化具有的独特性

(一)农村业余文化具有季节性。农民的主要生活来源是种地,所以农民的业余生活是随着农忙农闲的变化而变化的,随着农村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农民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与之相适应。由于农忙时农民所需的文化是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所以娱乐需求相对较少。但在农闲的时间,由于空闲时间多,文化的需求主要是娱乐需求多些。娱乐需求的高峰期是春节前后。

(二)农村的文化还处于过渡时期。由于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民受到外来各种观念的重大冲击,使得农民对传统娱乐失去兴趣,但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使得旧的文化解体,新的文化娱乐方式还没有形成。使得农村文化处于“尴尬”阶段。农村文化处于过渡的阶段,这时候是最薄弱的,如果不尽快形成先进的文化来化解这一情况,赌博等一些不良风气就会肆意盛行。

(三)农村文化的发展不平衡。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差距开始拉大,如:公共设施的建设,城乡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展的活动,人员队伍的素质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农村以家庭消费观念深入人心和长足发展,这种“私性文化”的文化与城市的公共文化设施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传统的公共文化如:舞狮子,扭秧歌,戏班等等都已经销声匿迹,这些草根文化主要受到农村设施落后和农民观念变化的限制。农村文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是农民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所以,迫切需要先进的文化来补充,否则不良腐败之风会滋生发展。

二、现代农村业余文化生活现状

(一)农民的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文化的基础设施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基本保障,是提高农村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保障农民文化权益的基本条件。现阶段农村的文化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而大大的制约了文化的向积极方面发展。

(二)文化的建农民没有积极广泛的参与。农民缺乏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主要原因是现有的文化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与农民的生活差距大,没有贴切生活化。例如:目前多数电视节目都以都市生活为题材,农村,农业的影视作品相对较少。

(三)文化活动与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差距较大。有于传媒信息,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的影响,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他们有了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现阶段,由于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文化进行建设,如:建设乡镇的综合文化站、农村图书馆、有线电视户户通等重点惠民的文化工程。但是,这些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这些文化设施和活动离农民的文化的需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对策思考

(一)立足于农村实际,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

要建立适应农村的文化设施项目。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各种文化站等惠民的文化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文化设施。例如:来宾市的“三求”惠农工程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等领导的高度重视,自身创新思路,超前的谋划,科学的决策,取得了很大的效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努力营造出现代农村文化氛围

利用各种传媒方式宣传党对农村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让全社会关心参与建设农村文化,加强文化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鼓励创作关于农村文化方面的作品,营造文化氛围为农民更好的服务。例如:来宾市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造势,使“三求”惠农工程深入人心,使来宾市各个部门增强责任心,农民热情高涨,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三)因地制宜,拓展现代农村文化建设多元化渠道

要加大农村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和加大整治力度,防止不良文化侵蚀农民思想。例如:来宾市在做文化建设方面都是结合本村庄的新农村规划相结合,根据来宾市各个民族文化,设计不同民族,不同层次的多种建设方案,共各地选择。

(四)政府加强引导,呼唤起农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

加强引导鼓励农村民间艺人组织文化活动,积极探索和发展为农民服务的特色文化,努力引导农民形成良好互动,把农民吸引到文化建设的项目上来,让农民成为文化的真正受益者和建设者。

四、结语

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农村现阶段的迫切任务,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必要保障。所以,需要努力研究农村业余文化的发展方向促进农村健康有序的发展。

篇8

关键词:西方现代音乐个性创新

20世纪的西方音乐在不同思想文化背景和不同音乐观念的支配下,出现了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现象。一些作曲家出于对旧世界的反叛和对新音乐的探索,在旋律、调性、节奏、配器、曲式等方面创立了与传统手法有天壤之别的新样式,形成了新古典主义、表现主义及微分音乐、噪音音乐、序列音乐、电子音乐、偶然音乐、拼贴音乐、新调性音乐等形式。

这些纷呈各异的音乐形式之产生,与具有创造才能的音乐家是分不开的。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布索尼宣称:“有创造力的艺术家的职责始终是创造规则,而不是沿用已有的规则。只会沿用旧规则的人决不能成为一个创造者。”法国作曲家瓦莱斯终身只追求两件事:一是解放声音和音响;二是寻找新的声源。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勋伯格提出“作曲家力求达到的唯一的、最大的目标就是表现他自己”的观念。正因为音乐家有求异的观念,才有创新的形式产生,才使音乐表现形式得以丰富,音乐语言得以发展。

在现代西方音乐文化中,音乐家的个人创造及个性表现的充分张扬,有其特殊的历史文化原因。早在古希腊时期,音乐在知识领域就占有重要的地位。音乐一开始便与哲理性、科学性相结合。西方的这种科学探索精神反映在音乐创造中,就是历代作曲技法的积累、创新和发展;而作曲技法的创新发展又决定了音乐风格的变换交替。

到公元9世纪左右,因为基督教迅速发展的需要,教堂得到大规模的兴建,教会合唱团的发展以及管风琴的诞生等,共同促使最具逻辑性和理性思维的新的音乐形式—复调音乐的产生。复调的创作可以认为是中世纪个人理性创造的雏形。在这一时期,一方面基督教音乐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欧洲封建王国逐渐形成并强大,以骑士音乐为代表的世俗音乐开始兴盛。中世纪后期,人们对教皇与教会的怀疑和思想的离心倾向,导致了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当时,以法国作曲家马肖(Machaut,约1300——1377)为代表的所谓“新艺术”,在音乐内容、音乐技术方面(节奏、记谱的系统化)接受了以往“古艺术”中被认为“不正确”“不完美”的东西(节奏的“二分法”等)。中世纪对音乐情感严格控制,把音乐视为“思”,这种观念与“音乐”格格不人。从马肖开始(包括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否定了宗教对音乐的偏见,主张音乐应当传达感情体验。当然,这种发展变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是缓慢的,而不是价值的突然逆转。可以说,中世纪时期是一个多种音乐风格并存发展的时期。

在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领域像其他领域一样,人文思想得到发扬,人们重新思考音乐的目的。作曲家着意去协调乐曲与诗的协和关系,遵循语言的节奏。这些都使当时的音乐创作获得了新的发展,包括形式上的创新。如使用红黑相间的音符、复杂巧妙的记谱等。在文艺复兴时期,人的个性意识开始得到展现。音乐的多形式、多风格已有较大的发展。从“伪音”的应用开始,作曲家们给演奏(唱)者以一定的自由。发展至巴罗克时期,音乐艺术与建筑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一样,风格有了显著变化。歌剧诞生,器乐曲作为独立体裁;复调音乐风格逐渐向主调音乐风格转移;大小调式逐渐取代教会调式;大量新的音乐体裁不断出现。在当时的音乐探索中,那些在和声、曲式、旋律方面的新手法又一次成为较稳定的、具有某种普适性的音乐语言。

到了18世纪中下叶,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及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人道主义、个性解放及“人权、自由、平等”的理念又一次推动了人本身的解放。新崛起的中产阶级涌向剧场和音乐厅,提出了新的文化要求。艺术的大众化为音乐家成为独立艺术家提供了条件。莫扎特与大主教的决裂,贝多芬的博爱、平等及斗争精神,是这一时期音乐家个人意义、个人自尊在音乐文化上得到高度强化的典型代表。在他们的作品中,个性化思想得到进一步体现。

到了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使得个性意识又得到进一步发展。自由竞争取代了世袭制,追求自由、崇尚个人主义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精神。作曲家在崇尚自由的环境中自觉地追求个性风格,主观幻想性、抒情性、自传性及个人心理刻划已是创作的首要特征。比如卢梭就说:“我和我见过的所有人都不同,如果我不是最好,至少是不同。”帕格尼尼说:“我避免一切平庸。”多种音乐体裁在这一时期得到全部的呈现。与传统差异更大的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了。朦胧的色彩,模糊的轮廓,难以分辨的色调变化,注重细腻的听觉和感觉,淡漠内容,是印象派音乐的标志。印象主义音乐是对传统的挑战,同时也是对未来的呼唤,是20世纪音乐许多重要特点的近源。

篇9

论文摘要:高台特色蔬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推进全县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浅析高台特色蔬菜现代化发展的状况与问题、思路及对策。

特色蔬菜是高台蔬菜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动向,不仅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安全环保,而且生产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在机遇和挑战中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高台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1特色蔬菜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现状

高台县地处河西中部黑河中游地区,境内海拔1260~3140m,属典型大陆性温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全县辖6乡3镇,135个行政村,4.60万户,15.8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09万人,耕地面积21333.30km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3962元。县内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越,灌溉方便,交通便利,渠、路、林、电等基础设施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信息快捷,适合特色蔬菜的发展。目前,全县建成了具有地方优势的加工番茄、脱水蔬菜和日光温室及塑料大棚瓜菜、制种瓜菜等强势特色产业基地,种植特色瓜菜5940.50km2,占全县瓜菜总面积7532.50km2的78.90%,特色蔬菜总产量达到3.1439亿kg,总收入2.0978亿元,纯收入1.3317亿元,全县农民人均1026元。特色蔬菜已经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对推动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特点有六个方面:一是现代设施农业平稳发展,目前形成了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品牌西葫芦、强势辣椒及瓜果类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新技术新品种得到了集成装备配套,现代化程度和水平日益提高,设施农业总收入达到9259万元,实现纯收入6230万元,人均479元,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二是现代加工业争相崛起,以八家特菜加工企业和九家制种企业为龙头的“企业+基地+农户”的共赢产业链和订单农业迅速发展,带动农户种植加工型特色蔬菜3305.90km2、制种瓜菜799.20km2,联动效益日益强化,实现了企民联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社会经济效益极为显著。三是市场现代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牵动作用明显,服务环境优越,信息快捷,互动性强,批发市场年集散量达到23.80万吨,零售市场年销售量达到10万吨,给农民群众发展特色蔬菜提供了一个宽松的交易平台。四是蔬菜专业协会应用而生,全县20多个蔬菜加工、运销、种植协会,20多家运销组织,300多名从业经纪人和加工企业经营人员活跃在国内和东南亚及欧美国际市场,流通渠道顺畅,产品竞争力增强,特色蔬菜产销两旺。五是标准化生产基地初具规模,建成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站1处、2333km2的无公害蔬菜中心示范区1个、千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示范点7个,西葫芦、辣椒干特色产品取得产品认证,菜篮子消费日益安全,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进展顺利。六是园艺技术推广和培训体系健全,上下、内外互动服务到位,培训和推广渠道畅通,引进推广和转化增值正常。

2特色蔬菜现代化发展中存在问题

2.1设施农业技术配套集成水平低,效益提升不快,明显影响了发展进程。

2.2利益分配不够公平合理,市场现代化、规范化管理程度低,压级压价和损害菜农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订单农业合同惠民让利的吸引力不强,农户得利小企业转利大,专业协会、经纪人和贩销队伍作用有限,特菜外销渠道不够广阔。

2.3特色蔬菜加工分级启步缓慢,规模小,包装粗糙,特菜品位和价格优势发挥不够。

2.4市场导向作用发挥不完全,农民种植特色蔬菜有一定的盲目性,如去年大面积跟风种植的洋葱价格低、无市场。

2.5特色蔬菜产业规模效益不够准确,不能科学评价和反映特色蔬菜生产水平和经济能力。

2.6标准化水平低,监测手段滞后,安全意识不强,专柜专营和准入机制不健全,优质不优价,不能发挥特色优势和品牌效应。

3特色蔬菜现代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基本思路。坚持用市场和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特色蔬菜,按照安全环保、培植特色、提升效益、创新品牌的思路,依靠龙头企业调优种植结构,不断加快特色蔬菜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提高特色蔬菜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农民和龙企收入,实现富民兴企,兴企强县,互惠共赢,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

3.2措施与对策

3.2.1强化组织协调,制定鼓励政策,健全激励机制,推行目标管理,分级分产业负责,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市场经营者和种植户共同谋划现代特色蔬菜的发展。

3.2.2发挥协会作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和经营者与农户签定订单农业合同,合理均衡利益,既照顾好龙企和经营方的利益,又保护好农民的利益,同时杜绝压级压价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发生,全力构建企民联动、公平合理、互利共赢、联手和谐、共谋发展现代特色蔬菜的新局面。

3.2.3合理区域布局,紧紧依靠龙头企业和市场,着力实施品牌战略,不断加快10个特色瓜菜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做大做强品牌和强势产业,力争到2010年建成900km2的日光温室品牌西葫芦和强势辣椒为主的蔬菜基地,533km2的塑料大棚强势瓜果类为主的蔬菜基地,2867km2的黑河灌区无公害番茄基地(含2667km2的加工番茄基地),700km2的川区无公害西葫芦基地,667km2的沿山冷凉灌区无公害马铃薯洋葱基地,233km2的辣椒干生产基地,200km2的加工类甜椒、四季豆生产基地,并建成1867km2的制种瓜菜基地,加快特色蔬菜建设。

3.2.4严格统计标准,按占地多少挤干水分报实面积,因样点大小采用加权平均数计算产值效益,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为科学评价和决策提供依据。

3.2.5从培育特色蔬菜示范典型和培训菜农素质入手,加快推广温室集成技术,最大限度的挖掘潜力,提升效益,紧紧围绕特菜基地培育和建立冬、夏季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点,创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品牌优势的高标准、高水平的新典型,带动现代特色蔬菜基地建设。

3.2.6引导农民树立市场观念,大胆调整种植结构,合理种植现代高效特色蔬菜,重点种植温室精品西葫芦、强势辣椒和加工番茄、辣椒干、脱毒洋芋、制种瓜菜等品牌特色蔬菜。同时,鼓励扩大特菜加工规模,精细包装,分级上市,充分发挥特菜品位和价格优势。

篇10

【关键词】现代林业;生态文化;发展研究

1.林业的文化本质

林业的文化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现有的大部分森林是人类经营的结果,在本质上属于文化范畴,在经营过程中表现为拟人化的自然;和谐与健康的森林环境,“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本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本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抗争的真正解决”。森林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祖先就是从森林中走出来的。“树叶蔽身、摘果为食、钻木取火、构木为巢”是森林孕育人类文明的真实写照。古代曾有一个以狩猎、采集为主的漫长历史时代,即在农耕社会以前存在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森林文化,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二是林业同时具有产业和公益事业特征,两者共同构成了林业文化属性。考察林业文化,从经济学角度,林业是人类劳动的表现;从生态学角度,林业是人类对环境适应的表现。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林业都是人与森林产生联系的媒介。林业这一现代社会的概念,是在工业革命以来,人类以森林为对象的劳动内容、范围的极大扩展和劳动的组织性与社会性凸显的条件下产生的。劳动分工的细化导致诸多工种的产生,一个具有众多工种、分工技术和科学组织的庞大的以森林为主要对象的劳动和生产体系就这样产生了,我们称之为林业。这一体系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现代林业概念强调的是技术基础、科学组织和社会化生产,但究其本质依然是人类依托于森林的劳动集合。现代林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见林业除了具有经济和生态的属性以外, 还具有历史与文化的属性。

2.我国林业实践的历程与文化缺维

我国的林业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20世纪50~60年代,伴随着大小兴安岭和西南原始林的开发,我国林业蓬勃发展。国外森林经理学的引进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其中所包含的永续利用森林的理念对我国林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并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永续利用的理念最初是从木材生产永续角度提出的。尽管如此,它依然包含了较为深刻的伦理内容。首先,要实现多层面的森林经理技术(法正林、自然林等),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林业区划和森林区划;其次,森林的永续利用是世世代代的持续利用,即代际公平。在环境问题和森林的生态价值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的年代,永续利用思想包含着这样的伦理意义对林业发展的贡献是及其巨大的。然而,这一理念并没有在林业实践中得以真正地实现。长期以来,林业处于低生产力水平的粗放经营状态,森林经营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20世纪70~80年代,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剧增。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已被淡化了的森林永续利用的理念,难以应对社会巨大需求,加上人们对森林的价值、作用的认识欠缺,使森林成为了单一的生产资源,森林的生态价值、文化意义被彻底抛弃,林业被认为是单纯的企业。永续利用的理念也在实践的层面彻底消失了,只停留在林业大专院校的教科书中。这种状况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致使我国大部分天然林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大兴安岭的可采资源几近枯竭。

3.现代林业的三维发展与林业生态文化

3.1林业的三维发展

“一般认为林业既是一项经济产业又是一项社会事业,是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于一体的特殊行业”。大木头主义风行的时期,我国林业只有林业经济一维发展, 导致我国森林资源的极大破坏。最近,林业建设注重生态和经济两维发展,林业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但是两维发展依然是不稳定的, 是缺维的。这种缺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林业生态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和谐发展。因此,林业必须有三维和谐发展,即经济、生态、文化三者不可或缺。这里利用立体坐标系对三维发展做一形象描述。产业是一维( x坐标),生态是二维(y坐标)文化是三维(z坐标),三者构成林业发展的三维立体坐标系。只有产业,是一维发展,显然是不健全的; 有了生态以后是二维发展,犹如平面而不是立体,依然不全面; 只有加入文化坐标以后,三维立体的林业协调发展才是和谐林业。

3.2林业生态文化

林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仅有产业和生态是不够的,林业也同样存在着《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所论及的技术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说,可持续经营是一种重点从技术、经济角度上的经营技术体系,那么从文化角度上来经营森林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们相互结合,才能产生完美的科学经营系统”。显然,林业还应该有社会科学,即林业生态文化发展模式, 与技术模式、 生态模式和空间布局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了林业的和谐发展模式, 我们不妨称之为“ 现代林业发展的方程式” 。

3.3林业生态文化的意义与必要性

恩格斯曾经深刻地说明:“人类即使认识了自然规律,也只是具有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可能性, 而要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 其必要前提是人类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运用社会规律,因为人类要做自然界的真正主人,其先决条件是做社会的真正主人。”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恩格斯指出:“要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自然调节,‘仅仅有认识还是不够的,为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我们认为,林业生态文化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林业发展中的人的问题。林业生态文化是林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矛盾的协调剂, 是林业经济、生态、社会协调发展及林区和谐社会建设的催化剂。

林业生态文化的提出完善了林业发展的坐标系,为林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产业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是林业发展的标志, 文化是林业发展的保障。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林业和谐发展。

3.4林业生态文化的任务、目的

首先是确立林业发展方向,优先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生态经济。其二是率先在全行业实行绿色政绩观和环境价值观,为全国生态建设树立表率。其三是重塑林业伦理和森林意识:加强对森林综合价值的再认识,倡导人对森林的伦理关怀;树立绿色家园意识和森林审美意识。其四是继承传统森林文化,发展林业生态文化。大力促进林业生态文化创作,创造健康、良好的林业文化氛围。其五是强化林业自身的人文关怀,提高林区人、林业劳动者的生活、文化水平。其六是改善林业的行业形象,提高行业地位。

4.结语

随着对林业本质认识的深入, 林业生态文化就必然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林业社会化生产中,如果把林业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结合,提高经济效益与提高生态效益相结合,即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就能使二者相得益彰,既保障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又可在产业调整发展中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达到提高生态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