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改革创新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改革创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改革创新

篇1

40年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主要成就与难题截至2018年12月18日,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了整整40周年。40多年前,我国人民吃不饱饭,几乎吃不上肉。当时,粮食和肉品都要凭票按计划供应,粮票且有全国粮票和地方粮票之分。那个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致力于解决人民吃饱饭、能够吃上肉的问题。改革开放4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人民不但吃饱饭了,而且能够天天吃上肉,现在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基本生活需求上表现为人民要吃得安全放心———食品不仅要优质美味,而且要价廉物美。人民的需求就是现代农业的需求,就是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在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杂交玉米、杂交油菜、杂交蔬菜、杂交水果、杂交猪、杂交牛、杂交羊、杂交鸡、杂交鸭、杂交兔、杂交鱼等为代表的先进育种技术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引发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种业革命,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我国肥料和饲料的工业化发展促进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植保和兽医科技的发展促进了农药、兽药的研制开发,预防和控制了动植物病虫害发生,减少了经济损失,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发挥了为农业保驾护航的作用;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技术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节省了农业劳动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推动了农业劳动生产力转移。在机制体制方面,我国农业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公司集团化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4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农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当前,我国农业仍面临着“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三大难题。在农业产出方面,我国农业比较效益普遍较低。袁隆平院士测算,种植667m2杂交水稻平均纯收益只有7.5元。据对丰都县社坛镇踏水桥村种粮大户周廷茂3.33hm2水田和3.33hm2旱地调查,667m2的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支出要350多元,耕整要150元,收割要150元,育秧、栽插和管理用工量达40个以上,按80元/人/天计,需要320元,加上300元土地流转费,合计高达1270元。667m2产量按500kg计,收购价按3.0元/kg计,收入只有230元,6.67hm2家庭农场收入只有20000多元,且要风调雨顺,而他在外地打工的儿子和媳妇每年收入超过8万元,是他老两口的2~3倍。在丰都本地做小工者,每天工资一般80元以上,1个月收入2400元左右,相当于1人1年种10亩地的收入[5]。食品安全方面,据江南大学、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曲阜师范大学、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8)》,2017年我国共发生食品安全事件数量达19603起,平均每天发生53.7起;食品安全事件主要集中于食品生产与加工环节,发生量占总量的45.16%;食品安全事件发生量最多的食品种类为食用农产品,共有4031起,占20.56%。该报告指出,现阶段我国食用安全风险隐患仍然较为突出,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凸显出持久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治理难度仍然十分艰巨[6]。环境污染方面,尽管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年均增幅为4.56%,但面源污染不断加剧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塑料薄膜使用量亦居世界首位。其中,农药使用量由2006年的153.71万吨增至2015年的178.12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11.82kg/hm2增至2015年的13.70kg/hm2,年均增幅1.59%;化肥使用量由2006年的4927.7万吨增至2015年的6022.5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378.93kg/hm2增至2015年的463.12kg/hm2,年均增幅2.22%;塑料薄膜使用量由2006年的184.55万吨增至2015年的260.36万吨,使用强度由2006年的14.19kg/hm2增至2015年的20.02kg/hm2,年均增幅4.11%。2015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5.2%、农药利用率为36.6%、塑料薄膜回收率为30%,约有70%未得到利用,比发达国家低15%~25%。未利用的部分造成了大气质量下降、水体富营养化、土壤肥力下降,进而影响了初级农产品质量和持续增产[7]。破解这三大难题,关键在于我国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即农业工业化。同时,我国要相应建立好科技创新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的机制与体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做好这两点,我国农业将再创新的辉煌。

二、新常态下我国农业科技面临的形势与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迈进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我国农业进入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进入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梯次实现的崭新阶段。推动乡村振兴,我国主要应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我国必须依靠科技打造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实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发挥科技对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性、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站在21世纪的历史新起点上,我国农业科技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面临着新的现实形势,亟需做出新的时代变革。推动我国农业科技大幅进步,一要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进一步强化农业基因组学、生物灾变规律等研究,加强智能农机装备、资源高效利用等应用基础研究;二要突破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点,推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节本提质,开发名特优新农产品[8];三要实现农产品“从种子到餐桌”的链条化、现代化生产,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价廉物美的高品质食品,促进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具体而言,未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农业新品种的培育与繁殖技术创新。目前,我国高产的农业品种,尤其动物品种依赖进口,自有品种资源开发利用不够,优良品种缺乏。通过科技创新,我国要将传统育种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结合起来,如采用功能基因克隆、全基因组选择、转基因、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等育种技术,将外来品种本地化,本地品种国际化,利用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培育优良品种(系),走向国际化。二是动植物病虫害防控技术创新。目前,动植物病虫害给我国农业造成30%左右的损失,并严重破坏环境,威胁人的健康。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必须通过动植物、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分析筛选、新药靶标发现、药物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等新技术研发新农药、新兽药,做到少打针、少用药、环境友好、绿色发展。三是肥料、饲料营养技术创新。目前,我国的肥料、饲料利用效率低,资源短缺,安全问题突出。基于此,我国要积极开展动植物营养代谢机理研究,开发新型绿色肥料与绿色饲料,研发农抗与抗生素替代品,创新施肥和饲养技术,提高转化率。四是农业废异物资源化利用创新。目前,我国一方面资源短缺,另一方面资源浪费严重。在我国广大农村,农作物桔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附产品都未有得到有效利用,反而成为农业农村发展的负担。面对农业农村的现实问题,我国要大力开展农业废异物降解、生物发酵、环境修复等原理与规律的研究,研发废异物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开发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环境修复剂、生物制剂等产品,变废为宝、生态农业、环境优美。五是农业设施设备创新。目前,我国农业设施设备缺乏,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够,智能化、信息化程度低。针对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我国应跨学科协同开展农业设施、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的理论与技术创新,研发新设施、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实现农业智能化、信息化。六是食品加工创新。目前,我国食品加工整体水平发展不高,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型设施设备依赖进口。同时,食品加工的研发力量薄弱,创新能力不强,深加工不够。面向未来,我国要继续努力开展食品加工、保鲜功能的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研发新型加工设备,大力促进保鲜食品、冷藏食品、风味食品、功能性食品、方便食品的研究开发,以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求。

篇2

关键词:校农合作;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41-03

农村职教中心办学的重要职能之一是:“服务当地三农,支撑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逐步形成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实现了农业的蓬勃发展。新兴农村产业结构与贫乏的专业技术之间的矛盾,严重制约了农村产业的发展,缓解这一矛盾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农村职教中心的身上。二十几年的专业课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要依托当地产业、服务当地产业、引领当地产业,做到产教结合,才能体现农类专业办学优势,彰显农类专业的生机与活力。

一、农村产业发展与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农村产业”和“农类专业课教学”本是两个不同的行当,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农类专业必须进行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与农业产业相适应的专业技能人才。一方面,农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人才,农村产业的多样化、集约化经营加快了农类专业课改革的步伐;另一方面,通过专业课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出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高素质人才,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技术支撑,并推动农村产业向现代化方向发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相依赖、互相促进。

(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支撑了区域农村产业的科学发展

农类专业课教学在引领农村产业发展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为农业产业发展指引方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种植新技术不断改进,种植新品种不断推广,“嫁接”“保护地栽培”“无土栽培”“生态农业”“绿色栽培”等新的种植专业术语让传统的农民无所适从,种了几辈子的地,突然间啥都不懂了;“津研系列”“泰丰园系列”的黄瓜品种,“辽椒系列”“长甜系列”的甜椒品种,“L401”“L402”“以色列”“金棚系列”的番茄品种等成百上千的新品种摆在农民面前,他们无从选择。哪个品种更适合自己的土地,哪个品种高产抗病,更适合区域栽培,他们满眼迷茫。作为农村职教中心的专业课教师,需要了解地域农业特点,引领先进的农业技术,为地域农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当地农村量身打造一套科学的农业发展方案,这是农类专业教师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同样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生产者绝大多数都是文化层次低的农民,在过去他们凭靠勤劳和智慧推动着中国农业的缓慢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产业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历史的生产方式和生产中积淀的经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他们需要新知识、新技能的引领;传统的生产个体,难以抵御市场竞争的风险,自身专业技能的缺乏,使他们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常常力不从心,他们迫切需要系统的专业技能培训来提升自身的素质,需要规范、及时、科学的专业技术服务来助推农村产业的发展。县级职教中心的地理优势、技术优势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可能。

3.为农业产业发展培养技能人才。从农业产业的整体来看,传统农业面临重大挑战,诸如:种植手段现代化,品种选择科学化,生产加工规范化等。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必将影响农村产业的良性发展,而这些问题不是传统农民通过短时间的培训所能领悟和解决的。这需要大量的懂技术、有思想、肯吃苦的专业人才投身农村产业发展,通过他们的传、帮、带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县级职教中心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对故土的情感,这些孩子学到技术后投身农村产业的可能性最大,所以说职教中心为农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较其他学校更为可能。

(二)农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基础

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突出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奠定了广泛的基础。受传统思想的舒服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从事农村产业的人地位卑微,所以希望走出农村到城里去生活,只有这样才算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因而农村的家长反对孩子学习农业技术。农村产业不需要文化和技术的观念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不愿意学习农类专业技术。随着农村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严峻的现实在向传统意识做着无情的挑战:诸如都同时种黄瓜,传统的做法是春育苗、夏栽植、秋收获;新的栽培技术是在温室内育苗、移栽,嫁接立体式栽培、无土栽培等,这些栽培技术蔬菜不但高产抗病、效益也是可观的。但这些技术农民不懂,这时他们迫切需要掌握新技术,他们就会主观地、自发地去认可农业专业技术的重要性。新的专业技术在农村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对老百姓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教育,这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农业技术教育,也使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成为可能。

2.农村产业的发展为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农业技术教育需要充分的实践做支撑,而中国现在的职业学校,尤其是农村职教中心,学校现有的实际操作条件难以满足专业课实践的需要,尤其是蔬菜专业。由于房地产业的兴起,学校很难再拥有一块成规模的试验田让学生在学理论的同时也能亲自实践操作。正是农村产业的发展,才使农民对专业技术有了迫切的需求,使得农类专业课实践教学和农村产业互相“牵手”成为可能。诸如:在讲授蔬菜病虫害防治时,就可以把学生带到附近农民的蔬菜温室大棚,进行现场诊病、现场治病。这就学校而言收获的是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学会一种或几种病虫害防治技术,就菜农而言他们获取的是免费的技术服务。再如:讲黄瓜嫁接时,我们可以到农村温室大棚和菜农一起进行嫁接,让学生在生产中掌握技术,在和农民一起劳动中推广技术。劳动中学生不仅品味到学会一门技术的快乐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及时把我们所教的专业知识转化成了生产力。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发展为农村职教中心修建提供了一个更广泛、更经济的实训基地。

3.农村产业的发展推动了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村产业逐步呈现“科技主导、技术支撑”的态势,农村生产和生活中出现的许多实际问题,成了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崭新课题。因为温室大棚的大面积修建,逼迫我们尝试温室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随着农产品深加工对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就需要农村科技工作者尝试推广更高产的新品种和研究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新技术。正是农业生产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给我们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给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可以说农村产业科技化进程推动着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

二、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区域农业相融合应该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情感障碍与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系

现在的学生大都对农村劳动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怕脏、怕累、怕没面子;农民对职教中心的学生存在偏见,好逸恶劳、没有能力;专业课教师在进行改革过程中,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深入的思想教育、规范的技术教育、系统的纪律教育,让他们从心里树立责任意识、荣誉意识,切实把实践教学活动当作职教学生服务当地农民的神圣使命,重塑自己的良好社会形象,做到积极主动,自觉实践。在实践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从最简单的做起,保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做好,确保农民满意,从而逐渐取得农民对我们的信任,消除农民的疑虑,支持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改革。只有学生有热情、农民肯欢迎,专业课的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二)专业课设计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农类专业课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增加实践课的课时数量,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结合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设计专业课的内容,农民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讲什么,农民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时候满足。这样就增加了专业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农村职业教育要培养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专业课内容设计是关键。原来很多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已经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符或者在当地农业生产中没有实际作用,不能适应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在农类教学改革中,我们要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编排校本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蔬菜栽培技术、引进新的优良品种,使教学更具针对性,科学地将农业类专业课程按实际需要,设置科技含量高的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农村家庭经营三个综合性专业课程群。做到在学校所学的到家里就能用得上,课堂上所讲的到农村就能实践,这种与当地农业发展高度吻合的专业课教学,学生才能喜欢、农民才受欢迎,社会才会认可,农类专业教学才会有生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的关系

在教学模式上,专业课教学要坚持走实践教学的思路,把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充分结合,这种结合的最有效切入点就是“校户合作”。我们在专业教学改革中要选择一些有规模、有基础、有认识的农户签订长期的实训协议,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专业教学项目,到农户家中边学技术边实践,边实践边培养职业感情,这样就能实现教学中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职业教育的真正魅力就会在实践中得以实现。

(四)学生专业实践与区域生产规律的关系

蔬菜专业课教学实践主要在田间、温室、大棚中进行,受时间季节的影响较大。加之辽西地区十年九旱的实际。因此要让学生学到真正的实用技术,必须根据地域生产规律,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抓住各种蔬菜栽培季节,充分利用广大农村的生产现场进行专业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开拓学生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篇3

关键词: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改革;创新创业

在国家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背景下,在高等学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1]。高等学校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我们国家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近年来,虽然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已经渗透到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但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同一高校各学科发展参差不齐,导致不同高校不同学科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方式、取得效果差别较大[2]。例如,在生命科学领域,部分高校的部分课程按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生命科学领域还有大量课程改革亟待加强和完善[3,4]。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作为涉农专业的核心课程,能帮助学生从基础课顺利过渡到专业课的学习。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微生物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验设置和考核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因此,农业微生物学教学需要适应时代和社会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1体现专业特色 构建更加适合的理论课教学体系

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面向农学院植物保护、农学、园艺以及化学与环境学院农业资源与管理等专业开设,学生的专业背景、学科方向、就业领域差别较大,所以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既要照顾农业相关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专业发展需要,又要体现微生物学的学科特点;既要重视微生物学学科的发展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又要满足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根据当前的学科发展趋势,对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见表1)。例如,在《微生物营养与代谢》章节中,有关微生物的分解和合成代谢的部分与生物化学课程中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在这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只需要重点介绍微生物特有的次生代谢过程以及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的形成和作用。在《原核微生物》章节中,作为我校的涉农专业,可以在此章节中加入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现状与前景。针对微生物遗传与变异部分应该对前沿和热点研究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如对微生物重组DNA技术和遗传工程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讲解,积极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明确当今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一些前沿技术,如CRISPR/CAS9等。在微生物生态学部分重点讲授微生物与植物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微生物的应用和研究进展等。鉴于不同的专业方向,在课程部分章节按不同专业调整授课重点,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都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将大纲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通过讲解逐一传授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快速获取大量有用信息,但长远来看,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成为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状态,依赖心理较强,主动意识较弱,不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5]。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调整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这样才能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出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讲授《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这一章时,以日常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细菌的抗药性为例进行讲解,从青霉素是如何被发现的开始,从而引出你所知道的抗药性有哪些。然后提出:什么是抗药性、抗药性的原理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抗药性的发生,启发学生从微生物的代谢、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等方面讨论微生物抗药性的形成是新达尔文主义还是适应性突变,给出证据。这种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针对部分章节,还可以留一些课后小思考题给学生在课外完成,这些思考题在教科书中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围绕教师提供的目录去查阅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课本中描述性文字内容较多,难度不高的章节,只将重难点讲清楚,而不是全部讲完,可以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自己分工完成PowerPoint后进行课堂讨论,这样可显著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对多媒体工具的运用越来越便利,多媒体工具的有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原核微生物中古细菌的细胞形态时,学生往往感到难以理解,教学效果较差,可以在网上找一些公开课或者精品课程的相关视频提供给学生,教学效果提高更显著。

3设计创新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农业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6,7]。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讲解完实验原理、步骤、方法后,学生2~3人一组,按照事先安排好的实验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实验效果不理想,为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建立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在完成一部分基础性实验的基础上,要增加一到两个自主设计性实验,从文献资料准备、实验方法制订到实验报告的完成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阅读文献,获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以及科学论文撰写能力。例如,学生在完成了常用培养基的制备和土壤中好气性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两个实验之后,可以增加一个“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实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到野外不同的环境中选择不同来源的材料,进行真菌的分离和鉴定工作。如农学专业可以采集土样标本,植保专业可以选择果园、菜园的杀虫真菌标本,进行标本的预处理、分离、培养和鉴定,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后,基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配置培养基,学会如何处理标本,了解微生物鉴定的基本程序,为今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工作后的独当一面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同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不同的菌落特征,加深关于真菌的理论知识的了解,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完善题库 改革考核方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除了表现在日常的理论教学上,也可以应用在课程考核中[8]。网络题库的建设可以避免每个学期末的重复组卷,基于建成的试题库,授课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或者课后开展5分钟小测试,将评分纳入考核体系,这样可以强化学生平时的考核,督促学生及时有效地复习,还能避免一次考试就决定总成绩的弊端。试题库中可以设置一些灵活的论述题,让学生自己找答案,进行课堂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章节相关知识的理解,牢固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避免出现应付期末考试而“临阵磨枪”,为考试而学习。课程最终的总成绩按理论课:实验课:平时测验:读书汇报约5:3:1:1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分。

篇4

以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启动为标志,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稳步推进。201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对新时期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作出了进一步部署。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和相关部门一起,不断完善金融支农政策,加强定向调控,财税、货币、监管政策相结合的正向激励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有效改善。截至2014年末,涉农贷款(本外币)余额23.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比重28.1%,同比增长13%,按可比口径较全年各项贷款增速高0.7个百分点,其中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同比增长达19%,比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高6.7百分点。按照可比口径,2007年创立涉农贷款统计以来,涉农贷款累计增长285.9%,7年间年均增速为21.7%,为支持粮食生产“十一连增”和农民纯收入增长“十一连快”发挥了重要作用。

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货币、信贷政策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不断拓宽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来源。继续对农村金融机构执行较低的准备金率,2014年两次实施“定向降准”;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存款准备金率分别比大型商业银行低2个、5.5个、6个和2个百分点。继续加大支农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支农再贷款政策对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扩大涉农信贷投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余额215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70亿元,年累放3102亿元,借用支农再贷款发放的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要求低于其他同期同档次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财税政策方面,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增量,兼顾存量”的原则,不断完善涉农贷款财税奖励政策和风险补偿机制。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大宗农产品保险,以及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惠农支付业务,支持力度逐年稳步加大。差异化监管政策方面,要求银行业法人机构单列涉农信贷计划,并对涉农贷款占比高的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实行弹性存贷比,优先支持开展“三农”金融产品创新。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人民银行等中央部门提供的2600多亿元政策支持资金全部落实到位,农信社支农能力不断增强,涉农贷款和农户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1/3和近7成。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80%的县支行。农业发展银行改革实施总体方案已获国务院批准,将进一步强化政策性职能,切实发挥主体和骨干作用。邮储银行正发挥网络覆盖全国、沟通城乡的优势,不断强化县域金融服务。开发银行在促进农村和县域社会建设、积极稳妥支持农业“走出去”方面成效显著。

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不断涌现。按照中央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创新多层次涉农融资担保体系;切实做好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涉农企业发行股票以及各类债券的融资规模逐步扩大,银行发行专项用于“三农”贷款的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农产品期货产品的开发扩展了农民和农业企业套保避险的渠道。农业保险政策支持力度连年加大,服务水平和服务覆盖面不断提高,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正在加快研究建立。在浙江丽水、黑龙江“两大平原”、福建沙县、广西田东、安徽金寨等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加快农村支付体系建设,开展农民工银行卡特色、银行卡助农取款等服务,畅通农村支付结算渠道,农村地区基本实现家家有账户、补贴能到户。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农户等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完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建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评定,为缓解农村地区抵押担保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近年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成效显著,但一些制约农村金融创新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有待破解,农村金融供给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产业化、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资源环境约束的增强,持续增大“三农”投入和农村居民增收都面临新的挑战,农业生产传统上靠投入、拼资源、拼消耗的发展道路已举步维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亟待加快转型。所有这些,都对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

下一阶段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仍要坚持政策支持和可持续、市场化发展有机结合的基本取向,紧紧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需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和农民需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和健全农村金融体系为抓手,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鼓励创新,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的合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体系,以可负担成本实现“三农”融资可得性的全面提升。在健全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上,继续适度放宽市场准入,支持小型金融机构和引导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发展,提高村镇银行在农村的覆盖面,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稳妥开展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提高农村信用社资本实力和治理水平,牢牢支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定位。深化大中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储银行等大中型银行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提供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资金。深化区域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动形成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持“三农”的经验。

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积极稳妥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鼓励金融机构组合运用信贷、租赁、期货、保险、担保等工具,创新供应链融资等金融服务,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规模化、多元化、长期化的金融支持。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券和开展涉农信贷资产证券化,鼓励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发行债券和股票,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试点,提供农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金融支持。

在政策扶持上,加强财税、货币和监管政策协调,创新政策支持方式,完善政策支持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确保农业信贷总量持续增加,涉农贷款比例不降低。完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优化涉农贷款结构。延续并完善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有关税收政策。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提供更优惠的支农再贷款利率。大力发展政府支持的“三农”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完善银担合作机制。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面,提高保费财政补贴标准,健全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充分发挥政策支持对保险分散农业风险的积极作用。

在监管规范上,落实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划分和风险处置责任,强化地方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等金融组织的监管责任,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处置金融风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防范和市场退出机制,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篇5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途径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是农村人口至今仍占总人口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三农”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稳定与发展的全局。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也在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虽然只改了一个词,但内涵却发生重大变化。“增长方式”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的效率,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内容。相应地,与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相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也有新的更高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除了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或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外,还应有如下要求。

(一)向农业发展目标的多元化转变。农业经济运行的情况要用综合目标体系来考察。这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程度;农业的市场化、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承载程度;城镇化进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程度;农业从业人员的增收幅度。此外,还有一些社会政治指标:农村教育水平、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村民自治能力、农民个人的发展程度,等等。

(二)向农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并举转变。荷兰人均耕地只有0.06公顷,但其农产品出口仅次于美国,人均创汇8万多美元,大大超过美国。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以色列,1991年农产品出口创汇6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6%。我国不少农产品的生产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2005年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本、美国、法国的1.6、3.6和6倍,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还污染环境。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受技术壁垒的影响,虽然原因复杂,但与自身存在的质量、标准等问题也分不开。因此,转变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必须坚持质量和效益并举的方针。要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重视品牌的创立和质量安全,努力实现初级产品向终级产品转变,由低科技含量向高科技含量转变,由无品牌、少品牌向有品牌、多品牌转变。

(三)向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转变。农业产业结构由农产品市场决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将形成不同的产品结构和服务需求。以往,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已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产品季节性、区域性供大于求的现象经常出现,这表明农业生产上存在阶段性、结构性和地区性过剩。现阶段,要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资源区域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和区位特点为基础,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面向市场要求,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和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此外,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生态保护、观光休闲等功能。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要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开发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

(四)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转变。我国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生产消耗大、产出少、效益低。要用有限的自然资源支撑更多人口和更大规模的经济发展,必须建设生态能自我维持、资源能多级循环利用、经济能获得较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农业。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一)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

资金供给短缺是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因素之一。应从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出发,建立“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资体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加大财政投入和金融信贷向“三农”的倾斜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入,减少农村资金的非农化流失。较大幅度地增加农业生产环节的补贴,充分调动广大农户和集体经济组织增加投入的积极性。此外,要优化农业发展环境,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在我国农业面临日益严峻的资源约束条件下,科技是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因为无论是提高农业的产量、质量和效益,还是增强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分别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左右,且农业人才严重流失。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1.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重点,组织科技攻关和技术引进,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要加强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延长农业生产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方向,在农作物育种技术及新品种选育、优质特色畜禽、水产品种培育及农药、动植物无特定疫生产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应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肥、节药和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与普及。加大先进实用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力度,重点抓好优良品种、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作物栽培与管理等的推广。建立新型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强化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职能,全面推进农业科技人户工程,扶植农业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农业科技交易市场网络,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

3.加强对农民的培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着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其实现从经验型向知识型、从单干型向组织型、从身份型向职业型、从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现在农村文盲人数虽然减少,但真正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不多。因此,必须对农民开展农业生产技能、经营管理和政策法规培训。首先,要在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各种短期培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其次,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传授科技知识,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和科技普及活动。再次,要加大对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农林专业学生的助学力度,鼓励他们毕业后到农村,为发展现代农业建功立业。

(三)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通过龙头企业一头连农户、一头连市场,实行合同化管理的途径,解决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矛盾,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农业的比较利益。实现农业产业化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和优化农业经济结构。一要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精心组织粮、棉、油、禽、菜等骨干农产品的生产。二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促进农业的多元化经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培育特色品牌,形成规模优势,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2.引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现代农业,要求从田头到餐桌各个环节的标准化,标准的内容延伸到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积极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加快农产品生产环境和产品质量的检验检测,保证上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户小规模、集成大群体式的专业化、区域化的农业生产基地,并培育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园区等市场主体,使它们成为连接农户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强化合同管理,使他们与农户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适应农业市场体系和国际化要求,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加强对农户的农机、水利、信息、技术等服务,形成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良好环境,为农产品创造增值的机会。新晨

(四)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还面临体制性约束,主要表现在:对农业的长期过度索取;对农民、农村和农民的歧视性待遇;政府对农业的干预过多等。因此,必须深化农村改革,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1.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业经营方式。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视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最大的制度障碍。其实,家庭经营制度是天然适应农业特点的经营形式,也是保护农民基本权益的有效形式。纵观世界各国,凡已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无不实行家庭经营。因此,农业家庭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工业化要向家庭经营注入现代生产要素,城镇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规模转移农村人口,市场化要为扩大家庭经营提供完善的社会化经济技术服务。在当前和未来很长的时间内,这种生产经营机制适应我国农业状况,是我国农业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因此,必须在坚持这一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要探索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优化现代农业组织体系。

篇6

关键词:教材改革 创新 教育危机多元性

由于教材开发周期较长,而计算机发展的迅猛,两者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呢?那么教材如何改革呢?因此教材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如何去改,首要得了解现代教学中教材的存在问题。

一、存在问题

1.教材在教学中自身存在问题

由于教材自身发展慢的特点,而计算机发展速度极其惊人,二者的步调极期不协调;教材内容和当今社会需求不合拍;缺乏可扩展性、缺乏可评价性,缺乏可读性;教材编写周期较长,理论与实验脱节,不能及时反映当今社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教材建设中编审五花八门缺乏约束等等。

2.教材外部因素存在问题

部分教师采取保守、抵制的态度。部分学生把教材当做“法宝”,对教材寄予无限的期望,这样对教材要求就比较苛刻,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大。

二、解决途径

1.突出一个“新”字

这里所指的“新”首先包括我们过去强调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这是教材的核心。随着学科的发展,“核心”必须赋予新的血液,必须以现代化的眼光进行审视。随着学科的发展应赋予新的内容,陈旧的内容应适当去掉。

2.展示其多元性

一本好的教材,在突出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有很大一块的空间是它的扩展空间,教材更着重于教育水平,包括传授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3.教材不仅可以当“剧本”而且还是“导演”

学生不仅可以教材中获取知识,而且还可以把手中教材当“剧本”,只有充分理解“剧本”中的“情节”才能演好角色。以后才能有机会运用手中的教材当利器,去导演更多、更好的“剧本”。因此教材一定要有创新,创新精神是当今竞争社会的一种重要能力,没有创新也就无法参加竞争。

4.科学合理的规划

农业职业学校计算机教材分做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主要是围绕基本理论知识,第二模块主要是应用部分,第三部模块主要是可扩展部分。而且计算机研究方向主要有硬件、程序设计、多媒体设计等。

硬件方面的教材要具有针对性,基础理论(概念、原理、结构)占70%,应用部分应占15%,创新性占5%。在硬件教学中,主要强度是概念和工作原理,以及硬件相应的内部结构。附带着应用部分和创新性。

程序设计方面的教材要有创新性,基础理论占30%,应用部分应占20%,可创新占50%。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增加各种不同形势、举一反三的应用实例代师生选择学习,增强教材的可延伸性,通过学习,学生应灵活运用各种软件开发平台,研究设计出完整的软件系统。

多媒体设计方面的教材要有实用性,基础理论占10%,应用部分应占70%,可创新占20%。在多媒体教学中,增加若干多媒体应用软件供师生选择学习,增强教材的适应性和弹性。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多媒体应用软件共性的概念、操作规则和方法,以及自学陌生多媒体软件的能力。

5.提供多种形式的教材

教材要有特色新教材的课本上不再展示教学内容中知识及操作的所有细节,一大部分教学内容可以以电子版的形式出现。而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形式或主要形式,是上机进行探索式学习,因此电子图书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文字教材配套使用,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另一部分可以多媒体的形式出现,如声音、图像等,它会使学生更形象的理解相应的知识。

“文字与软件一体化”教材带来的好处是教材设计和制作过程本身,就是把计算机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的探索,也是实现这一设想的前提和准备。利用计算机课程自身的优势,可以先于其他学科课程在教材、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一一尝试,抛砖引玉,为推动教学改革做了份贡献。

篇7

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如何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在这次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农业、广大农村和亿万农民发挥了重要的“缓冲器”作用。同时,农村有扩大内需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要依靠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来支撑。而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与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相辅相成、紧密相联。东北是老工业基地,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在地方经济和全国农业中的地位都十分突出。结合东北地区的情况,研究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和高效的农村流通体制,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推进新一轮农村金融改革,应优先向这三个方面倾斜:

一是支持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客观上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要立足于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支持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手段。最近,辽宁省法库县有151户农民参加了辣椒专业合作社,并用923亩耕地承包权作抵押,获得了农村信用社30万元贷款,迈出了金融支持土地规模经营的可喜一步。应充分尊重广大农民和农村金融机构的这种首创精神,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各样的创新尝试。

二是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十分薄弱,有效灌溉面积只占46%,现有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严重衰退,导致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很不稳定。同时,由于缺少完善的灌排设施,许多先进农业技术无法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而资金投入长期不足是我国农田水利薄弱的根本原因。因此,要把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作为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例如,对农村金融机构提供适当补贴,由它们向农户或农民提供低息长期贷款,支持小型、微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也可以开展农业保险公司建设和管理农田水利设施试点,鼓励农业保险公司投资兴建农田水利设施,等等。

三是支持农村流通体制建设。现在,农村普遍存在粮食存不住、运不出的问题。同时,农民只能被动接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自己生产的粮食也没有定价权。因此,农民在流通环节常常面临很高风险。比如,黑龙江三江地区每年冬季既是煤炭外运的高峰期,也是粮食外运的高峰期,为了确保煤炭外运,大量粮食不能及时运出。而农民又普遍缺少仓储设施,因此损失不少粮食。再比如,每年新粮上市,粮价往往是年末较低、次年初逐步走高,但农村信用社对农户贷款实行“春放秋收”,许多农户为了按时归还贷款,只能被迫接受当时较低的粮价,提前售粮。国际经验证明,稳定农业发展、保护农民利益,很重要的就是要让农民自己参与和掌握流通环节。但农民自己搞流通,缺少足够的资本。所以,应加强金融支持,鼓励和促进农民组织起来,建立自己的流通体系。要对农村集体或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农产品加工、仓储、运输和销售企业提供专门化的金融服务,重点是结合农村普遍存在的社区信誉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扩大抵押担保品范围,解决这些企业申请贷款时面临的抵押担保不足问题。

篇8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创新性教学;科研型;应用型;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H191

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深,我国耕地和淡水资源短缺压力加大,农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的任务更加艰巨[1]。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土壤学可能将成为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学科。2011年,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生态性创新型大学”的理念,把环境科技学院更名为环境与资源,就是为了让本学院更好地以土壤学硕士学位点为基点,把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本科生更多地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研究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通过对《土壤学》的多年教学改革和创新探索经验,笔者认为面对社会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为了让当代农林院校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应该对《土壤学》教学进行以下的改革和创新。

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坚持的基本原则

自1985年建校开始,土壤学课程就是本校的重点建设课程,在其教学内容更新、课程实验改革、实习内容安排以及授课方式创新等方面都积累了十分重要的教学经验,同时也成功申请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也给我们人类来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的源泉——土壤,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环境质量问题。因此,土壤学的地位也日益显得十分重要。新的变化形式和当代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也不时地督促着我们对土壤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2]。土壤学是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最主要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学生是当代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源泉,他们在这门课程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扎实地掌握土壤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要认真的学习农业土壤研究最新成果(如,土壤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和土壤肥力提高等),同时也要重点掌握它们的应用和推广技术等方面知识。面对目前的情况,我们在对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土壤学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强调现代应用,突出前沿热点,各种学科交叉灌输”的原则,增加其适应性,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改革和设置

教师授课的目的是通过课堂、实验和实习来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加深对课本基本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专业技术分析和应用能力,因此在上《土壤学》的基础理论课、实验课和实习课之前是同学们对本堂课的知识范围和目的有个初步的了解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笔者采取了一下措施。

首先绪论的认真讲解和让学生养成上课之前必须预习的习惯。绪论是支撑这门课程成功的关键开端,它涵盖了整本书意义的精华,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之门。任课老师一定要详细的阐明《土壤学》在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的所起到的作用,表明该课程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联性,所涉及的知识对当代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要表达出这门课程对将来毕业直接走向社会的和从事科研机构的学生所起的关键作用。这样会大大的启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式的合理运用。土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了使学生对此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笔者根据《土壤学》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的讲解和阐述。例如,在上土壤重金属污染与土壤环境污染修复、土壤有机污染与土壤自净能力和环境土壤学研究方法章节属于应用性比较强的内容的课程之前,笔者会把班级想毕业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5~6个人,分成一个组,每个组的成员分别搜集3~4个不同研究方法,做成PPT的形式,再派出一个代表在讲台上进行系统的分类讲解,然后小组之间进行对比和讨论,最后小组再写出一个报告总结,作为本堂课的作业,算入平时的考核分数。另外例如对土壤中非污染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大气环境质量的关系等学术研究性较强的内容,也采取上面类似的教学方式。这对于激发学生从主动学习土壤科学知识到被动学习的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明确教学内容知识的现代性,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体现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确立教学的基本点和切入点,提高学生把基本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研究和目前社会适用技术相结合的水平。针对土壤肥力的衰减和提高内容,我们常常利用常规的土壤化验分析来指导施肥进行讲解和分析。但是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最新科研工作进行讲解。比如我们可以把最近科研动态热门的生物质碳(Biochar)作为一个学术成果较好的例子进行讲解,从实验的设计、样品的采集化验、数据的记录分析以及归纳总结进行一个完整的剖析,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从教学内容学习的知识所应用的方向,与现在农业科技结合的创新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实用性、创新性和科学性。

三、实验和实习教学内容的合理改革

实验和实习课程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消化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实验和实习的合理组织安排对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有很大的帮助[3]。以前实验和实习不仅与课程内容脱节,同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多是应付为主。这样就无法让实验课和土壤学课程内容有很好的融合,也不能保证让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得到合理的应用验证。

针对以前的情况,我们把实验、实习环节与土壤学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首先实验课程尽量安排在课堂的基础理论课之后,保证不脱节。同时实验课程组织安排分成“基础型”、“科研型”和“应用型”的分析测试系列实验组,每组4~5之人,并且每组实验内容尽可能与教师的科研创新项目、大学生的创新科研项目、研究生论文工作及生产单位土壤资源分析调查任务结合起来;而且每个小组的实验设计、样品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实验报告写作等环节均让其学生参与并独立认真的完成。此外鼓励每个小组学生发表成功的小论文可以作为本组成员的毕业论文。这样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的操作应用能力。最近几年的改革实践成果表明有很好的成效,学生也一致反映良好。

其次对于每次的实习课程,要求每位学生写出一份实习心得报告。这样可以有效地把实习与土壤学知识和实验内容更好地融合,显著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满足了社会生产及一些科研单位项目的需求。

四、考核制度的适度改革

教师对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学生土壤学课程成绩的科学和客观考核,会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每个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态度和积极性[4]。土壤学课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多数的学生反映该课程总体上难度不强。大学生的考试本来就是主要考察其的思维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向,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基础知识充分理解的前提下,让其运用实验和实习过程掌握科学思维方式去分析、归纳和总结做题。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在以后社会和科研单位中,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自学的主动性,在土壤学考试课程中也应该加大实验课程内容和实习过程的技术能力的测试。学生课堂问题提问和讨论气氛的活跃性和平时学习过程旷课、迟到、早退现象,以及其实验和实习过程表现和实验内容实习报告的质量程度,也应该作为学生考核的一个重要部分,不能让学生养成一种“平时松,考试严”的心里状态。

因此该课程学生成绩的考核应该包括基础理论测试,实验课程内容和实习过程等的实际应用能力考核,学生课堂及其平时学习过程中表现评价。其中考试占据考核分数的60%,实验实习能力考核占据30%,学生平时态度变现占据10%。这样综合的科学评价方法对学生课程理论基础的学习,实验实习技术应用操作能力,以后社会工作和科研态度都能有较好的体现。

五、总结

土壤学是各高校农业资源与利用专业最基本的重要专业课,有着较强的科研和实际运用价值,对学生以后的社会工作和科研学习肩负着重要的任务。目前,面对社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各种新型农业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及一系列新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的出现。授课教师应该及时的对土壤学课程做出更新和改革,来满足学生对知识渴求和时代的需求。合理的组织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实验实习的教学内容,科学负责的对待学生的考核结果,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和真正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其能迅速地适应和融入到以后的社会和科研工作中。

参考文献:

苏德纯.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食品安全[J].世界环境,2010,(5):18~19.

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9):56~59.

篇9

国家已把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垦区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带动职工农户增收致富。

企业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走高端、强质量、打品牌,研发市场旺需产品,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真正把乳制品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农业现代化是垦区未来发展的根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垦区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优质、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调整优化垦区种植结构。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高产出、高产值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调高质量、高效益,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种植。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落实粮食作物“三减”措施,推动种植和生产加工全过程标准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同时,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坚持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果蔬、牧草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垦区种植结构向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要加快推进垦区产业化经营,坚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重研究产供销产业链中“销”的环节,积极拓展精深加工的产业化道路,生产加工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特”转变,经营由“单打独斗”向培育新型业态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篇10

一、现状与问题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般作为项目进行运作,主要的质量监控与评价内容有:

(一)培训机构按照实施方案、分专业培训方案和教学管理方案开展培训

选择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深受农民欢迎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授课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在线教育培训。每期培训确定班主任,建立健全第一堂课制度、学员培训考勤制度,健全培训台账及培训过程影像资料等培训档案。建立学员满意度调查制度,每期培训班最后一堂课,监管部门安排人员到培训班组织学员开展满意度评价和培训检查。建立月报制度,每月末上报培训进度情况。

(二)考试考核

培训机构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等多种方式,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考试考核结果报当地监管部门审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培训机构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作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的重要依据。

(三)建档服务

培训结束后,按照要求,为新型职业农民建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落实教学人员、农技人员跟踪联系服务和扶持政策,并做好相关考核评价工作。

(四)总结验收

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任务后,及时向当地监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当地监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验收,对验收合格的出具验收报告,对存在问题的待整改后再验收,直至合格。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起步晚、任务重,难免出现各种问题,就质量监控与评价方面,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

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认识不到位,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认为农民教育培训不正规和低层次,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质量管理粗放,不少地方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开展教育培训,并且开展教育培训时,不问需求、不挑对象、不讲效果,只求完成教育培训任务。部分存在培训针对性不强、有应付差事现象,教育培训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大,又没有必要的激励措施,教学双方的积极性都不很高。

(二)缺乏统一的评价体系

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各地根据当地实际,各自为战。注重选拔优秀授课教师,但对讲课质量、教学内容、授课方法、考核方式、教师指导实训能力重视不够。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技能实训、实验实习、专业见习、岗位实践)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不力。社会参与监控与评价不足。由于没有统一的基本工作标准,作为项目检查验收以后,各项目检查单位的检查结果不能互认,重复检查,给教育培训学校造成极大的负担。

(三)运行不畅,效果有限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不规范,方法单一和过时,有时教师和学员产生被监控的感觉,容易对立。对监控和评价数据缺乏科学的分析总结,对监控与评价发现的问题不能快速反应,限期整改的措施和办法欠缺。

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质量由教学质量、学习质量以及管理质量组成,最终体现在学员的学习质量上。

(一)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前提。高质量的教学,一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培训课程。教育培训课程涉及到课程体系、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的设置。二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培训师资。一名合格的教师应根据大纲和进度计划在课前认真备课并精心设计教案。上课应做到衣冠整洁、仪表端庄、举止文明、语言规范。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教育和督促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刻苦学习。课堂讲授应努力做到阐述准确、概念清楚、条理分明、论证严密,反映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突出重点难点。三要有适合的教育培训方式。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或课堂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研讨、演练、示范、实训练习、分享、交流、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参观学习等培训方式。以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为依托,积极开展现场教学,促进农民在干中学,在学中干。重视参与式、启发式培训方法的运用,推进教育培训形式的灵活化、教育培训内容的多元化和教育培训载体的多样化,提高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二)管理质量

提高管理质量是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的保障。一是做好开班前期的策划与筹备。掌握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科学设置课程、选择授课教师、选择教育培训场地,准备教育培训教学资料与教学设备用品等。二是成立各类教学组织。成立教学组、教务组、班委会等组织具体承担教学计划、授课与组织实施。教务组配合教学组承担教育培训的组织运作,班委会承担学员协调管理与服务工作。三是班主任必须深入教育培训过程之中,随时了解教育培训的动态情况,处理一些突发性的事情,做好组织协调工作。

(三)学习质量

学习质量是指学员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能力的程度,是教育培训质量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教育培训机构教学管理人员要学会做思想工作,深入教学一线,做好家访,了解每一位学员,与他们交朋友,鼓励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务农、学习与家务的矛盾,学会挤时间学习,减少面授请假,提高听课率和听课质量,做好笔记,按时完成作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争当优秀学员。

三、教育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构成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由教育培训机构、政府主管部门、社会三方组成。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主体,负责对自身的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自我评价,保证教学处于不断优化和良性运行之中。政府作为外部监控与评价的主体,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督查教育培训机构建立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设立教学质量评估机构,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监督与评价,授权中介机构对教育培训机构质量进行评价,定期向社会公布。行业协会、民间团体、新闻媒体等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行为进行社会舆论监督。

教育培训机构领导:负责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确定办学思路和工作目标,确定教学工作的长远和近期规划,确定教学管理制度和措施。

教学管理机构:具体落实教学任务,具体组织教学运行,实施教学质量监督和检查,向上级反馈教学质量信息。

教师:以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手段,保证教学质量,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价。

学员:认真学习,保证学习效果。对学校的教学状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并及时反映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委托评估中介机构依据合法程序和标准对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独立、客观和公正的质量评估。

用人单位:对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和学员质量提出要求,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提出意见和看法。

社会和新闻媒体:通过社会监督、舆论宣传、民意测验反映民意。

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过程

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应当包括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由教学输入质量、教学运行质量、教学输出质量组成。

(一)对教学输入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1. 办学思想。质量是生命线。培育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适应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2.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结合区域经济和专业村特点、人才需求规格、社会发展要求和学校办学实际,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加专业拓展课,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基本技能、动手能力训练,兼顾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结合农业生产季节安排教学计划,结合农业生产和农民需要选择教学地点、时间和方式,做到干什么、学什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课程设置以“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削减不必要的理论课程,强化实验、操作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适应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需要,增加优良品种、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农村合作组织、农村金融等内容。为适应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发展要求,增加网络经济、农业信息技术、节水农业、生物技术、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政、礼仪、园林、医疗、保健、美容等内容。

3. 教学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教务管理、教学班管理、学生管理和学籍档案管理。对班主任、教师全面实行岗位责任制,制定《教学班管理办法》《学生守则》《考勤制度》《考试考核制度》《学员学习制度》《学用结合制度》《优秀学员条件》等规章制度,引入激励机制,实行奖优罚劣措施。同时,建立健全各类教学和学籍档案,增强对教学班和学生管理的针对性。

4. 建立生源的监控和评价机制。招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首要环节,它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生源质量,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做好生源监控主要是把好入学关,通过调查掌握学员的文化水平、家庭基本情况、就业情况、居住情况、家庭生产经营情况、生产经营技术水平、学习需求等,招收有学习要求和学习时间的适龄农民。

5. 对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条件的监控,主要包括经费投入和设备条件。其中经费投入包括财政拨款、专项经费。办学条件监控的重点是校内实验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教学及辅助用房、人均教学资源占有量等。

(二)对教学输出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引入市场和社会评价机制。建立学员跟踪调查制度,定期与学员及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征求他们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和学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一方面通报教育培训进程,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及时了解社会各界对教育培训机构的评价。

(三)对教学运行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1. 面授教学。面授是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主要形式。教育培训机构对面授教学的评教活动,包括督导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和学员评教。通过评教对教师的面授教学质量作出综合评价。通过教学督导,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互相听课和领导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听课必须按照教育培训机构制定的《教师听课评价表》对评课对象作出逐项评价。通过学员对教师的测评、课堂教学日志,建立学员信息员队伍、召开学员座谈会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作出评价。同时,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技能课、实训课的评课活动,征求他们对上课内容、教学方法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他们参加技能考核和评定工作。

2. 实训环节。实训是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特色的关键环节,是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学运行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对实训环节所占的比例是否达到规定要求进行审核,对专业所确定的能力及其标准是否明确作出评价,对开展实训的条件提出建议,对实训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作出评价,对学员能力考核的组织工作和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

3. 教学环节。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成绩考核等环节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定期检查授课计划执行情况和教师课堂授课、实验实习、实训情况,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各有关部门及教师本人,把教学检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教育培训质量监控和评价保障机制

教育培训机构要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同时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监控。成立专门机构,加强教育培训机构教学质量工作的组织建设和宏观管理。

(一)建立教学信息反馈制度

实行教学例会制度,通过教学例会及时通报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实行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通过教学日志、学生评教,反馈课程教学质量。实行教学工作督导制度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教育培训机构主要领导通过听课、座谈、巡考等途径及时了解教学第一线情况。通过每期开班前教学检查、中期教学检查、开班后教学检查,校领导及教学督导人员应深入基层,开展教学工作调研,保证教学信息反馈渠道畅通。

(二)建立教学督导制度

根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对教师教学活动进行客观性评价。通过学员、督导、同行及领导的评教,通过定量评价,考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断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控制教学质量形成过程。

(三)建立定期检查制度

开班前检查教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课程表、教师授课计划和教师备课等教学文件,检查教师、学员、教材的到课率,检查各类教学设施完好率、修缮率等。教学中检查课堂教学质量、课程教学的基本文件执行情况。开班后检查考试(考查)的考务管理、教师教学质量分析、教师教学任务完成情况等,对教学质量进行阶段性评价。

(四)建立专题教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

采取座谈会、见面会、专题调研等方式,全面了解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学员的综合素质。

(五)建立学员跟踪调查制度

通过对学员文化水平、生产和家庭情况摸底等方式调查学员的文化素质。对学员进行跟踪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和学员综合素质评价表,对学员的综合素质进行评判,反馈社会、农业用人单位对学员质量的要求及对教育培训机构教学工作的建议。

(六)建立学员实训制度

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条件。整合资源,依托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和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合作建立相关专业实习场所和实训基地。同时,组织优秀学员到先进地区参观实习或劳动,开拓眼界。

六、加强农民职业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质量意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制度

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形成共识,让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规章制度

科学制定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遵循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工作的规律,融入现代教育管理思想,建立科学系统、简便易行的各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三)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

查找和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开展总结研究,及时进行反馈,进而持续推动教学工作的改进。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培养方案。定期开展“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充分发挥各类专项评估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大督促整改的力度,切实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