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渴求――专家引领与支持
燕山学校出身于厂办校,小而全、小而均。现有小学7所,幼儿园7所,初中4所,高中一所,基本形成了同一街道内一所幼儿园对应一所小学,两所小学对应一所初中,全地区四所初中对应一所高中的良好办学格局。在校生近万人,在职教职工1100余人;在燕山,教育是企业经济发展的保障,让企业职工子女享受均衡的教育是办学不变的宗旨,1991年至今燕山推行九年一贯五四分段招生制度,学生划片入学、对口直升中小学,无择校现象,各校学生来源、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学质量相对均衡。校长们不乏干事业的忠诚、学习的热情与实干的品质,在课程改革中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迎来“十一五”,改革开放成果惠及每一所学校。政府加大投入,这为地处远郊、规模小的燕山带来高标准均衡发展的机遇。“十一五”期间,市区两级财政投资1.5亿,彻底改善了办学条件,实现了标准化、均衡化。2006年北京市教委启动了小学规范化建设工程,这不仅意味着学校温饱问题可以得到全面解决,也可推想百姓对好学校的需求不再是硬件的优劣,而是软实力的强大,走内涵发展之路是燕山教育“十一五”的必然选择。
如何转型?机遇与挑战并存。挑战之一,在市场化的今天,校际间的竞争更激烈了,学校不多、地处郊区的燕山学校单纯依靠聚集某些优质教育资源(师资)来推动学校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做法,不仅不具备条件,还可能带来学校间的恶性竞争,出现社会不稳定因素。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均衡前提下的内涵优质发展。挑战之二,价值多元的今天,教育行政部门命令式计划管理行不通了,一刀切、齐步走,既不适应人民群众对学校多元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市场条件下各校自身文化的发展需要,不仅学校要转型,教委的工作方式也要转型。挑战之三,学校文化积淀,特别是校长的综合素养、文化领导力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深度和长度。学校发展要获得持续的动力,就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上找出路,没有文化的学校将成为另类的薄弱校。
燕山小学校长们经验丰富,却缺乏系统全面地诊断将经验升华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能力,缺乏高屋建瓴把握学校未来的眼光。正如这样一句话――“人不可以超越已有的思想,人是自己思想的奴隶”。尽管如此,校长们坚信: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发展。她们渴求借助外力,外脑打开教育发展之门。这时,我代表燕山教委聘请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教育策划学术委员会的专家团队,为学校诊断定位,谋划发展。
播种――唤醒文化自觉
从2006年底开始,专家团队走进燕山播种下先进文化的火种,照亮了燕山地区小学文化立校,内涵发展之路。
(一)科学策划,解决“为什么办学”的基本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校长普遍把国家规定当作学校的唯一追求,没有去思考自己所在学校的文化特点,以及培养具有个性的学生;习惯了听领导的指示,看文件的规定,很少思考过什么是教育?为什么办学?这些根本性的问题。专家团队先后走进了向阳小学、前进第二小学、前进小学,确立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专家在与干部教师的对话中、研究中,进行了深层次调研与发现,科学的诊断与策划,三所学校分别确立了“关怀与感恩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幸福人生教育”办学理念,干部教师文化育人意识被唤醒,各校提出了新目标,建构了完整的实践体系,学校文化的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彰显。
例如:专家团队从向阳小学干部教师公认的独生子女“娇”“骄”二气严重入手,引领大家审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人情冷暖的变化,应试背景下教育内部师生关系的对立,带来的教育低效与表面化的公平公正;正视学生缺乏关怀、教师缺乏关怀,孤独的个体,无奈的境遇;指导大家借鉴了美国现代教育家内尔诺丁司《学会关心》的理论,唤醒了教师们的使命感。明确了“学会关怀、学会感恩”作为办学思想;把“培养有能力、关心他人、懂得爱人也值得别人爱的学生”作为育人目标;把“为培养健康、智慧、道德的人奠基”作为学校的办学目标。在操作层面,专家指导教师们继承学校‘十五’期间尊重教育的成果,总结出了关怀教育的4种基本方法,在教学、在管理方面实施关怀与感恩的若干基本要求;学校还探索出了实践路径,构建了3大支柱――“健康校园”,“学习型校园”、“和谐校园”。从此向阳小学校有了一个完整的关怀教育体系,各项教育、各位教师有了共同的愿景,从此关怀文化将学校资金、管理、技术、师资等重要的因素整合起来,学校的竞争实力全面提升。2009年,前进第二小学完成“生命价值教育”理念的构建,干部教师“以人为本”,“把生命作为教育的原点,使教育尊重生命的需要,完善生命的发展,创造生命的价值并提升生命的意义”作为职业的追求。2010年,前进小学“幸福人生教育”理念体系形成,以“博学乐园、友善典范”为载体,培育“幸福品质”为着力点,师生喊出了“博学、友善、自强、立美”的校训。
总之,在专家们带领下,干部教师用新的思想和新的视角来重新组织、重新判断、重新评价原有的学校文化以及具体的教育活动。学校从教育原点出发,为自己从新定位,将“以人为本”管理思想诠释得多姿多彩。
(二)科学诊断,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问题。校长们常为这样的现象困惑:德育和教学牛蹄子两半子,尤其是复习考试期间,大家都抢学生,要课时,搞得学生疲惫不堪;学段之间教师铁路警察各把一段,遇到问题互相推诿等等;教师间自我防卫意识很强,很难形成学校的核心精神与竞争力。这是为什么?课题组专家深入教研组、年级组与老师座谈,深入班级与学生聊天,认真查看学校所有档案资料,通过专家们小组会的多次论证,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的学校出身于企业,我们的管理思维沿用了许多企业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我们的管理体系、评价机制是重视外部控制的理性科层管理,而不是育人为本,构建价值共同体。瓶颈问题一旦破解,就为燕山推开了一扇窗,指明了一条路――打造学习型组织,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师生共同体。
好风凭借力,适逢燕山办事处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工作,一系列的培训和要求打破了传统学校管理观念,实现管理思想和方式的超越。在向阳小学、前进二小、前进小学以学校成员内心的价值观念来引导学校成员自觉采取符合学校文化的方式来教书、育人、交友、做事。凡是与学校的价值观、理想相契合的行为,会得到肯定和鼓励,相反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学校领导不用用心良苦地去“管”,也能达到井井有条的和谐之“理”。目前,燕山各小学校都是地区级学习型组织,前进二小和向阳小学率先成为北京市学习型学校。
收获――建构区域特色文化群体
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只是教育策划的关键一步,接着专家组指导学校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建构健康的校园生活方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向品牌学校进军。梳理并建构了理念识别系统,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行为识别系统和视觉识别系统。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被强化,得到全体学校成员的认可并自觉去维护。在策划组指导和帮助下,出版了田玉贞校长编著的《让爱传承――向阳小学关怀教育实录》、左玉霞校长专著《生命价值教育》、李桂荣校长主编的《纪录幸福人生教育》等全国发行的学校文化建设著作;并分别策划了田玉贞、左玉霞、李桂荣办学思想研讨会。校长们迅速向专家型校长转型,教育系统内外、区内外普遍认可并好评。
我区的向阳小学,近年来先后获得北京市精神文明标兵校、奥林匹克示范校、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北京市学习型组织学校,田玉贞校长成为北京市优秀校长、首都精神文明建设标兵称号,她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两次破例返聘,延期使用。前进二小左玉霞校长被评为特级教师,被北师大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聘为全国校长培训师,参与香港活知识培训机构为甘肃等西部校长培训,得到山东、温州等地记者的采访。近两年代表学校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会上发言,在北京市国际基础教育论坛发言;2011年参与了北京市教书育人十大标兵评选,名列第二。前进小学2010年当选光荣的北京市先进基层党支部,不仅喜获全国校园文化建设金奖,还成为北京市级健康促进学校;教师队伍迅速成长,在北京市基本功大赛中,选派4名选手,3名夺得一等奖;张春宁书记荣获北京市先进党务工作者称号。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燕山教委借教育策划之力,推动全局发展。工作重心下移,从官本位向学校本位、师生本位转变;建立学校自主发展与群体和谐发展机制。以鸿雁迁徙模式为借鉴,探索出头雁引路,轮动领先,团队进步的发展模式。注重区域内校际互动,促进学校文化自主建构与群体和谐发展的有机统一。
导而弗牵――即教委主导办学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教委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依法治教,推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善待每一个孩子,办好每一所学校”的办学方针,注重全面统筹,顶层设计,彰显教书育人,因材施教的核心价值理念。
我们实施“燕翔行动计划”,把每一所学校视为富有生命灵性的燕子。其中学校特色文化发展项目为燕头,主导学校发展方向(根本);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关键)和办学条件标准化(条件)达标为两翼,体现政府支持与保障;生态化教育实践研究为燕体(途径),以育人为中心,将教育资源纵横结合,构建生态教育资源体系:一横,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教育氛围;一竖,形成从幼儿园到高中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段衔接体系,全面落实素质教育。
倡导特色――直面差异,支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鼓励殊途同归,教育思想和方向统一到党的教育方针上来、统一到时展需要和地区百姓需求上来。教委举办“未来教育家”论坛,为学校特色自主发展搭设平台。
燕山教委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课程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的指导意见》,以“构建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为专题,组织校长、教学干部、教师等不同层面的研讨与交流,正确认识并处理五种关系,形成减负新体系,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五项认识”既有导向,也有留白,为学校自主发展提供空间。
学校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强化“教”为“学”服务;正确处理“文本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关系,探索“知”与“能”并重的教学方式;调整“动脑与动手”课程结构。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保障“进度”与“节奏”协调高效;克服教学中前后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把知识的序列与心理的水平统筹起来。中小幼的纵向衔接。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确保“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优势互补;调整外延性负担,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的内容,对于那些性质相近、主题相关的学习内容加以科学整合,打破知识壁垒。正确处理“分数”与“素质”的关系,追求“考试”与“评价”的育人价值。
支持学校主动吸纳优质的教育资源(市区特级教师、教育专家等)为我所用。既可以引进先进、成熟的课程,也可以通过拜师、听课、校本研修等方式促进本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努力构建以绿色衔接为基础,以生态课程建设为重点,以和谐高效的生态课堂为核心,以绿色评价为保障的生态化教育系统,营造公平化、个性化、自主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线,以发展为主题的良好生态循环。
保障均衡――教委注重政策、制度、经费、教师队伍建设诸方面提供保障与服务,使各校在均衡的前提下和谐发展。
燕山工委、燕山办事处研制《燕山地区2010-2012年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形成了教委、工委组织部、人事分局、财政分局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了任务、分解了职责、制定了时间表,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开展跨校援助教学活动,整合地区校内外教师资源,集中使用,统一管理,实施区域联动行动,教师队伍共建、优质师资互动、教学资源共享。生源均衡化管理,坚持就近对口直升的招生政策40年不动摇。巩固校外教育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了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均衡化。
构建了中小学衔接中的教学指导体系。明确了衔接研究的重点;建立了对口学校教学衔接操作方式;形成了“跨学段教研”、“校际联动”的教研方式,中小学教师跨校拜师,优势互补,智慧共享,开放交流、是相互依存的有机体。
巩固运行了6年的每学期一次的全面教学视导制度,教研员跟踪学科教师听课率100%,一二级反馈率100%;同时中小教科下校调研、检查各校课程计划落实情况,形成备案制度,监督并保障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鼓励并指导学校开好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坚持5年区域全学科质量监控制度。通过教师、学生问卷、学生水平测试了解教学质量现状,为学校及时提供反馈指导信息。鼓励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满足学生的需求,从多侧面、多渠道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建立燕山教师资源网,利用网络平台拓展教师发展空间,建立畅通无阻的交流平台。
激励创新――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纳入推进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针对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中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项督导,及时形成改进意见。对工作措施扎实、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部门,给予表彰奖励;凡工作成效不明显、群众满意度低的,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犹如多米诺骨牌推到之势,小小燕山涌现出了关怀教育、生命价值教育、幸福人生教育、养正教育、阳光生命教育等“品牌”教育,形成区域内“一校一品”特色学校群。
可以说,燕山学校文化建设步入了正规,进入了学校理性追求高层次教育公平的阶段。就全区7所小学而言,校校有特色文化,都被我地区政府评为学习型组织;地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2009年全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燕山17名选手参赛,获得6个一等奖,在全市名列第八,远郊区第二。2010年小学语文质量监控,有2名学生满分,全地区优秀率、平均分显著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回顾5年来燕山教委与学会教育策划专家携手的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的引进与配合阶段;中期的互动与合作阶段;后期的激励学校创新阶段。每一阶段也都是我们教委参与者学习提高的契机,启发我们不断去行政化,贴近教育的本质,转变角色成为学校发展的服务者、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引领者、支持者。因为我们有了文化自觉,才能正确引导教育改革的方向,才使校长们更有成就感和归属感。
我们相信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们坚信一所有着先进文化的学校一定成就一所好学校,不因校长的更迭而衰落,却因时间的久远而根深叶茂、活力涌动。教育策划为燕山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篇2
一、蓄德修能 提升内涵
城中区为了加强师德教育,以“爱与责任”为核心,在全区开展以“师爱教育”、“践行科学发展观,树良好师德形象”等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倡导将师德规范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引领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践行师德内涵,不仅要有爱的天性,还要有爱的智慧。各学校强化师德考核,完善考核细则,把师德档案制度落到实处,切实增强教师依法执教、育人为本、教学服务和团结协作意识。
提升教师内涵需要一些硬功夫、慢功夫,要从基础做起,从广泛的阅读开始。为了推进阅读,区教育局局长带头阅读书籍,并定期给校长推荐阅读篇目,校长又给教师推荐,教师再给学生推荐,环环相扣,在全区教师中掀起了读书热。各学校相继建立了教师订阅书报的奖励制度,支持和鼓励教师博览群书,定期开展读书心得交流等活动,搭建教师读书交流平台。如红星小学的教师“1+1读书俱乐部”,通过举办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读书会,吸引了很多教师自愿参与进来,感受阅读之乐,养成阅读习惯。学校的人文气息和文化氛围在不知不觉间悄悄地发生着一种令人温暖的改变,书香校园已不再遥远。
二、课题引领 促进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城中区秉承以学生的生命存在为本,以学生的人格尊严为本,以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小课题”、“真问题”人手,扎实开展行动研究,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城中区鼓励各学校将更多的课题研究指向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基于课堂教学问题改进的行动研究。课堂上,遵循“以学定教”的教学规律,思路让学生去探求,教师只是启发;方法让学生去寻找,教师只是引导;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教师只是点拨;结论让学生去概括,教师只是梳理;知识让学生去应用,教师只是参与合作。这样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代替了“他主训练灌输”,用“关注能力、关注会学”代替了“关注分数、关注学会”,达到了低人高出的学习效果。如华罗庚实验学校西宁分校研究总结出小学语文自主阅读“五步学习法”,学生真读、真说、真写、真感悟、真体验,每个学生身上表现出的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由表达、自主阅读的能力令人赞叹。语文课堂真正走上了一条回归语文教育本色的特色发展之路。
除了从教学实际出发开展课题研究之外,城中区还十分注重科学评价对师生的激励作用。全国生本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基地劳动路小学在小组评价的有效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三级”评价制度,即“每课一小结”、“每日一评比”、“每周一奖励”。“每课一小结”主要针对的是课堂发言和提问题的情况,其评价者主要是教师。“每日一评价”的评价人是课代表和小组长,小组长针对作业完成和书写情况进行评价,课代表则针对小组整体的作业情况进行总结。“每周一奖励”的评价者是教师和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汇报小组积分,并提出本周小组的进步和下周需要努力的方面。“三级”评价制度的建立反映出学校的评价体系正在实现三个转变:评价形式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内容从“重教”转向“重学”;评价重点从“形式”转向“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取长补短,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参与意识。
三、名师带动 高端培养
为了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个性化教学风格的教师,城中区借助“名师带动工程”,实施高端培养,以点带面,引领更多的教师攀向名师和专家型教师之巅。
专家引智。城中区出台并实施了《优秀教育人才选拔管理办法》,不断加大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激发教师内驱力,注重教师高端培养,助推教师成名成家。建立起了由名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的学科专家组,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师骨干队伍层级。区级层面重点提供政策、经费、培训团队的支撑,区政府每年拨付专项经费用于教师研修和成果奖励。为了进一步深化“名师带动”工程,2012年初,城中区人民政府聘请省内外知名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和青海师大教授成立了“专家引智、提升内涵——城中区教育发展智囊团”,为城中区学校文化建设、师资队伍打造、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把脉”、“开方”。
名师带徒。培养名师带动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城中区组建了“成长中的名师研究团队”,采取集中学习和岗位研修相结合的方式,接受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等全国名师多方面的指导。各位学员十分珍惜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学习的机会,认真聆听名师的谆谆教诲,借助名师的智慧和经验,不断总结、提炼教学经验和成果,把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教育风格和教育艺术。同时“星火计划”也在实施之中,即研究团队的每一位核心成员指导培养5~7名学科青年骨干教师,在全国名师的悉心指导下,本着“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的原则,开展“探索中国本色语文教育”和“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在课堂上的运用”等专题研究。以课题研究方式带教、带研,不断缩小与东部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
四、多措并举 激发潜力
为了发挥具有良好教育资源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城中区在全市率先实施了“校长工作室”工程。各校指定副校长进入“校长工作室”全程参与学校管理,其他学员定期参加学校管理专题论坛、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等活动,有效提升了人室学习人员的思想境界、工作热情、奉献精神、专业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为了帮助教师在专业上尽快发展,城中区在创新教研方式上下足了工夫。城中区在各学校定期举办以“打造活力课堂,追求有效教学”为主题的课堂观察活动,引导教师采用观察法对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诊断,变革教师的教法,优化学生的学法,引领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学校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如西关街小学积极推行“上课评课一讲座”为一体的教研方式。参与者“敢说、敢评、敢辩”,讲座以案例为切入点,观点鲜明,主题突出,有效避免了教研活动的形式化、走过场。
北大街小学、前营街小学、南川西路小学、沈家寨小学等学校注重“一人一题”校本教研模式的构建,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发现并提出一例教育教学难点、热点问题。开学初由学校通过随机听课,确认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列出“问题处方”。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依据“问题处方”逐一思考改进,培养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诊断式教研增强了学校关注日常教研活动管理,关注教师常态教学研究的意识。
同时,城中区积极推行沙龙式、互助式、网络式教研等校本教研模式,着力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劳动路小学、西关街小学、北大街小学、南山路小学等学校借助“教研沙龙”平台,组织教师共读名著、同研专业、共商疑难,利用集体的力量,对典型性的教育教学问题展开讨论。这些活动的持续推进,激发了教师内在的潜力,一批骨干教师被省、市教育部门和省外同行请去传经送宝。其中,部分骨干教师应邀去山东、新疆、云南等地上示范课、作专题讲座。
篇3
然而社区教育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所预期的那么轻松,面临着许多困惑,我把它总结为“二个不强,三个难以统一”。 “二个不强”即社区组织的号召力和约束力不强;社区居民主动要求学习的愿望不强。“三个难以统一”是社区居民年龄跨度大,学习内容难以统一;社区居民文化程度差异大,学习层次难以统一;社区居民职业分布广,学习时间难以统一。
针对这些困惑,如何创新社区教育运行机制,整合教育资源,实施教育关怀,激发居民自身学习的需求是摆在我们社区教育工作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思考与探索中,我深切感受到社区教育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说到内涵是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综合。内涵发展是指把握事物的本质属性,推动事物朝着健康、高效、有序、公正的方向发展。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必须坚持三大原则。
一、坚持民本原则,不断满足居民的发展需求。
民本原则是内涵的根本要求,坚持以人的需求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开展社区教育根本的价值取向,体现社区教育的深度。为此,我们可对社区教育的现状和居民的学习需求进行调查了解,然后利用社区学院,现代远程教育站,市民学校,民办教育机构等社区教育平台,对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婴幼儿、青少年、成人、老年人等各个年龄段人群,也包括下岗失业人群、残疾人群,外来民工群体等弱势人群),开展多规格、多层次、多内容的教育培训。
1、面向有学历要求的居民开展学历教育。如我们锦屏街道社区学院为满足居民的继续教育需要,与武汉理工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开展远程教育,先后有600多人毕业。
2、面向企业职工、下岗无业人员和外来民工进行技能培训,开设电器维修、计算机操作、家政服务等培训班,以增强择业竞争能力,缓解就业矛盾。
3、面向社区老年人开办书法、绘画、摄影、太极拳等各种培训班,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4、面向社区青少年进行社会实践教育。举办夏令营、祭扫烈士墓等,提高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5、面向婴幼儿开展教育,利用早教中心、妇幼保健院等机构对0-3周岁婴幼儿进行早期教育。这不分民族,不限男女,不论资历,不分贫贱的教育,满足了每个人的学习需求,可谓是人人有学习权利,人人有发展机遇。
二、坚持全面原则,不断激发居民的参与热情。
全面原则是内涵的主要内容,坚持社区教育的全员、全程、全方位,这是体现社区教育的公正与公平,反映了社区教育的广度。为此社区教育的培训形式必须是灵活多样的。班级授课、讲座论坛、现场指导、文体活动等,广大社区居民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爱好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如我街道锦山社区开展了“邻里‘七相’守约”活动,(我们相识成邻居,尊老爱幼图和睦;我们相知成朋友,举止有礼讲文明;我们相帮助弱势,扶贫济困献爱心;我们相学求共进,知荣明耻讲诚信;我们相容共善待,交往致意多谦让;我们相乐为健康,离迷赌毒树新风;我们相爱创和谐,安居乐业奔小康。)这七个系列特色活动,为居民群众搭建了从相识、相知、相容、相爱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收到了“人人参与,户户献策”的教育效果。另外,居敬社区成立的“乐之约”音乐沙龙,隔天进行,从不间断;东门社区“一个延伸,五个面向”(社区教育向楼院延伸,面向党员、面向在职人员、面向青少年、面向中老年、面向弱势群体),效果明显。长岭社区青年中心设置的锦山论坛qq群,发展会员300多名,为弱势群体做好事、办实事,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这些不拘一格的社区教育活动没有时空的限制,社区居民可以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生活;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可谓是时时有学习机会,时时有发展希望。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断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篇4
在经历了规模与数量的扩张后,常州高职教育园区现代工业中心的十六个实训基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重硬件而轻内涵”的现象,产生了资源结构性矛盾。例如,部分实训基地的设备利用率较低,共享度不高,共享面不宽;教学质量依然停留在实训基地建设初期的水平,已跟不上新时期实践教学的需求;部分实训基地功单一,除了基本的实训教学功能,在生产、培训以及社会服务功能方面有所欠缺,制约了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在实训基地硬件建设的基础上,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加强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最终促使实训基地建设实现质的飞跃[2]。
二、内涵建设及发展途径
实训基地的内涵是指人们对于基地本身现有的设备、管理、环境和人的精神状态的一种认知感觉,是反映一个实训基地本质属性的总和。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首先要体现出其共享性,要不断提高共享程度,扩大共享范围;其次,内涵式发展的实训基地是将课堂向企业、社会的延伸,将行业要求、企业文化、职业道德与学生的实训紧密结合,让学生感悟作为一名员工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体验职业道德活生生的内涵。同时也使教师加深对实践的认识,提升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3]。
(一)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充分共享
“资源共享”是共享型实训基地的本质特征。要提高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共享度和共享面,关键在于如何提高现有设备的利用率。这里所说的共享度,是指园区内实训基地承建学院与非承建学院在基地使用上所占的比例;共享面是指参与实训基地共享的学校、企业等单位的数量和规模。1.提高共享度。首先要充分挖掘实训基地的现有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尽可能多的园区高职院校师生了解实训基地的设备和仪器并开展实训教学,提高设备利用率;开发第二课堂,将较先进的设备和仪器对园区内高职院校师生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全面开放,在不影响正常实训教学的情况下,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二课堂,突破校与校之间的地理界限,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先进的学习环境和条件。2.扩大共享面。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生产性设备为企业提供生产;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用工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展员工培训;将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先进设备、仪器组织起来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向企业开放,为企业进行科技研发提供平台。
(二)营造企业氛围,加强文化建设
实训基地的文化是指在实训基地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建立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方面的整体形象,主要包括环境和设备体现的物质文化、组织和制度体现的管理文化以及教风和学风体现的精神文化三个方面,其核心在于实训基地的企业化,即将企业的环境、企业的管理和职业理念融入实训基地内涵建设中。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包括实训用房的建筑、装饰与布置等方面。要充分利用室外墙壁、走廊、门厅等场所布置实训室的名称与标牌、工作场景和任务介绍、师生的工作成就、先进事迹介绍、师生创作作品的陈列等内容,展现基地成就;在室内,恰如其分地布置学生实训(验)守则、操作规程、安全警示、励志用语和安全设施等,营造浓厚的生产场景、教学环境、职业文化氛围。2.管理文化管理文化包括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内容。树立为人才培养、师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引入企业管理理念,模拟企业生产制度,制定客观、可行、具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管理制度要科学有效的反映实训基地的管理水平,为应用型、创新型、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度应具有人性化、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成为流于形式的空泛口号。3、精神文化实训基地的精神文化是由教风和学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行为观和文化观。教师要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堂走进企业化的生产现场,传授实际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应能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体验真实的工作环境,学习真实的企业工作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三)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是专业知识教师同时也是专业实训指导教师,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教师与实验员合二为一的双师型人才[4]。要求实训教师不但要参与科研搞好实训教学工作,拥有教师系列职称证书,还要有实践操作能力,同时拥有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技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形成一支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双师型实训师资队伍。1.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到企业实践,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提高实践能力,同时也了解了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利于日后教学、育人。教师下企业时间至少半年以上,决不走过场,切实起到一线锻炼效果。同时,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考核等级证书。2.直接从企业招聘工程师、技师、管理人员等高职称高技能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到学校,或者从社会上聘任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退休的老工人、老师傅到学校任专兼职教师,经过教学业务培训和教师资格培训后担任实训教师。
(四)注重运行效益,实现持续发展
彼德•圣吉说过,要用教育的理念改造企业,要用企业的理念改造教育。建设内涵发展型基地关键是吸取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建设与运营基地,关注效益与成本。通过管理创新,责任经营、实现基地增值[5]。1.引入市场机制,多元投入。在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中,现代工业中心、学校与企业可以成为互惠互利、相互依靠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既是产教结合的要求,也是基地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实力的内在需求。2.围绕生产服务,走向市场,实现资源再生。一方面可以通过股份、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经营基地,按照企业模式运作,教师和学生参与企业培训以及产品的技术实践,教师在服务实践中初步掌握生产制造技术,学生的能力也能得到较好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订单式”服务,充分利用共享型实训基地的优势,承接企业产品订单,开展产品加工,使正常的材料、能源消耗转化为产品的价值,由原来的单纯的消耗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化,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生产意识、质量意识,并为基地创收。
三、结束语
篇5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 “自救”式 内涵式学习与发展
一、前言
人才竞争是国际间国力竞争的核心。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六章第四十八条中提出: “培养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物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人才竞争的关键是教育,而在培养和聚齐人力资源的过程中起主导和支配作用的是教师。纲要(第十七章五十一条)提出:“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只有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中也提到:“坚持内涵式发展。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道路”。西部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进程中,在面对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和“向西看”对外交流活动日益增长中,肩负着培养出一批外语+专业的服务地方经济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才的重担。而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必须要有紧迫感, 必须进行“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
二、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时代,英语作为国际语言的重要地位日益凸现。要想参与国际事务,取得话语权,就得能较好地掌握英语这门国际通用语言,熟练并流畅地用英语陈述自己的观点。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也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在西部地区,比如在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10年9月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三次“中阿经贸论坛”博览会。在这样一个中阿新丝绸之路展示的盛会,中西社会经济、文化的集汇交融的时刻,不同肤色的人们通过英语(和阿拉伯语)相互交流、沟通。对外交流与合作离不开语言服务,语言服务离不开大批懂专业的英语(和阿语)人才。而在培养这些人才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学英语教师,其自身的内涵发展便成为硬道理。高要求的发展使得大学英语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挑战一: 课程论的理念及目标
大学英语课程属于通识教育(English for General Education)。通识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出有“厚德博学,虚心从善”态度的、有“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胸怀的、有知识、有文化、有智慧、有责任的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是要把“培养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及为人类服务贯穿创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狭窄的专业教育模式,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不再是一刀切,而是要进行个性化教学,在基础阶段,进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在提高阶段,要开设拓展课程。而且,大学英语必须服务于学校的办学目标,要主动与本校的专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大学英语课程将由通识教育转变为ESP课程(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将成为趋势和可能。对于西部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在中阿经贸论坛的大环境下,除了自身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外,还需要了解一些法律与贸易方面的知识,并且需要学习阿拉伯语和了解阿拉伯文化,拓宽人文视野,深厚人文情怀,以适应培养服务地方经济人才的需求。
挑战二:TEFL环境下教师的关键作用
大学英语教师在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环境下的作用,主要是外语语言输入来源者,良好学习环境的创造者和维系着,正确语言学习方法的倡导者,语言学习者的心理辅导员和引导者,同时也是适当语言学习资料的筛选者。高素质的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有能力确定合适的语言教学目标,确定适度的教学内容 ,选择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要想起到这样的关键作用,大学英语教师平时要了解外语教学理论,除了958钻研二语习得理论外,还要主动将这些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要有跨文化比较的意识。
挑战三: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
当今的信息时代,语言学习资料丰富多样,发达的互联网又给学生提供了随时查阅资料的快捷与方便。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唯一解释人以及唯一的传递者,而是需要成为在信息时代依然受学生依赖和尊敬的“答疑解惑”者。比如,英语教师若能向学生推荐在互联网上的哈佛大学的公开课的某个课程并与学生同步观看并借助于微信,电子邮件与学生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和成果或能回答学生就2013年“两会”期间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孙宁的某句英语翻译提出的问题时(哪怕是一个短语的翻译)并与学生就“中国梦”进行讨论时,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答疑解惑”的形象自然就树立起来了。
挑战四:ESP课程下的挑战
ESP课程是一种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教学课程。它的精髓就是满足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的不同需要,以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调查统计,世界上约三分之二的工程技术文献用英语写成,但是,世界上三分之二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不能阅读英语资料。大学英语在“要主动与本校的专业、需求结合起来,服务于社会”这一新的目标下,大学英语教师承担ESP课程的教学任务就势在必行。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在扎实自己的英、汉语文的基本功的同时,还得有目的学习一些法律、经济、旅游、商贸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适应培养服务于像中阿经贸论坛这样的国际交流活动的人才需求。同时,对ESP 的深度研究并运用它来重塑高等院校特殊用途英语的课程设计,对于培养管理、服务、生产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大学英语教师的“自救”式内涵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
海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韩刚教授总结了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六大问题:1.重“知识”轻“识知”: 缺乏个人思想表达、交流和反思知识的机会。2.重“课程” 轻“过程”:缺乏进行教学过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机会。3.重“方法”轻“策略”:缺乏从具体策略行为中归纳有效教学特点。4.重“科研”轻“教研”:缺乏将教研纳入和推动“科研”的有效机制。5.重“传授”轻“协商”:缺乏与学生进行互动流的方法和手段。6. 重“指导”轻“建构”:缺乏与其他教师或学生的互动性反思和团队建设。
从韩刚教授总结的这六大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英语教师现在更多的是“拿来用”,也就是说,只是简单地去“知道”,仅仅将所学到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在思想表达中缺乏自己的思考,从而缺乏创新精神,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师注重的是传授知识,而缺乏提供给学生构建知识的机会。至于与其他教师的互动性反思,则显得更加薄弱,因为大学英语教师(其实是大部分高校教师)在大学这个“象牙塔”里,都各自为阵,交流的机会较少,更别说互动性反思了。这六个问题是制约大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面临挑战的主要因素。
四、西部地区大学英语教师在新形势下的内涵式学习与发展
1.要肯于学习,善于学习。 教师首先是出色的学习者,教师应优于学生或其它的从业者的学习。但长期的教学生涯已使大部分教师不善于学习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英语教师首先要在自己专业基本功上下功夫,主动阅读原版英文书籍,英语报纸,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热点词汇的英语表达法,并将所获得的信息与同事和学生分享。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对象、任务 、语言教学特点的分析上下功夫,在语言教学中的心理学上仔细琢磨,要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分析影响语言教学的多种因素,要有文化意识,学习过程意识。第三,为满足服务地方的需求,为适应大学英语课程由通识课程(EGP)向特殊用途课程(ESP)转变的趋势,大学英语教师要进行跨学科,跨专业的学习。所以,教师善于学习,肯于学习,在”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中显得至关重要。
2.要根据特点来学习。教师的知识是通过实践获得的。其特点是:实践性、社会性、 反思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实践环节,在遇到问题时,多思考,多与同事甚至是学生一起进行互动式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思考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住一切机会向同事、同行学习,拜名师为师,拜同行为师。教师的发展是一个实践性的学习过程,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成长的。比如,教师要多参加一些专题培训和专家讲座,学习最新的教育理念,聆听专家的建议。并用这些新的教育理论来实践,在实践中逐渐内化为自己的教育观,升华为自己的教育思想。交流学习的机会都是汲取别人长处、提升自我能力、内化自己教学思想的非常重要的机会。在这样的内涵式学习中,教师的发展可谓事半功倍。
3.参与教改,教中学,学中发展。大学外语教师要主动参与课程和教学改革项目,要学做教学科研。要学会聚焦问题,要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学习有科研的前沿意识。建立以项目为基础的教师团队,这样,教师在一起就有共同的目标和语言,有互相交流与分享经验的愿望,有同事之间的支持和鼓励,有了互动反思的基础。教师要积极参与教改,教中学,做中学。科研会使一个教师完成从“教书匠”到科研人员转变,也是教师内涵式学习与发展的核心。
4.腹有诗书气自华。大学英语教师内涵学习和发展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要多读书。多读英语专业的原版书籍并涉猎一些其它学科的书籍阅读改变人生,阅读拓宽视野,阅读升华境界。在补充专业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同时,还要多思考、多写作。“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考并提笔写文章,从写小文章开始,逐渐积累升华。最终,开阔的视野,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跨学科知识,会给教师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为教师保持竞争力注入了足够的正能量。正如(苏轼《和董传留别》)所言:“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总之,在面临来自社会、自身和学生的更高要求和挑战时,西部大学英语教师要有紧迫感,必须进行"自救"式内涵学习与发展,努力做到吾日三省吾身, 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服务地方的浪潮中有所作为,为本地区培养出英语专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六章第四十八条.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七章第五十一条.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2012)第一条.
[4]文秋芳.关于“立足质量,提升外语教师竞争力”[R],在全国高校发展学术论坛上的讲座. 2012.4.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 2004(2):22-28.
篇6
关键词:区域品牌;区域经济;产业集群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05-02
1 区域品牌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或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品牌。现有的理论一般认为区域品牌的内涵包含三个要素:区域特性、品牌内涵和产业基础。区域特性说明任何区域品牌的形成都是与本区域的特色密切相关的,区域内的经济、自然、历史文化和社会资源等都会影响到本区域内产业的选择和发展,影响本区域独特口碑的形成;品牌内涵则说明区域品牌代表着区域特定的产业、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文化、利益和顾客等,不但将本区域同其它区域区别开来,而且意味着吸引特定的投资者和顾客,产生独特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区域品牌的产业基础则说明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区域特定产业不断发展、成熟,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的过程,其内部的生产规模、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水平,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经济基础。从根本上来说,区域品牌就是本区域最具优势的产业、产品的品牌。随着这种产业、产品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人们便将其与本区域联系起来,并成为该区域的代名词,形成区域品牌。
2 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区域经济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品牌对区域竞争力的提升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区域品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区域品牌能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公共品牌效应。这种公共的品牌相对于企业的私有品牌而言,具有更强的识别性和更长期的影响力。区域品牌使得区域中的各个企业都能够“搭便车”,共享这种公共的品牌效应,从而使自己带有区域良好的“光环”,有利于本区域的商品在市场交易中获得有利的竞争地位,促进企业持续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其次,区域品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集聚效应。区域品牌代表着本区域在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独特和创新之处,这对本区域形成一种识别,从而能够吸引相关的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这在当前国内外吸引投资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显得特别重要。
最后,区域品牌,也能够提高当地政府、行业协会或商会以及各个企业等机构或团体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区域品牌对本区域持续的识别性,广泛持久的传播区域的能力以及为本区域聚集投资者及赢得顾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发展区域品牌的过程中“尝到甜头”,从而积极发挥各自的力量,共同创建区域品牌。这在主客观上促进了本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国内外许多区域正是由于塑造了良好的区域品牌,从而获得了长期性的、相对垄断性的无形资产,提高了本区域的竞争力,使区域经济走上了持续发展之路。由此,依靠区域品牌来发展区域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潮流。
3 产业集群及其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作用
经济生活的实践表明,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的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品牌的建设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产业集群,指地方产业的集聚,是一组在地理上相互靠近的相关的公司、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和相关企业以及政府和其他相关机构,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而联系在一起,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现有的理论及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中、成员关联、经济外部性、文化根植性等特点,而且具有能够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和知识创新效应等作用。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区域品牌建设与产业集群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来推动区域品牌建设日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国外,美国好莱坞的娱乐产业集群、纽约的金融产业集群,硅谷和128公路的微电子产业集群;英国伦敦街头的拍卖产业集群;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产业集群;法国布雷勒河谷的香水玻璃瓶产业集群等,在国内,北京中关村的IT产业集群,浙江永嘉县桥头镇的纽扣产业集群、乐清柳市镇的低压电器产业集群、诸暨大塘镇的袜子产业集群以及广东佛山的陶瓷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的发展都为本区域赢得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本区域创造了良好的品牌。这也由此说明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区域品牌建设的重大作用。
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建设的作用,是通过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内涵三要素的影响来实现的。
3.1 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大量企业同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在某一地域的集聚成群,构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这种集中使得本区域的特色更加明晰化,更容易发挥区域吸引特定投资者和顾客的优势。这种集中也使得本区域内企业与企业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更加方便,使产业的创新更加低成本化。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通过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能够促进区域品牌的建设。
3.2 产业集群的成员关联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内的各个企业与其前向、后向和水平的产业联系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之间的成员关联以及与本区域的相关机构间的关联,使本区域逐渐形成一种区域性的网络。这种网络有利于降低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并且使他们之间相互合作集中搞好产业链中的一部分,着力于提高自身的核心能力,促进整个区域竞争力的提高,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也能够突出本区域的网络特色。这也有利于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培育和提高。
3.3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包括共享区域的各种软、硬件设施,并体现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等。外部规模经济效应表现为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而导致生产成本的降低,外部范围经济效应则表现为经营范围的扩大而对风险的降低以及消费者交易成本的降低和满意度的提高。这两种效应使得本区域内企业交易成本、生产中风险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节约以及消费者满意度不断提高,使本区域的产业发展更加迅速,使本区域对投资者和顾客的吸引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区域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同样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
3.4 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对区域品牌三要素的影响
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深深地根植于本区域的文化、社会环境中,具有本地区化的氛围,为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协同竞争、共同创新创造了条件,促进本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区域独特的文化氛围也能够得到相关投资者和顾客的青睐,增加区域的吸引力,增强区域的竞争能力。由此,产业集群的文化根植性也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由产业集群对区域品牌内涵三要素的作用可以看得出,产业集群的发展能够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突出本区域的特色、创新,有利于本区域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高,这就在根本上为区域品牌的建设创造了条件,从而在理论上说明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对建设区域品牌的作用。而区域品牌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这也就说明了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和区域经济的内在促进关系:发展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区域品牌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因此,各个区域必须大力发展产业集群,以便积极推动区域品牌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熊爱华等.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形成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2]马骁等.基于产业集群类型的区域产业品牌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08,(3).
[3]陈东北.基于产业集群升级的区域品牌发展之路[J].企业活力,2009,(12).
[4]孙宏杰.关于区域品牌报道的思考[J].新闻战线,2002,(11).
[5]胡大立等.区域品牌机理与构建分析[J].经济前沿,2005,(4).
[6]夏曾玉.优先发展区域品牌[J].商业时代,2003,(18).
篇7
一、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理论
要研究区域经济比较优势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楚到底什么是区域经济比较优势。关于这方面研究的学术文章很多,不同的人对其内涵的理解是不一样的。通常所讲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内涵有如下几种:
1、生产特定产品的低成本优势: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或绝对优势理论。斯密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个国家都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有利。这里讲的某国(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实质上就是指某国(或地区)生产某种产品的低成本优势。
2、生产特定产品获得的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该理论认为,两种产品的绝对成本均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仍可以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而且还隐含了该理论有关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涵义,即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两种产品均具有绝对优势或均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情况下,不是两种产品都生产或都不生产,而是选择其中一种生产,其依据是投入产出的最大化。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此理论所揭示的比较优势则是投入产出最大化优势。当然,这种投入产出的最大化是通过分工与贸易获取的。
3、发展某类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要素优势: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个国家(地区)的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若不考虑需求因素影响,每个国家或地区利用相对丰裕的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将处于有利地位。由此可见,俄林理论所表达的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实质是发展某类产业所具有的生产要素优势。
4、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优势。从一个地区的总体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上把握,通过建立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关于区域竞争力,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可以说是这种评价区域综合经济实力优势的典型代表。
上面列举了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四种内涵,不管哪一种,都有其可取的一面,同时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特定场合的适用性。第一种、第二种内涵,在研究较小区域的比较优势或两个不同区域中的企业比较优势时,可能会有较好的效果。因为这两种理论的提出当时从理论研究的需要出发就是把一个具有区域差异的国家抽象成一个点来考虑问题的。第三种、第四种内涵,主要是用于研究较大区域范围。当然,在具体确定和研究各类区域的比较优势时,最好是将上述有关比较优势的内涵综合起来,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二、河北整体产业区域优势分析
(一)产业优势分析的指标体系。在河北整体产业区域优势分析中所涉及的几项指标简述如下:
1、区域产业比重=区域某产业增加值/区域GDP。如果该值较大,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在当前整体经济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如果该值较小,说明该产业在当前整体经济中处于较次要的地位。
2、区域产业GDP增长率弹性系数=一定区域某产业GDP增长率/区域GDP增长率。如果该系数大于1,则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在该区域中具有较好的发展态势,系数值越大、越具有发展优势。相反,如果该系数小于1,则说明该区域该产业发展态势欠佳,系数越小,越不具备发展优势。
3、区域某产业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国民收入/某产业的劳动力。如果该值较大,说明一定区域某产业具有较高经济效益;如果该值较小,说明该产业经济效益欠佳。
(二)河北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从河北内部分产业分析。九十年代以后工业居于主导地位,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农业,呈现出“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但是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第三产业比重比较低。(表1)
从增长速度上看,工业和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农业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在向高级阶段转化。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和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较快;房地产业发展态势有所回落;金融保险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增长不快。这说明河北的产业结构高级化速度并不是很快。(表2)
从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看,农业的从业人员最多,劳动生产率最低,从业人员有下降的趋势;工业和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从业人员逐渐增多,但趋势不是很明显。这说明河北的整体劳动生产率是比较低的。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信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与高科技有关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不高,说明河北在科技兴省和科技成果转换方面尚需努力。(表3)
2、河北与周边地区分产业比较分析。以各产业在GDP中的地位为标准,河北的农业和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与山东基本持平,但其产值与山东相比却有较大差距。河北的第三产业GDP比重中绝大多数行业均处于中间位置,房地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等行业甚至处于偏下的位置。所以,河北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积极扶持第三产业的发展。(表4)
三、河北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分析
篇8
【关键词】区域文化 思想道德教育 功能与途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全面推进,物质的充裕与精神的缺场所形成的二律背反,使大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如何将区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创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区域文化的内涵及其表征
区域文化的内涵。人类文化的主体是人,而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区域中的,带有一定的区域特色,所以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区域文化。文化的影响范围是有明显地域性的。
在人类社会演绎进化中,各式各样的区域文化汇成了人类文化的大观园。区域文化是与区域息息相关的,不同的区域因区域特点而形成了迥异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受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间习俗、人文背景以及特殊的文化因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凝成。“区域”,根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的解释:“区域是一种学术概念,是通过选择与某一特定问题相关的诸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划定的,是由其内部的均质性和内聚性决定的与相邻诸区域相识别的地区。”①区域文化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具有浓重区域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心态、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文化特质”。②比如湖湘文化的倔强与霸蛮,齐鲁文化的内敛、守拙、忍耐等,各具特色。
区域文化的表征。第一,地域性。区域文化既然是该区域内人们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地域性是区域文化的一个首要表征。在每一个区域生活了一定时间的人都具有一种不同于其他区域人的个性,这种独特性是与地域特征紧密联系的。“每个区域文化的研究都描述着该区域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名人杰作,进而归纳其文化精神品格。”③诸如湖湘文化中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就与湖南境内自然环境的恶劣息息相关。第二,传承性。区域文化不是在短暂的时间内所能形成的,它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历史积淀,在漫长的历史演绎传承中,不同地区的人们用风格迥异的语言、风俗习惯传承着他们的文化品格。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之所以有差异,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在历史长河中承继了不同的传统文化。比如齐鲁文化中的孝文化,它就是对孔子文化精神的代代传承。第三,兼容性。区域文化的兼容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的历史原因所造成的。人类的进化总是伴随着残酷的战争,战争造成的人类迁徒不断,人的流动注定了文化的交融。二是区域文化自身发展的需要。任何一种区域文化都是在不断吸收其他区域文化的先进文化因子中逐渐成熟和演进的。比如三峡区域文化的“多元融汇、兼收并蓄、开放而又具有独特品格、颇具历史厚度的文化体系”,楚文化与巴文化在这里融汇、积淀,演绎成崭新的三峡区域文化。第四,创新性。任何一种区域文化其实都是在不断地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文化的创新性。区域文化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添新的时代内涵,诸如当代区域文化中大力张扬的和谐理念,这是当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国情所赋予不同区域文化的崭新内涵。区域文化的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与时俱进,满足人们对文化新样式的期待。
区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功能
区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宝库、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置身具体的区域文化场域内,大学生无不受到区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不竭资源。经过长期积淀的区域文化,其自身所形成的道德观、风俗习惯、价值观等在一定层面上影响着个体的价值选择和行为习惯,以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着区域内人们的思维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和。区域文化的悠久、传承演绎以及与新时代的合谋,这说明区域文化的内涵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进化的。因此,蕴含其中的思想观念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提供不竭源泉。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鲜活蓝本。区域文化则是具体的,是耳濡目染的,甚至是可以触摸的,比如杭州西湖旁的岳王庙,在这里可以触摸历史,真正读懂历史。湘中区域内的罗盛教纪念馆及的富厚堂,其中的“大爱”与“大德”,唯有在区域文化的熏染下方能感触到。区域文化中许多鲜活的教育蓝本,远比空洞的说教要有意义得多。因此,区域文化中的典范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具体鲜活的道德蓝本。
区域文化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范式。区域文化的真实可感、形象生动和内聚力容易感染大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以,区域文化与思想道德教育合谋成新范式,把区域文化“点石成金”,使其“登堂入室”,在高校课堂中实现理论与区域素材的有机融合,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利用区域文化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径
区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毋庸置疑,如何规避消极因素,挖掘积极因素,探索有效途径,切实利用区域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每一个思想政治工作者所需要直面的问题。
挖掘区域文化精髓,编写区域文化教材。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理论支撑,但更需要真实可感、形象生动的事实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在灵魂深处留下烙印并自觉地在生活中践行。区域文化的挖掘,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充分挖掘区域文化中的精髓,编著出版有关区域文化资源教材或辅导读物,开设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思想道德教育讲座和选修课等,让学生感触体悟蕴涵于区域文化中的文明成果、科学精神、道德理念,促使大学生结合时代背景,摒弃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利用区域文化典范,建设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在大多数高校中,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封闭式的课堂教学和集中的理论灌输方式,大量的抽象词汇、概念弄得学生枯燥厌烦,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区域文化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文化内涵往往依附于具体的文化遗迹、革命故居旧址、文化习俗等典范人物事迹上,依附其上的思想内涵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给人一种真实感和莫名的敬畏感,容易让学生认同并以之为榜样。利用区域文化中的这些典范人物事迹,建设成为教育学生的德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深入德育基地,感受区域文化中的思想精髓,洗涤灵魂,形成符合时代的思想价值体系。
依托校园文化活动,加强校园文化与区域文化的融合力度。区域文化总是从两方面影响人:一是以显性直观的地方性知识影响人们,比如文化遗存、人物掌故等;二是以隐性的区域文化精神影响人们,区域文化作为一个地区地方传统、生活历史和精神观念的结晶,是该区域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先进因素能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不可低估的积极影响,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区域内的高校对于传承和宣传区域文化的积极因素,是责无旁贷的。
在日常的理论与教学实践中,深入区域群众中,虚心求教,大胆提取区域文化中活生生的素材,并把它引入课堂,丰富充实课堂,使课堂言之有物,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锤炼其性情,达到思想道德教育的良好效果。同是,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围绕不同区域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区域文化内的有用资源,把校园社团活动与区域文化资源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园内就感受本地区的先进区域文化,陶冶其性情,激发其斗志,使置身于市场经济洪流中的当代大学生不至于迷失方向。
加大区域文化研究力度,促使区域文化与时俱进。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区域文化一度被人们漠视,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呼声响彻寰宇时,物质充裕的人们方如梦初醒,区域文化也随之成了当下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区域文化的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区域文化的挖掘与研究需要深入持久进行,特别是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更需要加大研究力度,使其与新时代文化内涵相结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与时俱进。(作者为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本文系湖南省社科基金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2008~2009年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湖南红色教育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05012A)
注释
{1}杨斌,范玲玲:“区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130页。
②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特区经济》,2006年第2期,第292页。
篇9
〔关键词〕 区域精神,地域精神,地方精神,城市精神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2-0046-04
区域精神的培育、弘扬和践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区域精神作为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情以及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道德风尚等,是某一区域独具特色的精神品格,是当地人民群众长期实践的文化结晶,是凝聚当地民众团结一致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光辉旗帜。当前,学界在对区域精神的本质特征及塑造、如何科学培育区域精神、发挥区域精神功能和实现区域精神价值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对此,本文选取国内对区域精神、地域精神、地方精神和城市精神等相关方面的200篇报刊文章进行分析研究。
一、 区域精神的内涵、特征及功能
区域精神与区域意识、区域文化、区域价值紧密相关,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一定意义上说,区域精神是区域意识的系统性升华,是区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区域价值的内生动力。从本质上讲,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思想文化的特质、内核和灵魂,是具有广泛认同性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
1.对区域精神基本内涵的相关论述。目前,学界对区域精神的表述有多种,有学者称之为地域精神、城市精神、地方精神等等。夏重伟提出,区域精神是指居住在同一区域的人们,在一系列共同的历史条件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下而形成的心理素质、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 〔1 〕。孙文营提出,地域精神指的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凝练成的为本地域民众所认同、遵守的带有地域特色的价值观念、发展理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2 〕。黄杰提出,地方精神是地方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地方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地方不同于另一个地方的标志 〔3 〕。由此可见,区域精神是某一区域内建立在传统与现代文化基础之上形成的具有高度认同感的理论体系、行为规范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其基本内涵包括四个核心要素,一是必须建立在一定区域文化基础上,二是必须在本区域内有高度认同感,三是必须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和价值观念,四是必须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和规范性。
篇10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规划;内涵;途径;认识;内容与方法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3],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2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4]。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5参考文献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398.
[2] 梁永平.珠江三角洲城乡一体化与教育发展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论丛,2001(5):33-36,50.
- 上一篇:个人护理市场趋势报告
- 下一篇: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