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信诈骗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信诈骗个人总结

篇1

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公安机关负有专责,但又不仅是公安机关的事。不管你愿不愿意,谁都可能接触到电信网络诈骗。手机、座机、网络上显示的很多信息,很可能夹杂着欺骗的勾当。人人都应该有防骗的意识,守住不上当的防线。韦健同电信网络诈骗斗争的经验、方法不但对办案人员有参考价值,普通群众也可以借鉴。

斗智,炼成技术专家

电信网络诈骗成为突出的社会现象,是在2000年前后。“某某公司举行庆典,您的手机号被幸运抽中二等奖,请速来电话联系……”这类针对手机用户的骗术一时很嚣张。骗子往往假冒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知名公司,很多被害人给上海公安机关打电话报案,电话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这种利用移动通信和网络实施诈骗的全新犯罪,与以往诈骗案件很不相同,公安部门侦破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借鉴。当时,韦健是一名刑警,并无电信专业背景。组织的安排,让他走进了侦破电信网络诈骗案的新领域。

韦健沉下心来,对电信诈骗的整个流程进行分析,访问了数十个被害人,仔细询问每个人被骗的过程。有了点底数,可上阵还是屡屡失败。骗子并不容易抓到,有了线索,识破了骗子的招数,可骗子还是逃脱了。好几次他们被骗子牵着鼻子跑。骗子随时变换手法,破案就如同一场拉锯战:他们发动进攻,骗子来个遁形;他们步伐放慢,对方又大举反攻,猖狂一时。遭遇挫败的韦健头脑中也闪过离开这个岗位的想法,可一想到被害人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内心煎熬,想到警察的天职,他决定坚持下去。怀着强烈责任感去刻苦钻研,韦健侦破电信诈骗案的本领突飞猛进。有一次,韦健参加一个通信技术交流会。会后有人问他:“您是哪个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说自己根本没读过计算机专业,对方大吃一@。

新领域的很多事情,现成的专业知识也不够用。韦健曾经向几位电信工程师请教,涉及诈骗手法,专家也一脸茫然。“白的不研究黑的”,有的专家对电信诈骗的花招惊诧莫名,“怎么能这样?”“不太可能!”韦健侦破电信诈骗案的很多知识都不是学来的,全靠个人在工作中总结、体会。多年摸爬滚打后,韦健渐渐成为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行家里手。2009年,韦健被公安部聘为打击电信诈骗犯罪特邀专家。

斗勇,勇者胜的诠释

搞电信诈骗的人以身试法,胆大妄为,而又诡计多端。与这些人斗争,虽然不像两军厮杀一般惨烈,也是剑拔弩张,令人身心俱疲。谁懈怠、怯懦,就可能先败下阵来。韦健对电信网络诈骗向来嫉恶如仇,破案是他最关切的事,办起案来勇往直前。“两军相争勇者胜”,韦健和同事用累累战果诠释了当今“勇者”的内涵。他们相继侦破了长宁“2009.2.24”特大电信诈骗案、“2009.6.16”特大电信诈骗案、“2010.6.1”电信诈骗案、杨浦以购买消费卡为名系列诈骗案、以网购机票为名系列诈骗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网络无国界”,有些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身居外国遥控指挥,侦查、抓捕非常麻烦。2010年12月,韦健赴菲律宾侦办电信诈骗团伙案。到了菲律宾,离圣诞节没几天了,韦健和侦查员们绞尽脑汁,利用各种资源寻找线索,雇了当地的司机天天加班办案。没几天,当地司机不肯干了,多给加班费也不干。这位司机发感慨:“华人勤奋我见多了,可是没想到中国警察干活这么拼命!”依靠拼脑力、拼体力、拼毅力,专案组最终大获全胜。经过司法程序,韦健等人将24名犯罪嫌疑人悉数押解回国。

2013年底,韦健一行到柬埔寨侦办一起涉案金额高达2000万元的电信诈骗案。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一身当地人打扮,在柬埔寨金边转悠。经过对多个可疑目标的甄别,他们确认了诈骗窝点的确切地址,配合柬埔寨警方将团伙成员抓捕,押解回上海。

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遍布天南海北,抓捕常常是长途奔袭。动作稍慢,犯罪嫌疑人就闻风而逃。破案的关键在于反应机敏、行动快。为了抢时间,韦健和同事们总是“说走就走”,争分夺秒地工作。2015年5月的一天,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打击电信诈骗新闻会。会15时开始,14时电话联系时,韦健还说“车已经过了高速收费站”。14时20分,他就调转车头,直奔虹桥机场,去调查一起手机木马诈骗案件。雷厉风行的动作使这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连木马病毒制作者也被缉拿归案。

斗法,筑起反诈骗的铁壁铜墙

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从幕后策划到打电话、发短信,再到提取现金,涉及网络、通信、银行等部门。侦查员必须精通网络、通信、银行等领域的知识,还要争取有关行业、部门的支持,协同作战。韦健早就有一个梦想:建立一个平台,整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所有资源,全社会齐心合力,让警察不再孤军奋战。他的愿望于去年实现了。2016年7月17日,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由上海市公安局牵头并会同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银监局、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等通信、金融监管部门,深度整合资源,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金融清算机构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联合入驻,打击、防范、治理一体化运作。韦健担任该中心负责人。

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成立后,韦健和他的团队大显身手。他们打破银行、通信行业之间的壁垒,实现涉案资金的及时冻结和违法账号、手机的及时封堵,还主动进攻,整合各种情报资源,建立大数据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开展精确打击行动。针对近年来多发、造成重大危害的手机木马短信诈骗和假冒QQ、微信熟人诈骗等犯罪类型,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在案件汇总和情报梳理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前往犯罪主要输出地开展驻点侦查,将更多的案件扼杀在源头。

篇2

 

 

防网络诈骗心得1    今天晚上学院组织看防诈骗电影,影片利用动画片的形式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现了各种诈骗的案例。看完本影片,我深受影响,真切的感受到诈骗真的是无处不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就像影片中常说的一句话“切莫上当。”诈骗形式主要有街头诈骗、网络诈骗等。诈骗人员很狡猾很“聪明”,他们的诈骗对象主要是妇女、老人这些弱势群体,他们无所不用其极,办作假医生,假出车祸者,假出差者,假老师,假朋友,假同桌的你,假女儿等各种身份,骗钱、骗物。他们触碰着道德的底线,直到达到他们的目的,否则他们不会放过你,他们最开始时用好听的语言劝告你,用你的家人的性命危机恐吓你,利用你的善良,你的担心,你的良知,做最没有良知的事情。

   其实,诈骗在学校也是普遍存在的。特别是每年大一新生来校之际,此时诈骗分子便会出来“觅食”,主要以大一新生为目标,利用他们对大学的不熟悉,以及对大学美好的憧憬,利用他们的善良。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骗取新生的信任,对其进行“洗脑”,进而诈骗成功。

   往事不堪回首,遥想当年,我青涩少女一枚,独自一人来武汉上大学。来大学第一天就被学姐学长骗,对我这个对大学充满幻想的小女生来说,是一件很残忍的事。记得当时刚来为自己买完生活用品回寝室,一学姐自称是关心学弟学妹敲我们的门,她进来后就大谈她的大学生活经验,让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军训、不要想家之类的。我们当时都觉得学姐真的很好,觉得学姐很亲切。

   但是呢,当她讲完讲完这些后,就开始说让我们买英语资料,考四级、六级各种资料,推荐我们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在我们学校大一是不可以考英语四、六级的。还有就是一份要200块钱,对我们来说数目还是很大的。都怪我们耳朵软,相信她,就买了她的资料,刚开始时,她还有给我们送几份报纸、一本词典,然后就杳无音讯了。

   学姐骗学弟学妹这种事虽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也是一种变相诈骗行为。我认为这种行为和我们影片中看到的诈骗分子欺骗老奶奶、善良的路人、担心孩子的妈妈、怀念旧情的同桌的你一样,是很不道德的一种行为。

   被骗,在很大程度上是诈骗机关的人员太“聪明”,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被骗人员的某种贪便宜的心理,软弱善良的心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不被骗,就要练就防诈骗、反诈骗的自我保护心理意识,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对人对事,要擦亮眼睛,做到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网络诈骗心得2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手机、电话和互联网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案例频发,由于此类犯罪投入小、回报高、隐蔽性强、难以取证、学生防范意识差的原因,致使每年案件发生率居高不下且破案存在一定难度,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学校管理安全。

   为了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犯罪案件高发的态势,有效提高师生对电信诈骗犯罪的识别和应对能力,认真做好防范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师生利益,保障师生财产安全,在学院学生处、保卫处以及x派出所多部门的联动支持下,我系于20xx年3月4日-7日利用晚自习时间组织师生,分批次在明滙楼观看了“x市‘预防电信诈骗’宣传片”,以案情再现和警方专业分析的视角,为我系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课,并要求各班利用此次契机,深度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及网络安全”主题班会,做到进一步的宣传与警示,巩固防范意识。结合我系学生管理工作,现将此次宣传教育活动总结如下:

   一、及时组建工作小组

   根据学生处下发的“学生【20xx】3号”文件要求,我系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并组建了由党总支副书记袁琳智老师为组长,各班辅导员为组员的人文系“预防电信诈骗宣传教育”工作小组,做到工作有安排、工作有落实,旨在将此次宣传教育百分百覆盖到我系师生,全面强化防诈骗意识。

   二、组织有序,多渠道宣传

   由组长牵头,在工作小组的安排布置下,我系师生积极参与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由系学生会负责,自3月4日晚自习起到3月7日晚自习,每天晚自习分为两个时段轮流播放,共播放8场次,覆盖20xx、20xx级25个班级,师生1800余人,并要求每一位同学观看完视频后撰写观看心得体会,及时总结。

   除了观看视频宣传片,我系结合系部学生管理工作特点,多渠道多方向分别对强化宣传教育效果进行巩固,一是各班级在观看视频的基础上,及时组织召开主题班会,总结视频教育,并向学生宣读《西山警方48种常见电信网络诈骗手法》小册,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电信网络诈骗的种类和方法,提高识别与应对能力;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朋友圈的方式,用大家熟知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反复进行防电信诈骗的宣传,并通过学生的自媒体群、朋友圈,将宣传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拓展防范教育的覆盖面。

   三、活动开展效果

   通过此次宣传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广大师生了解了各种电信诈骗的方式以及危害,提高了对电信诈骗的识别与应对能力,增强了同学们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让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了辨别电信诈骗的能力,减少电信诈骗案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几率,也切实加强了公安机关在打击电信诈骗宣传活动中警民协调配合的能力,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活动照片

防网络诈骗心得3

 

   校园网贷风险多发,一些学生网络借贷导致背负“巨额债务”

   钱凌是xx大学怀德学院大二学生,去年6月,他认识了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的唐兴。唐兴告诉钱凌,他们公司正与多个大学生分期贷款平台合作,招聘学生做兼职,只要帮忙在平台上“刷单跑量”,学生就能轻松获得报酬。唐兴还表示,做兼职的学生事前可以签订一份免责协议,一旦还不起钱,兼职学生不承担责任。

   “赚钱快、收入高、无风险”钱凌便一口答应了这个“好差事”,和唐兴签订了免责协议,然后向平台提交了个人姓名、身份证号、学校和入学年份等信息。没到两天,注册就审核通过了。钱凌立刻申请了12个月期贷款,金额1万元,月利率0.99%。

   提交申请后,钱凌很快接到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核实完信息后,半小时内,钱凌的银行卡就收到了1万元,他随即将借款转给唐兴,同时拿到1000元的兼职报酬,并被告知以后还款的事就不用他管了。但两个月后,当钱凌接到贷款平台催促还款的电话时,唐兴的手机却再也打不通了……

   钱凌的遭遇并非个案。据x警方介绍,除钱凌外,还有x工学院等高校的10名学生掉入唐兴的陷阱。

   曾有媒体报道,x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一名学生,用十多个同学的信息网贷了70多万元,自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同学们则不停地接到催款通知,严重影响学习生活。

   此外,除了校园网贷诈骗以外,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讲排场,不惜在网络平台借贷来实现超前消费和高消费,有的明显超出了承受能力,背负“巨额债务”。

   消费观念不理性、个人信用保护意识淡薄、网贷平台无序扩张等是主因

   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大学生群体,以P2P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宁静的象牙塔成为网络借贷平台争夺的地盘。

   “很多校园贷款平台审核存在漏洞。有些甚至举着身份证拍个照,读一段话录个视频就可通过审核。这可能是校园网贷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x警方办案人员告诉记者。

   而另一方面,大学生财商观念方面的误区,也是网络贷款案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邓建鹏认为,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财观念,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也不足,这让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邓建鹏还表示,很多校园贷款平台的无序扩张,也增加了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他们在广告中常常使用‘0利率、0担保、无服务费’等诱人的贷款和消费讯息吸引客户,同时给校园人很高的佣金,助长了人盲目扩张业务的冲动。这不仅对大学生,对这些贷款平台本身,也意味着很大的风险。”

   也有专业人士认为,消费信贷是一种金融工具,并无道德标签。一些理性消费的大学生也不在少数,通过分期贷款消费能减轻一次性消费带来的资金压力,但关键是学生的借贷要在自己可承受范围之内。

   应加强风险提示,建立严格的借贷流程和审批机制“大学生享受金融服务本无可厚非,而且现在快速发展的态势也说明确实存在市场需求,但现在的问题是,校园网贷作为新兴业态,与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一样,还游离于监管之外。”“分期乐”公关负责人认为,一些平台野蛮生长,有些平台存在费率不透明、授信额度过高、风控松懈但催收严酷等不负责任的信贷行为。

   此外,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和当前部分大学生信用意识薄弱,消费观念有偏差有关,亟须提高大学生的金融和网络安全知识水平。

   “防范校园网贷的风险又同时能满足大学生分期购的需求,最重要的是监管要跟上。”邓建鹏认为,未来的监管政策应在以下方面着力:首先要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一定要对大学生做特别的风险提示,倡导适度消费的理念。其次,在评估信用水平和偿还能力时,要适用高于其他人群的审核标准。

   近日,教育部和银监会联合通知,要求加大不良网络信贷监管力度,向学生预警提示信息,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实时预警机制等。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表示,校园网贷平台首先要模式合规,才能避免法律风险。如果是以P2P的形式来做,就要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确保其信息中介的定位;如果是以自有资金放贷,就必须由监管部门颁发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来做。

篇3

1、支付宝的“锦鲤”营销,令众多商家争相效仿,以至于各种“锦鲤”活动层出不穷,但这些活动真假莫辨,其中不乏骗取个人信息,甚至实施诈骗的违法行为。

2、警方初步总结了四种“假锦鲤”:一是有些微信公众号、微博号等蹭“锦鲤”热度,活动奖品完全是虚设的,目的只是吸粉、增加阅读量;二是有的“锦鲤”营销活动,要求公众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甚至银行卡号等,导致个人信息泄露,存在遭遇电信诈骗的潜在威胁;三是以抽中“锦鲤”大奖为名实施诈骗,要求“中奖者”先行汇款激活账户、交纳手续费、支付邮费等; 四是利用短信、微信等发送所谓“您已成为中国锦鲤”的信息,一旦点击信息中的链接,手机将被植入木马病毒,直接威胁到网银安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一、现场・案例――社会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熠熠生辉

苏教版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活动成长手册(5上)》中的《巧识骗术――采访面对面》主题活动目标是:了解人们的防范意识,知道一类诈骗的作案方式及防范方法;掌握采访的流程及方法,做简单记录并能够随机应变。为了达成活动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根据教材需要,笔者聘请家长、治安大队专业人士走进课堂,让儿童多角度接触社会,立体呈现电信、网络诈骗与生活的关系。社会资源的介入,激发了儿童活动的热情,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教育意义显著。

1.预约采访嘉宾――明确任务,精心准备。

在活动之初,笔者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采访?采访需要做哪些准备?作为指导教师,笔者列出了预约要素:一要围绕采访目的,有重点地选择采访对象,了解采访者的个人信息;二要确定采访时间、地点,明确采访注意事项;三要设计采访问题;四要模拟采访。采访前的方法指导,不仅让学生掌握了预约流程和采访的礼仪,还增强了学生的活动信心,更为后续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2,采访面对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现场采访过程中,学生有的采访治安大队民警,有的采访老师,课堂上精彩纷呈:“你好,请问你生活中有遇到过什么骗术吗?”“如果遇到了你会怎么办呢?”“对于骗术,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识破吗?”学生利用“采访面对面”的方式,对生活中的电信、网络诈骗进行了深入了解。“我采访了三位老师,有两位老师在生活中都遇到让他们汇款的电话,但都被他们果断回绝了。他们还告了我防范秘诀呢!”张亦涵同学笑着说。社会资源是一池活水,带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源头。课堂上,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者。学生主动提出问题,通过采访进行信息收集、整理,培养了信息获取、处理、加工的能力,提升了信息素养。

3.采访报道我来写――搭建平台,分享互动。

采访活动结束,学生迫不及待地将活动感受与同学、老师分享,有同学建议将活动心得与活动嘉宾治安大队民警分享,发送至江阴防范宣传微信平台。学生的心愿得到了满足,微信公众平台用户为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点赞。研究永不止步,在思维碰撞的同时,学生又发现了新问题。学校、社会构成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联盟,共同书写着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新篇章。

二、儿童・资源――社会资源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作用

综合实践活动可利用的社会资源有家长资源、专业机构的专业人士、社区图书馆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社会即学校,必须在大社会里,才能收获丰富的真教育。教育要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必需带儿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在教育实践中,以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为突破口,选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内容,让他们亲自体验,在开放、探索、互动的氛围中让每个孩子实现自我发展。形式多样的社会资源,打破了隔开儿童与社会的墙,变“封闭式”的教育为“开放式”的教育,扩展了儿童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立足课程纲要,大胆开发创新课程,将社会资源有机整合到课程中;而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有效介入社会资源,将知识和技能无痕地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的认知和言行。

三、方法・策略――优选社会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理性思考

1.社会资源的来源: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江苏省教研室新开发的学生活动成长手册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该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丰富,凸显了社会性教育的价值。但是教材呈现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模式,只起到示范作用,在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时候,有其局限性。所以在使用教材时,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选择合适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要引导学生了解与体验社会,从社会生活中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主题,加强社会实践教育。”例如在《巧识骗术》活动中,采访社会专业人士的活动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探究电信、网络诈骗,乐于分享与表达研究成果,学生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2.引进社会资源的根本:适合学生,发展学生。

奥苏泊尔告诉我们:影响学生学习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巧识骗术》活动伊始,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中奖诈骗是怎么作案的?我们应该怎么防范?”面对这些发生在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学生想通过请教治安大队民警来解决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进课堂显得顺理成章,顺其自然。与此同时,治安大队民警作为第三方介入课堂,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激发了学生投入活动的热情。如在“现场・案例”中,治安大队民警针对学生的提问,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的作案、防范方法。胡欣瑞同学在日记中写道:“面对面采访孙队长,不仅锻炼了我们的胆量,让我们学会了与人交流、合作,而且还获取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的法宝:面对诱惑,要警惕,不上当,不轻信,不透漏,不转账,及时报案。这真是一次不同寻常的实践体验!”这些真实的活动体验构成了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课堂里流淌着社会资源带来的灵动。

3.引进社会资源的作用:源自生活,回归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采访过程中,治安大队的孙队长给学生介绍了很多生活中的案例:一会计因听信老板QQ留言,100万被骗;一学生家长因他人盗用自己孩子的QQ号,也损失了1万元。孙队长用深入浅出的案例,让学生知道了犯罪分子作案方法的高明,提醒学生防范之心不可无。这些来自生活的案例,时刻为学生敲响警钟,提升了学生的防范意识。

4.引进社会资源的要求:互动体验,意义深h。

在活动实施选择社会资源时,要分清怎样的社会资源对于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具有促进作用。一个有教育意义的社会资源应该能够让学生自发地得到自己的结论。选择合适的社会资源,不要从自己的道德观出发给学生做总结,要相信社会资源的力量。采访结束后,学生纷纷在日记中留言。有的说:“原来生活中还有这么多陷阱,下次要谨慎行事。”有的说:“我们要做小小宣传员,让更多的人有防范意识!”还有的说:“这次活动让我们大开眼界,生活中骗术无处不在!”社会资源介入课堂,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

四、反思・成长――对社会资源进课堂的理性追问

1.有效选择社会资源的根本依据是什么?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和实施最基本的组成元素,是课程实施的基石。有效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保障。只有将社会资源进行深入开发,才能彰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魅力。

(1)依据课程目标。

只有确立了课程目标,才能避免课程实施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郭元祥教授指出:“课程目标的设计与达成是具体化、个别化和情境化的过程。”社会资源在目标具体化、情境化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资源与课程目标是相辅相成的。

(2)拓展资源范畴。

根据实践活动所需的教育内容,对丰富的社会资源进行筛选是提升综合实践活动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学校的一草一木、公共设施都可以成为课程实施的助推器,是无形的社会资源。从横向角度而言,拓展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发散学生的思维。从纵向角度而言,深入挖掘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才能揭示课程的深刻内涵,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

2.web2.0时代呈现社会资源的形式如何变革?

篇5

地点:明俊楼407D

主持人:姜涛黄润环

记录人:黄润环

参会人员(签到名单附后):园林181班全体成员。

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一、 班会目的。

通过此次班会,意在用众多鲜明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健康、文明教育,使其具有正确对待网络的思想,并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从我做起,携手建设网络世界。

二、 班会内容:

1、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含三方面含义:第一是关于上网时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第二是接入互联网时个人计算机的安全,第三是由网络接触转入现实接触时的人身安全。

(1)、个人信息资料的安全。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或数字化)的社会,个人信息安全非常重要。个人信息资料包括哪些呢?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密码、电子信箱帐号密码、个人照片等等。

个人资料现已成为他人盗取的重要目标。

(2)就网络对大学生的利弊展开了讨论。

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家就可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网上购物、炒股、游戏等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另一部分人则认为,网络也会带来一些弊端。针对网络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同学们总结了以下几点:一,加强自我监督,不浏览不良信息;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三,不沉迷以网络游戏。

最后,全体同学向大家呼吁:网络需要文明与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献网络一片蓝天。

三、班会总结:

1. 同学们在使用网络资源的时候,一定要提高警惕,学会分辨网络各类隐患。

2. 面对网络资源的庞杂纷繁,要学会如何合理利用的能力更加重要,班级可以成立网络中心小组,帮助同学们鉴别真伪、去除糟粕,提高网络安全系数。

3. 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好好把握大四时光,加强专业学习,使网络资源服务同学们的自我成长。

四、持续做好常态化安全防控工作。

1. 督促学生每日进行微信健康打卡,出现发热、干咳等疑似症状,要做好防护,同时第一时间向辅导员、班主任或者班干报告,并及时前往医院检查。

2. 重点做好以下安全工作:

(1)提醒学生做好校园贷和电信诈骗风险防范工作

(2)提醒学生注意寝室安全用电工作,严禁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3)要求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校园校规,尤其是交通安全方面,严禁乱停放车辆。

篇6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及高校日新月异的变革,各种内部和外部的,自发的和非自发的,自然的和人文的种种因素交织,使“突发事件”也时常光顾象牙塔中的高校学生。而此类突发事件严重影响校园稳定,阻碍高校教学、科研秩序的正常开展。因此,也对高校各级部门的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该文根据高校学生的具体特点,解读了突发事件的概念,阐明了突发事件的特征、对常见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并逐一进行分析,以期为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突发事件 高校学生 个别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7(a)-0116-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学生人数连年攀升。新时期,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将逐步踏入校园,他们成长所处的文化环境与70后、80后都不同。他们中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心理素质与承受能力比上两代人普遍要差。现今的社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多种因素的交织使原本宁静、和谐的校园频繁发生学生突发事件,这不仅影响了所在大学的声誉,还给师生的身心造成阴影,破坏高校的安全稳定,给学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秩序带来负面影响。

1 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突发事件”,在英文中用单词“emergency”表示,从字面上看,将人们没有能够预料或者难以预料而突然发生的事件,称为“突发事件”。而在我国,更为精准的表述是指在突发性自然或社会因素的支配下,突然发生,往往会产生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并且给社会带来一定破坏性的事件[1]。若将范围缩小到高校,校园内的突发事件是指受自然因素以及社会、高校、学生自身、家庭等人文因素影响,对高校的正常教学、科研、生活等秩序产生冲击及危害等负面影响的突然发生的事件[2]。

因此,大部分的突发事件,都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这些突发事件具有以下特征[3]:(1)突发偶然性,突发事件与常规事件相比,其显著的特征在于该事件将于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发生都无法预先进行判别,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偶然性,当然, 这种偶然性又寓于必然性之中,如果对这次的突发事件不加以总结,吸取教训,往往还会萌发新的突发事件。(2)破坏危害性,校园突发事件的主体一般是学生,事件的发生不仅会影响到涉事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还会影响高校其他师生教学、科研及生活秩序。若是大规模的,一旦发生便很难短时间控制,会造成混乱,具有极大的破坏和危害性。(3)敏感扩散性,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各种信息软件可以快速将事件的动态进行传播,而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某一单纯的突发事件往往可能会被激化,成为引发高校群体行动事件的导火线。

2 突发事件的分类情况分析

突发事件的分类有多种方式,该文以高校学生的特点,归纳总结了校园内外常常发生的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的规模来分,可以分为和个别性事件。

2.1

2.1.1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地震、干旱、洪水、台风等。2016年,厄尔尼诺现象严重影响我国,大面积的降雨严重危害人们的生活。比如今年7月,暴雨袭击武汉,武汉各个大学校园积水已达半人高,操场俨然成了一片,部分宿舍已经被淹没接近一半。

2.1.2 疫情

谈及疫情,比较著名的是2003年的“非典”,2004年的“禽流感”,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这些大规模的疫情一旦爆发,传播速度快、传染面广,易在学生群体中造成恐慌,影响学校的各项秩序。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及时做好科学防治疫情的宣传工作,加强监管,排解学生心中的负面情绪。

2.1.3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患者所进食物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或食物含有毒素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最近,江苏南通市通州湾科创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参加考研、艺术培训的学生先后出现呕吐、发热、乏力、腹泻等症状,出现症状的人高达80名。

2.1.4 游行、踩踏

游行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学生当然有权去进行示威游行。然而,由于学生头脑简单、单纯,易被网上的一些舆论煽动,失控的行为会给学校及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此外,学生的政治敏感性较差,往往会被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破坏社会的稳定。

在校学生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其大规模的聚集也会对自身的安全带来影响。比如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遇难者中诸多上海高校的学生。

2.2 个别性事件

2.2.1 治安类事件

主要包括盗窃、诈骗等一系列刑事事件。笔者所在高校会定期在校内网上《治安保卫简报》。虽然,目前校园内遍布摄像头,但是盗窃事件依然时有发生,比如我校保卫处常接到盗窃报案,主要发生在教室、宿舍、浴室等。目前,电信诈骗猖獗,涉及电话诈骗、网购诈骗等。因此,学校管理人员也应与时俱进,做好此类宣传工作,使学生避免损失。

2.2.2 疾病

学生群体虽然年轻,但不乏突发疾病的发生。比如,本学院一名研究生在读期间,突然出现脱发现象,一个月内几乎全秃,这对该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作为研究生管理人员,应该主动与该学生联系,帮助该学生一起分析脱发的原因,鼓励其科学就医,并及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保障该学生的正常科研活动不受影响。

2.2.3 学术类事件

(1)学术道德,包括论文抄袭、一稿多投等情况。(2)学术工具的合理使用,比如,有研究生短时间内大量下载美国化学学会中的期刊文献,导致整个高校的IP地址被封,严重影响该高校的声誉。(3)实验室安全,高校中目前的研究生比例愈来愈高,理工科研究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度过,因此加强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刻不容缓。2015年底清华大学一名博士后因化学实验爆炸身亡,令人扼腕。

2.2.4 个人意外

这里包括个人的出行安全,突发的交通事故。如2015年,发生了本学院一名研究生在校园内被其他学院的学生撞伤的事件。个人意外还包括个人的旅行安全,现在学生在节假日比较喜欢出行旅游,但是学生“失联”的事件也常有报道。此外,在宿舍发生火灾、触电等也是常见的学生个人意外情况。然而,一些个人的突发事件,虽然仅仅波及一小部分人,甚至只有一个人,但是对该类意外进行大力的宣传教育,可以使其他学生防患于未然,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率。

3 结语

总之,高校,这样一个小社会,涉及到众多领域,其复杂的社会各项活动必然包括了各类学生及学校工作人员。而突发事件种类多,涉及面广,要想在高校中做到完全杜绝突发事件的发生,几乎不可能。关键在于管理部门能够重视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从中归纳总结,吸取经验教训,重视后续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处理,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率,从而为新时期和谐校园的建立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牟方兵.我国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完善[D].武汉:湖北大学,2012.

篇7

我叫xx,是xx县公安局xx派出所风景区警务室民警。我所管辖的风景区警务室常住人口1370人,共402户,有村民住房425栋,企事业单位1家,社区的特点是xx风景区的开发与当地群众的矛盾。针对以上情况,我从实际出发,时时刻刻想着群众,扎实工作,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风景区警务室辖区的治安状况一年比一年好,群众的满意率非常高。四月份我所圆满完成了“江南牡丹节”期间的安保工作。下面,就将风景区警务室XX年第二季度的工作情况向大家做以汇报:

一、热爱本职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一是以人口管理为基础,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在“护校安园”、“缉枪治爆”、“防止电信诈骗宣传”,“宣传二代身份证办理”、“江南牡丹节安保工作”工作中,我深入社区,发现一处安全隐患,就立即清除一处。做好重点人口、治安危险分子、监管人员的帮教管理工作,组建四位一体(社区民警、社区主任、家属或邻居、司法员)的帮教力量,定期和不定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掌握其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通报辖区治安形势、讲解安全防范知识、听取群众对我个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群众提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二是入户宣传户口政策及法律法规,发放警民联系卡,打牢社区安全防范的基础。严格按照“三懂四会”的标准,苦练做群众工作的基本功。三是组织社区义务巡逻队进行治安巡逻,降低社区发案率。通过向群众发放安全防范提示单,提醒群众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拉家常”活动,增强与居民的交流,拉近与居民的距离,加深与居民的感情,取得居民的信任,为开展工作打好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以警务室为阵地,积极主动地开展防范宣传,服务管理工作,提高辖区群众自防意识。一是为贯彻落实分局“抓防范、抓基础、抓服务、保稳定”的整体工作思路,结合社区具体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工作,形成了以防范突出、基础坚实、服务满意的工作态势;二是结合“下访日”工作要求,针对社区多发可防性案件对群众的不法侵害,在群众中产生的影响,在社区举办了安全防范知识的讲座。对如何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防盗窃、防手机短信诈骗等知识进行了宣传;三是将派出所开展的巡逻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等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时向群众汇报,听取意见;四是加强社区人口管理,尤其是暂住人口、寄住人口管理工作。对租住人员信息及时登记、上网对比录入,将要出租的空房进行代租登记,向外来租房人员提供免费的中介服务。通过这样的管理:一方面为居民提供了免费的服务,得到居民的拥护和好评;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出租房屋和外来人口的登记管理。

篇8

关键词:手机银行;支付业务;产业链;金融结算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4392(2010)07-0023-03

一、国内外手机银行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一)国外手机银行发展历程与主要模式

欧美国家的手机银行起步较早。1998年5月,捷克的Expandia Bank与Radiomobile联合推出了世界上首款手机银行系统。1999年1月,美国花旗银行与法国Gemplus公司、美国M1公司合作推出了手机银行。据艾瑞咨询的相关数据显示,美国2007年手机银行用户已达110万人,预计2012年将达到4090万人:在亚洲,日本和韩国的手机银行发展迅速,已成为主流支付方式之一。2009年,日本已有近一半国民开通了手机支付业务。韩国三大移动运营商(sK、KTF、LG)都提供具有信用卡和基于Felica标准的预付费智能卡手机,至2005年,韩国所有零售银行均已开通了手机银行业务。此外,手机银行在发展中国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2004年,手机银行在菲律宾和南非开始流行。2007年,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沃达丰旗下的Safadcom公司在肯尼亚推出了M-PESA手机银行系统,受到一致推崇,并被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多个国家复制。

按产业链各方的参与程度,可以将国外手机银行的发展模式分为移动运营商主导、银行主导以及第三方主导等三种类型。其中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较为常见,银行与第三方主导的成功案例相对较少。

1.移动运营商主导型。该模式下,移动运营商在手机银行产业链中居主导地位,用户不与银行直接联系,而是将资金存入在运营商开立的专门账户或利用现有手机话费账户进行日常交易,账户信息由运营商持有。银行、设备制造商、商户等为手机银行各环节提供基本服务。以肯尼亚M-PESA为例,该国银行网点覆盖率极低,大部分居民都没有自己的银行账户,导致居民汇款、转账成本极高。自Safaricom公司推出M-PESA后,用户只需购买一张该公司的SIM卡,并进行身份登记便可开通M-PESA服务。M-PESA可以通过短信指令完成汇款、转账等基本银行业务。收款人持接到的转账短信到M-PESA的任意点取现,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经常性汇款难题。同时,肯尼亚M-PESA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Safaricom的高市场占有率及监管部门的宽容。

2.银行主导型。该模式下,银行与客户发生直接的资金账户关系,银行居于产业链的主导地位,移动运营商负责通信渠道的提供与维护,地位较被动。用户交易手续费归银行所有,运营商主要收取数据流量费用。如菲律宾的Smart Money品牌,银行与客户建立直接的合同式业务关系,将部分业务如账户开立、市场营销、业务记录等外包给合作的移动运营商Smart公司。银行需对运营商业务开展情况进行持续监督,对业务安全性负责,并定期向央行汇报。

3.第三方主导型。第三方既可以是银行与运营商成立的独立运行的合资公司,也可以是独立于二者之外的市场主体。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主导,银行与运营商之间可以达成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平衡,用户在不同运营商、不同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更加便利,互通性更好。但也因此需要第三方支付平台自身具有较强的资质、运作能力与市场号召力。典型案例如德国的Pay Box公司推出的手机银行系统,该系统可以完成互联网到Pay Box、Pay Box到Pay Box、手机到Pay Box等多种形式的业务操作。用户在交易时向商户提供手机号码或Pay Box别名和PIN码而非银行账户、密码,交易确认后,Pay Box将资金从消费者银行账户划付给商户。

(二)国内手机银行的发展历程与模式

2000年2月,中国银行与中国移动签署了联合开发手机银行服务协议,并于同年5月17日正式在全国26个地区进行试点推广。中国工商银行也于同日开通了手机银行系统。随后,招商银行、中国广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纷纷跟进。当时各行系统多基于STK方式,用户需将SIM卡换成专门的STK卡,较高的换卡成本和对系统安全性的担忧使得手机银行此次推出未得到市场广泛认可。2005年,交行推出国内首款基于WAP技术的手机银行。2006年3月,银监会颁布《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电子银行安全评估指引》,将商业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业务纳入监管体系。2009年,随着3G牌照的发放,手机银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09年8月,中国工商银行推出国内首个3G版手机银行。手机支付方面,2009年以来,银联、各大运营商、第三方平台等动作频繁,纷纷扩大试点范围。2010年6月,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从市场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对非金融机构的支付服务进行了规范,将极大促进国内手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国内手机银行业尚未出现具有绝对优势的行业领导者,呈现多种发展模式共存的局面。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手机银行及远程支付方面,银行系统暂时居于主导地位。第三方支付平台总体规模较小,且面临缺乏金融结算资质等政策制约,自身前景尚不明朗,短时间内难以发挥重大作用。但移动运营商与银行业的融合趋势使得局面趋于复杂化。年初,中国移动入股浦东发展银行被业界认为旨在为其大规模推广手机支付尤其是远程支付规避政策阻碍。近距离支付方面的情况则更为复杂。一方面,银联为代表的银行系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移动运营商正在激烈争夺行业主导权。双方积极联合设备提供商、下游商户等开展业务试点,并试图应用一些排他性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双方亦在探索可行的合作模式,如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于2003年合资成立了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共同开拓国内手机支付市场。因此,短期内国内手机银行市场的主导模式尚难定论。

二、我国手机银行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链尚不清晰

区别于传统金融服务方式,手机银行的产业链更为庞杂,涉及银行、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设备提供商、下游商户、水电煤气事业部门等诸多利益主体,且任何一方都不足以独立完成产业链的构建。目前,国内已经初步形成银行、电信、第三方支付平台三大阵营的交叉竞争局面。虽然目前各方主推的手机银行业务各有侧重,但多利益主体对行业主导权的争夺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且多种技术标准和渠道并行增加了消费者的选择难度,容易使消费者行为更加趋于谨慎,从而制约行业整体推进速度。

(二)系统安全性令人担忧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手机感染病毒的危险加大,而手机本身的硬件环境有限。制约了对病毒的及时屏蔽与查杀。此外,作为一种直接关系到用户资金安全的金融创新产品,用户本能地会对系统安全性存在质

疑。据3G门户的《2009中国手机银行业务用户调研报告》显示,用户在使用手机银行业务时最看重的就是交易的安全性,占比高达51%。

(三)系统兼容性差

目前,国内各主要商业银行均推出了自主品牌的手机银行,但各行独立开发带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而很多消费者往往在两家或两家以上的银行都开有资金账户,系统兼容性差影响了用户的操作体验,增加了资金调度成本。

(四)农村地区推广乏力

相对于印度、肯尼亚等发展中国家,我国对广大农村地区手机银行业务的推广相对乏力。截至目前,除广东珠海农村信用社、江苏姜堰农村合作银行等进行小范围尝试外,我国手机银行的试点推广活动多集中在东部发达城市地区。我国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匮乏、农民资金多小额分散,导致推广成本相对较高,收益性差,国内大型银行或移动运营商缺少开拓农村市场的内在动机,而中小型涉农金融机构往往资金和技术实力都十分有限,难以与运营商达成协议推出自主品牌。

三、国外经验借鉴与对策建议

(一)明确行业发展模式

鉴于我国现阶段跨行业监管水平有限,金融系统内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尚未改变。若电信系统或第三方平台深度介入金融活动将进一步增加行业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实施、评估难度,从而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而银行系统具有成熟的资金管理和网上银行推广经验,且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理财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因此,现阶段建议实行以银行为主导的手机银行模式。

(二)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构建

建议将银行系统作为手机银行产业链的基础部门,用户及下游商户需与银行建立直接的账户关系,移动运营商及第三方支付平台则致力于支付渠道的拓展与维护。在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的手机银行业务中,鼓励银行系统在查询、支付等基本功能外,开发提供理财、小额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功能,维持银行目前的主导地位。在手机支付方面,确保大额资金通过银行账户直接支付,小额资金可通过向智能芯片卡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充值的方式进行日常支付,同时需合理制定“手机钱包”、智能芯片卡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移动支付的每日交易上限及账户余额留存上限。

(三)提高宣传针对性,保证系统安全

当前各行推出的手机银行在身份验证、密码保护等方面应用了多种保障手段,用户对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担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陌生,通过积极的宣传、讲解、免费体验活动可以部分消除用户对安全性的顾虑。另一方面,随着手机银行的日益普及,手机诈骗、病毒程序干扰等非法活动也将更加泛滥。对用户资金安全构成威胁。相关各方应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前沿及用户在应用中的问题反馈,及时进行系统升级或方案调整,必要时应对用户进行风险提示,规范操作程序。

(四)加强支付及信用环境建设

首先,不断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支付环境,完善手机银行系统兼容性。可借鉴央行“超级网银”系统建设经验,在未来适时建立手机银行互联系统,减少手机银行跨行转账成本,为用户提供操作便利。其次,应进一步加强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提高个体信用评价指标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数据采集范围和应用领域,增加市场参与个体的违约成本,净化市场环境。

(五)加强在农村地区的推广力度

为提高各方开拓农村市场的积极性,国家层面可对各利益主体进行适当引导或经济补偿。鼓励各方开展深入调研,结合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需求,打造具有针对性的手机银行品牌:选取有一定民营经济基础的地区进行试点,及时总结、梳理业务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用户建议;选取资质较好的电信缴费网点、连锁超市等作为银行的商,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为保障交易安全,初期应对用户在点办理现金存取业务进行严格的额度控制,并进行登记备案。为保证机构经营合规性,银行需对其进行业务培训并进行日常监督鼓励运营商加强与涉农金融机构合作,切实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和覆盖率。

篇9

1.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大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模式基本都是逐级管理,现在各高等学校中均由二级院系组成,院系中设有多个班级,每个班级都有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进行组织,实施和指导,同时,班团干部协助辅导员对班级日常事务进行处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大学生群体主要以“90后”“95后”为主,基本都是独生子女,部分表现性格高傲,不注重沟通,不愿参与集体活动,这都给学生工作增加了难度。同时,高校教育发展也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逐步向大众化转变,造成了学生人数的大规模增加,但辅导员的人数却不能及时跟上,甚至出现严重滞后的现象,这样就给原本复杂的学生管理新增了更大的难度。

2.高校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不在有固定的教室,也没有班主任的刚性约束和管理,上课、自习和课外活动主要靠自觉。对于自我约束性不强,自控制能力差的学生来说,很难适应新环境。同时,很多大学教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不需要再进行学习上的督促,教师也都忙于科研和自身事务,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还有部分教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好的学习氛围等方面还有待完善。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但相应的学风建设系统工程并未同步发展,学风建设管理体系不完善,相应措施更新或修订不及时,相应的筹划和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另外即使学风建设的制度完善,但由于主客观的影响因素并没有真正将这些管理制度完全落实下去,导致学风建设收效甚微。

二、促进学风建设的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及宣传,让精细化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组织辅导员学习精细化管理相关材料,让辅导员弄清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逐步出台精细化管理相关方案。开展“学生精细化管理”大讨论,全体辅导员、班干部和学生会全体成员共同参加讨论。讨论针对本院学生工作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学生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2.建立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以点带面,探索学生素质培养体系。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引导方法。比如在新生报到之前,即将新生报到接待、宿舍教室安排、体检、入学教育等环节安排妥当,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安排到位,在新生入学过程中各步骤有条不紊,整体迎新工作忙而不乱。随即开展针对新生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使新生一入学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保证新生能够迅速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

3.合理利用新媒体信息手段,积极探索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化通信手段信息,对学生思想动态进行及时的正确引导。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同时完善学生的电子档案信息,将学生个人的基本信息、在校期间奖惩情况、学生的贷款情况、党建信息、活动信息、学习成绩、卫生成绩以及各项检查评比结果等建立电子档案并及时更新,使其比纸质档案能够更加方便快速查询、帮助老师随时掌握学生动态。

4.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生入校时就对每位学生和学生家长做好引导和教育,在新生报到时以书信的形式明确告诉家长学校的学籍和纪律方面的主要规定,建立学院和家长共同教育的机制。

5.在入学教育中重点对学籍管理规定、学位授予规定等为学生详细解读,要求每一位学生认真学习相关规定的细则,明确学校的纪律。通过专业介绍、学习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专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引导每一位学生自大一开始就结合自己的所学专业和自身特点,树立人生目标和学年学习目标。

6.建立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班干部为委员,共同关注班级学风建设、关心班级学习状况;明晰班委会成员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责任分工,班长和学习委员承担班级学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发挥团学组织在新生班级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依托学生会学风建设部开展学习帮扶活动。

7.通过班级集体晚自习、班内学生轮作学术报告和英语模拟考试等形式,通过集体化的学习方式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和学习风气;同时,各班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课程学习讨论活动,促使广大新生迅速适应高等教育知识接受模式。

三、将学风建设常抓不懈、全面推进

1.将学风建设专项工作与学院日常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抓,形成常态。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注重氛围的渲染及宣传工作,做到各项工作全面向前推进。

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在低年级设立“学业导师”。督促和协调全院教职员工积极参与到学风建设重点工作中来,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要求每人必须按专业特长担任相关专业学生的学业导师,做好学生的专业指导和学业困惑解答,每周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不少于两次。

3.由表象性约束向内在性驱化。通过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强化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工作。一方面以课堂为依托,抓好上课纪律,向课堂50分钟要成绩,绝不虚度每一分钟。常抓不懈,努力使我院旷课率、挂课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将学风建设工作的重点由监察学生迟到、旷课、早退、夜不归宿等表象性约束,向引导学生积极转变学习态度、提高自控力等内在性驱化转变。同时积极发挥人文特色,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第二课堂丰富多彩、和第一课堂相得益彰。

4.细化工作方法,将学风建设落到实处。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进一步将学风建设深入落实到全院每一位学生身上,使每一位学生切实受益。对大一学生要要继续做好养成性教育,从晚自习,学术交流、模拟考试等集体学习活动开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对大二年级,以英语四级考试为主线,通过制定学年学习计划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对大三学生开展相关的就业、考研动员和经验的交流等活动,使大三学生依据其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选准方向,确定就业、考研的基本定位。对大四学生,特别是考研成功和就业去向较好的学生要积极利用,组织大家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让同学切实体会到学风建设的目的之所在,真正让学风建设的成果惠及到每个学生。

5.合理搭建平台、建立激励机制。积极合理搭建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等平台,切实做好实践育人工作,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提升,有效促进学风建设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做好推优树模工作,结合量化考核办法,建立激励机制,在全院召开学风建设总结表彰大会,对学风建设过程中表现突出、有明显效果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四、从学风建设探索学生素质培养体系

1.从新生入学到毕业生就业建立一套完整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针对不同年级特点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和引导方法。比如在新生报到之前,即将新生报到接待、宿舍教室安排、体检、入学教育等环节安排妥当,辅导员和学生干部安排到位,在新生入学过程中各步骤有条不紊,整体迎新工作忙而不乱。随即开展针对新生的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等,使新生一入学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保证了新生能够迅速融入并适应大学生活。对在校生的管理努力从细节抓起,例如不准穿奇装异服;不准带早饭去教室等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通过一个个小小的要求,推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严格落实学生外出请销假制度,杜绝失联、不假离校、假满不归情况发生,掌握学生动向性信息;坚持双休日及节假日值班制度;认真如实做好周末晚点名工作;做好学生矛盾排查、学生安全隐患排查、对学校管理服务意见收集、少数民族、有学生的信息统计和关注工作。健全完善班级安全员制度,通过安全员、辅导员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认真排查隐患、化解矛盾。针对电信诈骗、校园诈骗、传销、兼职黑中介等常见骗术通过晚点名、班级例会、深入宿舍、个别交流等方式经常性给学生做安全提示和教育。

3.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管理规章和工作程序,同时从学风建设延伸到舍风建设工作。制定先进班集体考核办法、先进个人考核办法、优秀团支部考核办法、先进宿舍评比办法、团委及各学生组织章程及考核办法;制定辅导员例会制度、辅导员值班制度、学生会值班制度等,使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在制度落实上,从学生思想上做工作,使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将宿舍当作自己的小家,调动学生宿舍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坚持宿舍定期大扫除制度,对扫除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并限期整改。结合学校勤工助学工作,成立学院宿舍舍风建设督查小组,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对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纠正。充分发挥宿舍舍长的作用,建立舍长负责制,以抓好舍长带动宿舍文化建设和宿舍卫生工作。

篇10

[论文关键词]电子商务 网络交易 安全防范

[论文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交易安全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网络交易安全为研究对象,分析网络交易存在的漏洞和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对电子商务和网络交易安全相关领域的研究起到借鉴和帮助作用。

一、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到信息化时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交易已经渗透到金融、证券、物流市场等各个领域。网络交易安全作为人们进行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电子商务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及时分析网络交易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并进行安全防范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网络交易存在的漏洞和隐患

(一)人为因素隐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普及,我国的网民人数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互联网就象一把双刃剑,在方便消费者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部分网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缺乏,社会经验不足,疏于防范,网上购物被骗时有发生,致使个人蒙受了经济和精神损失。部分网民法律和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在网上购物受骗之后,也没有及时报警,致使某些非法网站有恃无恐,一直长期存在。网民个人相关知识的缺乏、法律和安全意识不强是网络交易存在安全隐患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技术隐患。计算机病毒,各种木马程序,通过互联网或者系统漏洞进入用户的计算机系统并泄露用户信息。各种钓鱼网站和密码破解软件给网民使用的网上银行帐号带来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自身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创建虚假电子商务网站对消费者实施欺诈。尤其是很多不法网站使用服务器进行网站管理,不断改变其服务器IP地址,这些都给网络交易安全带来技术上的隐患。

(三)不法网站带来的隐患。在各种电子商务网站中,不法网站也隐匿其中,有的甚至大行其道,而且形式多样。有的网络店铺没有进行备案,只是购买了域名地址,存在无照经营行为;有的网络店铺虽然进行了备案,但从事超越其营业范围的经营活动;有的网络店铺存在网络虚假广告。一些不法网站往往以低价吸引消费者。由于网络交易存在一定的虚拟性,买家很难通过其网页的外观或域名地址判断网站的真实性,从而给进行网上交易特别是买家带来安全隐患。

(四)制度漏洞带来的隐患。当前,由于大多数网络店铺门槛低、投资小,立法不健全,给了一些不法分子骗取不义之财的机会。在网络监管方面,存在一些采用不真实的材料进行备案或没有进行备案的非法网站。金融方面,虽然我国在办理和使用银行帐户时采用了实名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漏洞。很多不法分子就利用法律和制度漏洞来办理网络店铺、银行帐号、联系方式实施诈骗活动。由于该类不法网站地址、银行帐号和联系方式的不可靠性,工商部门在处理相关纠纷时,很难确定卖家主体。银行部门也无法及时对此类店铺银行帐号进行冻结。网络监管部门接到买家投诉时,往往采取封掉不法网站的IP和域名地址。而部分不法网站经营者往往使用服务,或通过很小代价又重新获得新IP地址和域名地址,将网站页面和部分内容进行更换,继续欺骗消费者。我国公安机关受地域管辖权的限制,而网络交易存在虚拟性和地域的不确定性,及时破获此类案件也比较困难。因此,相关法律和监管制度的缺陷,不能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网络交易给买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损失。

三、网络交易安全相关防范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与宣传,提高网民安全防范意识。由于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网络交易方面的安全教育和宣传,网民也应该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在网上购物时,应尽量选择一些信誉比较好,专业性的电子商务网站,以免上当被骗。购买物品之前,要对商家的信誉进行仔细辨别。包括商家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网上评价等。一般不法商家网络店铺资料不全或比较模糊,而在自身的购物网站上发表一些虚假的评论信息。这时网民可以通过百度,搜搜,google等搜索网站来查询该商家的相关资料,以利于进行辨别。可以通过比较不同的网上商户,切勿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网上购物付款时,最好是货到付款,检查没有质量问题后支付。或者通过使用支付宝,百付宝、网络购物支付卡等第三方支付来完成交易,避免给买家带来财产损失。买家完成交易后,应当保存相关交易记录信息。如发生质量问题进行退换货时,这些记录会非常有用。

(二)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措施。很多网民缺乏计算机安全的相关知识,防病毒意识也比较淡漠。随着计算机病毒的肆虐,有的钓鱼网站使用了木马程序或者病毒变种,如“网银大盗”、“灰鸽子”等,冒充合法站点,盗取用户的个人资料、银行帐号和密码、交易号、交易金额等信息资料。这样网民在进行网上交易时,会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因此网民需要掌握一些必要的计算机安全和防病毒知识,选择安装正版防杀病毒、防杀木马软件,并进行及时更新升级。应定期对计算机进行全面杀毒,确保计算机终端安全。进行网上交易时,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提高安全级别。要从正规机构的网站下载网上交易软件,尽量避免在网吧等不安全地方的计算机上进行网上交易。这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三)选择合理的网络交易交付手段。网民在网上完成交易进行支付时,一般有汇现金、转帐支付、信用卡支付、通过第三方中介进行支付等支付方式。在进行网上交易时,如果对方是知名网站,如航空公司,知名公司专业销售网站并进行确认后,买家可选择通过网上银行或通过邮局汇现金来进行支付。而信誉度不高的网店,买家应尽量避免直接汇现金或通过转帐支付,而应该选择支付宝、财富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避免付款后不见货,给买家本人带来财产损失。

(四)健全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对不法网站的整顿和打击力度。对于层出不穷的网络交易纠纷和案件,应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电信、银行、工商、公安、网络监管等部门的协调。对网络店铺的建立和运营,应有权威的认定。不仅对网络店铺的银行帐号、联系方式、网络地址、经营地点等信息,有详细的备案,还要完善网上店铺的信用评价体系,尽快建立网络交易监管体系,规范网络交易行为。同时,建立专门的网络警察,对网络交易纠纷和出现的不法行为进行查处和侦破。加强对不法网站和网络店铺的整顿和打击力度,对于从事网络诈骗的网店,应及时进行暴光,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总结和展望

总之,网络交易安全是人们进行网上购物和网上支付的重要保证。随着人们对网络交易安全的重视、网络交易支付手段的完善和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网络交易会更加规范,电子商务和相关产业会更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2004-05-01.

[2]路坦,中国电子商务的支付问题研究,北京邮电大学,2006-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