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能源发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新能源发展总结

篇1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文献综述 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前提下,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相配合、产学研相结合,政策的制定和技术的发展相同步,基础设施建设相协调的研发体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而一些学者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李廷洪(2013)认为新能源汽车其发展要依靠传统汽车产业的基础,我国虽然传统汽车销售量和保有量均居世界前列,但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和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这无疑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李大元(2011)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核心技术瓶颈突出,整体研发水平还不高,尤其是以电控系统为代表的核心技术缺失制约了产业的发展。林琳(2011)的研究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尚未建立系统的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标准,仅仅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测试、性能、安全稳定等反面的相关规定,技术标准不统一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制约因素。王海峰、田雪萍(2013)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如充电桩、售后服务点等存在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普及。符贵兴(2013)认为政策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虽然政策支持的力度看起来很大,但政策的时滞性、地方保护主义等都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程振彪(2010)还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态,存在浮躁之风,科研人员投入相对较少,地方保护主义、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过热产能过剩的问题都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篇2

一、我市新能源公交车现状

年我市城区共有公交车2910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2000辆,占68.7%。年我市新购天然气公交车400辆。天然气公交车数量达到2400辆,在城区范围内,天然气公交车占比达到了75%以上。目前公交系统拥有加气站6座,电力系统建有充电站一座。

近年来,我市下大力气更新购置天然气公交车,2009年安排资金33738万元购置公交车600台;年安排资金12280万元购置公交车302台;年安排资金23500万元购置天然气公交车400辆。正在建设的南位停车场概算资金为8665万元,目前已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预计2012年“五一”前完工。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政府要统一规划,协调行动,把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与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政策性资金支持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规范运作,依法经营,保障新能源汽车正常运行。

2.循序渐进,示范带动。按照“积极推进,稳步实施”的要求,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城区90%以上的公交车分批次替换成新能源公交车。建立健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运营组织管理、政策支持和技术服务体系,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主要目标

1.积极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实现公交由传统能源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变。年城区新能源公交车数量达到75%以上;2012年达到80%以上;2013年实现新能源公交车达到90%以上的目标。

2.加快供能设施建设,保障新能源汽车供能需要。配套建设4座综合场站(包括综合楼、加油、加气、充换电、车辆维修、停车等)、5座始发站和3座简易加气站。在现有一座充电站的基础上,进一步规划完善充电设施建设,逐步实现供能设施便利化和网络化。

三、工作步骤

(一)实施方案制定阶段(年上半年)。根据《省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省政府备案后组织实施。

(二)供能设施规划和建设启动阶段(年上半年)。与新能源汽车运营需要相匹配,做好供能设施规划,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启动供能设施建设。

(三)示范应用阶段(年7月-2013年7月)。采用新增、正常更新、提前更新等方式,在公交系统逐步加大新能源汽车投放数量。同时加快新能源公交车供能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快速便捷、标准统一的供能设施网络,保障新能源汽车加气及充换电的需求。

(四)总结评估阶段(2013年下半年)。我市要对新能源汽车应用进行认真总结评估,对三年来新能源公交车运营的效果进行分析总结,迎接省政府对我市新能源汽车应用进行评估验收,为我市新能源汽车进一步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供能设施的建设与运营

(一)调整新能源车辆结构,增加购买新能源汽车力度、增建配套设施以便达到《方案》关于新能源车比例的要求。按照省政府《方案》,年、2012年、2013年示范城市公交车新能源汽车比例分别达到75%、80%、90%计算,我市要加快调整车辆结构,增加购买新能源汽车力度。年到期报废柴油车128辆,相应购买更新天然气车400辆,主城区实现营运车辆总量达到3182辆,其中天然气车总数达到2400辆,年内实现新能源车比例75%以上(达75.4%)的目标;2012年需报废柴油车250辆,年内购置新能源车450辆,实现营运车辆总数为3382辆,其中新能源车总数为2850辆,可实现新能源车80%以上(达84.3%)的目标;2013年报废柴油车250辆,购置新能源车450辆,实现营运车辆总量3582辆,其中新能源车为3300辆,可实现新能源车90%以上(达92.1%)的目标。

根据以上测算,-年需累计报废柴油车628辆,购置新能源车1300辆。

(二)供能设施建设。按照国家公交始发站停车场规划建议标准200M2/辆,需要63万平方米用于车辆停放,缺口达40多万平方米,远不能满足车辆停放的需求。目前2087部车辆是靠租用、借用的43个停车场地和在城区道路两边临时停放的,由于场站不足给运营生产带来很大困难。为保障公交运营生产及可持续发展,改善广大市民的乘车及换乘条件,拟建设公交场站、油气站方案如下:

在三环周边规划建设公交综合停车场及始发站,各有关县(市)、区用地不少于100亩。先期建设公交综合场站4个、始发站5个,共计9个场站。其中长安区3个、裕华区2个、新华区1个、桥西区1个、高新区2个。在二环周边建设加气站3个,占地面积各20亩。

(三)充(换)电站设施建设方案。我市现建成一座充电站——位同充电站,建筑面积约2230平方米,规划建设规模为10台直流充电机和4台交流充电桩,一座综合楼和其他相关辅助设施。年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规模为5台直流充电机和3台交流充电桩,一座综合楼和其他相关辅助设施。公交车充换电站设施的建设,将根据电动公交车发展情况、运营数量、运行线路起始站点、停车场的位置,以及预留的占地面积,适时建设电动公交车充换电站。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市政府成立市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由市能源办副主任兼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相关部门人员兼任。具体负责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的组织、协调、推进和监督考核工作,制定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方案、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准入政策及管理办法等工作。办公室定期召开会议,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设想等。

(二)政策及资金保障。

一是落实好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扶持政策;二是积极争取省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三是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支持新能源公交车项目建设和开展试点推广工作。

(三)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组织开展供能设施建设前对周边交通影响的评价,达到充电车辆数量、停放出入与周边道路条件相适应,保证交通安全畅通。

六、组织实施及职责分工

市发改委牵头负责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的组织、协调、推进和监督考核工作,制定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示范工程总体方案、供能设施建设和运营准入政策及管理办法。市交通局负责指导城市公交系统新能源汽车运营及维护,根据省、市下达的考核任务,制定年度更新替代计划及方案并负责落实。市财政局负责制定和落实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与市交通局沟通衔接,参与年度更新计划的制定及资金的落实,并负责争取省补助资金的协调沟通。市规划局负责指导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规划的有关工作,落实场站规划选址及有关手续的办理。市国土局负责依据规划选址,做好供地办理的相关工作。市科技局牵头争取全国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指导和支持新能源汽车及供能设施的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动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市建设局负责指导协调天然气加气站施工过程中的审查、监督及加气站燃气经营许可等工作。市消防支队负责指导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建设的消防工作。市安监局负责监督新能源汽车供能设施安全生产工作。电业局根据公交场站的建设和运营线路,负责指导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的建设。市公交总公司负责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运营、场站建设,与规划、土地部门衔接,做好市区与组团县交通枢纽规划和建设,实现城市快速交通接力;安排好电动汽车运营线路,做好司乘人员培训;积极探讨加气站及场站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减少财政负担。各有关县(市)、区政府负责本辖区内新能源汽车项目建设、应用推广、场站选址、供能设施建设中有关土地、规划协调工作及拆迁补偿等工作。

篇3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研究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的战略型新兴产业之一,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为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升级,2012年政府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规划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对于缓解能源和环境压力,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完成了产业化起步阶段的任务,基本建立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示范作用影响巨大。进入“十三五”建设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面对成本过高、基础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核心技术受限、政策漏洞等问题,我们仍肩负重任,在“十三五”期间不断改良技术、改善现状,推动市场发展,实现汽车产业的成功转化。

1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

1.1 财政补贴

2015年重庆市出台《重庆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暂行)》。每辆新能源汽车获得16万元的补贴,共计1000辆,其他新能源汽车按照国家补贴标准1∶1给予补贴,共计2000辆。由于地方政府的补贴力度较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大量补贴,市面一度出现“骗补现象”。以重庆力帆为例,其申报2015年度新能源补贴中,有1353辆车电池芯数量小于公告数量,1328辆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2017年2月工信部在官网上公布了因骗补而对7家车企的行政处罚书,7家车企因骗补上“黑榜”,其中重庆有2家。

1.2 个人购车优惠

就个人而言,凡购买属于我市新能源汽车优惠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不仅能享受国家的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而且能优先获得货车通行证,相关部门将依据载货汽车限行管理规定,对应用在物流运输等行业的新能源车辆优先核发相应货车通行证。这项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吸引从事快递运输及邮政的相关人员前来购买新能源汽车。

1.3 企业购车优惠

对企业而言,我市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均可享受两大优惠政策――减免增值税和减征企业所得税。本土新能源汽车企业和生产关键零部件的企业提供技术转让、开发、咨询及相关服务的,免征增值税;经认定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据重庆统计局统计,截止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在全市范围内的应用总量达到3025辆,包括客车1208辆、物流车1063辆、乘用车754辆。其中,公交车的“快速充电,定线运输”模式成为重庆首创,并被推广应用到全国近20余座城市,新能源公交车销量占全国1/3,位居榜首。2016年6月,两江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重庆)有限公司与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携手成立重庆两江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重庆地区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现在,重庆两江新区已经达到了完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平台的基本目标,主要由纯电动、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三大部分构成,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体系框架并且拥有了评价和测试新能源汽车的能力。这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如此,即便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迈进了一个新的阶段,但结合新能源汽车市场与消费者的未来供需,要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将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1 基础设施有了长足发展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需要建立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截至2016年12月底,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完成充电终端项目立项269个,充电终端共4088个,其中已经建成终端1336个。在投用的充电终端中,都使用了特来电首创的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该系统具有“无桩充电、无电插头、群管群控、模块结构、主动防护、柔性充电”等特点,放在世界充电技术中,也处于领先水平。

2.2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尚不成熟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关键零部件产业链尚未形成,核心零部件还需要大量进口,因此,新围绕新能源概念的相关产业链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重庆市依托强大的传统汽车产能,具备较强的生产能力,但还存在产品整体档次偏低、核心零部件本地化配套不强的问题。

2.3 研发投入全国领先,但国际水平落后

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水平尽管在全国领先,但相比国外,还有较大差距。以动力电池为例,中、日、韩三国的供应量在全球占90%以上。但我国的动力电池供应量仅仅占三国总量的20%不到,问题根源在于产业分散,研发投入不够集中。

3 促进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创造良好投融资环境

立足于《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发挥重庆市汽车工业城市的优势,制定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借助政策优势拉拢各类汽车企业和投资商进驻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生产、销售等环节。

3.2 迅速建立行业标准和技术战略平台

政府应成立专门负责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部门,不断推进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以及改进工作,重点保护以研发技术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并且需要在整车制造和零件制造方面制定严格标准,成立专项组根据此标进行检验,由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

3.3 加快形成新能源汽产业链

成立专业化的汽车工业设计产业园,对本市独立自主研发的零部件企业投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关措施鼓励企业尽量采购本地汽车的零部件产品,以便促进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 培育和改善重庆市本土新能源汽车消费环境和商业模式

调查收费不合理现象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取消不必要的购买审批手续,简化购买流程;联合财政局出台政策降低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吸引消费者购置新能源汽车;规范整车和零部件销售市场秩序,打击为牟取非法收益而造成的骗补现象,最大限度地保护新能源汽车产品和知识产权。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布局的新形势下,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通过合理引导,实现产业质与量的相对平衡,在推进传统汽车持续发展的同时,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效推进全市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参考文献

[1]向丹.重庆市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13):119-120+135.

篇4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美国新能源产业;七大战略产业;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2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阶段的金融支持

2008年的金融海啸把全球经济带入了灾难的深渊,世界经济由此步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全球竞争环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加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对科技制高点的争夺,选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的竞争优势。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以往新兴产业并不相同。那么,究竟什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研究现状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特征的界定尚无统一定论,许多专家学者根据自身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理解有着不同的结论。2009年11月3日,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概念,即,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包含“战略性”及“新兴性”特征,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绝不是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这两类产业特点的简单加总,战略性产业的特征需要从更深的层次去考察和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有以下特征:1、战略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目标的体现。2、创新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3、导向性。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4、长远增长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且长远。5、风险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诸多的不确定性。6、动态可变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内容和领域不断更新。7、可持续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了资源友好和环境友好的理念。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阶段。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提出的时间还较短。在实践上,该产业现阶段还处于一个学步阶段。因此,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正式提出作为起点,自该时间点至今,战略性新兴产业都处于开始发展的阶段,即“初期”,仅从产业发展周期的形成期和成长期两个阶段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的具体分析如表1.1所示。

表1.1

接上表

二、以美国新能源产业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金融支持

21世纪以来,美国政府开始将能源政策的重点从保障供给转向节能降耗、发展新的可再生能源。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国政府更是认识到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一)对新能源产业在形成期的金融支持

1、美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财政支持。

美国将新能源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美国财政对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的资金支持增长了27%、87%和118%。2007年,美国对新能源的财政支出达12.08亿美元。

2、美国政府提供税收优惠。

美国政府明确规定非营利性的科研机构免征各项税收;为企业鼓励技术研发投入,美国对企业的研发费用实行“费用扣除”和“减免所得税”的双重优惠。此外,《2009美国复苏和再投资法案》对纳税人符合条件的用于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制造、研发设备的安装、设备更新和产能扩大项目,都可按照设备费用的30%给予投资税抵免。

3、美国政府提供补贴。

2009年,美国政府对于生产可再生能源的企业或项目给予直接的补贴,补贴项目达5000个。美国各州政府也出台相应的补贴政策,加利福尼亚州2009年出台了强制光伏上网电价,对新型储能资源供应商提供每瓦2美元的补贴。

4、美国政府协助拓宽新能源企业融资渠道。

一方面,政府为新能源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例如,2009年,为满足新能源、智能电网和传输基础设施、燃料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融资需求,美国联邦政府对其提供 60 亿美元的贷款担保。另一方面,政府鼓励和引导风险投资机构进入新能源产业。政府相关机构出资组建风险投资机构,对新能源产业进行投资,起到了引导其他风险资本的作用。

(二)对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金融支持

1、传统银行体系金融支持。

美国以其发达的金融市场著称。其中,银行体系主要包括8000多家商业银行、储蓄与贷款银行和1700多家信用社。美国的银行体系对于新能源产业在成长期的融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摩根大通银行(JP Morgan Chase Bank)2010年共为可再生能源产业融资12亿美元,其提供的资金占风力发电总装机量资金额的16%。

2、证券市场金融支持。

美国的证券市场层次清晰,结构合理,能够从不同的层面上满足各类企业的融资需求。证券市场是新能源产业和环保产业的重要融资渠道。相应地,美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包括投资银行、金融控股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信用等级评估机构等,它们都为新能源产业的融资提供了便利。

3、政府直接投资。

美国政府不仅对新能源产业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担保支持,美国政府还向新能源产业项目给予了大量直接投资。2010 年,美国低碳技术的研发费用占美国能源部总预算的25%。未来10年内,美国政府在可再生、可替代能源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

4、风险投资。

除了政府扶持及传统的市场融资之外,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融资模式,如吸引风险投资资金( VC) 等。但是,从总体上看,风险投资仍不是美国新能源产业融资的主要来源。以2010年为例,除了太阳能外,其他能源中的风险投资都不及10亿美元。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初期的金融支持

(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七大产业,即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和新材料产业。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阶段分析

根据李媛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技术、需求、投资、市场规模这四个方面对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所处的产业周期阶段进行的具体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则基本处于成长阶段。具体分析如表3.1。

表3.1

影响因素 节能环保 生物 高端设备制造业 新材料 新能源汽车 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能源

技术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熟 成长 成长 形成

需求 形成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投资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市场规模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总结 成长 成长 成长 成长 形成 成长 成长

(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

1、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金融支持。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总体处于形成阶段,目前以研发创新为主,产业规模不大,但增长潜力较大,需要更有力的投入和政府扶植政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完善财政补贴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存在技术不成熟、生产规模小、单位成本高的问题,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补贴范围。(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在调整和完善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的过程中,应坚持以间接优惠为主、直接优惠为辅的原则。(3)加大政府采购的力度:政府应制定鼓励优先购置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优惠条款,同时,应出台更为明确的实施标准和操作细则,依照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的原则,积极支持单位优先采购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并逐年提高采购量。(4)拓宽新能源汽车融资渠道:在金融政策方面,鼓励建立以政府信用、投融资实体为平台,以新能源汽车企业债券发行为手段的创新性金融信贷体系。新能源汽车厂商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境内外上市、吸纳民间资本和自有资金积累等方式,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其他六大产业的金融支持。

节能环保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这六个产业目前处于成长阶段。这是由研发向产业化转换的关键时期,产业化取得一定进展,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也有一定突破。主要有以下金融支持策略:(1)加大商业银行的信贷支持力度。首先,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的资金投放。其次,商业银行可针对企业不同特点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再次, 商业银行对重点企业可采取银团贷款模式加大信贷支持。然后,积极创新担保方式, 完善产业贷款担保机制。最后,加强对产业的信贷风险防范。(2)建立专为产业发展提供资金的政策性金融组织。第一,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的作用。第二,创建政策性投资开发专业公司。第三,创建政策性担保公司或保险公司。(3)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与产业投资基金。(4)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引导作用, 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充分利用主板市场融资, 优先支持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的企业上市融资。其次,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优先核准符合发展要求的企业和建设项目发行债券。再次,建立相关产业源创业板市场。最后,加快发展与产业技术开发相关的风险投资, 建立风险投资机制。(5)推进与产业相关的金融资源创新,实现产业和金融创新的双赢。

综上,我国应根据格个产业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金融支持策略,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树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与培育研究[D].南开大学,2012.33-55.

[2]陈爱雪.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3.

[3]张家睿.美国风险投资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发展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4.

[4]史丹,夏晓华.新能源产业融资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3(7):23-43.

[5]姜棱炜.战略性新兴产业初期融资模式及其效率评价[D].南开大学,2013.34-39.

[6]吴军瑶.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23-39.

篇5

关键词:道路载运工具;内燃机汽车;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载运工具是使运输对象空间场所移动成为可能的主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物体运输的工具和载体,包括车辆,船舶,集装箱等。现如今道路载运工具作为人类运输工具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运输特性,种类也很多,从运用能源上分为内燃机汽车,燃气轮机汽车,还有现在提倡的新能源汽车等。本篇论文就此分类逐一分析并总结出现代道路载运工具的发展方向及趋势。

1 内燃机汽车

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已经电子技术在汽车制造行业的广泛应用,汽车内燃机的水平得到了飞速进步,随着我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我国也成为了世界汽车内燃机制造大国。内燃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机床、石油、钢铁、化工等很多行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内燃机行业竞争力,进而提高我国的世界经济竞争力。内燃机比其他动力系统有着很多优点,主要表现在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而且内燃机的应用较其他动力机械的广泛程度特别高。目前,内燃机是所有可移动的动力装置的核心,而且当前没有任何一种动力可以替代。内燃机已经发展成一套较为成熟的设计、研发和生产体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人们去提升,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全方位需求,在未来的 10 年,传统内燃机动力和混合动力仍然是重点发展领域。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汽车、船舶、工程机械、农机等领域,而且这种应用是不可替代的。

虽然电动车的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人们对内燃机的效率提高问题更为急切。有数据显示,2009 年,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为 47%,而近两年,已经达到近 52%。这其中,近70%的消耗为内燃机的石油消耗。在内燃机刚刚出现的时候,热效率大约为 12%,2010 年的时候,内燃机的热效率已经达到46%。为了争取更多的新能源动力开发时间,要求我们要努力降低油耗,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大力发展柴油车,增强动力,降低油耗,符合低碳需求。但是,柴油机中的燃油系统、嘴、泵等主要零部件的价格较高,因此,柴油机的制造成本和维修成本较高,而且其油品要求高,供应困难,现在能够供应满足柴油机需求的柴油的城市比较少,因此还需要我们努力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

综上所述,汽车内燃机技术虽然目前有较好的水平,但是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我们一定要下大力度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我国汽车内燃机技术水平,保证汽车内燃机质量,降低成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

2 新能源汽车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的保有量逐年不断增加,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加剧。各国都在竭尽全力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致力于代用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以减轻对石油资源的过分依赖和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问题在交通领域采取的共同措施。近年来各大汽车生产商都加大了新能源的研发力度,以提高自身产业的竞争力;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得以迎战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进而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发展新能源汽车对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够缩短我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的差距,可使我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虽然当前世界各发达国家都在研发新能源汽技术,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基本上与它们位于同一起跑线上,差距不是很大。2)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控制污染和噪音的需要。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给环境带来了破坏,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纷纷制定了相关严格的汽车排放标准,用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因此探寻无污染或低污染的“绿色汽车”成为各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各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乃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民经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的石油资源储藏是有限的,总会有一天会出现枯竭,要大量从国外进口石油,等到世界石油资源出现匮乏时,各国对石油资源的竞争必将更激励,石油在国家安全方面的重要性日益上升,所以减少使用石油资源,发展新能源汽车将会促进我国新能源结构的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新能源汽车可继续开辟我国的汽车市场。我国的汽车工业刚刚发展起来,汽车普及率低,因而在汽车动力系统发展战略选择上有更大的自由度,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方面具有比较优势,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的阻力相对会小一点。

在未来的几年里,汽油和柴油仍然是汽车的重要能量的来源,但传统汽油机的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的近期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技术和替代燃料汽车;中期解决方案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远期解决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

料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完全没有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汽车产业格局。虽然新能源汽车有替代燃料的燃料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多元化技术发展,但是由于现在的技术发展水平,因此寻找多元化的替代燃料(如天然气、乙醇),开发更接近市场的混合动力技术,成为目前开发可替代石油资源的最切实际可行的一步,而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技术仍难取得革命性的突破,难以成为汽车行业近期的发展目标。纵观全局,对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应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创新核心技术,加快建设关键零部件基地,加大对消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激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个崭新的趋势,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它将逐步替代传统汽车成为汽车行业的一个主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一次新的汽车变革,是对汽车工业长足发展的巨大驱动力,它将为节能环保立下汗马功劳,新能源汽车是作为节能减排和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要内容。

3 结论

目前道路载运工具中内燃机汽车还是道路运输的主流组成部分,但是具有一系列的弊端和对环境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由于这些原因,新能源汽车便成为了现在的发展趋势,虽然还有很多关键性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在研究人员的努力下总会逐一攻破。

参考文献

[1]崔胜民,韩家军.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6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环保;道德风险;汽车保险

1.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的现状

新能源汽车增速迅猛,汽车保险改进缓慢。2014年新能源汽车承保量只有24.9万辆,到了2017年突破了170万辆,在短短几年之间新能源汽车承保数量翻了近7倍,这得益于我国目前的法律政策以及环保低碳概念推行,使新能源汽车承保数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的是增加了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设备。随之而来的,其配套产业、汽车售后市场必将面临新的一系列的改革,新能源汽车保险改革也必须进行,设计适合新能源汽车投保的保险险种以及理赔模式。

2.我国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投保时,车便宜,保费贵

在我国目前车险市场中,分为交强险和商业险两大类,其中交强险必须投保,保险费也是根据汽车座位数,排量等因素计算的,交强险的价格基本相差不大。而对于商业险来说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说车辆历年出险次数,车价,车辆型号,车辆用途,等因素,系统会自动计算出优惠系数,通过系统的优惠系数来计算车辆的保费价格,其中有很大影响的是车价,也就是车的官方价格,车价越高的车其对应的保险费肯定会偏高。表1中,是市场上销量比较好的几款新能源汽车。从表中可以发现,新能源汽车经过政府和地方的补贴以后,补贴后价格会便宜10万元左右,在高车价的影响下保费自然会高。然而在保险公司的车型库之中,系统默认的是官方的指导价格。以北汽E150EV为例,此款车型价格在22.08-23.08万元之间,当新能源汽车车主投保过程中,在人保系统中输入此车型,系统默认价格为22.08-23.08万元,而实际情况是,车主享受了国家和政府的补贴9.5万元,实际上车主只支付了12.58-13.58万元,虽然系统中有发票价格选项和约定实际价值,但是车辆约定实际价值只能比系统价格下调20%,也就是系统里可以调整这个车的实际价值为17.664万元,但这与车主实际支付的钱数也有较大差距。

2.2保险险种缺乏创新性,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核心技术、造价、动力来源、维修技术等多方面与传统汽车有较大差距,但是此时车险市场没有相对应险种出现,新能源汽车保险市场有待发展。在为新能源汽车购买保险的时候,仍然是以传统汽车的保险险种进行计算,对新能源汽车车主造成了虽然有保险但是不能得到足额的保障,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易划分责任,进而造成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等一系列后续问题的发生。由于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所以应该改进保险公司现行的理赔模式与保险险种的更新。

2.3新能源汽车缺乏专业性人才,理赔定损易造成纠纷

长久以来,保险公司与汽车维修厂之间一直存在着维修标准化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维修标准的话,保险公司和汽车维修公司之间就容易产生对汽车维修情况的分歧,这个分歧体现在保险公司认为维修公司在报价时比较昂贵、维修时间较长和零配件更换不合理等问题,而维修公司会感觉保险公司对维修汽车的价格压得太低。维修标准化问题就是对汽车维修技术不了解、不熟练,只有对汽车维修技术掌握熟练,对相关配件都了解的前提下才能达成保险公司与维修厂之间的共识。

3.国外新能源汽车保险情况

3.1英国新能源车险制定评级机制核算保险费率

在英国,在车辆投保过程中会根据年龄、驾龄、车型、居住地、行驶里程等等因素来测算新能源汽车的保费。英国的电动汽车保险公司会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服务,而且保险公司的车险算费系统中就有专门的为电动汽车投保的通道,有一些有针对性险种和费率政策。虽然目前英国电动汽车投保过程和普通汽车大致一样,但在英国会有一些补贴和优惠给新能源汽车车主,减少车主的投保负担。一些企业也会为新能源汽车投保时提供优惠政策,与普通同大小的燃油汽车来说,英国更注重汽车的评级。一般来讲,保险评级影响着报废的多少,评级高的车,保费也高。但是,车主的驾驶风险等级在保费厘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业界认为新能源汽车车主的风险等级会普遍低于燃油汽车车主的风险等级,所以说在英国电动汽车保费会比较便宜。

3.2日本依据车龄核算保费并提供针对

日本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形式不同的费率优惠政策,而且补贴的力度比较大,可以分为按比例和定额两种给予优惠。日本的保险公司为新能源汽车提供的优惠是根据政府制定的环保等级来看的,环保等级越高,补贴政策越多,力度越大。日本的优惠政策是根据新能源汽车车龄来看的,车龄上限最高的可以到达37个月而且这些优惠政策只是根据汽车的车龄来看的,别的都不是他的影响因素。环保汽车的定义在不同的保险公司里面有不同的解释和标准,有的保险公司对环保汽车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宽其中包括电动汽车,天然气汽车、甲醇汽车等多种车型;而有的保险公司(如“索尼损保”)仅仅认为电动汽车才是环保汽车。日本目前的环保优惠政策范围比较狭窄,只针对私人家用车。

4.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保险的对策

4.1为新能源汽车制定专属定价体系

裸车价格、使用年限、使用性质及座位数是传统车险定价体系的主要依据,车价高保费价格就相对较高。虽可以再系统中约定汽车的实际使用价值,但是价格浮动不能低于实际价值的20%。汽车技术对新能源汽车风险的影响一定要体现在车险的定价体系之中,因为新能源汽车在某些方面出现概率较高,新能源汽车要有新的车型定价方式,风险与费率相匹配,才能体现出不同车型的风险因素,为新能源汽车计算保费中加入整车结构、动力结构、安全性能、电池种类及电池续航里程等有针对性的费率因子,可以让新能源汽车的定价更精准。

4.2培养专业人才,提高理赔质量

加快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使其技术成熟,做到技术不封闭,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新能源汽车技术。由于新能源汽车更多地加入了一些计算机技术,所以维修新能源汽车也需要懂得这些技术,再有计算机技术的前提下应该有一定的环保材料的了解。所以前期保险公司应该定期组织理赔查勘人员进行该方面的学习,以便于理赔定损人员能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结构以及简单的修复能力,这对事故现场的事故处理以及纠纷的解决都有一定的作用。后期,保险公司应该设置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查勘岗位,让更专业的人处理新能源汽车事故,以及定损,让新能源汽车的事故解决更方便快捷。

篇7

关键词:视角;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0引言

伴随着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深,相关的信息技术现已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出的作用价值已经越来越重要。只有不断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够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新能源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尽管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国际先进技术相对比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对此本文及基于城市视角下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前所现存的新产品研发支出过大、投入冗余、规模不合理以及资源利用率偏低能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1研究意义

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城市视角下开展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研究,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即利用线性组合形式来从多项具备特定关联性的变量内提取有效信息,总结规律。核心内涵即为利用较少的主要成分来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内容,这样不但能够实现降低指标维度数,同时还可获得更多的原始信息。考虑到技术创新的高度复杂性特点,在本次研究中对各项投入产出影响因素进行了列举类比,并展开了效率分析,以期尽可能通过最少的指标来得到最充分的信息。从当前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技术创新效率也影响到技术创新的绩效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还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

2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效率分析

2.1选取评价指标

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的效率评价中,涉及到很多的问题,由于影响技术创新的因素比较多,评价指标的系统过于庞大,对于相关的指标要进行分析和研究,需要通过更多的指标来完成对效率的评价工作。以下分析了两种指标的应用。

2.1.1投入指标

对创新投入维度展开评价,其中具体就包含了参与研发工作的人员、费用等相关内容。和常规性行业存在明显差异的是,汽车行业有着高度的复杂性特点,其中所包含的投入指标不仅包括各项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还有R&D活动企业数与汽车产品开发项目总量。由因为当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创新发展阶段,主要是对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学习,因此主要采用技术改造以及引进经费支出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做出评价。

2.1.2产出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不但选取了一般性产出指标、发明专利以及新产品产值,同时还采用了新产品利润营收来一同对呈现创新经济效益和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转化能力。新能源汽车相较于传统汽车有着更好的环保性特征,在产出方面还应当含括对环保性能的指标评估。

2.2创新效率的方法应用

依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6月21日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6》,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6》对10个新能源汽车主要推广城市技术创新效率进行计算处理。①综合技术效率。在这一方面可发现各城市之间的差异情况较为显著,上海、重庆、南通、哈尔滨分别达到了1.000的综合技术效率。其中具备DEA有效决策单元的城市,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具备更高的效率,当前的生产要素投入及产出配置状态较为理想。②规模技术效率。在此方面可看到上海、重庆、南通、哈尔滨的创新效率达到了1.000,而最低的创新效率城市,武汉也达到了0.966,各城市之间的规模效率差距相对较小。并且规模报酬变动显示为drs的北京与武汉,其规模报酬呈递减发展趋势,这表明产出的增大情况低于投入情况,规模与投入不匹配,产业规模存在过大风险,应适当控制产业规模,将关注的重点放到对产业结构的优化改进方面。基于以上方面的分析表明,综合技术效率相对于纯技术效率值和规模技术效率,要明显低的多,特别是纯技术效率偏低是造成综合效率不能够有效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在今后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过程中应当将技术效率作为重点发展内容。

3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措施

当前一些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投入过大,资源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着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受制于技术无效和规模无效互相作用所导致的后果。单从统计数据方面来分析,各城市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方面所开展的基础性研究相对不足,多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具备独立自主品牌的十分有限。产业规模和投入产出的严重出入性导致效率严重不足,而且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过度投入,所造成的冗余现象也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浪费现象。3.1在政府层面应当进一步扩大投资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同时还应加大对产业发展方向的监管,以避免发生盲目性发展和因为资源配置不当所导致的浪费情况进一步扩大;进一步加强对产业规模调控力度,要能够和创新投入产出规模达到良好的适应性。

3.2从企业层面来看,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除了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同时也要树立起自主品牌意识,加强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可通过财政、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实现跨区域流动,促进城市创新资源与技术的优化配置。最后,从社会层面应积极拓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做好宣传工作,促使在全社会范围内能够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引起广泛关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城市视角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会受到经济、科技、自然资源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影响。而要想实现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就必须要通过政府、企业与社会等各方面的联手,来促进城市间的人才与技术创新交流,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以便最终达到城市间优势互补的效果,取得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蔷,赵雪敏,蒙文川.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应用对能源需求及城市环境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7(13):135-137.

[2]孙正良,江帆,虞力英.新能源汽车发展对城市交通管理的影响[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34(06):108-113.

[3]李守伟,朱瑶.合作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16,35(11):137-144.

[4]聂凯,谢丹凤,李巍.新能源汽车城市物流碳排放模型的构建与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09):134-140.

篇8

目前国内很多地方都在建设发展新能源产业基地,其中一部分起步较早的新能源基地已形成相当规模,如河北保定和江苏无锡的光伏产业、天津的风电产业等。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好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品牌聚焦发展、培育本地龙头、外部引进发展、基于技术优势或基于资源基础等。

保定:聚焦发展,打造品牌

对于新能源产业起步较早,有一定产业基础、优势产业和影响力的地区,可以通过“聚焦发展,打造品牌”的模式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和区域影响力。其中聚焦发展体现在聚焦新能源某一领域和在区域上集聚发展;打造品牌是指打造具有区域特征和影响力的地方新能源产业品牌。

河北保定从2006年就开始培育光电、风电、生物质发电、节电、储电、输变电六大产业,依托保定国家级高新区新能源与能源设备产业基础,打造新能源聚集区“保定中国电谷”。保定中国电谷已建立以风力发电、光伏发电、输变电、新型储能、高效节能、电力自动化为核心的新型产业体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能源与能源装备的制造基地和要素集聚区。

保定中国电谷的发展和区域新能源品牌影响力的形成受到国内外的众多关注。近年来,保定中国电谷先后获得多项国家级政策平台支持,成为国家认可关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平台。保定市也凭借新能源与能源装备产业优势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列为“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首批启动的两个城市之一。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的启动,进一步提升了保定区域新能源品牌在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

无锡:政府培育,龙头带动

无锡市是江苏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城市之一,无锡市重点建设以无锡尚德为中心的无锡新区光伏产业园,采取了政府进行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进行项目建设,社会资金投资园区商业配套的模式。同时,促使整个园区内形成包括硅片制备、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多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控制器、逆变器、太阳能转换设备和发电系统等相关企业组成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无锡市的经验可以总结为政府培育、龙头带动的发展模式。无锡市紧跟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出台配套的产业促进政策和措施,重点培育本地龙头企业。并以龙头企业带动行业发展,招商引资,完善产业链配套,以及加强园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无锡市以无锡尚德太阳能为龙头,重点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是光伏产业,目前,无锡市光伏产业产值已经超过了全市新能源产业产值的80%。

天津:外部引进,集聚发展

天津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城市,雄厚的机电工业实力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发展奠定基础,天津港是世界第五大港口,符合新能源大型装备(如风电装备)对海运和临港制造要求。天津通过优化产业政策,引进国内外一流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带动了天津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在天津市的区域集聚发展。

以风电装备制造为例,天津风电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聚在滨海新区。天津通过引进世界一流风电企业及国内风电主机巨头,带动了天津风力发电产业的迅速发展。截至2010年,天津已有风电整机企业7家,叶片企业9家,齿轮箱企业5家,发电机企业2家,控制系统企业3家,其他配套企业20家,形成从风电整机机组到叶片、齿轮箱、发电机、控制系统等配套零部件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风电整机年生产能力达到6000兆瓦,风电设备生产能力占全国的近30%。

北京:依托优势,高端发展

北京市在新能源领域也有明显的科研优势,北京拥有全国近1/4的新能源领域科技资源,在太阳能、核能等领域拥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市依托自身的技术研发和人才聚集优势,不失时机地将北京定位于“全国新能源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应用示范中心和高端产品的制造基地”。目前,北京市在国内的太阳能光伏设备制造、风电设备制造和核能技术服务等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产业规模,并初步形成了企业、研发机构、产业联盟相互促进的创新格局。

内蒙古:凭借资源,发展应用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模式可以总结为是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独具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在风电领域重点发展下游的风电场建设运营;太阳能重点发展单晶硅和多晶硅光伏产业。同时,提供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引进风电整机制造项目,逐步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

――风电

内蒙古发展风电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区风能资源总储量近9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5亿千瓦,占全国总量的50%。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2010年,内蒙古风电新增装机容量466.19万千瓦,累积装机达到1385.8万千瓦,占全国风电装机总量的30.98%,并成为全国第一个装机超过千万千瓦的省(市、自治区),和国家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根据《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发展规划》,内蒙古将在2010年至2015年期间在东部和西部地区各建设一个千万千瓦级以上的风电基地,到“十二五”末,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千瓦。

――太阳能

内蒙古可再生能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占有量居全国第二,太阳总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800~6400兆焦耳,年日照时间为2600~3200小时。近几年,内蒙古各地相继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单晶硅、多晶硅光伏产业。

内蒙古伊泰集团于2007年在鄂尔多斯市建成国内首座205千瓦太阳能聚光光伏示范发电站,于2008年1月实现并网发电。预计到2015年,内蒙古伊泰集团在鄂尔多斯市建成年产10万千瓦数倍聚光光伏电站,成为国内规模、技术、经济效益领先的太阳能发电站。

――生物质能

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重点在生物质原料发电和转化燃料研发两大领域。总装机容量1.36兆瓦的蒙牛乳业畜禽类沼气发电厂,将企业澳亚牧场奶牛产生的粪便转化成热能供牧场日常供暖,相当于每年节省约5000吨标准煤;内蒙古金骄集团在包头市建成全国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吨生物柴油联产生物基化学品产业化生产线,已经试运行投产。包头、赤峰、呼和浩特、呼仑贝尔积极建设生物质能源产业示范区,全力培育“中国内蒙古生物质谷”。同时,全区农牧民使用沼气工程全面推进。

篇9

1.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状况

由于现阶段传统能源的缺乏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了世界各国都普遍关注的话题,为了扩大新能源的应用范围和生产规模,世界各国纷纷制定有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对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这其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应用的较为普遍。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环保发展,促进和鼓励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推动未来社会经济长远发展的重要方式和举措。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产业中的企业大多是竞争力很少并且刚刚起步的朝阳产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发展的风险明显高于传统产业的发展,新能源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量不足,不确定性高,正是这些特点,导致了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扶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给予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而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这一“无形的手”来调节。当前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新能源产业在传统产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大。

2.新能源企业的特点

2.1 新能源企业普遍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对新能源的利用最大的表现就在于对资源的节约和对环境的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之对应的资源逐渐的枯竭,很多的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依靠传统能源发展经济已经难易继续下去,企业广泛利用新能源进行生产经营,不仅对企业来说可持续发展,更是使得人民受益,都能享受到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益处,提高了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2.2 新能源企业都将面临着高成本问题。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专业的技术等新的方法来作为支持,而这些支持往往需要企业投入比其他传统能源产业较高的资金来运行,正是由于这种高成本的特性,造成了我国大多数新能源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困难,新能源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改变。

3.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的目的

3.1 维持新能源企业上市的资格。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成立的证券法规定了企业如果在两年内持续亏损,就应该被处理的结果,而处于三年亏损的情况下,企业则会被暂停上市,若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仍然无法改变企业内部的亏损情况,则此企业将会丧失掉上市的资格,一旦企业失去了上市的资格,对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利益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这是每个企业都不愿看到的现象。企业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投资成本,同时更是增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风险,新能源企业将会面临着上市资格被取消的境况,因此,新能源企业盈利是企业发展的唯一出路,对新能源企业的盈余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新能源企业上市的资格。

3.2 配制新能源企业股份的目的。新能源企业配制股份的目的就是在于短时间内取得大量便宜的资金,一般来说,我国企业配股的成本明显的低于其它融资所需要的成本,尤其是在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机制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因此,很多企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企业成本进行重点控制,而新能源企业对企业内部实行盈余管理,正是企业调整资产收益的最主要方法。所以,新能源企业要想进行配股融资,对企业实行盈余管理是不可避免的发展道路。

3.3 新能源企业的债务协定目的。新能源企业在市场运作的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会明显的高于普通能源企业的风险,因此作为新能源企业的债权人要在事前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债务协议,明确规定出企业的财务指标,进而对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某种控制和限定,以此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减少作为债权人所要承担的风险。同时,债务人也要履行债务协定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如果新能源企业债务人一旦违约,就要付出债务协定规定的违约金,严重的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企业在日常生活中的生产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所以新能源企业要想自身良好的发展,通常会利用内部企业盈余管理来对会计盈余进行调整和建设。所以,新能源企业进行盈余管理前的债务协定尤为重要。

4.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的方式方法

4.1 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财政补贴。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较其它传统能源企业发展困难这一现象来说,决定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从世界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程上来看,无论是发达性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发展初期中的国家,政府都是非常重视新能源企业的发展的,因新能源产品的特殊性质,导致了新能源企业在上市的过程中没有强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新能源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较为低下、盈利水平不强的现象。因此,为了新能源企业更好地发展,为了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往往会采取带有优惠性质的扶持性政策来鼓励新能源企业的发展。一般来说,当地政府会给予新能源这类企业大量的财政补贴来增加新能源企业的竞争筹码,如可以为新能源企业发放资金补贴、新能源开发和利用所需设备的专用补贴,政府投资入股、降低电价等有效手段来减少新能源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产经营的压力,增强新能源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4.2 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企业的税收减免。一般来说,当地政府对新能源企业进行的财政补贴不足以推动新能源产业良好的建设和发展,因此,政府在进行财政补贴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新能源企业的税收减免补贴,以此来扶持新能源企业的发展,增加新能源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例如当地政府可以对新能源企业实行进口关税的减免、投资贷款的税收减免以及项目投资的税收减免等一系列扶持政策,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税收的控制和管理,来降低新能源企业的运营成本,从而最终实现新能源产业平稳、快速、良好的发展,所以,对新能源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是新能源企业在进行盈余管理时与其它能源企业管理的不同之处。

4.3 在新能源企业中实行正确、合理的会计手段。在新能源企业中实行正确、合理的会计手段是新能源企业在盈余管理中重要的方式和途径,提高企业会计的管理水平,对新能源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会计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关联交易,它在企业盈余管理中主要表现在非等价交换和非等价资产置换等形式上。第二种是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最为方便的一种方式。最后一种则是非经常性损益。综上所述,以上三种会计手段是新能源企业盈余管理中最主要的影响方式,对新能源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

篇10

一、新能源企业融资现状

1.新能源简介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传统的化石能源量在不断的减少,为了满足未来人类发展的需求,人们都在寻找新的能源来代替传统的能源。由于新能源有着资源丰富,而且还可以普遍再生,让人们可以长期的使用,甚至可以说是永久的使用。而且新能源其多数都是低碳环保的,对环境的污染更少,可以说是现在人们使用的最好的选择。现在地球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新能源非常的多,但是要想将这些新能源都开发利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很多的企业就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和研制中。不过要想开发利用新能源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的简单,很多企业在进行新能源开发的时候都要进行融资,下面是笔者了解到的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融资方面的现状。

2.新能源企业的界定

新能源是指除了传统的能源以外的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现在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是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还包括现在一些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等都属于新能源。而且其还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而这种新的产业其主要是在新能源的发现和使用上,因此就出现了很多从事新能源开发和应用工作的企业,这些企业就是我们大家所说的新能源企业。

由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开发应用,其需要很多方面的支持,这其中包括新能源零件的制造、整体机制造,而由于新的能源其是一种以前没有应用,或者是没有大面积使用的能源,因此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其对零件等的要求也就非常的高,而且没有可以作为依据的标准,所以现在国内进行新能源企业都要进行融资来进行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对新能源的使用的研究。本文就是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的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

3.新能源企业的重要性

对于新能源企业其是一个新的产业,对于其发展来说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不过其对于我国的发展来说是非常的重要的。下面是一个新能源的应用情况,是2008年国内新增的风电装机所占的市场份额,以此说明新能源的重要性。

表1 2008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市场份额

品牌 占当年内资与合资制造商比例 占当年新增总装机比例

华锐 29.71% 22.45%

金风 23.98% 18.12%

东汽 22.31% 16.86%

运达 4.94% 3.73%

湘电 2.54% 1.92%

北重 1.27% 0.96%

二、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中出现的问题

1.我国新能源企业融资的特点分析

新能源产业其是一种不论是在资本还是在技术上都属于非常密集型的产业,新能源的开发建设是需要巨额的资金的。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就是具有一定的风险的,并不是所有的研发都会成功,如果研发以后没能得到我们预期的效果,这个风险我们是要承担的。而除了这个风险以外,其带给我们的回报也是非常的高的。但是由于新能源产业的特殊性,因此大家在进行开发新技术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甚至是可以说对于新能源企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与资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很多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就采取了融资的方式来进行,其在融资方面现在有着如下的特点。

产业风险,这是由于我国的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所造成的,还没有一定的规模,要是在进行新能源的开发和技术的研发上投入过高的话,未必能够得到消费者的一致认可,这样的话就有高投入的风险;而且其现在还多数的依赖于政府资金和政策的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政策支持和资金的支持还非常的有限,这就更让我们的融资变得困难了;技术上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现在我国的技术水平还与发达国家无法相比,而且在对新能源的开发的规模和水平上也是与其他地区都无法相比的,自主的技术还非常的不成熟,有些地方还要靠其他的国家的技术来支持,这样一种技术上的落后,使融资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让大家的融资更加的困难;还有一点就是市场的风险,现在虽然新能源是大家都在寻找和开发的,不过要是盲目的进行投资的话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再加上现在这个行业其还有很多的问题出现,并不是像我们大家想的那样的简单,所以市场风险也是影响融资效果的一个方面。

2.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方式

现在企业融资的方式一般按照资金的来源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其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的区别就是指其融资的对象不同,外源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外部进行资金的融入,而内源是指靠内部的资金积累来进行融资。其每一种融资方式又包括很多不同的融资方式,下面分别简单的向大家进行介绍。

(1)内源融资。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是最小的,其是企业自身通过对自己的资源优势以及抓住良好的市场机会来进行融资的。这种融资方式可以让企业获得少量的资金,满足企业第一阶段发展的资金需求。不过这种方式虽然简单,而且风险还低,不过其不能满足企业大量的资金需求,对于刚刚发展起来的新能源企业可以考虑使用这种方法来融资,但是要是以后的发展的话,这种方式进行融资就不能满足需求了。

(2)风险投资。大家应该都听说过风险投资,这也是我国现在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最重要的途径。简单的说其就是一个职业将资金投入到新能源企业中的权益资本,其具有专业性,而且其在进行投资的时候也不是盲目的来进行的。不过风险投资其对于一个刚刚开始的新能源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对于那些处于发展的瓶颈时期的企业来说要是能够得到一个风司的投资的话,企业就会有更好的发展,也是一个企业走出困境的最好的方法,不过风险投资其对于这类新能源项目的要求非常的高,而且审核还非常的严格,要是想得到风司对于新能源企业的投资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企业一旦取得了这方面的投资以后,企业就很可能在它的帮助下走出困境的。

(3)上市融资。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融资,不单单是新能源企业可以选择的一种融资的方式,很多风险投资者进行投资收益的一个出口。其根据上市的地点不同也有很多的不同,要是在国内上市的话对于小的企业来说是很难获得上市的资格的。

(4)选择商业银行。通过商业银行来进行抵押贷款或者是信用贷款等也是一个融资的好方法,而且这种方法进行融资会比较的简单,也是企业融资一个比较方便快捷的方式。不过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新能源科技企业而言,其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为这种新能源企业其都是新办的企业,而且其规模还都不是很大,提供的抵押也有限,企业的信用记录还没有建立等等,其想要获得贷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种方式也是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随着新能源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其进行贷款也就会越来越容易的。

(5)民间资本。民间借贷大家并不陌生,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产物,当人们的生活水平好了,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的时候,这种借贷方式是必然会出现的一种。不过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有着非常特殊的优势,其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对于信息的搜集和加工的成本来说就会大大的降低。而且其手续还方便快捷,可以很灵活的方式就进行借贷,针对不同的借贷人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交易起来的成本也就相对的较低。除了这些以外,其还有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这种融资方式对于中小型的新能源企业来说,这都是其引进的第一笔外部资金,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这种融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看,而且这种融资方式其存在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应该受到政府的正确的引导。

(6)项目融资。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会有不同的项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项目来进行融资。这种融资的方式其是向一个经济实体提供贷款的时候,提供贷款的一方去考察其进行投资的这个经济实体的情况以及收益,也就是说提供一个偿还贷款的方式和资金来源。而且在这种融资的过程中,这种项目是被大家视为一种抵押物的。这种融资方式是解决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贷款的时候没有抵押物的一种方式,其可以降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但是其也是存在很大的风险的,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其应当权衡其中的利弊来进行贷款,不要盲目的进行,以免使企业受到损失。

三、新能源企业融资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1.企业融资中的政策支持不足

我国虽然对于新能源企业也提出了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想让其有更好的发展,甚至是在政策上都为其开起了绿灯。不过对于我国的现状来说,其在这方面的政策支持上还缺乏稳定性,财政的补贴额度还不固定。这样一来就会导致一些中小企业依靠企业补贴来进行生产的得不到保证,会出现让企业财政突然陷入瘫痪的问题。

2.缺乏风险投资客户

风险投资也是现在新能源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方式,不过风司对于这类企业的要求是非常之高,想要获得投资并不容易。而且有的公司在获得了风投以后由于前期与风司的合同或者其他方面有问题,导致风司突然将投资撤出,这就会使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资金缺口。

3.借贷缺乏保障

企业采取民间借贷的方式也是一种融资的方法,但是这种融资的方式没有保障而且其资金的金额非常的有限,专业化的程度也不高,投资的经验不足,所以说企业选择这种借贷方式进行融资的时候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而且这种投资的利息高,让企业的成本也就大大的增加了。

4.理财者意识淡薄

有的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理财者的风险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者会认为自己企业的这个项目一定会成功,或者是其对项目抱有太高的期望了,一旦出现什么问题其就会措手不及。企业不能正确的认识自身,在选择投资的公司的时候没有自己的主见,不去考虑选择其投资以后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这样的话就会导致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的财务风险加大。

四、如何控制新能源企业融资中的财务风险

前面提到了新能源企业在融资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这其中有由于企业自身的原因带来的风险,也有是由于融资的方式不对而带来的,下面我就简单的根本现在我国新能源企业的融资中存在的风险,提出一些减少这些风险的方法,希望对大家会有帮助。

1.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权衡每一种融资方式的利弊

对于不同的企业来说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得到的融资效果以及其存在的风险也都是不同的,对于一个小企业来说要是选择那些利息非常高的融资方式就会增大企业的融资成本,而要是选择的融资方式没有良好的保障的话,如果对方突然撤出资金就会让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所以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企业要考虑清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融资方式,还要保证选择的融资方式不会出现突然撤出资金的现象。在融资之前就做足对我们企业的财务风险的控制,将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2.政府加强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的政策支持

现在我国在政策上对新能源企业虽然也有支持,不过这种支持都不稳定,政府应该拿出政府的姿态,为新能源企业在融资以及发展上都有政府的支持,这样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保障。就像现在很多的新能源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选择民间借贷,这种方式政府在政策上就不完善,很容易就出现企业受到损失的现象,使企业的财务出现问题。

3.提高企业管理者的风险意识

企业的管理者对于财务风险的意识不高,有的新能源企业的管理者认为自己活得了足够的融资资金,这样的话就可以放心的来进行研发了。不过在取得融资以后自身也要有风险意识,如果说对方突然撤出资金你怎么办?在进行融资资金的偿还上你怎么进行?要有这方面的一个风险意识,也可以说我们把事情都往不好的方面去想,万一出现不好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不至于说出现问题的时候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