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发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发展。预计全年实现全县生产总值6.75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增长15.78%;农业总产值3亿元,占年计划的10%,增长10.80%;工业总产值6.1亿元,占年计划的100%,增长18.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9亿元,占年计划的102.9%,增长13.93%;地方财政入2150万元,占年计划的119.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370元,净增143;粮食总产4.35万吨;计划生育率96.5%;城镇登记失业率3.6%控制在以内,存款余额73418万元,贷款余额46185万元,其中信用存款3亿,贷款2.46亿。
(二)统筹城乡发展,“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并落实了十项支农措施。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将农林水项目资金560万元、交通项目资金290万元及其它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加大对*和社川河流域的水、电、路等建设的资金投入,启动了18个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农村石板房的改造试点工作。完成扶贫移民156户620人,建设集中安置点27个;实施工赈移民374户1495人,完成投资1045万元。维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清理兑付农民工工资19万元。对地膜、良种、畜牧特色养殖、无公害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和农户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财政直接补贴到户44万元。整合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免费培训贫困农民5万人次。发放支农信用贷款2.3亿元,扶持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和特色经济。建立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种植面积43878亩,全县有6个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通过省上认定,7个农产品获得国家认证,绿色农产品的生产、管理、包装和市场营销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退耕还林12万亩,造林12.9万亩,经济林科管40万亩。启动建设畜牧小区和土鸡散养示范村8个,发展畜牧养殖大户682户,禽流感和重大动物防疫阻击战取得胜利。组织劳务输出4.53万人,劳务收入1.04万元。
(三)加快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县域经济特色日益凸现。医药产业方面,发展草本药材示范种植1720亩,完成500亩五味子和500亩二花示范基地建设任务。发展木本中药材8.2万亩,野生五味子抚育改造2.9万亩,实施红豆杉保护3万亩。中医药展览馆已经完工,开通了*药业网页。盘龙生态产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30万元。新引进入园项目7个,累计入园项目达14个,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园区完成工业产值1.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100万元,利税1170万元。旅游业方面,明晰了“一带三区一镇”的发展思路。陕西省学生校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项目已签订协议。牛背梁森林公园规划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招商工作已经完成。秦楚古道道路正在建设,景区道路已经启动。林丰、高砭沟、龙王沟招商项目已完成投资1400余万元。东坡森林公园已完成可研报告。凤凰古镇开发保护项目正在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溶洞AAA级风景名胜区和地质公园已上报待批。溶洞国债项目中的东甘沟道路、停车场、登山古道、溶洞广场和石瓮旅游一条街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旅游宣传画册、纪念邮票、旅游形象标志已投入使用,民俗文化、旅游文化在中省市媒体的宣传工作得到加强。全年接待游客、直接收入和社会效益同比分别增长18.3%、22.2%和15.6%。矿产业方面,设矿山*工业管理委员会,全面加强大西沟铁矿整体开发和工业区建设的协调服务工作。大西沟铁矿开发已突破菱铁矿焙烧浮选技术难题,成功实施了硐室爆破,40万吨技改项目已经完成,90万吨扩建项目正在建设,800万吨扩改项目和200万吨钢厂项目正在积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增幅,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54亿元。城市建设方面,完成了临河路等主要街巷路灯改造、悬月路彩虹桥主体工程、人行道畅通工程及太白路绿化任务。启动了下梁垃圾填埋场建设完成了凤凰镇综合市场、石镇供销社商场建设,红岩寺市场建设工程主体完工,启动了*工贸集镇等项目建设。交通方面,完成了红岩寺镇33座便民桥工程,下西路路基改造和蔡凤路油路建设工程,马台金狮大桥、乾佑河下梁大桥、瓦房口磨沟口大桥正在建设,农村通达工程已全面开工。社会事业方面,建成下梁、乾佑、杏坪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和实验楼,县中迁建3幢教学楼工程工程即将完工。老年活动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办公楼、文化宣传艺术中心已建成投入使用,凤凰镇文化站等一批项目正在建设。农林水、通讯等方面,也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不少项目。完成了马台、九间房、瓦房口等乡镇的光缆覆盖任务。同时,上报争资项目31个,拟争取国家投资4672万元。全县招商项目到位资金3935万元。
(五)坚持以人为本,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两免一补”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普实”攻坚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二期义教”工程项目通过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发改委专家组的检查验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行动”和“三下乡”活动,全面推行村民自治,积极创建优质服务示范乡镇和示范村,认真落实优惠政策、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长效机制得到落实,集中整治取得了一定效果,全县人口出生率为7.72‰,自增率为0.21‰,计生率为96.5%。进一步加强卫生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工作顺利通过验收,审计、监察、环保、文化、广电、残联、气象、技术监督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新架设广电光缆92.7杆公里,
(六)创建安定和谐*,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同比明显下降,全县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稳步推进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得到落实。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工作有序推进,百名孤儿大救助活动扎实开展。增加五、六十年代企业离退休人员生活费补助、提高省市(部)级劳模生活待遇、调整60年代精减人员待遇、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义务阶段贫困生“两免一补”等已得到有效落实,农村低保工作稳步推进。深入宣传《条例》,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扎实开展了案件集中处置活动,越级上访有所控制。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活动,强化法律培训,“四五”普法和依法治县工作顺利通过省市验收。第六次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顺利完成,民主议事日制度试点取得成功并在全县推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了全县社会大局的稳定。
(七)狠抓工作落实,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政府班子始终坚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主动争取各方支持。努力为乡镇和部门创造好的工作环境,注重调动方方面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政府一班人以事业为重,互敬互帮,营造了一个民主、宽松、融洽、干事的工作环境。先后出台了政府工作规则、常务会议制度、廉政建设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和项目、资金等管理办法,使政府运作更加公开、公正、规范。进一步完善六项措施,狠抓政府系统作风转变,确保了工作务实、高效运转。加大督查督办工作力度,按照职责分解任务,跟踪督查,定期通报。实行了县政府班子成员分管重点工作上墙挂牌管理,半年向政府常务会汇报落实情况,年底向常务会交帐。坚持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办事,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抓工作,该政府管的事,管细、管实、管到位,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交给社会。认真贯彻落实《实施纲要》扎实推进构建警示训诚防线工作,不断完善监督防范体系,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经验;战略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内统筹安排和优化经济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开放的、功能完备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据2009年全国县域经济总量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县域内人口总数达9.3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70.10%;全国县域经济的地区生产总值达15.0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50.05%;全国县域经济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92亿元,占全国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3.01%;各项指标均比2008年有所增加。这些数据和发展趋势足以说明县域经济已撑起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二、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条件
河北省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乃至全球各地的门户。由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其海陆和陆路的交通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石家庄民航、唐山国际机场等则形成了空中运输网;邮电事业发展也异常迅速。发达便捷的交通通信条件,把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到了时代前列。
河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业经济发达。全省发现矿产151种,查明储量的120种,排在全国前5位的34种。已经形成了以冶金、煤炭、建材、石化为主的矿业经济体系。
河北是全国粮、棉、油、蔬菜和果品的重要产区之一。河北省蔬菜产量占京津市场的50%以上;石家庄以南各县素称“冀南棉海”;猪、牛、渔、蛋产量分别占京津市场的50%、40%、35%、50%。
河北省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文化遗产,有古遗址和古建筑群304处,历史文物与陕西省并列全国第一,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全国第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是促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快速提高和发展的最有力支撑。
三、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概况
2008年,河北省县域实现生产总值1.15513万亿元,占全省的71.4%;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0.2亿元,增长了10.6%。2008年,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021万亿元,比2007年增长17.1%;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3%,提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95元,同比增长11.7%。可以说,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要取得更大的成就,缩小与国内先进地区的差别,更应该重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逐渐拉大
从县域经济总体水平看,中等型和欠发达型县是河北省县域经济主体,两类县域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5%,但是GDP只占全省的34%。从空间来看,北部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南部地区。从发展的进度和潜力角度看,唐山、石家庄、廊坊等具有优越区位与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其综合城镇化水平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在河北省2009年经济强县前30位中这三个地区就占了21位,而处于冀北的张家口、承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在经济强县前30位中则没有出现。
(二)县域工农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尽合理
河北县域经济中工业企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是普遍现象。工业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管理落后、知名品牌少,多数处于产业链的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瓶颈。
河北省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城乡协调发展基础较差。2009年,三产比重为15.7:53.0:31.3,仍需继续优化。
(三)市场经济体系有待完善
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政府部门是关键,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深化机构改革,掌握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给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市场主体思想保守,县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建立,限制了区域经济的规模增长,资源浪费十分严重。
河北省农村金融市场不发达,2007年县域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已下降为5.7%,县域企业融资困难“后天营养不良”。
(四)自然条件差异大人口素质条件不足
河北省东南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工业发展的聚集地。周边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相对优越,其整体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其他地区较高。承德、张家口各县由于地处山区,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基础设施都处于弱势地位,一直是河北省众多贫困县的聚集区。
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缺乏已经凸显。尽管“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服和特殊人才优先录用”等政策有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县域经济基础和生活条件差,县域人才尤其是重要部门和领域的拔尖型人才缺乏,仍是制约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
解决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就要深入了解县域经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分析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例子,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五、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制定
河北省县域情况多种多样,这就决定了不会有万能的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出现。但我们可以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归纳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战略框架,供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做为参照。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职能适时转变
县域经济要发展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缺失。正确评估县域的客观情况,不能盲目夸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这就要求各县级政府利用科学方法、联合权威机构、聘请精尖人才察纳雅言,对县域的整体情况做好客观详细的整体评估。以县域的客观条件作为开展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最大前提。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给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稳定、有序的环境,要逐步落实“扩权强县”,并积极探索“扩权强乡”政策,积极向导向型、民生型、和谐型和服务型政府转变。
(二)充分把握地缘优势快速融入京津
河北省环绕京津依傍渤海,区位地缘优势明显。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天津正在崛起为北方的经济中心,两市的腹地辐射效应深远。在国内,河北省是华北的交通枢纽,是我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的必经之路。国际方面,是环渤海经济圈“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商品出海入境的集散地,为环渤海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人力、空间支持。
唐山借助首钢搬迁已经打开局面,廊坊以两个轻轨项目强化了“京廊同城”,张家口拿到京津222亿元的4个风电项目。各地的发展说明了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缘优势优越,加快融入京津经济圈的步伐,是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一条捷径。
(三)培育提高特色产业,支持农业发展
县域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特色产业经济。没有特色,县域经济就没有竞争力,也就没有生命力。找准特色产业就是找到了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靠特色产业来增强县域经济水平,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才能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如迁安的钢铁业,承德的特色旅游业等。
大力发展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新农村建的基础。当前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发展缺乏农业主导产业和规模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要结合实际农、牧、渔相结合,形成“企业+农户”、“市场+基地”或“中介组织+农户”等多样化的产业组织运作,打造基地,扩大规模,发挥带动作用。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河北省大多经济落后的山区县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县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基础设施条件优越,就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投资青睐,进而增加县域经济的规模和实力。反之,基础设施落后就会拖住县域经济发展的步伐。
招商引资是让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最直接,效果最明显的方式。各县应该在完善自身建设,制定招商政策,优化招商服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的力度,积极引进高精尖、高附加值、富民增收、环境友好的企业和项目,保障招商的量质结合。如近一段时期各地号召的工业园区建设就是一个良好的招商途径。
(五)制定产业扶持计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河北省很多县域经济都有其特色的主导产业,但由于资金链短缺、科技投入不足、市场扩展不及时等因素,没有形成产业化和规模化,走入了发展的死胡同。针对产业的兴起、集聚、分工和扩展各方面的特点,组成由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联合帮扶组织,为促进产业的做大做强扫除各种障碍。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是要优化三大产业的结构,在单个产业的内部也要实现优化。实现产业的纵横两个方向扩展,尤其是由产业下游向产业上游发展,不仅能实现更高附加值,还可以减轻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智力和科技的支持。由于河北省靠近京津等中心城市,所以人才外流明显。为了吸引人才河北省一方面应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全力支持河北各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人才培养计划,培养高素质、综合化的领先人才,增加省内人才的自给自足比例;另一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经济补助和有前景的职业规划,吸引急需人才前来就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客观能力决定了经济发展的科技投入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科技创新和科技应用的不足,致使县域经济发展缺乏竞争力,更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投入率和贡献率是各相关部门应该长期坚持抓好的工作。
六、结论
该篇论文从我国当前宏观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入手,由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现状为切入点,最后总结出河北省发展县域经济应遵循的一般性的战略措施。但由于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情况复杂多样,各地应立足于客观实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善于借鉴,结合一般性的经验和战略,这样才能找到适合本区域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科学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Z].2009-2010.
2、河北省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2010-02-26.
篇3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研究制定配套性政策体系,努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在财税政策上,建议突出县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控制县乡财政风险、增强县域发展能力三大目标,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的财政能力,逐步解决因体制、政策原因造成的学校建设负债和乡镇企业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融政策上,建议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其定位由“服务三农”扩展到“服务县域经济”,使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科技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支持农业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适应市场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辐射转移到农村。
篇4
关键词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 F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13)02-0154-05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县域地区在不断推进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发展过程和路径。选择正确的发展模式,对于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同地区的条件各不一样,因而发展模式的选择也各不相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根据县域自身的发展阶段、区域环境、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等条件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的。
根据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不同维度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当前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主要从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县域发展的特色内容等维度展开。
一、以主导产业划分的发展模式
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为依据,可将县域经济划分为农业主导型、工业主导型和第三产业(服务业)驱动型。
(一)农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其主要特点在于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农业主导型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实施“规模经营、专业经营”的策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挥农业较强的前向产业关联效应,以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路径。“农业产业化带动模式”通过发展农业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农业县的资源优势,在农业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建设一批龙头企业,通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系列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建立起充分利用当地农产品资源的平台,通过农产品加工增值,形成当地的主导产业(牛若峰,2006)。农业产业化生产具备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各不一样,比较典型的有北京郊县的都市现代农业模式、江苏的政府引导扶持模式、安徽的发展农民自主经营的模式、山东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模式、河南优质专用特色农产品的农业发展模式、甘肃支持支柱产业带动模式等农业发展模式(赵伟,2007)。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行业,县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镇,因此,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县域经济中的地位应该得到巩固和加强。同时,应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农产品附加值,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工业主导型的发展模式
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是指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比重都占主导地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从2005年的47%上升到2010年的52%,涌现出了许多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有些县域的工业产值已经在经济总产值中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了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赵伟(2007)将工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内生型工业化和开放型工业化三种类型。其中,大城市依托型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发挥距离大城市较近的区位优势实现工业聚集;内生型工业化以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为代表,其中苏南模式通过大力发展乡村集体工业而使县域经济全面发展,而温州模式是自下而上,依靠区域内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型;开放型工业化以珠三角、闽南地区的沿海开放县为代表,主要特点是依托三资企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正处于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阶段(黄群慧,2012)。但是,我国县域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发展的空间很大,未来工业化的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快速推进。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工业,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县域经济的落后地位。当前,许多县提出“工业立县”和“工业强县”等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三)第三产业驱动型的发展模式
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是指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的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突出服务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强调以服务业为先导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传统工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有些地方甚至出现经济奇迹,如专业批发市场型、旅游兴县、商贸强县、仓储物流等服务驱动型的模式都被实践证明为可行的发展道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在当地形成全省、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批发市场,由批发市场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引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典型代表有浙江义乌、河北辛集和山东寿光等。对于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县域,具有发展旅游业的巨大优势,可以开发旅游资源模式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针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占三大产业结构比重较高的现象,很多专家认为中国的服务业发展过于滞后,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应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金碚(2012)认为,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在经济发展中是循序渐进的。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深入发展,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工业技术快速提升,科技成果和制造业的结合将推动产业分工深化,产业链的分解和产业间融合将拓宽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现代工业基础上的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将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一)集体经济主导型
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渐降低,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集体经济在一些地方仍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集体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注重发挥集体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实现农民共同富裕。
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村等是集体经济的代表,通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这一模式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许兴亚等(2008)认为,河南省的巩义市竹林镇、新乡县刘庄村和临颍县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典范。上述地区成功的事实表明,在我国现阶段,集体经济在县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集体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民营经济主导型
民营经济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民营经济占重要地位,通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带动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发展模式。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助推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缓解城乡就业压力、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阎中洋,2004)。
民营经济主导型的代表有“温州模式”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是在推进私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个企业专注于各自核心能力的培养,大量的企业聚集群加上合理的分工协作,产生了诸多协同优势,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温州模式”的精髓是温州人在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务实品格、变通能力和企业家精神,其实质是一条通过自发的市场取向改革,改变自身贫穷落后命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陆立军,2004)。“苏南模式”也是以民营经济为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范,包括江苏张家港、常熟、吴江、太仓等。另外,浙江的宁波、义乌等在县域民营经济发展中都比较有代表性。
(三)政企合作产业园区带动型
产业园区是很多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应充分发挥产业园区所在县域的生产加工能力、产业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集聚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借助中介组织、大学、科研机构等力量,为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政企合作型的发展模式是以政府与企业合作的方式,由企业通过现代公司化运作来进行园区开发和招商引资等工作的发展模式。河北固安工业园区是政企合作型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2002年,为了打破打造高端产业平台需要的大量资金匮乏的瓶颈,河北省固安县引入园区投资运营企业华夏幸福基业公司,采用“管委会公司”的政企合作模式运营建设固安工业园区,解决了制约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的问题,实现了固安经济社会和财政收入的快速发展。固安工业区是河北省首个实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园区,固安工业区成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体制创新激发出加快发展的强大活力。目前固安工业区已经形成了集群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招商体系,以大项目为招商重点,以发展产业集群为目标,以产业龙头为核心,实施产业链招商,以企业集聚推动产业集聚,进而形成配套相对完备的产业园区,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产业集群引领模式
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特定区域内而形成的稳定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形成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方式,已经从城市经济引入到县域经济中。在县域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产业集群已经成长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成为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有效途径。
产业集群是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空间经济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企业之间的学习效用和区域资源利用能力(张辉,2003)。产业集群引领模式有三个主要特点:即单个企业规模较小、企业集群形成规模、集群内有着明确的分工合作。产业集群内的小企业间为了开拓共同市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间有序的竞争,而且激活了创新的动力,专业化分工也使各企业专精于某项技术,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目前我国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有福建晋江鞋业产业集群、浙江玉环水暖阀门产业集群、江苏扬州半导体照明产业集群、湖南长沙高端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等,浙江省慈溪小家电、义乌小商品、桐乡毛衫等也是产业集群中较为成功的典范。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
按照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内容,可以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资源禀赋型、劳务经济型、外向经济主导型和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模式。
(一)资源禀赋型发展模式
资源禀赋驱动型模式是指通过开发本地优势资源带动县域经济全面发展的模式。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包括生物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科学发展县域经济要求依托资源优势集约开发优势资源,培育出有特色、有优势的地方工业体系。
典型的资源禀赋驱动型县域经济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县域,其特点是资源蕴藏量极其丰富,以矿产资源开发为龙头的晋城模式可谓典型代表,河北的灵寿县、广西的南丹县等也都具有一定代表性(王平等,2006)。山西、内蒙等省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煤炭能源产地,其多数县(市)都可归入资源型县域发展模式的行列。
(二)劳务经济型发展模式
劳务经济驱动型模式是利用人力资源提供劳务服务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我国内地县域劳动力丰富,人多地少,存在着大量待业人员,积极开展涉外劳务输出,在增加劳动者收入、加快内地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发展涉外劳务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使涉外劳务人员自身获得收入,又可使涉外人员增长见识、更新观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对于人力资源充足而经济欠发达的县域,做大做强劳务经济也是发展本地经济的一种选择。
重庆市垫江县是发展劳务经济的代表。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垫江县的劳务外包通过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企业外包业务,开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离土不离乡”的全新劳务经济发展模式(廖元和,2011)。
劳务经济的发展对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当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靠技术进步时,劳动力因素的作用就越重要。一般来说,当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的素质结构不断优化时,产业升级就越容易实现。我国县域地区大学及以上学历人口占全国比重偏低,而低学历人口占全国的偏高。如表所示,2010年,我国乡村与镇拥有的大学本科学历人数合计占全国本科学历人口的比重仅为22.77%(见上表)。从整体上而言,我国县域人口素质普遍偏低,不利于发展高层次和高附加值的劳务经济和实现宏观产业升级。
(三)外向经济主导型发展模式
外向带动模式主要是依托“三资”企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社会全面进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与合作,发挥本县经济的比较优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向型的县域工业经济较多的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工业产值中外销产值比重较大,外资依存度和外贸依存度都比较高。这一模式的代表有江苏的昆山模式、广东的顺德模式和福建的晋江模式。
江苏昆山的经济发展属于外向带动型模式,注重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和外贸的溢出效应,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民营赶超和服务业跨越发展战略,形成了以外促内、以内引外、内外并举,外资民资融合发展的局面(储东涛,2010)。吕立才(2010)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东利用外资在资本形成、对外贸易、创造就业、增加税收和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模式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正经历深刻调整。随着我国东部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上涨,一些产业竞争优势的逐渐消失。相比之下,广大中西部的县域地区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等优势逐渐凸显,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过程中,要科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选择主导产业,提高产业对接的整体水平,完善产业服务配套体系,营造良好的产业对接环境。目前,国家已经批准安徽皖江城市带、广西桂东、重庆沿江、湖南湘南、湖北荆州等地区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些地区都是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四、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反思
我国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考虑宏观经济背景、本地区所处的发展阶段、自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人力资本等诸多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会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产生影响。我国县域经济在改革开放后虽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在未来发展中,要顺应当前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后发赶超,而要达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努力。
(一)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实现产业升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工业化与城镇化有了快速的发展,我国整体上进入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基本实现阶段。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最显著的空间发展趋势将是向东部沿海区域中的较不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广大的农村等县域经济腹地快速推进。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我国县域地区必将成为未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看,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互为依存、共同促进的,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县域地区在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弯路,顺应当前我国工业向绿色化、精致化、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务化转型升级的趋势(金碚,2012),高起点规划,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县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注重比较优势的发挥与经济全面均衡发展
我国各县域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县域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时要充分结合本地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选择能够充分发挥本地优势资源和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低端重复,形成核心竞争力。依据自身的区位、自然和资源条件,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县域在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同时,也要注重均衡全面发展,形成合理的现代产业结构体系。过度依赖某种资源,可能造成县域经济的单一化,进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并在区域分工中处于不利的地位,陷入“资源诅咒”,如山西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其经济发展水而不如一些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
(三)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
政府行为对经济结构有重要影响,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市场秩序的规范、产业结构优化、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扶持和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县域政府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引导经济发展,整合分散的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当前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倾向于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我国很多县域地区的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特别依赖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依赖各种大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这就弱化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导致区域间竞争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在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纠正市场失灵,不缺位、不错位,同等对待市场经济各种参与主体,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篇5
关键词:县域经济 章丘 经济结构
随着济南市政府经济战略的制定和调整,章丘市近年来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发展成绩。通过大量地区经济优势条件的挖掘和应用,以及明水经济开发区的建设,章丘市县域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但是,面对丰富的区位和地域资源,章丘市必须进一步加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力度,打造特色经济体系,以取得更为突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打造山东地区优秀县域经济标杆。
一、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章丘市作为济南市副中心城市,东连淄博,南交泰安、莱芜,地理优势显著。在2015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章丘市位居第46位,也是济南唯一上榜县级市。据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章丘市全市生产总值833.9亿元,较2013年增长9.7%,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1.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502.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250亿元,增长幅度整体较为可观。章丘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依托省级中心济南市,章丘市经济发展势头非常乐观。目前,章丘市拥有100多家大型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银鹭等国内知名企业,同时明水经济开发区内一干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
二、章丘市县域经济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政收入比重较小
2014年,章丘市地域财政总收入为62.4亿元,较上年增长3.3%,地方财政预算收入仅为43.4亿元,国税、地税收入为55.2亿元。综合来看,章丘市财政收入保持着增长趋势,但是与国内其他优秀县级市相比仍旧保持着一定差距。财政收入比重较少,暴露出章丘市经济发展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财政收入的不足,将直接导致政府经济鼓励政策和各项经济发展战略难以落实,使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济增速较为缓慢
从章丘市产业结构来看,第二产业是章丘市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国内经济整体增长速度的放缓,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疲态。特别是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低迷,以及全球经济活跃度的下降,导致工业产业发展也因此受到较大影响。章丘市主要的工业企业,如海尔、重汽等一批知名企业经济效益下滑。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旅游业等产业发展缓慢,而这也严重限制了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步伐。
(三)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
章丘市资源优势显著,无论是自然资源、区位资源还是历史文化资源都拥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以历史文化资源为例,章丘市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且章丘市是龙山文化的发源地,在国内外都拥有较强的影响力。其次,章丘市境内拥有大量的古建文物及遗址保护单位,如王推官遗址、兴国寺、白云寺以及三清观等,都极具旅游价值。但是,目前章丘文化旅游业整体发展趋势并不理想,大量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三、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
针对章丘市县域经济发展,章丘市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策环境。特别是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地方政府必须加强政策调整,为企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例如,对于工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地方政府应该适当降低企业财政负担,使企业获得更为充足的经营和发展资金,保持企业良好的发展势头。其次,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制定更为科学、合理的支持政策和扶持计划,使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获得更为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依靠新兴产业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保持县域经济的整体良好发展势头。
(二)加强经济结构调整
就目前章丘县域经济现状来看,第二产业仍旧是章丘市的主要经济支柱。对此,章丘市政府必须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挥第三产业影响力,提升机构合理性,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首先,政府必须明确第三产业地位,加大第三产业扶持力度。章丘市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这为旅游业、住宿餐饮业以及房地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章丘市政府应该根据产业具体情况,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业,借鉴和学习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经验,打造生态化旅游新概念,使旅游业成为章丘市特色产业,并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提高地区开放水平
地区开放水平的提高,对于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依托重要的区位优势,章丘市应该加强对交通物流运输部门的建设,形成山东省中部物流运输中心,充分利用地域资源,提升地区开发水平。其次,章丘市需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细化目标任务,明确招商方向和重点,走精准招商路线,以带动地区企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章丘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对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经济建设,提高地区开发水平,以进一步提升政府财政收入,打造特色经济发展路线,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江苏省;县域经济;因子分析;经济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9.04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9-11-03
2009年,江苏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4061.19亿元,稳居全国第二位。与兄弟省份相比,江苏省县域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为重要,2008年江苏省全部52个县(县级市)国内生产总值约为16262.52亿元,占江苏省GDP的53.65%,县域经济已然撑起江苏省经济发展的半边天。根据2009年召开的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交流年会公布的报告,全国十强县中江苏省独占7个,全国百强县中江苏省占24个,江苏省县域经济规模在所有省市中一枝独秀。
一、构建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仅能够反映经济发展规模,还能正确反映经济发展的结构、潜力、质量等一系列指标。因此,不能够完全以GDP或财政收入等单一的指标对其进行评价,也不能落入对多个经济指标的简单加总的“窠臼”,应该在客观分析省级范围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和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原则,通过研究各个变量之间的内部依赖关系,继而构建数个有代表性的与全部指标关联性较强的“因子”,并最终得出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合理体系。
目前在多指标综合评价经济效益问题研究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建立综合评价函数已成为公认的优先方法。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方法[1],本文拟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按照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力[2]等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为此,本文建立了3个大类、11个小类、52①个具体指标的三级评价体系[3]。
3个大类分别是经济发展、经济潜力和可持续发展3个方面。其中,经济发展包含经济运行(GDP、人均GDP、三次产业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经济外向度(FDI、外贸依存度、贸易差额、外商投资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等级公路里程、公路客运量、公路货运量、用电量、固定电话持有量、移动电话持有量、互联网用户数)3个小块;经济潜力包括科教文卫(科学技术财政支出、医疗卫生财政支出、图书馆藏书量、各类技术专业人员、卫生机构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经济结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第二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工业企业总资产、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经济效率(GDP增长率、工业劳动生产率、耕地产出率、地均GDP、工业利润)3个小块;可持续发展包括居民生活(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村人均收入、居民储蓄、农村恩格尔系数)、政府能力(地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总支出)、自然资源(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有效灌溉率、人口密度)、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三废综合利用总产值、工业废水达标率)和农业发展(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用电量)5个小块。
二、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因子分析
在进行因子分子之前,需要对分析的原始数据是否适合运用因子分析做出检验。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圆形检验,结果分别为0.739和0,均通过检验。因此,可以认为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测度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合适的。
利用SPPS17.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计算[4],根据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因子贡献率大于75%的原则,可以提出了8个公因子。8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9.193%,说明这8个公因子对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已经具备很强的解释能力。求解这8个公因子的因子载荷矩阵,利用极大方差法(Varimax)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并将吸收按大小排列,可以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观察因子负荷矩阵,结合各因子的权重,可以看到F1的份额最大,包含的内容也最多,可以将之命名为经济总量因子;依次类推,F2为农业发展水平因子;F3为对外贸易因子;F4为农业效率因子;F5为社会因子;F6为产业结构因子;F7、F8均为环境因子。F3是贸易因子,符合目前江苏省县域经济外向发展的现实,昆山等地承接了大量的外资,是我国重要的电子科技产品的加工园区;F2、F4是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率因子,也基本符合县域经济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桥梁的现实情况;F5是社会因子,主要包括GDP增长率和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F6是产业结构因子,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和工业生产率两个指标;F7、F8是环境因子,说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一个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
运用回归方法计算各公因子的得分,并以各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每个县市的最终得分,并按降序排列,结果见下表② 。
三、分析结论
将各个县市的竞争力最终得分按照(∞,1),(1,0)和(0,-∞)的区间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竞争力很强的县市(5个),如江阴、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吴江;竞争力较强的县市(10个),如宜兴、太仓、海门、通州、溧阳和泰兴等;竞争力较弱的县市(37个),如靖江、海安、兴化、如东和铜山等。
从地域分布上看,江苏省县域经济很强的县市全部集中在江南,且被苏州和无锡两市分享。其中苏州市县域经济竞争力最强,独享其中4席,且苏州市下辖5个县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全部大于0。无锡市县域经济竞争力也很强,其下辖的江阴市和宜兴市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分别为2.0349和0.6812。其他县域经济竞争力较强的城市还有南通、泰州和常州等,南通6县市排名均在前20名,但名次分布不均衡;泰州市下辖4县市竞争力排名也较靠前,区域经济差异也不大。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地级市是淮安和南京。淮安市下辖的4个县市排名最靠前的盱眙仅排第37位,江苏省县市综合竞争力最后两名金湖和洪泽均属淮安下辖(或代管)。南京市下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较差似乎难以理解,事实上溧水和高淳均处江北,地理位置稍偏,享受不到南京市经济发展的辐射,反而被南京市发展所边缘化,所以其综合竞争力较差[5]。
对江苏省各地级市所辖县市综合竞争力进行算术平均,可以得到各地级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由强到若依次为苏州(1.36281)、无锡(1.35802)、南通(0.079647)、常州(0.028176)、泰州(-0.03209)、扬州(-0.17527)、镇江(-0.18416)、徐州(-0.28511)、盐城(-0.31741)、连云港(-0.31935)、宿迁(-0.31238)、南京(-0.33547)和淮安(-0.45754),这基本与江苏省各市经济发展水平一致(南京除外),也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四、提升江苏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建议
为提升江苏省各县市经济竞争力,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发展,努力缩小地区差异[6],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积极进行技术、资金和人员输出,落后地区要努力承接发达地区产能转移,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经济圈。要进一步提高各区域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服务业;要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方向, 壮大县域经济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二者能够有机的统一到当地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来。首先, 继续通过加大国家财政的倾斜力度, 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既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 又改变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其次,积极搞好招商引资,毫不动摇地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切实做到内资外资同等对待, 为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集聚、集中和转化, 平等进入各种竞争领域, 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
(二)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模式的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显著提高了县域经济的规模化水平;提升了县域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县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因此,在现阶段,加快县域范围内产业集群发展有助于提升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促进产业集群(下转17页)(上接12页)发展,应加强政府引导,为县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唱戏搭台;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因为FDI是产业集群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始推动力之一;还要因地制宜,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和成长路径,因此需要在充分发挥当地产业优势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产业布局。
(三)破除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束缚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是,束缚县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市管县导致的体制性弊端愈发明显,层级过多导致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降低。县级财政负担过重、教育投资不足等问题也显现出来,为此,需要理顺体制关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在财税政策上,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政权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能力;加快推进资源税改革和生态补偿机制,规范和增加对产粮、产猪等大县的中央财政奖励和中央投资补助;设立中央财政直接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积极整合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加大国家对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在金融政策上,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用社改革思路,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新型金融组织,鼓励一部分民营银行、股份制银行探索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加快推进农业保险。
参考文献:
[1] 黄源湘、魏峰.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47-52.
[2] 丁华军.关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23):28-31.
[3] 范寿波、杨晋超.长三角县域经济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11-14.
[4] 刘大海、李宁等.SPSS15.0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98-312.
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 创新 突破口
1.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与思路
陕西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总结各地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应把握以下原则:
1.1因地制宜和敢于创新原则
各个县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交通条件、劳动力素质、科技教育和经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必然形成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的发展思路和产业开发的重点。选好主导产业,找准突破点,从资源优势中培育特色,从传统产品中筛选品牌,打造自己的特色产业。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县域经济充满活力。一是观念创新。要把解放思想作为永恒的主题,树立敢为人先、与时俱进的观念。二是制度创新。坚持农村市场化取向的改革,修改不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制度,创造一个有利于县域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三是领导方法和方法创新。创建服务型政府,变直接干预为提供服务,便忙于应酬为超前筹谋,做到心中有数,追求实效。
1.2走开放带动和城乡互动原则
放手引进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引进并购资金,弥补当地生产要素的缺口。鼓励农民进县城,聚集镇,走出去,充分调动农民投资兴业的热情,带动本地经济的发展。最重要的是选好并推出好项目,全力以赴搞好招商引资工作。
城乡互动解决现阶段“三农”问题,繁荣农村经济,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之对县域经济的投入,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共富裕。
1.3可持续发展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从源头抓起,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陕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增强县域创新能力
第一,创新思想观念,提高市场化程度。陕西县域经济发展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先导,首先,应扩大交流、博采众长,树立开放的观念;其次,应除旧布新,具备不大胆进取的精神,积极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树立创新的观念;再次,应勇于挑战,树立竞争的观念;最后,讲求实效,树立效率的观念。
第二,创新体制,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提高县域内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制定积极的人才政策,吸引、凝聚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高新技术、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积极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开发领域,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2.2县域三大产业一体化发展
第一,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选择。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县,重新整合生产要素,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全面提升竞争力。产业相同或相近的县域,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加强协作,促进共同开发。在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各打各的优势仗,各唱各的特色戏,努力形成以果业、畜牧业为龙头,各种特色经济合理布局、竞相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龙头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质量和效果。选择发展势头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强其核心竞争能力,使之成为产业化的脊梁;对现有经营状况一般但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引进有资金实力、有较好品牌的企业进行改造,注入资金,引入机制,使之尽快壮大起来;鼓励引导城市各类工商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业产业化增添新活力。
第三,全面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健全和完善县、乡、村和民间农技组织共同发展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鼓励农技人员带薪参与技术承包、技术入股,领办、兴办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3着力发展民营和劳务经济
第一,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的普遍改制,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大大增强了县域经济的活力。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拓宽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引导民营企业树立诚信敬业、守法经营的观念,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生力军作用。
第二,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切实加强与省内外特别是发达地区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有序组织劳务输出,有条件的还应逐步拓展国际劳务输出的渠道。同时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管理和服务,切实维护民工的合法权益。
规范和完善城镇管理,强化社会治安、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服务功能,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展空间,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农业与非农业的二元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4大力发展小城镇,走乡村城市化道路
根据区域空间发展的结构状况对发展不平衡的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从而使大城市形成区域的经济中心,充分发挥它们在区域中的辐射作用,其次可以通过各类城市在功能上的互补形成城市化的网络体系,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城镇的有机结合;再次还可以通过城镇体系发展区域经济,进一步推动农村工业化,乡村城市化,农村现代化以及城市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许经勇.中国特色城镇化、农民工特殊群体与发展县域经济[R].厦门大学经济学院,2006
[2] 李松志,刘叶飚.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可持发展障碍与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
[3] 孙柏军.内蒙古宁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
篇8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金融协调;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3005902
1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借鉴
1.1德国模式
20世纪70年代,原联邦德国进行了广泛的县级行政区划,对县的区域范围进行重新划定。到目前为止,在德国设置了237个县,每个县的人口大体在10万-25万之间,面积在500-1500平方公里之间,县以下设乡(镇)。在管理体现方面,德国的县级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1)政府的服务意识较强。
德国的县在性质和功能上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县是一级地方行政单位,体现了国家功能的伸展,另一方面,县具有部分自治的性质,是公民实行自治管理的服务性机构。这样的双重性质促使为居民提供便捷的服务成为德国县级政府的主要职能,如社会福利、公共救济、进修培训、机动车牌照及驾驶执照管理、防灾救灾、兵役法的实施、卫生监督和环境保护等。
(2)政府大力扶持中小型、微小企业发展。
中小型企业是德国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德国政府通过严格执行《反对限制竞争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确保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德国对中小型企业雇佣短工给予补贴,当雇主选择短工而非解雇人员时,雇员工资的60%(没有孩子)或67%(有一个孩子)由政府来承担。企业为雇员缴纳的前6个月的社会保障费的50%,以后的100%由国家来支付。
(3)着力构建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德国县政府以巨额的农业补贴消除农业与工商业的利率差,还对农村贷款提供多种多样的利息补贴,包括降低金融机构农业贷款利率,限制农村贷款最高利率,减少农业贷款的存款准备金比例等,重点项目如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类的银行贷款,甚至可以全部贴息。政府贴息成为金融机构积极向农村贷款的主要动力,也免除了农民债息过高的风险。德国各类银行为县域经济发展所提供的金融服务更是多种多样,县域范围内的各类融资需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
1.2美国模式
美国的行政层级只有联邦、州、市(镇)等3级,并不存在一个县的行政机构,县一级只是个地理概念。目前,在美国的50个州中,46个州实行县级建制,共设3050个县,县域内的所有事情都在市一级行政机构办理。
(1)高效的政府管理模式。
美国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国家,市镇不论大小,在遵守联邦和州的法律的前提下,各个市镇都可以有自己的自治权,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城市管理方式。联邦和州主要是通过财政的转移支付来实现自身的影响,地方政府的科学决策必须取得大多数市民的认可。所以在美国,一项政府的决策出台往往时间较长,需要反复咨询、论证和讨论,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
(2)制定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
美国在城镇建设中始终将改善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放在首位,特别是在小城镇的交通、通讯、公共服务等方面。县域政府积极进行城镇规划,注重规划的综合性、科学性、长远性。处于农业地带的小城镇则以吸引和促进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储运业的发展作为发展重点。小城镇的交通、通讯、排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都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此来避免多次修建、扩建造成的损失。
1.3韩国模式
韩国县域经济的发展以新村建设为主要依托,现代化、工业化农村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韩国的国情、农情、文化、习俗,特别是人文环境与我国非常相近,所以韩国的新村运动对于我国的农村建设以及县域经济发展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鼓励农民发扬“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
韩国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中,积极鼓励农民大力发扬“勤勉、自助、合作”的精神,设置了奖勤罚懒的机制,重在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同时让农民选出自己的领导者,自我管理共同奋进。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倡导、支持新村运动,但是在项目选择的问题上却完全是由农民自己做主的。如可优先选拔做公务员,坐火车、汽车票价便宜50%,子女在初高中考试排在前一半名次的免学费并发奖学金等。
(2)建立新村建设考核制度强化各级公务员职责。
政府良好的公务员责任制度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政府要求:面、邑(相当于乡镇)和市郡(相当于县市)两级公务员每人都要联系4个村进行帮扶;道(相当于省)一级课长和局长要负责一个郡;中央内务部(主管部门)的课长和局长要负责一个道。
对县乡两级公务员实行奖罚分明的新村建设考核制度,帮扶干得好的提拔,干得不好的调往山区和岛屿等相对落后的地方去工作。
(3)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新建设。
政府要求各界名流、知识界人士和企业老总,都要与新村建设指导者一起培训,尽其所能支持新村运动。从而不仅支持了农村发展,而且使新村运动发展为国民精神运动。韩国十分重视城乡互动和交流,城里不少的企业、机关、学校等都与农村建立了合作关系。推行“一厂一村”运动,即城里的公司企业自愿与乡村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对其进行“一帮一”支援,正在迅速扩展成为全社会参与的支农运动。
(4)成立各种农业合作经济组织。
成立合作经济组织是日韩农业经营体制的一大特色,在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起举足轻重的作用。韩国合作经济组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农村管理的自治组织―农村建设委员会,是由村民代表组成的自治组织,负责议决本区域内的重大事项,检查村务管理和决议执行情况等。第二类是“农业协同组合”组织(以下简称“农协”)。农协的主要职能有:一是组织分散的农民并为他们提供销一条龙服务;二是行使“政府的助手”的作用,推行政府的农业政策并实现对农业的间接调控;三是农协积极参与并影响政府农业政策的制定,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第三类是农作班组织,一般是由40-80户农民联合起来的生产销售组合,政府对农作班组合建立温室大棚等基础设施给予资金扶持,农协派出技术人员对种植品种、技术和生产销售给予支持。
2国外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2.1高政府的服务意识
目前我国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重点放在:一是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对产业发展进行规划;二是对基础建设的规划及引导上。而政府的服务职能发挥的不足。目前各级政府在做好宏观调控工作的基础上,应提高服务意识,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尤其是做好金融服务,一方面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与银行信息交流和沟通,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融资平台的搭建,更要注重区内信用体系的建议。
2.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阻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应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协调机制,通过对县域内金融机构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加域内的贷款数量。通过对金融服务机构实行补贴政策(如涉农贷款增量补贴政策等),引导更多的信贷资源向县域倾斜。在此基础上注重农信贷产品的多样化,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服务,使农户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
2.3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乡镇企业产权、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和跨区域联合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1]王环,白云.借鉴日本经验发展我国县域经济[J].学习与借鉴,2010,(6).
篇9
关键词:“太和模式”;“农商经济”;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23―05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部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1)农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l生作用。(2)工业主导模式。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县域经济的模式属于工业主导模式。(3)服务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突出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另外,还有很多以地名命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晋城模式、济源模式、珠江模式、农安模式、义乌模式等。
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县域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道路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以发达地区或资源丰裕度高的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对位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县域经济研究。而具有这些特点的县域占中国县域总量的7成左右,为了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拟探讨以“农商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太和模式”,并论述其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太和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
(一)太和县经济发展现状
太和县地处皖西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1990年以前,太和县和皖西北地区其他县市一样,既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得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属于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
目前,太和县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太和模式”,其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表现出充沛的经济活力,城乡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社会保挣陕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太和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太和县“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综合实力跃升至皖北各县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7年稳居安徽省县域第一,2010年达到74亿元(《安徽统计年鉴》,2004-2010),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可喜景象;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多年来稳居安徽省县级之首(《阜阳市金融统计公报》,2011)。除此之外,太和县还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全市前列,如居民的手机拥有量、电信业务量也连续多年处于全省第一的位置;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储蓄额也位居全省前列,明显高出其所在的阜阳市的人均量(《阜阳市统计公报》,2010)。
太和县在县域经济实践中没有遵循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顺序,而是采取第三产业的繁荣促进二产、带动一产的独特的发展模式。2005年太和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6.6:25.4:38.0,第三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这和安徽欠发达县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县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主攻工业”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壮大起来。截止到2009年,太和县三次产业比重为30.8:34.4:34.8。太和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得益于许多行业都已经从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行扩展,大大地提升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如太和县作为全国主要的药品集散地,已经从专门的医药销售逐渐向医药生产和医药研发领域迈进。原来仅仅从事毛发收购活动的经销商,也已经开始在本地投资办厂,进行毛发加工生产活动,其制成品的附加值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产品全部外销至欧美等地,使得太和县的出口创汇能力连续多年位居阜阳市首位,安徽省前列。
在太和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从商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坚持走“三二一”产业顺序的发展模式,被称为“太和模式”,即通过优先发展“农商经济”,实现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再用三产带动二产、反哺一产,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太和县经济发展条件
1.区域交通条件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县和利辛县,南依阜阳市,西接界首市(县级市),北与毫州市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县接壤。从地理位置上看,太和县并不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既不是陆路交通枢纽,也不是主要的港口,更不是航空中心,只有一条国道和一条省道穿境而过,但随着经济发展,太和县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交通不便的状况有望在近期内得到缓解。
2.资源禀赋条件
在太和县境内虽然已探明地下蕴藏着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但是属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区而禁止开采,因此,太和县并没有可以利用的现成的资源要素优势,另外,在太和县境内也没有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
目前太和县已形成有色金属再生、毛发制品、医药制造、绳网、筛网、木材加工、中药材等支柱产业,但除了本地盛产一些诸如桔梗、薄荷等中药材外,其他的支柱产业所需的资源和原材料,如生产绳网所需的石化原料、木材加工所需的木料和有色金属再生所需的有色金属等均需从外地引进。
3.经济基础条件
太和县地处皖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土地虽然肥沃,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由于历史原因制约太和县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根深蒂固,受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仍显不快,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特征较为明显,使得太和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县域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太和县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的转机,不仅缩小了与全省的差距,而且为今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形成了“太和模式”。
总之,无论是从交通区位、自然资源、资金等经济发展的“硬件”来说,还是从人才、技术等经济发展的“软伴’来说,太和县均不具备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认为―个区域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即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
济,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才能够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该区域和企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但是“太和模式”的形成不但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而且也不符合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解释“太和模式”的形成过程呢?
三、“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关键和动力
尽管太和县在资源、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均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是其经济发展所需的这些条件,是可以通过贸易的办法从其他区域购买或引进,特别是在国内外分工格局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贸易已经成为联系各个地区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正是不同区域问贸易的快速发展,才使得各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地区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表现就是生产要素流动。太和县正是通过贸易的办法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短板。从一般意义上讲,皖北所有的县均可以通过贸易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只有太和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呢?原因在于太和人具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仓惭意识,通过创新他们把自己的传统手工业,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产业。农商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传统产业+创新意识+规范管理”,也是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
(一)传统产业:“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
在太和县农商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路径依赖”(把自己熟悉的传统产业,从加工工艺到销售方式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他们比较容易进入传统商贸领域,这就为太和县传统特色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他们把自己所在的乡镇和农村作为孵化特色产业最大基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促生了专业市场的产生。目前太和县已经建立了医药、绳网、毛发、木材、筛网等10个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围绕这些专业市场,形成了一批加工企业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专业市场的出现一方面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太和县的医药市场。在该市场形成之前太和县并没有制药厂,也不生产药品,仅仅依靠一大批由农民组成的医药经销队伍,硬是在太和县形成一个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医药交易市场。另外,缺乏森林资源的太和县依靠对传统手工艺的改造,通过从东南亚等地进口木材,而一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木线条、装饰板材加工和销售基地。
(二)创新意识:“太和模式”形成的关键
农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是太和县成功克服比较劣势并且形成“太和模式”的初始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和县掀起了一股农民经商的热潮。这些人大多出身农村,是一群能力相对突出的人,他们起初或是运销商,或是个体经营者,或是手工业者,经济的贫困使得他们为生存而走向城市、走向市场。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传统手工业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于是“求变”的创新意识就慢慢地在他们潜意识里开始萌动,大约经过10年的酝酿期,到了2000年前后太和县的农村出现了一批能结合市场经济需求将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带头人。他们的存在对某一区域专业市场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他们依靠亲戚朋友互帮互带,从事医药、装饰板材、绳网、人发、有色金属冶炼等生产和经销活动,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城乡。随着从业队伍不断滚动、壮大,引领了农村各大产业发展,形成了比跚急定的市场网络和产业集群,这些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多元互补、功能独特的太和“农商经济”阵营,成为太和县农村经济最活跃的增长点。农商经济是太和县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又经过近10年的摸索和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在太和人头脑中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其敏锐的嗅觉抓住了市场这条主线,紧紧跟随市场步伐,完成了类似于“卵―幼虫―蛹蝶”式的“农民―市场意识觉醒―农产品经营者―传统商品中介者―专业市场商品中介者―成功的经商者”的转变。
(三)规范管理:“太和模式”形成的动力
在太和县的专业市场和农商队伍刚刚形成之际,难免鱼龙混杂,也出现过诸如质量、信誉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县政府发现这些问题后,一方面适时地对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进行整顿,对分散的个体经营进行统一管理,取缔非法经营户,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全体经营人员素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行业操作,净化了生产和营销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少数经销者看重短期利益的错误行为,逐渐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也逐渐扩张。如目前太和县的医药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通过实行“五统一、一分销”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购进,统一仓储,统一财务,统一票据,统一价格,分公司销售),牢牢把住购进、验收入库、储存养护、出库复核、对外销售等五个关口,构筑了严密的质量防火墙,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药品质量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药品大流通格局(如图1)。
以农商经济为基础的“太和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对太和经济发展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太和县居民快速富裕起来。因为他们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大多处在“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的高附加值部分。“微笑曲线”理论是1992年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用来描述在生产个人电脑的各个工序的附加值特征,后来加以修正后推出产业“微笑曲线”。“微笑曲线”两端分别代表企业创新意识(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开拓新市场、构建新营销网络能力等,其附加值较高;中间较低的部分代表生产制造过程,附加值较低。如果用“微笑曲线”理论来解释以农商经济为基础的“太和模式”,可以看出“农商经济”正处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其左端可以看作太和农民“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微笑曲线”右端的营销阶段,正是太和县“农商经济”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太和县大量的传统制造业经过改造后依然存在。虽然制造业产生的附加值较低,但是从整体来看,太和县将得到“微笑曲线”的全部附加值。无商不活,没有农商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太和县的专业市场和支柱产业的繁荣。农商经济充分展示了农民所具有创造力和发展经济的潜力,这不仅解决了传统产业的低效问题,发展壮大了传统产业,还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自主创业,造就了太和的支柱产业。太和县将传统产业、创新意识和规范管理结合起来,给缺乏比较优势的县域经济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太和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尽管我国中西部许多欠发达县域都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北的延长县、河南的新郑市等,要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要么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但是也有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县(市),如皖北的利辛县、阜南县、河南东南部的新蔡县等。对于这些县市应该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崛起,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太和模式”的成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个范例。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传统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延续往往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等内涵,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其有着较高的亲切感和认可度,对于供给者来说,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较为熟悉,易于掌握。但是传统产业体处于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无论是在工艺设计、还是在生产效率方面均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对于大家都很熟悉的传统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造,使其符合市场的需求,既能保留产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易于接受,又能与市场接轨,扩展其市场份额,进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因地制宜,不必完全遵循“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顺序。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具有优势,可以优先发展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后,利用聚集的资本,发展第二产业。二产的壮大不但可以巩固三产发展的成果,还能反哺一产,从而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也可以先发展二产,再带动三产和一产的发展。
篇10
“听了韩长赋代省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吉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新思路。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符合省情、更符合我们扶余县情。”在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出席会议的人大代表、扶余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再义高兴地对记者这样表示。
肖再义说,近两年来,扶余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工业增势强劲。汇海酒业、冀东水泥、联润公司、鹏鸿木业等14个亿元项目相继落户扶余;金涛纸业、天源公司等36个千万元项目陆续建成投产;迎新橡胶公司等284个百万元项目纷纷达产达效。两个省级工业集中区、两个市级工业园区聚集了134户企业,促进了主导产业的合理布局。粮食产量达到185万吨,稳居全国前5位,被农业部授予“全国产粮先进县”称号。农民人均收入达4098元。
肖再义表示,作为县人大常委会,必须服从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全力助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抓住经济发展中事关全局的重大事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抓住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执法检查,跟踪问效,切实解决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净化全县经济发展软环境。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的参政议政和模范带头作用。
根据扶余县委确立的“工业立县”发展战略,县人大常委会连续5年组织代表对工业经济运行、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集中区、园区建设进行了专题视察。同时组织人大代表结合本地、本战线实际,围绕经济建设,自选题目、自定方式,开展了县域经济大调查活动。形成了很多有见地的调查报告,他们从中选出25篇优秀调查报告,编印专辑,发至全县,并从代表提出的各方面建议中,整理出58条有价值的建议,转交有关部门研究落实,收到了预期效果。
总结培养典型,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先后总结推广了高级农艺师刁玉先、村党支部书记宁文春等4名人大代表在经济建设中的先进事迹,引导人大代表在经济建设中率先垂范,争当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排头兵和领头雁,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赵联洗)
- 上一篇:农产品营销的调研报告
- 下一篇:音乐教育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