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性质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的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教育学 学科性质 独立性
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在当今教育理论界并不是也不可能是一个全新的话题。早在教育学刚刚引进中国的时候,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特别是对于刚刚涉足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人来说,理解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更是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对于理解教育其他基本理论将会起一个奠基性的关键作用。研究和明确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的问题对教育学科的发展方向和路线都有直接和持续的影响。可以说,怎样认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怎样认识形成教育学科的路径,就会怎样去建设该学科,怎样去形成该学科的知识,就会设定怎样的追求目标,所以很多学者将它称为中国教育学发展的三大世纪性问题之一,并且是重中之重的问题。
当代的教育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教育学有四大悲哀,第一个悲哀是教育学要么没有,要么只占据某个矮小的角度;第二个悲哀是很多的读者都瞧不上教育学的学者;第三个悲哀是凡是真正的教育大家都不是学教育学出身,优秀的教师不是因为学了教育学而变得优秀;第四个悲哀是教育学理论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分离已成常态。
通过分析不难看出,这种悲哀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有密切的关系。从二十世纪中国教育学发展的全程看,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认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学的知识性质问题,它究竟属于理论性学科还是应用性学科;第二方面是教育学是科学,还是哲学,是人文科学还是社会科学,或者其他?这两个问题是西方也是自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后一直存在的问题。综合后来21世纪人们对教育学学科性质的更多的扩展性的分析,大致可以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做以下的罗列和总结:
1.教育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乌申斯基认为,教育是一门最高级的艺术。
2.教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上科学教育学思潮的倡导者们认同这样的观点。后来在德国著名学者施莱尔马赫,他在1826年对“科学”的教育学提出疑问的,还有后来的狄尔泰于1888年对教育科学进一步提出疑问。
3.教育学是介于科学和艺术之间。如法国的涂尔干所说:教育具有混合性特征。
4.教育学是自由运用科学的艺术。这是美国大教育杜威的观点。
5.教育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持这样的观点。
6.教育学是过去的艺术,是现在的科学。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有关于此观点的具体提法。
从另外一个视角,还有很多不同的学者,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有如下的思考:
1.教育学是社会科学;教育学是人文科学。
有学者认为,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而也有学者(李铁生)认为,教育学是育人之学,是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既是社会科学,又是人文科学,同时具有多重性的特征。
3.教育学既是理论,又是应用科学。
4.教育学既是思辨科学又是实证科学,包含有应然的价值问题和实然的实践问题两方面。
5.教育学既是人学,又是理学。
6.教育学既是物之学,又是人之学。
7.教育学既是理性之学,又是经验之学。
8.教育学应该从二元对立的传统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外的第三门学科,即是一门同时关注社会和人的学科。
9.教育学与社会,教育学与人是教育学的永恒命题,要把教育学建立成综合性学科。
或者是教育学是超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的一门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应该把教育学建立成为“进入生活,介入生活,面向人类的幸福生活”的学科,使得教育能够培育生命自觉,促进生命成长,促进人类幸福。因为教育实践活动是围绕人的生命活动来展开的。
通过上面的关于教育学学科性质的观点的罗列和总结,我们就会发现:很大部分的学者都是把别的学科的性质和理论直接套用或者经过简单的改造和组合就把“帽子“戴在教育学的“头上”。教育学会出现悲哀的原因之源,教育学地位的根源也就在于此,就是教育学没有自己的根,没有自己的科学内涵、科学标准和方法。
不容忽视的是,在20世纪,教育学没能与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平等对话,就其本身而言,缺乏不可取代的独特性和缺乏深入意义上的基本理论水平是主要原因。另外还被人熟知的教育学是从哲学中分解出来的,但与哲学不但一直没有“决裂”,相反,教育学理论的发展至今为止与哲学的发展密切相关,这一事实本身也反应了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它对人对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水平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在20世纪,还相对集中地出现过两次拖进教育学科学化的,第一次是出现在杜威来华讲学,美国的克伯屈等专家将设计教学法、道尔顿介绍到中国的时候,第二次是出现在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期。而对教育学的学科属性的深入讨论,还是在九十年代的元研究中得以展现的。
虽然关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已经开始不再用简单两分或者三分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了,注意用多元多维的方式来认识教育,也有人已经关注到教育学对象的复杂性,主张用复杂科学的思维方式来认识教育,认识教育的学科性质问题。
以上综述主要针对教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若要做进一步聚焦,可集中到教育学的学科独立性问题上。21世纪的教育学有太多束缚和限制的因素,有时还扮演者随从的角色,幸亏有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要变化,给中国带来了从社会环境到研究条件和研究人员、研究成果等多方面的改善。教育学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启示就是要提升教育学科的独立学术品格和力量,教育学界要为此做出持续和艰苦的学术努力。同时,要真正加强教育学的学术独立性,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学自己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建设,而不是专门向别的学科去借这些对于一个学科独立性来说的标志物。唯有了独立性,才有创造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教育概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
[2]陈桂生主编,教育学的建构[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俄)弗弗克拉耶夫斯基,教学学原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
[4]叶澜主编,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科学,教育学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篇2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篇3
关键词:课程性质;母语危机;大学语文;文化期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1-0167-03
近年来,各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定位进行了一系列的批判和讨论,这直接影响到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改革,影响着新一代人才培养基本文化基质的塑造,因为一切课程改革的方案和实践都基于对课程性质的根本认识。
一、从2001年与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
的对比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2001年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地位中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如下表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P6)2011年崭新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出台,更突显了其强大的时代认知,其中在第一部分前言中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这样认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P2)从对比中可知:2011年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定位明显淡化了其工具、理性的一面,而强调和突出了与时代主题相呼应的人文功能和实践现实性。在笔者看来,这一表述的变动说明了当下对语文“人文性”性质的强调和对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的突显,对于从事语文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
语文课程性质讨论的过程,即人们对语文课程认识步步深入的过程,必将促使着语文教育逐渐趋向成熟。老一辈的语文教育家大都把语文课程看成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叶圣陶、吕叔湘等语文教育家们对语文教育的论述大都是从工具的意义上着眼的。但是,今天把语文当作一门纯工具性和纯知识性的课程来看待显然就狭隘了,尤其对面向施教对象是具有一定知识储备、一定独立思维能力和社会意识的大学生而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我们这里所说的语文,是人文意义上的语文,而非工具意义上和纯基础意义上的语文。大学语文应通过语言这个媒介探求文学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文学,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质,使我们的学生变成历史意义上、文化意义上、情感意义上、道德意义上的人,从而实现精神成人的目的,肩负起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的神圣职责。大学语文由于其课程地位,在大学里一直不被人重视和看好。然而,伴随着大学培养出的人才低素养、低能力、难于适应社会的现状,人们开始反思大学这个输出人才的重要领域自身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的种种缺失。因此,大学语文课程作为人才培养最直接相关的人文课程被普遍关注起来,并由此引发了各种讨论。种种讨论都对大学语文地位的重新认定起到了推动作用,大学语文课程在大学教育、人才输出的关口,其重要的素质教育地位和人文教育价值是其他任何一门学科或课程所不能取代的。尤其是在目前诸多纷繁的社会现象背后、母语危机的背景下,文化焦虑成为全民综合征,人们不约而同地将希望投射于传统文化,希望从传统中找到解决急症的良药!进而,人们开始思索高等教育求真育人的真本追求,这在大学教育中正是以大学语文课程为中心展开的。人才培养和发展的根本不仅仅在于其专业能力的高低,更源于深深植根于人性和素养的教育和把握。尤其面对社会文化寻根运动的蓬勃发展、面对母语危机的时代现状,大学语文人文性质的彰显逐渐成为其生存的重要语境之一。
二、从母语教育危机透视大学语文
对彰显人文精神和文化的重要性
“母语危机”是现时代教育各个国家都面临的重要课题,母语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尖锐问题伴随经济的深入发展而日益显著起来,而母语危机的文化现象背后则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各方面问题。透过各国的“母语危机”现象我们可以透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以及教育问题。因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绵远几千年的汉语所固有和坚守的领地愈来愈狭小甚至呈现出边缘化趋势。母语危机是文化危机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当前,母语危机成为汉语研究的课题正是由于其岌岌可危的现状所致。其实,这种现象在亚洲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如韩国和日本也已有共识:自己母语赖以生存的土壤日渐衰落,而取而代之则是英语的无限泛滥。面对电脑时代,汉语从应用电脑起就已经自觉不自觉地沦为了英语的附属语。将汉字成功输入电脑,首先要掌握的是学会英文字母和其编排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母语教育与英语教育是截然对立、彼此矛盾的。我们不能把两种语言和文化简单化处理,因为二者不是单纯的此消彼长的关系,一方面英语是世界共同语,我们要与国外经济、文化进行交流,要迈向现代化、国际化就必须学好英语这一重要工具;另一方面汉语是本民族自己的独有文化,我们更要学习、继承、坚守、发扬光大汉语审美的独特领域。在笔者看来,学习英语应关注其工具性的实用特征,而母语则意在其人文性的精神塑造,学习母语有利于正确运用英语发展自身,而学习英语则可更加捍卫并促进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如何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和地位,将直接影响着语文教育乃至民族母语教育的未来发展。
“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3](P3)从高教司颁行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表述中可以明确,大学语文的基础性课程地位是由其根本的人文性特征所决定的,大学语文课对中华民族未来人才的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甚至对整个高等教育大业都不容忽视。早在1978年,就有学者倡导重视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用以提高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增强传承本民族文化的信心,提高精神素养和弘扬民族传统。在这个特定的文化焦虑的历史时期,大学语文无疑承担起了这一职责。母语教育是一个极为广阔的范畴,它既包括学科性、专门性或专业性的,连日常生活与交往的各种能力和素养也能囊括。即便如此,母语教育也总有其开展和缠绕的核心范畴:即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当然,母语教育并不等同于大学语文教育,大学语文教育只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中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实现手段或方式,不同的时期和阶段,不同的人群和环境,母语教育的形式也各不相同。但在大学教育这个特殊的教育情境中大学语文课程则是母语教育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的地位和课程设置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母语教育的发展状况。
三、从“中学语文”与“大学语文”
的差异积极发掘其人文教育功能,
使之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文化期待
大学语文教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虽然在教学方法上也有许多借鉴,但其有本质的不同。一是目标指向不同,具体表现为中学语文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为目的和重点;而大学语文更注重于思想的传输、情感的解读、写作方法的探讨和学生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之上;二是教育追求各异,中学语文以应试和升学为目的,呈现出强烈的功利性特征,而大学语文则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文化精神和性格为最终目标,突显出其人文性特征。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感受到:大学语文更注重的是在学科工具性的基础之上去彰显人文性,去铸就语文的精神素养,从而肩负起时代所赋予的文化期待——传承并发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
(一)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根本任务
大学阶段是人结束学生生活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因而更应关注其人文精神和价值观的引导。大学语文与语文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仍以语文课程的性质为成长和存在根基,大学语文所处的位置,使得它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紧密,“它与民族文化的根本血脉相连,密不可分,除了语言技能的传授,更担负着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塑造民族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的功用。”[4]可见,明确大学语文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是进行正确有效的大学语文教育乃至整个大学人文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集中精力和专家统一编写权威性教材,确定一个适合的文本让大学语文教育有章可循
一部具有针对性、现实性、科学性、文化性的,适合大学教育需要、能有效推进文化传承和发展、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大语教材是当前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要条件。伴随着社会和教育界、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大学教育的忧虑,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在编写大语教材上进行了诸多有益、积极的尝试,使得大语教材的编写和出版呈现活跃态势。其中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大学语文》得到了最多认可和关注。“目前在各高校较为流行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有数百种之多,各自为战让大学语文本身少了些权威感。”[5]因此,名副其实的权威性大语教材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目标的前提条件和现实依据。
(三)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使其尽快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
“如何抉择我国的语文课程的总取向,这种严肃的问题,单从语文教育研究的层面来讨论乃至争辩,恐怕是不会到位的;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要取更广阔的视野来关照,需要放置在教育政策研究的层面来慎重把握。”[6](P80)从政策的高度去规范大学语文教育的实施,把对大学语文教育的认识上升到整个母语教育的层面去认识,是实现大学语文教育文化期待的重要保障。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坚持和创新都有待于一个宏观大环境的营造和支持,充分的学术自由和政策导向是使得大学语文教育走出低谷的坚强后盾,否则再优质的教材也会因失去保障而无法充分诠释其真谛。对于大学语文通过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问题,有人建议以英语四、六级等级测试的标准模式对母语水平进行考核等,诸如此类的意见和方法都在不断探寻当中。但是,面对目前的母语存在状态和现阶段语文教育的突出问题,我们将不得不以积极的态度客观分析、紧迫的热情积极探讨,真正从语文课程的性质出发思考问题。当前,教育部相关部门已下发文件,强调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应予以关注和加强,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也再次强调了传统文化的地位。从此出发,相信“大学语文”的教育使命及其所肩负的文化期待将会得到切实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李景阳.语文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许秀清.大学语文课程教育的独特功能及学科定位[J].学术评论,2005,(S1).
篇4
摘 要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双边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其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具有“技艺性”、“情意性”、“自然性”、“人文性”四性兼备。通过体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品质的教育与培养。体育活动中需承受一定的生理和心理负荷,要克服身心疲劳和学习上的困难,故为磨练意志,形成品质提供契机。因此,构建新时期体育教学目标体系,加强体育课程教学就成为了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
关键词 职高体育 课程性质 教学目标 体系构建
体育是素质增长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忽视体育。健康的身体既是良好道德素质的载体,也是知识的载体,抓智育没有载体不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没有载体也不行。重视体育不只是要求学生有一个好身体,还要通过体育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优良的品质和心理素质,体育对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一、当前职高体育课程性质研究
(一)确定职高体育教学目的的法规依据
确定职高体育教育,强调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的发展与保健的能力。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教育方针和职高体育教学性质和教育目的,学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身心保健的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情操和初步的审美能力。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待人诚信友善、处世积极乐观的情感。
(二)确立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的理论依据
在确定高中学生体育教学目标时,认识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例如: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教育,要不要反映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把社会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作为教育目的的内容?增强体质是不是体育教学目的的学科特点之一,应放在突出的位置上?体育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之一,是按照自己的学科体系进行教学,还是只要按学生自己的需要“活动起来就行了”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认真地进行研究。特别是近些年来,对学校体育功能的开发与讨论有很大的发展。学校体育功能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多功能论和为主论的讨论。这些都关系到如何确定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和讨论这些问题时,必须树立教育的整体观,把学校体育放到教育的范畴,充分体现体育的学科特点,并且根据学科特点研究和论证体育教学的目标。提出的这些目标,尽管有的过分强调为主论,不免有些偏颇,但一般都应是普通教育中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目标的提出只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愿望和要求,如果选用的教材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得当,符合实际,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就可以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但是,如何把可能性变成现实性,是受多种条件制约的,而且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应当辩证地考虑和研究这些问题,既不能单一化,也不能绝对化,同样也不能把目标的内涵无限度地泛化。应当抓住育人的总目标,分阶段、分层次,从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体育教学(或整个学校体育)的特殊性教育、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其别是通过身体的活动和锻炼的过程,达到改进学生健康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增强体质的目标,体现学科的特点,最终达到育人的总目标,为提高整个国民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教学必须与终生体育相联系
学校体育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锻炼习惯作为教学的重点。为其走出学校后,仍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运用学校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继续从事体育活动,参加体育锻炼,体验体育的乐趣。鉴于对终生体育的这种认识,在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目的时,必须考虑到体育的现实目的,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质,学会和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同时也要为走向社会后,仍能利用这些知识、技能锻炼身体,并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使自己终生受益。为此,高中学生的体育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都应体现这一基本精神。
(四)体育教学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加确定了体育教学目的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反映我国普通高中的实际情况,反映我国的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特别要体现社会主义的实际。但是由于只看到时间是常数的一面,担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占用了学习的时间,而不懂得或认识不到学生按规定上好体育课,参加必要的体育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体质得到增强,保证有效的学习,而且体育也是学生应具有的文化知识。参加体育锻炼对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精神和发展个性,培养坚强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品质都大有裨益。学生参加了体育活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与专业的学习,相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在学生的体育课本里,必须在理性上使学生提高认识,在实践上运用有效的内容与方法,切实达到这一目标。
二、职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体系建立
职业高中新大纲所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三个内容:全面锻炼学生身体,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获得体育、保健的基础理论知识;体育教学目的是整个职业高中各项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评估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高中体育教学目的,确定编选教材内容的原则,构建了各年级体育教材内容的教学目标和年级的教学目标。各项教材内容,按其特点,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提出了纵向发展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年级目标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关文化科学知识基础、身体的发展状况和掌握技术动作的水平,按年级层次确定了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纵向系统的年级划分,将同一年级的内容归纳在一起,确定为年级的综合目标,各项教材内容纵向系统可按年级划分的目标体系如图1所示。
三、结束语
综合上述,健康是离不开体育的,体育的功能也首先是为了健康,为了体质的增强。因此要提高包括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内的国民素质,是离不开体育的,任何忽视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完全的教育。同时,体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也理所当然地是高中教育的组成部分,关键是学生的体育是不是具有基础教育或高层次的基础教育的性质。因此,加强体育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建婷.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的根本目标[J].考试周刊.2011(61):133-135.
篇5
摘要:教师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管理者,教师的基本素养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是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在新课程改革推进的十几年进程中,中学语文课程有了新的进展而又存在不少问题。在影响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诸多因素中,中学语文教师素养无疑是最重要的因素。笔者拟从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程的新性质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这一角度展开论述,以期对新课改进程的推进有所裨益。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教师素养
引言
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课程改革已推进十几年的今天,关于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研究背景更加复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方面灌输了中学语文教师素养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这两方面长期斗争、磨合。在新课程改革已有显著成效而又遭遇阻力的矛盾背景下,探讨中学语文教师素养十分必要。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效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就其实践意义而言,中学语文教师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课堂教学,有助于语文课程的教育改革。
语文课程性质的新要求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
一、工具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中学语文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掌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教育教授母语,它首先是一门语言课程。这便决定其工具性的本质中学语文教育是针对母语为汉语的学生的语言教学。关于语文的工具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阐述道:“语文不是关于知识的学科,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使用语言文字,因为语言作为工具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张志公先生也就语文的工具性解释道:“语言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2]”。时至今日,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新理念强调要正确把握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语文教育的影响,可见汉语言文字一直以来仍是语文教育的一大重点内容。例如:中学语文课文《林黛玉进贾府》,关于这篇课文的讲解,感受它独特的语言描法和语言风格,比如对林黛玉极具特色的外貌描写“两弯似蹙非蹙I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3]16”的分析;理解语言背后的思想与内涵,如对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3]20!”话语的分析,就是此篇课文的工具性目标。要完成工具性讲解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拥有深厚的汉语言知识素养,全面掌握汉语言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知识,这是中学语文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二、人文性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教学,其教学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贯穿着人文性的特征。“‘人文’按现代汉语解释是指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立足于‘人’与‘文化’这两个基点上,同人道、人性、文明、文化等意义相同[4]36”。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指语文教育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历史文化。语文这门学科包含着深刻的思想情感,它教授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高尚的品德修养以丰富的个人情感等。这种情感的渲染和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的优秀经典的语文课文的学习。在中学语文课文中,如《我的战友》讴歌了革命志士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我的信念》一文赞扬了作者玛丽.居里专心科学研究、坚持拼搏以及淡泊名利的品德修养;《背影》抒发作者朱自清对父爱的感动,对父爱的赞扬。当然中学语文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绝不仅局限于此,还包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敬畏之情等等。另外,语文学科还传播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时间跨度远至三皇五帝,近到21世纪;内容包罗万象,如闻名世界的四大发明、中国独特的茶文化、气势恢宏的长城等。其次,语文的人文性还表现在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语文这门学科不像物理、化学这之类极具理性的学科一样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语文包含着深刻的情感因素,语文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不仅仅是通过上述的语文课文思想的传授来完成的,还体现在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人格魅力熏陶学生。对于中学生来说,学生的人格培养应向纵深发展。中学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贯彻语文的人文性,其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广博的文化知识来阐述语文教育的思想,以高尚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视野下的素养要求
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密不可分,水融的。语文课程的新理念可理解为以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为平台,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为基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5]”,实现语文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具体实现是通过“三维度”目标的一步步进行来进行的。例如,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课文《香菱学诗》其课程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曹雪芹及《红楼梦》。
②积累生字生词,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白话文的阅读能力。
③体会文章有关香菱学诗的神态和细节描写的传神之处。
④分析香菱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自读整体把握故事情节,通过精读分析香菱学诗的过程,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写作的认识。
3、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勉的求学精神,要好学、乐学,更要善学、苦学。其中知识与能力目标中的②、③属工具性目标,①、④属人文性目标,情感体验与价值观目标层面属人文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目标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整堂语文课程的实施便是灵活实施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中学语文教师要驾驭整个语文课堂,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糅合就必须具备高超的能力素养:语文基本能力素养、语文教学能力素养、语文评价能力素养和语文科研能力素养。这些能力素养和先前提到的人文素养的融合需要中学语文教师良好的心理素养作支撑,包括良好的性格、丰富的情感和坚韧的信念。唯有这样,才能坚持做好语文教学的每一项工作。
结语
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处在复杂的背景下,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曲折前行,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成为新课程改革是否能够取得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中学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各方面的素养来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发展必须时时与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同步,不断吸收新的理念,学习新的方法,不断突破传统,追求自身素养的完善和丰富,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成就自身素养的更新与活力。(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2.
[2]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1.
[3]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5.
篇6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数学;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我国政府公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和改革发展规划纲(2010-2020)》,在这份新时期的指导文件中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如何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和能力,会影响到学生以后阶段的学习甚至是工作,因此,小学数学学科的教学必须引起我们每个人的重视。多年来,在全民享受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上至国家、下至地方的各级教育部门对素质教育都非常重视。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的对象、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素质教育的内涵在变化,或者说有些是过去没有加以重视的,需要弥补。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每一位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当前本学科的素质教育如何实施进行探讨,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
一、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
我们常说:“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想真正地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首先我们一线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因此,发展和提升小学数学素质教育,每一位教师必须学习和汲取新的教学理念,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指引教师实施教学的关键所在。就小学数学这门课程而言,相当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就数学教育的性质、数学教育的未来、数学教育在基础教育和社会发展中作用的认识提出新的和值得深思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方案不断提出,创新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的一些文献就中小学数学学科的课程改革表达了这样一些思想,即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条件下,我们通过对学生数学知识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理论研究方面,要考虑素质教育的人文需求,要跳出仅仅从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待小学数学教学的旧框框,应从整个教学系统以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将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融合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这说明,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意味着必须将小学数学教学摆到塑造一代人的系统工程之中,必须着眼于各科教学的协调来加强小学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这样才能体现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和“育”的融合,“教”乃传授学生知识,“育”乃培养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即教书育人。
二、改变评价体制
改进小学数学教学评估方法,改变评价体制,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实施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必须要抛弃评估学生单纯依赖学习成绩的误区,多角度、全方面来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全面发展,避免培养出高分低能的学生,真正地培养出素质能力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成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的质量。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在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这时所接受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在教育行业,一直以来都是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要求来培养教师的,即从学识和品德两方面来说明一名优秀教师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对于一位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学高为师”指教师学科知识丰富,要求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明确小学数学的教学性质、任务和要求。例如,熟悉教材中每一章节什么是基本要求,什么是中等要求,什么是较高要求;哪些知识点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哪些锻炼抽象思维;哪些内容适合用图片、模型来讲解,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等等。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启发与互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能力和素质培养,提倡个性化教学。教学注重过程,而不局限于教学内容本身。教学过程旁征博引、语言风趣,用简单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用复杂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索,通过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和延伸来展现知识的魅力,给学生以广阔的遐想空间。同时,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拓展和更新,这包括数学学科方面的知识和有关数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教学实践方面的知识。目前在素质教育方面特别强调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此教师应当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总结、积累和创新,在与有经验的教师的交流中不断丰富实践知识,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灵活、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大纲和教材,并组织好教学。“德高为范”是指教师本人品德高尚,爱岗敬业,爱护和关心学生,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愉快的、幸福的,注重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成功观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乐观向上、团结协作、内心和谐的良好素质。只有这样,我们培养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各个层次中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
四、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的教学,不管在内容还是形式上都与传统的教学大相径庭。首先,现代化教学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大多都涉及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领域更细、更新,大多数知识还很抽象,甚至是微观世界的现象。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一张嘴加上一支粉笔,这样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学生接受这些复杂而抽象的知识就非常难,往往是教师讲了很长时间,学生仍然一脸迷惑。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便能很好地克服这个困难。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能引起并激发学生的兴趣及创造力,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还喜欢这门学科。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从产生至今已迅速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应用的主要原因。
篇7
有人说,学生的身体不好是废品,智力发展不好是次品,而品德不好则是危险品,这句话形象地表明了德育的重要地位。如何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任务落到实处,抓出成效,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思想品德课教师的素质可以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三个方面。打铁先要自身硬,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首先教师要提高素质。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坚持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人师表,不断提高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
二、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
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运用,教学和考试成绩挂钩,教师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于是出现了一部分高分低能,高分低德,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学生。有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把思想品德课作为枯燥乏味的代表课,他们不爱听大道理。有的教师甚至上课只是勾勾画画,让学生背背,对付考试而已,教法特别单一,教学模式死板,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为此,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教师要改变旧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
实践证明,离开学生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观察者和参与者,以及由此产生的认识上的复杂性和丰富性的实际,只就书本授课,尽管可能讲的都是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论都是现成的,但由于学生感到空洞和脱离实际,仍然不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的办学宗旨为:“让所有的金子在这里都发光。”即让所有学生的潜力、能力、信心得到增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总之,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发挥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和政治素质,使知与行相统一。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育方法关键在一个“活”字。“情”是活的关键,“美”是活的目标,“乐”是活的前提。把课教活的核心是学生“学活”。在课堂上教师要采用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发现法”“实践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丰富幽默的语言,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要善于创设师生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交流环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学习效果,不能墨守成规,要新颖,不拘常规。作业要精选、适量,题目要新颖,不采取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五、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加大德育工作力度
篇8
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是淄博市教科所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根据新型文化对教育的迫切要求进行研究的。经过十几年的攻关研究,淄博市教科所构建起在中学进行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理论与操作方法。
一、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的研究与价值评定
(一)“九五”对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
影视文化是现代最有影响的文化形态之一,影视文化对中小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文化理念有着深刻的影响,而基础教育一直没有开展这项文化教育,使教育落后于文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第一个之际,淄博市教科所自1993年开始将基础教育中的影视文化教育问题列为重要研究对象,由此规划成“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文化课及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1997年这项课题被列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研究课题。课题组倾注十几年的心血进行攻关研究,着力进行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究与实验。通过在省内外8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教学实验,研究课程教育对培养中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质、进行智力开发的巨大价值,并根据教育部关于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将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定位为地方课程,由此解决课程空间问题。经过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辛勤努力,“九五”期间完成了课程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验工作。课题研究报告于2001年11月通过全国教科规办专家组的鉴定。鉴定意见认为“根据影视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影响的新特点,创设一种新形态的课程这在中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史上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意义”。[1]
(二)“十五”期间课程标准与教材建设研究
“十五”期间,课题组在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构建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体系,研究影视文化课程在中学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作用、性质和任务等,研究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
1.研究出台《课程标准》。课题组认真学习了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与理论信息,并参照教育部制订的有关课程标准,深入研究课程教育思想。经过将近一年的攻关研究,课题组先后五易其稿,撰写成《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讨论稿)》。对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教育目标、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进行了规范,从课程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实施提出建议。从而使影视文化课程成为培养中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的新型文化课程。并以地方课程的方式列入中学课程体系。经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社科中心、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央教科所有关专家的审定,《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以“实验稿”的形式作为现阶段课程实施的指导文件。[2]这是全国第一份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的指导性文件,具有重要的创新价值。
2.教材建设研究。2002年9月课题组“关于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列入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研究”之中,对中学影视文化课程目标与教材建设、教学理论与教材教法等方面展开了新一轮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为教材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教材体例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需要,在教育理念、教学文本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研究,努力使之切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并在教学实验中根据教师的意见进行修订,由课题组研究的2册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已印出样书(正在编写第三册)。影视文化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报告(二万余字)也已发表。[3]教材研究成果已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专家组鉴定,并在全国地方课程研讨会上作为重点成果展览和介绍。中学影视文化课程不仅在全国中学影视教育中独树一帜,而且在地方课程的研究中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与教学思想
课题组在中学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理论的研究中,在高层专家的指导下,经历了从初创到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构建起相对完备的课程教育目标体系,对教材的编写与课程的实施提出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意见。
(一)课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1.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性质与课程位置的确定,是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研究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了影视文化课程的性质与定位。课程标准确定了中学以“课程教育的方式进行影视文化教育”,[4]通过实施影视文化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审美素质,从而使课程具有人文性、审美性、综合性、经典性、趣味性等特点。学习这样的课程会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特别是审美水平,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影视文化课确定为地方课程,使这门新课程进入中学课程体系有了恰当的空间,也使课题组能够以恰当的方式承担起课程教材研究与管理的职责。
2.课程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是通过课程教育希望学生发生的预期变化,具有一定的教育构想和蓝图的性质。课题组依据对学生、社会和学科的研究,根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影视文化课程的审美特点和影视文化课程对中学生诸项素质的培养,构建影视文化课程教育的总目标:学习影视文化课程,通过对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学习和运用理论知识和审美方法,对作品表现的各种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人物形象、人文和科学精神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养成正确的审美态度,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感,追求高雅影视艺术的审美趣味,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在审美体验的过程中,培养辨别真善美的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与全球意识,以及关注社会、改造社会、美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科学生活素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还要在审美体验过程中多方面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5]
(二)教材体例与教学方法
中学影视文化课教材包括多种载体,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呈现方式与体例各不相同,教材的使用也不同。一是影像教材。根据课程教育目标所选择的各类体裁与题材的优秀影视作品,构成影视文化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影像教材是学生学习影视文化课的根本教材。学习影像教材一般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集体观赏。只有在学生充分观赏原片之后,才能实施课堂教学。二是文本教材。文本教材是帮助学生学习影像教材编写的学习指导用书。是学生学习教材作品的辅导和进行课程训练的依据,文本教材的内容主要由课文、练习项目的设计、单元专题知识等三项内容组成。课文与练习的设计力求形式新颖富有创意、图文并茂,活泼多样。三是剪辑片段。是将教材作品的重点情节剪辑出来所形成的教学课件或教学实例。一部故事片思想与艺术信息量很大,将影片的重要内容分段剪出,根据课堂教学审美的需要适时插播。根据教学实验,一节课所用剪辑片段的总长度一般不超过15分钟。四是教学参考资料。是为教师备课准备的具体教材作品的教学资料。对选作教材的影视作品的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表现等方面的思想内容与艺术价值进行分析,并对剪辑片断的内容作出详细说明,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影视文化是以影像为载体的新形态文化,在中小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教育,没有现成的教学法。在“九五”至“十五”期间,课题组在省内外80多所学校中开展了广泛的教学实验,通过实验教师培训会、听课督导、教学公开课、专题研讨会、优质课评选等教研活动,深入探索影视文化的课教学规律,一批优秀实验教师脱颖而出,先后在全国各种会议上出示教学公开课,并在2002年7月召开的国际研讨会上出示两节教学公开课;通过创办《影视文化课教研通讯》及时反馈教学实验信息,进行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课题组在扎实深入的教学实验中逐步揭示了中学教学影视文化课的基本规律,构建起影视文化课教学特有的“四步教学程序”,以审美心理为基础的“导引—发现”式教学法,为组织与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供操作的模式。
三、课程实施效果与影响
影视文化课具有浓厚的人文性、审美性和趣味性特征,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人格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从实验阶段就深受学生的欢迎,上影视文化课成为学生的期盼。课题组从多年进行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效来看,影视文化课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人文素质、审美素质、智力素质等方面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
人文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过程就是育人的过程,主要通过人类创造的文化精神陶冶人、教育人。以选取各种高尚的典型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影视文化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影视艺术形象进行审美体验,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美感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高尚形象的道德精神价值,加深对人生真善美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与意义,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观,形成积极、高尚的人文素质。而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审美教育过程,通过系统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先进的审美价值观念,使学生能够在众多的媒体信息中选取优秀影视作品欣赏,自觉接受高雅影视作品的陶冶。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发散式思维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影视文化课以各种形式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打开了广阔的想像空间,系统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多重智力潜能,尤其是右脑功能的智力潜能,这能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积蕴新的潜质和能力。这使影视文化课教学成为中小学生发展智力素质的新的增长点。
课题研究成果多次在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会议中展示。2001年课题研究成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展出,并出示教学公开课。由于课题研究成果的广泛影响,2002年7月中小学影视教育国际研讨会在淄博召开,课题组负责人作了《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市教育局长与淄川区实验中学、张店区实验中学校长分别介绍了开展影视教育的经验,周村区实验中学孟涛老师现场出示教学公开课《逆风而行》。2003年4月课题研究成果被评为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2年由蓝天出版社出版。从而使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形成了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与系统的操作方法。
四、推进课程实施的新阶段
2013年10月《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被列为山东省教育科学2013年度重点课题,有115所中小学学校开始进行教学实验。2014年5月由山东省教科所主办,淄博市教研室、教科所承办的“山东省‘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成果展示、研讨会”在张店一中召开。青岛、潍坊、莱芜等地的教研员、学校领导老师以及淄博市各区县教科室主任、实验学校领导老师等240余人参加了会议。课题负责人做了课题开题报告,简要解读了《全日制基础教育影视文化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关课程性质、课程教育目标体系,以及教材建设研究等内容,重点做了《影视文化课程教学基本理论》讲座,从“课程教学的心理学基础、‘导引—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影视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任课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等方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理论与操作方法。张店九中谢文斌、张店一中杨静老师分别执教了《被告山杠爷》、《唱诗班的男孩》。教学公开课较好地展示了影视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与方法,获得了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与会老师认为淄博的影视文化课程教学理念先进,操作性强,能理解可掌握,教学影视文化课程,可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这次会议为中学实施影视文化课程,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方法,为推进中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标志着影视文化课程实施进入一个新阶段。
(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积极推进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
注释:
[1]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29.
[2]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326。
[3]卓晴君,徐 岩.地方课程建设研究实录[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143-162.
[4]魏耕祥.中小学影视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北京:蓝天出版社,2012:336.
篇9
大学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教学观的反映,教学模式是“组织者”在实现教学观的过程中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教学;组织行为;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组织行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行为应该是与“教学生学”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观。施良方教授曾把课堂教学行为划分为主教行为、助教行为、课堂管理行为3种,其中主教行为又分为展示行为、对话行为和指导行为[1]。以上诸多种行为的实施都离不开组织行为,只有组织得法,实施得当,诸多教学行为才能得以实现。笔者所言的组织行为:即把事物的构成要素进行有效结合的各种活动与做法,表示的是一种教学行为。我们将这种教学组织行为放大就是要突出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的职能,相对的弱化了其讲授知识的职能。
当今推行素质教育,尤其是大学课堂,提倡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介入学习,全程设计、掌握、了解所学大纲内容、目的,以求达到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注意任务与环境的复杂性及达到目的的重要性,使全部问题或学习任务成为学习者自己的问题或任务;同时培养创设问题能力,营造一种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的学习与开放环境[2],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对任务的设计和情景的创设较强地表现出组织的活动行为特点,其中包含了对教学内容的再组织、教学过程的缜密安排等。研究结果显示[3],这些教学组织行为的不同决定了引起学生学习意向的程度差异,最终将对学生的择业、就业产生影响。
2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
教与学是一项双向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行为都会对另一方产生心理、情感上的影响。所以,教学过程应当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行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证明,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积极有效地互动,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群体的凝聚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可以激发学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这种意识可转化为强大的学习兴趣及奋进和积极性,从而顺利地达到教学预期的目的。
教与学双向互动模式既是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一言堂,只注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具体采取了教学大纲公开,学习目的明确,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方法多样,教学思维开扩;出现问题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的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极大程度的调动和提高,学习空气空前浓厚[4]。
3 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目标
创新能力绝非一种单纯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性格素质,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摄取、改组和运用,以及对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创造,而且是一种追求的心理取向,是一种主动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是利用所学科学知识来追求人类的自身完善,获得整体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一指导思想,笔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培养学生创新性、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设计了如下方案,并对获得的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作了数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教与学双方都明确教与学的目的,经过共同的努力,效果非常显著[2]。
参考文献
[1]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王 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3,(6):55.
[3]关培兰.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10
【关键词】PDCA循环教学模式;中职英语教学;可行性;应用探讨
1.前言
中职学生大多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很难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再加上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少,教学质量的提升一直是一个难题。在新课标下,中职教学改革的推行,使得上述问题更加突出,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方法的改进也就显得愈加迫切。
2.新课标下PDCA循环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PDCA循环教学模式以PDCA循环为理论支撑,其中包括Plan(确定计划)、Do(执行计划)、Check(效果总结)、Action(处理和调整)四个环节。结合中职英语教学的实际来讲,PDCA循环教学模式的应用,其实就是将P、D、C、A融入到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来讲,英语教学活动展开之前的备课环节就是确定计划(即Plan);开展的教学活动就是执行计划(即Do);带有考核性质的考试就是总结成果(即Check);教学中的经验推广就是调整(即Action)。就此来讲,英语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完全可以与PDCA的几个方面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此种教学模式能够与中职英语教学完美融合,因而,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3.新课标下PDCA循环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实例探讨
教学工作本质上与设计工作是一样的,其都需要充分发挥创造性,通过方法的合理使用,达到特定的目的。但对于教学来讲,除了完成当下的工作以外,更要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PDCA循环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本文认为可从PDCA的四个环节入手进行分析。
3.1 Plan
在Plan环节,教师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下述几项:一、评估对象。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普遍兴趣不高,这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认清楚的一个客观事实。要想保证英语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其的英语知识接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活动,具有计划性以及针对性,能够起到的积极作用也就更大。二、做好课堂设计。就导入新课而言,由于新课中涉及的信息比较多,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出于减小阻力的考虑,最好采取直接导入法。也就是说,最好先以形象而具体的形式,对新课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展示。比如,教师可借助Authorware软件,通过插入视频等相关资料的做法,确保课件内容重点突出。三、明确教学目标。中职英语教学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其以教会中职学生英语知识为基本目标。但是,由于教材每个章节的内容不一样,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也存在一些差别,若教材中某部分的内容不能在一节课内完成,那么,在分节讲述的过程中,也要将教学目标细化分解。
3.2 Do
在中职英语PDCA教学模式下,Do就是执行计划的环节。具体来讲,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包括两项:一、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讲解。在讲解教材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将教学内容融于影像资料中,以此来降低语言知识的枯燥感。以前台服务为例,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先为学生播放一段视频资料,通过将知识生动化的形式,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为接下来的引导奠定基础。二、做好课后引导工作。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尝试结合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引导。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将其合理利用起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英语知识。中职英语学习中,可用的网络资源包括学习软件、英语原声电影和歌曲等,甚至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聊天工具尝试直接与外国人对话。这些方式可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及之处,使学生感受更真实的英语对话情境。
3.3 Check
这个环节中,教师的任务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举不仅可以实现高效的反馈收集,还可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因而,这个环节是巩固教学成果的关键。具体形式上,教师可采用PPT的形式,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重申。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收集学生的意见,明确自己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能够为学生所接受,以便为改进提供指导。
3.4 Action
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分析Check环节获取的信息,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一轮循环至此结束。处理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肯定本轮中比较成功的做法,其二是对本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分析,并确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4.结语
总体而言,PDCA循环是一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与实用性的教学模式,将其运用于中职英语教学中,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但此种方法应用时,除了要注意做好相应环节的工作之外,还要注意做好流程间的衔接,确保循环能够形成。英语作为中职教育的重要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引入PDCA教学法,是顺应教学改革潮流的必要举措,无论是对中职教育质量的改进,还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朱芬.中职英语会话教学中角色扮演的实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5(7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