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
1. 区域文化的内涵
在区域社会发展过程中,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包括价值观念、人文心态、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在内的、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文化总和。
文化是一个含义广泛、内容丰富的概念,人类学家泰勒曾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含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区域文化是具有一个地域特色的文化,概括性来看,它主要具有综合性、共享性、区域性、创造性等特征。其中,综合性是区域文化的基本特性,既融理论、时间、发展于一体;共享性是指这种文化是可以传播和共享的;而不同地理环境、人文因素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文化具有的明显的区域性;区域文化通过不断的交流与融合,促进制度与技术的创新,进而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百色市区域文化是一种壮乡文化,具有民族的特性,文化内涵丰富,民族特色鲜明,在百色区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基本关系分析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是社会系统的两个较大的子系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不管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在历史过程中为维持和繁衍自身生产所必需的消费品所产生的结果,它都是人本质的一种体现,都是自然界本身的一部分。从社会发展的研究来看,我们会发现,有些地方即使在地理环境、交通条件以及资源禀赋方面非常的相似,但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单单从经济因素方面是解释不通的,我们只能从文化因素方面进行反思,并以此来解释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奇迹”和“欠发达”现象。通过长期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落后的文化所带来的不可能是先进的经济,而滞后的经济同样也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意识。即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
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这种相互促进和约束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区域经济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前提条件,为区域文化提供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同时,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是由区域经济来决定的。而另一方面,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或者制约上,一般来说,优越的区域文化可以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区域文化则会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百色市区域文化也一样,其民族性、包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同样,区域文化中所形成的一些价值观、财富观等也会与现代经济基本准则存在一些矛盾,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3.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3.1 区域文化为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支持
区域文化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区域文化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与精神上的支持。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价值观很容易出现分歧,并且受到各种复杂的因素影响,人们在利益追求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文化来指引。文化可以说是人们共同认同的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可以让人们在复杂的谁会环境中把握住正确的价值取向,确保人们经济价值观念、意识的正确性,使得市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区域文化要持续有力地为区域经济提供智力和精神支持,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百色市区域文化显现“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质朴憨厚”等民族气质,这种民族心性和气质代代相传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开放性发展,作为一种精神上和智力上的力量一直影响和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3.2 区域文化对百色区域间经济融合的影响
区域文化形成后,以其独有的方式对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思维方式、行为等产生影响,使得区域内的人们以这种文化来标榜自己,区域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带有明显趋于特色的文化模式形成后,在较长时间内是不会改变的,这使得区域文化具有了独有的特征,人们才可以向外界展现自己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的这种稳定性对于区域间经济的融合则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区域内的人们认可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之后,就很难接受和认可外界其他的文化,而这种对其他区域文化的抵触是会影响区域间的交流的,进而影响区域之间经济的融合发展。
3.3 区域文化差异对百色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区域经济还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的产生和区域文化的差异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我们甚至用这种差异性来对百色市区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进行解释。百色市的12个县区中,在经济发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差异的出现除了资源禀赋、发展机制等不同之外,区域文化的差异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并且区域文化可以说是影响最大的一个因素。
3.4 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逐渐增大
区域文化可谓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现在百色市越来越重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方面的重大促进作用,通过对外宣传自己独居特色的区域文化来进行招商引资,利用区域文化的魅力来吸引投资商和游客,提高地区的市场竞争力。总的来说,区域文化在促进区域创造经济价值方面的作用也不断增大,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4. 区域文化促进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策略探究
4.1 确保经济政策制定与文化政策推行同步
科学、有效的区域经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科学合理的经济政策是符合当地的文化发展情况的,因此,要做到更好地运用区域文化来促进百色区域经济的发展,首先经济政策的制定与文化政策的推行要保持同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落后地区往往在文化上也比较封闭,导致人们在对新事物方面接受程度相对于发展地区都比较差,在封闭的环境中经济很难得到快速的发展。因此,要推忧域经济的发展,就要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文化政策,充分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破除人们思想上的障碍。
4.2 加强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发展
要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就要不断加强百色区域文化建设,使文化的力量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首先,通过强化区域文化建设,可以改善区域内的民风,让区域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从而增加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提高区域竞争力。其次,文化底蕴是经济发展的潜力保障,加强区域文化建设,丰富区域文化底蕴,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驱动力。此外,通过加强文化建设,可以提高人们的素质,这对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创建都是有着这深远的意义的。百色固有的先进生态环境理念对于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不可多得的思想源泉,也是百色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4.3 注重人文精神培养,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集中反映,是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在区域经济推动过程中充分的发展区域文化的引领作用,就必须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的细胞中,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建设。人文精神融入社会发展中的方式分为内化和外化两种,内化主要表现为对人们内心世界的构建,从而坚定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的信念;而外化则体现于科学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通过建立科学的社会制度为经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区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间是一种相互促进而又相互约束的关系,因此,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应该不断加大文化产业投入,提高区域文化的软实力,使区域文化最大程度的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推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海舰,王松.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0(2).
[2] 刘孙义.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分析[J].今日南国,2009.01.
篇2
【关键词】关中天水经济区 统筹科技资源 科技计划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02
建设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是国家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赋予我省的一项重要任务和重大机遇。统筹科技资源,是国务院在批复的所有经济区发展规划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尤其是关中地区,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寄希望于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示范辐射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统筹科技资源改革是关天经济区建设的活力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1.1 统筹科技资源的内涵
“科技资源”的内涵,从内容上看,是科技人才、科技活动资金、科学研究实验(试验)装备、科技信息等要素的集合,或者也包括科技组织资源;而从体系结构看,包括科学与技术所形成的坚实核心、专业技能系统、技术市场、制度界面等。“统筹科技资源”是促进公共科技领域中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实现科技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国家或区域创新系统中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和流动,强调的是促进科技资源的共享与合作,促进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流动,最终目标是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统筹科技资源与科技资源配置的差别在于统筹科技资源主要依赖于政府干预,而科技资源配置还要包括市场化的配置方式。目前,我省科技资源配置存在许多问题,说明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还比较低,需要通过优化配置予以改善,我认为比较适合我省当前发展的情况的配置方式,是加强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投入及其整合中的主导作用,并利用政府职能推动科技资源市场化配置,即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实现优化配置。
1.2 统筹科技资源是进一步提升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引领作用,实现率先发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资源配置,是实现生产力创新提升的根本前提。进入21世纪,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将深刻地改变经济和社会的面貌。科学技术应用转化的速度不断加快,造就新的追赶和跨越机会。因此,要站在时代前列,迎接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强化科技创新战略,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超前部署和发展前沿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从“一高地、四基地”建设及相互联系看,其中最具影响力和最有带动作用的也首选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只有在这个基地建设上取得突破,才能保证其他基地(高地)建设的成功实现。最后,从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实际看,其科技资源优势突出,但由于体制等原因,科技实际贡献能力并不理想。通过对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和优化配置,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使这里最终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能力的战略高地。
2 关中-天水区域科技资源存在的问题
(1)从科技资源来看,西安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最为雄厚的地区,高度集中,拥有76所大学,80多万在校大学生,3000多个科研院所,9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拥有一批达到国际水平的开放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一些尖端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多种学科的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和专利转化成效显著,科技进步对西安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9年已达53%,西安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三。形成了在国内举足轻重、在亚洲颇具影响的教育科技综合实力。而关天区域的其它地区科技资源配置则相对较弱,创新能力弱。
(2)由于中央与地方条块分割、军工与民企分属管理,以及产、学、研之间关系不协调等体制性原因,致使陕西省整体上的科技优势,一直未能得以充分展现。因而,“统筹科技资源改革”,应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解决好“中转省”、“军转民”、“研转产”的问题。
(3)根据目前的现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元”问题。第一个“二元”是资源上的二元,即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问题。一些资源是中央政府控制,一些由地方政府控制;一些是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而另一些则是以地方企业为代表的科技资源。高校也具有两重性,即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央部属高校。第二个“二元”是如何形成科学和技术的统筹。第三个“二元”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
总的来说,就是在科技和资本所有属性下,以中央企业和中央高校、地方企业和民办高校所表现出来的二元化,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二元,科学和技术的二元化。如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过程,解决统筹科技资源的问题。
(4)科技资源统筹乏力。科技资源配置具有浓厚的部门特色,难以发挥科技系统整体优化功能,分散大于集成,致使相关部门对科技资源不能统筹管理,从而导致科技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
3 建立长期科技规划和年度科技计划制度,统筹科技资源
3.1 科技计划在统筹科技资源中的作用
政府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干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通过科技政策、法规,二是通过科技计划。科技计划是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设计的和策划的、在相应的条件下组织实施的行动方案,在科技资源整合中的表现如下:
(1)科技计划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科技计划是在科学技术的探讨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或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专家确定的科技发展行动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使它容易成为科技发展的共同愿景,因而对科技资源的统一利用具有指导性和号召力。
(2)科技计划需兼顾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使有限的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并使科技进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在确定发展任务时,需要综合考虑科学发展的需求和希望通过科技进步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以便集中资源解决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需求压力本身客观上促使科技计划必须重视科技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
(3)科技计划采取增量带动存量,滚动发展的方式。科技计划制定之前首先是对原有科技资源进行调研,在对存量充分衡量之后,确定追加投入的数量;科技计划在立项过程中,也要审核申请者已有的的科技资源和科研实力。通过增量投入引发存量部分的再配置,既利于充分发挥存量的效力,也利于整合和优化配置科技资源。
(4)科技计划拥有一套全面系统的规划利用科技资源的工具。科技计划由目标定位、期限、范围、支撑手段、组织管理模式、绩效评估等诸要素组成,能以比较完备、成熟的方式规划利用科技资源,其中包括:第一以课题为中心、以课题组为基本活动单位,允许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择优聘用研究人员,这是它能够实现跨专业、行业、单位、区域地整合科技资源;第二能通过资金联合、计划间的协作、申请条件限制等方法,促进各种科技合作,并通过合作整合资源;第三能灵活确定和调整科技投入在研究阶段、科研主体和产业技术上的比重,从而使科技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中试、试验发展等研究阶段,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等科研主体,在不同产业领域之间得到优化配置。
(5)科技计划能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资源整合。科技计划通过推动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为政府、为社会服务,促进科学家与社会的交流互动等方式,促使科技资源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其它资源结合,并使科技资源充分发挥效力。
3.2 科技规划和科技计划管理申报制度
科技规划、科技计划项目是我国科研管理中的一个主要手段,针对我省科技资源的实际,应在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科技活动的各阶段上推出一系列的专项科技计划,形成完善的科技计划体系,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科技计划体系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设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立项管理、实施管理以及结题验收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形成科技管理体系的保障政策与法规、信息服务系统。进而通过项目带动促进科技资源优化整合,并使其成为一项不断推进、长久坚持,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配套的建设任务。
4 解决统筹科技资源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及几点建议
4.1 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起点,推动科技计划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由于科技报告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建议以建立科技报告体系为突破口来启动科技计划管理,建立科技报告体系的具体建议有:研究提出我省科技报告管理体系工作制度及保障政策与法规,构建科技报告管理工作流程,确定协调管理以及参与部门,单位的职责,以工作制度的形式体现。
整理关于科技报告制度的现有政策,研究拟建设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是否与当前的知识产权,保密等政策,法规存在冲突,提出协调机制,补充出台保障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的管理政策或法规。
4.2 建立科技计划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平台
(1)建立“一站式”的网络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系统,依靠该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统一的门户登录并提交各类申报材料;在项目执行中,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项目的要求提交各类过程管理文件,项目验收结束后,提交的成果性文件将直接形成为科技报告资料库中的相关档案。各类计划项目管理人员在组织项目的申报、评审、过程管理、验收、推广等环节中,均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来进行网络化的流程管理,效率可望及大的提高。同时通过该平台,社会公众能有机会参与到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有关环节。
(2)建立基于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应能及时、快捷地提供通过平台而得到各类统计数据,组织专家对这些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 通过定期总结,完成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省对科技的投入和产出、科技项目领域和行业分布情况等信息研究报告,直接为相关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的出台提供决策支持,便于统筹科技资源。
4.3 健全区域创新服务体系
(1)建立区域创新服务平台,结合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构建一个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服务平台,平台通过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网络技术充分整合区域内企业、高校和政府以及国内外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专供服务。
(2)健全创新服务机构。科技创新服务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服务机构须围绕区域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区域科技先导型产业,提供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培训、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竞争情报等服务。加强信息共享和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加速知识扩散,以提高成果转化率。
4.4 通过科技计划整合跨专业、行业、地区的资源
(1)在同一科技计划内实现跨专业、行业、地区科技资源整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投入目标体系,通过目标分解使科技计划渗透到各个行业,专业和地区,再通过统一的资助原则、资助领域、资助区域等实现各目标之间的协作。这种按行业划分的方法,就可以实现跨专业、跨机构、甚至跨地区集中人才资源、试验装备的整合效果。
(2)利用科技计划体系进行资源整合
利用科技计划整合科技资源、就是把一个复杂的科技资源整合目标分解成多个子目标,然后针对各个子目标分别制订科技计划,并使各子计划之间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与促进,在内容、规则上相互衔接或配合,制订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两种情况:建立跨行业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建立跨地区整合科技资源的科技计划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开发等类型研究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协调和促进。
4.5 构建共享科技资源的政策法律支撑体系
(1)为使科技资源共享立法更容易进行,在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要把握两个基本思路:一是在立法规划核心法的定位上应遵循“先易后难”立法路径,一步一步推进立法,成熟一项,制定一项,二是在立法规划核心内容的界定上应遵循“增量建制”的立法思路,在现有利益增长格局以外,创设一个新的利益增长点,以求在立法建制的过程中不断加大科技资源共享总量,扩大可供在各个利益集团间进行分配的份额,把改革成本和风险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上,获得最大限度的各方受益支持和法制上的持续性。
(2)政策框架
为保障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多方构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建设的支持体系、在政策方面,需要确立自然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政府参与和扶持的指导思想,制订有关科技资源共享强制性,倾斜性及综合性政策,为科技资源共享法规则建设提供政策依据。
4.6 合理配置科技资源,着力发展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比较优势产业
产业结构趋同既造成地区间的过渡竞争,同时也造成资源(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的不协调及浪费,政府在制定区域的产业发展政策时,应该从比较优势出发,主要是从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行业中产生,发挥比较优势只是被动地适应资源禀赋特点,而创造竞争优势则是主动地催生新的比较优势或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竞争优势是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及技术优势的综合,通过创新不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这样才能保持优势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此应加强战略分析和长期规划,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目标,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制定科技计划和规划,特别是应当深入分析和研究到底有哪些优势和劣势,然后在些基础上通过制定长期规划,确定在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领域。
5 关中-天水区域统筹科技资源体系
关中-天水区域的科技资源共享与技术转移活动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本身即构成一个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高新技术基地和企业是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产学研合作则是最主要的活动方式,为了促进该空间系统的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有效的对策必然是一个系统。该对策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巨型综合平台,一个网络化的系统,构成该系统的要素包括人才、资金、技术、政府、政策、体制、机制、法制、信息等,这些要素在系统内有机结合,密切联系,高效有序,优化配置,自由流动,支持产学研合作,进而实现系统的目标,促进科技合作与技术转移的高效运行,达到统筹科技资源的目的。
从长远看,关中-天水经济区科技资源共享体系的建设对该区域的创新发展需要持久的强力的支撑,整个区域达到区域科技经济一体化,所有领域都在奔向一体化,区域科技资源共享的大合作大转移必将成为制度,成为常态。
篇3
关键词:长株潭 物流发展 战略
长株潭由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简化而来。长株潭三市同处湘江中游,横贯湘南、湘中、湘北、其核心城市长沙、株洲、湘潭三个城市呈“品”字形相距30公里左右,组成一个金三角,是湖南的心脏地带,也是湖南的经济中心。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强劲,增长潜力较强。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势,2007年,长株潭国民生产总值占全省总额的37.9%,实现GDP346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长株潭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中心,都市人口有密集化趋势,进出口规模和销售规模日益扩大,迫切需要“巨大”物流渠道。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心城市的建立,区域城市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现代物流,以适应经济圈的发展。长株潭要建成湖南经济中心,要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就必须拥有现代化的物流。现代物流的实质是一种供应链管理,中心城市发展现代物流,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组织和理顺供应链关系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解决,必须制定一个适应长株潭区域经济的物流发展战略。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物流发展战略,才能建设高效运作的物流系统,才能理顺各种供应链关系,才能解决好城市积聚的原材料、产成品如何快捷、经济、安全地发运到周边地区乃至更远地方的难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在经济上的龙头带动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城市整体经济才能提高。
1 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物流作为支撑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平台,越来越受到高度重视,已成为湖南省新一轮投资热点。《湖南省2003-2007年重大建设项目表》中,涉及物流及市场的项目25项,总投资39亿元。为进一步促进湖南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于2002年12月27日颁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湖南省的物流业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上和国际国内的同行比较依旧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不足。
1.1 配套设施尚不完善 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设施不足且陈旧老化,三市中在交通运输、邮政等传统物流基础设施上没有形成协调一致,长株潭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还比较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这物流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低。另外,长株潭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物流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1.2 长株潭三市物流业相互协调性差 物流是一个系统化的活动,无论哪个环节受阻,都将直接影响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三市中各地区各管一块,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实行一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且三市各搞各的物流建设,自我循环,造成了三市中一边是资源闲置,一边是重复建设,谈不上整个区域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因此,长株潭经济区相互间协调性差,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三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长沙做为省会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好,但与株洲、湘潭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没有协调发展的精神。地区效率的不一致,导致长株潭整个地区物流效率下降。
1.3 物流业缺乏行业总体发展规划 长株潭经济区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中,为促进三市经济的融合,总体构想是按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基础设施、市场、产业、城市体系一体化,物流业在国外被称作“第三利润源泉”。在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中,存在着物流观念淡薄,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仍局限于运输、仓储、搬运等,没有认识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供应链管理系统的建立对区域经济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的作用。但长株潭整个经济区对现代物流业认识仍不够,表现在对现代物流业投资不足,特别是银行信贷没有向物流业倾斜;与生产和流通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还未形成,也没有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规划。
1.4 物流人才缺乏 长株潭经济区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几乎是一片空白,该区域从事物流研究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很少,虽然一些部门和企业加大了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但是许多环节、部门处在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虽然湖南有几所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有物流相关专业,毕业后的人才都流向了沿海城市场,使长株潭区域人才仍处于贫乏状态,物流职业教育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短期培训这一方式来实现。
2 加快发展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和措施
2.1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改造,建立现代物流体系 交通是物流的基础,长株潭地区交通网比较发达,有利于本经济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京广铁路经株洲,东连浙赣线、西接湘黔线,石长铁路则与枝柳线相连,株六复线也已建成开通;公路线汇集了106、107、319、320等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航运较为便利,黄花国际机场开通了近40条国际国内航线;水运方面,湘江连接长株潭三市与长江汇合。今后,长株潭经济区交通网络规划,除进一步加强对外交通外,要突出以市际交通和市区交通为重点,特别是尽快建成长株潭城际轻轨,构筑机场、铁路、高速公路、航运以及城市道路有机衔接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环境。
2.2 长株潭经济区形成现代物流业的合理分工与合作
2.2.1 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搞好经济区内现代物流业的分工 长株潭经济区在一体化建设中,要搞好区域物流系统的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又不与区域的物流脱节,才能建设成一个低成本高产出,循环畅通的物流体系。长沙是省会,又是该经济区的商业经济中心,高等院校较多,在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应侧重于物流服务业的建设,把该市定位为长株潭经济区的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的科研开发和教育培训基地;株洲是交通枢纽,株洲和湘潭还是工业重镇,因此,这两市应定位为区域物流系统中的仓储基地、包装中心、计量检测中心、装卸配送中心和物流机械制造中心。
2.2.2 形成统一的物流资源管理 现代物流业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期长、规模经济明显,牵涉范围广的产业,因此,一定要避免长株潭经济区内各自为政的状况。各城市之间的合作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该经济区域物流业的效率和规模经济。当前,欧美发达国家在进行经济区域的物流发展中,一般都采取建立物流管理委员会的方法,来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长株潭经济区的现代物流的协调控制可借鉴这种方法,建立长株潭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只有统一调配整个经济区有限的物流资源,综合开发物流市场,才能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物流体系。
2.2.3 长株潭经济区建立统一的物流中心 为了实现物流在三市范围的合理流通和物流据点的合理布局,形成一个区域高效、畅通、网络化的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在三市建立一个区域统一的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分检、保管、在库管理和流通加工的据点,促进商品能够按照顾客的要求,完成附加值,克服在长株潭区域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和空间障碍,所以它起着商品周转中心、商品分检中心、商品保管中心、商品在库管理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的作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也可通过这一物流中心的市场发展,使各区域获取、享受分工和流通比较利益,促进产业技术在空间的传播。
2.3 加强政府部门的重视和协调,为长株潭经济区创造良好环境 随着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进,该经济区的企业必将经历从“纵向一体化”直接控制资源转向“横向一体化”阶段,借助其他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目的,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关键业务上,而将其非核心业务交给其他专业企业,因此,专门化的物流企业的组建势在必行。长株潭经济区正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利用这个契机,引导企业解放思想,结合改组、改制、改造,组建一批上规模的骨干物流企业,优先扶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拓宽筹资渠道,更新改造设备,实现信息管理技术升级换代,促进物流企业增强经营能力,同时还应保留一批运作灵活的企业作为补充,满足社会各层次的需要。
2.4 重视物流现代化的管理和人才培养 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教育是保证物流产业形成合理人才结构、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应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实行现代物流业从业人员执行资格制度。同时,应开展物流知识的普及工作,让公众逐步了解这一新兴产业。同时还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切实高好职工队伍的培训,积极吸收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只要把培训人才和引进人才、优化职工队伍结构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才能提高长株潭经济区现代物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本区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长军.长株潭区域物流发展策略研究.物流科技,2007(30).
[2]张思军.长株潭物流一体化战略探讨.物流技术,2006(2).
篇4
关键词: 区域旅游资源 英语口语 口语发展
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收入的不断增加,促使旅游发展更加迅猛,不仅使一些旅游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更是新兴了一大批旅游城市,更多的旅游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游客。中国的英语教育发展日新月异,其中口语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但是现阶段口语大多停留在“哑巴英语”的阶段。利用区域旅游资源促进英语口语发展是值得我们研究的。本文就以河北承德为例,对区域旅游资源促进英语口语发展进行讲述。
一、英语口语的现状
目前,多数高职学校没有单独开设口语课,只是在普通英语课上零星涉及口语。即使有开设口语课,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课时上,英语课本身就数量有限,再将其换分出精读、泛读、听力和口语等课程,这样就在无形中减少了口语课的课时数。在教材使用上,现在市面上的口语教材门类繁多,主要是以短文阅读理解为主体的教材、国家文化为主体的教材、日常对话为主体的教材。这些教材都存在理论性有余、实践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学生方面,学生自身的口语基础差,对口语课开设的目的不明确,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学生参与实训的时间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时间用于练习口语。
二、区域旅游资源和英语口语相结合,促进英语口语发展
区域旅游资源是旅游城市的优势资源,它不仅是地方经济的主要来源,还是其他资源发展的基础。将区域旅游资源和英语口语相结合,促进英语口语发展是河北承德这个老牌旅游城市的优势所在。具体方法如下。
1.将当地旅游信息融入到教材之中
结合传统教材,以常用教材的内容为模本,参考承德旅游实际进行教材修改,使之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使用价值。比如将避暑山庄的介绍融入教材:“承德避暑山庄位于承德市北部。俗称承德离宫,原名热河行宫,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至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最后完工,历时八十七年,建楼、台、殿、阁、轩、斋、亭、榭、庙、塔、廊、桥一百二十余处,尤以康、乾御题七十二景昭著,与自然山水相辉映,园中有园,景内有景,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立体画卷,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为中国著名的古代帝王宫苑。占地面积五百六十四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和著名的文物风景区。这里号称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这里是中国地理形貌之缩影,来到承德避暑山庄,如同走过大江南北。”将承德市具有代表性的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的员工培训资料作为教材,可以使我们获得第一手的市场需求资料。因为,旅游企业员工的培训是针对从业中最常见问题而设置的,它是企业用于新员工培训和老员工进修的专业资料,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实用性。选择承德市旅游企业或者旅游景区中英对照的影像和图文资料,这些资料直观、细致、特色鲜明,专业词汇翻译比较到位,往往能集中地反映企业特色,真正反映行业需求,是比课本更贴切的行业简介。所以,课堂中可以将这些有关景区、酒店等的图文资料作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行业感知度。
2.将课堂教学与当地旅游相结合
英语是实用性的学科,口语更是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旅游景点、酒店、度假村、休闲会所等情景,让学生多方参与并角色转换。如模拟在避暑山庄游览,将学生分成扮演导游、游客、接待人员等角色,反复模拟旅游时的景点英语介绍,英语口语日常交流,甚至假设一些旅游期间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倡导学自主模拟旅游景点,设置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所涉及的问题,用英文解决遇到的困难。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模仿能力,注重了任务设计的合理性,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结构。根据教学计划,布置学生收集将要学习的景点知识的相关资料,准备英文导游词。
3.将课堂学习搬到校外实际景区进行实践锻炼
走出校园,进入真实景区是锻炼学生的平台,也是检验课堂模拟实训的机会。将学生分成小组,由老师带领分别进入到和同意给予实践的单位,如景点、酒店、度假村、休闲会所等,由用人单位具体安排实践工作,学生将课堂学习的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在工作中。这样学生往往会通过实践认识到自己英语口语的不足之处,再返回课堂学习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该在哪些方面努力,也会更珍惜课堂上锻炼的机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三、结语
随着区域旅游行业的不断深化发展,其对英语口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与时俱进,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明确教学目的,因材因需施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开展生动有趣的英语口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与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娟.对当前旅游类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院报,2007.10,124.
[2]克拉姆契.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1.
篇5
当前,区域旅游合作己成为时代的大趋势,东北亚区域旅游合作、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等不同层次的区域旅游合作持续进行。旅游业的竞争态势呈现出从点(旅游景区)-线(旅游线路)-面(区域旅游)的趋势,旅游竞争不再仅仅是单兵作战,而是越来越注重集团作战。“资源重组、产品互补、市场共建、利益共享”成为区域旅游合作的主旋律。近些年,随着旅游业的不断成熟,不断扩大,我国旅游进入了区域旅游,尤其是跨行政边界旅游区开发竞争时代,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为了保证我国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区域旅游合作是促进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乃至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而交通发展作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游客在旅游活动中的主要时间和费用消耗,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的关键纽带。如果没交通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便无法开展,甚至旅游业也无法发展。因此,交通发展对于区域旅游合作、开发和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国外,研究交通发展与旅游区之间的关系起步较早,研究最要集中在交通发展对于跨界景区可达性的影响、交通在旅游发展中的作用、交通对旅游需求的影响、旅游交通满意度等方面。Hansen(1959)首次提出可达性的概念,他认为通达性是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的大小。可达性决定进行交流的社会实体的大致位置。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评价指标与方法也变得多种多样[1]。Lundgren(1982)对交通在旅游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2]。Crouch(1994)从交通费用的角度对旅游需求弹性进行了研究[3]。Bruce Prideaux(2000)建立旅游地发展频谱模型,研究交通对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影响[4]。ssa(1999) ,Prideaux(2000)通过论述距离、交通进入成本和目的地竞争力3个方面作用,分析了旅游发展与交通之间的关系件,认为交通不仅在新旅游地开发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已有旅游目的地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Victor B Teye(1998)对北美游船旅游的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并借助问卷调查,分析了游客对游船旅游线路及游船服务的满意。在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保继刚(1999)认为交通运输的便利快捷程度是衡量旅游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张建春(2002)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我国交通运输业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张涛(2003)认为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和命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旅游生产力的重要途径。卞显红(2003)分析了旅游交通在旅游地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对游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影响。王兆峰(2009)通过研究旅游交通与张家界旅游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加快旅游交通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体系,并提高旅游交通管理水平,以加快张家界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杨效忠(2013)分析了不同的交通方式对区域旅游景区可达性影响。
二、交通运输发展现状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东侧的武陵山区,与湖北省、贵州省、重庆市接壤。首府吉首为湘鄂渝黔边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湘西州是湖南省进入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唯一地区。张家界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原名大庸市,位于湖南西北部,澧水中上游,属武陵山区腹地。张家界因旅游建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和中心区域。张家界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城市,而湘西州发展相对落后,知名度不高[5]。因此,这两个地区的旅游合作属于增长极模式,即张家界为第一增长极,湘西州首府吉首为第二增长极,通过第一增长极的影响力来增强二级增长极地区的旅游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功能。这两个地区的增长极模式的旅游合作,对于二者是互利双赢,更起到1+1>2的效果。《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也有明确规划,即以中心城市为依托,构建特色旅游组团,其中就包括张家界湘西风情旅游组团。
湘西州和张家界均位于武陵山片区,在2011年出台了《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写到要建设“两环四横五纵”交通主要通道,建设一批对促进旅游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重大项目,扩建一批对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开发的支线机场[7]。因此,片区的交通运输建设已被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对于武陵山片区发展交通运输有着重要意义。
湘西州和张家界作为武陵山片区重要组成部分,交通发展的建设对于这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长期以来,湘西州和张家界的合作由于受行政区划、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交通设施建设缺乏统一规划,相互衔接配合不够,区域内交通互连互通差、对外通道不畅,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8]。到2013年,这两个地区年旅游总人次达到5765.21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357.2亿元,但是作为交通发展中重要部分高速公路在2009到2012年之间通车里程没有任何变化。虽然,旅游总收入在不断增加,但实际上交通发展的发展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旅游合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三、实证分析
1、数据来源及分析
交通发展的主要包括公路,铁路,航空和水陆,但是本文所研究的两个地区由于地理条件限制,铁路、内河航运近年来基本没有变化,所以旅游业与这些交通设施的改善的相关性很难体现,特别是与铁路由于没有任何变化,而公路运输为其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所以本文交通发展仅涉及到公路。根据《湘西州统计年鉴》和《张家界统计年鉴》,进行整合,得到2001- 2013年这两个地区的交通发展和旅游合作的相关数据,如图1[6]。该数据包括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公路总里程,高速公路。这些数据均为两个地区数据的总和。
根据图1,我们可以清楚看到2001-2013年湘西州和张家界旅游合作两个指标: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大致整体成上升状态,但是2003年和2008年,却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2003年受“非典”的影响以及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不做考虑。
图1可以看出2001-2013年这两个地区公路总里程从2001年的4038公里增长到2013年的21369.91公里,增长了5.3倍,而这两个地区的高速公路从2006年才开始建设,到2013年才增长到440.5公里,其中有几年甚至零增长,高速公路作为当今最主要的交通旅游方式,高速公路的建设缓慢已经开始制约的二者区域旅游的合作发展。例如,张罗公路湘西段于12月28日正式通车,吉首至张家界的乘车时间由原来的5个多小时减少到3小时左右,对于两地区的旅游合作有着巨大影响,尤其使得凤凰-张家界旅游线路更加方便。
2、交通发展发展与湘西州和张家界旅游合作的相关性实证分析
关于交通与旅游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张建春、陆林则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本文借鉴这种研究方法,根据2001-2013年相关的交通数据和旅游数据,进行交通发展对于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实证分析。对于指标,本文选取旅游总人数,旅游总收入,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4个指标,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为旅游指标,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为交通指标。
根据图1可以看出,自从我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随着湘西州和张家界两地的交通发展络的不断的发展,两地的旅游业也取得巨大发展.本文运用SPSS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进行整理得出如下交通发展发展与两地旅游发展相关性表(见图2)。
由图2可知,旅游总人次与交通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和0.904,旅游总收入与交通两个指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和0932,而且双尾检验的概率值为0,小于1%,则旅游的两个指标与交通的两个指标相关程度是显著的。两地的旅游业的发展与公路的相关性达到0.95以上,其中与高速公路的相关性达到0.9以上,可以看出,湘西州与张家界的旅游合作受公路的影响是显著的,尤其是高速。
四、结论及建议
以湘西州和张家界旅游合作为例,分析交通发展对区域旅游合作的影响指标,根据2001-2013年两个地区的交通发展和旅游合作的相关数据,分析交通与旅游业之间的相关性,得出了:一是两地的旅游合作与交通发展的发展相关程度是显性的,尤其的公路;二是两地的铁路、内河航运近年来基本没有变化,而近几年两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大大增加了客流量,对于两地区的旅游合作影响巨大;三是两地区的公路建设近几年速度逐渐放缓,对于两地区的旅游合作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由于湘西州与张家界位于不同的行政区域,各自都有自己的发展政策,两地区的旅游合作尤其是两地区间的交通发展络的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给出一下几点建议:
1、两个政区域共同设置统一的政府协调机构,促进交通发展络的发展。府协调机构可根据长期发展需要,制定总体开发规划,明确交通发展络开发的重点,形成具体的能够实施的交通发展络开发方案。各行政区域要充分利用各种交流平台,加强彼此政府间的联系,对旅游资源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交流沟通,探寻解决的最佳途径。政府协调机构应相互积极吸引投融资活动,尽量清除各种交通网络开发障碍,形成良好的区域统一开发环境,推动各行政区域间的分工合作。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通过平等协商、加强合作,促进跨界地区交通发展络开发。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徽州古村落区域发展联动
2004年、2005年国务院1号文件先后两次将“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国乡村旅游进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乡村旅游市场也出现了空前繁荣。乡村旅游将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将乡村旅游巧妙融入区域发展的大框架之下,使得两者良性互动,就能产生合力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徽州古村落乡村旅游资源概述
徽州古村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历史、艺术、建筑和科学价值。徽州古建筑群或为古民居群,或为古代乡村园林,或为古村落,或为古街区,或为古祠堂群,或为古牌坊群,或兼而有之。下面的表1具体的列举了徽州的部分古村落及其自身特色与价值意义。
表1:代表性的徽州古村落的特及价值
二、徽州古村落在黄山旅游中的地位
(一)从数量和接待规模上看
就数量而言,至今为止保存比较完整的皖南古民居7000多幢,大多为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建筑,其中,黟县境内有4000多幢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建筑,在徽州地域范围内,集中了如此多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极为罕至。
按照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接待数量上来看,古村落景观已经成为继黄山自然山水景观之外的第二大旅游资源,超过了宗教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成为第一大文化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0年黄山市共接待游客2455.7万人次,其中以古民居、古村落为主的景点接待量占总接待量的63.74%,可见其地位十分重要。
(二)从旅游品牌影响力来看
在皖南地域范围内集聚了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古村落两处世界遗产,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极为罕至,因此,皖南旅游区的品牌旅游目的地是以黄山为代表的山水景观和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景观,其次是以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九华山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为代表的道教文化景观。从品牌影响力来看你,皖南古村落在在国内旅游市场上占据一定席位,拥有稳定的客源市场。
(三)从旅游经济效益看
促进了徽州地区经济的发展,实现了旅游脱贫致富,如西递村村民的人均收入从原来的不足百元已经增加到现在的4600元;并且带动了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农家乐、旅游商场、古玩市场的兴起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就业;推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交通、通讯等问题得到解决,农民的住宿、饮食、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条件得到了改善,优化了投资环境。
三、全面提高徽州古村落参与层次的对策和建议
(一)择优开发,突出主题
首先应把皖南古村落看做一个整体开发,统一宣传营销,设计旅游产品;其次应该择优重点开发一些资源禀赋高,交通条件便利、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古村落、古民居;再次,应该考虑同质的旅游古村落,既要联动开发,也要设计错位的旅游产品,通过不同组合,形成合理的景区和线路;最后,对于一些濒于破败的,则应优先进行保护和抢救维修。此外,要对徽州古村落进行差异化形象定位。徽州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形象定位可如下表。
表2 古村落形象设计列表
(二)提升产品层次,增强游客参与性
产品升级的重点是结合各村落的基础文脉将开发重心转向提高与专门两层次的休闲性游憩项目,可设计开发一些参与性的旅游产品,让游客亲身体验一番徽州人的生活情趣。如进一步挖掘并整理和保护古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工艺、民间礼俗、民间婚俗、民间歌舞等社会风俗习惯;包括徽州菜、茶文化在内的古徽州饮食文化等。
(三)加强宣传力度,扩大旅游市场
近几年,黄山全面运用营销组合和整体促销策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发挥整体营销优势,大力推介黄山旅游。开展了一系列的主题营销活动,丰富了旅游产品链,提升了黄山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制定和出台了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极大调动了旅行商的积极性;主动促销和推介,提升了黄山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招徕更多的旅游客源。在日后的营销中,要进一步打好黄山牌,以形成大黄山、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格局。
(四)加强古村落和各景区的互动发展
首先要进行古村落内部之间的资源整合,进行整体开发与促销,并着重进行各村落之间的交通网建设,摆脱各村落的孤立状态,提高各古村落间的通达性。同时,还要加强古村落与黄山各主要景区的交通网,增开各旅游专列,实际的将各景区连通起来,增强景区之间的联动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外,“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在大黄山旅游环境下,要始终坚持以黄山风景区为龙头,整合其他优势旅游资源,统筹开发,尤其是要深入开发与挖掘徽文化系列旅游资源,提升以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的品牌效应,推动景区之间的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许贤棠.乡村旅游发展的RHB战略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2007
篇7
关键词:区域保险;区域差异;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8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3-0035-05
一、问题的提出及区域保险差异文献综述
目前,研究我国保险业发展的文献资料有很多,但对保险市场区域差异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十分有限。从理论上讲,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多民族大国,不同的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了不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必然存在差异,作为现代金融三大支柱之一的保险业,在诸要素的影响下,也必然存在区域间的差异。自1980~2007年,我国保险市场在整体上以年均33.1%的速度增长,但发展并不均衡。2007年,保费收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最高的5个省份的指标均值分别为最低的5个省份均值的26.95倍、13.03倍和2.55倍。通过对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差异的分析,揭示区域保险协同发展路径。
区域保险差异是指在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保险发展条件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在某时点和空间上区域保险发展水平、保险发展进程、保险结构、保险经营管理、保险法律制度及保险监管等方面的差距和差别。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保险发展进程指标、保险结构性指标等来分析区域保险差异情况。其中,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主要包括区域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保险公司数量及分布密度等;保险发展进程指标主要包括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保险结构性指标主要包括区域产、寿险比例,区域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构成比例、保险公司组织形式结构等。
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区域差异性在学术界越来越受到关注,一些学者通过保险市场的一些重要量化指标来说明我国保险市场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水平呈东、中、西梯度分布结构和特点。楚天骄、田霖、张伟等根据保费收入、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这三个指标的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表现为东西梯度,东部地区发达,中西部地区落后。另外,黄薇指出保险市场主体、保险产品的种类等指标也都表现为东部地区较高、中西部较低的规律。朱俊生分析了保险业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对我国保险市场区域差异问题的现状、原因、解决途径进行了论述。陈华指出环境因素、市场供给因素和市场需求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保险业发展的三大因素,而居民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社会保障福利费与保费收入具有因果关系。总之,我国区域保险发展中存在差异,以下主要从内部相关衡量指标对区域保险差异作实证分析。
二、区域保险差异的实证分析
(一)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差异分析
2003~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的保费收入、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各项指标值见表1~表3。从表中可看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保险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性差异,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巨大差距。2007年,东部地区保费收入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2853.5亿元和3151.6亿元,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2.92倍和3.65倍;从保险密度来看,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446.2元和449.1元;在保险深度上,东部地区分别比中、西部地区高出0.09和0.04个百分点。
(二)东、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进程差异分析
1 保费增长数量及增长速度。表4列举了2003~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增长数量及增长速度的各项指标值。2007年东、中、西部保费增长数量分别是819.6亿元、284.6亿元、272.7亿元,保费增长数量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梯度分布,其中东部地区保费增长量占全国保费增长总额的59.53%,分别是中、西地区保费增长量的2.87倍和3.01倍。在保费增长速度上,东、中、西部分别是23.3%、23.7%和29.8%,西部地区保费增长速度快于东部和西部,分别高出6.5和6.1个百分点。
2 保费收入GDP弹性系数。表5列举了2003~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GDP弹性系数指标值。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GDP弹性系数分别为0.75、1.20、1.48,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保费收入GDP弹性系数普遍不高。中、西部地区保费收入GDP弹性大,且都大于1,说明中、西部地区保险发展水平和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潜在保险规模之间的差距小。该区域内保险增长速度快于其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该区域在
全国的保险地位高于其经济地位;东部地区保费收入GDP弹性小,说明该地区保险发展水平和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潜在保险规模之间的差距大,应进一步开发潜在保险资源。
3 潜在保源转化率。表6列举了2003~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潜在保源转化率指标值。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的潜在保源转化率分别为1.57%、2.12%和1.91%。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均处于较低水平回。三地区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中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低。中部地区潜在保源转化率高于东、西部地区,说明其潜在保源转化为现实保险需要的程度高于东、西部地区;东部地区潜在保源转化率低,则说明该地区保险发展实际水平与自身潜在保险需求程度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可进一步将潜在保源转化为现实保险需求。
(三)东、中、西部地区保险结构差异分析
1 区域产寿险结构。2006~2007年东、中、西部产、寿险结构情况见表7。从表中可看出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保费的比例分别为28,72:71.18、23.74:76.26、22.98:70.02,东、中、西部地区均呈现出一种寿险业务比例过高的产、寿业务结构不协调状态。而且,东、中、西部地区产、寿险业务结构相似,各地区没有呈现出应有的与本地区保险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区域产、寿险业务结构特征,东、中、西部产寿险结构呈现出一定的共性。
2 区域保险产品结构。在三区域产险产品市场上,机动车辆保险的保费收入比例最高,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67.06%、73.74%、72.61%;同
期企业财产保险的保费收入比例分别为12.79%、12.14%、12.81%,责任、信用、农业保险的比例均较低,分别为4.58%、3.08%、4.80%,货物运输保险的比例分别为5.07%、2.98%、3.35%。可见,东、中、西部地区产险的险种结构比例大体一致。在寿险产品市场上,新型寿险产品的比例分别为53.88%、60.52%、48.08%;传统寿险产品的比例分别为26.43%、24.52%、30.67%,健康险产品的比例分别为7.93%、5.40%、8.77%,意外伤害险产品的比例分别为3.41%、3.14%、5.56%,三地区寿险险种的结构比例也没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从保险产品结构看,东、中、西部区域保险呈现出保险产品结构的相似性。
3 区域保险公司组织结构。从目前我国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看,东、中、西部地区的保险公司基本是以股份制形式为主,总体而言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组织结构单一,东、中、西部保险公司组织形式及其结构模式没有多大差别。
4 区域保险市场结构。2007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绝对保险市场集中度(CR4)分别为72.85%、86.84%和84.59%,按照美国产业组织学家贝恩依据市场集中度进行划分的市场结构类型来看,三地区均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保险市场结构具有趋同性。
(四)东、中、西部区域保险其它方面差异分析
区域保险差异除了保险发展水平差异、保险发展进程差异和保险结构差异外,还包括东、中、西部区域间在保险经营管理、保险营销、保险法律制度和保险监管等方面的差异。但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由于主要险种的开发、汇率的制订、资金的运用都由总公司集中统一管理,因此,各区域保险经营主体在保险经营管理、保险营销模式上没有多大差别。同时,保险法律法规由国家统一制订,保险业经营由中国保监会统一监管,东、中、西部保险监管模式基本相同,因此,保险法律制度和保险监管具有同质性,三大区域保险没有差异性。
三、区域保险差异原因及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区域保险差异原因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区域保险发展水平指标中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等呈现出较大的差异,而东、中、西部区域间在保险结构、保险经营、保险法律、保险监管等方面呈现出同质性,没有与各自保险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区域保险特色。这是因为区域间保险发展实践的趋同性与各区域保险客观需求的差别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区域保险差异内在的和根本的原因。区域间保险发展不平衡问题是在长期的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由影响区域保险的内、外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素质不高、社会家庭观念强及风险意识、保险意识淡薄等现实限制了区域保险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区域保险发展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而比较之下,东部地区在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保险发展水平必然要高于中、西部地区。因此,现有的区域保险外部条件及东、中、西部之间保险发展外部条件的差异性构成了现行区域保险发展水平低及区域保险差距大的客观基础。
(二)区域保险协同发展对策
1 充分发挥东部保险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推动中、西部保险发展。在东、中、西部地区区域保险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可以将先进的保险技术、经营理念和市场经验等传递给中、西部地区,带动其保险的发展;可以效仿政府倡导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对口扶贫做法,指定沿海地区保险公司对口支援西部保险发展,直接对西部地区的保险发展给予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支持,以推动西部保险发展。在东部地区的带动下,将中、西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和地区营造成保险增长极,通过内外部增长极的共同作用,进一步加快中、西部保险发展,使中、西部地区的区域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区域保费增长数量及速度、保费收入的GDP弹性,潜在保源转化率等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
篇8
1.现代物流业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如海尔集团为了规范未留管理,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把公司的采购、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行了集中管理,设置了采购事业部、储存运输事业部及配送事业部,重组了物流业务及物流资源,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近年来,国外有实力的、规范管理的物流大企业看好了我国未来物流市场的良好前景,不断地进军我国国内市场,在各个区域构建起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和物流联盟。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很大的威胁,但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经济管理,以此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给广大的客户。比如海陆、阿尔卑斯、马士基等。
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理论界除了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物流理论以及经验外,还参考了西方国家物流理论研究成果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建设、制定了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物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我国物流技术的研究步伐。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小、少、弱、散”四个方面的问题。所谓小,就是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所谓少,就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有效的营销手段少;所谓弱,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所谓散,就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秩序不规范,缺乏有力的网络支持和网络分散。
2.现代物流业具的发展趋势。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物流规模以及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物流业逐渐朝协同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当前,随着物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大了各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为了有效应对竞争,我国物流业必须采用公司间的并购或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构建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构建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了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将其具有的整体优势及互补优势全面的发挥了。第二并购或联合。比如美国的UPS并购了总部设立在迈阿密的挑战航空公司、美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物流企业PAPCE和法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郭克豪斯公司等。相关物流方面的专家认为,只要国际上各个物流企业间实现联合与并购,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新组合而成的各物流联合企业及跨国公司会将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以对国际物流动态信息全面的掌握,调动企业自身在各个区域中的物流网点,在全球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大大节约了时间及降低了费用。(2)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指的就是除了供需之外,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增长率较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客户不断增多。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物流装备加以改造以及增强管理水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渐的将系统技术作为了主要核心,形成了以先进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各项专业技术为重要支撑点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我国物流业在未来过程中将朝着四个方向不断的发展,即信息化,如使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自动化,如自动化导引小车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化,如电子跟踪技术、电子识别技术等;集成化,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机械化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
1.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的竞争优势。
要想确保区域物流体系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要素:产业发展环境、物流生产要素、企业协作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和物流标准体系。其中,产业发展环境,具体涵盖了区域物流产业政策、各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市场管理法规等;物流生产要素,具体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等;企业协作群体,具有彼此间互补的核心业务能力,建立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具体涵盖了物流需求和供给情况等;物流标准体系,具体涵盖了物流术语标准、包装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作业标准等。
2.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先发展后规划、先规划后发展和边规划边发展三种类型。(1)先发展后规划。这种发展模式是将自由市场经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市场的作用先把物流业发展起来,然后在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与推动。这种模式物流水平较高。常用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2)先规划后发展。实际上就是由政府部门先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利用行业协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60年构建了物流管理中心,主要以工业企业高级顾问的形式出现,协助企业编制一套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物流专业性会议。70年代,英国又构建了全国物流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场所给物资流通、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对物流有浓厚兴趣的人员交流。这一发展模式主要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除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要出租仓库给用户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3)边规划边发展。采用这一模式主要是欧盟。欧盟最具典型的成功经验是,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全面的协调,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摒弃过去的垄断方式,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促进物流产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3.我国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
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项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也的现状采用边规划边发展的模式比较妥当。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政府部门的行为全面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将区域间的关系协调好,从而为现代物流业营造出良好氛围的发展环境;其次,利用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增长。最后,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由中国特色的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
三、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
1.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具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外部动力主要是工商企业由于生产或者销售物品时具有广泛的涉及面,批量少批次多,物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等特点,对时效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将原本属于自己来完成的效率较低、对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的业务分离了出去,构建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是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业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的具体特征,可将物流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运输主导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物流系统中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物流业扩展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间;最后是物流系统服务阶段。其所体现出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当前,要想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就必须对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全面掌握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体系方略。
2.分析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
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一是供给指标:(1)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涵盖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并对对诸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布局、连接、对运输资源的全面整合等。(2)物流信息系统。具体涵盖了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企业信息化程度等。(3)物流业经营服务能力,涵盖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等。二是环境指标:(1)区域城市经济功能。其会影响到物流量的形成,比如会展中心、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强等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区域创新度。具体涵盖了两方面的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各种物流装备及技术水平会在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下逐渐提高,而物流组织则在制度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进一步的趋于完善。三是成效指标。其不仅能够将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的反映,而且还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不理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有效解决,以此促进区域物流体系持续良好的发展。(1)根据行业或者产品划分的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或者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将各个行业、各个产品物流成本全面的反映出来。(2)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实际利用率.这一指标越高,就越说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规划科学合理。
篇9
[关键词]服装区域品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114-03
从2005年起,在建设“时装之都”的战略目标引导下,北京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跨入了新阶段。北京服装区域品牌的发展依托于北京服装产业基础与城市氛围,具有鲜明的发展特色。依托文化、人才、信息传播的中心优势,强大的市场为服装区域品牌提供了发展空间,而加强品牌实力、突出设计的引领带动作业,也成为发展建设的重点。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服装产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北京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也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推进首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突破首都资源、能源瓶颈的制约,最大限度地实现环境保护,有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首都可持续发展增添强大后劲,有利于实现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北京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先后出台了《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制定了《“十一五”期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并连续四年举办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创造了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和城市形象的新符号,也为北京服装产业向时尚创意的提升提供了极好的舆论氛围和政策环境。同时,自2005年以来,北京市通过支持服装产业结构升级整合,着力培育时尚氛围,提高服装品牌文化内涵,增强对时尚市场的扶持引导等手段,积极推动服装区域品牌的发展,并始终坚持以“文化创意”为内在动力,以“服装设计”为突破点,服务“时装之都”建设稳步推进。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下,北京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发展创新主要体现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导向性指引、服装产业的创意转型及企业品牌提升等方面。
1 政府机构和行业协会对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导向性作用
政府机构的培育是服装区域品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北京服装区域品牌的提升正是在相关机构对产业的明确定位与导向之下形成的。从目前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政策来看,培育企业品牌、推广北京的整体形象与品牌,是服装区域品牌建设的一个明确方向。
对于服装区域品牌的建设重点――企业品牌,北京市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进行了多层次,多梯队的培育策略。将北京现有的服装品牌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已经具有比较大的美誉度有市场影响力的品牌;第二梯队是有较好影响的成长性的品牌;第三梯队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而且有很好的发展潜力的品牌。针对不通梯队的品牌,采取不同推进方式有重点的培育和支持。
北京服装的整体品牌推广活动是建设服装区域品牌的重要措施之一。每年一度的“国际时装品牌推广周”活动,有北京十几家亿元商场作为商业协办,有多场品牌的专场,而借助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这一专业平台,从2009年起,以北京重点服装品牌为主,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连续两年推出了“北京时装之都”主题展,在展会上整体亮相,共同打响北京服装区域品牌形象。时尚北京活动已成功地举办了六届,活动始终坚持为品牌企业搭建宣传推广平台、大力营造时尚氛围的宗旨,通过作品、文艺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展示北京服装创意的新风采、品牌企业的新形象。爱慕、李宁、雪莲等品牌先后承办并冠名。该活动已成为推动时尚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时装之都建设,建立产业特色品牌的创新平台。
而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及北京服装纺织行业协会等建立起以《时尚北京》、《北京服装产业发展白皮书》和《TRANSTREND潮流报告》为主的平面信息平台;以时装之都网、中国国际服装纺织网为主的网络信息平台,既为业内企业提供了大量政策法规、市场行情、流行趋势、资源物流等方面的资讯,同时也成为企业和行业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扩大了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的影响力。
2 服装区域品牌引导服装产业集群的创意转型
服装区域品牌的基础在于服装产业集群。服装区域品牌的升级必须以产业集群升级为基础,产业集群的创意转型势在必行。北京服装区域品牌的发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引导,全面提升服装创意水平,以创意贯穿服装产业链各个环节,进而推动产业实现升级。
2.1 传统加工型产业集群和商贸区的创意升级
按照区域功能定位和现有的产业基础,北京将服装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并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途径,聚集服装企业,大力培育服装产业基地、服装商贸核心区,积极建设物流配送、生活设施等产业配套项目,使北京服装产业的集群效应日渐明显。北京的服装加工产业主要聚集在大兴、顺义、通州、平谷、密云和延庆6个区县,正在形成各具特色、功能配套的东部服装产业带。产业带内集中了260多家企业,产值达83.81亿元,占全行业的53.05%。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及北京时装之都的建设,这些传统加工型服装产业集群都在逐步进行着创意转型。
作为传统服装加工产业集群所在地的大兴区,共有服装纺织企业600余家,有雪莲、滕氏、威可多、派克兰帝、朗利夫、巴比龙、杰奥、杰西卡等20多个知名品牌,拥有500余名专业设计人员对自主品牌进行研发设计,年研发设计服装近2万套件,销售收入近15亿元。强大的研发队伍、知名的品牌企业,为大兴区发展高端服装时尚产业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通过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大兴沿南中轴路延长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依托文化创意产业,大兴服装产业也逐步向设计创意转型,大兴区将建设一座集服装科技研发、展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服装产业园,聚集一批包括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内的服装生产厂家及配套企业,使大兴成为引领首都服饰潮流的“时尚之都”。此外,密云经济开发区,亦庄经济开发区等也都在逐步建设有特色的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园,将打造从服饰设计、、展示、新品展销到尾货销售完整的服装文化产业链。
传统服装商贸区也在进行着创意转型。丰台区大红门商贸区与20世纪80年代京南“浙江村”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一开始依托市场初步形成以服装加工贸易为主导地位的“支柱产业”,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已经具备中、低档服装贸易基地雏形。2008年,大红门服装商贸区被北京市认定为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始由传统的服装加工、商贸、物流等低端产业向设计、会展、品牌培育、流行信息等高端产业挺进。目前,大红门地区拥有日用百货交易市场39家,营业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户2万余家,经过20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批发流通为主,带动产销的商品流通市场体系,构成了较大规模的服装商业圈。大红门地区服装交易量约占北京市服装总交易量的54%,交易额约占北京市总交易额的40%,其交易商品中约有80%进入三北地区。2008年,大红门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更好地向服装产业价值链高端发展,启动了“CBC服装设计师走廊”项目,建成后的设计师走廊将引进国际国内著名设计师工作室以及服装纺织品检测中心、服装院校专业培训基地等,为服装品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技术支持。
2.2 新型时尚产业聚集地的兴起
工业资源是记载工业发展历史和轨迹的载体,也是一个时期建筑风格、社会人文的体现和标志。利用原有的工业资源打造创意产业聚集区,有利于传承产业发展的历史,有利于挖掘工业遗产的新价值,有利于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空间,也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北京市在实施工业布局调整和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专门出台了《利用工业资源,打造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指导意见》,并实施了具体支持政策,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北京服装纺织行业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打造具有服装产业特色的聚集区。服装创意产业基地有效形成了对市场、企业与创意力量的成长都有利的创意研发体系,有利于北京服装纺织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加强了对现有工业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各具特色的服装创意产业聚集区,给古老的北京带来了五彩缤纷的艺术创意空间,这些艺术新地标也给北京城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
由原电子动力厂751部分辅助设施改造的北京时尚设计广场,目前已汇集了时装设计、配饰设计、广告艺术、网络传播、创意设计、策划咨询等60多家企业。2009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加大力度,加快推进了该项目的实施。10位著名时装设计师和30多位优秀青年设计师已入驻广场,吸引了一批与时尚设计相关的知名模特经纪公司和会展设计公司。进驻企业主要涵盖时装服饰设计、配饰设计、广告艺术、网络传播、创意设计、策划咨询、配套服务等领域。与此同时,资讯传播、职业培训、时尚会所等公共服务平台,也为更多时尚设计精英的集聚和创意提供专业环境,该广场已经成为每年两届中国国际时装周作品的重要场所。京棉集团的京棉二厂是北京全行业唯一保留下来的标志性锯齿形厂房,正在改造成为以传媒、时尚设计展示为主题的国际化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经整体规划设计改造,其低密度、花园式、独栋形态的格局已初步形成;由原朝阳酒厂改造的当代国际艺术区已聚集了多家艺术及设计公司,原酒罐改造成名为“菲”的设计师工作室,已承接了诸多电视节目主持人、青歌赛选手等演出礼服的定制。
2006年12月,最早自发形成的北京798艺术区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2008年3月北京时尚设计广场、惠通时代广场以及大红门服装服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被列入第二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对提升北京服装设计创意的新颖性与实用性,提高北京服装产业竞争力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由于中关村与798艺术工厂的影响力不断加深,美国《新闻周刊》先后把北京评为“最具活力的新兴文化及创意城市”和“世界风尚城市”。
除了对原有的工业资源的改造与重新规划之外,相关机构还大力推动了一批时尚创意产业基地的新建。恒基时尚中心和融合体育精神创意设计的李宁体育服装研发创意中心的落成,成为北京服装品牌企业发展、和推广交流的专业平台。被誉为中国北方重要面辅料基地的方仕国际轻纺城等,充实和完善了服装产业链。2011年3月,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国恒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所建设的“国际时尚创意中心”是北京时尚产业聚集地的又一突破。该项目已经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一期总部基地落成后将增加1.5万个就业岗位。国家时尚创意中心――北京(宋庄)时尚创意产业园,将以聚集时尚创意为主线,建设成为包括时尚创意总部基地、时尚艺术博物馆园区、时尚创意孵化园、新丝路时尚公园、时尚传媒中心、高度舒适浪漫之城为依托的创新性综合型园区。届时园区内打造的1000余栋会聚近千个国际大品牌的独具风格建筑楼宇,也为北京营造了新的城市景观。
3 企业品牌在创意中升级
品牌是服装创意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文化创意的融入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可以使服装品牌在争夺高端市场时更具竞争力,对品牌拓展、传播和上游价值链的延伸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北京的众多服装品牌已经开始走向了以服装创意产业为核心的品牌发展之路。通过逐步创新产业模式和商业模式,将创意贯穿整个服装业的产业链,将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优秀资源串接连通,进而推动品牌和产业高端在市场上最终实现升级,时尚创意正成为北京服装品牌发展的助推器。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北京“时装之都”建设的逐步推进,国内外大量服装设计创意人才不断进入,各服装品牌企业也逐渐加大对创意设计的投入,服装设计研发也在文化创意中不断提升。设计师郭培“一千零二夜”高级定制时装会、北京服装学院的“中山装概念”创意时装会、“莲裳”邹游秋冬时装会、白领2010春夏“幸福6号”会、“爱慕•绽放2010春夏会”等服装时尚会以及“白领艺术空间”、“爱慕时尚空间”、“依文LOTUS4设计师空间”等建成项目以及“滕氏罗兰城时尚主题公园”、“恺王国际服饰研发基地”、“嘉曼童装设计中心”、“木真了中式服装与传统文化研发基地”、“赛斯特研发设计中心”、“京棉集团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在建项目,均体现了北京服装品牌正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设计”的改变。
同时,建设企业文化与挖掘品牌内涵也越来越受到北京服装品牌企业的重视,在加之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与提炼,企业的品牌形象不断提升。例如中国原创的内衣领军品牌――爱慕。不断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全方位开展文化推广一直是爱慕品牌的发展重点。从2002年开始,爱慕品牌有计划有系统地将文化导入营销。2002年的“爱慕•敦煌”会第一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内衣时尚融合在一起;2003年在全国推出的“在禁锢与释放之间”的大型内衣文化展览,向消费者普及了鲜为人知的百年内衣文化历史知识;2005年的爱慕“新丝绸之路”将中国品牌内衣带入时尚主流舞台;2006年的“爱慕――美丽中国行”活动,掀起了“内衣艺术视觉体验”的新风潮。而爱慕时尚空间更是将内衣文化通过博物馆的形式巧妙的展示出来,让观者身临其境的体验到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方内衣文化所折射于生活中的不同感受和内衣发展呈现于各个时期的“不同使命”,同时感受到自己就是顶级内衣时尚会的创造者或演绎者。作为中国内衣产业的一员,爱慕主动地承担起了品牌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责任,努力开拓和打造产业升级的空间,将内衣行业带入服装产业的主流门槛。成功的文化建设也使得爱慕的市场销售成绩斐然。
不少原创服装品牌都意识到文化与设计、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白领在华贸、蓝色港湾和太古的专卖店,把时尚与文化融为一体,让顾客在选购的同时,体验一种高雅的文化享受。依文企业总部大楼的各层均由设计师自主完成设计装饰,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特有风格。恺王公司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际研发中心即将竣工,中心集研发设计、新品、品牌展示、高端制造、酒店会所等功能于一体,相信这必定将使企业形象登上新台阶。蓝地公司新开业的金百合酒店,在其内部装饰的细微之处都体现着服装的产业情结:古老的缝纫机、服装版片组成的装饰、上了墙的设计师工作台、由不同颜色纱线布置的装饰墙,以服装为源泉的创意无处不在。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也改变着人们对服装业的传统概念,树立了今天定位为创意产业的服装行业新形象。
4 结 论
经过五六年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北京服装区域品牌在品牌文化内涵、时尚创意能力、品牌营销手段等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为促进北京服装产业发展和国际“时装之都”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而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的行业转型也在日趋深入,服装产业发达地区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剧,在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北京服装区域品牌应该在提升设计营销、加强各个品牌内涵建设等方面加强力量,才能使得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蔡赴朝. 北京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2008(10):18-19.
[2] 杨雪.创意产业与北京时装业发展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2009.
[3] 李永晖. 中部文化创意产业带崛起大兴[N]. 北京晨报,2008-4-22(B4).
[4] 新华网北京频道. 京南城将现“时装之都核心区”[EB/OL].[2009-11-09]. bj.省略/bjpd_sdzx/2009-11/09/content_18181635.htm.
篇10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化水平指数;区域经济
一、信息与信息化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物质存在方式和运动规律与特点的表现形式。随着人类对资源利用广度和深度的加大,信息也成为一种资源,并日益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一股巨大力量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一种社会发展的“时代潮”——信息化。广义的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组织、领导下,在农业、工业、国防、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推进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信息化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企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准。
二、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性
由于中国各地区在地理位置、交通便利性、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信息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东、中、西部在信息资源获取、掌握及运用信息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已经拉开,形成了“数字鸿沟”。从表l中可以看出,1998年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分布中,前五位全是东部省份,后五位全是西部省份。东部十一省、市、区中,仅有山东和河北的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中部八省、市、区中大约有40%的省份信息化水平指数低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而西部十二省、市区中,只有陕西、重庆、宁夏的信息化水平指数高于全国信息化水平指数25.89,它们分别是36.94、30.18、27.92。东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高的是北京,为89.87,西部信息化水平指数最低的是西藏,为l3.03,二者相差甚远。
从以上分析可知,总体上,东部地区信息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中部地区信息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相差很大,广大中西部地区在信息化方面存在明显劣势。我们认为,产生中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中西部地区社会信息意识弱,信息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还没有被社会所认识;二是信息化人才相对缺乏,教育体制落后,信息处理和加工水平低下,很难成为带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三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财力不足,支撑信息化所需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及装备滞后,信息市场发育缓慢;四是管理体制落后,部门间、地区间、企业间相互分割,存在严重的分散、浪费、重复建设和效率低下等问题。
三、不同信息化水平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K.阿罗认为,经济主体掌握的初始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因而其行为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一旦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可以分析的,信息的作用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是信息的获得。不确定性具有经济成本,因而不确定性的减少就是一项收益。区域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一个区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而这种信息资源的获得减少了不确定性,从而获得了收益。所以,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了舞台。
从表1中可知,中国各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各省、市、区的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分布中,排在前九位的全是东部省份,排在后九位的全是西部省份。东部十一省、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高于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6392元,西部十二省、市、区中,新疆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为6229元,但还比全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92元低163元。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省份是上海,为28253元,最低的是贵州,为2342元,后者仅为前者的8.29。而中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高的省份黑龙江、湖北、吉林都是老工业基地,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以上分析表明,中国各省、市、区的人均GDP值(Y)与信息化水平指数(x)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因为从总体上看,信息化水平较高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较高;信息化水平较低的区域,其经济发展水平也较低。反之亦然。因此,可以以人均GDP值(Yi)为应变量,以信息化水平指数(Xi)为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为各省、市、区人均GDP值(元),Xi为各省、市、区信息化水平指数,为人均GDP的样本条件均值,变量采用1998年的数据(见表1)。采用最小二乘法(OLS)对上述模型进行估计,可得:
其中回归方程下方第一排圆括号内的数字是对应参数估计的标准误差;第二排圆括号内的数字分别是在对应参数等于0的原假设下,所计算的t统计量;r2是可决系数。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相对较好,可决系数为0.7332;系数显著性检验:对于统计量为8.9272,给定a=0.05,自由度为n-2=29,查t分布表可得to.025(29)=2.045,因为t>to.025(29),所以拒绝原假设,并表明信息化水平对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
综上所述,区域信息化水平对区域人均GDP有显著性影响,区域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
四、信息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
在人类的漫长发展历程中,有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始终支配着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即是物质、能量、信息。不过,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这三种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世界经济的发展走着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信息经济的三个阶段。人类掌握了农耕技术,进入有赖于物质的农业经济时代;瓦特发明了蒸汽机,推动了大工业的发展,又进人物质和能量的工业经济社会;随着以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发展和应用,人类开始进入有赖于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社会大量生产知识和信息,并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控制信息的流通、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和利用,形成知识信息网络,从而对社会和经济产生巨大影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经济增长所需的信息资源,进而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注入了能量。
1.信息是现代经济的重要资源和投入要素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得到加强。信息应用于生产系统,不仅可以缩短生产周期,而且可以带来其他资源(如劳力、资本、原材料等)的节约制造出质量更高、价格更低的同源产品。在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中,作为生产要素的土地、劳力和资本是有限的。而作为信息时代重要资源的知识和信息是可以再生的,并再生出新的知识和信息在当今物质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的形势下,信息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对现代经济有着特殊的作用。
2.信息资源优化经济决策
现代经济系统是多因素多变量的。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资源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关键要素。而且人类的经济行为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信息具有消除不确定性的功能。所以,在信息不充分、不完备、不对称的经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可以保障经济决策的顺利进行,为经济决策提供充足的条件,进而实现经济决策的优化。
五、结论及对策
由于中国区域信息化水平的差异是形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缩小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实现经济“趋同”,就要求中西部地区必须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对策。
第一,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和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
目前,经济结构不合理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要求各区域要注重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中西部地区应将信息产业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发展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提高西部的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水平。同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的广泛应用,以加速对传统产业的更新和改造,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互补共进。进一步地,还要注重研究本区域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信息网络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发展政策等信息化问题。而且,我们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具有高投资、高风险的特点,信息资源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行业以及广泛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领域,若无政府的全力支持和投资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仅靠地方、企业等的分散投资,很难达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信息化水平。为此,中西部地区应借国家启动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制定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创造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外部环境,制定一个长期的、健康的、有序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区域信息化建设。
- 上一篇:高铁发展总结
- 下一篇:法制安全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