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发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铁发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化发展,根据建设内容和管理体系的完善程度,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为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的规划和突破阶段(2004年—2008年)。以北京南站为载体,突破高铁客站建设管理瓶颈,明确了高铁客站建设的发展使命、目标、理念和原则,探索构架了适宜的客站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研究制定了客站建设管理核心方法,积累了客站建设管理经验,为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的总结和完善阶段(2009年—2010年)。从2009年开始,进行了高铁客站建设管理经验的全面总结,加强了高铁客站建设管理经验的提炼和理论研究工作,形成了高铁客站建设战略管理、项目集管理、单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模型,提升了高铁客站建设专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建立了高铁客站三级组织管理模式,制定并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构建并逐步完善管理平台,大力推进高铁客站建设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日渐完善,为高铁客站大规模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管理基础。
第三阶段,为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的深化和成效阶段(2011年以后)。在这一阶段,在加强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在全路各层面推广的同时,还将在管理的信息化、工具化方面进一步细化,在管理的范围和程度方面进一步深化,以更好地支持高铁客站建设的发展。
通过对高铁客站建设管理的系统分析、总结和提炼,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框架模型如图所示。
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框架核心概括为:一个体系、三个子系统、九大模块。
一个体系:高铁客站建设管理体系,是一个符合“PDCA”循环功能,能够持续改进完善,满足高铁客站建设管理要求的管理体系。
篇2
摘 要 高速铁路建设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管理复杂等特征。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系统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审计对象的运营风险为导向,能切实针对薄弱环节,集中审计资源,提升审计效果,因而适应于高铁项目的审计实践。本文在分析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高铁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并根据应用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 审计 风险导向 高铁建设 改进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快速发展。高铁建设具有技术要求复杂、项目建设周期长、涉及面广、投资巨大等特征。因而对高铁项目的审计也有更高的要求。面对实践的要求,近年来国外开始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该模式以传统的账表导向审计模式和系统导向审计模式为基础,以现代战略管理理论结合系统理论作为方法理论指导,更为关键的是着眼于所审计企业的经营风险,从更高、更广的视角来审视审计对象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因而相较于传统的审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显著提高审计效率。鉴于高铁项目建设的特征,笔者认为在高铁项目审计中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利于切实提高高铁项目风险的全程监控水平,提升高铁项目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与必要性
1.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及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传统账表导向审计模式和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整体经营风险。通过企业经营战略分析、作业流程分析、经营业绩现状评价、财务报表分析等几大关键步骤,尤其创新性地提出将以往的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和经营风险进行关联,从而从源头分析和发现会计报表错报的整体思路。在此思路指导下,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在于以风险评估为中心,有效改善传统审计的风险评估不到位、不能有效发现高风险审计领域等缺点。
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1)全面的风险认识观。传统审计仅从会计视角予以分析风险,而经营风险并非是传统审计工作的重点,传统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对财务风险的评估及控制。而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将风险的内涵外延至广义风险,即以整体的视角从所审计企业的外部环境、经营条件、盈利模式、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来进行相对综合、整体的分析,而且以财务风险分析为审计的基础,重点则落脚于战略风险和经营风险的评估。
(2)科学的审计风险模型。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为“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形式上简洁、在内涵与外延上扩展,以“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为审计风险模型,其中重大错报风险包括两个层次:会计报表整体层次和认定层次,其中认定层次风险包括交易类别、账表余额、披露和其他相关认定层次风险。
(3)合理的审计侧重点。传统审计侧重于财务报表本身的分析,重点在于财务上,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侧重点则在于企业的整体外部环境与经验过程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从而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提出更为准确的判断与预期。
2.高铁项目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必要性
(1)高铁项目自身特征决定。高铁项目建设具有投资巨大、技术相当复杂、建设周期较长、综合性强(涉及土建、轨道、机电、车辆、通讯等专业)、涉及面广等特征。在当前高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铁项目的审计需要从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面、多环节去解决管理力量薄弱等缺陷,同时由于相关法规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存在诸多政策法规的空白,因而需要审计对高铁项目所可能存在的政策法规风险、资金风险、工程质量风险等各种风险进行科学、准确的甄别、衡量和评价,并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对策,以促进项目的顺利开展。
(2)审计发展趋势使然。随着审计范围向管理审计领域延伸,审计需要实现由之前的发现型、符合型审计向预防型、增值型审计转变。这就需要提倡现代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以整体的视角去审视、监察高铁项目推进过程中各环节、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切实发挥审计在控制项目风险、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完善内部控制建设方面的作用。
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高铁项目中的应用
运用于高铁项目中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结果总结阶段。每一阶段包含的具体工作可如图1所示:
1.第一阶段――审计准备阶段
(1)前期调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为核心,旨在从风险发生的源头就达到判断、识别风险的目的。因此审计前要对高铁项目有准确的把握,了解项目概况,熟悉项目的内部业务流程,明确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初步评估该项目的风险状况,以期在审计中不漏掉任何一个潜在的重大错报风险。调查时可通过与高铁项目各相关部门管理人员进行沟通,确保项目立项、概预算及其批复文件等资料齐全,分析项目的投资控制计划书、财务会计报告,以及各期会议纪要和工作总结等。
(2)制定审计方案。为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应依据前期调查的结果,基于高铁项目既有特点,设定审计程序,归纳、提炼主要风险点,设计与审计方案相对应的审计项目,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审计方案。
2.第二阶段――审计实施阶段
依据审计方案,展开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工作。根据实践的积累和总结,高铁项目审计中,通常存以下四方面风险。在审计过程中,特别关注这些风险,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
(1)项目规划过程中的风险:即投资决策风险。检查项目是否可行,项目建议书是否已取得相关部门批准,是否进行过可行性研究论证。
(2)项目设计过程中的风险:即设计管理风险。检查项目设计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设计资质,勘察设计范围及内容是否与已批准的可研报告一致,设计变更的内部控制是否建立、健全,因过失造成设计变更时是否制定相关问责制度等;同时检查概算是否科学合理,即有无多计、漏计投资现象,投资规模和建设标准是否合理,建设管理费的归集是否准确等。
(3)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有招投标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和工程管理风险等。
①招投标管理风险即检查项目是否按照有关法规、规章的要求,进行了招投标,是否委托了具有合法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了合乎实际情况的工程量清单,标书是否合法、合规,同时能否准确、完整地反映项目的实际状况,是否符合招标人对项目的实质要求。
②合同管理风险即检查签订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包括合同签订方是否具有符合国家要求的施工、管理资质,合同条款是否与原招投标文件条款相一致,有无遗漏或多列标书外条款,合同变更与补充款项是否符合规定等;尤其是工程造价方面,是否约定合同计价原则,是否规定恰当的计取标准、取费基数和费率。
③工程管理风险即检查项目施工中是否存在分包、转包情况,分包单位是否具有资质,施工、建设单位是否按规定交纳了各项抵押或保证金,是否在有效期内办理了建设工程一切保险;同时检查项目预算是否符合合同相关规定,有无计划外建设项目、应实施而未实施的项目,预留未实施项目是否合法、合规,是否超概预算,以及应对超支或节约现象有无应变措施。
(4)项目财务管理风险。检查项目的建设资金从筹集到使用是否区别于经营性资金,是否依据合同要求,支付各期预付款项,并同时按照国家会计制度进行相应的会计核算。
3.第三阶段――审计总结阶段
审计人员运用系统分析、战略分析、环节分析等方法对高铁项目运行各阶段进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撰写审计评估报告时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是要明确提出风险识别结论,给出存在的重大风险点,并对风险管理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
二是要在分析风险事项的基础上,查找重大错报风险发生的原因,从而指出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
三是要针对性的提出审计建议,向审计报告的各层次报送对象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四是要注重关注项目整体层面的、系统性、全局性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经营管理上的建议,凸显风险导向审计意见的前瞻性,发挥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风险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对企业风险控制具有预防作用。审计工作结束以后,审计部门可将审计考核中发现的实际案例和各种问题分类整理,组织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开展案例培训,既可帮助管理人员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又可以为各单位提供风险范例,警示单位规范内部管理行为,从而降低重大错报风险的程度。
四、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在高铁项目中的改进
首先,要改进审计工作理念。以往传统的审计工作是直接对财务进行评估和控制,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力求从项目的源头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各审计单位应立足于企业整体,从运营组织环境、管理模式、财务状况等各方面,以科学的专业知识帮助企业及时地意识到危险,有效地防范风险,科学地控制和管理风险,充分发挥审计工作的功效。
其次,要与项目各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审计工作是对项目整个组织的运营、管理工作成果的评估,因此审计工作所牵涉的部门不仅是项目财务部门,更是需要与工程、物资等部门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并保证这些部门之间管理职能的衔接,从而发挥控制系统的整体协同效应。
再次,要培养、建设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队伍。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可以熟练应用会计与财务管理知识,同时还应灵活运用与企业运营管理相关的专业知识,从单纯的财务分析专家变成对于企业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具有较高识别、分析和应对能力的全方位的风险管理专家。因此,加强在职审计人员的统一培训,建设高素质的具有管理学、金融学、统计学、会计学等多学科背景的审计人才队伍,对于有效地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最后,要建立和完善业内风险信息数据库。审计部门应及时地总结实践中所收集到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不断积累,将其分类提炼、分析后存入风险数据库,以使这些有代表性、典型的风险点为日后审计工作提供参考。
五、结语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适应于审计实践需求的发展,在理论、方法、工具上亦日益成熟,其优势也在发达国家的审计实践中得到了验证与广泛认可。高铁项目具有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高新、管理复杂等特点,因而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现阶段对高铁建设项目实施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十分有利于提升高铁建设项目风险管控水平,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企业整体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现代审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Timothy B.Bell, Frank O.Marrs, Ira Solomon, et al. Auditing Organizations Through a Strategic-Systems Lens. KPMG monograh.1997:141-159.
[2]Aasmund Eilifsen, W.Robert Knechel, and Philip Wallage. Application of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Model:A Field Study.Accounting Horizons.September.2001(9):193-207.
[3]蔡炯,刘晓春.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我国的实施.会计之友.2006(4):42-43.
篇3
关键词:高速铁路;高铁经济;问题探讨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的进步带动了高铁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卓有成效的促使我国各省各市的优秀人才、各类资源能源的进行均衡配置,这对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性意义。
一、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所谓高铁,即高速铁路的简称,相较于普通铁路而言,高速铁路也就是胜在时速比普通铁路多很多吧,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的时间成本。而高铁经济,则是有高铁衍生出来的,依托高铁速度的优势,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物力、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能够在高速铁路沿线城市之间完成优化配置以得到充分利用这也就逐渐形成了高铁经济这一种的新兴产业经济形式。高速铁路能够带动该行程区域内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我国城市化以及工业化的进程,这在我国现代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强大的战略意义。
我国地域辽阔,国土面积大,同时,我国还是人口大国。因为地域的差异性,我国的资源能源分布不均,为了迎合我国的整体发展,因此,就需要进行物资运输。而高速铁路运输时代的到来,则有效的缓解的我国人口流动、物资运输、资源配置的难题,减少了时间的耗费,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由此可见,高速铁路是一种带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发展的适合我国地理经济发展的运输方式。
我国高铁的发展有效的占据了我国未来新能源利用的制高点、政治的制高点,高铁经济的发展也打破了我国传统经济发展的瓶颈。研究了一些开通高速铁路的城市,对它们的前后几年的生产总值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高铁开通后,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还吸引了海内外商家投资的热潮,旅游行业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这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我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高铁建设带来的高铁经济发展还表现在当地交通行业、房地产经济、旅游行业、物流行业等附属行业的兴起与强化,有效的整合了社会经济结构,促进了多种产业经济的协调发展。由此可见,高铁的发展带动高铁经济效应提升了区域经济并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问题分析
其实,综合近几年的高铁与高铁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高铁建设是一把双刃剑,这其中还是会存在少许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对“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进行理性的思考以寻求对策加以解决。
1.高铁主要是因为自身的安全快速而被人们所接受,是目前航空运输最强的竞争对手,更何况是传统运输行业呢?一定也会受到高铁行业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落差对比。
2.高铁的发展刺激了人才、技术、资金、资源能源的流动,因为高铁的建设“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城市之间人员的流动性,使得人才、技术、资源能源等生产要素都往经济水平高的城市流动。从另一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综合能力强的城市吸收了综合能力弱的城市的资源能源,那么,这个过程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强者越强,弱者愈弱的弊端出现。
3.高铁的发展拉大了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同时也加剧了经济产业链上的发展不均衡,在原产业结构的基础上,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是越来越大的。而且高铁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通道,使得新兴产业发展迅速,而传统的工业化行业则面临着转型的境地。
三、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合理对策
1.高铁建设吸引了人才往发展水平好的城市行进,吸收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那么,受到高铁建设弊端的城市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人才引进机制来留住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以此来提升中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再加上大城市的人才竞争激烈,属于供过于求的状况,那么,优秀的人才引进机制会很好的吸引人才驻留,构建适合人才发展得平台。
2.高铁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各地间特色商品的流通,因此,中小城市更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的加强自身的专业化产业分工,彻底的激发产业链带来的聚集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充分高效地利用当地资源以实现资本的供给输入。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再加上快速的高铁这一交通运输工具,能有效的提升城市间的整体经济水平,尤其是高铁沿线中小城市的发展状况。同时,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行业以及交通运输业。通过输入大量当地劳动力的情况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就业率。另一方面,高铁沿线中小城市还可以建立健全的招商引资计划,通过吸引外资的注入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现今的城镇发展规划极不协调,自高铁体系建设后,加剧了城镇之间的差异化,因此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的城镇体系,通过促进城镇发展来缩小双方之间的差距。我国的城市因为地域的局限性,各地的经济发展优势均各有特色,因此,可以建立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城市合作关系,主要是涵盖了产业链、自然资源的开采利用、市场的开拓、人力资源的开发、技术的更新等等,加强法制建设,建立起人文素质高的城市。
四、总结
随着高铁建设的进程日益加快,以高铁运输为主的方式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伴随着高铁衍生出的高铁经济效益也日渐显现出来,但是与此同时,我国近年来的“高铁”与“高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小觑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合理去处理高铁建设与高铁经济之间的关系,才能利用高铁建设将我国的高铁经济带到一个新的高度。总体而言,高铁建设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还是利大于弊的。(作者单位:嘉善县交通运输局)
参考文献:
[1] 杜纯布.推进中国“高铁经济”健康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州学刊,2011(03).
篇4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不断的发展,各类高铁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对于那些老旧的铁路也在不断对其进行改造。许多高新材料、设备和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高铁建设中,列车的运行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这就给高铁建设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高铁信号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高铁运行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铁运行的效益。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浅谈高铁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
高铁信号;工程;技术;施工管理
1引言
近年来,高铁事业带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我国运输以及旅游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且其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高铁施工的速度、安全性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强高铁区间的运输能力、保证高铁运行的效益,促进员工工作的简易性,需做好高铁信号工程的建设。所以,做好高铁信号工程技术的施工管理有着重要意义。
2高铁信号工程概况
2.1高铁信号工程现状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不断的增长,许多新型科学技术在高铁信号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我国的高铁信号趋向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发展。一般来说,高铁工程中的信号分为三种,指的是色灯、声音和手势信号。三种信号中最常采用的属于色灯信号,其主要指的是在高铁上的两根铁轨距离内,接上弱电流,那么当铁轨之间有列车驶入,电路的导通疏导控制,信号机的色灯颜色随之改变。根据高铁信号的功能可将分作三类:①根据高铁信号的功能,可分作行车和调车信号;②按照高铁信号的设置差异,可分作车站、区间、行车指挥和列车运行自动化的信号;③按照设备的差异,将高铁信号设备分作信号机、标志和表示器。因为目前我国的高铁信号工程中,采用的高铁信号制式属于高新技术,因此其施工工艺十分统一规范,促进我国的高铁信号工程朝向智能化、集成化、高效化发展。
2.2高铁信号工程集成管理
在我国的高铁工程中,其信号工程的集成管理是信号管理的趋势,其有着多方面的特点,系统型强、规模大,子系统多且关联性强,涉及人员多等等。整个项目涉及到多个子系统供应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铁道部相关部门、业主单位、站房施工项目部、运输组织方及其下属单位等繁多的干系人对象,所以需要信号集成项目部建立完善有效的沟通管理制度,不仅仅从自身管理需要与各方面干系人进行沟通,也要切实的考虑到干系人之间的沟通需求,为干系人搭建好沟通平台。这样信号集成项目部既可以将专业的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减轻自身工作量,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
3高铁信号工程中技术施工管理措施
3.1做好准备工作
①对于施工中的管理制度,选择干部负责制。针对高铁信号工程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详细的分工并进行分级负责制,帮助每个人员了解自身的岗位任务,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施工的要点,从而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②作为集成项目部,在项目开展前期应该积极主动的介入到技术交底、设计联络、技术培训等过程中来,为设计单位、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子系统供应商搭建沟通平台,使各方面充分了解业主需求和理解设计意图,尽量避免或者减少项目进展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带来返工、工期延误、成本增加等等负面影响。
3.2做好既有线设备的相关工作
①施工开展前要做好既有线设备的审核,确定其和设计图纸、实际平面布置和新零层、电源配线图等保持一致,不存在差异。②对既有换装设备进行检查,保证其不存在电缆、通信电源和通道的闭塞问题,此外按照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对换装设备进行布置,将其用于组合零层以及控制电源线、电缆等。③针对组合架的零层与电源屏的通道,要做好其校对和审核工作,且增设铭牌等将其标志清除。同时,拆除配线过程中,需标记处拆除的位置,通常绿色表示增设,红色表示拆除。
3.3做好材料采购及管理工作
作为工程技术管理人员,要对物资做好相应的记录,并制定合理的供应计划,从而为采购人员和使用人员提供相应的帮助。在进行采购的过程中,安排高素质的人员进行采购工作,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针对供应商,需选择信誉较好的进行合作,从而保证材料的质量,并保证材料供应及时,从而避免工程施工受到影响。此外,还需做好工程验收工作,对于材料的进场、检查等环节需要把握好,从而保证其质量。
3.4做好高铁信号工程的集成管理工作
3.4.1静态施工及验收管理
铁路项目始终阶段涉及的内容繁多,因此一定要做好沟通管理工作。作为工程项目部,需要构件日例会制度,定时定点进行开会,加强项目部的掌控力。针对施工单位,需严格要求其工作流程,制定统一计划进行现场的管理工作;对于子系统供应商,需做好各系统之间的统筹工作,保证其能够进行有效的接口调试,促进车站内个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取得效果,并稳定进行。在高铁信号工程中,静态验收工作也十分重要,作为信号工程的集成管理部门,需要做好各单位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当业主和施工单位或者子系统供应商之间出现冲突时,不能一味地偏袒业主单位,需要事先多与子系统供应商沟通,充分理解其想法后,再协调双方矛盾,使双方意见能达到一致。
3.4.2动态调试阶段
动态调试期需要涉及较多人员,因此项目相关单位越来越庞大,沟通的有效性就凸显出来。由于地面系统方与运输组织方一直接触较少,互相不太熟悉,如果动态调试期集成项目部的调试计划执行不到位,造成各方面对沟通有效性的质疑,会使调试期困难重重:车准备跑了,地面还未就位;车上发现了问题得不到地面响应;地面需要施工整治,车还在道上跑等等。地面组织和运输组织互相干扰,使得往往0.5h甚至10min的工作需要等3~5h才能开展变成常态,影响工期还给施工带来安全风险。例如,地面在工期压力的情况下需要施工,往往利用跑车的空隙冒着生命危险上道;而动车组也经常因为地面施工触发紧急制动等等。
3.4.3开通运营及项目收尾
各方面试验结束后,信号系统开始投入铁路运营,项目集成参与各方面在庆功的同时,仍然需要重视沟通。项目即将结束,各方面身上的压力暂时解除了,往日的冲突也解决了,这时候,需要大家平心静气地坐下来开展总结工作,无论项目开展的顺利还是困难,都有很多的成功之处值得总结,也有很多犯错的地方需要吸取教训。
3.5做好人员管理工作
工程中,最为重要的质量因素便是人员。人员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前提。所以,需加强工程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对于信号施工工程的管理人员,需加强自身的管理水平,对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工作进行恰当合理的决策,确保施工中各环节能够顺利的进行,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管理。对于信号工程的施工人员,其专业水平直接决定着工程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学习,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加强教育并服从管理,从而更好的保证铁道施工工程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铁信号工程在我国的运输事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因此要做好其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作为高铁信号工程的相关人员,要做好工程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对人员、材料及设备进行全面的管理,并采用恰当的施工技术,做好各环节的技术控制管理,从而更好地保证高铁信号工程质量,保证我国高铁运行事业更加稳定和谐的发展。
作者:宋桂明 单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郑健.浅谈高铁信号工程施工管理[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3:143.
[2]朱振和.浅析高铁信号工程项目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52.
篇5
【关键词】高铁站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无锡东站
1. 规划背景
京沪高铁全长1318公里,从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全线设站21个,它的建成拉近了北京与上海的时空距离,为沿线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基础性资源。无锡东站位于无锡市锡东新城,同时临近周边小城市。以此为契机建设的无锡高铁商务区的是未来规划中的无锡市东部新城核心区,不仅是未来无锡的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从所处的区域位置为周边小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和发展机遇。而无锡高铁东站位于高铁商务区的核心地带,因而无锡高铁东站站区的规划设计,将为实现无锡高铁商务区的预期目标以及带动周边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2. 规划原则
2.1 交通为先导 发展为目标
无锡高铁东站站区交通组织及站区景观是无锡高铁商务区的核心功能,是立足于无锡和周边区域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服务于核心区办公与居住的城市功能区。因而,我们首先从宏观出发,解决来自老城和东,北两个方向的周边区域的人流;其次从微观出发解决商务区的人流;另外,让站区成为一个城市开放空间,为核心区办公与居住及过往行人提供一个放下疲惫,享受绿色的休憩的场所。
2.2 近远期结合 可持续集约化
无锡高铁东站站区是以多种交通类型为主的交通枢纽项目,同时兼顾城市开放空间及站区配套建设的大型,综合性的建设项目。因而我们立足目前与未来,确立近期与远期的规划目标,树立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以紧凑集约化的土地规划为原则。参照已经编制的控规指标以及相应的城市设计,确定合理的容积率,预留一定的建设用地,设计复合型的建筑空间。为城市的今天和未来创造出良好的城市环境。
2.3 无锡之窗,和谐自然
无锡高铁东站站区的建设将为无锡及周边区域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也将是展示本地区的建设成果和对未来发展期望的窗口。通过合理和前瞻性的设计,将现代、生态、自然三者相互交融,塑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发展的新城市形态------城市的绿色客厅。
3. 主要内容
3.1 功能布局
首先从城市的层面上以京沪高铁发展轴和高铁商务区的城市发展轴的垂直交叉形成空间定位,将京沪高铁发展和高铁商务区的发展以两条发展的轴线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构成我们设计的基础:在以高铁站房形成的南北广场的基础上形成四个象限,分别在十字轴的四个象限布置停车库、交通综合体等设施,以实现人车在规划范围内的合理分离,并保证各方向到综合交通枢纽的客流都能方便集散,减少冲突和绕行。
3.2 交通组织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城市及区域交通作了细致分析,确定高铁南落客平台采用和大匝道,小匝道的结合组织交通,大匝道解决来自老城的交通,小匝道主要考虑高铁商务区内的交通。北落客平台采用和小匝道的结合组织交通,解决来自东,北方向交通,并考虑未来发展预留北中路连接线,为今后周边区域的发展预留发展的空间。
车行交通包括长途车、旅游大巴、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和市政车辆。按照高铁车站接驳功能高效快捷的原则,通过立交、渠化、右行等组织原则分别组织各类车行交通。
送客出租车、私家车通过立体匝道快速到达落客平台,落客后出租车可便捷的到达出租车蓄车区,私家车可以通过匝道直接去停车楼停车。长途汽车及城市公交采用垂直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在交通综合体内完成各自的上下客。
人行换乘组织:整个换乘组织围绕与高铁的组织展开,同事兼顾其他交通组织的换乘。进站人行主要分三类:地铁到站客流从地铁站台出站直接通过竖向交通换乘高铁;出租车、旅游大巴和私家车送客直接到高铁二层平台。公交车和长途车到达交通综合体直接通过换乘大厅与高铁换乘。出站人行流线也分三类:换乘地铁的直接通过竖向交通换乘;换乘出租车和私家车的直接到停车楼换乘;换乘公交车和长途车的直接到交通综合体换乘。整个换乘采用立体无缝衔接,完全达到零换乘。
3.3 建筑设计
无锡高铁站区配套建筑包括停车办公楼、交通综合体、地下商业。
停车办公楼:地下一层为出租车接驳、地上一到三层为社会停车,四到六层为办公。办公区域面对广场的立面简洁现代,内部庭院曲折优美;办公楼以复合性的空间形态结合适宜的面积围绕庭院和中庭展开,形成若干大小不一,可分可合的可持续性的发展空间。
交通综合体:以交通优先、功能整合、综合开发的思路,将公交车站与长途车站分层设置,利用立体交通分别与出站换乘大厅联系,使换乘距离达到最短;同时预留一远期发展用地,在设计中与交通综合体地块脱离考虑,为可持续性发展预留发展空间。
地下商业设计造型理念来源于江南的优美象征着无锡的太湖。设计中以广场为湖水,蜿蜒的商业界面为岸堤,水岸相合,以神传形,表达设计理念。具体设计中广场运用了一些大轮廓的曲线及一些圆形的绿池表达出水的意境,商业设计界面上用曲线设计,表达出岸堤的感觉,同时整个流光溢彩的玻璃的立面设计也传达了太湖的美丽。
3.4 景观设计
无锡高铁东站景观是无锡高铁东站站区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站区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设计手段;是建立人与广场亲密和谐的重要媒介。因此,无锡高铁东站景观设计首先,以高铁东站为中心向外辐射,寓意着高铁的发展影响者人们的生活,同时以绿色为元素承托高铁东站,展示高铁东站亲切形象;其次从站区城市开放空间的整体尺度和空间形态为出发点,以南北广场不同的定位为原则,结合建筑布局和形态采用植物与硬质景观相结合的手法进行景观设计,表达出南广场更多的是城市的门户,北广场是休闲的广场;在细节设计上注重行为上的便利和舒适,精神上的感受和体验;让景观具有城市的价值和人们的可看可用。
4.创新与特色
4.1 地下交通枢纽,地面城市开放空间
高铁站区是为适应这一交通模式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城市形态。高铁站区商务区的建设将为城市和区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对于这一新的城市形态,我们从其本身将其分为交通和城市功能两部分:将各种交通形态以枢纽的方式设于地下,建立各种交通的便捷换乘,适应高效 便捷的现代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将以前传统模式下的地面交通集散广场解放出来,给城市提供一开放空间,实现城市开放空间的城市功能,给现代生活方式和节奏下的人们提供一块可以放下疲惫,转换心情,享受绿色的舒适空间。因此在无锡高铁东站站区的设计中,我们创新性的实现了一种地下交通枢纽,地面城市开放空间的新型模式。
4.2 大小匝道结合落客平台
无锡高铁东站位于无锡锡东新城,从区域和商务区两个层面来考虑,既要解决区域的交通又要解决商务区自身的交通,因而我们跳出既有的成规,设计了大小匝道结合落客平台,用大小匝道分别解决了区域的交通和商务区自身的交通,高效便捷的实现了功能需求,又集约化的利用了土地。
4.3 立体交通 竖向换乘
创新性的实现了一种地下交通枢纽,地面城市开放空间的新型模式,并结合无锡高铁东站特殊的标高,通过紧凑、立体的方式对各种交通接驳方式进行布局,充分利用有效地平面布局和竖向换乘,最大限度减少平面换乘距离。更通过多专业协作,实现了优化的平面与竖向布局有效的节约空间资源。
4.4 立足现代 承载传统
高铁站前广场景观设计恰当体现所处江南的典雅和灵动优秀气质,同时融合现代、生态、自然的设计理念,结合现代技术和材料,造就兼具现代气质和文化特色的景观要素,并将其充分融合到景观设计的各个层面,为新形态的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在所处城市传统文化的结合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无锡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无锡市锡东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2] 亚图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锡东新城商务核心区城市设计
作者简介:
景坤鹏,国家注册规划师,河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篇6
【关键词】高铁桥梁;工程、强化;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U44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066(2016)15-0212-02
引言
目前我国的高铁桥梁工程项目具有施工难度系数大、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一旦出现事故,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提高高铁桥梁施工的技术、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对于我国高铁行业的深远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高铁施工的现状
1.1我国高铁的特点
我国目前在建的高铁项目总长超过一万多公里,在建设规模较大,其中高铁桥梁的施工占据了一半以上,尤其是河流湖泊较多的城市,其所占比重就更大了。面对着越来越高的行业要求、越来越多的问题要求,提高高铁桥梁的施工技术、加强桥梁的设计研发、强化桥梁项目的管理已经成为了高铁桥梁施工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我国在学习借鉴了日本、德国等国的高铁桥梁建设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我国高铁行业的发展实情,经过不断的现代化、科学化的发展,已经成功在高铁桥梁的施工技术上实现了创新和突破,并在许多的相关领域取得了不俗成就。
1.2我国高铁建设的要求
桥梁是高铁土建工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作用是节省占地面积、稳定桥上的路线、让高速列车能够平稳运行,从而保证了旅客乘坐的舒适以及运营的安全。为此就要加强高铁桥梁整体设计的刚度和强度,且对其上部结构的竖向、横向刚度要求以及整体的结构要求都很高,所以高铁桥梁的设计通常是横向采用预应力并联的T型梁或者箱型梁。但是拱桥、连续梁等特殊部分还是要进行特别设计的。在实际的工程中,跨度桥梁的施工常常会应用多种的设计方法,也同样会用到多种的架设方法,比如常见的有预制整孔箱梁法和移动支架上逐孔灌注混凝土梁法。由于列车在高铁上通常是处于高速的运行状态,因此会有非常剧烈的结构动力响应,进而就会影响到旅客的乘坐舒适和运营的安全,加上列车的长期运行会产生运行噪音并对桥梁产生荷载冲击,这些问题都要求高铁桥梁不仅需要具备普通桥梁的规定,还需要有更加严格的质量管理要求。
1.3施工安全形势复杂
高铁桥梁的施工时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协调统筹、形成整体、攻坚合力。施工安全并不是施工单位或者铁路管理单位的事,而是涉及到了众多的相关单位,结合部多、牵涉面广、难度系数高,所以必须强调需要主要领导的亲自负责、需要统筹安排,需要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强化责任落实、发挥系统优势并形成整体合力。特别要注重的是,要加强结合部的管理,消除失控和脱节现象,牢牢把握生产安全的主动权,从而提高安全的综合管理水平。
2高铁桥梁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
2.1高铁桥梁施工队伍的管理策略
要对高铁桥梁施工队伍加强教育,给他们灌输安全施工的新理念,强化领导和职工的安全观念的转变,使大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高铁桥梁的施工不仅关系到铁路的运营安全,更关系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增强施工队伍的责任感。还要让他们明白,只有保障安全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最大的利润,施工单位应该要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施工小组,要求主要领导必须做到现场包保,现场协调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桥梁施工能够安全的按期完成。不仅如此,高铁桥梁的施工过程中,应当按照工程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从而科学地确定出高铁桥梁施工实施的各项工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高铁桥梁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并且有利于推动我国高铁桥梁的施工技术的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想要有效地提高高铁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要充分发挥高素质的、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的作用,并需要加强对施工队伍的管理。而到具体的桥梁施工阶段时,应当要选择一支优秀的、经验充分的施工队伍,这样就在本质上保证了高铁桥梁的质量。当然,对于施工人员还要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熟悉工作的流程,从而确保施工过程中可以达到预期的效率和效果,特别是对木工、焊工、钢筋工这些较为重要的技能岗位,必须要保证人员能力达到了规定要求甚至更高。
2.2优化施工技术方案
在高铁桥梁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机具、劳力、材料的供应状况和施工的实际,编制便于理解的组织设计,并对具体的部分,尤其是重点的工序还有不良天气条件上存在极大危险性的工程项目就必须进行能够有效指导的安全技术的交底,并且要将交底中所涉及的施工人员存在的问题和能带来的有潜在危险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横向要延伸到有关部门的管理人员,纵向需要延伸到班组的全体工作人员。除此之外,还要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完善、是否健康,从项目经理、班组长、技术人员等生产指挥人员到生产、机器、器材、后勤、技术等有关部门是否都各安其职、是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是否确保了体系中各项要求的实施。更需要检查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案中是否考虑到了切实可行的、符合实际、结合实情的事故应急抢险对策。
2.3高铁路桥的过渡段设置的管理对策
高铁桥梁施工时,现场的控制台后路基容易下沉与变形,这会对高铁的质量控制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需要施工单位利用水泥搅拌桩这样特殊的桩位作为半刚性复合地基,从而来有效地控制地基沉降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使用素混凝土或片石混凝土来回填后天基坑,并且要按照规定设计来进行压实。而面对过渡段常常采取上窄下宽这样正梯形结构来组织施工的情况,填料的选择应该用强度较高变形较小的比较适合。
2.4无缝线路的桥梁设计建造的应用对策
高铁桥梁施工为了满足高铁旅客乘坐的舒适性的要求、列车的安全性要求以及轨道运行的平稳性要去,需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去进行结构的设计。所以为了达到上述的要求,高铁桥梁施工中使用无缝线路的设计就尤为重要了。无缝线路的设计要求长轨条布置、锁定方式以及轨道结构形式的选择都要合理,要求所选择的中和温度是科学的,能够让轨道、墩台受力以及钢轨折断的断缝都控制在允许值之内。除此之外,还要确保轨道的防爬能力和稳定性都达到要求。因为桥梁上无缝线路的钢轨受力比较大,就需要有效地控制列车在桥梁上运行时导致的桥梁自身变形和可能发生的位移情况等,来充分保障列车在桥梁上的运行安全。同时设计师还应该全面考虑到梁轨共同作用可能引起的钢轨附加力,然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将其控制在安全的范围之内。
2.5桥梁施工材料管理策略
高铁桥梁的施工管理主要负责的是施工的进度与质量,特别是对于施工的质量问题,高铁桥梁的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对应的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根据施工设计方案严格地对高铁桥梁的施工进行审核,认真地监督施工所用的材料,发现材料的质量问题要高要求的控制,从而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都是符合规定的,还需要确保桥梁的安全性能可以达标,成桥的状态符合设计的要求规范,这些都对监管部门提出了高要求,需要他们认真做好高铁桥梁施工时的监管与控制。并且还要通过组织培训等多种方式来全面提高施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其树立施工的安全意识,解决施工的安全问题。
2.6高铁桥梁的修护管理策略
对高铁桥梁的施工质量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日常的修护管理工作也同样不能轻视,因为如果不能对桥梁进行及时的养护,肯定会造成桥梁的性能下降,最后势必会带来各种安全隐患问题。所以必须要建立一支非常专业、经验丰富的修护队伍,让他们定期对高铁桥梁进行检测、进行修护管理工作,而且这支修护队伍需要具备符合规范的检测修护方法和程序,这样才能确保工程师随时能够掌握高铁桥梁的状况,从而能够及时地解决各种突发的危机事件。当然同样也需要施工单位加强对这支修护队伍的培训与管理,进而使其能够拥有更专业、更高超的修护能力与手段。
3结束语
在高铁施工项目中,高铁桥梁的工程施工是其最重要的承重部分,对其严格的质量管理对日后高铁列车的运营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高铁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高铁桥梁施工的管理工作,提高高铁桥梁的施工技术,加快创新研发,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从而提高高铁运营的安全性,保障旅客的乘坐舒适和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孙冀珣.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管理[J].甘肃科技,2014(13).
[2]刘明国.铁路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5(06).
篇7
关键词:高铁;航线网络;布局;竞争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旅客追求的节约时间成本的交通方式并不局限于民航,使得民航与高铁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是目前民航面临的严重问题。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与高铁竞争的研究鲜少,大多是关于航线网络设计研究。世界欧美的大型航空公司普遍采用以枢纽航线网络为主的航线网络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成为这些公司的最重要盈利手段。
Pollack[1]对航空公司的航线与航班频率的计划问题做了研究,指出在进行航空公司的航线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航班频率和载运率、干线飞机与支线飞机、航班频率和飞机容量、直达服务和中间经停服务、直达服务和中转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关系。Morton E O'Kelly[2]提出了可以用来解决具有不确定因素、统筹规划、拥有多个枢纽点的设计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结构问题方案的一个整数规划模型。这篇论文是率先对枢纽航线网络的稳定性,以及相关的涉及的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提出了数学解决方案。在枢纽航线网络模式的理论研究上,虽然学者们确立了很多的研究方向,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果,但是在实际运用方面都不能达到预期的良好的效果,因此研究适合航空公司实际应用的网络模式是下一步的目标。
二、国内研究现状
1.高铁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0年,仇加印[3]详述了中国铁路客运系统将由“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组成,高铁强烈冲击民航客运黄金航线。同时,对三种运输方式(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比较分析,认为在200~800公里范围内,高铁具有明显优势;在 800~1200公里范围内,民航具有相对优势,该范围也是民航与高铁竞争最激烈的区间;在1200公里以上,民航具有明显优势。同年,黄晋[4]针对铁路运输的特点和民航运输的优势,着重提到了民航的线路布局优势,民航应提高航班频率,拓展国际市场,退出部分干线航线以应对高铁挑战,以及民航应优化空域结构,合理编排航班,构建更多的空中快车,并促进空铁合作,实现空地联运,搭建完善综合运输体系。
2.我国航线布局现状
2009年,彭峥[5]从我国航线数量、运输业务量、航班频率以及运营效率的增长变化情况等方面对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我国航线网络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1978-1999:规模快速扩展,通达能力增强,运行效率较低;(2)2000-现在:规模持续增长,通畅能力增强,运行效率提高。从当前我国民航发展的现状看,我国的航线网络也还远未达到尽善尽美。一方面从航线网络整体布局上看,我国的航线网络还是以城市对式连接为主,其中许多航线并未合理衔接起来,仍然是点到点的两个航段的叠加。另一方面,中国航空公司还没有实际意义上的枢纽航线网络,航线开辟、运营还是以城市对为主;航空公司航班频率和运营效率有待提高。
褚衍昌[6]在从机场布局及我国航线网络的空间、时间特征两个方面详细地分析了我国航线网络现状。在空间结构分析方面,主要分析不同地区间的航空运输量、运输流向;城市间的航线运输情况;航段距离等方面。在时间结构方面,主要分析随着民航事业的发展,航线数量、航线运营情况、航班频率等方面。本文的分析方法是以具体的数据印证所概括的特点,形象易懂。
3.应对高铁竞争对策研究现状
面对高铁的竞争,关于构建我国航线网络体系,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2008年,于晓晖[7]从国家机场体系建设、国家航路体系建设、边远地区航空运输服务、国内航空运输政策、国际航空运输政策、环境保护、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及市场监管职能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同年,柏明国[8]对建设我国成熟的航线网络体系进行了研究,在对城市对航线网络和枢纽航线网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两种航线网络进行了经济性研究,详细探讨了两种航线网络的优缺点,并且结合目前民航现状,对我国的航线网络布局模式进行了探索。2009年,陈文玲、张海峰[9]在归纳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通达性和经济性两方面比较了城市对式航线网络和中枢辐射式航线网络的优缺点,然后分析了我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国情,对我国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的设计问题进行了定性探讨。
三、结语
随着高铁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民航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逼迫多条航线为此停飞。如何应对高铁的竞争,如何在航线网络布局方面做出战略性的调整,成为民航发展必须面对的挑战。如何构筑适合中国的航线网络,已成为近年来诸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近年来研究进行了归纳分析,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做好了铺垫工作。
参考文献:
[1]Pollack M. Airline route-frequency planning[J]. Transporttation Research,1982.
[2]Morton E O'Kelly. The location of interacting hub facilities[J].Transportation science,1986.
[3]仇加印.高铁时代的民航发展展望[J].空运商务,2010,4.
[4]黄晋.高铁发展对民航运输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0,9.
[5]彭峥.我国航线网络的发展与展望[J].中国民用航空,2009,9.
[6]褚衍昌.我国航线网络特征研究[J].
[7]于晓晖.深圳航空公司航线网络研究与规划[D].上海交通大学,2008,1.
篇8
“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标要求为“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在结构上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交通运输方式及其选择”,主要介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类型、不同交通运输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第二部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介绍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以及铁路命名的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校八年级学生主要来自城区,大部分有远途出行的经历,对现代交通工具并不陌生,但鲜有远程独立出行,因而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交通运输工具并没有深刻认识,更谈不上熟悉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学生在八年级《地理》上册前三章内容中,已经学习了中国的人口分布、地形地势、气候类型及特点以及河湖分布等内容,已有分析铁路干线东西部布局差异原因的能力。
三、设计思路
鉴于上述分析,本课设计主要从生活中的案例出发,把学生积极引入熟悉的情境中来:在导入时展示现代交通运输工具,引用扬泰机场、扬州港、HBS城市公交等生活中常见的图片;通过学生讲述自己出行经历、分析广东客人来我校选择交通工具和热点新闻“庆丰包子”,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介绍高铁发展概况时,播放近期规划、建设并在扬州新闻中播放的“扬州高铁建设”等。教学活动中,既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又积极开展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由感性到理性认识交通运输及其选择。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数据等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能根据地图说出我国重要的铁路干线和铁路枢纽。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铁路干线东西部布局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和加工信息、分析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全国各种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别是高铁的布局发展,增强学生对祖国、社会高度关注和深厚感情。通过运用系列乡土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分析
教学重难点: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师准备:设计本课教案,制作教学课件,在黑板上画出主要交通枢纽。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回忆出行经历,搜集青藏铁路以及高铁发展的资料。
六、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展示扬泰机场、扬州港、扬州火车站、HBS公交车以及管道运输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交通运输的概念。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总结归纳。
设计意图: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例子,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同时增进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对家乡的热爱。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活动:同学们去过哪些城市或地区?乘坐哪些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最近,广东中山某初级中学连续选派五批教师到我校参观和跟岗学习,广东远在南部沿海,你知道他们是乘坐什么交通运输工具来扬州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连接互联网,打开百度“地图”,在起讫点输入“中山”和“扬州”,并进行搜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思考分析,比较乘坐汽车、火车、轮船与飞机的差异,并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说出各自的优缺点。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亲身经历说起,创设有话可说、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积极把网络引进课堂,丰富教学方法,体验互联网对课堂的影响,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如有一位武汉市民听说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早餐的事情后,也想去北京庆丰包子铺品尝“套餐”,但是第二天要上班,所以得早上出发,晚上回到武汉,你能不能给他提点建议,帮他圆了这个“包子梦”?
学生活动:热烈讨论、踊跃发言。
教师活动:介绍京广高铁情况以及在北京“庆丰包子铺”吃早餐的新闻资料。
设计意图:引用热点时政新闻,吸引学生注意力,自然过渡到“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内容上来。
教师活动: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根据下列情况,为这几位旅客出主意。①乌鲁木齐某学校的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②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③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期间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并回答、补充。
教师活动:根据表1中的情境,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补充。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归纳:远距离、贵重、急需、量小的货物,适宜选择航空运输;鲜活的或易变质的货物,运距较近,多采用公路,距离较远,多选择铁路运输;大宗笨重货物,远距离运输,一般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
设计意图:通过对不同情境分析,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增强学生间的合作意识。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承转过渡: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已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的分布图及其运输量比重饼状图,引导学生说出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人口分布图、地形图、气候图、各省人均工业产值图等,引导学生思考东西部铁路线分布差异,并小组讨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组内讨论交流,归纳最优答案并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这道综合性较强的问题,及时复习巩固前几章学习的内容,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分析、归纳、整理的能力,通过了解青藏铁路的建设,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感知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与不易。
教师活动:在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上,突出“京沪线”、“湘黔线”、“兰新线”,引导学生说出这三条铁路线命名的原则。
学生活动:阅读、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黑板上标注主要铁路枢纽(课前板图),在积极举手的学生中,先后选择两名学生到黑板前,按照教材提示,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粉笔连接有关铁路枢纽,描绘出东西向主要的铁路干线和南北向主要的铁路干线,并向学生介绍所连线描绘的铁路线的名称及来历。
学生活动:两位学生先后在黑板上板图,其余学生在教材上描绘,并对两位同学的板图踊跃点评。
设计意图:通过板图,使学生明确各枢纽的相对位置,各铁路线的长短与方向,对主要铁路干线有更深的理解。同时通过板图使学生明白板图是一个地理人的应有的重要素养之一。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高铁的资料。
学生活动: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所搜集到的有关各条高铁线的知识。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新闻“扬州高铁规划”。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思考讨论高铁对扬州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设计意图:课前通过网络搜集有关高铁的资料,一方面锻炼学生查找、搜集、整理、归纳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交流,展示自我学习能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通过观看视频,思考扬州的高铁发展与规划,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梳理归纳本节课所学的主要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篇9
【Abstract】 Nowadays,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continues to improve, so that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necessities of life,they ofen choose railway to travel. Especiall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ailway technology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passenger train in China has made unprecedented progress, coupled with the motor trian and high-speed railway continuous operation, which make China's railway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flourishing developed.
【P键词】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措施分析
【Keywords】 railway passenger train; vehicle maintenance; measure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2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56-02
1 当前对铁路客车车辆进行检修的现状分析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发展,使得经济迅速进步,铁路客运具有灵活性、快捷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近些年来对于高铁和磁悬浮列车投入运营,使得铁路运营的舒适性也得到了更高的发展。所以铁路运营一直都是人们出行所青睐的一个主要的出行方法。到目前来说,我国的铁路交通事业一直在精益求精,到2011年,我国铁道部门首次提出了三个重中之重的安全理念。需要将客车安全当作是安全工作当中的重点和严抓对象,包括对高铁和普通列车的安全性必须予以充分保障,且不容出现半点马虎[1]。同时还需要强化安全管理工作,这是运行当中的一个重点工作,然后就是要抓落实作为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的一个重点。
从客车的车辆检修来看,列车的运行过程中,车辆的供电系统是否处于安全状态,车辆的防滑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运行中有无车轮擦伤,轴承温度是否超限报警,配电室等重点防火部位有无火灾险情,空调系统是否提供舒适的环境温度等,都是保证客车安全运营的重要基础。从现阶段来看我国铁路的客车车辆检修技术正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管理理念落后是导致客车安全和铁路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对于我国铁路客车的检修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和发展,能够有效地将客车推进到世界的先列范围内。从现有的检修技术手段和设备来看,检修过程当中还存在着一些弊端[2]。
其实质工作是检修设备的粗放和老化,已经逐渐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现代化发展和客车车辆检修的需求。同时智能化的系统相对来说较为陈旧,例行检验实验的时候,其所得到的数据并不准确,检修效率较低,这些情况给专业的检修人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因为检测数据不准确,可能会导致对车辆性能评估错误,进而就可能会,连续进行后续的二次检测,一方面会浪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也可能会对客车的安全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有效地分析提升铁路检修技术的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2 提高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等能力措施分析
2.1 提升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能力
为有效地提高高铁车辆检修的技术能力,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安全可靠的铁路车辆检修体系。所以需要对车辆进行综合调查和研究,弄清车辆的哪些系统容易出现故障,而哪些系统又是安全和影响安全的关键所在,并且对于检查技术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和创新。客车的车辆制动系统对于客车的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对塞门进行多功能实验,进而进行有效地改造。因为,刚刚出台的铁路客车检修规定对于各种型号的塞门的实验台都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指标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风压要求[3]。所以,原本的塞门实验台功能较为单一,其只能够对于折角塞门、截断塞门、缓解阀、排水塞门等进行泄漏试验,但却并不具备调压的功能,所以不能够有效地适应新的铁路客车检修的规定,这样就无法满足新的铁路客车检修规定的相关要求。
2.2 提升客车车辆检修技术的实际方法
从总体上来看,为了有效地提高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的水平,相关的措施手段还需要在实践当中进行总结。现如今已经出台的新的铁路客车检修规程,其对于客车检修的专业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和传统的检修相比现如今检修人员在对车辆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将陈旧的观念和检查标准进行排除,并且不断更新现有的检修标准,不断地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的发展,力的提升自己检修工作的工作质量,使得检修工作能够更加符合检修标准。
而在此背景之下,相关的铁路客车检修部门需要对客车车辆检修人员进行重新检修规定的学习和测试。这样能够使铁路的客车检修人员可以更好地对于铁路客车检修工作的相关内容加以掌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客车的安全系数,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检修技术提升的同时,使得相关的检修人员的素质有所提高[4]。要求铁路检修部门开设相关培训班,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相关的先进检修理论和知识,便于使得铁路客车检修人员可以及时掌握先进的检修设备和操作技术,这样在进行车辆检修的时候,就能够提高车辆检修的准确度。
另外,提高铁路客车的车辆检修能力需要投入大量的科技和资金。因为铁路客车车辆的各种零部件构造都十分复杂,所以在对其进行检查的时候,进行相关装配实验和测试,具有较高的标准。而且检修设备还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这就要求检修部门在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配置升级方面的大量的科技和资金投入。要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优势,对于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水平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对于该阶段相关的技术小组需要独立完成对于赛门多功能试验台的检修和改造,因为目前市面上并没有能够满足相关技术要求和标准的试验台,这样这阶段就充分地发挥出技术人员的优势和作用,对于原有的塞门实验台进行改造,而且对于制约客车车辆检修制动系统检测试验的生产难题进行逐一地破解。
3 结语
综上所述,该研究主要针对提高铁路客车车辆检修技术能力的措施进行简单的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铁路事业不断发展和蒸蒸日上的过程当中,未来我们还有许多的路要走,在此过程当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要努力在实践当中总结经验不断积累,做好铁路客车的车辆检查技术的提高,以便于从根本上保证客车的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人们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银建.浅析铁路客车转向架铸造构架裂纹及处理[J].科技与企业,2014,05(03):24-25.
【2】周殿买,王艳爽,孔瑞晨.轨道客运车辆转向架技术的发展历程[J].铁道车辆,2013,10(12):301-302.
篇10
关键词:北京交通大学;高铁培训;从业人员;实作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项目基本情况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大西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全长859公里,设计行车速度250公里/小时。为确保2014年7月1日大西客专顺利开通运营,为今后大西高铁的运营管理储备人才队伍,需要对上岗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和实作两大方面。
本次培训任务为:在理论培训顺利完成的基础上,组织实作培训。培训内容按照原铁道部印发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维护岗位培训规范》规定的供电、工务、电务专业岗位实作培训科目内容,完成3个专业相应课时实作培训内容。
培训时间从2014年3月开始,共四期,培训人数为796人。
培训对象为高铁基础设施维修岗位人员,包括电务、工务和牵引供电3个专业共11个岗位从业人员。
培训组织。太原铁路局是本次培训需求的提出方,具体组织实施由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负责。参训学员均分布在京广高铁沿线,北京、涿州、保定等六个站区实作。
经过近3个月的准备和实施,本次培训任务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目的,受到了用人单位太原铁路局和国家铁路总公司好评。参训人员经过考核,顺利进入各自工作岗位,且通过了铁路总公司开通前的评估验收,为大西高铁顺利开通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项目运营模式
(一)组织管理
此次培训为实作培训,由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三方共同完成。为更好地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质量, 太原铁路局、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铁路局各自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培训管理组,负责业务的总体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北京交通大学成立项目实施小组,针对高铁实作训练地点分散在京广高铁沿线各保养点和夜间进行维修作业的特点,分别在各实训地点设立培训管理小组,采取统一领导、分散管理的办法,对学员实施全程管理和服务。各小组分别负责各实训点的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并详细制定了学员管理办法、宿舍管理办法、项目管理人员守则、项目管理人员工作细则、重大问题应急预案等,保障了实作培训的顺利开展。
(二)培训师资
为保证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培训师资队伍由专业技术教师、带队教师和考核教师组成。专业技术教师负责结合现场教学设备进行授课和讲解,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实作;带队教师负责指导学员的日常跟班作业;考核教师负责培训效果的考核。
现场实作培训的师资多从现场优秀的专兼职教师中选聘。所选人员均具有在相关岗位工作能力突出,从业时间长、经验丰富、技术扎实、业务技能熟练、专业知识强的特点。其中,有很多授课人员荣获过路局技术能手、职业技能竞赛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三)培训方式
结合实作培训操作性、实践性强的特点,通过采用现场讲授、交流研讨、情景教学、案例分析、模拟器训练、跟班作业等方法,结合不同实作科目,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相应的培训效果。如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模拟特殊情景下一些培训科目要求的培训内容。
(四)效果评估
实训的效果一般通过受训人对培训内容的实际掌握程度进行检验。因此,评估的前提要有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要求;检验方式可以采用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来判断受训人是否达标,进而确定是否达到培训效果。高铁基础设施维护岗位有严格的岗位培训规范的标准和要求,因此对检验培训效果也有了相应依据。
三、项目特色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新课程体系
此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要求为理论培训和实作培训相结合。在前期实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课程之后,如何将实作培训有效衔接起来,是我们在培训项目策划前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在方案中要处理好理论讲授的内容与现场实作内容的区分,另一方面要处理好采用何种方式将理论与实践内容有机融合。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重新编排各部分培训科目,将每一培训科目都变成任务情况,理论与实作部分内容一目了然。在实际操作中,授课教师和现场实作指导教师根据每一科目任务及任务清单完成情况,将各部分培训内容有效衔接起来。
(二)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各方共赢
高校的优势在于提供较为系统的理论培训,而企业需要的则是较为现实、实际操作性强、能够取得实效的培训项目。因此,利用行业内优势企业提供的实作环境,实现培训项目主办方对实作培训的需求,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实现各方共赢。此次培训通过三方通力合作,取得了预期培训效果。对企业来说,顺利完成培训任务,保证了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实现了校企互惠互利合作。对学校来说,利用企业优势和实际工作环境,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继续实施实作培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探索了新的培训合作和管理模式。因此,用人单位提出需求,学校承担主体任务,校企合作伙伴提供实训场地,三方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实作培训项目的运营组织模式,成为高铁岗位人员实作培训领域可推行的方式。
(三)完善管理制度与培训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企业、学校及校企合作单位三方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保障培训任务顺利完成。为了做好培训工作,建立和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经费管理、师资管理等合作管理制度;为适应项目特定的运作模式,特制订了学员实训管理办法。内容包括组织管理、教学管理、考勤管理等一系列培训管理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维护学员的正常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确保了培训质量。
四、项目评价
培训项目圆满结束后,学校先后与太原铁路局和北京铁路局召开两次项目总结会,了解用人单位对本项目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培训经验,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可推广的培训模式。
此培训项目的成功举办,完成了企业(太原铁路局铁路)对高铁上岗人员培训任务,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获得了企业的认可。学校凭借其周密规划,出色的实施方案,良好的协调沟通,周到的管理服务赢得了企业高度评价。此次所培训人员通过考核,顺利上岗,并通过上级单位的考核评估,为新线的顺利开通提供了人员保障。
企业的上级单位(铁路总公司)对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运作模式高度肯定,并希望能够发挥学校继续教育基地的优势,对运作经验不断加以总结和完善,将这种合作模式推广应用到其他铁路局。
五、项目发展前景
我国新建高铁线路在开通运营前,除了基础建设、各种设备设施配备齐全外,更要配备相应的管理运营人员。高速铁路岗位从业人员岗前培训项目是高铁从业人员上岗前的资格性培训,培训包括理论和实作两部分内容。所有高铁从业人员经过培训后,考核通过才能持证上岗。因此,探索一套成熟可操作的培训运营及管理模式,其推广应用价值可想而知。
此培训项目在运作工程中探索形成的校企合作模式、管理模式、教学模式等经验就有很好的移植性,可以成功的应用在大西高铁二期(2015年开通大同-太原段)项目上。另外,随着我国各条高铁线路的陆续开通,济南铁路局(青荣高铁),广西铁路局今年准备开通7条高铁线路,呼和浩特铁路局等也纷纷表达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