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建设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建设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建设计划

篇1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重完善大交通网络。

2009年,我们要紧紧抓住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和深化项目推进落实年的良好氛围,加快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对提升城市功能和区位优势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大交通网络建设。全线开工建设世纪大道北延、东外环北延、北外环东延一期和大庆南路北延等绕城高速连接线项目。进一步配合做好绕城高速东段、舟山连岛工程宁波连接线、东外环路等省、市重点交通工程。积极做好舟山连岛工程通车后我区对接道路——庄俞路、骆费路的改造工作。按时组织、协调推进宁波铁路北环线政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化工区主干道、汶骆路改造、石蟹线二期等交通项目,有计划地做好贵镇线二期拓宽改建和威海路改造工作。

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态设施。大力实施城市排污系统建设,全面完成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一期工程。牵头实施城镇截污排污系统改造二期工程,力争全年再建成三级以上管网30公里。加强调研指导,配合区农办推动有关镇、街道做好村庄污水进网工作。基本完成镇海污水处理厂二期及中水回用项目前期工作,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进一步改善城区生态环境。

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古城目标,有序推进老城区的改造提升工作。完成聪园路改造及北延工程,打通老城区南北方向应急通道。再接再厉,完成老城区物资局、镇海中学扩展等地块征地拆迁工作。配合服务好招宝广场二期、物资局地块一期、公路段等区块的开发建设。

在项目推进中,既要讲效率、求速度,又要讲规范、重质量。要进一步强化工程项目前期管理和竣工结算等有关环节的完善和细化。既重视项目的快速推进,又重视项目推进中的各方参与、科学决策、群众沟通等工作。既重视管理人员工作任务的完成,又关注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和工程全过程管理能力的锻炼。稳步提升工程品质,争创精品工程。

二、扎实实施关注民生行动计划,着重创新公共交通运行模式。

按照保民生的要求,扎实做好关注民生三年行动计划,要超前创新谋划相关工作。突破公共交通运行中的有关难题,缓解群众打的难,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1、全面完成新一轮住房保障任务。

切实落实第二轮住房保障工作实施计划,安排好经济适用房、解困房的骆驼、庄市片房源。继续做好扩大廉租住房申报、审批工作,进一步扩大廉租住房保障面,廉租住房保障对象扩大到600户左右。积极做好区委、区政府参谋,制定第三轮住房保障政策意见。牵头协调各街道(镇、园区)积极推进外来务工人员集居房建设,完成5万平方米建设任务,新开工12.5万平方米。做好配合服务工作,开工建设一批拆迁安置房。

2、大力创新公共交通运行模式。

坚持统筹协调城乡一体的要求,继续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投用镇海新城公交中心站(骆驼)和九龙湖旅游区公交站。完成城乡公交候车亭三年建设任务,启动长途客运站搬迁工作。适应城区扩大和人民群众对个性化出行要求的新形势,探索实施出租车及城区小客运营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努力缓解群众打的难矛盾。按计划推进新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实施新农村联网公路项目7个,里程3.4公里。深入调研,完善方案,加强指导,启动实施农村公路亮灯工程。

3、继续推进老小区物业改造和管理服务工作。

再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完成老城区老小区的物业改造工作,2009年实施3到5个老小区的物业整治改造。进一步落实区政府《关于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落实镇(街道)物业站工作的职责,以达标创优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对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的指导和考核、监督工作。配合实施好城乡固房工程,加快实施城乡居民危旧房改造、维修工作。

与此同时,要积极做好城乡新一轮水改和自来水并网扫尾工作。做好摸底调查、方案制定和相关前期工作,适时启动*老街2800户自来水“一户一表”改造、*片并网和骆驼到澥浦供水管网建设工作,努力全面改善全区居民饮水条件。

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强化安全稳定。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服务,促进物流业、建筑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切实应对成品油税费改革、危化品运输规模较大、出租车运行不稳定、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企业的冲击、大交通项目建设对现状路网的损坏等不稳定因素,切实加强行业安全稳定的基础和长效机制建设,努力促进行业诚信发展。

1、积极促进运输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升级。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我区航运业。重点推进新加坡、上海、青岛、大连等地航运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2009年水运运力确保70万载重吨,力争80万载重吨。道路货运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家集约化经营的集装箱运输物流骨干企业。以海铁联运枢纽港建设为契机,发展交通运输仓储物流业,实现产业升级。继续促进货运市场发展,完善经营机制,货运市场营业额2009年力争突破9亿元。加强政策激励,扶持建筑业升级创牌、走出去、壮实力。

2、平稳做好成品油税费改革工作。

按照上级部署,稳定顺利落实人员安置和交通管理有关单位经费保障等相关工作。以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交通运输管理新机制。提升行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依靠科技手段,提高交通行业管理信息化水平。

3、加强专项整治,强化道路养护和运输安全监管。

针对我区大交通工程建设对现有公路路网损坏影响的新情况,以及人民群众对道路路网标志的高要求,主动转变养护方式,建立道路损坏的快速修复机制,补充完善危险地带施工现场的警示标志。加强与施工单位衔接和沟通,确保对影响路段的及时修复。加大损坏路况路权的执法力度,确保道路安全畅通。

以加强危险化学品运输、水陆旅客运输和港口经营、作业安全监管为重点,积极主动地应对新形势、新情况,认真研究监管的新办法、新措施,扩大监管面,确保运输市场安全、有序。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出境登记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危化品运输“五定”措施。试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全面落实《宁波市外籍危险品运输车辆安全管理规定》,进一步细化完善监管制度。采取有效措施,重视长途客运车辆的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公路超限超载、打击无证客运、城区小客违规营运、长途客车站外组客、营运车辆维修、水陆危化运输、水路内贸集装箱超载、港口危险货物作业、水上“三乱”等专项整治行动,探索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突出“三客一危”管理重点,切实加强对水上运输企业的行业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水运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属地安全管理责任。

4、完善制度,进一步推进建筑、房地产行业的诚信建设。

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机构队伍配备,完善落实重点项目、企业安全生产定期汇报制度。控制重点危险源,深化完善周边环境安全评估制度,实施重大危险源公示、跟踪、验收制度。扩大民工学校成果,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深化建筑节能,新建建筑和公共建筑达到建筑节能65%的标准。改进工程质量监管手段和验收检查方式,推行稽查制度和差异化管理。

以治理围标串标和标后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抓好招投标活动的诚信建设。逐步推行招标业务竞争性比选制度,落实工程招标项目责任制。推行《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和《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严格资格审查,完善评标办法,实施资格后审办法。抓好合同履约管理、标后管理检查和责任追究,遏制转包、挂靠、违法分包等行为。

继续推行商品房买卖阅图告知制度。全面完成数字房产信息系统建设,将房管租赁、房管执法、房屋拆迁等纳入数字化流程和管理。实施商品房面积预测绘成果网上公示制度。

5、立足平战结合,稳步提升人防工作水平。

建设应急疏散地域指挥保障中心,积极推进中国防空博览园项目建设。抓好结建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综合验收工作。继续推进基层人防工作。加强对镇、街道人防办的业务指导,全面完成社区人防工作站组建。进一步加强社区、网络的人防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开展人防集训,增强人防战备职能意识。稳步推进民防、人防一体化建设。

四、全面提高基层队伍素质,着重提升服务满意度。

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继续强化全体工作人员关爱民生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感情。继续推进“关爱、便民、创新”的优质服务品牌创建工作,全系统推出百条优质服务承诺。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大力宣传各单位服务的政策法规和工作职能,尽可能让社会了解各单位服务的范围、对象和政策规定,取得群众的理解。各服务单位要切实扩大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留服务空白和盲点,做到服务到位、工作到家。大力开展职工的纪律规范教育、优质服务教育,努力提高全员职工素质。积极开展文明窗口、班组创建工作。树立一个职工就是一个窗口,一项工作就有一个评价,人人都是服务明星的廉洁和服务责任意识,推进全员优质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民主评议机关的满意度。积极开展“访百家企业,解百个难题、暖百家心”活动,在服务促发展活动中做出积极贡献。

深入落实反腐倡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制定“一岗双责”的相关规定要求。继续围绕创建节约型机关、单位,抓好财务内审、财务审批管理、重大事项集体决策等制度的完善、落实工作。深化完善工程保廉体系,实施重大项目廉政交底、承诺制度。继续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后备干部的培养,提高领导干部整体素质和干部的全局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2

【关键词】移动通信;建设管理;网络计划技术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电信格局发生了很大转变,随着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通信工程建设趋于多元化、智能化以及自动化。从客观角度来说当前通信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其与居民通信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而网络技术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管理方法的时空局限,并有效解决了通信工程的复杂问题,保证了信息传输的实效性,提升了工程的综合效益。因此,对网络技术技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网络技术技术是计划管理的重要技术之一,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关键路径法和计划评审法,这两种方法的作业间关系均为肯定型,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谓计划评审方法就是在作业时间中选择三个估计数值,而关键路径法就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时间进行推测并提供一个估计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网络计划技术应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对于风险可变形的估算时间研发项目一般采用计划评审技术,但是若工程建设对于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则需要采用关键路径法,对准确作业时间进行预算。网络技术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编制网络图,对工程项目进度进行合理规划,对各作业点的作业内容进行分化,从而保证作业的有序进行。对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实施,网络图绘制是最为关键的环节,该图主要是由箭线、节点组构成,但是该图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依据工程的实际变化进行调整,对进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汇总,保证管理措施的针对性。

3网络计划技术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某移动通信工程拟建一个MSC、100个基站和1000km的光传输线路。其中光传输设备有70端,1套交换局电源系统,100套基站电源系统,微波传输30跳,100套基站配套系统。网络计划技术在该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如下:

3.1制定目标

借助网络计划技术制定工程管理目标。对于工程项目的资金消耗来说,可以基于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成本进行计算,制定适宜的目标计划,从而保证工程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依据拟定的计划目标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并全面采集工程信息为设计方案必选提供依据。

3.2工程作业的分解

通信工程建设范围较广,建设周期较长,作业需逐步完成,可通过网络技术对工程项目作业流程进行缩减,或将重难点施工项目分解多个步骤完成。工程项目进度可以采用网络图形式表示各阶段作业内容,工程作业分解方法主要有三点估计法以及单点估计法。

3.3网络图绘制与结点编号

使用计算机专业软件编制通信工程施工网络图,常用绘图方法有顺推法和逆推法。可依据工程所在地区选择适宜的绘图方法。在绘图前需要明确各作业工序之间的时间关系和影响,保证作业的连续性。绘图工作结束后需按照工序进行时间进行编号。网络图分为工程整体网络图以及工程建设子网络图。整体网络如图1所示。工程子网络图可分为四个模块,如初步设计、设备采购、基站单项工程以及传输单项工程。其中,初步设计、设备采购、传输单项工程均可绘制子网络图,如图2~4所示。

3.4时间计算与关键作业的管理

根据上述绘制的网络图和子网络图进行工程建设时间计算以及关键作业管理。初步估算该工程建设完成需330d。对建设绘制网络图的可行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后发现初步设计与基站单项工程、传输线路工程三个部分的管理计划可直接实施。依据工程建设时间计算结果确定该工程关键施工环节,后采用关键作业管理措施,从而保证关键作业的有序实施。

3.5对计划方案进行优化

网络计划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对现有计划方案进行优化,并满足成本管控要求。需注意的是,在计划方案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资金使用途径、数量等信息跟踪记录,保证管理人员可及时且全面掌握工程建设信息,保证方案实施效果。3.6计划的实施计划的高效实施不仅需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还需准确。通信工程项目采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保证方案的准确信和适应性,其可以反馈工程建设内容、进度计划、工序实施流程以及成本管理计划,管理人员只需依据网络计划技术编制的最佳方案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实施过程监督措施,便可实现工程的高效管理。实践证明,该工程采用网络计划技术有效节约工期15d,且节约成本23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4网络技术技术的应用优化对策

4.1引入时间优化方法

进度时间优化就是在设备、人力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实现移动通信工程建设的投资效益目标。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工程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引入时间优化方法,应用策略如下:①时差控制,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设备资源完成各关键工序的作业任务,发挥出现有资源的利用价值,通过优化组合保证各时间点作业的高效完成,从而缩减工期;②合理组织,建立科学的管理组织结构,落实责任管理制度,细化进度管理责任,在合理范围内进行平行作业或交叉作业;③技术措施,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并对施工作业进行适应性调整,保证工艺实施效果,提高通信工程建设质量。

4.2时间与资源优化方法

资源优化就是对工程建设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在应用网络计划技术过程中,需要对移动通信企业现有资源和分布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对建设行为进行强而有力的管理,约束建设过程中的具体行为。资源计划安排主要有两种形式:①在有限工期内对各工序作业时间进行规划;②当资源不足时需及时补偿。就前者来说,在工程建设周期内对通信工程作业活动时间进行科学安排,从而有效控制资源耗能,基于当前施工水平下,若出现不均衡的问题,则需要依据工程建设需求以及资源类型,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调整,保证在有限时间内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从而降低资源消耗,控制工程成本。就后者来说,因为资源需求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若资源出现短缺则不能立即补充,则会对工程进度造成不利影响,为此,在施工前需要就通信建设工程、地区物价水平等做好资源储备工作。

4.3引入成本优化方法

成本优化关键在于成本费用会受到工期的影响,可以减少时差控制成本。成本优化策略方法如下:①对工程投资进行合理分配,如材料费用、员工薪酬等,将其作为工程项目的直接费用,将折旧费以及管理费作为项目的间接费用;②注意成本的动态控制,间接费用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期的延长,而直接费用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期缩短,为此需明确费用与工期的相互关系,明确最佳工期,保证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移动通信工程建设中引入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对工程进度进行全寿命周期控制,并且依据工期与进度、资源利用等相互关系确定最佳的进度管理方案,通过网路计划技术实现对各时间点的作业控制,并依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进度控制方案进行调整,确定最佳的工期点,有效控制成本,提高工程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波,肖凯成,顾艳阳.决策网络计划在规定工期下的费用优化应用[J].建筑技术,2017,48(2):221~222.

[2]简罗.小议通信工程项目的网络计划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6,18(1):48~49.

篇3

【关键词】网优平台 TD-SCDMA OSS 融合优化

1 引言

2009年是通信行业不平凡的一年,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在移动通信领域展开了一轮新的竞赛。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启动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其中中国移动承担了运营我国自有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TD-SCDMA(后文简称TD)的艰巨任务。运营TD网络与当年运营GSM网络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TD网络运营既没有国外成功案例又缺乏相关技术积累,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TD网络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面临的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网络优化,TD网络属于资源受限系统,覆盖和干扰是优化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在省公司层面,TD领域的优化专家非常有限,而且发达省份的优化经验又无法快速地复制到其它省市。因此,TD的优化工作挑战非常大。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建设集中化的无线网优支撑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思路。中国移动从2005年就着手建设省级无线网络优化支撑系统(后文简称“网优平台”),2009年初正式启动了网优平台一期系统的建设。网优平台可以将许多重复性的优化工作用软件来自动实现,并可以将优化人员的经验固化,从而大大提高了优化生产工作的效率,对于提升优化生产与管理工作效果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2 网优平台建设背景

网络质量是通信企业参与行业竞争、拓展市场的基石,而无线网络优化工作是移动网络运营商保证网络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的主要技术工作。在网络建成之后,用户规模的变化、无线环境的变化等要求对无线网络持续不断地实施优化,网络质量才能得到保证,资源利用率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无线网络优化人员的技术能力、网优工作的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到无线网络的质量,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线网络优化经验是移动运营商的核心价值之一。但是,在无线网络优化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困难:

(1)优化资源不足

优化人员数量的增长以及优化知识的积累速度远远不能满足现阶段网络规模的膨胀速度,如何才能确保自身网络质量处于领先地位是各运营商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无线网络优化人员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通过简单的培训就能够完成的,优化人员必须经过实际工作并不断积累才能胜任工作。因此,要考虑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网络优化的能力和效率。

(2)各地网优能力差异较大

TD是个新事物,TD网络的建设也是逐步在各省开展的,掌握TD优化技术的人员非常缺少,各省的优化能力参差不齐。完全依靠优化人员的知识来解决省内的网络优化工作是不现实的,必须考虑如何把优化人员已有的TD优化经验进行固化,并且进行全网范围内的推广。

(3)网络复杂度不断提升

通信技术不断向前演进,TD网络商用后,中国移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提升TD的网络质量而同时又不影响已有GSM网络的质量。另外,LTE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会在不久商用。因此,运营商在同时运营多种制式网络的情况下,对无线网络进行精细化的优化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关键。

(4)小工具太多能力参差不齐

很多省公司结合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开发了具备不同优化功能的软件,有些软件功能很全面,大部分的优化工作可以在其上完成;而有些软件则很小,只能解决特定的问题或覆盖特定的地形,往往是某些优化人员自行开发的。这些分散开发和部署的专用软件或工具水平参差不齐,数据和经验无法共享,综合效益较低。如果有一套软件平台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并把此类工具集成进来,则可极大地提升生产工具的级别,节约成本,推动无线网优向更高层次发展。

综上所述,建设一套综合的网优支撑系统就显得非常必要。

3 网优平台建设情况

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保持网络质量的领先地位,中国移动于2007年着手准备无线网络优化平台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规划工作遵循需求驱动的支撑系统建设方法。即网优平台的建设以省公司优化人员的需求为导向,梳理出无线网络优化工作的需求文稿,基于用户需求从软件开发的角度进行功能设计,然后进行软件架构的设计,最后进行系统的演进和实施方案的规划。

无线网优平台的建设第一期共分成了七个功能模块(如图1),分别是无线参数管理模块、无线测量报告分析模块、无线资源管理模块、DT CQT数据分析模块、无线性能分析模块、频率优化模块、GIS及逻辑树图模块。

(1)无线参数管理功能

集中管理全网无线参数,实现无线参数的数据核查与变更管理,结合管理流程实现参数变更的审计与跟踪,并将审批通过的参数变更信息自动下发至网元。

(2)无线测量报告分析功能

通过提取手机上报的无线测量报告,获取用户分布与通信质量情况,从而快速查找网络问题,制定优化方案。

(3)无线资源管理功能

对各类动态、静态网络资源信息进行采集和录入,并进行相应的匹配和关联整理,为网络管理、维护和优化提供准确网络数据。

(4)DT/CQT功能

实现省内各地市路测、拨打测试数据的集中管理与网络质量的统一分析。

(5)频率优化功能

实现对频率的手动/自动优化调整,对新增站、搬迁、载频调整、频率重规划等情况给出最优频率分配方案。

(6)无线性能分析功能

全面掌握网络性能指标情况,及时发现指标异常的网元或区域,挖掘隐性故障,分析可能的原因。

(7)GIS及逻辑树图功能

提供电子地图及网元逻辑树图管理等业务应用功能。

4 网优平台应用初见成效

省公司通过多种手段,推动了网优平台在全省范围内的广泛应用。这些手段包括: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加强省市互动;注重与日常优化结合,完善系统功能;加强系统培训工作。目前网优平台已经成为优化人员开展优化工作的得力助手,部分省公司的省内考核数据也来源于网优平台,加强了平台的应用。总体来说,网优平台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成效:

(1)固化经验性与重复性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优化人员在没有软件工具协助开展工作之前,主要的优化工具设备是OMC,由于不同设备商研发的产品水平和品质存在差别,从OMC上获取的数据质量也有差别,例如:从有的设备商OMC上提取的无线参数等配置数据与网元设备上实际的数据不相同。这种数据质量上的偏差为优化人员带来了太多的障碍,同时也会影响优化的效果,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数据的整理与筛选。可以看出,优化平台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帮助优化人员从繁重的数据处理中解脱出来。以无线参数管理为例:使用网优平台前,某省网优人员需通过指令提取参数,耗时近2小时;使用系统后,系统自动提取参数,网优人员只需10分钟即可查询全部参数,工作效率提升了12倍。

优化人员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无线设备的参数值进行核查,从而改变网络质量。优化人员常常是利用Excel或者自行开发小软件完成该工作。以BSC参数核查为例,使用网优平台前,网优人员需耗时近1小时才能完成一个BSC的参数核查;使用网优平台后,系统根据定制的规则自动核查,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上述工作。由此可以看出,网优平台将网优人员从一些繁重的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到优化方案的制定上。

优化工作往往涉及多个环节,例如基站开站、掉话问题分析和覆盖问题分析。以基站开站数据制作时间为例:使用网优平台前,网优人员通常需耗时20分钟才能完成一个基站的开站数据制作;使用网优平台后,网优人员只需5分钟即可完成上述工作。另外,掉话分析等问题可以通过固定的向导式流程将分析的过程和数据提取固化下来。利用“向导”的功能可大幅度缩短优化时间,目前该功能已得到初步应用。使用网优平台前,每天人工处理约TOP10的问题小区,分析一个网络常见问题处理时长为2~3小时;使用网优平台之后,每天能自动处理TOP60的问题小区,分析一个网络常见问题处理时长缩短到几分钟。

(2)实现创新优化算法,提升自主优化能力

在网优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大量的自主优化算法,例如省公司在设备商现有的频率与扰码规划算法基础上提出了自有的优化算法,较好地提升了扰码与频率优化的效率和效果,节约了优化成本。

(3)提升问题发现能力,变被动优化为主动优化

利用2G无线测量报告(MR)数据的上下行电平、上下行质量、上下行链路数据的差异,可主动判断载频的隐性故障,辅助分析“单通、话音质量差、掉话、无法建立呼叫”等问题,加强了优化工作的主动性。

(4)实现优化数据的统一管理,支撑无线网络融合优化工作

部分省公司已经实现了2G、3G优化数据的融合管理,为GSM优化、TD优化以及GSM/TD的融合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5)支撑网优工作流程化、标准化

无线网优平台与实际的优化生产紧密结合后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部分省公司针对无线参数制定了参数的分级审批流程,并且与省公司的流程管理系统进行了对接。这样省公司无线参数的管理与管理流程就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得无线参数“可管、可控”,更好地支撑精细化的参数管理。

5 总结及展望

网优平台下一步可重点考虑深化对网优分析流程化的支撑。网优业务流程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效率提升和流程规范化。

(1)效率提升

效率提升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网优日常报表制作,二是提升网络问题处理效率。网优工作中有大量时间是在处理各种报表,包括例行的性能分析报表、用户投诉处理报表以及非例行化的分析报表。现有的OSS系统所采集的指标非常有限,无法满足网优的分析工作和所需的报表,所以这些报表大多是由设备厂家提供的工具或者是手工完成的。平台建设可以考虑加强对网优报表的定制化支撑,并实现对多厂家网络设备报表的整合管理。

目前的优化工作往往是通过KPI报表或投诉来事后处理,缺点是问题发现的时间相对滞后,优化效果通常在次日的报表中才能看到。网优平台如果实现了性能告警功能,自动发现网络中的异常问题(例如:KPI异常、VIP用户呼叫异常、干扰检测异常),当问题处理后,告警就可以通过人工或者自动的方式进行关闭,从而实现闭环管理。

(2)流程规范化

流程规范化也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网优分析流程规范化,二是网优管理流程规范化。

网优问题的分析流程往往不是标准的,不同的优化工程师有各自的分析方法或习惯,但是将分析的流程规范化也是可行的。目前已经将几种特定的分析流程固化下来,大大提升了效率且固化了优化经验。下一步可以考虑深化该项工作,将更多的网优分析工作进行规范化。

网优管理流程规范化的价值体现在有效划分了网优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对优化工作的所有环节建立了回溯机制。以无线参数配置管理为例,传统的参数修改通过OMC或者OSS系统进行修改后没有记录参数的完整历史信息,同时缺乏参数修改的审核机制。这样很容易导致由于人为修改失误引起的网络故障或者网络质量下降。另外由于缺乏完整的历史修改信息,一些参数不断被不同的优化人员进行调整,对网络质量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隐患。将参数修改的各个审批环节用IT系统贯穿起来,建立完整的回溯机制可有效地避免上述问题。

总之,网络优化的IT支撑手段在提高运营商的优化生产效率、优化管理效率上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跃. 集中管理――网络时代的电信企业管理创新[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张长纲,李猛. WCDMA/HSDPA无线网络优化原理与实践[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篇4

网络规划设计师网权威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更多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相关信息请访问网络规划设计师考试网。 2016年网络规划设计师报名时间 北 京 天 津 上 海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广 西 海 南 重 庆 四 川 贵 州 云 南 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黑龙江 新 疆 西 藏 兵 团 地区 报名时间 浙江 上半年:3月1日-4月11日 内蒙古 上半年:1月7日-1月30日 云南 上半年:3月10日-4月11日

江苏 上半年:3月19日-4月19日 四川 上半年:2月1日至3月1日;下半年8月1日至8月31日

安徽 上半年:2月29日-4月1日;下半年:8月1日-9月2日

贵州 上半年:2月29日-3月25日 福建 2月17日-4月20日 上海 上半年:3月11日-31日、下半年:8月11日-31日

兵团 上半年:2月26日-4月20日 宁夏 上半年:2月25日-3月25日 辽宁 上半年:3月21日-4月7日 江西 上半年为3月1日-4月15日;下半年为8月1日-9月19日 重庆 上半年:1月26日-3月31日 河北 上半年:2月26日-3月14日 湖南 上半年:3月21日-4月13日 山东 上半年:3月15日-3月24日 山西 上半年:2月24日-3月15日 湖北  上半年:即日起至4月18日 青海 上半年:2月29日-3月11日

篇5

关键词: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网络建设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2-0219-01

由于医院的管理程序和所有的数据都较为复杂,如果全部是用人为的管理方式,会花费很多的时间,而且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的现象。因此为了方便运作,实现医院内部办公室的自动化、数据统一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大多数的医院拟建一种小型局域网络系统。

1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分析

1.1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概念

在医院引用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体系,主要是软件与硬件组合而成的[1]。软件由病例统计管理、后勤系统、药品、医嘱、收费管理这五部分组成,硬件由服务器、计算机与其它设备组成。硬件和软件的结合,让医院内部达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从而简化了管理和操作的步骤。

1.2计算机技术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应用

医院的收费分为住院和门诊这两部分,门诊收费站的建立是为了方便病人或病人家属交费用,而在门诊收费平台中引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病人所交的费用打印一份完整的收据,让病人对于自己所交的费用一目了然,也方便了审查部门的工作。在医院收费处引用计算机技术不仅可以详细的统计病人的全部的治疗费用,还能够让医生及时的了解病人病情和治疗进度。

1.3在医嘱管理方面的应用

在医院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是最多且又最繁琐的,医护人员不仅要配合医生的工作,还要随时观察病人的审美特征、安排病床、叮嘱病人饮食和服用药物等。所以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效率,降低医护人员的错误率,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在提高医护人员工作质量的同时,还能够确保病人治疗和用药的安全性。

1.4在药品管理方面的应用

药品管理在运用计算机技术后,不但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还确保了药品信息的准确性,医护人员不用为了找一个药品要花很多时间,只需要在电脑中输入药品名称,就可以马上找到药品放置的位置和相关信息。1.5在后勤物资管理方面的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后勤物资管理中也起到简化操作步骤的作用,可以详细的记录外来和医院内部的物质信息,这样也方便了医生和医护人员随时可以查询到物品使用的情况。

2医院网络建设的规划

2.1网络布局

医院中所有的网络布局都是有中心机房控制的。由于医院中使用网络的地方较多,所以必须使用速度可以达到千兆的宽带,主干线的网络需要用较粗的电缆组成。支线网络使用双绞线。因为医院中包含了住院部、急诊室、门诊部、等其它部门,所以使用的拓扑结构非常的大,为了充分的发挥网络的作用,必须使用星形的拓扑,才能让网速更快。在抢救室内要使用特制的交换装置来提高完善,才能确保病人的治疗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医院中的网络技术人员要随时保证电脑系统处在流畅的状态,医院的领导要密切的监督网络技术人员的行为,并制定相关的制度,规范网络技术人员的行为。

2.2中心机房

中心机房中有服务器、控制室、软件开发室、主机房和交换机。随着目前医院病人的数量逐渐的增多,病人的信息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因此在管理病人信息上要建立容量非常大的一个储存数据库。计算机系统技术越高,才能更快速的建立完整的病人管理、药品等管理的信息。除去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还需要良好的网络、运行和故障处理技术。目前,对于医院的网络建设有四种要求:(1)高灵活性。保障使用起来方便,减少了医护人员和医生的工作负担。(2)开放性,实现了资源共享。(3)模块化,简化了人工管理的步骤。(4)扩展性。唯有满足这四点要求,才能建立一个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健全的网络系统。

2.3硬件设备的防护

对服务器要进行双备份。为了避免网络系统出现掉电的现象,要配备不间断的电源。网络系统中运用的设备要进行互相的接地,为了避免设备出现损坏的状况,在接地时要注意各设备之间的电位差。除此之外,在接地时要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的运用,不会给医院管理工作带来不便,要注意医院外面的网线连接和铺设范围。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医院实行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建设,是必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魏雄玲.医院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和网络建设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4,10(8):24-25.

篇6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

1.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发展的原则

水利水电工程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为了推进工程的高效运行,加快水利水电工程的现代化、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在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运行中有效实现了各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而计算机后台管理系统可以充分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集成,使得在项目运行中可以充分利用有关的数据进行相关的控制与操作调整。当前,水利水电功设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需要以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作为管理的对象,而计算机集成应用系统是管理与操作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水利水电设计的总体水平。比如,在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辅助中心系统中,充分应用当前的三维设计技术,在这种设计模式下,整个计算机系统以其数据库为依托,实现了相关设计信息、数据的共享与集成。总之,在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其建设与发展原则是信息的集成化、勘测手段的智能化与建设过程的智能化。

2.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2.1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完善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保证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要保证相关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等相关配置的先进性,使得水利水电设计中相关的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计算机软件与硬件的优势,充分实现有关信息的共享与集成。但是,当前,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设施不完善,很多计算机网络配置无法满足设计的要求,使得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无法充分发挥网络配置设备等的优势。光纤与互联网的有效连接难以实现,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实现对水利水电相关软件的运行维护。

2.2利用领域比较狭窄,利用的广度亟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在水利行业发展中进行了信息化建设的大量探索,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并不完善,在抗洪救灾、水资源配置等基础水利信息方面,其资源还相对匮乏,这些数据的不完善使得在水利水电设计中无法实现更高的水利服务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规划、专业数据库建设的完整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我国水利水电信息化的利用领域较窄,信息的时效性、规范化程度等都较低,在这种状态下,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缓慢,尤其是在水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等领域,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2.3信息资源共享不足,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整合

我国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实现水利信息的集成与共享,使得所有的水利资源信息、基础设施等实现合理的配置与优化,使得这些资源可以在水利水电的设计与运行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资源优势,提升资源的价值。但是,我国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共享尚未完全实现,缺乏统一的信息整合与规划,使得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信息共享的整合与规划不足主要是由于各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主体自身技术、基础设施等的局限性,并且这些主体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的部门协调性不足,无法在水利水电项目实施中发挥计算机硬件、信息化基础软件等的优势。

2.4管理和技术开发力量薄弱

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其本身的复杂性、系统性较强,且对于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而言,其功能、规模等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水利工程项目中,虽然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一致,但是在具体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上往往又具备自身的特殊性。水利工程网络系统的建设时间较长,其建设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技术、设计变更等因素,因此,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中,需要协调的技术、部门因素等较多,这也就加剧了水利水电信息化建设的难度。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管理与技术开发力量薄弱,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必须在建设的过程中加强管理与技术引进。

3.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3.1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原有的网络系统加以升级与改造,提升网络系统的总体功能,保证其能够满足大数据流通等的需求,从局域网的规划与布局着手,提高网络带宽。(2)重视信息安全,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通过安装相应的杀毒软件、建立防火墙等提升系统安全,使得水利信息数据在传输、共享等过程中可以具备安全性,另外,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中,往往也通过安全检测系统的安装、补丁修复等提升系统的安全性,使得水利水电的运行与使用中有相对安全、可靠的网络系统的支持。比如在水利水电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安装相应的网络流量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一旦出现异常行为,后台管理人员等要及时进行异常因素的识别与处理。(3)优化硬件功能与服务,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充分根据其设计与使用需求,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系统、三维设计服务器等,以实现水利水电信息的共享与集成。

3.2强化应用系统建设

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有关部门要积极推动应用系统建设。在一些水利水电设计中,虽然很多工程主体逐步意识到设计方案全面性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由于企业经费、经营状况等的影响,很多工程主体无法保持设计的全面性,往往将设计的侧重点放在应用系统的完善等方面。因此,强化应用系统建设,加强三维技术应用有利于推动网络系统功能的完善。三维技术是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技术,该技术使得在水利水电设计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实现了协同设计的目的,使得在设计中可以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情况,建立资源共享数据库,充分发挥水利水电的资源优势,提升设计的整体质量。三维设计技术的应用个提升了应用系统建设的总体水平。

3.3推进保障环境建设

水利水电设计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中,不可忽视保障环境建设,主要包含了以下方面:(1)组织保障,水利水电设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组织保障的支持。在项目实施中,项目主体需要组建信息化建设小组,在该小组中确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具体实施步骤等,为后期的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指导。该组织中必须包含水利水电各个部门的参与者,比如财务、人事等,使得在信息化建设中每个人员都可以充分发挥其职能,推动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2)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其本身在施工与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具有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篇7

【关键词】农业 统计 网络化

一、引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网络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程度越来越明显,成为发展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农业统计工作逐步推进和完善的关键步骤。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工作网络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农业数据的完善性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农业数据系统建设,因此各地需要在自身具体情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体系,切实推进相关工作,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水平。

二、农业统计网络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机制方面

任何工作只有在相关执行者充分重视的基础之上,才会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其在某方面的作用。只有在重视制度建设的基础上,农业统计网络化建设才能拥有良好的运作环境。对于农业统计的网络化建设工作,需要有完善和科学的管理机制作为运行标准,才能保障具体措施的顺利执行。目前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在农业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重视的现象,许多“走形式”和“片面工程”存在于实际工作之中,这就更加需要在管理机制方面进行加强和完善。总体而言,当下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相对不够健全,制约了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发展。

具体而言,一方面,主要是相关管理机构没有充分认识到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直接导致相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者执行不到位;另一方面,受制于当地具体外在条件和决策者自身认识水平的影响,缺乏网络化建设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经验,导致管理制度的建立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降低了管理效率。

(二)技能水平方面

统计工作是一个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壁垒的工作,对相关人员的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统计工作的方方面面。总体来看,当下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在人员技能水平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主要体现在人员知识技能水平和人员的培养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对于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来说,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建设工作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工作,需要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在人员的培养和人才体系建设方面,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人才存在较大不足,不仅仅在人才引进方面做的不足,在后期的人才培训方面也大多“走形式”,形成了一种统计只是简单的数据收集,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的错误观念。

(三)软硬件设施方面

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一个较为专业的工作,是建立在较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之上的工作,要求当地具有较好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专业人才储备。

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农村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工具,对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来看,目前我国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的硬件设施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例如在网络系统和网络硬件等方面较为落后,许多地方的网络系统还停留在Windows xp、甚至是Windows 98系列,这样不仅不利于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效率提高,也由于系统陈旧,存在被不法分子利用系统漏洞,威胁到我国农业统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三、案例浅析

当下时代是网络化和信息化时代,在大数据的理念深入社会的时代背景之下,农业大数据正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农业部在官网上文件,主题是关于推进农业大数据的发展实施意见。该意见提出,截至2017年年底,要逐步形成跨区域和跨部门的数据共享共用格局,为后期建立起全国性的数据共享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农业网络化,农业数字化的重要步骤。各级单位和相关的执行人员都必须在该意见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学习交流研讨会,将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提升到工作日程,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本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有特色的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总的来看,此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指导思想和理论研究方面,在执行措施方面较为具体,主要集中在重视宣传、提升技能水平和做好软硬件支撑等方面,这也给各级执行者在开展各项工作上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农业网络化建设措施建议

(一)管理机制方面

相关的部门和执行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事关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应该积极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也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

总体来讲,应该积极建立起农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制度,优化统计管理流程,梳理统计节点和统计内容,建立科学规范的统计监督体系,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实践中积极总结经验,建立上传下达信息通畅的沟通机制,落实责任,明晰统计评价标准和奖惩制度,做好一线统计人员的激励和监督工作。

(二)技能水平方面

在技能水平方面,相关部门和执行人员应该切实推进专业技能的提升工作,一方面以开展学习小组和讲座的形式,推进知识技能的提升和积累;另一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引进具有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提升农业统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具体来讲,技能水平主要包括传统OFFICE操作技能、统计思想和科学的统计方法等方面。在建设工作中,要积极落实网络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宣传工作,落实相关统计思想、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等方面的培训,比如现代统计理论、现代统计方法等。利用先进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从大数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为绦姓呓饩鑫侍馓峁辛Φ囊谰荩进一步推进农业统计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软硬件设施方面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过程中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对于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来说,这里的软硬件设施主要是指在建设和统计工作过程中,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存在着不足以支瓮络化建设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撑。

具体来说,一方面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认真学习相关软硬件的使用方法,领导者应该积极引导资源流入,建立良好的资源导入渠道,完成硬件设施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进相关新软件的推广应用,例如将所使用的系统更新到Windows7或者Windows10,提升系统安全性和效率;或者积极引进相关的统计工具或者软件,诸如R语言、SPSS、SAS等,提升统计工作的精准度,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的分析水平,为农业工作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值得重视的是,安全性是统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在坚决树立保密意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软硬件设施的安防建设,做好反监察工作,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五、总结

农业统计工作是农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业大数据的基础工作和分析基础,也是推进农业和其他产业互联互通的重要内容。在大数据时代,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完善和优化农业统计工作的重要步骤,是全面提升农业统计水平和建设跨区域和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体系的基础。

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应该深刻认识到在大数据和互联网时代,网络化在农业统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切实提升执行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为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另一方面,人才建设和培养体系的建设是农业统计工作网络化建设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总体来看,各级单位和执行人员只有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之上,才能切实做好农业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业统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万余花等.新形势下基层农业统计工作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03).

篇8

构建医院的无线网络,首先需要考虑网络容量、安全性、可靠性及扩展性,确保传输质量,为此,传输通信方式可使用无线电波的途径,比如在全院各病区楼层均安装基于IEEE802.11n协议标准的无线AP,覆盖无线信号,为提高建筑物无线通信信号范围,也可在恰当位置安装天线馈线装置,而各个无线AP应以蜂窝状的形式连接,以实现全医院的无死角无线信号覆盖,同时尽量减少重叠区域。在此过程中,要做好AP的选型和布置,一般将AP设置在通道吊顶上。按照需求,将医院无线网络架构分为终端层(包括定位终端、IPPhome、PDA、PC)、IP网络层(包括AP、POE交换机、核心交换机、AC)、服务器集群(包括定位服务器、语音服务器、HIS/PACS、IMC智能管理中心),构成基于无线接入的集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网络。对于网络拓扑结构,应是星形结构图,分成中心站和多个分站,使用无线扩频传输技术,并运用无线接入器将医院信息网络连接起来。

2无线网络技术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

2.1在病区移动查房中的应用

在病区建设无线网络,医生将不再受网络限制,只需手持无线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PDA等,将患者信息带到病床旁边,利用EDA内置条码扫描装置扫描患者腕带条码,患者住院信息、过往病史情况、医疗诊断检查结果以及其他生命体征信息都会自动显示出来,进而进行查房,之后可根据查房情况和患者基本信息、临床检查结果等,立即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而通过无线网络,医生开立的医嘱传送到HIS系统上,医护人员通过工作站的提示可及时查看并执行医嘱。医生还可根据查房情况及时将信息录入无线设备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当即进行开医嘱等临床操作,以避免重复工作,减少遗漏和误差。

2.2在病人床边护理中的应用

在国外,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医院撤销了病区护理站,有关护理信息数据是通过在患者床边设置无线护理系统终端,进而实现各种信息的收集和录入的。无线网络延伸到患者床边,这看似物理距离上的一小步,实际上却能使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一大步,而且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沟通也会更加方便、频繁,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亲和力,同时有效避免意外发生。比如当前为使病人能获得更加全面的护理,很多医院在ICU病房、EICU病房等的监控设备都接入了无线网络,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另外,基于无线网络技术构建无线护理系统,系统能够准确将哪些患者需要测量体温和呼吸、哪些患者需要测量体重和血压、具体测量时间、手术时间、出院时间等告知护理人员,这样以来,护理人员工作将会更加有序,工作质量也能得到保障。

2.3在输液系统中的应用

医院门诊输液工作量非常大,这就容易出现差错,为此,可将无线网络技术、条码扫描技术、移动终端技术相结合,构建移动输液信息系统,使护理人员可通过对患者身份和药物条形码的核对,避免用错药,而护理人员的执行信息会被直接记录到系统中,管理起来更为方便。另一方面,护理人员能及时响应无线呼叫需求,有利于减轻工作强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2.4在远程医疗中的应用

一些疾病发病时没有前兆,为控制病情,需要立即采取施,这就使一些患者由于无法及时送往医院得到救治而得不到良好治疗。而通过无线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与医疗技术相结合,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实现实时语音和高清图像的交流,患者与医生可及时沟通,患者或其家属将普通症状、突发症状上传到医院,医生可根据症状对患者进行诊治,这样以来,不仅可极大降低运送患者的时间和成本,还可突破地理范围限制,减少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障碍。

3结束语

篇9

1.1重视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档案是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管理的附属产物,没能引起领导重视,其管理科室在学校管理中,连学校三级处室也算不上,工作仅属于三级管理最底层的单项工作。长期以来得不到相应的重视,更谈不上现代化建设。校领导们甚至连对会计档案室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性质等最基本知识都不了解,更谈不上会计档案室对学校的发展作用的认识有多深。在此情况下,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举步维艰:截止目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各年度会计档案集中在一个屋子里,无论是分门别类还是通风防潮等各方面均不合格;管理上还停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手工登录,虽然才建立微机录入自动化管理,但仅仅是单机自建电子表格形式管理,连一个自动化管理软件也没有,特别是在上级来检查财务工作时,会计档案中的凭证查找确实如大海捞针,费时费工,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1.2不切实际,信息化建设不科学

科学性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人才的最基本要求,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会计档案建设也应遵循科学性,保证档案室建设的科学、合理、远见等要求,保证档案室建设50年不落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会计档案室建设之初,没有征询学校各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意见,没有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可行性报告,最终导致目前档案室空间狭小、管理落后、信息不畅等诸多困境。

1.3馆藏内容匮乏,信息化资源结构残缺

会计档案室应在科学的管理体系下,按照规范、科学的架构体系标准,对财务发生的各项业务和开展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完整、系统、规则地记录和保存,保证对高职高专院校财务经历的历史还原。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会计档案室由于种种原因,致使档案管理体制和管理机制不科学,个别会计资料丢失时有发生。另外,传统纸质档案多,现代电子档案少;原始档案多,加工整理的档案少,这些严重影响了会计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2高职高专院校会计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路线图

2.1加大宣传,寻求领导支持,确保资金到位

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之所以存在以上诸多困境,归根结底在于领导不重视。所以要确立“建设宣传要到位,要宣传到校领导岗位上”的思想。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档案管理人员,如何能够做到宣传到位,作者认为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方案;第二,按照方案在全校范围内展开全面的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设计一定要做到全面、客观、覆盖面广,包括教师、在校学生、毕业生等;第三,把收集上来的问卷调查进行汇总、统计、分析,依据有关统计学原理形成科学的统计结果,进而形成有理有据的学校会计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报告。有了档案网络信息化建设可行性报告,依据调查数据参照市场价格,汇总出建设经费预算。在第一手资料面前,校领导看到科学、翔实的可行性报告、经费预算,无不都说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扎实。为了给学校各级领导证明清白、服务学校的长远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网络信息化会计档案,那就是个“值”。

2.2按照专业化标准,配备财务、计算机专业化技术人才

篇10

(一)统一的网络信息化标准缺失

我国企业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由于受到资金投入的限制和统计标准不够统一,企业网络信息化建设的统计标准化、规范化进程缓慢。网络应用系统建设不足,全面支撑企业统计工作的信息化平台建设还没有开展,各个行业的统计报表格式、统计标准、基本统计单位存在不能衔接与统一的困境。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的信息化观念较为落后,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系统的考虑与规划,没能将网络信息技术与企业统计工作相结合,建立起规范的统计工作标准流程。造成统计信息系统内部存在“信息孤岛”、系统不能集成、资源不能共享的局面。网络信息化统一标准的缺乏影响了统计数据的交互共享,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统计网络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

(二)统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不够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数据库技术的普及,不少企业在通用应用系统的开发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企业的PC机、服务器等各类设备也进一步提质。但大部分企业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效果仍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对统计信息系统的维护与升级重视不够,尚未建立稳定的运行维护模式,缺乏必要的日常安全运营监控手段。应用系统、数据库未能实现及时的维护升级,关键的信息系统、区域和设备日志、警告与性能记录保留时长不够,集中监控统计数据信息的快速响应机制缺失,更使得统计运营工作大多在无序和被动的状态下进行,难以及时解决统计信息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与故障。

(三)网络信息化专业人才稀缺

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统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统计和计算机技术是两门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的学科,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不仅需要专业性人才,更需要既懂计算机网络又懂统计业务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计算机人员不懂统计业务,统计人员又难以驾驭计算机网络的困境,能将统计业务与网络信息化联系起来的复合型人才稀缺。这使得网络信息化应用过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与难题难以及时解决,极大影响了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进程的整体水平。

二、推进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举措

(一)建立完备的统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

企业在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中,应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明确和完善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安全域划分,以及统计数据的监察、安全审计等体系系统建设。与此同时,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要不断加深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安全观念,培养员工树立起信息安全责任心。让信息边界防护深入部署到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名基础员工的工作职责当中。在企业内部制度、人员管理、系统建设运营等方面,做好规划与保障投入,建设完备统计数据信息安全体系,统筹应用防火墙、身份鉴别、边界防护、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子系统,确保统计数据信息网络的主机安全、应用安全和数据安全。

(二)推动统计数据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统计网络信息化的核心是要建设统一的网络系统和数据中心,这需要有统一的统计数据标准和规范的统计业务流程来保障。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要以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为依据,制定科学有序的统计管理制度和流程,建立标准的运行维护与服务模式,统一标准、指标和口径。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构建起标准的实时监控系统,对统计系统的业务流量,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运行负荷状况,数据库与存储情况等进行实时的自动监测,实现统计工作网络运营的标准化和自动化,及时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统计网络系统的正常、高效运行,真正充分地发挥统计网络信息化的积极作用。

(三)注重统计网络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升级

统计工作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地购买一些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制定一些标准、建立一些通信网络就能实现的。还需要从多方面出发,整合统计数据资源,加强信息化基础性建设工作,特别不能忽视的便是网络设备的日常维护与升级。因此,企业的管理人员一定要转变“轻软件重硬件”和“急用先上”的观念,务必建立好统计数据库和基础的统计业务平台,随后再开发统计应用系统,并随着统计工作的发展变化,维护好企业的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网络存储系统,及时更新和升级网络基础设备与统计应用程序。建立健全设备配置、软件更新、应用支持等环节的配套支持,保证统计网络信息系统稳定高效地运行。

(四)大力培养网络信息化专业人才

企业网络信息化的建设,依托于专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吸引高技术的计算机管理、网络管理和数据库管理的核心人才加入,是推进企业统计工作网络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逐渐完善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专业人才,使之成为企业统计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企业要大力培养一批既懂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又具有统计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建立良性的用人机制,定期地对他们进行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信息化应用、信息安全和网络管理等内容的培训与进修,真正地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与信息化应用水平,为企业统计工作的建设构筑全新的知识结构和体系。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