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金融行动方案

篇1

绿色建筑行动的宗旨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的核心,是把生态文明融入城乡建设的全过程,紧紧抓住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全寿命期理念,切实转变城乡建设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改善建筑舒适性,从政策法规、体制机制、规划设计、标准规范、技术推广、建设运营和产业支撑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快推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绿色建筑行动的意义

“十一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但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需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行动的突破口

按照方案“全面推进,突出重点”的基本原则, 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将成为绿色建筑行动的突破口。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国家还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切实推进绿色工业建筑建设。

绿色建筑行动的具体实施

绿色建筑行动主要在三大领域实施,一是新建建筑的建设,二是既有建筑的改造,三是量大面广的农房建设。

新建建筑的建设。方案要求在新建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严格落实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严把规划设计关口,加强建筑设计方案规划审查和施工图审查,城镇建筑设计阶段要100%达到节能标准要求。加强施工阶段监管和稽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切实提高节能标准执行率。严格建筑节能专项验收,对达不到强制性标准要求的建筑,不得出具竣工验收合格报告,不允许投入使用并强制进行整改。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执行更高能效水平的建筑节能标准。

既有建筑的改造。方案要求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实施“节能暖房”工程。以围护结构、供热计量、管网热平衡改造为重点,大力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超额完成任务。二是积极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开展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四是在旧城区综合改造、城市市容整治、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条件的地区要同步开展节能改造。在条件许可并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研究采用加层改造、扩容改造等方式进行节能改造。

绿色农房建设。方案要求各地积极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农业等部门要加强农村村庄建设整体规划管理,制定村镇绿色生态发展指导意见,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省柴节煤灶、节能炕等农房节能技术;切实推进生物质能利用,发展大中型沼气,加强运行管理和维护服务。科学引导农房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绿色建筑行动的财政支持

方案指出,国家将研究和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继续支持绿色建筑及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工业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政策措施。对达到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的建筑给予财政资金奖励。财政部、税务总局也要研究制定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房地产开发商建设绿色建筑,引导消费者购买绿色住宅。改进和完善对绿色建筑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可对购买绿色住宅的消费者在购房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国土资源部门要研究制定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在土地转让方面的政策,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研究制定容积率奖励方面的政策,在土地招拍挂出让规划条件中,要明确绿色建筑的建设用地比例。

绿色建筑行动的重点任务

方案提出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十大重点任务,一是切实抓好新建建筑节能工作;二是大力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三是开展城镇供热系统改造;四是推进建筑规模化应用;五是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六是加快绿色建筑相关技术研发推广;七是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八是推动建筑工业化;九是严格建筑拆除管理程序;十是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绿色建筑行动的保障措施

方案还提出了实施绿色建筑行动的八项保障措施:一是强化目标责任;二是加大政策激励;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四是深化城镇供热体制改革;五是严格建设全过程监督管理;六是强化能力建设;七是加强监督检查;八是开展宣传教育。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相应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指导,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动城乡建设模式和建筑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绿色建筑行动的成果展望

绿色建筑的行动的主要目标包括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部分。如果“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的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能够实现,那么“十二五”计划期结束,中国将出现10亿平方米新建绿色建筑,北方采暖地区将有4亿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完成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夏热冬冷地区将有5000万平方米以上的既有居住建筑完成节能改造,完成1.2亿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节能改造,完成40万套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节能示范。201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将达到20%。到2020年,基本能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到那时,不仅不再会有雾霾天气,而且人们将拥有冬暖夏凉的室内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绿色建筑行动带来的行业商机

绿色建筑行动的实施将会为我们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也会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方案强调:在夏热冬冷和夏热冬暖地区进行居住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应以建筑门窗、外遮阳、自然通风等为重点,探索适宜的改造模式和技术路线。“十二五”期间,完成改造5000万平方米以上。这将为节能型门窗,外遮阳和自然通风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二、方案计划:开展大型公共建筑和公共机构办公建筑空调、采暖、通风、照明、热水等用能系统的节能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和管理水平。这将为节能型采暖、通风、热水等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三、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动太阳能、浅层地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太阳能资源适宜地区应在2015年前出台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的强制性推广政策及技术标准,普及太阳能热水利用,积极推进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研究完善建筑光伏发电上网政策,加快微电网技术研发和工程示范,稳步推进太阳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合理开发浅层地热能。到2015年末,新增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25亿平方米,示范地区建筑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占建筑能耗总量的比例达到10%以上。这将为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及建筑光伏发电设备提供巨大的市场。

篇2

SUITSUPPLY北京店盛大开业

6月3日,欧洲男士品牌Suitsupply于北京开设专门店。这是品牌于中国的第三间专门店,位于北京CBD区域独特建筑风格的侨福芳草地商场内。Suitsupply全新585平方米的专门店内,除成衣为主的购物区域,更有私人服务、及专业定制专区。专业的销售顾问和驻店裁缝,为客人提供无可比拟的服务体验。店外的特别展示区也将定期以全新概念为客人带来惊喜。

泰格豪雅Connected watch智能腕表

18K玫瑰金特别版本震撼

TAG Heuer泰格豪雅品牌大使邓紫棋与李易峰应品牌之邀荣耀开启备受瞩目的2016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摩纳哥大奖赛之旅。与此同时TAG Heuer泰格豪雅还首次推出了Connected watch 智能腕表18K 玫瑰金特别版本。首枚Connected watch腕表由瑞士先锋制表品牌与英特尔和谷歌安卓合作设计开发,腕表表壳46毫米,以5N 18K玫瑰金打造,配备天然小牛皮色调表带,下衬黑色天然橡胶,优雅舒适。高级驾驶技能培训北京站成功举办

5月14-15日,安路・中国主办的第八期“飘易驾控”高级驾驶驾驶技能培训(Drift Control-Advanced Driving Skills Training)在北京警察学院展开,同场Emergency Response Driver -Train The Trainers第七期教练员培训课程同时展开,本次参加培训学员均来自北京各地,其中四位女同学也给培训带来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乐视体育助WRC 17年后重返中国

6月7日,2016世界拉力锦标赛中国站暨中国拉力赛在北京正式启动,标志着WRC时隔17年后正式重返中国。作为2016-2018WRC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合作伙伴以及WRC中国站独家运营推广商,乐视体育不仅将通过乐视体育、乐视视频、章鱼TV带来全年14站WRC赛事的独家高清直播,还将借助此次顶级赛事IP的重返,构建起包括IP运营、内容平台、智能化、互联网服务在内的完整赛车生态。哈雷戴维森携手浦发银行推购车金融方案

近日,哈雷戴维森携手浦发银行共同推出全新购车金融方案,让越来越多的摩托车爱好者们圆梦哈雷,感受哈雷戴维森无与伦比的产品体验以及独一无二的骑行文化!此次金融方案将针对哈雷戴维森全系车型。从即日起,凡通过哈雷戴维森授权经销商店购买新车的消费者,即可享受分期付款服务。购买Street 750或者Touring(旅行)车系的消费者更将享有最高3年分期免息的政策。

篇3

开发商在商言商

7 月24 日,以“绿色建材的创新与应用”为主题的中国房地产采购平台系列沙龙在广州落地,会上方直地产设计总监孙华伟表示,绿色建材推广一定要和成本结合,和绿色建筑的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开发商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他说,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背景有两个,一个是资源,另一个是环境,促使我们搞可持续、绿色的发展。目前房地产从黄金十年进入了白金十年,跨入了微利时代,成本一毛一分都要算。所以在材料方面必须满足两点,一个是品牌需要,另一个是销售需要。开发商先考虑要多少钱做星级建筑,比如一星的30-50 元,二星50-100 元,三星150-200 元。所以开发商都在努力寻找一个平衡点,既不要付出太多,又能把绿色新产品“推广”出来。

孙华伟透露了一个数据。广东省检科院做了大概四五十家的调查,一半以上都是公建,30% 是住宅,住宅三星级以上的,万科占了三四项,三星级除了万科之外,还没有多少家能做。大部分是一星级。一星级的成本也低,但是销售方面也是“绿色建筑”。

孙华伟认为,绿色建材要推广的话,一定要和开发商成本结合,要和评价体系结合起来。比如保温材料,对玻璃的要求,结合起来考虑成本,才能推广应用,不然推广普及还尚需时日。

业内人士认为,和欧洲市场相比,中国市场起步较晚,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也导致了绿色建筑成本居高不下。比如欧美一些节能产品和设备已发展超过20 年,市场接受度比较好、产品成系列、有规模、产业链完善、成本不断降低。相反,国内节能市场即使是一些先进产品也尚未形成强大的市场需求量和生产规模,成本自然提高了。

谁来买单?

实际上,只要一谈绿色建筑,开发商也好,消费者也好,首先想到的就是“高大上”。瑞士凯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常春指出,这里边既有理念的误区,也有市场的炒作。一些设备和厂家采用比较夸张的技术、概念和材料,人为地把绿色建筑的成本推高了,导致市场反映很消极。

但是,绿色建筑成本究竟能高出多少呢?江苏绿色建筑发展一直处于全国领先位置,而苏州市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绿色建筑示范区数量又位列全省第一。11 月11 日,苏州市住建局召开绿色建筑主题宣传通气会,会议透露,经估算,新建建筑按照一星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主要增加了外墙保温、节能门窗和外遮阳等设施,平均增量成本约为15 元/ ㎡;而且,随着绿色建筑的规模化推进,成本还会继续降低。此外,相关部门负责人还表示,发展绿色建筑,不能光算眼前的经济账,因为绿色建筑在实际运用中,还节约了水、电、采暖等能源,同时提高了人体舒适度和生活品质,这些无形的社会效益都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

从全国范围看,通过财政补贴,目前绿色建筑的建筑成本增量已经大幅降低。住建部“绿色建筑后评估调研”课题组对全国100 个竣工后的绿色建筑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公建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40 元、152 元、282 元,住宅项目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分别为每平方米33 元、73 元、222 元。

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精瑞不动产研究院院长张雪舟认为,这些年绿色建筑开发中,恰恰忽视了产业链上最重要环节——消费者。张雪舟说,“绿色建筑一定是便宜的,尽管建设与购置成本可能比一般建筑高,但是长期运行成本一定是低的。而且还要算生命生活质量改善这笔账。”

篇4

    1.积极探索碳排放交易。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探索建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积极开发交易产品,健全配套的登记、结算、信息等制度,搭建交易平台,培育交易市场,完善交易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参与自愿减排交易。探索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区域主体功能和重大生产力布局,结合节能减排任务目标,科学确定各地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合理制定碳排放权分配方案,选择减排任务重或潜力大的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包括总量目标、配额管理、监测报告核查、交易、政策法规和市场监管等要素的碳排放权交易基本框架体系。试点地区要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健全管理机构,加快培养专业人才,确保试点工作有序推进。

    2.鼓励企业通过产品低碳认证。按照中国环境标志低碳标准,积极推动低碳认证工作开展。组织企业开展低碳系列认证知识交流会,开展低碳认证制度建设研究工作,以产品为链条,吸引整个社会在生产和消费环节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产品低碳认证标识向社会推进一个以顾客为导向的低碳产品采购和消费模式,以公众消费选择引导、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产品,向低碳生产模式转变,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

    3.提高全社会参与水平。发挥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的办公节能管理,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目标责任制,加大设施低碳化改造力度,推进低碳理念进机关、校园、场馆和军营。逐步建立低碳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制订政府采购低碳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比重。推动行业开展减碳行动。制定钢铁、化工、石油、建材、煤炭、轻纺、有色金属、交通、建筑等行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开展千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鼓励企业完善促进节能低碳生产的工作机制,构建全员参与的节能低碳企业文化,引导企业积极承担低碳发展责任。选择全省温室气体排放的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开展“低碳标兵”创建活动。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等多种形式,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组织开展家庭、学校、社区、农村等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建立健全法规和标准体系

    1.适时修订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法规。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要求,适时修订已出台的节能、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法规、条例、行政规章。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在行业管理条例、标准制定中的引领作用,参与国家相关法规制定,同时对我省相关法规做出补充、修订和完善,切实保持各领域政策与行动的一致性,发挥协同效应。

    2.及时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规章、条例、标准。根据我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总结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应对气候变化建章立制的经验,确定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满足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政策框架和制度,明确各方职责和工作要求。在制定和实施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各领域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技术与管理要求,制定有关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制度及统计、检测、核算、考核制度,信息披露和管理制度,以及反映我省特点的配套法规、标准。

    3.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的实施。按照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要求,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促进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加强相关领域的执法监管体系建设,形成督查工作的长效机制。强化部门联合执法,建立监察与帮促服务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各市、重点用能单位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落实第一责任人制度,强化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为落实相关激励约束政策提供支持。

    4.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宣传、法律教育力度,提供法律服务,保护合法权益,依法明确企业责任、政府职责和公众义务,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构建经济支持体系

    综合运用财税、投资、金融、价格和收费等多种低碳经济政策,制定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投资导向目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加大政府引导和调控力度,促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构建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经济支持体系。

    1.财税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发挥政府资金投入的主导作用,建立相对稳定的政府资金渠道,确保资金到位和高效使用。设置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实施以及在农业、森林、水资源等领域的适应与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从节能减排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财政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推广。加大财政专项引导资金,落实节能低碳产品惠民政策,大力推广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等新能源应用工程,促进太阳能集热系统在工业、公共机构、商业和居民生活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支持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完善税收政策。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对节能环保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减免,对节能环保专用设备投资给予企业所得税抵免,对节能减排设备投资给予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对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取得的收入,在计征企业所得税时实行减计收入政策。对节能环保型车船、节能环保型建筑和现有建筑的节能实行税收优惠。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将原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税计征办法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并适当提高税负水平,促进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对先进节能环保技术设备及能源、资源类产品进口实行税收优惠,减征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税收。健全政府采购制度。积极推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继续实行《省级机关节能降耗考核奖励办法》,鼓励机关单位对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用电设备等进行节能技术改造。调整政府采购目录,完善节能、节水和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监督制度,定期公布节能产品政府采购补充清单,实行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加强对政府采购节能产品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将有关政策落到实处。

    2.投资政策。完善投资政策。规范和完善投资管理政策,严格控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投资,引导投资更多地投向三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民生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审批程序,对符合产业政策的低碳产业投资项目,要简化投资审批、核准手续,放宽投资领域,降低准入标准。鼓励拥有先进低碳技术的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完善循环经济投融资促进体系,将由政府投资拉动为主变为以市场选择为主。优化投资结构。合理确定政府投资规模,科学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优化政府投资结构,促进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非化石能源发电、新能源产业、低碳技术研发、城市公共交通设施以及农村环境监测和农村水环境保护等领域倾斜,提高对低碳试点和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发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能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增加绿色低碳产品市场需求,有效引导企业生产和公众的高碳化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创新投资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的投资机制。政府引导资金,要灵活运用补助、贴息、杠杆基金等手段,探索建立以政策性投资公司、专业化担保公司和发展基金等为主要形式的投融资新模式,引导并带动社会资本广泛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绿色发展补偿机制。设立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推行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制定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评价标准,运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重点耗能领域和行业节能改造,为用能单位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社会化服务。

    3.金融政策。加大信贷支持。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提高能效、节能减排技术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对低碳高效环保项目实施金融倾斜,大力扶持新能源和清洁能源项目。加快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开展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建立多层次低碳金融保险市场体系,完善相关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增强对农业、水资源、渔业等行业的金融保险服务,增强抗风险能力,同时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低碳经济领域,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利用中国清洁发展基金、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支持我省开展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4.价格和收费政策。推进资源价格改革。以市场为主导,以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助手段,建立和完善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温室效应成本的资源价格机制,推进一次能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政策,理顺煤、电、油、气、水、矿产等资源性产品价格关系,依法清理取消涉及矿产资源的不合理收费基金项目。推进水资源价格改革,健全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完善电价机制。完善输配电价,竞价上网,以发电与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和配电价格按照成本定价为目标,兼顾通胀形势和不同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稳步推进电价市场化。鼓励冶金、化工、建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余气、余压等余能资源综合发电,完善余热发电上网价格政策和电价补贴政策,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严格落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扩大差别电价实施范围,适当提高加价标准。加强节能发电调度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根据产业实际,加快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类别及其耗能水平的评价甄别工作进程,修订差别电价加价目录,及时公布不同行业实行差别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政策的企业名单,对超过国家和省能耗限额的产品和用电单位,依法执行惩罚性价格,严格控制高耗能单位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适当推行居民用电阶梯式电价。深化供热体制改革,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落实脱硫电价,研究制定燃煤电厂烟气脱硝电价政策。创新收费政策。全面实行国有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落实“谁受益谁付费”和“污染者付费”原则,科学设计收费政策。创新城市交通收费政策,建立分区域、分时段的差别收费政策,研究开征道路拥堵费,促进绿色低碳交通。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收费制度,推行环卫行业服务性收费,减少垃圾处理不当导致的碳排放。

篇5

【关键词】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 COP机制 绿色气候基金 德班会议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演变为国际经济政治问题,它与一个国家的能源安全、环境技术、资金支持、产业竞争、甚至国家的发展权利紧密相关,成为21世纪最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焦点之一。气候变化的现实和灾难日渐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的认识和重视, 从1988年开始,在联合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提出并开始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合作和谈判。

一、全球气候变化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工业化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化石燃料,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引起了气候变暖,是导致全球极端气候现象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1世纪末,全球气候将会上升2℃-3℃,因此每年将带来相当于全球GDP5%-20%的经济损失,如果各国积极采取措施应对二氧化碳过度排放,每年所付出的代价仅仅相当于全球GDP的1%-2%。 在此背景下,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对世界经济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利影响,联合国起到了协调各国政府合作的作用。1988年12月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气候》的决议,该决议推动了各国政府采取行动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问题。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是1992年5月22日联合国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公约,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于1994年3月21日开始正式生效。

《公约》的签署,极具里程碑意义,该框架协议旨在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防止全球气候发生危险的水平上,其中确定的原则和机制已成为各国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活动的指导纲领。《公约》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不同,提出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气候合作奠定了基础。

《公约》经过191个国家批准,标志着人类已经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向全球环境维护的使命迈出了重要一步。以此为开端,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东京产生了由174个国家批准的影响深远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实质性补充条款《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京都议定书》(于2004年11月28日正式生效),并且依次有了之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结方第1次会议(1995年初德国柏林)到第17次会议,包括我们平常所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坎昆气候大会、德班气候大会等。

二、“绿色气候基金”提议与正式启动

“绿色气候基金”(英文:Green Climate Fund,简称GCF)的提议最早出现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在2010年的坎昆大会上最终确定,更是2011年11月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的核心议题之一。

(一)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与“绿色气候基金”提议

2009年11月,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签署的《哥本哈根协议》8、9、10段明确“我们决定, 应该建立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并将该基金作为缔约国大会融资机制的运作实体,以支持发展中国家用于延缓气候变化的方案、项目、政策及其他活动,包括REDD机制、适应性行动以及技术研发和转让等。”这是关于气候融资的专门描述,并且明确了提出建立“绿色气候基金”,作为一种金融机制的运作实体存在。

但是协议没有关于运作基金的明确规定。比如“绿色气候基金”是融入现存的融资基金体系之中(比如GEF全球气候基金、世界银行的清洁技术基金CTF),还是单独成立一个运作体系,以及具体采用一个什么样的体系,协议没有关于运作基金的详细细节描述。尽管各国各组织对于绿色气候基金的组织运作形式提出了一系列想法,比如COP常设融资委员会设立董事会的创建模式、G77+中国模式、美国三步进程模式和基于SDR运作实体的创建模式,尤其对“共同但是有区别的责任”的理解程度就有巨大分歧,是否让发展中国家要承担多于之前的义务等各方分歧点颇多,因此大会并没有形成实质性的条约,只是初步确定发达经济体将在2010年到2012年共提供300亿美元快速启动基金,自2013年到2020年建立每年1000亿美元的气候基金;该气候基金框架也可由发达经济体年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总和的1.5%来填充。但是其后美日又反悔,拒绝履约。从中也看见了国际合作的艰难行进与力量博弈。

(二)2010年的坎昆会议成立“绿色气候基金”决议

2010年,坎昆会议上,最终达成折中、平衡与灵活的“一揽子方案”――《坎昆协议》(Cancun Agreement)。此决议是在离会议结束还有两天,在无法达成任何具有法律效力的全球协定时,会议把主要精力放到了绿色气候基金问题上,成为各国“退而求其次”的谈判内容。这次谈判虽然争执点多,会议也延长时间,但各方同意建立“绿色气候基金”,并且成立了由来自25个国家的40名成员构成的绿色气候基金过渡委员会,在组织构架中取得阶段性共识。

各发达国家倾向于用碳关税、航运征税来进行气候资金融资,,终于通过了193 个缔约方联合签署的、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坎昆协议》:设立新的气候基金,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进行气候减缓和适应行动;2010-2012年为生态最脆弱的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提供300亿美元资金,之后在2020年前,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用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将向森林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补偿以遏制诱发乱砍滥伐的不利因素。只是本次大会关于节能减排任务分配、《哥本哈根协议》合法化等核心议题均未完成。这一次的大会充分体现了各国的“妥协精神”,并且成为了这一大会的主旋律。

(三)2011年德班会议“绿色气候基金”成为核心议题并正式启动

2011年,在南非德班召开气候谈判大会上,决定启动新的谈判进程“德班加强行动平台”,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2011年7月,13个发展中国家向联合国提交了绿色气候基金操作细则的相关文件,由40 人组成的“过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也向德班大会提交“关于绿色气候基金设计的报告”,提出了“绿色气候基金设立运作要素”,广泛借鉴了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基金方面的经验,包括全球环境基金、适应基金、《蒙特利尔议定书》多边基金和其他基金。大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基金”,确定了“绿色气候基金”是金融机制的操作实体,成立基金董事会以及绿色气候基金管理框架。提出“该基金应制定一个更系统的评估方式,来评估发达国家之间的责任,以便上述国家提供充足的和可预见的,新的和额外的融资资源。”

这份“关于绿色气候基金设计的报告”在尽量做到制定细则,落实责任和义务,但是,目前从文件上看,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来源仍是空白,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资金来源。

在这次大会上,还明确了京都第二履约期从2013年1月1日开始。

三、“绿色气候基金”资金困境与运作模式选择

“绿色气候基金”启动后资金筹集和运作实体是目前最主要的难题。

(一)如何解决长期和快速的巨额筹资

过去的气候环境基金包括政府资金、私人资金、多边筹资以及另类资金来源(如IMF对发达国家提供的SDR特别提款权的配额分配)。如前所述,“绿色气候基金”的资金来源基本是空白,现有一些比较独特的可以解决巨额资金筹集的思路。

第一,利用发达国家在IMF中的特别提款权(SDR)的配额进行融资。把SDR在IMF中得到配额作为绿色气候基金的储备资产,发行绿色债券,结合政府补贴来进行资金融资,这样做不仅保证资产的增值性,持续融资能力也比较强大,有快速支付的好处,而且使得资金的融资难度降低,把负担交给了市场,同样也就提升了发达国家的融资积极性。

第二,区分私人资金和其他来源资金与发达国家的承诺资金。私人资金有量大到位快的特点,对于解决资金的筹集有很大的帮助,公共资金通过杠杆效率使私人投资多倍于最初的公共资金的数额,从而可加速融资的步伐。

但是问题在于,发达国家提出这一设想,则将降低发达国家的履行承诺的义务性,冲淡发达国家提供公共资金的承诺。早在2010年的天津国际气候谈判筹备会议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就已经就私人资金是否属于哥本哈根协议中的“新的和额外的”资金援助的问题进行过激烈的辩论。

(二)绿色气候资金运作实体与监督

《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第11.1条规定融资机制的运作应当委托一个或者多个现存的国际实体进行。哥本哈根协议第10段说:“我们决定,应该建立哥本哈根绿色气候基金,并将该基金作为缔约国大会融资机制的运作实体。”这表明《公约》缔约国大会(COP)融资机制应当是绿色气候基金的范畴与归属。

第一,建立COP机制下或者COP授权成立资金的运作实体。

有的国家和组织提议在UNFCCC的COP机制下,建立一个常设融资委员会以及下属的一个董事会和一个新的基金,而这个新的基金与董事会则是实质上的资金运作实体,而常设融资委员会则对这个运作实体进行监管。这个模式的问题在于,建立这样一个运作实体的可行性到如何?就以往经验来看,目前唯一的COP体制内的全球环境基金(GEF)的运作问题不少,二者是“指导与责任”的关系,COP向GEF提供指导指南,同时对其进行监管,但现行的全球环境基金已经让COP应接不暇,存在一系列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真的应该怀疑这样的COP体制内在建立一个资金运作实体的可行性。

还有一种观点与上述提议相关,COP授权一个由缔约国的充分代表构成的董事会,由缔约国大会COP融资机制创建,使之成为基金的运作实体。建立一系列的基金窗口,并与其他的基金相联系。这个模式的问题就是这个董事会不像GEF那样虽然是在UNFCCC的COP融资机制下建立,却拥有独立性。这个模式完全是自己监管自己。

第二,建立COP体制之外的的资金运作实体。

美国的“三步走”运作模式是在典型的在COP融资体制外立一个运作机制,选择一个现存的基金董事会来进行融资。例如适应基金董事会模式。在通过一个谅解备忘录建立这个基金董事会与COP的联系。

从世界及中国的现实情况看,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与各国、各地区减排的政治意愿不成比例,如何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资金来源及分配、扩资渠道及技术转让以及运作实体等各国分歧较大的关键问题上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中国如何坚持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争取在 “绿色气候基金”运作中争取主动权和话语权将是我们继续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注明:论文受到“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skqy201236)资助

参考文献

[1]宋一平.坎昆气候变化大会:凸显妥协精神[J].中国石化,2011年第1期.

[2]阎正洋.气候政治趋热[J].科学决策,2007年第9期.

[3]李白.“基础四国”与全球气候谈判[J].上海人大月刊,2012年第6期.

[4]孙钰.德班:激烈交锋博弈 艰难达成协议[J].环境保护,2011年第23期.

[5]邵诗洋.德班气候大会的背后[J].环境经济,2012年Z 1期.

[6]唐美丽,成丰绛.非政府组织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研究[J].理论界,2012年第1期.

[7]李宗录,方军.绿色气候基金运作实体创建模式选择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8]邵冰.日本参与国际气候变化合作及其动因[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

[9]于海洋.伞形集团的坎昆失态[J].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48期.

[10]高小升.伞形集团国家在后京都气候谈判中的立场评析[J].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

[11]邱巨龙,曲建升,李燕,曾静静.小岛国联盟在国际气候行动格局中的地位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12年第1期.

篇6

尤勇认为,《计划》是在北京加快建设世界城市,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出台,意在巩固扩大“绿色奥运”成果,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资源环境约束新挑战,全面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促进首都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计划》总体框架分为六部分,最主要内容可概括为“3910”,即构建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和绿色生态三大体系;实施九大工程;完善十项机制。通过《计划》实施,要使北京的绿色生产特征进一步凸显;绿色消费体系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计划》明确提出发展的总体目标,并把总体目标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到2012年:通过构建生产、消费与环境三大体系,实施九大绿色工程,完善十项保障机制,为把北京建设成为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到2020年: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转型升级,绿色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弘扬,宜居生态环境基本形成,将北京初步建设成为生产清洁化、消费友好化、环境优美化、资源高效化的绿色现代化世界城市。

打造三大体系全力建设绿色北京

《计划》提出构建三大体系即:绿色生产体系、绿色消费体系和绿色环境体系。这三个体系各有其丰富内容。

绿色生产体系:振兴发展高端产业。深化实施清洁生产,淘汰退出劣势产业。

振兴发展高端制造业包括四个方面。首先要提升服务业发展品质。《计划》提出,要加快发展生产业;大力发展生活业;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培育低碳服务产业;同时,要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其次,要推动制造业结构升级。要做大做强移动通信等重点领域;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等产业高端环节。第三,加快培育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要重点研发电动汽车等技术和装备,促进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服务能力,培育扶持一批产品和技术综合解决方案提供企业。第四,要重点发展都市绿色农业。积极支持籽种农业等业态;重点发展现代花卉等。农业发展列入《计划》中,不仅使绿色生产内涵更丰富,也使绿色生产体系更完善。深化实施清洁生产。《计划》提出,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从项目建设到产品开发设计、生产经营、销售服务全过程绿色管理体系。要广泛开展清洁生产,包括要完成首批重点污染源企业及其他210家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并试点推进服务业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

淘汰退出劣势产业。继续做好企业搬迁调整工作,调整制定本市限制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加快改造淘汰落后设备工艺等。

绿色消费体系:打造绿色政务,倡导绿色商务,营造绿色生活。

打造绿色政务,包括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推广电子政务、推行绿色办公三个方面。《计划》提出,要研究出台本市政府绿色采购实施细则,优先将自主创新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等。

倡导绿色商务,《计划》鼓励开展绿色营销,搭建绿色物流体系,并覆盖商务过程始终;支持新兴服务业态的发展。

营造绿色生活,在生活方式、消费行为和文化理念方面都注入“绿色”概念。《计划》提出,引导市民选购环保建材、绿色家具、绿色照明、节水器具等产品;鼓励市民选购小排量、低排放汽车等。

绿色环境体系包括三方面工作:完善绿色空间,改善水域环境,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在完善绿色空间上,《计划》提出要培育生态友好型绿色产业,促进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等内容;在改善水域环境上,《计划》提出,加强水源地保护,提升水系服务功能,美化城市水体景观,水成为城市灵魂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要素的思想在《计划》中得到更清晰展现;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上,《计划》提出强化噪声管控,推进室内家居环境污染治理。

实施九大工程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

为切实推动绿色北京建设,有效构筑三大绿色体系,北京要根据三大体系建设要求,突出阶段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项目。通过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承载能力。这九大工程包括: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推广,绿色交通出行,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循环型水资源利用,城乡绿化美化,绿色典范打造工程。

清洁能源利用工程。要推广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计划》提出太阳能集热器利用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建成一批重点示范项目。同时,完善能源输配网络,提高电力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开展智能电网试点,重点推进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远郊新城和有条件的重点镇通燃气。推进能源清洁化利用,基本完成新城集中供热项目建设;启动能效电厂工程。

绿色建筑推广工程。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研究制订并执行高于国家的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为重点,打造一批主题鲜明的绿色建筑典范。深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完成千万平米既有住宅、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完成400栋大型公建用电分项计量和动态监测;完成3000万平米既有建筑供热系统节能改造。重点推进公共机构节能改造。出台政府机构节能指导意见。

绿色交通出行工程。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到2012年总里程达到420公里;实施一批道路微循环工程和交通设施改造项目;增辟公交专用道,完善线网功能结构。积极推广新能源环保汽车,加快充电站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将自行车纳入全市交通规划。逐步完善智能交通体系。

节能环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工程。加快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大力推广节能型中央空调、变频电机等能效技术产品;全面推广节能环保新产品。广泛推广能效等级Ⅱ级以上空调、冰箱等十类产品;继续推广高效照明产品。全市公共机构及居民家庭基本实现绿色照明。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工程。完善废旧资源分类收集体系。加快建设一批生活垃圾处置设施;稳步推进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发展资源回收利用产业;持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定;重点支持废旧家电、园林废弃物等一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完善废物交换信息网络。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程。严格控制锅炉排放污染;加强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适时推动新购机动车尾气排放执行国V标准。逐步建立机动车尾气遥测网络;加大工业废气和扬尘污染治理力度。

循环型水资源利用工程。加强水源保护力度,全面推动全市83条小流域生态清洁治理;持续开展节约用水。提升污水处理水平。扩大再生水利用,推动工业中再生水的利用比例达到30%;推进六环路以内建筑

工地利用再生水、施工降水替代自来水;加快推进再生水配套管网建设。

城乡绿化美化工程。巩固山区绿色生态屏障体系,构筑平原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完善城市绿化生态景观体系。在现有34处郊野公园建设基础上,继续建设一批郊野公园;全面实施11个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启动42个重点镇休闲公园建设。

绿色典范打造工程。要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鼓励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部分高端产业功能区打造成为低碳示范园区。推进市级循环经济试点。建设形成3-5个生态示范园区;推进30-50个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建设。树立宣扬绿色消费典范。

完善十项机制提升政策综合保障能力

为确保“绿色北京”建设顺利开展,《计划》还包括十项保障机制,这十项机制是:组织领导、法规引导、标准准入、价格调控、财税金融、科技支撑、市场服务、评价考核、协调协作以及社会参与机制。

组织领导机制。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绿色北京”建设协调工作,重点解决在实施行动计划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政策,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各区县、各部门将“绿色北京”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细化分解相应建设任务,通过整合和统筹全市资源,形成“绿色北京”建设合力。

法规引导机制。《计划》提出,要修订《北京市城市河湖保护管理条例》、制定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地方立法;严格执行《北京市实施办法》、《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和《北京市绿化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落实《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编制《绿色北京中长期建设规划》;继续研究大气污染防治的系统性规划与阶段性措施;研究出台促进绿色市场、绿色消费、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制订节能减排奖励政策。

标准准入机制。《计划》提出,要研究制订绿色产业准入标准,严格控制产能过剩行业新上项目;研究碳排放指标和计量、交易等相关标准体系;研究制订主要耗能产品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完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审查制度,探索能效评估机制;建立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研究绿色低碳产品认证、监管机制;推动开展节水型产品认证工作;探索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在大型公共建筑、居住小区等领域的试点应用。

价格调控机制。《计划》提出,研究落实促进风力发电、垃圾发电、太阳能发电电价政策;对本市限制或淘汰行业实行高水价和再生水低价利用双向调控;健全热计量收费机制,逐步推行分户计量;逐步建立超定额加价,能源级差价格机制;建立垃圾产生单位排放登记制度,适时调整垃圾收费标准;全面推广脱硫加价政策,研究制定脱硝加价政策;推动实施分时段、分区域的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

财税金融机制。《计划》提出,每年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支持绿色北京建设;研究制定高效节能产品推广使用补贴政策;研究探索农村地区清洁能源使用财政补贴政策;建立北京市绿色产业投资基金;加快推动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国林权交易所等要素市场建设;加大对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金融授信服务支持;积极支持发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集合债券。

科技支撑机制。《计划》提出,充分利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优惠政策,加大对新能源、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对中关村自主创新绿色产品采购力度;对企业承建的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给予配套资金支持;重点建设一批节能减排公共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标准联盟、技术联盟、产业联盟的建设;继续年度节能节水减排新技术新产品推广计划。

市场服务机制。《计划》提出,要研究出台促进节能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引导公共机构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方式进行节能改造;探索节能量和节水量指标交易;研究制定林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林权交易;培育扶持一批节能减排市场服务机构;搭建企业清洁技术交流和能源消耗等信息共享平台。

评价考核机制。《计划》提出,逐步将“绿色北京”建设相关指标纳入现有节能减排考核体系,建立统一考核机制。完善统计制度,加强能源消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指标的科学统计;建立重点污染源动态监测平台;加大相关领域监察执法协调力度。

篇7

(一)总体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推进新的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综合运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手段,开展低碳试验试点,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积极贡献。

(二)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到201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17%。控制非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和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取得成效。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体系、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逐步形成。通过低碳试验试点,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低碳省区和城市,建成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低碳园区和低碳社区,推广一批具有良好减排效果的低碳技术和产品,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二、综合运用多种控制措施

(三)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准入门槛,健全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并落实重点行业“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实施方案和年度计划,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提高到47%和8%左右。

(四)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快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加快节能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能力建设。到2015年,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年下降16%。

(五)积极发展低碳能源。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煤炭清洁利用,鼓励开发利用煤层气和天然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核电,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促进分布式能源系统的推广应用。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达到11.4%。

(六)努力增加碳汇。加快植树造林,继续实施生态建设重点工程,巩固和扩大退耕还林成果,开展碳汇造林项目。深入开展城市绿化,抓好铁路、公路等通道绿化。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和可持续管理,强化现有森林资源保护,改造低产低效林,提高森林生长率和蓄积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十二五”时期,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积极增加农田、草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加强滨海湿地修复恢复,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和海岸带保护,积极探索利用藻类、贝类、珊瑚等海洋生物进行固碳,根据自然条件开展试点项目。在火电、煤化工、水泥和钢铁行业中开展碳捕集试验项目,建设二氧化碳捕集、驱油、封存一体化示范工程。

(七)控制非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继续推广利用电石渣、造纸污泥、脱硫石膏、粉煤灰、矿渣等固体工业废渣和火山灰等非碳酸盐原料生产水泥,加快发展新型低碳水泥,鼓励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沙浆;鼓励采用废钢电炉炼钢—热轧短流程生产工艺;推广有色金属冶炼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减少石灰土窑数量;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减少电石、制冷剂、己二酸、硝酸等行业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通过改良作物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努力控制农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畜牧业和城市废弃物处理和综合利用,控制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积极研发并推广应用控制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排放技术,提高排放控制水平。

(八)加强高排放产品节约与替代。加强需求引导,强化工程技术标准,通过广泛应用高强度、高韧性建筑用钢材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实施水泥、钢铁、石灰、电石等高耗能、高排放产品替代工程。鼓励开发和使用高性能、低成本、低消耗的新型材料替代传统钢材。鼓励使用缓释肥、有机肥等替代传统化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量。选择具有重要推广价值的替代产品或工艺,进行推广示范。

三、开展低碳发展试验试点

(九)扎实推进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各试点地区要编制低碳发展规划,积极探索具有本地区特色的低碳发展模式,率先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加快建立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践行低碳消费理念,成为低碳发展的先导示范区。逐步扩大试点范围,鼓励国家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展低碳试点。各省(区、市)可结合实际,开展低碳试点工作。

(十)开展低碳产业试验园区试点。依托现有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产业园区,建设以低碳、清洁、循环为特征,以低碳能源、物流、建筑为支撑的低碳园区,采用合理用能技术、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优化产业链和生产组织模式,加快改造传统产业,集聚低碳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低碳产业集群。

(十一)开展低碳社区试点。结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城市房地产开发,按照绿色、便捷、节能、低碳的要求,开展低碳社区建设。在社区规划设计、建材选择、供暖供冷供电供热水系统、照明、交通、建筑施工等方面,实现绿色低碳化。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材,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加快建筑节能低碳整装配套技术、低碳建造和施工关键技术及节能低碳建材成套应用技术研发应用,鼓励建立节能低碳、可再生能源利用最大化的社区能源与交通保障系统,积极利用地热地温、工业余热,积极探索土地节约利用、水资源和本地资源综合利用的方式,推进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开展低碳家庭创建活动,制定节电节水、垃圾分类等低碳行为规范,引导社区居民普遍接受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二)开展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试点。针对商场、宾馆、餐饮机构、旅游景区等商业设施,通过改进营销理念和模式,加强节能、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和产品应用,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加强运营管理,加强对顾客消费行为引导,显著减少试点商业机构二氧化碳排放。研究产品“碳足迹”计算方法,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制定低碳产品认证和标识管理办法,开展相应试点,引导低碳消费。

(十三)加大对试验试点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试验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和指导,建立部门协作机制,研究制定支持试点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产业等方面的配套政策,形成支持试验试点的整体合力。研究提出低碳城市、园区、社区和商业等试点建设规范和评价标准。加快出台试验试点评价考核办法,对试验试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跟踪评估。开展试验试点经验交流,推进相关国际合作。

四、加快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十四)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制度。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政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统计体系。根据温室气体排放统计需要,扩大能源统计调查范围,细化能源统计分类标准。重点排放单位要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费的台账记录。

(十五)加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制定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指南,规范清单编制方法和数据来源。研究制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系统。定期编制国家和省级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的指导,做好年度核算工作。加强温室气体计量工作,做好排放因子测算和数据质量监测,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和核算工作体系,加强能力建设,建立负责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的专职工作队伍和基础统计队伍。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

五、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十六)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制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确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的基本管理框架、交易流程和监管办法,建立交易登记注册系统和信息制度,开展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十七)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根据形势发展并结合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要求,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制定相应法规和管理办法,研究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方案,逐步形成区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十八)加强碳排放交易支撑体系建设。制定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总体方案。研究制定减排量核算方法,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和认证规则。加强碳排放交易机构和第三方核查认证机构资质审核,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加强监督管理和能力建设。在试点地区建立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交易平台和监管核证制度。充实管理机构,培养专业人才。逐步建立统一的登记注册和监督管理系统。

六、大力推动全社会低碳行动

(十九)发挥公共机构示范作用。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等公共机构要率先垂范,加快设施低碳化改造,推进低碳理念进机关、校园、场馆和军营。逐步建立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制度,将低碳认证产品列入政府采购清单,完善强制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逐步提高低碳产品比重。

(二十)推动行业开展减碳行动。钢铁、建材、电力、煤炭、石油、化工、有色、纺织、食品、造纸、交通、铁路、建筑等行业要制定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案,按照先进企业的排放标准对重点企业要提出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研究确定重点行业单位产品(服务量)温室气体排放标准。选择重点企业试行“碳披露”和“碳盘查”,开展“低碳标兵活动”。

(二十一)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利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全方位、多层次加强宣传引导,研究设立“全国低碳日”,大力倡导绿色低碳、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宣传低碳生活典型,弘扬以低碳为荣的社会新风尚,树立绿色低碳的价值观、生活观和消费观,使低碳理念广泛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七、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二十二)加强履约工作。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要求,及时编制和提交国家履约信息通报,继续推动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实施。广泛宣传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行动与成效。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全面、有效、持续实施。

(二十三)强化务实合作。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对话,积极开展多渠道项目合作。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积极引进并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学习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积极支持小岛屿国家、最不发达国家和非洲国家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开展低碳项目合作。

八、强化科技与人才支撑

(二十四)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研究。统筹技术研发和项目建设,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重点发展经济适用的低碳建材、低碳交通、绿色照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低碳技术;开发高性价比太阳能光伏电池技术、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大功率风能发电、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地热发电、海洋能发电、智能及绿色电网、新能源汽车和储电技术等关键低碳技术;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新技术。推进低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编制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实施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完善低碳技术成果转化机制,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建立低碳技术孵化器、中介服务机构。

(二十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教育培训,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完善相关学科体系。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学普及,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和科技研发队伍、战略与政策专家队伍、国际谈判专业队伍和低碳发展市场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九、保障工作落实

(二十六)加强组织领导和评价考核。各省(区、市)要将大幅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完成本地区目标任务。要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各地区(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按照相关专项规划和工作方案,切实抓好落实。各省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对本地区、本部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负总责。加强对各省(区、市)“十二五”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估、考核。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行问责和奖惩。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篇8

一、成立镇“绿满沮漳”行动领导小组

组长: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第一副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

成员:

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实行包块负责制。具体为:道路绿化由同志牵头,其中县道、乡道由同志负责组织实施。村庄绿化由同志牵头,由同志及相关村、社区负责人负责实施。村道、宜林地、沟渠、农户绿化由同志牵头,同志负责实施。

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同志兼任。同时设立综合、宣传、督办三个工作小组,综合组由同志负责;宣传组由同志负责;督办组由同志负责。

二、突出工作重点,落实绿化任务

(一)工作重点

1、通道绿化美化。镇、村主要干线公路两侧和宜林地为主,营造多树种、多色彩的生态景观林带,提升通道绿化质量和水平。

2、集镇绿化美化。结合集镇规划,开展绿化美化。集镇企业单位、居民要以生态优先,创建集镇绿化美化特色和亮点,提档升级。

3、乡村绿化美化。巩固“森林乡镇”成果,围绕开展“绿色示范村”“森林小家”创建活动,建立长效机制,推进乡村绿化美化。

4、绿色产业富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花卉苗木特色产业、森林旅游业等产业,提高林地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

(二)落实任务

全镇“绿满沮漳”绿化面积8330亩,主要包括通道绿化、集镇街道绿化、村庄绿化和宜林地造林。全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用两年的时间完成绿满沮漳绿化美化工作任务。

1、2015年完成绿化面积6830亩。一是通道绿化3条,22.5公里,面积336亩,其中烟远路、新老皂当路19公里,面积286亩;村级道路1条3.5公里,面积50亩。二是集镇道路绿化4公里,面积79亩。三是村庄绿化4994亩。四是宜林地造林1500亩。

2、2016年完成宜林地造林绿化面积1500亩。

三、强化工作措施、确保绿化效果

(一)广泛宣传发动。

1、召开会议宣传。组织召开全镇干部大会,学习贯彻落实省、市、镇关于推进“绿满荆楚”“绿满沮漳”文件精神,把思想认识提高到省、市、镇文件精神上来,做到带头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实推进“绿满沮漳”行动。同时,各村(居)要组织召开村(居)民会议,宣传文件精神,宣讲行动意义,广泛动员、提高认识。

2、运用标语宣传。在烟远路沿线设立20个宣传牌,各村(居)、镇直各单位要通过标语、横幅、电子显示屏等方式宣传“绿满沮漳”行动,大力营造全民参与“绿满沮漳”行动良好氛围。

3、印发资料宣传。镇对于“绿满沮漳”行动工作意义、工作目标、技术措施、管理责任印发资料发放到村组户,以指导“绿满沮漳”行动有序推进。

4、树立典型宣传。要大力宣传“绿满沮漳”行动快、措施力、效果好的典型单位和个人。树立标杆,总结经验,推动进程。

(二)层层落实责任。

1、镇领导小组责任。负责全镇“绿满沮漳”行动的规划、技术、服务、指导及协调等具体工作,做到绿化美化项目到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协调服务到位。

2、村工作责任。村党支部书记是“绿满沮漳”行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镇、村绿化美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实行村干部包组、绿化项目实施到人、管理责任到人。

3、社区工作责任。社区党支部书记是集镇绿化美化的责任人。负责集镇范围内街道、单位、企业、居民户的绿化美化工作。所有管理单位、居民户要服从集镇绿化美化整体规划并落实管理责任。

4、单位(企业)责任。要按照全镇绿化美化规划要求,完成本单位企业绿化美化任务,不得各行其是,要落实专人负责抓好“绿满沮漳”行动。林业部门要负责苗木组织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落实专项资金;派出所、农业、水利、国土和交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服务。

(三)扎扎实实推进

1、科学统筹规划。各工作小组要深入到村组户,调查了解,摸准实情,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坚持适地适树、生态优先的原则,提高造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2、扎实组织造林。各村、单位要抓住有利时机、动员组织,全民植树。在每年3月植树节期间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当年绿化任务务必在4月底前完成。同时,要建立造管结合机制,做到林有主,管有责。加强现有林管护,搞好封山育林、造林抚育、病虫防治、林政管理等工作,确保造林一片,成活一片,受益一片。

篇9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以保障市民健康为出发点,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基础完善与科学治理相促进、区域合作与属地管理相协调、污染物总量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相同步,建立健全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新机制,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深入开展工业废气、燃煤污染、机动车尾气、城市扬尘等各类污染物的综合治理,严厉整治环境违法、违规行为,着力解决灰霾、臭氧等突出大气环境问题,持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切实提高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为把建成经济发达、生态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江南名城而努力。

二、行动目标

经过4年努力,到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气控制在较低水平,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20%左右,降尘强度比2013年下降15%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大气污染源头防治

1.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相关产业政策和落后产能淘汰政策,提前完成水泥行业“十二五”淘汰任务。结合本市实际,制定范围更广、标准更高的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完善淘汰落后产能公告制度和目标责任制,建立提前淘汰落后产能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快生产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大力淘汰热电、印染、化工、货架等行业的落后和低端产能。对未按期完成淘汰任务的板块,严格控制大气污染重点行业的投资项目,暂停对该地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办理审批、核准和备案手续;对未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吊销排污许可证、生产许可证等。对布局分散、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制定综合整改方案,实施分类治理。到2016年,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不达标企业超过200家。(责任部门: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各板块。列第一位的为牵头部门,其他有关部门或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2.压缩过剩产能。建立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过剩产能退出的机制,制定财税、土地、金融等扶持政策,支持鼓励产能过剩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发挥优强企业对行业发展的主导作用,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跨行业企业兼并重组,推动压缩过剩产能。认真清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在建项目,对未批先建、边批边建、越权核准的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停止建设。各镇、各板块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完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坚决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责任部门:经信委、发改委、环保局、财政局、国土局、各板块)

3.严控“两高”行业新增产能。严格执行上级制定的“两高”产业准入目录和产能总量控制政策措施,坚决遏制“两高”行业扩张产能,全市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钢铁、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市各相关部门不得核准、备案新增产能的“两高”项目。(责任部门: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

4.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重点行业准入条件,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对新建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的项目,实行现役源2倍削减量替代。要按照国家规定要求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和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新增供电、供水。(责任部门:经信委、环保局、国土局、安监局、住建局、金融办、供电公司、各板块)

(二)强化工业污染治理,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5.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严格执行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要求,对火电、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定期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完成重点行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不少于580厂次,推进各类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行业、企业开展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高费方案的实施率。开展重点企业清洁生产绩效审计,全面评估企业清洁生产改造的效益及清洁生产水平。到2017年,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大力推广缓释肥料、有机无机复合肥等新品种,引导农民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和施用过程中气态氨的排放。(责任部门:环保局、经信委、农委)

6.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循环化改造。以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载体,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到2017年,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责任部门:环保局、商务局、科技局、发改委、财政局、相关板块)

7.积极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开展化工园区及挥发性有机物重点排放行业污染调查工作,2014年底前完成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源清单编制工作。按照国家、省规定时间和排放限制标准要求,积极推广应用“泄漏检测与修复”等先进技术,加强化工、医药、印染、表面涂装、涂料生产等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完成重点化工园区(集中区)和重点企业废气排放源整治工作。开展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工作,加强汽车维修、露天喷涂污染控制,推广绿色汽修技术,使用节能环保型烤漆房,配备漆雾净化装置和有害挥发性气体净化装置,有效过滤漆雾和有害挥发物。开展化工园区和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提高大气污染预防预警能力。(责任部门:环保局、交通局、经信委、质监局、相关板块)

(三)控制煤炭消费总量,着力优化能源结构

8.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根据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计划,制定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和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将煤炭消费控制目标分解至各板块及重点行业企业。到2017年全市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75%以下,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严格控制电力行业煤炭消费新增量,重点削减非电行业煤炭消费总量。除热电联产外,禁止审批新建燃煤发电项目,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耗煤项目实行煤炭减量替代。(责任部门:发改委、经信委、环保局、相关板块。)

9.大力提高清洁能源保障水平。将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保障纳入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方案,制定清洁能源发展、利用激励政策。着力推进液化天然气(LNG)储罐场(站)项目、加气站项目建设,完善天然气输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增加天然气供应能力。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项目,积极推进光伏发电项目、资源综合利用余热发电项目建设。禁止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使用。到2017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力争达到10%,光伏、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电规模装机总量达到10万千瓦,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总能源比重。(责任部门: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交通局)

10.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014年底前,根据全省节能改造推进计划制订本市计划。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低于本地区平均水平,用能设备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大力实施现有用能大户节能改造,重点抓好火电、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以及年耗能3000吨标准煤以上用能单位节能工作。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落实相关财税优惠政策。到2017年,实现改造节能超过100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3年降低10%左右。(责任部门:经信委、发改委、质监局、相关板块)

11.积极推广绿色建筑。2014年,根据全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出台《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并贯彻落实。学校、医院等政府性投资的公益性建筑、政府机关办公建筑、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在审批项目时明确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保障性住房率先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积极引导商业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绿色住宅小区;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热能,大力推广地源热泵、污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2014年新增40万平方米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到2015年,全市项目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米,全市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按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到2020年,全市50%的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责任部门:住建局、发改委、质监局、规划局、土地储备中心)

12.优化集中供热布局。落实《市热电联产规划》,除上大压小外,全市不再新建燃煤热电厂,对现有燃煤热电企业进行布局优化调整,加快小热电企业的整合淘汰,到2017年,全市整合淘汰3-5家热电企业。与此同时,加快推进集中供热管网建设,推进发电厂30万机组集中供热改造,逐步扩大供热范围,提高供热能力。(责任部门:发改委、环保局、相关板块)

13.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制定全市燃煤锅炉大气污染整治工作方案,严格落实市政府划定的“禁燃区”建设要求,“禁燃区”内已建成的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各类设施于2014年底前予以拆除或改用清洁能源;全市单台容量≤10t/h或额定功率≤7MW的燃煤锅炉于2016年底前全部完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热电联产机组替代或淘汰。全市城市建成区、集镇区、生态红线区、禁燃区以及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禁止新建燃煤锅炉;镇级以上工业园区禁止新建单台容量<20t/h或额定功率<14MW的燃煤锅炉;其他地区禁止新建单台容量≤10t/h或额定功率≤7MW的燃煤锅炉。(责任部门:环保局、发改委、经信委、住建局、质监局、财政局、相关板块)

14.提升燃煤设施污染治理水平。到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市电力钢铁行业烟气治理工作,完成10蒸吨/小时以上燃煤锅炉烟气治理设施提标改造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确保按期达到国家、省特别排放限值标准。(责任部门:环保局、财政局、相关板块)

(四)积极发展绿色交通,强化机动车污染控制

15.加强城市公共交通设施建设。积极推行以城市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为主的城市交通模式。强化公交优先战略,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实现市镇村公交全覆盖,加快城市公交专用道、客运枢纽和换乘体系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提高公交吸引力和出行分担率。加强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网络。加大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力度,推广智能交通管理,推进绿波示范道路建设和城市交通微循环改造,提高道路通畅率。2015年6月30日前,出台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实施方案。到2017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责任部门:交通局、发改委、公安局、住建局、城管局)

16.科学规划机动车发展。科学制定机动车发展规划,通过提供通勤班车、校车服务,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等措施,鼓励绿色出行,合理增加机动车使用成本,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责任部门:发改委、公安局、交通局)

17.加快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制定出台《市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补助办法》,扩大黄标车限行范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依法查处等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市老旧机动车提前淘汰激励机制。2015年底前,淘汰2000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微、轻型客车和中、重型汽油车,淘汰2005年底前注册营运的黄标车,以及2007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中、重型柴油车。到2017年,再淘汰一批老旧机动车。(责任部门:公安局、环保局、财政局、商务局、交通局)

18.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制定示范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措施,在出租、公交、环卫等公共服务领域和政府机关率先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大力推进公交车、出租车“油改气”或“油改电”,加快加气站等清洁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满足清洁能源汽车发展需求,到2017年,全市推广使用1500辆以上新能源汽车,城乡公交和出租车清洁能源化比例达到80%以上。(责任部门:发改委、交通局、财政局)

19.提升燃油品质。按照市油品升级时间表,供应符合标准的汽、柴油,定期开展储油库、加油站油品质量监督检查,禁止不符合标准的油品进入市场,2014年底前,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改造工作。(责任部门:发改委、质监局、商务局、环保局、工商局)

20.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对新登记注册和外地转入的汽、柴油车全面执行国Ⅳ排放标准,对不符合车辆不予注册登记。加强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完善机动车检测监控平台建设,机动车年审排气同步检测率达到100%,机动车排气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公安部门不予办理签章手续,环保部门不予核发环保检验合格标志,逐步将摩托车和低速汽车纳入环保定期检验范围,推广使用环保电子卡,实现环保标志电子化、智能化管理。加强在用车排气监管,2016年底前,建成机动车环保标志电子智能监控网络和机动车排气遥感检测系统,提高监管效率。开展柴油车车用尿素供应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中、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责任部门:环保局、公安局、财政局)

21.开展船舶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大力推进绿色港口建设,积极实施杂货码头移动式装卸机械“油改气”或“油改电”以及港区水平运输车辆(集卡)的“油改气”技术改造,到2017年,杂货码头装卸设备“油改电(气)”比例达90%以上;实施港口LNG加气站建设,为港作船舶、港作车辆及其它流动机械使用LNG清洁能源创造条件;推广低碳绿色照明工程,鼓励港口码头运用LED节能灯具,并采用分段、分时控制照明亮度、调整功率、无功补偿、高精度稳压等方式降低电能消耗、延长灯具使用寿命;大力推进内河船舶“油改气”,加快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淘汰一批非标船型和老旧船。(责任部门:港口局、交通局)

(五)规范建设行业管理,有效提升扬尘污染防治水平

22.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探索建设城区扬尘污染控制区,推进绿色文明工地创建。落实《市建筑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细则》,严格按标准设置工地围栏,施工场地100%实现围栏作业;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构件按平面布置分类分规格存放,易产生扬尘的物料堆放在工地的,应设置围档并覆盖,定期洒水;的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采取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运输车辆应当在除泥、冲洗干净后,方可驶出施工工地;大力推广预拌砂浆,全市行政区范围内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全面使用预拌砂浆。(责任部门:住建局、发改委)

23.强化对拆除工程现场的扬尘控制。城镇建成区、生态红线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内的拆除工程全面杜绝野蛮施工,做到洒水压尘后方可施工,气象预报风速达到5级以上或者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以上预警时,应当停止拆除工程。(责任部门:住建局、国土局、相关板块)

24.加强渣土车辆管理。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置和工程运输车辆管理的意见》,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和运输企业准入管理,全面完成渣土运输车辆密闭化改造及动态监管平台终端安装和系统建设,完成城区建筑渣土固定储运场和终端处置场建设。(责任部门: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局、财政局)

25.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推行高效清洁的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方式,扩大“吸、扫、冲、收”组合式道路保洁设备比重,提高机械化清扫率,到2015年,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90%以上。规范道路机扫操作规程,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对重点地区、主要道路进行冲洗作业,切实降低道路尘负荷。(责任部门:城管局、财政局)

26.实施堆场扬尘综合治理。强化工业企业煤堆、物料堆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的管理,加强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及物料堆场扬尘防治,使用仓库、储罐、防风抑尘墙、防风网、挡风屏和整体覆盖等封闭或半封闭性措施,避免工业企业煤堆和物料堆的作业起尘和风蚀起尘。积极推进粉煤灰、炉渣的综合利用,减少堆放量。(责任部门:环保局、交通局、港口局、发改委、相关板块)

27.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加强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城市绿廊、城市湿地及城郊大环境绿地建设,构建城郊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体系,2014年,市区建成区绿地率达41.95%、绿化覆盖率达45.2%,到2017年绿化覆盖率达46.01%。(责任部门:绿委办)

(六)全面控制城乡污染,开展多污染物协同处理。

28.优化城市空间格局。严守生态红线,科学编制并严格实施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强化城市空间管制和绿地控制要求,规范各类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城、新区设立和布局,禁止随意调整和修改城市规划,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责任部门:规划局、住建局、环保局)

29.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控制。落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2-2030》,制定餐饮服务业布局规划,开展餐饮业布局调整工作,严格新建餐饮服务场所的审批,非商用建筑内禁止建设排放油烟的餐饮经营项目,严禁在居民住宅楼内开设餐饮服务场所。督促餐饮经营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营业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或者就餐座位在250座以上的餐饮单位,应当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施。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加强对露天烧烤的治理,对有门面的烧烤店一律不得在路面烧烤,对无门面的设立集中区。强化对污染严重、群众反映强烈的餐饮单位的环境整治,坚决取缔无证(照)经营的餐饮单位。(责任部门:商务局、规划局、环保局、食药监局、工商局、城管局、相关板块)

30.强化生物质禁烧和综合利用。禁止农作物秸秆、城市清扫废物、园林废物、建筑废木材、锯末等生物质的露天焚烧。贯彻《关于深入推进秸秆禁烧综合利用禁止露天焚烧的实施意见(2013-2015)》,加大秸杆禁烧巡查督查和考核力度,落实禁烧工作责任,实行全行政区域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编制秸杆综合利用规划,积极培育秸秆综合利用示范点,建立完善秸秆收集储运体系,到2015年底,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责任部门:农委、环保局、发改委、城管局、财政局、相关板块)

31.开展有机溶剂产品全过程监管。严格执行国家涂料、胶粘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积极推广使用无污染或低挥发性的水性涂料、环保型溶剂等,逐步减少高挥发性油性涂料、有机溶剂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责任部门:质监局、经信委、商务局、环保局)

(七)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32.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基础研究。开展大气污染源专项调查,2014年底前建立我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并逐步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长效管理机制,动态更新排放清单;加强灰霾、臭氧的来源解析、迁移规律等研究,找准影响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根本原因,增强大气污染治理的针对性。(责任部门:环保局、相关板块)

33.建立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完善区域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对全市空气质量监测站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完善超级站建设,提升各子站的监测能力,形成以超级站为中心、若干子站为补充的监测网络,及时真实监测和反映全市空气质量状况。完善环保、气象等部门重污染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会商研判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互换监测分析资料,到2015年形成预测预报能力并建成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责任部门:环保局、气象局)

34.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保障。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2014年完成《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编制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依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引导公众做好健康防护,并采取工业污染源限排限产、建筑工地停止施工、机动车限行、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加强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理等应急控制措施,将大气环境污染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责任部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

35.实行环境信息公开。开发“天气”手机APP应用软件,利用媒体、网络、手机软件等渠道及时空气质量状况。建立重点排污企业环境信息强制公开制度,公开企业自行监测的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企业污染治理、环境管理等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责任部门:环保局、气象局、相关板块)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每年签订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定期对大气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开展年度考核,通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责任部门: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

2.强化政策引导。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制订和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政策措施。扩大排污费征收范围,适时开征工业粉尘、工地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建立以排污许可证管理为核心的监管模式。完善排污权交易等相关规定,2016年,在电力、钢铁、水泥、石化等行业全面实施《二氧化硫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试行办法》。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对涉及民生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燃煤锅炉整治、黄标车和老旧车辆淘汰、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等项目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对重点行业清洁生产示范工程给予引导性资金支持。(责任部门:环保局、财政局、发改委、经信委、公安局、国土局)

篇10

这是一个探讨未来企业发展方向的倡议,也是一个着力于解决当下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倡议,四个新的议题,将从崭新的角度,更具有创新性与接地气的行动框架,吸引更多追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企业的广泛参与和深度思考。

“积极老龄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机会的过程。积极老龄化的观点是以联合国提出的“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为理论基础而概括出来的一个政策理论。

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欧洲早已将老龄化作为企业经营中重要机遇与挑战来考量。欧洲企业社会责任协会(CSR Europe)于2010年发起“企业2020”倡议之初,就将携手企业、政府等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作为倡议的重要课题。老龄员工带来的代际沟通问题、员工培养问题等等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共同探讨的方向。而由老年人带来的金融、地产、社会服务产业等银发经济,也成为了欧洲经济振兴的重要方向。

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之时,中国却远远没有做好准备。专家指出,中国老年人面对三大困难,一是半数老年人基本生活缺乏社会保障;二是整个社会的养老服务业滞后,急速的城市化没有为老年人留下多少社区活动空间;三是长期护理的设施缺乏,长期照料机构和护理人员严重缺乏。这一切与积极的老龄化相去甚远。2014年3月,民政部、中国保监会、全国老龄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重视养老机构责任保险公益性,引导保险公司重视社会效益。不仅是保险业,2011年国务院《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就明确规划了医疗卫生保健,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开发,老年旅游服务等领域发展方向,并要求行业协会组织等支持老龄产业的健康发展。

本刊拟将与更具有老龄化社会应对经验的CSR Europe携手发起这一议题,将为企业参与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把握这一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带来具有可参考性的操作方案与实践经验。

“可持续包装”

包装行业是随着互联网经济以及日消、物流行业等兴起而繁荣起来的一个特殊行业,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却在不经意之间已经成为了环保的一大难题。2014年5月14日召开的北京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新闻通报会上消息指出,北京正在研究制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污费征收办法,本次北京计划增收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主要针对排放量较大、减排对空气质量改善影响较明显以及征收后对民生影响不大的工业行业,而包装印刷就成为了其中之一。在此背景下,更可持续的包装无疑将降低包装行业的经营成本与政策风险。

可持续的包装是什么?将涉及哪些行业领域?哪些企业将能够参与这一议题?在本刊上期封面文章《“绿派”戴尔》中的戴尔模式可以作为参考之一。这家ICT企业通过联合供应链企业,将秸秆、蘑菇、竹子等等化作包装材料,最大程度降低由于包装产生的环境影响,探索可持续包装的路径。

可以想见,包装物的生命周期,涉及到的产业链很长,能够从化工或农业、林业延伸到轻化加工、日用消费品或ICT、物流行业、社会服务业、回收处理行业等等,其中的每个企业都将或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到这个社会议题中,成为息息相关的共同体,如何联接起来,创新性地开发可持续解决方案与商业模式,将提升它们的可持续竞争力,并开启一片新的市场领地。

“绿色制造”

2012年4月1日,科技部印发《关于印发绿色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并对“绿色制造”进行了解读:绿色制造是一种在保证产品的功能、质量、成本的前提下,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对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并使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作为制造业大国,我国长期以来由于制造业领域的问题引发的环境问题与资源挑战已经不容小觑。我国制造业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有限的资源已难以支撑传统工业粗放型增长方式,这要求装备制造业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技术性贸易壁垒从早期的安全、标准、性能等方面延伸到资源和能源节约、再生利用、保护环境等领域,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此外,由于全球绿色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提高生产能效,同时显著减少排放、提高资源利用率,绿色消费将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代消费浪潮。

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生产模式,绿色制造无疑将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并助力我国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迈向制造业强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