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的原则

篇1

关键词:软装设计;原则;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软装是相对于硬装而言的,软装是在居室完成装修之后进行的利用可更换,可更新的家具、灯具和饰品等进行的二次装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位业主或室内设计师都设法提高室内舒适度而努力。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室内软装设计原则及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如下分析。

1.软装概述

软装就是软装饰、后期配饰、家居店面陈列设计,是主要针对家庭空间、商业空间、样板间的家具、画、陶瓷、花艺、布艺、灯饰等的装饰设计以及家具、家居饰品卖场的陈列设计,通过饰品、艺术品的陈列设计赋予空间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软装可以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1]。

2.阻碍软装设计的因素

2.1消费者的审美观念

物质生活高度发展,人民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软装可以根据居室空间的大小形状、主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各自的经济情况,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不同的软装设计风格对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修养素质的人群有不同的追求。从消费者的审美观念上看,很多消费者没有达到程度的阶段,很多消费者都是在被动的接受设计室观念或者跟随他人的设计风格。

2.2行业处于初级阶段

软装设计还是一个新兴行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软装行业在生产、设计、流通、消费者引导等方面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市场上的软装设计过于生硬,有些作品基本上是模仿国外的设计,没有创新。没有出现大型的软装市场。

2.3缺乏专业的软装设计师

目前我国在软装行业缺乏专业的软装设计师,很多设计师都没有专业的设计教育经历,也没有学习过软装方面的专业知识,不同的审美观念和诉求使得对软装设计从业人员要求有更高的综合素质,使得软装设计水平良莠不齐,设计的作品也很难到达审美境界。

2.4地区和民族文化影响

地域文化与当地历史、民风、民俗、地域紧密联系,对内共性、对外个性,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地区由于经济和人文环境不同,存在很多落后或封建因素,对我们的软装设计造成影响,以致于造成软装行业滞呆不前,难以突破,没有生机。

3软装设计基本原则

软装设计和布置应以一些基本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下面是软件设计的基本原则。

3.1回归自然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向往天然的材料和自然的生活方式,软装设计中要创造田园的舒适气氛,运用自然色彩和天然材料,采用许多民间艺术手法和风格。在此基础上设计师不断在“回归自然”上下功夫,创造新的肌理效果,运用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

3.2融入现代化气息

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高科技产品也日益走到了寻常人家,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在软装设计过程中,要通过现代声、光、色技术打造出现代感极强的空间环境,软装中智能化的出现,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情趣,让人们的生活充满现代信息技术的气息。

3.3提高整体艺术化水平

人类社会物质文化不断丰富发展,人们开始更多的追求精神享受,力求从“物的堆积”中解脱出来,走出原有的条条框框,逐渐向着整体艺术美感,空间层次感靠拢,软装设计对居室的空间、形体、色彩、虚实关系及功能组合关系把握起来,为人们营造更充分的艺术化的境界。

3.4突出个性

工业化生活给社会留下的是千家一面的境况,人们的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开始想要打造属于自己个性化空间,一种设计手法是把自然引进室内,形成自然的美好环境。另一种设计手法是打破水泥方盒子,运用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来打破水平垂直线求得变化。还可以利用图画、色彩、图案,利用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来打破千人一面的冷漠感,通过精心设计,给每个家庭居室以个性化的特性,从整体上综合策划装饰装修设计方案,体现出主人的个性品位。

3.4民族化区域发展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共存的统一体,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在多样性文化不断碰撞和交融中发展的,多源汇聚的过程和多元一体的结构,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软装设计关注传统的、特色的东西,让室内陈设的民族化趋势强了起来。将不同民族和不同区域的风格运用到软装设计中来,提高我们的民族化设计风格,同时也起到团结民族凝聚力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2]。

4.促进软装设计行业发展

4.1积极引导消费

国内软装设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整体水平得到了整体的提升,家具产品的销售业推动了人民对家居软装的设计要求,从销售产品本身上升到了文化、品位、生活方式的引导消费,从而带动了消费群体消费习惯的根本改变,以消费文化和生活方式带动整体消费。例如红木家居成为室内中式或中式古典装修的一个重要的装饰元素,能够体现出屋主人的文化古典气息。大型的软装行业市场的建立也促进软装设计发展,所以积极引导消费,对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促使软装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2成立软装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企业之间,商品生产业与经营者之间,并为其服务、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成立软装行业协会旨在构建软装饰行业规范体系,提升软装行业的社会认知度和公信度,推动软装饰行业的健康发展。中国软装饰协会强调务实,强调服务,以行业发展方向为代表、以企业需求为代表。加强软装行业间的相互交流,提高软装设计的宣传力度,举办软装设计大赛和研讨会,都有利于打开软装行业的市场,提高软装设计的整体实力。

4.3培养高素质的软装设计人才。

目前,商业空间的装修已非常重视软装饰设计的作用,这种趋势得到了客户充分认可,为软装行业的发展赢得了新的契机。软装行业市场空间巨大,但是专业的软装设计人才素质良莠不齐,目前软装设计方面的从业人员基本都是在实践中学习,人才的发展已远落后于行业发展需求,专业人员极其缺乏。只有加强软装设计方面的培训,提高设计人员的基本业务素质,赋予室内空间生机与精神价值的重要元素,提高软装设计行业的整体水平。

4.4加强同国外的交流发展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都通过旅游、交流、等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渗透,室内软装设计过程中要努力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的文化创造性的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设计经验,为中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发展建立渠道,为中国走向世界铺平道路。同时也有利于软装行业的有序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

5.结语

综上所述,软装设计是一个新型行业,我们的发展空间还十分巨大,同时软装设计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缺陷,在软装设计过程中力求做大自然和现代化的完美结合,突出主人的个性化特色特色、民族化特色和整体艺术水平。不断提高软装设计人员的素质,加强同国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加强行业协会的构建,积极引导消费,提升我们的软装设计能力和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宏伟.室内软装设计的原则及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1,09:84.

篇2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提出“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生态文明共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所谓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区域发展过程中以合理、公平、持续、和谐为基本价值理念,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赢为基本方式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性生态文明共享与实现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利益统合的综合体系。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是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不断变换交流的过程,不可能囿于小地方的封闭环境中。假定某地方经济局限于一个封闭的系统,缺乏域际交流,其经济增长的同时必然是自然资本的减少,最后造成自然生态系统空间和功能的衰退,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因此,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就是强调域际之间共建、共生、共享、共赢,形成合理良性的物质变换循环系统。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目的是控制区域社会经济扩张趋于合理化,其实质是区域内外伦理关系的调节。

具体而言,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主要有如下几个基本模式:一是局部和全局共享。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不同区域系统的开放性共同构成了全局大系统,而区域与全局之间总是存在利益的交织。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与全局利益之间作出正确取舍,树立“大河无水小河干”的伦理价值理念,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发展伦理要求。二是发达和后发共享。发达与后发共享实质上就是利益的均衡,反映的是伦理正义的问题。在不同区域或者同一区域的不同地区,由于资源储备、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效率等不同,区域生态文明的效益常常会发生分化。因此,一方面,发达地区对后发地区应该承担生态、产业、技术等方面对后发地区的扶助责任;另一方面,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应大力激发生态资源活力,引进高级资源要素与本地优势要素结合,高起点布局产业,更好地把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三是代内和代际共享。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代内共享,既不能损害他人、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发展,又必须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另一方面,区域生态文明还必须考虑代际共享,形成良性的发展伦理关系。因此,我们既要关注“横截面”的人际关系即代内伦理关系,又不能忽略“历时性”的人际关系即代际伦理关系,即既要关注代内平等,更要关注代际公平。四是国内和国际共享。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区域生态文明显然已经突破某一地区或某一国的地理空间,而成为共同的责任与事业。因此,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伦理,在经济、社会、生态的三维互动中达成价值共契,是实现生态资源配置和文明成果共享的“纳什均衡”与“帕累托最优”叠加的基本保证。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不仅是实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经济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破解后发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两难困境的关键;还是建立绿色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多元化的生态经济模式的有力支撑;更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向国家发展战略转型和升级的重要保障。#p#分页标题#e#

三、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应该遵循的伦理原则

发展伦理以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一个责任共担、风险共存、成果共享的过程,也是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

一是人本原则。人本原则就是要以人为中心,以增进人之幸福、满足人之需要为“本”。人本原则强调要以人的发展统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将人的发展置于价值的优先性地位———那种只顾整体经济效益而忽略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的经济政策注定没有前途;人本原则要求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与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优化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人本原则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所有人共享,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包容性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包容性原则强调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增长,而是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改善协调同步,并且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010年在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包容性增长”,并认为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为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指示了发展路向。包容性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新时期,注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包容性,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倡导区域经济包容性增长,最重要的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即“在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原本相对零散的区域经济系统,根据各自特点和优势,相互配合协调,有机耦合成系统整体”[3],协调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三是公平合理原则。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利益问题。因此,协调局部与全局,实现公平正义与合理有度,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发展伦理要求。所谓公平正义,一方面要关注代内平等,共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优化的“共时性”发展及其成果。另一方面,要关注代际公平,共享生态文明发展机会,在“历时性”发展中实现生态文明的承上启下。所谓合理之“理”即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使生态资源使用和开发合理有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实现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公平合理,必须放弃传统的GDP情结,实现科学发展;政府应该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反对消费主义,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不被过度使用和浪费;要倡导资源节约,推动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有限资源在不同代际间的合理分配与补偿机制。

四是适度原则。适度是指事物保持其质和量的限度,在生态文明共享实践中坚持使事物的变化保持在适当的量范围内,既要防止“过”,又要防止“不及”。一方面,在“共享”之下要防止因为个人利益最大化追求而对区域生态资源大肆使用、过度开发,酿成“公共地悲剧”;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多个权利主体的存在,使得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得不到充分实现,造成生态资源的使用不足、开发效率低下和资源浪费,酿成“反公共地悲剧”①。五是互利共生原则。互利共生就是要确保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相关组织机构、社区、居民、企业等获得相关利益。区域作为一个空间系统,其经济、社会、资源、生态、环境等要素是实现区域内自然物质向社会物质变换的共生变量。显然,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个封闭系统,区域之间的要素不断实现流动,某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常常扩大到别的区域,因此不同区域系统的合理性构建了全局大系统的有机和谐。在不合理的增长模式下,某一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本就会转嫁到其他区域,造成区域之间的利益冲突。一般而言,区域经济成本大于收益(典型的就是以牺牲生态效益换取经济增长)的风险总是经常出现,这需要政府、企业和民众共同承担、化解风险,控制区域经济于适度规模之内,使区域经济成本与区域生态效益在最佳点上实现结合。当前,缩小域际差距,构建连续、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轴带,促进区域互联、合作、共赢,发挥资源秉赋优势,克服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协调域际分工效益,是区域生态文明共享的重要内容。概而言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中局部和全局、发达和后发,以及区域和区域之间应该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并确保核心利益层相关者、紧密层利益相关者、松散层利益相关者的差距缩小,才能真正做到共建、共用、共赢。六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生态文明共享必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旨归。Brundtland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经典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4]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经济效益的暂时性带来污染治理的长期性”的现象并不少见。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掠夺自然、透支生态就必然会带来恶果。恩格斯曾警告“: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5]马克思也曾说过:“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6]。

篇3

【关键词】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研究架构;探讨

一、前言

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是指在某一个区域内所有的铁路、公路、民航、港口水运、城市轨道交通以及管道运输等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涉及面广,种类多,需要协调的部门和方面较多,这也是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发展的难处。

二、规划原则

先确立规划研究的原则,是开展规划研究的基础,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研究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1.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综合交通网是实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平台,综合运输能力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适度超前发展,充分发挥交通网对于经济的促进作用。

2.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的原则

交通经济带的发展是促进城市发展,实现不同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和结构要与区域开发战略一致,促进区域内经济均衡发展。

3.与城市化进程协调一致原则

综合交通网络要与城市化发展相互协调,交通网络规划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同时,要与城市带的运输需求一致。

4.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重点发展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高效率、适应我国能源结构的节约型运输方式,构筑相应的综合交通运输网。

5.既有交通网络的继承性优化原则

从区域发展角度考虑对于现有网络的完善,必要时要根据交通需求变化,建设新的运输通道和枢纽,提高网络效率。

6.一体化发展原则

依据区域城市发展的资源条件、地理位置、区位优势、产业结构特点及分布,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按照相互协作、分工互补、取长补短、竞争合作的原则,合理投资、统筹规划、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行,构筑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紧密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

7.运输通道和多功能交通枢纽协调发展原则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实现枢纽与运输通道的“点线协调”发展。

8.分步设施原则

规划要立足长远,但规划的实施必须要分步骤逐步进行,近期规划项目应具有可实施性。

三、社会经济现状及相关支撑规划

1.区位分析:以规划区域的人文地理、经济地位数据为基础,对规划区域的综合交通发展进行区位分析,梳理出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带动本地区和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对国家和世界经济的影响力。

2.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重点对区域的地理特征、自然资源、人口状况、产业结构、经济总量作一综合慨述,数据统一取自最新的国家统计数据。

3.相关支撑规划:规划区域城镇体系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的城镇体系发展规划进行介绍,以便总结出规划区域的相互关联、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发展布局。

4.规划区城经济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的近期“五年”经济发展规划分别进行介绍,以便归纳出规划区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

5.规划区域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专项发展规划,对规划区域内的各大行政区划制定的如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等专项发展规划进行重点介绍,对形成区域内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重要的支撑。

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策略

1.基于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功能定位

区域城镇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基于综合交通系统的建设推动与集成。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依托于相关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建设。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综合交通必须根据具体社会经济结构体系建立健全的运输系统,满足社会经济需求。区域综合交通多元化形成多样性的交通运输聚集效益,其中城市内部聚集、城市之间聚集、城市辐射区域聚集效益尤为凸显。区域交通系统产生对区域经济领域和毗邻地区都有着积极的扩散影响,对区域性经济增长,区域城市圈交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综合交通系统进一步有利于区域城市间人、物的流通,形成人流、物流产生信息流,促进资金流通,形成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区域交通担任交通衔接、联运和集散功能,区域交通系统将是构建国家交通网络的重要枢纽。

2.区域交通运输系统规划发展策略

(一)强化区域交通网络建设,积极构建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建立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间的合理衔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二)衔接多元化综合交通网络,实现区域交通在中心城市内运输资源集散,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区域,利用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区域交通组织衔接,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

(三)形成辐射区域范围的城际通道,打造公、铁、水、航复合型运输通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生长,形成轴向扩散的经济走廊和产业梯度分布带。

(四)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规划进程,构建快速公交系统形成城市骨干交通网络,实现与城际区域交通、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促进人居环境和城市特色的提升。

五、综合交通运输的综合分析

1.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分析要分别对规划区域内铁路、公路、港口水运、民航和管道运输网的现状应用最新统计数据进行阐述和分析,主要从规模及结构、空间布局等进行论述,并从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种现代化的运输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运输通道和运输枢纽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面临形势。

2.综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预测要选取规划区域内客、货运量的发展演变数据,建立总量预测模型,结合逐步回归、弹性系数法等组合模型最终得出其区域需求总量预测结果。采用指数平滑法进一步做综合交通运输结构预测,通过计算结果,可以预测到不同年份交通量的发展趋势,从而比较出负荷度大、能力紧张、需要改善的交通走廊。

3.对区域经济圈联系对外主要陆路口岸、机场枢纽、内河及沿海港口进行区域国际通道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4.以规划区域为中心,对与国内其它地区联系的运输通道进行区域与国内其它区域通道现状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5.就规划区域内部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运(内河和海运)、航空和管道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分别进行概述。找出区域内部通道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规划思路及布局方案,重点工程及实施规划。

6.区域综合运输枢纽衔接规划首先根据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和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城乡总体规划,确定枢纽内部的次级枢纽;其次,在枢纽城市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基础上,根据次级枢纽布局及功能定位,完善枢纽间快速通道,有效连接主要经济中心、城市密集带和资源富集地;最后,加快建设完善枢纽港站设施和多式联运连接线,增强枢纽对周边地区交通积聚辐射能力。

综合交通枢纽是在综合交通网络节点上形成的客货流转换中心,按照其所处的区位、功能和作用,衔接的交通运输线路的数量,吸引和辐射的服务范围大小,以及承担的客货运量和增长潜力,一般综合交通可分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地方性综合交通枢纽三个层次。

在三个层次的综合交通枢纽上制定重点综布局方案,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支持重点综合运输枢纽布局方案的落实。

六、结束语

通过以上详细的分析以及探讨,我们不难看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体系在整个城市交通运输中的作用,不仅能缓解城市拥堵压力,还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

参考文献

[1]赵慧娟.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9):55-57

[2]阎庆福.辽宁环渤海区域综合交通发展战略选择[J].区域交通.2013(41):33-35.

篇4

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与壮大,人们无时无刻不依赖于环境,最终环境作为生活的主要载体,生态文明独立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我国不断的发展道路当中,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也在不断的追求着。然而对于物质的追求则不在那么强烈。经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如今对于环境重视的程度较上个世纪相比增加20个百分点,这个数据足以证明现如今人们保护环境的欲望愈来愈强烈。生态区域的内涵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让人们对于环境的了解和保护来增加区域的价值和生态环境。而越来越多的人在无形之中已经形成了对于生态环境的热爱和追求。

二、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

1、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在现如今的社会当中是十分重要的,现如今我国很多地区对于环境的追求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实施上关于环境的指标发展体系通常有四大主要原则。首先先进性的理念是最为重要的一种理念机制,世界级的生态文明环境是一个人人都向往和追求的环境体制,为了能够达到更高的社会环境状态,首先就需要拥有一个全新的环境理念。除此之外第二大原则就是科学性的原则,无论是任何的事情都需要尊重科学性,事情往往有两面性,取利大者而为之,科学性的原则体系不仅仅能够帮助人们走超常规、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还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除了刚才介绍的两种原则之外,还有就是要注重操作性和统领性原则。

2、引导与约束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的框架

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我国的发展当中,我国生态文明的发展能够带动并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一个地区要想发展的更快、更好,首先就要保证自身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与促进区域发展指标体系框架设计关系着我国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所以课件对于环境要加强管理,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候,首先就要考虑到环境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环境的发展能否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走去。

3、生态文明与区域发展体系框架设计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对于区域经济有着很大的影响,所以在进行环境改进的时候首先需要考虑到区域未来的发展,所以需要对其发展体系的框架进行全方位的设计。笔者认为在设计当中首先应当将社会和谐、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生态健康以及管理科学放在首要位置,这些内容不仅仅关系着我国人民的生活和发展,更加密切的关系到我国的人均生活水平。所以在建立区域发展框架体系的时候要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策划。

三、基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模式优化路径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和新的行为准则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观已经演变为对于价值的追求,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价值,唯独环境是无价的,是不可再生的,所以生态环境的发展观在当今的社会当中被认为是对于自身价值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2、以创新型国家建设为契机提高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在我国由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以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优化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当中,一定要加强对于创新的关注。在我国关于环境方面的创新并不多,近些年提出了可持续的发展战略目标,这一观点的提出很有意义,改变了我国前些年的一些不正确制度和观点。事实上对于环境的创新不仅仅是思想上的创新,技术上的创新也显得非常的重要和有意义。

3、按照统筹兼顾的要求因地制宜地探索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

篇5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呈现出“V”型线,由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先后批复了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9个区域发展规划。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的经济区域规划的划分始终遵循经济区划分的基本原则。首先,遵循“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即各个区域内部地区拥有相似的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条件,且在资源条件、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问题,面临的任务与发展方向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而区际间则应存在差异,避免重复建设,特别是部门经济区或经济类型区之间的差异应非常明显。例如《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这两个不同的区域经济规划不仅遵循了“区内求同、区际求异”原则,还展现出“突出地区优势,同时与本地国民经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区划原则。其次,遵循地区经济中心要与经济腹地相结合的原则。经济腹地通常指一个密集的城市区,一个大城市或者中小城市群。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主要区域包括山东省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毗邻,但其主要内容是依托东营、滨州、潍坊、莱州四个港口,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临港产业区。而在《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中,主要以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为核心地区,其三,遵循经济区的界线尽可能与行政区界线一致的原则。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该区域规划主要包括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等九个城市。《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以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为区域范围。《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中则包括了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等沿海城市。此外,各个规划同时遵守了“同级经济区之间在地域范围上没有重叠或交叉”的原则。除了继续关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央还批复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旨在推进中国西部和中部的协调发展。“西三角经济圈”的意义,更在于将成为中国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联运并进的桥梁。从沿海区域规划的“见缝插针”,到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各个突破,每一个区域经济规划的出台,都不只是单个区域的“独奏”,只有各地携手并进,方能担起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背景下,中国正抓紧改变以往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体城市或行政区经济自闭式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强调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以解决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

二、“新区域经济版图”产生的原因与过程

(一)从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人民以追求GDP增长为中心,大力发展经济,由此取得辉煌成绩,但贫富差距加大和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等尖锐问题暴露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不足和劣势。作为追求和谐社会的政府而言,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总量大幅上升,外汇储备世界第一的情况下,应该思考追求产业增长外,把注意力向追求产品合理分配以及消除贫困,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方面转移。

(二)以县域为单位的经济发展的局限性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期形成了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位的经济发展体,而地方政府出于经济主体的动机和利益冲突,争相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的产业,惯常追求小而全的经济模式,从而导致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各地重复建设的后果。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分离,且地方政府自扩大,又逐渐导致区际经济关系紧张、经济秩序紊乱的局面。主要表现为区际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农副产品和原材料的争夺日益加剧;地区间贸易壁垒、市场分割进一步抬头,阻碍了商品和要素的正常流动,扰乱了经济的正常秩序和市场发育,主要表现在商品销售排外、资源强调就地加工、生产布局区内配套、资金流向流入不流出等。

(三)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促使向经济协调发展的转变区际之间经济发展失衡,首先是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的问题,其表现在各个方面,诸如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一般地区与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之间、乡村地区之间以及资源省区和加工省区之间,发展差距都有明显扩大的趋势。其中,尤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异扩大令人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向东部沿海过度倾斜的区域经济政策,从而产生了两方面后果:一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际之间经济差异拉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不利于在稳定中求发展;二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区际经济关系和产业关联受到损害,不利于形成区域产业特色和区际分工格局,也不利于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此外,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改革开放以来,一些老工业基地虽然也地处东部沿海地区,其区位条件和外部条件都是不错的,但与东南沿海新兴工业化地区相比,却出现萎缩现象,增长不景气。老工业基地出现萎缩现象原因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的还是它们正处于经济成熟期,即将走向衰退期。它们大多建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大,加上对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转换重视不够,致使出现产业、企业和产品老化等方面的问题,亟待更新、改造与重构。

三、如何防范与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各区域发展过程中,难免出现利益冲突和摩擦。长期以来我国坚持的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虽然此前我们谈到,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当前我国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我国中央政府本着构建和谐社会,保证社会安定团结的思想,逐渐把精力投向合理分配和保障民生的层面,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收入分配、医疗保障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内部的目标是使得整个区域经济得以长期发展,提高区域内工业化水平和文化水平,提高区域内部人民的富裕程度;加之出台区域发展规划的地域,经济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长期落后,亟待经济发展。故而,各区域主管经济发展机构仍将奉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解决体制上的障碍1994年我国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灶”使得各县级政府的财权受到限制,但是属于县级政府的事务并没有减轻。各政府面对利益用力争抢,面对责任相互推诿的局面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十分不利。故而需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规划的实施,以保证出现问题时能得以解决;或者设立专门机构,综合管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施,保证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相结合,达到综合治理问题区域的目的。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向一些发达国家学习,以20世纪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为范例:美国为了拯救衰退的煤矿地区阿巴拉契亚地区,为了使该地区重新焕发生机,建立了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地区和中央政府的关系,为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此外,美国政府还特别通过了《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从立法的高度来扶持该地区的发展,最终取得巨大成功。因此,建议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出台法律法规保障区域经济的发展,以有助于进一步改善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分配;以有助于合理界定各级政府的规划领域和内容,避免高层次区域规划事无巨细,无所不包,防止地方政府盲目竞争和不必要的重复建设,保证中央与地方责、权、利协调统一。

(三)政策支持是关键国家政策的支持对区域经济发展通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改革开放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得以腾飞就是很好的实例。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就得了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根据规划,黄河三角洲地区可以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建立黄河三角洲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国家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在流转土地使用产权、林权和海域使用权抵押融资方面先行先试;支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健全农民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支持黄河三角洲地区积极稳妥发展产权交易市场。此外,有专家学者提出可以设立国家区域共同发展基金,专款专用,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笔者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篇6

关键词:产业结构优化 主导产业选择 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

主导产业(leading industry)的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提出并加以系统分析①。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一般是从区内外比较优势、产业关联、市场潜力三方面来衡量②。随着资源、环境对区域和产业发展的约束,主导产业选择是一个典型的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是由威弗(Weaver)提出后经托马斯(O.Thomas)改进的组合指数模型,可以有效地克服单指标评价的缺点。在充分考虑区域主导产业的跳跃性、高度开放性等特点的基础上,从区域产业结构的特点和实际出发,通过确立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指标体系,运用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来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选择,为区域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有力支持。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及指标体系③④

(一)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性要求是建立以高效率的有优势的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间相互协调、互相带动的产业发展关系,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结合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区域产业结构演进特点,本文确定的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主要包括:

1、区域优势最显原则

区域主导产业必须能较好地、充分地发挥各种优势。这些优势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在区域间的层面上,区域主导产业必须使得本区域可以在更高级的区域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二是在区域内部结构上,区域主导产业必须有利于区域高效的产业结构体系的构建。

2、市场需求原则

市场需求原则就是在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中,使得产业结构同需求结构及需求结构的变化相一致。需求的差异可用产业的“需求收入弹性”来衡量,反映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产业在市场上的需求程度。即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符合市场需求预测的导向,选择那些需求收入弹性高的产业。

3、区域乘数效应最显原则

区域乘数最显原则实质上就是区域产业关联度最大原则。它要求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要考虑关联作用比较大的产业。区域乘数最显原则是区域产业向多样化综合方向发展的客观反映与要求,同时也是区域的产业协调发展的根本需要,有了主导产业的高速发展和关联性带动,才会形成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相关产业次序发展的产业格局。

4、社会经济效益最佳原则

社会经济效益最佳原则主要体现在:第一,区域的产业应能及时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即以社会需求导向为依据,安排生产;第二,区域的产业应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提高资金投资效益,同时兼顾社会环境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

根据区域主导产业优选的原则,以反映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为目标,从反映区域优势、产业间关联带动关系、经济效益、产业发展潜势、环境效益这五个方面入手,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计算的可行性,构建区域主导产业优选的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

在进行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时,各产业单指标的数值往往较为容易取得,但各个指标的合成却存在很大问题。很难得到各产业对于综合指标体系的完整评价,无法借助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对区域的主导产业进行优选,无法确定主导产业的个数及排序。由威弗(Weaver)提出后经托马斯(O.Thomas)改进的组合指数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的主要原理是把一个实际分布与假设的均匀分布相比较,通过计算假设分布与实际分布之差的平方和的最小值,来选择一个最接近的分布,并以此来确定最佳拟和。原理和计算如下:首先通过Weaver―Thomas组合指数(WT)的计算,来确定在单一指标下主导产业的优选个数,进而通过指标权重的加权处理来确定整个指标体系下主导产业的优选个数;然后根据单指标数值的排序,结合WT的计算值,通过效用赋值来构造各产业的综合排序矩阵,进而通过加权处理来得到各产业的综合排序的数值,并根据排序及数值进行优选。具体的计算步骤和计算公式如下(4)、(5):

设ENij为第i产业第j项指标值,i=1,2,3…m,j=1,2,3…n,m为产业总个数,n为指标总个数,则对于第i个产业的威弗―托马斯组合指数WTti为

公式(1)至(5)中,tqj为第j个指标对应的优选的主导产业的个数,tq为整个指标体系所对应的优选的主导产业的个数,A为主导产业综合排序矩阵,Aij为第i产业相对于第j个指标的效用的赋值,效用值有正有负,ej为第j个指标的权重,Bi为主导产业综合排序值。

三、实证研究――威海市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鉴于第一产业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和第三产业数据的不完整性,文中以威海市第二产业内部主导产业选择的实际计算过程为例说明模型的运用过程。

根据威海市统计年鉴中数据,结合所建立的指标体系,运用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对威海市第二产业内部24个行业进行优选。首先选取和计算各行业单指标数据,然后按照Weaver-Thomas模型的原理,确定单指标的优选个数,进而按等权重对各指标进行综合加权处理,,得威海市第二产业主导产业的个数为:Bi=(12+10+8+6+8+7+6+5+8)/9=7.778,故第二产业主导产业个数取7个。最终结合效用赋值得出行业综合排序矩阵,对第二产业的24个行业进行选择。按Weaver-Thomas模型计算所得的最终的产业排序结果如表2。

根据计算结果,威海市未来应着重发展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电气及器材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橡胶制品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重点产业。在威海市发展规划和威海市制造业基地建设战略规划中,提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设备、机电工具、轻工纺织及食品医药五大产业集群。从内容上看,本文经定量计算而确定的重点产业与威海市产业发展重点选择相一致。这表明本文主导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和所选用的数学方法是适宜的,可以应用于其它城市主导产业的选择。

四、结论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问题。如何能够更为科学、有效的对区域的主导产业结构做出分析,进一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仍有许多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威海市主导产业选择的实例表明:本文中提出的weaver―thomas组合指数模型用于产业综合评价中多指标的拟合在实际的主导产业选择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各区域可通过此方法优选出主导产业,通过资源倾斜配置和重点投资扶持,优先发展主导产业群体,为区域实现重点突破提供支持,进而通过主导产业群的“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来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①W. 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②张敦富. 区域经济学原理[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112―120

③党耀国,刘思峰,翟振杰.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与数学模型[J]. 经济经纬.2004,06:38―40

④刘思峰,李炳军,杨岭等.区域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与数学模型[J]. 中国管理科学.1998,06:8―13

篇7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系统方法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把带有前瞻性的、关系到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纲领性设想和谋划,称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把实现发展战略的具体安排,称为区域经济规划。所谓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是指在特定的区域空间范围内,对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总体部署。它是经济、社会、科技和环境的空间统一形式,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地域空间上的落实和体现。一个完备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应包括在充分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期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的确定,并以此为指导进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全面系统地分析、制定、评价与落实。

一、针对所研究的区域经济进行深入广泛的调研,确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谋划。它是一个地区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区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任务、发展模式、发展重点,以及为此所采取的重大的规划布局与对策措施。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研究未来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构想,它有许多自身的特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特征,对于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本质、要求和编制方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动态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

地域性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最重要的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同于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而必须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一定要从本区域的自身特点出发,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全面进行资源评价等区域国力的分析,研究区内外自然的、地理的、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的联系,找出本地区的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以及空间的重点布局,使区域的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等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协调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的系统,它涉及区域内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地复杂性和综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系统要求各组成部分整齐有序,各个分支系统协调合理,在结构层次上,在时间序列上,在空间区位上,在运作过程中协调发展。区域经济不仅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区域经济系统与全国经济、其他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区域经济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随时都在进行着要素的流动和能量的交换。由于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在空间转换中不断发生变化,因而作为依据区情制定的区域经济规划也必须是动态的区域经济规划的反映。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依据,必须有较强的预见性和前瞻性。在对现实区域发展状态的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科学合理的有实现可能的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可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和解决的路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系统方法原则

将所研究的区域经济看作是一个大系统,用系统理论思想指导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首先应把区域看作是各个子系统组成的有机体,但决不是把各个子系统简单相加。系统理论的目的是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并根据这一目的去要求和规划各个子系统;

区域经济规划是区域整体发展规划,现代的经济发展概念,既包括经济增长,也包含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不仅在于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且在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水平。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某些经济增长是以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社会秩序混乱为代价取得的。这种经济增长严重损害了当代和后代人们的可持续发展的利益。因此,区域经济规划必须注意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结合的原则。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微观结构中,区域经济发展要求经济增长速度与效益的协调统一,也是现代区域经济规划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在制定区域经济规划的指导思想上,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速度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讲求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上来。其中的关键是立足发挥本地优势,选准主导专业化部门,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延伸和扩展产业链,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并以此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素质,提高区域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调研中,运用上述方法与原则,明确研究对象,合理划分区域内部结构,详尽了解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的优劣势、产业结构、资源分布等表现区情经济发展现状的重要指标,为下一步的统计分析做好准备。

三、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所调研的资料与成果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确定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指标评价体系

首先,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的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综合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模式是将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的发展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以经济发展为手段,以社会进步为目的,以满足最广人民的利益为最终诉求,消除贫困,使整个国家或地区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针对所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做出判断,趋利避害,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可持续协调发展模式。

现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必须强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降低劣势,充分运用系统理论,分清主次,找准规律,逐步达到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其次,确定区域经济发展各系统的指标评价体系

在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分析确立之后,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由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生态环境四个子系统分解为众多具体指标组成协调发展指标体系框架,主要包括:其中,社会子系统主要包括的状态指标:人口劳动力、平均寿命、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口自然增长率、消费品价格指数等;经济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工业资金利率、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等,主要控制指标有: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地方财政支出等;科教文化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口科技人员数等,主要控制指标有:科技经费占GDP的比重、教育事业费点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等;生态环境子系统包括的主要状态指标有:工业废物净化处理率、城市人均用水量、各类资源再生率、森林覆盖率等,主要控制指标有:人均环保经费、各类资源年采伐量等。在此基础上,对其众多细化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运用大系统的综合思想,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对若干统计指标的综合计算形成一定的标志数值,以得到直观的、整体的评价,力求全面、准确的反映区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及某方面的基本特征。

四、区域经济规划的详细制定方案及实施

首先,通过上述中对收集、调研的资料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详尽的分析,找出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并以这一认识为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标,进行科学分析预测,提出预案,预案应当是多个,要依据不同因素的影响,在其变动的情况下,做出几种可能出现情况的预测。

其次,制定目标设计,在以各项指标的分析预测的基础,提出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及目标,应当邀请专家反复论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多方面征求公众意见,谨慎确定。

第三,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入具体内容的设计制定阶段。

在发展目标确立之后,进行专题研究,主要包括主要产业部门、区域内各地区及若干专门问题的研究,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各子系统指标进行实地考察研究:

(1)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各种条件与影响因素,找出有利条件,列出限制性因素。

(2)分析规划地区的经济特征,地区经济结构,包括部门结构和空间结构,归纳地区类型。

(3)剖析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特征和区内差异性和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及相互关系,确定主要矛盾。

(4)制定规划实施应采取的措施。

(5)在可持续协调发展原则的指导下,要求区域内部四大子系统和三大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使生产发展与诸种条件和资源在空间配置上协调平衡,合理分配,加快建设步伐,提高投资效率。

经过上述步骤,制定出区域各类产业和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具体规划,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合理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汤兵勇张神勇杨浩等:上海城市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协调发展指标体系研究[T].上海统计,1996

[3]李树桂: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方法[J].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1

篇8

区域是按一定标准划分的有限空间范围。对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活动空间按不同标准划分,并产生不同的区域。如自然地理区域,是按地球表面地理特征划分的;行政区域是国家机构按行政权力覆盖面划分的;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等等。不论按那种方式划分出来的区域,一般而言都有以下两种特点:一是区域内某种事物的空间连续性,如自然地理区域在地表上点、线、面的连续性,行政区域在行政权力伸延上的连续性等;二是区域内某组事物的同类性或联系性,而在区域间则构成差异性。在这里,事物的同类性程度往往随区域划分的大小而变化,真正同类性的可以说只有“点”区域。但不论怎样,区域内的同类性总是高于区域之间的同类性。这常常是我们在实际划分区域中所常用的标准。在卫生资源的配置中,区域卫生研究的实际意义也正是在于卫生服务活动在空间方面具有某种连续性和同类性;换言之,卫生服务活动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间断性或差异性,间断性和差异性就意味着矛盾和不平衡。所需注意的是区域的划分不是完全绝对的,应当承认区域间的有形和无形的交义。这对卫生服务活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区域间卫生服务连续性的伸延几乎是无限的,区域间的卫生服务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交通与通讯条件的改善而不断加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方面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区域划分的界限也会随之有所改变。因此,对区域应做动态理解。从不同角度,按不同标准可以对区域进行不同的划分和分类。常用的区域划分有三种方法:即匀质区域、极化区域和计划区域。所谓匀质区域是指其所属范围有某些共性而言,如收入水平和健康状况的一致性;极化区域或称节点区域,是指其所属范围被某种形式的流动联系在一起,是从有内聚力的区域空间的组织形式上看区域性质,如区域中拥有某一对周围最具有吸引力的中心,它与周围地区形成某种信息、物质、能量和服务的交流与交换,从而构成极化区域;计划区域则是指所属范围均被置于同一计划权威之下,如行政区域。

二、区域卫生规划

区域卫生规划是对一定空间范围内卫生服务活动所做的规划。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对某一区域范围内卫生服务发展的整体规划,主要从卫生服务的需求与供给方面来解决区域内卫生服务的结构,各服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分工,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等问题;二是指区域之间卫生服务协调发展的规划,主要是从社会整体发展的角度来解决区域之问卫生服务发展的关系问题,如区域之间卫生服务的分工协作,卫生服务的不平等和卫生服务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前者可以明确称之为区域卫生规划,后者则称为区际卫生规划。根据规划的主体划分,中央政府所估的一般是区际卫生规划,而省一级政府则既有区域卫生规划,也有对下一级的区际卫生规划,再低一级的地方政府一般只做区域卫生规划了。区域卫生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卫生服务结构。区域卫生服务结构是指区域内的卫生服务由哪些卫生服务部门构成,各部门的比例大小及其相互关系。区域内卫生服务发展水平与卫生服务需求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卫生服务结构的合理性。因此,区域卫生服务结构问题是区域卫生规划研究中的重要核心问题。区域卫生服务结构合理性问题必须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承认区域内相对独立的卫生服务特点,从区域卫生发展的角度衡量区域内卫生服务结构的合理性;二是从较高的层次协调区域之间卫生服务的关系,实现卫生服务活动的整体效益。这两者之间要最大限度地协调起来。从总体上来说,区域卫生服务结构的合理性,应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一)区域卫生服务的优势原则这一原则在于区域内卫生服务结构必须与其社会、白然、经济等条件相适应,使之能更好地加快区域卫生服务的发展。主要是:

1.与当地白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与当地卫生服务市场条件相适应,即考虑到区域内卫生服务市场发育和健全程度,考虑卫生服务市场容量的规模大小和质量高低。

3.与当地技术资本条件相适应,主要是人力资源的技术水平。

4.与当地卫生服务管理水平相适应,主要是指区域内各种巨生服务的组合、利用和效率。

5.与外部环境相适应,主要是指区域之间的协调关系和国家的卫生服务宏观发展政策。

〔二)区域卫生自主发展原则这主要是指区域卫生服务结构必须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综合发展,有一个相对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主要是:

1.区域卫生服务结构的合理配置,即区域卫生服务结构不能过于偏向于某一部门,单一卫生服务的片面发展,会使区域卫生服务失去自主性。

2.区域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区域卫生服务结构必须能够较好地适应卫生服务市场、医疗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具有自我调整和应变的能力,从而具备结构转型的发展潜力和能力。

(三)区域卫生协同原则这是指区域卫生发展必须建立在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基础上,实现区域卫生服务结构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协调发展关系,从而保证国家卫生服务发展的整体利益。

(四)区域卫生服务的动态平衡原则区域内与区域之间卫生服务的不平衡发展是一个客观规律,平衡只能从动态的观点、长远的观点来理解,而不能强制性地要求区域内和区域之间卫生服务的平衡发展。三、区域卫生政策区域卫生政策是由较高一级政府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处理区际卫生服务关系,以影响卫生服务活动的空间分布为主要目的的一系列卫生政策。它与主要处理区域内部卫生服务结构和活动的卫生发展政策一样,构成政府卫生政策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对其地方卫生政策具有指导或导向作用。由于主要处理区际关系,区域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体一般是中央和省级政府。不过,区域卫生政策所依据的不仅仅是区际规划,还必须同时考虑各区域内卫生服务自主发展的需要。研究卫生政策的第一个问题,即政策目标,或者说政府希望达到什么目的。仅仅说区域卫生规划或区域卫生政策的目标在于区域卫生的协调发展恐怕过于空泛。协调发展意味着各区域按照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的要求进一步发展卫生服务以及区域之间卫生服务关系的协同。区域卫生规划和区域卫生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1.有重点地在区域之间进行政策倾斜和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卫生的非均衡增长。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增长,一是由于疾病模式和卫生服务活动的空间分布总是非均衡的分布;二是由于卫生服务的聚积效益和自我积累的因果循环效应,使区域卫生眼务的非均衡增长符合效率与效益的要求。

2.在实现空间平等竞争的基础上,区域之间卫生服务水平,卫生服务的可及性等差距不应过大,尽管区域之间卫生服务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区域之间的差距不应过大。在这一点上。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

篇9

[关键词]乡土历史教学;区域文化优势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09)18―0124―02

历史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特定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与区域文化更是不可分割,因此,如何在乡土历史教学中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就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区域文化的构成、功能和特点

区域文化从构成上可分为城镇区域文化和乡村区域文化。城镇区域文化是以城镇为依托而形成的集中反映该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其作用在于:一方面,城镇区域文化对内具有文化的凝练和提升作用,对外具有文化的展示和交流作用,并升华为一定区域的文化标志或文化品牌:另一方面,城镇区域文化对乡村区域文化的发展又有带动、辐射和促进作用。相对于城镇区域文化而言,乡村区域文化是在广大农村形成的分散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它具有分散性、单一性和持久性等特点。乡村区域文化既是城镇区域文化的源头,也是城镇区域文化的流变。所以,城镇区域文化和乡村区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在乡土历史教学中,有必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在历史教学改革中需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前提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基础则是立足现实。对历史教学来讲,立足现实的重要一点就是利用区域文化优势进行乡土历史教育,培养和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进而激发起他们将来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情和决心。

二、有效利用区域文化优势的基本要求

(一)始终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在乡土历史教学中,必须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乡土历史教学的指导思想,也是正确利用区域文化优势的政治保证。在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开拓创新,既要力行改革,又要讲求实效,努力使乡土历史教学和区域文化优势达到有机统一。

(二)正确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就乡土历史教学而言,在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过程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具体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引导和教育学生热爱和尊重劳动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文化发展中处于主体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是他们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区域文化。所以,在乡土历史教学中要引进当地造福桑梓、建立功勋的历史人物,让学生认识到前人是怎样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和创造的,让他们对自己的祖先和父老乡亲产生由衷的爱戴和敬佩。二是把教学实效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面。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发展如果没有了人的内涵,或不能落实到人,那么社会发展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更是突出了人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断激发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提升人的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是从价值取向上增强人民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起指导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整个社会发展具有引导作用。因此,乡土历史教学在应用区域文化优势中,不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背,必须要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维护中华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统一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改革开放信心,自觉抵制和反对各种有损于国家利益和民族团结的意识与行为。

(四)因地施教、突出特色是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基础

由于诸多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乡土历史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所涉及到的区域文化资源,也必须有所鉴别和取舍,而依据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有利于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来分析和评价历史,有利于保障教师教学的正常进行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切不可求大求全、脱离实际。例如,根据兰州各县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地理、历史特点和状况,兰州区域文化可划分为这样八种基本类型:基于农业特点,以安宁的桃子、七里河的百合、皋兰的白兰瓜、红古的苹果等以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型文化:基于工业特点,以西固为中心的工业产业型文化;基于商业特点,以城关区为龙头,七里河区为延伸的商业贸易型文化;基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五泉山、黄河风情线、兴隆山、吐鲁沟等为代表的旅游型文化;基于革命纪念场馆,形成八路军驻兰办事处和烈士陵园为基地的革命传统型文化:基于回族人口较多,且集中的特点,形成从西关什字到小西湖为中心的民族宗教型文化:基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多的特点,形成以科技一条街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为纽带的科教型文化;基于名优小吃,如兰州牛肉面、酿皮、灰豆等,民间艺术,如刻葫芦、太平鼓等而形成的民俗型文化。因此,兰州地区各学校,在进行乡土历史教学时,可就近取材,尽可能选取让绝大多数学生都能亲身感受到和体验到的区域文化资源,这样既可以加深他们的认识,又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突出和发挥区域文化优势的具体做法

(一)提升对区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欠缺会严重影响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同样对于一个地区而言,需要有这一地区所特有的区域文化。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特别是主观认识不够,学生对区域文化重要性的认知度还不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精神上越来越迷茫,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文化认同偏差。所以,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特别是区域文化对自身和社会的重要性是培养价值观,提高文化素质,激发爱国爱乡精神的重要形式。要做到这一点,从事乡土历史教学的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区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二)将区域文化纳入到泛乡土历史教学中

泛乡土历史是指一个地区所在的地理范围内的省域、国别历史。事实上,文化是相通的,对区域文化的研究,并不意味着只是对某一地区文化的研究,而是通过它的研究去了解更大范围(背景)下的文化,掌握更深刻的文化本质和内涵。例如,兰州区域文化是甘肃区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兰州区域文化的研究不仅是对兰州区域文化本身的认识和反思,还是对甘肃区域文化的认同,对陇原儿女自信心不断提升、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内在探寻,从更大的范围来讲也是对中华文化和中国历史的具体认同过程。

篇10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新视角,即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及其研究对象,并将此思想运用到区域创新和区域规划中,以期对该理论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

在新循环经济学中,有学者提出发达国家正在实施的循环经济(即后工业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笔者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高技术的污染远比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复杂,在生产、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等阶段都对环境产生影响;第三产业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型知识经济是循环经济的最高阶段。

广义循环经济学概念的再认识

空间结构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新循环经济学的核心是5R原则(包括再思考、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再修复),强调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广义循环经济学也重视生态工业园的建设。但总体上看,二者对空间结构较少涉及。主流经济学忽视空间结构研究的缺陷已经为学者们所认识,因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新模式,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必须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以研究空间结构为核心的地理学应该是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建立和发展循环经济地理学将是地理学和循环经济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但这一点还没有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循环经济地理学可分为通论循环经济地理学、区域循环经济地理学、部门循环经济地理学(包括农业循环经济地理学、工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第三产业循环经济地理学等)和公司(企业)循环经济地理学。

有学者认为,广义循环经济有其特定的内涵,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筐”,凡有产业联系的都要往里“装”。例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不应是循环经济。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理由如下:尽管目前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依靠政策来推动,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在根本上具有一致性,市场经济是建立循环经济的基础,因此,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自发进行的产业活动排除在循环经济之外是不合理的。在一定的制度和技术条件下,废物如废钢铁就是资源,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电-高耗能产业耦合、资源的深加工与垃圾发电-高耗能产业、废物如废钢铁的深加工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因为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就认为不是循环经济。狭义的循环经济更多地关注生态效益,忽视经济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难以实现的。如电-高耗能产业耦合和资源深加工尽管不存在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的关系,没有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链,但只要遵循5R原则,就是循环经济链的一部分,可以通过区域分工,共同建立完整的循环经济链,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广义循环经济学比目前广义循环经济学的内涵更丰富。

广义循环经济学与新循环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新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提出新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自然生态三个大系统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再思考与再修复的新理念,把原3R的理念进行了延伸与拓展,强调和谐社会的形成(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原则和消除贫困原则)、知识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融合、循环经济方程、新循环经济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新循环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循环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广义循环经济学的主要创新在于强调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经济、自然环境及社会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及相互衔接,涵盖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三个方面,追求三个系统之间达到一种理想的优化组合状态。广义循环经济理论不仅关注工业系统、社会系统内部循环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把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纳入循环经济理论体系,构建完全意义、具有广泛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循环经济理论体系。并探讨了广义循环经济的生态学基础与模式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与经济学范式的转换、广义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和社会运行机制与社会治理,推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知,二者的主要共同点在于强调社会系统、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构成的复杂巨系统是循环经济的研究对象,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循环经济的目标,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与狭义循环经济相比更强调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对循环经济理论的创新。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对循环经济原则认识的深度不同,对科学技术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同。但从学科视角看,二者的研究对象和目标是一致的,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属于可持续发展学。

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不能仅以经济效益为目标,也要追求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要研究社会经济系统、科学技术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三大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但重点应是其中的子系统即经济系统,否则,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就等同于循环型可持续发展学,也就是说目前的新循环经济学和广义循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太过宽泛。广义循环经济学和新循环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应是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思想指导下,根据5R原则和三循环理论(良性自然循环、良性经济循环和良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循环)等对传统线形经济学进行改造,以循环型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将空间结构作为重要研究内容,是更新和更广义的循环经济学,可称为循环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区域创新

区域创新网络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各个行为主体(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过程中,彼此建立起各种相对稳定的、能够促进创新的、正式或非正式的关系总和,结点主要包括企业、大学或研究机构、政府等公共组织机构、中介服务组织以及区域金融机构等。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循环经济必然是区域创新的理论基础之一,区域创新网络将转型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其中的企业将变成循环型企业,既包括传统企业的循环经济改造,也包括资源再生企业和生态恢复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要研究循环经济技术,并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成果转化等方式,有效地促进循环经济知识、信息、技术等的扩散或市场价值的实现。循环经济信息服务中介组织、循环经济社区协调中介组织、双轨制回收中介组织和民间环保社团成为循环型中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应积极营造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环境,如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制度,促进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区域金融机构要支持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以上各循环型结点之间的物质(含“废物”)联系和循环经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的联系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关系链条。由于我国的循环经济制度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应充分发挥政府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中的重要作用。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基本特征除包括传统的动态性、系统性、非中心化和本地化外,还应包括遵循5R原则和公平性,以实现可持续的区域创新。

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是区域循环型创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吸引人才,优质的自然资源有利于循环型产品的生产),传统的社会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服务环境和基础设施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创新,如加强企业之间相互利用“废物”的运输通道和“废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制定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和制度,倡导循环经济文化。

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上理论必须在循环经济理论指导下进行创新,才能成为区域循环型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规模循环经济理论要求既考虑经济成本也考虑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既考虑经济效益也考虑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范围循环经济理论要求在由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构成的循环经济产业内进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循环经济交易成本理论要求传统交易成本“绿色化”,包括“废物”信息成本、绿色市场信息成本、循环经济技术信息成本、谈判成本、监督管理成本等。环形网络创新理论要求由线性创新模式或非线性创新模式转变为由环形创新模式与传统网络创新模式融合创新形成的新模式。区域循环经济竞争优势理论要求重视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要素、绿色市场条件、基于产业生态联系的相关与支撑条件等的作用,既考虑经济优势也考虑生态优势和社会优势。

循环经济与区域规划

新的区域资源观。一方面,在传统的区域资源观中,区域资源包括自然物质资源、知识、信息和制度等无形资源,但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许多“废物”成为资源,如垃圾发电。另一方面,传统的认为知识和信息资源等无形要素逐渐取代自然物质资源而成为决定区域发展关键因素的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强调了知识经济的影响,但忽略了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在逐渐加大的事实。

新的区域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指导区域发展的主流发展观,但在传统的线形经济模式下,有很大的局限性,循环经济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因此,基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将是指导区域发展的理想发展观。

新的区域市场观。在循环经济背景下,绿色市场将逐渐取代传统市场,同时,由于循环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必须加强政府的作用,政府调控与市场导向共同促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将成为区域规划的新理念,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将成为指导区域规划的新理论,区域规划要遵循5R原则,重视社会公平(如区域协调与区际协调)和生态恢复,以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区域循环经济研究方法即物质流分析方法、生态效率方法、情景分析法、循环经济系统论方法、循环经济信息论方法和循环经济控制论方法等将进一步丰富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