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培训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教育培训

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幼儿教育;科学教育。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认识论和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过程是一个意义的建构和生成过程,新知识也是在学习者的原有认知图式基础上逐步生成的[1]。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的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明确指出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唯一主体[2]。

一、以培养科学兴趣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目标。

科学兴趣是指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生发的亲近科学、体验科学、热爱科学的情感。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科学兴趣的重要时期,对于幼儿来说,兴趣是促进他们积极主动探索的内部动力,浓厚的科学兴趣能使他们开动脑筋,积极地思考问题,提高主动建构的自觉程度和创造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科学目标也明确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3]因此,激发和培养儿童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是新一轮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幼儿科学教育的主要目标。由此可见,《纲要》的科学领域的目标正体现了建构主义价值取向。虽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将近十年,然而,在教育实践中,依然存在忽视科学兴趣的培养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科学教育形式单一,注重讲解。二是科学教育资源有限。三是内容过于书本化,难以引起幼儿兴趣。幼儿教师要充分领会建构主义价值取向,激发和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

第一,以“形式”激趣。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形式必须丰富多样。在每个学期,教师要根据内容确定不同的教育形式,观察、参观、科学小游戏、饲养、种植、科学实验、科学阅读等互相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形式了解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神奇的科学现象,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第二,以“环境”激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来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一方面利用园所资源,在教室内设计科学角,提供大量的探索材料,供幼儿探索;在园内开辟饲养角,动植物角等,让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另一方面利用社区资源,带领幼儿走出幼儿园,亲近大自然。将社区大自然作为课堂。带领幼儿去社区的草坪采摘野菜,去蔬菜基地观察无土种植,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

第三,以“内容”激趣。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关心和爱护周围环境,这些积极的态度和精神能引发幼儿的科学探索行为,维持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因此,除了利用环境资源,教师还可以从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及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精心选择科学内容,着眼于幼儿身边的科学现象,为幼儿选择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自然物和科学现象,便于幼儿从周围物质世界中获取直接经验或生动形象的具体知识,产生积极探索的兴趣和欲望。

第四,以“心理”激趣。建立一种平等的探究学习关系,为幼儿提供心理安全的探究环境也是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探索兴趣的一种方法。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在他们出错时,不要急于批评和制止,而应该对他们进行真诚询问,耐心倾听,认真观察,支持幼儿的各种想法和做法,实行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平等的合作,评价,使幼儿获得继续探索和成功的自信。安全的心理环境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也促进了幼儿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

二、以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过程。

探究亦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幼儿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自己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过程。科学本身具有探究性的特性,就决定了探究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而且“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幼儿对他们周围能接触到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幼儿亲历探究作为幼儿学习科学的方式和手段,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体验探索发现的全过程,也能够培养他们初步的创造力及批判思维,对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相较于科学知识,“科学教育更重要的是让儿童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其领悟科学、运用科学的能力。”[4]幼儿科学教育的过程应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让幼儿在教师的指导和引导下,通过主动地发现问题、体验感悟、实践操作、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主动建构科学知识、获得科学素养的过程。那么,幼儿科学教育过程如何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

(一)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提出问题。

“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源泉。“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5]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不会提问、不敢提问是教育实践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教师可以从幼儿观察的兴趣点、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或针对幼儿身边及时发生的现象或事情来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用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提问后,教师还要通过暗示、示范、建议、设问等手段来引导幼儿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积极支持幼儿解决问题。

(二)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亲历探究。

亲历探究就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动手操作是是幼儿亲历探究的一个关键环节。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亲历探究对幼儿学科学的重要意义,总是以自己的一家言抢占了幼儿的探索时间,或者以讲解代替探究,严重影响了幼儿的积极性以及科学教育的效果。

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学会。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探究,幼儿有了“做”的机会,才有自主学习的空间[6]。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孩子关注科学、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获得正确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因此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少说,而让幼儿多做,支持幼儿亲历探究,为幼儿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活动空间,引导幼儿多方面、全方位地探究问题,而不是由老师直接告诉答案。法国的“动手做”

倡导“让儿童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进行学习”。这正是建构主义的价值取向的充分体现。

(三)教师要积极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

真正的探究是幼儿积极、主动、充分地与客观事物或现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亲历探究,支持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必要的环节和要素: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和操作,进而发现问题。幼儿有了疑问和问题,并产生想寻求答案的愿望,主动探究才进入了真正的准备状态。

2.猜想和假设。幼儿用已有的经验猜想和解释。它为幼儿认识的主动建构,即主观原有认识与客观物体和事实相互作用,提供了可能。

3.形成问题的解释。儿童根据收集到的证据,学习推理、预测,找到事物的属性、现象的因果关系或其他的解释,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交流探究结果。幼儿通过图画、记录表等,与同伴或教师分享探究结果。交流是儿童探究后的自然流露。幼儿通过整理自己的记录,学会描述自己的发现结果。

教师只有支持幼儿经历这几个必要的环节,帮助幼儿获得探究的完整体验,才能真正实现以幼儿的亲历探究为核心的幼儿科学教育。

三、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的幼儿科学教育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科学教育提倡的一种评价方法。所谓过程性评价最早是指对所确定的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的评价,为方案的制定者提供反馈信息,用于发现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潜在问题[7]。

教育领域中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判断和分析学生学习过程是否朝着既定的目标方向顺利有效地进行,以便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优化教育过程,它是在教育过程中持续进行的评价。

在幼儿科学教育中,过程性评价既是评价方法,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贯穿于幼儿学习的始终,其目的是诊断教学与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幼儿的科学素养是在探究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故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简单的看待幼儿探究活动的结果,而要将评价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尤其要重视幼儿在探究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在幼儿园广泛运用的成长档案袋法也是一种可以在科学教育中借鉴的过程性评价方法。教师可以利用成长档案袋,融过程与结果为一体,描绘幼儿的科学活动过程,记录了幼儿的科学活动轨迹,展示了幼儿的科学探索能力、理解力、创新力的成就和进步,为幼儿、教师以及家长就幼儿的科学素养提供交流的平台和依据。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幼儿主体性,鼓励幼儿运用有意义的方式,在教师创设良好的情境中,通过探究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激发幼儿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和态度,从而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裴新宁。从学习理论的现展谈建构主义在科学教学设计中的实践[J].全球教育展望,2004(7)。

[2]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5.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72.

[4]陈琴。建构主义与科学教育[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5]罗兴凯,等。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25.

篇2

一、树立教育培训的科学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落实这一新要求,要始终坚持把科学发展的理念灌输到干部教育培训全过程。

(一)继续教育是国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税进步也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空前加快,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各项工作的开展不再完全依赖于经验,而主要依赖于知识和能力,依赖于不断的学习创造和教育培训。因此要引导国税干部时刻把握时代脉搏,把学习作为生存的需要,充分认识不学习就会被陶汰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以不断地自我完善,适应跨跃式国税发展的内在要求;以不断地创新,克服习惯于用旧观念、老办法开展工作的经验主义思想;以不断地开拓摒弃得过且过,安于现状,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求发展的无为主义观念,树立敢于创新,善于进取,永无休止的国税精神。

(二)开拓视野是知识更新的正确途经。当前国税部门勇立在经济社会的潮头,国税干部的职业岗位和社会角色,决定了国税干部需要比普通群众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和更强的处理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开拓广阔知识视野,在精通税收专业的基础上,眼界向复合知识辐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提高对税收深刻问题的分析思考和应对管理能力,对各种信息资料的选择能力、鉴别能力、判断能力、转换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储备人才是人本兴税的战略选择。未来国税发展是需要大量的人才作支撑的,但从质上分析,理论素养、思想境界、学识水平、工作能力与现代税收工作需求有差距;从量上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匀,尤其是重要岗位缺乏高素质人才,普通岗位缺乏实用性干部,由于严重存在着人才青黄不接和干部结构的不合理性与不适应性,更显得建设后续人才梯队迫在眉睫,刻不容缓。__国税深刻认识人才人才问题的重要性,多年来已把尊重知识,重视能力,储备人才梯队放在首位,为确保国税事业永葆青春活力的魅力所在蕴藏了力量。

二、健全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

目前,国税干部的质和量与客观需求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围绕“盘活存量、整合资源、快出人才、满足需求”的目标,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一)年初整体规划是基础。针对实际工作需要,结合前卫理论、时事政治、经济业务特点,建立中心组学习网站,把学习内容科学地分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税收经济、文明道德、文学文化五大类,然后分门别类地列入年度党组中心组的学习计划和全员年度培训计划,明确学习重点,收集和购买学习书目,做到了政治、经济、业务和法律知识学习的统筹兼顾和有机结合,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计划性和有效性。

(二)领导带头领学是核心。要以党组中心组学习为“龙头”带动全员学,有的放矢的安排每个班子成员轮流讲课,中心发言,做到有专用笔记、有专门档案、有心得体会、每月集中学习一次,这样既坚持了学习制度完成学习任务,又提高了班子的个体素质。通过领导带头促进学习氛围的形成。

(三)年终评比考核是关键。组织考评小组每年进行一次自查,检查的内容有:看学习计划执行情况,看学习笔记是否有2万字,学习考勤表、发言记录、集中学习体会登录情况、调研文章在市以上刊物发表2篇,并将考评情况记录在案,对没有完成的学习任务,由考评小组成员督促中心组成员补火完成,逾期不能完成的列入年底综合考核,兑现奖惩制度。

三、激活教育培训的奖励机制

人不激不活,水不激不流。教育培训仅靠政治呼唤、境界感悟、自发渴求是无法达到如期效果,必须附之于奖励措施的刺激。

(一)政治上受优待。一是在职务晋升上优先。凡是列入后备干部的必须是学习标兵、岗位能手,近年来,__国税局共有9名干部获得了省级能手称号,49名干部获得了市级能手称号,能手获得率连年位居全市国税系统前列,先后有12名省市级能手得到了提拔和重用。二是评先彰优上优先,过去评选优秀总是论资排辈或轮流座庄,而今已改陈规陋习,先进必须从学习成绩优秀中产生,有41名干部由于学习成绩突出分别被县局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个人。三是调配任用上优先,将全员考试与干部调动选拔工作有机结合,先后将考试前18名干部选调到机关和城区工作。四是外出考察培训优先安排。

(二)经济上给实惠;为了体现能者价值,近年来,我们实施了能手奖励办法和教育奖励基金,对获得能手的干部,省级能手每人给予4000元,市级能手每人给予1000元的物质奖励。并对参加全市全员抽考名列全市前25名的干部给予1000元的学习奖励,对平时组织的专项培训、演讲竞赛、教育活动、税收宣传、信息调研文章用稿等实行单项奖励,使干部感到学有所值,写有所获。

(三)生活上至细微。向往和追求物质条件的改善是人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级领导的工作职责。近年来,我们尽可能以优厚的待遇

激励人才,以合理的机制培育人才,以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对学习能手和岗位标兵,在调整和分配住房上加分,让他们住上朝向通风楼层好的房子,对获得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经济师职称的、计算机中级职称的,自学专科以上的,给以一次性学费补助。使许多人感到十堰虽好,__也宜人。

四、创新教育培训的承载平台

目前人们渴望教育培训,却又腻烦教育培训方式陈旧,于是我们通过寻求政治理论与业务结合,自学与集中结合,内部交流与外聘授课结合,电教片与专题讲座结合,辩论竞赛与座谈叙述结合,文化建设与科学探索结合多形式多途经的路子,点燃激情,活跃课堂、激发灵光,增强效果。

(一)开设“周四讲坛”丰富内容。为了解决厌倦学习、内容枯燥、敷衍塞责、消积应付的问题,我们开设“周四讲坛”,以每周星期四学习日为平台,把政治理论、税收实务、演讲竞赛,职场辩论、述职述学、工作交流、百家讲坛等装载上去、让全员在这个平台上尽显风采。同时在局域上设“周四讲坛”栏目把年计划,季安排,月论点、周内容都挂上去,把考核办法和评论办法也装进去,让课堂上有人讲,课堂下有人评,讲的好的评为星,评的好的也评为星,学的好的也要评为星。采取复合式教学,实行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每个人都有机会上讲台,讲好讲坏由教学组点评考核。周四讲坛的开办,使学习中看杂文、开小会、不记笔记的现象少了,各股室竟相登场演示自己的工作主题的人多了,打瞌睡、开小差、没兴趣的少了,学习态度由过去的“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的多了。

(二)运用“荣辱曝光”弘扬正气;20__年以来, 我们制定了荣辱考评办法”,把中央颁发

“八荣八耻”融入到干部教育中去。将践行“荣辱观”教育与爱岗敬业、岗位奉献,创建“学习型”、“法制型”、“责任型”、“服务型”、“效率型”、“和谐型”、“节约型”国税相结合,建立全局干部职工“荣辱”档案,凡是获得荣誉的在

“荣簿”上

记分;凡是出现工作失误,违规违纪的在辱簿”上扣分,一月一考核,一季一公示,一年一评比,结果纳入年底综合考核与绩效挂钩,其目的是演绎成先进的国税文化。

(三)依托党建作用凝聚心智。我局党员116名,占全员的55%,党委以建立党员先进性承诺明白卡活动为载体,把每个党员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制成卡片公示上墙接受群众监督,每年一考核,每年一更新,每年一评比,结果整卷归档。涌现出一批模范党员,受到纳税人的好评和职工的信任,其经验也在市县进行了交流,得到上级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

(四)通过以训促学提高能力。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根据市局《干部学习培训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我局《教育培训方案》,把业务技能大量融入培训内容之中,构建了“全员学习+分类培训+考核奖惩”三项并举的教育管理体系。每年制定学习培训日程安排到人、到课件、到课时,明确学习任务和重点;每年自行安排一批骨干到大专院校进行重点培训,按“六员”和岗位练兵的要求,办短期培训班和以会代训12期;每年编制全员考试复习资料20多万字发到个人。

五、促进教育培训成果转化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近年来,按照学以致用的思路,坚持“一线工作法”,使理论不断的在实践中应用,应用中又不断的丰富了理论。

(一)落实管户制度,促进理论调研。去年以来,我们把理论调研放在一线,每个党组成员联系一个行业,管3户企业3户个体纳税人,当一名税收管理员,深入到企业调查情况,摸清税负,在办税厅值班两天,体验办税服务,然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写税收分析、征管报告,这样做一是了解到纳税人的真实情况;二是体验了税收管理员生活,增强了与基层干部的亲和力;三是优化了纳税服务,密切了征纳关系。

(二)规范税收管理,促进质量提高。我们在大力倡导税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理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和建立税收管理员政绩和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扩大了税源管理的外延,着重在解决基础工作“粗”与“松”、管理行为“淡”与“疏”的问题上下工夫,打牢税源管理的基础,在政策性减免因素增多,骨干企业效益下滑的形势下挖潜补缺,实现了质量与效率的提升。企业基本无欠税,个体达点率27.8%。使征管质量连续几年走在全市国税系统的前列。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 地方性本科院校 师资培训

项目1: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西安地区学前教育幼儿早期浸入式双语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3WL02)的研究成果。

项目2:西安市社科基金项目“转型发展期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外语应用技能提升研究”(项目编号:14WL10)的研究成果。

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现状

双语教学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指的是用两种及其以上的语言进行授课。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国际合作意识,具有国际交流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实施双语教学极为重要。通过实践证明,双语教学在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中具有可行性。但在进行双语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各种变项,其中最关键的是双语教学教师。

其中在地方性本科院系双语教学中,教师是最直接的实施者。双语教学的好坏直接受教师的语言水平以及教学能力的影响。实践表明,双语课程教师必须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为依托,以扎实的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充分理解原版教材,了解学科的前沿;双语课程教师还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可以在课堂上熟练进行双语转换,准确进行专业知识表达。

通过对2013年西安文理学院双语教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今,双语教学教师师资培训面临着:(1)现今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不存在专门以培养双语师资为基础的学科专业和机构,同时,双语知识的缺乏也严重影响了双语教学的发展。(2)教师缺乏实践能力,现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老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充实到教学第一线,由于各种外界原因限制,只进行专业基础课的传授,对于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不了解等。

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

1.教师的专业发展理论

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属于直接参与者与课程变革的实施者,任何的教育改革与发展都离不开一线教师参与。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对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外语基础的复合型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整个教育领域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教师既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自主性,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师专业化属于教师个体进行新知识以及专业能力提升的过程。Holye曾把教师专业化定义为两方面,即:教师专业化是关注一门职业并使其成为专门职业,并能获得相应的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还是注重教学品质、职业内部合作方式、教学人员进行知识技能以及工作职责的结合,并将其整合到同事关系以及服务对象的契约与伦理关系所形成的情景中。

双语教学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双语教师的素质提高,因此,双语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双语教学能力进行提升。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双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高,因此:在双语教学的师资培训过程中,要尽可能提升专业知识,并通过自身实践认可自己,提高双语教师的专业地位;其次还要加强语言能力以及双语教学技能,并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属于教师主动发展过程,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过程中,要以教师为核心,明白教师进行培训的目的,从而满足教师通过培训获得所需知识领域内的补偿,并让教师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并寻求自主发展,使教师自我发展的能力得以提升。

2.构建主义理论

构建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经维果茨基、奥苏贝尔、布鲁纳等众多心理学家以及教育学家的不断努力,构建主义理论不断完善与发展。构建主义理论的教学思想有五个方面,即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定位及其作用和学习环境。

构建主义理论认为:教师进行自己行为的反思,有助于进行知识建构,反思有助于教师进行学习;进行理论输入是构建主义的必要途径,理论输入有助于形成认识框架,但要与具体情境相联系;教师所处的环境影响教师的认知,教师的学习是一个与学生、家长、管理者以及同行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进行对话与交流对教师的学习意义重大;教师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教师学习者有个体差异且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教师活动要依据教师的个人特点以及发展需求进行。

在地方本科院校中推进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因此双语教师必须进行自我发展意识强化。双语教师要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要主动建构自我,因此双语教师要围绕着知识、自我和责任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教师在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课堂上,要成为学生在双语意义建构的指导者、促进者,因此,在进行双语教师师资培训时,要进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介的培养;要培养双语教师进行真实教学情境创建的能力;要培训教师创造条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3.成人学习理论

近年来,现代社会科学理论不断发展,教育研究视角多元化,学科交叉与融合不断完善教育理论,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在教育培训中,从理论与方法上进行了创新,成人教育学中的成人学习理论也对教师培训提供了更广阔的理论基础。

成人学习具有以下特点,即学习过程,对他人依赖性较低,自我主导意识增强;成人有一定的经验,并具有探索式学习的作用;有学习动机;有使用、真实情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环境。

依据成人学习的特点,对双语教学师资培训要基于解决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根本,要培训双语教师进行独立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独立思考而不仅是简单的被接受;由于双语教师都有一定的经验,当双语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自身的经验并没有获得重视以及利用,那么培训结果将不会直接内化为双语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双语教师培训也很容易失去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参与培训的双语教师双语专业知识储备相对较少,教学方式也缺乏多样化,因此对其培训要注重教师的学习经验同生活场景相融合,要重视双语教师的需求,要注重在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训对策――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

1.职前培训

职前培训指的是对师范院校的学生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养,这是进行双语教学教师培训的必要手段。对地方性本科院校来讲,双语教师的主力军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但传统的师范院校由于存在这样或者是那样的不足,难于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改革,传统师范院校的弊端逐渐衰退,譬如,外语系有原来仅接受文科知识的学生到现在文理兼收。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可以把外语与专业结合,为把双语教师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西安文理学院每年都从英语专业吸收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使其攻读跨学科跨专业的硕士学位;或者是从其他专业中吸收优秀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使其攻读英语专业的硕士学位。

2.职后培训

(1)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学校加大投入,并从专业教师选择基础较好的教师进行英语培训,并从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以及储备,并重视青年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的培训。

(2)对外语水平较高、学科知识较强的教师,要大力引进。对专业知识较强、外语能力较高的双语教师进行选拔,为双语教师培训奠定基础。对于一些课程,设计面较广,则可以通过举办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班的模式,聘请国内外有名的专家进行授课,从而提高双语教学教师的综合素质。由于外语教师与专业教师各有所长,因此,可以通过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结 论

在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汉语以及英语两种语言学习,提升学生的双语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本文通过对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双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分析师资培训存在的问题;接着本文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并以西安文理学院为例,分析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培训的对策。希望通过本文分析,为我国地方性本科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付筱娜:《试析高校“双语”教学模式》,《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7期,第91期。

[2]李秋萍等:《教学为主地方性高校双语教学的定位及应注意的问题》,《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第4期。

[3]丁黎明:《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双语教学的冷思考》,《三明学院学报》2009年第26期,第340-343页。

篇4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精神,经研究,决定于今年5月至11月在全省组织开展初中学科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校校通工程”的应用效益和全省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的作用,采用以网络为主的远程教育方式,针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初中一线教师遇到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设计能力不强、教学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面向全省初中语文、数学和物理教师开展专项培训。通过自主学习、网络交流、专家在线、任务驱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初中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我省初中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初中教育教学水平。

二、培训对象和时间

培训对象为未参加过20*年省“送培到县”集中培训的在编在岗初中语文、数学和物理教师。

培训时间为5月20日至11月30日。具体办班起讫时间不得少于一个月,由各地在5-11月期间选定。

三、培训组织和管理

我厅师资处负责组织实施。省教师培训中心负责具体教学指导和其他有关协调工作。省电化教育馆负责网络维护。我厅将选派专家深入部分培训点进行培训效果实地调研。

各市教育局全面负责本地区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督促本市电教部门做好网络课程资源的分布存储和其他相关管理、保障工作。培训的具体教学组织、管理等工作原则上由《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组织开展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工作的通知》中指定的单位负责,各市教育局可按照利于教师网络培训长期有序保质开展的原则进行调整。如做调整,请及时告知我厅师资处和省教师培训中心。

四、培训形式和考核

各地分期分批组织培训。原则上按学科以50人为单位组成培训班级,每班设班级管理员、教学辅导员各1人;也可根据当地初中教师特点采取更为灵活和贴近实际的组班和管理方式。

培训考核总分100分,其中网络学习时间20分(不少于22学时),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10分,平常作业20分,培训结束时提交一份原创教案(附教学反思)、课件(完整的一课或一个单元)、论文(不少于3000字)50分。上述综合分数在80分及其以上者为合格,由各培训机构颁发全省统一编号的结业证书。本次培训30学时,记入继续教育学时。

培训结束后,各地按培训人数的2%推荐优秀学员,报省教师培训中心审核并颁发证书予以表彰。

省教师培训中心、省电化教育馆在辅导员推荐、学员网络点评的基础上开展优秀教案、课件、论文评比,对优秀作品颁发证书,以示奖励。

五、培训人数和经费

各地在考虑规模、效益、网络条件和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原则上面向当地全体初中语文、数学、物理教师组织实施本次网络培训工作,一般每县(市、区)不得少于150人。我厅按每县(市、区,含市直学校)1万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各地自行解决。三门学科培训结业总人数不足百人的县(市、区)将不予补贴。

六、工作要求

篇5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培训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新课改的理念正悄然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师过于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而淡化甚至忽视语法教学。一些老师通过交际教学实践及自己的经验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不知在新课程下如何实施。这使得初中英语语法教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因此,很有必要针对语法教学对中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本文通过分析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对中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培训提出建议,希望能促进英语教学。

二.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著名的交际法教学专家Henry Widdowson说过“没有语法的语言就如没有骨头的鸡”。Widdowson本人就是交际法教学专家,他也认为语法对于语言学习很重要。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环境决定了英语教学必须重视语法教学。在我国,英语学习缺乏语言环境,学生无法像学习母语那样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自然习得语言。学生大部分的英语学习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语言学习主要是靠有意识地学得。因此,学生应该把握理论意义上的规则,去更好地判断表达形式正确与否。而这套判断标准就是语法。

我国学生要参加中、高考地实际看,也需要进行语法教学。现在中高考试题开始注重交际能力的考查,单纯考语法的题目在减少,但仍然有一部分题目是考语法的,学习语法对学生解题是很有帮助的。

从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的角度看,也必须进行语法教学。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并不是对立或者是相互排斥的。语法能力是提高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和保证,同时,交际能力又是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如果只高谈交际能力,而不重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忽视语言知识,就会使能力成为“无源之水”,只会使得学生“出口‘乱’章”,“下笔‘滥’文”。

三.新课程下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现状

1.《新课程标准》对语法教学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强调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新课标》只是说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的倾向,并不是否认语法的教学。《新课标》还指出,“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我们应该重视语法,但不能唯语法,语法学习是手段,而非目的,它是为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服务的。

2.现行初中英语教材(人教版)的语法知识分布和呈现形式

新教材的语言意念功能强,是围绕话题来进行教材的编排,这样就使得语法呈现较乱,缺乏系统性。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Grammar Focus部分,这是教材中的显性语法,里面涉及到了本单元中的重点语法,但是较为分散,总结的不是很系统全面。教材中还涉及到一些隐性语法,如冠词的用法,形容词等,它们没有被罗列出来,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制约着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人教版教材通过“呈现”学习来感知、发现语法规则,然后通过“练习”(非交际性活动和交际性活动)巩固语法,最后通过“产出”(任务型活动)来达到运用的目的。

3.教师的语法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一些教师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以及中高考指挥棒的导向,在教学中仍然过分重视语法。他们在教学中多采取“灌输式”,通过把全面详细的语法知识点呈现在黑板或者课件上,反复分析、讲解,然后学生做笔记,做题来巩固。这种方法“重知识,轻能力”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语法教学单调枯燥乏味,易导致“哑巴英语”。

一些教师对新课标中语法教学的理解有偏差,他们误认为,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就是指学生的听说能力,淡化甚至忽视了语法教学。他们的课堂以学生为中心,把听说训练、表演贯穿了整个课堂,老师很少分析语法知识,又走上了“重能力,轻知识”的极端。

还有一些老师通过交际教学实践及自己的经验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但不知道在新课程下如何实施,所以“穿新鞋走老路”。

四.新课程下对中学英语教师语法教学培训策略

1.提高外语教师的理论水平,使其对语法教学有全面认识

在中学英语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该对老师进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外语教学法、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语言测试学等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外语教师的理论水平,认清楚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培养与时俱进的教学观、教师观、课程观等理念。关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注重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的密切结合,使教师通过了解英语研究新动态,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通过培训要使教师对交际教学法有全面的认识,重新认识到语法教学的重要性,以及交际教学和语法教学并不矛盾。交际教学法不能只重视听说,而将语法教学排除在外。交际教学与语法教学也不矛盾,语法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它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交际语言知识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能力是交际能力的支持系统。交际教学活动的开展可以帮助学生验证和巩固语法知识。同样,对语言形式的正确把握,将会促进交际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帮助教师认识到应该在交际教学中融合语法教学,适时适度地组织语法学习,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2.解读新课标与新教材,指导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在教师培训中,聘请参与国家新课程标准制定和对实施新课程有较深入研究的专家及优秀中学一线教师作专题讲座,来解读《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使教师们对其有全面的认识和体悟。

在对中学英语教师的培训中,要通过对新教材的分析与解读,培养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的能力。新教材的编排是以功能意念为主线,围绕着日常生活的一些主题来进行编排的,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说,教材上的一些话题远离他们生活的实际,比如说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中的,去电影院看电影、制作水果蔬菜沙拉等等话题,对于农村学生来说非常陌生,反倒不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所以,对于农村的教师而言,要敢于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当地的实际情况、教学的设施和条件,在语法呈现、设计教学活动和语法练习时,对教材的内容做适当的调整。

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可以鼓励教师合理的调整教学顺序。新教材采用循环式编排语法项目,即把同一个语法项目分层次、分阶段在教材中呈现,语法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但是它也中断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忽视了语法知识结构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不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整体的概念。比如在人教版《Go For It》八年级上册中,第六单元是形容词、副词的比较级,第十二单元才是形容词、副词的最高级,这时教师就可以把第六单元上完之后,紧接着教授第十二单元的内容。

教师可以对新教材中的语法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拓展,把握好语法教授的深度和广度。新教材中每单元都有Grammar Focus部分,这是教材中的显性语法,里面涉及到了本单元中的重点语法,但是较为分散,总结的不是很系统全面。教材中还涉及到一些

隐性语法它们没有被罗列出来,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制约着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所以,有必要指导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中的语法进行恰当的增删、拓展。

3.优秀教师示范授课与教师间互相说课、评课、专题讨论相结合

聘请外校资深专家和优秀一线教师为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进行示范授课。但为了避免广大教师只“观”不“摩”,使培训达到更好地效果,可以在观摩课后组织被培训教师进行讨论、反思、总结,把示范授课与教师间相互说课、评课、讨论相结合。这样就会营造一种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气氛,通过学习、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究新课程的实施策略。

在教师互相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自己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者语法教学中的一些难点进行探讨,使每个教师都能主动参与到培训过程中来,成为课改的积极参与者,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智慧。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公开课学习观摩等形式,使学员在演练课堂教学技能中丰富自身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科研课题研究旨在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能力,教师引导学员进行反思,与学员共同研讨中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指导学员运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科研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集体备课、讲课、互相批课,写出小组学习心得体会等,不断提高教师的语法教学能力。

语法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过于枯燥,理论性太强,不够生动,教师培训时可以针对这些语法教学中的普遍存在问题,进行讨论。不断的创新,通过精心的课堂教学设计,将知识点、学生能力、兴趣与日常生活串接在一起。

4.落实教师培训的评估与改进,保证教师培训的质量。

教师培训也应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理念相融合,建立评价指标多元的、更加重视培训过程的评价体系(赖沛权,2008:100)。要让培训学员在培训时认真观摩、讨论、记笔记。每期培训结束后,提交培训日志,重点要写到自己的反思,即如何把培训中学到的内容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际中。还可以让学员提交自己的语法课堂教学设计,由专家来进行点评和指导。每期培训学员都要填写问卷调查表,收集教师的意见,及时的改进。同时,要对被培训学员做好跟踪调查工作,与学员建立长期的联系,定期与学员进行沟通,鼓励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进步,促进被培训教师长期的发展和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提高。

五.结论

语法体现着语言的结构,掌握语法知识能够让学习者准确地输出语言,提高语言的准确性。语法教学是手段而非目的,语法教学的交际化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使得语言知识更好地为交际能力服务。所以,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语法教学。根据学生的基础、兴趣、习惯,当地教学的实际,语法项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进行语法教学,使语法教学的效果最大化。对中学英语教师语法培训时,要从理论上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使其对语法教学有全面的认识;在实践中,通过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充分利用新教材,使语法教学为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服务;同时要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与教师自身的反思,通过一定的评估体系,促进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仕清.英语新课程――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39

[2]何静令.新课程标准下语法教学的定位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5,(04):37-39

[3]赖沛权.英语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思路探索.中国成人教育.2008(2):99-100

[4]田九胜.新课程下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调查.基础英语教育.2011(1):34

[5]《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篇6

一、具体做法

1. 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健全组织。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计划》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试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并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会议,对培训工作做了周密的部署,为培训工作的全面启动和有效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县两级教师进修院校和中小学校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纳入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及开展新一周期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工作。

2. 依据《标准》,扎实推进,有效实施。我们依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制定了《中小学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学计划》,这个教学计划充分体现了“标准”所涉及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及社会责任等四个能力维度要求。在这个“教学计划”的指导下,我们采取市县分工负责、通力协作的方式,扎实有效地推进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000余名中小学教师分别接受了50学时的集中培训,1900余名教师参加了国培计划远程培训,并已经通过了考核,取得了“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合格证书”。

3. 倾斜农村,精心安排,有序组织。在培训中,各县(市、区)统一编班,把农村教师作为培训的重点,异质编组、城乡搭配,使教师在学习中能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各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积极为教师参加培训创造有利条件,安排好教师的工作和学习,较好地解决了工学矛盾。覆盖全员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涉及面广、培训时间长、任务繁重,培训不可能全部安排在假期进行,这样的培训时间安排是我们工作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为此,各培训院校下了很大的功夫,精心编排整个培训计划,有序组织每一次培训,既保证教育教学不受影响,又保证每一个教师都能参加培训学习。

4. 教师主动参与,凸显培训的实效性。由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培训计划的制定、培训活动的组织、考核和评价,都充分体现了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教师的学习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广大教师自觉参加,刻苦学习、师生互动、勇于探索和创新。在整个培训期间,教师们谈论的中心就是教育技术,这些话题涵盖了培训教材的内容、讲课教师讲授的内容、辅助资料上的内容及教师们自己在网上搜索的内容等。这些内容有的在广度和深度上大大超出了初级培训的要求。

5. 建立考核认证制度。初步建立起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核认证制度,逐步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培训和考核认证体系。教育行政部门逐步将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水平与教师资格认证、职务晋升等挂钩,形成了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动力机制。

二、取得的基本经验

1. 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师进修院校、中小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纳入本地、本校推进教育信息化以及开展新一周期教师培训的整体规划,上下协同共同推进计划的实施工作。白城市教育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各地、各校也结合实际,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了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中小学校为教师参加培训创造条件,切实保证每个教师都能按计划接受培训。

2. 基地建设是保障。为了确保培训计划的顺利实施,教育学院和各教师进修学校千方百计筹措专项经费,大力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起了高标准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室,配备了全新的现代化、数字化网络教室。

3. 高素质培训者队伍是保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培训者队伍,才能保证培训质量。几年来,我们选派79名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专兼职教师,先后参加了国家和省级培训者培训,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专业的培训团队。2010年寒假,白城市教育学院组织了市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者培训,使培训者进一步提高了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理念和目标的认识,对培训平台的使用和教材的结构也有了更深入详细的了解,特别是有关培训平台及服务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为全面启动覆盖全市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4. 贴近教师实际的培训方式及重视培训成果的应用是动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不论培训手段还是培训形式,都和以往的培训有所不同。这种“任务驱动,强调活动,强调参与”的培训方式更加贴近教师的实际需求,因此充分调动了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广大教师普遍感到真正学有所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各地在培训过程中和培训后还高度重视引领、指导教师将培训成果应用到课堂教学实践及竞赛评比等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

篇7

【Abstract】The teaching time of training Curriculum 《Dining management》is short, its teaching object type diverse, so the conflict is much Prominent between the two type of educational model: discipline model & position talented person.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it needs to reform the teaching method, include: follow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ptimize teaching content; increase the new industry knowledge;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respect capability; optimize teaching result, improve the prestige of 《Dining management》

【Key word】Dining management, teaching method

随着我国“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为指导思想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职业院校在探讨基于本土特色与优势的课程改革与建设上形成了一定成果,其突出特点是培养技能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餐饮管理是酒店管理岗位的职业活动之一,许多酒店管理专业的培训班都开设了培训性课程《餐饮管理》。课程的培训性质决定了这一课程的教学实践短,教学对象呈现多元性的特点。随着酒店管理岗位对从业人员要求的综合性日趋提高,“学科式”教学模式与培养“上岗人才”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必须改变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毕业后有明显的就业优势和更好的职业发展。

1 培训性课程《餐饮管理》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改革之前,培训性课程《餐饮管理》教学中的矛盾主要表现在:

1.1 教材选择不恰当

1.1.1 系统性太强,面面俱到,与培训生 “速成性质”的现实不协调。

培训生《餐饮管理》教材,选用的是普通高等院校酒店与餐饮管理专业用书。教材针对高校学生编写,内容系统性强,但是偏多偏难。现阶段的培训生逐趋小龄化,有一定社会阅历和经验学员少,他们了解的餐饮行业管理知识或经验近为零。以餐饮经营或管理“策略”为主,多概念及原理性的阐述,深奥难懂,与培训生已有的认知与经验脱节。教师很难跳出教材的条条框框,不能依据行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内容,不能依培训生的特点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

1.1.2 行业前沿内容缺失。教材内容相对陈旧,缺乏行业中最前沿的知识,学生上岗后实用的东西太少。如目前酒店行业普遍推广餐饮信息化管理,但教材中没有相关的内容。

1.2 教学方法相对落后,教学效果不佳

1.2.1 教学形式单一,学生不感兴趣。课堂中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师生缺乏互动,学生处于接受知识的被动状态。

1.2.2 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教学以“知识的传递”为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没得到训练,最终培养的不是有创造力的人才,而是教师知识的翻版者,这与瞬息万变的时代对人才“一专多能、多元化发展、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需求格格不入。

2培训性课程《餐饮管理》课程改革的着眼点

新的培训课程体系仍然保留了《餐饮管理》课程,但是其教学要素已经发生了变化,从教材、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三方面入手开始改革。

2.1 教材方面的改变

2.1.1 重新裁剪教材内容

2.1.1.1 删减教材中不恰当的内容

在新的职教理念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应突破教材及传统学科的限制,简化概念及原理性的东西,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突出重点,遵行“精简、实用、必须、够用”的原则。如果没有更合适的教材,教师可以暂时采取用教材“教”的策略,但一定不能按照教材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内容来教“教材”。例如书本上50多页的餐饮业定义、起源、分类、发展等概述可简化为课程的首次认知:什么是餐饮业?什么是餐饮经营与管理?其生产管理特点是什么?餐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2.1.1.2 根据专业岗位群的实际需求优化教学内容

《餐饮管理》课主要为辅助培训班学生在掌握烹饪技能的基础上,成为行业管理人才而准备。因此,教学内容要突出管理岗位的职业能力:认识餐饮业运作及管理特点;食品卫生及加工安全控制;认知餐饮业组织建构;烹调区布局设计;餐厅运作与布局设计;控制与创新出品质量;提高餐厅服务质量;设计与制作菜单;原料采购、验收、库存过程控制;核算及控制成本;认知促销方法及技巧等。

综合而言,在教材内容的取舍上紧紧围绕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对应的两个主要管理区即厨部与餐厅部的各管理岗位而展开,满足他们在这些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的需要,体现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完成学习”的设计理念。

2.1.2 增加教材中缺失的行业前沿知识

通过加强管理课程的培训来增强培训生的就业竞争力。管理课程更应注意与行业前沿知识接轨,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如为适应当今社会餐饮行业普遍应用餐饮信息化管理的发展变化,应增加 “餐饮信息化系统管理”软件的教学,用信息化的手段辅助管理 “原料采购、验收、库存”、“开单点菜、收银结算、成本利润核算”等整个餐饮服务和管理过程。

2.2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前的教学,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教知识,却很少关注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问题。教师教的具体知识和内容总是有限的,但如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和学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却是终身受益。职业教育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课堂中,老师应讲得少而精,所谓“少则清,多则惑”,更多教学时间由学生支配,教师负责监督、组织、引导,答疑等。多提问,多练习,以“问”和“练”为手段,使学生自觉或被迫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弥补讲授法学生被动学习的缺陷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以下是不同的教学内容使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案例。

2.2.1 任务式教学法。“食品卫生及安全控制”模块,内容多而散,但难度不太,如果老师讲,学生一定不感兴趣。因此教学设计将要掌握的知识直接转化成餐饮管理岗位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1)以厨师长的身分为员工进行 “食品安全与卫生”和“厨房生产安全”的专题培训(要求用PPT展示,注意演讲风格和形象);(2)完成厨部各岗位的安全卫生制度的编制、打印、张帖工作。教师只需要讲授相关的知识点及结构,并引导学生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获得相关知识,其他的则由学生编组讨论。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不仅获得了安全与卫生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电脑运用能力(PPT制作)、团队合作能力、演讲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2.2.2 启发式教学。既然餐饮管理课要培养的是学生的经营与管理能力,而管理的直接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多要素,表明了要把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如服务意识、经营与管理意识、成本意识、领导艺术、情绪调控能力、创造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等,因此教授要有意识的强调学生应养成以餐饮管理者的思维或视野去关注问题;思考并留意培养作为管理者自己最欠缺的能力或素质,争取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如学习“出品质量的控制与创新”内容时,教师不是直接告知应怎样去创新,而是引导学生站在真正的经营业者或管理者的角度提出对策,让同学们共商可行的具体方案,从而增加了学生强而有力的感性体验。再比如提示学生多关注细节,如:上课迟到,对应管理者如何应对员工出勤问题;学生不带胸卡应对员工仪容仪表不符合要求的处理对策;关注实训场室(西餐厅)的设计布局是否符合餐厅规范;针对本校师生客源,思考提升实训场室(西餐厅)营业额的办法;去校外的餐饮店吃饭,考虑其出品和服务质量状况,店内装修布局风格;去酒店间习该如何多角度地观察问题等等。

2.2.3 情境式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新知识有意义的建构,是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外来客观结构的有机组合的过程。建构主义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的建构。餐饮管理不可避免会涉及一些策略和原则,教师应尽量做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已有认知与新事物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例如学习功能部门化原则时,教师不先讲,而是从学生耳熟能详的学校或本系的功能部门入手,引入餐饮业如何按功能划分部门,用“系主任班主任班长学生”的指挥路线类比餐饮机构管理路线,展示垂直指挥原则使学生觉得易懂。讲“厨房的布局与设计原则”时,教师以设计厨房布局结构图为载体,带动学生参与活动。活动过程如下:先简单讲厨房设计的基本原理;展示收集到的不同酒店的厨房照片,与学生一同客观分析设计的得失;指导学生评析某酒店厨部的设计结构图;布置学生带着问题参观学校实训室(厨房);再要求学生就某间实训室按某种使用要求重新设计,画出新的结构设计图;最后大家一起评析自己的设计结构图。在“餐厅布局与设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有趣的情境:餐厅主题音乐的鉴别与赏析(给学生播放各种音乐,让其鉴析适合哪类风格餐厅,了解餐厅环境影响因素);色彩测试(让学生接受色彩的测试,体验不同的色彩对餐饮顾客心理的影响,以引导餐厅色彩运用的方法与技巧)。这样上课,学生觉得既有趣又实际。

2.3 使用教学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3.1 大拇指教育,适当的表扬学生。培训生多是年轻人,渴望被关注,渴望有表现的机会,渴望被肯定,大拇指教育,使课堂变得轻松而有活力。只要引导得当,课堂目标与任务明确,学生便纷纷展开讨论,教师在适当的时机给予肯定,例如肯定学生具备管理者的潜质,口头的表扬“你们真行”!这有助于保持学生比较高的注意力。

2.3.2 上好第一堂课,树立学生的信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地上好第一次课,一开始就让学生信赖你、喜欢这门课的风格很重要。第一次课有两个远重要于某些具体知识的重要目标。其一,让学生觉得任课老师有专业水平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其二,要让他们觉得这门课学了有用、有趣,二者缺一不可。第一次课的所有课堂设置都应围绕这两个目标展开,如此才能最快开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那扇“心门”,为以后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养料作最好的准备。具体到《餐饮管理》的第一堂课,一是多举已往学生的成功实例(就业于管理工作岗位),暗示学生将来也可能成为行业中的管理者,道出其可比性,顺势提出成功的要求和努力方向。二是分析行业现状,餐饮行业就业门槛低,整体素养不高,个人提升和发展的空间大的优势,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学好管理课,发挥优势,降低劣势(技能与师傅们的暂时差距),为成为管理之才而准备。三是略展示老师本人丰富的行业经验,树立教师的指导者形象。四是介绍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让学生心中有数。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要学什么?怎样学?学了能干什么”等问题。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的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它已成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创新教育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而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1改变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一切改革首先是观念上的改革。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要相信学生的内在潜力,摆正教与学、知识与时间的关系。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自己能读书”之目的来指导、设计和评价自己的课堂教学,正确认识、摆正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更新教学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1.1改变思考的角度

教师在备课时不光要考虑怎样教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怎样学、怎样用,也就是说要把学生语言行为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之一,并加以落实。把以往课前备课时习惯考虑的“这篇课文(或这节课)应该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换成“这篇课文(这节课)先练什么、后练什么”;把课后常想的“这节课我讲得怎样”换成“这节课学生学得如何”,这样,教师思考的角度变了,学生在老师心目中的位置也变了,久而久之,教师的着眼点也就自然而然地变了。

1.2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上教师要留尽可能多的时间给学生读书、思考、讨论、练习。叶圣陶曾谈到:“讲说和指导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要按照规格练习。练习所得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代劳的,非自己练不可。”叶先生的这段话对指导我们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很好的指导意义。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无重点、无层次、无深度的串讲分析,空出时间来,让学生去动口、动手、动脑,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练习,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之目的。

1.3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抓住一切时机和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要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练习。教师若能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志品格,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那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发挥。

2激发学习主动性,挖掘创新潜能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战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改革教学方法,挣脱传统教学的束缚和桎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挥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挖掘。

2.1创设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是教学民主的重要体现。教师的课堂角色不是唯我独尊的权威,而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倡导者,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使学生消除对权威和失败的畏惧心理,激发学生参与、思考、交流的良好环境。

(1)重视感情投资,唤起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是教学中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以深厚的感情关怀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就能调动学生好学的积极性。在近年的实践当中,我总是以一份真诚、一份爱心去组织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动力,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发挥语文课“平等对话”的优势。只有进行“平等对话”,才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信息交流,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为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提供前提和基础。

2.2鼓励质疑问难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古希腊鲁塔克说得好:“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激励、启发、引导。疑问是创新之舟。教师在课堂上要大力解放学生的头脑、嘴巴,让他们敢想、敢问。对学生的勇敢行为要予以鼓励,即使提出的问题毫无价值,也应循循善诱,以激发他们大胆质疑问难的热情。

3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思维

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发展学生个性。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中,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创新思维。

3.1质疑的本质是一种批判精神

发明家保尔·麦克克里德说:“唯一愚蠢的问题,是你不问问题”。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人们已“司空见惯”,而牛顿偏偏要问为什么?为了寻求答案而苦思冥想,由此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卓越发现;正由于对托勒密“地心说”的怀疑,才产生哥白尼的“日心说”。这足以说明创新的思维可以改变世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而言,亦是同样的道理。

3.2搭建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

在近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笔者给自己定了一条这样的原则: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创造;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实践。总是不断为学生搭建表现自我的平台,给学生以实践创新的机会。如在教学《诗经?伐檀》时是这样做的:

教参上写到:《伐檀》是一首写劳动者伐木生活和他们愤怒控诉统治者不劳而获、残酷掠夺的诗篇。长期以来,这种说法应该是无可厚非、无可辩驳的。而我在讲完这首诗后,问学生有没有问题,多数学生没反应,少数学生陷入沉思。于是我再推进一步:“有没有哪位同学敢向传统的、经典的作品以及权威的观点发难?”很快,有些学生有发言的欲望。于是我继续推进一步:“要敢于把自己独到的见解说出来。”在我的鼓励下,一个学生提出:诗中三段都写到河水,“河水清且涟漪”、“河水清且直漪”、“河水清且沦漪”,描绘了河水“清、静、柔”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此美景又如何与“愤怒”、“残酷”联系起来?我立即予以赞扬,肯定了该生敢于质疑、问得好、问得有道理,敢于大胆冲破传统的樊篱。紧接着,就这个问题师生展开课堂讨论,有的学生赞成传统观点,而有的学生则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描绘的是一位美丽少女坐在河边,看着心中爱慕的青年男子专注伐木,伐木声“坎坎”悦耳,进而联想到这位男子家庭殷富,可见他是一个勤劳、能干的人哪!每段结尾处“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可以理解为:这位相公啊,可不是游手好闲、好逸恶劳的人哪!如此道来,应合情合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伐檀》有了更深入的意境,见解独到、别出心裁、有创造性。

篇9

关键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人力资源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青年教师已经逐步成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执据教育部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共有教师107.6万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队伍总数的48.3%,40岁以下教师占64.3%。因此,培养青年教师成为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培训面向教学第一线的青年教师,成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

1.课堂教学情绪波动大,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教学中,青年教师初为人师,乐于向学生传授知识,其思想活跃,观点新颖,易与学生产生共鸣,深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由于受工作负担繁重,生活压力较大,发展愿望迫切等因素的影响,情绪波动较大,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稳定。

2.课堂教学经验缺乏,教学方法单一

虽然青年教师经过系统的教育学习,专业知识贮备量大,但由于缺乏课堂教学经验,往往不能准确地把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机结合,无法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与学脱节。具体表现为课堂随意性大,教学方法单一,甚至照本宣科,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3.学缘结构不够合理,教学创新能力缺乏

高校教师多由“垂直教育体系”培养出来,即本科、硕士、博士的各个学历阶段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连着就读。学科视野不够宽阔,研究方向和研究空间也较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创新能力和发展后劲。

4.重视科研轻视教学,影响教学能力发展

由于社会和高校各种现行政策的导向,再加上现实利益的诱使,导致价值取向失衡,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一些青年教师身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工作精力向科研一边倒。整天疲于跑项目、写论文,而课堂教学则处于应付状态,无暇钻研教材和教学技能。这种倾向必定不利于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

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逐步认识到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关注青年教师群体成长的同时,也构建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体系,但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二:其一,培训形式大于内容,效果不显著。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多以讲授型为主,授课方式单一,且形式大于内容,考核方式简单,相当一部分的培训无检验措施;甚至有的连最基本的培训表现、出勤情况考核都没有,仅在培训结束后每人颁发一个证书,这就造成某些培训活动变成“走过场”,减低了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更有甚者误把培训理解为舒缓教学压力或个人职务晋升的手段,导致青年教师产生厌学和浮躁心理,降低了培训的效果。

其二,培训活动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主要表现为培训内容没有针对青年教师的特点和培训对象笼统。部分学校仍存在“一刀切”或敷衍了事的现象,没有依照教育规律办事,没有重视青年教师身体、心理及能力发展上的优劣势,缺乏对培训活动实施对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的认知。同时,高校包括各个院系提供的一些培训,多数情况下都是针对本专业的,更多的是注重让教师接触本专业最新的理论知识,了解国际前沿的最新资讯,而针对于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培训较久因为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不懈,且见效慢,不易于考核,所以很多高校选择在很小范围内,如一个教研室定期开展一下活动,各自汇报一下近段时间的教学情况。

三、培训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师资队伍结构制约着良好梯队的形成,据预测,高校教师退休人数在逐步达到峰值,为了使高校师资避免青黄不接的局面,必须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墙养,使其快速、健康地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的重任。因此,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及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培训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步骤:

1培训体系设计的原则

应以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为基础,以使青年教师获得或改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为目的。结合高校的总体发展方向,分别制定出长、短期培训计划,同时培训的内容也应按需施教、全体参与、系统完善的原则来安排。其重点应围绕青年教师通过对培训需求分析,确定培训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设置出合理的培训课程,制定出有效的考核办法,确保通过培训实现青年教师的培训需求和高校的发展目标。同时,为了检验培训效果还需要对结果进行评估分析,找出培训过程中的差距,发现新的培训需求,加以改进和完善,制定新的培训计划。

2.培训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培训体系合理构建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高校组织需求层面、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三个方面。

(1)高校组织需求层面的培祖”分析。高校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有二:其一是发展方向分析,面对日趋激烈的生源竞争和高级人才竞争,高校必须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为了保持高校的持续发展,青年教师培训必须在立足于现在的同时,着眼于高校的未来发展。根据近期规划和长期发展规划,对高校青年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提高、开发和使用。其二是高校现存问题分析,通过发现课堂教学中的现存问题,并对此进行深人分析,从而对青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全面培训。

(2)课堂教学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工作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教师岗前培训内容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明确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职责和要求。二是通过对教学评估体系实施结果的分析,了解青年教师行为、态度及教学效果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偏差,在教学薄弱环节或有待提高的领域进行培训分析。

(3)青年教师个人需求层面的培训分析。随着高校的发展和青年教师的不断进步,即使青年教师目前的教学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要求的更新也会产生新的培训需求,从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前瞻性培训需求分析,也需要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培训以满足青年教师自身的需求。

3.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培训的一般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行为模式等,但培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高校在选择培训时应注意把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多方选择一条适合自己学校青年教师培训的模式。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将培训内容和形式分三种:首先是职前教氰职前教育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教师岗位中发展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而且是适应课堂教学的要求和目标,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开始,更是帮助新青年教师建立与同事和教学团队的关系,建立符合实际期望和积极态度的契机。其次是在职培训。即建立在提前作出计划与目标的基础上,由系或教研室领导和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必要的知识、技能、教学方法等的培训。再次是脱产培训。对每一位青年教师来说,当面临新教材和新一届的学生时,都需要经历相应的短期脱产培训,以便更决地了解当下该专业的社会需求、前沿情况、教改情况,从而满足所教授的新教材或者新学生的需求。最后是自我开发,即指青年教师自己主动地通过一些方式提高自身包括职业道德、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等内在的整体素质的培训活动。自我开发也是一种有助于青年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和不断成长完善的培训方式。

4.培训的组织结构、计划及实施

(1)培训组织结构。与高校其他部门的管理一样,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的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一个完善的培训组织结构可以使培训活动从一开始就系统进行,保证培训需求分析、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课程选择、培训计划实施、培训评估过程切实有效地进行,使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培训工作围绕着培训目标执行,保持培训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实用性。

(2)高校培训计划的制定。无论是年度培训、学期培训,还是月度培训,甚至是钊一对某一特定的培训需求而制定的专项培训,培训计划在整个培训体系中都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培训计划才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例如根据青年教师的发展阶段,可将培训分为从事课堂教学工作0一3年、3一5年、5一8年、8一10年四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科学规划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培训计划的架构及内容,以SW1H中的六要素作为构成和组织培训的主要依据。

(3)培训的实施。根据培训实施的流程,对培训内容进行具体实施,以及处理培训过程中的一切具体问题,完成培训实施总结。同时,不仅包括与青年教师进行培训反馈,与相关培训主讲人沟通培训内容改进建议,而且还包括对培训效果进行具体评估。实际上,培训的实施是培训体系中所有工作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执行过程。

5.培训管理

高校为青年教师培训进行各项投入和为青年教师个人发展提供支持,其效果等同于投资,目标是为了通过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的教学能力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高校的总体水毛因此,必须加强培训管理和效果的跟踪,对培训的结果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改善培训内容和方法,以提高培训效率,达到预期效果。

篇10

[关键词]英语语法 成人教育 课程设计 错误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19-02

参加成人英语培训项目的学生来源复杂,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但都渴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提高英语应用能力。培训的效果不仅和学生的学习动机、接受能力和用功程度有关,还会受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推崇交际法,传统的语法教学受到了冲击,出现了淡化甚至避免在课堂上进行语法教学的倾向。[1]交际法重视听说能力的培养,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语习得理论输入假说的支持者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通过语言输入像母语习得那样自然而然地总结出各种语法规则和知识。[2]然而成年人毕竟不是儿童,外语学习也不同于母语习得。有调查发现,在英语教学中忽视语法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3]下面从分析成年人掌握英语语法的重要性入手,探讨成人英语培训英语语法课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以期为办好成人英语培训项目提供参考。

一、英语语法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因为成年人学习外语与儿童的母语习得在环境、内容、方式等多个方面存在巨大差异,所以语法自然习得的理论对成人英语学习并不适宜。[2]参加培训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靠每天几个小时的课堂授课,这与母语习得的语言环境相差甚远。语法是语言的规则,低龄学生记忆力好,模仿力强,不必强调语法。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强,逻辑推理能力强。成年人倾向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和使用英语,而英语语法有助于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子的构成及用法。

参加培训的学生中有不少是学过语法的,但掌握的语法知识零散,没有形成清晰的语法知识体系。许多学生自学有困难,仍然需要教师讲解、说明和归纳。不能把语法与交际法教学对立起来,学生在交际过程中会不断提高能力,但是没有过硬的语言基础,就不可能实现正确、有效地用外语交际的目的。教师对语法知识的讲解、归纳及对比能帮助学生掌握语法并灵活应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成人英语培训项目开设语法课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二、成人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问题

成人英语培训项目开设语法课程是必要的,但也面临一些问题。现择要点列举如下:

1.面向成人培训的分级英语语法教材建设有待完善;语法课的教学内容与综合英语和听说课的教学内容缺乏设计上的联系。

2.例句所表达的内容与学生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表达的内容联系不紧密;有些句子中的难词数量过多。

3.学生报名时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学习经历和学历背景差异较大。

4.学生想在课堂上发言,但怕丢面子,怕犯错,又常犯错。

5.学生普遍低估自己所犯语法错误的广度;表达基本能理解,但错误较多或不地道;用错了,自己还意识不到。

6.英汉语言文化差异意识不足;母语负迁移影响严重。

7.许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停滞不前,中介语“暂时性石化”现象亟待解决。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解决成人英语语法教学面临的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教材、教法和学习策略这三个方面解决。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在教材方面,最好是编写专用分级教材,如果暂时没有特别合适的教材,就应根据培训项目的时间长度和培训班学生急需掌握的交际功能项目选择讲授内容,精讲多练。以应用为本,以够用为度,不抽象空谈语法规则。

注重常用语法规则的产出特征。结合常用单词和句型,举一反三,活学活用,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在不影响语法课总体难度顺序的前提下,适当调整教学的先后顺序,尽可能兼顾其他配套课程中的典型表达用语和句型,加强同一培训项目相关课程间语法项目的联系,使语法课为学生提高语言交际能力起到支撑和辅助作用。

根据时代的特

,精选地道、真实的英语句子进行适量补充,满足学生交际的实际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师生互动式语法课的教学效果显然要比灌输式的讲解效果要好。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策略应该是紧密结合的。教师讲课应深入浅出。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或研究的动力。讨论内容不能太难,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学生有成就感。鼓励基础好的学生抓住机会锻炼,起示范带头作用,创造机会,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参与讨论。鼓励学生利用好课后时间,及时复习和预习,解决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第三,重视中介语“暂时性石化”现象,帮助学生打破英语语言能力停滞不前的状态。除了讲解语法知识,为学生提供足量的最优化输入,还要加强输出训练,引导学生发现错误并改正错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搜集学生常犯的典型错误,设计探究型练习,供课上分析时使用。练习量不需要很大,但应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在课堂上公开讲评或集体分析错误的类型,成因和改正方法。这项工作对教师的要求较高,需要花时间和精力,但特别能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很活跃。下面以成人英语培训初级加强班(a02)学生所犯的三组典型错误为例说明。

例1:他没有和我们一起去长城,因为他已经去过了。

a.he didn’t go to the great wall with us, because he had been to there.  b.he didn’t go to the great wall with us, because he has already been to.

c.he didn’t with we went to great wall, because he had been to.

d.he didn’t go to the great wall with us, because he had gone to.

e.he didn’t go to great wall with us, because he has gone there already.

例2:她告诉我们,她大学毕业后要去国外。

a.she told us that after s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she went abroad.

b.she told us that she would go abroad after graduate.

c.she told us that she would go abroad after graduated.

d.she tells us she would go abroad after she graduated.

e.she told us that she would go abroad after she college graduates.

例3:这位工人必须立刻送医院。

a.the worker must send to hospital at once.

b.the worker must go to hospital, right now.

c.this worker have to go to hospital immediately.

d.this worker must be take hospital.

e.the worker must be immediately sent to hospital.

例1中a~e这5个句子都有错误,但能通过上下文猜出句子的意思。如果在综合英语课、口语交际课、听力课和语法课上老师都不帮助学生分析和改正错误,尽管学生能进行交流,但语言表达不过关,很难有质的提升。从这些错句中可以看出,学生所犯错误是多方面的,涉及冠词的用法(the great wall必须带冠词the),时态的一致(had been there before发生在didn’t go to the great wall之前,应该用过去完成时),用英语表达“去过某地”与“去了某地”的区别(表达“去过那里”用had been there,表达“去了那里”则要用had gone there)。用英语表达汉语中的“已经去过了”,需要用“已经去过那里了”才行;在英语中用副词there表达“在那里;往那里”的意思,不用代词it,there之前也不加介词to。这些错误不是同一个人犯的错误。在课堂上讨论时,能够发现错误并能改正错误的学生会很有成就感;犯了同样或类似错误的学生能弄清楚犯错的原因,但不会丢面子。为了巩固学习效果,还可概括提炼,以填空题的形式突出易错位置,在后续的复习环节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如何表达the great wall和he had been there before上来:he didn’t go to ________with us, because _______.

例2中的a选项没有语法错误,但表达的内容是她大学毕业后“去了国外”,而不是“要去国外”。b,c,d三个选项都没有“大学毕业”的意思;after之后应使用句子或名词,但b和c项在after之后直接使用了动词;d项还出现了时态不一致的错误。e项不仅有时态不一致的错误,还用“中式英语”after she college graduates表达“她大学毕业后”,而未能用上after she gradua

ated from(the) college/university。

例3和被动语态有关。汉语的含义是“这位工人必须立刻(被)送(到)医院(去)”,其中的“被”常省略,但英语句子必须使用被动结构。这里还涉及动词的用法,表达“送某人去医院”用动词take(送;搬运),而不是用send(派遣;打发)。因此,e项虽没有语法错误,也使用了被动语态,但意思却是“这位工人必须(被)立即派往医院”。用must be taken to hospital 才能正确表达“必须送医院”的意思。b选项没有语法错误,c选项中的have改为has才符合语法要求,但这两句都是“这位工人(自己)必须立刻去医院”而不是要求表达的“这位工人(因病或因伤)必须立刻(被别人)送(到)医院(去)”。

可见,错误不可回避,不能低估,不可放任不管。与直接给出答案相比,分析错误能引导学生大胆表达,主动发现错误,经讨论后修正错误印象深刻。通过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集体分析和讨论又不使学生望而生畏。在教学中应利用成年人分析理解能力强这一优势,通过对比分析和归纳,找出异同点,尤其是易错点,加深印象,培养学生按英语思维的习惯口头表达或写作,避免生硬地翻译。[4]如果处在中介语暂时石化阶段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接触足量而地道的英语语言输入,并有意识地在输出或使用英语时克服造成中介语石化的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就能使自己的英语能力产生质的飞跃。[5]有了质的飞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从而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结束语

成人英语培训项目开设语法课不是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而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英语这门外语。明确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零散的语法知识衔接起来,把语法当做提高英语交流能力的辅助工具。在语法知识的支持下,扩大词汇量,提高听说和读写能力。应根据参加培训项目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困难有选择地增加或删减语法讲解的内容和练习。精简内容,不是偷工减料,而是要突出重点。要打破中介语“暂时性石化”状态需要营造英语语言环境,不仅要重视语言输入的质和量,还需加强输出训练。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在输出过程中所犯的错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但不能回避错误,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到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在运用中修正错误和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安红.成人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误区和方法[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187-188.

[2]郑翠玲.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6):112-113.

[3]赵联斌.被淡化了的英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长治学院学报,2005(4):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