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建设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建设

篇1

进一步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稳步有序推进行政村融合,是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调研和准备。刚才,吴国平同志对前期准备工作作了详细的介绍,从去年底安排市政协牵头对这项工作进行调研,今年2月底安排吴国平、李雄伟、韦国潭三位同志牵头在南马镇开展试点,到今天全市面上工作的部署推进,前前后后做了半年多的准备;期间书记办公会、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多次对这项工作进行专题讨论研究,明确了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的原则性意见、总体方向。这一系列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吴国平同志对全市面上的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张雪芳同志介绍了南马镇试点工作经验,都讲得很好,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并贯彻到下步工作中去。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关于统一思想

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是前几年遗留下来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首先要统一思想。

1、对*市行政村撤并工作如何评价。我们认为,行政村撤并工作大方向、大趋势是对的,是符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对于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集约利用土地、减轻农民负担、村级班子建设等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先进发达地区已经证明这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行政村区域调整的大方向要肯定,这是进行完善后续工作的基本调子。当然,我市行政村区域调整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调整过程中步子太快、贪大,没有很好地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没有很好地尊重群众意愿;二是区域调整后,村庄规划、资产整合、村级组织运行等后续工作没有很好跟进,配套制度没有形成,行政村与自然村关系没有理顺,并村没有并心。这些问题我们也无需回避,应该认真面对,并尽力妥善处理。

2、如何展开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对于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三种观点思路:一种观点思路是认为并得太大的村要重新分开。这个观点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实事求是原则,但是结合当前*农村实际来看,这个度如何把握很难,哪些村可以分开,哪些村应该继续合并,如何划分是个现实难题,乡镇很难操作,这个"缺口"一旦打开,对*稳定发展大局可能会带来很大冲击,也许会成为一个大的"折腾"。第二种观点思路是集中时间、精力加快融合,一步到位。认为3-5年时间太长,最好1年内完成。但从我们试点情况和大量走访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村与村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性、利益牵涉、风俗习惯、群众意愿等一系列问题,实现村与村之间的完全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点在我市20*年开展的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工作中也已经反映出来了。并且,如果因为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而过多牵扯工作精力从而影响我们抓经济工作的话,是得不偿失的。第三种观点思路就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力争通过3-5年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这也是我们选择的方案。大致分两个阶段,60%的行政村在2011年前基本融合,剩余40%由镇乡街道在2015年完成融合。这套方案是我们反复比较、多次论证,广泛听取大家意见,充分考虑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大局的背景下研究决定的,是现阶段比较可行的方案,对此市委、市政府态度是非常坚定的。这也是我们推进后续完善工作的思想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希望大家以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对*发展稳定大局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上来,认真、细致、扎实地做好这项工作。

二、关于工作重点

刚才,吴国平同志已经对具体工作进行了部署,我认为当前首先要抓好以下四个工作重点。

1、加强引导,形成共识。推进后续完善工作,首先要统一思想。前阶段,我们统一了市级领导的思想,今天我们召开动员会,对在座的领导干部进行统一思想,会后,各镇乡街道要更加深入、在更大层面上统一思想,在统一镇乡街道干部、部门干部思想的基础上,引导广大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普通村民共同坚定不移地推进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刚才南马镇向大家作了试点工作的介绍,我看南马镇层层统一思想的做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借鉴,镇乡街道班子首先统一思想,其次,全体机关干部统一思想,接着层层统一村主要干部、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全体村民代表的思想,这样一个个层级统一下来,工作就不容易乱。

2、调查分析,制订方案。为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了《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的若干政策意见》,但这是一个总纲,是一个操作的原则框架和指导意见,具体操作的问题,还需要各镇乡街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各村的班子战斗力情况、工作基础、工作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在准确把握内在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市里下达的目标任务,采取一村一策的方式,来统筹安排,认真制订工作方案。决策前要慎重,决策后坚决执行。所以,制订方案前要认真调查,针对每个村需重点解决的突出矛盾问题和焦点问题,充分分析,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实之又实,一切从实际运行需要出发,不搞"一刀切"。

3、分门别类,落实举措。我市的行政村区域调整工作,每个镇乡街道的工作力度不同,地理区位不同,历史沿革不同,村与村之间千差万别,因此,推进后续完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方式可以套用,必须因村制宜,分类指导。要按照"已经融合、推进融合、创造条件融合"三种类型对各行政村进行归类,分别落实举措。对已经融合村,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四位一体的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对推进融合村,要在实现规划融合的基础上,稳步有序推进资产、资源的融合,财务一个帐目,资源统一管理;对创造条件融合村,要完善村级组织设置,原则上在行政村设立党总支,下设党支部,要建立自然村村务协理组。

4、配套建设,及时跟进。为推进后续完善工作,市里专门出台了4个配套政策性文件。各镇乡街道在推进行政村融合的同时,要根据配套政策文件的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村经济合作社组织,加强农村文书和报账员队伍建设,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强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建设,确保我市的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取得实效。

三、关于责任落实

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必须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广泛调动各方工作积极性,努力形成推动后续完善工作的强大合力。

1、明确责任主体。镇乡街道党委、政府是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的责任主体,行政村两委是具体实施的工作主体,镇乡街道党(工)委书记是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村主要领导是具体责任人。市级层面的职责主要是工作方向的把握、政策制度的制定、具体业务的指导、经验做法的总结和工作的督查。

2、要强化工作指导。市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级联系领导要帮助镇乡街道把握全局、研究政策、制定方案、统一思想。市里也专门向各镇乡街道派出了指导组和巡回督查组,各指导组和巡回督查组要加强巡视督查,切实推动各镇乡街道开展好后续完善工作。各职能部门要履行职能,把行政村区域调整后续完善工作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篇2

论文摘要: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实体,以其研发和人才优势,成为区域创新的引领者。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和创新成果供给上不能满足区域创新需求,制约着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贡献。因此,高校要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建设,以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论文关键词:创新;区域创新体系;高校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在区域层次上的延伸,体现出国家创新体系的层次性特点。建设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将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夯实基础。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实体之一,如何加快自身发展,以服务区域创新,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值得探讨。

一.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高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以其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发挥基础和支撑作用。

1.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加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培养。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的收益要大于物质资源投资的收益。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较,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世界著名高校就是首先通过培养出色的人才,为国家创新作出杰出贡献的,如哈佛大学共培养出6位美国总统、3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牛津大学的毕业生中有29位英国首相,21人获得诺贝尔奖。因此,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肩负的社会历史使命和任务之一,是高校对社会发展的显性贡献。

2.高校是知识创新的沃土。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知识创新越活跃的地区,区域经济的竞争能力也越强。4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中已经把对社会的“知识贡献”列为高校的三大历史任务之一。高校在科学研究、知识创造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潜力。高校聚集了多学科,易于开展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从而催生新学科、新思想和新成果;

高校集聚了一流创新人才队伍,2000~2006年,国家自然基金委共对139个创新研究群体实施了资助计划,其中分布于高校的有73个,占52.5%,这些优势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主体。据统计,影响人类的70%以上的重大科研成果和90%以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均来自高校。高校无可争议地成为知识创新的沃土、创新成果的催生者。

3.高校是技术创新的助推者。我国企业,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自我研发实力偏弱,导致了企业创新能力较弱。因此,高校虽然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中,高校的人才、学科优势和长期的科研积累,为积极参与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提供了扎实的基础条件。全国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约30万人,占全国研发人数的1/3。“十五”期间高校作为第一单位并担任首席科学家承担“973”计划项目89项,占立项总数的57.05%;承担“863”各类项目占总项目数近40%。依托高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有121个,占总数的63%。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达到42个,占全部工程研究中心总数的35.3%。经科技部批准,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40个,占全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数的29.4%。高校成为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和参与者,成为技术创新的驱动者。

因此,高校具备创新的深厚基础和人才的鲜明优势,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大量的研究成果,为区域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知识贡献,是区域创新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二.高校在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已得到了普遍的认识与认同,培养的人才和科技研发成果的有效供给是评价高校对于区域创新贡献的两个重要载体。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体系和科研评价体系存在着一定偏颇,制约着高校自身的创新发展,制约着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贡献。

1.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人才培养是维系高校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之一哈佛大学的办学理念富于哲理,“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服务祖国和同胞走出去”。但是目前高校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首先,是以知识传承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取向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强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强化了理论阐述及相关的逻辑推导,使学生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学生在知识承接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弱化了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其次,以开发创造力为核心的人格教育的缺失。目前高校教学完全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内容来进行,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管理的规范性。但同时导致人才培养的格式化、标准化,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和情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缺少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再次,实践教学的忽视。实践教学是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的桥梁,学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结合起来,并从实践中了解到所学专业当前最新的内容,但是大部分高校与企业、公司“互惠互利”的密切协作关系还没有全面确立,高校学生的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主要是以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为主,缺乏参与性,认知性不强;就更谈不上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验证性演示型实验偏多,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不足,未能达到让学生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我实现,更没有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高校创新研究成果供给的有效性不足。检验高校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贡献大小的标准之一,就是高校科研成果对区域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贡献率。但是,目前高校创新研究供给的有效性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高校的以论文为核心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制约着应用技术的研发,高校科研成果存在着技术的可靠性差、开发的周期过长,且不能很好适应市场需要的问题,因而使企业很难获得直接支持。尽管高校每年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但成果转化率极低,尤其是由高校自主研发的原创性成果为数不多,使高校真正介入区域创新体系存在一定的障碍;二是高校内部还未形成大团队攻坚的优势,团队建设上学科单一,没有形成规模,现有力量和资源的优化整合不够;三是区域内各个高校之问的资源整合、有效联合、联盟以及合作还远远不够,各自为战,资源共享欠缺、重复建设偏多,严重制约着区域内高校整体创新优势的形成与发展。

三.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既使高校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也给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校应在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应对挑战,积极探索其实现发展的路径。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

1.高校要明确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定位。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确定为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取向。高校拥有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是知识创新的主体。高校紧密结合区域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根据区域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自身特殊的文化资源筹划学科建设,优化的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高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与区域内企业的全面合作,使其在横向拓展方面取得新进展,把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与国民经济建设的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强大的科教优势,为切实推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作出贡献。

2.加强高校自身的创新能力建设。高校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是高校参与整个区域创新建设的基石,因此,高校要加强其内涵发展建设。高校应大力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创新的角度深化知识创新,发展成为区域创新的智库和基地,产生强大的辐射和示范效应,推进区域创新的发展。同时,开展高校内部以及与其他高校之间的战略合作与交流,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催生创新成果。另外,加强与国外著名高校的合作,本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通过国际化来强化高校的创新能力。此外,营造创新环境,创新要有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和宽容的学术环境,高校要通过民主管理,走创造性、学术性、开放性、民主性之路。

3.高校要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为己任,引领区域创新。把推动高校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将高校的特色与优势渗透到以市场为大背景的区域创新体系中,充分发挥高校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吸收消化基础上的再创新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以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为重点进行科学研究,与企业协同攻关,确实推出一批应用型高新技术成果,为区域内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尤其是行业背景明显的高校,特别是在农、林、水、地、矿、油等基础能源和基本设施建设领域的拥有学科优势,应成为这些行业创新的引领者和支撑者。

高校还应该主动与企业、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提高科研成果在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流动效率。搞好创新团队建设也是引领区域创新的重要环节。高校不应狭义地、而是应广义地理解创新团队建设,团队以项目为纽带,不只包括高校内的学者、专家,还应包括企业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吸收政府部门相关人员共同组成,以此实现知识共享,促进科技创新。

篇3

我国的工业园区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在国家的计划、指导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政府作为园区的管理者、协调者和引航人需要从促进整个产业发展和市场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宏观上指导、扶持园区产业的发展。首先,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政策协调作用。政府作为协调者就是在各个经济主体间建设网络、搭建桥梁,疏通联系和沟通的渠道,促进他们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如企业与科研机构或高校、企业与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相互合作。为促进工业园区的发展,相关管理部门可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并且充分发展各个政策间协同效应。在制定政策时,应该着重从促进产业核心技术集聚与开发、强化技术创新扩散的角度出发,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充分提高民间资本向高技术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促进园区产业规模效应的形成和技术创新,进而进一步通过资本外溢和技术扩散的途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其次,相关部门要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机制,促进良好技术创新环境的形成。为了完善工业园区的创新环境,政府部门应该鼓励有相关特长的大学教师和学生以及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到企业兼职;同时技术创新要面向市场,政府作为引导者应该引导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保障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大对应用技术的研发开发。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向社会开放科研技术设备、资料与研究人才等各种创新资源,引导和帮助试验室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科研成果的管理方面要完善知识产权管理的法律法规并且有力地执行,维护科研成果的研发者和创新者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氛围。最后,要提高园区的管理服务水平。要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和“一条龙”服务。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解决企业的困难帮助企业成长。建立良好的园区软硬件环境,让工业园区能把企业引进来,也能留得住企业,逐步构建园区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解决后顾之忧。

二、形成和提高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效应

产业集聚效应是指关联产业的聚集能够促进知识的累积、技术创新和扩散。因此,在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对园区的资源优势进行客观分析,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型企业的形成,特别是大型技术企业。广西目前已有南宁、桂林、柳州等几个国家级的高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高新区最多的财务省份,经过20年的发展,这些高新区为区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其中南宁、柳州两个高新区成为了广西两个总产值超过500亿元的工业园区。但是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园区内部产业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不强,产业链不完整,专业化分工也有待提高,在这个阶段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所以管理部门要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加强园区企业间的竞争与协调机制,鼓励人才流动,放宽用人审批制度,加强对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的职业化培训、建立公平竞争的信息平台和良性的竞争氛围,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引入先进地区的经验和技术,支持各类管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平衡发展,为产业集聚效应的形成和发挥提供环境和政策条件。

三、支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创新

对工业园区而言,企业自身拥有的知识存量往往是有限的,大多数企业自身科研经费投入是很少的,因为新技术的研发是有很高风险的。园区内或园区所在区域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增长的重要来源。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致力于加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之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合作与研发促进高新技术的成功研发和应用。因此,管理部门应该尽快在园区内建立并实施积极有效政策促进创新资源高速流动,此外还要建立起开放的区域创新网络,充分发挥区域技术优势。

四、重视环境保护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

关键词:大学城 , 区域经济 , 发展

Abstract: nowadays in China's rapid rise university town, it promote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pus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College students is a huge consumer groups, based on this, the university began to carry out the project in the capital, as we plan to college city construc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d on-the-spot interview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regional university town development of related problems are given, capital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for university i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may affect, also expect result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regional government policy to provide certain information.

Key words: the university,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大学城的特点

《教育大词典》将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可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为高等教育提供生存发展的适时的充足的物资与精神资源。的大学城总体特点是:第一,建设模式多样化(有政府主导型、社会主导型、多元发展型等);第二,大学城空间布局集化,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如“长三角”地带;第三,大学城建设规模大化,占地庞大,耗资惊人。大学城这一新生物的迅猛发展有于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提高办学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2、花溪大学城的基本概况

为解决高等学校在中心城区布局过于集中,地域分布不尽合理的问题,2011年1月24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召开的全省学前教育高中阶段等教育三项突破性工程宣布贵州省在贵阳市花溪区党武乡思丫村、下坝村、翁岗村,规划总用地约7500亩,建成20万人规模的高校聚集区,按照贵阳市规划部门划定的各高校用地红线范围,贵州师范大学占地约2000亩,贵州财经学院、贵阳中医学院和贵阳医学院占地均为1500亩左右,贵阳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占地约1000亩。贵阳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建成配套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依托环城高速公路、甲秀南路(花溪二道)、贵阳环城快速铁路等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全省主要高校整合于此,逐步聚集形成花溪高等教育聚集区,以扩大花溪校园文化的影响力。在聚集区范围内或其将预留适量用地,用于建设科技研发、高新技术和居住、文化娱乐等相关配套设施,以促进这一区域的综合发展和就业平衡。

3、花溪大学城的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3.1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影响概述

大学城的兴建最直接的影响并不是对当地人力资本的提升,而是大学城的建设使区域内大学生数量剧增,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扩大了区域经济的消费市场,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主力军,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也能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花溪大学城的建设使花溪区的大学生数量剧增,花溪区的消费市场也因此扩大,这20万新增大学生消费将大力带动花溪区经济的发展。

3.2大学城对花溪区经济影响的具体分析

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发展现实中大学城建设扩大了区域的消费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在此,我们将花溪大学城的建设对花溪区经济影响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大学城的建设对当地居民就业的影响

建设大学城,会使花溪区的学生数量增加,花溪区的消费市场也因此扩大,这样势必推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发展学校周边地区的社会服务体系、后勤保障系统(包括食堂、宿舍、通信等),增加就业机会。花溪 大学城建设使得附近原来的经济规模已经满足不了大学生的消费,所以大学城附近会新生一些适合大学生的消费场所。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这些新生的消费场所主要以银行服务、餐饮业、购物等,虽然其中有些行业还未在大学城附近新起,但根据需求的导向性,这些行业也会慢慢发展起来的。

以下图形是我们就“您认为大学城在那些方面的功能急需提高” 的调查(下列比例表示的是急需度)

图形显示,大学城急需提高的方面主要有银行服务、餐饮业、娱乐、交通、医疗、购物等,大学城对这些行业的需求使得花溪区居民就业的行业和职位增加,增加了花溪区居民的就业机会。

(2) 大学城的建设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大学城的建设必将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会使教育首先成为产业,刺激教育投资不断增长。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今后十年,要使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目前的9%提高到15%,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当年我国普通高校因扩招了48万人,所带来最终需求增加总量约57亿元,由此带动国民经济总产出近130亿元。而今,大学城在我国迅速崛起,大学城对第三产业的影响更是非常显著。教育本身就是一种产业,且属于第三产业。“大学城”的建设极大的带动了花溪区餐饮、旅游等以服务行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以下是我们对花溪区学生消费的调查:

篇5

关键词:西部 铁路 区域经济

一、引言

世界各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共同规律是:当一个地区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时,铁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先导性作用。在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中,铁路都曾有过明显的大发展时期,国家在铁路的发展上大致都采取了超前型的发展战略。历史经验充分证明了铁路发展战略对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强有力带动作用。

时值我国正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区域,具有丰富的资源,开发西部对我国经济全面腾飞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西部地区地理特征使其同时具有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的特点。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目标,加快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增长,发展与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形势相适应的铁路运输网路,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我国西部共有土地面积546.9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56.97%,西部地区人口2.8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2.8%,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市场容量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自然、经济和历史发展各种因素的制约,西部地区生产力相对落后,资源开发与转换能力薄弱,自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面临一系列困难和障碍。因此,如何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我国经济整体的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我国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呈现以下现状:

(一)自然资源丰富

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有色金属和其他多种原料的生产基地。主要有稀土、金属、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在未来的发展中。上述资源进一步探明的储量还会增加。同时。西部地区还是我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农作物生产基地。

(二)人文资源丰富

祖国广袤的西部地区,不仅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而且也是人文资源的富集区,且都是在世界范围内有相当影响的自然、人文资源,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更好的对西部人文资源实现充分开发是建设西部区域经济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支撑源。

(三)交通建设特别是铁路网建设亟待加强

西部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地区,交通不发达,导致区域市场分隔,资源流通不畅。运输成本高。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落后于东、中部地区。特别是铁路路网建设更是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从1997年到2007年,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每万人铁路运营里程从484.4米增长到661米,增幅达36.5%,但这与西部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是极不适应,与同期公路的建设规模也不可同日而语。总体而言,西部的铁路建设仍待加强。

(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运行成本高,经济效率低下,经济总量增长缓慢,经济结构层次低。但同时西部地区人口众多,生活水平相对落后,消费结构相对滞后,这就决定了西部地区为内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周转余地。因此。从长远来看,西部地区的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五)资源互补性明显

西部地区内部的各省区之间,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深刻的经济互补性。新疆的石油、天然气、畜牧产品,青海的化工原料、甘肃和内蒙古的稀土金属等都可以在地区内部共享,同时,西部地区和东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及资本市场等方面也存在极强的互补性。

三、西部铁路路网研究

铁路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是沟通城乡、联系地区和促进经济全面发展的纽带。也是促进商品流通、搞活商品经济的物质支柱。我国西部地区地大物博,铁路的发展能加快资源开发,实现生产力合理布局,促进区域均衡发展,为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条件。

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铁路网建设在西部大开发后有了明显改善。“十五”期间,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大中型项目累计完成基建投资846亿元左右,占全国铁路大中型项目基建总投资2692亿元的31.5%。到2005年。西部路网规模已达1.8万公里,尤其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后,结束了西部地区唯一省份――没有铁路的历史。但是,从总体上看,西部铁路仍然是我国铁路的薄弱环节,其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能力紧、线路少、铁路密度仅为0.32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0.46百分点,远远落后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10个省市区的铁路总里程只占全国铁路网的1/4,西部地区过于单薄的铁路网还无法适应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求:二是西部与东部联系的通道数量少,且运输能力已处于超饱和状态,如藏、甘、宁、青、新四省区。通往内地的只有包兰、陇海两条干线;三是技术装备落后:四是西部省区间铁路运输通道不足。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快的要求。据专家预测“十一五”时期,西部地区铁路货运量年均增长4%~5%,客运量增长将高于货运量,达到5%~6%。而目前我国坐火车人均不足1次/年,西部地区比率更低,市场潜力巨大。目前500公里以上旅客运输,铁路占80%左右的市场份额,因此西部铁路应当继续成为中长途旅客运输的主力和骨干。

四、西部铁路建设与沿线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西部铁路建设已逐渐成为沿线地区经济开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建设对沿线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铁路建设与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东西部地区之间的长距离运输主要靠铁路

西部开发促进东西部人员和货物的交流日益紧密,东西部之间和西部地区的城市之间的长距离运输,对铁路这种集安全性、舒适性和经济性的运输T具依赖性增强。铁路建设直接改善沿线地区的对外联系条件,改变沿线地区交通闭塞、可达性差的状况,打开了其对外交往和联系的通道,使沿线地区交通区位条件发生改善,在大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将得到提高。

(二)西部大宗物资的运输最适合铁路运输

我国西部交通不便,资源开发程度低,而西部向外部的货物主体是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大宗物资。目前西部货运中能源和冶炼物的运量比重为66%。而且发展势头不减。铁路所具备的运能大、成本低的优势是其它运输工具难以比拟的。同时。铁路干线的建设是资源开发,尤其是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条件,交通干线的开通,改善资源的对外运销条件,使沿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可能。

(三)铁路对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举足轻重

西部大开发离不开西部城市化的普及,这就需要确立若干中心城市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核心,核心城市具有广阔的吸收扩散能力,要成为交通枢纽和中心。铁路干线建成后,将逐步在沿线形成若干交通枢纽和城镇,原有城镇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由于区位和交通条件的变化,沿线地区的产业和人口将向这些枢纽城镇逐步集聚,促使其经济实力逐步壮大,从而极大提高沿线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水平。事实上。铁路的纽带在西部地区已经造就了路桥经济带、攀西钢铁基地、宝成工业走廊、成渝经济带等,在未来的西部大开发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四)铁路是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加强交往的有力纽带

西部地区与10多个国家接壤,对外开放口岸数十个,辐射范围延伸到东欧、北欧、阿拉伯和南亚地区。因此,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对外窗口,借助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来促进西部开发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发展铁路是与周边国家最有效、最紧密的交流方式之一。

(五)发展铁路符合西部环保原则

西部大开发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在追求速度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发展的质量,满足环保的要求。在各类交通工具中。铁路运输具有能耗低、占地少、污染小、运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等方面的优点。因此,可以说铁路运输是综合优势最突出的地面运输工具。在西部大开发中,铁路必将发挥骨干作用。

(六)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沿线地区投资条件

随着铁路干线的建设,沿线地区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与之配套的公路、水运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将不断完善。原有交通运输设施等级得到提高,新的交通运输设施得到兴建,区域路网系统得到加强和完善。同时。铁路干线的建设也将促进沿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如城镇道路、电站、供水、供气设施的扩建和新建。

(七)促进沿线第三产业的发展

篇6

关键词:甘肃省;兰州市;区域发展;道路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37-02

新世纪以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节奏明显加快,这是我们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切实感受到的。然而,与国内发达省市相比,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还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2008年我们虽然实现了总体小康目标,但比全国水平慢了八年左右(相当于全国2000年水平)。总体表现为:人均生产总值水平不高,社会和谐、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三类指标实现程度较低。为此,甘肃省不但面临着缩小与全国发展差距的重大任务,也面临着缩小省内城乡间、地区间发展差距的不小负担,所以,甘肃省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攻坚克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甘肃省委召开的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省政府提出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和“五个大幅度提升”的奋斗目标。对此,作为一位甘肃人,我为甘肃省在“十二五”期间将要实施的“1224”区域发展规划而感到欢欣鼓舞。特别是,作为一位兰州市民,我特别感兴趣的是,“1224”规划中的“1”—— 一个都市圈的建设规划,即以兰州白银为核心的都市经济圈,将是甘肃省未来发展的重要空间战略布局的中心,通过兰白都市经济圈的打造,凸显兰州辐射带动功能,挖掘周边县市的互补功能,发挥经济圈强大的经济集聚功能,增强城市的积聚、带动能力以及城市整体的竞争力,最终形成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地带。

具体而言:就是发挥兰州的中心带动作用,按照甘肃省委规划,也就是支持兰州率先发展,建设兰州—白银都市经济圈,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其主要内容是:把兰州周边城镇纳入兰州发展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和城市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不断拓展兰州市区发展空间,逐步实现兰州、白银及周边城镇经济的互相融合;实行综合配套改革,借鉴其他经济区的政策,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项目、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优惠,在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做大做强石化、有色冶金、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等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把兰州建设成西北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中国西部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展望上述宏图大愿,我们当然是充满信心并翘首以盼的。

要想真正实现上述宏愿,我想,兰州市的道路建设可谓基础建设的重中之重。作为兰州人,笔者近年来,常常感受到兰州由于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加之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所造成的交通不便。由于平日出行的需要,我们不得不常常搭乘单位班车、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不得不遭遇堵车之痛,当这种痛成为常态的时候,我们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的满意度自然下降。

或许是因为群众的呼声,引起了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于是兰州市近年来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动静着实不小。例如笔者所居住的安宁区这几年的道路变化就很大,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有新路开通。特别是,最近正在开建的快速轨道交通,将来应该会使安宁区的交通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是在包括安宁快速公交、七里河黄河大桥、银滩黄河大桥以及兰州一些新的道路交通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也发现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的规划者、建设者们深思与斟酌。

1.是否充分顾及到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与根本的问题。道路交通建设的初衷和根本应该是将不方便变为方便,这原本是一个人人皆知的常识问题。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有的道路建设工程其结果并没有完全达成这样的效果。其中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诸如资金保障不利、设计方案欠合理、建设质量不达标等等,这些都会使甘肃市民曾经期待的建设愿景大打折扣。例如,众所周知,我们的一些道路建设项目由于设计本身的原因,留下了严重的交通隐患;还有就是因为施工质量的问题,使得我们的很多道路建设工程的水准远远落后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也逊色于新疆、青海等西部省市。

2.是否做到深谋远虑,而不致随后翻建返工的问题。让我们屡见不鲜的是,我们兰州市的好多规划和建设项目(其中包括当然道路建设项目)的开建一则欠缺高瞻远瞩的眼光和打造精品的追求,常常造成一两年内常折腾、三四年必返工的局面。二则囿于行业、部门的间隔,例如,电力、市政、电信、电视、燃气、移动等部门的各行其是,致使我们的很多建设常常陷于重复开工、无端浪费的怪圈中。笔者认为,在这当中,就应该特别凸显的是政府管理部门的监管、审查功能,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与制度杜绝这种局面和怪圈的常态化发生。

3.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作为的问题。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常常需要拓宽道路、架桥建楼,与此同时,我们的道路建设工程以及其他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常常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这似乎成了建设过程当中的“规定动作”,也因此使得大家怨声载道。而我们兰州的很多建设工程的惯性思维就是:既然我要造福于你,那么你就理应承受工程建设期间的扰民状态。这种强势姿态虽然近年来会以“安民告示”或者“谅解标语”的方式出现,似乎显得比过去的“不由分说”温柔了不少。但是,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建设工程是不是一定要以扰民为前提?

笔者前些日子去了一趟山东,看到青岛市正在建地铁,按说,这样巨大的一个交通建设工程,理应造成市区道路的大破坏、市区交通的大拥堵才对,但我在青岛市很多道路上只是看到马路台阶上每隔二三十米左右有一个两平米大小被围起来的竖井,其中有工人在工作,而其他的道路交通一切如常。

反观这次我们兰州安宁区的快速公交道路建设,长达数月不说,尘土飞扬扬、停水停电忙、拥堵时间长、效率进度降。试问,我们的规划和建设项目可否真正站在造福于民的立场上不扰民或少扰民呢?我想青岛的地铁建设工程给了我们一个正面的答案。

4.是否在工程发包、建设过程中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问题。在我们的身边经常看到在兰州道路交通建设过程中的“占山为王”的现象,即工程建设者只要承包到手,立刻画地为界,围堵圈地,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要么不开工,要么磨洋工。致使整个建设过程中严重缺乏工期进度、建设质量、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监控与督察,而实施科学化的管理恐怕更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的条条框框。

作为一位普通的兰州市民,我对兰州的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既充满信心又特别关注,尤其是道路建设,因为它关系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出行是否方便快捷的大事。

作为一名学者,我想我的上述管窥其实也是想为甘肃省十二五规划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衷心地期待我们甘肃、我们兰州更加美好。

篇7

农村区域发展是农村社会转型和城乡差别不断增大、农业功能不断拓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较新而有渐进性的专业。福建农林大学是全国最早设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院校,目前已经积累了丰厚的教学成果。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对我专业的教学资源进行升级改造,以实现资源共享并探索特色型的教学资源。

一、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现状

本专业是全国最早建立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学网――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区域发展专业教学信息网。课程改革成果包括“《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2009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农村社会调查》2009年成为省级网络课程。编写过专业通用教材七部,其中《农村发展规划》是‘十五’、‘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主编单位’,并且‘十五’版教材获得2005年度全国农林院校‘优秀教材’奖。《现代科学与技术概论》、《论文写作与设计》是‘十五’、‘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主编单位’。《农村发展研究方法》、《农业推广学》、《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农村发展概论》等均为‘十五’、‘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副主编单位’ 。本专业也曾举办过两次全国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学科发展与教材建设学术研讨会。目前看来,本专业教学资源建设起步较早,经验相对丰富,内容充足,有较好的基础和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二、农村区域发展课程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本专业课程资源建设跟别的新建立或准备建立的平台比,有发展的历史与可吸收的经验,故其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不是如何构思建立信息平台的问题,而是建设中遇到哪些问题。这里参考别的课程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并结合本信息平台的实际状况,总结出五方面的问题。

第一,课程资源的依托校内网,使其总受限。与别的信息平台一样,本平台“使用校同网各种信息资源,导致资源平台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其覆盖率、共享率和使用率。

第二,缺少规范管理。目前本课程资源信息平台往往重视资源的与贡献,而忽视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建设,导致资源的随意下载和破坏。

第三,缺少实时更新。本课程资源平台更新缓慢,新的教学资源往往难以快速更新和上传,导致学生难以通过在线的方式动态、及时地接收新鲜资源。

第四,“教学资源的质与量和教师的工作量没有衔接。教学资源开发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物力,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以课时计算,对教师在资源共享课中做出的贡献缺乏量化的指标参考,因此系统需要提供教师的资源数量与资源的使用率情况 。

最后,缺少与受众的实时交流与反馈。本教学资源平台更多是上传教师的课程资源,而与学生或者广大受众的沟通与交流不够,缺少来自学生的反馈与建议,不利于长远建立更好的信息共享平台。

三、农村区域发展专业课程资源信息平台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农村区域发展专业信息平台面临的上述问题,拟希望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问题:

首先,扩大依托平台,除了使用校园网以外,也可以使用各种在线教育渠道课程资源,争取扩大资源的覆盖率,使其让更多的人获得这些最新的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

其次,加强平台制度监管。一方面丰富资源的数量、突出特色,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等配套制度。“加强对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的管理,从而保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质量 。

第三,对教学资源进行持续更新。往往教学资源平台建好后,其更新总是比较缓慢,导致资源内容陈旧、缺少新意,难以满足广大求知者的需要。因此,本课程资源教学平台要持续更新其教学资源,有新的教学需求或者新的知识,要及时反映在信息平台上,以使教学资源有新鲜度和与时俱进性。并且要规定其资源每周的更新比例,根据比例来及时更换信息,保证信息平台的活力。

第四,量化衡量教学资源的质量,并与教师的工作量挂钩。传统教师的工作量只是以上课为计量,而往往忽视教师在教学资源上的贡献和心血,导致教师缺少动力,在教学资源的管理和质量上不够积极。因此要拿出教学资源建设的量化指标标准并折合为工作量,增强教师的热情与干劲。

篇8

确立一个目标:

构建经济繁荣、居住舒适的现代承德,努力实现城市产出性的最大化和宜居性的最优化。到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57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66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43.6%;到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80万人,建设用地面积8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到59.6%。真正成为连接京津冀辽蒙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冀东经济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突出一大特色:

构建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竞争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水园林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我们要按照“不求其大求其精,不求其全求其特”的发展原则,树立“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发展理念,增强城市的承载功能和聚集能力,彰显独具魅力的城市特质。

把握六项重点:

第一,在科学规划中求质量。一是发挥城市总规划的先导作用。二是抓好城市风貌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实施。三是加快修订完善专项规划。四是加强规划人员队伍建设。五是强化城市规划的管理。

第二,在做强中心城市中寻突破。在发展布局上,以三年大变样为抓手,继续实施“南扩、西进、北延、中疏”的城市发展战略,加快滨水新城建设步伐。以武烈河和滦河为纽带,拓展新城区、改造老城区,新城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同时推进,打造“两河绿色风光带”,使承德实现由以武烈河为中心的“一河时代”向“两河时代”的历史性跨越。在功能布局上,老城区发展旅游和商贸,重点是传承历史文脉、强化传统风貌、恢复清风古韵,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同步发展商业、金融保险、贸易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北区发展休闲度假、会展和现代物流业;西区以双滦区为主,发展工业和附属旅游业;南区发展文化教育、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城镇化进程提供坚强支撑。

第三,在产业发展中强支撑。目前,承德委托德国罗兰贝格公司策划的六大支撑产业已初具规模,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园区经济,促进重点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全面发展。

第四,在彰显特色中树品牌。在城市建设中,既要保持历史文化的传统魅力,又要充分展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使城市建设和历史文化遗产浑然一体、交相辉映。同时,按照高品质、塑精品、出亮点的要求,加快推进规划展馆、奥体中心、博物馆等公建项目,把承德真正建成享誉海内外的品牌城市。

第五,在科学管理中提品位。我们以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牵引,实施了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国家环保模范城“六创联动”,进一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努力在新一轮城市发展进程中赢得主动,增强实力、活力、竞争力。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 服务体系 区域经济

农村金融作为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重视程度的增加,各种惠及三农的政策不断推行,这些推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均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建设,通过稳定的、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农村经济发展形成强有力的保障,并最终实现农村区域金融以及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

一、农村金融体系意义研究

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对于惠及三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配合国家支持农业发展的基本策略。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可以拓宽农业经济发展的业务范围以及资金来源。进一步的完善农村经济结构,通过这种方式来配合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2.可以通过利用金融服务体系的资金以及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服务体系向投资金额较大、周期较长的农业基础建设项目提供贷款,分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基础工作的发展。

3.作为国家相关政策的执行机构。国家的很多政策机构,例如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实施,主要内容便是向广大农户发放国家政策补助资金,这些政策的实施,必须依靠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农村机构覆盖水平,可以有效的确保这些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问题研究

1.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设置不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资金供应不足。金融服务机构设置较少,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供应紧张是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当前,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服务网点较少,农村金融服务主体断层的现象十分明显,导致农村金融机构服务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由于国家对于农村经济扶持力度较强,因此部分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农村贷款业务收益率较低,因而收缩了农村贷款融资业务,导致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量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的贷款融资渠道也更加狭窄。

2.民间借贷管理不完善增加了农村金融的风险。当前农村区域内的民间借贷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但是国家在民间借贷管理上缺乏全面有效的管理体系,导致民间借贷组织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的缺陷难以得到弥补。因此,虽然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由于资金不足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掣肘,但同时也增加了农村区域金融风险,对于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3.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于土地资源的依赖性较强,因此在这些资源的限制下,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其次,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虽然处于优化升级之中,但是仍然存在着粗放经营管理的特点,导致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再者,由于农业科技一直属于我国科技建设的薄弱环节,各种新型科技应用推广力度不足,因而在技术知识经济时代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农村经济的基础较差,经济发展的风险较高,因而导致农村金融体系出于风险考虑,各项建设未能全面开展,导致金融服务制约经济发展,经济薄弱影响金融建设恶性循环的出现。

三、农村金融服务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1.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拓宽农村经济资金供应渠道。当前我国处于工业经济支持农业发展的阶段,因此这就要求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特点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国家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等为主导的金融服务体系,并辅之以商业金融机构、地方金融机构以及民间金融机构的建设,形成具有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这种方式,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的融资渠道,保证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供应渠道以及供应方式的多样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供给。

2.重视民间融资借贷的管理,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补充。由于民间融资借贷上没有完善的管理法规以及管理办法,因此导致民间借贷缺乏政策性的引导。因此,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重视对民间融资借贷行为的规范、引导与控制,并充分发挥民间借贷信息成本低、利率弹性高的特点,通过法律手段以及政策措施严格空中民间借贷的风险,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的民间融资借贷服务体系,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3.增设农村融资担保机构,降低农村金融服务奉献。针对农村经济基础差,农村金融服务风险搞的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采取多渠道融资建立完善担保机构的方式,来降低金融服务体系的风险。按照利益与风险共担的原则,设置金融担保机构,进而借助于金融担保机构,消除金融服务体系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使用风险的考虑。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设置金融担保机构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应该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借贷简化审批程序,加快资金的发放速度,并尽可能的降低贷款的收费标准,通过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总额的方式实现金融服务体系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4.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只有金融服务体系具备较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确保金融服务体系在农村区域实现金融服务体系的良好发展。因此,农村区域的地方政府或者是管理部门应该在普及金融的风险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社会信用教育,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此外,应该注重完善农村企业以及农民的信用体系建设,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打造良好的基础。同时,应该加大力度开展农村金融维权管理,制止金融债务逃避行为。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优化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环境,为农村经济与金融服务体系的协调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金融体系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区域经济的稳步发展,必须重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相关部门应该采取完善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强化农村金融财税支持以及完善农村资金供给渠道等一系列方式,开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优化管理,最终通过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

篇10

双阳位于长春生态轴线,是长春城市水源地。多年来,双阳坚定不移地履行水源保护地职责,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坚持不以青山绿水为代价大力发展洁净工业,走出了一条新型工业化之路。

2011年,双阳区四次党代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双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打造三城一区,建设幸福双阳”战略,进一步把建设低碳环保、集约高效的洁净工业城确定为双阳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全面吹响了打造长春南部“工业绿洲”的号角。

一、大力招商引资,为洁净工业城建设增强动力

双阳区坚定不移地把招商引资作为打造洁净工业城的重要举措,在全区范围内不断掀起招商引资。全面采取领导带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全民行动的引资办法,积极推广叩门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峰会招商等模式,主动邀请省内外知名经贸团组来双访问交流,以央企、强企、名企等大的战略投资者为主攻方向,着力引进培育一批打基础、增后劲、强支撑的大项目,百威英博、中冶京诚等世界500强企业先后落户双阳,为构建新型洁净工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吉通机械等重大项目开工或投产,特别是成功签约了世界500强企业正威国际集团,实现了引进工业项目的新突破。

二、主攻重大项目,为洁净工业城建设增强后劲

双阳区始终把“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作为打造洁净工业城的重要手段。紧扣壮大工业总量规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度谋划包装一批支撑洁净工业城建设的产业项目,仅2012年就包装储备超亿元项目60个。积极实施项目建设百日会战活动,帮助项目单位完备前期手续,着力解决融资筹资、土地征收等各项制约项目开工建设的难题,最大限度地为项目建设扫清障碍。积极推行重大项目监测预警、责任包保和挂牌保护等制度,及时化解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情况及影响制约因素,形成了开工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的良性滚动建设体系。2012年全区开工工业项目117个,占全区开工项目数量的57%,完成投资79.1亿元,占全区年度完成投资总额的59.4%,大力纳米低碳产业园、铸诚工业园、通用机械等项目部分竣工投产,国药一心制药、金冠电气等项目达产达效。

三、加快开发区建设,为洁净工业城建设搭建平台

为了履行水源保护地职责,双阳区始终坚持工业项目进园区原则。以文化印刷产业开发区和长春双阳经济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为平台,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洁净工业。目前,双阳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达4.5平方公里,电气设备及汽车配件制造园、门业加工生产园、纳米低碳产业园已初步形成;文化印刷产业开发区建成面积已达3.92平方公里,洁净工业、装备制造、能源产业等功能区初具规模。两开发区驻区企业已达126户,其中规上企业17户,产值超亿元企业7户,拥有世界500强投资企业1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