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管理

篇1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 区域公共问题 新区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5―0045―05

1982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在中断了30年后开始恢复重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其分支领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应运而生且日益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着重就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兴起的背景、发展状况及前瞻作一梳理和研讨。

一、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兴起的背景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问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

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

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

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

《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 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人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八)区域公共管理国际比较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国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文献还有待丰富,国内外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也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大力度翻译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系列著作,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经典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并参考借鉴国外区域治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精华,并与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以深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推动区域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Norman D,Palmer,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M],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1991。

[2]刘彩虹,区域委员会: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5]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4)。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陈瑞莲。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2009,(1)。

[9]郭巍青,三鹿奶粉事件的再审视――政府管理体制必须创新[J],南风窗,2008,(23)。

篇2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区域公共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文章就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关键词:

区域公共管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就当前社会发展形势而言,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的更好发展。然而,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受利益的诱惑,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效率低,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区域政府就必须重视区域公共管理工作,在政策以及制度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提供保障。

一、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概述

区域经济合作指的就是多个区域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开展合作,使多个区域组成一个共同发展的整体。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越来越严重,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有着重大意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有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公共管理是指区域内的多元主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间交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然而不同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各不相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有着重大作用。区域公共管理是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保障,只有做好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才能更好地保障各区域的经济利益,进而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的缺失

制度作为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和依据,就当前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来看,政府制度存在严重的不足。首先,不同区域的管理方式、理念不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冲突,难以达成利益的平衡性;其次,从政府治理的价值导向看,行政区行政的根本特征在于,它是以民族国家或国内地方政府的、明确的单位行政区划边界作为管理出发点的。这种管理观念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区域管理的主体一直是政府,进而容易造成政府专权的现象,影响到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二)缺乏法律保障

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会加大区域公共管理工作的难度。而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健全的法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区域公共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存在很大的不足,区域之间的不正当经济行为屡见不鲜,严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

(三)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区域经济管理中,管理主体由一变多,由于没有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容易造成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现象。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政府作为行政管理的主体,有着的区域政府贡献力度大,有的则稍微不足,当出现利益分配不均衡时,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持续,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加强区域公共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政府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执行的标准,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提高工作管理效率和水平。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想确保区域公共管理水平,就必须完善政府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政府就必须响应时展的需求,用发展的眼观看待问题,及时的更新观点,加快公共管理制度的创新,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其次,政府要拓宽管理视野,适当下放权力,大力发展非官方组织,形成多元化的公共管理主体,进而更好地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质量,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提供保障。

(二)完善法律建设

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依靠法律来为其提供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法律法规具有法律效率,在区域公共管理工作中可以更好地约束管理行为,规范市场秩序。为此,政府就必须加强和完善有关区域公共管理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效力来约束行为,为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法律保障。在经济领域中,要完善经济法,对区域产业发展方面的规则进行调整,确保区域产业的稳定发展;在社会领域中,要加强制度改善,加强医疗、社保、教育、就业等制度的改革,进而实现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作为我国现代社会发展一种必然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也越来越重要。而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区域公共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区域双方或者多方的利益,区域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多方面的,而要想提高区域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加强区域联系。首先,区域合作双方必须建立统一的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统一的管理网络,实现区域公共管理信息的贡献。其次,在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各区域要深入到对方区域中去,全面了解市场信息,进而为区域公共管理工作提供保障,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的更好发展。另外,在区域公共管理中,要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就区域合作内容进行明确,当利益分配出现矛盾时,要明确补偿方式,进而确保区域经济的更好发展。

(四)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在区域公共管理中,建立完善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助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能。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会采取各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行为进行管理,而政府管理活动的效益的好坏需要一定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就目前来看,政府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满足区域公共管理的需求。为了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要就区域经济发展各项内容进行明确,对各项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在政府绩效评价主题上实现多元化发展。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四、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区域经济合作发展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带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汇总,区域公共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区域经济合作双发的利益,如果不能处理好,就会产生利益冲突,进而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区域公共管理。在区域公共管理中,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体制,加强公共管理法律建设,加强区域经济联系,完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进而推动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04).

[2]刘仁春.区域治理:由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以区域经济合作为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3]刘仁春.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06).

[4]陈瑞莲,杨爱平.从区域公共管理到区域治理研究:历史的转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5]郑.“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区域公共管理创新[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6]姚玫玫,陈静华.论多层次区域合作组织的建立———基于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J].黑河学刊,2006(05).

[7]彭正波.区域公共管理视角下“泛珠三角”政府合作探析[J].特区经济,2008(02).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1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物流的相关概述

1.1区域经济的概念

区域经济实际上也就是“地区经济”,是指分布在各个行政区域部分的国民经济。它的形成原因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这样的劳动地域分工随着时间的延长,受到历史、宗教、地理、政治的多种因素影响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伴随着经济上有一定往来的不同,地方之间逐渐形成了有着各自特色的经济区。这些经济区域是整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缩影。经济全球化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区域经济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同时经济区域也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国家内部的不同地方之间的经济往来;第二种是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

1.2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概念

所谓物流便是将运输的产品从其生产地移动至计划消费地的一个过程,对这一移动活动实行规划与管理。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包括的业务类型较多,主要运输产品类型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产品信息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类客户的需求,需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这些产品的运输成本最小化。物流对于全球而言都是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活动,其能够较大程度的影响经济发展,保持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健康性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并且,物流属于服务型工作,产生于经济全球化,因此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世界性经济活动关联紧密。当前,国内致力于商品与信息等方面的全社会性发展,其中物流行业具有极大发展空间,呈现出迅猛的发展趋势。而伴随着国与国之间互动合作的增多,跨国物流也会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全球重要的制造大国之一,伴随着国际间经济合作的深入,未来我国可能会成为物流发展的一大中心点,以及跨国物流的重要始发区域和送达区域。因此,我国将来的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1.3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之间的关系

交通是经济发展最为基础的条件,有句俗语“要想富,先修路”就足以看出交通运输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交通运输才能建立起不同地方的连接,才能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从而形成区域经济并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交通运输的根本要求就是促进物品之间的转换或流转,这样才能形成经济上的交往。三者之间是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发展好了,区域经济就会稳步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好了,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并且,区域经济学基础理论表示,在特定的区域空间以内经营的基础性经济活动能够顺利的进行,同时会使得相关地区的交通运输物流行业的业务量发生急剧增长和扩增,而交通运输物流行业的顺利进行,往往会影响特定区域的经济产业发展程度,具有一定的现实督导优势。就这一方面进行分析,认真处理好交通运输行业的综合型业务发展任务,这对促进国内区域经济事业的综合发展水平有着不可轻视的支持作用。

2当前交通运输物流管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足

2.1不够重视交通运输物流产业

现在大部分人已经能够意识到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重要性,也能够认识到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还是不够重视交通运输物流产业,这种重视程度不是在对交通运输物流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上,而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没有充分发挥到交通运输和物流管理其本身的优势和价值上。在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大部分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这方面没有具体的参考标准,这也就导致交通运输以及物流方面不能最大化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2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水平不足

由于社会和人们的需求,目前我国大部分的交通运输物流都是一些较为基础的,大众化的购物交易服务。并且由于现在市场需求的限制,我国的物流业务水平也还是处于较为基础的水平,这也是物流运输分散的主要原因。在遇到一些特殊的物流业务时,相关企业就需要立即做出一套合适的方案,因为其时间的紧急性,方案的不足也会增加,这样一来,企业的不足也会暴露出来。这是大部分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让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取得更大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

2.3缺乏专业的物流管理人才

因为物流行业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信息数据化时代产生的,近些年才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其专业人才储备供不应求。再加之随着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进步,对于物流行业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急需培养相关的优秀物流管理人才,才能够保证物流行业更好的发展。但目前由于市场的需求,很多企业招聘的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也缺乏物流管理人才,这样一来,导致物流行业不能够最大化发挥自己的价值,内部的专业标准化也很难建立。

2.4缺乏物流机械化技术

随着信息数据化时代的不断发展,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行业都已经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作业,逐渐与数据时代接轨,特别是在电子设备以及机械方面,他们的使用开始更加集中化和高端化。但是由于物流行业发展周期较短,它的技术水平并不成熟,很多都还无法达到机械化水平,这样一来,降低了其工作开展的便利性,不能很好的做到省时省力,从而无法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自己最大价值。特别是在部分地方物流行业还没有渗透,地区之间的连接不够,从而影响了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大部分地方的物流管理仍然是人工完成,这样不便于物流行业间建立信息连接和信息交流。

3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

3.1加强区域间的物流管理

通过以上问题的阐述可以看出,必须要加强区域间的物流管理,防止在交通物流运输中出现不规范、不集中的现象,以此来促进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的规范性。除此以外,在区域经济中交通运输物流管理的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对自身内部进行改革创新,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士应该积极的对该类企业进行引导,使其不断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体系和发展方向,这样更有利于与现代社会的信息数据化时代接轨。同时,各个地区相关行业的人员都应该重视交通运输物流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努力使其走上现代化和信息数据化的道路,从而更好地促进各地区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

3.2加强小地方交通建设和物流建设

受交通建设的影响,不同地区的交通质量和物流运输也会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该地的区域经济。我国幅员辽阔且受到地势地貌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各个地方之间的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的状态。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偏远的地区没有健全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不发达地区的物流行业就极易受到限制。比如,在完成物流运输时,需要物流工作人员自己规划路线,费时费力,并且无法保证物流运输的路况情况,对物流运输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还有的地区,因为交通运输不够完全,而人工物流的费用也就相对增加,直至到基本无物流运输,这样一来,区域经济的发展完全受到限制,也就导致越偏远的地方区域经济水平越低。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及其单位应该重视这类问题,首先是应该大力建设该地的交通运输,其次应该组建一支专业的物流人员,加强交通运输的水平以及物流运输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从而促进当地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加强本地与外地的经济来往,让本地的特色真正的“走出去”。

3.3培养物流专业的优秀人才

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物流行业的发展前景逐渐提高,但是物流行业还是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现在很多的物流工作者并不是专业出身,对于物流行业发挥其最大价值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即使这种情况下,依旧不能满足现在市场和人们的需求,很多的物流岗位也无法招到专业对口的合适人员。如此一来,对于整个物流行业的服务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影响物流行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和操作,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有一定的局限。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应该重视到该问题,加强培养相关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只有足够多的专业人才,才能促进物流行业的真正质变。促使物流行业能够真正的进步发展,有强大的专业人员作为后盾,形成规范、合理的物流管理体系,才能真正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4结语

物流行业是能够促进两个不同地区之间建立起一种紧密的联系,并能够互相促进其经济的发展。因此,交通运输物流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能够促使物流行业更加的规范完善化,从而更好地促进两地之间的连接。另外,物流行业的规范发展能够提升区域经济更好的发展。但是当下的物流行业并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的需求,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对于交通运输的建设,完善物流管理的模式和内部优化,大力培养相关的专业人才。从而推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桂豪.浅析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途径[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12).

[2]吕雪.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对策分析[J].经贸实践,2018(16).

[3]张金鹏.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交通运输物流管理对策[J].数字化用户,2018,24(8).

篇4

关键词:区域经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35-02

一、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

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步伐的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对人才总量、质量和层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宏观方面预测:

(一)在人才需求总量方面。预计至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口径内人才年均增长2.79%,口径外人才年均增长14.13%,全社会人才总量将达到168万人左右。

(二)在人才需求的能级方面。具有高学历、高职称或高技能的人才将成为需求的热点。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才、大学本科学历人才快速增长,大学专科学历人才增长相对平稳,而中专、高中及以下学历人才所占比重下降。据预测,2015年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占全部人才的比重达45.62%,大学专科学历人才的比重为39.99%,中专及以下学历人才的比重下降到14.39%。

(三)在人才需求的产业分布方面。至2015年预计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人才的比重将变为12.55:44.09:43.36。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第一产业人才比重呈逐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人才比重呈明显增长的趋势,第三产业人才比重增长则相对平稳。

目前,广西还比较缺乏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规则和惯例、能够有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外向型人才;缺乏发展沿海工业急需的石化、钢铁、电力、金融、旅游等产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港口经济急需的规划、建设、物流、海洋产业人才;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企业领军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

二、广西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办学策略

(一)招生策略

1.根据教学点每年的招生业绩给予不同比例的管理经费投入,杜绝一刀切,确保管理经费的投入随着学生人数增长而增加,提高管理质量。

2.根据每年招生业绩划分招生区域和范围,避免教学点之间为哄抢生源而降低管理成本,削价竞争。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通过学生问卷形式了解教学点教学和管理质量,对口碑好、管理水平能赢得学生好评的教学点,给予较大的招生划分区域,并坚持一个区域只设一个教学点的原则,避免恶性竞争。

3.严查招生过程中欺骗学生的伪宣传,树立广西师范学院“诚信”服务社会的成人高等教育良好的社会形象。一是加强对教学点招生工作人员进行国家和地方成人高等教育相关政策的培训,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二是对招生宣传简章和宣传资料严格审核,规定只有加盖学校公章的成人高等教育宣传资料才能向社会发放:三是要求教学点能为学生服务的事情尽力做,做不到的事情不乱承诺;四是对管理不规范,管理队伍、教学场地不保证的教学点坚决取缔。

(二)专业定位

1.不断拓展专业覆盖的领域和范围。作为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广西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以师范类专业为主。但是从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2006年以来,广西师范学院积极发展非师范类专业,在原有的师范类专业基础上,根据市场调研,跟踪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每年均增设非师范类专业。目前学校开设的58个成人高等教育专业中有近20个非师范类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类、环境保护类、国际贸易类、物流管理类、旅游管理类、电子信息类、化学化工类,新闻传播类专业,专业增设的原则是跟踪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发展对重点人才的急需专业,增设新专业找准了市场定位便赢得了生源的增长。

2.认真研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像产品规格一样必须有标准,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不仅选择专业方向,更注重选择修读专业的课程内涵。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是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有明显的成人特点,在专业核心课程具备专业规范的前提下,选修课应该有灵活性,开设课程超市供学生根据职业生涯的需求选择;二是要注重课程设置具有应用性。因为成人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使其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要求更高,只有适应学生人生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吸引学生选择该专业。所以广西师范学院每年春季均组织教学单位总结历年的教学经验,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坚持每年制定一整套针对该年级新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能与时俱进。

3.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脉络,探究广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特点,取长补短,优化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广西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是广西教育厅委托的“广西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秘书处”,每年负责广西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新增专业的申报工作,熟悉广西各高校成人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整体情况,通过对各类专业数量、分布区域的分析,学校在每年的成人高等教育新增专业的设置问题上能避开高校重复设置多的专业,选择社会有需求但其他高校还未关注或者较少关注的专业,避免与其他高校为同一专业争夺社会上数量有限的生源,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布局寻找到新的生源增长点。

(三)生源结构

1.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群。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是可以通过衔接成人高等教育大专学历而在学生求学期间提升学历的途径之一。广西师范学院利用假期或者双休日的业余时间给报考成人高等教育大专专业的学生进行考前辅导,录取后跟踪服务,在学生中职毕业后,区内的学生可以转到区内工作地所在的教学点继续完成学业,这一措施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学生不会因为单位的变化而失去继续求学的机会。

2.面向社会在职从业的行业人员。在职从业人员学历提升的需求:一是来自人们自我发展的进取意识;二是来自行业的激励政策。比如,广西一些地市教育局规定教师在一定年限内达到教育局规定的学历层次,可以减免部分学费,这样的政策会促动当地教师选择通过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三是行业入门标准的提高,比如,“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申请要求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层次,这个行业标准的提高,使得原来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小学教师必须进行学历补偿,所以小学教师自然成为成人高等教育可挖掘的生源群;四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比如,企业各类人员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需要边工作边学习,从而选择成人高等教育这种送教上门的学习形式来提升学历。

3.面向普高升学受挫的落榜生。近年来,我国普高报考人数有减少趋势,而高考录取比例在增加,普高升学受挫的学生报考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在减少,但是每年总还是有报考普高的落榜生,这些落榜的学生年龄尚小,在家庭经济许可的情况下继续求学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选择好有利于学生就业的专业

同样能吸引学生选择成人高等教育提升学历。比如,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对学龄前儿童的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前教育专业报考人数明显增长,所以选好专业,报考成人高等教育也是落榜学生继续深造的途径之一。

(四)管理服务

1.加强管理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广西师范学院不少教学点能为学生提供免费服务,比如,为报考广西师范学院的学生进行免费的成人高考考前辅导;对申请学士学位的学生给予免费的学位外语辅导;对需要办理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免费进行普通话测试的语言培训辅导等,优质的管理服务化解了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激发了学生报考的热情。

2.严抓管理质量,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十多个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学籍、教务、考务、命题、试卷、实习、答辩、毕业、学位等各方面的工作规范和工作流程,并通过不断研究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时修订管理文件,实现科学管理。

3.定期举办管理人员培训班,规避管理风险。随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阵地的前移,广西师范学院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管理也从校内迁移到了教学点,教学点管理人员的结构和管理素质对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管理质量的影响很大,若不注重对管理人员的严格培训,很可能因管理差错造成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管理工作出现事故,所以学校定期对教学点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培训,虽然投入大,但是见效快,规避了管理风险,促进了招生工作。

(五)教学质量

1.教学质量是办学的生命线,高质量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服务是高校服务社会最重要的承诺。劣质的教学质量只能催生大量真的“假”文凭,即学生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学历文凭,但是在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上却一无所获,这样的教学质量是对社会极大的不负责任。广西师范学院一直以来严格规范教师选聘质量,要求讲师以上(含讲师)的选聘率要达到70%以上,鼓励教学单位对专业核心课程选聘副教授或者教授任教,师资资格和质量的把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力度。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聘请已退休的教授担任各学科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督导员,通过教学督导员到课堂教学第一线随堂听课可以了解教师选聘质量和教学质量,学校定期以信息通报的形式向教学单位发放教学质量监控的简讯,对没有达到教学质量要求的教学单位予以通报批评,限期整改。

3.加强教学质量测评。广西师范学院对在教学点授课的教师的教学质量监控采用的是问卷抽查法。通过给参加教学点面授的学生发放问卷的方式,对教师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命题质量、评卷公正等问题进行测评,对不符合教学要求的教师在选聘上严格把关,坚决不聘。

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 地方政府 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管理是以地方政府为主体进行的。由于地方利益诉求的不同与博弈,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管理理念及措施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级地方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发挥区域经济管理职能,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

一、强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市场化改革所表现出的区域性特征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动密切相关,目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强而有力的地方政府。我国渐进性市场化改革步伐就是通过在个别地区首先试行某些改革措施来启动的。改革政策在实施中有着很深的地方特征烙印,这就使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了相对独立的角色并且体现了一种强大的发展态势。正因为地方政府的这种强势推动与支持,使得中国区域经济在发展初期就比较明显地表现出了一种弱区域、强政府的巨大落差,也使得区域经济在进一步发展中受到强地方政府的制约与影响,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来较大的负面效应。

1、强地方政府导致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与发展

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政府或所属部门,为了保护地方局部利益,利用行政权力干涉市场,设置市场障碍,破坏市场机制,限制非本地企业生产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务参与公平竞争的行为。目前地方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限定或变相限定本地企业、单位或个人只能经营、购买、使用本地产品或者只能接受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提供的服务。第二,限制外地商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具体做法有:一是抬高外地产品和服务进入本地的“门槛”,对外地产品或服务提出比本地产品或服务更高的技术要求,或以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技术措施,增加外地产品进入本地市场的成本,来限制外地产品或服务进入本地市场。二是增加歧视性收费项目,对外地商品或服务的进入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以削弱外地商品在本地的竞争力。三是限制本地商业机构销售外地某些产品。有的地方采取专门针对外地产品或服务的专营、专卖、许可等手段,甚至不准本地商业机构经销外地的某些产品,一经发现,轻则没收,重则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四是利用行政部门在市场殊的独占地位实行行业垄断。由于目前政企不分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一些政府机构既行使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又直接参与营利性的生产经营性活动。这些机构为了增加部门利益,利用其“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特殊身份或在市场中已经具有的独占地位,造成行业垄断,限制其他企业,特别是外地企业的产品参与市场竞争。烟草专卖、酒类专卖、邮政、电信、电力等部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此类问题。这种与区域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加剧了市场割据,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2、强政府弱区域模型导致地方间恶性竞争,阻碍区域内要素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在我国现有的政治、经济体制下,在中央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考核指标的引导下,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形成过程中除政治功能外,还错位地担当起重要的经济功能。作为既是区域政治功能责任主体、又是区域经济功能责任主体的地方政府,其政绩考核主要依据本地区财政税收、就业和GDP增长速度。因此他们不仅具有了发展地方经济的责任,也具有了发展地方经济的冲动。用这种因利益需求产生的发展区域经济的冲动去管理经济,各地区势必会构筑各种显性和隐性的行政和贸易壁垒。政府为了保护本地利益,防止税源外流,就经常采用行政手段干预生产要素的流动,人为制造区域壁垒。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长三角,目前长三角经济很大程度上是在这样基础上展开相互间的恶性竞争。本来,长三角地区合理的经济布局应该是实现梯次转移,按照城市功能定位的不同,共同搭建产业链条,实现分工和资源配置合理化。但现在在GDP、财政收入、就业等指标的驱使下,每个省、市、县都力图建立大而全、小而全的经济体系,把产业链的全部链条都囊括到本地区来,从而客观上形成了“诸侯经济”的局面。在地方政府以经济业绩为中心的利益格局下,形成了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活动的强烈干预,并产生了地方政府间的经济竞争。这种干预与经济竞争既有其积极作用,它进一步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这种恶性竞争与强烈干预阻碍了要素在区域间流动和合理配置,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3、强地方政府推动,造成地区间产业“同构化”

产业结构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既指某个产业内部企业间的关系结构,也指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结构。而狭义的产业结构仅指研究产业间的关系结构。本文的产业结构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的,即指“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同构化”,主要是指产业结构在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产业“同构化”主要表现在一是高附加值加工工业产品产量在区域上的分散化,各省市竞相争取发展高附加值的加工产业,形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二是各地区产业结构上的高度相似性。由于我国财政“分灶吃饭”及地方所负经济发展的责任,造成我国各地区之间商品结构十分相似,商品重叠率很高。这种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同构化”现象造成严重危害:一方面,它造成行业内的巨大内耗,限制了企业规模效益的发挥;另一方面,各地区各自为战,陷入“重复建设原料大战市场封锁价格大战”的不良发展轨道,破坏了地区经济合作、发挥比较优势的经济机会,不利于区域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重构地方政府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是由地方政府过度的经济行为以及强势的地方政府自身造成的。因此,问题的解决,只能从科学合理地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着手。

1、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性调控主体

中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都具有较大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极不平衡,中央不可能像地方政府那样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了解得那么清楚。如果由中央实行统一调控,不仅难度大、效果差,还会降低中央调控的权威性。应当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在区域层面自主调控的必要性。而在区域调控方面,地方政府也确实比中央政府更具备有利条件,它不仅熟悉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情况,有利于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还可以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保持本区域经济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应当构建一个多层次的宏观调控体系,在强调中央对全国市场的宏观调控时,也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区域调控权,使地方政府调控成为介于中央宏观调控与以经济杠杆为手段所进行的间接调控之间的中间环节,使地方政府成为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建设者和经济秩序的维护者。

2、加强区域间的横向联合,构建地方政府间新型合作关系

强政府、弱区域发展局面的形成,是由于地方政府自身经济干预行为所致。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是强政府、弱区域经济形成之源。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应当尽快转变政府观念,尽可能地减少对微观经济的行政性干预,同时有意识地使自己成为在区域这个中观层面上的调控主体以及制度变革主体,而非仅仅是本地区的调控者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者。要使各级地方政府跳出自己的诸候经济范围,站在更广阔的区域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必须加快推进区域间的横向联合。区域经济的横向联合,有利于突破生产力要素流动的行政。在条块分割的条件下,区域内企业难以借助区域外部的生产条件来克服资金、技术制约,而横向经济联合将企业从某地区内孤立的一点变成了区域经济网络中的一个环节,从而使生产要素得以重新优化组合。在横向联合中,由于各地区的地位和作用不同,难免会出现区际利益分配不均。为减少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对关系到区域经济全局、非一个地方政府所能解决的若干重大经济问题,应通过地方政府的相互协商和对话,合理地制定相关政策,统一安排部署,以协调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整体目标。

3、重构地方政府利益机制,改变弱区域强政府的格局

重构地方政府利益机制是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基本思路。第一,优化地方政府利益结构,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当前区域经济运行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由于地方政府参与配置资源利益的强化使部分单位和个人成为既得利益者,他们力图将直接参与资源配置的行为合理化、长期化,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要想改变强政府弱区域的局面,就应当逐步限制地方政府参与市场运作的主体功能。第二,加速实现区域政策和制度一体化,消除一体化进程中的“制度篱栅”。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认为交易成本不仅仅包括各种“经济交易成本”,还包括由于制度的偏失和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所导致的“制度成本”。由于区域经济内各地级地方政府之间缺乏统一的政策和制度,区域内部不同行政主体在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冲突大量存在,这些都导致经济活动中的“制度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调整、补充与完善现行的区域政策体系,打破区域间政策和制度壁垒是关键。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题目《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05JZD00021)子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鹃:区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管理[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2] 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3] 任维德:问题、原因、对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3)。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宏观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10-02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国民经济有了更大的进步,全国各地区的经济有了整体上的提升。然而,由于经济政策、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以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水平大大提高,而有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则比较缓慢,整体经济状况落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民经济有了更大的飞跃,在这样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进一步扩大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仅直接影响着这个地区的人们的生活质量、教育质量,也不利于国家进行宏观经济管理。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

1.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在一个合适的度上,将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区域间进行合作和竞争的基础。差异的存在,表示一方优势的存在,因此有利于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能促进优势区域的进一步发展。第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具有激励作用。如果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其他地域发展相比存在着落后性,那么将会对这个落后区域产生激励作用,能促进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并借鉴先进区域的经验,锐意发展,从而政治、经济、思想都有了进步和发展。因此,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会促进区域竞争的局面的出现,并共同提高,最终实现国家经济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过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消极的影响。如果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越过了一个合适的度,易造成失稳,将会对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消极的影响。由于差异性比较大,那么区域间将会出现产业结构断层、贸易受阻、收入分配不公、消费不足与消费过度并存等问题,极大地阻碍了某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例如难以实现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增长经济等。如果一些区域的经济差异性特别大,将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二、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关键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使中国区域经济被区分为两部分:发达区域经济和欠发达区域经济。这种区别的存在,大大增加了中国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的难度,同时也带来了发展与改革的矛盾、协调区域发展与赶超发达国家的矛盾、主导产业尽早换与传统产业迅猛发展的矛盾、“双二元结构”的矛盾。就中国现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而言,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很正常的,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并将步入一个新阶段的必然现象。如果能正确、科学、合理地处理好这些实际矛盾,将能指明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的经济走上一条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不能对以上矛盾进行正确处理,将会极大地影响乃至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提高。根据中国的实际,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是依靠宏观经济管理的作用。

1.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最佳结合。在经济管理问题上,如果单位时间内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那么说明经济效率最高。而公平则是指个体或集体能平等地获得政治权力,享受和占有平等的社会财富。公平能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因此,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如果以最公平的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即是实现了工作者与获利者的双赢。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就是实现了利益创造者与国家的双赢。

2.实现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要实现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做到灵活性与统一性的结合。统一性是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通过统一的政策对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为微观活动创造一定的条件,从而促进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这是宏观经济管理的必然要求。但统一性只是其中之一,还需要结合灵活性,因为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地域辽阔,各区域人口密度也不一样,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也各不相同,每个区域的实际情况完全不一样,但宏观经济管理作为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权利,必须由中央政府进行掌控,所以只有结合灵活性与统一性,才能利于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宏观经济管理的统一政策进行灵活的实施,从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和法令效果的最大化。

3.实现均衡发展与倾斜发展的结合。除了以上两点要求,还必须实现均衡发展与倾斜发展的结合。因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要追赶并超过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必须要接受倾斜发展的局面,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就均衡发展而言,并不是要求国内的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规模、速度、水平都是均衡的,而是要确保每个区域都能把自身的相对优势以及绝对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在区域分工中占有属于自己的地位,从而确保本区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强有力竞争态势。任由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发展,或者完全否认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存在,都不是一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状态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框架

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状态下,一方面,我们应该确保全国区域的经济都处在一个不停发展的进步状态中;另一方面,还要确保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在一个合理的、社会可以接受、容忍的范围内,不应过大。为了完成这样的追求目标,结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宏观经济管理必须处理好以下几点关系。

1.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区域都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创造本区域的价值,发展本区域的经济。然而,就国家政策公平问题来看,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难以避免。如果国家没有对全国各区域一视同仁,而是区别对待,例如,给予某些区域特殊政策,而却又不给予其他区域,这种不公平的政策,就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中国目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差异性的问题,如果只是依靠市场进行调节,市场运作也只由市场机制进行的作用,那么不仅不能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问题,甚至还会进一步扩大差异性,增加其不平衡发展的可能性。因此,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必须坚持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原则,重视计划的作用,而不能放任自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宏观经济管理的基本政策框架的完整性、科学性。

3.坚持倾斜政策与协调政策相结合的原则。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后,就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倾斜政策。倾斜政策的主要特征,就是区域倾斜。区域倾斜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使中国的沿海地区得到了中央政策的保护,经济快速迅猛发展,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区域倾斜政策也不例外,它的实施,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促进了改革开放往深度、纵向发展;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一些消极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其他区域得不到一样的政策照顾,由于所处的政策环境不一,因此不利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原有的区域经济差异性进一步扩大化。因此,为了避免区域差异进一步扩大化,我们应该坚持倾斜政策与协调政策相结合的原则,例如,以产业倾斜(严格定义是:“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对于国家规定的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实施倾斜,而不论这些产业是分布在哪一个区域。”)代替地区倾斜,不仅能改变区域政策不公平的情况,而且还能协调全国产业结构体系,促进全国产业分工局面的形成,同时有利于产业政策在各个地区的推行和实施。

4.坚持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确保中国地方政府在区域内的经济主体地位,确保地方政府在区域内的管理权力,使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到有秩序、有指导、有规划,那么就应该坚持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相结合的原则。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法制性,因此,在全国各区域的经济活动范围内推行法律手段,将能极大促进经济规划与经济运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建立区域经济新秩序。首先,要从制定法律的高度,明确界定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责任关系。其中中央和地方的权利责任关系,最重要的是事权以及财权。从事权来看,它以法律的形式,使两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固定下来,使中央与地方在以后的事物处理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从财权上看,有利于中央与地方在明确各自事权的权利和责任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某些财权的归属问题,双方获得相应的财权,在进行财权划分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与事权相统一,这是不能违反的原则,否则将会不利于以后的工作。其次,中国的“分税制”、“补助制”改革必须进一步加强、发展和规范,并实现分税制以及补助制两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正确处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各自财政收入问题以及收入划分问题,最终对中央与地方的经济利益划分工作进行明晰和稳定。

在十上,同志对国内外一系列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全面、准确、科学的论述。其中,针对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宏观经济管理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中国经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将会一直存在,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宏观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愈发影响着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关系到加快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使命以及实现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因此,国家应该在在宏观经济管理工作中,切实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问题。

参考文献:

[1] 徐金婷.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基于十内容[J].中国集体经济,2012,(33).

[2] 关兴良,方创琳,罗奎.基于空间场能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评价[J].地理科学,2012,(9).

[3] 谢永琴,钟少颖.产业聚集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基于新经济地理学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10,(5).

篇7

[关键词]创新 区域创新 区域发展

“创新”是一个复杂的且涉及多个领域的概念,总的来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但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创新”应该主要指“技术创新”,其他形式的创新只是相伴技术创新而生的。这是因为,从创新的过程来看,任何创新活动都表现为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一系列活动,任何创新过程都表现为从知识的创造到知识的传播和应用的全过程,其实质都是新技术的产生及其商业化应用的过程。可见,创新是一个由企业集群、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等共同行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企业活动的结果,尽管如此,但并不是说要忽视其他形式创新的作用,相反,由于技术创新总是与制度创新等其他形式的创新紧密联系和相伴而生的,所以,在进行有关技术创新的论述时,不可避免地会相应涉及其他形式创新的论述,从而与其他形式的创新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由此可见,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区域创新”则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构建区域创新系统,从而根据本地区的特点发展科学技术,进而带动区域发展和经济增长。而且,目前评价—个区域能否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其是否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可以说,区域创新不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且已成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相对于创新这一系统而言,区域创新则是指区域层次的创新系统。

“发展”是一个大概念,但总的来说,其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对矛盾,关键是发展经济,只有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才能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当前经济增长的方式,已经从单纯增加要素投人的粗放式增长转向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来集约式增长,在这种背景下,创新能力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就变得更加重要了。

区域创新依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效利用区域内的资源,协调区域间的技术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为保证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服务。可见,区域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动力与载体。

我国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初期,对西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的开发重点和方向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的政策倾斜、直接投资大型项目、扩大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指导地方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这些措施对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在开发初期确实能够启动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密集型投资”政策的实施,更是个强有力的“助推器”,在短期内改变了欠发达地区的国民经济面貌。但是,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些措施对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来说,只能起到“输血”的作用,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提高,这种“输血”的功能难以形成欠发达地区本身的“造血”机制,从而缺乏经济发展“后劲”。一旦中央“断奶”或者发达地区取消“对口支援”,则欠发达地区又会“返贫”。

而这关键的“造血”功能,其实质就是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不仅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竞争力,也决定了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所以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在欠发达的民族地区采取以扶持为主的策略是远远不够的,没有从根本改变欠发达民族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所以要依靠本区域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生产力,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

可见,应用技术创新使产业化推进,开拓新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同时进行,使不发达地区的产业乃至生产力发生跨越式的发展,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对生产力进行改革,使量变到质变,是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当然,这里涉及到的不仅是区域技术创新问题,还有创新系统下的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等问题。

除此以外,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辩证关系,可以推断出,创新带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影响生产关系的改变。而生产关系同时反作用于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停滞,就是源于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而不可避免的现象。为求经济的发展,要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但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来说,生产力发展了,若生产关系没有与之改进并发展,则必成为落后的生产关系,落后的生产关系必然会阻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要改进生产关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

综上所述,区域创新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二者的关系,在现代社会经济背景下,表现为:

1.区域创新是实现现代区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过程,而区域发展是区域创新的主要目的和结果。

2.区域创新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而区域发展又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创新的进行。

3.区域创新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与地区发展生产力,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发展的主要手段。

参考文献

[1]丁焕峰.学习与区域创新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10.

[2]邹再进.经济学.管理学博士论著-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1.

篇8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 系统 协同

[分类号]G25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科学与教育等的快速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市场经济对资源和要素的有效配置,使得图书馆与社会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日益频繁,图书馆事业环境的开放性和图书馆事业系统的开放性日益显现。在东部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或城市的区),出现了总分馆制、图书馆联盟、图书馆之城、联合图书馆、图书馆集群等图书馆合作形态。这些区域图书馆的发展,与历史上图书馆之间为了进行资源共享所开展的协作、协调不同,是开放环境中进行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组织和创新。本文尝试借鉴系统论和协同学理论和方法,从理论上对我国区域图书馆的这种主动创新进行探讨,希望在视野和思维方式上对业界有所启发。

1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论借鉴

1.1系统论与图书馆整体发展研究

系统论的思想源于人类和社会的生产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经验总结。系统论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系统的整体观点,它既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方法论。由于系统理论研究的是整体,是事物的相互关系,因而从系统观念上提供了一种全面考虑和顺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提供了一种把图书馆内外环境、各种因素作为整体考虑的结构。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系统方法的应用经历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具体的图书馆系统研究到整体图书馆系统研究的过程。特别是在宏观图书馆学的研究中,对图书馆事业的整体研究广泛地引进和应用了系统分析、多因素定量综合评价等研究方法,把整个图书馆事业看成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注重图书馆系统与整个社会大系统的融合与共生(如我国的宏观文献资源分工布局的实践活动、图书情报系统网络化研究和图书情报事业管理发展战略研究)等。但从目前我国图书馆界的研究情况看,从整体出发对图书馆系统结构、图书馆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图书馆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

1.2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协同学借鉴

协同学(synergetics)是由德国物理学家HermannHaken在20世纪70年代创建的,是研究不同事物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理的新兴学科。相比于其他关于系统的理论,协同学淡化了学科背景,希望提供以统一的观点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与方法,无论是在概念,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因而为区域图书馆整体发展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角。

1.2.1区域图书馆是开放系统协同发生的环境条件是在开放系统中。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开放性体现在其内部各图书馆之间相互交流和联系,同时与外环境以及其他区域图书馆系统(更高一级或同级区域图书馆系统)交流和联系。区域图书馆的开放性跟社会环境有关,社会发达、经济发展、富有活力的区域社会大系统将有效地带动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从区域社会获得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信息流,又通过行业的交流整合不断提高区域图书馆的服务提供能力,一方面有效地满足区域社会的各种需求,向区域社会输出物质和信息流;另一方面则培养和挖掘区域社会对区域图书馆的需求,通过需求与供给的良性循环不断发展壮大区域图书馆系统,不断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文化支持功能,从而持续赢得政府的财政支持。在这里,区域图书馆与区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联系越紧密,与区域社会的物质和信息交流越频繁,区域图书馆的开放程度就越高。

1.2.2协同是区域图书馆有序发展的要求

我国现行的图书馆管理体制分裂了图书馆发展的整体性,同一区域不同系统图书情报部门之间,文献采购、编目的大量重复劳动,重复组网、建库等无序发展现象带来了资源的浪费。区域图书馆系统中这种图书馆各自为政、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功能重叠等无序状态的存在,要求进行关系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新的有序结构模式。任何新的有序结构模式都不是自动生成的,只能在相关因素的相互作用中综合构建出来。协同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集体或合作效应。协同系统是指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能以自组织方式形成宏观的空间、时间或功能有序结构的开放系统。协同是实现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由无序向有序转变的有效方式,通过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实现区域图书馆系统宏观结构由各自为政、资源浪费与内耗的无序结构,向高效、集约的有序结构转变是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目的。

1.2.3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主导因素序参量是系统发展演化的主导因素,是区域图书馆结构有序程度的表征。作为整体的区域图书馆发展,尽管影响因素和变量很多,如馆舍、设备、人员、技术、书刊、数字文献、网络条件、管理体制、政策规范等,但只要能够区分本质因素与非本质因素、必然因素与偶然因素,找出从中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因素,就能把握整个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发展方向。主导因素所调动的图书馆业务流程和图书馆业务环节越多,协同的图书馆要素越多,区域图书馆整体结构有序程度就越高。在区域图书馆发展中,要创造条件,选择对区域图书馆系统演化发展起支配作用的主导因素,把各图书馆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和联系起来,步调一致,能量集聚,使系统整体有序、稳定地运行。这就是说,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进程不是由某个馆或机构指令实现的,而是在主导因素推动下通过各子系统集体行动实现的。当然,具体实践过程中,每个区域图书馆协同发展的主导因素并不完全相同,要进行判断、评估和选择,强化和凸显所期望的主导因素,使其促使区域图书馆系统向期望的方向发展。

2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内涵

2.1发展观念

在一个日益开放的社会化大环境下,区域合作和资源共享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此,有人总结近10余年来大学图书馆最重要的成就是“从单位自给自足模式发展到协作生存模式”。但以往包括大学图书馆合作在内的诸多模式,主要是提供了一种通过协作提高系统文献保障的样板,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则是由以单个图书馆为中心视点向区域图书馆整体发展的思维变化,这表现为图书馆开放发展的观念,跳出了单个图书馆发展的视野,具有新的时代意

义――除文献保障作用之外,更具有知识、信息普及,消除“信息鸿沟”的作用,从而注重图书馆整体的发展。这将是使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有机结合,向网络化发展,并以图书馆体系形式向社会提供全方位文献信息服务的最有效途径。

2.2 变化过程

协同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者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合作而产生新的结构和功能,从无序向有序演化的过程。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从浪费、内耗的无序状态向经济、高效的有序状态演变的过程,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现代的开放观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间的相互开放有了真正实现的可能。现实中,区域图书馆的结构并不利于这种开放,封闭、保守、各自为政、大而全、小而全,图书馆之间发展不平衡,资源集聚于少数大馆等,导致图书馆服务能力不能满足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这客观地驱动着区域图书馆结构发生变化。具体的区域图书馆协同变化过程为:

2.2.1形成目标

系统总体演进目标能控制系统的运动方向、目的、过程,没有系统总体演进目标就没有各子系统或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和相互促进,系统也就失去方向性。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目标是协同理念指导下对区域图书馆系统和环境的评估和分析所形成的预期目标,是基于区域内各图书馆发展实际的,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综合情况的反映,区域图书馆能否达成协同目标,还需区域内各图书馆具有参与协同的意愿。区域图书馆系统整体协同运动的第一步是要对区域各图书馆的状态、结构、功能等表征系统特征的要素进行协同,以产生整个系统的全局一致性,第二步是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预期目标。区域图书馆总目标可分解为不同的分目标,要处理好总目标和分目标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其不同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发展目标。

2.2.2关系变化区域内图书馆要素从无序分布结构到有序结构的变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协同学的观点看,有一个主导因素控制着这种变化过程。这种主导因素能影响到区域图书馆的各种要素和环节,使区域图书馆的一些或全部要素在区域的分布呈现整体有序的结构。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系统目前是按行政层次和级别进行组织的,是一种层级结构,并且分属于不同管理层级和部门,除了有评估所规定的参与协作协调业务辅导指标的具体业务联系,各馆在人、财、物等各种图书馆要素上基本都是独立的,有各自不同的利益出发点,整个区域的图书馆要素、文献资源和读者等分属于不同的馆,图书馆要素的区域分布结构是无序的。

在形成协同目标后,协同关系建立的过程就是系统变化的过程。原来分散的、单个的小系统经过联结、整合、运行,成为新的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文献、技术、人、财、物等形成各个要素子系统,图书馆要素和业务流程组织有序化。比如文献子系统,文献入藏方面的分工和协调,使各个图书馆馆藏各有特色,并共同形成区域文献保障;统一采编,可节省人力,实现标准化;通借通还,使文献资源由单馆读者使用变为区域渎者共同使用。这些协同要素带动的变化也会推动图书馆整体结构的变化。在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中,联系最紧密、结构最有序的是总分馆制,其所构成的总分馆体系是一个联系非常紧密的整体,各种图书馆要素和流程的组织非常有序,可以实现整体资源共享和良好的规模服务效益。总分馆制在我国的具体实现中,各地结合自身实际,产生了不同的形式。在现代网络开放环境下,图书馆的结构将在标准化基础上显示出更大的弹性和活力,趋于多方位、多层次的彻底开放。

2.3整体功能

协同是子系统或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整体的、集体的或合作的效应。协同有助于整个系统的稳定和有序,能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放大系统功能,创造出局部所没有的整体功能。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功能是指面向区域发展的区域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功能与普遍均等服务功能,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区域图书馆服务能力在质和量上倍增,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实现区域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区域内各图书馆相互合作和协作形成的有机联系整体,其功能大于各个孤立的图书馆功能之和,基于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和协作实现的是一种整体服务功能的放大,是靠内部结构和关系的调整而实现的整体服务功效。区域图书馆的保存区域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的网项文化服务功能,以及满足区域大众在书刊阅读、信息获取和个人发展(包括娱乐和休闲)等方面的需求的功能,不是由某个具体的图书馆或某类图书馆所能独自承担和完成的,而有赖于区域图书馆的数量以及结构的优化,包括:各类型图书馆的比例结构和同一类型图书馆不同发展程度、规模、级次的具体结构。其中,区域中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三大类的协同是各类型图书馆的比例结构问题,主要解决区域文献信息的保障功能;同一类型图书馆,尤其是各种规模、级次的公共图书馆的协同所要解决的是图书馆在区域层面的服务问题,以服务的方便和效率为目标,强调提高信息的可获知能力和可获得能力,满足区域发展需求。因此,区域各图书馆必须协调一致,正确认识各自在区域图书馆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进行协调和配合,在资源上实现共享,在服务上进行协作,达到区域图书馆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充分服务,在图书馆整体发展上实现信息资源采购能力、整合能力、服务能力的增强,提高区域图书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综上所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发展观念,是一个区域图书馆系统结构逐渐变化的过程,是现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整体功能形态。具体来说,是在区域图书馆开放系统中,将个体分散无序发展的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图书馆,通过行政管理、契约协议、现代技术等手段整合起来,形成联系紧密、组织有序、运行高效的图书馆资源共享与服务的有机整体,为区域的全面发展服务。它是图书馆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网络环境下新出现的图书馆组织与生存形态的映照,体现着图书馆新的管理理念和运行机制,代表着图书馆的发展趋向。

3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原则

3.1 自组织原则

自组织的有序形成是一个由局部到全局的扩散渐进过程,协同是自组织的形式和手段。图书馆的自组织是图书馆之间自发的合作与整体发展,是图书馆行业发展规律的创新与探索。考察现阶段我国各地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做法,主要强调从局部到全局的扩散与渐进,虽然政府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但大多数协同关系的建立并不单纯依赖行政命令,而更多地来自图书馆主体的主动行为。图书馆自身积极、自主、创造性的工作给我国图书馆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和发展。

在具体区域图书馆的协同实践中,既有区域图书馆行业的自组织协同探索,又有他组织的规划、学习和借鉴。如在图书馆总分馆制、图书馆集群等模式雏形形成后,特别是功效显露后,政府往往会从其公共管理

与服务的角度出发进行他组织的调控与管理,对整体有效的新模式提供各种扶持,包括推广。政府的他组织的管理要遵循图书馆事业自组织发展的需要,遵循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其创造和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政府对图书馆的管理不是直接的具体事务管理,而只是通过政策和法规等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方向进行调控、组织与规划。这也就是现代服务型政府所强调的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服务与支持功能。

3.2标准化原则

标准是由专业协会、授权团体或政府机构建立的规范,用于衡量和评估图书馆服务、馆藏和项目等。标准化是指在特定领域建立统一的程序和规范的过程,以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品质和生产率。图书馆实行标准化后将为机构带来均衡和秩序,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同一标准来协调各馆行动,将使其图书馆系统更为有序。从这种意义上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协调各图书馆子系统的标准是区域图书馆之间整体协同合作的主导因素之一。如区域内各图书馆通过接受统一的管理理念和方式,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使用统一有效的技术平台,为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先进技术在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应用、实现而做贡献,最终促进区域图书馆整体服务提供能力的提高。

3.3特色服务原则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侧重强调区域内各图书馆之间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同心合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的关系。公共图书馆所面对读者群体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读者的需求也日趋多元化和个性化。单单某一种类型或某一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千差万别的读者的所有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特色馆藏、提供特色服务,相互配合、协同工作,从广度和深度上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提供能力就成了一种发展的选择。如在信息资源建设、开发方面要考虑各自的相对优势,发挥自己的特色,在特色化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化、系统化,建立一个完整、全面的文献信息保障系统。

4 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机制

区域图书馆如何通过相互关系的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服务功能的放大?协同的机制是什么?借鉴协同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本文构建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机制模型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区域图书馆系统的协同自组织发展分为四个部分,即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动因、过程、结果和效应。

4.1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动因

这部分是促使区域图书馆系统协同自组织形成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在开放发展的区域社会环境中,图书馆发展的需求这一外在动因和系统内部各图书馆子系统发展的不平衡这一内在动因,驱使着各图书馆子系统之间协同关系的发展。

4.2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过程

这部分是区域图书馆系统经过对区域图书馆内外部各种因素和条件具体评估和分析后形成预期目标,在目标指引下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使图书馆之间具体关系改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图书馆子系统或者是某个具体的图书馆要素起主导作用,是协同活动实现的根本。一般情况下,抓住起主导作用的图书馆子系统或图书馆要素,协同活动更容易实现。

4.3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结果

这部分是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后出现的具体结果,整个区域图书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首先是图书馆之间组织关系的变化,即从孤立、分散开始向相互联系的有序组织――总分馆、集群等转变;其次是图书馆要素在区域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布局变化,从无序到有序,区域文献信息系统、区域技术系统、区域读者服务系统、区域图书馆人力资源系统等图书馆要素系统形成。

4.4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效应

这部分是指区域图书馆内部系统之间关系的改变和图书馆要素的区域空间有序布局,通过这种内部无序到有序的调整,区域图书馆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改变,从浪费内耗向高效经济转变,区域图书馆整体服务功能和服务能力增强。这种协同的效应与区域图书馆系统内部的有序程度成正比,系统内部关系越和谐,空间布局越合理,整体服务功能越强。

篇9

(新疆商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人力资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重点讲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从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论述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对政府提出人力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言。

关键词 经济结构 人力资源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21 世纪,知识和人才在经济发展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值最高的因素。在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对人力资源出现从未有过的重视。而这样的做法也得到了立竿见影的回报,经济增长与在人力资源反面的投入成明显正比关系。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发展中,我国的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相得益彰。

一、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巨大贡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短短几十年间变成了实在的经济增长秘诀,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对我国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地区改革发展方式,将人力资源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之后,纷纷尝到甜头,开始大规模调整对人才的培养、吸引和利用方式。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笔者认为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创新高精尖技术。作为企业运营的秘诀,绝对的掌握高精尖技术,通过技术垄断实现市场垄断的方法是经久不衰的。而垄断技术的前提就是要得到掌握技术的人力资源。因此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首先体现在对高精尖技术的掌握。通过技术研发推出高科技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掌握专业技术。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人才每年短缺达数十万之重。掌握了高级技工人才就能够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通过产品质量的对比,在市场竞争中击败竞争对手,获得利润。这种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早期并不被各地所重视。各地方政府往往以争夺高精尖技术人才为首要目的。近年来,随着专业技术人才的逐渐紧缺,地方政府才开始转变观念,培养掌握专业技术的人力资源。

三是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教育是培养高质量人力资源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各地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从未放松。这种利用本地人力资源“自培养”的方式周期短、资耗低,见效快。

所以某种程度上将抓住了教育性人力资源就保证了人力资源的持续性,对人力资源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的长远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单一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仅就我国的现状来看,人口众多、资源稀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但如果能够合理的利用我国的人口优势,那么人口优势就会变成人力资源的优势,进而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以浙江为例,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省内土地面积10.55 万平方公里,土地资源并不占优势,但浙江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近几十年来占全国首位,在独占鳌头的重要关口,如何保持目前经济态势和长远规划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并利用好省内5 000 多万的人口,将人口优势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也就成了非常关键的问题。

通过对GDP 常数,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做OLS回归性分析,得出DW值为0.14。DW值说明GDP的值与专业技术人员占工作人员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在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对GDP的增加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说要保证区域经济的增长,就必须要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同样,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经济出现增长,对人力资源培养的投入增加以后必然会导致高精尖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这反过来又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可谓存续相依,不可分割。这就是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最好的证明。

三、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协调性关系,以区域经济健康良好发展为基础,以培养人才促进经济长效发展为目标,本文对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注重本地高校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提高人力资源数量和质量。以浙江省为例,在拥有全国知名的浙江大学的同时,也要发展其他985、211 等重点高校。这些高校是本区域人力资源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基础。政府应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均衡人才就业机会,为本区域自培养的人力资源创造合适的就业岗位,减少人力资源流失。高校也应根据区域人力资源需求,合理调整教学内容,使人力资源能够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中一展所长。

2.加快吸引外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长效战略的形成,仅靠本地人力资源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受区域限制、学科限制、平台限制等,本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不可能满足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外来人力资源的吸引,重视高端人才的引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就业发展平台是吸引外来人力资源的根本途径。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为外来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机会,才能有利于优秀人才的集聚和脱颖而出。同时,还要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各地区人力资源汇集必然对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在学习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之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还要与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匹配,才能真正做到人力资源人尽其才。

3.加快第二、三产业发展。传统重工业为主的第一产业主要依靠资本投入作为产能增长和利润提高的方式。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则主要依靠人力资源优势。而第一产业的高能耗、低输出、高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各地政府缩减第一产业的决心。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要把握发展关键,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各地区政府也要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增加二、三产业比重,为优秀的人力资源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4.注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合理分配是关系着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关键问题。就我国情况来看,各地区普遍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艰苦,就业岗位少等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的仅仅。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快速提高,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量很大。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缺口问题。政府应当建立长效机制,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适当帮扶,也可开设相关专技领域的“扶持计划项目”,制定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引进的政策机制。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的培养是关系到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推动人力资源培养计划,调整产业结构布局是未来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人力资源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因此,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当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做好统筹,加强对本地区人力资源和外来优秀人才的管理与利用。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要注重区域经济平衡发展,适当增加对农村地区的扶持力度,增设扶持项目,拓宽专业发展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富丽平,于钦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人口学刊,2004.

[2]张耀辉.区域经济理论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牛文元.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特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1999 中国可持续反战战略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蒲婷婷,王家勋,王生林.甘肃省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与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2012,(2).

篇10

[关键词]区域图书馆 协同发展 技术 管理

[分类号]G259.23

1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各地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掀起合作共建共享的又一轮热潮。许多地区区域内高校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等各个系统自身及系统之间加强了合作,呈现出图书馆资源协作网、高校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探索等多种形式。其中尤为突出的是,新世纪以来东部发达地区以公共图书馆领域为主体的各种探索,如上海中心图书馆建设、深圳图书馆之城、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佛山联合图书馆,苏州、嘉兴、哈尔滨等总分馆制建设。与之同时,发达地区所形成的发展经验,开始在其他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图书馆事业欠发达地区推广。

近10余年来发达地区图书馆协同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①起步阶段。即选择突破因素,从资源、技术、管理等因素出发,进行区域内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整合。②综合统筹阶段。即无论选择哪个协同因素作为突破口,与之同时或随后都需要解决制约协同发展的其他因素问题,补齐短板,最终使得资源、技术、人员、服务协同发展。③完善和提升阶段。即从结构、组织机制和体制角度,不断增强一个地区图书馆之间的协同效能,提高协同度。在理想状态下,从图书馆角度来看,即实现某区域中心图书馆对整个地区图书馆群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从用户角度来看,是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高效的服务,使用户在某地能够利用全区域的资源和服务。

在发达地区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技术突破和管理体制与制度突破。在技术方面,需要选择一套能够容纳更多层级图书馆,实现统一的集群管理的业务管理系统;在行政管理方面,不仅需要政府在行政管理上推进、经费支持、政策扶持,更为重要的是探索改变分级财政的现有弊端,建立起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就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历史和基础来看,要实现区域内跨系统和同一系统各个分散的单一图书馆的横向和纵向互联,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是以行政管理的手段,在政府主导下,突破现有管理体制和制度障碍;二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建立统一的技术平台,实现行业业务统一规范、管理,提供区域的整体服务。从发达地区已形成的建设模式看,这两种道路都在探索,其中技术平台构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欠发达地区积极吸取发达地区经验,基本上都采用了“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这些探索表明,“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是我国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一种现实选择。

2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特点

以网络技术为先导和依托,将整体协同理念、群体规范管理内含在业务管理系统之中,是“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和路径的主要特点,有具体可操作的实现形态。以东莞为代表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就是将新时期图书馆的整体协同发展理念和多资源共享理念及其管理规范要求,通过网络环境下的集群软件平台加以实现,使得协同发展能够在图书馆具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务中体现出来。这一模式较少受到地区社会、经济、图书馆管理体制等条件的制约。除中心馆外,其余各成员馆无需配置高档服务器及操作系统,无需安装系统管理软件,无需另外单独购买数字资源,无需设置专业的计算机技术人员,稍具电脑操作常识的普通工作人员即可开展业务工作,并通过互联网实现共享资源和进行业务管理,在硬件、软件、资源、人员、日常维护等方面节省大量的资金。这对于运行经费普遍缺乏的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更具有推广价值和吸引力。从应用性能、灵活性和扩展能力等方面来看,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推动力和执行效率。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2005年通过文化部鉴定后的短短5年时间内,在全国图书馆的不同规模区域、不同系统的应用数量已达2000余家,它的广泛应用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3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具体实现

以东莞为代表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技术+管理”的实施战略,以技术开发为突破重点,通过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运作机制,来实现地区图书馆的集群管理及区域图书馆的整体协同发展。

3.1以技术开发为突破重点

技术对图书馆协同发展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促进协同关系的建立、支持协同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等方面。由于区域图书馆是由图书馆群组成的,所以整个业务流程、业务范围、业务功能和数据处理方式都有别于原来单个图书馆的形式。必须统一采用能够满足集群式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和管理功能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因而,东莞图书馆以技术为支撑,研发“图书馆集群网络管理平台Interlib”,通过互联网将多个图书馆联系起来,实现多个图书馆业务处理的平台统一与资源整合。

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系统,提供的是以书目为中心的、丰富的交互性图书馆协作平台平台在实现一定区域内各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的基础上,重点解决多个图书馆问的协调管理、联合目录、馆际互借、通借通还、资源整合等业务工作问题,以目录管理为核心,将图书报刊、电子文献、随书光盘、视音频资料、专题数据库、网上信息等多种资源整合起来予以揭示,使互相联系的多个图书馆组织成为布局合理、协调有序、规范高效的图书馆群体。此外,该平台还妥善解决图书文献资产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问题,可以区分文献资料的原始所属馆和所在馆,即使图书资料在集群内通借通还,各成员馆的财产账依然清晰:Interlib集群管理平台基于Web的工作方式,体现了更大的开放性和协作支持。

3.2通过组织管理加强协同统筹

在区域图书馆协同关系的建立中,除了技术提供必要的协同工具手段之外,其协同关系建设还涉及到许多的管理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包括协同意识的建立、协同工作的组织,等等。

3.2.1将协同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置于集群管理系统之中以技术创新带动图书馆的业务流程重组,在开发Interlib集群管理平台时,就将事先制定的一些标准规范内置其中,在推广管理系统的同时,实现了标准与规范的同步推广和“强制”执行,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保障了东莞模式的总分馆制――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和财政关系的情况下,保证以技术统领、业务协作和资源共享为特征的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

展的实现。

3.2.2采用以业务统筹管理为基础的协同管理模式

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是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基础。在我国现有分级财政的管理体制下,要把本地区的图书馆统筹起来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人、财、物方面的统筹。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却是图书馆行业自身所能做到的,突破体制障碍,在不需要进行剧烈的组织变革和重构的前提下,采取以业务统一管理为基础的渐进方案,是现阶段实现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利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将区域内各分馆的业务管理集中于总馆,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及人事、财政关系的情况下,实现资源、业务、组织管理的统一。

4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成效

东莞图书馆在探索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道路上,通过总馆及各分馆之间业务行为、技能、信息和知识等方面的共享,实现协同效益,形成了整体协同发展的态势。

4.1实现了多资源的整合

区域图书馆资源整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各图书馆问的协作程度以及资源充分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有效提高,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的资源整合不仅仅限于各图书馆之间的文献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建共享,而是将一切与图书馆行业发展相关的因素如馆舍、设备、人员、技术、书刊、数字文献、网络条件、管理体制等都视为资源,加以统筹考虑,进行全面整合。

经过整合,在信息资源上,总分馆实现通借通还的文献大流通服务,并向全市读者提供服务;在设备资源上,中心馆、分中心馆的服务器或存储设备等可供分馆使用,普通分馆不需要购置高档服务器和存储设备,大大节省了总体设备购置与维护经费;在人力资源上,普通分馆客户端零维护,不需要高层技术人才,中心馆统筹员工培训与业务研究活动;在管理资源上,中心馆的办馆理念、管理策略、规章制度、业务规范等都可为分馆所用。

多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设备资源的合理利用,从而使得区域内图书馆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资源效益实现最大化。

4.2实现了业务的统筹管理

在区域图书馆整体协同发展的理念下,区域内各图书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的图书馆网群。从区域图书馆协同的要素分析,其协同发展的同一要素越多,其协同的紧密度就越强。

在现有的分级财政的体制下,东莞采取以业务统一管理为基础的协同管理模式,通过不断增加区域图书馆间的同一要素,使其业务管理逐步集中于总馆(中心馆)。利用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了统一编目、服务协同、活动协同等业务工作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区域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统筹管理。同时通过协同理念的导入以及总分馆管理模式、业务规范、组织文化、协调机制、激励机制等管理运作机制的建立,加强了总分馆体系内各分馆的管理和业务统筹力度,从而使各图书馆间业务工作达到了紧密的联系和协作一致,保证了区域图书馆业务工作流程的统一和顺畅。

4.3实现了区域内图书馆事业的整体发展及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面提升

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通过区域内各图书馆相互合作和协作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强强”联合共生或“强弱”互补而获得整体“合成效益”,实现整体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基层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全面提升。

2004年至2010年底,东莞图书馆在全市构建了1个城市中心馆、47个分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123个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和5个图书馆ATM,总分馆藏书合计350余万册,初步构建起了城市图书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了区域图书馆文献保障体系,服务网点覆盖东莞市32个镇(街)。

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对于基层图书馆的发展,其影响力和作用是非常大的。总馆发挥资源、技术和人员的优势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相应的业务规范和标准,定期开展业务培训,联合开展参考咨询,保障了分馆业务工作和服务工作的规范展开。实施区域集群管理后,村级馆、社区馆只需配备PC计算机,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就可以实现,大大降低了基层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门槛,加快了村(社区)图书馆的建设速度,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读者服务上,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常平分馆,2004年加入总分馆后,持证读者由原来的579个增加到2007年的1950个,增幅达336%;2004年图书外借6 628册次,2007年底达66537册次,增长10倍多。

4.4实现了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

随着东莞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全市总分馆体系的整体服务效果逐年提升。从2009年的统计数据看,在外借量上,各镇街分馆2007年外借量为522479册次,以后逐年增加,2008年为671683册次,比上年增长28.56%,2009年达905124册次,比上年增长34.75%。读者持证人数2007年为22711人,2008增长为37525人,增幅达65.23%,2009增长为61205人,增幅达63.10%,如图1、图2所示:

图2

东莞图书馆各镇街分馆读者量对比示意

通过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构建的东莞市总分馆体系已覆盖了全市32个镇(街),其中长安镇还实现了全镇13个社区图书馆全覆盖。图书馆网络的全覆盖保证所有市民能就近获得图书馆的服务,读者可以享受到“一馆办证,多馆借书;一馆借书,多馆还书”和“网卜预约、电话预约,送书上门”的便捷读书生活,方便的图书馆服务网络使读者量逐年猛增。

5 以东莞图书馆集群管理为特征的“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在全国的辐射

从对Interlib集群系统和综合统筹模式在全国的采用情况调研来看,“技术+管理”的发展模式得到广泛推广,成效明显。

5.1从辐射地区和范围看

“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之所以易于推广,与以技术作为载体或突破口密切相关。技术这一引导因素,相对于其他因素来说,较少受到地区社会、经济、图书馆管理体制等条件的制约,作为必要的也较易于操作和接受的启动机制,能够首先在业务、资源等方面建立起比较紧密的协同联系。特别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基层图书馆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资源、技术、人员等各方面都很欠缺,这样就需要一种易于操作的机制将中心馆的资源延伸下去。

在全国范围内,短短几年问Interlib系统就在很多地区各类图书馆系统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如表l、表2所示:

5.2从辐射成效看

关于图书馆产出,当前国内外图书馆界所采用的数量衡量指标主要有持证读者数量、馆藏外借数鞋等,,近几年,各地区在采用Interlib图书馆集群管理系统实现“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中,无论是持证读者

数量、进馆次数,还是图书外借数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技术+管理”的综合统筹发展模式的优势。例如,2006年各分馆共接待读者270万人次,比上一年同期增长96.19%;阅览图书535万册次,比上年同期增长94.73%;借、还图书53.2万册,上网咨询3万人次,咨询总件数为37583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2007年广东省流动图书馆总数已达到40个,图书流动和资源共享范围覆盖广东省。

从全国各地图书馆采用集群管理系统和模式前后的馆藏外借情况比较来看,大多数的图书馆图书借阅数量都出现了较大增幅度。见表3。

5.3从成本及规模效应看

对比分析东莞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模式和单馆运作模式经费投入,同等功能下东莞集群模式与以往的单馆模式相比,仅启动费(含一次性投入和首年运营经费投入)就可总体节省经费3-5倍。采用集群管理模式构建区域图书馆管理系统,不仅方便、快捷、高效、稳定,而且可以节省大量资金,实现图书馆集群整体效益最优。见表4。

其实,实际的成本效益可能更为突出,因为表中数字的计算是缘于比较保守的估计,比如对专业人员的成本,一个馆只按2万元/年计算。

截至2010年上半年,在全国使用Interlib集群管理系统进行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和协同发展的图书馆有2000多家,其规模效应是显著的,而且实行集群管理后图书馆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都比单独设置分馆要大大降低。其中管理集群总数超过100个的有黑龙江省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杭州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深圳宝安区图书馆、宁波市图书馆、东莞图书馆等,如杭州图书馆新馆建成后,依托Interlib新一代图书馆自动化管理集群系统,集群内成员馆超过360家,为“图书信息一证通”工程提供了更为稳定的技术支持。青岛市实施图书馆总分馆制,采用Interlib平台实现对1个中心馆、12个区、分中心馆和136个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的集群管理。

6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