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运营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2: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商运营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商运营方案

篇1

1、存在问题

1.1、安全机制1)设备安全:目前各地市由于建设成本原因,都只设置了一台防火墙设备,尽管设备采用双上行连接城域网核心路由器和地市DCN网核心路由器,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所带业务将无法通过其他设备进行接管,将全面影响到全市营业厅的业务办理,无法达到电信级高可靠性的运营标准。2)设备故障:各地市购置的LNS设备(百兆防火墙)均是在2005年左右设置的,设备严重老化且早已出保,厂商早已不再生产和提供维保,已经处于故障频发期。

1.2、管理机制1)账号设置管理:账号设置无序且无组织架构,在后续的管理上存在很大的漏洞,特别是事后审计和基于组织架构的准入策略部署。2)账号撤销:VPDN的账号开通需经过CRM系统,但由于管理缺陷,如果某营业厅撤销了,那么这个账号则无人在CRM上进行相关撤销操作,也没有其他措施对这个账号进行管理,累积下来,AAA中存在大量的无效账号信息,而这些信息一旦外泄(营业网点外聘人员流动很大),被人利用则会造成企业信息泄露等安全事件发生。

1.3、能力扩展随着电信运营商渠道的快速建设,目前各运营商都在抢占庞大的农村市场,需要在乡镇、农村建立大量的营业网点,而目前LNS设备(百兆防火墙设备)均是在2005年左右购置的,设备能力有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VPDN拨入需求。1.3.4、访问权限1)IP地址访问权限:由于目前的VPDN地址是随即分配的,故不同等级的营业网点所获取的地址都具备全网通行的能力,这无疑是非常不安全的,甚至会对DCN网内的其他平台造成安全攻击(一般营业网点人员安全意识不高,电脑拔插U盘等存储设备容易使电脑中毒,从而造成对DCN网内系统的攻击)。2)账号访问权限:一般系统会对账号进行权限设置,如只读、部分功能访问等,但目前由于账号的设置没有组织架构,故无法区分账号使用者的等级,故目前大多数的账号都具备全系统通行的能力,如可访问CRM系统的全部功能,这势必会造成信息安全问题。

2、全省集中式建设方案

根据上面的分析同时结合集约化建设,统筹考虑工程造价等因素,建议采用全省集中的方式建设VPDN平台,以接入全省各地市的营业厅网点和解决员工移动办公。

2.1、组网架构1)平台组网在省中心设置2套VPDN设备,关于设备选型建议采用BRAS设备,主要是因为BRAS设备在电信运营商使用较多,运维人员可熟练的进行维护管理,同时设备扩展性较高,只需扩容license和端口及可进行线性扩展。网络架构图如下:通过设置2台防火墙和2台LNS设备组建省中心VPDN系统,防火墙和LNS设备分别通过双上行的方式接入上级设备,所有链路均通过路由实现安全负载和备份。2)L2TP隧道建立省中心平台设置了2台LNS设备,考虑到安全负载,本期不再在BRAS(LAC)上配置LNS的IP地址,主要是配置静态IP地址,一旦LNS出现故障后,需要逐一登陆到BRAS(LAC)上进行修改,加上故障查找的时间和逐一登陆LAC配置,故障恢复时间较长,无法满足电信级业务运营标准。动态LNS地址下发方案:在BRAS与LNS建立L2TP隧道的时候,由AAA系统指定LNS的地址给BRAS设备(LAC),动态的建立隧道,当这台BRAS下第二个用户发起连接时,这台BRAS会根据AAA给出的另外一个LNS地址与第二台LNS也建立L2TP隧道,总共会建立2条L2TP隧道,当然这样可以线性扩展,如果有3台LNS,那么就可以建立3条L2TP隧道。这样这台LAC下后续用户发起连接时,会遵循轮询算法把流量负载给2台LNS,满足负载备份功能。而且一旦某一台LNS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现有业务。

2.2、账号开通及使用流程1)AAA认证仍然采用固网AAA平台,但是需要固网AAA平台与信息化部的4A平台开发相应的接口,实现以下功能:a)AAA平台需要将现有的VPDN用户相关信息通过接口传递给4A平台,由4A平台建立相关的组织架构。b)一旦某用户账号信息需要撤销、修改等,由4A平台把相关指令传递给AAA平台,AAA平台做出相应的措施,如删除某VPDN账号信息。2)用户的账号申请及开通由分公司负责,4A平台能够具备分权分域的功能,流程如下:a)新建营业厅,分公司接到开通账号的需求,在4A平台组织架构中建立相关的账号和密码,同时在CRM系统中进行受理,CRM受理后将工单传递给激活平台,激活平台进行施工,将账号信息传递给AAA平台和4A平台。这里需要注意:在受理工单时需指定相应的IP地址信息,以便后续进行权限控制。b)用户拨号直接到AAA平台进行认证;c)一旦该营业网点撤销,分公司需要在4A平台的组织架构中将该用户删除,删除后,4A平台将指令传递给AAA平台,由AAA平台将该用户相关信息也删除。

2.3、权限访问控制及4A审计根据以上的方案可以IP地址和账号进行双重的权限控制。1)IP地址:由于本次方案在CRM受理时就指定了IP地址,故可以在防火墙上建立相应的ACL策略,对相应IP地址能够访问的目标地址进行规定,某个级别的营业点只能访问CRM和计费系统,级别高的营业点可以访问CRM、计费系统和终端管理系统等,管理人员和领导可具备全网通行的能力,这样可根据需求灵活配置ACL策略,首先在三层上进行一次控制。2)账号:由于账号是根据4A系统里面的组织架构进行设置了,故账号的权限和系统的权限是进行相应的绑定的,可以根据相应的账号寻找到所属的域,而某个域内的用户只能访问系统的诺干页面和内容,做到权限控制。由于用户地址和账号以及组织架构是一一对应的,故一旦出现故障和其他安全事件,可通过相应的访问记录进行审计,确保信息安全。

3、增值运营

根据现有的网络架构和系统部署,可以对外提供MPLSVPN+VPDN解决方案,2台LNS设备与客户端CE设备建立MPLSVPN,大客户的员工通过VPDN拨入LNS设备,AAA平台可根据后缀区分不同的设备厂商,并且根据策略分配不同的IP地址给员工客户端,LNS设备可根据不同的源IP地址区分,根据自身VRF路由表,将流量转发至相应的公司,这样员工就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公司内部网络,而不需要先接入公网。网络拓扑图如下: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MVNO 管制政策 移动通信转售 携号转网

中图分类号:F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10(2013)-05-0049-07

1 MVNO概念及发展概况

MVNO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权威的是ITU(国际电信联盟,2004)、OFTEL(英国电信署,1999)和OFTA(香港电讯管理局,2002)的定义。ITU认为,MVNO是向用户提供移动通信服务,但自身没有频率资源和牌照的运营商;OFTEL认为,MVNO是提供移动电话服务但不拥有频率资源的机构;OFTA认为,MVNO是通过接入移动运营商的无线通信基础设施,提供移动通信服务的企业。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判断,1月8日工信部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其实就是MVNO业务。

根据MVNO Directory的统计,截至2012年10月,全球共有633个MVNO商业应用,由500多家公司运营。根据Informa的统计和预测,2015年MVNO用户将达到1.86亿。

关于MVNO的种类划分,有两个极端:一端是“完整MVNO”,除了没有频率资源和无线接入网以外,其他一概俱全;另一端是“单纯转售商”,仅仅负责品牌和运营商业务的转售,其他所有环节都由运营商负责。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介于二者之间的其他商业模式。

按照马来西亚通信与多媒体委员会(MCMC)的划分,MVNO有图1所示四种形态[1]。

2 国际MVNO管制经验

根据各国政府对MVNO的支持态度,MVNO管制可以分为五种:强制运营商向MVNO开放网络、为MVNO发展提供便利、不主动干预、限制MVNO的发展和禁止成立MVNO。每种类型的代表国家及MVNO数量如表1所示:

本文将选取香港、法国、美国、拉美地区和卡特尔进行重点分析,五种类型的管制都将涉及。

2.1 香港

香港地区MVNO起步早、政策支持力度大。香港电讯管理局在2000年就提出,要借鉴英国、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的经验,发展MVNO,实现“网络运营和服务提供相分离”,并随后出台了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从而使香港成为全球MVNO发展最领先的地区之一。

(1)政策背景

香港发展MVNO与3G牌照的发放紧密相关。2000年3月,香港电讯管理局了《3G移动通信服务管制框架——行业征求意见稿》[2],表示3G牌照发放的数量很可能少于已有的2G移动运营商数量,建议引入MVNO,使得没有获得3G牌照的运营商也能够为用户提供3G服务。

香港电讯管理局认为,发展MVNO有如下几方面的积极作用:

1)降低3G服务价格:在内容和应用的提供上引入竞争,从最大程度上防止3G运营商把牌照拍卖价格直接转嫁给用户。

2)增加服务种类:通过网络运营和服务提供的分离,服务提供商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多媒体服务,让用户拥有更多的套餐选择。

3)扩大网络覆盖范围:如果MVNO与多家移动运营商进行合作,那么用户能够享受更好的网络覆盖。

(2)政策要点

1)牌照发放和市场准入

如果企业想在香港提供MVNO服务,需要向香港电讯管理局申请PNETS(公共非排他性电信服务)的牌照。企业需要填写PNETS牌照的申请表,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OFTA将在14个工作日以内进行处理并回复。

移动虚拟运营商被归为“服务营办商牌照——第三类服务”,牌照颁发和续期的费用为750元,每100个或以下的移动终端缴付费用800元,MVNO还需要交纳每个号码3元的号码费。

在市场准入上,申请者只要符合香港的公司法规定即可,没有外资企业控股权的限制;而且,香港对MVNO的数量也没有限制,随时可以接受申请。

2)网络强制开放及平等接入

为了更好地促进内容、应用、服务层面的竞争,香港电讯管理局规定3G运营商有义务开放30%的网络容量给非关联的MVNO,这被称为网络“强制开放准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MVNO都适用该准则,而是指那些在无线接入网之外的电信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力度较大的MVNO。这些MVNO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为一定的客户群体(包括公众客户)提供或计划提供移动通信服务;

拥有自己的移动交换设备和网关设备,支持分组交换和电路;

签订网络互联和漫游协议;

拥有自己的业务支持系统,如计费系统和客户服务系统等;

拥有自己的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满足通讯管理局关于呼叫控制的要求(如紧急号码呼叫、号码可携带等);

发行自己的SIM卡。

上述“强制开放准则”仅针对3G运营商,而不适用于已有的2G运营商。另外,随着3G运营商的网络扩容,新增的网络容量同样也要按30%的比例开放给非关联的MVNO。

在平等接入上,香港电讯管理局规定,除非相关各方达成一致,否则3G运营商应该为MVNO提供与自身用户相同的传输和支持能力(如数据速率、智能网功能),不能对MVNO的话务量和数据流量进行歧视性的处理。

3)移动网络代码及号码资源分配

根据国际电联和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的规定,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包括MCC、MNC和MSIN三部分,如下所示:

MCC + MNC + MSIN

其中,MCC是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一般为3位数字(如中国大陆为460、香港为454);MNC为移动网络代码,最多由两位数字组成(如中国电信在国内的MNC为03),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香港有0-99共计一百个移动网络代码;MSIN是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由于移动网络代码为有限资源,香港电讯管理局认为应该谨慎发放。2001年,电信号码咨询委员会指出,移动网络代码应该仅发放给“完整MVNO”,这种MVNO与电信运营商的唯一区别就是没有频率牌照和无线接入网。“完整MVNO”拥有自己的MSC、HLR、VLR等,需要移动网络代码来与其他网络进行路由交换,从而对通话进行完整的控制。而其他类型的MVNO依赖3G运营商的网络设施,可以与其共享移动网络代码。

另外一个重要的资源是号码资源,MVNO有两个选择:与运营商共享号码,或者分配独立的号码。香港电讯管理局认为,与运营商共享号码存在一个重大的问题,那就是将会限制MVNO转换运营商的自由;如果MVNO与两个及以上的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号码的管理和分享也会比较困难。因此他们认为,MVNO应该被分配独立的号码资源。

关于号码资源,需要重点提及的是香港的携号转网政策。早在1999年3月1日,香港就启动了携号转网政策,用户能够转移到其他运营商,并保留自己的电话号码。该政策受到用户欢迎,以2001年为例,平均每个月携号转网的用户达到6万。基于已有的成功经验,香港电讯管理局也将支持携号转网列入3G牌照的强制性要求。

(3)发展结果

香港政府积极支持的管制政策促进了MVNO的发展。自从2001年第一家MVNO——Trident Telecom成立以来,香港的MVNO数量不断增加。截至目前,香港共计有12家MVNO,用户数超过一百万,占手机用户数比例达7%,成为亚洲MVNO渗透率最高的地区。

香港2005-2011年的MVNO用户数如图2所示:

MVNO的兴起推动了香港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香港2000年的移动通信普及率为64.14%,到2012年10月则高达225.5%,移动用户数达到了1609万。

2.2 法国

法国的MVNO最早出现于2004年,但早期主要是在市场力量驱动下发展,监管部门的态度是放任自由,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也无所作为,既有的法律条款甚至还限制了MVNO的发展,使得MVNO处境艰难,也导致了移动通信市场渗透率低、发展缓慢和价格高企,多次受到欧盟委员会的批评。

后来,在欧盟委员会、法国竞争委员会、法国电信监管机构ARCEP等多方的推动下,法国推出了诸多促进MVNO发展的举措,促进了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

(1)政策背景

2004年6月,德国的Debitel和法国第二大移动运营商SFR签订协议,成为法国第一个MVNO。但MVNO发展缓慢,截至2006年9月,法国先后成立了12家MVNO,但用户数只有95.4万,市场份额仅为1.99%,远远落后于英国、荷兰、德国等欧盟国家。正如欧盟委员会2008年所说,“很显然,MVNO并没有给法国移动通信市场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3]。

在缺乏竞争的情况下,法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不如人意:移动业务收入的增速从2004年的12%下降为9%(2005年)、4.1%(2006年);移动通信普及率2007年10月为82.87%,远远落后于欧盟27个国家的平均水平(111.8%);市场竞争格局保持稳定,三大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基本上没有变化;与欧盟其他国家相比,法国的移动通信价格相对较高,而且多年来下降幅度较小。

法国的MVNO遭遇到的“隐形天花板”主要来自于如下两方面:

1)携号转网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法国从2003年6月开始推行携号转网,但是实际推行情况并不理想,流程复杂、耗时漫长,快则一个月,慢则长达两个半月,这就使得现有用户很难从套餐中“解套”,MVNO发展用户困难。三大运营商对此很开心,但是MVNO怨声载道,觉得政策推行力度远远不够。

2)网络接入的歧视。在2011年之前,由于运营商的限制,法国的MVNO只能采取“简单MVNO”的模式,无法拥有自己的网元设备(如MSC、HLR等),只能完全依赖合作的运营商。MVNO对此颇有怨言,它们认为如果能够管理自己的HLR,将会使得与其他运营商的网间漫游更加简便。

(2)政策要点

1)携号转网更加便捷

2007年,法国实施了携号转网的新规定,将转网所需时间从两个月降低到“最多不能超过10天”;同时简化转网流程,为用户提供携号转网“一站式服务”。通过这一规定的实施,法国2007年固网电话携号转网平均耗时降到了4天,移动电话携号转网平均耗时降到了7天。

2011年11月7日,法国最新的携号转网系统投入使用,使得移动电话携号转网的时间进一步减少为3个工作日。2011年携号转网的移动用户数为335万,比2010年增加了45%。

同时,为了帮助用户从运营商的套餐中“解套”,法国电信主管部门2008年规定套餐最长时间为24个月,用户使用超过12个月之后只需缴纳有限的费用就能够解约。

2)鼓励发展“完整MVNO”

2011年,法国进行了4G频率的分配,四大运营商在被分配频率的同时,必须承诺支持“完整MVNO”。在法国政府的不断推动下,2011年,法国首次出现了“完整MVNO”:Omea Telecom(Virgin Mobile)、NRJ Mobile和Lycamobile。这些“完整MVNO”拥有自己的SIM卡和HLR,以及核心网的网元设备。法国的第四大运营商Free Mobile还承诺,未来将在网络上支持多达四个“完整MVNO”,并且只收取成本价格。

“完整MVNO”的模式使得MVNO能够在网络基础设施上进行更多投资,并享受更大的自主性,包括客户管理、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等,还让MVNO在选择运营商时拥有更大的自和议价能力。

(3)发展结果

在法国政府的持续推动下,MVNO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数量来看,MVNO从2006年的12个发展到了2012年3月的59个。2006年,MVNO用户数为95.4万,市场份额为1.99%;到了2012年第一季度,MVNO用户数达到了750万,市场份额达到11.2%。MVNO的发展也推动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2006年10月,法国移动通信普及率为82%,2011年达到了102.2%。

2008-2012年法国MVNO发展情况如图3所示:

2.3 美国

在MVNO的发展上,美国起步非常早,美国最大的MVNO——TracFone在1996年5月就已经成立,截至2012年第三季度,其用户数高达2164万,在全球范围内都很难有其他MVNO能够望其项背。

(1)表面的“无为而治”

美国的管制思路就是“无为而治”——不管制。美国对电信行业采取的是放任自由的态度,没有对资费、服务捆绑的管制,也没有强制运营商向MVNO开放网络,而是通过放宽市场准入、一视同仁的方式来鼓励市场竞争。

由于没有任何管制,连备案都不需要,甚至出现了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结果:主管部门FCC并不清楚美国有多少MVNO,更不清楚每家MVNO有多少用户数,所以只能依靠公开渠道、第三方数据或者自己的推测。例如,FCC在《第15次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报告》中认为,“据推测,2010年第一季度的MVNO数量为43或61个”,而这两个数据分别来自于CTIA和Verizon[4]。

(2)内在的“有所作为”

美国的电信监管部门FCC不断地对移动通信市场评估,结果发现是有效竞争的,因此认为政府的管制干预完全没有必要。2002年11月24日,FCC废除了关于移动转售业务的规定,这是美国唯一的一个有可能在MVNO进入移动通信市场中起到帮助作用的条款。事实证明,规定废除后,美国新成立的MVNO数量反而增加得更快,说明政府的干预是多余的。

但是,美国政府对MVNO的不加管制是建立在其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基础上,“无为”的根基是“有为”,从如下两方面即可看出:

1)携号转网。美国的携号转网起始于2003年11月24日,是“本地号码可携带”:用户在同一个地理区域,可以从原有的移动电话、固定电话、VoIP转换为新的运营商,保持号码不变;如果是到一个新的地方,那么号码有可能无法携带。FCC要求携号转网的处理时间是一个工作日,据报道最低2个小时即可。携号转网政策的实施促进了MVNO的发展。

2)普遍服务基金。美国在普遍服务基金的申请上,MVNO和运营商一视同仁,而不像法国等国家长期存在歧视性条款,TracFone成为该基金项目市场份额最大的企业。

2.4 拉美

MVNO在拉美地区的发展非常困难。印度电信部门TRAI在2008年指出:拉美的移动普及率平均为60%,而且80%的用户都是预付费用户,不像MVNO在其他地方出现时市场趋近饱和;拉美移动用户的ARPU值非常低,只有每月15美元,MVNO的生存空间较小。

从政府的管制环境来看:

(1)拉美的携号转网政策推出缓慢,而这对于MVNO的发展而言非常重要。如玻利维亚,虽然在2012年的电信法中包括了携号转网,但目前尚未推出;智利和阿根廷的携号转网政策也都是在2012年才开始推出。

(2)政府缺乏针对MVNO的法律框架。直到2010年第二季度,智利才成为拉美第一个出台MVNO相关规定的国家。

(3)政府对MVNO和运营商合约的限制性条款缺乏干预。如拉美第一个成立的MVNO——玻利维亚的Cotas Movil,不堪忍受运营商Nuevatel的种种限制性条款,试图通过购买无线频率资源来摆脱约束,没有成功,最终决定停止提供移动通信服务[5]。

2.5 卡塔尔

卡塔尔没有发放MVNO的牌照,但起初并不排斥,对于2010年成立的MVNO——Virgin,卡塔尔公司持观望态度。然而,在运营商Vodafone的强力推动下,卡塔尔主管部门ICTQatar的态度发生急转,于2011年迫使Virgin关闭服务。

(1)Virgin Mobile的折戟沉沙

2010年5月,Virgin和本地第一大移动运营商Qtel合作,开始在卡塔尔提供MVNO服务。Virgin使用自己的品牌,聚焦低收入和年轻群体,资费结构简单,充值的费用有效期长,在目标客户群体中很受欢迎。

主管部门ICTQatar对Virgin采取了观望态度,但是作为两大移动运营商之一的Vodafone对此强烈反对。Vodafone于2008年6月获得了卡塔尔的第二张移动通信业务牌照,耗资21.2亿美元,并于2009年3月1日投入运营。Vodafone认为Virgin是以MVNO的方式提供移动通信业务,但主管部门并没有发放任何MVNO的牌照。

在Vodafone的推动下,ICTQatar于2011年2月命令Virgin停止发展新用户,并确保遵守相关规定。但随后,ICTQatar声称Virgin在宣传上有误导作用,使得最终用户不清楚到底是谁在提供服务,影响了市场竞争,要求Virgin于2011年8月前停止服务。

(2)现状

目前,卡塔尔没有一个MVNO,只有Qtel和Vodafone两个移动运营商,是中东和北非地区移动通信市场保持双寡头格局的三个国家之一(还有阿联酋和叙利亚)。

Vodafone从Virgin的退出中获益巨大。截至2012年底,Vodafone卡塔尔公司移动用户数超过100万,同比增长26%,市场份额达35%;2012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2012年用户的ARPU值达到121里亚尔,同比增长8.4%。

目前,Vodafone在推动卡塔尔政府部门推出携号转网政策,据路透社透露将于2013年1月底正式推出[6]。

3 试点方案解读及未来政策建议

3.1 试点方案解读

从目前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来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试点方案最突出的特点在于把开放移动转售业务与鼓励民资进入电信业相结合。方案中明确提出:“申请者为依法设立的中资民营公司。”从200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到2005年“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再到2010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电信建设”,及至2012年6月“鼓励民间资本开展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本次试点方案终于将政策落到了实处。

(2)从前文的MVNO分类来看,试点方案定义的“移动转售业务”其实就是除了“完整MVNO”之外的其他MVNO类型。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不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但可以自建客服系统、业务管理平台、计费和营帐系统等。

(3)与香港制定网络开放容量相比,试点方案的底线是制定合作企业的最少数量。方案规定“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应保障在试点期间至少与2家转售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4)移动转售企业的号码资源需要基础电信运营商进行分配,“分配连续号码资源或整个号段供其使用”。

此外,试点方案还对服务质量、批发价格、排他性条款、业务终止的用户承接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3.2 未来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对MVNO管制政策国际经验的分析,针对我国下一步的管制政策,有如下几个建议:

(1)申请企业范围放宽,逐渐包括国企和外资企业。本次试点方案将申请者局限于中资民营企业,但这只能是短期的权益之计,从长远来看既不利于行业发展,也不利于消费者利益。比如,外资电信企业的进入,可以有效降低国际长途通话费用,以TracFone的“国际邻居”业务为例,墨西哥与美国的TracFone用户互相拨打电话,双方都不需要缴纳国际长途费用。

(2)开放“完整MVNO”业务,允许企业拥有核心网设备。国际经验已经表明,“完整MVNO”模式使得MVNO企业拥有更大的自主性,能更好地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

(3)加大力度推进携号转网政策。从目前的试点方案来看,携号转网政策并没有与移动转售业务试点相结合,这必将导致MVNO发展用户困难。下一步可以考虑从如下几方面推进:首先,扩大目前携号转网政策的范围,从天津、海南向全国范围扩大;其次,通过对携号转网平台的投资及相关政策出台,减少运营商的限制性条款,使得携号转网更加便捷;最后,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实施从运营商向MVNO的单向携号转网。

(4)在开放“完整MVNO”业务后,可以考虑为MVNO分配独立的移动网络代码和号码资源。参照香港的经验,这将有利于MVNO对用户、通话进行更好的管理。

(5)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要求基础运营商开放一定比例的网络容量。

参考文献:

[1] Telecom Regulatory Authority of India. Recommendations On Mobile Virtual Network Operator(MVNO)[S]. August 2008.

[2] OFTA. Licensing Framework for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ervices[R]. March 2000.

[3] European Commission. 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Regulatory Package, 2005-2009[R].

[4] FCC. Mobile Wireless Competition Report (15th Annual)[R]. June 2011.

篇3

奔流(RollingStream)是UTStarcom自主研发的IPTV系统,通过5年在IPTV领域的研发积累,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已经成为业界领先的、开放的、支持多业务、多服务终端的宽带多媒体业务平台,并得到世界范围的大规模商用。奔流(RollingStream解决方案是目前业界唯一超过百万用户商用规模的IPTV整体解决方案。其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系统优势

UT斯达康的奔流(RollingStream具有明显的系统优势。它是全球唯一超百万用户规模的商用解决方案,技术先进,产品成熟,系统稳定;它提供丰富的视听类和增值类互动业务,特别是业界首家创新推出的时移电视,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暂停、2-32倍速前进或后退真正解放了电视用户,使电视变成我的电视。它是真正开放平台,支持多CP和多SP的无缝接入,真正做到系统架构与编解码格式无关,解决了多运营商联合运营IPTV行业难题。它的开放的中间件系统,可方便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及开发新业务和新功能。可提供性能卓越的系统侧中间件和成熟稳定的终端侧中间件。

奔流(RollingStream)技术领先,多项创新技术彻底解决大规模业务部署中存在的瓶颈,保证完美电视服务体验UT斯达康公司能提供包括mSwithMSTP/RPR、GEPON、IPDSLAM在内的IP承载网和整体解决方案,具有无与伦比的网络建设经验,帮助运营商快速启动IPTV业务。运营商可以通过UT斯达康特有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引入多种渠道的节目内容,能够有针对性TV展奖地进行用户管理、EPG管理、终端管理、网络管理、SP管理和经营分析等功能。解决了电信运营商同时管理多个内容渠道的复杂需求。

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为IPTV业务提供了端到端的业务解决方案,先进的系统架构对Codec完全透明,可透明支持AVS,如图1所示。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包括内容制作、内容存储/加密、内容分发、内容播放、终端显示的各个方面,都可提供基于电信级的解决方案。

奔流(RollingStream)采用模块化的组件架构的通用性设计,在内容、运维支撑和网络分发3个部分,与视频数据的具体编码格式是无关的,透明的。

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采用分布式体系架构部署,整体分为内容服务平台、存储分发平台、运营支撑平台、网络分发平台、终端服务平台5大部分。其主要平台分类如图2所示。

关键技术

如何保证高品质的视频质量,提供完美的个人体验,取得最终用户的认可,是运营商在IPTV商业部署和服务中面临的最大挑战。作为该领域的先驱,UT斯达康公司自2001年始便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和技术创新,最终成为了该颠覆性技术的领导者,帮助运营商解除后顾之忧。

传统流媒体系统中一直存在流媒体服务器与内容存储设备之间的瓶颈问题,奔流(RollingStream)方案中将流媒体服务器与存储服务器整合,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让运营商应对比传统PC流媒体业务更加高的IPTV业务并发率。

当大量的用户同时看同一部电视或电影,或每个用户看的都是不同的节目时,系统将面临承受极限的挑战,奔流(RollingStream)的动态负荷均衡和快速内容复制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

奔流(RollingStream)拥有专利的宽带媒体分发技术(BMDP),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运营商定义的内容策略有效地在全网上分发内容,最大化地减少网络拥塞,提升系统命中率。

传统的文件交换包处理模式很难适应超大型媒体文件处理需求,造成节目频道切换时间长等不符合用户收看习惯的问题,严重影响观看效果。运用内容切片技术,完成对内容的高效交换和快速检索,彻底改变媒体交换技术,最大程度地提升了系统响应速度,提供完美服务,使时移电视、多频道切换等成为可能。

特色设计

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不仅仅支持以LiveTV、Timeshift-TV、VOD、TVOD等为基础的各项功能,而且具有良好的功能上的可扩展性,在此平台上可以支持众多丰富多彩的增值互动业务。基于奔流(RollingStream)具有无限的业务增长空间,提供以最终观众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业务。

成熟稳定的内容运营平台是符合国内广播电视业务国情和IPTV现状的一套成熟系统。UT斯达康为内容运营商提供的内容运营平台可与各种电信运营商的运营平台进行完美对接,使得内容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可以实现联合运营,收入分成。这既符合内容运营商对内容监管的需要,也为电信运营商的宽带建设引入丰富多媒体内容,满足电信运营商提高自身ARPU,实现利润最大化的需求。

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具备开放的中间件系统,可方便与第三方系统对接及开发新业务和新功能。系统侧中间件包括媒体管理中间件、OSS中间件、EPG中间件系统等。其开放性构架如图3所示。

奔流(RollingStream)机顶盒中间件用于屏蔽STB底层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开放的标准API,基于标准的API实现的应用程序可以运行在任何厂家机顶盒上,应用程序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

面向多个电信运营商的开放平台,支持多CP,多SP引入,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该平台引入多种渠道的节目内容,并对各个CP,SP进行方便地管理,满足运营商方便管理多个内容渠道内容的复杂需求。

功能超强的IPTV媒体运营平台IMSP(IPTVMediaServicePlatform)可为运营商提供内容及运营服务的功能强大的统一平台,可以分布式部署在各驻地,中央运营平台可与驻地第三方业务/内容运营平台无缝对接,可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和媒体运营业务。支持运营商对EPG的Trailer进行配置、支持运营商对EPG上栏目的显示和屏蔽、EPG上的智能化搜索结果的排序、媒体资产管理GUI具备增强功能等。

以行业大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行业化方案,提供完善的酒店解决方案,满足酒店用户个性化需求;根据广电行业用户特点,定制系统,符合广电行业用户特殊需要,提供双模机顶盒,可以通过Cable和Ethernet接入节目,EPG具备混合编排多种节目源的能力并通过统一的EPG页面展现给用户;为各国营大厂、钢铁厂、化工厂、石化企业、部队用户等行业特殊用户提供方案和满足特殊需求;可为各种行业如银行、政府机关、学校、企业等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各种行业信息化需求。

运营支撑和网络管理

“客户成功,我们成功”是UT斯达康始终如一的服务宗旨。作为运营维护的重要决策依据,运营支撑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承担着重要的管理职能。UT斯达康基于对电信网络多年的研究,深刻理解电信运营商的运营需求和管理模式,自行研发了奔流(RollingStream)运营支撑系统OSS和网络管理系统NMS,协助运营商创造无限价值。它同时是奔流(RollingStream)的后台数据处理中心,向EPG,CSS以及计费系统提供相应的信息,提供数据库生成工具,内容提供防管理,SVOD管理,电视管理,分级管理,广告管理与功能。

奔流(RollingStream)NMS是为综合管理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而设计的一种先进的网元和网络管理系统,同时满足流媒体系统所需的独特的管理和维护要求,力求为运营商和终端用户提供功能更加完善的多元化服务,帮助运营商提供更为灵活优质的网络管理服务和业务,为运营商创造高效益、降低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承建上海电信IPTV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可以支持百万级别的用户规模,支持3级和多级部署架构。包括中心节点(CMS)、区域汇聚节点(HMS)以及边缘服务节点(EMS)。奔流(RollingStream)系统对于宽带IP网络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可以支持各种网络承载形式,也可支持各种接入方式。如LAN接入、DSLAM接入、GEPON接入。对于IPTV系统,可建设专网,CMS和HMS、EMS直接相连,也可以旁挂在城域网上。另外,无论PPPoE还是DHCP上网方式都可以支持。

IPTV业务自在全球开展以来,受到了来自运营商、内容提供商以及宽带用户的极大欢迎,欧、美、亚各洲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UT斯达康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已经为各大洲超过十余家运营商提供了系统设备和终端产品,助其提供了完美的Tripleplay业务。

上海电信共有宽带用户220万,为发展IPTV业务提供了巨大的机会。)整体解决方案UT斯达康的奔流(RollingStream)解决方案凭借整体优势,从众多的竞争厂家(UT斯达康、西门子、阿尔卡特、华为、中兴参与竞标)中脱颖而出,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为上海15个区局中的8个区局提供IPTV系统。这进一步巩固了UT斯达康作为国内IPTV系统商用规模最大的厂商的领导地位,也进一步印证了UT斯达康奔流系统的成熟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彰显了UT斯达康在IPTV领域的强大的技术实力。

上海IPTV项目是国内首个采用H.264编码格式的大规模商用点。上海IPTV业务是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新媒体服务,提供最适合用户的、与众不同的视听服务。

奔流(RollingStream)为上海IPTV项目提供:60个直播频道,5000小时的VOD点播节目,48小时时移,丰富的交互视频应用:NPVR、虚拟频道、电视书签,小康、时尚以及全能IPTV三种套餐包,丰富多彩的互动增值业务,成熟稳定的业务支持能力。

上海IPTV业务自2006年9月1日放号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10月7日,上海电信IPTV业务共计发展用户达2.2万。奔流(RollingStream)借助整体方案优势,在中国电信各IPTV项目建设中,力挫群雄,先后承建了上海、浙江、广东、福建、云南、安徽、海南等地的IPTV系统。

助力哈尔滨网通

哈尔滨通信公司200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IPTV项目,“IPTV-百视通”是哈尔滨市通信公司和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打造的互动电视业务品牌,UTStarcom作为系统和终端提供商提供了全套系统。“IPTV-百视通”业务不仅包含比传统电视更丰富的频道,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电视的收看方式,实现了“想看就看,想停就停”的收视梦想,同时提供大量精品电影、电视节目点播。

系统一期提供10万并发的规模,采用三层部署架构,二期提供20万并发规模。

“百视通”第一阶段推出的内容包括:至少50个电视频道;时移电视功能;3000小时的在线点播库。同时“百视通”将不断扩充内容,电视频道将达到150-200个,在线点播库达到20000小时容量。截止2006年10月,哈尔滨IPTV用户达到8万,是目前国内最大的IPTV商用网。

此外,奔流(RollingStream)借助整体方案优势,在中国网通各IPTV项目建设中,先后承建了黑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等多省市的IPTV系统。

国际案例

Yahoo!BB是全球最大的IPTV业务提供商。Yahoo!BB是日本BB科技公司和yahoo!日本公司联合推出的宽带业务,使全日本最大的宽带服务运营商。Yahoo!BB从2002年9月开始在东京地区开展基于ADSL线路的TV业务试验和试运营。开始采用了系统集成的思路进行建设:视频服务器、机顶盒、DRM、中间件…均采用不同厂家的产品,提供实时电视(LiveTV)节目和VOD节目。

在经过了两年的业务试验和小规模商业运营后意识到了原有采用系统集成方式的局限,决心采用奔流(RollingStream)来建设其IPTV系统!

墨西哥Telemax用奔流(RollingStream)方案提供IPTV服务。系统规模:开通60频道LiveTV,10频道PPV,Time-shiftedTV。

篇4

受访人:NDS亚太区资深副总裁兼总经理,NDS中国区董事长素天乐Sue Taylor

卫视传媒:请介绍一下NDS公司目前在国内的运营情况(哪些用户采用了NDS解决方案、他们都来自哪些地方、有哪些国内机顶盒厂家支持NDS方案)?

NDS:NDS于1998年在北京设立办公室,创建了最优秀的本地工程师团队及客户服务队伍,为迅速发展的中国市场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现在NDS已经在北京、深圳、上海设立分支机构为客户提供商务支持、研发实验室、质量控制及前端研发中心,用以创造针对中国市场独特需求的产品。

NDS始终致力于为中国市场提供本地化、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并积极利用其全球资源和经验,全面推动中国数字付费电视市场的发展。最近,NDS深圳新办公室落成,为日益壮大的中国客户加强本地化解决方案的开发。

随着NDS在中国市场的日益壮大,我们将更好地支持国内客户,如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有线、广数传媒、深圳天威视讯、重庆有线、四川省广播电视网络、贵州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中山广电视讯、天津广播电视网络,安徽广电信息网络,中广有线(温州)等。

NDS目前在中国的机顶盒合作伙伴包括创维、长虹、同洲、九洲、康佳、华为和全景等。

卫视传媒:NDS的主要产品是什么?有哪些增值服务产品?

NDS:NDS是数字电视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NDS创新和开发的安全、实现技术,以及互动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帮助运营商为最终用户提供所需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并通过提供一系列世界领先的解决方案,以改善终端用户娱乐和获得内容的方式,从而使运营商可以自由推出激动人心的增值服务,创造新的收入。

VideoGuard®是全球条件接收(CA)市场及数字版权保护(DRM)市场的领导者,现在NDS已经有超过1.04亿有效终端部署了NDS条件接收及内容保护技术。VideoGuard®安全保护了超过400亿美元的付费电视业务收入。NDS中间件,包括MediaHighway®已经支持了多个针对订户的高级业务,并已经部署在1.15亿个终端上。以XTV为核心,NDS DVR技术以1900万的终端部署量始终处于全球市场的领导地位。

NDS为我们的中国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的创新性增值服务:

1、电子节目指南(EPGs):

NDS将运用我们在嵌入式系统传送方面的技术,与运营商一同根据每个运营商的设计规格对EPG进行定制。这将会是性价比最高、速度最快的EPG施行方式。此外,NDS还可提供一份现成的可在所有运营商的播放系统上适用的EPG。

EPG已经超出了节目指南的范畴。现在,它还是互动和点播娱乐服务的入口。NDS EPG鼓励观众订阅和观看更多的内容,强化运营商的品牌效应,并帮助降低观众流失率和增加ARPU。

2、数字视频录像机 (DVR)

DVR改变了电视观众收看广播电视的方式,他们可以暂停、录制、回放和快进内容。订户能够决定在何时何地收看他们选择的内容,并且能够建立他们个人的播放列表。XTV使得电视观众可以在收看一个节目的同时录制一个节目,或者把两个节目都录制下来。

付费电视运营商现在可以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业务,将广播电视、点播、互联网中最佳的和用户自己创作的内容合并在一起。世界各地的运营商正在推出包括DVR在内的订阅套餐,作为吸引和留住用户的促销手段。

3、推送视频点播(VOD)

推送视频点播(VOD)解决方案由在本地与DOXTV共同开发,满足了高级DVR功能和友好的用户体验。该解决方案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帮助运营商实现在正常的广播流上对内容进行标记,并将其录制到硬盘。

4、互动电视 (ITV)

NDS拥有一揽子先进的互动电视应用,可帮助运营商提供具有特色的服务。这些应用包括通过IP向双模机顶盒的互联网视频内容传送、下一代互动游戏、多玩家游戏,以及跨平台游戏等。

NDS 互动电视应用提供:

一种使观众有机会在观看节目的同时获取相关附加资讯的增强电视收看体验。 例如,正在观看有关烹饪节目时,订户就可以获得关于烹饪的一系列信息。

参与类电视比增强电视更进一步。NDS广播技术现在可以在电视节目中创造出可爱的卡通人物,与身在直播室或者在家中观看的观众进行互动。

订户与信息服务是经证实的有效收入来源,是运营商推销节目和销售广告的主要手段。对旅游、休闲、运动和教育类的产品尤为适用。

5、互动游戏(Interactive games)

NDS为运营商提供一个灵活的合作机制,使得他们能够建立一个拥有众多高质量游戏的游戏频道。品牌游戏将互动引入到传统的电视节目中,通过延伸节目外的互动性提高观众对频道的忠诚度。

6、互动电视广告解决方案(NDS Dynamic)

这是一套收视测评和广告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一个丰富的收视测评系统,一个针对目标广告以及交互式广告平台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帮助运营商、广播商和广告主创造更多的收益。其中一些新的功能,使付费电视运营商能够为广告主以及内容提供商提供可寻址、有针对性并具吸引力的广告宣传服务。运营商还可以通过该套解决方案了解包括观众收视习惯在内的全面信息,从而开发出更多创新的广告,满足观众的个性化广告需求。

卫视传媒:增值服务产品有哪些部署?尤其是在IPTV、手机电视领域有什么新产品、新服务推出?

NDS:2008年,为了北京奥运会,中国广播商与运营商对数字电视业务进行了大量投入,目前正在考虑如何收回投资。广大终端用户对电子节目指南(EPG)、数字视频录像机(DVR)服务、互动电视技术以及媒体多平台融合等领域表现出了巨大的兴趣。我们将在中国市场继续投入。目前,我们正在中国设立更多的办公室,以期更加接近我们的客户,更好地支持他们的业务。此外,我们还会向运营商展示如何将电视从公用事业阶段迈入更高的每用户平均收入市场阶段。

在中国,DOXTV选用NDS端到端技术解决方案以保护并扩大其业务,并正在通过领先全球市场的解决方案――VideoGuard®条件接收、MediaHighway®中间件以及安全可靠的具有推送视频点播(VOD)功能的NDS XTV™数字视频录像机(DVR)技术,为付费电视提供商提供高质量的全套节目以及技术。同时,DOXTV与NDS还共同设计了交互式电子节目指南(EPG)。

DOXTV计划为中国的观众带来变革性的创新收视体验:数字付费电视运营商能够给数字电视用户选择观看内容和观看时间的自由。这是首次将DVR与推送视频点播功能引入中国市场。DOXTV拥有大量中文精选节目的独家播出版权――其中包括好莱坞大片、流行剧集、娱乐和教育节目,DOXTV已经向有线运营商推出3,000小时高清及标准版本的国际及本地内容服务。DOXTV 的服务将帮助本地数字电视运营商有效发展其数字电视业务,使运营商能够向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由此,数字电视用户也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获得引人的内容及特色节目。

中国政府及有线电视行业都对诸如改善数字电视用户体验的推送视频点播等先进服务表现出了极大兴趣。我们期待通过与DOXTV的合作,以独特内容和灵活性吸引逐渐壮大的中国中高端用户。

关于移动电视的发展已经有过很多的预测,然而我们认为一种合理的全球化经营模式至今还在摸索中。如今手机在交付服务方面还存在许多困难。这不只是因为交付服务的原因,还有交付付费服务所覆盖的成本的原因。此外实际设计费用、终端传送费用,还有受限制的带宽都是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我们的观点是,移动服务支持部分形式的内容和服务提供,但它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切实可行的经营模式。而CMMB服务也许可以提供这种模式。

NDS的移动电视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将做到两全其美:

通过额外服务实现有线传播的实时线性规划或卫星信号增强;

通过网络宽带进行内容和信息传送;

更让人惊喜的是,由于NDS双模解决方案已经具备了适应不同宽带连接速度的传送能力,因此运营商无需在网络传送方面进行投入。

同时使用双模网络机顶盒,运营商获得了可传送如视频点播、最佳互联网视频和高级互动电视应用的新利润增长型服务的,安全的双模网络能力。

卫视传媒:NDS在深圳的研发中心承担什么任务?是针对大陆市场研发?还是作为研发基地为全球提供技术支持?

NDS:新的深圳办公室将侧重于以下领域的开发:用于先进中间件的软件、定制化的电子节目指南(EPG)、创新的数字服务能力,以及满足中国付费电视市场独特需求的端到端解决方案。

NDS新近成立的在华研发中心与位于印度班加罗尔和韩国的现有亚太研发中心通力合作,一起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本地解决方案。它们将在NDS下一代核心技术的开发中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NDS公司致力于将其丰富的全球资源和经验与本土专业技能相结合,针对特定的市场为客户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

卫视传媒:可以介绍一下NDS公司在产品以及团队的本土化方面的情况吗?

NDS:对于NDS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NDS坚信,让中国本地的技术专家充分参与开发并创建新的软件和应用,对于力助中国运营商提供用户所需的服务来说,是最好的策略。

目前,在实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以后,数字电视运营商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如何从数字内容中获得收益,到2015年,中国将全面迈进数字电视时代。为了全力支持和配合他们实现这一目标,NDS将着手开发和集成旨在创造高收入、快速投放市场的服务和应用的方案,譬如定制化的互动服务、游戏、用户界面和其他增强型电视服务。此外,NDS还将增加目前在华员工人数超过50%以上,以支持新落成的深圳研发中心以及区域用户,这是NDS继续扩大在华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华投资的不断增长将使中国消费电子(CE)和机顶盒(STB)制造商与NDS全球集成团队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同时,开拓出重要的新兴出口市场。在2001年NDS首尔研发中心建立后,韩国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NDS韩国的集成项目在NDS全球客户中均有部署,为韩国机顶盒(STB)和消费电子(CE)厂商带动了20亿美金的收入。

卫视传媒:可以介绍一下贵公司对未来几年的发展预测吗?

篇5

作为网络接入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Verizon部署了多年宽带网络的摩托罗拉,其发展历程反映了宽带接入市场的现实状况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宽带接入市场的变革

继今年1月发运第10万台GPON ONT(光网络终端)后,摩托罗拉于8月发运首批GPON ONT至中国,这标志着摩托罗拉拉开了进军中国FTTH(光纤到户)市场的大幕。摩托罗拉看好中国FTTH市场,源于用户宽带接入市场发生的新变化。

这一变化要从固网语音业务发展缓慢说起。为了弥补语音业务丢失的损失,必须要依靠新的数据业务,于是“发展宽带接入技术成为运营商的重要策略之一”,摩托罗拉中国宽带及移动网络事业部宽带网络技术方案总监周春生介绍说。

视频需求的发展要求运营商提供更高的带宽。“如今,大家已经注意到视频通信越来越频繁。用户不仅从网站上下载视频,还制作视频传送到网站上,而企业也越来越多地通过视频互相联系。”摩托罗拉网络接入解决方案部全球营销与传播总监Floyd Wagoner描述了视频业务快速发展的态势。

过去,运营商主要应用DSL技术,这是一种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传输技术。但DSL在一定范围内只能提供1Mb、2Mb、4Mb的带宽,“如果我们未来提供10Mb~20Mb的带宽,DSL就成为了一个瓶颈。而PON(无源光网络)技术可以把更多的带宽带进用户的家。”周春生表示。

其实,光通信技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但在近几年才出现高速发展趋势。除了市场需求因素外,成本也是促使运营商开始考虑使用PON技术的一大因素。

据了解,铜缆的价格是不断上升的,而光纤的材料很多是玻璃的,所以成本下降非常快。周春生透露:“我们最近对两个不同渠道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一个是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数据模型,还有一个是来自中国移动的模型。从这两个模型可以看出,在一定模式下,使用纯光网络技术的投入成本已经开始低于使用DSL技术的了。”

实际上,电信运营商一直被下面这个问题困扰着。“DSL技术是以电话线为传输介质的,电话线的主要成分是铜。现在很多运营商面临着铜线被盗的情况,这使得他们的维护成本很高。”周春生指出,“PON技术就能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无论是带宽还是成本,PON技术都具有优势,将成为未来宽带接入的主要技术。”

然而,应用于FTTH市场的PON技术包含着EPON(以太无源光网络)和GPON(千兆位无源光网络)这两个主要的技术标准,它们是否能够共存?未来是谁的天下呢?

GPON将成主导技术

在亚洲,EPON是目前FTTH市场的主流技术,但在Floyd Wagoner看来,GPON在不久的将来必将成为FTTH市场的主导技术。

“在亚洲以外的其他地区,电信运营商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GPON。而在中国,一两年前,电信运营商只考虑EPON,因为当时EPON确实是一个非常适用的解决方案,但现在中国运营商也开始和摩托罗拉谈GPON的应用了。”Floyd Wagoner介绍说。今年,摩托罗拉就帮助江苏联通部署GPON,取代了原来EPON的部署。“用了GPON之后,江苏联通可以继续增加新的服务。”周春生谈道。

GPON能提供比EPON更高的带宽,同时,GPON所提供的功率更大、传输的距离更远。“在服务质量保证(QoS)上,EPON主要支持数据业务,而运营商要实现三网融合,未来肯定要做语音和视频业务,对服务质量保证要求比较高,GPON内在的服务质量体系就能够满足需求。”周春生描述着GPON的强大优势。

GPON能够支持视频等多种业务是吸引移动运营商的一大原因。摩托罗拉刚和Verizon合作的前两年,是作为他们的服务托管提供商。Verizon不仅要求摩托罗拉提供PON产品,还要求为其运营视频服务。“那时,摩托罗拉运用自身成熟的视频技术,为Verizon提供了视频娱乐服务。”Floyd Wagoner介绍。

据了解,摩托罗拉的GPON解决方案可以提供丰富的个人媒体体验,支持多个高速宽带服务层以及一系列高级视频服务,包括最高质量的高清电视、视频点播等。

“目前,全球排名比较靠前的运营商多数都把GPON作为自己的单一选择,要不就是GPON和EPON并存。”Floyd Wagoner介绍说。

越来越多的运营商采用GPON技术,让产业链上从芯片研发到设备制造的各类企业都热情倍增地加入其中。全球GPON产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GPON的建设成本得以下降。

“我们从业界看到的信息和数据,以及与运营商的交流中了解到,按单位带宽计算,GPON的成本已经低于EPON了,而从端口来看,GPON和EPON的成本差距也非常小。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运营商现在开始重点考虑GPON的原因。”周春生透露了他了解的一些情况。

运营商的真正需求

摩托罗拉长期以来为Verizon提供基于PON技术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除此以外,还服务于其他多家运营商。调研公司Infonetics Research在2008年第三季度的一份报告指出,摩托罗拉是GPON市场的领导者,其收入占全球GPON市场收入的22%。

摩托罗拉成功的一大原因是其产品能够符合运营商的真正需求。那么运营商们有哪些需求?

“我们看到的趋势是设备的融合,今天大家家里的各种各样的设备未来都会集中到一个设备上。”Floyd Wagoner介绍道,“所以运营商希望在客户住地的设备上整合更多的功能,比如说把用户的宽带路由器、Wi-Fi功能集成到一个设备上。这样可以帮助运营商在配置设备时速度更快,管理的设备数更少,给运营商带来很大的好处。”

如今,发展IPTV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纳入到战略规划中。“运营商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就是希望GPON能很好地支持IPTV业务。”Floyd Wagoner说道。

为了满足运营商的这个需求,摩托罗拉在提供GPON方案时,不是把GPON设备作为单一的产品来提供,而是作为公司解决方案的有机组成部分。“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为运营商提供三网融合的解决方案,使得运营商能为自己的最终客户提供业务,我们在产品规划里有机地综合了语音、视频服务,比如说做OLT(光线路终端)的同时,就把视频解决方案融入其中,将原来的光传输前端和视频前端设计成通过统一的模式传输,用一些叠加的形式传下去。”周春生介绍了摩托罗拉的解决之道。

篇6

1 共建共享技术可行性

室内分布系统是针对室内用户群、用于改善建筑物内移动通信环境的一种成功的方案,其原理是利用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将移动基站的信号均匀分布在室内每一个角落,从而保证室内区域拥有理想的信号覆盖,有效改善建筑物内的通信服务质量,同时,通过建设室内分布系统可以扩大网络容量,从整体上提高移动网络的服务水平。

室内分布涉及到CDMA800、GSM900、GSM1800、WCDMA、TD-SCDMA、CDMA2000、WLAN等系统,因此室内分布的天馈系统共建应尽量采用支持800MHz~2500MHz的宽频段器件,从而避免未来在加入其他系统时再对天馈系统进行改造。

2 共建共享工程管理总体原则

2.1 规范性

共建共享的实施应符合工信部及相关管理单位的通知及要求,合理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工程的实施应符合工信部(包括原邮电部、信产部)及相关行业的行业标准。

2.2 科学性

工程的实施应符合电信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三家通信企业管理模式和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策略,合理布置站点,确保工程实施符合实际需求和信息化发展需要。

2.3 前瞻性

各通信企业在WLAN建设过程中应按照山西省热点区域的自身特点,有重点有针对性进行建设,在满足当前覆盖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未来的WLAN网络发展重点。

2.4 公平性

合理论证各通信企业的近期及远期需求,本着节约资源,控制成本的基本原则,确保公平合理的推进共建共享工作的顺利开展。

2.5 可操作性

认真分析WLAN热点区域条件,包括机房、设备、布线、供电等情况,合理规划,新建与共建共享相结合,制定出合理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3 WLAN技术要求

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接收信号强度大于-75dBm;在设计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位置,用户终端无线网卡接收到的信噪比(SNR)大于20dB;用户接入认证失败次数≤1次;认证接入时延不大于5秒;Ping包时延不大于10ms;Ping包的丢包率不大于3%;用户下线认证失败次数≤1次;同AP下用户隔离要求,两个终端Ping不通;AP间切换成功率不小于90%;要求在下载过程中没有明显中断;要求单用户接入时,在信号强度大于-70dBm的区域,802.11a和802.11g模式终端平均速率不低于18Mbps。

4 WLAN共建方案

4.1 方案一:多SSID方案

现网中多SSID在WLAN中是可行的。多SSID一般用于多运营商共建共享模式中。多个逻辑AP具有不同的SSID和能力集,即多个SSID用户接入点,运营商可以设置不同的SSID,支持不同的业务、计费、安全策略。热点的 AP 采用多SSID,并通过不同的 VLAN 隔离数据,在热点驻地网(如接入交换机)实现接入分离,分别连接各自的运营网络。

承建运营商通过分配给其它运营商不同的SSID,每个运营商通过共同的AP连到各自的认证计费和网管平台。在这种共享方式下,即使运营商在WLAN认证、安全、计费等方面有不同的选择,运营商的网管平台和计费认证系统也不需要改动,只需升级和添加承建运营商的网关、AP及业务的网间结算功能,而不需要改变各运营商的用户体验和使用习惯。

网络分离点的位置建议:热点区域的出换机。AC及网管:网络建设运营商所有,根据协议可开发受限的管理权限。场点网络设备:网络建设运营商所以,其他运营商共享。

多SSID方案优缺点

(1)优点

各运营商之间上网速率相同,可以保持一致的体验。网络交互简单,不涉及复杂的系统间对接。

(2)缺点

网络管理和维护由建设运营商负责,网络故障时,建设运营商需要与其他运营商协商处理。费用结算精确度差。无法精确的根据运营商占用网络资源的比例进行费用结算。网络质量管控难。统一一个AP下,多个SSID的用户并发数较大时,QoS保障机制非建设运营商不可控。

4.2 方案二:共SSID方案

多个逻辑AP具有相同的SSID、不同的能力集,用户使用同一个SSID,通过 Portal的方式接入各个运营商的鉴权、认证、计费系统。各运营商共享一个SSID,通过共WEBPortal的方式接入各自的承载网络,承建运营商在网关处进行业务分流。

在这种共享方式下,即使运营商在WLAN认证、安全、计费等方面有不同的选择,运营商的网管平台和计费认证系统也不需要改动,只需升级和添加承建运营商的网关、AP及业务的网间结算功能,但运营商需要改动Portal服务器,用户登陆的方式将改变,影响运营商的品牌和用户的业务体验。

网络由一家运营商全权所有;共SSID,多个运营商公用1个SSID;其他运营商用户通过“跨运营商漫游”的认证方式使用网络;运营商通过网络互补方式共赢。

共SSID方案优缺点

(1)优点

网络间费用结算精确网络维护和所有权清晰,用户故障感知明确。

(2)缺点

用户需选择自己的归属运营商,感知较差网络质量管控难,统一一个AP下,多个SSID的用户并发数较大时,QoS保障机制非建设运营商不可控。网络间设备交互对接流程复杂。

4.3 方案比较

从两种方案比较可以看出多SSID 方案虽然网络故障处理不方便,费用结算精度差,但可以通过运营商之间共同协商解决。而共SSID方案存在网络设备交互对接流程复杂,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建议采用多SSID方案来实现WLAN网络建设的共建共享。

5 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方式

共建共享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5.1 收发合缆的方式

当运营商接入的系统较少时,可以采用此方式。主要技术是采用POI或合路器根据信号的特性,采用一级、二级、三级合路的方式。将信号合路后由一路分布系统进行覆盖。特点是投资小,抗干扰能力弱。

5.2 收发分缆方式

多运营商系统在共用室内分布系统时,若采用收发合缆方式,不同的频率组合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在存在互调干扰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收发分缆方式组网。收发分缆方式是将各制式系统的上、下信号分为两套分布系统建设,有效减少系统间产生的杂散和阻塞干扰问题。对于时分双工系统选择其中一套进行合路。特点是投资较大,抗干扰能力强。

5.3 光纤分布方式

篇7

在世界移动大会・上海(以下简称MWCS)上,华为运营商BG ICT首席技术官王纪奎表示,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要满足这种ROADS化的用户需求,数字化转型之路已经开启,大数据正在成为数字化转型使能的关键所在。

需求驱动数字化转型

行业的颠覆和重构早已开始,全方位客户体验、灵活高效的业务流程、智慧化产品与服务、创新的商业模式被各大运营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为其转型战略的核心,而这些方面的基础则都是大数据。

用户行为和需求的变化已成为电信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正如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所说:“要做可靠的数字化服务专家。”运营商向数字服务提供商转型势在必行。从语音、短信、宽带服务等简单的传统电信业务转变为提供音乐、物联网、视频、智能家居等多样的数字业务。

在产业环境正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契机下,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60%的企业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探索者和实践者,而在电信行业,预计到2024年,包括数字媒体、云服务市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电信行业数字化转型将酝酿超过15亿美元的巨大市场机会。

在国内,三大运营商的各级公司已经将大数据作为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转型的战略性工作,并在不同程度上开始试点大数据系统的建设与应用,以充分挖掘数据资产价值,创造新的利润点。

把握大数据引擎

电信运营商的业务模式正在悄然发生着转变,电信运营商坐拥社会化的信息传输管道,是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天然平台和中心,拥有无可比拟的海量数据。

对于大数据的整合和挖掘深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催生新的运营模式、应用和新的业态的出现,运营商目前对于大数据的的应用提升了管理和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若要登上互联网时代的高地,在华为看来,要做国家ICT规划师、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数字使能运营商与智能管道运营商将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战略定位。

“从数据、到洞察、到形成商业模式,华为在实现大数据价值的各个阶段愿为运营商业务运营、业务调度提供大数据分析的综合平台解决方案。”王纪奎表示。华为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FusionInsight,正是基于华为对电信行业大数据应用的深刻理解,深谙行业ICT转型的需求,通过联合创新、深度探索运营商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增长点而提出的。

为了帮助电信运营商要真正利用自身海量的数据资源优势,将数据分析运用到实际运营中,以进一步提升业务模式、利润及用户体验,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自设计之初就是以业务为中心,真正形成业务驱动的大数据架构,为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记者了解到,华为FusionInsight大数据解决方案包括多个平台。其中大数据基础处理平台提供海量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采集、存储、批处理、内存计算和实时流计算的能力;大数据洞察平台提供百万维大数据特征的提取、管理、建模的能力,使客户更专注大数据业务开发本身。

王纪奎介绍,目前,华为的大数据解决方案通过建立融合的数据模型,可提供超过900种数据适配模式,为运营商的数据整合和处理效率获得30%的提升。

在平台层面,已经聚合了超过1000家合作伙伴,包括500种数据产品,具备超过300个开放的API接口,能够为运营商更方便地使用大数据提供快速部署能力。在智能控制中心层面,3000多个客户标签和300多个业务知识的形成和积累,能够为客户提供小时级的分析能力以及数百万/秒的处理能力。

在此基础上,拥有多种成熟、高效、灵活的方案实践和场景,华为大数据解决方案能够帮助运营商把握大数据这一业务发展的引擎,引领电信大数据应用的方向。

为运营商谋数字红利

在数字化转型的具体路径方面,华为认为,电信模式、平台模式、数据模式再到全连接模式,是电信数字化转型呈现出的四个主要阶段。全球运营商分别处在不同的阶段。虽然全球的运营商在转型架构方面目标统一,但是,不同运营商实施的步骤和发力点却各有异同。

与国外相比,国内运营商从大部分收入以传统语音、短信等基础服务为主的享受“人口红利”的阶段,已经迈向了以语音和数据业务为主的“流量红利”的阶段,但仍不如国外运营商所享受到的效益高。

在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催化下,运营商要享受互联网模式的“数据红利”还有很多路要走。从智能运营、企业数据运营到为数字转型使能,大数据价值的实现要求运营商逐渐开放分析结果、开发分析能力,最终引导数据运营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形成。

篇8

11月30日,工信部电信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公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和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市场准入工作的通告》,在这一长串绕口的文件名称背后,中国宽带接入市场大门正式向民营资本敞开。

文件规定,自2012年12月1日起,拟经营因特网数据中心(下称IDC)和因特网接入(ISP)的企业,可按照相关实施方案及相关法规要求向电信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业务经营许可。据悉,长城宽带等企业已经向工信部提出了在全国开展因特网接入的申请。

按照工信部今年6月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民间资本可以参与移动通信转售、接入网和驻地网、网络托管、IDC和ISP、通信工程、基站设施、参股基础电信以及走向海外市场等八个领域。

作为市场条件最为成熟的两块业务,IDC和ISP向民营资本开放,仅是民营企业进入通信市场的开始。数日前,《经济参考报》援引一位专家的话称,工信部等相关部委正在加速推进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业的试点方案出台,当前已经完成了整体方案的框架和具体的实施细则。

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人士透露,在IDC和ISP领域向民营资本放开之后,其他电信各领域的开放实施细则会逐渐公布。虽然市场最关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开放细则还没有确定,但开放这一领域已是大势所趋。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是指民营企业可以从电信运营商手中购买电信服务或租用电信设施,包装成自有品牌的电信服务,再销售给用户,从中获取利润。新的电信服务可能附加了新的价值,也可能没有附加。由于有频率资源的限制,传输通道的经营者数量是有限的,因此在移动市场上业务转售有更重要的意义。

IDC、ISP以及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向民营资本开放,将成为中国通信行业向民营资本开放的起点。“向民营资本开放是既定的方案,对于具体开放的程度以及可能会带来的效果和风险,工信部还需要再做权衡,要做到风险可控,还要具备可操作性。”熟悉方案进程的工信部人士说,但他拒绝透露方案的具体进展。

十年前,长城宽带等民营资本获得了宽带接入服务牌照;两年前,有线网运营商也通过三网融合试点开展了宽带接入业务。但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仍然控制了绝大多数的宽带接入市场。这就好比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掌控了类似黄河、长江等骨干宽带网,而长城宽带、有线网运营商只能引流到支线河流,且需要向前者付费以获取宽带出口,因此在带宽及用户体验上均没有保障,这迫使长城宽带等公司,不得不将服务价格降低30%-40%,以吸引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用户,但在整体竞争上,与电信和联通相比,劣势明显。

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也承认,此前向民营资本的开放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竞争的结果仍然是垄断,那用户还是没有选择权,没有解决根本问题。”

现有的方案在形成有效竞争方面能否有较大的突破?业内人士认为,这要看工信部能不能彻底放下主导运营商的利益。

始于宽带接入

宽带接入曾经是民营资本的天下。

十年前,通信行业之外的资本率先进入这一领域,小网通、长城宽带、蓝波等公司开启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宽带圈地运动。但是,这一运动并没有开花结果。

资本市场的低迷以及主导电信运营商的狙击,都限制了民营资本的发展。2001年6月,当时的信息产业部发文,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13个城市放开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一般是指用户终端至用户网络接口所包含的机线设备,通常在一个楼房内),允许非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进入宽带用户驻地网运营市场。

今年11月30日,工信部所发文件正是13个城市驻地网试点的延续。过去11年中,宽带接入市场沧海桑田,民营资本的主导厂商——长城宽带,在长城集团和中信集团两大资本势力之间辗转,渐渐式微,最终于2011年底,被鹏博士(600804.SH)收购,而网通则已经被收编入主导运营商体系,蓝波等宽带公司则销声匿迹。

从2004年开始,通过推出低价的ADSL包月服务,中国电信和当时的中国网通(后并入中国联通)开始成为宽带接入市场的主导者。截至2012年10月,中国电信宽带用户为8798万户,中国联通的宽带用户为6332万户。而在2011年底,长城宽带的宽带付费用户仅为75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三家通信运营商虽然在移动通信业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在宽带接入领域,历史形成的南电信、北网通格局延续至今,相互介入不多。因此,对于竞争激烈的移动通信业务而言,宽带接入业务的收益更为稳定。

宽带接入市场的稳定回报,吸引了非通信行业的投资者,电力、广电等行业企业一直希望更大范围地进入这一领域。2010年7月,“三网融合”试点正式开启,各地有线网运营商获得了宽带接入服务的资质。

今年,工信部的一纸通告,使得更多的民营资本进入宽带接入市场成为可能。在工信部下发的通告当中,工信部要求申请企业具备一定的注册资本、网络、人员、场地设施等必要条件。有提出接入申请的企业人士认为,相关要求并不太高。

长城宽带副总裁吴少凡认为,接入牌照的进一步放开对于长城宽带而言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使其业务不再局限于个别地域。

除了长城宽带等现有宽带接入企业,“三网融合”试点开始之后,广电有线网已经进入宽带接入服务领域。中国移动也一直希望进入宽带接入市场的竞争当中,虽然它旗下的中国铁通具有固网接入牌照(即骨干网),但此前工信部曾经发文,只允许中国移动投资发展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之一)无线宽带,限制中移动在宽带领域发力。不过,这一文件今年已经到期。这些企业都可能成为新的宽带接入市场的竞争者。

新一轮的宽带接入竞争早已开始,在过去一两年中,长城宽带以及其他一些小型的宽带运营商已经在武汉、西安、重庆等城市给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带来一定的挑战。

“这些小运营商的手段更为灵活,通过与各个小区、楼宇直接合作的方式,它们拿下了不少的客户,让电信、联通非常头疼。”一位华为公司人士透露,“与运营商相比,它们的价格更为优惠,速率更快。”

这种局域市场的竞争,很难带来宽带接入市场整体格局的变化。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移动和有线网运营商是较为可能挑战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垄断格局的角色。

去年底,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曾遭遇国家发改委的宽带反垄断调查,至今没有结案。

过去一两年中,中国移动在宽带接入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光纤基础设施投资。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经透露,2011年,中国移动建设光纤达到4800万芯公里,而同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总计的光纤建设不过4100万芯公里。

“一方面,中国移动在为移动网络升级到LTE(Long Term Evolution,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即通常所说的4G)做准备;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在宽带接入市场有所作为。”韦乐平分析认为。

当下,中国移动继续通过中国铁通拓展其固网宽带接入业务,但是,其管理层也不掩饰对固网接入牌照的渴求。数月之前,中国移动集团董事长奚国华就曾经对外承认,正在申请固网宽带接入牌照。随着11月30日工信部相关通告的下发,中国移动集团获得一张固网接入牌照已无悬念。

虽然与中国移动相比,有线网运营商在宽带接入领域的作为至今不大,但是在利益的推动下(单位用户的宽带接入收益远高于有线电视的收益),它们势必要积极投身其中。

2011年,歌华有线(600037.SH)的宽带用户数从12万增长到了16万,虽然很难撼动北京联通的霸主地位,但也看出了歌华有线的决心。

那么,在中国移动和有线网运营商的搅动下,民营资本能否获得更多的机会呢?

在欢迎工信部出台相关牌照发放政策的同时,多数民营资本也非常清醒地看到,要想在宽带接入等领域真正获得规模收益也并非易事。

中国电信垄断了多数的国际出口带宽,当前的互联网内容绝大多数存放于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网络之上,高额的网间结算费用令中国移动、有线运营商等新宽带接入服务商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更为不利的是,最近两年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明显加强了对宽带基础设施的投资,而民营资本很难负担大规模的光纤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现有方案细则之中,仍然看不到相关方案的配套内容,这将直接影响到民营资本的投资热情。

民营资本该如何在宽带领域获利,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现在的利好是,不仅宽带接入向民营资本敞开了大门,它们还可能通过经营移动转售业务分得中国通信业的一杯羹。

虚拟运营新入口

随着互联网接入牌照的发放,在向民营开放领域当中,移动转售业务的开放方式和程度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市场热议多年的虚拟运营商(通过租赁网络提供服务的电信运营商),有可能会随着工信部向民营资本开放移动转售业务而最终落地。

国际上一个较有名的虚拟运营商代表是英国维珍集团,虽然维珍拥有基础网络设施,但它是通过租赁其他运营商网络而在英国、法国、美国、印度等国家打开了市场,并有相当不错的表现。

对于监管者而言,引入虚拟运营商对促进移动市场的竞争有相当大的作用。此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等专家曾经呼吁多年,希望在中国引入虚拟运营商资质。原信息产业部以及工信部也曾经对此开展调研,但直到今天,移动虚拟运营商才真正进入决策者的考虑范畴。

一位参与了工信部前期方案讨论的人士透露,当前,工信部对于具体的虚拟运营商操作方案还不明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对于引入虚拟运营商资质所产生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还在评估当中。

“必须加强虚拟运营商的独立性和选择空间,网络不能是唯一的,这是一个前提条件。必须让虚拟运营商有足够的选择权,否则,虚拟运营商对网络运营商依赖程度较高。”263通信董事长李小龙分析认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包括中国有线和电力行业最好一起加入进来。

另外,李小龙还认为,在码号、频率等资源方面应给予虚拟运营商较多的支持,“究竟是政府直接发放还是移动运营商发放,区别巨大”。

当前,欧美各国对虚拟运营商参与程度的限定也不尽相同,英国、美国等国家开放程度最大,维珍等虚拟运营商的表现也最好。而中国台湾等地,则仅将虚拟运营商定位于渠道商的角色,发展规模不大。

上述参与方案讨论的人士透露,目前,工信部对于虚拟运营商进入之后的管理风险仍然顾虑重重。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认为,随着虚拟运营商进入市场,有关部门对内容管控的难度势必增加,虚拟运营商的通信服务质量责任也需要明确地界定。

舒华英认为,当前实施虚拟运营的难点还在于,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移动语音业务收入也已经开始下滑,数据、信息服务业务比重提高。究竟向虚拟运营商开放哪些业务成为了当下要解决的难点。

当前的共识是,很少有民营资本甘愿将自己定位于简单的通信代售角色,充当运营商简单的渠道很难有太大的发展空间,若要真正吸引民营资本的投资,必须将发展空间广阔的业务领域开放给民营资本。

“渠道商的定位对于263这样的企业来说没有任何吸引力,因为中间没有任何有创造力的空间。”李小龙说。

乐观的预计

据透露,除了IDC和ISP业务牌照,开放虚拟运营商资格之外,工信部可能会向某些民营企业发放特定的基础通信运营牌照,目前尚不明确具体的范围以及向哪些企业发放牌照。

而且,除了发放新牌照,6月出台的工信部文件中还提及,允许通信运营商向民营资本转让更多的国有运营商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与多数国有企业上市公司一样,当前,三家运营商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仍然过高,动辄超过70%。德意志银行亚洲区投资银行部主席蔡洪平认为,国有企业过高的持股比例毫无必要,效率太低,完全可以通过更少的持股比例达到对上市公司的控制力。

蔡洪平建议,国有企业可以在二级市场有步骤地释放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股份。这对于资金需求巨大的三家运营商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对效益最差的中国联通而言,意义更为重大。

最近一年来,中国电信旗下子公司天翼视讯引入了数家外部投资者,也是其向民营资本放开的尝试。但是,监管部门的开放步伐似乎很难满足民营资本的投资需求。

接近工信部的人士认为,此番鼓励民营资本进入通信领域,其背景源于决策层对于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希望通过吸引民营资本投资,来达到提升国民经济增速、提高国民经济活力的目的。

但是,决策层和主导运营商对于民营资本的介入仍然充满戒心。一位民营通信企业负责人说:“工信部明显顾忌太多了,完全多虑了。”

“过去十年的通信监管政策严重滞后于行业的发展,现在的政策看不到任何的想象空间。” 另外一位民营互联网服务企业负责人更为悲观,他反问说:“十年前,民营资本已经进入宽带接入市场了,现在才发放牌照,能有多大的吸引力?”

“工信部的立场应该站在如何促进市场竞争,如何保护好消费者的利益,而不是如何去提高GDP,保护国有垄断企业的利益。”上述互联网服务企业人士说。

李小龙认为,当前出台的方案,可能对民营资本进入通信行业有促进作用,但是很难说有什么本质的改变。“通信行业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市场垄断的行业,不一定是行政垄断造成的,美国同样也是这样的局面,更何况美国还是非对称管制的市场,这是由这个行业的特点造成的。”

篇9

如今,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澳都斯(Optus)和麦格理(Macquarie Telecom)等电信运营商都在兴致勃勃地谈论云服务。随着运营商对此关注度提高,形形的云服务开始涌入中级市场,比如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软件即服务(S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

各类云服务解决方案的出现为准备选择云服务的客户提出了一个难题:到底应该选择IT服务提供商还是选择电信运营商?

这边厢,传统的IT服务公司会告诉客户说:“云技术仍然相对不大成熟。我们在管理复杂的IT解决方案方面有着多年经验,这是企业云服务应用取得成功的关键。”

那边厢,电信公司会说服客户:“我们拥有网络方面的先天优势,而且在计量、计费和管理庞大客户端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可以为云服务的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对于以上IT服务提供商所提出的观点,很多客户的耳朵都已经听出了茧子。因此,我们不妨深入了解一下云服务市场的新玩家:电信运营商,看看它们是否具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性。

电信运营商

为何亲睐云服务?

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Rolf Jester认为,电信运营商在云服务领域的投入完全是出于寻求新业务增长点的考虑。当传统的固定电话业务持续萎缩之时,电信运营商可以藉此将业务范围扩大到新领域。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电信运营商也在试图更为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专长。

Jester表示说:“电信运营商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从技术层面来说,它们自身是擅长管理数量庞大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的。要知道,从已有业务构成上来看,电信运营商既可沿用资产密集型的经营模式,又拥有自动化的服务交付方案。”

“另外,电信公司已经拥有了大型数据中心。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提供云服务自然很合适。它们为数据中心和基础设施服务交付这一块带来了集中性的资产,而且还有实力进行巨额投入,然后慢慢赚取收益。”

Jester表示,电信公司的长处在于,能够向数量众多的客户交付服务,并且自动管理和执行服务配置、计费和计量等流程。

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有何特点?

作为早期的云服务采用者之一,澳大利亚电信公司早在2008年就开始提供云服务。这家公司现在有一项名为Silver Lining的IaaS服务,还有一个被称之为T-Suite的SaaS平台。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云计算总经理Mark Pratley表示:“我们提供了一种混合模式,既满足大企业和政府的要求,又满足中小企业的要求。”

他特别强调说,澳大利亚电信公司之所以斥巨资进军IaaS领域,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大规模基础设施的管理能力。

Pratley说:“IaaS服务一开始是面向大企业市场的。由于他们的企业软件规模并不简单,因此拥有大型IT部门和庞大IT系统的大公司首先会从IaaS服务入手。”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同时与跨国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进行了合作,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整合旧系统。

麦格理公司也在涉足云服务领域。该公司的托管部董事总经理Aidan Tudehope表示,此举是继管理型托管和虚拟化之后的一种自然演进。

Tudehope把麦格理的云计算服务分成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IaaS、SaaS和PaaS;第二个部分则主要关注面向客户的服务是管理型服务还是非管理型服务,是公共服务还是私有服务。

麦格理的平台主要面向公共或私营领域的大企业,而其最近所成立的子公司Ninefold推出的服务则聚焦于开发人员和新兴公司。

Tudehope说:“我们觉得自己在企业云服务方面所做的不是简单的二选一(要么选择灵活性,要么选择缓解风险),而是二者兼顾。关键是要把云服务作为一种管理型服务来提供,而不是作为一种非管理型的公共云服务来提供。”

他认为,云服务是管理型托管之后的自然演进,动因是许多IT部门希望能够更加轻松地处理峰值负载,“许多电信运营商都看到了将电信与IT整合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因此纷纷以运营商的角色开发云服务。”

“然而,问题在于,企业的客户经理果真了解云计算吗?还是说他们关注的其实只是移动、语音和广域网连接等业务?”Tudehope说。

麦格理的Aidan Tudehope认为,如果电信公司能克服文化和体制上的障碍,认真看待云计算的话,那么它们的优势就在于能够更快地了解与云服务密切关注的流程、程序和扩展方法。

谁都不想被排除在外当旁观者。澳都斯公司通过与思科、VMware和EMC组成的VCE联盟合作,也部署了基于云的IaaS平台套件。

澳都斯公司董事总经理Rob Parcell表示,该公司为客户提供了数据网络以及网络上的计算存储。

Parcell说:“不同的人对于云有着不同的解读。我们认为,电信运营商有能力去关注IaaS应用。而这也并不妨碍我们在将来涉足PaaS或SaaS服务。不过我们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让客户习惯于从已有的企业网络外面获取计算和存储资源。这些资源会借助运营商级解决方案呈现,通过私有云来交付。”

今年2月,总部设在南澳大利亚州的墨尔本皇家护理中心(RDNS)为该机构的灾难恢复站点部署了澳都斯的云服务。

墨尔本皇家护理中心的CIO Jodie Rugless表示,将四个主要的办事处合并成一个总办事处之后,该机构的双重备份和灾难恢复场景实际上也就相应关闭了,因为分支站点已经不存在了。因此,数据保护模式要进行一些改变。经过了一番分析后,Rugless表示,墨尔本皇家护理中心重点讨论了澳都斯的灾难恢复云服务方案。

Rugless说:“电信运营商提供了可以直接连接到我们网络环境的云服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对方的云环境来满足全部的灾难恢复需要。”

墨尔本皇家护理中心的IT经理Grant Ironside也同意这个观点。他认为,澳都斯云服务的一个独特优点是,其为包括广域网和局域网管理在内的所有网络服务提供了“一站式解决方案”,而IaaS服务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扩展。

Ironside说:“方案选型的过程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与澳都斯之前就有合作,因而早在这套解决方案投放市场之前,我们就已经很了解了。”

“部署澳都斯云服务的技术与我们之前在内部使用的技术一样,所以确保了一旦定价模式的话,我们可以很快做出决定是否采用。针对这一解决方案的试用很成功,于是我们立即就开始了正式部署。”他说。

慎重考量电信运营商的云服务

综观业界数量众多的云服务提供商,我们可以看到,在云服务中人们最为关注网络的部分,这也常常被认为是衡量电信运营商云服务优劣的一个关键,实际上也是成功要素。

Ovum公司的高级分析师Claudio Castelli提到了网络是关键要素,让电信公司处于有利地位,得以向客户提供云服务。

Castelli说:“大家所说的云计算其实就是厂商所提供的一项服务,这个服务可能是应用程序,也可能是计算能力、存储资源,更有可能是许多不同的内容、基础设施,甚至是SaaS或者PaaS。不过,无论如何,如果厂商想要对客户交付这种服务,那么他们就得有网络和数据中心。”

“电信运营商在这方面无疑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主要是在于它们基本上都有很好的网络解决方案。许多电信运营商都有数据中心的业务,所以它们习惯于提供这种类型的托管服务或托管设施。”

Gartner公司的分析师Rolf Jester同意这一观点,但他也指出,电信运营商在复杂IT解决方案的销售方面缺少经验。

“电信运营商通常擅长以一种完全重复的方式,将高度标准化的服务卖给众多客户。在传统意义上,这一做法是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的。但是IT解决方案与之相反,它包含的每个部分都很复杂,有时甚至很杂乱。”

富士通、Melbourne IT、IBM、惠普和CSC等公司在IT管理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屹立行业数十载。与此同时,他们在运行大型数据中心方面也有着几十年的经验。而且,它们已经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规范、服务管理方法,拥有专有的工具以及多年来积累起来的经验,这确保了它们最终可以交付可靠的基础设施服务。

Jester认为,这一切更有力地证明了有必要选择传统的IT公司作为首选的云服务提供商。

Castelli同意这一观点:“富士通、Melbourne IT等公司在现有的流程和关键基础设施方面有着长期的经验,这个优势是电信运营商目前所无法企及的。”

麦格理的Aidan Tudehop认为,电信运营商在向云服务提供商转变的过程中面临文化和体制上的障碍。而Jester并不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认为电信运营商的组织结构和营销实力其实是两个重要的强项。

篇10

    根据各运营商LTE试商用网/测试网所选择的频段和制式情况,结合我国移动通信频谱分配现状,对各运营商获得LTE牌照制式、频段和时间进行如下假设(假设要点仅为简化分析,不影响本文分析结论):(1)发放牌照时间假设:2013年下半年,三家运营商均获颁LTE牌照;(2)发放牌照制式、频段假设:中国移动获得TD-LTE牌照(1.9GHz、2.1GHz、2.3GHz、2.6GHz等多个频段);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获得TD-LTE和LTEFDD牌照之一或TD-LTE与LTEFDD牌照组合(制式选择和获得频谱捆绑),其中TD-LTE频段为2.6GHz,LTEFDD频段为1.8GHz或2.1GHz。国内各运营商对室内分布系统建设的需求分析综合考虑成本压力、网络布局调整的限制和选址难度,运营商建设LTE室外网络时普遍采用与原有2G/3G共用站址(适度补点建设)的方式。由于采用更高频段会带来更大的空间传播和穿透损耗等原因,高频段LTE网络覆盖能力明显弱于国内运营商已部署的2G/3G网络,在室内需要LTE网络提供更高数据速率时覆盖能力差距更为明显。因此,为满足LTE需求,运营商通过改造现有和建设更多的室内分布系统,以保障LTE网络可提供更好的网络覆盖(消除室内盲区/弱覆盖区)、容量(提高热点区域容量)和质量(增强主导服务小区,提升网络质量)成为必然的选择。LTE网络建设室内分布系统的重点区域和典型覆盖需求如表1所示。LTE牌照发放后,预计各运营商对于室内分布系统移动通信覆盖制式和频段需求如表2所示。分析表1和表2可知,在LTE网络情况下,各运营商自身对重点场所的室内深度覆盖需通过多频段、多系统、多制式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满足需求,而各运营商对频段、覆盖的总体需求基本一致,多运营商间共建共享室内分布系统具备较好的技术协调、成本共担基础。

    LTE时代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方案探讨

    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监管部门的要求2008年9月工信部《关于推进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紧急通知》(235号文件)中对于各基础电信企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室内分布系统共建共享有如下相关明确要求:“新建其他基站设施(其中包括室内分布系统)具备条件的应联合建设,已有基站设施具备条件的应开放共享;基础电信企业租用第三方站址、机房等各种设施,不得签订排他性协议以阻止其他基础电信企业的进入。”根据文件要求,在工信部、各省通管局的大力推进下,各基础电信企业均已将共建共享考核结果纳入企业业绩考核体系,共建共享推进情况与各省、市运营商主要负责人的利益直接挂钩,监管部门的要求是促动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内分布系统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2)运营商节约成本的诉求如上所述,为满足LTE覆盖、容量和质量要求,各运营商自行新建或改造现有2G/3G室内分布系统时需要提供多系统、多频段、多制式覆盖能力,室内分布系统建设规模和建设投资明显加大。且因LTE高频段高数据业务需求,各运营商间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选择趋同,此时多运营商间共建或改造共享室内分布系统,额外投入成本较少,共担成本比自建节约投资效果明显。(3)业主方的特定要求LTE系统覆盖能力弱于现有的2G/3G系统,同等覆盖面积下室内分布系统天线数量明显增加。在民众环保意识日趋增强的背景下,具备较强话语权的重要场所经营管理者(如地铁、机场、车站、重要经营场所业主单位等)普遍反对各运营商独立建设分布系统而导致室内天线林立的情况,此时多运营商分布系统共建共享将成为运营商和业主博弈的妥协选项。共建共享的主要内容移动通信网络室内分布系统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信号源:主要为宏蜂窝、微蜂窝基站、RRU设备、直放站等;(2)信号布线系统:主要包括POI等多频段合路器、同轴电缆、泄漏电缆、光缆、功分器、耦合器、室内天线等无源器件,以及补偿信号源功率的干线放大器、线路放大器等有源器件。此外,还包括保障室内分布系统正常运行的安装空间、电源、传输接入等配套基础设施。室内分布系统功能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多运营商共建共享室内分布系统的核心是多制式合路,即将多系统无线信号合路后共用一套信号分布系统。多运营商共建共享一般采用的方式为:信号源有源设备各运营商独立配置;附属基础配套设施(市电、开关电源、蓄电池及其他配套设施等)、设备安装空间(机房、走线路由、天馈线安装位置等)应满足多运营商总体需求;信号分布系统中的无源天馈部分由运营商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