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文化的内涵

篇1

我们为什么一年中大概有200天,并且一天中最活跃的时间都要在职场中度过?为了工作吗?那么为什么要工作?这是因为职场中有我们从事工作所需要的资源。

一、职场是培养职务能力、专业能力的场所,是满足需求的场所

那么职场中有什么样的资源呢?我们要想充实自己的人生首先要长时间地体验职业生活。无论你是在现在的单位继续工作,或是将来调动工作,做事的能力即职务能力加上自己的专业能力,运用自己的这些能力具体能从事什么工作是最重要的。

职务能力是根据实际的工作而掌握的一种能力。现在日本的就职情况很少人以自己所学专业来决定从事某种职业,都是自己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从事什么工作,边工作边寻找自己专业的职业。一边从事工作,一边自我启发式地加深、拓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上司、同事的支持。但是职场中对将来职业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多大用处。大半的工作内容都是事务型工作,对培养个人的专业能力有益的工作很少。

我们人类有很多的需求。这个欲求有五个阶段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情需求、承认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职场中有能够满足我们这些需求的资源。但是满足所有人的需求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二、职场中的矛盾

职场中的资源由大家共同分享。事务型工作和专业性工作各有固定的分工。专业工作也要由事务型工作来支撑。无论是谁都是从适时、正确地掌握事务型工作后才开始专业工作的。接下来说一下各种需求。低档次需求(生理、安全、爱情)要比高档次欲求(社会承认、自我实现)更容易。但是,高层次的欲求,越满足就会越发的膨胀化。职场中满足需求的资源也相对不足,各自需求的满足程度就会变得更小。

对职场中每个人工作和需求资源的分配,主要取决于对这个人的人事评价。根据人事评定那些参评的上司、同事去分配这相对很少的资源。人事评定是人对人的评价,只是相对客观的、公正的。职场的人必须以这种相对客观公正的人事评价来和上司同事进行竞争。

一方面职务能力的培养,职场中上司和同事的支援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满足需求的资源也会跟职场中的上司、同事的工作合作、协调而有所增加。也就是说职场需要艰难的竞争与协调、合作、两立兼备。

三、关于职场交往的思考

最近的年轻人充满了个人主义的思想,并且从工作方法上,也不知道是否像先前那样一直长时间在一个组织工作。为此年轻人认为所谓职场是一整天工作的场所,离开职场的时间还和职场的同事进行交流认为是一种时间的浪费,有对职场交往敬而远之的倾向。确实总是和职场的同事一起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我们要在职场中资源的追求,和职场中的矛盾中,对职场交往的意义有以下的思考。

1.获得职场中相对少量的资源(专业性强的工作能够满足需求的资源)。

2.确保资源分配中人事评价的公正。

3.获得上司和同事的支援。

4.为了取得和同事协调、竞争的平衡。

专业能力的培养与上司、同事的支援和很高的人事评价是不可缺少的。人事评价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为了职场竞争和协调合作的两立,有必要让上司和同事了解自己的工作状态。

参考文献:

[1]小口忠彦.人间性的心理学.(1954-1987)[M].产能大学出版社.

[2]森雄繁.组织中的职业建立[M].东方出版社.

篇2

关键词:现代歌舞;歌舞剧院;中原文化

中图分类号:J7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72-02

一、中原地区的乐舞(歌舞)渊源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始终处于中国历代社会文化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文化积淀丰厚,经济富庶繁华,文人名流荟萃,社会娱乐活动风行,乐舞活动十分兴盛。中原汉代乐舞在中国舞蹈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中原汉代文人张衡、傅毅、卞兰等所著的乐舞大赋,到定格在中原汉画像石砖、壁画中千姿百态的乐舞形象,作为“泱泱汉风”的标志,中原古代舞蹈的舞容舞韵,不仅生动展现了中原地区古代乐舞文化的灿烂繁盛,更显示出了独具一格、气度非凡的神采与风范。其中在郑州地区打虎亭汉墓发现的《宴饮百戏图》就有乐舞的表现。《宴饮百戏图》是一幅长7.3米,高0.7米的巨幅壁画。画面上下两边各绘一排贵族人物,他们身穿各种不同色彩的袍服,跽坐于席上,宴饮作乐,观看百戏。图中绘有跳丸、盘舞等多姿献技的百戏乐舞图像。

而历史上五次为都、八代为州的郑州,是五帝、夏、商三朝的腹地,因而成为中华文明轴心区。而在地理上,其处于中原地区的核心区域,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东面是七朝古都东京开封市,西面为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南面是许昌市,北面为焦作市和新乡市。郑州市横跨中国二、三级地貌台阶,西南部嵩山属第二级地貌台阶前缘,东部平原为第三级地貌台阶的组成部分,山地与平原之间是低山丘陵地带。在气候上,郑州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冷暖适中、四季分明。正是这样的悠久历史文化和良好的地理环境,以及宜人的气候条件,造就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这里遗存了许多艺术文化,其中乐舞(歌舞)也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文化之一。

二、郑州现代歌舞中的中原文化内涵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光辉灿烂。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作为中原文化中的艺术文化代表的中原古代乐舞(歌舞)的艺术特征在中原文化特性上表现也淋漓尽致,到了当代,郑州歌舞剧院深挖中原文化内涵,以中原文化中的武术文化、民俗文化、诗文文化等为基础,先后打造了《风中少林》、《清明上河园》、《水月洛神》。

1.代表中原文化中武术文化的《风中少林》

舞剧《风中少林》讲述的是一名少林武僧的传奇故事,演绎了一场正气与邪恶的生死较量和一出包蕴东方隐忍之美的爱情悲剧:茫茫荒原,书生天元与恋人素水被入侵强寇一路追杀,二人拼死互救,天元身负重伤,得到少林大师营救。在这对恋人意外重逢时,再遇强寇,素水落入魔掌,天元饱受屈辱。失魂落魄的天元回到少林,带着对素水的思念和复仇的愿望,习武学艺。几年后,强寇再次侵扰中原,素水惨遭残害,天元带领武僧奋击强寇……

在中原地区古代乐舞中,艺、技相融,以舞为重是其艺术特征之一,在《风中少林》中,以武为名,以舞为形,实则为武。舞是形,武为意;舞是表,武为里。形意融和,表里合一。以武术和舞蹈相结合,既表现了中原地区以少林武术为代表的武术文化,又以现代舞蹈的形式传达了中原地区古代乐舞的艺术特征,即艺技相融。作为歌舞,自然是以舞为重,来表现少林武术,这又契合了以舞为重的中原古代乐舞的艺术特征。

2.代表中原文化中民俗文化的《清明上河图》

歌舞《清明上河图》以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过程为主要故事情节,以戏曲加歌舞的形式,展示了北宋时期开封的市井风情。全剧共分三幕:第一幕《清明郊野》。画家张择端与携名媛微服春游的宋徽宗邂逅,两人义气相争,互评画作,一时争执不下。宋徽宗承诺在大相国寺给张择端留一面墙供其作画,张坦然面对。第二幕《市井风情》。张择端深入市井,与其中的人物亲密接触,其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打动了才貌双全的李师师,两人结为知己,李师师表示要在皇帝面前举荐张择端。第三幕《虹桥飞渡》。张择端完成了以市井风情为题的长幅画卷,宋徽宗为长卷题词“清明上河图”,并给这幅画作定下了歌颂清明盛世的调子,同时宣旨将张择端召入画院,但张择端已消失在市井人海中。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刻画了张择端才华横溢、潇洒飘逸的豪放性格以及他不受诱惑、甘于寂寞的艺术操守,展示了画家热爱市井生活,对普通百姓充满人性关怀的美好情怀。剧中舞蹈全部根据《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特点提炼创作而成,

在《清明上河图》中,各舞段短小精悍;音乐清新精巧,充满了活泼浓郁的地方气息,其中配以杂技、魔术、木偶等艺术表演,凸现了宋代中原地区丰厚的民俗文化内涵。中原地区民俗文化特色鲜明,斑斓多姿,集中体现在饮食、服饰、日常起居、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个方面。而在《清明上河图》中,也重点表现了中原地区市井文化即民俗文化,包括有河南地方戏曲、集会等。虽以张择端个人角度出发,讲述其人生历程,但在其人生历程中,他对民俗文化的热爱,对普通百姓服饰、饮食、日常起居、礼仪、集会等都有体现。

3.代表中原文化中诗文文化的《水月洛神》

《水月洛神》以曹植的传世名篇《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洛神传说为依托,以曹丕、曹植二人的兄弟相争和战乱中一个美丽女人甄宓的命运遭遇为线索,巧妙地将“诗书礼乐舞”融汇一堂,揭示了现代人对古典艺术美的探究与理解,为观众细腻地描绘出一段跨越千年的凄美之恋。《水月洛神》充分汲取中原历史文化营养,深度挖掘中国古典舞蹈的风格、体态、韵律和流动之美,尤其是在中原文化的表达上,使用了传统的十二面汉砖墙,同时又融入现代元素,镜子与月亮的结合完美呈现出空灵纯净之感。全剧以歌、舞、礼、乐、诗为载体贯穿全剧。这些元素虽为情节发展服务,其形式本身已独具非凡魅力,闪烁着中原文化的璀璨历史,承载着中国古典美感的各个方面。

在中原文化中,诗文文化也是代表之一。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尚书》,是经过东周洛阳的史官整理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属于今河南省境内的作品有100多篇,占总篇目的三分之一以上。《水月洛神》以洛神赋》、《七步诗》和中原洛神传说为依托,契合了中原地区古代乐舞中神秘奇谲,以悲为美的艺术特征。在中原地区古代乐舞中,给人一种独特的神秘感。舞台的环境背景,常绘有云气、苍龙、瑞木、怪兽等。其艺术特征之一就是神秘奇谲、色彩浓郁、极具神仙思想、阴阳五行变化思想。但其神仙思想,宿命意识不仅形成了中原地区古代舞蹈浓郁的神秘色彩,也形成了中原地区古代舞蹈以悲为美的审美习尚。《水月洛神》中,曹丕和曹植兄弟是以悲剧为结局的,为了权力,为了甄宓,兄弟相争,曹植虽七步作诗,但仍难逃脱被软禁抑郁而死的命运。洛神传说,契合了神秘奇谲这一艺术特征,兄弟相争悲惨结局契合了以悲为美的艺术特征。

三、综述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郑州现代歌舞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结合了中原古代舞蹈所显现出来的情操和艺术品味,具备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内涵,使其有了形神兼备、容以表志、舞以明诗的特征,较完美地实现了舞蹈艺术娱乐与教化的双重功能。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友人文化;学校文化

一、朋友与学校文化

对于我们来讲朋友的存在与学校制度是分不开的。当然在亲族,同一地域,职场也会交到好朋友,但被我们称为朋友的场合则更多发生在学校里。不仅同一个胡同里长大的或是同一个圈子里的好友基本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成人后一直保持联系的朋友也大多是原来学校里的同级生。

这告诉我们围绕着朋友的思考和习惯,与学校这一人为的空间有着很深的联系,当我们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朋友这一名词时必须注意到这一点。例如我们通常认为朋友关系是对等的,一般不伴有形式上的义务和强制,是一种自发的关系,进一步来说选择朋友的标准,更多注重的是否有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或持有相同的看法意见。这给人的感觉虽然像是一般性的常识,却可以说是学校特有的环境和价值观的反映。

再列举一下人们在中小学阶段周围的人们基本上都是同龄,大学里也都是以学习能力和家庭环境相仿的同学聚在一起。学校里的性别,美丑,缺陷等个体上的差异被抽象出去,教室内是以平等的人际关系为原则的。进一步讲,一天中大半都是在这样的集体中度过的人们不知不觉就被统一了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我们印象中的朋友,就是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建立起来的一种统一的人际关系。

现在年轻朋友之间的交流都非常的劳神,这可以考虑成都是基于这种神奇的民主主义学校文化的背景。正如土井隆义的《朋友的地域》中所说的现在的中学生一边谨小慎微地注意不去互相挫伤彼此的个性,一边誓死的维护关系的均衡。这些做法被称为朋友间的地域,对于他们来讲朋友之间必须平等的这种学校理念应该具有如此强大的约束力。

不仅如此,职场同事之间的阴谋诡计,妈妈死党等繁琐的近邻关系;这种学校文化也无处不烙印着成人世界的人际关系。

二、学校文化之前的朋友文化

然而在学校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是怎样构建这种朋友关系得呢,人类学,历史学的研究告诉我们,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演变,朋友的定义和友情的表达方式事实上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非洲的传统部族中,如今还是指定那些出生日相近的人们为一生中必须结交的亲友。另外,中南美的村落部族像男女婚约一样,举行庄严的仪式,履行朋友之间的契约关系。像这样的风俗显然不同于我们根据个人秉性选择朋友的现在文明,并且有意思的是这种传统社会中,既能做到朋友关系从天而降,又能做到朋友间的关系如恋人般的热烈。我们现代人认为保持适度的距离是对朋友的一种礼貌。而对于他们来讲毫无顾及的甚至带有某些爱情的因素才是真正的友情。

同样的例子在江户时代的日本也曾出现过。是被称作男子组,女子组的社会组织。男子组中由15~30岁的男子组成,直到结婚以前他们过着“若众宿”的共同生活,学做农活分工作祭祀的工作等。组织里有森严的上下级关系,年长者对年少者严格要求,年少者对前辈像亲族里的长辈一样敬仰。并且男子组作为一个把年轻人锻炼成为“真正男人”的场所,内部也充满着矛盾与斗争。朋友之间由于不平的事发生冲突是常有的事,年青人们在这众多的集团中寻找自己“一辈子的朋友”。

正如以上这种垂直的人际关系,随着近代的学校制度和征兵制度的普及,正在日渐衰退。尽管如此,回想战前回忆录中那些“想当年的朋友”的轶事更是数不胜数。朋友的分层化是在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以后,孩子们聚集的那些草场、空地的减少,学校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中心以后。

三、围绕着朋友的相关制度与力学方面的启示

了解这种“学校化”以前的朋友事例,我们得到两点启发,其一,无论在哪一个时代,朋友都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我们没有在任意一个集团中自由交朋友的权力。其二,在学校文化普及的当下,朋友内部发挥着的“力量”变得模糊而不可视。也就是说所谓的学校变成了隐蔽了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爱恨情仇的复杂装置。对朋友这个概念分析时,分清朋友关系得内外作用力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土井隆.义朋友的地狱[M].ちくま新,2008.

篇4

>> 广告的后现代文化征候 后现代文化的异化本质 当代媒介文化的后现代性分析 影视后现代性文化的当下特征 后现代性别理论的文化内涵 海派清口的后现代文化特征 春晚:传统文明与后现代文化的碰撞 冯小刚电影的后现代文化色彩 后现代文化视域下的科学观 后现代文化语境中的网络文学 浅析后现代文化理论 西方后现代文化与后现代舞蹈关系的研究 启蒙的后现代性反思 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文化传播:关于后现代文化消费主义 大众文化与后现代文化 浅谈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大众文化教育 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大学生青年文化建设 基于后现代文化理论的池莉小说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亲密敌人》:现代性的灾难与后现代性的狂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 摘自《从埋伏中突围:华语大片的又一次商业运作》,见网址:。

④ 周安华著《多极影像:亚洲的崛起与东方图像时代》,载于《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第181页。

⑤ 查尔斯•伽罗安、伊冯•高德留著《视觉文化的奇观》,于载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⑥ 倪震著《想象的权利――从〈无极〉所想到的》,载于《电影艺术》,2006年第2期,第76页。

⑦ 王逢振、谢少波编《文化研究访谈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⑧ 陈永国著《互文性》,《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第75页。

⑨ 张首映著《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42页。

⑩ 彭吉象《中国大片向何处去?――兼论电影理论应承担的责任之一》,载于《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第5页。

B11!吨泄电影仍是小菜一碟》,载于《北京晚报》,2006年9月21日第33版。

B12L锘苋骸丁岸览恰庇搿俺栉铩薄―黑泽明、陈凯歌、张艺谋的商业片策略》,载于《影视艺术》,2007年第1期,第46页。

B13摘自《视频短片:网络成就的梦想》,见网址:/detail.aspx?lm=1676&id=1503035。

篇5

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主要是发现理解人和人性,不仅具有反封建革命的意义,还具有不同的风格,为读者提供丰富阅读体验。但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时期,因此同其他国家和时代关于蛮性书写书籍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来寻找蛮性同启蒙、文明以及人性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文学蛮性题材美学价值发展。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蛮性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蛮性”书写备受人们关注,基于作家的经历、创作思想和思想资源各不相同,同时,加上环境和文学语境的不断变化,创作出来的作品也各具特色,内涵复杂多样,不仅是对启蒙和救亡的诉求及焦虑,还承载着作家对人和社会的乌托邦理想,为作家们提供特殊的现代性审美价值及体验,并且能进一步探索人性和人的深层次心理状况。

1、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类型及特点

1.1植根乡土—书写“蛮性”之美在中国新文学开始时,乡土农村就出现蛮性这一特征,作家对故乡和农村的风俗习惯用批判的眼光进行审视,并揭示和批判农村的蛮荒愚昧及落后。早在乡土文学第一个十年时期就出现了“蛮性”书写作品,但数量不多,且立意和宗旨同乡土小说较为相似。研究显示,值得人们关注的是“蛮性”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其中,东北和西南为两个浓墨重彩的版块。不管作家是东北的还是西南的,其笔下的地域不仅为故事的发生地,同时,还为作品提供复杂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作品的感染性及可读性。且作家能通过特定地域,让人们认识蛮性和人性理论,合理的批判道德等,最后将“蛮性”的生存及生命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1.2触碰心灵—对个体解放的意义研究显示,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是表现中国农村边远地区的野蛮生存状况及原始旺盛的生命力,还希望通过书写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来窥探人性及心灵深处的隐私,便于很好地理解人性内涵,观照人生存困境的诗性和质询人为解放自身的途径方法。说到蛮性的这个特点,很多作家便会提高先生的《雷雨》,该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最高成就。事实上,先生的创作也很好地将关于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事实折射出来,该事实为“蛮性”书写的大量出现同当时政治文化之间具有直接关系,在发展中受到政治、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其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为政治、地域文化,其对大多数作品艺术风貌和思想水准起到决定作用。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潮流前一些成就比较高的作品,试图超于潮流,他们不仅辨析整合伦理,不依赖于抒写特定地域风情,同时,还用一定方法碰触人性深处,寻找“蛮性”的无限可能,最终摆脱概念束缚。

1.3转向革命—“蛮性”的升华及纯化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部分作家的眼光便转向乡土中国的蛮荒,在人们生存的蛮荒中具有一定的力量之美,但没有人能明确这股力量的来龙去脉。直至20年代中后期,人们发现蛮性同乡土联系暂时被分割。“蛮性”为一种让人们在受到迫害或是不公时自发发出的殊死反抗力量,该种力量已经被纳入到革命视野中,具有明确的合法指向性,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变革和阶级革命。

2、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的价值

2.1连通“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特点为启蒙和救亡双重变奏,换言之,启蒙和救亡二者一会相互促动,一会又相互压倒。同时,启蒙和救亡还相互交缠渗透,出现了像“蛮性”书写这样的钮结点。通过上文所述,便会发现“蛮性”作为一种书写题材,不仅是启蒙者借用的“辟人荒”和“立人”途径,同时,还是救亡者号召“革命”及“反帝”的方式。因此,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指明对感情和人性国民性的思考,同时还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将“蛮性”书写放在钮结点上能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蛮性的价值。

2.2新的审美品格极端体验中国现代文学的“蛮性”书写不仅限于思想内涵上“,蛮性”作为一种写作题材,在现代文学发展后两个十年中,该种题材承载的启蒙和救亡内容有限,钮结点为主要贡献价值。在促成审美风格多样化上,“蛮性”书写具有一定的成就和价值,并且该种成就及价值是其他题材作品难以替代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蛮性”书写逐渐深沉博大凝厚,呈现出摄人心魄的“极端体验”之美以及雄健壮阔的“力之美”。

3、总结

“蛮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上作为一种创作题材,并不是只有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只是当时中国环境较为特殊,因此,关于“蛮性”创作风貌较为独特。不管是启蒙诉求还是救亡迫切需求,作家均将眼光转向“蛮性”,逐渐深入认识“蛮性”,并探索和尝试表现内容及方式,为创作提供多样化新质,代表中国现代文学“蛮性”书写成就。

参考文献:

[1]章敏.典妻习俗与中国现代文学书写[J].湖南社会科学,2014(1):199-202.

[2]黄晓艳.上海——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中的地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7):103-104.

篇6

一、现状反思:高中现代文阅读课教学模式的误区与浅析

(一)过度阐释,忽视了对文章主旨和内涵意蕴的把握

阅读就其本质来说,是读者与文本的交流契合,它不是对文本的简单诠释和破译,而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是读者通过自己阅读建构自己知识、精神、人格的过程。然而目前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的过度阐释,致使学生丧失了阅读所应有的本真乐趣,丧失了阅读的心境,以至不能贴近文本,不能触摸到文章的生命与温度。

(二)多元拓展,忽略引导学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品味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想表达的载体。语文课的阅读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品味语言。然而教学中教师过度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多元性、拓展性,不仅违背了语文教育之本,而且这种花哨的、虚无的拓展,还钝化了学生思维的“触角”,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涵泳、体悟、赏析与积累运用。

(三)急功近利,忽视了语文课程所应承载的育人价值

“语文阅读教学在育人方面是有特殊的功能和意义的,文学作品中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阅读教学的精神贯注文化熏陶是影响终身的。”然而,面对升学的激烈竞争,教师的教学显得有些浮躁,更多的是关注教学的功利性结果,而淡化了语文的学科意义和所应承载的育人价值,忽略了学生从文字中、从文学中得到多少营养,享受到多少愉悦。

二、出路审视:高中现代文阅读课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学生通过阅读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不仅应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考水平,而且要将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走向教学的前台。通过阅读,让学生“明其真”、“悟其妙”,使知识的传授与文本思想感情、人文精神水融,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让学生实现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这才是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二)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智慧建构

1.激情诵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钱理群教授曾说:“让学生感动,用心朗读是感受文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走进文本、感知文本、品味文本,透过文本表层材料的含义,体会语言文字蕴涵的情感和其中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进而探究并建构起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荷塘月色》一文,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教学时笔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沉浸在文本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反复诵读涵咏,在诵读中引领学生触摸作家心灵,学生与作者心灵对对碰中体会到作者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而建构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创造。

2.立足体验,促进文本意义生成

文本意义的生成是阅读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当文本被内化为学生的体验才是最有意义的。因此,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个人生活体验及其感悟相结合,让他们把语文的学习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获得对文本世界的深刻的理解与体验,真正领悟语文的内涵,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和价值的生成。

如在教学《我与地坛》一文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文本世界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深入文本,由表及里,体味“生命”的意义和对“生与死”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面对苦难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学生把文本中蕴涵的伟大母爱内化为学生自觉的情感动力,让学生在体验情感的过程中学会感动,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意义的生成,自我建构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3.多重对话,建构新的精神世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建愉悦和谐的“对话场”,努力开拓学生阅读的心灵空间,引导学生步入“深度对话”,用心、用情去解读和感悟文本。使学生在多重对话交融中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和自我建构,使学生在有意义的对话交流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哲理的启悟、潜能的诱发和生命的助长。

如通过《文化苦旅》与余秋雨对话,感到中国历史文化的厚重;通过《十八岁及其他》与杨子对话,感受父辈对孩子的深情;通过《我与地坛》同史铁生对话探讨生命的永恒……在与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中,学生会形成他们对世界的向往,对人道、人性、人情的自觉关注,从而生成全新的视界。

4.引发探究,促进学生多维思考

探究式阅读是学生深入文本的深层世界,发现和建构文本真义,实现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发展探究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多方面的知识,通过预测、推理等积极思维,去质疑问难,去思考交流、去争论思辨,去探索求解。这样,学生必然会获得对文本内容的深刻理解。

如教学《雷雨》时,有不少学生对“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是否有真情”、“周朴园三十年来到底有没有真正怀念侍萍?”有疑问,于是教师可创设问题“周朴园在谈起30年前的侍萍时,称呼上有怎样的变化?”,启发学生对剧本中主要人物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并积极寻找、探究,去解决自己的疑问。

篇7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

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2]项海燕.服装设计中的后现念[J].湘潮(下半月),

2008年第4期

[3]高毅.消费,再生,打品牌――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与含

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以及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的作用及影响。从传统、后现代等几个方面诠释文化与服装设计之间的必然联系和相互价值。

关健词:服装设计;文化理念;传统服饰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

一、引言

服装设计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文明是文化发展的直接产物。在当今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中国,服装设计是一门既新兴又古老的行业,说它新兴,是因为服装设计事业是在近几年,通过人们服装品味的不断提高才得到质的飞跃。说古老是因为服装设计从我国古代就一直存在并传承至今。所以人类社会的文化史对传统和现代的服装设计都存在一定的影响。服装设计中所蕴含的文化理念是长久以来人类文明的沉淀!企业品牌和服装设计师们都是通过自己对服装文化的理解,来推出自己的设计理念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观。

二、服装设计中的文化底蕴

1.在服装领域中,消费者对于服装设计的要求在不断变化,求新求特是大多数消费者的终极目标,于是服装设计作为一种文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型文化,它需要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的文化注释进行不断的思考和再认识。服装设计不仅是种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它还是需要再生和更新的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不断的求新,服装的设计就要不断的创新,设计师们只有不断的汲取更多的文化营养才能创作出高层次的作品。服装设计行业对于设计师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甚至苛刻。设计师们要不断学习,不断收集各种文化元素,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受到消费者的关注。

2.服装设计既是一种文化,就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只有具有文化底蕴的设计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类的服装已经绵延了千年,其内涵和表现方式也几经变迁,但是总的精神还是一脉相承的。服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体会服装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炼服装的表现手法,并加以创新,才能够从实质上、形式上全面地理解传统的服装文化并创造出新的、深刻的现代服装文化。例如现在的很多设计师都从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上寻找创作灵感,设计出一些既有异域风情又独特新颖的作品。设计风格不同的服装被不同的人演绎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气息。这是服装文化带来的效果。

3.企业文化也是服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企业文化是一种被员工认可的积极文化。服装的品牌就是服装的企业文化。通过服装的品牌可以了解一个企业。这点国外的企业比国内的企业认知度高。如阿玛尼、夏奈尔等他们的企业文化早已成为时尚界的风向标。企业文化含量直接体现在它所设计的品牌服装上,人们在消费服装产品的同时,也在消费其内含文化,没有丰富文化内含,品牌是不会深入人心的。所以如果想要成为世界一流的服装企业,想要打造世界一流服装品牌和服装设计师,就需要汲取服饰文化的丰富养分,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三、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1.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现有物质文化成果的理解及其应用能力。现代社会是信息泛化的时代,各种先进的科技媒价使时尚咨询的传播更加便利。大量的时装会、时尚晚会冲击着人们的视野。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发生了改变,这就需要设计师们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创作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咨询的发达也给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多种多样的素材给了设计师更大的动力。掌握较多的文化成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从事服装设计的基础。服装的设计不但要满足它最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还必须让人们得到视觉上的满足和享受。想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就得明白人们在审美上的个体差异,差异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国际性。所以设计师要深知美学原理,懂得美学规律,尽力使自己的设计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文化的各种要素所组成的文化理念对服装设计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师的文化理念直接表现在他(她)的作品上,

2.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的服装设计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传统文化使现代的服装设计更有内涵,更具特色。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中大胆的结合一些中国传统的艺术,比如青花瓷、水墨画等。这些传统的艺术元素使设计作品别具一格,内涵丰富。无论是什么样的服装秀,只要是涉及到国际性的,就必须带点“传统文化元素”才能显出中国服装文化的内涵。这样既能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以时尚的形式传播,又能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品牌推向更大的国际市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设计师获得灵感,凸出服装设计特点的一个方面。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使现代服装的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3.后现代文化理念为服装设计提供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当然,在后现代的思潮影响下,有些设计师也致力于追新求异,他们吸收了来自另类青年的亚文化营养,创造出了各种新奇的式样,打破常规的美学思想,颠覆传统,如有着破洞的丝袜,棱角夸张的服饰。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刺激。后现文代也提出了服装的绿色理念。在人类社会文明的同时,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环境的恶化让人们沉思,环保问题更成为了焦点。“绿色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在服装领域,后现代设计文化也提出了“绿色设计”,其设计理念中的健康和环保意识不断被人们重视。在绿色理念的推动下,环保服装也应运而生。比如,在纺织原料上选择符合生态标准的天然原料。

四、结语

总之,不管是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还是后现代文化,不同的文化理念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共同的影响,那就是它推动服装设计行业不断前进和发展。当人们在挑选心仪服装的同时,他(她)也在挑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理念。色彩斑斓的年代需要独特与敏锐设计思想。不管服装发展方向如何,文化理念永远是它的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温兰.范红梅论文化底蕴对服装设计的基础作用[J].丹东师专学报,2001年12月第三23卷第4期

篇8

[关键词]历史文本;烙印作用;文化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一类表现形式,它是以历史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为表现主题的艺术形式。该题材的影视作品在创作中要求以对历史的叙述、描写为前提,强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然而史家在欣赏这类作品时往往不以为然,原因是作品常常逾越了对历史文本(如历史文献、历史小说)真实的解读,在作品中存在着众多非历史化现象:如作品中常常包含某些常识性的历史叙述错误;对真实历史事件过度地阐释;对历史人物行为与关系的煽情演绎,等等。这类作品虽然力图展现过去人的历史场景,却又更多地浸渍了现代人的情感与理解方式,这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去甚远。

以往优秀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坚持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有机统一,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借古颂今”为主要的创作目的;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该题材的影视作品日益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一些作品固守对历史真实的叙写,具有写实风格;一些作品仍追求历史与艺术的统一,突出情感交融;而有部分作品则大大逾越常规,有为了追求所谓艺术而不惜虚构历史的嫌疑。那么,如何来看待这些作品中存在的非历史化的现象呢?本文拟从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角,通过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翻译”历史文本的活动来对该现象的形成试加讨论,以就教于方家。

一、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作为一类文学作品形式,它并非是作家艺术灵感臆造的结果,作品产生需要有所依据,其创作素材来源于历史文本。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要以叙述历史真实为前提,是从历史文本“母体”中孕育产生的新形式:一方面,该作品形式与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关联,它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下新的演绎;另一方面,这类作品形式又有着自身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与原初的历史文本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是历史文本主要内容和形式的变形和重组。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作符合翻译行为的基本构成。一般而言,翻译是指将某种语言或作品形式用其他语言或作品形式表现的文化活动。翻译行为强调语言与作品形式与形态的转换,而作品既取材自历史文本,其对历史文本内容与形式增删、改编、加工和制作过程正契合上述有关翻译的定义。这类作品本身为了方便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群体的理解,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文本最初的语言形式(古文或文言文)与作品形态(纸质载体),创造了新的语言形式(白话文、现代影视台词)与作品形态(声像介质载体),它是对所选择的历史文本进行“翻译”后形成的新作品。

整个“翻译”过程,同时包含着历史文本原“作者”的目的、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译者”的目的、观众接受作品的类型三大因素,因素之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影视作家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策略,如创作时是以历史文本为中心,为观众提供某些关于历史的真实知识?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中心,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或者是更为看重观众的反应,以观众需求为中心,干脆虚构所谓历史以迎合大众的好恶?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策略,而这类作品中呈现出来的多元文化取向,正是影视作家采取多元化翻译策略的具体体现。

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烙印作用分析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不可避免地要烙下现代语言和文化的印记,烙印的目的在于适应现代观众对于历史的理解和审美的需要。正是由于作品中烙印着具有现代气息的语言和文化,观众从中也会对这类作品是否忠实于历史文本持有某种怀疑的态度,诸如该作品是否确切刻画了当时的历史情景?作品中铺陈的历史事件是否发生过?作品中描写的历史人物是否真实?观众对历史情节的真实性有着特殊的兴趣,而历史题材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之间的差异往往为不同观众所津津乐道。

史家尤其关心的是新旧文本之间的差异,关注这类作品是否忠实地反映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是否如实体现了历史文本想要表现的历史真实;作家则往往欣赏新旧文本的艺术融合,强调对作品“翻译”时应“入乎其中,出乎其外”,并不以反映历史文本真实为目的,而是要演绎历史文本的艺术性,要求影视作家通过阅读历史文本收获的情感能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地抒写与呈现。

其实,尽管史家与作家在看待作品时抱持不同态度,两者观点之间往往“大相径庭”,其实不然,我们说上述人物不同观点的表达,都是根据现代社会赋予他们的不同身份作出的应然选择,双方观点都不可避免地被烙下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他们并不是用过去人们的思维方式来理解历史文本,他们与历史文本原“作者”之间刻意保持着距离,都显示了现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整个烙印的过程始终存在,它发生在作品创作、流通以及接受的各个环节中。从此意义上说,史家与作家对待作品不同的观点表达,表面上“南辕北辙”,实则“相反相成”,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目的,他们都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观察、理解历史文本,其不同的观点表达,可视作在不同的文化轨迹里共同勾勒一个完整的“圆”。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其作用并不在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而是对历史文本加以烙印。其烙印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作品在选择某个历史文本时,该选择往往意味着同时放弃了其他符合观众需要的文本形式;其次,这种烙印在作品翻译策略制定上也显示出强大的影响力,即用现代语言结构重构了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价值受到了现代人的冷落,而选择现代价值又总是意味着排斥其他的历史价值。此外,作品的使用方式使得整个对历史文本的“翻译”更趋复杂化,文本内容与形式以多种多样的方式被摄制、播放、评价、讨论、传递和接受,在不同的文化语言环境、社会政治形势下产生出了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的影响。

三、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文化内涵塑造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烙印作用,不仅对文化与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对影视作品与历史文本本身形成影响,该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作品文化内涵的塑造上。作品在对历史文本加以“翻译”的过程中,以巨大的构建力置换和重组了历史文本的结构与内容。另外,作品在“翻译”中对历史文本的选择和策略的制定,为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人物活动与社会关系等建立了便于现代观众理解的独特典律,这些典律遵循的主要原则是现代的美学观。

正是因为作品在创作中主要遵照现代美学观,作品并不是为过去而创作的,其创作过程主要是为了满足现实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作品想要揭示的文化内涵往往偏离历史文本传统意义的文化内涵,而影视作家在对文本进行“翻译”时,或有意或无意的与历史文本传统的语言与文化相偏离,并不忠实于历史文本表现的内容,从而滋生了这类作品的“非历史化”现象。又,作品对历史文本有目的的增删、改编、制作与加工,也使得历史文本脱离了它最初被赋予意义的文化传统,而最终导致了历史文本的“去历史化”。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具有双重功能。其第一重功能,它可以塑造出过去历史事件或人物确定的现代文化形象。这种文化塑造是历史文本在现代语境中新的演绎,历史文本也正是通过作品“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获得了新的生命。而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并未完全忠实于历史文本,它把历史文本过去的文化传统中未能与当前社会潮流、价值观、文化争论和利益分歧相贴切的内容通通加以删改。在删改中,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能够使得现代观众形成某种对待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确定的好恶态度,对特定文化共同的尊重或相似的蔑视。

影视作家在“翻译”某个历史文本时心中总有一个想象的观众群体,由该作家创作的作品常常是为了喜好历史情节的特定观众设计的,他在“翻译”历史文本、创作作品时需要符合现代语言与文化的习惯用法,因此,影视作家作为历史文本的“译者”,常常会脱离历史文本的文化内涵来修饰、改善他所翻译的内容,该作品因而具有新的形式。因此,作品对历史文本的“翻译”,由其引发的文化内涵塑造便具有第二重功能,即作品在塑造历史文本中历史事件或人物的现代文化形象的同时,也在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历史影视文本,它深受现代观众群体的符码、典律、利益和情感的影响,同样表明了新文本在现代文化体制下形成的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立场。

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既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现代文化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影视作家根据社会需要选择的历史文本和制定的翻译策略,可以改变或巩固现代文化体系中的文学典律、概念范式和研究方法等。而作品在塑造特定文化身份时亦深受翻译策略以及作品在生产、流通与接受过程中诸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包括该作品中有关剧本的改编、剧情的拍摄、录制、内容评介、主题宣传、作品发行等,也包括该作品的赞助及在各种文化社会机构中的使用,即作品对历史文本“翻译”的各个环节都对新旧文本的文化身份塑造具有意义。这些因素协助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文化形式的定位,并赋予它特定的阅读实践,使其与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观众群体建立联系,由此调节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过程中带来的巨大影响。

四、结语

概言之,在翻译学的文化研究视野下,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历史文本进行增删、改编、加工与制作过程符合作品翻译的过程,历史文本原“作者”、影视作家作为“译者”以及观众间的互动与博弈,决定了这类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将采取不同的策略,影视作家的创作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取向。为了抒写作家的历史情怀,引发观众的历史情感反应,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在真实历史、历史文本和影视作品之间不断进行着置换与重组。作品在对历史文本“翻译”时,既在历史文本与影视作品形式转换中烙下了现代语言与文化的印记,又塑造了历史文本现代的文化形象和影视作品新的文化身份,它使得这类作品中存在着非历史化现象成为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 王安葵.历史剧创作:抒写历史的情怀[J].艺术百家,2009(03).

[2] 卫厚生.历史剧与历史真实性[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03).

[3] Lawrence Venuti.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M].New York:Routledge,1998.

[4] 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5] 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篇9

关键词:摄影;文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6-0104-01

摄影是一门新兴的艺术门类,19世纪上半叶,在近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基础上,由法国人达盖尔(LDag ileITe)和尼普斯(N.Niepce)研究成功,并由法国政府于1839年8月19日公布于众。摄影术出现至今还不到两百年,现在却已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使用和接受的常识性概念,并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中国的摄影技术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由广东传人并开始应用,随后逐渐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发展至今,已成为人们日常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载体之一。

一、摄影丰富了文化的内涵

随着现代摄影的普及和高速发展,就摄影而论摄影,很容易使人陷入误区而忽视了摄影本该有的活力与精神。因此,将摄影放到文化的领域来论述,是非常有意义的。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又可分三个层次: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实践中的精神创造活动,通过长期积淀而成的社会心理、价值体系、思维方式、人伦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包括政治、法律、伦理、民俗、文艺科学、宗教、哲学等等。

摄影文化的含义是指摄影者在长期拍摄活动中的精神创造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化的形态,反映出摄影在整个现代社会中的社会价值,以及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的审美标准。由于摄影属于视觉领域,是拍摄者通过相机对自然空间和现实生活客观记录或再创造的过程,因此也可以归于视觉文化的大范畴。视觉文化是指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文化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开拓和形成。

二、摄影改变了文化的发展方向

摄影的发明是一项重大的文化事件,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文化生产与传播的方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能在视觉水平上复制一切图像的技术。但它不是像语言那样要把客观世界转换成声音或者文字符号,而是直接地以逼真的视觉形象来储存和传达信息,使现实世界中的原始视觉内容能够以图像的方式获得再现和传播,作为文化符号的价值,提高了文化载体对视觉图像的表达和再现能力。同时,摄影改变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摄影的诞生使人类的文化符号系统恢复了直观的视力,摄影在工业化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环境下构建了现代意义的图像符号系统,由摄影以及以摄影为基础的电影、电视组成的现代图像和传播技术突破了几千年来单一地以文字作为文化载体的局面,成为以摄影图像为基础的信息储存和交换的重要的文化载体,促使文化媒介由文本描述方式向图像再现方式转换。

三、文化对摄影的影响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称其为文化已经毋庸质疑。作为摄影本身而言,拍好一张好图片不仅要有娴熟的技术,还需要有更深层次审美情趣、文化底蕴、思想内涵等等。加拿大的著名摄影家费里曼・帕特森曾经说过:“画面决定着你的成像是否准确地反映了你在拍摄瞬间的个人感受。”这里的“个人感受”更多的是拍摄者的思想,是作者的文化底蕴。

著名摄影大师的作品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国台湾摄影家郎静山先生就将中国传统绘画的哲学思想融入摄影之中,开创出一种独特的画意摄影风格,把中国传统文化用图像的形式展示给世界,得到国内外众多人士的喜爱。因他的作品极具中国文化底蕴和思想内涵,因而在很多国际摄影大赛中屡屡夺得大奖。很多摄影资深人士,在拥有娴熟的摄影技术之后,便开始研修哲学、美学、音乐、社会学等学科,同时摄影让我们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增强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四、摄影对文化的传播作用

篇10

摘要:文化进步是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政治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自治区党委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其目标指向就是要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新疆的社会进步。因此深刻理解现代文化的本质并明确其在现实语境下总体要求对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这两大历史任务有基础性意义。

关键词:现代文化;本质;要求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都跟文化进步息息相关。十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是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 “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阵地建设”,凸显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疆八次党代会上,张春贤书记提出坚持现代文化为引领,其目标指向就是要以先进文化引领整个新疆的社会进步。因此,深刻理解现代文化的本质并明确其在现实语境下总体要求对新疆实现长治久安和跨越式发展这两大历史任务有基础性意义。

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从文化的概念来看,对文化的定义集中于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政治学、艺术学等学科。最著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定义,即:“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内在的一种复合整体。”①可以说,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更侧重精神因素。美国文化理论家克鲁柯亨和克洛伯在1963年考察了当时已有的160多种文化定义后提出:“文化存在于各种内隐的和外显的模式之中,借助符号的运用得以学习和传播,并构成人类群体的特殊成就,文化的基本要素是传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其中尤以价值观最为重要。”②中国文化学家刘梦溪则认为宽泛使用的文化定义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2年在墨西哥专门讨论文化提出:“文化在今天应被视为一个社会和社会集团的精神和物质、知识和情感的所有与众不同显著特色的集合总体,除了艺术和文学外,它还包括生活方式、人权、价值体系、传统以及信仰。”④对文化的定义虽然很多,但大体上还是能读出共同点的。从一些著名的文化学者和国际组织对文化的定义来看,文化就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按照其共享价值观构建并实践的整体生活方式。价值观则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二、现代文化是包容性文化

现代文化的内涵主要是:现代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方式,现代生活方式,现代思维方式和现代思想,现代精神、现代信仰、现代宗教观念、现代艺术。⑤它们共同熔铸了一种现代价值观。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核心和终极目标是塑造现代人。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现代文化体现并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主要方面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凝练概括了现代文化的本质,制约和规范现代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具有提升现代文化发挥作用的功能。现代文化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知识基础和价值基础,可以向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资源。⑥

在新疆新时期、新阶段经济社会区域性发展的“三化”战略选择语境中,“现代文化”具有特殊含义。“现代文化”泛指以工业、市场经济为基础的具有民主与科学意识的文化结构体系。但它决不是指产生于近现代工业文明、以西方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观念文化,而是强调的文化的现代性和代表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最新文化成果。虽然现代文化是相对于前现代或古代传统而言的,它并非西方专利,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必须以承认多元现代性为前提。同时,从区域性现实出发,还须强调它的中国特色。因此,我认为,我们所说的现代文化,在总体上的本质含义指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即以为理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发展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要内核,以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和一切外国最新优秀文化成果为思想资源,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⑦因此,我们并不排斥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相反应当将其纳入我们的现代文化体系。同时,我们也不是把产生于现代的思想文化与产生于古代的传统文化置于对立位置,而是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现代化。当前在我国边疆民族地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战略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是核心价值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现代文化应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现代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传统文化至今仍然没有完成向现代意识形态的全面转型,而任何社会的转型都将伴随着原来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意识形态的转型。现代化的迫切任务已经摆在人们面前,市场经济体制已是无法回避的选择,它要求把人的主体性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强调在社会发展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强调个人的价值、权利、尊严,尊重个性、尊重人的创造性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

现代文化是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概念。现代文化产生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又与之部分叠加并存。同时,现代文化也并非全部是前现代文化的现代化,不是不加选择、毫无保留的现代文化,而是全部优秀传统的现代化结晶,是那些依然有利于我们的民族团结、奋发图强并从根本上保持我们民族特性的文化的现代跃升。现代文化的提出有利于团结引领更广大的各族各界、不同团体和信教群众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并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

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当今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仍有一些可作为现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自强的精神绝不可少。

二是知行合一观。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对于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解放思想重在实践、开拓进取重在行动的要求,完全一致。

三是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精神世界,鄙视贪婪的物欲。“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仍然非常可贵。

四是爱国主义精神。自古以来人皆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今天,一个国家要实现现代化,全靠全国人民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团结一致,共同奋斗。

五是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与现代化所需要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完全吻合。

六是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这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经济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仍然不可缺少。

同时,我们也需要在引领民众提升素质中,注意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现代化发展不利的消极因素,主要有:缺乏民主精神,法制观念淡薄,商品意识差,守旧意识严重,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等。要通过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和弘扬新疆精神与新疆效率,引领民众摆脱落后思想意识的羁绊,实现由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

四、用现代文化奠定新疆发展的坚实基础

新疆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成份众多、文化多元化,教育不发达,总体文化程度低;信教群众多,一些地区宗教氛围浓厚,非法宗教活动时有发生,极端宗教意识对社会发展形成不利影响。新疆长期面临意识形态领域“西化”、“分化”的渗透和“”的破坏,社会稳定压力巨大。要从总体上解决好这些问题,除了发展经济推动社会发展外,必须改变陈旧思维和行为模式,在深刻理解现代文化的本质的基础上,坚持现代先进文化的引领。为此,需从以下角度着眼:

1.用整体主义凝聚群众。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坎坷、动荡而巍然屹立于当今世界,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整体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社会整体;维护家庭整体;人类大同世界等。我国古代留传下来的至理名言如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都体现着这种整体主义精神。整体主义的具体内容因时代和社会的条件不同而各异,但就群体生活中个人需要顾及他人利益及大众利益而言却是共同的。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精神维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的持久不衰。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才使我们新疆各族人民群众能在同一片土地上休戚与共,繁衍生息,彼此交融。因此,要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和深化新疆人民的四个高度认同,坚定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政治立场,奠定新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政治基础。因此,党委政府要号召全区各族人民群众把传统的整体主义精神上升到切切实实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上来。

2.用发展理念吸引群众。发展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断进步的永恒追求,我们需要不断发展,我们有能力不断发展,只要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能动性、创造性就能创造出社会新的价值,个人也能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我利益和价值。发展不是政府一方之事,它是全体民众之事,发展成果不是为政府独享,而是由全体民众分享。因此,各地党委政府要不断用强烈的发展意识和美好的发展愿景,调动新疆人民支持、拥护并积极参与“三化”建设的发展内动力,奠定新疆人民继续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思想基础。

3.用现代知识武装群众。现代文化注重知识技术,知识技术是强大的生产力。新疆许多民众生活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状态,跟知识的匮乏、信息的落后有非常大的关系。长期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必然被现代社会所淘汰。因此,不管是谁,能不能永远沉浸在虚无缥缈的世界里,不能幻想一切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基本物质需求的获得或者更高层次上生活的改善,都需要自己积极行动,融入现代社会。社会不断进步,作为社会中的人也要不断进步,因此全社会一方面要鼓励所有的人积极主动,同时又要想方设法普及现代教育、现代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法等,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素质、知识结构、现代技能,奠定创业、创新、创造的能力基础。

4.用新疆精神鼓舞群众。新疆有自然之美,自然之美给我们带来了物质利益财富。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种精神财富。新疆人不同于其它地区的人,他们面临着特殊的内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面临着更多的坎坷,只有拥有和一种精神才能顺利地跨越它。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在新疆大地上如胡杨、如红柳、如雪松一样挺立这创造了人间的奇迹。因此,今后我们要倡导并发扬爱国、感恩、开放、包容、创新、奋斗的新疆精神,奠定新疆人民以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基础,不断鼓舞新疆各族人民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强大的精神动力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行政学院政治学部)

项目基金:本文是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课题《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问题调查研究》(13HZKT341)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英] 泰勒:《文化之定义》,载庄锡昌等编:《多元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版。第99-100页。

②转引自刘志友:《解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新疆经济报,2011年8月5日。

③刘梦溪:《信仰与中国文化的特性》,载刘梦溪的博客。http:///

④ 转自程庆会等《文化的自觉与自觉的文化》,《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⑤刘志友:《解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新疆经济报,2011年8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