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的核心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发展的核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发展的核心

篇1

摘要: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本文从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区域发展战略是构成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发展战略;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在区域核心竞争力系统中,区域发展战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核心竞争力。区域发展战略是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决策。区域发展战略的策划是根据区域特点,通过制定一系列规划和产业发展战略来组合并激活区域要素,使各要素处于良性互动的均衡状态,并形成“集聚效应”,不断吸纳人才和技术等要素,使区域的“边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这是区域能够持续发展,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一、发展战略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资源有关,由区域优势资源构成,强调的是一个地区的特色。一个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可以是: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混合资源优势。这些特色和优势或是天然禀赋,或是历史发展的长期积累。比较优势主要是提供了有利的资源,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竞争优势和资源利用有关,是指在竞争中相比于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与素质。麦克尔·波特的定义是:一国或地区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即该国或地区获得生产力高水平及持续提高生产力的能力。竞争优势强调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内生能力,特别是创新力。相对于比较优势,其在核心竞争力中地位也更重要。比较优势是一种潜在优势,有利的资源不一定就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区域发展战略才能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如图1所示。

区域比较优势只是一种潜在的优势,要使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关键是要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培育、创造并维持其竞争优势,以保证区域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能保持长久的优势地位。

二、发展战略是区域优势产业持续发展的保证

区域竞争力是地区内所有产业竞争力的集。如果用AC代表区域竞争力, AIC代表区域产业竞争力,地区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述:

AC={AIC1;AIC2;AIC3;……}

区域竞争力最终由该地区产业竞争力决定。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经济不过是产业经济的空间表现,区域经济发展最终都要落实在地区产业经济活动上。无论是地区经济增长率提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还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地区产业能力的强弱。培育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就在于寻求该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并以此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收益。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也证明,一个国家和地区要不断提升经济竞争力,关键在于不断提升其产业竞争力。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能力强不强,对于能否稳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以该地区众多产业发展能力的集合为基础,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本质上表现为地区产业发展能力之间的竞争。竞争优势的大小是由其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一般地说,在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可以分为5种不同的情形:支配地位;优势地位;有利地位;维持地位;劣势地位。如果一个地区有某一产业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或有利地位,甚至是支配地位,那么该产业在全国就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在发展战略中就是优先发展、重点发展的产业,并维持其竞争优势。如云南的烟草行业就是一个在全国具有较大竞争优势的行业,云南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要保证烟草行业的优先和持续发展,从而形成区域核心竞争力。

因此区域发展战略的目的就是通过扶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的龙头产业,培植市场开拓能力强、营销网络健全、具有品牌效应的标志性产业,形成区域核心竞争,最终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战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区域的产业结构越符合区际比较优势,越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缩影,不可能在各个产业都具有比较优势,也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区域发展战略具有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使其竞争力得以充分发挥的作用。

一是培育主导产业作用。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它决定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性质、速度和规模,并体现出某一区域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主导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引导着区域产业结构。主导产业的主导性在于,一方面,可以通过产业系统的前向、后向、旁侧关联带动相关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形成优势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生产出名、优、特、新拳头产品,创造出相对丰厚的利税,增加区域参与经济竞争的实力和谈判回旋余地。从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过程看,根据产业链式发展规律,区域主导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表现出强烈的链式连锁反应,要求或促进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形成多种产业相互配套的生产体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战略为核心,产业发展战略的实质就是将区域产业发展序列按区域比较优势禀赋状态进行安排,根据区域的功能定位来选择主导产业,集中资源,重点发展,最终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发挥特色产业作用。即使特色转化为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要根据资源和条件开展相应的经济活动,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区域特色资源,包括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蕴孕精深的历史文化遗存、独具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之适当组合,发展成特色产业,并生产出特色商品。这种特色产业及其特色产品,能造就“特色壁垒”,产生特色竞争力。

三是合理布局区域空间作用。其一诱导产业空间聚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区域发展战略,可以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产业在空间初始布局和重置投资上相对集中,共享基础设施资源,利用产业聚集经济效益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获得区域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升。其二培育地域增长极。增长极的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提出来的,他认为,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他部门的增长。根据增长极理论,在经济资源有限,需要加速发展,提升竞争力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战略能有意识地培育地域增长极。如设立重点开发区域,并从政策、利益上加以引导,集中经济资源,使重点区域高速成长,从而增强区域竞争力。

篇2

关键词:区域城镇化协调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区域主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 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

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篇3

论文摘要:新获作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和水平较发达地区滞后,通过跨区域职业教育的合作办学,有助于新蕊引进区外优质教育资源,更新办学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对新班职业教育合作办学模式的分析及对新疆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中存在问题的认识,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属西部欠发达地区,其收入水平、产业结构、信息化程度、科技创新能力及教育等方面较滞后,职业教育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整体上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国务院号召发达地区“把职业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扶贫、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这对新疆职教来说无疑是个良好的机遇。要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寻求多渠道的发展路径,目前跨区域合作办学应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新疆的职业教育本身缺乏特色,课程设计过于传统,由于各方面因素实际技能的培养欠缺。不能满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力推动东西合作、城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在农村、在西部,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模式,充分利用东部地区、城市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大力促进面向西部和农村跨地区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做好少数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对新疆的稳定及其发展意义重大。随着新疆职业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区域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快更好地解决新疆职教改革中的深层次问题;有利于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树立开放、合作的现代意识;有利于激发新疆职业教育活力,确保新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目前新疆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办学的模式

在新疆。职业教育合作办学存在多种不同的合作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

1.政府主导型

政府出面、穿针引线,统筹协调、效率显著。由政府出面,实行“绿灯工程”,会减少多种行政审批程序,快速有效实施。同时,出现问题还可及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调节。如江苏省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对口支援关系。在江苏省教育厅、卫生厅和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党委、政府的统一协调、支持下,新疆伊宁卫生学校与江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实现了护理、医学检验专业的五年制高职的联合办学。前三年在伊宁卫校完成,按伊宁卫校学费标准收费。执行江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相应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负责进行定期检查指导后两年在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完成。按照江苏学费标准收费;五年学成毕业后,颁发江苏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毕业证。学生可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就业地。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做媒,两校联姻”。

2.校校合作型

这种模式包括强强联合型、优势互补型和对口支援型。前两种类型是以构建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为平台,以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来促进职业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均衡发展。一般由合作两校协商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各方面交流活动。如举办双方论坛、交流会、专家讲座,成立各类合作共同体。开展师资培养与共享,互派教师兼职兼课.共同组织双币型师资队伍建设。联合组织有关技术服务项目和课题。加强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各类教育资源互补,推动区域教育共同发展。开辟交流平台,互通教育信息,互通教研成果,合作开展具有共性的课题研究、教育资源开发等活动。如浙江化工技工学校与新疆职业技师培训学院联合办学就是这种模式。新疆职业技师培训学院是新疆培养基础性制造业人才的基地,有着近50年的办学历史。由浙江省劳动厅和巨化集团公司合办的浙江化工技工学校。面对近几年来浙江省化工企业发展迅猛,对化工技术人员需求量很大,学校却因种种原因,生源难以保证;而新疆职业技师培训学院则有生源优势,但存在着就业难等问题。两校联合东西部联合办学,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双赢”。2005年首批118名新疆学生经过三个月的实习后,全部在巨化集团公司以及浙江省的其他化工企业就业。截止2006年底。已联合开办了三期“2+1”办学模式的“巨化班”,共460人。已有364名学生被当地企业录用。其中,有32名学生被推荐到韩国接受培训。学院还与青岛化工技校联合开办了“2+2”办学模式的“青岛班”,共160人。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自由恋爱,喜结良缘”。

对口支援型一般是指发达地区院校对欠发达地区院校的对口支援教育合作。合作内容主要有:一是教师互派。发达地区院校作为欠发达地区院校的长期师资培训基地。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免收教师进修费用,并提供生活便利。同时选派优秀教师作为访问学者.到欠发达地区院校进行教学和指导工作。二是干部交流。双方不定期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进行干部交流活动,如挂职、培训等,以提高欠发达地区院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三是联合办学。充分利用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培训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动力,实现地区之间的双赢互补。如广东肇庆医专与新疆伊宁卫生学校结为友好学校,实施对口支援型的合作办学。它的特点是“大手牵小手,共走发展路”。

3.部分专业合作

一些学校通过向区域外院校引进1~2个专业为突破口,探索合作方式,借鉴区外的教学经验,以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如新疆玛纳斯成职教中心和福建集美轻工业学校联合招收机电技术应用和化工工艺两个专业学生,采取1+2模式,第一学年在新疆,后两年在福建,完成学业颁发福建集美轻工业学校毕业证,可在两地选择就业。主要特点是“好中选优。自由组合”。

4.校企合作

这种类型是学校与企业间的区域合作。以企业为主导,学校学理论,企业练技能,实现了“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不额外增加开支一分钱”。但这种模式操作有一定的难度。学校和企业协调配合尤为重要。校企联合办学是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教育的环境和资源,利用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应用性人才。校企联合办学既是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如华东石油大学与新疆油田自2003年开展了校企合作,取得一定成效。此模式特点是“双元交替,各取所需”。

5.职教集团联合办学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集团化办学成为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成为跨区域联合办学的新模式,在合作中发挥优势资源的辐射效应、品牌学校或专业的带动功能。如江苏扬州宝应职教集团走东西合作、联合办学之路,先后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十二师职业技术学校、新疆呼图壁县职教中心签订联合办学协议,采用“1+1+1”合作形式,新疆方面负责一年基础课教学,集团负责一年实训教学、技能培养和一年实习、就业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从2006年秋季开始,福建省福建工业学校、福建理工学校、福建化工学校等11所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校,与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阜康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昌吉市成职教中心等8所职业院校,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福建省11所职业院校3年内将招收3000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学生到福建的中职学校就读。目前,第一年已在昌吉招生1000名学生,第二年招生工作已经启动。此模式的特点是“团结起来力量大”。

6.国际合作

职业教育的国际合作是指与国外开展学生交流和培训。如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澳大利亚联合开办2+1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全部引进tafe学院课程体系及全套教学资源,使用全英文教学模式,由经澳大利亚教育部认可、有丰富教授雅思经验的外籍教师和学院经澳大利亚tafe学院专业培训后获得上岗证书的教师一起授课。学生毕业后持tafe学院证书。在澳大利亚可与澳籍公民享有同等待遇的就业机会,也可回国就业或继续升读研究生。此模式的特点是“因需制宜,洋为中用”。

二、新疆职业教育跨区域合作所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新疆一些职业学校通过上述各种模式进行跨区域合作,实现了职业教育资源的共享、分享和充分利用,使一批学校更新了办学理念,提高了管理、教学、培训的水平。同时,打破了职业学校招生范围的限制,经济发达地区的职业学校可以更多地招收中西部地区的学生,经过培养后服务于当地生产第一线,对两地都有极大的好处。经济发达地区获得了急需的技能型人才,而新疆的学生得到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同时也有效地实现了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该说取得了互惠互利的双赢,然而这其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政府协调支持问题

事实上,不论哪种模式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合作的好与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行政主导。在不同区域。政府部门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尤其在新疆的经济落后地区,存在着重经济建设,对教育重视不够,或者只抓基础教育,无暇顾及职业教育的问题。也有些地区,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怕自己的生源外流,影响本地区的招生而不予支持,都给合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建议有关部门一是要加强学习与教育。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对跨区域职教合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本地区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可行性论证,取得政府有效的支持。二是力争由政府牵头组织外出考察,把一些成功的经验带回来,保证实施中少走弯路。三是从小范围试点做起,让效果说话。

2.教育经费问题

开展职业教育的跨区域合作,如果发生的教育经费全部由学生自己承担,对于新疆学生来说是难以实现的。教育经费问题涉及两地地方政府、学生及学校几方,需要多方进行协调沟通。更重要的是两地的上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统筹。新疆大部分地区财政收入少。教育经费紧张。投入到职业教育的经费就很少了,如果只等发展建设的资金可能会失去很多合作机会。解决教育经费问题,就是三个“点”:政府拨一点,学生学费交一点,学校自筹一点。前两个“点”一般没有太大空间。而学校自筹就可想方设法、各显神通。如贷款、借款、土地置换、合作交换及申报立项等方式。筹得发展资金,也就赢得了合作与发展的机会。

3.招生困难问题

新疆与内地相比,经济条件比较差,很多家庭很难承受职业学校的学费开支,犬量的初中毕业生直接流入社会。成绩好的就上高中走考大学之路而不愿意进入职业学校就读,造成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甚至招不上学生。2007年新疆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加大与内地职业教育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的力度,为合作办学营造了良好的大环境。新疆与内地学校在中学阶段就应该做好相关指导工作。可以在中考分流中获得一批生源。再通过合作办学方式。利用发达地区好的职业教育资源和就业市场的吸引力,带动招生。2007年全区中职共招生12.01万人(其中技工学校2.3万人),比2003年增长了6倍,中职在校生由2003年的9.4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22.2万人。高中阶段普职比提高到7:3。区属高职在校生由2.1万人增加到5.4万人,这对合作办学的生源前景应该说是乐观的。

4.教学条件问题

篇4

关键词 高校科技产业 区域 经济发展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科技产业是指依托于广大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与人才优势,由高等院校自主创立或者与其它企业及事业单位合办,旨在将高校优秀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和科技开发运行体制不断深入改革和持续创新,高校科技产业起步于“四技”服务,通过设立大学科技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通过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各级各类科技项目、与企业联合共建各类研发平台以及创办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经济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发展的方向越来越受到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然而,必须要看到的是,我国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中也存在着融资渠道不畅、管理体制不健全、产业化政策不完善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亟需通过深化改革和推进高校产业的规范化建设来加以解决。

1 高校科技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互动机制

1.1 高校科技产业已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亨利·埃茨科维兹三重螺旋理论,大学应当与产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且每个机构范围保持传统作用和独特身份同时又起着其他机构范围作用的三螺旋模式,是组织创造的兴奋剂。①这其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但由于传统科技创新模式和体制的影响,科技成果转化会遇到种种困难,只有高校科技产业直接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其利用自身的人才、科技、设备等优势,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成为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其次,高校科技产业紧紧依托于高校科技资源,充分发挥了高校科技人才集聚、信息资源丰富、基础研究能力雄厚的优势,故其所创立的企业多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以及低碳环保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兴产业领域,通过将这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科技成果进一步开发和产业化,有效地带动了所在区域内科技创新氛围的形成,成为区域科技的爆发点,有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及社会的发展。

1.2 区域社会、经济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加快学科建设,打造人才团队 、进行科学研究以及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大环境,而区域内完善的鼓励以及促进高校科技企业发展的社会制度和经济政策的建立,则更是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量。高科技的发展始终存在着高风险,只有区域政府充当降低这种风险的“保护人”,放宽对各种风险资金的限制以解决风险资金供给不足,通过税收优惠以扶持高新技术的发展,才能为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推动力量。

2 高校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及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作为地处苏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苏州大学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深扎根于苏南这一片沃土,为苏州乃至江苏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以苏州大学为例研究分析高校科技产业对区域经济及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对于实现高校与社会发展的互惠双赢有着积极的意义。

2.1 提供创新源泉,推动高技术产业发展

高校、实验室与企业等相关者所形成的网络是获得研究信息的主要来源。②在区域内,作为高校科技产业重要依托的高校,它培养了从事高科技产业研究开发以及各类高科技劳动的人才,其所从事的大量基础性以及原创性研究是构成区域科技实力的重要基础。此外,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持有机构掌握了最前沿的技术,其以技术转让及技术许可的方式将技术向企业扩散,通过建立区域创新网络,形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紧密互动,成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者和高科技的辐射源。同时,高校为高科技产业提供技术研发、技术转让以及技术咨询等服务,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面的支撑,并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直接创办高科技企业,成为高科技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使高校的科技创新走进企业研发的前端,促进高校发展与区域发展最终融为了一体 。以苏州大学激光全息技术为主要技术支撑的苏大维格公司是苏州工业园区第一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企业,其充分借助学校在微纳米结构干涉光刻的条件等方面的科研优势,率先在国内外实现了无缝定位激光图像转移材料的规模化生产,树立了在宽幅定位激光图像材料市场化应用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其技术在第二代身份证的物理视读技术研发过程中获得成功应用,同时应用于在2008年全面启动的新的驾驶证中,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重大经济效益,它的成功证明了只有紧密依托高校技术的先进性 ,才能使高科技企业决胜于市场。

2.2 促进新兴产业,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创新能力,已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存在体系的产业形态,而高校带动了区域内产业的聚集和人才引进、社会发展,推动了技术革新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高校科技产业的创新、创业能力尤其对发展区域的经济、社会以及科技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科技产业所促成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中坚力量。随着社会产业结构逐渐向产业链前端转移以及技术密集型产业在整体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科技创新所发挥出的强大激励作用正日益从当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凸显出来。这其中,国家大力支持的各类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各地积极设立建设的现代科技型园区、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的地方产业研究院、广大规模型企业专设的产品研发中心以及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等,都是这一产业发展趋势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通过引导大量科技人才投入产业化研究,通过将高科技成果研究、开发和产业化,不仅推动了如新能源、新材料、纳米科技、低碳技术等新兴产业,更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了成熟技术的高新化。以人才战略为核心,苏州大学积极投入到了地方新兴产业的培育中,采取“身份在苏大,创业在苏州”的灵活模式,将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深厚产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吸纳到大学科学研究和区域创新体系中,鼓励国内外高技术人才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在苏州建立高科技企业,其中了包括了新能源领域的苏州方昇光电装备技术有限公司,物联网领域的苏大万佳技术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领域的苏州苏大赛尔免疫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等,它们已渐渐发展成为苏州市新兴产业领域中一颗颗耀眼的新星。

2.3 发挥孵化作用,形成科技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能够产生区域竞争力,但产业集群产生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在于集群创新优势。③高校科技产业通过建立高校与区域企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平台,根据区域产业结构特点,集群区域产业,培育学习与合作竞争的集群创新文化,大力推动了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知识集群和技术集群发展,增强了国际竞争力。④具体表现为,通过建设大学科技园为区域经济各类产业与高校之间建立起了交流纽带,为高校高新技术成果迅速面向市场实现产品化、产业化提供必须的条件和要素,进而有力地发展以及形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其次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上,高校科技产业实现了将高校新成果、新技术便捷地转化为社会现实生产力,有效带动以及促进了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一直以来,苏州大学充分发挥苏南地域经济发达和高校集成创新资源优势,扎实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不断加强大学科技园与区域资源的融合,使其充分发挥了连接上游科学研究和下游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纽带作用,持续吸纳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入驻科技园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园的整体实力,真正将大学科技园建成为了科技创新的辐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基地以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为苏州市新能源、纳米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的发展集聚了提供了必需的人才、技术以及信息等资源。

3 推进高校科技产业进一步融入区域发展的对策

高校科技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怎样进一步建立起功能完备、运作规范、成效显著的区域高校科技产业发展体系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3.1 降低创业门槛,铲除制度壁垒

改变高校科技产业旧的管理体制,实现校企分离,根据实际运行情况奖励给技术拥有者股权并给予政策上帮扶以及管理上的指导,引导其发展成为规范的股份制公司。建立健全技术评估机制,注重专利技术成果的评估。

3.2 完善法制环境,疏通融资渠道

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经济需要公平透明的法制环境作为保障。应切实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建立针对高技术应用和推广的保障机制,降低交易投资风险并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拓宽资金渠道,加强对优秀成果的宣传和包装,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投融资。

3.3 加强政府引导,落实政策扶持

科技主管部门应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建立行业性的中试基地,以弥补高校科技产业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不足,同时鼓励以及引进第三方机构来承担样品检测、数据测试、产品鉴定等一系列工作;鼓励以及推进为高校产业的初创型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提供孵化器,同时广泛吸收社会资源参与建设,从而切实加快孵化进程并减低孵化成本。

注释

① 周春彦.大学一产业一政府三螺旋创新模式—— 亨利·埃茨科维兹《三螺旋》评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75-82.

②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9-227.

篇5

关键词:城市新区;产业园区;互动发展

城市新区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良好结合点,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健康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新区发展缓慢,产业园区独立于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现象,产业园区未能充分发挥推动城市新区发展,拉动人口聚集的作用。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

1.1产业园区城市化是城市新区建设的根本动力

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拉大城市框架,扩建新区的目标,但是部分新区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大多城市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仍在培育阶段,这表明了我国城市发展仍然是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仅靠第三产业无法支撑城市框架的拓展。因此城市新区建设应该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通过产业园区带来人口和资源的聚集,逐步向多功能复合方向转化,完成城市化转型。

1.2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是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

目前,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园区内往往缺乏商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一方面导致产业园区的产业功能拓展难以继续,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功能的缺失,职工不愿意住在产业园区内,宁愿早晚往返于产业园区和城市生活区,这样既加大城市通勤交通压力,又使产业园区缺乏人气,反过来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开发。因此,应将单独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通过完善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市新区。

1.3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是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的关键

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重点在于改变现有产业园区建设中重产业发展,轻生活配套的思想,要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变。

1.3.1调整完善规划,促进产业园区合理布局

对于现有生活服务配套不全和不足的产业园区,要尽快做好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调整,根据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安排足够的生活配套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生活区要根据产业发展类型,在保证不影响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就近、集中设置。配套生活区内要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

1.3.2优先考虑在产业园区的配套生活区建设城市保障性住房

要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应确保有一定比例指标安排在产业园区的配套生活区,保障性住房申请也要优先考虑产业园区内工作的中低收入的产业工人,促使产业工人就近集中居住,带动产业园区的人气聚集和第三产业发展。

1.3.3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分配土地指标

严格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土地指标分配时要根据产业发展规模,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用地用于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引导产业园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建设,带动生活配套区的建设完善。

2 科学定位城市新区,培育适宜产业

城市新区往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具备培育和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要充分发挥城市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骨干作用,必须对城市新区进行科学定位,并正确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方向。

2.1科学定位城市新区

城市经济条件和城市化程度不一,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发展的重点和模式也应有所区别。城市新区的开发首先应做好新区功能的科学定位,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城区的特色优势、比较优势,使资源配置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升城市新区的综合竞争力。

2.2完善城市新区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新区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要突出整体性和科学合理性,要明确城市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确定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类型。通过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引导,加大城市新区对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推进和扶持力度。

2.3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园区

城市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产业支撑。经济发达城市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新区,应积极发展商贸、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并就近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发展趋势较好的城市新区可以同时考虑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群。

2.4加快城市新区产业升级

城市新区的产业发展要逐步由传统型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生态、文化、居住、环境等相协调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都市工业。另外,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现代会展业,现代咨询业、现代管理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

3 体制创新是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互动发展的保障

推进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资金配套,是加快城市新区科学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园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进一步带动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3.1推进产业园区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

研究产业园区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的可行性,推进国家级产业园区托管城区乡镇,实施统一开发建设管理,综合协调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形成综合性城市组团。支持省级产业园区与县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引导城镇功能布局完善。

3.2统筹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发展、集约增长、适度超前”的思路,把产业园区的要素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新区整体统筹考虑。建立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城市新区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3.3建立产学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园区服务环境

城市新区要建立优化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城市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增强产业园区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形成配套产业园区的社会服务体系。

篇6

关键词:电网信息化;供电企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信息化是时展的要求,是加快建设的必经之路,是提高各个领域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我国近几年电力行业发展迅速,为我国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信息化在电网领域中的应用,为我国电力行业拓宽了发展道路。

一、区域电网的信息化管理措施

近年来,在信息化管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下,管理模式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创新,电网企业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已经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领域。电力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运用信息化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送电线路和变电设备,这两个系统包括除配电网络之外的其他设备的检修、维护、安装和使用的所有流程;电力企业自主开发研究的用电管理营业系统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可以独立完成用户用电咨询服务、电费计算管理、报装接电管理、银行联网支付电费及自动催费等所有在营销管理中的功能。信息化的应用不仅在企业营销领域,在办公自动化、财务管理、安全监察、人事劳动管理、计算机系统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相继投运。

首先,在电力领域完成组织机构重建和电网区域的重新划分,竞价上网、厂网分开、建立电网机构内部模拟市场的管理模式正在逐渐成为现实,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将取消垄断性质,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已经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为了更好的合理配置电力企业资源,优化组合电力企业生产元素,科学合理的利用电能资源,在市场强力竞争中取得明显优势,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随时掌握企业内外的发展信息,才能早日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控制,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和自动化。

供电企业的独特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供电企业提供的电能资源不能储存,电力资源从发电、供电、用电这三个环节,电能资源的生产、提供、销售基本同时完成,这就要求企业电网及有关的信息要做到及时准确,确保能够安全供电,减少电能资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供电企业都是受国家委托按照行政区域划分独家经营的,它服务于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为消费群体提供优质服务、增供扩销,必须以营销现代化技术作为支撑平台。供电领域实现自动化是为电力系统确保安全和可持续运行的根本,同时其也受到了电力企业中各级领导的重视。最近两年,我国电力系统应用信息化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快,在信息化建设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开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重大的成果。

同时,信息化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电力系统创新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的迅猛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在应用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原有的应用系统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应用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管理过程的自动化方面。电网信息化的应用层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管理手段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已经不再是用简单的计算机来代替手工工作,不再是将落后的、传统的管理方式照搬到网络计算机中,而是要将现代化管理的理念逐渐引进到信息化系统管理当中,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进一步为企业发展壮大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信息资产战略程度较低,不能发挥出整体系统自身的价值。信息资源的合理使用虽然正逐步加强,但是信息系统的各系统方案在执行和制定的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有效的衔接和分工配合;由于一些企业急于建立自己的独立功能性应用,便忽略信息化平台的基础建设,致使信息化系统整合出现困难,影响电力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均衡发展,致使其难以发挥最大功效。很多信息化系统都存在多次登录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工作人员在不同信息化系统中导出数据的情况,这是缺乏对信息资产和人员统一管理应用平台的现象,无法进行统一登录的控制,信息化系统安全性即得不到有效的保证。

第三,低程度的标准化,每个独立开发研究的信息化系统在衔接上都存在困难。从整体效果上分析,其无法为电力企业的决定提供一个务实、统一、完善的信息总体视图。信息资源是战略性、基础性资源,在给予足够重视的同时,执行起来也是困难重重,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现象普遍存在。

第四,完善的信息化系统的安全体系有待建立。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大多只停留在设施建设上,经过研究表明,研发和管理这两个环节可以导致整个系统出现不可避免的安全问题,且目前研发使用工具的统一性和用户桌面管理安全变为首要问题。

二、信息化规划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发展中,可以说信息化规划的咨询是最重要的,以规划指导计划、“战略引导规划”为基础,多家电力公司已经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展一些普遍的信息化规划工作。当前众多电力企业信息化的内部应用系统的各专业已自成体系,其信息化系统的互通互联性差,而且电力企业管理范围内统一或联网管理的应用系统不多,不可以有效地完成系统集成和数据共享,许多信息化系统的实用化程度和应用水平不高;信息的收集、研究、分析、深加工、整理等基础工作投入力度较少,数字化信息资源的质量、数量和利用工具还不可以全部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辅助决策的要求,这些问题与统一规划的不完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信息化发展面临的这些困扰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管理方面缺陷造成的因素,且在技术方面也不是很完善。为提高信息化系统的水平,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化规划过程。

做好电力企业信息化应用,首先要考虑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是IT技术融合与企业需求的问题,以后的IT系统将与企业业务进行紧密结合。第二是企业为IT提出的问题,就是如何证明IT系统在企业应用中做到的物有所值,如何使IT系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这两个问题对现代电力企业发展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进方向,挑战中带来机遇,是企业的领导层面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信息化系统整体规划发展管理咨询的做法,对于电力企业应用信息化来说,是能够利用正确的规划手段来概述企业的全局,包括应用、业务、技术和信息等多个方面,进行信息化价值的描绘与分析,通过正确规划最大限度的减小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实际运用中出现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在企业管理模式中添加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企业的管理效率提高是具有很大贡献的,信息化是未来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企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必不可少的武器,是企业完善自身体制的最短捷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孙华强,王珂.简论电网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与实现[J].中国科技博览,2010, 35(01):28-29.

[2]李艳莲,郭美霞.ERP项目培训是加快电网信息化建设关键[J].华北电业学,2008, 08(05):143-145.

[3]刘年国,杨事正,刘艳姣.供电公司信息化与“信息化供电公司”[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5(01):179-180.

篇7

关键词:机械自动化;技术;现状;产品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chanical automation has embarked on its journey of modernization. Through modern computer information network, break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automation, time, regional not bound to the pace of its development. In modern baptism, mechanical automation expanded the space and scope of its development. Safe and reliable industrial control technology, fast and efficient work efficiency and simple operation technology, become the modern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However, strengthen man-machin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task still very arduous. Now the domestic, outside the generally recognized man-machin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mechanical automation, man-machine integration will also lead the mechanical automation fly up to a new stage.

Keywords: mechanic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present situation; products;

中图分类号:TH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机械自动化产品在国民经济建设、企业的技术改造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机械自动化的重要性

机械自动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机械自动化发展至今也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机械自动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械自动化系统或机械自动化产品。

2.机械自动化的核心技术

1.机械技术:是机械自动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械自动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除上述重要技术外,机械自动化还有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

3.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机械自动化是集机械、电子、光学、控制、计算机、信息等多学科的交叉综合,它的发展和进步依赖并促进相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纵观国内外机械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动向,机械自动化将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

3.1.绿色化

工业的发达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一方面,物质丰富,生活舒适;另一方面,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于是,人们呼吁保护环境资源,回归自然。绿色产品概念在这种呼声下应运而生,绿色化是时代的趋势。绿色产品在其设计、制造、使用和销毁的生命过程中,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资源利用率极高。机械自动化产品的绿色化主要是指使用时不污染生态环境,报废后能回收利用。工业的发展使得资源减少,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绿色化成了时代的趋势,产品的绿色化更成了适应未来发展的一大特色。

3.2.智能化

人工智能系统是一个知识处理系统,它包括知识表示、知识利用和知识获取三个基本问题,其最终的目标是模拟人的问题求解、推理、学习。人工智能在机械自动化建设中的研究日益得到重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的智能化就是重要应用。“智能化”是对机器行为的描述,是在控制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人工智能、运筹学、计算机科学、模糊数学、心理学、生理学和混沌动力学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拟人类智能,使它具有判断推理、逻辑思维、自主决策等能力,以求得到更高的控制目标。目前,专家系统、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遗传算法,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系统)实现智能化的4种主要技术,它们各自独立发展又彼此相互渗透。随着制造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会出现智能制造系统控制器来模拟人类专家的智能制造活动,并会对制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即要求机电产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类似人的逻辑思考、判断推理、自主决策等能力。例如在CNC 数控机床上增加人机对话功能,设置智能I/O 接口和智能工艺数据库,会给使用、操作和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随着模糊控制、神经网络、灰色理论、小波理论、混沌与分岔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3.3.网络化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飞速发展给科学技术、工业生产、政治、军事、教育等人们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同样也给机械自动化技术带来了重大影响,例如通过网络对机械自动化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各种网络将全球经济、生产连成一片,企业间的竞争也将全球化。机械自动化新产品一旦研制出来,只要其功能独到,质量可靠,很快就会畅销全球。由于网络的普及,基于网络的各种远程控制和监视技术方兴未艾,而远程控制的终端设备本身就是机械自动化产品。现场总线和局域网技术是家用电器网络化已成大势,利用家庭网络(home net)将各种家用电器连接成以计算机为中心的计算机集成家电系统,使人们在家里分享各种高技术带来的便利与快乐。因此机械自动化产品无疑朝着网络化方向发展。

综上:机械自动化是许多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它不仅包括了 还包括模块化,微型化,数字化,生物软件,产品网络全球化,系统化,光机械自动化,柔性化方向。

4.总结:

机械自动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社会科技信息技术融合的结晶。如今,机械自动化已经取缔传统工业技术成为现代机械业的主角,全面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机械自动化技术的进步绝不是工业历史发展的偶然,它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各种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趋势,促进了机械工业各项技术的有机结合。而传统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融合的结晶———机械自动化,也将成为机械工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芮延年.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 殷际英.光机电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戴勇.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开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 唐怀斌.工业控制的进展与趋势[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1996.

篇8

【关键词】自动化;核心技术;网络化;远端控制

0.引言

原有机械在自动化运行控制层面上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主要是因为传统机械自动化工艺流程中,不存有自动转换程序,使其设备长期处于原有的运行环境当中。但现有自动化控制流程中,改善了原有的自动模式,使其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序根据运行环境自动调整运行参数。

1.自动化技术运行控制原理

自动化机械设备运行控制原理包括二个层面,分别为:程序编入阶段和程序初始化执行阶段。在程序编入阶段输出的数据不会发生变化,但在处理阶段便会产生时间差(顺序写入,控制读出)。当在自动化机械设备应用程序中输入数据信息时,便会以编程的方式传输至终端处理器,经过相关数据处理后,终端复用器便会将处理的数据代码反馈至传输设备。这时便会存留一个时间差,主要是因为在对信息采样阶段,传输设备会将数据信息以I/O的形式映射至相应数据单元中,数据单元将传输的脉冲信号进行周期性的调整。假设自动化数据传输系统扫描脉冲周期为0.8s,在0.8s内包含数据读出时间和脉冲周期间隔时间,当读出数据时下个脉冲周期时间便会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录,中间的差段为脉冲波形时间段的间隔。程序初始化执行阶段是自动化机械设备控制器执行相应操作编程的阶段,遵循模2加编程顺序结构,运行编程代码是以1和0运算作为最终结果。当1与1进行相加时,得出的运算结果为0;当1与0进行相加时,得出的运算结果为1;当0与0进行相加时,得出的运算结果为0;运算结果遵循相同为0、相异为1的原则,编程执行的顺序便根据运算结果进行逻辑处理。

2.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

图1 数控车床机械加工切面图

2.1数控技术

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包括三个层面,其中数控技术、网络化技术以及模糊控制技术属于机械自动化控制的核心技术。数控技术采用的是编程原理,利用的是C++和数据库模式,C++编辑程序中涵盖了多种编程代码,包括钻头的运转速度以及调节钻头运转角度。在数控车床机械加工流程中,一般选用四个刀具,第一个刀具切割钢料的外角,第二个刀具切割钢料的侧面,第三个刀具切割钢料的内角,第四个刀具便是剔除钢料内部的毛刺。在加工如图1所示的零件时,需要注意在加工过程中保证锐角边侧部分倒角偏差在0.3C以内;头部涂料锥面部分接触面与椭圆面偏差在50%以内;保证圆弧与圆锥面之间界面光滑,不能出现毛刺;其次便是加工后期保证公差尺度在0.2mm以内。数控车床在运行过程中,首先选用第一个刀具,削去零件外部的轮廓,椭圆头部与边沿侧锥面保持20公分,外角侧棱角度为24°,角缝与角缝之间保持4公分,圆弧外沿半径13mm。数控机械车床便会在终端系统控制下,自动运行切削第一把刀具,使其加工后的零件结构与结构图数据保持一致。运行的第二把刀具便是剔除零件外侧的毛刺,并且进行深度加工,切割外沿棱角部分,棱角深度为3公分,长度为4.5公分。在切削过程中钻头的运转速率为3000min/rad,并用冷凝水冷却外侧,防止钻头在运行过程中烧毁。第三把刀具便是切削零件的内角,保证内角误差在7%以内。原有机械制造工艺中,由于采用测量的方式,造成后期零件在匹配上存有较大的差异性,使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第四把刀具便是剔除零件表层的毛刺,主要是因为零件在切削时,免受不了表层部分受到损坏,第四把刀具的主要功能是修复表层的损伤部位。

2.2网络化技术

网络化技术主要体现在利用计算机终端进行自动化控制,原有机械制造工艺中,都是采用人工加工机械流程,不但延迟了机械加工的制造效率,并且制造出的机械设备工艺差。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计算机远程控制技术掌控远端设备的制作流程,传输的数据信息能够及时传输至终端复用设备,使其在有效时间内处理终端传输的数据信息,保证自动化设备数据信息的完整性。采用的网络技术遵循TCP/IP传输模式,将网络层面划分为七层,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以及应用层。在物理层面上主要是将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在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在网络层进行解封,最后在传输层信道内进行数据信息的传输,传输的比特速率为16Mbit/s。原有网络数据信息传输速率只能达到2Mbit/s,造成数据终端处理系统处理的数据信息不能有效地传输至终端复用器,使其数据信息大幅度地丢失。而现在传输的数据信息不但能够在有效时间内传输至终端设备,并且还能对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全方位跟踪。

2.3模糊控制技术

模糊控制技术能够定期调整机械设备内的运行参数,原有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功率较大,积聚了较多的热量,不能使其完全的散失,出现机械设备损坏的现象。但现有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自动调整设备内的运行参数,保证设备运行功率不会超过额定功率。其次也能调节设备钻头运转速率,当设备在切割时,便会加大钻头的运转速度,使其在短时间内切削钢件结构的表层。当机械设备的刀具在剔除钢件结构表层毛刺时,便会降低其运行速率,减少设备的无用功。

3.机械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自动化运行控制方式将会全面应用于现代机械设备中,一方面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在制作工艺精准性上,缩小了工件与设备匹配的差距。现代机械自动化技术融合了数控技术、模糊控制技术以及网络化技术,使其能够全方位地控制机械设备的运行。但原有机械设备没有自动化控制方式,都是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不但加大了企业劳动生产力,并且工件制造工艺性差。在现代自动化工艺流程中,数控技术能够确保工件加工的精准性,网络化技术能够使终端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简化了操作流程。其次模糊控制技术能够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这种自动化模式将会逐步应用于机械设备中,使其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环境。

4.结语

通过对机械自动化核心技术与发展趋势的探讨分析,使得对这几种技术有了重新的认知。这种自动化控制核心技术不但能够简化设备运作流程,并且还提高了原有的生产效率。这种模式的控制方式将会逐步应用于机械设备中,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传媒业也发生了大的改变,打破了以前传统媒体一家独大的垄断模式,形成了传统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为代表的两个阵营,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本文阐述了这两种媒体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 传统媒体 移动新媒体 变革

中央电视台于1958 年5 月1 日建成,试播黑白电视,9 月2 日正式开播。这是中国电视事业的开始,发展至今已近56 个年头了,这56 年来中国电视事业发展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历史时期,然而就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也迎来了我国另一种形式的媒体——移动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时期,传统媒体以及移动新媒体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当然还包括一些户外的宣传形式都称为传统媒体;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些传统媒体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获知信息传播的快速和高效的需求,这时移动新媒体就应运而生了。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纸、电视、广播、户外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移动新媒体就是借助一种平台,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以及所有移动便携性的平台。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是20 世纪中叶以来人类传播中媒介层面的新突破,它使得信息产业成为社会发展中最为显著的产业,知识、信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要素和主要资源,人类社会出现了信息化趋势,全球化的出现也与新媒介的产生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新媒体不是自发地、孤立地出现,而是从旧媒介的形态变化中逐渐脱胎出来的,每一种新媒介都把一种旧媒介作为自己的内容,作为最古老的媒介——语言,几乎存在于一切新媒介中。新媒体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传播类型呈现出融合趋势和一体多功能的态势,这在互联网中表现最为突出。由于媒介的融合,新媒介的信息传播具有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范围广的特征。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不再有明显的差别,每个人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同时又充当信息接受者的身份。如今移动新媒体以其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特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新媒体产业的总体市场规模将保持快速的增长,市场的平均增速超过35%。

面对移动新媒体如此高的增长速度,我们再来看一下传统媒体目前的发展状况,这里重点阐述一下广播、电视这两种传统媒介。广播就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图像的新闻传播工具。广播诞生于20 世纪20 年代,1920 年11 月2 日正式开播。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建于1923年,是外国人办的。中国广播事业创建于1940 年12 月,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办。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当然这只是新媒体出现之前的优势,现在这些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短处是转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笔者在我们当地做了一项调查,现在广播的受众群体只有汽车驾驶员,其中包括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司机,还有就是学校的学生以及年长的老人,受众群体是越来越小。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电视这种媒体越来越成为老百姓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如今,虽然电视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家家都有,处处都能看到,但是在世界新技术浪潮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电视业在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新变化、新情况,并直接影响着我国电视业的未来走向。再加上新媒体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的影响,电视业的未来发展也到了关键时刻。就拿广告收入来说,广播、电视的广告收入虽然这些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也正日益被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移动新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旧媒体到新媒体再到移动新媒体(更加强调互动和参与的社会化媒体),媒体业正在经历着自印刷术发明以来的又一次全新的变革。

在移动新媒体出现之前,媒体这个概念专指那些专业的新闻机构,他们利用自己的记者和硬件优势,收集和筛选各种新闻信息,以平衡、中立、可信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信息的传播是一条单行道:从媒体到消费者,缺乏必要的反馈。这一模式之所以能够成行,来自于这些机构对印刷、广播等传播渠道的独占。通过收集和创造的信息,他们建立起庞大的读者用户群,这些正是广告商们梦寐以求的受众。结果是,他们既能从读者的订阅中获利,也能从广告商的针对性广告中获利。但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新闻网站、博客、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崛起证明了在新的时代信息的成本已经接近于零。任何人都可以非常简单地建立自己的网站、博客、视频频道或是个人网络账户,自己想要传播的信息。技术的进步大大加快了信息的速度,而各种类型的搜索和推荐引擎的崛起也让这些新时代的内容者们可以获得比传统媒体更大的优势。

在应对互联网的冲击时,旧媒体的反应显得有些缓慢而缺乏条理。考虑到它们多年形成的惯性思维、庞大的人员和基础设施成本,以及对于新闻品质的坚持,旧媒体的反应其实完全可以理解。而且当我们面对互联网上大量缺乏可信度和深度的内容时,我们会觉得其对品质的坚持依然有其价值。但在这个信息狂热的时代,内容的价值重要性在很多时候被大大减弱,新奇有趣成为了其是否能吸引受众、能吸引用户眼球的重要因素。传统媒体当然也尝试在新的媒体形态中找到自己的定位,例如国际著名的《纽约时报》、《卫报》等经典大报以及国内的《南方周末》、《羊城晚报》,还有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的转型为传统媒体留下了一些希望。但对媒体来说,在这个时代更值得留意的一个问题是:读者、观众是否还在乎信息来源于哪里。当想要了解一条新闻时,现在的用户往往会从搜索引擎、社交网络、新闻聚合网站开始,点击最想看的那条链接入手,用户对于某一家特定媒体的忠诚度明显减弱,这对以用户为核心的广告模式谋生的媒体来说无疑是更大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好的吸引用户,传统媒体也许应该向那些网络媒体取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群众分化日益复杂,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新的行业层出不穷,受众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教育水平等都存在很大差距,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移动新媒体在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转型发展时期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困难,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如何去解决?笔者认为首先国家要进一步出台有关政策法规来对其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管,要进一步加大对两种媒体各种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让它们更好地发挥各自优势;其次在放开新媒体发展的同时,还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效的结合,让他们兼并整合成大型的传媒企业,减少它们之间恶性的竞争和市场资源的浪费,这毕竟是在我们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两种传媒,虽然它们或多或少的吸取和借鉴了西方传媒的一些发展因素,但是还不能照搬照套那种模式,要走出我们中国特色的传媒发展格局,以便于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社会,这才是最重要的。

参考文献

①郭德艳,《浅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J]《. 魅力中国》,2010(6)

②熊湘漪,《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现状及出路》[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7)

篇10

【关键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使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代化建设中,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有着紧密联系,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但是,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政府宏观调控不到位的问题,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使经济秩序遭到破坏,人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分散性、广泛性,在区域经济基础较差的地方,受到政府权力影响,会造成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情况出现,致使区域经济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严重阻碍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工资增涨幅度较低。市场经济体制下,全国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城市的社会保障机制存在很大差异,致使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健全,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由于受社会保障的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得不到政府的有效支持,致使人力资源配置得不到优化,给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造成极大影响。社会保障机制和人们的经济收入有着最直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影响,导致全国各城市劳动者的工资涨幅较低,致使社会发展矛盾不断增多,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污染程度严重。企业想要长远发展,就必须加强管理,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早期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消耗了大量自然能源,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给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在生产过程中,企业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导致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创新,给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时候,忽略环境保护和安全设施建设,造成资源过度浪费,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非公益制经济的企业形象,给我国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二、促进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良好发展的策略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注重社会保障,完善管理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非公有制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创新区域经济的生产力,扩大区域经济就业范围,给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支持,有利于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多元化、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想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中的良好发展,相关部门必须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社会保障管理制度,使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得到有效保障,促进社会生产力不断创新,推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例如: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改革工资增长机制,保证劳动市场供求平衡,使工资增长和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步伐,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二)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发展水平。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使我国经济市场变得更加丰富,满足了人们生活需要,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长远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中,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必须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区域人才向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提高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质量,推动区域经济不断发展。例如:改变传统就业观念,加大非公有制企业的招聘力度,政府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高科技人才加入到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中,促进市场经济资源优化配置,最终达到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给非公有制企业长远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注重宏观调控,促进和谐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政府必须注重宏观调控,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污染物排放的监督,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执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安全监督,完善安全配套设施,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从而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例如:国家采取的多项优惠政策,加强东部经济和西部经济的联系,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竞争力,促进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不断变小,最终达到非公有制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不断加剧,非公有制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利于区域经济生产力不断创新,提高区域经济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现代化建设中,采取有效策略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上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国经济向着国际化发展,给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武甲强.新时期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唐振富.201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A]..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报告No.10(2012~2013)[C].:,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