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意见与建议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工作意见与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 水质管理 管理水位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0-0176-01
1.前言
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水资源在人类生活社会运转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水资源污染、超采情况也变得越发明显,成为了当前水资源利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随之而来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也是很巨大的,为此如何在保证水资源正常供应下,解决当前水资源利用不可理的问题成为了一个很严峻的、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转及发展,保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对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做出探究。
2.目前地下水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2.1 地下水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挑战
(1)地下水资源超采严重。近几年来,地下水超采情况逐年渐生,出现超采情况的省份数目不断增加,其中以河北省超采面积最大。地热水资源的利用也存在着不规范的操作行为,造成了很多地热水枯竭,底层下陷的现象。
(2)地下水污染严峻。在最近展开的地下水动态监测和资源量评估中发现,当前的地下水污染状况太复杂具体情况不够明显,但是部分区域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等化学组分。污染源比较宽广,大多源自农业生产、工业及城镇生活。
(3)地热过度开采,地下水利用率低。当前地热资源的引进,让一些开发商利益熏心,大量盲目地开采,使得地下水过度开采情况加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地热田面积萎缩现象。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很多地热水利用率并不高,地热水资源的利用仅仅集中在温泉、旅游、供暖上,并且缺乏尾水利用等机制,很多地热水直接开采到地面并不及时的将用后的废水再次泵送回地下,破坏了地下水资源的循环。
2.2 当前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
造成当前地下水资源保护问题严峻的原因:
(1) 地下水保护意识太薄弱。人类社会生活中用到的淡水资源主要源自地下水,然而现在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意识还很淡薄,出现了很多浪费地下水资源、滥采滥用的问题。这种意识淡薄直接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管理不到位,不重视当前水资源问题的重要性,使得水资源管理工作变得越发的严峻。
(2) 不了解地下水。很多时候,相关部门在虽然监测记载了大量地下水资源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对于了解地下水资源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利用地下(热)资源时,很容易因为缺乏对水资源必要的理解而产生一系列使用问题,造成很大的浪费。因此建立一个必要的、系统的、科学的监测部门是很有必要的。
(3) 地下水资源管理不到位。自1998年颁布了《水法》之后,地下水才被纳入统一管理。在这之后虽然偶有添加,但是对于当前的地下水管理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当前的地下水管理工作,尚缺乏一个十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地下水管理工作也比较粗放,管理定位不足,使得一些管理工作并不能落实。另外当前的地下水管理工作涉及到的部门太宽广,无法确定具体的管理权限归属,这也对当前的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问题。
3.对当前管理工作的意见
3.1 以地下水管理单元为基础,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
国外在管理水资源管理工作中比较突出的一个办法就是在空间上确定了具体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在这种评价之中在空间上确定了地下水管理单元作为评价的基础。这是一种很全面的地下水管理划分,为改善地下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结合国外的经验,就实际情况,将本地的地下水资源按照地下水管理单元为划分标准,以生态治理及保护为重点,将从水量管理、水质保护、生态平衡三个角度对当前的地下水工作进行改革。希望能够通过全面严格的保护措施解决当前的地下水资源面临的问题。
3.2 完善地下水管理与保护的法律体系
对于地下水资源管理最严厉的工具就是法律,为了保护地下室资源必须要制定相关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及保护的法律法规。对当前存在的疏漏点,及时的补充更改,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此同时,还要加强立法执行力度,对当前的违法违规行为严厉打击,规范当前的地下水开采、利用、保护等工作。
3.3 建立比较科学的、完善的地下水监测机构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为了尽快地解决当前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出现的问题,必须建立一个集国家、流域和省级三级的地下水监测网。令国家级监测网为当前地下水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流域级监测网作为管理工作的指导机构,而省级监测网为各政策的施行及反馈机构。在这种全方位的监测系统下,既可以为地下水资源科研机构提供必要的科学后盾,还可以帮助加强当前的地下水管理及保护工作。
3.4 实现水资源管理资料的信息管理及共享
为了尽快加快各地方级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尽快落实,各个地区在进行管理工作时所掌握的开采量、水位、水质等各个资料需要加以记载并上传。这种资源共享方式,可以帮助科学技术实现重大的突破,还为当地的地下水资源监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后盾。这是一种具体可行的、高效的、及时的现代化管理技术。
4.结语
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是一个长周期的、庞大的、系统性的工作,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当前,我国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因为地下水当前的超采及污染问题还是很严峻的,很多问题还是需要改善。为了加强地下水管理与保护工作,就要加强各个阶层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建立一个必要的、系统的、科学的监测部门,还要完善国家对于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法制法规,以地下水管理单元为基础落实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并对相关的管理工作及工作经验进行整理并实现共享。希望以上的一些意见,能够对实现地下水资源管理工作的快速实现,维护好地下水资源的平衡,实现人类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保障社会经济的繁荣有很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郑洁琼,滕彦国,王金生.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地下水保护能力评估指标与方法研究.《中国水利》.2010年19期.
篇2
关键词: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安全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 A
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措施,坚持经常性的养护要求,这对于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公路养护工作首先是对路面的清洁,才可以保证车辆行驶的的安全,在高速度下的汽车,如果遇到较小的障碍物,也会发生事故。公路养护工作还要对公路沿线的绿化带养护,做好保护生态环境的工作。公路养护工作还要保证高速公路各种设施的良好状态,如:高速公路的路基、桥涵、防护工程和通讯监控设施等,这些设施都与使行车安全型相关,因此,一定要使它保证完好的状态,这样才可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使用。
1.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
1.1高速公路安全与养护工作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不同,对它的养护工作,具有特殊性的要求,它不同于一般公路的养护要求,其原因在于汽车的速度高,高速路面上的小小障碍物,都可能对正常行驶的汽车带来严重的事故,因此,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具有经常性和预防性。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要保证高速公路在养护质量、养护公路的作业面、养护公路的速度、养护公路的应变对策、养护公路的机械化程度、养护公路的科技含量、养护公路选用的材料及工艺等方面,都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尤其是高速公路对交通安全的运行问题,应更为严格,这是由于高速公路的车速快,车流密度又在增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拥有汽车的数量大大提高,使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增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连续车辆的碰创事故,造成车毁人亡,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这给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机会和挑战,也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1.2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要求
高速公路必需保持路面的整洁,要配备道路清扫机对高速公路路面按时实施清扫工作,要坚决杜绝在高速公路随意抛物的出现,以适应车速过高的需要。要及时发现高速路面出现的破损的路面,立即采取修复措施,保证高速公路的使用功能。要加强夏季防汛和冬季雪天的清扫工作,加大机械化除雪的力度。要加强高速公路沿线的绿化工作,做好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带,这样不仅可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而且可以提高行车过程中人们的舒适性。要积极利用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和新的材料,创新和提高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减少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提高公路的应用价值。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的巡查,做到及早发现,及早修复,防止公路路面的损坏度加大。要积极创新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养护管理新模式,全面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水平。
2.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中的问题
2.1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重建轻养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我国进入高速公路发展的高峰期。今天,我国的高速公路星罗棋布,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我国运输业的生命线。显然,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面对如此庞大的高速公路体系建成后,在今后的运行中,如何进行保养工作,就对各级公路交通部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但由于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存在重建轻养问题。导致我国高速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2.2机械化程度不高,养护科技含量低
高速公路的本质特性决定了高速公路养护必须采用机械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进养护工艺、技术革新,提高养护的科技含量。虽然一些地方高速公路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机械适应能力差,但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设备闲置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多养护作业仍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
2.3高速公路养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问题
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分两部分,既管理和养护问题,但管养不分离,是高速公路养护中的通病,由于管养不分离,缺乏对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的相互制约,难以保证高速公路的养护质量,当前,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仍是采用传统的养护方法,就是只有出现问题才去解决,还缺乏对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尤其是,养护工作的机械化程度不够,就势必会影响管理机制的创新和高速公路养护技术水平提高。
3.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3.1高速公路养护与绩效管理措施
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中,在思想上要提高责任意识,实行“定岗定薪及考核”制度,要充分调动高速公路养护人员的积极性,要发挥养路人员的主人翁精神。要以人为本,抓好“定额、质量、考核”的重点,要以责权利为基础,打破传统的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实行奖励工资,拉开奖励档次,要提倡鼓励先进,树立典型,提高广大公路养护职工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3.2高速公路养护工作与规范管理要求
在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对于需要实施的养护措施,无论是对路面或设施的小修保养还是大修的专项工程,都必须坚决按照有关规范实施,同时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标准和质量监督,高速公路养护工作质量,要在管理规范中得到,确保实施养护工程施工的质量。
3.3高速公路养护工程的验收与安全管理
要求做好养护工程的验收工作,要确保养护工程的质量。要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先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才允许进入现场实施维修计划,要制定安全生产措施,按规范要求进行交通控制和车辆疏导,在异常天气情况出现时,要及时关闭高速公路。再者,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施工物料的摆放、设备停放及移动要有专人负责,要加强与路政安全部门的协调工作,科学安排作业时间,在视线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不准施工。
4.对高速公路养护的建议
4.1转变观念与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
要变观念、理顺关系,才能做好养护工作。建立有效的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组织体系,要实施管养分离,将养护工作分成养护科与养护工区两部分,其中养护科仅负责养护计划、编制,资金落实,工程管理等质量监督工作。而养护工区要负责公路的维修施工任务,要走向市场,面向社会,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做好高速公路的维修施工任务。
4.2高速公路养护的市场化运作
为了做好高速公路的养护工作,要加快市场化运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推行养护工程的投招标体制,加强招标的审计制度,择优选择质量高、信誉度强的施工单位,要对养护路段的工作形成压力,彻底改变“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社会上专业人才的积极性。
4.3高速公路养护与档案管理
注重高速公路养护的内部资料的存档,要保证原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归档的记录要规范、系统、完整,有利于指导今后公路养护的保证工作,也可以明确维修的责任人的职责。要建立质量保证档案,如果公路质量竣工后出现问题,就可以能够追究责任。
4.4提高高速公路养护队伍的素质
加快建设专业化的高速公路养护队伍,加大资金投入和培训力度。高速公路养护涉及到道路、桥梁、交通工程以及机电、电子、园林、通讯、机械、环保和计算机等多种学科,要培养并造就一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使管理、检测、分析等更加科学,克服主观性,同时加快养护质量的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
结束语
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应尽量做到量化、机械化、规范化、专业化、社会化。在量化方面要通过管理数据库和有效的路面、桥梁评价体系,建立优质高效的机械化养护方式。同时,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争取以较经济的方式保证路面、桥隧及沿线设施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从被动型养护转向预防性养护,达到养护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高机动性。
参考文献:
[1]杨永奇.浅谈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体会[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7):15.
[2]郭金鹏.试论公路养护管理中边坡养护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2.(2).
篇3
【关键词】监护仪;无创血压测量;工作原理;故障分析;误差
医用多参数监护仪是当今各级医院普遍使用的诊断设备,它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多项生理指标。无创血压作为众多生理指标的重要一项,为医护人员判断患者病情,提供治疗的重要依据。在日常检定工作中发现,使用人员多次反映用多参数监护仪测量的无创血压数值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测量结果不够准确,人们常常更倾向于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无论是在正规的血压检查中,还是在确诊疾病时,水银血压计的测量结果常常被医护人员视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就如何保证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测量模块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予以探讨,分析了该设备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检测结果主要因素,以提高医护人员应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无创血压监护仪概述
1.1人体血压简介
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心脏每一次收缩与舒张过程中,血流对血管壁的压力也随之变化,而且动脉血管与静脉血管内的压力也不同,不同的部位血管压力也不同。临床上以人体上臂与心脏同高度的动脉血管内对应心脏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值表征人体血压,分别称为收缩压(高压)和舒张压(低压)。压强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帕(Pa),血压数值常用千帕(kPa)来表示,根据我国有关规定,血压计采用kPa和mmHg双刻度标尺。换算关系为1mmHg=133Pa=0.133kPa。
1.2振荡法无创血压测量原理
多参数监护仪中无创血压监护的常用方法主要有振荡法、电子柯氏音法。目前大多采用振荡法测量无创血压。它的基本原理是:当袖带充气到一定压力时,完全压迫动脉血管并阻塞动脉血流,然后随着袖带压力的减小,动脉血管将出现如下变化过程:完全阻塞,渐开,完全放开。
当袖带压大于收缩压时,动脉被压迫关闭,此时呈现细小的震荡波。随着袖带压降低,波幅逐渐增大。当袖带压等于平均压时,动脉壁处于去负荷状态,波幅达到最大值。袖带压小于平均压时,波幅逐渐减小。当袖带压小于舒张压后,动脉管腔在舒张期已充分扩张,管腔刚性增强,此时波幅维持在较低水平。
在全过程中,动脉血管壁的搏动将在袖带内的气体中产生气体震荡,这种震荡与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之间存在确定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测量、记录和分析放气过程中袖带内的压力振动波即可获得被测部位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压。
1.3无创血压监护部分的结构组成
无创血压测量模块一般由袖带、压力采集系统、充放气系统、微处理器键盘显示部分和电源几大部分组成。充放气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用电机(或手动)给袖带加压,达到一定压力时阻断动脉血流,然后在放气过程中检测袖带内的气体压力振荡波。放气方式包括:多阀连续放气、阶梯式放气、线性放气等。泵气系统主要实现袖带内充、泄气功能,并要与压力传感器配合,当气体压力充到预设值时停止充气;泄气动作会在紧急情况下(如压力过大)或测量结束时启动,泄气后可将袖带内的压力降至大气压。
2、无创血压测量的影响因素及局限性
2.1影响无创血压准确测量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a.袖带尺寸:袖带过窄会导致血压测量值过高。相反,袖带过宽会导致血压测量值过低。
b.袖带放置位置:袖带应放置在上臂与心脏同一水平线的位置以得到真正的零读数,袖带太松会导致血压读数过高。
c.人为因素:由颤抖、冲击或其他有节奏的或外部的压力导致的误差。
2.2无创血压测量的局限性
振动描记法在某些临床环境下会有一定的局限性。当被测人员的状况难以检测到规则的动脉压力脉冲时,测量结果就是不可靠的,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查找原因。当被测人员移动、颤抖或抽筋时,很难得到或者无法得到可靠的测量结果。心律不齐患者不规则的心跳使测量结果不可靠或无法得到可靠的结果。严重休克或体温过低会减少血液流向身体,从而减小信号幅度,容易引起测量值不准确。对于肥胖的被测人员,脂肪层环绕在上臂周围会抵消动脉脉冲使其无法达到袖带,会降低测量的准确度。当被测人员心率低于15次/min或高于300次/min时均无法对其进行测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无创血压测量所基于的原理方法优于水银血压计采用的方法,但是人耳在用听诊器监听柯氏音时,会从众多噪音中辨别所需要的声音及其变化。而电子电路则很难将这些干扰造成的压力波动噪声分辨出并过滤掉。虽然有些监护仪现在采取了抗干扰措施,如采用阶梯放气法,有软件自动判别干扰与正常动脉脉动波,但是若干扰太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这种抗干扰手段还是会失效。所以,在尽可能排除一切可能的干扰之后,才能够产生令人满意的测量结果。
参考文献
[1]贾新泽.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J].山西电子技术,2006,(2):75-77.
篇4
【关键词】门诊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13-02
随着整体护理概念的推广,门诊健康教育是一项以门诊患者为目标,按照既定计划进行系统性教育活动[1],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内容[2],结果直接关系到护患关系,并已经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步骤。但长期以来,健康教育工作效果不是特别理想,这与科室护理人员的教育能力密切相关,为此,笔者选取2013.1-2014.1来我院门诊诊治的600名患者作为对象,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结果,现概述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1-2014.1来我院门诊诊治的6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325例,女性275例,年龄20-73岁,平均48±3.5岁,高血压患者350例,糖尿病150例,冠心病70例,待产孕妇30例,将所有患者按统计学方案[3]随机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方面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方案,研究组此基础上接受针对性健康教育措施。大致如下:选择在相关疾病门诊工作超过五年的护师,且目前仍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员组成护理队伍,进行针对性宣教,告知病因、危险因素及其对人体的危害等相关知识,得到其配合,对于未按时来院复诊的患者,则进行电话随访教育。向患者发放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解释其原因,运用短信、电话等新科技提供生活提示,派专人每个月随访一次,减少误差,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告知如不按规律服药可能造成的危害等。
制作病人健康教育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药物治疗、家庭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3研究标准
研究标准包括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两个方面,前者包括疾病相关知识、药物作用、家庭护理知识等内容。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应用 SPSS 11.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计量资料进行X2检验,P
2结果
3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4],其各种亚健康状态随处可见,门诊健康教育作为医院的窗口,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使得其社会效益明显增强,这里患者多、流动性强、且停留时间短[5],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患者由于背景差异等原因,而导致对健康教育的诉求及接受教育的能力差异较大,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并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教育工作,要明确其重要性,并将其视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不断加强其社会责任感[6]。
在门诊健康教育工作中,制定健康教育处方,在导医台、患者排队等候区等人流多的地方放置免费取阅点,让患者一进医院就可拿到,患者刚进入门诊大厅时就可开始健康宣教,护理然预案在分诊处仔细了解病情,耐心、温和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导医也应主动热情迎接病人,介绍医院周围环境,消除其紧张感,并介绍相关病种医生情况,以帮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医生,维持良好的候诊秩序。并且在各个诊室配备各专科疾病的防治手册,让患者在等候中就可了解常见病、多发病的自我预防知识等,通过此途径,久而久之,患者也积累了不少医学知识,对健康教育的期望值也较高;还可利用候诊厅的宣传栏、或录制有相关内容的现代化音响影音设备,全天候播放有关健康保健知识的录像,并宣传适合时令的常见病、多发病,也可起到补充的作用,患者在等候时,就可减少候诊过程中的焦虑、烦躁心理,保持心情愉快,主动配合医生诊治。对于阅读有一定障碍的患者,特别年老体弱、理解力差的病人,护理人员可对其进行一对一指导,并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其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最有针对性,因而最受欢迎;也可组织专题讲座,如糖尿病、冠心病及孕妈妈课堂等,讲解有关疾病发生、发展、治疗、转归、自我保健、注意事项等内容[7],甚至可举办相关疾病的问答知识竞赛,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健康保健知识;患者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时,护士便可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介绍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自我护理常识、饮食调护、用药常识及注意事项等事项[8],如教会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手指血糖监测、饮食控制的方法,对指导长期卧床者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拍背、咳痰方法等;就诊后,应详细说明药的用量、服法、注意事项以及复诊时间及方法等[9],对于择医行为非常强烈的患者可以提前为患者预约好复诊的医师,以帮助解决后顾之忧。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研究结束时疾病相关知识、药物治疗及家庭护理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总之,通过开展规范化的门诊健康教育,在为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专业系统化的健康指导的同时,也能降低疾病的复发率、缩短病程。不但提高额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促进了护患关系,当然,作为护理人员,自己也要不断地更新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振路,郑淑君,谢文 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实践和成效[J].中华护理杂志,2011,39(10):766-768.
[2] 雷红丽,王伟洁 门诊病人开展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实用护理杂志,2010,16(12):45-46
[3] 钱雪芳 如何开展门诊病人健康教育.实用医技杂志,2011,11(7):12-26
[4] 邓英 沈雯霞,罗旭 健康教育在特需门诊中的实施[J].护士进修杂志,2009:12(17):12-34
[5] 彭雅君 门诊输液忠者健康需求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12,7:651-659
[6] 刘金萍 褚雪梅,张新艳.门诊病人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探讨.吉林医学,2010,26(7):715-716
[7]王柳英 健康教育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应用[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496-3497
篇5
1.1床护比不达标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指南》在中医护理人员管理内容中,对人员配备依据、要求有着明确的规定,其中病区的床位数与在岗护士人数的比例不低于1∶0.4,并逐步达到1∶0.5。要求各级中医院逐步补充护理人员,但是在实际检查中,床护比不达标较为普遍,部分汇报床护比1∶0.4的医院,护理人员中也包含长期休假人员(如产假)。
1.2中医护士比例偏低
临床中医护理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取决于护理人员所具有的中医护理知识、技能水平及运用能力。201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意见”,要求二级、三级中医院中医院校毕业或中医护理专业护士比例分别不低于30%,40%;笔者在2013年—2017年期间,参加全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大型中医院巡查中,多数医院均未达到标准要求,中医护理专业人员不足,影响了中医护理工作的开展。
1.3中医护理继续教育不够规范
在职培训是专业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中明确规定,中医医院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3年内岗位培训时间≥100h)的护士比例要达到70%以上;《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9版》及《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标准》(2012版、2017版)将此项纳入评价细则中。检查中从汇报资料中看均能达到标准,但在考察临床运用中却不尽人意,存在培训内容不系统、不规范,导致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理论基础知识不系统,这也是影响中医护理发展的问题。因此,必须加快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
1.4临床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中医护理学其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运用辨证施护的思路和方法,根据临床所见病证,针对不同症状加以分析,归纳并确立患者的证型及存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中医护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创新中医护理工作模式,注重运用中医护理理论在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调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方面提供个体化中医护理服务。但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尚不能将四诊运用到临床,辨证施护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到患者身上,临床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1.5中医护理技术运用不充分
随着护理学发展,护理在慢性病及康复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中医护理自身“简、便、廉、验”的优势和特点正蕴藏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潜能;但随着公民法治意识增强,临床诊疗规范中严格规定,护理人员的治疗行为应当遵医嘱进行,医生不开医嘱,护理人员无法进行;另外有些中医护理技术无法收费或费用过低,中医护理价值不能完全体现,直接影响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顺利开展[1]。
1.6中医护理科研水平偏低
护理人员中医护理科研意识薄弱,科研能力和水平偏低。在2015年—2017年大型中医医院巡查中,我省10所三级中医医院仅一家有护理科研课题立项。
2提高中医护理水平的应对措施
2.1人员配备
按照中医医院护理岗位的任务、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科学制定护理人力资源编制标准,合理配备人员。积极探索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护士人力调配。领导应重视中医护理人才梯队建设,积极引进、补充中医护理专业人才,逐步增加中医护理人员的比例,招聘时同等条件下中医院校或中医专业毕业的护士作为首选对象。
2.2建立中医护理专科人才培养体系
按照《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2016年—2020年)》提出的“开展中医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大力开展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等要求,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4年开展的中医护理骨干人才培训项目为引领,开展省内或医院中医护理骨干的培训、学习。沈勤[2]建议建立中医专科护士认证制度,成立资格认证机构。中医专科护士应该是对中医某专科专病生活起居、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情志调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方面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及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及深入研究能力的专家型护士[3]。
2.3推动中医护理实践操作的开展
构建以系统性和科学性为向导的培训模式,制定实用性高、层次性强的中医护理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培训活动。根据临床护理岗位和中医护理发展需要,普及中医辨证施护能力培训,重点培训中医基础理论、常见病中医护理方法,使护士掌握中医护理常规和中医护理技术操作规程。中医专科护士要带领并推动中医护理技术及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提高中医护理临床疗效。
篇6
1.1工作质量不高效
医院护理工作向来十分繁重,头绪较多,由于人员分工欠合理,个别护理人员质量意识淡化、责任意识淡薄,导致制度难落实,自我要求标准不严格,使护理工作质量不高、效率较低。加之个别护理管理者执行力不足,对护理质量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具体工作任务难以有效完成,护理质量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到位,影响了护理工作整体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1.2床工比例不匹配
国家卫生部规定三级医院病房床护比例为1∶0.4,而我院床护比例仅为1∶0.31,明显低于国家要求的标准配置比例。导致在临床一线工作的护士工作任务繁重,甚至超负荷劳动,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工作中注意力难以集中,出现巡视不及时,观察不仔细,服务不到位,相应的安全环节难以控制,易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
1.3培训机制不完善
医院护理培训工作主要通过院内集中培训、科室分散教育、个人自学等形式开展,形成了拟定培训计划、完善培训内容、明确时间节点、组织考核总结的固定模式,培训力度、深度与广度相对滞后,对培训计划的实用性、内容的完整性、考核的严肃性缺乏科学论证与有效监管。培训机制不完善,培训计划不科学,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打折扣、走过场、摆花架子现象突出。同时,医院地处边疆,外请专家及外出培训机会较少,没有外来护理文化的冲击与碰撞,护理工作难以在创新方面有所建树。
1.4护理记录不详实
医院等级评审发现,护理记录普通存在“三不”现象:一是护理记录不全面。患者入院时的宣教记录不全面;入住外科并发多种内科疾病的患者,内科要求护理的记录不全面;护理复合伤患者的多部位疾病时,往往避重就轻,对部位数量、大小、深度等记录不全面。二是护理记录不及时。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护理记录不能按照规定在抢救结束后6h内完成,责任心不强,采取回顾性方式记录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护理记录不客观。对一些不能进行主观性描述的护理记录,不能用客观事实去描述与记录,客观性的护理记录过于含糊、不真实。如记录术后排尿,往往只写小便自解,没有对时间间隔、尿液量、尿液颜色等作真实、客观记录。
1.5监督能力不到位
医院虽成立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各科室有质控小组,每月底进行护理大查房,每天由值班护士长夜查房,但查房与质控工作质量不高,对科室存在的安全质量问题不能主动发现,对护士的职业道德、护理质量、工作能力,没能进行及时督导和指导,导致规章制度难落实,监督管理难深入,从而阻碍了护理工作全面、持续、高效的发展。
2评审对护理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
2.1健全完善制度,坚持从严管理
评审结束后,护理部针对部分规章制度不全面、不实用的情况,及时进行梳理,组织管理与技术骨干队伍补充、修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项应急预案。把重新修订完善后的规章制度及时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管理平台予以执行,坚持从严管理队伍,强化护理管理内涵建设。并根据评审标准和临床实际,修订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评价体系,在对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中,启动一票否决项目和动态重点指标管理,推进了护理团队管理由末端向环节、由重点向随机、由主观向客观方向转变,有效克服了以往凭经验管理、问题管理的弊端与短板。
2.2规范工作流程,注重细节把控
依托医院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平台,加强了对护理工作细节的把控,进一步细化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目标及措施,规范了各专科护理操作常规及并发症预防护理流程;制定了83项护理技术操作流程,注重护理文书记录的规范性、及时性与真实性,采取统一文书记录、统一编号管理、统一定点存放模式,把护理工作流程标准化,使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一个规范、标准的工作程序。
2.3完善人员配置,稳定护理队伍
医院重新对护理人员编制进行了核定,对护理人员岗位进行重新调整,保证了在临床一线的护理队伍人员配置达到95%,医院床护比由原来的1∶0.31提高到了1∶0.43。医院广泛开展交流谈心活动,摸清护理队伍人员结构现状、护理人员工作需求及兴趣爱好,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充分满足护士的合理心理需求,每年“5•12”护士节进行优秀护士及优质护理先进个人评选,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加强专业理论及技能培训,每年举行护理技能操作比武,增强护士自信心,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积极组织文艺活动,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啦啦操比赛等,使护士有机会展示自己,释放内心压力,并尽可能创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使护士能愉快地完成工作,从而保证工作质量。
2.4完善服务体系,追求质量效率
医院完善了健康咨询服务、技术支撑服务与护理专业评价体系,每月开展一次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及时跟进,持续改进护理服务工作作风;每季度开展一次伤病员座谈会,广泛听取对护理服务工作意见建议;每半年开展一次护理服务大检查,及时查漏补缺;每年开展一次护理服务专题总结表彰会,褒奖优者,鞭策后进。通过开展微笑服务、亲情服务与人文关怀活动,深化了护理温馨服务与护理优质服务内涵,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护理工作效率,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已成为提升医院社会与经济效益的重要砝码。
3体会
篇7
【关键词】 护理风险;防范;策略
护理行业是具有高责任、高风险的服务行业,随着病人维权意识的增强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责任和风险逐渐增多,如果风险隐患没有被认知并加以防范,将产生难以避免的医疗纠纷,本文浅析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以及针对这些风险因素如何进行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为病人提供安全优质有效服务。
1 护理风险因素存在的原因分析[1]
1.1 服务对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明显增强,在就医中,医护人员不经意的一句话或过去一些约定俗成的做法,现在就会被病人及其家属看作无法忍受的侵权行为,例如未经病人同意带实习生进入产房等。
1.2 社会环境 新形势下,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及医疗法规的相继颁布,使医护人员的工作受到社会环境的强制性约束,而由于医疗事业的高科技、高风险,后果不可测等特性和医疗进展的局限性,很难完全满足广大病人家属的需求,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常常使危机事件在医护人员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生,一触即发。
1.3 缺乏沟通 病人缺乏对有关疾病的认识,对病情不了解,或者医护人员没有周密考虑病人的病情和充分估计其可能发生的问题而向病人进行交代,病人及家属没有思想准备,出现意外后常不理解,尤其病人一旦出现死亡、残疾和器官功能性障碍,便认为是医护人员的工作失误导致的差错事故,甚至会出现过激行为。
1.4 服务质量 由于医护人员言语和行为不当或过失,造成病人及家属的强烈不满,而导致医疗投诉,甚至于提出巨额赔偿和诉讼。此外,由于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引发危机的事件也很常见。如因护士失职而导致新生儿窒息以及护士因脱岗延误手术病人抢救等事件也屡有发生。
1.5 技术质量 护理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而临床护士又趋向年轻化,新旧更替快,随着资深年长护士的调离、解职,很可能造成护理队伍结构的断层。新毕业护士由于经验不足或是协作技能不强,易引起冲突,导致投诉,造成对护士信任的危机。
1.6 组织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薄弱,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不健全,业务技术培训不够,仪器设备管理不善,环保措施不力等都可能成为产生纠纷的因素。
2 护理风险防范的策略
2.1 强化安全质量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消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隐患是避免风险的保证 (1)新进护士在上岗前进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学习并通过考核后才能进入临床工作。(2)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应用安全实例讲道理,分析违章事例敲警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对护理不安全因素后果的认识。(3)护理部每季度在全院护士大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会及安全教育,并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对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包括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护理差错及缺陷,对重大的差错事故要进行分析并通报批评。(4)护士长每天利用晨间交接班时间对科室护理工作环节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提醒防范。
2.2 重视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良好的护理技术是防范护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基础和保证。(1)医学的高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终身学习,因此护理管理层应为护士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参加各种学习,制定分层次的培训计划,每月组织护理查房及小讲课,发现疑难、罕见病例及时组织查房。(2)定期进行护理操作技能考核及抽查,对于新进同志,必须在基本操作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临床。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新技术的学习。
2.3 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是降低护理风险的确实保证。(1)通过制定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和操作流程,来规范护士日常护理工作行为和临床操作技能,并定期组织学习及考核。(2)制定临床护理工作中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演练,以便于在危机来临之时,提高应急和应变能力,对各种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到尽早预防和有效救护。(3)对于重要操作前后要制定相应的告知流程,如应用三腔管的告知程序、胃肠减压的告知程序等,在操作前必须做详细的解释并要求患者及家属签字,做到知情同意。
2.4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掌握沟通技巧,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服务行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有效措施。(1)在为病人服务中,应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文明礼貌、举止文雅、语言亲切,同时与病人积极沟通交流。有效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沟通或无效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2)正确处理或避免发生护患冲突。面对护患冲突,护士需冷静分析遭遇冲突的起因,任何冲突一旦发生,总有双方的原因,即使起因最先或主要源自患者,护士作为护患关系的主导者,也应从责任与义务的角度,去体谅、理解患者不稳定的心态和情绪,切忌以受伤者的心态对待患者的不理智行为。面对护患冲突,护士可尝试应用一些技巧,如深呼吸法、换位思考、转移法、冷处理法,往往可以降低护理纠纷[2]。(3)维护病人的隐私权,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越来越强调以“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故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各项治疗操作需要暴露其隐私部位时,应该为病人提供隐蔽场所;同时,在工作中医护人员不能对病人的隐私随便进行议论及告知他人。
2.5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这是降低护理纠纷的关键措施。(1)护士长是临床第一线的护理管理者,既是护理人员规章制度及操作常规执行与落实的监督者,又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意见的倾诉对象,护士长的工作方法及态度在预防护理纠纷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坚持护士长每日查房制度,一方面检查本部门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另一方面,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信任,通过护士长的有效沟通,及时发现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隐患,及时化解护患矛盾,杜绝可能发生的护理偏差。(2)规范护理物品、认真落实抢救仪器管理保养制度。护士长定期对本科室护理物品及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及维修,制定各仪器操作使用卡,挂于仪器旁。并定期组织科室护士培训,以便在抢救病人时能拉的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护理队伍。
2.6 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加强对病史的保管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认识了书写的重要性。护理记录应是及时、客观、正确,杜绝涂改,避免将主观内容添加。特别是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一定要事实求是,在抢救过程中实施的具体护理措施要及时,详细记录,不能采用涂改、胶贴、刀刮等方法去除原字,可采用双横线划去原字迹,并在旁修改后签全名。
3 小结
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难免的,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除应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外,制定完善护理工作制度及风险告知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