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学习感悟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数据学习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数据学习感悟

篇1

片断一: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师:上学期,淘气、笑笑和智慧老人一起去月球旅行,在寒假里,他们还去世界各地转了转,回来时,他们带来了一些照片,你们想看吗?(想)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依次出示:东方明珠电视塔、珠穆朗玛峰、星空、鸟的图片及相关的数据,并引导学生读出数据,在出示星空图片后,还请学生自己估计“用肉眼看到的星星大约有多少颗?”在学生欣赏完之后,师及时小结:“上面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数大,我们以前学习的是100以内的数,这些都是超过100的数,在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这样的大数。”

片断二:直观感受一千

师:(用课件出示正方体模型)请同学们估计一下,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

生1:我估计有500多个。

生2:我估计有2000多。

生3:我估计有10000个……

学生估计的答案五花八门。

师:到底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课件演示,师生一起数:先一个一个数,10个是一排,10个一是一十;再一排一排地数,数10排是100个,10个十是一百;再一层一层地数,一百、二百、三百……一千,10个一百是一千,得出大正方体一共有1000个小正方体。

以上是一位老师教学“生活中的大数”时的两个片断,听完了这位老师的课,我不禁想起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

在赤道地区,一位小学老师努力地告诉儿童们什么是“雪”。

师:雪,是一种纯白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盐一样。

雪,是冷的东西。儿童们就猜测:雪像冰淇淋一样。

雪,是粉沫状的东西。儿童就猜测:雪像沙子一样。

老师始终没能清楚地告诉学生,雪究竟是什么。教后还出了一道考题:“雪的形状怎样?”学生的答案是:“雪,是又冷又咸的沙子。”

哈伯德笔下的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要知道真正的雪,只有自己到有雪的国度,一如要闻夜来香的清香,就要走到有花的庭院。身临其境,参与体验,一切自会不言而喻。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还是一种亲历,一种体验。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学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儿童的体验、感悟,或者以告诉的方式直接教给学生应该感悟到的结果,或者根本不顾儿童自己的体验。对体验、感悟的忽视,便是对儿童生活的忽视,但王老师在处理这两个环节时,却用自己的包办和电脑的演示代替了学生自己的体验、思考以及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际感知的过程。数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体验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讲,体验和感悟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心中悟出始知深。”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很多时候都不是靠听靠看得到的,而是在做中悟出来的,因此,我们应重视并引导学生亲历探究发现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体验中感悟。

的确,对于孩子们来讲,体验和感悟才是最好的教育,只有学生真心感悟、亲身体验到的东西,才能最终沉淀到他们的内心深处,成为一种素质,一种能力,伴其一生,受用一生。

篇2

关键词:大数据 统计学教学改革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27-01

当今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数据可获得性的提高,数以海量级的数据有待于我们处理。作为一门处理分析数据的学科――统计学,其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适应当今时代的需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迫切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改革。那么如何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出能够适应“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对该问题进行探讨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从当今社会人才需求方面,探讨如何进行改革,来寻求最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为社会输送优质的统计专业的毕业生。

1 传统的统计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1 就教学内容而言,偏重于理论

在大多数高校中,目前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仍然是偏重于统计理论的讲解,学生大多数是采用死记硬背或者习题训练的方式来掌握统计理论。虽然他们能够记住统计理论或一些统计模型,但是却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统计学,学习该课程有何用途?因而很难提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往往在了解所学的内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后,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这便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摒弃偏重于理论教学的枯燥教学模式,更多的抛出生动的实际问题,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2 统计教学过程中上C实验课较少

在目前的统计教学过程中,鉴于课程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量有限,这便使得上机实验课在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少,大多只有几个学时的上机实验课。致使很多需要上机实践的课程内容无法实现。这非常的不利于学生现学现用, 而只能是让学生简单了解一下统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流程,这即利于学生掌握课堂知识,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3相对于中国统计实践的需求,统计教学的发展较为滞后

统计学是一门搜集、整理、分析数据的学科,学习统计学的目的是通过探索数据的内在规律性,来客观、科学的认识客观事物。统计数据源自于实践,及时、准确、完整的统计数据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否则,统计方法将无用武之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的可获得性大大提高,我们已经步入了大数据时代,此时,传统的统计学理论或方法已不再使用,迫切需要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的内容来适应时代的发展。但是,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不仅如此,在统计学的教学案例中,大多数还是采用比较陈旧的数据,并没有及时更新数据,数据质量不高。

2 大数据时代对统计学教学改革的需求

在当今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资源,它同矿产资源、石油资源等一样的重要,并且数据资源有其特别之处是越用越多。大数据方面的人才在各国较为紧缺,在能够做数据分析的人才里面,统计学专业有其独特的优势,统计人才是数据分析的核心人才。这是我们统计的发展机遇,也是挑战。因为传统的统计教学已经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对统计人才的需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统计学教材并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教材已经不能够反映社会的需求,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些部分花费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方法,但是,随着计算机的普遍,这些方法,计算机一点就能够解决。

有人说21世纪是统计的世纪,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需要从事统计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主动的接受大数据的知识,加强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拓宽视野,既能够熟练的掌握计算机,又能够很好的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

3 关于统计教学改革的思考

3.1 构建集课堂、实验室和社会于一体的教学体系

学好统计学并不是一件易事,不仅需要掌握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步入社会去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得到数据后,进一步需要我们到实验室去学习如何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数据,从数据得到结论。因而,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便需要一个集课堂、社会和实验室于一体的完善教学体系。使得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学理论知识,还能够熟练运用统计软件和计算机系统来处理现实数据,挖掘数据内在的规律性,成为当今社会需求的统计专业人才。

3.2 在教学过程中,加大教学案例所占的比例

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如果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我们可以适当的添加一些生动的教学案例,便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也会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更清楚的明白所学内容可以如何应用。所以说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非常的重要,好的案例不仅要能够体现书本上的知识点,还要考虑到所授学生的专业特点,不断的更新,有针对性的挑选一些好的案例,这有助于学生掌握如何运用统计学知识来处理所学专业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3 教学内容上跟上大数据时代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所培养出来的统计人才,已经不能够很好的适应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很好的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人才。

这便迫切需要我们不断的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一方面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在讲授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突出统计方法以及统计理论的应用性,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同学们树立起大数据的统计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引入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方法,穿插一些有趣的案例,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统计学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需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大数据知识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带领他们跟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耿直.大数据时代统计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统计研究,2014,34(1):5-9.

[2] 朱建平,章贵军,刘晓葳.大数据时代下数据分析理念的辨析[J].统计研究,2014,31(2):10-17.

[3] 许涤龙,周四军,李正辉.构建统计学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J].统计教育,2005,12(4):4-7.

[4] 段敏芳,李夏阳.关于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4,174(6):72-73.

篇3

本节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学习比较两个大数的大小以后,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近似数,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建构主义理论指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数学活动为中心来研究数学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四年级学生对近似数已经有一些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是学生学习近似数的基础和储备,但其中也有一些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辨析近似数和准确数的不同来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含义,并从中体会近似数的价值和意义。然后再启发学生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逐步感悟和总结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最后,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迁移,完成从用“万”作单位求近似数到用“亿”作单位求近似数的过渡,从而使学生在阅读信息中感受、体会近似数的意义,在合作与探究中主动构建求近似数的方法,在实践应用中强化对近似数的认识和理解。结合相关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2.在认识和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3.结合相关的数据信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与意图】

一、互动交流,激发兴趣

同学们还记得2012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举世瞩目的体育盛会吗?说一说该届奥运会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情境引入,揭示概念

1.与伦敦奥运会有关的信息非常多,老师搜集了一些和该届奥运会有关的数据,想看看吗?比一比,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最多的信息。(播放与伦敦奥运会相关的含有数据信息的视频)

2.学生尝试说说自己记住的信息。(屏幕出示下面的字)

2012年伦敦奥运会共投资约932亿元。伦敦奥运会火炬传递的路程是12875千米。约有20万人参与了伦敦奥运会的工作,其中约7万人是志愿者。伦敦奥运会共有10490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3.你记住了几个数据?(932亿、20万、7万)

想一想:为什么其他几个数据你没有记住?你记住的几个数据有什么共同特点?说一说。(和准确数比较接近,但又不是准确数。)说明这些数虽然不是准确数,但和准确数比较接近,我们把它们叫做——近似数。

4.揭示概念:有些数据表示的不是准确数,只是接近准确数,这样的数叫做近似数。

板书:

5.举例说明:结合生活举例说一说在哪些地方见到或听到过近似数。

例如:我国的陆地面积约有960万(9598077)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3亿(1339724852)。

6.教师追问:我们已经认识了那么多准确数,为什么还要认识近似数?(学习一定要学会质疑。)

7.分析优势:使用近似数有哪些好处?既然近似数有这么多好处,那我们试试能不能把这些准确数也写成近似数。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奥运信息,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悟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并尝试总结概括近似数的意义。让学生通过对比、辨析感受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引导学生通过寻找生活中近似数的实例和分析近似数的优势,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近似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处,并激发学生继续探究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的方法的欲望和兴趣。】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探究方法:把准确数转化为近似数。

(1)猜一猜:12875写成近似数,接近多少万?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位听听,一定要注意听,等会让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

(2)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看一看:送你一个工具(出示数轴说明)。

(4)写一写:集体反馈交流,介绍约等号“≈”。

(板书:12875≈10000)

学生试用手指书写约等号。约等号和等于号有什么区别?(板书:12875≈1万)

说明:也可以把10000写成1万,比较10000和1万的区别。“12875≈1万”叫做把“12875”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比较:10000和1万有什么不同?为了方便,我们可以把这里“0000”换成“万”字。

分析:这个工具好不好?(人类与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人类善于使用工具,我们一定要学会使用工具。)

(5)猜一猜:如果“12875”中有一个数字被遮住了,但却没有影响它接近几万,遮住的可能是哪个数字?(如果把“5”遮起来可以吗?如果把“7”遮起来呢?如果把“8”遮起来呢?如果把这三个数都遮起来呢?如果把“2”遮起来呢?如果把“1”遮起来呢?)

(6)想一想:反思刚才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发现?确定一个数接近几万,取决于哪些因素?(万位数及千位数;万位数决定什么?千位数呢?)

【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领悟增长智慧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7)练一练:12875有很多兄弟姐妹,瞧,它们来了。想一想它们分别约等于几万。

10875、11875、13875、14875、15875、16875、17875、18875、19875

把这些数分分类好吗?(反馈学生的分类)

重点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15875接近2万。

(8)比一比:你又有什么发现?怎样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如果千位数是4、3、2、1、0,就把万位后面的数全部舍去;如果千位数是5、6、7、8、9,就在万位数上加1。)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

(9)试一试: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数的近似数。

①123456≈ ②567890≈

③996666≈ ④999≈

分析:第①②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第③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100万,第④题让学生说出有哪些可能性,并说明在两种可能性下千位数分别可能是多少。对百、十、个位上的数有没有要求?为什么?如果知道个位、十位、百位上的数,能确定999≈多少万吗?

【先借助数轴让学生直观感受12875接近几万,然后引导学生探索如果“12875”中有一个数字被遮住了,但却没有影响它接近几万,遮住的可能是哪个数字,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确定一个数接近几万取决于哪些因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写出10875到19875各数的近似数,并给它们分分类,具体感受“四舍五入”的产生过程,并让学生尝试总结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这样,学生对“四舍五入”的认识就不再是一个机械接受的过程,而是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得出的结论,学生真正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2.深化练习,提升认识。

(1)迁移新知:我们已经掌握了把一个数用“万”作单位,写出它的近似数的方法,那你会把一个数用“亿”作单位,写出它的近似数吗?

猜一猜:123约等于多少亿?你是怎样想的?只要告诉你哪个数,你就能确定这个数的近似数是多少了?你能用如果……如果……说一句话吗?

【借助开放式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并结合尝试练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如果把一个大数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你能解决吗?试一试!

①伦敦奥运会用于开、闭幕式的费用为825827400元人民币。825827400≈( )

②伦敦奥运会用于安保的费用为5413757400元人民币。5413757400≈( )

③伦敦奥运会的总收入约为81281070000元人民币。81281070000≈( )

(3)学生独立完成,现场反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让学生比较使用准确数和近似数的区别,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四、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1.判断下面信息中的数据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

(1)2012年8月世界羽联的男单排名中的林丹以98893分名列第一。

(2)华西村投资约35亿元建设的龙希国际大酒店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

(3)华士实验小学占地面积7047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

反馈:说出哪些是近似数,哪些是准确数。20万的前面没有“约”,也没有“大约”,怎么它也是近似数?如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近似数?(根据实际情况)

【运用学生身边的信息,强化学生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和认识。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把准确数用“万”作单位,写出它们的近似数。

98893≈ 70470≈

3.独立思考:如果有一所学校的建筑面积大约也是3万平方米,能不能说这所学校的建筑面积和华士实验小学的面积一样大?为什么?

【让学生在比较两个学校的建筑面积大小的过程中进一步感悟近似数的特性之一——不确定性。】

4.逆向思考:华士实验小学建筑面积可能是多少平方米?(①学生独立思考;②同位互相交流想法;③集体反馈。)

【让学生根据近似数推理可能的准确数,既能较好地巩固学生对求近似数的方法的掌握,又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近似数和准确数概念的理解。】

五、全课总结,延伸拓展

1.提问:让学生说一说近似数和准确数相比,更喜欢哪种。

2.总结:近似数和准确数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是使用近似数还是使用准确数。它们共同为我们服务。(有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

篇4

一、思维冲突,让生成倍显生动

生成的灵动来自学生的认知与思维冲突,学生的原来认知和思维水平可以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与现有的问题情境产生矛盾冲突,产生学习困惑,点燃求知欲望,避免了顺理性的思维可能带来的思维疲劳,形成不了主动探究的意识。让学生“思维冲突”,反而能引起学生思考,激发起学生的思维火花,身临其境地体悟数学思想。为此,我们数学老师应该关注“思维冲突”,让其成为生成的源泉,成为数学课堂的一抹亮色。

在引导学生观察了一组跳绳的成绩数据,引导学生排序后,为引入中位数,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设计了下面的环节:

[姓名\&李子明\&王刚\&张强\&赵磊\&刘晨\&钱玉成\&王吉峰\&成绩\&181\&135\&121\&118\&117\&114\&110\&]

师:这组同学跳绳的最高水平是多少?最低水平呢?

生:最高水平是181个,最低水平是110个。

师:表示这组学生跳绳的一般水平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生:平均数(学生原有的经验,使学生产生了冲突的一方)。

师:平均数行不行呢,在下面学习活动中感悟。

师:一般水平应在这组数据的什么位置?

生:中间位置。

让学生猜平均数,并用计算器算出平均数(128)。让学生找出平均数在这组数据中的位置(第二位),这样就与刚才的原有认识形成了冲突,发现平均数并不在这组数据的中间位置。这一冲突的出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去探索其原因。“什么情况下平均数比一般水平大呢?极端数据给平均数带来了什么影响?我们怎么办?”怀有强烈探究欲望的学生随着这些问题渐渐走向深入,为生成新的统计量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充分感知,让生成更显成熟

每一节成功的数学课都流淌着人文情怀,激扬着数学思维。对于小学生而言,来自于自身的生长点,就是对数学模型的体验与感悟。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找准学生情感的起点,本着“经历—体验—感悟—生成”的原则,结合数学素材的特点,在充分体验后,感悟数学思想,生长并建构出数学模型。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领悟出中位数的特点,形成灵活选择统计量表示数据的能力。为突破本节课的难点,这位老师作了如下设计:

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位数后,教师结合情境中的跳绳比赛成绩这组数据进行引导:

[姓名\&李子明\&王刚\&张强\&赵磊\&刘晨\&钱玉成\&王吉峰\&成绩\&181\&135\&121\&118\&117\&114\&110\&]

师:181如果是150,平均数变了吗?中位数呢?(在初步改变大数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平均数的变和中位数的不变,初步体验中位数的特点)

师:如果改成195,平均数变了吗?中位数呢?

师:如果是205呢,情况会怎样?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中位数不会因极端数据变化而变化,平均数会因极端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具有共性问题的呈现,使学生经过充分体验,自然感悟出中位数的特点,通过提炼建构出数学模型,为后面突破难点、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定下基点。

教师为突破难点,体会中位数与平均数区别,设计了以下环节:

出示六名学生的身高数据:1.72 1.49 1.48 1.47 1.46 1.44

师:你会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这六名学生的身高情况吗?

生:中位数比较合适,因为1.72是个极端数据。(学生再次体验用中位数表示数据的特点。)

接着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第一名同学调入其他小组,那用什么来表示比较合适呢?此问题情境的出现,让学生经历了情感的起伏,思维的冲突。在强烈探究欲望的指引下学生分别求出平均数和中位数,发现两者非常接近,再次引导学生探究其原因,在讨论交流中使学生主动发现选择合适的统计量反映一组数据综合情况的方法。为什么难点的突破显得那样水到渠成,自然而生呢?我想正是这位老师以学生的感情需求为起点,让学生在经历变化的过程中,体验并感悟出知识间的融合,让知识在学生头脑中自然浮现,更具成熟感。

三、精铺巧设,让生成尽显自然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是在预设基础上的实现和超越。预设是对未来教学过程的前瞻性准备,生成是对过程情境变化的灵活性顺应。没有精心的预设,就不会有精彩的生成;没有精彩的生成,课堂就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成长的气息。如何才能让生长尽显自然,需要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深度把握,需要教者的精铺巧设。这样的预设,课堂的生成才更具方向性和有效性。

为了让学生自主发现找中位数的方法,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中掌握数学方法,教师通过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把握来预设学生错误的发生,从而让学生在辨析中提高生成的有效性。

出现了三组找中位数的数据。后两组采用男女生比赛方式,在比赛活动中生成问题,促使学生去质疑、去探究。

第一组:10,25,30,36,80

35,28,19,15,14,13,12

让学生口答,对于排好顺序的数据,学生非常容易发现最中间的数(教师板书:最中间的数),使学生掌握找中位数的方法。

第二组:女生:42,27,20,19,13,11,9

85,57,50,49,43,41,39

男生:6,10,20,16,3

男生出于惯性思维,很快说出20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这一意外的预设,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争论、发现、探索中再次体会到排序对于找中位数的重要性。

第三组:女生:11,18,22,25,49

男生:12,14,18,25

篇5

“用计算器计算”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其基本的教学目标如下:(1)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功能,会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2)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和快捷,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会灵活使用计算器,进一步培养分析、综合以及简单推理的能力。(3)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丰富学习体验,感受人类的智慧,培养学习兴趣。

为此,笔者尝试在电子白板的功能支撑下,使40分钟的课堂跨越数千年的历史,让学生经历计算工具的演变历程,感受从算筹、算盘到计算器、计算机等的纵横跌宕;使数学史的介绍不再是数学课堂的“时尚外衣”,而变成数学课堂的“思想线索”,让学生体会人类是如何不断思考、不断超越的,认识人类智慧的伟大,产生对未来学习的憧憬和豪情。

同时,笔者尝试在电子白板的功能支撑下,使“认识与使用计算器”的学习过程成为由不断深入的问题驱动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直观的展示与丰富的素材中唤醒知识和经验,激活双手与大脑,打通联系,获得通透感,并且在不断深入的操作与思考以及更为自由的呈现与表达中获得解放,提升创新力。

由此,具体的教学设计与思考如下:

一、追寻历史,感悟智慧

(一)课堂引入

揭题:孩子们,今天我们研究“用计算器计算”。

引入:计算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种计算工具。说起计算工具,它的发展其实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隧道,看看古人是用什么来进行计算的。

(二)认识算筹

出示算筹: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段介绍。

播放:这叫算筹,是咱们的祖先在周朝时发明的当时最先进的计算工具。它是一种用竹、木或骨制成的小棒。计算时通常编出一套口诀形式的算法,一边计算一边不停地重新布棒。

提问:听清楚了吗?这就是古人用来计算的算筹。如果用算筹计算213+121,该怎么算呢?一起来看。

演示:(如图1)先在上位用算筹摆出213;同样的方法,在下位摆出121;最后将上位的213和下位的121都移到中位,合起来,能读出这个结果吗?——334。

(三)认识算盘

谈话:用算筹计算是人类伟大的创造。不过,遇到大数目计算,会怎么样?是啊!经过研究,人们发明了比算筹更加简便的计算工具。

出示算盘:认识吗?

提问:你了解算盘吗?用算盘怎样进行计算呢?我们就一起来用算盘计算746+837等于多少。

演示:(如图2)确定个位后,先拨746,再加837,可以从高位加起。加的时候还有一些口诀呢!八去二进一,三下五去二,七上二去五进一。结果是多少?

谈话:看了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感受?是呀!到现在还有人用算盘来计算呢。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一般对计算器已经有所了解并且能够初步使用,然而对计算工具是如何产生的、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并不了解并且充满好奇。引领学生穿越时光隧道,看看古人是用什么工具进行计算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算筹和算盘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从算筹到算盘则是人类计算工具演变史上的一次伟大飞跃,但是现在的学生对于算筹和算盘知之甚少。利用多媒体白板,还原真实的历史,再现摆放、拨动的生动画面(以及音效),带领学生认识算筹、算盘,了解如何利用算筹、算盘进行计算,简便快捷、妙趣横生。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欣赏、参与中经历计算工具的改进过程,追寻前人的足迹,了解古人的智慧,

从而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触动了学生的心灵,点燃了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尝试实践,积累经验

(一)认识计算器

提问:同学们,计算时你会选用什么计算工具?

出示计算器:计算器是现代人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同学们都带了计算器,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上都有些什么?

提问:你的计算器上哪里是显示器、键盘?哪里是功能键、数字键、符号键?找一找。

小结:计算器功能键所包含的功能有很多,今天这节课我们只研究一些基本的功能,以后我们还会进一步研究。

(二)使用计算器

出示范例:154×76=;896+1123=。

提问: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谁愿意到前面来算一算?

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感觉怎样?

出示练习:2800-1798=;3363÷57=;126×7÷18=;6848—579+386=。

交流:使用计算器,有哪些注意点?你能给同伴一些建议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对计算器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因此,让学生自己介绍、相互补充对计算器的认识,促使模糊、肤浅、零散的认识清晰、深刻、结构化。通过一组较大数目的一步、两步计算,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并作出评价、进行交流,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使用计算器解决较大数目计算的优越性(快捷、方便、准确),并扎实地总结出使用计算器的注意点。这里,多媒体白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子白板的演示,不仅清楚地呈现出计算器的按键步骤,而且充分体现出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同时,能将学生思维中内隐的规则外显化,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点拨和指导。]

三、解决问题,提升思维

(一)一定最快吗?

出示竞赛题:560÷70=;9876-9870=;976×56×0=;25×83×4=。

谈话:看大家算得这么起劲,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算,行吗?

交流:我已经算好了,一起来看看我算得对不对?刚才我看到也有同学很快就算好的,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

小结:看来,计算器只是帮助我们计算的一种工具,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需要使用它。

出示练习:810÷9=;10902-3887=;9756×1=;3888÷108×156=。

提问:都是用计算器计算的吗?为什么?

小结:计算时,我们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学会灵活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二)键坏了怎么办?

出示情境:周昊使用计算器时,突然发现数字键“8”坏了,他能用这个计算器算出“456×18”的积吗?

探究: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再用你的想法算出结果,然后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小结: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真厉害!虽然大家想的办法不同,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回避了数字键“8”。看来,计算器只是一个计算工具,当它出现问题时,还要依靠我们的聪明才智来解决。

(三)只能计算吗?

出示游戏:从1~9这九个数字中选出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在计算器上连续输入9次,然后用它除以12345679。只要告诉我商是多少,我就能猜出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活动:根据学生说出的结果,猜测他们喜欢的数字。

提问:我算的商是81,你知道我喜欢的数字是多少吗?为什么你能一下子猜得很准?有什么诀窍吗?

小结:其实,将喜欢的数字乘以9,就能得到上述除法计算的商;反之,用上述除法计算的商除以9,就能得到喜欢的数字。看来,计算器的用途真大,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规律。

(四)无所不能吗?

出示挑战题:11111111×11111111=。

谈话:8个1乘8个1,会算吗?

提问:答案为什么会不一样?

小结: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器显示的位数不一样。当结果较大,超过显示器显示的位数时,就显示不下了。看来,使用计算器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

提问: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介绍:遇到较难的问题时,可以从最简单的方面入手。8个1乘8个1有困难,我们可以从1个1乘1个1开始算起。

提问:找到规律了吗?

小结:使用计算器难以计算时,解决问题更多地要依赖我们的智慧。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人的智慧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追问:如果是9个1乘9个1,结果是多少呢?如果是10个1乘10个1呢?

提示:老师告诉你,10个1乘10个1时,规律变化了。变成什么新的规律呢?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去研究。

追问:是不是所有的计算器都不能计算这道题呢?用这个计算器来试试?

小结:计算器的种类很多。根据不同的计算,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器。比如,进行较大数目的计算,可以用这种计算器;计算个人所得税,可以用个税计算器;贷款买房,可以用房贷计算器。在网络上可以查到许许多多不同功能的计算器,它们大大地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活用计算器环节共分四个部分。首先,通过一些可以直接口算或巧妙口算的计算,以师生竞赛、人机PK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并分享、感悟老师、同伴的智慧,使学生认识到并非所有的情况都需要使用计算器,并学会灵活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其次,创设按键坏了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明白计算器只是一个计算工具,解决问题更多地依赖人类的智慧。第三,设计猜数的游戏,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趣味性,并体会计算器对于探究计算规律的作用。第四,设计大数的挑战,让学生在矛盾中感受计算器的局限性,然后引领学生从简单的情况入手,自主、自然地发现规律、解决问题,从而巧妙地渗透了“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转化思想,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人类智慧的伟大力量。以上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波澜起伏,结合电子白板的标注、拖拽功能,将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帮助学生灵活使用计算器真正落到了实处。而且,“计算器是快捷的,可是人脑有时能够战胜它”“计算器是方便的,可是按键有时会坏掉”“计算器是准确的,可是数目过大时也会失去准确性”等正反两面的辩证思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入性、系统性,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计算器。]

四、续写历史,激发热情

(一)了解计算机

谈话:进行一般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但是要进行一些复杂计算,计算器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这时人们又发明了计算机。

播放:计算机操作简便,且计算速度快,能达到每秒钟几百万次。过去人工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的计算,现在只要短短几秒钟就能完成。

提问:听了介绍,感觉怎么样?

谈话:而今由大型计算机组,人们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云计算。

播放: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在远程数据中心里,成千上万台电脑和服务器连接成一片电脑云,甚至可以实现每秒10万亿次的运算。拥有这么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模拟核爆炸、预测气候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接入数据中心,按自己的需求进行运算。

提问:听了这段介绍,有什么感受?

(二)畅想新工具

提问:孩子们,未来的计算工具会是怎样的呢?后面的书本上又会怎样续写呢?

谈话:这些,有待于大家去研究,去发明,去创造。老师期待着!

(三)课堂小结

提问: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篇6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意义

    把一个实际问题抽象为用数学符号表示的数学问题,即称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能解释特定现象的显示状态,能预测对象的未来状况,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有效决策或控制。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开展数学建模的启蒙教育,能培养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浓厚兴趣和进行科学探究的强烈意识,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和不怕困难的良好学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较强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持久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数学素养。

    二、数学建模的基本原则

    1.简约性原则。生活中的原型都是具有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比较复杂的系统,对原型进行一定的简约性即抓住主要矛盾。数学模型应比原型简约,数学模型自身也应是“最简单”的。

    2.可推导原则。由数学模型的研究可以推导出一些确定的结果,如果建立的数学模型在数学上是不可推导的,得不到确定的可以应用于原型的结果,这个数学模型就是无意义的。

    3.反映性原则。数学模型实际上是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形式,因此数学模型和现实生活的原型就应有一定的“相似性”,抓住与原型相似的数学表达式或数学理论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关键。

    三、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

    数学课程标准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的呈现以“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反思”的基本形式展开,这也正是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

    1.问题情境。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根据问题的特征和目的,对问题进行化简,并用精确的数学语言加以描述。

    2.建立模型。在假设的基础上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数学知识,来刻划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或内部关系,建立其相应的数学结构。

    3.解释应用。对模型求解,并将求解结果与实际情况相比较,以此来验证模型的科学性。

    4.拓展反思。将求得的数学模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原本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化。

    四、数学建模的常见类型

    1.数学概念型,如时、分、秒等数学概念。

    2.数学公式型,如推导和应用有关周长、面积、体积、速度、单价的计算公式等。

    3.数学定律型,如归纳和应用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等。

    4.数学法则型,如总结和应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等。

    5.数学性质型,如探讨和应用减法、除法的运算性质等。

    6.数学方法型,如小结和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审题分析——列式计算——检验写答”等。

    7.数学规律型,如探寻和应用一列数或者一组图形的排列规律等。

    五、数学建模的常用方法

    1.经验建模法。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学习数学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也是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之一。例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下册中的“时、分”的认识时,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多次、反复接触过钟表等记时工具,看到或听说过记时工具上的时刻,因此,他们对“时、分”的概念并不陌生,教学是即可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广泛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将生活经验提升为数学概念,从而建立关于“时、分”的数学模型。

    2.操作建模法。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少,活动经验也极其有限,教学中即可利用操作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感悟出数学模型。例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中的“三角形特性”时,教师让学生将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多次推拉,学生发现——不管用力推拉哪个三角形,其形状都不会改变,并由此建立数学模型:“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画图建模法。几何直观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数学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和数学建模过程中。例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集合问题”时,让学生画出韦恩图,从图中找出重复计算部分,即找到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建立了解决“集合问题”的数学模型——画韦恩图。

    4.观察建模法。观察是学生获得信息的基础,也是学生展开思维的活动方式。如何建立“加法交换律”这一数学模型?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先写出这样一组算式:6+7=7+6、20+35=35+20、300+600=600+300、……,然后让学生认真、有序、多次地观察这组算式,并组合学生广泛交流,学生从中即可感悟到“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的数学模型。

    5.列表建模法。把通过观察、画图、操作、实验等获得的数据列成表格,再对表格中的数据展开分析,也是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方式。例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植树问题”时,教师组织学生把不同情况下植树的棵数与段数填入表格中,学生借助表格展开观察和分析,即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在一段距离中,两端都植树时,棵数=段数+1;两端都不植树时,棵数=段数-1;一端不植树时,棵数=段数;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时,棵数=段数。”。

    6.计算建模法。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小学生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重要方法。例如,教学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32~133页的“数学思考”中的例4时,教师就让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下来,然后运用数据展开计算,在计算的基础上即可建立数学模型——过n个点连线段条数:1+2+3+4+……+(n-1)=1/2 (n2-n)。其主要过程如下:

    过2个点连线段条数:1

    过3个点连线段条数:1+2

    过4个点连线段条数:1+2+3

    过5个点连线段条数:1+2+3+4

    ……

篇7

《新课程》明确提出,转变学生“要我说”为“我要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因此,教师先丢掉自己手中的那根指挥棒,充分让学生的表达从课堂教学情境中扩展出去,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师出示例题“聪聪有5朵红花,黄花比红花多3朵,黄花有几朵”后,并不急于讲解这道题的算法,而是引导学生如何想办法解决这道题,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1: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红花有5朵,我先摆5根,黄花比红花还多3朵,在下面先摆和红花同样多的5根,再摆出多出的3根,我一数小棒是8根,因此黄花就有8朵。

生2:黄花比红花多3朵,把黄花看作大数,红花看作小数,多3朵是相差数,求大数就用小数 相差数。列式为5 3=8

生3:我是用画线段方法解决的,先画一条线段表示红花,然后再找关健句;黄花比红花多3朵,所以黄花这条线段长,因此用加法计算5 3=8,黄花就有8朵。

生4:我根据生2所理解的还明白了,如果知道了黄花和相差的数量,求红花它是小数,就用大数-相差数=小数,列式为8-3=5。

学生个个的精彩之处,使我顿悟了许多:在教学中,多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学生往往表达出教师可能表达不了的,感悟出教师感悟不到的东西,从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把动手操作的自由留给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挖掘教材中可利用的因素,把数学教学中的一些知识设计成学生探讨研究的实践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部分案例)

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时,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牙膏、鞋盒、足球、茶叶筒、烟盒、乒乓球、魔方……

(1)我先让小组去分一分,并让学生分别说说是怎样分的;

生1:我们组把牙膏、鞋盒、烟盒……放在一起;

生2:我们组把魔方和那些方方正正的盒子放在一起;

生3:我们组把球体放在一起;

……

(2)再让学生摸一摸,摸完后给老师说说感觉。

生1:摸到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相对的面一样大;

生2:茶叶筒上下面是圆的并一样大;

生3:球是光光的。

……

(3)最后让学生搭一搭,把桌子上的学具像搭积木一样搭一搭,看谁搭的最漂亮,最平稳,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球不能放在最下面,因为它容易滚;

生2:我发现牙膏盒或魔方放在下面搭得比较平稳;

生3:茶叶筒或易拉罐只能竖放在下面,如果横放也容易滚了

……

这样,通过分一分、摸一摸、搭一搭,让学生进一步实实在在

地区分这些物体的特征,感知了它的根本区别,为图形概念的建立做了坚实的铺垫。给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并且活而有趣。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把个性体验的空间留给学生。

《课标》中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提出了明确要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要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就必需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真正形成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切身体验。

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我出示算式:23-7=?先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想办法,算出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内交流,总结算法。小组汇报如下:

一组:我们是用小棒一根一根地减。

二组:我们是通过思考得出的,13-7=6,所以23-6=16。

三组:我们组是在计数器上拨珠子算出来的。因为23-7就是从23里去掉7个1。我先把计数器个位上3个1去掉。还要去掉4个1,我就从十位上拨出一个珠子换成个位上10个珠子,再从个位10个珠子里去掉4个,结果就算出了16。

四组;我们把23分成10和13,用10-7=3,再3 13=16。

五组:我们先用23-3=20,再把20分成两个10,用一个10-4=6,最后把6加上另外一个10就算出16了。

这样教学,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而主动思考与实验是学生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实验就必然开放了课堂,形成张扬学生个性的氛围,才能展示出学生不同体验和困惑,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果教师强调统一的算法,学生能有这样丰富多彩的成功体验吗?

四、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把课外探究的空间留给学生。

要让学生学好数学,仅仅依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空间,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从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拓宽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如学习“长方体或正方体”这单元后,可为学生设计这样的实践活动。(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设计精美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包装盒,开一次展览会,从中鉴赏几何形体及图案美;(2)找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食品盒,测量计算出它们贴一圈商标纸的面积;(3)找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实物,分别测量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4)社会调查,收集人们生活中常用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容积的数据信息,并记录下来;(5)用一块长20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制作一个高5厘米的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请你写出自己的设计方案,并用图表示出来。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是全员参与,时间充足的操作活动中完成的,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产生矛盾,产生体验,在动手实践和锐利的实验之后,还有必要让教师苦口婆心地讲解吗?

篇8

这场在北京奥体中心举办的盛典以“青春ORZ”为主题,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颁奖盛典。吴奇隆、张杰、周笔畅、快乐家族、吴莫愁、陈晓、赵丽颖、张亮父子、保剑锋、翁虹等诸多明星走上红毯,韩国超人气偶像G-dragon权志龙更是首次亮相国内盛典。盛典当天颁发近30个荣誉称号,涵盖音乐影视、动漫作品、潮流品牌、电子产品及游戏、热门APP等潮流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由年轻人自主投票选出,定义了当下年轻人最爱的娱乐及时尚潮流。

与此同时,土豆网也为这场盛典植入了强大的互联网基因。土豆网总裁杨伟东表示,“大数据”在盛典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为活动策划提供数据支持,入围名单的确定,直至最终结果。杨伟东透露,明年的盛典将利用大数据做好商业化。

契合品牌定位

与土豆网的品牌内涵相匹配,“真维斯——青春的选择”2013年度盛典力求为有个性、有态度的年轻群体营造自主空间。颁奖盛典全面提炼了2013年度对年轻人最具影响力的“青春元素”,其中“青年导师”、“青年态度人物”的评选更是迎合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个性、自主的生活态度,鼓励年轻人自由想、放胆做,实践梦想。

据悉,自10月盛典正式启动以来,受到了年轻群体的极大关注,他们纷纷登陆土豆网投票专区及360搜索,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影视作品、潮流品牌投票。至投票截止日,总计获得1.5亿张有效选票,包括最受欢迎新人、最受欢迎国际艺人、最受欢迎APP等荣誉均由网友投出。这也直接决定了盛典各个分类奖项的最终所属,充分体现了土豆“青春、个性、自主、有趣”的品牌定位。

土豆网总裁杨伟东表示:“这是完全基于年轻人、尊重年轻人、100%为年轻人打造的专属盛典。无论举办盛典还是平台本身,土豆都将360度围绕年轻人去呈现。其次,这次盛典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娱乐盛典和狂欢派对,更是关于年轻人生活方式的立体呈现,活动的评选机制、内容以及品牌包装和调性等都极具年轻化特色。”通过了解年轻人、尊重年轻人、服务年轻人,土豆正在成为年轻人最喜爱的平台。

青春至上

盛典推出全新主持天团,由原Channel V当家主持人李晨、光线传媒男主播大左,以及深圳卫视副总监李湘组成主持团。他们解读了对于青春的独特感悟,与全场明星、嘉宾、观众一同向青春致敬。

“二王一后”的全新明星主持班底,迎来了国内顶级主持天团“快乐家族”的叫板。五位快乐家族成员不仅担任本次盛典的颁奖嘉宾,更与“家属”张杰一同回顾了青春历程。今年是张杰出道的第十个年头,为此,盛典安排了特别环节,与快乐家族和现场观众一同回顾了张杰的十年经历。张杰更与谢娜亲密牵手,诉说这些年来的成长与感动,令不少粉丝动容落泪。

刚公布恋情的吴奇隆,难掩甜蜜之色。在两段VCR中,他自述了青春心路和成长感悟。20年来,从“霹雳虎”到“四爷”,吴奇隆作为青春偶像陪伴了80后、90后的成长,他对青春的自述,将盛典中致青春的气氛推向。

作为韩国娱乐、潮流界领军人物,韩国天团BIGBANG队长G-dragon权志龙颇受年轻人喜爱。当天压轴出场的他,献唱了《Niliria》、《crooked》两首歌曲,引爆全场,令现场粉丝频频尖叫。出席本次盛典,是权志龙在中国电视首秀,青春魅力势不可挡。

此外,面对即将逝去的青春,盛典现场明星们纷纷以歌抒发“致青春”的感慨。张瑶《致青春》、郁可唯《时间煮雨》、乔任梁《光阴的故事》和《乐潮》组成缅怀青春的歌曲串烧。音乐顽童大张伟也在现场演绎了花儿乐队成名曲《我们能不能不分手》,致敬青春。

深入探索互动模式

本次盛典的筹办与合作,是土豆网与深圳卫视的一次大胆创新。深圳卫视近期的发展,格外侧重青春、时尚、前沿等年轻人因素,双方基于相符的品牌调性,相同的年轻人关注点,合力打造出本次台网联动3.0的创新模式。

杨伟东表示,盛典一大创新是对于互联网数据的应用,同时合作双方的市场化运作也是盛典的关键。在联动方式的探索上,此次颁奖典礼打破传统的网动跟播模式,实现多维度差异化整合。以同步、同质、同享为目标,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五大互通,即策划执行互通、内容资源互通、宣传推广互通、节目版权互通、合作伙伴互通。

对此杨伟东表示,更深入的台网互动给双方都带来了挑战。首先双方合作,增加了内容呈现的介质,除了电视屏幕,在电脑屏和Pad屏、手机屏等无线终端呈现的都是碎片化的东西。其次,每个屏幕后的消费习惯不一样,消费内容有区别。“因此,现在最大的挑战是彼此能不能听到对方的声音。对土豆网来说这次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对于电视台来说也是吸收新媒体、互联网思维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痛苦,但深度台网融合的达成,需要这样的尝试。”

篇9

【关键词】例谈;数感;培养

在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感作为一项重要的课程内容提出:“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培养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为学生的学好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学生良好数学素养形成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数感可以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对学生处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经过实践,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理解数学 感知数感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数字的理解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首要条件。如果学生不理解数字,不理解公式或计算法则,那么他们就对数感无从感知。所以,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数学,并让他们有序地理解。这样才能有序感受数感。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时,先请学生观察教材上图片中的数(见右图),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棵树,有几只鸭,有几条船等等,并让学生在寻找图片中的数字过程中初步感知数感。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经对1-10的数字有所理解,所以这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些数字表示的是什么意思。然后在学生初步理解了数字的意思之后,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数字,如家庭有几口人等。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数字,从而感知数感。这样,由于学生对数字有了一个深层次的理解,就很容易感知数感。再比如教学这一单元后面的“玩具”版块内容时,这一小节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通过数自己熟识玩具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学生如果对这些数字不理解,他们就不可能体会出数序的含义,形成不了数感。所以,在教学时,我选用学生生活中的不同玩具来表示不同的数字,并在投影上用圆来表示不同的数字。当学生看到圆的个数从1一直增加到5时,他们就理解了后面一个数总要比前面一个数多1,这样就理解了数的概念,从而也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数序的含义,感知数感,初步建立数感的表象。

二、小组讨论 强化数感

小组讨论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也把学生的小组合作交流定性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形成新的知识。那么,要想强化数感,小组讨论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以优化他们对数的认识,在表达交流中体会数感的价值,在倾听别人对数量的描述中思考数感。这些,都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数感。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认识更大的数》时,学生由于刚接触到这些大数,他们脑海中根本意识不到万级以上的数到底有多大。学生对教材中所出示的100×100的小方块除了惊叹之外,也没有过多的感悟。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说一说一万有多大,估计学生也建立不起万级以上大数的数感。这时,我们就要引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列举一系列的生活中的实例,来感受一下这些大数到底有多大。比如,一个小组是以人数来讨论的,我们教室里只能坐50个人,那么10000名学生就需要有200个教室这么大的面积才能坐下。当学生看到一个教室的面积时,再想象200个教室面积有多大时,一下子就可以强化10000这个大数的数感。还有的小组以天数来讨论,说一年是365天,那么10年才3650天,也就是说大约得30年的天数总和才是10000天,而30年后,对于自己又是一个多么遥远的事情呀!这样,学生通过讨论强化了数感。

三、走进生活 践行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阵地。学生也只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才能更有效地内化数学知识与技能,才能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而数感也不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书面学习就一定可以获取的,它需要学生在生活中不断地运用所学数学内容来解决一系列的生活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践行数感。这样,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形成自己的一项数学技能。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选择一切可利用的时机带着学生走进生活,去参加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去感知一些数据,主动探索一些数学知识,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数感,在更高的层面上感受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比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百分数》时,我先让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身边的一些物品中都有哪些百分数,并让学生想一想它们是什么意思。在教学时,我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发现。这样,学生对百分数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处处都有百分数的出现,并感受到百分数的应用范围。这样,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会到了百分数的含义,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百分数数感,体会到了百分数的作用。所以,在教学时,学生对百分数的探索兴趣非常浓厚,都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百分数学习中。

另外,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途径。学生在进行估算的经过,就是学生发展数感的过程。总之,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数感,就要先让学生理解数字,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展数感,在生活中践行数感,只有这样,学生的数感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篇10

一、对教材的解读

本课以“商的变化规律”为例,让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感受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基本思想的方法。这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目的整数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后续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打好基础。个人认为,本课不仅要让学生发现规律,更要让学生经历规律探究的整个过程,对规律探究的方法有感悟,并会简单应用。

学生在上学期经历过“运算律”的规律探究,初步学会了应用规律探究的一般方法:“猜想―验证―归纳”。本课的规律探究相比之前学过的有所不同,但我认为基本的规律探究方法在本课还是需要运用的,所以,在探究方法上面,学生能主动迁移。只是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会出现差异;在归纳规律语言表述上会出现差异,这也正是教学中需要教师多指导的地方。

二、设计思路

【第一环节:趣题导入,直接揭题】

首先,出示一组乘法趣题:让学生观察并猜想7777777×9999999会等于几。这道趣题作为课堂的引子,只要学生有初步的感悟即可,不宜花费过长时间,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入课题。

【第二环节:经历探索过程,初步感悟规律探究的结构】

1.提出问题,描述规律

首先呈现教材中的三道算式,让学生用计算器算出得数。由于这三道算式的被除数都是26640,除数分别是111,222,333,学生很容易就被这种特定的结构所吸引,自然而然地意识到这样的算式应该有一定的规律。于是顺势提问:“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问题抛出后,要切实站在学生的立场,教师可以用2个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问题1:从上到下看看三道算式,被除数、除数和商有什么变化?问题2:你也可以看看变化的数,这些数都是怎么变的呀?然后再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一方面丰富学生的发现,另一方面完善学生的表达。交流反馈中教师要及时抓住学生的表述,用更规范、简练的语言让学生抓住规律的本质。

2.类比求商,完善规律

在这一步的教学中,我对教材做了一些改变。没有直接出示下面四道算式,而是问学生:“根据刚才的发现,你还会想到哪些相似的算式,你能直接写出他们的得数吗?”学生根据特定的算式结构,会写出26640÷444,26640÷555,26640÷666,26640÷777,26640÷888,26640÷999这些算式,但在写26640÷777和26640÷999的得数时会出现困难,因为结果不能整除。所以,教师必须及时指出“由于这两题有些特殊,暂时先不做研究”。让学生把目光和精力主要放在能研究的算式上。

学生迁移上面的规律写出得数之后,教师设疑:“这些结果都对吗?也会符合刚才的规律吗?”鼓励学生用计算器加以验证,肯定规律的成立,即“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当然,此时也有必要对刚才的26640÷777和26640÷999两题做一个说明,指出这两题也是符合规律的,只是暂时我们还不会计算,避免学生对规律产生质疑。

由于刚才的比较过程主要是由“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学生只能对“被除数不变,除数乘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几”这条规律有所感悟。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下往上”比较数据,得出“被除数不变,除数除以几,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乘几”,从而更全面地完善规律。

3.回顾过程,引导归纳

让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想一想“是怎样发现其中的规律的”。回顾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经历了“提出问题,描述规律――类比求商,完善规律”的过程。这是本节课规律探究的一种方法结构,能更好地积累学生的规律探究经验。

【第三环节:主动迁移方法结构,继续规律探究】

如果说上一个环节是“教结构”,那“练一练”的教学就是“用结构”的过程。学生在上面活动的基础上,会主动迁移研究的方法进行规律的探究,所以,这一环节教学步子会大一些,速度也会快一些。明确“练一练”的要求之后,就让学生进行独立学习。预设学生对于“填计算结果”“运算中的规律感悟”困难不会太大,主要的困难点会落在“规律”准确的描述上,所以,在此我还是会让学生在组内说说发现的规律,集小组的力量对规律的描述进行完善和深化。

在本节课两条规律探究好之后,我觉得有必要结合学生已经知道的“商不变规律”对“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单整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感受规律,为以后规律的应用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