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育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内容生动,活动中要出示大量科学图片或现象,引人关注。
2、形式丰富,活动地点可室内可室外,教学具可模拟可接触真实实物。
3、学生感兴趣,真正的教育活动展示的科学现象,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关注。
4、知识点必须科学严谨。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特点 教学技巧 新课程标准
一、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
(一)教学目标具有整合性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课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力,重视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大纲将多种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要求通过课堂教学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具有开放性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走开放式路线。简单地说,就是从小学生的认识结构和认知需要出发,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积极向外拓展,引进与语文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为学习语文知识、能力与技巧的训练、体验情感教育搭设桥梁,创建高效率的教学课堂,最后实现教学目标。
(三)教学方式要具有互动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再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再也不是“一言堂”。在情感教育的指导下,要求更加体现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无论课堂上采用探究性学习,还是合作性学习形式,呈现出来的教学氛围都是和谐与平等的。师生在良好的互动氛围中分享着彼此的彼此的观点与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教学过程具有活动性
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发现课堂呈现出来的状态更加活跃,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再局限于读一读、写一写与说一说,逐步扩展为演一演、做一做等诸多形式。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活泼好动时期,如果只是单纯地让他们读、写、说,可能起不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知识水平,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向学生传达语文知识,使学生在丰富精彩的教学活动中将知识融会贯通。
(五)教学形式具有灵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传达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更加多种多样。教师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运用自主探究、问题设置、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在课上积极组织讨论等教学方法,也采取课外学习等其他教学方式,教学形式显得更加具有灵活性。
二、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技巧
下面将分别对几种课堂教学技巧进行浅析。
(一)导入技巧
良好的新课导入技巧,能够在课堂一开始就成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新课导入技巧包括“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旧衔接,提问导入”、“巧设悬念,故事导入”、“设置情境,游戏导入”,等等。尽管有着各式各样的导入形式,但是教师没有丰富的学识、良好的语言应用能力,再新颖的导入技巧也发挥不出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成功的导入技巧往往需要教师利用自己富有感性而磁性的声音,演绎着精简明了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学习。
(二)提问技巧
在小学阶段,学生往往不具有较为健全的认识结构,缺乏自主探究与学习的积极性,主要依靠提问来引导学生更好洗理解与掌握知识。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提问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问技巧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提问来实现某一教学目标的教学手段,是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的主要行为方式。如果课堂提问设置的较为巧妙,就能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目标知识点的思考与学习,引起语言的反应,有利于构建互动式教学课堂。尤其在情感教育引进小学语文课堂后,在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非常巨大的功效。
问题的设置要精当,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够成功引起学生发表个人的意见与看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等活动,将学生推到学习主体的地位上,变被动为主动;立足于语文教材内容,引进与课程内容相关地信息,从学生感兴趣的实际现象中选择一个紧贴教学内容的话题来设置问题。
(三)讲解技巧
讲解技巧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教学的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讲解技巧是否高超精湛,直接影响着小学生对课程内容和知识点的理解效果和掌握程度。对于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段小学生,他们通常不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要想成功吸收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需要依靠教师精湛的讲解技巧。在课堂上,教师将教材内容讲解的好,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也会十分高涨。反之,如果教师的讲解不到位学生则不能充分理解知识点,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自然会相对较少一些,不利于构建开放性与活动性课堂,更不利于多种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板书技巧
板书作为教师普遍使用的基本教学手段和表现形式,是师生在课堂上进行直观交流的最简易渠道。它是课程内容的浓缩与精华,直接向学生展示着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师板书的书写技巧是否精湛,板书是否规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尤其对于理解能力较差的小学生而言。通常情况下,板书没有固定的书写形式。只需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文章的结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日常书写习惯来设置板书形式。但是,在多年教育事业的进行过程中,还是产生了一些较为固定的板书类型,例如提纲式板书。
三、总结
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语文课堂呈现出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对教学技巧的应用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实现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技巧进行了初步的论述,为广大的教育者提供借鉴性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高建华.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2] 叶旭金.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拙见[J].文学教育(上).2009.(07).
[3] 熊海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1).
篇3
加强德育工作,不仅是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课师的事情,而且是学校所有教师的事,因为受教育者并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外部影响的,而是在主体所参加的各种实际活动中接受影响的。只有在活动中,客观的影响才会被纳入主观反映的领域之中,作为教育影响的外部因素才能与受教育者内部的需求、动机、认识、情感、意志等因素发生联系,也才能形成相应的行为和习惯,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它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不能离开教学内容,讲一些空洞的套话、术语,而应该贯彻因内容施教的原则,根据具体的教育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有机结合,以收到既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又提高了本学科能力的效果。那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可以运用哪些方法,渗透哪些德育内容呢?
一、通过讲解数学发展史和数学概念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唯物辩证主义观点
唯物辩证主义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科学发展学的教学。它既是宇宙观、又是认识论、方法论。它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发展史等,让学生懂得数学的原理、定理、定义、公式都是从实践的感性中抽象出来,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理论,又反过来为社会实践服务。
从加与减、乘和除,乘方与开方都是互为逆运算,并可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数学中,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发展中的矛盾对立统一规律。通过教学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等图形的概念和性质,让学生认识到特殊与一般,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通过进行“运动”、“平移”等方法得出圆与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切割线定理等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通过介绍我国古今数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我国全体公民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而中国数学发展史,则是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的最好内容。如教学《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一节时,告诉学生:我国对负数的认识,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教学圆周率时,结合教材插图,介绍我国杰出数学家祖冲之,使学生认识到,祖冲之求得圆周率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比外国早一千多年。教学《关于中国古代的一次方程组》时,介绍《九章算术》使学生知道,中国有关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比欧洲早二百多年。……通过对这些数学家及数学著作的介绍,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激发振兴中华民族的决心。
三、通过挖掘数学中蕴含的内在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即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美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能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想像、思想、意志和性格,能激起学生的情绪体验,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情操,还可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而提高学习效果。而数学教材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教材。正如希腊数学家普洛克那斯所说的:“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的美客观存在于教材的每一部分。比如:1、2、3、4、5、6、7用来谱曲,体现了数学中蕴含的音乐美。三角形、四边形,虽然千变万化,但内角和始终是1800和3600,体现了数学的内在美。圆内含的周长与半径与π紧密相连,体现了它的简洁和谐美,它的曲线周而复始,完美无缺,无怪人们用“圆满”来比喻十全十美。黄金分割的美学价值在日用品制作,工艺美术品的创作,乃至建筑、装饰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通过数学作用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攀登科技高峰、振兴中华民族的雄心壮志
篇4
关键词:教学语言;功能;特点;导入语
根据课堂教学语言在一堂课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导入语
开课伊始的语言就是导入语。导入语应该具备的特点首先是吸引力,其次是启发性。精彩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授课状态,并感染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导入新课。它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进入新课教学,虽然说这种导语有些平淡,但是直截了当,不枝不蔓,单刀直入地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问题。它可以是质疑问难,掀起波澜,让学生积极动脑,质疑问难而导入新课教学,收到“柳暗花明”又师生双边互动的良好效果。它可以是复习旧课,温故知新地导入新课教学,这样循循善诱地渐入佳境,指引学生登堂入室,获珠得宝。总之导入语要恰当而准确地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引导他们带着疑问,步入探求新知识的领域,兴致勃勃地进入获取新知识的状态。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④可见,在导入语中提出简洁明确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一堂好课,就是教师不断运用语言吸引和启发学生不断探求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又在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增加新技能,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创造性。
2 过程语
课堂进程中的语言是过程语。它应具备三大特点:导向性、评价性和教育性。⑴导向性。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许多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像指引正确道路的向导一样,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思考,不枝不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出现偏离正确思路的岔开现象,教师应及时导入正题,纠正偏差,防止听之任之,进入误区,浪费时间和精力。⑵评价性。学生在课堂进程中的思考、演练、操作是否正确,教师要运用语言及时评价。这种评价要准确、周密、科学而中肯,使学生获得真知灼见。当然这种评价语要充满热情和爱护,要多鼓励,使学生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努力的成果。哪怕是一线希望的微光,一点成功的萌芽,一丝努力的结果,都会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教师必须爱惜和珍视,并采用评价性语言进行肯定。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不完美,教师要下功夫,运用语言针对不同情况鼓励评价学生把问题补充完整或完美,使学生最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将是学生求知道路上用之不竭的动力。⑶教育性。无论什么学科,无论什么课型,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有思想教育功能,只能说因为学科不同而隐显不同而已。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的思想教育功能自不必说,即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存在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的教育。这种思想教育要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那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现象,是不可取的,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篇5
关键词:社会学 理论课程 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41
专业课的学习,最难的内容是相关理论的学习。没有理论的构架和积淀,相应的专业实践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系统的理论学习课程,是大学中每个专业课程安排中的重中之重。社会学学科成立以来,出现了很多的理论流派,大师级人物的闪耀的思想不仅照亮了社会学前进的道路,也成为整个文科的发展的重要基石。因此,如何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在脑海中构建起社会学专业的理论框架,对其之后的具体专业学习和实践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理论学习的困境在于,由于理论讲授内容的枯燥乏味性、缺乏灵活性,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一直是学生认为最枯燥的、最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老师讲授没有动力,成为理论学习现状的真实写照。
1 社会学专业理论课程安排的现状
现阶段,社会学专业的理论课,大致有社会学原理、中(西方)社会思想史、西方社会学理论和社会学名著选读等课程,其中课程的具体命名会有所差异。
社会学原理(或称社会学概论)是社会学专业课程中的重要课程,它作为社会学的入门课程,是对整个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内容涉及广泛但是相对浅显,涉及到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方方面面,对整个社会学的专业知识框架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因此,能否学好这门课程对以后的专业知识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这门课程安排在大一期间。
其他几门课程,分别涉及到专业知识的历史发展的沿革、理论流派的传承以及相应经典专著的阅读,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和进一步的深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掌握了这些知识,就能较为全面掌握社会学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实际的专业运用起到具体的指导作用。没有理论知识的掌握,就没有社会学专业的实际田野调查和应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习了概论之后,需要系统梳理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进而了解整个学科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辅以相关大师级人物经典著作的研读,才能到达对社会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要求。因此,现阶段这几门理论课程的安排,参差不齐,基本上处于大二至大三这四个学期之中。
此外,理论知识的讲授并不是仅仅出现在上述几门单纯的理论课程,在各个具体的专业课程的教学计划中,会有一些和本课程相关的理论知识的提及和具体应用,因此,专业课程会以“知识点”的形式零星地体现理论课程的“知识面”,在具体的讲授内容上会有理论“点”重复的现象,这是在具体的教学中常见的现象。
2 大学生各学年的心理特点
大学四年,能够真正让大学生安心学习、学到实用的知识的具体时间并不多。
2.1 大一:新奇与适应
大一刚入校,新生往往是好奇和适应的心理。一方面,要适应从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学习方式的过渡,适应远离家乡独自住校的生活过渡;另一方面,是对新的相对自由的大学学习、生活的好奇和自身的重新调整。这需要大学生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大一的第一学期甚至整个大一就首当其冲。
这一时期,大学生刚从高中的填鸭式教育中走出来,在学习上还保留着高中的学习方法,血液中还有高考奋斗的激情,在大学的学习中自然地会将过去的学习激情和学习方法带入。学习激情与好奇结合,是新生显著的心理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学习兴趣,也能促使其对高中的学习方法的反思。学习氛围,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紧张艰苦,现在转变成为很宽松、充分自由的;课堂上,不用再预习、复习,不再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而是“60分万岁”。高中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
这个时期,大学生的重心从学习转移到了各种的大学社团活动与集体活动,容易造成对专业课程的轻视,但是凭借学习激情的惯性,有些新生已经开始反思具体学习方法的改变。
2.2 大二:迷惘
大二这一学年,大学生进入了一个充满迷惘和困惑的阶段:对大学学习的迷惘、对课外活动的重新反思、对自己未来的迷惘……
这一时期,学习目的不明确。过去是一切只为高考的明确的目标,有家庭、社会交付给他们的明确的学习目的。现在考上大学的阶段目标已经完成,那进入大学之后的学习目的又该是什么呐?
学习方式有待变化。过去是被动学习、填鸭式的高考教育,现在大学中一切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如何才能转变成为主动的学习,这就需要找到和过去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定位。
2.3 大三:自我定位
经过了前两年的新奇和迷惘,大学生进入大三之后,对于大学生活和学习已经较为适应,基本上有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生活方式,自己对于社会和未来开始有了一些认识和看法。相对来说,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维较为成熟一些了。但是,面对社会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式,“毕业就失业”、“学的好不如嫁得好”等舆论甚嚣尘上,在校大学生开始明显感受到外界的巨大压力。
这个时期,大学生开始对未来的职业有了一定的规划,开始利用课余时间甚至翘课来进行自己的规划,对专业课程的重视度明显下降。同时,运用还不怎么成熟的学习方法去自学其他的知识,显然是事倍功半,达到的效果不佳。
3 有针对性地课程设置与教学
3.1 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的整体安排。大四学年,是大学生四年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四年生活的总结,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工作、撰写毕业论文,是对之前三年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一次实战检验。毕业论文的撰写,除了要应用社会学中的统计方法,还需要有相应的具体理论和研究方法与实例的相结合。因此,这一学年一般不用安排专业课程的学习,充其量有几门关于就业技巧的课程可以安排在大四第一个学期。
理论课程的安排。鉴于从大三开始,大学生需要使用在前两年习得的新的学习方法来规划自己的未来职业,难以有太大的精力和热情来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因此大三学年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社会学各个分科社会学的学习。这些社会学分科课程(比如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等等),内容比较贴近生活,教学形式和考核形式也可以多样化,以灵活的方式引起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也是社会学具体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最好运用。
社会学主要理论的学习应该集中于大一大二两年。这两年是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建立自己的新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主要时间。在保持高中学习的激情的同时,探索如何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理论修养,为之后专业学科上认知的进一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2 教师的讲授策略
社会学的整体课程,虽然由不同的教师来承担不同课程的讲授,但是应该遵循社会学学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沟通和相互借鉴,将专业知识的传授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有效整体。
社会学概论的课程作为整个社会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要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学科内容和发展的框架脉络。在此基础上,将中西方的思潮、主要理论学派按照时间的顺序将框架中相应部分充实起来。大学的课堂教育一直崇尚学生主动自主的学习,虽然现有的中国教育资源不能达到西方教育那种宽松的课堂形式,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达到课堂的活跃。理论知识的内容很是枯燥,可以将学派人物的一些轶事、趣事作为引起学生兴趣的调味品来活跃气氛,在分析人物的特定性格的基础上引出其阐述的特定理论,这样可以适当的增加趣味性。同时,理论课程的讲授要注意理论演进的历史发展和传承关系,注重其理论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并重点突出其对实地调查的应用性,借以扩大理论知识的“面”。
其他专业课程,在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点”的时候,由于之前的理论教学已经涉及到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采用较为灵活的不同形式来教学:比如学生主讲、教师评价的巩固以往知识的方法;比如采用分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之上能够阐发出自己的想法和思想。在考核方式上,引入多种的考核形式,多方面地督促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采用小型的论文答辩的形式,就能有效地遏制学生在课程论文上的抄袭行为;比如采用舞台剧的形式,让学生将社会工作的调解行为通过实际的案例表演出来,不仅使学生运用了相关理论,而且为之后的工作进行了提前的演练。
3.3 学生的学习
大学生通过几年的大学学习,主要是为了建立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这是会终身受益的。如何达到学生主动的、有针对性的高效学习,需要大学生有意识进行自我培养。
专业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照本宣科的,大学生要用发展的、创新的眼光来看待理论知识的发展。社会学是一门实证为基本取向的社会科学。离开了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就不可能达到社会学专业的教学任务。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社会学专业知识的吸收。面对内容庞大却琐碎的理论知识,学生需要主动地去理解并吸收相关的知识,而不是略带无奈地为了学分而学。教师改进教学方式的同时,学生也要发挥积极性,课下研读经典专著,用新时代的新眼光发展地了解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赋予更多的新时代的气息,用相关理论、视角分析各种当今的热点问题、社会现象。一旦找到了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就更容易找到大学生学习兴趣的切入点。
4 结语
篇6
关键词:外国留学生;专业教育;特点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58-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来中国接受高等教育。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到2014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一致处在高速增长阶段,每年平均增速为13.19%。中国现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留学生输入国。面对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一个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国际学生进行专业课教育。毕竟拥有高水平高质量的课程教育才是吸引并留得住国际学生的关键。本文拟以暨南大学为例,对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的方法与方式进行探讨。
暨南大学是我国第一所华侨学府,也是“211工程”重点综合性大学,其办学理念与目标是“侨校+名校”。暨南大学是目前拥有外国留学生最多的中国大学,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暨南大学的校训是“忠信笃敬”,在此校训的引导下,暨南大学注重对华人华侨子女的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进行培养,因此受到了海外华侨华人的极大关注与欢迎。素有“华侨最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从建校到目前为止,总计培养了来自全球五大洲160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二十余万人。在其“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下,暨南大学拥有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二、国际学生专业课教育现状
接下来,将以我在国际学院所从事的全英教学中国对外贸易课程为例,来对国际学生专业教育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研究。中国对外贸易课是专业选修课,其对象是经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培训后的大三学生。该课程共有36个学时,分为九个部分,包括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中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及其演变、中国与美国、欧盟的双边贸易、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中国对外贸易地理分布及其成因分析等内容。由于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状况、特点与趋势,是一门现实性和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因而采用课堂讨论加论文的考试方式,更便于考察学生搜集数据资料的能力、对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力以及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对相关问题的分析和理解力。其中课堂讨论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论文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课程论文题目由老师命定,均是课堂上讲授的内容。对于英文的课程论文评分,主要侧重于学生能否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所给的当前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出现的问题分析上。
从课程论文分数对比的情况来看(见图1),内招生获得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明显大于外招生,79分以下的学生则都是外招生。这表明,通过大陆高考入学的内招生在对课程教学理解上、论文写作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上要高于外招生。
再看课堂讨论分数的情况。这个分数的评定,主要依据是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和案例讨论。从分数结果对比上来看,外招生在90分以上的学生比例高于内招生,中间水平两者接近。由于外招生在口语表达上具有优势,并且喜欢参与灵活的、随意的课堂讨论,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获得课堂讨论分高分的相对较多。
三、原因分析
之所以出现内招生与外招生在分数上有如此大的差异,依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国际学生的语言优势,另一个是国际学生的专业知识的劣势。在专业课教育上,国际学生和大陆学生由于背景文化存在着显著差异,导致他们在学习方式、思维模式、学习效果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具体来说,国际学生有着较好的英语语言背景,因此,在全英授课的课堂上,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相比之下,大陆学生则因英语表达不流畅,不敢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导致其平时成绩低于国际学生。
但是,国际学生就读暨南大学时,并没有接受过中国的高考,而是有相应的特殊入学考试。他们往往是在华文学院接受一定的中文基础训练后,再来申请大学入学。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经济等方面的了解有限,对于专业课之前的系统学习也不够,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这使得他们对中国对外贸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和特点没有明确的认识。比如,我曾在课堂上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特征之一,空间分布的不均衡: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又进一步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我让大家讨论有哪些原因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空间分布不均匀?国际学生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但通常是从地理的直观角度来分析,认为东部地区靠近大海,所以国际贸易过程中运输成本较低,这种地理优势促使了中国对外贸易集中在东部地区。大陆内招学生则能够通过对中国经济的了解,来对该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例如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
另外,国家经济体制、文化差异也会导致国际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例如,当我们讲到在改革开放之前,包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国有企业从中央和地方政府那里获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因此其对外贸易占中国总体对外贸易的大头,并且还出现了很多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公司。而民营企业由于在体制上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其对外贸易的发展很艰难,必须通过外贸公司来进出口。国际学生对此很难理解,他们认为企业应平等对待,为什么会存在这么大的待遇差异。而且他们也很难想象,这种对外贸易的政策差异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由于存在以上原因,在论文考试上,内招学生能够很好地对课堂所讲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应用到当前中国对外贸易问题的分析中去,因此所得成绩要高于国际学生。
四、结论与启示
意识到国际学生与大陆学生的上述差异,对于我们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内容构建上、教学方法方式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对于这两类学生应有差异地对待。对于国际学生,应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分析能力;而对于大陆学生,则应鼓励促进其课堂讨论发言,培养其观点表达与陈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戴晓霞.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外国学生政策之比较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5):11-16.
[2]邓晖,来华留学,哪些信号值得注意?[N].光明日报,2015-04-08.
[3]李联明,吕浩雪.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制约国际学生流向的主要因素[J].比较教育研究,2004,25(6):71-75.
[4]王军.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基本定位与应对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4,(8):88-92.
[5]文雯,陈丽,陈强,等.课堂学习环境与来华留学生学习收获的研究――以清华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2):107-113.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实施研究
本文从2部分分析了语文教学的方法。及创新特点!
一、语文教学的方法
首先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课程,从幼儿园到小学以及大学,直到我们大学毕业。和语文都有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小学语文教学就尤为重要,因为小学语文学的好坏,就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以后的学习。学好小学语文,更为重要。
教学活动本身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着的一个动态结构。其中,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简言之,它是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体系。它的活动主体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教师针对相同的对象和特点、相同的目的和要求,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教师采取不同的态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更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人本教育观认为: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形成一种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他们参与知识获得的全过程,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有人言:“一个差的教师奉送真理,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建构教育观认为,人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在原有的认识基础上去主动地发展,积极地建构。这种建构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通过使用先前的知识,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以超越所给的信息;另一方面,被利用的先前知识不是从记忆中原封不动的提取,而是本身要根据具体事例的变异性而得到重新建构。这就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多元智能观点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个体的多元智能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并不存在一个统一、固定的衡量标准,只要努力,大多数人都可以使自己的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潜藏在学生身上的突出智能,通过对这些智能的肯定和开发,促进其它智能的发展。
从上述观点看,积极构建和改进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语文教学创新特点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这个社会生生不竭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那么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就是把已知的素材(或者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事物、思想和方法的过程。创新有三个特点:一是变化性。一成不变墨守成规不叫创新,创新就是在现有的素材和经验的基础上或加以组合、或加以分解等,从而产生新的东西。二是新颖性。只有变化而不新颖也不是创新。创新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标新立异,追求前所未有的成果,不断开拓新的领域。三是实用性。创新的价值就是创造出的新事物
更实用,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我们要培养的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书呆子,也不是无法无天的“梁山好汉”,而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所以,我们要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来看待我们的教育事业要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一课堂的创新,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可眼下不少阅读教学课堂却出现了许多新生的怪现象。
二我们的教学应该特别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构建新的知识。同样是记忆生字词。有的老师会为同学们想出记忆的方法,要同学们按照这些方法去记忆;而有的老师则会要求同学们研究各自记忆生词的方法。其实,在这两个不同的做法背后,反映的是老师不同的教学观。有的老师关注的是生字生词,是教学内容;而有的老师则“目中有人”,他更加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事实上,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一个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完全可以建构出相同的结果。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们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学生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新的课程理念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对每一个个体来说,这种开放的学习在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上都可能是不同的。
三、教学的节奏控制要创新。
在教学态势的处理上,要符合学生的思维节奏,做到起伏有致。调查表明,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这我们设置教学起伏划定了大致区域。在课的开头,设计问题的难度要适当;而强度大的思维训练,要放在学生思维活动最积极的时间进行;下课前几分钟,不妨安排一些听说读写的小活动。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间隔变换,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提高注意力。
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特点;策略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
(一)发展性特点
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均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成就,开辟了许多新的领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这就使得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现实表明,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是当今任何一门学科都未曾有过的,“每18个月计算机芯片的性能价格比将提高一倍”。那么,如何在中小学阶段为学生打好基础,使学生学到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尽可能地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作用,是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从实际调查中发现,现行中小学由于各地经济和考试发展不平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配备及教师水平与学生的素质条件差别较大。但不管如何,我们都应该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角度出发,选取信息课程的内容,因为越是基础的东西早期越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迁移性,也就越适应于中小学的素质教育。
(二)综合性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中小学其他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来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特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的特点。就目前中小学的现实情况来看,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结合通常为三个方面:即《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法、计算机辅助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引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超文本方法来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思想,这为实施整合课程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从这一特点出发,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龄前信息技术发展的状况,我们应该淡化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别是小学阶段,主要是用计算机而不是学计算机为工具,与其他学科整合在一起,其综合性非常强。
(三)应用性特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这样一种的教学氛围: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使用计算机,学生只有在不断的使用过程中才能学好计算机。理论和实践业已表明,计算机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应用能力。正因为计算机拥有图画、声音、交互控制、动画视频等多种手段和正在日益发展的远程通讯能力,在教学中作用将越来越大,在某种程度上将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使教学更贴近学生和学习实际;减少学生的理解障碍;同时能提高教学效率。
(四)工具性特点
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人机通用的智力工具”,所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也就是说,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掌握和应用计算机这个现代化的工具,去处理现代化的信息。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打破传统《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两个误区:一是把《信息技术课程》上成单纯的计算机语言课。不可否认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中、英文打字练习和计算机语言教学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学内容,但是不能因此而只顾一点而不计其余。
二、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注意以下几点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点应该是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并重,而不应该只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辅助教学功能,也不能只强调辅助教学作用而忽视了基本技能的训练。首先是培养学生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掌握从图书资料的检索到计算机信息处理软件和网络浏览器,网络通讯工具的灵活使用;其次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敏感的主动的信息意识。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的去发现信息,收集整理必要的信息;再次是培养学生善于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检索、筛选、鉴别、使用、表达和输出信息的能力,能够简单通俗地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信息传递给他人,能够充分利用信息工具进行学科知识的学习和研究。
篇9
本课题基于临床医学专业需求,设计重点教学内容,将课程特征和学生的基本特点紧密结合,灵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实现“因专业需求施教”,注重体现实用性原则,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满足学生从自我专业角度出发实现对本课程学习的需要,为医学生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中医理论基础,同时满足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要。基于此,笔者对我院临床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对方药及中成药教学内容进行了部分调整,效果显著,现将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1.1调查对象
以我院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学生作为2009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选择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作为2010级实验班,并在相应年级设相同人数作为对照班。
1.2教学内容调整
(1)实验班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俯、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辨证,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课时安排上压缩基础部分的课时,增加辨证和中药及辨证选用中成药部分的课时,选用大量临床病例,将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重点介绍101种常用中成药的功效特点、常见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范围,为便于学生日后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合理使用中成药,在教学中还增加了辨证选用中成药能力的训练。
(2)对照班教学内容:遵照原有教学大纲,主要讲述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绪论、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病因、病机、四诊(主要是问诊)、辨证等相关内容,重点讲解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粗略介绍中药常识与基础理论、方剂学基本理论。
1.3评价方式
(1)授课结束后,以问卷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调査的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教学内容调整的认可程度、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对教学方法的改进意见等几个方面。
(2)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中医学考试成绩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3.0乃软件统计,分类数据进行x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效果评价
2.1问卷调查
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100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70。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各200人,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9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9%。问卷结果显示:(1)对于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的开设,实验班和对照班100.0%的学生都认为有必要。(2)认为在教学中最需要加强的内容是中药和方剂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58.7%和49.8%。(3)认为在中医学教学中有必要讲述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3.4%和70.0%。(4)认为通过中医学的学习应该辨证选用中成药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91.3%和68.0%。(5)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临床病例和课堂讨论来讲述中成药辨证运用的学生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为89.1%和78.0%。
2.2学生成绩分布(见表1—2〉
3讨论
3.1增加中成药教学内容的重要性
对于西医院校来说,不仅要培养多学科医生,而且还要从国情出发,注重培养西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技能。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趋势,是时展的要求,患者往往需要中西药配伍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实践表明,中西药合理联用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中成药或西药,合理配伍中西药有利于疾病的治疗。问卷调查显示,西医学生认为学习中医学课程是必要的。
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便于贮藏、携带方便、随时可以取用等优点。西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生,作为西医,一般不直接开具中药方剂,而是选用简便的中成药。有调查显示,西医医院85%以上的医师经常使用中成药,且中成药使用总量远高于中医科,但西医医师往往辨“病”论治,致使药不对证,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对中医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随着中药的广泛应用,中药毒副作用的报道日渐增多。此外,中西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中药之间不合理用药等问题屡见不鲜。
随着中医药自身优势的凸显,大量成方制剂被应用,药物品种不断增加,新剂型不断推出,中成药正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认识、了解中成药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防止和减少中成药的不良应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医学教育中,要不断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要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现行的西医院校中医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包括中医基础、诊断学、中药、方剂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学科内容,在短短的60个学时内,教师只能着重介绍中医最基本的概念,对于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中药、方剂等内容则浅尝辄止,从而造成学生不愿学、教师不想教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中医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中成药知识的传授,尤其要加强学生辨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问卷调査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中成药知识是有需求的。
3.2调整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加强辩证运用中成药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强调应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合理用药,辨证选用中成药是使用中成药最基本的原则,也是中成药取得疗效的关键。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自身的适应证,在教学中反复强调应用中成药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尤其应按辨证施治原则用药,而不能简单按药品说明书上的适应证不经辨证盲目用药。如感冒在中医看来就有风寒、风热、暑湿等多种,风寒感冒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如通宣理肺丸、九味羌活丸等〉,风热感冒宜选用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等),暑湿感冒宜选用祛湿解表药(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水等),如果不辨证施治,有时不仅不能奏效,反而使病情加重。使用中成药时应注意“异病同证”或“同病异证”等情况的辨证论治,合理应用中成药。
笔者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临床实用的需要,大量采用教学内容与实际病例相结合的方式,即案例式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将中医理、法、方、药融会贯通,既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已学过的中成药知识,又加强了其临床辨证技能和遣方选药能力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明确学习中成药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问卷调査可以看出,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均认为中成药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而且实验班学生对中成药的知识及运用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髙。通过成绩分析可以看出,2009级和2010级实验班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班(P<0.05)。通过比较标准差系数,实验班低于对照班(P<0.05),说明实验班学生成绩比较集中,整体上优于对照班。
4结语
篇10
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意识,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能更好的化解课堂中的尴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幽默智慧是一种宽容豁达人生态度的展现,这对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是一个榜样。
它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引人发笑,让人轻松,而又意味深长。同时它还具有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与关爱的和谐统一
教学幽默它高于一般的幽默,它是对学生爱心的一种显现,同时又是教师“寓教于乐”教育艺术的闪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的因素,也是构成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 ,可以营造这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对学生进行善意的幽默委婉的提醒和教育,保护少年特有的自尊和自爱,引导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轻松微笑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意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善意是笑声里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交给学生“愤懑”这个词语时,我就强调如果大家下次再偶遇它喊它“愤满”时,我可要“愤懑”了 ,就好比别人把你名字喊错你会高兴吗?大家在这幽默轻松一笑中强化了对这个词语的记忆。幽默是暖阳,爱心是春风,暖阳加春风让课堂教学这片沃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学生这些数码茁壮成长。
二、引导与启发的有机结合
幽默是教学的第一辅助手段,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幽默就会充满课堂,教师就会运用娴熟的的教学技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对说明文知识的讲解,我就采用了户口本上的重用名,也就是我们农村常说的大名与小名,让学生在愉快中队本来陌生的看似深奥的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还收受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幽默让教师轻松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又让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示范与培养的有序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