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化内容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文化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文化内容

篇1

关键词:现代室内设计;传统文化; 融合运用

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也相应提高,这使得人们在重视追求物质的同时,也重视追求室内环境精神。而室内设计又被人们是为一种传承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深刻,且文化精神浓厚,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是现代室内设计不断延续及发展的关键元素,充分满足人对传统、对民族的一种情感依赖。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我国现代室内设计越来越趋同于全球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逐渐将传统文化意识淡化,使我国的现代室内设计失去与各民族、群体的差异性。现阶段,加强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构建多元化的文化格局,已十分必要。

2. 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在现代室内设计的体现

儒、佛、道这三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之中,影响巨大,在现今的中国设计作品中,其的影响也不可忽视。首先,儒家方面。其最注重天人之和。其给后人提供的是人和自然的一种和谐一致的价值取向,这以成为我国设计师恪守的哲学。例如在房地产的室内设计中,就特别注重象天法地,借助人力来巧夺天工,为人们营造一种自然的美,达到宛如天成的的审美境界。此外,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广泛应用于在装饰文化中。如家居设计,恰如其分的装修,可以使人端正心态、鼓舞精神、可知欲望,使人由物界上升至精神境界。其次,道家思想方面。老子认为,万物之美在于道,而道的本性在于自然,极为道法自然。这里的道不是语言可以传达的,是超出人的感觉和语言的,其是以超语言意象符号体现出来的。在现代室内设计中,道家文化的融合主要是为了丰富中国建筑的室内空间内涵,为人们从创造出众多虚实的围和。例如穿插、共享,如建筑门窗。就是将室外的景色融入室内;室内空间的隔断,将此房间的装饰融合至另一房间内,互相借景,将空间的流动感体现出来,让人感觉空间更加开阔。室内设计中道家传统文化的融合应用,给室内营造了一种既高雅又包诗情画意的风格。营造此种空间,关键还在于引入虚境以及心境。借助传统的质朴典雅的含材质、用色手法以及装饰视觉的符号等,可引入入境、入性以及入情中,室内品味简淡、宁静、开阔及疏朗。最后在佛教方面。在佛教中,禅宗之道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广泛运用。其提倡应经个体直觉的体验以及沉思冥想这种思维方式,达到在感性经过悟境而实现的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及自由。对禅宗而言,规定性愈小,则想象的余地就愈大,故而少可胜多。唯有简到极致,才可给出最大空间给予人们加以揣摩及思考。近年来,古典和现代以及中式和西式的各类家具中,部分家具禅意明显,其将古典家具的雅和现代家具的简有效结合起来,线条利落、色彩纯净,且配极具东方韵味的图像,为人营造一种舒适祥和的居家氛围。这种略带沉稳但不显老气的设计风格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 传统文化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有效融合运用

3.1传统符号的融合运用

我国的传统符号一般有:(1)具有传统意蕴以及比喻意味的图案与纹样;(2)古代传统的图腾纹饰;(3)传统宗教的纹饰符号。这三种传统符号,有的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建造房子时的经验以及财富的见证,有的则是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反映。如今,这些符号依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创造传统文化居室环境的好手法,就是直接运用这些传统符号作为装饰元素。其手法有:抽象简约,就是对传统形式的局部或整体,实施艺术加工与抽象简化,其要求是不能失去传统之韵,要让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的某种文化,在依据现代功能和技术的前提上,得到拓展和发展;符号拼贴,它的特征是将我们所认识的传统构件给以抽象和变形,让它成为某些独特意义或者象征意义的符号,让它在室内元件中得到拼贴应用,因而让今和古、新和旧获取联系;在移植和嫁接方面,可进行儒、道以及佛历史文化的移植嫁接,让它发展成一种独特的艺术形象。借用外来文化中的某些元素,使之与本土文化元素共生于一体,在设计中也常有运用。

3.2传统思维的融合运用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整体的和因果循环的,强调事物各方各面的辩证统一以及相互联系。在思维过程中最重视综合、重视归纳。在反映自然观的过程中,注重“天人合一”、“物我不分”以及“浑然天成”、“因势就成”。其思想来源于先秦的儒家、道家和佛教理念,是原始朴素的思维方法论的核心内容。中国独特的思维方式,给现代科学技术插上了科学辩证的思想武器。相对论、量子力学以及混沌论是现代科学的三大发现,其所包含的原理和思维方法,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相对、整体、和谐的传统思想方式较为吻合。意象思维对中国民族文化中的艺术创作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我国的意象思维强调从个别的、具体的、直观的领域中去掌握真理,是一种创新型思维,显示出其的活泼不滞以及长于悟性的特征。在设计上,创意往往是从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转化而来的。一个优秀的思维意念,能够解决掉任何阻碍人们沟通的因素,形成更加完善的对话交流。在进行设计时,设计师能够把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以及哲学观、思维方式有效融入到作品的创作思维中,其效果往往是意想不到。

3.3传统色彩文化的融合运用

视觉作用于心理需要通过色彩,色彩往往会对人的情感有影响,如影响人们的精神以及行为。色彩虽然说没有绝对的美和不美,但在室内空间的色彩搭配上却显得十分重要。通常处理色彩的方法有:(1)类似色,即色相环上相近的两色,如紫红色与紫色,大红色与桃红色,蓝色与紫绿(青)色等。类似色是比较相近的,对比即可发现变化。(2)对比色,即将两种不同色搭配得和谐,如我们常提及到“补色原则“,红花需有绿叶映衬,这是由于两者可以为彼此补色。而色彩的另一种呈现方式是光影,光影的出现往往以具体颜色为载体而出现的。在室内空间中,光影也是辅助或直接传送传统信息的可靠元素以及工具材料。色彩在改变环境气氛上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在光影的共同影响下,创设出不一样的空间情调以及意境。

3.4传统家具陈设文化的融合运用

在室内设计中,家具的陈设是很关键的一个部分,家具在空间环境中起到粉极其的重要作用。首先,居室家具是属于人们视觉的主体内容之一,且能直接影响到使用者使用时的方便度以及舒适度。其次,家具作为室内空间的作用的重要载体以及文化属性标识,起到很重大的引导作用。传统中式家具的种类十分繁多,具体可分为凳子、桌子、床、书架等等,这些家具不管是在选料上、在工艺的制造上,还是在功能上、形式上,均是已经达到其的实用性、技术性以及艺术性的有机统一。通常,在现代室内设计之中,可运用敦厚质朴的传统驾驭和室内界面中的传统花窗、几何纹样以及传统门窗相照应,还可运用变异了的设计造型融入到现代居住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之中,。这些变异了的家具因为融合了传统家具的文化符号以及造型元素,而且还综合考虑到了现代家具的人体尺度以及人体工学,与此同时,又和 实木家具以及板木家具相关的生产工艺有效结合起来,因此,不仅保持我国传统家具的典雅的艺术效果,并且又体现出现代家具的简约风格。

4.茶室设计实例分析

综上所述,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融合运用可谓是形式多样。以茶馆室内设计为例,对于一个茶馆而言,其是中国的咖啡馆。其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应体现出建筑美、空间美与文化美。茶馆属于休闲场所,对其的规划必须完整,不仅应体现现代美感,还应保持茶馆传统的文化内涵,将传统的中式元素融合到室内设计规划中,可以促使顾客产生巨细到大的情愫。我国多数茶室在设计上,多注重传统文化的融合,例如成都茶室,通常均保留明清的气概,整个茶室的每一样陈设均是精雕细刻、古色古香。特别是内置装饰,在凸显时代性特征之余。整个物品陈设整洁大方典雅,其中安插着的矮桌以及背靠椅、几案等全然分歧,富含宫廷气概的红木装饰、灯笼以及壁上的书画条幅等等,每一样陈列互相辉映,浑然天成,整体结构紧凑且富有古典韵味,让每一位品茶之人感受静谧和怀旧之情。总体来看,茶室设计融合浓烈的传统文化,使茶馆气息更加典雅。

4. 结语

总之,只有在设计领域,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丰富设计的语言,将先进工艺技术结合传统文化,才能促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设计领域中不断得到继承于发扬。

参考文献:

[1] 赵若轶, 潘荣.论传统元素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 (12)

[2] 杨达新. 论传统文化室内设计传承[J]. 大众文艺, 2010, (15)

[3] 张瑜, 罗小兵. 室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 经营管理者, 2010, (10)

篇2

论文摘要:家居墙画目前从国内各主要城市流行开来,这种新的装饰形式既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思,又是对个人亲近自然的主观情感的表达,无论是从历史渊源、思想来源,还是整体设计及时代意义来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普通的情感都与中国传统的居室文化思想相吻合。

家居墙面的装饰是现代室内设计重要的构成要素,其中,以自然景致为题材,以手绘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室内墙饰在如今的装修中出现并逐渐升温,这种体现浓郁的人文风格、充满个性、智慧和创意的彩绘墙面深受人们的青睐。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满足了现代社会求新求变的消费趋势,而且还体现了当下的现代人对自身精神层面的审美文化渴求。

一、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历史渊源

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壁画,如原始洞窟中的洞穴岩画、湿壁画等。伴随着宗教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出现了在墙壁上绘制了各类宗教图案类的图案。而这种视觉图式大都取材于宗教,因此,带有明显的宗教教化和象征的意义。而在那个战乱四起,民不聊生的岁月里,饥民对壁饰中隐藏的超自然的“神性”顶礼膜拜。此时,壁饰还往往会作为权利和财富的代表,尤其是皇家宫廷以其奢华、显贵令普通贫民叹为观止。

工业社会大规模的批量生产,壁纸等新型装饰材料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个人的私密空间,改变了平民化空间中单调的墙构材料本色。但是为了适应机器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往往许多本真、质朴的感性设计理念逐渐被统一、机械的工业理性所取代,钢筋水泥“笼子”里的现代人更渴望一种自然的、朴素的人性的回归。而纯手绘则以自然风景、动植物形象为题材、运用具象的和抽象的设计手法来使人们联想自然,感受大自然的温馨,身心舒逸。它的易亲近性、易感动性恰恰迎合了工业理性下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渴求。

二、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思想来源

以自然景象为题材的家居手绘墙悄然兴起并流传并不偶然,在思想根源上它与我国几千年传统居室文化是相通的。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化,它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这使得千年来木构架建筑成为我国独特的建筑文化构成,庭台楼阁假山池水、室内陈设家具与木雕屏风隔断的相互映衬,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文化趣味。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使这一思想一直深深根植于我们的大脑,而当下以自然题材的家居彩绘墙的出现其实正是这种文化在现代社会大众意识中的延续。彩绘文化墙这一形式有效地将自然“搬进”私人空间,从而使个体居室回归到传统“天人合一”形态上,这是“推窗见景”的造物观念在个体生活中延续或再现的有效途径。

三、现代家居彩绘墙画的特征及整体设计

手绘墙可以摒弃画框装饰的生硬与造作,将一幅幅流动、立体的画面定格在墙壁上。图案选择的多样性也为家居装饰打上了“个性化标签”。家居彩绘的性价比很高。墙体彩绘价格实惠,而且还可依据主人的审美品位选择丰富的色彩和图案样式。此外,它具有环保且易于清洁修补的特点。

彩绘墙画风格有中华风情、简约、田园、卡通等。一般来讲,家居墙画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整体设计:第一,墙画彩绘之前应该对其设计风格做一选择,以及不同的尺寸、不同的图案和不同的色彩造型。第二,充满创意的彩绘墙画并不局限于家中的某个位置,客厅、卧室、卫生间都可以选择,甚至是开关座、空调管等角落位置都可以用手绘的精致图案加以装饰。第三,选择合适的绘制材料并掌握正确的绘制技法。绘制的墙面需要2-10号的羊毛笔若干支,手绘用的涂料最常见的是丙烯颜料。在绘制时通常是由具有绘画功底的人用铅笔打好底子以后直接绘制,或采用幻灯片,将图案直接投影在墙上再描画。打好草图后,用排笔轻轻拍淡些,接着根据个人喜好进行涂色,即可完成。

四、现代家居彩绘墙画文化的时代意义

篇3

几千年来,传统草原文化一直是蒙古民族传统的标志性符码。漫长的历史岁月使现代文明生活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但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今天,人们不时发现自己正处于现代文明的迷途之中。一些很富有草原民族传统文化意义的东西在逐渐失落。如果我们淡化了传统草原文化的特色,内蒙古的现代文明将走向何方?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内蒙古怎样保持其民族精髓?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现代人很多对于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有人可能会感叹传统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源远流长;还有人可能觉得时代进步了,世界变化了,传统草原文化该逐渐退出现代文明的氛围了。更多的人却感受到一种对于传统草原文化的迷失。例如,有些地区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的高速度增长,认为城市化到了什么程度,经济就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认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就代表着现代文明程度的高低。“全球化的浪潮将吞噬和同化许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城市将丧失文化的独特性,从而丧失它最珍贵的‘精神血液’。这又是一场人文领域内的城市灾难,也是一种人文和精神意义上的生态危机”。这种片面的发展其实是传统草原文化尴尬境遇的一个缩影,自然会带来传统草原文化的迷失。

二、现代文明中的追寻

(一)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撑

作为中华文化三大主流文化之一的草原文化,是草原游牧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过程中逐步创造和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蕴含着现代文明赖以传承的优秀文化遗产、精神资源和思想源泉,为现代文明建设提供肥沃的土壤、滋养和启示,对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传统草原文化中积极因素的长期熏染、代代传承,使整个蒙古民族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观念、审美情趣等方面渐趋认同,形成了一种民族的风骨和精神,使得草原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支撑和延续。

(二)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由多个民族相继创造、具有悠久历史的草原文化,为现代文明建设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深深植根于草原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草原文化,既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古老的民族传统。成为迄今为止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历史文化资源;同时又以饱含现代文明内涵的丰富内容。融入我国现代文明建设的时代潮流,是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三)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是内蒙古现代文明的特色之源

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继承、保护、弘扬和开发、利用,将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竭的智力支持和丰富的经济生长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现代文明生活中,所有的人都生活在过去的“文化积累”之上,传统草原文化是在内蒙古生活的人群的“集体记忆”。对于现代文明来说,一切发展和创造都是建立在对过去文化、智慧的继承和总结之上,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有了这样的共识,就必然引发人们在内蒙古现代文明进程中竭力保护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渴望与努力。

“历史文化是城市发展之‘源’,城市化是发展之‘流’。我国城市应当‘源远流长’,才是健康的持续发展之道”。地区特色制约其文化定位,文化定位体现其地区特色,而文化定位一旦形成又必然会强化地区特色。这种特色有利于地区个性的培育、形象的树立、魅力的增加和品位的握造。现代文明不应该只是建筑的叠加与罗列,不应该只是道路的延伸与交叉,而应该体现出自然环境、建筑艺术和人民素质的和谐结合,应该体现出这一地区的传统风情、现实生活和文化创造的和谐共生。

三、传统与现代的和谐

(一)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可行性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的共存互补作用对于建构现代和谐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源。奠定了现代文明厚重的根基;另一方面,它可以为现代文明提供多彩多姿的民族形式,推动现代文明的多样化发展。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在为其日益严重的社会混乱深感不安时,开始在东方文化中寻找救世的良方,就是这种共存互补可行性的范例。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中,草原文化所蕴含和揭示的生态文明意义是十分突出和显而易见的。比如,草原游牧民族为了防止草场的超载使用,将可利用的草原划分为四季营盘,以减少对草原原生态的破坏。传统的游牧、轮牧、休牧。实际上是一种对草原自然的生态恢复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当我们以历史的目光来审视北方的草原生态屏障时。不能不对草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内在要求有更深刻的历史感悟。

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还具有重要的现代文化意义。自古以来,内蒙古就是民族聚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地区。一部草原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多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繁荣、携手进步的历史。统计资料显示,在内蒙古广袤的土地上,至今留下了各个历史时期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现已查明全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迹共有15万余处,馆藏文物50万件,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6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8处。这些珍贵的文化宝藏是内蒙古草原历代先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中,最为精华的当属民族建筑的精华。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寺庙古塔很多都忝待抢救维护。在现代文明发展中追寻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现代文化意义也由此可见一斑。

(二)传统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现代文明共存互补的实践性

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还表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草原歌舞在各地风靡,草原风情吸引了众多的目光。红山文化等文化遗址见证了草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蒙古族无伴奏合唱和民族歌舞摘得国际乐坛上的金奖,乌兰牧骑走遍中国大江南北,草原的乳、肉、绒等产品享誉国内外。这些实践活动展示了草原文化蕴涵着的无穷魅力,增强了世人对于草原文化重要性和深远影响的理解和认同。历史和现实都证明,草原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草原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于各地、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和走向世界的升华,并以此成就草原文化的现代文明意义。

(三)在对传统草原文化资源的追寻中去发展内蒙古现代和谐文明

对草原文化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草原文化与经济全球化具有互动性,一方面,草原文化可以通过发扬绿色生态传统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另一方面,应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将草原文化推向经济大潮中,树立“创意经济”意识,积极延伸草原文化的内涵。在内蒙古的发展中,应树立向文化大区转变的观念,树立传统草原文化资源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发展理念,使之成为内蒙古的文化标识和地区特征。内蒙古与其它地区的不同不是在于地区功能,而是在于文化传承与文化底蕴不一样所形成的地区特色、地区风格。内蒙古的现代化不仅意味着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更要有传统草原文化作为底蕴、内涵和资源,这样。内蒙古的现代文明建设才有生命力,才可以可持续地健康发展。

篇4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 语文 现代文 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26-01

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查学生汉语言文学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将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到一定层次,是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是涉及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加强现代文的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一、加强现代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汉语言文学语文现代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从多年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经验可以看出,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获得语文知识,培养学习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对事物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而现代阅读作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获得各种知识的载体。学生在现代文的阅读中不仅可以学习新知识、了解社会动态、欣赏文学作品,更可以通过阅读扩充知识、了解社会、陶冶情操,从而使学生的生活更加充实丰富。

(二)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途径。

语文知识内容丰富,知识面广,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而现代文阅读无疑是语文知识具体化呈现给学生的重要方式,因此,在任何语文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都是一个常考常新的考点。而据调查在近几年中考中,考生失分最多,败的最惨的一块领地,莫过于现代文阅读这一版块儿了。因此,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学生现代文的阅读水平,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关键点。同时,这也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途径,毕竟在现代文阅读中获得成功,就意味着学生综合观察、判断、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是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观下,学生的个人情操和情感表达,成了教育必须关注的重点。因此,在当前初中语文教育中,加强学生个人情感表达能力的培养,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意识,培养学生正确高尚的情操,就成了核心环节。而现代文阅读正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毕竟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说教式的情感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时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汉语课程标准》强调:“汉语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汉语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汉语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汉语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二、增强学生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是一个长期困扰着学生和教师的难题。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汉语言文学现代阅读理解中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汉语言文学教师必须要在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下,综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科学的学习方式,指导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提下拿高分,实现“高分高能”。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汉语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立足全局,细化局部。

阅读文章首先必须要把握全文大意,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了解文字的思想核心,才能把握作者的本意,才能真正进入文本语境。但是,整体的掌握,不代表细节的了解,古人讲求“微言大义”,现代人在文章写作时,也通常会借助细节,或者说局部表达个人情感。因此,要想提高现代文的阅读水平,首先就得了作者情感倾向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的揣摩。而这样的原则,在实际考察中,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学生学会立足全局,细化局部,就可以在做题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增强学生文化意识,培养思想深度。

汉语言文学不仅是汉语教学的载体,也是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如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文章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的,是学生认识中国文化精神,吸取知识养料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构建个人文化观,增强个人思想深度的基础。毕竟,学生如果真的能在文章中,体会到各种文化精神,体验到作者的内在情感诉求,能够把握文章的文化意义,那个人的思想意识必然得到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高分高能”并不是一句空话,要想在现代文阅读中取得好成绩,技巧是外在的,知识素养才是内在的,是必需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坚定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学宗旨,在日常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点,强化文章中的文化意识教育,把文化这一代表人类文明的基本形式,作为教学的重点。如在《端午日》一文中,教师可以把文章中的关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作为阅读的重点,让学生从文章中发散思维,对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因子进行适当探讨,以此增加学生知识面,扩展学生思想宽度。

总之,汉语言文学现代文阅读理解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因此,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制定适合学生认知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中国传统戏曲;传播;保护

戏曲出自民间,极大地展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智慧。在大多数人看来,传统戏曲类似于现在的唱歌,但实际上戏曲包含的内容广泛,处处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背景联系紧密,而我国的文化背景涉及了传统戏曲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多个方面,这些文化浓缩了传统社会以及现代社会的多种社会现象和艺术精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可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及人们审美意识和文化形式不断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在保护和传播方面遇到一定的阻碍,所以进行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与保护的探究具有现实意义。我们需要对传统戏曲文化保护和传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与现代文化以及网络进行结合,激发传统戏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活力,加强戏曲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播。

一、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传播中出现的问题

(一)受现代文化的影响,人们更多追求现代艺术,使传统戏曲文化逐渐边缘化现代文化不同于传统文化,它具有现代社会的鲜明特征。现代文化受现代社会、经济和人文发展的影响,具有充分反映现代中国元素、中华精神、中国特质的文化属性,这恰恰突出了现代文化的现代化、先进性、多样化特征。传统戏曲追求团体性和个性相结合,注重技艺的掌握和传承,而现代社会追求个性发展,更看重个人的视觉体验,多从是否具有美感、是否能快速从这些艺术作品中获得需要的资源等角度来评价作品,忽视对技艺的传承。人们通过看电影、看电视、玩电脑就可以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这种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更具有视觉冲击力,更能吸引当代人的目光,这些因素使传统戏曲文化逐渐边缘化。(二)反对创新,惧怕新艺术元素的引进戏曲文化在我国历史悠久,在现代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意识与文化形式不断丰富的社会背景下,我们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让戏曲在现代社会中重新焕发光彩和活力。而在能让戏曲重获新生的众多方法中,大众能接受的但反对者也很多的就是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元素创新。从现状来看,一些戏曲工作者反对创新,只勤于苦练,追求对传统技艺的掌握,执着于保持传统戏曲的原有特征,忽视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的创新,长此以往必定不利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传统戏曲文化想要得到长久的发展就要进行适当的创新,因此,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戏曲特征的同时对戏曲进行创新,实现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融合。这就要求戏曲传播者不能执着于保持传统戏曲的原有特征,而是要结合社会现状,在保留传统戏曲文化精髓的前提下让传统戏曲文化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三)漠视需求,违背传统艺术发展规律我们经常会看到某某歌手的演唱会人山人海,却很少看到戏曲舞台人山人海。究其原因,首先,传统戏曲不适合现代人的欣赏标准。戏曲爱好者多数为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减少,戏曲发展的市场不断缩减,戏曲听众逐渐减少,这种情况导致戏曲的传播受到很大冲击,也致使部分传统戏曲工作者创新积极性不高,对听众的要求不再重视,逐渐淡漠化。这不利于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无法加深传统戏曲在人们脑海中的印象。其次,为了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有的传承人会过于依赖现代文化,使改良后的戏曲文化完全失去传统文化原有的特征,使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逐渐失去本该拥有的文化精髓。

二、现代文化视野下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策略

(一)以开放积极的心态重视社会需求,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戏曲艺术的有机融合我国传统戏曲文化是对传统社会时代特征的文化展现,有多样的形式,我们要想更好地传承传统戏曲文化,必须先了解现代文化,结合传统文化的独特性质,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让两种文化在相互交融中实现多元化,以群众能够接受的艺术形式完美地展现传统戏曲文化。从目前来看,戏曲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忽视,这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应重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首先,面对传统戏曲文化的现状,我们要开放心态,重视听众的要求和意见,将听众的观点纳入戏曲文化创新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其次,在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传播之前要确定戏曲传播的重点,然后再以重点为中心来传播戏曲文化。再次,传统戏曲文化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和精神面貌,时代久远,稳定性强,这也是它无法良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在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时,文艺工作者要灵活变化戏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以符合听众需求的方式展现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使戏曲跟上社会发展步伐。(二)结合传统戏曲表演规律,拓宽戏曲演出市场传统的戏曲表演中展现了表演者的嗓音和唱腔,还有他们的姿态和舞步的结合。所以,戏曲对于表演者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在戏曲表演之前都会对表演者进行动作、眼神、走步等方面的指导,以期在人们面前呈现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样听众通过人物表现就能感受到戏曲抒发的情感,增强对戏曲的印象,同时提高对戏曲的关注度。戏曲最受欢迎的是表演者的唱腔。因为戏曲表演者的唱腔具有极强的情感表现力,表演者着力于通过唱腔对生活场景及人物形象进行塑造,让人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戏曲内容。所以,为了让人们通过简单的文字感受到戏曲抒发的感情,表演者一定要有极强的唱腔力,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强戏曲的感染力。基于此,我们可以为戏曲的传播拓宽一些途径。如通过宣传戏曲的表现形式以及戏曲表演者的技艺让人们对戏曲文化产生兴趣,激发人们对戏曲文化的追求。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变戏曲表演场地的方式增强戏曲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感,弥补人们对传统戏曲文化认识的不足。如此人们也能在戏曲的熏陶下逐渐对戏曲文化生出感情,促进传统戏曲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传播和发展。(三)创新艺术思维,发掘传统戏曲文化价值传统戏曲文化最具有传播价值的就是其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这也是我们在传播过程中应该重视的。关于传统戏曲文化的价值,我们可以从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方面发掘,发现其中蕴含的哲学价值以及音乐价值。哲学价值体现在戏曲表现出的历史文化以及时代精神、思想特点等。这些文化价值是我国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对于现代社会发展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传播传统戏曲文化的时候,对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我们可以再利用,注重戏曲文化发展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契合点,将戏曲中蕴含的经典文化与现展理念相结合,让现代文化更加多元化,让经典的传统戏曲文化助力社会发展,也让社会发展推动戏曲文化不断创新和完善。音乐价值是指表演者独特的唱功和唱腔,听传统戏曲,让人们走进拥有历史感的时代,更容易融入戏曲环境中,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宽人们的文化视野。(四)与互联网有机融合,促进传统戏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戏曲工作者在传播戏曲文化时应该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当将传统戏曲文化传播与互联网进行结合后,人们就能足不出户了解传统戏曲文化,并拉近自己与传统文化的距离。而利用互联网技术也能将传统戏曲文化知识通过简单的方式展示出来,如网上有很多有关戏曲文化的教程和解说,通过观看网上视频,可以增强人们对戏曲文化的接受度,发现传统戏曲文化中的精髓,最终达到促进戏曲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只有人们对这种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顺利地传播传统戏曲文化,才能更好地结合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文化。

三、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方法

为了保障传统戏曲文化的价值,我们应该对这方面的保护工作进行策略研究。(一)文化的传播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断变化。所以,为了保障传统戏曲文化的特有价值延续下去,我们在保护传统戏曲文化时应该注意戏曲在语言艺术和表演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保留戏曲特有的风格,在与现代文化融合过程中尽量还原传统戏曲文化。(二)有的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地域色彩浓厚,在人口流动速度加快的当今时代,这些戏曲文化尤其容易流失,我们在传播这些优秀的传统戏曲文化时应该将其当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保护,让人们感受到国家对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视,保护传统戏曲的多元化。(三)对于戏曲的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戏曲艺术挖掘和新人培养方面加大力度,提高人们对戏曲文化的认识,加强对戏曲文化的全面保护。

四、结语

传统戏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现代社会,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让戏曲文化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春生.传统戏曲表演艺术的传承[J].大舞台,2018(14):78-79.

[2]尹明.现代文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戏曲传承与保护:云南白族传统乡戏“吹吹腔”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9(4):67-68.

篇6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诞生和发展

,使得中国的国门被打开,而我们的知识分子也深刻意识到国家的落后,文学界由此觉醒,并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之中。过犹不及,“打倒孔家店”、“反对文言文”等口号和思潮使得古代文化与文学受到强烈排斥,这种过于极端的决定未免显得急躁了,也正因为如此使得中国现代文学今后的发展遗留下不小的隐患。20世纪初的文学革命,将现代文学的序幕正式拉开了,有伤痕文学、乡土小说和九叶诗派等。一直发展到如今有穿越小说、奇幻小说和都市言情等出现,表面上看来现代文学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态势。但仔细追究,我们会发现繁荣的背后正是一派虚无和浮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到了西方理论的影响,另外本土文化改造所产生的影响也很深,而我们自己的文学史和本民族的文学意蕴已越走越远,我国的现代文学可谓是进入了“瓶颈”。

(二)文学“断裂层”

现代文学史已有近百年的时间,然而却尚未真正出现能与古代文学相媲美的文学作品。没有一部小说可以与《红楼梦》比肩,没有一首现代诗歌可以与唐诗相对抗的诗歌。文学是一门较为感性的科学,其应当具有一定的现代性以反映当下的真实生活,同时也不能与历史母体相脱离。在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现代文学中鲜少出现真正优秀的文学作品,只知向前看却忘了回顾身后,因而使得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出现了“断裂层”。

二、古代文学资源的传承

(一)丰富的古代文学资源

先秦诸子的《诗经》、《庄子》;两汉的汉赋、《史记》;魏晋的“建安风骨”;唐宋诗词、元曲,明清的四大名著等等。此外还有民歌、游记等不同种类的文本史料。古代文学资源十分丰富,我们所指的古代文学资料当然指的不仅仅是文本资料本身,因为其本身也反映出了一些潜在的内容,这或者是一个时代的风尚,或者是某个朝代的社会思想等等。由此可见,祖先们为我们留下的古代资源之丰富,这些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不同时代的人们的生活面貌,不同时代的历史变更以及社会生产等等。

(二)古代文学资源传承

然而,我们在传承文学资源方面显然做得还很不够。我们要传承就一定要很好地面对困难,需要克服的难题主要有两个。首先,要克服理所当然的心态,在现代,人们有着十分自由的言论,思想自由,人们总是试图去研究文学发展史,并对其历史进行演变,同时并设法使其合理化。但我们所认为的合理未必就是历史的真实,对于现代人所需要的合理性,我们也不应该一味地遵循,而将历史的真实性抹杀了。研究古代资源的人员,应该始终站在时代和历史的大背景下,对于古文化的接受和传承要本着最真实的态度。其次,应该对古代文化资料进行多角度地解读,由于历史悠远,文学资源过于丰富,这也使得我们今天的传承遭遇难题,因而相关工作者就需要从多维视角出发,采用多种不同的理论进行理论批评,从而使得评析更加全面和综合,以防理论过于主观,对于历史人物与事实更不能肆意地褒贬,要客观地做出评价。

三、中国现代文学语境与古代文学资源的关系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离不开自己的“根”:古代文学资源。虽然中国现代文学发展之初曾试图抛弃古代文学而实现自己的现代性,但最终实践证明这条路是无法走下去的。我们发展现代文学终究还是离不开古代资源的支持,没有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也就难以出现“终极关怀”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现当展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也是从古老的文学文本中演变而来。因此,我们在对历史资源和现代文学前景的反思,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去远离,更重要的是要去靠近,而且是进入到最深层次,将其内在潜力挖掘出来,将新的的活力注入以便促进自我的更好发展。在如今这个世界,返璞归真的实现还是需要立足于传统的东西,这样才能很好地矫正人性,使心灵得到慰藉。因此,联系起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二者的关系,二者之间向来不是对立的的关系,而应该是同一。若不是深入地挖掘和利用古代文学资源,就无法从中汲取力量,进而促使现代文学获得长远发展;;不去进行现代性文学语境的渗透,也不能很好地挖掘古代文学资源的潜在力量。因此,我们说发展中国现代文学语境和发掘古代文学资源,二者并无冲突,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同一的关系。

四、结束语

篇7

个性化往往意味着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在传统的审美观点中,一成不变、遵循守旧是美的原则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自由与个性的崇尚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对于新一代的青少年来说,更是主张个性化、独立化。在这个时展的大背景之下,广告设计中融入创新、独特的方法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的眼球。经济时代带来了广告业的迅速发展,广告也由传统模式下的简单介绍商品变得更加个性、夸张。审美疲劳已成为社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只有不断地突出个性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后现代主义中的个性化为广告设计带来了一个新的契机,这种独特的风格模式在现代广告中的应用使得人们远离了传统,向着个性独立的时展。

二、后现代主义中广告设计的文化内涵

在现代文化主义中,强调的是“认真”“严肃”,然而在后现代文化中,重视的是“夸张”“创新”“个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主义在广设计中的应用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了解一个广告的内容,这就使得广告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后现代文化利用各种混杂的方式展示一种戏谑、讽刺,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传统意义上的审美观点正在被冲击。追求创新、个性化、刺激的现代人类已经不满足那种平淡的生活。在这个基础上,广告设计应当遵循文化转变的浪潮,不断地创新、改革。当今时代快节奏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寻找释放压力的方式,后现代文化正是切实地贴近人们的生活,给人以心理上的归属感和平衡感。

三、结语

篇8

新旧初中课标(分别是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是课程内容选择的结果,其呈现的差异不仅隐含着文化史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还隐含着课程价值取向与历史教育价值取向的变化。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文化的总和,通常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即是精神文化史,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史、学术思想史、文学艺术史、宗教史、社会史、教育史等等。此文中初中历史课标中的文化史主要是指以上狭义的精神文化史所包括的“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也兼及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史、中外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与习俗等。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行为倾向,它来自行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1]。文化史“内容标准”呈现的内容是课标编制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多种历史观选择的结果,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文化史观、社会史观等,体现了现代化、国际化、社会化、政治化等文化价值取向。比较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其中存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国际、科学与人文、社会与政治等文化价值取向差异。

一、分布情况与统计分析类目、单位的确定

(一)分布情况

旧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以主题的形式集中呈现,其中中国与世界的古代、近代、现代六个板块都有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学习主题;新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要点则是按照历史朝代的时序性分布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课程内容”之后,分散呈现。

(二)统计分析类目

根据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呈现,可以将文化史分为中国古代文化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化史、世界古代文化史、世界近代文化史、世界现代文化史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又分为学术思想、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宗教、教育、社会生活六类。

(三)统计分析单位

以课标中的具体“内容标准”(或“课程内容”)为单位,如旧课标中的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就是一个单位,包括“孔子”、“百家争鸣”两个知识点,统计分析以上各类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和知识点个数及其所占比例。

二、统计数据结果

新旧课标中呈现的文化史内容标准的条数以及知识点个数统计结果如表1:

根据表1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的内容标准条数及其所占的比例都在减小,其中中国古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小,中国近现代文化史减少幅度较大,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在初中历史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世界古代文化史个数有所增加,世界近代文化史下降的幅度最大,表明目前对世界近代文化史的关注减弱、重视世界古典文化是学界的共识;中国文化史减少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百分比仍然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百分比,由此可见,国际化的文化意识比较明显。

从表2、表3我们可以发现,新旧初中历史课标中国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的变化呈平行下降的状态,世界文化史知识点个数从古至今则是古代不变、近代增加、现代下降,近现代的下降也处于平行的状态。新旧课标比较,中国文化史下降的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外现代文化史的知识点个数都是最少,比例也最小,由此可见,现代文化史的内容比较薄弱,有待增加。

根据表2、表3,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中的比例最大,占主要地位,由此可见,隐含着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思想,有偏重科学主义的文化价值取向。其次是文学艺术,排第二位,其用较大比例突出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成就,因为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延续,反映出了注重文化的传承。

中国近代文化史中近代科学技术从有到无的变化,表明这一时期的科学技术远不及思想政治、社会等领域重要。加之,近代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具有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时代情怀,其中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新文化思想”“革命文学”等都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政治性的文化价值取向很明显。社会生活的百分比虽减少,但仍体现了关注社会生活的文化价值取向。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社会生活的百分比大幅度下降,思想文化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略有上升,可见科学技术仍然受到重视,同时与人们生活相关的社会生活史也受到了关注。然而,文学艺术与教育知识点的缺失,显示了在现代精神生活价值取向的模糊性和对教育追求的迷茫性。

世界古代文化史中三大宗教的地位不可动摇,世界古典文化仍然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艺术下降的比例最大,但关注到了教育(中世纪的早期大学)。然而由于社会生活知识点缺少,使得学生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地方古代的社会生活。

世界近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占的比例最大,突出了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见,科学化的文化价值意识在世界近代文化史中占有主导地位,而教育、社会生活等知识点的缺失,反映了价值取向的偏颇会导致对历史文化认知的偏颇,在工业社会里科学技术的作用最为关键,但是同时期教育作用的发挥、社会生活的变化、新的社会问题的出现是不能忽视的。

在世界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代社会日益突出的问题更是关注的重点,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明显。

三、结论与思考

(一)结论

1.传统的文化价值取向不可动摇

对新旧课标古今中外的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化史在中国古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大于中国近代文化史在中国近代史中所占的比例和中国现代文化史在中国现代史中所占的比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非常的明显。世界古代文化史在世界古代史中的比例大于世界近代文化史在世界近代史中的比例和世界现代文化史在世界现代史中的比例,重视世界古典文化的价值取向也十分突出。中外古代文化史是人类早期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在古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来以致今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体现了“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的价值要求。因此,重视传统文化史的文化价值取向不能改变,也不可动摇。与此相比,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则较小,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如古代文化史,现代化的文化价值取向较弱。

2.国际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日益突出

中外文化史内容标准条数及知识点个数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史比例下降幅度大于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在中国史中的比例小于世界文化史在世界史中的比例,世界文化史受到的重视程度大于中国文化史,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意识弱于重视世界文化的的意识。在学习世界史的过程中多学习世界文化史,体现了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各地多元文化的意识,也体现了当今时代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的要求。

3.科学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时代的主旋律

科学技术在近代文化史中所占比例最大,占据主要地位,在现代文化史中关注的重点虽有所转移,但是依然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各类文化史中科学技术的比例最大,而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科学技术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由此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历史课程中,这凸显了崇尚科学这一时代主旋律的文化价值取向。

4.社会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关注的生长点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受到关注的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问题,还包括一些与人们生活接近的社会问题。相关的知识点在中国史中古今都有,世界史中则是古代、近代没有,现代有;中外比较中国史中较多,世界史中较少。社会问题等相关知识点的出现,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历史社会、现实社会及文化史的社会性。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关注历史,反映了社会对学习者的新要求。

5.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是灵魂

政治是文化产生的重要背景,也是文化史选择的重要背景,新课标明确提出“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以“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2],可见政治化的文化价值取向指引着文化史内容的选择,渗透着整个历史课程。

6.人文精神的文化价值取向是归宿

选择历史文化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是为了学生不仅能够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还能够全面发展。文化史中有很多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无穷智慧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著作等,是提高学生人格魅力、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的好素材。文化史本是有智慧之人的创造杰作,也是培养有智慧人的源泉,从人类的智慧中吸取精华,使学生得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这些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根本精神,也就是文化史价值取向的归宿。

(二)思考

新课标中文化史的价值取向多元,主要包括上述几种价值取向,然而受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历史观、编写体例等因素的影响,各种文化价值取向会有所偏重,难以达到理想的平衡状态或者应然的状态,这就需要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文化史的价值取向要符合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过去历史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偏向专业化,过分追求完整的学科体系,是一种以“历史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随着“学科中心”课程的实施,其教学内容(即知识点)普遍存在着“难、繁、偏、旧”的问题,课程教学的侧重点也偏向了传授知识。然而,当代教育要求知识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接近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当代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关注学生的发展。文化史的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接近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吗?这不仅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需要在课程教学中践行。精神层面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如何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并能够体验,这就需要将文化史知识与课程的价值取向相结合,用课程的价值取向指导文化史教学。

弄清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又是重要的一环,事实上,在当今多元价值取向的时代,传统的“学科知识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课程价值取向,没有哪一种能够起绝对的主导作用,而是多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共生共存共发展。正如教授所说的:“知识本位、社会本位、人本位等三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课程形成的基本价值取向,在网络化生存、全球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影响下,在课程价值取向上体现出多元价值的和平共存和多元共生,通过对知识观与社会服务观的重新认识与改造,形成了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2]

初中历史课标中文化史内容的选择受当代课程价值取向影响,选择的结果中也蕴含着当代的课程价值取向,本土化、国际化、科学化、传统化、现代化等诸多文化史价值取向要继承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合理内核,符合以人文精神为最终追求的当代课程价值取向。

2.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应该趋于平衡

虽然文化价值取向是多元的,但是多元中免不了有所偏重。比如古今文化史,中外古代文化史在中外古代史中的百分比远远大于中外近现代文化史在中外近现代史中的百分比;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中的比例,有时候科学技术最大,有时候文学艺术最大、有时候思想文化最大,有时候社会生活最大,古今中外各类文化史的比例差距较大,明显可以看出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偏重略微或轻微的偏重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不能偏得太重,以致失去了平衡。因此在遵循历史学科规律的前提条件下,在有些知识点上做一下调整,从而减小一些文化价值取向的偏重程度,实现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唐日新等.价值取向与价值导向[M].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3.

篇9

一、选文呈现“民族性与人文性”

1.传统文化类选文占据“半壁江山”

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是近年来考试评价的一大趋势。语文课程本身具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在现代文阅读领域,突出的表现是传统文化类选文的增加。2016年现代文选文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传统文化类选文占据“半壁江山”,主要出现在以说明文与议论文为主的实用类文本阅读之中,且所包含的题材类型多样:如湖南衡阳介绍传统服饰文化的《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湖南长沙介绍传统中医文化的《传统中医里的“五味”》;四川成都介绍传统生肖文化的《猴年说猴》;江西、广西南宁介绍传统书画文化的《瓷板上的中国书画》与《文房四宝》;以及北京卷介绍传统道德文化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皆是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材料。这类选文兼具民族性与人文性,既介绍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也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了民族与传统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

豪感。

2.“名著细读”持续推进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但对于如何考查整本书、名著阅读的争议,近年来一直没有消失。2015年江苏南京卷、浙江台州卷就开始将课标推荐的名著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进行考查,2016年,“名著细读”的方式持续推进。

以江苏南京卷为例,选择名著《骆驼祥子》的选段命题,题目由选段扩展开去,要求学生提供选段之外的信息―“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并结合文本内容及提供的材料分析人物形象的作用。此类题目既不同于以往重点考察名著知识类的题目,也不同于近年将名著细读的选段局限在主人公的相关内容上,而是选择名著中相对次要的人物与情节,考查学生必须在通读完整本书并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前提下的分析能力,真正落实了名著阅读的考查。除南京卷之外,浙江台州卷的《飞鸟集》(节选)、河北卷的《骆驼祥子》(节选)、广东广州卷的名著阅读附加部分等,均将名著选段作为现代文阅读材料进行考查,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真阅读”,尽管目前考查的地区仍然不多,但可以预见这是将来的趋势。

二、命题“稳中有变,变中求新”

全国中考命题的变化绝非日异月更,而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稳步变革,现代文阅读亦是如此。2016年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与往年相比,“变中求新”之处在于更加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关注“个人体验”

体验是课标中关于“阅读”的核心概念。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更是课标对于阅读评价的相关要求。2016年现代文阅读命题的一大特点即关注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

【例1】

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有值得欣赏的地方,也有可以讨论的地方。请你从最后三段中找出一处(字、词、句)值得讨论的地方,并写出你的讨论题。

讨论题来自:

你的讨论题:

(2016年北京卷,第20题)

【例2】

顺顺在博物馆看到一件绣有牡丹花的古代苗族衣裳。牡丹产于北方,西南并不生长。顺顺很奇怪。你阅读上述材料后,向顺顺谈谈自己的理解。(请写出五点,

5分)

(2016年江苏南京卷,第16题)

以北京卷与南京卷为例,两题所属文本类型各不相同,但均以开放式的命题将问答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并且绝非“言之有理即可”,而是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之上,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读出自我、读出收获。

2.设置问题情境,重视迁移

营造真实的、现实的问题情境,考查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语文能力以及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中考语文的命题原则和发展趋势。

【例1】

读完文本后,请你给准备栽培的朋友提三条建议。

(2016年黑龙江哈尔滨卷,第14题)

【例2】

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4分)

【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

(2016年湖南长沙卷,第17题)

以上两例皆设置了现实生活的情境,将阅读能力的测试嵌入其中,考生需从文本中提取相关信息,迁移至问题情境中,并加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将测试内容与生活情境勾连,改变传统考试重视知识点的测查,传递了一种观念:阅读的文本信息不仅仅是测试材料,而且是可以内化到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应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的有用的信息。这也是语文课程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3.读写结合,以读导写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课程与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反映在2016年中考现代文阅读领域,则主要体现在指向践运用的以读导写类试题中。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山西卷,其试卷结构分为“读・书”“读・思”“读・写”,不同于以往的试卷结构。且在“读・思”版块,明确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本写下阅读心得,并对语言表达提出具体的要求,如“不少于100字”“书写规范”等。又如2016年辽宁大连卷的第22题,要求学生采用阅读文本中的描写顺序,写一种喜爱的植物。这些以读导写的试题近似于写作部分的片段写作,但与阅读部分的关联更紧密,是学生对文本阅读与理解的延伸、学习与运用。吉林卷、辽宁大连卷几乎每年都有读写练习,其他省市如上海、广东深圳、山西、广西卷等近年来也多有涉及。

三、“非联”文本仍处于探索阶段,并未“红火”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在2016年的中考现代文阅读中并未出现“红火”的局面,仍然处于探索阶段。今年主要有北京卷的“京剧”、贵州遵义卷的“大数据”、沈阳卷的“旅行中国”、南京卷的“苗族服饰”等。首先各省市各有特色,如北京卷的特色是“两主三辅,图文结合”,以两则文字材料为主介绍京剧的一般情况,以两幅京剧相关的手势图画与《史记・项羽本纪》的节选片段为辅助材料分别设置试题情境,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贵州遵义卷的特色是文、数、表结合,从提取信息到得出结论再到运用信息处理现实问题,设题层层深入,很有特色。但从选材来说,各省市材料的选择仍然距离学生现实生活较远,多局限在“为获取知识”为主的过于雅致、精美的文本情境之中。且由于“课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评价要求是“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评价要求并不明晰,导致各省市“非联”文本的命题出现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尽管“非联”文本的考查仍然处于一种探索阶段,但作为能有效考查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实践能力与思维品质的阅读形式,可以预见将在未来中考考查中会更广泛地出现。

四、掌握现代文阅读命题趋势,正确备考

1.考心:学科基本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学科基本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的考查将仍然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考心。课标前言部分的基本理念强调,语文课程首先要让全体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考是以试题来检验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的高利害考试,因而从考试评价的角度来看,要更科学、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的命制首先必须紧扣此基本点,更加注重对学生基本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纵观2016年全国中考现代文阅读,信息提取能力、语言理解运用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等阅读能力是全国各省市现代文阅读考查的重点。

无论现代文阅读的命题其测试形式还是测试内容发生怎样的新变化,试题背后对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关注不会改变。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阅读的教学和学习,要扎实到位,而不可蜻蜓点水。

2.命题的开放性与实践性将会更加明显

从近年来的命题趋势来看,现代文阅读将继续保持对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重视,试题命制的“学生主体”“读者参与”意识将不断加强;同时,题干的指导性与情境化也会愈加明显,以命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读出自己,并利用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阅历和理性思考解决实践问题。这种灵活、新颖,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与实践性的命题方式将会对学生阅读有更高层级的要求,从2016年来看,这类题多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与反思评价能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人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在理解与读透文本的基础之上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同时,在考试中对于这类题目,需要学生认真读懂题干,明确要求,紧密联系生活实践去

答题。

3.阅读教学与整本书阅读的关系可能会更加明晰

将名著选段作为现代文阅读的测试材料是近两年来的一个新趋势,强调在中考命题中进行整本书阅读内容的勾连与检测,对学生是一个新的挑战。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更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真实的名著阅读情况作出了客观的检测。这样的变化势必引导学生在日常W习中以细读、精读的方式读整本的书,读经典的名著。

参考文献:

篇10

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现实语境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不仅确立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支撑,也使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即既有专业素养、技术实力,又有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较强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目标的必然选择。现今很多高校都在适时向应用型院校转型,这使得应用技术人才成为高校的培养目标,毕竟社会更多需要的是应用型人才。高校应用型转型以及应用型专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是坚定不移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社会管理全面创新的重要举措,也为针对不同学习条件、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及水平的学子,实施不同进度、广度、深度的教育模式,使他们未来走上社会能够找到更为契合自身能力水平的职业发展之路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国现代文学一直是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历来备受重视。20世纪80年代,众多博士点、硕士点的建立,不断强化着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建设。作为一门基础必修课程,在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科应用型专业中都有开设。随着应用型专业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现代文学在教学上也出现了一些阻遏学科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越来越明显的倾向性。一些应用型专业,如戏剧影视文学、播音主持艺术等,和专业技术课相比,部分学生严重忽视中国现代文学的学习,他们认为那些文人墨客和风花雪月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没什么关系,因此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由于不重视,导致课上不专心听讲,课后的文学品鉴时间也被挤压殆尽。作为文科专业基础课程的中国现代文学,其教学核心是让学生了解文学史,感受文学的精神,体验文化的魅力。阅读作品对中国现代文学学习的作用巨大,学生若缺乏阅读量,就难以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也无法掌握品鉴文学作品的法门,更不能感受文学作品无限生动、具有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诚然,出现如此现状不排除学生在就业压力下产生的急功近利心理的消极影响,但更为复杂的原因还有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本身的定位不够精准。只有正视和认真思考我们所面临的困境,才能够夯实课程改革的基础。中国现代文学课程已开设多年,无论是相关教材的出版,还是各高校教师团队的建设、教学设备的改进以及教学方法的完善等,都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在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在专业导向的指引下,原有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已不适应文科应用型专业转型的需求。中国现代文学既是文科应用型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主干课程,其教学成效直接作用于文科应用型专业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着培养质量。当前,社会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新的专业特色,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是发展的题中之意。

二、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改革的有效路径

(一)确定注重基础、突出能力、追求创新、发展个性的培养目标

当前,应用型转型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不仅要掌握某一特定职业领域的相关理论知识,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专业技术,能完成管理工作,更要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为此,各高校纷纷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教育理念。同样,中国现代文学除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包括文化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弱化学术探讨。这里说的能力涵盖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专业能力,在工作中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协调关系、适应工作环境等能力。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要打通学科专业知识与当下社会人生的联系通道,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根据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感悟,以宽广的人文情怀去感知与体验,以较强的审美感悟力及探究和判断力,展开对社会的审美与思辨。第一,将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教学的核心。当前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过多注重学术,人文关怀不够。这是学生对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没有热情、缺乏激情的重要原因。从根本上讲,中国现代文学不只是一门“学科知识”,而是与每个人的人生意义、人生追求有着强烈关联的。因此,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该注重研究经典作品,透析其中蕴含的审美意象和精神传承,也就是说,要将人文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作为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核心。第二,将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素质。文学是人学。“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为学生呈现出一个宏大的信息源,反映着创作者对社会的关心,对人生的关注,对自然的关怀。其中既有本体层面的终极关怀,又有现实人生层面的人间情怀。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生命体验,自觉主动地去研究、解读,创造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就会内化、升华。第三,将阅读感受积极转化为审美感悟能力。文学以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满足了人类的审美需要,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并因此确立了自身存在的根据和价值。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对经典作品包含的文化、艺术品格和思想价值的解读,积极培养学生的审美性情感,使其具备正确感知世界的能力。第四,在对作品的梳理中加强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文科应用型专业学生而言,能说、会写是他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与技能。深厚的专业基础、高水平的写作能力、高水准的交流沟通能力,是应用型专业毕业生将来立足社会的本领,其功夫的高下直接决定着未来职业的发展。在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将有大幅度的提升,而在梳理作品思路的过程中,分析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二)教学内容既以文学为本位,追求文学的生命力,又不拘泥于课本

一直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教学都较注重文学史知识的传授,追求的是学科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教学模式呆板、僵化,不能深刻地解读作品,仅停留在对文学知识的讲解层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修炼。优秀的文学作品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之所以能够延续,就是其作品中体现的个性特点,正是这些差异性的特质丰富了文学作品的审美属性。而中国现代文学呆板、僵化的教学模式,恰恰扼杀了文学作品的生命力。应用型转型背景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应以文学为本位,突出作品的审美属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情感体验力。首先,在教学中要“精选”作品,开拓学生的思维。“精选”的作品既要突出文学审美的标准,尽量选收艺术成就高的作品,也要使学生思考当下的生存状况,积极地寻求答案。其次,在教学中要“精讲”作品,引导学生进入广阔世界。即要求教师摒弃对“深厚”理论素养的炫耀,为学生梳理中国现代文学独特的思想、艺术特征,打开通往无限生动、无限丰富的文学作品世界之窗,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现代人的精神追求,有效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激情。最后,在教学中要“精练”作品,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传统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几乎没有“精练”作品的概念。这是一种“把文学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放到重要位置”的教学理念,目的是进一步强化课程的文学品性,把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作为重要的目标,使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在“精练”作品的过程中,深度考量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感,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