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数字化定义范文

时间:2024-01-17 17:5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数字化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产业数字化定义

篇1

[关键词] 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二进制代码;出版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 F820 [文献标识码] B

一、数字出版的概念

数字出版产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它仍然是一个新概念。“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是与“数字出版”内涵最接近的概念,其中“电子出版”出现最早、认可度较高。

(一)数字出版的产生

早期的数字化通信形式是摩尔斯电码,它的出现代表信息的数字化。数字出版的萌芽可以追溯到195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对利用计算机检索代码做文摘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这样的研究导致了“电子出版物的雏形”的出现。1961年,诞生了最早的数字出版物――《化学题录》,以磁带的形式出现。19世纪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的出现,人们开始使用软磁盘储存信息,我国第一部正式发行的电子出版物《国共两党关系通史》就是以软磁盘为载体的。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开始普及,由此网络出版逐渐兴盛起来。

20世纪到来,数字出版的形式逐渐多样化,各种技术不断进步,Kindle引领了电子书的市场,微博微信丰富了手机出版,手机APP的迅速发展也给数字出版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数字出版的概念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并且该意见指出目前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这些形态几乎概括了我们日常所能见到的所有数字出版物,并且其中还包括了电子出版与网络出版。该概念主要从数字出版物的形态方面进行总结定义,强调对数字出版物的划分。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的数字出版的定义与主流意见相对统一,与许多研究者对于数字出版的内涵界定是基本相符的,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徐丽芳认为“数字出版,就是指从编辑加工、制作生产到发行传播过程中的所有信息都以二进制代码的形式存储于光、磁、电等介质中,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使用和传递信息的出版”[1],该观点倾向于区别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在储存介质上的差异,认为二进制代码是数字出版的核心;谢新洲的观点也是如此,他认为“从编辑、制作到发行,所有信息都以统一的二进制代码的数字化形式存储于光、磁等介质中,信息的处理与传递必须借助计算机或类似设备来进行的一种出版形式”[2]。还有研究者更注重出版过程的数字化,张立认为“数字出版是指用数字化的技术从事的出版活动……广义上说,只要使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3]这里不只强调了二进制的储存介质,还强调了数字化的出版流程,所以传统出版里也有数字化的出版过程,数字出版的涵盖面积就包括了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

根据数字出版的产生及不同侧重点的定义,可以发现数字出版的概念是不断变化演进的,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数字出版的定义也会发生不同。在二进制产生之前,数字信号[4]是通信形式数字化,呈现出来的电报可以看成是数字化的出版物;二进制代码发明后,借助计算机人们将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信息记录下来,并将其呈现在磁带、软磁盘等物质载体上供人们使用,此时将信息从计算机转向这些物质载体就是数字出版的过程,此后又出现了不同的载体例如光盘;互联网普及后,大量信息及出版物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传递给受众,这时数字出版更强调的是二进制代码的技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出版的每一个流程几乎都会涉及数字化的操作,作者的稿件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在,印刷制版可以电脑直接输出,广义上来讲,这些存在二进制代码操作的出版物都是数字出版的方式。

综上所述,广义上讲现在的出版都是数字出版,数字出版是出版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新的形式,但是为了方便与传统出版相区别,感受技术给出版带来的方便,我们把一些新兴的出版形式定义为数字出版,其产品为数字出版物。比较常见的新兴的数字出版物的类型有电子书(这里是指电子书阅读器与电子书的结合体)、手机出版物(包括APP、手机游戏、微博、微信等)、按需出版、数字游戏、网络作品、有声读物等。

此外,随着新的出版现象的出现,数字出版的外延还会不断扩大。例如,微信公众号“凯叔讲故事”,在最初只是通过语音及文字免费向读者提供内容,当积累了大量用户以后,该公众号将其内容集结出版,包含纸质的图书及配套的语音光盘,这种形式可以看做按需出版的一种,并且其出版物还有光盘也是数字出版物的一种;随后其在喜马拉雅上线,这是有声读物的一种形式;并且在百度视频等视频网络还可以看到“凯叔讲故事”的相关内容,数字出版已经向着全媒介发展,也可以说一种出版物的全媒介的发展可以看成一种数字出版。

二、数字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概念的辨析

(一)电子出版

电子出版的概念也是不断演变的。最初电子出版是指出版生产过程计算机化,但是出版物的产品形式还是纸质载体;后来演变为产品载体的电子化,此时电子出版物的载体是封装型(单机型)的,包括磁盘、光盘、IC卡。随后把计算机网络上的出版划入到电子出版,其电子出版物形式叫做网络型。《大英百科全书》对电子出版的界定就是“计算机网络或磁盘上的出版。指以计算机可读的形式产生文献,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载体如CD-ROM等发行”[5]。

(二)网络出版

2002年新闻出版总署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出台的《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界定网络出版“是指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将自己创造或他人创造的作品经过选择和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共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在线传播行为”。目前对于网络出版还存在很大争议,有人认为网络出版本质和传统出版一样,只不过变现形式发生了变化,具有人机交互、及时更新、海量存储等特点,不同于网络信息传播;然而谢新洲则认为只要是通过互联网向大众传播信息的过程都可以叫网络出版,他把出版向传播学的领域扩展开来。

随着出版行业的发展,出版物形式多样化,网络上的信息在经过编辑加工处理以后也可以集结出版,网络出版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三)相关概念辨析

如前所述,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是三个经常被混用的术语,但随着技术更新,一些电子出版的形式被淘汰,例如磁盘、磁带的几乎很少再使用,封装型电子出版物逐渐减少,剩余的网络型电子出版使得电子出版趋同于网络出版;网络出版又是以二进制代码的方式编辑和储存的,这与广义的数字出版概念是相同的。所以在出版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数字出版物呈现出的主流形态使三者的定义界限变得模糊,并走向趋同,他们之间的区别基本存在于出现时间的不同、出版物形式有所不同等方面,并不能从本质上将他们完全分离开,且数字出版在技术的支持下外延间不断扩大。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某些形式的消失也使其剩余部分趋同于数字出版。

三、数字出版的未来发展

行业整体的趋势是细分再走向融合,出版行业也是如此。数字出版需要新型的技术支持,而出版行业大多数都是传统的出版社,即使拥有数字出版的想法和内容也无法追赶IT行业的技术,但是IT行业缺乏最基本的内容产品,这就促成了出版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而行业边界模糊化会导致数字出版范围变大。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常常用来制作电影、广告、游戏等,而现在他可以用在出版物的制作上,《看!恐龙》利用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 Reality,简称AR,基于虚拟现实的新技术),将立体动感的虚拟形象实时叠加到真实场景之上,简单说就是让图书变成3D的感觉,并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显示出来,增加阅读效果。本书的研发团队是大连新锐天地传媒有限公司,主要做新媒体技术的软件开发和硬件提供,而出版本书的是海豚出版社,并且他们在图书出版之前还在京东上进行了众筹。一系列的行业合作才造就了一个数字出版物的诞生,可见数字出版未来的发展前途是不可估量的。

数字出版是出版产业在技术进步、读者需求变化和产业融合下形成的新兴次级产业,属于出版产业,但是由于没有形成系统的产业准则以及进入门槛比较低,其他行业的企业竞相发展数字出版,这对出版业造成一定冲击。又加之数字出版拥有综合应用许多不断变化的技术和众多媒体形式的特性,对于缺乏技术研发的出版社有很大难度。所以出版产业要吸收不同行业的不同经验,积极进行行业间的合作,迎接数字出版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参 考 文 献]

[1]徐丽芳.数字出版:概念与形态[J].出版发行研究,2005(6):5-12

篇2

OT与ICT融合进程加速,来自于网络边缘侧的挑战也随之而来。长久以来,两个彼此封闭的系统如何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携手共进,需要涉及网络联结、数据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领域的产业链多方联合发力。

正是看到了边缘计算的潜力与价值,华为、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及软通动力站到了一起,共同发起、成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dge Computing Consortium,缩写为ECC),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与ICT产业的开放协作。

拉瓦尔喷管的“管喉”

在首届边缘计算产业峰会现场,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总裁刘少伟用拉瓦尔喷管的“管喉”这个关键部位比喻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窄喉”作用。他指出,联盟的成立适逢其时,一是OT与ICT正加速融合的时代背景,二是行业数字化转型在边缘计算领域的现存瓶颈,三是边缘计算横跨OT、IT、CT多个领域,需构建生态系统,发挥产业合力。

刘少伟表示,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希望成为推进智能社会的赋能者,在敏捷联接(Connection)基础上,实现实时业务(Real-time)、数据优化(Data Optimization)、应用智能(Smart)、安全与隐私保护(Security),为用户在网络边缘侧带来更多行业创新和价值再造机会。

对于华为在边缘计算产业中的定位,刘少华表示:“华为将聚焦边缘计算的智能联接,提供以SDN技术为代表的富有创新性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一起在电力、交通、智慧城市等行业继续实践,取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华为也将在网络域、设备域基于边缘计算管理开放平台,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开放的容器,推动在工业领域更多的深层次应用。”

刘少伟强调,华为也希望为边缘计算产业作出自己的贡献,分享SDN、安全等核心智能接技术的积累经验,发挥华为全球化部署的OpenLab平台资源,支持行业方案创新及测试床的验证测试,基于Testbed构建产业和商业示范,并积极推动联盟与国内外标准及产业组织的广泛合作与对接,加速联盟发展与标准产出。

智能制造的机遇

峰会现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指出,“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对ICT与OT融合提出了迫切需求,而边缘计算是ICT与OT融合的支撑与使能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重要机遇期。

他表示,工业自动化技术体系将从分层架构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支撑的扁平架构演进,边缘计算将是实现分布式自治控制工业自动化架构的重要支撑。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将重点关注体系架构的制定与技术路线的选择,并通过推动标准化来带动产业化发展。同时,将充分关注生态系统的构建。

据介绍,沈阳自动化所在工业CPS领域已进行了工业无线与网络、工业信息智能处理及知识自动化领域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工业无线方面,已突破了面向流程行业的低功耗无线接入和面向离散行业的高实时高可靠无线接入技术;在工业网络方面,提出了软件定义的工业控制网络技术,实现了IT网络与OT网络融合之后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在工业信息智能处理及知识自动化方面,提出了基于语义的工业信息模型、基于推理的服务组合技术,研发了工业服务适配器,实现了全局系统的快速开发、集成与部署。

篇3

“网络边缘智能化将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在日前举行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成立暨2016首届边缘计算产业峰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在视频致辞中表示。边缘计算因其技术上所具备的敏捷、实时、智能、安全等特点,正在创造新的价值与生态链。

拓展计算边界

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智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IDC预测,截至2018年,对于67%的全球2000强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变将是关键策略。以SDN、物联网、AI为代表的先进ICT技术发展正在推动数字化转型的发生。行业数字化转型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而这一浪潮的显著特点就是将“物”纳入智能互联,借助OT(Operation Technology)与ICT技术的深度协作和融合,大幅提升行业自动化水平。

IDC最新统计报告显示,到2020年将有超过500亿的终端与设备联网。华为在这一领域的预测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网的物理联接数将达到1000亿,虚拟联接数量更是达到万亿级别。

随着设备大规模接入物联网,在终端设备上产生的海量数据在提供商业价值的同时,也对数据处理提出挑战。IDC预测,到2018年,就将有50%的物联网网络将面临网络带宽的限制,4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与储存。“而到2025年,将有超过50%的数据需要在网络边缘侧分析、处理和存储,边缘网络将面临极大挑战。”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华为网络研发部副总裁刘少伟表示。

要突破网络带宽的限制,又要满足实时响应的需求,更要具备数据处理的能力,边缘计算成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趋势之一。

边缘计算就是在靠近物理实体或数据源头的网络边缘侧进行数据的计算、存储与应用。“这样一种能够提供边缘智能互联服务的计算方式,将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与产业技术的融合,满足新兴技术与工程技术融合发展的需求,实现深度、智能化、实时性的处理。” 邬贺铨表示。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中,边缘计算将成为重要的支撑与使能技术。“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对ICT于OT的融合提出了迫切的需求,而边缘计算是ICT与OT融合的支撑与使能技术,产业发展将进入重要机遇期。” 边缘计算联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所长于海斌表示。特别是在工业自动化技术体系发展过程中,将从分层架构、信息孤岛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架构演进。“边缘计算将是实现分布式自治控制工业自动化架构的重要支撑。”

五大产业价值

“边缘计算是一种新的技术理念,将重新定义云、管、端的关系,带来技术的全面革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标准研究所总工程师续合元表示。

但是边缘计算因为横跨OT、IT、CT多个领域,且涉及网络联接、数据聚合、芯片、传感、行业应用等多个产业链角色,如何实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之间的互通和互操作,各个产业如何合理分工、有序协作,这些都是边缘计算在各个行业应用落地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在边缘计算呈现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机会下,华为、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英特尔、ARM和软通动力联合倡议的边缘计算产业联盟(ECC)日前正式成立,旨在搭建边缘计算产业合作平台,带动边缘计算产业真正走上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和产业升级提速。

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下,边缘计算产业联盟认为智能互联的网络边缘面临五大挑战:海量联接以及工业现场长期以来存在的大量异构的网络;工业系统等场景对业务实时性的高要求;以预测性维护为代表的智能化应用场景推动边缘侧智能化要求;通过数据优化实现数据的聚合和处理,更灵活高效地服务于边缘应用的智能;以及横跨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端到端安全防护。

围绕这些共性挑战,边缘计算联盟提出边缘计算的产业价值,即CROSS――Connection敏捷联接、Real-Time实时业务、Data Optimization数据优化、Smart应用智能、Secure安全与隐私保护。

产业生态尚未形成

在技术与商业的双重驱动下,边缘计算产业将持续走向纵深。但是与物联网整体发展的进程所面临的问题一致,边缘计算仍然处于技术探讨的初期,产业生态尚未形成,配套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还不完善,边缘计算架构的顶层设计与运作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明确。

不仅限于信息通信行业,边缘计算更主要的应用前景在于工业领域,所覆盖的行业多且需求复杂。面对这样的需求,标准的形成将是长期而艰难的过程。目前,以物联网协议联盟OneM2M、开放移动联盟OMA、OSGi Alliance为代表的标准化组织正在为解决物联网发展中标准过多、应用多样化以及多领域互通等关键问题,针对交通、能源、商业、医疗、公共服务等行业领域不断提出相关统一标准,并陆续展开互通性等测试工作。

各大行业“玩家”的跨界合作也越来越丰富,面向不同行业的产业实践已经陆续展开。聚焦主要的工业、家庭、汽车等领域,华为、ARM、IBM、特斯拉、宝马以及百度、小米等主要厂商分别建立了不同程度的合作。在ICTI域如今也已经有很多案例出现,例如电梯的智能化运营,能源行业的智能抄表、公共事业的智能路灯以及物流行业的全程跟踪等,但并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的产业能力。

统一参考架构加速规模发展

为了加速边缘计算产业的标准化与规模化进程,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边缘计算产业联盟正式了《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据了解,经过数月的研究此次《白皮书》中除了重点阐述边缘计算产业趋势与关键挑战、介绍边缘计算定义与内涵,还全面展示边缘计算产业联盟的顶层设计与运作模式,以及在制定边缘计算参考架构与技术框架方面的最新进展。

“将‘OICT’理念作为联盟发展的宗旨之一,联盟将定位聚焦到搭建边缘计算的产业合作平台,推动OT与ICT产业开放协作,来孵化行业最佳实践。”于海斌表示。联盟希望能够通过关键需求的梳理、参考架构的提出、测试床的示范推广以及产业生态的形成来将此前产业链各方所进行的、无序的实践面向未来更大规模的发展统一起来,扩大全产业的实力,来实现例如在智能制造、智慧水务、车联网等领域全行业的规模推广。

因此,在《白皮书》中,联盟正式了边缘计算参考架构1.0,基于分层设计,包含应用域、数据域、网络域、设备域四个功能域。

据介绍,在应用域,将基于设备、网络、数据功能域提供开放接口,实现边缘行业应用,支撑边缘业务运营。在数据域,提供数据优化服务,包括数据的提取、聚合、互操作、语义化以及分析与呈现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并保障数据的安全与隐私性。在网络域,将为系统互联、数据聚合与承载提供联接服务。在设备域,将通过贴近或嵌入传感、仪表、机器人和机床等设备的现场节点,支撑现场设备实现实时的智能互联及智能应用。

篇4

[关键词] 组织学习;企业学习;数字化学习;组织记忆;e-learning 2.0

[中图分类号] G40-0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008(2010)01―0049―06

计算机网络天生具有知识创造与共享的机制,构建基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企业学习系统,已成为企业学习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组织学习活动,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应用与创造,使企业通过学习和创新获得新的竞争力,已成为企业维持生存、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企业学习已成为多个学科研究领域的关注对象,来自管理学的学者关注知识转化模型、组织内外条件;来自教育学的学者关注课程、教学设计;来自计算机科学的学者关注知识表示、技术系统等等。

尽管如此,从文献分析,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对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规律还缺乏系统的观点,对企业数字化学习的设计、开发与评估还缺乏有效的方法支持。因此,建立一个清晰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框架,梳理有效的实践模式,对推动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概念

企业学习是针对个体学习而提出来的一个概念,它是从个体学习借鉴、引申过来的,它把企业整体作为一个学习主体来考虑。企业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企业学习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管理学领域,企业学习的研究始于50多年前。1958年March和 Simon首先提出了“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的概念,1978年Chris Argyris和Donald Sch?n出版了《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一书,标志着国外学者对组织学习系统化研究的开始(原欣伟,2006)。近年来,组织学习一直是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议题之一。

Chris Argyris和Donald Sch?n给组织学习下的定义是:诊断和改正组织错误。Dodgson(1993)对组织学习的描述是:企业围绕自己的日常活动和企业文化,构建知识体系、补充知识技能以及组织例行公事的一种方式;组织通过广泛运用员工所掌握的各项技能,从而发展组织效能的一种方式。目前组织学习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企业在特定的行为和文化下,建立和完善组织的知识和运作方式,通过不断应用相关的方法和工具来增强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方式。

本文综合不同观点把企业数字化学习定义为:企业数字化学习是指发生在企业内部或企业之间,通过信息与通讯技术促进群体互动和知识共享,实现企业知识的应用、转化和创造,以提高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定义包括以下内涵:①企业数字化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发生在群体之中,具有社会属性;②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发生建立在由信息与通讯技术形成的学习环境和相关机制基础上,它更有利于支持群体互动与知识共享;③企业数字化学习不仅包括对已有知识的学习与使用,还包括对知识的组织与管理,对未来知识的创造;④企业数字化学习不仅是一个被组织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数字化学习的结果也会对企业和环境发生改变。

二、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包括学习主体、学习内容、信息化学习环境与学习工具、组织记忆(知识仓库)等。

学习主体包括学习个体、小组、组织三个层面,它们分别在企业学习过程中扮演着不同角色。Argyris和 Sch?n指出,没有个人学习就没有组织学习,但Senge强调,组织学习只有通过学习的个人来进行,但是个人学习不能保证组织学习的发生。

学习内容既包括显性知识,也包括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数字内容从技术层面表现的形式可以是网络课程、成功案例、解决方案、数据库、技巧文档等,它要满足企业个体、小组与组织三个层面的学习需要。

学习环境与工具由支持学习和信息访问与交换的支持性技术网络及信息工具所组成,包括网络硬件设施、学习过程管理软件(LMS)、学习内容管理软件(LCMS)、社会化网络软件(SNS)、信息协作通讯工作等组成,它为学习个体提供信息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在企业内的诠释与共享等过程提供支持。如图1所示,企业数字化学习环境以组织记忆为核心,企业学习通过“知识创新整合诠释行动”几个过程,实现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提高。技术环境与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提供过程管理、内容管理、认证管理、绩效评估和协作交流等功能。

组织记忆(Organizational Memory)是指存储可以供未来使用知识的仓库,也被一些学者叫做团体知识。Walsh和Ungson(1991)提出的组织记忆是一项组织信息保持(Retention)、获得(Acquisition)与修复(Retrieval)的技术。组织记忆是指特定组织如何收集、存储和利用组织中的经验、技能与技巧 (Know-how) 的活动,体现了组织对存在于组织内部的信息和知识的加工能力以及积累、利用组织知识的能力。(Robert D. Galliers,2003)

组织记忆在企业学习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促进企业进行有效学习的基础之一。构建基于信息与通讯技术的数字化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组织记忆的表示、吸收、交流、存储、检索与共享,更有利于促进企业内部个人知识的扩散,从而极大地增强了组织获取和集成显性知识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企业将过去和现在的知识应用于解决企业目前面临问题的能力。

企业数字化学习依赖于信息与通讯技术开展学习活动,其本质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组织学习。企业数字化学习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它包括学习主体、学习目标、学习过程、技术系统几层。

1.学习主体

学习主体包括个人、小组和组织三个互不相同却又互相关联的层次。个人学习与企业学习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个人是组织学习的基本个体,即组织要学习, 首先需要组织的每个人进行学习,组织学习只能通过个人的行动来完成。个人学习并不是组织学习的充分条件,个人学习只有上升到组织的层面、在组织中传播并为其它组织成员分享, 才能叫做组织学习。

2.学习目标

在个人学习中,布卢姆把学习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又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六个层次,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都有具体的划分。对企业学习而言,学习目标可以简单划分为认知、文化和行动三个大的领域。认知目标主要在于促进组织对共同知识的解释与记忆;文化目标主要在于促进组织成员认同并遵守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行动目标主要在促进组织成员获得执行集体活动的能力,并对组织变革产生积极行为变化。这种目标的划分方法也便于应用Kirkpatrick的四级评估模型进行评估。

3.学习过程

关于组织学习过程的解释有两种主流观点(Easterby-Smith, 1999):第一种是信息处理观,它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获得、传播、解释以及信息和经验储存在组织记忆中的线性发展结果。持此理论的学派提出了单循环学习、双循环学习等学习方式;第二种是社会建构观,认为组织学习着眼于人们对工作经验的感知方式,学习在社会交互中产生,是从个人与群体的不同价值观和思想中提取的共同观点的发展过程。为了促进组织学习,建议促进不同主张者之间进行对话。持此理论的学派强调情景学习、实践社群等。

在学习过程模型方面,Argyris和Sch?n最早从学习方式的角度给出一个组织学习的经典过程模型:发现发明 执行推广。“发现”包括发现组织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然后在 “发明”阶段,组织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 “执行”阶段加以实施,产生了修正过的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最后,学习不仅应从个人水平上升到组织水平,还必须贯穿组织各部门或组织边界,这就是“推广”。

Slater (1995)从信息处理的角度,给出了“信息获得信息扩散共同解释组织记忆”的四个阶段模型。①信息获得:是指组织中的个人通过天赋或自身经验,委托学习或移植、搜寻等方法来取得知识;②信息扩散:是指将不同来源的信息与组织中的成员共享,获致新信息的过程;③共同解释:解读所获的信息,并进一步对成员认知不同与不理解信息展开沟通学习,以对信息意义产生了解及共识的过程;④组织记忆:指将所获得及解释的知识以档案、惯例、信息系统或其它标准作业程序加以储藏的过程。

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则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方式,提供了组织学习的过程。这些模型的共同点都是强调企业内知识的转化、扩散、共同理解与积累,企业数字化学习系统设计过程中,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种具体的过程模式,通过组织学习过程模型与E-learning技术架构的有效整合,为企业的学习与知识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

4.学习模式

组织学习中的经典学习模式是由Argyris 和 Sch?n提出的单循环学习、双循环学习和再学习三种类型:①单循环学习(Single-Loop Learning)。单循环学习是指发现并改正组织错误,使得组织能够保持当前政策,去实现既定目标。根据Dodgson(1993)的观点,单循环学习可以被视作为一种将组织所需得知识、技能或规则植入组织,同时不改变组织现有形态特征的组织活动。单循环学习亦被其他学者指称为“低层次学习”、“适应性学习”、“复制式学习”等。②双循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双循环学习是指除了发现并改正组织错误外,并且对组织现有的规范、流程、政策以及目标提出异议和修正。双循环学习包括对组织的学习基础、特殊能力、例行常规进行变革(Dodgson,1993)。双循环学习也被其他学者指称为“高层次学习”、“创造性学习”“拓展型学习”(Senge,1990)。③再学习(Deutero-learning)。当组织知道如何执行单循环学习和双循环学习的时候,组织就开始了第二次学习的过程。

5.技术工具

企业数字化学习的本质是应用技术工具促进企业学习,提高企业学习与竞争力。因此,确定技术工具对应企业学习各要素的关系,可以为企业学习设计与实践提供最直接的指导。根据图1的概念模型,可以界定了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然后可以通过二维表1所示的方式确定技术工具与企业数字化学习要素的关系。

企业数字化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数字化学习以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支撑,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发生必须要建立在有效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与机制的基础上,学习内容与企业知识通过信息技术表示,并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主体的信息获得、传播、解释、共享以及知识转化的结果。

(2)企业学习过程中,个体和团队的知识、工作程序和行为能够被信息化系统捕捉到并在企业内扩散,信息和知识总是从个体向团队或小组转移、共享,逐步被多数乃至全体成员所掌握,并最终成为组织记忆的一部分。

(3)企业数字化学习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协作交流工具,支持组织的分布式认知,企业成员间更加容易创建出有利用价值的组织记忆信息,实现企业内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内化、外化、整合与社会化等过程。

(4)企业数字化强调多元化与个性化的学习,通过多样化的网络社会化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构建有效的网络实践社区,促进企业知识的共享与创新。

三、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框架

从文献上考察,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主要来自管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三个领域的研究群体。管理学领域的研究往往从组织学习的角度出发,重视组织学习的过程模型,知识在个体与组织间的转化过程与方式,以及组织记忆、知识管理在企业数字化学习中的应用等方面;教育学领域的研究往往借鉴学校网络教育的经验,关注网络学习内容设计、学习模式、学习效果评估、影响企业实施数字化学习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更多地关注企业学习过程中的知识、能力表示方法(如员工能力素质的描述)、技术系统框架、模型与标准等(如SCORM标准)。

1.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现状

国际上的相关领域人员一般使用Organizational e-learning或Corporate e-learning这两个词描述企业数字化学习,Organizational e-learning的提法明显来源于Organizational learning(组织学习),而Corporate e-learning的提法更多来源于实践领域的研究者,从文献检索的数量上看,采用Organizational e-learning会更多一些。在管理学研究领域,组织学习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形成相对系统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非常丰富,出版了很多经典著作,如Argyris, C., & Sch?n, D.在1978年出版的《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Argyris, C.和Sch?n, D. 在1996年出版的《Organizational learning II:Theory, method and practice》,Easterby-Smith, M., Burgoyne, J.和Araujo, L. (eds.)在1999年出版的《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Senge在1990年出版的《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等等。近来年,管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在组织学习中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技术的组织学习更利于实现组织内知识的转化、存储与共享,从而促进组织学习的发生。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成果看,管理学领域对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的贡献最大,理论体系最为完善,可以为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实践提供大量理论方法支持。

教育学领域近20年来对网络教学、e-learning的研究非常活跃, 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但教育学领域对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学校教育中的个体学习、终身学习等。教育学领域研究企业数字化学习的人员主要来自教育技术学界,他们往往采用教学系统设计的方法分析企业数字化学习问题,关注企业学习中需求分析、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习效果评估等问题。教育学领域的学者对企业数字化学习一般采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开展研究,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已有部分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生开始以企业数字化学习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如北京师大的博士学位论文《企业E-learning应用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张京彬,2002)、华东师大的博士学位论文《面向企业培训的E-learning系统设计》(王炜,2006)、华南师大的硕士论文《南方航空E-learning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何烽,2003)、华南师大的硕士学位论文《绩效导向的企业E-learning培训课程设计》(邱婷,2004)、北京大学的硕士论文《企业网络培训的设计与实施研究》等共约十多篇。来自教育技术界的学者越来越重视企业数字化学习领域的研究,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自2009年开始,正式把企业e-learning作为七个SIG之一(特别兴趣小组)。在台湾地区,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张国恩等学者已经建立了针对企业学习的“数位学习服务品质”、“数位学习教材品质”等认证体系。国内的相关研究者也计划在近期内成立“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企业E-learning专业委员会”,以促进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研究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热衷网络学习相关技术、模型与标准的研究,在技术领域取得了非常丰硕的成果,尤其是技术标准方面,推动了整个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发展。例如美国ADL机构提出的SCORM(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标准,目前已被企业学习界广为接受。IEEE、IMS、ISO、AICC等组织纷纷针对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内容、系统制订了系列标准,而且很多标准就来源于企业的实践,如AICC(The 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航空工业CBT(计算机辅助培训)委员会提出的CMI标准等。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欧洲的学者从语义网络角度对企业学习中的能力素质建模进行深入的研究,出版了《Competencies in Organizational E-Learning: Concepts and Tools》(Miguel-Angel Sicilia等,2007)一书,反映了来自计算机领域的学者开始把企业数字化学习作为一个单独的对象开始基础性的研究。

2.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的整合框架

不同学科领域对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往往存在互补的关系,吸收不同学科研究已有的成果,建立一个整合、系统的研究框架,对促进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可以通过“理论基础――技术系统――应用实践――基本理论”这样一个简单的框架,把相关概念、要素、方法、模型与技术等建立联系,梳理不同学科的研究成果,形成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角。

其中理论基础主要以组织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成人个体学习理论为基础,分析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与条件、基本要素等;技术系统的角度则关注企业数字化学习的技术支撑体系,分析系统设计的方法、关键技术解决方案;应用实践方面吸收教学系统设计领域的成果,分析企业学习需要,设计学习内容,建立有效的效果评价方法,形成有效的企业学习模式等。最后,通过不断的实践,构建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理论方法体系。

3.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内容

根据上述的整合框架,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

(1)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理论方法。解释企业数字化学习发生的外部、内部条件,企业学习促进知识创新的原理,学习过程的模型,学习过程中知识转化的方式,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分析与设计等等。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需要建立在组织学习理论、个体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系统论等理论基础之上。

(2)企业数字化学习的技术、标准与系统。研究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关键技术、相关的技术规范与标准、系统框架与实现方法等。其中组织记忆模型、知识管理工具、协作工具等是目前企业数字化学习系统主要关注的对象。基于云计算技术、语义网络、移动计算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企业数字化学习系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3)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实践研究。包括企业导入数字化学习的模式、影响企业学习效果的因素、企业数字化学习的评估、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创新模式、企业学习的管理体系等方面的研究。

四、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实践模式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在促进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中的巨大作用,大量的企业开始尝试应用网络技术探索数字化的学习方式。2008年,根据美国商务周刊《Business Week》的统计,全球2000家大公司中已有88%实施了e-Learning。据美国ASTD预测,到2010年,雇员人数超过500人的企业,90%都将采用e-Learning (袁林,2006)。2008年台湾地区的资策会数位教育研究所委托中华征信所对台湾2008天下杂志出版之1000大制造业、500大服务业、100大金融业进行抽象调查,结果发现台湾地区的大型企业数字学习应用率已达59%,训练中运用数字化学习比例达11.21%,应用数字化学习达到行为改变的比例为16%(黄进烽,2009)。

目前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实践远领先于理论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企业数字化学习已取得成功的案例与经验,可以发现一些相对成熟的实践模式。

1.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模式

戴维・麦克米兰教授于1973年提出了能力素质模型的概念(Competency model)。能力素质模型是将这些能力素质按内容、按角色或是按岗位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可广泛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中。能力素质模型就是对员工核心能力进行不同层次的定义以及相应层次的行为描述,确定关键能力和完成特定工作所需求的熟练程度。它描述了要实现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各个岗位的员工所必需的行为、技能和知识配置,包括了可以量化的知识与技能和潜在的能力两大部分。模型的关键在于“配置”,配置包括了对知识与技能这些可行为化部分的配置,同时也包括了态度、价值观、个性等潜在能力部分的配置,它能够帮助管理者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考核标准。

目前相当多企业的数字化学习系统都采用基于能力素质模式的方法,分析企业的学习需求,开发学习内容,确定考核标准等。图3描述了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分析方法。其中企业的能力模型库采用语义网络技术定义,欧洲的Miguel-Angel Sicilia(2007)等学者系统研究了企业能力素质模型在企业数字化学习中的表示与应用方法。

基于员工能力素质模型的数字化学习以企业的核心能力为基础,通过员工的能力差距分析确定学习需求,然后通过网络课程学习、测试、资格认定过程,完成企业的数字化学习活动。如图 4所示。

2.社会建构模式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知识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学习者应在社会情境中积极的相互作用,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学习是一个社会的、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的自治和问题解决活动是学习的焦点。学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活动主要是基于学生问题解决过程形成的,无法结构化或提前决定,学习者需要能够支持建构、呈现、反思和协作的工具,需要能够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资源的工具。

网络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技术支持,尤其是近年来以“用户参与、集体智慧” 等为核心思想的 Web 2.0技术的兴起,为企业的数字化学习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Web 2.0 鼓励用户参与、注重集体智慧等思想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自主学习、关注协作学习等观点不谋而合。

2005 年Stephen Downes首次提出了 e-Learning 2.0的概念。Downes指出,e-Learning 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均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学习整合到了从家庭琐事到文化艺术的每一个方面,学习与生活最终将融合在一起(Downes, 2005)。目前学习技术领域的研究者普遍把基于Web2.0技术来构建学习环境,并强调社会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学习方式定义为e-learning 2.0模式。

企业数字化学习是一种构建于网络技术的集体行为,它具有社会性。因此,应用各种社会性网络软件(Social Network Software)构建企业学习系统,成为近年来研究与实践的热点。这一模式可以通过图5表示,在这一学习模式中,组织的个体学习主要通过问题解决、协作、交流、智慧分享等过程完成。组织的学习过程也体现在个体间通过Web2.0工具进行的知识鉴别、归纳、扩散、整合等环节。

3.基于产业链知识库的组织间学习模式

信息技术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企业间的分工、协作与学习已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组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它还在组织之间产生,如供应商网络的相关企业、跨国公司企业等。组织内的学习关注的是适应环境、获取信息、集体构建组织宗旨、组织记忆等内容,而组织间学习关注的问题是组织间关系、信用、协调与竞争、产业链知识传播等。

网络技术为产业链知识的传播与共享提供最直接的支持,基于产业链知识库的组织间学习,为提高行业竞争力,加速产品研发制造,整合知识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如针对PC产业链的知识库,为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商等提供完善的专业知识,促进企业间的协作与知识创新。组织间学习的知识库模式如图6所示。

五、企业数字化学习研究与实践展望

企业数字化学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一领域得以发展,在很大程序上是由于它同时受到学者和实践者的关注。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理论方法、技术系统产品目前已在众多的企业中广泛推广与应用,但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它的研究边界与内容、研究方法与实践模式都有待进一步探索。通过总结反思目前的研究成果与实践案例,可以看到未来企业数字化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将会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多元化。在理论上进一步吸收融合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相关的理论成果,形成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基本分析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综合案例方法、 实验方法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多种方法,以更好地发现问题,使研究的问题更具有深刻性与突破性;在研究内容方面,企业学习更多地与知识、知识管理联系在一起,学习与知识越来越密不可分,此外,还需要关注企业的非理性维度(情感、价值观、审美等)对企业学习的影响,权力、冲突和危机对企业学习的影响。

(2)面向实践,新技术的应用成为重要推动力。面向实践的学习与知识观,为实现技术与学习的结合提供良好基础。新技术如云计算、语义网络、智能信息技术、移动计算技术等将更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组织记忆功能,促进企业知识的建构、吸收、结合与创新、 集体智慧的发展,为企业内个体、小组与组织间的知识转化提供更加智能化、协作化的技术支持。

(3)实践模式日趋成熟。企业数字化学习中的技术、内容与服务不断得到信息技术产业界的支持,面向企业学习的技术系统、数字化内容和服务层出不穷,e-learning1.0、e-learning2.0、实践社群(Communities of Practice)、组织间知识库等多样化的实践模式,对推动企业数字化学习发展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各种创新的实践模式也将促进理论研究和技术系统的创新。

随着全球化、虚拟化、网络化的经济趋势,企业数字化学习已成为促进企业变革、提高企业适应性与竞争力的最重要动力。企业数字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的进一步发展,学术界与企业界的相互合作与学习,将为推动我国企业转型、产业升级发挥极其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gyris, C., & Sch?n, D. (1978).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theory of action perspective,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2]Dalsgaard, C.(2006), Social software: E-learning beyond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n, Distance and E-learning, 2006.9.

[3]Dodgson, M. (1993),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 review of some literatures[J]. Organization Studies, Vol.14 No.3, pp. 375-94.

[4]Downes, S.(2005). E-Learning 2.0. eLearn Magazine. .

[12][德]迈诺尔夫,迪尔克斯等. 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13]黄进烽.企业e-Learning的现况与个案分析. GCCCE2009交流PPT.省略)。

Corporate E-learning: Concept, Research Framework and Practice Model

Ke Qingchao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510631)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ICT to promote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knowledge innovation, enhance the adaptability and competitiveness,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seeking development for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concept, elements, model of corporate e-learning from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proposed an integrated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ree effective corporate e-learning practice model: competency-based model, social-construction model and industrial -chain-Knowledge-based inter-organizational e-learning model.

篇5

关键词 数字化 网络 大学出版社

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播开始实现向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传播方式的嬗变,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行业融合特点。在新技术下,传播业日益成为开放的行业,传统传媒业与相关行业,如电信等行业有机结合,催生出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动漫、数字出版等。目前我国正加快推进的“三网融合”就整合了此前泾渭分明的互联网络、电信和电视这三大产业。

二是全球化特点。当今,不论是报刊图书,还是广播、电视等都大力借助卫星以及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努力实现了全球传播,以获取最大化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传媒市场份额。

三是传播者与传播对象的角色模糊化特点。新的传播生态环境中,传播者和传播对象不再是截然不同的两端,信息也不再是单向流动,而是在两者之间形成互动。原有的传播对象,即接受者摆脱了过去在信息传播活动中的被动地位,同样可以成为信息的者。

顺应这些变化,传统媒体在内容的采集、处理、存储、利用、发送等各个环节也都进行着重大的调整和创新,并在转变观念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努力建立新的运营机制。大学出版社以高校教材和学术著作为主要出版物,以大学及以上学历为主要读者群,承担着服务教学、服务学术的重任。站在理论的前沿,大学出版社具有在推进出版社产业升级,实现内容与技术的高效结合上走得更远更好的先天优势。但是,囿于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的大学出版社在应对数字化的挑战上似乎慢了一拍,使原本就不是很强大的大学出版社在体制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双重变化中,难以迈开大发展的步伐。有鉴于此,笔者主要以数字出版为目标,探析大学出版社的振兴之道。

一、 转变观念:数字化时代振兴大学出版社的前提

对数字出版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观念和思路来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出版业变革。目前学界对数字出版并无统一定义。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认为,“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都是数字出版的一部分。它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阅读消费的数字化。”①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的第17届国际数字出版会议上,澳大利亚学者认为,数字出版是依靠互联网并以之为传播渠道的出版形式。其生产的数字信息内容建立在全球平台之上,通过建立数字化数据库达到在未来重复使用的目的。两种定义方式,前者强调从技术层面解析数字出版,后者强调从渠道层面解析数字出版,虽然都说出了数字出版的部分特征,但都未能厘清数字出版与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的差异。

在笔者看来,数字出版是指以计算机或类似设备为手段,以统一的二进制数字化形式将信息存储于光、磁等介质中的出版形式;电子出版是指利用电子手段创建、管理、传播出版物的过程和行为;而网络出版则是指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流通渠道,创建或将已获得授权的现有素材经过编辑加工,定期或不定期地向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产品和内容服务的数字出版行为和传播过程。三者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明显的差异,三者之间是一个递进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其中,数字出版最为宽泛,电子出版次之,而网络出版则最为狭窄。

应当说,正是在网络的强力助推下,数字化技术在消解相关产业边界的同时,也在消解出版物的作者和读者的边界。有鉴于此,大学出版社必须改变传统的出版思想和出版理念,对自身的地位和功能及运营模式进行再认识和再构建,要树立“内容为本、科技支撑”的,以数字化为基础、以全媒体出版为主要形式的“大出版”观念。在内容上,数字出版并非简单的内容数字化,而是针对不同终端,对内容进行个性化的编辑,以实现用户多层次、多功能的阅读需求。②在技术上,强调依托新媒体和新技术实现内容传送的增值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所以,大学出版社将向以原创内容和信息增值服务为主体的数字出版转型,逐步实现内容采集、编辑、分类、存贮、、衍生和版权管理及交易等的数字化,在出版纸质出版物的同时,实现数字出版物的同步或异步出版和发行。

二、 打造竞争力:数字化时代振兴大学出版社的保障

近年来,竞争力的缺乏已严重阻碍了大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导致大学出版社竞争力缺乏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独立市场主体地位。大学出版社长期存在事业单位与企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出版社缺乏独立的人事权和经营权,难以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应对市场变化。二是缺少明确的市场定位。对出版产业来说,大众出版、教育出版、专业出版存在明显的市场异质性。任何一家大学出版社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出版领域保持领先,即使像牛津、剑桥那样的大学出版社,也有比较明确的市场定位。然而目前我国就整体而言,大学出版的同构化和同质化现象非常突出,大而全、重复出版、雷同出版等问题不同程度困扰着大学出版社。从国内外大学出版社的成功经验来看,重视专业出版并且取得突出成就才是大学出版社兴旺发达的重要法宝。③即使在国内,也不乏通过强化专业出版取得成功的出版社,如外研社就结合专业特色,准确定位,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因此,在强化市场主体的前提下,根据市场细分的原则,从自身实际出发,走出一条专业化出版之路,打造一个乃至更多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专业化出版品牌,是当前大学出版社走出困境,赢得更多市场份额的重要路径。

走专业出版之路,对大学出版社而言,就是立足大学的学术需求出精品、出上品并以此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大学出版社要在出版资源上盘点自己的“家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科学定位,优化出版物的结构,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加强选题的计划性和针对性,突出重点,而不是到处出击,四面开花。抓住学科优势,适当铺开,在多学科、多领域中寻找创新点,做出特色,而不是靠重复出版、跟风出版和品种的增加去换取码洋规模的扩大,否则就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逐渐弱化出版社创新能力。

走专业出版之路,还需要加强与数字技术的对接。客观地说,无论是在内容、人才方面,还是在品牌方面,大学出版社在数字化出版上都有独特优势,学生群体又是数字化阅读习惯相当高的群体。所以,大学出版社应抓紧时间把握机遇,从以下几个方面倾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选题策划力。数字化技术背景下,读者对出版物内容的个性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使选题策划作为出版社生命线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强化。选题策划作为依据一定的方针和主客观条件来开发出版资源、设计出版物的创造性活动,具有把握出版工作方向、落实出版工作方针,保障出版生产秩序,保证和提高出版物质量,以及塑造出版品牌形象等重要作用。更为关键的是,选题策划能力体现了出版社一系列创造性活动所形成的合力,理应成为大学出版社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

二是出版运作力。出版运作是出版企业将选题运作成出版物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包括编辑、印刷各环节对出版物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资金筹措,投资分析以及库存积压控制等。在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当下,出版业的市场竞争是全方位的,强调高效率和低成本。出版社不仅要有好的选题,为读者提供超值的阅读内容,还要有好的印刷质量、快速响应读者需求的能力和较低的价格。这就要求出版社要积极融入时展的潮流,加快与数字新技术的融合,充分运用数字技术优势,对内部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进行流程再造和科学调配,使出版的数字化制作、网络化传播和销售等工作有效运作和良性循环起来。

三是整体创新力。大学出版社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内容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大学出版社只有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不断创新,不跟风,不机械重复,才能形成和巩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保持自身的活力。

四是市场营销力。出版物市场营销,主要包括市场调研、营销计划的制定、市场开拓、出版物定价、销售渠道控制管理等。大学出版社要通过营销能力的提高,有效扩大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营销能力,首先要做好市场调研。出版社要通过读者调查和市场调查等途径,深入、系统了解读者对出版物的类型、内容、数量、价格等需求状况。二要做好营销计划。根据读者对出版物市场需求的状况,从出版物的定价、销售方式、数量、促销措施等方面制定一个全面的营销实施计划。三要做好市场开拓。一方面,出版社要进入新的出版市场,如新地区市场、新出版物市场等等;另一方面,出版社要在己有的市场中进一步开发读者消费潜力或与同业竞争争取更大市场份额。四要科学定价。根据读者市场状况,制定合理的出版物价格。五要搭建立体销售渠道。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出版社对不同地方、不同出版物类型的经销、以及零售渠道的管理。合理利用现代传媒和网络平台,开展网络营销,通过出版社网站建设,搭建出版社与市场的信息互通桥梁,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网购平台,覆盖传统营销的盲点。

大学作为知识和人才的集中地,许多前沿的观点、新的发明创造都会首先从大学由内向外扩散。大学出版社依附于所属大学就相当于守着一座挖掘专业出版资源的“金山”。将这一独占性资源置于数字化和网络化时代的大出版思维之下,再加上良好的选题策划力、出版运作力、整体创新力和市场营销力,可以为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振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 整合产业链:数字化时代振兴大学出版社的路径

从产业的角度看,数字出版的产业链应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其中,上游由作者、传统出版机构组成;中游主要由数字出版技术提供商组成;下游主要由网站组成。在三者构成的产业链中,上游主要作为内容提供方,提供书、报、刊等已经出版或未被出版的内容,其核心优势是内容;中游主要是数字出版技术、网络技术和终端阅读设备技术,其核心优势是技术;下游主要是网络运营方,主要提供网络运营和网络渠道,其核心优势是网络渠道和网络用户。这样,上游、中游和下游基本组成了一个数字内容产品生产、出版和销售的供应链条。

从传统纸质出版向数字出版整合的趋势看,原来严格划分的行业和竞争边界正在趋于模糊,业务、产品也在相互渗透。④纸质出版与数字出版都在直接或间接地涉及所有产业环节。这也就意味着,在产业链内部,不仅包括原有的传统出版流程,新的数字出版流程,还包括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相互转换的环节。它们组成一个动态系统,每个环节都执行不同的程序,并与其他环节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形成一个运行的整体。这个整体是否有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关键在于这个产业链是否具有协调能力。

现状告诉我们,由于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相互作用,现行的出版产业链亟待优化。传统出版相对于数字出版在载体上的差别,大幅限制了其传播的时效性和空间性。而现代数字出版,以载体的多样化和传播的网络化,以及终端接收的方便快捷等诸多优势,正瓜分着传统出版的市场,甚至威胁着传统出版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数字化环境下,大学出版社应抓住数字出版的机遇,有效整合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产业链,通过实现实体产品虚拟化或反过来虚拟产品实体化,打造新的产业业态。

整合产业链,目的是创造新的赢利点。提高产业链整合度,把传统产业链上分离的作者、出版社、销售者、供应商、读者融为一体,使出版社可以根据客户需要,灵活提供多种服务模式。比如在客户在网上订购某本书或学术杂志,大学出版社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将这本书数字化,在网上直接传输给订购者,由读者在计算机等终端上直接阅读。这种营销模式,对大学出版社来说,实现了实体图书虚拟化,对阅读者来说,实现了虚拟图书的实体化。整合产业链,手段是流程再造。在数字出版中,通过内部产业链整合和优化,大学出版社可以了解到各环节价值、各个赢利点之间的协同性,并且可以辨别出组织内部的核心流程,据此改变组织的流程设计,增加利润创造能力;通过对外延产业链的整合,大学出版社可以了解在数字出版市场中,自身处在怎样的位置上,市场势力最大的是谁,市场权力的转移动向如何,从而决定自己的行动方略。

注释

① 张立:《数字出版的相关概念比较与分析》[J],《中国出版》,2006年,第12期。

②代杨:《新技术环境下出版企业的数字转型》[J],《出版科学》,2008年,第5期。

篇6

不容乐观的内容资源管理现状

1.手段落后、水平低下

不论是出版单位,还是教研机构,目前对自己拥有版权的内容资源都进行了一些数字化处理的尝试,但是绝大部分仅仅局限于文件格式的转化、低水平的知识展现、毫无互动的粗放型的知识产品提供,与国际出版的数字化水平的差距还很大。此外,对已有内容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管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而进行的“二次制作”,期间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2.大量高质量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资源的价值被埋没

受传统纸质出版和相关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束缚,通过网络发表的学术成果还没有纳入一定的评价机制里面去,从而影响更多优秀学术成果在网络上的传播,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的教研机构只是把少量、符合出版单位选题要求的内容资源出版成为图书、期刊或电子音像出版物等,但是仍然有大量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资源被废弃或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其中第一手调查资料、珍贵的照片和音视频、原始的数据等都是不可再生的珍稀知识资源。而同时,据研究显示,世界上95%以上产品技术的情报来源于灰色文献。高校和科研机构具有大量的智力产出,其中就含有数量可观的灰色文献。

3.与国际数字化知识传播渠道难以对接

这种现象阻碍了中国学术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高,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知识成果存储、编辑和的平台建设不规范,不遵守国际技术标准,开放性不高、与其他系统无法实现不同层面的应用整合,平台设计没有适度的前瞻性、没有考虑信息技术的发展等。

内容资源数字化管理方案

1.内容资源梳理和版权商务洽谈

数字出版业务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内容资源的积累与整合,缺乏海量内容资源的支撑,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就无法实现。长期以来,出版单位一直坚持一种想法“我们有内容资源,我们有积累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海量内容资源”,但是,如果这些内容资源没有保存好,或者保存了但是无法再利用,或者保存好了也能再利用但是版权已经不在出版社手中了,那么内容资源再多也是无价值的。出版社做数字出版,第一项工作就是梳理清楚自己的内容资源的家底,然后对他们进行收集和保存,只有这样,日后才能整合开发利用。

2.数据加工

英国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从2001年开始对图书进行数字化存档,成为全球第一个自行将已有图书数字化的出版公司。国内大多数出版社自主发展数字出版业务面临的最大困难之一,就是结构化的内容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数字出版对海量内容的重组和多方面应用的要求。在数据加工方面,我们需要考虑哪些资源要加工、按什么标准加工、加工成什么格式以及成本控制等问题。

第一,目标:有价值的内容资源拥有数字化文档,并不断结构化和碎片化。

第二,加工程度:依据内容资源学术价值、版权和市场需求等确定程度策略。

第三,加工方式:独立加工,外包服务,两者兼具。

第四,加工原则:模块化、可扩展、统一化、需求化和互操作。

第五,加工之前的准备:正确性和完备性检查。

第六,元数据:数据梳理及其形式限定。

元数据(Metadata)是美国著名的电子文件专家戴维·比尔曼首先引进电子文件研究领域的,最初的定义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的使用首先要确定描述什么,另外根据使用的用途和应用环境不同,所需要的数字资源的元数据也不尽相同。元数据所指的对象可以分为三层:单体元数据,元数据组和元数据系统。不同的元数据方案之间如果需要进行信息互换,一般需要在不同元数据方案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来实现互操作,例如:人们在图书馆领域建立了MARC数据与Dc(都柏林核心元数据元素集)的映射关系,从而使利用MARC数据编目的图书馆能够与利用Dc编目的图书馆之间能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

“内容、受众、运营”是哲学社会科学专业社元数据梳理工作的主要出发点,具体工作计划是:数据梳理方面,要依据内容资源种类,综合考虑内容本身学科知识属性、受众的需求和今后被使用的情况等,在都柏林核心元数据(Dublin Core Metadata)的框架下,参照Docbook等已有的字段和规范,遵从DTD或Schema的元素定义标准规范。同时,考虑到今后内容资源的电子商务交易,也需要参照国际上的在线信息交换标准(Onix),国内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出版物在线信息交换(CNONIX)图书产品信息格式”。专业社要充分依靠传统编辑和数字内容编辑,通过至少两个月的集中讨论、分析和汇总,拟定两三套元数据及其结构的规范。可以通过七个方面对元素进行定义:标签、名称、定义、必备性、可重复性、注释和示例。此外,语种引用标准、时间引用标准等可参照ISO的相关标准文件。

3.内容资源数字化管理平台

篇7

关键词:民机设计;数字化技术;三维模型设计;可视化后处理;数字化平面艺术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4-6029-03

The Application and Research of Digital Technology in Civil Aircraft Design

LIU Ning

(Shanghai Aircraft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Shanghai 200232, China)

Abstract: To analyze digital technology in respect of virtual realit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visualized post-processing, digitalized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digital technology brings new research method and way of working to the progress of design,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and marketing. It also brings the process rationality, humanity and efficiency. Civil aircraft,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high-end product, shows the future of th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he greatest value of civil aircraft is marketing promotion, recognition and reputation by customs and clients. These are the key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

Key words: civil aircraft design; digital technology; virtual reality;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visualized post-processing; digital graphic art and design

1 数字化技术的定义

数字化技术指在一定的硬件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软件的运算方式来实现产品的设计研发、可视化术分析、虚拟产品展示等过程。这种过程可以简单称之为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其丰富全面的功能在航空航天、科技、制造、多媒体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 国内外航空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2.1 国外数字化发展现状

国外数字化技术是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硬件技术、CAD/CAE/CAM等技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以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协同平台管理、虚拟现实等技术为主要标志,促进了传统工作模式到数字化工作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随着产品制造模式的变化,这种工作模式在国外民机设计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成本和硬件成本。

2.2 国内数字化发展现状

国内航空业近年逐渐开始应用数字化技术,经过近数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三维模型的可视化、建立数字样机。在详细设计阶段进行结构件和部分系统件的三维数字模型、预装配、干涉检查与运动模拟效果,并利用渲染技术体现了产品的外形轮廓、材质的表达、环境的渲染等。模拟效果逼真。

3)数字化管理平台:绝大多数飞机制造企业引进了产品数据管理(PDM)平台。部分企业还制定了数字化设计/制造管理标准。

4)在数字化技术推广应用:各航空企业对数字化设备均有着较大的投入,从整个行业来看,数字化类固定资产已占到固定资产原值的三分之一以上;工作站、服务器已达几千台;CAD等各类软件已达千余套;数控设备五百余台;产品数据管理(PDM)终端用户超过500个。

5)以数字化技术为前提的数字化艺术: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如Pro Engineer、Caxa、Alias studio、Maya等),展示了优美的飞机外形、优雅的飞行姿态、美观的喷涂设计等。利用三维软件结合虚拟现实软件(如Division Mockup)对飞机的内部结构、管路、电气等的设计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数字化平面设计软件展现飞机舒适的内饰环境和美轮美奂的灯光效果等。这种全新的视觉效果对飞机的宣传工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虚拟现实技术

3.1 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

虚拟现实技术是近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 是一种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系统。它通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共同实现。虚拟现实是在虚拟的数字空间中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这是现实世界的事物在数字空间中的可视化和感官化的表现。

3.2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点

1)Immersion(沉浸感)、Interaction(交互性):对于产品展示,传统表现模式无疑受到了空间和时间的条件的束缚。而想要在真实产品前就可以评估其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将是十分巨大的,而虚拟展示设计具有感官上的真实性的特点。一个受测试者置身其中,通过操作一定的设备如手套、头盔、立体眼镜等,不仅能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其交互性使用户有着强烈的主动式的体验。在人工虚拟建成的数字世界中,用户的得到了类似置身实际场景的真实体验。

2)准确性:虚拟的展示设计一般通过纯数字化、模型化、图表化的来展示。依托于数据生成的模型、数据结果保证了可视化结果的准确性。各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行业认可的计算手段进行数据计算、分析。通过可视化分析结果,分析产品设计的合理性。例如飞机模型展示、模拟装配、场景展示,使研发工作人员及市场研究人员对飞机的设计的进展情况有着充分的了解,可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设计人员节省了繁琐的人工劳动。

3.3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趋势

如今,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成为数字技术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也是目前信息技术产业的热点之一。全世界很多发达国家虚拟现实技术在很多行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给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从借助外部设备式的被动立体实现裸眼式的主动立体,效果将更加逼真、运算过程更加迅速;利用全球协作,将轻松做到分地实时渲染、数据同步更新。目前已有国内航空企业开始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研发设计、技术分析。如Division Mockup。

4 数字化三维建模技术

4.1 数字化建模技术定义

基于数字化模型的建模技术是由专业人员通过使用专业CAD/CAE/CAM技术的应用,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几何学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搭建出物体的三维模型。三维建模技术给工程设计领域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帮助设计师从传统的、枯燥的绘图方式中解脱出来,设计师可以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测量模型的尺寸、公差等设计特征本身,更好的理解和观察设计对象,优化产品设计。

4.2 数字化建模的原理

三维设计软件模块众多,覆盖面广泛,软件功能强大,界面友好、操作方便。软件提供最基本的单元几何造型模型库,如球体、圆柱、圆锥等。创立简单的零件,可通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若干基本体,再对基本体进行三维实体造型,之后再对其进行交、并、差等布尔运算,便可得出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对于较复杂的图形,软件提供草图工具,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它先勾勒出截面,再拉伸出较复杂的几何形体。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目前主要流行的几款三维设计软件基本都提供面片模块,该模块为设计人员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曲面设计工具。对于具有大块曲面的零件,设计师可以方便地对单个面或片体进行变形处理,以达到需要的曲面。

4.3 数字化建模的应用

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对产品的数据进行定义,帮助相关专业人员对产品设计进行评估,并行地完成相关工作。更重要的是三维数字模型可以实现产品信息的数字量传递,直接作为制造加工的依据。

如今的航空领域,数字化技术中的建模技术已经应用的非常广泛。利用CAD软件,飞机的设计完全可以实现无纸化设计。为民机研发设计人员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三维数字化模型同样可以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它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图1、图2所示。

5 工程可视化后处理软件

5.1 可视化后处理软件

目前在航空领域可视化后处理软件有很多。其中Ensight为其中之一,它是一套适用于各种工程和科学的后处理与计算结果可视化与协同软件。在工业、科研、产品设计等领域应用广泛。可支持各种类型的工程分析数据。全球众多工程师、科学家及科研工作者都使用其来查看、理解、交流各种计算机处理数据结果。可处理百万甚至上亿的结点单元,具有并行处理与渲染的优势,并支持VR 系统环境以及实时协同等功能。通过Ensight可以将模拟计算飞机各种运算的数据进行可视化。

5.2 可视化后处理软件的特点

1)支持图形质量和输出选择

2)动画功能

3)不限制的脚本实现批处理模式

4)虚拟现实的功适合演示

5)深度的右键单击选项,能够交互操作视图

5.3 可视化后处理软件的应用

可视化后处理软件在航空业的起步较晚,在汽车行业,后处理软件已较多的运动在气动外形分析、动力分析等方面。国内航空业已有企业利用可视化后处理软件对飞机设计的进行计算、分析(如图4)。今后可视化后处理软件将越来越多的应用航空领域。

6 数字化管理平台

目前国内航空业主流的数字化平台品包括PTC公司和法国Dassault Systemes公司的PLM系统。其中美国PTC公司的产品是基于Windchill内核技术,该平台的主要作用是管理飞机产品数据及流程,用于进行主制造商与供应商之间有实现在线协同设计等,该公司具备多年丰富的技术积淀和航空领域项目实施经验,全球很多航空企业是其合作伙伴。VPM是基于ENOVIA技术,用于管理飞机初步设计阶段的数模,与CATIA的无缝集成,是其在全球航空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达索为各种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施数字化战略。ENOVIA专注于帮助企业管理数字化产品、流程和资源的综合性模型、协作模型及分布式模型。其核心优势主要是在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不仅仅提供了生产过程的仿真,同时还提供了车间和生产线的仿真,人机工程等。

6.1 PLM产品的发展趋势

1)进一步和CAD/CAM集成实现数字化生命周期管理;2)贯穿从市场开发到后续产品运维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3)进一步加强PLM产品研发和SCM供应链管理两大核心业务的集成和协同;4)真正的将前端的市场和产品规划,组合计划过程和后续的产品研发集成起来。

7 数字化平面艺术

如今,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广泛的被运用在平面设计上,电子数码产品、多媒体产业、电子信息处理系统成为新技术的核心,平面设计成为数字化革命的实验田之一。数字化的平面技术带了艺术形式的新的表达形式,产生了数字化的平面艺术。

在航空领域飞机的外观和内饰中,平面设计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飞机的外观形象在飞机的宣传和销售过程中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国内以往整体效果偏向保守稳重,而近年国内民机的飞机喷涂有了新的变化,如上海世博会期间东航公司的“世博号”喷涂,积极的运用了新颖的图案设计元素,给飞机的整体外观注入了新的活力。国内某支线客机的蓝色图案和红色彩虹主题图案,也分别象征了该型号飞机的大气和活力。给我国自主研发的飞机的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内饰方面,国产大型客机展示样机也同样大量的运用了平面设计元素。结合了中国祥云、龙的传统元素,搭配大气端庄的色彩,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在2010年亮相珠海航展时,得到了国内外一致的好评。

8 结论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飞机的研制提供高效可靠的设计手段;提高了飞机设计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过有效的平台管理,确保了研制过程的高效化、无纸化、保证了数据源的唯一;设计过程清晰可追溯,便于协调;通过工程可视化和后处理软件,测试产品零件的合理性,减少零件间的干涉;减少了因为设计不合理所造成的设计更改,缩短新机研制周期,节省飞机的研制成本;展现了飞机外观内饰的美学设计,提高了飞机的国内外知名度。

因此,数字化技术将有助于我国民机事业的发展。飞机的研发和制造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技术上,未来飞机研制的趋势将更多地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之服务。在人力上,掌握数字化技术的人才将为飞机设计的研制周期、质量、安全性带来保证。

参考文献:

[1] 金江波.关于数字化设计艺术的载体、信息特性及其技术的关系[D].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2.

[2] 潘云鹤,孙守迁.数字化艺术与设计研究进展[C].杭州:第五届国际CAID&CD会议,2003.

[3] 刘芒果.机械CAD三维设计的应用研究[J].煤矿机械,2005(9).

篇8

关键词文化产业;新媒体;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们已经从原来的物质经济逐渐过度到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在计算机网络科技高速发展的基础上,新媒体得到快速迅猛的发展,一方面,文化产业成为当前时代下的重要产业;另一方面,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以电脑和手机等网络为基本载体的新媒体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次主要是对新媒体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应用和产生的作用进行简要的阐述分析。

1新媒体基本概述

关于新媒体的标准定义,截至目前,学界尚未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人们普遍把区别于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体以外的信息传播载体称之为新媒体,同时新媒体又是集传统意义媒体的基础上通过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依托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涵盖了所有的数字化媒体形式,比如数字化的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移动端媒体、数字电视和数字报刊杂志等,新媒体的出现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和拓宽了渠道[1]。

2文化产业基本概述

与新媒体的定义一样,文化产业目前学界同样没有给出一个统一的定义,世界各地对文化产业的定义都各不相同,甚至有些国家并没有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比如美国。2003年,中国把文化产业定义为“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的概念与文化事业相对应,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在逐步完善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不断进步的现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于一种新兴产业。2004年,国家统计局又将“文化及相关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的所有活动的集合。”这个定义下的文化产业指的是所有文化娱乐活动的集合,与具有意识形态的文化事业存在明显的区别[2]。

3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近几年来,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比例越来越重,从文化产业诞生之初到如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重要产业,文化产业即将面临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这个重要的节点上,文化产业如果想要顺利的转型和进一步升级,新媒体的应用必不可少。在文化产业近些年的快速发展过程当中,新媒体就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了新媒体的支持,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都得到进一步的拓宽,同时,从文化产业的内涵上来看,因为新媒体的应用而得到不断丰富和扩充。新媒体在文化产业当中的实际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高新技术、数字化技术为基本依托,包括各类文化内容、文化产业为主体的数字内容和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正处在萌芽和发展的状态中。2)据相关部门调查统计资料显示,以报纸、期刊和杂志为代表的纸质媒体销售发行显著下降,与2008年相比,2009年同比分别下降了39.47%和16.05%。与纸质媒体的大幅下降相比,以手机杂志、网络期刊和电子杂志等为主的电子文化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中2009年网络期刊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同比增长了75.4%,其增长幅度不可谓惊人。3)从文化产业的市场规模上来看,目前主要的市场份额除了46%的相对传统的旅游产业和17%的教育培训产业之外,剩下的27%主要集中在以新媒体为依托的电子期刊文化产业为主。

4新媒体对文化产业产生的影响

从新媒体快速发展之日起,新媒体就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占领了传播市场,把触角伸向传播市场的每个角落,对于文化产业的影响之大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众所周知,当前社会背景下,几乎所有人的沟通交流都是微信、微博,而微信、微博等电子化的聊天软件和微电影一样属于文化产业当中的一小部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还是近年来开始兴起的网剧、网综,与日渐式微和口碑质量严重下滑的电视剧、电视综艺相比,这几年的网剧网综可谓是风生水起,遍地开花。虽然新媒体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暂,但是因为其特殊的特性使得新媒体对我国的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新媒体在传统媒体产业链的基础上发展速度更是快了不少,新媒体的产业链能够形成硬件平台服务、内容传播服务和监测营销服务,并通过这些服务相互之间的关联拉动整条产业链的运行模式,有了这样的产业链模式,文化产业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不管是传播的内容还是传播的方式,从产品到服务,从监测到推广,新媒体形势下的文化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纵横交贯的产业结构群。新媒体文化产业结构群的形成,一方面拥有社会意义和技术意义上双重的文化优势和功能优势;另一方面,新媒体产业群的形成产生了以技术设备的开发和内容设计开发为基础的上游基础资源型企业群,以网络服务和内容生产为主的中游资源加工型企业群,以软硬件产品、内容产品和平台服务为最终产品的营销、推广和反馈的下游资源推广使用型企业群[3]。从上述新媒体产业的影响力和资源的辐射范围就可以明显的看出,在当前以文化产业为重要产业的知识经济时代下,想要进一步推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想要让文化产业在现在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占据主要地位,充分高效利用新媒体必不可少、不可或缺。

5新媒体在文化产业中的发展前景

新媒体要发展,单纯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电子设备是不可取的,欠缺了主体内容和产品的新媒体不足以继续走下去,因此,新媒体产业结构群的进一步发展还需要依托文化产业,同时也必然是在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时代下进行的。那么,文化产业下的新媒体未来应该怎样发展呢?我们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预估新媒体未来的发展前景。从当前的发展形势和趋势上来看,我国新媒体发展与改革的主旋律是移动化和融合化,在移动互联网和网络融合的推动下,我国新媒体用户在不断的增长,新媒体的普及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新媒体的应用上来看,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新媒体相关的文化产业越来越活跃,同时也频上热点头条[4]。受高新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影响,如今的新媒体形式能够随时根据用户的需求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并能够及时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些新媒体形式下的产品其中就包括了时下流行的移动电视流媒体、数字电影电视、多点触摸媒体技术和重力感应技术等。有了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人们对于信息的抓取更加精准、深入,同时用户和受众的参与度得到显著提升,从当初的单方面接受到后来的热烈讨论、到后来的反馈、发表言论。把新媒体和文化产业结合到一起,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需去寻找获取,能够最大限度的排除掉那些冗杂、无关的信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精力。从当前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在不久的将来,新媒体的发展必然使受众用户与新媒体之间互动的层次要更加的深入,新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6结束语

文化产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新媒体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这两种必然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火花,不管是将新媒体应用到文化产业当中,还是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完全覆盖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都让人期待。作为与传统媒体相对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以自身独特的快捷性、时效性和交互性让新媒体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我们要认清当前的形式,虽然传统媒体当前的形势非常严峻,但依然顽强的存在着,所谓“存在即合理”,传统媒体既然能够存在,就说明传统媒体还有新媒体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在上文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整个文化产业中,传统媒体所占比例仍然超过60%以上,新媒体要想提升自己的比例,未来发展的方向必然是对传统媒体中优秀文化的整合、创新[5]。

参考文献

[1]唐戟.浅谈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数码世界,2016(7):25.

[2]卢元.浅谈文化产业中新媒体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J].数位时尚:新视觉艺术,2014(2):59-60.

[3]薛志宏.浅谈如何发挥新媒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科学之友,2012(17):152-153.

[4]周世明,吴昕阳.浅谈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数码世界,2017(1):42.

篇9

(鹿邑县图书馆,河南 鹿邑 477250)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09-058-01

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已广为人知,我们对信息、网络、智能、数字化等新知识名词已不在陌生。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传播和运用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而图书馆是知识的文献数据储存地和信息的枢纽,在知识的传播和运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和支持下,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数字化、服务手段网络化,这既是信息领域的一场变革,也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随着电子出版物的盛行,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是21世纪图书馆迎接网络时代的重要战略。数字图书馆必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方向。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Digital Library Dl),是进入90年代以后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数码存储与传输技术等的全面普及,使得人们对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查询、利用等方面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数字图书馆也就应运而生。它是一个新生事物,目前,在图书馆界甚至整个学术界还没有一个被广为接受有定义。从众多的定义表述中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以组织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进入图书馆并提供有效服务。几乎图书馆的所有载体的信息均能以数字化的形式获得,包括所有联机采购、编目、公共查询;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检索,通过网络组织读者访问外界数字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数据库系统,如电子杂志、电子图书、声像资料、动画片、影视片、、多媒体资料等:用计算机系统管理图书、期刊等的读者服务;图书馆利用网络连接到全球各个角落,让人们很方便地共享资源。

二、与传统图书馆比较

数字图书馆具有同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先进、更为方便的服务,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较之传统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对藏书建设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图书馆“馆藏”的含义已被扩展,不仅包括不同的信息格式(如磁盘、光盘、磁带等),还包括不同的信息类型(如书目信息、全文信息、图像、音频、视频等),因而使得数字图书馆将不再受制于物理空间,它们所能收藏的书刊等资料的数量也将没有空间制约。传统图书馆中常常进行的一些手工操作,如装订、上架、归架及核点书刊等,在数字图书馆时代将会消失。另外,数字图书馆还能有效的解决传统图书馆中破损、遗失、逾期不还等各种问题。

从检索方式上看,用传统的检索方法,读者往往要在众多的卡片前花费不少时间,颇使借阅者感到不便,查全率和查准率都难以提高。而数字图书馆则是依托于数据库界面友好的搜索引擎,使读者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检索,为读者带来极大的方便。

数字图书馆能实现资源共享,使异地信息本地化。数字图书馆的阅读空间不再局限于屋里的阅览室,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把大量的网络信息资源传送到用户的家里或办公室内,用户可以同时存取不同地点的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从而也加强了与读者的沟通。

三、建立数字图书馆的意义

数字图书馆的建立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提高全民族素质提供强有力的文化基础支持。数字图书馆工程将会根本改变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保存、管理、传播、使用的传统方式和手段,克服我国文化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和共享的弊病,为知识创新和两个文明建设营造一个汲取文化信息的良好环境。特别对信息不畅通和文化比较落后的地方,只要联通数字图书馆的网络系统,都能方便地使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资源。

四、数字图书馆建设应解决的问题

1.数据的存储问题 一般来说,磁盘上的信息最多只能保存十几年,因为它要经受温度、磁场、记录存储格式、硬件配置、新旧系统间的互换等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软件与硬件技术设备迅速更新的影响

2.数据的传输问题 数字图书馆能得到充分使用的一个必备条件是要有足够的带宽,以保证快捷地传输文本、语音、图像、影像资料。多媒体点播系统,全文存储和全文检索对网络的带宽都有较高的要求。

3.信息的安全与防护问题 信息安全问题是计算机网络界最为头疼的难题,也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最大难题之一。对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计算机病毒、黑客对信息资源的攻击、不法分子蓄意摧毁系统的处理能力或破坏系统的通讯装置。

4.经费投入问题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尤其是设备的更新、数据的存储、传输、纸质文献的数字化,都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如果仅依靠图书馆的力量,“以文养文”是行不通的,因为图书馆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的使命。另一方面,向用户收取数据使用费还要受到用户经济承受能力的影响和制约。因而,目前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经费还主要依靠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投入。

5.馆员素质问题 由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有着很多不同,所以数字图书馆员应成为数字化信息专家,要掌握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的存储、检索、传播技术;要提高外语水平,以便在丰富的英文信息资源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还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以便将网上的信息做深层次的加工。从目前图书馆员知识结构的现状可以看出,符合这些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严重不足,还远远不能满足数字图书馆的要求。馆员的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势在必行。

篇10

关键词:传统出版 数字出版 冲击

中图分类号:G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c)-0253-02

随着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正在给出版业带来深刻的变革。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日益凸显,备受各界领域的关注。数字出版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新兴的数字出版媒体和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

事实上,纯粹意义上的传统出版已不复存在。纸质出版物从选题策划、排版加工、三审三校、图书印制到入库存档这一系列出版流程都贯穿了数字技术在其中。

1 数字出版概念

只要是用二进制这种技术手段对出版的任何环节进行的操作,广义上,都可以称数字出版的一部分。数字出版广义上的范围包括5个:原创作品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

数字出版这一概念是伴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更加深入的,从电子出版、桌面出版、网络出版、游戏出版、手机出版再到数字出版。以往的说法更多地表现了数字技术在出版的某一流程或某一介质上的应用,数字出版是用更为本质的技术属性来表达。

以前有观点认为数字出版是出版机构将著作权人的作品数字化,以满足用户需要,这种理解有失狭隘。

新闻出版总署给出的定义是,“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

2 我国数字出版发展概况

在我国,从产业链发展来看,数字出版内容产业获得较快增长。大型出版传媒集团、电信运营商、技术提供商、智能终端生产商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等纷纷进入数字出版内容传播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数量众多、规模不等的数字出版内容投送平台,内容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期刊,手机出版物以及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数字内容和应用,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数字出版内容体系。既相互竞争、互为促进,同时也存在缺乏规划、散而不强、管理缺失等问题。

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涌现,形成了技术服务型、互联网门户、电信运营商型、文学创作型或信息服务型以及电子商务型等数字内容投送平台。以上平台各具特色,具有不同优势,数字出版产业得到很好融合。

从消费领域来看,数字化阅读方式渐成主流。我国公民书报刊、数字出版物等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5%以上。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等)接触率为40&左右,数字阅读方式趋向多元。

从产业推动力来看,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升级。跨平台阅读、结构化版式、数字版权保护、内容结构加工、云出版服务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得到长足进展。尤其可以预测,从数据存储、获取、应用解决、远程控制到移动应用、互动分享、数据分析、计算等都将建立在“云端”。云出版服务技术的突破,给数字出版开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14年,伴随着服务商的发力,云计算望转化为商业应用,将改变传统出版业务模式和服务模式。这些都强有力地推动了产业升级。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的2014全国数字出版工作交流会已经连续举办了三届。该工作交流会2014年3月在北京举办,与会代表包括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出版社、报社、新华书店、民营企业信息部负责人及数字出版企业相关主管,台湾数家出版企业也组团参加。大会内容涵盖2014年数字出版重点工作,数字出版转型示范单位详解,数字出版新热点等。反映了数字出版第一线实践,研究数字出版解决方案、办法、措施,交流了国内外数字出版动态。该工作交流会与会人数逐年增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广,使出版届数字出版得到密切的交流。

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还需要进一步规范。目前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难题是内容资源建设、数字产品开发、数字产品传播等方面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

3 传统出版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根据《出版商务周报》 2007年10月所作的调查,许多出版人认为:未来书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数字化;书业未来的发展业态存在分歧,纸制图书可能会消亡;中国的图书市场是最具竞争力和发展空间的。数字出版带来的冲击和机遇,将是未来几年里,传统出版行业需要思考和付诸实践的问题。

传统出版过程中,“编、印、发”一条龙,产业链是闭合的,所有的控制权都在出版社自己手中。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从作者、内容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技术服务商(包括网络运营商、金融服务提供商等)到消费者,产业链中盈利点分散,传统出版单位不再具有唯一控制权,进入数字出版难免信心不足。中国消费者长期来形成的免费阅读的习惯,也制约着传统出版社,不敢轻易将纸质出版数字化。

然而,传统出版图书行业高库存、高退货率、高成本是现实存在的,令每个出版社管理者头痛的大问题。相比之下,数字网络出版节省资源,省却中间环节、节约成本,传播广、覆盖率大,满足读者个性化需求,实现零印刷、零库存的诸多特点,使得传统出版对进军数字出版又怀有浓厚的兴趣。

近几年,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模式广泛发展,数字出版产业体系正在形成门类齐全的新格局,数字出版产品逐渐丰富起来。从过去较为单一的形式和产品衍生发展出电子阅读器、电子书、网络期刊、网络报纸、网络文学、网络在线教育、网络地图、手机报刊等多种应用。

在众多的数字出版领域中,网络新闻和网络媒体广告、专业数据库、咨询服务以及B2B等商业模式已基本成熟,部分数字出版企业已探索出有效的运营模式。电子书、专业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等的出版已初具规模,产业链也正在形成。

4 传统出版如何应对

读屏给人们的阅读带来既经济又便捷的享受,几千年的阅读传统正在被迅速发展的数字出版业所改变。数字出版带来了冲击与机遇,传统出版业应顺势而行。

4.1 转变观念

出版社要正确认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前景。数字出版将打破传统的专业分工和行业分工。过去的出版专业化受到信息化、科技化的冲击,已不可能再靠对内容出版的垄断形成行业优势。

4.2 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

要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好、做强、做大出版产业。面对严峻的形势,作为传媒渠道的传统出版业不仅面临体制机制和管理理念、运营模式的创新,而且还面临新技术和新业态的挑战。传统出版业应努力做到适应市场,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又不能盲目跟风,浪费资源和人力、财力。

4.3 搭建数字化平台

数字化平台由基础设施、加工制作、资源管理、门户运营等几大平台构成。建设数字出版平台是数字化出版必由之路,许多出版社已经走在了前面。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传统出版单位中规模最大的专业数字出版公司,并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互联网出版”资质、电子书出版、发行和复制资质,以及工信部颁发的“全网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SP资质)。其核心任务就是建设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中国数字出版网。

重庆一家数字出版企业把业务支点选在了“云平台”上,希望构建一个名为“中国出版发行交易云平台”的项目,把出版发行交易等所有业务活动完全电子商务化,云端化。云平台是出版社之间“共建、共享、共用”的平台,能帮助出版社一同迈入数字时代。

4.4 要注重内容数字化加工

数字出版时代,信息资源规模纷繁庞大,内容加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内容加工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出版社还要建立内容管理系统,以及搭建内容管理平台,生产技术与设备设施也需要不断升级改造。内容的数字化建设,把纸质书转换成数据库,但这种转化又不是简单地把纸质书变成电子书,而是要进行分类和聚合,属于深度加工。纸质书提供的是一个产品,但信息服务提供的是一个解决方案,一个问题可能会涉及几十本书的检索。

4.5 要重视人才的建设

数字出版人才首先要对出版流程非常熟悉,然后要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现有的数字化要有所了解,最后要了解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出版社要加强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建设。传统出版社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储备,既懂出版又懂技术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被广泛运用和版权保护程度的提高,以及全球范围内文化内容的表达形态、传播的形式、销售的业态、阅读的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对于从业人员的政治、思想、文化、科技、法律甚至适应国际化、标准化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人才的匮乏成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又一亟待破解的瓶颈。

参考文献

[1] 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探讨分析[EB/OL]. http://,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