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4-01-17 17:23: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审查调查工作的思考

篇1

一、我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取得的成绩

几年来,由于有湖南省教育厅教师工作与师范教育处的正确领导,各市州、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努力工作,我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展比较顺利,总体情况比较好。表现在:

⒈教师资格认定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可

一项工作是否得到社会的认可,从参与这份工作的人数的变化可以看得出来。近几年来,面向非师范类毕业的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一年比一年火爆,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2009年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考试的人数分别约为8000人、9000人、17000人、22000、30000人。短短五年时间,参加资格认定的人数就增长了3.75倍。人数的激增固然与教师这个行业越来越受到尊敬和羡慕、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增强有密切关系,也与我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有序、有力分不开。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们这项工作力度的进一步加强,报名参与资格认定的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

⒉资格考试教材建设取得初步成绩

2006年,由省厅组织编写了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教材,填补了湖南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这套教材以考试大纲为基准,坚持科学性、实践性和指导性的原则,把基本理论知识教育与复习应考有机结合起来,是各级培训机构培训和考生自学的好教材。这套教材已经使用四年,受到了考生的广泛好评。2009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重新编写了《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中小学教师通用)三本教材,教材的形式与内容都紧跟时代变化,注重时代性与实用性,面貌焕然一新,是一套学习与应试的好教材。

⒊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命题、制卷、评卷、测评体系

从2005年开始,教师资格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考试,一直采用全省统一命题制卷、市州负责组考、评卷的形式进行。命题由我中心负责,每年命题期间,我们都组织强大的命题专家阵容,命制了多达8套以上的试题,再从中遴选优秀试题作为考题,保证了命题质量;我们实施了最严格的保密制度,确保命题不发生泄密事故,这几年以来没有发生过一例试题泄密事件。评卷和测评由各地市组织,从这几年实施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市州在组考方面还是认真严肃的,操作是公平公正的,效果是比较好的。2009年开始,首次实行全省统一评卷,严格纪律,统一标准,公正客观地评分,社会和考生都一致认可。

⒋培训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省厅湘教通[2001]106号文件规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高等学校以外的其他学校的教师资格,均须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补修教材为国家对申请的教师资格规定的合格学历所对应的全日制师范类层次的教材。根据教育厅的这一精神,各市、州教委都开展了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的专业培训工作。调查结果表明,在培训管理上,大部分地区指定了培训单位,指定的培训基地有地属高校和师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各市州基本将省教育厅文件要求作为课程设置框架,重点保证了教育学、心理学理论课程和教育教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在教学安排上,一般采取分段培训的方式,前段为理论学习时间,后段为技能训练时间。总体来说,培训逐步走上正轨。

二、我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存在的突出问题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湖南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如不及时解决,还会影响我们整个认定工作的权威和效果。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比较大的问题:

⒈在阅卷评分、测试(面试、试讲)评分方面

命题由我中心组织,由于组织严密,命题的质量和保密工作均有较高的保障。2009年以前,评卷、测评由各地市负责,而由于各地市工作态度和水平不一,存在的问题较多,也较为严重。

评卷方面的问题有:

一是各市州组织评卷,评卷人员人数相对较多且过于分散,致使标准不一致,造成评分差异较大,考生有意见,认为不公平。

二是由于地区跨度较大,考生学识水平差异也较大,有的市州为了追求通过率,有意降低评分标准,造成人为的标准不一致。

三是各市州对评卷教师的管理和要求不一样,有的严格,有的懒散;有的流水作业,有的一卷到底;有的认真仔细,有的马虎了事。

四是有的市州依傍培训院校组考评卷,而大多数考生都参加了该校的考前培训,评卷人员大都是任课老师,当然也就“高抬贵手”,造成评分不公平。

五是考生人数分布差异很大。每年报考的人数有的市州只有二三百人,有的市州却有近万人,不利于保证和平衡阅卷质量,也容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2009年实行全省统一评卷后,由于组织严密,以上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这说明全省统一评卷非常必要。

测试(面试、试讲)评分方面的问题有:按照《湖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标准及办法(试行)》的规定,能力测试以面试和试讲两种方式进行,有些市州因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仅仅测试了一个项目,没有按省里规定的内容、标准、分值给出客观的评分,三五分钟就草草了事;另外,各市州测评专家的要求相差较大,以致评判标准不统一,造成很多人为的不公平。尤其是由于各市州人数相差悬殊,有的市州考生多,组织难度大,甚至有些混乱,很难保证测试质量。还有,湖南省颁布的测试评分表已经有七年时间,表中的有些项目和内容已经与课程改革、现代教育理念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修改。

⒉在教材建设方面

由省厅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材,使用已有四年,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过时,加之当时编印时间紧,专家力量有限,其质量有待提高。2009年由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重新编写后,教材内容根据时代要求完全更新,很适合广大考生使用。但小学教师申请教师资格没有专门的培训考试教材。因此,及时编写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心理学培训教材应成为教材建设的当务之急。

⒊在培训实施和管理方面

这方面的问题有:

一是培训的课程被简化,教育实习几乎停留在口头的要求上,并未真正落实;虽然名义上各培训机构均有教育实习或教育技能训练,但一般仅仅由指导教师认可签名或让学员自己任找单位“实习”盖章,但结果基本上限于见习,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习。

二是在学籍管理上,几乎都没有进行正规的学籍登记,特别是作为学习档案的学籍登记。

三是在培训管理上,大多数地区对申请者是否参加培训并未作硬性规定,而是采取自愿原则,所以到培率并不高。

四是在师资力量上,有的市州只有几个人,对要求开设的课程而言,师资远远不能满足培训的需要。

三、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有关工作的经验与借鉴

2009年10月中旬,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谢先国等同志对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的有关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结果综合如下:

⑴上海市教师资格考试与认定的系列工作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委托直属二级机构上海市教育人才服务中心全权负责,由8位专职人员参与具体工作,分培训考试科和资格认定科两个科室。

⑵每年度组织两次考试,上半年3月份进行,下半年10月份进行。每次参考人数为1万人次左右,一年共约2万人次。个人申请周期(从考试报名到资格证领取)为一年时间。

⑶每次过关人数为:理论考试通过率为60%,不以60分为标准,而以当年考试成绩统一划线为合格或不合格。理论考试合格的人员参加教学技能培训与测试,通过率约60%,即每年度获资格证人数为7000人左右。

⑷考试与认定工作全市完全统一,即报名、命题、组考、评卷、技能测试、颁证等完全一个尺度,统一进行。教育技能测试分层组织:高中教师由市里统一组织,初中以下教师由区里统一组织,但全市统一要求,统一内容。

⑸全市一律实行网上统一报名,网上缴费,对参加理论考试报名者,不进行任何资格审查,完全开放。

成绩合格者发给单科合格证。合格证有效期为三年,三年内全科合格者才能申请教师资格,申请资格认定时须按教育部要求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

⑹报名参考人员的理论培训和技能测试培训由全市统一安排,上大课(约1000人左右为一课堂),每学科约设十个讲座。

⑺缴费标准为:理论考试每学科收50元(其中考试费40元,报名费10元),理论考试培训收费250元/人,教学技能培训收费270元/人。

⑻考生的所有信息实行全程电子化管理,包括报名、准考证打印、资格审查、成绩查询、资格认定等。

四、解决我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存在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通过省内外的调查,我们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大家对此提出了很多的建议。我们对这些建议进行了整合归纳,表述如下:

⒈加强培训工作

省厅湘教通[2001]106号文件规定:"非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的人员申请高等学校以外的其他学校的教师资格,均须补修《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补修教材为国家对申请的教师资格规定的合格学历所对应的全日制师范类层次的教材。根据教育厅的这一精神,在培训方面,我们建议: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有关机构要对培训机构的生源状况、教学计划、教材使用、教学管理、师资配备、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学生作业、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全程跟踪,同时组织各种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广泛交流经验,促进培训机构不断改进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真正能培养合格的师资。总体来说,要加强培训,提高效果。

⒉全省统一组考

我们认为,我省非师范教育类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中存在的合格率和平均分市州差距很大的问题,皆由于考点分散、监考标准不一、不能统一管理所致。特别是这几年由于考试规模的扩大,有的市州指导思想和要求不一致,导致我们应有的监控基本流于形式。要加强对组考工作的监控,最有效的办法是全省统一组考,将考点适当集中,以保证组考和监考的严肃性和一致性。因此,我们建议,将组考权利收回省级,由我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以保证监考的公平和质量。 ⒊全省统一组织教学能力测评

在测评(面试、试讲)方面,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我们建议,借鉴上海经验,将全省所有申请教师资格的非师范类高校毕业人员按层次分级别分别由省市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认证,其中高中教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认证,初中小学教师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认证。省级教学能力测试由我中心具体实施。我中心将严肃认真组织,并组建教育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测试专家组,统一确定评分标准、测试内容与方法,最大限度确保知识考试和能力测试的公平、有序、有效性。我们根据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课程改革要求,对原有的测试评分表进行了修改,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⒋尽快新编完善考试培训教材

在教材建设方面,应在新编《中学教育学》《中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教学基本技能》(中小学教师通用)的基础上,组织人员新编一套申请供小学教师资格认定使用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培训考试教材,要求全省所有申报教师资格的人员,必须以新编教材作为培训考试用书,并加强对培训的管理和指导。

⒌研制考试报名系统和成绩系统

根据报名考试社会化的需要,组织技术人员修改研制关于教师资格考试的全套信息管理系统。从报名、到考室编排、到成绩录入、到成绩公布、到证书打印等,都要有属于全省教师资格考试专门使用的电子软件系统。

篇2

关键词:贷款三查;存在问题;对策思考

贷款“三查”即指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这不仅是信贷管理的基础,而且是信贷资产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防范信贷风险之源。但由于受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合作银行在贷款“三查”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导致信贷资产的损失或形成较大的风险隐患,因而贷款“三查”的具体操作规程和管理方面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一、农村合作银行贷款“三查”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贷前调查未尽职开展

一是调查缺乏完整性,未对借款人或担保人进行实地调查,没有遵循通行的“5C”调查法,只注重调查、考虑借款人表面上不易变现的固定财产,轻对借款人的人品、诚信度、交际圈、信用记录、家庭和谐及其对外负债或有负债、经营能力、道德水准等情况的调查和衡量,借款人或保证人有不良信用记录在贷款调查报告中未对逾期情况进行说明。向有不良信用记录(借款人或担保人)的客户发放贷款;向有已核销贷款记录的客户发放贷款;向已纳入黑名单的人发放贷款;向国家公务员发放经营性贷款等。二是信贷人员在贷前未深入调查,未逐笔认真核实有关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如对借款企业和保证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未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审查、分析、比对,核实借款人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等真实财务状况,而只是根据企业提供的相关文字材料,对于企业提供的报表数据轻易采信和运用,按照银行信贷管理的要求进行摘录、整合,做出表面文章。有些信贷人员甚至未认真审查借款企业、保证企业财务报表的连续期间数据是否衔接,如提供的资产负债表本期年初数与上年期未数是否相同,有时会有不一致现象发生;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与营业执照上实收资本是否一致。三是信贷人员未按规定进行人行征信系统查询,如存在对借款人或保证人漏查人行征信系统现象,在未取得担保人或借款人配偶的书面授权而查询其信用报告,对借款人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日期迟于贷款发放日期现象等。四是信贷资料收集不完整,如借款人及担保人提交的章程未经工商部门核对盖章、营业执照无年检记录、企业代码证已失效,借款人及担保人未提供财务报表等。五是只注重第二还款来源,轻第一还款来源分析,如对自然人保证贷款有时仅靠保证人有实力还款,而忽略了第一还款来源。六是未对贷款用途真实性进行调查、分析,使部分贷款资金被挪用,如贷款资金合同用途是购材料,而被转出用做企业验资、承兑汇票保证金、转入股市炒股等。

2.贷时审查不严格

一是未认真审查保证企业是否按章程或公司法出具股东会或董事会同意保证(抵押)意见书。如保证企业章程中规定不设董事会而出具董事会同意担保意见书、合伙合业出具股东会同意保证意见书未经全体合伙人签字或档案中无保证企业股东会同意保证决议书等。二是未认真审查合同要素,未及时发现合同要素不齐全。如贷款借据合同号不完整、同一笔贷款贷前调查报告建议支持贷款金额与发放贷款金额不一致、借款合同到期日与借据到期日不一致、申请书借款用途与审批书、借款合同贷款用途不一致、合同上漏写利率、其它约定事项空白未用横线划去、房产抵押贷款合同未经抵押人夫妻双方签字或全部共有人签字。三是是对贷款的合法性、合规性和完整性没有认真进行核实。如审查人员对借款人和保证人在合同上签字时未认真审查核对身份证,只形式看一下面前的人和身份证,而未对提供的身份证通过人民银行“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进行查询,或将身份证通过“身份证识别仪”进行检测,防止客户身份证号码与姓名一致的,但身份证上的照片与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不一致的情况发生,难以有效防止个别客户利用假身份证骗贷。四是未认真审查程序,贷款发放逆程序操作。如审批日在前,申请日在后;合同签订日在前,申请日、审批日在后;贷款发放日期早于贷款申请日期。五是临柜柜员未严格监督贷款资金入账,贷款发放时未见借款人或其授权人来柜台当面书面确认而给予入账,容易滋生借冒名贷款。六是未严格执行贷时审查制度。如未出具贷款审查报告书、信贷审查报告无审查人签章、贷款风险审查报告书未签署审查意见等。

3.贷后监控管理不到位

一是对贷后检查管理重要性缺乏认识,重放轻管的思想根深蒂固,信贷人员由于到企业了解情况的时间少,无法随时把握企业生产经营变化情况,贷后管理主要是为了应付日常制度检查的需要,因而对不少贷款企业的后续管理则放松了,因而会出现贷款贷后检查表无检查人签字、贷后检查报告简单雷同等现象。二是未开展贷后检查,有些贷款从发放到贷款到期收回信贷人员均未对其进行贷后检查。三是缺乏一整套完整规范的贷后检查管理考核评价制度,导致信贷人员责任意识谈薄。四是未按季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管理。未收集借款人信息资料,如借款人每个月的财务报表、纳税单等,未及时对保证人的信誉和经营情况,抵押(质)物的现实市场价值和变现率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分类结果。五是贷后管理较为松懈,信贷人员对贷款资金的监控往往流于形式,监而不控,存在贷款资金被挪(移)用,大多数信贷员在贷后检查中撰写该借款人已按借款用途使用贷款资金,而未认真审查该客户贷款后账户发生的明细及资金的去向,结果有贷款资金被转入股市、贷款资金被挪(移)用于投资、贷款资金被挪(移)用于承兑保证金、贷款资金被挪(移)用于归还其他债权人借款或自身贷款(发放用途明确以贷还贷的除外)以及虚增存款应付考核、信贷资金流入保证人账户、员工账户等还浑然不觉。

二、加强贷款“三查” 工作的对策思考

由于放松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及贷后检查监督的贷款“三查”制度,可能导致借冒名贷款现象,如多个借款人还贷还息资金来自同一人,多笔贷款资金转入同一人账户、多笔贷款由同一个保证人担保、贷款资金转入保证人账户,以及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股市、企业利用贷款资金验资、以贷还贷、垒大户贷款等现象,风险隐患巨大,风险存在着不可控性。针对当前农村合作银行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中存在薄弱环节和问题,应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切实提高贷款管理水平。

1.贷前调查是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

防范信贷风险首先要从源头上抓起,信贷调(审)查人员要认真做好调(审)查核实工作,对借款人的主体资格、资信等级、偿债能力、经营效益以及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信贷人员要深入企业查阅账薄、凭证,核实相关数据,如企业每月的纳税、用电、用水情况等,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经营及管理等各种情况,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研究,形成客观、公正的结论;其次,信贷人员在受理贷款前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客户的业务”,信贷人员要进行多渠道、多层面、背靠背的调查,通过对借款人及其老婆和担保人及其老婆的电话交流询查,了解借款的真实性和实际用途,了解借款人或创业者的道德品德、经营状况和社会负债情况;第三,充分利用人行征信系统查询,并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对借款人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查、分析、比对,从而发现潜在的风险。

2.要加强完善贷时审查

首先,严格按照审批程序办理信贷业务,严禁贷款逆程序操作;其次,加强贷款发放临柜监督工作,认真把好贷款‘入账关’,防范借冒名贷款发生;第三,完善信贷档案的管理,确保信贷资料的规范、完整,依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提供抵(质)押或担保物品,包括提交有效的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同意抵(质)押、保证意见书,对不按用途使用的贷款,柜面有权拒绝办理,否则,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第四,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受益人原则”的要求进行支付管理;第五,各审查岗必须严格履行业务流程中审核、监督与控制职责,确保信贷业务风险违规问题在事前得到有效控制。

3.要加强对贷后检查的重视,要严格遵照银监部门 “三办法一指引”

首先,要加强信贷管理,及时跟踪资金流向,信贷资金流向监控不严是农村金融的老大难问题,很有可能丧失及时发现贷款风险,为资产安全埋下风险隐患,最终导致贷款损失,通过建立机制,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经营状况进行关注、检查,严格审查和监督贷款资金的使用,防范贷款移用带来的信贷风险,在贷后要持续跟踪贷款资金去向,严防任何信贷资产流入股市或违规使用。信贷管理人员要严格监控贷款资金,防止借款人改变资金用途,一旦发现信贷资金被违规使用的情况,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贷款资金的安全;其次,信贷人员要深入企业监控其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向、认真分析其贷款风险变化情况;第三,要高度重视贷款用途的检查管理,既重“放”也重“管”,不断加强对信贷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严格落实“三查”制度。

4.要完善贷款三查制度及贷款操作管理办法

篇3

市发改委设计审查处作为全市唯一一家具有初步设计审查职能的部门,成立20多年来,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我市各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和工程概算进行审查和管理。通过初步设计的审查,对工程的合理性、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和优化,对工程建设的总概算进行核定,以保证我市在建设工程领域投资效益的最大化。目前,设审处已建立了由省、市内相关行业的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库,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充实和完善中,为设计审查的科学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近三年来,我委共组织完成了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审查221项。通过对这些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进行审查,我们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要求,完善了工程设计,确保了工程使用安全。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优化设计方案,使绝大多数项目建成后达到了使用要求,发挥了应有的效益。经过细致方案比选和概算审核,有效地控制了基本建设投资概算。2008年至2010年,项目申报总概算198.49亿元,批准总概算174.05亿元,核减费用合计24.45亿元,项目核减率为12.3%。为国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

然而、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持续增长,市政府在民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的项目也在逐渐增多,大量建设项目相继动工建设,无论是在项目的数量还是规模上都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就对初步设计审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项目数量大量增加,且大型工程日益增多,审查时间越发紧迫的情况下,既要能保证工程及时、顺利的进行,又要能保证设计审查的质量,加强设计审查的管理,使投资的效益尽可能的最大化,无疑是我处所面临和急需解决的新挑战、新课题。

二、设计审查中存在和发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的加强我市设计审查工作的管理,保证审查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我处在多年来的设计审查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思考,在此次的课题研究中,我处也全力寻找和归纳设计审查工作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以求能够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方法。

1、设计文件不完善,且部分项目设计质量低劣。工程设计是建设项目的龙头,设计质量的优劣是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的安全、使用和工程造价。近些年来,从项目单位所申报的设计文件及材料分析,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许多项目设计文件不够完善,设计较粗糙,概算不完整,材料依据不充分,设计文件达不到《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许多项目是由于设计市场竞争激烈、业主给予的设计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匆忙设计,使设计质量低劣,留下安全隐患,设计未做经济技术比较,方案缺乏优选。增加了审查工作的难度及工作量。此外,我市设计市场的管理尚有欠缺,部分业主为了节约设计费用,不考虑工程规模及设计难度,一味挑选设计费用低廉的非正规设计单位,甚至委托个人挂靠其他设计单位盖章出具初步设计文件申报审查,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设计质量及安全可靠性。

2、审查时限偏短,大型工程过于匆忙。初步设计审查职能属于复杂审批事项,目前初步设计审查时限为10个工作日,由于勘察设计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同时也为了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合理性,在审批过程中往往可能出现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尤其在审查大型工程时,设计较为复杂,专家意见通常会相对尖锐、问题较多,许多意见需要与业主沟通,工程概算需要对每一项仔细核对,而审查时限的不足无疑会影响到审查的细致性,不利于设计的优化和投资效益的提高。

3、事后的监管措施有所欠缺,部分审查意见需确认落实。初步设计审查作为技术性较强的审查事项,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要求对于建设工程尤其是财政投资的工程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评估、优化和控制。如何将审查意见落到实处,避免审查意见成为一纸空文,无疑是重中之重。目前,我市的初步设计审查工作多年来形成了较为科学规范的审查程序,注重在审查过程中对工程进行修改、优化和调整。由于审查时限较为紧张,我处通常着重对原则性及较为重大的专家意见进行严格把关,对于部分细节性意见则以书面形式包含在批复中,要求业主及设计单位在下一阶段设计中予以整改。但由于目前尚缺乏施工图阶段的设计复核以及在工程实施阶段对工程的监督和管理,部分专家意见的落实情况尚有待确认,需要进一步设法改善。

4、部分工程出现大规模超概的情况对于初步设计工程概算的核定是我处初步设计审查的重要内容之一,经批复的工程概算也是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但是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或竣工后,相当一部分工程出现了大规模突破原批复概算的情况,对于投资的经济性和合理性都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我处经过调研和总结,发现工程超概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所造成:其一是部分业主及设计单位的前期工作不够细致,以及对工程的特殊情况考虑不够周全,导致建设过程中发生设计变更或子项增加的情况,引起投资的增加;其二是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工期大量延长,导致出现管理成本增加以及建设材料涨价等情况;其三是擅自扩大建设规模,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增加建筑面积;其四是擅自提高建设标准,在二次装修或是园林绿化等设计中以超过规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导致投资增加。

5、本身工作尚有缺陷,需不断学习及改进。初步设计审查是具有相当专业性和严谨性的工作,我们自身的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首先,由于工作较忙,空余时间较少,我处的工作人员缺少学习和充电的时间,需要设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其次是我处赴外地考察学习的机会较少,缺少学习外地设计审查的经验教训以及与外地同行交流学习的机会,需避免出现固步自封的情况。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

如何完善我们的工作,解决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不断加强我市设计审查的管理,尽可能使每一笔投资达到效益的最大化,无疑是我们这次课题研究的重点所在。

1、加强设计审查管理,要完善制度建设在设计审查工作中,我们既要严格按照现行的相关政策为业主提供服务,做到有理有据,又要不断发现、不断完善各项制度,这样才既能够更好的服务业主,又尽可能的减少部分业主及设计单位打球,钻政策漏洞的可能性。对于设计单位而言,我们应考虑并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准入制度,对设计单位的资质、实力以及人员的正规性等方面制定相关的要求。尤其是对于财政投资的项目而言,应规定需达到相应要求的设计单位才能够承接该业务,尽可能的避免业主不了解设计市场的情况,过于偏重考虑设计费用的低廉而委托不具备相应设计实力甚至是挂靠性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既不利于工程的安全可靠性,又不利于投资的合理性及效益的最大化。诚然,在我市的设计市场上除了我们较为了解的本地设计单位之外,还有大量的外地设计单位,对于这些水平参差不齐的外地设计单位如何进行评估,才既能保证业主的自由选择性,又能保证设计单位的水准,尚存在着不小的难度。但这无疑是我们必须进行思考和设法解决的问题。这样才既能保证设计审查工作的严谨性,又能不断加强各设计单位对自身设计水平的重视,也是对经我处审查的每一项工程的负责。对于业主单位而言,我们应该以严格的制度来规定业主及设计单位依据批复的投资进行限额设计。严格遵守《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组织管理试行办法》,对概算的调整进行更严格的把关,确立概算批复的严肃性,对于因擅自提高建设标准、扩大建设规模等因素而造成的突破原概算的情况,不予批复。如确有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的,应事先完成相关的变更及报批手续,对违反相关政策的项目则不予批准。只有通过更加严格的制度,才能使业主及设计单位真正认识到财政投资的严肃性和限额设计的重要性,也才能使业主单位的前期工作更加细致,对工期的估计更为合理,后期的建设也更加严谨,杜绝部分业主的随意心理和侥幸心理,真正使每一笔投资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篇4

一、修改后律师法奏响多重积极效果,缩现司法进步

律师法的修改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效果,它着眼于公民权利保护的广度,着眼于律师执业权利的保护的力度,着眼于执法程序规范、透明的深度,是我国司法进步的一个缩影:

1、体现以人为本,给予当事人及时、全面的法律保护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将成为呈堂证供。”“在我的律师来之前,我不会回答你的任何问题”这只能在影视中才能听到的台词,随着律师法的修改使之变为现实。修改后的律师法规定,犯罪嫌疑人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受委托律师凭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有权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了解有关案件情况。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被监听。这一规定使律师可以在第一时间会见犯罪嫌疑人,给予犯罪嫌疑人及时的法律帮助,并且会见内容不被监听,将给律师和当事人创造更好的交流环境,给予当事人及时的法律保护。修改后的律师法还规定律师应当保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和其他人不愿泄露的情况和信息,应当予以保密。这一规定使当事人在案情涉及自己隐私、商业秘密等自己不愿意泄露的情况和信息时没后顾之忧,仍可以大胆的与律师交流,获得更全面的法律保护。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律师更强的调查取证权,可以获取更多对当事人有利的证据,这对当事权利的保障是无可厚非的。

2、强化律师权利,保障律师执业顺利畅通

律师只要凭律师执业证、事务所证明、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就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修改后的律师法为律师行使会见权削去了经过侦查机关批准这重阻力,不需要任何机关的批准就可以会见,让律师会见难这一现状成为历史。受委托律师在公诉部门审查阶段,有权查阅、摘抄、复制的材料不再限于诉讼文书和技术性鉴定材料,已扩大到与案件有关的诉讼文书及案卷材料,使律师的问卷权进一步得到充实。律师自行调查取证的,凭律师执业证书和律师事务所证明,就可以向有关单位或个人调查与承办法律事务有关的情况,不再以经过被调查人的同意为条件,即使调查不便还可以申请检察院与法院去调查取证,这为律师能够顺畅执业提供了一大保障。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使律师在法庭辩护中可以畅快淋漓的表达当事人的意愿,不用再担心自身的人身安全。这一执业豁免权的设立,让律师权利进一步强化,律师执业得到更有效的保障。

3、促进程序公开,强化执法工作规范、透明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程序公开透明是防止执法部门工作不规范和司法腐败的有效措施。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律师更强的会见权、可以让律师第一时间介入到侦查阶段,以防止刑讯副供及侦查阶段的其它不规范行为,使侦查程尽早公开。律师阅卷权的充实,让检察公诉部门的公示范围再一次扩大,公诉审查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律师执业豁免权的设立,让律师在法庭上畅所欲言,增强了出庭律师与公诉工作的对抗性,有效的促进出庭公诉工作规范化。

二、修改后的律师法消极影响深化,挑战检察公诉

修改后的律师法它赋予了律师更全面的阅卷权、自主的调查取证权、法庭言论豁免权和充分的会见权,对刑事控方的消极影响涉及了证据补充、案件审查、出庭公诉的各个环节,对公诉部门来说极具挑战性:

1、证据开示缺乏双向性,增加控方举证难度

修改后的律师法的规定将律师的阅权,不再限于审查阶段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而扩大至与案件有关案卷材料,审判阶段不再限于所指控的犯罪事实的材料,而扩大至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材料。这意味着修改后的律师法使侦控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材料,从现有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半公开”状态变为“全面公开”状态。这一转变使律师可以全面获得侦控部门所撑握的证据,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的律师更强调查取证权,这将使律师可以取得更多有利犯罪嫌疑人的证据,而律师并没有义务向控方呈示这一切。控诉方单方面承担证据呈示义务的制度本身就有缺陷,律师法还规定,犯罪嫌疑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控诉部门承担,辩护方不承担相关责任,这势必增加了控方举证的难度。

2、言辞证据的客观性、稳定性减弱,影响审查。

言辞证据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及辩解、被害人陈述和证人证言等,能直接有效的证明案件事实,它是人们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客观性极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一般犯罪嫌疑人、证人不了解侦查机关需要哪些证据,取得了哪证据,不敢轻易翻供。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了律师更充分的阅卷权、调查取证权、会见权,使律师对案件证据弱点、薄弱环节和调查取到对犯罪嫌疑人有利的证据及早的透露给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对自己的行为性质和行为后果有充分认识之后,加上一些素质不高的律师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点拨”,再辅之“不被监听”这一“法律保障”必将形成翻供及与其它共犯、证人串供的极大可能,给本来缺乏稳定性、客观性的言词证据的证明力大打折扣。象主要靠言词证据定案的贿赂犯罪,一旦犯罪嫌疑人翻供与其它共犯、证人串供,可能导致案件无法,甚至撤案。

3、法庭对抗性更加尖锐,增强出庭难度

修改后的律师法赋予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的豁免权,使律师发表意见用词更为尖锐,甚至发表一些没有事实与法律依据的推测性、夸张的言论,这将使控辩双方的法庭对抗程度更加激烈。更强的调查取证权、阅卷权、会见权,律师很有可能调取到对被告人有利某些关键性的证据。由于是单向呈示义务,而公诉部门对律师调取的证据很大可能是全然不知,如果律师在法庭上突然出示这些证据,这必然会使公诉机关陷入被动,增加了出庭难度。

三、准确适用修改后的《律师法》,惩恶扬善

对待修改后的律师法的实施,我们应该摆正心态、积极应对,既要看到刑事诉讼的目的不只是片面的追求打击犯罪,它注重打击犯罪与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并重。修改后的律师法的实施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一面,又要看到它给公诉工作带来挑战性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积极适应,更新执法观念,认真执行、准确适用法律规定。

1、加强内部机制建设,提升自身防御能力

在执法过程中更加注重程序正义,严格按照法律的程序对案件进行审查,保证执法程序的公正。注重证据审查从整体上去把握,对关键证据、薄弱证据、言辞证据进行针对有效的复核,使证据的体系性加固,形成坚固的证据锁链,减少因言辞证据的变化对整个案件产生影响。加快审查速度,“压缩”辩护律师阅卷后的针对性调查取证,制衡控方获取证据信息单方性,以减轻举证难度。建立定期业务学习制度,通过组织业务专家授课、分组讨论、经验介绍、案例讲评等方式,深化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翻供技巧的研究,提高办案人员审查、分析、判断和运用证据的能力,提升公诉人出庭应变能力。

2、扩宽外部沟通面,减少不稳因素冲击力

注重与当事人双方的交流,听取当事人双方对案件发生过程的描述、对犯罪疑人有罪、无罪及案件的处理意见,加强与侦查机关的沟通与合作,将所获信息及时互通,提示侦查部门补强完善证据,尽量收集言辞证据以外的其它证据。加强与监所机关信息联络与共享,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期间的言行表现予以掌握。对可能出现翻供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辩护律师会见后,可以及时提审,了解其思想、态度有无变化,需要作一引起有针对性的工作。我国刑事诉讼规定的是检察机关单方的证据是呈示义务,加强与律师的沟通,听取律师自己对案件事实和证据、案件定性及犯罪嫌疑人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的意见尤为重要。如果检察机关办案人员认真听取辩护律师提出的意见,可以拓展思路,权衡案件证据,换位思考处理案件,全方位审查案件,并可采纳辩护律师提出的正确观点,收集无罪、罪轻证据,正确分析现有证据情况,使审查案件证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并明确控辩双方法庭辩论的焦点,有针对性地做好法庭讯问、举证、质证和辩论的准备工作,掌控法庭辩论的主动权。

篇5

关键词:组织管理,研究生,复试

研究生复试是进一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是保证生源质量、选拔合格人才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研招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问题,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地方形成了重初试成绩,轻复试考察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部分考生片面追求初试成绩的倾向。本文从研究生复试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角度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当面研究生复试工作面临的问题分析

1.存在“走过场”现象

近年来,研究生招生的数量是衡量一个招生单位高等教育规模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学校正值博士点立项建设验收期间,在质量的考核上,必然受到数量的限制。因此在复试招生工作中,很难用高质量的复试把学生拒之门外。从而不可避免出现“走过场”形式主义的现象。参加复试学生了解了这个信息也就很少重视复试环节。学校就会出现牵强的录取局面。

2.复试组织工作仓促

当前由于复试时间紧张造成复试的组织工作比较仓促。招生工作进度由教育部统一规定,每年从4月上旬公布分数线到4月底结束,一般为三周左右,各招生单位还要根据国家分数线及招生计划,制定招生政策及调剂计划。往往正是开始复试工作就只有一周到两周的时间。在短时间内要完成复试方案的 制定、复试人员的确定、通知、报到、组织复试导师、确定出卷考老师及安排监考、阅卷等环节。时间紧、任务重。如果管理不规范就会出现

3.监督机制乏力

复试工作中,监督机制发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考试标准、考核流程成绩公开、复议等环节。由于招生规模的扩大、复试时间仓促等多种原因,有些招生单位存在复试腐败现象。当前,随着考生和社会公众监督意识的不断提升,对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达要求从而使复试工作的透明性,成为了学校与考生之间的主要矛盾之一。尤其是在各招生单位复试自的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处理好复试自和自律之间的关系,切实体现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开、公正是大家必须面对的问题。缺乏群众与社会的监督,也是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制度的漏洞。

二、做好研究生复试工作对策探讨

1.把好资格审查关

近年来,硕士生规模不断扩大,一些考生出现替考、证件造假、学历造假的现象屡禁不止。为了净化考试环境,确保生源质量,把好资格审查第一关及其重要。如何科学规范地做好考生资格审查是我们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建议学校做好责任落实到人。严密审查,我校采取研究生处负责全面审查。学院二级单位再次复查的形式。认真核对考生的各种相关信息。尤其是对同等学力同学的学位证、毕业证要做好审核、登记并收取考生各种证书复印件备查。

2.加强管理,做好复试培训工作

目前,复试工作主要采取学校、学院(系部)、学科专业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负责进行领导和统筹管理、各学院成立研究生复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复试方案并组织实施,具体主要由学院各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实施本专业的笔试和面试考核。、各招生学院一定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要求制定公正、规范的复试、录取细则,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操作。复试开始前,要挑选合格的导师组成导师复试小组,召开专题培训会议。通过培训,让导师明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研究生复试的考核标准、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及评分标准。以便于对考生作出比较规范、公正的评判,全面提高复试工作质量。

3.规范复试内容

(1)复试和面试要着重测试考生对所报学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考生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研究动态的了解情况;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水平;测试考生的心理素质和思维反映能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复试要突出对考生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经验和实验能力、科研动手能力的考查。

(2)在复试中,一定要注意参考考生在高校期间的学习成绩、科研活动或者在工作单位的工作业绩,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者,经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记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3)复试成绩(外语听力、口语测试除外)实行百分制,其中业务课、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考试时间均为3小时;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要加强对本科主干课程和实验技能的考察,笔试科目不少2门,加试科目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加试科目的成绩可不记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4建立监督保证体系

(1)建立监察制度。学校复试领导小组成立纪检监察组,负责对所属学院复试工作的监督检查。监督员参加学院的复试培训工作,检查复试程序、复试内容是否合乎规范,并负责对出题环节、笔试考场巡查、笔试阅卷、专业面试等环节进行现场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学校复试工作领导小组予以解决。同时,学校纪检监察组在复试期间设立举报电话及邮箱,接受考生的举报和申诉。要求面试环节实行现场录音。一旦发现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2) 采取公示制度,加强复试的透明度。将复试方法、程序、原则、评分标准、面试结果、初试与复试成绩、录取的基本原则等通过校园网等形式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

(3)建立复议制度。考生如果对复试结果有疑问和争议,可向学校提交申诉。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和研究生学院在规定时限内均可接受考生的各类投诉、申诉,对投诉、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责成有关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复议结果要及时反馈投诉人或申诉人。

2.5 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复试工作不仅是为录取把关的需要,更是为了科学、合理选拔人才的需要。作为招生单位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招生复试工作的顺利进行。负责学校及学院复试工作的工作人员要加强素质修养建设,健全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水平,强化为师生服务意识,美化服务环境,不断改善工作能力、服务态度、服务效率。为考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张宏,试析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家科技信息,2010(6):207.

[2]卢洋,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6-48.

篇6

大家好!

我叫×××,今年33岁,1992年入党,1993年7月毕业于××师专中文系,当过教师,从事过兼职律师业务,经公开招考于1994年12月录入本院审查起诉部门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2000年4月任办公室副主任至今,2003年4月任正科级检察员,2004年12月获湘潭大学法律硕士学位。

我今天竞争的岗位是研究室主任。我认为我竞争这一职位具有三项优势:一、有必备的工作素质;二、有必要的工作经验;三、有必需的工作责任心。研究室是综合业务部门,要求研究室主任必须有一定的检察业务知识,同时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我在学校学的是中文专业,又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发表过一定数量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自1990年开始,我十余年如一日,坚持利用课余业余时间自学法律,先后取得法律大专、法律本科学历和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位,具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素养和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2001年我当选为湖南省刑法学会理事,所撰写的《优化经济环境应紧密结合检察职能》在全国检察机关优化经济环境理论研讨会上选为宣读论文,《浅析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问题》在2002年刑法学会年会上评为三等奖,与他人合写的《取保侯审强制措施实施情况调查与思考》获第六届全国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二等奖。我还在审查起诉部门工作多年,具有一定的检察业务经验,曾经成功办理了数十起公诉案件,曾经在全市优秀公诉人论辨赛中获第二名,曾经被省院评为全省审查起诉先进个人。因此,我认为,我具备任研究室主任必备的业务素质。

自2001年机构改革法律政策研究室并入办公室以来,我一直分管调研工作,并全程参与了2003年、2004年的执法质量考评,对研究室的各项工作非常熟悉,这些必要的工作经验使我有信心抓好研究室的工作。 另外,我在检察机关工作已整整十年,十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在什么环境下,我都能自觉地服从工作的需要、遵从组织的安排,尽心尽力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我想,这种安于本职工作、乐于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将是我搞好研究室工作的重要保证。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工作条例》的规定,市州院研究室的工作职责有十项,加上近年来开展的执法质量考评和人民监督员制度试点工作,工作职责达十二项。作为刚刚分设的机构,任务繁杂,千头万绪。如果我能当选为研究室主任,我将基于如下三个基本认识开展工作:一、重点在于抓好执法考评;二、关键在于理顺工作机制;三、亮点在于搞活检察学会。 近年来开展的执法质量考评工作,对检察业务甚至整个检察工作起着一票否决的效果,因而倍受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关注重视。研究室作为执法质量考评的具体组织者,责任重大,应当牢牢地把握这个重点,切实负起责任,努力做好组织、协调、指导工作。 还应当认识到,研究室的工作内容多,任务重,单靠研究室有限的人力是不够的,必须建立科学有序的工作机制,激发全体干警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研究室成立后,要着重建立和完善执法质量保障机制、执法质量考评责任追究机制、执法质量考评组织运行机制、检察委员会议事议案事前审查机制、调研工作领导负责机制、调研成果奖励机制等。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使研究室各项工作有序运行,实现化繁为简、良性互动。

近年来,我市检察学会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应当予以重视,尽力推动。检察学会是检察官的家,是检察机关开展理论研究的活动园地,是检察机关与其他团体开展理论交流的良好载体。搞活检察学会,对活跃检察机关的学术气氛,激发干警开展理论研究的兴趣,促进检察调研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室作为学会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应该把搞活检察学会作为树形象、树品牌的工作来抓,抓出活力、抓成亮点。

篇7

(一)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规范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质勘查单位建立健全项目预算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一些地质勘查单位的管理中面临着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目的不明确,管理体系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地质勘查单位管理模式较为传统,主体又具有多样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约束机制,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施工管理、成本管理不能有机关联起来,项目整体性不强,往往会导致工作秩序混乱,会计核算不规范,虚报成本费用,项目预算支出被挤占、挪用,不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

(二)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受重视程度低

项目预算是地质勘查单位项目实施的重要依据,能确保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在一些地质勘查单位中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对项目预算管理不够重视,为了申请财政拨款,虚报单位工作量和编制,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和合理性,流程不清晰,分析不到位,编制的质量不高,重点工作保障不突出,没能形成一套科学的预算管理体系,致使项目预算管理与预算编制。甚至,编制造假预算,巧设名目来套取财政拨款。此外,地质勘查工作较为复杂,而我国地质项目预算管理中严重缺乏懂地质与财务的双料人员,项目评审专家较为注重项目的技术层面,忽视了财务评审,预算人员缺乏地质专业技能,多为不了解项目工作内容和费用的支出情况,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沟通,使预算编制很难做到精准,项目工作和经费支出难以对接。

(三)项目预算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预算管理能有助于帮助单位实现战略目标,但缺少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使预算控制与监督考核相脱节,预算管理很容易流于形式。由于地质工作的复杂性,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工作信息反馈不及时,预算控制不得力,无法实时跟踪项目进度,财政资金监管缺失等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成本效益低下、项目周期过长、项目监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如果地质勘查单位预算管理缺乏完善的监督考核体系,不能明确责权分工和考核指标,这就很难发挥预算的效力,无法实现预算管理的责任追究,严重影响了单位的效益和发展。

二、加强地质勘查单位项目预算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预算项目管理机制,落实岗位责任制度

完善地质勘查单位管理制度,提升管理的科学性。一是在进行项目预算管理时,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政府政策规定,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预算管理与单位管理相结合,能够真正的发挥预算管理作用,提升地质项目预算管理的效果;二是提高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规范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和约束力,达到地质勘查经费的预期使用效果;三是构建完善的管理机构,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形成科学的组织体系,保证岗位责任制能够有效实施,尤其是财务人员要对地质项目的审核工作严格把关,使资金支出与项目预算在执行过程中能完整衔接,从而提升项目预算管理的效果,使财政资源达到最大效益。

(二)增强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地质项目预算编制工作中,要严格按照程序,避免主观想法,摸清本单位基本情况,确定单位职工人数、部门结构、资产状况及项目实施发生地的经济水平等情况,同时要考虑影响收入的增减因素,分析每个项目的所需支出,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实事求是地进行预算编制,使预算管理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确定定额标准,细化预算内容,从而减小预算编制的偏差,增强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领导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给予积极的支持,不能只依赖于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要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形成职工参与,全员配合的格局。

(三)建立完善的项目预算监督和考核机制

地质勘察单位在实施项目预算管理时,要加强预算执行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审查机制,地质勘探单位应在内部设立独立的预算管理机构,专项负责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审计工作及其相关的协调工作。项目预算编制开始既开展监督审查工作,以确保项目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在项目预算实施时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监督审查工作,及时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分析,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地质勘探单位要积极配合外部审计部门对项目资金预算管理进行监督审查,确保财政资金安全。同时,地质勘查单位应积极推进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将监督审查结果定期对外公布,接受技术、财政和员工的广泛监督,增强项目预算的透明性,做到将财政资金都用在实处。其次,设立责任追究制度和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对项目进行跟踪考核,记录项目预算执行预算的情况,及时分析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帮助责任人进行纠正。通过对项目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考核,使预算制度和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对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缩减工程周期的有关人员和部门,给予一定的奖励。用激励管理方式来提升作业效率,从而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对预算超幅度、工程周期过长等情况,并且无特殊说明的,追究相关责任人和部门的责任,使考核奖惩制度一定要落实到人,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地质勘查项目预算管理已成为新历史时期的必然要求,地质勘查单位首先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项目预算管理意识,改变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环节层层入手,不断推进,建立完善的预算项目管理体系和管理规范,科学合理的编制项目预算,进一步规范地质项目经费的使用,建立健全预算监督和考核机制,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促进地质勘查单位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地质勘查单位不断完善地质项目预算管理工作,形成一套“预算合理,执行有力,考核有度”的符合现代要求的预算管理制度。使地质勘查单位预算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地质勘查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凤娟 单位: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调查院

参考文献:

[1]王剑辉,张子琴.试论加强项目预算理的对策:以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预算管理为例[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1,11

篇8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分析过程;Vogtle核电站

0 引言

设备故障、人因失效、质量问题、不当维修及操作、组织管理问题等在核电站的运行中是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如何通过一种系统、正规的、逻辑的方法找出问题所在,对故障的每个环节都加以分析,最后加以综合整理,得出问题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出合理的纠正性行动,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防止相同或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这就需要用到根本原因分析技术(Root Cause Analysis,RCA),这是我们使用RCA的目的所在。

美国Vogtle核电站从建造阶段开始就非常重视对于设备故障、组织管理问题、人因失效、系统异常等的分析,通过多年的摸索和经验积累,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根本原因分析组织管理体系,使用TapRooT公司开发的根本原因分析技术,同时也使用其它类型的RCA技术,对出现的重大问题(或反复出现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对结果进行有效性审查,保证了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促进了管理的改进,提升了电站性能。

注:TapRooT公司是美国一家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的专门提供RCA技术服务的专业公司,它开发的TapRooT系统可用于质量问题、维修问题、管理问题、人因问题分析等多个方面。

1 Vogtle电站RCA组织管理体系

Vogtle电站在绩效改进部(Performance Improvement Department)下设RCA组,有3名专业工程师专门从事根本原因分析工作。根据Vogtle电站状态报告分级,SL1级的CR需要对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小组采取项目组的形式管理,由根本原因主管经理直接领导;RCA小组的组长及成员由根本原因管理层指定,取决于被调查的项目,组员的来源如下,以便于对需处理的状态有一个全面、彻底的分析。

(1)专业问题专家

(2)当事部门

(3)受纠正性行动影响的部门

(4)培训部

2 在Vogtle核电站使用的RCA技术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要使用一种或多种正规的根本原因分析技术,在不同的工业领域使用的根本原因分析技术有1300多种,对于不同的事件各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Vogtle电站,使用了8中根本原因分析技术,分别是:

(1)屏障分析法

(2)变更分析法

(3)事件&病原分析法

(4)故障树分析法

(5)Kepner-TregoeTM(KT)问题分析法

(6)风险树分析法

(7)TapRoot

(8)人因差距分析法

应用上述技术,可以对事件进行评估,确定根本原因,给出适合的解决办法防止事件重复发生。如前所述,可以使用的RCA技术不仅限于这8种,但是这8种方法是经过验证的、在工业领域广泛采用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可以对技术问题、管理缺陷、设备故障、人因失效等不同类型的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在某些情况下,使用单一一种技术就能确定根本原因,但是经验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要确定事件的根本原因,需要多种RCA技术配合使用。

3 Vogtle核电站根本原因分析过程

3.1 根本原因分析――综述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关联的活动,取决于在根本原因调查阶段遇到的具体情况。经验表明,通常调查、分析以及报告编写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而非按次序一步一步进行到底的。如下图所示,进行根本原因调查分为三个阶段。直到原因被确定了才能采取纠正性行动。

图2 RCA过程

3.2 根本原因分析――发起

Vogtle核电站的状态报告CR分为4级,分别为SL1、SL3、SL4、SL5,其中对SL1级的CR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注:SL1级CR:对电站安全、公众/个人安全、电站运行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在CAPCO会议上确定CR等级。)

3.3 根本原因分析――准备

当一个状态被确定需要进行RCA时,就开始进行根本原因调查;当RCA的结果被电站管理层批准,纠正性行动后,根本原因调查过程结束。

管理层指定根本原因主管经理来组织及管理整个过程。SL1级的事件需要进行根本原因调查,由事件审查小组来执行。该小组的成员包括:组长、有资质的分析员、专业问题专家。取决于事件的风险和重要程度,可能需要一个由管理层直接领导的事件独立审查小组来。

3.3.1 问题描述

分析员和组长使用如下导则对问题进行界定并描述。问题描述需经根本原因管理层的讨论和同意。

1)与当事人交流,获得初步信息,对被感知的问题以及由该问题导致的后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被感知的问题不可能总是反映实际发生的问题,但是它可能是实际发生问题的表征。

2)进行问题描述,需要考虑以下要素:

(1)恰当的问题描述,由三个要素组成:

①来源

②状态

③结构

(2)明确是什么发生了问题(而不是为什么发生了问题),其目的是明确该问题仅限于某一设备或状态(但是也可能适用于其它相同或类似的设备或状态)。

(3)明确问题的不利影响和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

(4)确保问题描述只包含1个问题;

(5)不要将问题描述与后果相混淆;

(6)不要将问题描述与纠正性行动相混淆;

(7)在调查过程中,持续使用问题描述以保证关注点不偏移。

3.3.2 取决于被调查问题的重要性,RCM应就技术根本原因评估的独立审查给出一个初期的定性

例如,如果设备的失效牵涉到一系列非常少见的工况或非普遍的失效模式,而不像那些在之前发生过并被成功修复故障,那么进行独立审查就是必要的。由于现有技术资源的局限性,确定故障模式的起因会受到限制。

3.4 根本原因分析――开始初步调查

3.4.1 为了避免发生下列问题,要马上开始进行调查

1)证据(物证或书面证据)遗失(如硬件、记录文件、计算机信息等);

2)当事人和目击者的第一手报告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发生改变(由于压力、记忆力下降等);

3)相似的问题可能重复发生。

3.4.2 现场保护

为了进行现场保护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能有所不同,包括但又不限于以下所列:

1)延迟现场清扫;

2)在由于清洁导致信息丢失或消除前获取信息;

3)采取照相、录像等手段记录现场;

4)与事故相关的重要材料,如实记录发现它时的状态;

5)记录事件目击者或参与者的名字;

6)收集与当事人对于其所参与活动的陈述;

7)尽早对当事人进行面谈,最好在轮班结束之前进行;

8)在与事件有关的设备/构筑物/部件拆除前采集图像,图像要有比例尺和方位显示。

3.4.3 尽早进行实物证据的收集

为了进行实物数据的收集而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可能有所不同,包括但又不限于以下所列:

1)对拆除的每个阶段连续拍照记录,内容有划痕、褪色、尺寸、方位等;

2)对失效设备进行保护(保持原状,便于后续分析);

3)不要对断裂面、涂层、油等做任何改动;不要对失效设备进行去污、清扫等操作;如果需要对取样进行化学分析,带上干净的手套;

4)将失效部件分开装袋,标明设备名称、编号、日期等;

5)将物品移至受控区域存放,防止窜改或丢失;

6)收集样品:

(1)油或冷却剂

(2)涂层、涂料

(3)灰烬或其它降级的材料

7)拷贝可能有关联的文件

(1)工作包

(2)值班日记

(3)计算机数据,带状记录纸等

3.4.4 保证客观性,避免武断地得出结论

最重要的是对事实进行证明,而不是做出假设。例如:你不能假设工人使用了程序,或按照规定执行了程序,或操纵员听到了报警记录仪上记录的报警;同样,你也不能假设通过电话给出的指令被接听者听到并理解了。要确保记录的所有事实得到证明,所有假定有清楚的指示。

3.4.5 必要的时候,考虑进行实验室试验,获取破坏性/非破坏性故障分析结果,邀请厂内/厂外专家参与;就评估代价VS收益进行判断

记住:所有的人因事件都是由人的错误引起的。但也要避免把所有的故障根本原因都归结于人因,而是要找到错误最根本的原因。

3.5 根本原因分析――进行调查

3.5.1 调查事实

这一步进行的调查所获取的信息要用于下一步如何“分析结果”。

1)调查的开始有时是很困难的,下列技巧有助于工作的开展:

(1)确定本应该存在的屏障;

(2)确定初始行动;

(3)确定故障先兆;

(4)确定本应该提供保护的防御物/措施;

(5)确定适当的目标、策略及程序;

(6)确定Error是活跃的还是潜伏的;

(7)如果Error是活跃的,任务的执行需要技巧、规则或相应的知识吗?

(8)涉及到什么样人类工程学因素(Human engineering factor)?

(9)什么样的人因工具是适用的(在故障时)?

(10)考虑使用“纸上谈兵”式的分析;

2)进行数据及文件审查;

3)与当事人面谈;

4)进行人因审查;

5)搜索有关系的CR/OE(condition report/operating experience);

6)从初步调查中,要明确要附加信息的方面(领域):

(1)明确证据的关键部分(如失效部件、日志等),应对其进行面试的关键人员;

(2)关键人员是那些对事件有了解和经验的人,在根本原因评估过程中要对其进行面谈,包括:

①事件现场的人员;

②控制室或C&T办公室的人员;

③事件发生后去过现场的人;

④在调查阶段也要明确其他的关键人员,分析员要保证对这些人也进行了面谈,列在根本原因报告中。

7)进行附加调查,通过多种渠道来证实当事人的陈述。从多种渠道收集信息,与关键人员面谈。

3.5.2 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的过程是一个整合全部信息的过程,通过正规的根本原因分析方法(如事件-起因图表、K-T问题分析法、MORT)来确定“为什么”事件会发生。

1)确定是否需要更多的信息或后续的调查,直到调查结束。调查的过程是一个“迭代”过程,新的数据及证据都要整合到分析中去。分析员(或整个小组)要对以下所列进行追踪:

(1)所有事件的进展;

(2)所有证据的来源;

(3)所有结论的理由;

(4)所有假设的基础;

(5)所有文件的来源;

2)将附加信息添加到已经获得的证据及相关的事实中去;

3)保持所有信息的条理性,便于在调查中检索;

4)将根本原因调查报告作为质量记录保存起来,调查中收集到的支持信息要保存5年左右的时间。

3.5.3 进行调查

分析结果来确定“为什么”事件会发生。

1)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直到:

(1)起因在SNC的控制范围之外;

(2)再没有其它的起因来解释事件的结果了。分析员要对每一个发生的问题问“为什么”直到所有的“为什么”都有了令人满意的解释。例如,调查的问题为“截止阀泄漏”,调查者应该询问:

①“截止阀为什么泄漏?”

②因为该阀门没有正确的密封。

③“为什么阀门没有正确的密封?”

2)根本原因方法总结文件定稿(如E&CT图表,K-T报告等);

3)确定恰当的原因编码(根本原因和因果因子);

4)解决所收集的文件中相互冲突的信息(如日志、面谈记录等);

5)确认新的信息不会使得出的结论发生改变。

6)如果出现了根本原因不明确的状况,那么:

(1)解释为什么没有确定根本原因的依据;

(2)描述难以获得的用来确定根本原因的信息;

(3)描述为了确定根本原因,哪些进一步行动是必要的;

(4)明确可能的起因;

(5)提供证据来支持所阐明的可能的起因。

3.5.4 进行广泛性(Broadness)审查

1)进行状态程度及起因程度审查(Extent Of Condition/Extent Of Cause);

2)重复事件评估(NMP-GM-002-GL03):如果该问题或相似的问题以前在电站、集团公司或工业领域发生过,就要对为什么没有被预防进行评估;

3)进行安全文化评估(NMP-GM-002-F24)。

4)组织及程序审查(NMP-GM-002-F08)。

3.5.5 根本原因证实

对问题的真实根本原因进行证实。

1)使用如下标准对原因进行证实:

(1)如果根本原因不存在的话,该问题不会发生。例如,如果预防性维修是充分的,那么阀门就不会泄漏。

(2)把原因消除或纠正后问题不会再次发生(因为有相同的病原)。例如:如果修改了预防性维修的要求,即便是预防性维修不充分,阀门也不会再次泄漏。

(3)原因的消除或纠正会防止该问题或相似问题的反复出现。例如:纠正针对泄漏阀门的预防性维修,使用相同的预防性维修程序,也会防止其它阀门的泄漏。

3.5.6 推荐纠正性行动

为了解决问题的起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对纠正性行动给出建议:

1)纠正性行动计划应包含如下所列行动:

(1)当前的纠正性行动――可能已经完成;

(2)临时的行动;

(3)用于纠正每个根本原因的CAPRs;

(4)针对病原(Causal Factor)的纠正性行动;

(5)来源于状态程度及起因程度审查的纠正性行动;

(6)来源于以前发生的类似事件审查的纠正性行动;

(7)来源于安全文化审查的纠正性行动。

3.5.7 有效性审查

1)作为根本原因评估的一个组成部分,需要进行有效性审查。有效性审查的目的是为有效性审查人员提供根本原因纠正性行动目的的概要,让有效性审查人明白如果遵照并执行了推荐的纠正性行动,其效果是什么样的。

2)对有效性审查没有固定格式要求,需要考虑包括的有:

(1)有效性审查的范围(如纠正性行动的时间表包含什么,预期是什么?)

(2)关键的方面/标准(例如:What will success look like?)

(3)是否需要临时的有效性审查?

3)有效性审查方案也应该考虑并明确:在存在什么样的时机下才能进行有效性的确定。有效性审查的到期日应该与当时存在的时机相一致。

3.5.8 潜在问题分析(PPA)

使用K-T潜在问题分析技术或其它相似的技术对所推荐的纠正性行动进行分析。进行PPA的目的是对所推荐的纠正性行动进行评估,确保找出所有的非故意结果并加以处理。分析员/调查小组组长应该把所审查的领域(Area)和考虑的项目(Item)记录下来,将其整合到所推荐的纠正性行动中去。

3.6 根本原因分析――记录

将根本原因分析的整个过程的发现记录下来,作为永久保存、查询的记录;为后续趋势跟踪、问题解决及纠正性行动审查提供检索信息。

(1)纠正性行动项要得到责任部门经理的同意;

(2)由MRM(Management Review Meeting)来批准纠正性行动;

在纠正性行动得到落实前,为了防止相同或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应该按照下列要求来做:

1)在事件发生后的5个工作日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人员就应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临时行动来挽回损失、弥补缺陷;

2)临时行动项应分发给责任部门,用工单、状态报告或行动项的方式对其进行跟踪;

3)临时行动项要递交给根本原因分析主管,拿到MRM上讨论;

4)举例:设备失效所采取的临时行动有:

(1)安装备用设备

(2)临时变更

(3)等效性决策

(4)变更设备运行方式

(5)使用运行票或隔离牌

(6)进行预防性维修

(6)与TS(技术规格书)相关的设备故障需要做可运行性决策,这个过程就包括了临时行动项

6)涉及人因失效的事件,也要采取临时性的纠正行动,包括以下方面:

(1)人员培训

(2)轮班培训,办公室发公告

(3)停工整改

3.7 RCA的到期日

根本原因中规定了RCA的到期日,通常是45天(从指派根本原因小组组长及分析员当天开始)。第一阶段要在30天内完成,第二阶段要在第一阶段结束15天内完成。除非得到管理层(延期由VP来批准)的批准,否则要严格按照上述时间要求来执行。RCA延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提供延期的理由;

2)描述由于延期对于电站的影响;

3)对所采取的临时行动进行描述;

4)接受纠正性行动延期风险的依据。

4 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根本原因分析的过程中,有些错误的出现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因此,从业人员应特别注意:

1)受惯性思维的影响。依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对根本原因的初步认识,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受此认识影响,使对问题的判断按照“既定方向”行进,导致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2)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行动不及时,丧失了第一时间获取实物证据、当事人证言、文件/计算机证据的时机;调查不够深入、充分,导致对实际情况的了解有限。

3)思路狭窄。依赖简单的思维模式将“根本原因”置于已有的经验模式中,造成无法找到根本原因。

4)迷信权威,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对于“权威”的判断和结论盲目相信,自己没有进行独立思考。

5)忽视细节。问题的关键有时候隐藏在细节中,在进行事件调查的时候缺乏精密的试验和分析,得到的结论缺乏有力的依据,使之无法找到根本原因。

6)信息过滤。对于事件的调查可能触动个人、部门的利益,在调查阶段利益相关人/部门不配合,隐匿关键信息,或有意将重要信息置于次要位置。

7)应付交差。由于时间要求紧迫,或领导催促,为了及时完成任务,对大量信息、证据无法一一证实、确认,缺乏全面的试验或深入的分析,最终得到的分析报告不能完全反映根本原因。

5 几点思考

1)对于状态报告的分级要明确。Vogtle电站对所有出现的问题,不管是技术问题、管理问题,还是程序问题、人因问题,都是通过发起状态报告来处理的。每年大概会有11000~12000个CR产生,面对这么多需要处理的CR,需要对其进行准确的分类,根据重要程度划分等级。Vogtle电站的CR分为四个级别,分别是SL1、SL3、SL4、SL5,对每个级别都有非常详细的定义,并且要在CAPCO会议上讨论确定,其中需要对SL1级的CR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如果对于状态报告没有一个详细的分级,对所有的CR都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将会造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行政资源的浪费,对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于经验反馈工程师的培养要尽早开始,人力搭配要合理。Vogtle电站的绩效改进部(PI部)有3位专业工程师做原因分析,采取了“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他们都参加了TapRootR公司的授权课程并取得了相应的资质。其中的一个老工程师叫Danny的具有运行、维修(电气、仪控)、技术支持、保健物理、培训多专业背景,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公司的AP1000项目马上就要开始调试了,在调试阶段可以深入了解设备、系统性能,积累丰富经验,为后续的调查分析工作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就要有意识的、系统的、规划明确的培养经验反馈工程师。

3)强有力的组织体系是开展RCA的保障。在Vogtle电站,很多工作都是以专项(Program)的形式开展并完成的,根本原因分析作为CAP(Corrective Action Program)专项的一部分,由上至下受控于一个严格的组织体系,每个环节的参与者都有明确的分工和接口,中间有监督机构,后续有有效性审查措施,保证了RCA过程的顺利执行。

4)建立运行经验(Operating Experience,OE)数据库,加入INPO/WANO,在全世界范围内分享核电业界经验数据,有助于RCA的深入开展。

5)领导层要对根本原因分析给予充分的支持。事件的处理通常分为调查取证、分析、采取纠正性行动三个阶段。而往往在第一个阶段完毕后,人们就急于采取纠正性行动,而把第二阶段给忽略掉,这时候需要根本原因分析小组坚持自己的工作原则,顶住来着各方面的压力(如时间压力、行政压力等)。高级别领导层的对于RCA的支持会保证整个RCA过程的顺利推进,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6)重视对于领导层的培训。领导层的推动是工作开展的关键因素,而有些问题也是由于领导所处的“特殊”位置,“特殊”影响力导致的。因此,加强对领导层的培训,从管理层面、工作分配层面来做,使他对他的职责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个人认为也是推动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篇9

第一阶段:定方案送达检查通知。方案和通知有范文参考容易拟定,难点在收集信息了解检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和预先熟悉检查的政策依据。对于单位的基本情况,我认为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近年来是否有过其他部门开展过类似检查;二是单位的性质和执行的会计制度;三是是否下设机构,其财务是否独立核算;四是是否有非税收入,是否纳入了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至于检查的政策依据,我特别制作了《财政监督法规规章统计表》,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通用类,包括监督检查、处理处罚、财会制度、预算管理、非税管理、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二是专项类,比如农村义务教育、乡财返还、国土收入等。以国土收入子类为例,通过学习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使用管理检查情况与整改要求的通知》,我从中找出了18个有关国土收入使用管理的专项文件。

第二阶段:到单位开展现场检查。这一阶段有两个方面需要注意:一是要摆正姿态,开展检查要严肃认真但不能颐指气使。检查人员不是钦差大臣,也不能甫一进场就做出有问题推定。二是要耐心细致,尽量做到现场检查没有遗漏。离场前检查组可以简单碰下头,相互检查单位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检查底稿的内容是否有缺失。

第三阶段:开见面会通报情况。主要是反馈检查情况听取意见,见面会应请财政对口业务处室参加,这一阶段的难点是撰写检查报告讨论稿。检查报告通常由基本情况、发现的问题、意见或建议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关键在前期调查和资料收集,第三部分以第二部分为基础,第二部分是报告的重点。“发现的问题”以检查工作底稿的记录为主要依据,但不是对底稿内容进行流水式抄录,而要对记录的问题进行分析,分门别类,用简短精练的语言概括并作为同类问题的小标题;叙述问题要客观、具体,要找准可以认定违法违规的法律条文,一般来说是先专项类后通用类,再根据法规效力的不同,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规范性文件的顺序进行取舍。

第四阶段:核报告下达处理意见。《财政检查工作办法》规定了不同检查情况的不同处理方式,而在做出检查处理意见前,财政部门需要对检查报告进行复核。为此,我专门制作了《财政检查审理审查意见书》,以便检查组成员、财政处室以及相关领导在表上签署意见,明确检查处理的方式和意见。

第五阶段:理资料完成案宗归档。如何快捷地将繁多的资料进行整理归档?我自制了《财政检查案卷归档表》,初步建立了相对固定的资料整理框架,归档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基本情况”,注明了检查对象、时间范围、处理意见、检查组成员等要素,另一个是“归档资料”,列表式标明了检查通知、检查处理、审理审查、被查单位资料、检查工作底稿等5个方面近20项资料。

二、第一次对财政监督工作的深入思考

2013年5月,财政部楼继伟部长在听取财政部监督检查局汇报时提出,财政监督工作要转型,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和过程控制上。为落实楼部长指示精神,湖南省财政监督检查局决定在全省各地州市开展一次财政监督工作转型调研。接到调研任务后,我先是感到畏难,而后觉得这是深入思考财政监督工作的一个契机。人多数时候是懒散而被动的,只有当重担压肩的时,逼迫才能成为一种前进的推动力。收集资料,与局各处室局属各机构交流征求意见,在领导和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完成了调研初稿,对财政监督的现状、发展等有了更多的了解。财政监督转型是当前财政监督工作的重要课题。强调财政监督转型,从直观来看是财政监督工作的现状与期望要求有差距,《财政部门监督办法》明确财政监督要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相结合,而当前的财政监督工作主要侧重于事后检查。从生存发展需要来看,当前的财政监督在事后检查上与审计监督、纪检监督存在工作交叉和重叠,如何突出财政监督的特色,形成互补,这是财政监督工作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其切入点就是依托财政管理覆盖所有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先天优势,实行监督关口前移,强化源头监管,提高监督的时效性、有效性。财政监督要融入财政管理过程中,协调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的关系就成为财政监督转型的关键。财政监督究竟是作为一种外置式检查纠错手段,还是嵌入到管理流程中作为一个必经环节?以预算编制的“二上二下”程序为例,财政监督的介入点具体在哪个环节比较合适?这也是值得思索的一个问题。管理学有一种观点,在管理流程上每增加一个节点,实际工作中增加的程序、手续不是简单的加一,而很可能是成倍的增加。因此,如何实现财政监督恰到好处地融入财政管理工作中是转型的关键所在。财政监督工作转型,不是彻底摒弃或否定之前的工作,而是事前审查、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齐头并进,监管并举。按照“财政大监督”的理念,在区分审核审批与检查职能的基础上,将分散到财政各业务处室各机构的检查职责,统一到财政监督专职机构,在独立或与审计、纪检等部门合作开展对外检查时,真正实现《财政部门监督办法》提出的“统一归口管理、统一组织实施”。同时,有机整合财政监督机构和绩效评价机构的力量,建立包括绩效目标设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绩效评价工作质量、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在内的完整统一的财政绩效监督体系。

三、结语

篇10

>> 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若干问题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制度若干适用问题探讨 扩大未成年人适用取保候审问题的若干思考 未成年人作证的若干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案件审查工作的若干问题及对策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 未成年人的情感教育探讨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若干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适用保安处分概述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若干问题探讨 未成年人房屋登记法律问题的探讨 关于未成年人盗窃犯罪问题的探讨 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若干问题初探 公诉环节保护未成年人权利若干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取保候审适用问题研究 未成年人寻衅滋事罪法律适用问题探析 俞某抢劫案: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适用问题 正确适用刑罚教育挽救失足的未成年人 试论未成年人法律适用中的冲突与解决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1]顾小琼.发展片困顿: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制度的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12]邱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审查逮捕初探[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13]邓君韬.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4).

[14]吴延松.未成年人刑事诉讼特别程序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15]赵国玲,李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1).

[16]顾文.对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的思考和制度设计[J].中国检察官,2009(10).

[17]易延友.刑事强制措施体系及其完善[J].法学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