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9: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生物学习方法总结

篇1

关键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064-02

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前沿学科,生物技术对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和粮食危机等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有力的援助,所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当做好生物学科的教学,提高新时代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增强科学探究能力。

一、当前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现状

通过比较初中和高中生物教学目标,我们知道初中生物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简单的生物学知识、基本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和生物学在人类生活中的简单应用,简言之就是知其然;而高中生物学教学则要求将生物学知识系统化和理论化,也就是要知其所以然,同时能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能有所创新。但是实际情况是,升至高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都习惯了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不仅在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初高中生物教学中的断层也让学生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有些无所适从。初中生物课程开设时间虽然较长,但是各地初中的师资水平不一,实验教学器材差距也较大,在中考中生物学科跟历史、政治学科合成综合科目,分值比例也不高,这就导致了有些初中为了升学率而不够重视生物学教学,而高中的生物教学从文理分科之后才恢复进行,间断的学习过程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对初中的生物学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很多时候高中生物教学只能从重复初中生物,从头开始。而高中生物对逻辑性和抽象性知识的学习也对学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初中的生物学知识是无法正常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而原有的初中生物学的学习心理和方法都不再适用于高中,这就普遍导致了初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脱节。

二、强化初高中生物学教学衔接的对策与思考

1.注重知识结构的衔接。基础知识就如同树木之根基,河流之源头,学生如果没有完备的基础知识作为学习的保障,就容易失去提高和发展的源泉。高中学生经过一年综合学科的学习之后,对初中生物知识近乎遗忘殆尽,等到文理分科之后对高中生物课本中的知识容易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受。针对这种现象,首先高中生物老师应该通读初高中的生物课本,全面把握其知识要点和知识体系之后对其做一个全局分析,全盘梳理初高中的知识点,并对其中存在的间断进行补充。在教学之前可以印发一些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知识回顾,让学生在课前复习,让学生有个记忆恢复的过程。其次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拓展阅读,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一些适当的阅读,以填补对初中生物知识的遗忘和对生物学基础知识的空白。同样,也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利用一些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同学们有个竞争的平台,从而进行有意识的知识回顾与探索,这往往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效果。

2.注重教学方法的衔接。初中生物被升学的分数压力压在了一个“副课”的地位上,针对初中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初中生物老师大多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自然而然便养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习惯,而到了高中之后,学生必须向探索式理解型的主动学习方法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上要注重启发式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高中的生物教学的重点必须从注重教师教授知识转向注重学生学习知识,并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师生关系。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以及通过质疑、调查、实验、探究最后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提升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营造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对学生建立对生物学科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方法上要重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为学生设置更多的生物学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更多情境来吸引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让学生将更多的生物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去,提高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必要手段。除此之外,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还应该多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生物竞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撰写科技小论文等,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习方法的衔接。如上文所说,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受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影响,缺乏独立思考和钻研的精神,被动地接受和汲取知识,而高中阶段则要培养起善于思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所以,首先要引导学生转变和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解决初高中生物教学中断层现象的根本动力。初高中的生物教学中都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找出众多知识点中的关键词和重点并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梳理完知识要点之后建构一个知识框架。其次,要“授之以渔”,在教学中结合当前社会的热点和当地的生活环境,通过图表、实验和教学模型让学生知道生物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并且时刻关注生物科学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养成探索未知的习惯,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

4.注重实验教学的衔接。高中生物实验课堂教学是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而学生学习生物学和做生物实验的兴趣也是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开始的,所以做好实验教学,对学生把握生物学课程的知识点与研究方法是大有裨益的。在初中,学生做生物实验大多是跟着老师进行简单重复的模仿,按部就班,并不能养成一个独立完成实验的习惯。而到了高中,在生物教学方面就应该要求学生养成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大胆提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实验的时候应该在把握好实验进度和实验安全的前提下多一点儿鼓励,少一点人限制,让学生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从实验设计、实验实践到实验分析的过程中掌握好知识点,开拓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取得举一反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万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J].硅谷,2010,(5).

篇2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困生; 转化

;初中生物教学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提高这一阶段学生在生物知识方面的科学素养,并为其日后的工作与生活提供一些必要的生物常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生物是一门拥有较强应用性以及实践性的科学学科,所以在这一学科中出现的学困生比例较高,因此,研究初中生物教学中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学困生的定义

当前,有些学校会直接根据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排名靠后的就属学困生。其实,从广义上来说,学困生的范围并也不仅限于此,由于个人或外界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都可以被定义为学困生。学困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在我国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其学习内容并不算十分深奥,只要通过教师对其精神上的鼓励以及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大部分学困生都是能够达到初中阶段对生物知识的学习要求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学困生可能会存在各种学习问题,作为初中生物教师,为改变学困生的当前学习状态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激发学困生对生物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提高。作为生物教师,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位初中生物教师,其班级中就有一名因为厌学而成为学困生的学生。刚开始,这名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生物理论知识并不感兴趣,而且教师对该学生的反复劝导也没有起到有效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这名教师将校内保存的一本生物图鉴送给了这名学生,并时常与学生沟通,对图鉴进行介绍,讲一些有趣的生物有关的事情,渐渐的,该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了兴趣,开始认真学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生物知识。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质的改变,并且在生物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其自信心被树立起来,学习态度逐渐变得积极起来,使其除生物课程外的其他科目成绩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

2.营造和谐的生物教学氛围

初中生物学困生的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并不完全因为学困生的客观学习障碍。在初中校园生活中,学困生往往会因为自身存在一定缺陷而产生自卑,这种自卑心理对学困生融入班级学习生活造成很大的阻碍,使学困生无法全身心融入学习中,进而无法确保自身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初中教育工作者,应该尝试走进学困生的内心世界,增加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在师生关系被拉近后,学困生在课堂中的心理压力就会随之降低,容易融入生物学习的课堂氛围中,使其摆脱学困生的行列。此外,作为教师,应该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根据教学内容拓展出一些教材范围以外生物知识,并为学生讲解,在学生的注意力重归课堂后,再将话题回归至教材内容。例如,在讲述蛇类动物爬行原理时发现,学生很难从肌肉蠕动等方面理解其爬行原理。因此,这位教师将自己的手放在桌子上,模拟蛇类动物的蠕动前进方式进行移动,并结合理论讲解。通过这种授课方式,学生们很快就理解了这类生物的移动原理。

3.加强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

学困生本身就存在学习困难的问题,在课堂上对于教师讲解的理论知识吸收能力较差,而且其自身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面对这一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对学困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引导,比如为学困生总结出本学期教材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从教材中获取答案。此外,阅读能力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对学困生的阅读方法进行指导,教授学生如何从教材中提炼生物教学内容的知识点。我国河南省的一名初中生物教师在学困生学习方法指导方面,就显得很有智慧。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班级上的学生分为尖子生、普通生以及学困生三类,在课堂上,该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学困生身上,让其以普通生为对比对象,在刺激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不仅如此,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的问题,该教师还将学困生分成学习能力低下的学生和厌学的学生两类,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教育,学习能力低下的主要帮助他们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厌学的则通过心理谈话和引导来解决其厌学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困生的学习效率。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生物教学有了新的要求,越来越重视考查学生生物学习中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基于此,概念教学法应运而生,力求以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建立更加严谨科学的生物知识体系。

初中生物概念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策略,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采用实验手段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善于结合具体的应用案例,将生物学科中的概念学习生活化,增强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增强课程教学中实验环节的教学效果

生物学科和物理、化学学科一样,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测评标准,在教学中均鼓励学生通过实验手段加强对基础概念的再次理解,增强其应用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师生之间应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教师需要及时予以帮助和解答,同时要鼓励学生继续进行探究学习。

1.学生自主学习实验流程

挖掘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初中生物教学的基本目标,在实验环节中,学生也应该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对实验中的基本问题以及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自主思考,确定实验步骤和预期目标。学生要善于观察和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每个实验环节涉及的基本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依据实验结果对概念进行验证和深入探究。

2.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

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回归,意味着教师的辅助作用更加重要,只有在教师的正确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地开展相应的实验学习。当学生熟悉了基本的实验流程后,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学生毕竟知识有限,对课本中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此时,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开展实验活动。

3.在实验环节融入生生合作模式

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也是能够快速获得学习反馈信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围绕概念教学的基本要求,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专门的讨论学习,彼此取长补短,有利于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二、发挥图示法在概念教学中的作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尽管涉及众多概念,但每个概念之间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辅相成的关系。图示法的实现形式并不单一化,要求根据概念教学内容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因而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图示法的运用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中“生物进化的历程”的内容时,为了使学生对生物进化史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教师以生物进化过程中每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为内容,设计生物进化历程图,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一目了然,迅速建立起了对生物进化历史的整体印象。

三、初中生物概念教学要融入具体的生活场景

生物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十分紧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很多细节均包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只有读懂了生活这本书,才能真正领会生物学相关概念的深刻内涵。教师在选择具体的生活案例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兴趣和经历相关,增强学生学习的亲切感。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中“疾病与免疫”的内容时,教师完全可以引入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感冒、皮肤过敏等案例,以此为突破口,向学生揭示疾病的潜伏性,以及预防疾病的科学方法。通过上述案例进行拓展教学,向学生介绍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几类疾病,并重点介绍学生群体中时常出现的威胁健康的疾病隐患。

四、在概念教学中引入探究性思维

生物学中基本概念的产生和发展都不是偶然的,其与一系列实际问题的结合也是有着内在原因的,这就为学生深入探究上述概念的深刻内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因此,初中生物概念教学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备探究精神,而教师则需要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初中生物“植物的光合作用”相关内容时,出现了诸如“光合色素”之类的新概念,还涉及能量之间的转换,为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内在原理,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光合色素的产生和作用,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涉及哪几种能量之间的转换。

总而言之,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概念教学法符合该学科的内在要求,有利于解决阻碍学生学习的细节性问题,为学生建立更加清晰全面的知识印象,从而更好地掌握学科内容。初中生物概念教学法还具有延伸性,需要进一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生物知识的能力。当然,初中生物教师还需继续加强概念教学法的研究,切实解决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J].中学生物学,2011(1):5.

篇4

关键词:高中生物;初中衔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72-01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他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那如何才能学好生物呢。

在初中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接触到生物这一学科,而这个时候只是学习一些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一些基本概念,简单的实验操作和一些基本的生物学研究方法。由于升学的要求,很多学校对生物教学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学生能完成教材的学习即可。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上了高中之后,生物学科的学习很不适应,基础薄弱,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都不尽人意,使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很难学好高中的生物课程。针对上述现象,我通过近10年的反思总结,主要在于以下原因,初中生物教学和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不同;初中生物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和高中生物学习方法的不同;初中和高中生物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同,高中生物的认知比初中要高一些。为了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更有兴趣,更有信心,更加热爱生命科学。有必要做好初、高中生物在知识上、能力上、兴趣上的衔接,为切实解决初高中生物学科教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我自己观点:

一、做好知识点的衔接

我们学校实行“六个一”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第一条就是教研组内必须有一个统一导学案,利用导学案,我们就能很好的做好初中生物学知识和高中知识的衔接。例如:以免疫调节为例,在导学案中课前预习案中设置“在初中教材中,你学习了哪些有关免疫的知识?”学生带着这样一个问题回顾初中的知识,或者翻阅相关资料,这样学生对初中的知识有了了解,也便于后来对新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初中和高中教材中相关联的知识点可以全部呈现出来。

二、做好教学目标的衔接

初中更加重视生物学素养的养成,学生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的成份更多一些。而高中学生通过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将在以下各方面得到发展: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初步了解与生物科学相关的应用领域,为继续学习和走向社会做好必要的准备。所以高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好每一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情况,以便在不同内容的课程中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也让学生轻松的学好生物学。

三、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

这应该是初高中衔接中的重要环节,初中生物进度慢,坡度缓。而到高中进度快,坡度大。初中生物的教学方法,由于受到初中生知识水平的限制,采用较多的还是灌输式的讲解方法,进入高中时,学生的生理从少年转向青年,学习心理也就由“经验记忆型”被动接受知识向“探索理解型”主动学习知识转变;在教学方法上则更多地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习主动地进行学习, 引导学生从本质上理解所学的内容。解决教学方法的衔接问题,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反思的能力。

自学能力:由于高中课程比较多,学生就没有那么多的可支配的时间,就要求学生必须自己学会合理的分配时间,完成不同的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有自学能力,我们学校的导学案中涉及到的课前预习案、课堂教学案、课后练习案就能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合作探究性学习:高中生物课程里面很多都是探究性的实验,这就要求学生一起完成,不但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锻炼了学生动脑能力和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高中生物探究过程一般是先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结论和应用、表达和交流,如果有需要还可以进行进一步探究。学生在学习中会提出很多的问题,在这里老师要帮助学生选出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设置实验过程,通过试验得出结果,在进行分析,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敢于实验、乐于探究,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过程中能与学生达到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学生在观察探究实验中,通过老师的指导,主动地、有兴趣地学习。探究式实验进入学生生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形成客观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懈的进取精神、严谨细致的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篇5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模式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思路现状分析

初中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且与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初中生物课程开设的目的不是培养生物学家或者生物科学的人才,而是旨在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科学的感情。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制约,教师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进度,不敢越雷池一步,教师的专业自主性没有发挥的余地,学生扮演“接受者”的角色,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学得很辛苦,再加上一些学校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学效果必然是枯燥乏味的,极大地损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倡导和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适应这一变革,我们必须对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

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的主要策略

从有效教学的理念出发,构建适合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体系,结合教学体会分析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策略。

1.改变课堂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

老师本身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即老师对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有机结合的典范,在教学中应该创造性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改变严重束缚学生创造力发展的教学模式,推进开放式教学,从而使学生自行获取和运用知识,享受创造成功的乐趣。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老师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重点),使学生清晰地知道一节课内学什么,怎么学,使学生的无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转化,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理想气氛。此时,老师要及时地引导并激起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主、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老师是他们最有力的支持者,这样可以促进学生自由地表现其探究欲望和探究行动。

3.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在生物教学中,老师如果能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实验,把“外在”的信息,即生物课题以新奇的方式揭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去实验、去探究,把知识从实验中体会出来。同时老师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让学生去模仿,而要相信学生都能成功地完成实验,允许学生实验失败,鼓励他们从失败中找原因,直至实验成功,要让学生从实验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

4.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自主学习;应用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其主要目的就在于促进学习方式的有机转变。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标志性体现,从总体上来看,学习方式的变革具体涉及三大方面,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接受知识转变为自主探究知识,从个人单独完成转变为合作学习,其核心均是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自主学习有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自主发展,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以此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地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此可见,研究自主学习的应用,其现实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提出问题,鼓励质疑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应当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但凡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且经过分析后有一定的发现,那么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这样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生物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激发。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举例而言,在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生物知识进行讲解时,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特点,要求学生首先进行自学,让学生自己提出这样的疑问:生物圈中包括哪些植物?它与人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它是如何从种子生长为大树的?通过上网查阅资料或是在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方式,然后结合教材,以此充分地了解不同绿色植物的不同特征,明确在生物圈中这些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将学生带入神秘而又趣味十足的植物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跃跃欲试的探究精神以及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被激发出来。

二、重视总结归纳,强化知识系统性

正是因为学生所学习到的知识非常分散,尚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每当将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学习完,教师就应当及时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对总复习提纲加以拟定,让学生按照所拟定的提纲进行自主复习,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区别的来对学生与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予以看待,有些学生对生物学科有着极大的学习兴趣,而有些学生则认为生物学科十分枯燥;有些学生的理解及接受能力非常强,而有些学生的基础则不理想;有些学生更为倾向于讲述课程,而有些学生则更为喜爱实验课程。这便需要初中生物教师在面对基础相对较差的学生时,尽可能多地给予耐心指导,注意设置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在面对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快的学生时,生物教师可以要求这些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重点知识,亦或是难度较大的知识,在课堂学习中进行回答,如果没有透彻的理解,教师就需要适当地予以点拨及引导。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视节目或者课外读物,比如,《动物大世界》,以便于激发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巩固学生的生物知识基础。

四、教会学生学习,尊重主体地位

在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教师为主体的两面,离不开双方的互动及配合。绝大部分的初中学生在看待某个学科上往往均带着自己的感性思维,学生是否进行主动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授课教师决定的。授课教师如果风趣幽默,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懂得尊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因喜爱这位教师而喜欢上他讲授的课程。初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丰富多彩的自我想象,他们渴望被认可、赏识以及尊重,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发挥出来。另外,教师还应当将生物课程学习的有效方法教给学生,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多发现问题,多观察现象,多记录现实生物中的相关细节,自主思考,自主查找资料,来得到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问题的正确答案,在这样的自主学习模式中,学生就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及熟练的掌握生物知识、生物技能。

总而言之,自主学习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应运而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该学习方式极大地切合了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所以,初中生物教师应当在日常的教学中逐步向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方法,强化学习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积极主动地置身于生物知识的探索中。

参考文献:

[1]陈斌.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家教世界2012,06(3):31-32.

[2]李天录.自主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探微[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15(4).

[3]杨英福,龚大洁.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应用与探索[J].考试周刊,2012,15(2):52-53.

篇7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研究;兴趣

其实对于所有的学科来说,学习的兴趣是关键,如果对于这个科目没有兴趣的话,那么学生是不可能学好这一科的。所以很多的学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都会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且初中生物这一课程涉及到很多的关于人类,关于地球,还有大自然的无穷的奥秘,如果同学们能够对这些东西产生兴趣,那么学起初中生物来,就会非常的轻松,不费任何的力气,但是如果最开始就产生了抵触的情绪,没有太多的热情的话,那样在初中生物这一学科上是不会取得好成绩的。

初中生物虽然只有四册教材,并且是只在初一和初二开设课程,但是初中生物中的基础知识对于所有的同学都是十分的有用。很多的理科学生在以后继续的学习之中都会使用到初中生物中的最为基础的知识。另外初中生物中包含的基础知识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来说十分的有用。所以无论是从以后的学习方面,还是以后的生活方面同学们都应该学好初中生物。初中生物一向是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生物中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记忆的,所以初中生物学起来并不是那么的困难,但是就算是初中生物非常的简单,很多的同学都会在初中生物上摔跤,所以在学习初中生物的时候,掌握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以下就是笔者和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还有擅长生物的同学交流所获得的经验。

一、想要学好初中生物,背诵记忆少不了

生物一向是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因为生物中的知识点非常的多,杂。所以很多粗心大意的同学总是会忽略初中生物的细节,错过很多的知识点,因此丢分。学习初中生物最重要的就是背诵记忆,因为很多的知识点都是需要背诵的,并不是说只要看一眼就能够记住的,而且这个记忆还不能够是死记硬背,这种记忆需要的是理解,需要同学们能够理解书中所讲的内容,那样才能够很好的明白生物中的原理或是定义。理解才能够记住,这就是初中生物的特点。

初中生物很多的知识点都是联系到了我们是生活之中,所以不用死记硬背,只要稍稍的联系一下生活就应该能够想明白,生物中所讲的意思,比如说在生物书第一册中所讲的生物圈,和生物圈的构造。生物书的第一章讲的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结合我们的生活,就好比是人一样,人是铁饭是钢,人需要吃饭来补充营养,也就是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联系一下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人也是一种生物,人的生活也需要营养,所以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而关于植物的营养,一般家里养花的孩子都知道,花是需要晒太阳的,花是需要空气的,那么就是花是需要阳光和空气的,知道了这个机理,再去看看生物书,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了绝大多数的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活的。

所以说生物的记忆并不是要靠死记硬背,只需要同学们能够联系一下生活,结合一下实际,就能够轻轻松松的记住初中生物中的很多的内容。比如说动物的营养,人同样也是动物,人需要呼吸,需要吃饭,需要排泄,需要进行多种活动,所以生物是要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而很多的时候动物和植物都是极为的相似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自然就能够明白初中生物中的很多内容。

二、不是不会,就是答不对

教过多年生物老师告诉笔者,很多的学生其实并不是不会,但是答题的时候就是答不对,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是应试教育,就是需要来应对考试的教育,因此取得高分对于每一个同学来说都是十分的重要的,如果拿不到高分的话,那么就算是初中生物学习的再好,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十分的不利的。所以笔者根据老师的总结,得出了为什么很多的同学都是明明会的很多,但是答题的时候就会回答错误的原因。

1.很多的同学在答题的时候都会存在紧张的现象,或是在考前,考前忧虑症。或是考试的时候,出现恶心,困乏,想要上厕所的现象。而考试之后则是会拉肚子,更有甚者会发烧,这都是过于紧张的原因造成的,这种考试的焦虑同样会影响到考试的成绩。

2.粗心大意,审错题或是写错字。其实初中生物中要求写的字并不多,但是考试阅卷的时候却是极为的严格,所以就算是写错了一个字,这一个填空或是判断分数就没有了。不仅是这一科目,对于很多的科目来说,马虎都是要不得的。

3.词不达意,语言模糊表达不明。很多的同学明明是会这道题,知道这个意思,但是在写的时候就是写不出来,不能清清楚楚的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写出来的答案就是缺少了点什么,或是不能够达到老师的要求,这样的同学的分丢的实在是冤。但是这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的,有这种错误的同学,平时一定要多看看标准答案的措辞,和书写方式,在自己的脑海里面形成标准答案的那种模式和套路,这样才能够减少丢分。

三、学科学习上,兴趣培养是关键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改良;实验教学模式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要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笔者在对湛江市(以下简称“我市”)的中学的初中部实验教学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开展率普遍较低,甚至出现空白现象。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校本实际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良,充分发挥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优点,架起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桥梁,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领悟科学的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等,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 、初中生物分组实验教学现状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那么,北京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教学内容在我市实际开展情况如何?为此,笔者对市区四所中学的七、八年级开设生物实验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其中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一所私立重点中学,两所普通中学)。它们的实验教学开展情况如下表。

新课程要求对初中学生进行恰当的生物实验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初中生物日常教学,达到生物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初中生物分组实验开设情况不理想,原因如下。

(一)教学观念陈旧

新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验内容,但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老师及学生的教学和学习活动还是以应试为出发点。我市虽已把初中生物列为中考科目,但学生学习时间短(两年,四册书)、课务重、考试分值低(占部分25%),未能引起学生、家长和校领导的重视。此外,很多地区的中考仍未加入对实验操作的考核,仅仅是通过笔试的方式进行理论考核,致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知:只要记住实验步骤和结论即可,实验教学只是一种形式。

(二)学生认知制约实验教学开展

初中生的生物学知识储备不足,社会经验不丰富,学生认知情况、学习能力、学习经验和实验能力等十分欠缺。因此,许多学生虽把生物实验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有强烈的好奇心,但不喜欢生物学理论学习,看完做完实验不能对现象感兴趣,对过程、结论缺乏认真思考,甚至对分析问题厌烦;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式的传统教学,缺乏合作意识、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对生物仪器的使用、实验设计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都有待于培养。实验教学目的不明确,实验教学课沦为活动课。

(三)大班分组实验教学的尴尬

生物实验教学课主要是培训学生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从而使其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科学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四中学2015级有6个平行班,每班人数50~56人。由于是大班教学,学生被动的状态和难以控制的课堂纪律,使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关注到每位学生,不能对他们的掌握程度进行合理评价。一方面,实验教学课一般采取的是分组实验,由于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在实验中的参与程度不同,甚至出现小部分学生会游离在实验活动之外。另一方面,在实验课堂上,一般先是教师进行简单的讲解,然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实验探究,这会花掉大部分时间,教师只能匆匆几句就被迫结束课堂教学任务。一堂看似热火朝天的实验课,但学生收获并不大,实验教学课往往雷声大雨点小。

二、初中生物演示实验现状

演示实验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他们以前未能发现的东西,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帮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深入的理论学习。但是,传统模式的演示实验一般由教师根据课本中的实验步骤进行一次“重复”实验,其结果是忽视了探究对学生的重要性,导致实验对于学生来说仅仅是毫无悬念的结果,使学生失去了通过深层探究完成自主学习的机会。实验教学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三、分组实验与演示实验优势结合

(一)改良初探

近年来,随着中学生物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学生实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实验教学的分量越来越重。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实验安排情况如下表。

在减负的浪潮中,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比较分析,为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并轨”作了多次尝试,取得良好效果。

1.ABC小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实验效率

在课堂实验教学时间短、实验器材设备缺乏、专业教师不足的情况下,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实验中教师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合作小组,每组6人,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动手能力强的为实验操作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各个岗位定期轮换,每人的各项技能都得到锻炼。

2.将演示的舞台还给学生,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表达

在实验课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先做,学生跟着做,探究活动课只能算是模仿实验课。教师总是担心学生犯错,不能很好地按照规定的步骤实验,不能记住要注意的事项,忍不住再三打断学生实验。于是,学生高涨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便在老师的关怀之中渐渐熄灭。

学生最有兴趣之时,便是学生“出错”之时;学生最易出错之时,便是学生最富创造力之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给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大放异彩。

3.下面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6章的《观察种子的结构》探究活动为例谈谈实验教学过程

(1)共同确定目标。教师根据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训练目标、重难点,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进行《观察种子的结构》的探究活动时,我们将目标确定为以下几个:①采用最合适的方法解剖种子,观察种子各结构的具体生理位置(鼓励方法创新);②解剖和观察大豆、花生、玉米等种子,识别种子的基本结构;③用一种最简易的方法区分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教师适当的解释说明,既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了解到本次实验操作的重点安排,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和操作技能。

(2)教给学习方法。这是从定训练目标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重在提出问题,教给方法,提供给学生从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桥梁,学生则重在独立学习思考,初步感知教学内容,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例如,在《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中,学生进行观察解剖活动前,教师提出问题:采用怎样的解剖角度才能更全面地呈现种子的基本结构?通过让学生在大脑中猜测、推断各种方法的可行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学生真正动手之前就已经将各个方案进行了类比,这大大缩短了实验时间,也提高了正确率。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学习前提出要求:①在实验操作之前,每人先独立思考、自学(有的还要求学生写出思考的要点)。②明确小组各成员的分工,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并在组内进行初步汇总。整个流程下来,学生不仅了解了自己负责的内容,更能站在总体的高度把握整个实验流程,使思路更加清晰明了。

(4)成果展示。这一阶段主要是采取擂台竞技的形式,让两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展示实验过程和汇报成果(交流心得体会),然后全班师生对他们的展演进行评比,评出优胜奖,给予一定的鼓励。学生的实验过程不要求与课本一致,有创新的应适当加分。这种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的界限,将两者并轨,在有限的时间内成为课堂实验操作的主人,从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5)知识梳理。实验完成并不意味着课程的结束,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不全面的、零散的,师生小结显得尤为重要。实验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总结,适当记录,将学生探究得到的零散认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既准确,又系统化。

(二)思考与对策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重新对实验教学进行认识和定位,实验教学是一门与生物学科互相配合的课程,是推进生物素养养成的关键措施。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密切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主体性,让学生在强烈的求知欲望中探索新知识,变枯燥为生动。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增强探究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切实感受生物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参考文献:

[1]唐新明.开启学生的心智:中学生物教育艺术探索[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2]黄南平.初中生物学生实验的现状与思考[J].宜春师专学报,1996(05).

[3]叶春茂,冯淑辉.初中生物学科演示实验的现状与对策[J].生物学通报,2001(08).

篇9

关键词:生物学科;初中;高中;衔接

一、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体现

1.课程基本理念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在指导思想上具有统一性与衔接性。200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初中标准》)及2003年出版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高中标准》)都明确指出: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更加注重(或尊重)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更加关注(或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或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另外初、高中生物课程标准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且都把“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主要目的(或核心任务)。

2.课程内容及标准的衔接

初、高中生物课程内容标准体现出一致性、递进性和互补性。第一,《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中有些内容标准的主题一致,但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上不同。如初、高中都有《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这一内容标准,初中要求用低倍镜观察,高中要求用高倍镜观察;第二,《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中有些内容标准呈递进关系。

3.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在教法上,初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大量图片、事例、实验引导学生去感知知识,通过观察、例举和描述,去领会和巩固知识,而知识的应用相对较少。由于高中知识系统性、抽象性较强,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高中学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启发式教学法,辅以直观教学法。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看不见摸不着的内容,高中教师则常常利用比喻和启发式教学法,来帮助学生领会、巩固知识,并学会应用知识。对于一些结构性的知识往往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挂图、模型等直观教具的展示帮助学生领会和巩固知识。因此,初高中生物在教法上具有连续性、相关性和递进性。

二、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上的断层

初中个别学校存在着生物课临时开课应付中考,课时不足,实验设备无配备或配备不齐,部分教师由于非生物专业出身而难以把握知识的准确性等现象。加之初、高中有一年的“断层”,学生对初中生物学知识几乎遗忘殆尽,导致高中生物教学不得不一切从头开始。

2.高中生物课程章节顺序的设置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跨度的知识领会对学习者来说是困难的。以高中生物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二章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为例,此节知识抽象又需要一定的化学基础,而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的物质基础知识(化学课程还没有讲到),在非生物问题上存在门槛。

3.现实目标要求上的跨度

初中属义务教育,为了适应义务教育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的难度有所降低。高中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学的实际难度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初、高中生物课程衔接的难度。

4.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

学生不仅要在短时间内接纳更多、更难的知识,同时需要旧的学习方法的转型甚至形成新的学习方法。学法的形成或转型的不顺利造成的学习障碍直接影响学生高中生物的学习。

三、教师对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的对策

1.教师应深入学习、研究《初中标准》《高中标准》和教材

教师在教学前可通过全科组集体讨论、对比、研究初、高中教材及《初中标准》与《高中标准》,找准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并通过一定方式摸清学生基础的真实情况,为实施初、高中生物学科学段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有效地开展高中学段的生物教学。

2.教学方法上兼顾初中的感性认识

在课堂导入时,可以以初中有趣小知识导入。此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使有基础的学生以似曾相识的感觉开始新课的学习,无基础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带着紧迫感快速投入学习。

3.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知识的有效兼顾

首先,要求学生带齐初中生物课本,教师花较短时间帮学生简单梳理知识结构。细节性知识,学生可在课余时间查缺补漏。其次,以初中知识作为导入,起到提醒、复习、巩固的目的。再次,初中知识作为新知识的铺垫。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完成相关初中知识的学习或复习,使学生形成学习新课必有的初中知识储备。

4.了解学生的初中实际基础,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

由于初中不重视生物课的学习,又经历了一年的断层,高中生学习生物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学习方法的调整。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清晰高考要求、端正学习态度。其次,使学生认识到初高中学习方法的不同,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教会学生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善于总结规律,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次,初高中很多实验具有衔接性,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实验。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在“欲学”的基础上做到“学会”,进而达到“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l-3.

篇10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学策略

同学们是在初中阶段才接触到生物这门课程的,生物教学中有很多新鲜知识点,由于学生不了解生物课程的学习方法和内容,对这门课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

1.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教师没有按照学校的教学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仔细研读,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在课堂上经常是想到哪说道哪,天马行空,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部分同学由于基础差,对问题理解的速度慢,老师的快速教学导致这些同学一节课下来,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些什么,长此以往使学生失去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影响学习成绩。新课程改革后,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形成了一个个模块,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而从事初中生物课程的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构建困难。生物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枯燥的训斥,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学生多是被动接受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缺乏必要互动,课堂气氛低沉,长久以往,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生物学习产生排斥心理,从而导致生物课堂有效性不高,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2.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2.1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许多生物问题要靠教师引导。各种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只作为教学辅导工具,不能依靠它们来实现教学目标或完成教学任务。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制定的教学计划一定要突出重点,对于学生难懂的知识点要单独进行讲解[1]。善于提出问题,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要把握好讲解思路、讲解方法,保证学生能跟的上你的步伐。要增加提问次数,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提醒学生认真听课,缓和课堂氛围。

2.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多媒体教学使现代教育中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教学质量有待考究,各章节知识的快速转变,使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于多媒体课件,对于难懂的知识也不进行深层次的讲解,出现教师在读课件、学生在记课件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结合使用,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一问题。多媒体教学使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形象生动,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了解所学内容。教师借助传统板书和口头教学,对重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历史课堂高效教学。

2.3通过有效提问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对教材、学生学习水平、学习的知识接受能力以及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把握程度等都要有清晰的了解。在此基础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把握好问题的重点,注意新旧知识点的衔接,对于学生易混淆的内容要有明确的区分,在同一问题采用多种提问方式,让学生多侧面的考虑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此外在提问时尽量避免一些判断性的提问,多用质疑提问引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4开设主题式教学活动

初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光靠一张嘴是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积极开展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缓解课堂气氛也有所帮助。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式教学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操作机会,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更高,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完成教学任务。但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在开展活动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对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和能力培养,积极构建初中生物教学有效课堂。[2]。

2.5制定激励机制,改变考核方式

各学段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指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向目标靠近,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鼓励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传统的试卷考核模式,不能准确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把课堂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起来,对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要及时巩固学习。

结语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新课标的要求和标准为依据,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得信息培养能力的主渠道。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模式和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提高生物教学效率。初中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提问和考核方式,实现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积极构建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确保生物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惠琴.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