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房地产管理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房地产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校房地产管理

篇1

近年来,伴随着高校的扩招与合并,高校的房地产管理越来越复杂。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创新也成为高校提高房地产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全国高校纷纷与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研发出了房地产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希望通过对校园网络、人力、财力、物资等相关元素的投入和综合利用,将原来单一的、分散的、不成体系的信息、技术、硬件设备,与高校房地产资源有机整合,形成人机互动、资源共享、组织严密的优质高校房地产信息管理架构。

信息化管理好处多

高校房地产管理的性质与用途和一般的商品房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对于它的管理也显得很特别。

目前,许多高校的房地产仍采用图纸、账表、登记册为基础的手工办法进行分开管理,这样不仅使各种图纸、账表和登记册大量堆积,还容易出错。

显然,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手工管理的方法已经过时。如今,各高校陆续采用了房地产信息化管理手段。

所谓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就是在房地产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全面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开发适合本单位的管理软件,广泛开展信息资源生产、收集、利用以及增值服务,借助计算机和校园网络对房地产数据文件进行管理,再将单机的信息管理以网页的形式,提高高校房地产管理工作效率服务水平,或延伸拓展到校园网络平台上,建立高速有效的信息互动平台,便于多用户使用管理及信息查询。

其特点是以网络为基础,做到可以通过校园网完成各种数据信息的传送与交流,从而为管理者和使用者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具体表现是:首先,将高校的房地产分类信息登记,其中包括各个校区的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科研楼等资产;其次,统计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包括建筑面积、使用面积 、占地面积、使用单位和个人等;最后,统计调整信息,包括房屋建筑结构和面积的使用变更、接收学院办公和科研用房变更,实验室增减,其他房屋的调整等信息等。

虽然整个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的管理纷繁复杂,但是如果成功,将大大提高院校工作效率。

比如,实现了文字信息与图形信息的统一管理,以及房地产管理的人机互动、资源共享,就可以准确地进行高校房地产数据的可视化管理和计算机系统统计功能,可以方便、直观、立体的把握校区空间结构。

如此一来,不但可以迅速及时地为教职工提供有关住房政策、公积金缴存、购房补贴等相关信息,还可以为学校各部门提供详实的学校房屋建设、使用的基本信息,方便各部门开展工作。而当学校领导了解到房屋使用情况的全面信息后,更有助于重大问题的决策。

管理不易 系统待完善

虽然,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房地产信息化管理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首先,很多高校名义上拥有房产信息管理机构,并有领导和工作人员担任机构组长和成员。但在实际工作中,大多数高校采用的并不是专人负责房产信息管理工作。机构成员不仅肩负其他工作,对于房产信息化管理软件的使用也不甚熟练,这就造成了机构工作效率低下、出错率高、形同虚设。

其次,长期以来学校在房地产管理工作中一直沿用过去的管理模式,即职能处室一家“管”。这种粗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学校各项工作的交叉开展,以及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精细化要求。它的弊端是二级单位各自为政,房屋调整不经过学校管理部门、互不沟通,使管理部门掌握的用房情况不真实,从而造成学校的一些决策依据不准确,使有限的房屋资源不能合理使用。

除此之外,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还存在经费一次性投入、无可持续性;相应工作设备陈旧;缺乏设备更新和后期维护等问题。

其实,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是目前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下一个较为新颖的管理方式。它需要运用多种手段,将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得当。而要提高高校房地产的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房地产资源利用率,为高校的发展提供帮助和保障,使高校房地产工作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有很多新的思路与方法。

实践新思路

针对高校房地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应该从大局着眼,本着为高校工作正常运转的目的,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考虑并解决。

其一,改进管理模式。为了克服管理上的弊端,房地产管理的职能处室要由专人负责。同时,应该建立学校房地产管理部门与各二级单位的良性互动机制,各二级单位所使用的各类房屋要有专人负责,学校房地产管理部门授予其权限,即对本单位的房屋进行管理,房屋使用情况发生变化要及时更新数据库,并通知学校房地产管理部门,真实、准确地反映各类房屋的使用现状。

其二,保证数据的定期更新和采集。任何一个数据集,都只能表示一定的时间段,所以,数据版本的更新、数据的定期拷贝等维护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目前,由于多数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不够严格、规范,而在房地产信息化管理中,数据资料的新旧程度、详实与否直接关系到高校房地产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在数据层面上要有专人负责监督,对于经常变化的数据资料要及时更新,并从多角度、多层次地采集数据,对于数据收集与更新和出现的其他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的房地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其三,搞好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对于高校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因此领导和相关部门能否重视这一问题是解决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关键。而多数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工作呈现效率低下的状态,很大程度是由于高校投入经费不足。如能加大经费投入,完善设备保障,对于高校盘活整个房地产工作将起到巨大作用。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做好高校房地产的信息化管理工作,一支高素质、有保障的人才队伍必不可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成立由主管信息或后勤领导牵头,后勤主任、信息主任任副组长的专门工作小组,最好明确小组成员的责任绩效并加以规范管理。同时,实行定期的轮岗和培训,在一段时期内做工作小结,实施相应的奖励制度。

总之,在教育行业信息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做好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已经影响到学生与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实施与创新对于现代化的高校发展意义重大。

链接

抓紧实施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出发,高校房地产信息化管理确实为高校教育资源建设和管理以及发展规模确定提供了决策依据。使得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地了解和掌握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状况,实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

首先,为教学和教学管理服务,合理规划教育资源。现阶段,高校扩招的趋势使得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如何形成较为合理的教育资源结构等问题凸现出来。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建设规模定额指标的要求,高校房地产信息管理系统能够对现有的教育资源结构进行计算和评价,如建筑总面积、平均面积等,并根据学校的性质给出合理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数据,避免了因扩招而造成的教育资源难以保障教学基本需要等问题的发生。

其二,为院校基础建设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合理规划资金流向。由于不同性质的院校、不同的招生规模,对高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占有量和各部分组成比例的要求不同。通过本系统的计算和评估,可以达到教育资源和高效发展规模相匹配,充分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率。

其三,能够及时统计基础数据,向管理要效率。高校现有教育资源信息的完备,使得基础数据能够及时上报,能够使主管部门对报批项目及时审批,达到高效管理。高校房地产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实施基础数据实时提取,并对提取的数据整理存档,为高校基础建设项目审批和发展规模提供决策依据。

篇2

一、国内外基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1.DBB模式

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最传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该模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及以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合同条件为依据的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设计-招标-建造的顺序方式进行,只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能开始。

2.EPC模式

即设计-采购-建造(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模式,在我国又称之为“工程总承包”模式。在EPC模式下,业主只要大致说明一下投资意图和要求,其余工作均由EPC承包单位来完成;业主不聘请监理工程师来管理工程,而是自己或委派业主代表来管理工程;承包商承担设计风险、自然力风险、不可预见的困难等大部分风险;一般采用总价合同。EPC合同条件的基本出发点是业主参与工程管理工作很少,因承包商已承担了工程建设的大部分风险,业主重点进行竣工验收。

3.CM模式

即建设-管理(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就是在采用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与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设计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CM模式,于20世纪60年源于美国,进入80年代以来,在国外广泛流行,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设计到竣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4.BOT模式

即 建造-运营-移交(Build-Operate-Transfer)模式。BOT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政府开放本国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市场,授权项目公司负责筹资和组织建设,建成后负责运营及偿还贷款,协议期满后,再无偿移交给政府。 BOT方式不增加东道主国家外债负担,又可解决基础设施不足和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项目发起人必须具备很强的经济实力(大财团),资格预审及招投标程序复杂。

5.PMC模式

即项目承包 (Project Management Contractor)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 Partnering 模式即合伙(Partnering)模式,是在充分考虑建设各方利益的基础上确定建设工程共同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

6.DBM模式

即设计-建造模式(Design-Build Method),就是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只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设计─建造承包商不但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包括设计和施工等。

国外还流行TKM模式,即交钥匙模式(Turn Key Method),是一种特殊的设计─建造方式,即由承包商为业主提供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融资、土地购买、设计、施工直到竣工移交给业主的全套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保持单一的合同责任,在项目初期预先考虑施工因素,减少管理费用,减少由于设计错误、疏忽引起的变更以减少对业主的索赔。但业主无法参与建筑师/工程师的选择,业主代表担任的是一种监督的角色,因此工程设计方案可能会受施工者的利益影响。业主对此的监控权较小。

二、我国高校基建工作的现状和特点

高校基本建设工作是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的基建部门既是资金的持有者,又是建设项目的所有者,按着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原则,不仅要对建设过程负责,而且要对项目建设的成败和项目运营的好坏负责。我国高校基建部门在工程交易模式的选择上,总体上显得比较盲目和保守。大多数大学的基建管理部门项目建设经验不足或者缺乏有价值的指导,或者大学基建管理部门负责人随意拍板,也或者咨询公司或者潜在的承包商多处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使学校的项目受损。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基建综合评价体系不健全,做完的项目没有对项目的完整的后评价体系。至于项目交易成功与否,似乎与学校和相关人员联系不大。前期工作不扎实,校园规划、设计文件不尽科学,施工过程中拆改频现,造成了极大损失。懂业务的人员不多,管理不到位,经常出现质量和安全事故。

三、我国高校基建项目交易模式面临的差距和问题

1.观念意识陈旧

该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方面没有理解领会国际惯例的项目交易模式,依旧采用较老套的传统方法,经常导致由于不懂项目管理而造成严重合同纠纷和经济损失的现象;另一方面,项目管理人员过多地依赖和崇拜国外模式,机械照搬套用。

2.现行工程监理制度制约我国实践国际通行模式

我国《建筑法》明确规定:“国家推行建筑工程监理制度”,监理单位的任务是“对承包单位在施工质量、建设工期和建设资金使用等方面,代表建设单位实行监督”。而国际惯例中承包商管理水平很高,不紧管理施工,而且还对整个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监管。因此,我国现行的这种监理制度不符合国际惯例,且制约了我国实践国际通行模式。

3.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落后

首先,我国对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定义不太确切,建筑行业相关企业对项目管理模式的内涵存在误解。其次,对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使用范围缺乏深入研究,不了解各种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以致在选择项目管理模式时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再次,现行的职业资格要求与行业实际有差距,表现为从知识体系到要求层次均显得大而全但空泛,杂乱虚假。最后,一些执业制度很多环节存在政策脱离实际,管理组织松散,造成企业项目管理难度增大,总体实施效果差等问题。

4.现行体制改革、法规政策与市场运行不吻合

现有的各种项目管理模式法规不健全,国家和地方有关项目管理的规定和办法也不完善,以致建筑市场的管理缺乏规范性和有序性。

5.高校基建工程交易模式单一,管理方式落后

通过近三十所高校的调查反馈,我省高校现阶段工程交易模式比较单一,全部采用传统交易模式。在设计完成后再进行施工招投标。

6.基建项目后评价体系欠缺

我国高校基建综合评价体系不健全,做完的项目没有对项目的完整的后评价体系。至于项目交易成功与否,似乎与学校和相关人员联系不大。

7.基建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

国外先进管理模式应用到高校,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这不仅是由于项目业主方高校的观念未能转变,而且也受到项目管理公司(或称咨询工程公司、监理公司)专业水平的限制。因此,近阶段还需结合我国的实际,在提高业主方项目管理水平上下功夫,使得一些中小型项目的管理水平能尽快地与国际接轨。

四、国内外房地产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我国高校实际的启示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交易模式正逐步向规范化、多样化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工程项目交易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使项目管理生产力理论成果转化为项目生产力的实践经验。为此,今后项目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应立足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基建项目交易模式创新要立足于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管理

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限制,在基本建设产业链上形成了多行业相互割裂的状态,造成设计、施工、采购供应三权鼎立、相互割裂,很不协调,其结果是增加管理成本、工期拖延、投资超额,合同纠纷增多。随着建设工程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工程总承包市场发育将逐渐成熟。今后高校业主都希望承包商能够为其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广泛的服务。这就要求承包商能够承担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分析、工程设计、物资采购、施工组织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总承包管理。因此,必须通过建筑服务企业资质转换,改造和重组勘察、设计、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以适应项目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打造建筑企业的综合集成服务品牌优势。当前首先要下气力解决施工图位移和设计优化转向承包商的政策措施,真正形成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一体化管理的组织形式和项目管理体系。

2.高校基建项目交易模式创新要立足于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是关键的着力点。

篇3

关键词:工程技术、施工管理;房地产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同时新农村建设发展迅速。受益于这些利好因素的影响,房地产工程行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施工技术管理是整个房地产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工程的质量、工期和成本控制,同时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本文简要论述了房地产工程施工中的施工技术管理,以供探讨。

1施工技术管理对房地产工程的意义

施工技术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施工技术管理对工程成本、工程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的控制作用,对房地产工程项目来说意义非凡。施工成本的降低、施工进度的加快可以有效地缓解承建方的资金压力,同时对工程质量的把控可以建立施工单位的企业形象,所以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房地产工程施工来说是一举多得的。

2技术管理的具体内容

2.1完善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

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的制定,是保证房地产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基本要求,在房地产工程领域起到技术法规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贯彻执行。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七方面:(1)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熟悉、阅读和会审;(2)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3)召开技术交底会议,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4)施工质量管理制度;(5)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6)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7)工程结构检查、验收与竣工验收制度。

2.2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施工技术管理的根源在于对人的管理,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素养、工作能力等各不相同,针对不同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应该采取因人而用,首先,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其次,定期对基层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树立敬业爱岗、精细施工的施工精神。施工管理人员应明确自身职责,杜绝现象发生,对于施工环节的质量验收要承担责任,直至工程整体验收合格;最后,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强调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施工单位需不间断地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与新施工技术的掌握运用能力的培训。只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实现施工现场的资源优化配置,同时以先进的管理方法为指导,进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加快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2.3设计图纸会审

施工图纸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依据,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施工前要熟悉施工图纸,明确设计师的设计意图以及工程关键部分施工的质量要求,与建设单位委托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三方一起对图纸进行会审。对自审、互审中提出的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解决的技术性难题,通过设计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协商,在不改变房地产产品使用功能并保证工程实体质量的前提下,制定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写出会审纪要。在图纸审查的过程中要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对设计的合理性提出有突破性的建议,尽可能降低工程施工难度,加快工程进度。

2.4施工图绘制

房地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钢结构,但是设计部门所提供的图纸往往是技术阶段的设计图纸,由于钢结构同种编号的多种构件的长度与构造都不同,一个构件的制作可能需要几张设计图纸才能确定其具体长度与内部构造,可能导致构建在制作过程中参数出现误差、对构件的具体标识无法确定、构件安装难度增加等问题。所以为了方便后期施工,有必要把设计图纸转换成施工图纸,转换图纸可能会增加绘图的工作量,但是技术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施工图纸的绘制对设计图纸进一步熟悉,还能对施工难点以及技术要点有进一步了解。

2.5机械设备管理

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整个工程的房地产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济合理地选择现场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及时对进场设备进行检测养护工作,确保机械设备在施工中处于最佳状态。

3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

3.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房地产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房地产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组织机构的建设,使其高效的运转。并实行严格的技术责任制,将各级技术管理人员的权、职、责进行明确,充分地发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工人对于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房地产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将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颁发的各项规范、规程、标准和规定作为依据,建立技术管理的标准体系。通过加强技术监督和检查,将技术标准和规范具体化,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管理目标,具体的内容和严格的制度,从而增强技术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查性,并根据施工的具体特点,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补充。

3.2完善施工现场技术材料管理

在房地产工程施工现场各种施工材料随意堆放、材料分类混乱、具体材料数量统计不完善等问题普遍存在。施工材料关系到施工秩序和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材料使用错误,具体施工材料数量不足等现象,可能导致工程停工,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致使工期拖延。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出现,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根据设计方案对进场材料的具体参数进行检测,在检验合格后根据材料的用途、型号以及规格进行合理堆放,对危险性高的物品要采取特殊保护措施,对各种材料的具体数量进行统计,根据施工进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对各种材料进行登记造册,对发放使用的材料要进行追踪,杜绝出现材料丢失和浪费现象。

3.3做好成本控制

房地产工程的施工中,部分企业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对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缺乏考虑,导致施工成本加大。为了防止这一现象的发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把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和实际施工进度相结合,对项目控制性阶段的施工计划进行完善,预防并处理好工期索赔,务必保证实际施工进度和计划施工进度相匹配。要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重视施工进度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市场效应。争取做到低投入高产出,通过先进技术管理措施,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确保工程施工进度符合设计要求。具体工作上,我们需要对施工组织方案所需的机械、人力进行实时检查,及时纠正不切实际的安排和作法,检查材料及半成品的进场情况,对于出现的问题要早发现早解决,避免造成工期延误以及施工成本加大。

3.4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问题一直是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健康的同时,保证工程项目施工顺利进行。在房地产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重视事后教育轻事施前防御,只有发现问题后才去解决问题的情况发生,没有科学的管理技术作为指导,采用粗放的管理手段,只重视面子工程不去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直接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对于安全事故频发问题,需要管理人员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规律,消除潜在事故发生必然因素,从根源上防止安全事故问题发生。此外,由于房地产安全生产管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连续性的特点,导致施工单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安全事故从表面上看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对施工安全措施安装不到位,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安全无小事,为了进一步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有必要加大对安全文化基础建设的重视程度,广泛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保证全体施工人员能够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大安全防护措施建设力度,按照施工要求,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必须安装到位,由专人进行检查监督。

3.5科学控制工程质量管理

房地产工程中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可以说只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参与到工程施工的人、材料、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方案等都可能对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工程质量管理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作。目前在房地产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在工程完工后从表面上看不出质量存在缺陷,但工程内部的混凝土可能已经不具有强度,钢筋可能已经被锈蚀得完全失去了作用,像这些内存在的质量问题需要通过专业的仪器和工具进行检测,一旦仪器也检测不出来可能对后续房地产的使用带来困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整个工程的建设周期内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都要符合施工要求,严格按照施工标准来执行。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在房地产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从客观实际出发,要有恪尽职守,尊重科学,遵纪守法,严格自律,秉着科学、公正的工作态度,认真做好房地产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3.6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1)重视施工技术交底工作

对于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必须以制度的形式予以规定。技术交底应在单位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之前进行,使接受交底者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技术组织、安全措施、控制消耗、规范要求、质量标准等内容,以及特殊、复杂工程或新结构、新工艺的特殊要求等。

(2)强化现场管理措施

房地产工程施工阶段,技术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项目的质量水平承担应有的责任,包含处理与参与监管牵涉到施工周期的技术相关问题与施工项目成品质量水平高低的每个施工步骤、阶段。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解决好工程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类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且能在施工现场中准确无误地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与此同时,还必须对各类测量计算数据进行仔细反复核查,并且参与各个施工环节、各种施工半成品、施工现场材料检测等方面的质量监控。

(3)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房地产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应按照预定的进度目标,全过程执行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过程中应及时检查实际施工进度与计划的执行情况,并根据现实情况有效地调整资源和计划安排。施工技术管理机构应全过程掌握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施工进度及其施工技术水平、机械设备状态、材料供应情况等。对设有分包施工的建筑工程项目,应充分协调好各层有工序衔接关系的施工工作面的施工配合,确保工程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3.7完善评比制度

评比制度一定要完善、有效,不能够仅仅限于形式上的,要以赏罚分明为原则,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针对具有很多组成单元的分类项目工程,则需要在工程竣工之后组织进行施工总结会议,对施工作业中曾经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同时进行对应的技术评价,为今后同类工程积攒成功经验。

在开展有效的工程质量掌控下,房地产工程从施工设计到工程完全竣工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为保证工程各个项目能够按照原有工序顺利开展,就一定要对每道工序进行跟踪调查,检查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保证房地产施工质量及进展情况。房地产施工质量有效措施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房地产施工管理,一定要将房地产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科学掌控作为第一重要的工作,杜绝因超赶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出现违规施工或偷工减料的问题。房地产施工开始到完全竣工验收需要分配专业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对于施工作业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提前做好应急方案,保证可以及时的找出切实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房地产施工当中,施工工艺自始至终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在房地产工程当中,若想提升施工工艺,就需要把握好工程设计工作,挑选最佳的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事前设计掌控,依据不同竞争方的特征来挑选最为合适的工艺流程,充分调动施工工作人员的积极能动性,依据房地产施工过程中材料的选配及设备的采购进行有关市场调查,争取能够采用最佳的施工技术方案。

结束语

工程的技术管理的特点,实际上这几个层面是彼此关联、互为条件的,首先各阶段的技术管理要点有助于工作的放矢,是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是面向全过程的技术管理的基础;组织架构的建立是贯彻全过程技术管理的组织保证,而项目日志的建立则为面向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信息平台,三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面向全过程的技术管理的基石,并通过管理与技术结合,为房地产创造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管明增,浅论房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J]。建设科技,2011,(09).

[2]安枫林,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研究[J]。房地产工人,2011,(07).

篇4

论文摘要:加入WTO后,我国将孕育出“现代不动产”行业,社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常求,也发生了巨化。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砚状,已不能适应祈形势下的社会常要。文章分析如何以“砚代不动产”理念规范和发展我国的房地产类专业教育,对办好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捉出了前性的看法。

新华社入2003年1月5日电文“房地产业‘三外’现象预警风险”指出,在房地产领域,外行业插手、外来人涉足、外来钱染指的现象很严重,众多业务和房地产毫不相干的上市公司也加人这一潮流。这一状况,不但导致我国房地产业出现泡沫,也会导致金融业的高风险,甚至危及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房地产业的“三外”现象相对应,在我国高等教育中,也存在把“房地产”分别归属于工程管理、公共管理、工商管理“三专业”的现象,共同的原因是深受计划经济时代的理念约束。加人WTO后,无论是房地产行业,还是房地产业专业教育都必须“现代化”。

一、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内容和墓础

从行业实践看,现代不动产管理是综合性管理活动,专业内容涉及经济、管理、法律、金融、投资及少量的工程知识。这一学科产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原因,在于这一行业中市场规律和管理规律的特殊性,以及开发过程和交易过程的复杂性、专业性,专业内容涉及范围广泛。其中,不动产市场规律的特殊性,表现在没有统一的市场、产品的非标准化(区位特性不同)、交易时产品不可移动交割等方面。房地产行业工作实践中,有估价、经纪、、法律服务、资产管理,也包括征地拆迁、报建、报批、项目筹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资本运营、预结算、工程管理等各个方面,这些工作所需要的大部分都是“法商管理”专业知识。

“法商管理”是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法商管理是以财经、政法类专业知识为主的法商综合应用管理,内容涉及经济、管理、营销、金融、投资、保险、会计、财经、政法等方面。由于其专业细分程度高,学科设置齐全,内容实用性强,能较好适应现代不动产行业发展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和要求。现代不动产行业管理中,还包含少量工程、规划知识。以法商综合管理为基础,经过专业资源整合,可以办起“现代不动产”管理这一新兴专业。美国著名不动产学者查尔斯·H"温茨巴奇等人所编写的《现代不动产》一书,为我们展示了美国现代不动产管理专业内容的全貌,主要内容也是法商管理的综合知识。从国外高等院校不动产教育的先进经验来看,不动产类专业作为一门应用管理专业,综合性强,专业性内容含量高,并非哪类专业基础都能办好。即使是有土木建筑专业的工科院校,也不一定在办房地产类专业方面具有优势,这与一般人头脑中的印象相反。在国际上,法商院校兴办的“不动产管理”专业教育,是最具发展潜力的。

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经验表明,现代房地产管理教育应以法商管理的综合知识为基础。

二、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的规范和引导

办好不动产专业教育,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规范和引导我国房地产专业教育现代化,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搞好学科管理和指导

建议由国家教育部组织,联合国家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部门、国家司法部门、国家资产管理部门,组织各大高等院校不动产相关专业的学者,成立“现代不动产管理”学科和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规范和发展我国高校现有的房地产类专业教育。 目前各个高校的房地产专业教育,分属于“公共管理、工商管理、工程管理”三个不同专业,这是计划经济观念的产物,必须加以规范和统一协调,才能有利于房地产专业教育的发展。

(二)主要由具有法商专业资源的院校来兴办

从专业特点和内容看,兴办现代不动产专业教育,具有法商专业资源的院校更有优势和潜力。以广东商学院为例,房地产专业教育归属于工商管理学院,在房地产营销、投资、资本运营、估价、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师资,已有一定的基础。此外,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的房地产金融、法学院的房地产法也有相应的师资。再加上正在筹建的行政与公共管理专业,若能进行资源整合,做好专业发展规划,可以发挥出巨大的潜力,在广东高校群同类教育竞争中有鲜明特点和相对优势。

(三)做好专业发展的规划定位

第一,“房地产经营管理”是个大专业,学历层次以研究生和本科教育为主,还可考虑设置“房地产金融投资”、“房地产法律”等专业方向。若仅以其中的“物业管理”作为专业,则可发展专科教育。因为房地产是应用学科,综合性强,涉及面广,不是专科两年所能学透的,否则学生毕业后,将难于胜任相关工作。

第二,专业内容规划可包括不动产营销咨询、不动产开发、不动产金融投资、不动产法律服务、不动产估价经纪、不动产公共管理。培养目标面向国土房管、税务等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专业中介机构(律师所、估价所、经纪所、行、咨询公司等)。

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整合现有的房地产专业师资,另一方面吸纳相关基础学科的人才。房地产是新兴学科,目前国内房地产类专业方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仅有人民大学、清华等少数几家高校。部分高校若引进房地产类的博士、教授有困难,但是,如果有选择地吸纳房地产相关的基础学科、传统学科的专家、教授,如经济学、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建筑理论、建筑历史、区域经济、民法学等学科的人才,这些领域有很多高层次人才,也有兴趣从事不动产这一专业,吸纳这些方面的人才并不困难。

(三)做好相关学科的分工协调

不动产管理的学科有“不动产开发”、“不动产金融”、“不动产法律”、“不动产估价”、“不动产投资”、“物业管理,’(本质是资产管理与服务)等,而“城市规划”、“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只是不动产管理的相关基础。

篇5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目标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房地产方面的人才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与之相适应的房地产人才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一、国内大学房地产专业的现状

目前,国内高校房地产专业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注重培养基础课程,强调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窄。比如上海同济大学,专业基础课占52.5%,物业管理与土地资源管理是其很重要的专业课。第二类,重视厚基础,强调完整的课程系统,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宽。比如,哈工大专业课占43.39%,基础课占45.76%,对毕业生要求具备“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知识,在建设领域能够全程管理。第三类,基础课与专业课不够完整和系统,重视实践,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口径较窄。比如,天津大学公共基础课占36%,设置特色课程、国际工程合同管理等课程。第四类,有针对性设置基础课与专业课,重视实践,在设置专业课程方面就业口径较宽。比如,清华大学基础课与专业课各占43%,在教学方面实行学分制,总学分高达173。[1]

二、建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房地产管理专业必须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将发现的规律运用到实践,转化成应用成果,并为社会带来一定效益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对技术应用的要求更高,更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现阶段,有关房地产的从业资格证内容中,强调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较少。[2]在设置课程与培养目标方面,应结合“社会———教学——社会”的模式,进行开放式思维教学。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汲取一些财经类学校的办学优势,建立起以创新、创业为目标的人才培养。适应新形势下房地产市场需求,加强知识与技能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多层次培养,培养出房地产专业人才兼具全面人才、专业人才以及职业人才的培养目标。[3]

三、房地产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需求,合理地调整房地产专业培养管理人才的侧重点,从而使管理人才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实际需求。

1.构建较完善的培养结构。

结合房地产专业的学科知识,将经济学、管理学与工程技术融入房地产管理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而且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既掌握经济管理知识,也熟悉一定的工程技术。重视管理类和经济类课程的实施,使学生养成投资理念并且具备一定的管理素养。在工程管理方面,着重训练学生的识图、画图以及概预算的技能。以“社会———科学———社会”为出发点,结合“学———考———用”实行实际教学,使人才能够面向社会、面向学科以及面向发展。[4]

2.完善房地产专业的实践教学。

借助三个课堂完善房地产专业的实践教学:第一课堂主要以课程学习为主,在学校里学习理论教学体系,掌握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学科知识以及专业课知识,侧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第二课堂主要以校内实践为主,在校内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第三课堂主要以社会实践为主,组织学生去实践基地学习实践,帮助学生掌握并且运用相关技能。学生在实践中能够接触新技术以及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逐步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实践和教学的合理结合。

3.实行实践导师帮扶制。

高校可以聘任实践基地的负责人、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教授在实践基地、学校指导学生更好的实践。定期邀请他们回校授课,及时为学生提供本专业前沿的知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交流和探讨,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熟悉当前的市场动态。[5]

四、培养房地产管理人才的条件

1.合理安排理论课程与专业课程。

与国外市场相比,国内房地产业起步较快,时间短,行业具有明显的特色,但是在理论研究方面比较落后。这一现状要求本专业的理论教师应在教学中紧随行业发展,剔旧补新,重视实践应用,及时优化课程结构。结合我国房地产业的实际情况,探索出符合国情的专业理论,不断更新,完善教学内容,使之适用于实际。在教学方法方面,应结合案例教学,启发式授课。借助网络和行业资源优先选择具备时代特色与行业特色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筛选行业信息能力。理论课程应注重联系实践课程,帮助学生为实践课程打下基础。

2.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与知识结构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当前房地产专业国内的师资力量有限,大部分教师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高校应该注重对本专业教师的培训,努力引进国外高级人才。

3.规范管理实践课程。

不管是模拟现场或是真实的企业场所,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很难管理,不利于教学的实施,因此需要进行规范管理教学。在教学组织方面进行有效、可控的管理,确保每门课程的开设都是有科学依据。从教研组、学院与课程组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执行实践教学标准,确保教学质量,定期对教学成果进行检查,最终形成规范管理教学。

五、结语

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高校应及时调整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开设合理、实用的专业课程,组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与企业加强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专业实践技能,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房地产管理人员。

〔参考文献〕

[1]但承龙,常建峰.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2,(03):25-29.

[2]黄燕,艾小锋.浅谈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1,(04):32-34.

[3]严勇.高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创业孵化式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18):99-100.

[4]李丹.浅析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3,(15):434.

篇6

关键词: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现状;发展对策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189

从广义的角度而言,房地产行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结构,所涉及的资产、技术、人员不计其数。它主要囊括了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和房地产服务业等,其中房地产服务业,又可以细化为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和物业管理行业等,此外,房地产中介服务业,也可以具体的划分为房地产咨询业、房地产经纪业和房地产价格评估业等多项行业。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年限和发展年限,总体较短,要建立成熟稳重的市场,必须要依靠强有力的房地产经营估价人才,才能建立稳固的市场地位,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又是另一道摆在眼前的难题。

一、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的现状背景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日益发展,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持续增多。例如,房地产营销、房地产策划、土地买卖、土地租赁、风险抵押,以及房产保险、课税、拍卖、土地征用和征收补偿等多种形式的经济纠纷,都需要大胆、严谨、高端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才能实施完成。回顾房地产的发展历史,在21世纪末,我国房地产行业,还处于发展中的初级阶段、萌芽阶段,所以该行业的就职人员,大多数都来源于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混合式”员工,如果将这些职业人员按来源分类,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由房管系统直接晋升、转化而来,这个系统的职工,缺乏深厚的房地产经营管理常识和估价理论知识;第二,由经营管理专业毕业,但缺乏相应的房地产经营手段和尖端的估价能力,所以未能与房地产行业结缘;第三,是建筑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的专业特长是:房地产项目的工程建设和工程管理,但无法真正掌握房地产投资分析、营销策划、估价等地产环节,所以也无法胜任职业岗位。纵观整体局势,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尖端人才、综合型人才,少之又少。房地产行业要建立相应的人才战略,只有通过科学、正规、对口的教育专业,才能寻找到适合本行业发展的专业化人才。因此,我国高等院校逐步设立,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基础课程,一方面是为了完善房地产行业的人才缺失;另一方面是为了跟上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的不足

1.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培养定位不足

房地产的开发与建设是一个深层次的产业链接,它主要涉及地产投资、地产营销、经营管理、工程建设、工程策划等多个混合项目,同时跨越了生产、流通、消费等三个领域的不同发展。此外,房地产的专业类知识,还涉及经济、管理、金融、建筑技术、开发、营销、经纪、估价、法律等多个专业,多门学科。高等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如果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定位到某一项专业,或某一门学科身上,则无法凸显房地产行业的复合性特点,所以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不能笼统地、简单地给任何一个行业,下一个肯定的论断。现代的高职院校,在教学方面,往往都表现的过于武断,对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也相当粗略,将学生所要从事的地方岗位,直接描述成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等肤浅词汇。

2.专业教师学术水平与行业实践能力不足

在教育方面,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招生年限,过于短暂。由于人才资源的匮乏,使得房估专业,无法形成浓郁的学术氛围,也无法开展地产形式的“上层建筑”。尽管中国建筑学会,在建筑经济领域,成立了全国性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委员会,但一年一度的学术交流活动,和房地产业务技能大赛,仅限于几个学校所开展小范围的教学活动。现代的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甚至缺乏专业的房估教师,能在房地产行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教师,还为数不多。

三、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业的发展对策

1.研究并出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所依托的职业标准

为了选拔优秀的地产人才,促进房地产行业的正规化发展,房地产行业建立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系统的行业职责和岗位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格局也在不断更新之中。面对眼前的形势,中国建筑学会的相关专家,陆续提出了“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人员职业种类与职业标准”的研究政策,从房地产的根源与环节入手,对我国房地产的就职人员和就职类别,以及专业特长与岗位职责等地产内容,进行重新分析、重新梳理。实践表明,房地产职业标准化,不仅能推动房地产的经营发展,还能完善估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房地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从而引导房地产职业教育、职业培训、鉴定考核、技能竞赛等活动。

2.人才培养定位应更加精准化

土地开发、经营管理、估价业务都是房地产的相关链条,任何一项流程的发展与延伸,都是复杂而艰辛的。不仅如此,房地产行业还是一种跨越式的行业存在,在发展过程中,它还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经济管理、土地买卖等其他产业链条,系统庞杂。所以,任何一所专业高校都不可能,在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将房地产的各个环节、各个重点、相关知识结构,完整的传授给学生,只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房地产的职业种类和岗位需求、服务对象等实际内容,对专业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岗位培训,一对一的专业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地产知识,成为地产人才。此外,除了一对一的专业模式,高等院校还可以采用,精一、会二、障三的教学方法。何为“会二”,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岗位中,学会开发与营销这两个岗位的地产技能;障三指的是,在同一个岗位中,能同时掌握开发、管理、估价等三项技能;使地产类专业学生,能在未来的房估变化趋势中掌握专业技能。随着城市化的变革,房地产行业从最初的增量市场,逐渐向存量市场进行转变。传统的房估教育,往往把重点放在项目开发策划、营销策划等关键环节,而在存量市场中,房地产经纪、物业招商、估价等业务,就成为房产中的主角。在未来的市场走向中,房估专业要联系于实际,将房地产项目、地产开发、市场多元化元素,地产营销战略等相关内容,纳入培养专业人才的范畴。同时,高校还要综合考虑,估价人才的职业迁移能力。市场永远都在马不停蹄的变化之中,房地产的专业人才,也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展现出复合化的发展姿态,这就意味着,房地产行业对人才的项目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是一个具备市场潜能的发展行业,高校只有将地产人才的培养目标,与现代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等项目流程相接壤,设置相关专业课程,才能培养出房地产行业真正需要尖端型、多面型人才。

3.政府、企业、学校应深度融合发展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人才专科教育

高等院校的房估专业为地产行业的发展,培养了诸多的精英人才,并在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营销、房地产估价等地产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的突出贡献,逐渐引起了住建部门和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同时也获得了房地产行业学会、协会的一致好评。各大院校为了顺应时代的号召,逐步开启了校企合作的专业模式,并实现了“政、校、行、企”的合作办学目标,但合作模式能否正常运行,仍需要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机构,加大合作力度,拓展合作深度,使政校行企合作模式变得合理化、正规化。在合作过程中,政校行企合作机构,要举办相应的房地产业务技能比赛大会,让政校行企等多方机构,积极参与,并完成房地产业务技能的赛项方案,或是让高职学生与地产工作人员,进行同台竞赛,借助比赛的名义,从中推进房地产的技能发展。此外,“政、校、行、企”合作机构,还可拓展验房师、估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与技能鉴定,增加房估专业的发展途径。

4.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提升学校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可通过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等方针策略,从中凸显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的实践性与实用性。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只有拼尽全力的付出与努力,才能获得学校的赞赏与肯定。此外,要积极融入,全国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论坛之中,要充分拓展自己的地产视野,参加全国性房地产业务技能大赛等相关行业活动,通过各种房产活动与房产形势,增强高等职院的影响力,提高学校对房估专业的重视程度,使之成为高等院校最受欢迎的行业导师。综上所述,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是我国的一个热门专业,也是现代一个极具市场潜能的发展行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的人才培养,维系着房地产行业的长久发展,能对房地产的庞大链条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壮大,对估价专业的人才标准也越来越高,随着房地产的行业不断深入、不断拓展,对房估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局势,高等教育院校,应该树立全面的育人标准,拓展人才的培养模式,使之成为房地产行业的御用人才、尖端人才、顶端人才。

参考文献:

[1]丁想荣.职业技能导向下软件辅助教学在高职核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新校园(上旬),2015

[2]张合振,陈宜华,骆昌平.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刍议[J].中国市场,2013

[3]石静,于淑娟.“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理论及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

[4]万建国,覃芳.中国经济升级版背景下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以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

篇7

房地产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房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现行房地产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文章对武汉部分高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房地产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表明:学生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较感兴趣,但课堂教学与需求存在错位,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课堂学习效果有待提高。

关键词: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3)04001303

自1989年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以来,经一再撤并调整,目前中国仅有30所大学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1]。房地产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房地产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但研究表明,房地产行业专业人才比重严重偏低,房地产专业学生就业匹配率较低[2]。房地产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的脱节值得深思,现行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如何,其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与市场需求、与用人单位要求相一致仍有待研究。笔者试图揭示房地产专业教学现状,剖析造成当前房地产专业教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改革举措,推进房地产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为房地产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依据。

一、调查问卷设计

以武汉市部分高校房地产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电子邮件形式,设计两套问卷,对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展开调查,从房地产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学习问题、改革措施五个层面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62份,其中在校学生112份,已毕业学生50份。在校学生仅调查三、四年级学生。其中三年级学生占52%,四年级学生占48%。三年级女生占64%,男生占36%;四年级女生占57%,男生占43%(图1)。此外,三年级学生已开展房地产专业试验课程教学。

二、房地产专业教学效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较感兴趣

调查表明,虽然在专业选择上有一半学生较为盲目或是被动调整,但绝大多数并不后悔选择该专业。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后能查阅相关专业书籍。调查表明,88%的学生认为目前专业课程开设过少,这说明学生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较感兴趣。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入学前,在专业知识兴趣上,学

生性别差异不明显,但入学后,女生更倾向于更换专业。四年级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更感兴趣,入学后更换专业的意愿较低,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可度在一定程度上呈正相关。

(二)学生课堂学习被动,课堂教学与需求存在错位

调查表明,在课程学习目的上,有25%的学生表示主要为修学分,另75%的学生为学习专业知识。总体上专业课程到课率较高(90%以上),但到课的学生中,能认真听完一堂课的学生仅为25%,69%的学生只能听半节课,还有6%的学生仅能听15分钟左右。有一半的学生上专业课时无法集中注意力,表现为睡觉、听音乐、看课外书或自学。综上所述,大部分学生上专业课较为被动,到课率与学习状态不匹配,部分学生学习目的虽较明确,但对课程内容兴趣不大。但对于其课后专业课程书籍的阅读量调查表明,平均每个学生在一年内能阅读5~10本专业书籍。说明学生对专业知识存在较大的求知欲,但课堂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其学习要求,课堂教学与需求存在错位。进一步的统计表明,女生的到课率比男生高,且听课更为认真,女生比男生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上。但在学生状态上,性别差异不明显,相反,女生课堂学习相对男生更为被动。

(三)课堂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原因呈多元化

对房地产专业课堂教学效果的调查表明,在课程内容的领会上,50%的学生表示一知半解,完全领会的学生仅为2%。课堂学习效果有待提高。对专业课程学习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调查表明,69%表示课程理论性过强,缺乏可操作性;另有25%表示课程较枯燥。对以上问题主要成因的调查中,有34%学生认为教学方式与手段有待改进,29%认为教学体系有问题,自身基础较弱所占的比例为21%,而对专业不感兴趣所占的比例仅为9%(图2)。说明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呈多元化,但主要是客观原因造成的。进一步的调查表明,虽然三年级学生到课率较四年级高,但四年级学生对专业更感兴趣,学习效果较好,故可认为学习效果与到课率并无直接关系,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效果。

(四)已毕业学生对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认可度较高

对已毕业学生调查表明,课堂所学专业知识与工作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其在学校学习时遇到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为专业课程开设过少,相关课程理论性过强,操作性不强。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教学方式与手段有待改进以及教学体系有问题。在解决方法上所有学生均非常支持课程实验教学改革,认为有开设实验课程的必要性,认为实验课程的设置对提高理论教学的教学效果以及今后的工作将有很大帮助。由于反馈调查问卷的已毕业学生工作单位基本为房地产企事业单位,工作中对房地产专业知识运用程度很高。故相对于在校学生,已毕业学生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认识更为深刻,对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认可度更高。

三、房地产专业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式与教学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房地产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相对于国外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纯理论教学仍是国内现行房地产专业的主要教学方式,该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遍较强,但几乎所有教师均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经验[3]。教学方式单一,鲜有学校开设相应实验课程。故理论性过强已为该专业国内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操作存在一定差距,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4]。

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各高校由于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明确,力求全面发展而缺乏自身特色,致使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集中于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而专业课程开设明显不足,或由于开设时间滞后,在学分制的共同影响下,加之大部分专业课程为选修性质,致使部分后开设的专业课程乏人问津而无法开设。另一方面,课程体系的固定导致所开设课程多年保持不变,与房地产市场人才需求产生错位,不能引起学生兴趣。

(二)师生互动评价考核方式的消极影响

师生互动评价是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如运用不当则极易产生负面影响[5]。如部分高校将学生评师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迫使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学生,上课轻纪律,考试划重点。调查表明,在多门考试同时进行时,81%的学生表示仅需一周时间准备,平均一门课程的复习时间仅为一天左右;而另一方面,教师评学则主要表现在考试分数上,学生课堂学习的努力程度与考试分数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师生互动评价体制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被动学习,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三)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正确引导

调查表明,在选择房地产专业的原因上,仅一半学生表示感兴趣,另一半学生则非常盲目,或出于被迫调整。入校学习两年后,仍有26%的学生表示后悔选择该专业,希望能换专业。25%的学生上课是为修学分,绝大部分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去向表示模糊。另一方面,兴趣与专业认可度及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前对该专业缺乏足够的认识,入校后对专业认识也十分有限,甚至在即将毕业时,大部分学生仍然对专业认识不充分。从而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热情,存在学习消极、被动等现象。

四、政策建议

(一)突出特色,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课程教学体系

各高校应根据自身学科优势,明确培养目标,突出特色,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上应与时展需求和用人单位需求相一致,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增设房地产经纪、房地产营销策划、房地产投资分析等房地产行业的实用课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输送社会需要的房地产专业人才。此外,在入校阶段,应增加部分房地产专业概论课程,帮助学生尽快了解专业,明确专业架构,明晰学习目的,提高学习兴趣。

(二)以实验课程丰富理论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现有教学中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的缺陷,可以实验课程弥补理论教学的不足,以社会实践实地检验理论教学成果,邀请有经验的房地产专业人才回校开设讲座以丰富理论教学内容。基于不同方式所存在的局限性,实验课程以其成本低、普及面广而具有较大推广的可行性。对已开设实验课程的班级调查表明,在对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上,已开设实验课的班级更认可实验课的方式。故当前应加强教师实践培训,将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结合设置,增加课程的实操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需求。

(三)师生互动评价体制的重新构建

纵观师生互动评价体制,原有评价体制往往重结果而轻过程,从而直接导致学生上课学习松散,以一纸试卷定成绩。教师教学过程则疏于对学生的监管,进一步助长学生消极学习的不良习惯。故应将师生互动评价体制向重过程轻结果方向转变,将学生评师与教师评学置于同等位置,加重学生平时上课表现的考核,降低考试成绩的权重,使师生互评驶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加强教师队伍能力建设

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建设对合理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具有较大影响。现行房地产专业教师队伍大多从高校到高校,受学校考核等因素影响,理论性过强,动手能力欠缺。故应从教师本身能力建设出发,以校企合作为契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房地产专业教学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参考文献:

[1]刘洪玉.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教学与实践[EB/OL].http://.cn, 2002.

[2]蒋黎晅.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7,16(4):4-8.

[3]刘洪玉.从国外的经验看我国的房地产专业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20(1):114-119.

[4]魏玲,望晓东,唐晓莲.新形势下高校房地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71-272.

[5]李宝斌,许晓东.高校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师评价维度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8):65-68.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eaching effects for real estate major

LIU Hongping1, LI Jianfeng2 , PENG Hong1

(1.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P. R. China;

2. School of Business,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P. R. China)

Abstract:

篇8

关键词 房地产估价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52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urses

JIN Wei[1], LIU Shuangshuang[2]

([1] School of Urban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300;

[2] College of Wentong,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With the real estate valuation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ttention of the university, on the basis of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features on the proposed real estate appraisal courses building ideas and measures.

Key words real estate appraisal; real estat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course construction

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成熟,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重视,房地产估价作为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房地产估价课程主要应用于房地产投资、开发、交易及抵押贷款、征用/拆迁补偿、课税等方面,所以在教授房地产估价过程中需要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如何建设好这门系统性和实践性均较强的应用型课程,需要任课教师与教学专家通过认真思考、讨论与总结。

1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独特性

房地产估价既是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又是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之一,其自身的独特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理论性

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房地产估价这门课程在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房地产估价的理论和方法,包括市场比较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及地价评估法等。这些估价方法的学习需要大量的理论作为先导,要求学生必须修完“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营销与策划”等课程,上述专业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掌握与房地产估价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好房地产估价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1.2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实践性

房地产估价除了具有较深的理论性,还具有较高的实践性。一方面,房地产估价的实用性很强,这门课程是住建部组织认证的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的主要内容,涉及到两个科目的考试――“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和“房地产估价案例与分析”。学生如果能够在校期间将本课程学好,则会有利于未来房地产估价师的考试。另一方面,未来随着我国房地产税的全面铺开,将需要更多的估价专业人员。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涉及到估价的行为有很多,包括房地产交易、抵押、征收征用、拆迁补偿等。所以,房地产估价表现出来的实践性主要包括:①社会经济生活与其关联度高;②与社会上存在利益关联的部门众多;③本课程的综合性高、程序复杂。

综上所述,房地产估价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紧密的课程,在授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2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建设思路

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房地产领域工作时遇到的与估价相关的困难,提高学生工作中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依靠在校期间对房地产估价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对估价实务的认识。因此,开设本课程的学校在制定教学大纲过程中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对课程的建设思路必须异于其他基础学科,抛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结合课程教师的经历进行多样化的授课模式。

(1)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在应用性岗位上工作,所以学校在办学的过程中需要与企业合作,实现校企联合办学。在校企联合办学的过程中遵循企业工作和岗位要求,使学校能够了解企业对学生的真实需求,为教学培养计划的制定奠定基础。这也是房地产估价课程建设思路首先需要考虑的。

(2)由于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是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考试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毕业后参加估价师考试具有很大的帮助。所以,需要根据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内容及职业资格标准,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3)教学大纲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依托于教学大纲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堂理论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践,实现理论基础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三者紧密结合,达到“以教促学、以学促练”,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革新考核方式,实行校内和企业联合考核形式。在校考核方式,以改变卷面考试形式为主,加强平时专业基础知识理论的考核,不以期末考核作为最终评判标准。企业考核,完全按照正常的工作需要,按照标准的作业流程进行测评。另外,对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将对考核优秀的学生提供具有诱惑力的工作机会。

(6)重视“互联网+”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在互联网发达的社会中,课程老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拓展知识储备量,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3 房地产估价课程建设途径

3.1 强化师资队伍

提高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提高其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是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包括合理的年龄结构,即中青年教师与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配比合理,使教学工作保持一定活力的同时又不失经验;合理的职称结构,教授和副教授的人数不能过少,在保证团队学术水平的基础上,提高团队的创造力;较高的教学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技巧是一个成熟教师团队必不可少的要素;最后,出色的教师队伍还需要一个能力出众的教师领衔,能力包括学术能力、教学能力、领导协调能力等。

教师团队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针对现有教学团队,对现任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外出进修,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学术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执业资格考试,优化师资结构。另外,引进高水平教师人才,充实、提高教师队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最后,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高水平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提高专业层次和学术内涵。

3.2 整合教学资源

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其他课程交叉多,存在一定的重复性。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中有很多与之存在交叉,例如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金融、房地产投资分析、财务管理、物业管理等,基本涵盖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大部分专业课程。因此,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课程教师了解学生专业课学习情况,以及学生对部分课程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在制定教学任务表的时候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避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存在交叉的知识点,将授课重点放在本课程独有的知识点上。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重点讲解本课程独有的知识点,例如房地产估价的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假设开发法、地价评估法等知识点所占课堂时间应增加。而对于与其他课程交叉多、重复率高的课程则应该减少课堂讲授时间,主要以提问、回忆的方式,从估价的视角帮助学生重新对知识点进行复习或掌握。

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除了依托于书本知识点之外,还需要结合国家宏观/微观经济发展现状、国家制度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度(调控政策)、区域/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互联网发展趋势等因素的影响。上述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房地产估价课程内容的微调,所以任课老师必须时刻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更新。由于教材编写内容的滞后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应该过分依赖教材,而是应该根据房地产行业的特性,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开展市场调查,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关于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变化,分析并正确把握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导学生对部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然后进行分享。最终实现房地产估价讲授的内容与时俱进,不脱离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书。

3.3 革新教学手段

现阶段的本科教育必须避免中小学时期“填鸭式”教学方法,房地产估价作为一门应用性广泛的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房地产估价与大多数课程一样,课本中包含着大量的概念、理论和科学的计算方法,这些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由于学生没有经历过实践,缺乏实际工作经历,难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所以,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采用一些特别的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等。为了提高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知,老师可以按照课程的进度要求学生进行真实的模拟训练,类似于沙盘模拟训练,使学生在贴近真实市场环境下,对项目进行调查分析、估价、拍卖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加强学生对实际工作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整合网络资源,将最新的网络资讯传递给学生,缩短知识点更新的时间长度。

与此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院或者教师可以要求房地产行业或房地产估价师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通过专题讲座一方面解决授课过程中需要站在工作角度解答的问题,向学生传达真实的工作经验,弥补部分高校教师房地产估价经验的不足,增加学生对房地产业、房地产估价师的感性认识,了解房地产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运作机制。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增加课程的教学形式,为课程教学手段的革新提供便利。

3.4 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房地产估价是一门对实践要求很高的课程,这就要求学校或者教师能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到具体的项目实习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对实际房地产估价没有经验,对教学没有兴趣的现象。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的途径是与企业共同合作办学,成立校企合作班。校企合作班既可以解决学生实习的问题,又可以为企业解决劳动力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班,学生可以定期到企业进行实习,部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到企业估价的项目,锻炼实际工作能力。作为合作企业则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挑选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实习生,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可见,“校企合作班”的建设能够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方共赢的局面。 (下转第147页)(上接第105页)

3.5 教学实验基地建设

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分为两个部分,包括校内教学实验基地建设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根据房地产专业的特点,需要建设校内教学实验室,深入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另外,还要加强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建设与利用。尽量与本地大型房地产开发企业或房地产估价师学会联合共建,形成长期稳定的教学场地和学生实习平台。

虽然,房地产估价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不仅需要任课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支持。但是,相信未来房地产估价课程在广大师生和社会组织的努力和关心下,其教学形式、建设思路一定会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

参考文献

[1] 李玉琳,张俊文,王南.高职院校房地产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2).

[2] 李斌.关于新建本科院校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5).

篇9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房地产经营管理;培养模式

为适应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对中、高层人才的需求,目前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房地产专业的高等教育。但由于我国房地产高等教育起步晚,办学经验不足,缺乏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学术理论研究滞后等原因,使房地产专业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存在认识上的问题。要让房地产专业学生的素质结构符合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要求,有必要对房地产人才培养模式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目前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存在的困惑

1989年我国高等学校开始设置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1998年国家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将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归属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改称工程管理专业。各高校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于1999年开始对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归属进行了调整,部分高校将该专业并入工程管理专业,也有部分院校将其并入工商管理专业。目前根据教育部新的专业设置目录,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作为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目录,重新开始招生。

房地产经营管理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兼具工程、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多学科知识的复杂性专业,不少院校对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问题感到不好把握。在不同院校,由于各自的学科基础、师资情况不同,所制定的办学目标呈两种不同倾向:一种倾向偏重技术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加大对工程制图、结构力学等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讲授,此类院校多为土木工程办学实力雄厚的院校;另一种倾向则偏重经济管理知识的讲授,此类院校多为财经管理类院校。如此一来,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满足市场需要为主,还是以自身资源优势为主,存在着困惑。

二、如何确定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要解决培养目标的困惑,必须厘清几个重要问题:对于房地产专业而言,什么是“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什么是“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的核心能力”,设定培养目标必须从满足从事房地产经营管理工作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入手。

如何确定一个行业的工作基本素质和核心能力呢?胜任力模型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完善,定义出在某一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表现所必需的行为和个人特质,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同。

胜任力概念一般是针对特定的工作情景而言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是职业胜任力。通常,职业胜任力被定义为工作绩优者所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等,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员工的价值观、动机、个性、技能和知识等关键特征。把职业胜任力定义为“个体的潜在特征,可能是动机、特质、技能、自我形象或社会角色的方面,或者个体所运用的知识体”。他认为,这些潜在特征可能是无意识的,个体不能清晰地描述它们。因而,发现胜任力的方法是让个体描述什么在工作中使他们获得了成功。把胜任力作为人的潜在特征,也就是说要考察员工是什么样的人,而不仅仅是他们做了什么。另外,并不是对任何一种潜在特性都加以关注,而是只关注那些与绩优(被定义为结果/产出)具有因果联系的潜在特性。

房地产专业的职业特征综合、交叉性十分明显,面对各院校培养“学科单一倾向”的模式与现实房地产行业用人需求的“错位”现实,必须转变和更新观念,即,培养的人才应以适合房地产企业需要为目标,从直接适应房地产产业的需求进行胜任型教育。

三、胜任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1.教学模式发展思路

胜任力有多种定义,但是人们普遍认为,胜任能力是影响人们大部分工作的相关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总和。它与工作绩效紧密相连,并可用一些被广泛接受的标准进行测量,其中,除性格特点外,大都可以通过培训与发展得以改善和提高。胜任力模型则是描述在组织中一个优秀员工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性格特点的特殊组合。这些组合中的要素可以被归结为四个层级。如下图所示。

图形最上端的为“绩效行为”,是个体在具体职位上的工作绩效表现。“绩效行为”下面的三个层级共同决定了个体在工作中的绩效行为。下面的三个层级是递进关系,层级越低的因素在决定个体行为表现上起着更稳定的作用。在具体适用中,还需要考虑胜任力模型的几个特征向量。首先,具有行业特色。它反映的是某类行业内对人员的整体素质要求,包括知识和技能的范围,对所服务客户的认识程度等。其次,具有企业特色。它反映的是单个企业对特定人员的要求,并且细化到行为方式的程度,即使是处于同一行业的两个企业,由于企业文化、经营目标、经营策略的差异,纵然企业在人员要求的能力条目上完全相同,也很少有两个企业的能力素质的行为方式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最后,具有阶段性。胜任力模型的行为模式由于与企业经营相联系,因而具有阶段性。在企业的特定时期内,某项胜任能力甚至是某一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另一个阶段,由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或经营策略发生变化,能力模型素质就会定期随之更新和改变。

根据上述模型特征,胜任型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发展思路可以概括为,以管理―工程型模式对经济管理类知识和土木工程类知识的教育并重,在课程设置上并不偏重某一类课程,其人才体现为具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和土木工程知识,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模块化构建课程体系层次,具体可以构建职业技能、职能绩效行为、心智培养三大模块。

2.胜任型教育模式的构建

(1)房地产行业技能模块

此模块以准职业岗位为基础,以房地产开发过程为主线,具体内容包括:①房地产开发前期准备内容学习。在该流程中,对房地产开发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同时,应储备房地产开发前期所要求的知识技能,例如,如何进行房地产开发可行性分析,房地产项目报建等知识。②房地产开发过程学习,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该流程中,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培养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即,工学都不可偏废。核心课程为建筑基础知识、工程建设监理、房地产策划等。③房地产销售过程,主要进行房地产售卖和物业管理方面的课程和实践。比如,学习房地产营销、物业管理、房地产经纪等核心课程。

(2)房地产行业职能绩效行为

此模块包括一般工商管理教学内容,即,一般企业都涉及到的生产系统、市场营销系统、质量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计划财务系统、工程总务系统等,主要可以分为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和各职能部门管理流程的管理。“胜任型”教学体系的这种划分不是过去的分部门运作流程的描述,也不是按管理的五职能来分类叙述。实际上,在每一个服务环节、业务部门和管理层级上,都存在相似的管理流程并执行所有的管理职能。

(3)房地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心智培养

此模块也称为软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与沟通能力,培养一个房地产经营管理人员应有的心智模式。此类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精要、公务写作、演讲与口才、管理沟通、领导力开发、职业规划、组织行为、商业伦理和法律等课程。

参考文献:

[1] 蒋根谋,金峻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改革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12):115-117.

[2] 肖艳,母小曼.工程管理专业中房地产类课程的设置与实践[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0(2):144-146.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152-03

“房地产投资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理论课程,在宽基础、深理论的思想指导下,受课时、非理想化的项目背景和市场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达到教学要求,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甚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学生很茫然、教师很无奈”的现象。如何实现“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执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要。如何发挥好高校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实践教学,推进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房地产投资分析”的课程目标

“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房地产投资的目标,也不同于房地产投资分析的目标。房地产投资的目标是通过房地产投资实现投资人预期的收益。房地产投资分析的目标是根据房地产项目的区位条件、市场环境、财务状况等因素,做出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过程。“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房地产投资分析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投资的可行性,具有一定的投资分析实践能力。课程的理论教学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都是围绕课程目标服务的。教学过程中,只有理清课程实践教学目标、理论教学目标及它们与总目标的关系,才能明确教学的方向,协调教学理论目标与实践教学目标的关系。

房地产项目投资分析内容及过程涉及面广,仅仅依靠理论分析难以客观评价和理解项目方案的可比性和可行性。如果把投资周期的长短、风险大小、项目的规模、复杂程度、收益等孤立、抽象的指标融入实际项目,赋予其实际意义,再运用投资分析的理论,对认清项目的全貌、增强项目的形象感、实现决策目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围绕投资的需要而展开的。房地产投资分析是要积极地实施投资,或通过投资分析积极地优化投资方案,获取预期的投资效益。在同一个项目中,如果采用不同的策划方案,会得到不同的收益结果。如果没有投资分析,或投资分析失误,房地产开发就无法获取更高的收益,甚至有可能一败涂地。因此,房地产投资分析离不开科学的策划方案,房地产投资的方案决策必须依靠精细化的投资分析。实践教学的魅力在于,要表达一个观点、说明一个问题,不需要说多少大道理,利用一个简单的案例,就可以阐明课程的相关理论及其重要程度。

某房地产(别墅)项目,用地面积300亩,当时的地价40万/亩(应该是相当低了),销售价格1.3万元/平方米,两年完成销售。该项目形式很理想,理应收益丰厚,但股东却始终没有分到利润。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是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出了问题?还是成本管理失控?各种猜疑纷至沓来。

通过成本分析,问题的症结便显现出来。根据某别墅项目基本成本费用表(见表1),每m2建筑面积的成本如下:

[(600+675)×(1+10%)/0.2+3300]/(1-3%-13%)=12277元/m2

别墅12277元/m2的成本与13000元/m2的销售价格对比,显然,基本无利润可言。建筑面积是房地产产品的核心指标。由于该产品的策划主要重视了产品的观赏性,而忽略了产品的商品属性,造成了容积率过低,使综合成本直线上升。如果调整产品结构和定位,同样300亩的项目就可以实现投资的目标。上述别墅案例,如果以容积率0.2建设施工,投资将会失败。由此可见,投资分析是投资的前提,也是方案策划的前提。它可以使产品数据化、形象化,为方案的制订指明具体的方向,为方案的决策提供明确的指标。将类似案例引入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先分析、后设计”在房地产开发程序中的意义。

三、实践教学是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催化剂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习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催化剂。枯燥的理论和数据只有落实到实际的投资项目,才能真实看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本质联系,才能使基础理论具备应有的生命力。理论教学应围绕培养能力展开,并配合技能训练来进行。把实践环节引入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把课程理论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而且可以提高教学的活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填鸭式说教转变为启发式教学。

(一)数据分析案例

以数据分析为例,项目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相当强的,它们之间的数据要求一旦不能满足,项目投资目标将大打折扣,甚至全盘皆输。例如,计划投资一个3000平方米的餐饮项目,试分析它的几个数据关系。假定该餐饮项目规划的规模和接待能力折合为60个标准包间,每个标准包间50平方米,每间平均10人,可同时容纳600人就餐。在这个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再来分析它的衍生数据。要保证这3000平方米的商业项目的正常运营,按餐饮的平均行业利润10%计算,即每天800人次就餐才能实现盈利目标。这样就有了消费者人流量的基本数据。

满足人流量规模必需考虑一些必备的配套数据。比如,可能有多少车辆来?需要多少停车位?店面的展示面、交通状况、客户入口、食材入口、卸货、保管、加工、备餐空间、烟道、隔油池等设施,以及水、电、气、通讯等配套是否能满足要求?在这些配套要求中,对有案可循的数据可以直接套用,判断是否符合经营要求。对由于地域、定位、客户群等方面的不同,存在变数的或没有基本数据的,则需要完成大量精细的调研、测算等实践工作。一个成功的项目,它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必须是成功的;一个失败的项目,可能只因一个数据的偏差而出现问题。上例中,如果停车位数量不能满足配套要求,带来的就会是接待能力不足、客户流失、利润减少、经营目标不能实现。

(二)实践案例的拓展

一个案例所能表达的观点、说明的问题是有限的。实践教学需要以研究深入浅出的案例为基础,举一反三,在更大范围内,更加深入地发挥实践教学的效能,尽可能用一个案例串联多方面的问题,通过一系列实践综合训练,加强课程的统一性和整体感。实践教学不是以判断出一个结论为终点,而是要以此为起点,扩大实践教学的成果,在纷繁复杂的项目投资分析中,研究各种因素内在联系,准确判断投资目标的可行性。对成功的案例,应总结其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改进;对失败的案例,要从失败中走出来,通过投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进行方案的优化,进而衍生出多种方案,形成多种方案的比较,走上一条精心分析、科学决策、理性投资道路,实现投资的预期效益。

四、实践教学形式与选题

以培养实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目标的教学定位,一旦脱离了项目实践,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更是培养实用人才的必要环节。如何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展现实践教学的意义,其形式和选题尤为重要。

(一)实践教学的形式

实践教学的教学形式是以实际项目为背景组织教学活动,主要有两类基本形式:一是观摩性实践教学,主要利用课堂教学来完成,即通过实际项目案例,说明相关的观点,解决相关的问题。观摩性实践教学应进一步利用案例背景,进行课堂提问、课堂讨论、教学互动等多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引领学习思路,提高教学效果。二是实战性实践教学,主要以课外练习为主,即以工程案例为背景,布置相关课题,由同学在实践中明确基本概念、掌握基本理论、提高工作能力。实战型实践教学应加强答疑、辅导,在课堂上适当进行点评、分析和总结。

(二)实践教学的选题与学时分配原则

实践教学的选题,如果简单地全盘照搬案例,会使教学内容松垮散漫,既耗时耗力,又不能切中主题、实现目标。课堂实践要想获得较好的效果需要合理的课题设计。应当围绕教学单元的目标,把精心挑选的案例进行提炼,使之服务于教学目标,即做到指出问题“一针见血”,解决问题“立竿见影”。应当注意的是,实践教学环节也是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工作作风的重要渠道。

合理分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在理论课时相对偏紧的情况下,实践教学必定占用理论教学的课时。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把握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时间呢?有“得”必有“失”,要“取”还得“舍”。实践教学占用的学时,可以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教学内容的轻重,把一些原本计划在课堂上灌输的概念和理论,通过课外练习(作业)、课外消化的形式让学生自学完成,填补理论教学的空白。广义上讲,实践教学可以贯穿教学的始终。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实践教学课时,积极采用启发式教育、主动式学习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等方面,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当指出,实践教学只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基本手段,并不是教学过程的全部,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的掌握才是学业成败的根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用实例来串联教学内容、说明理论问题,把课程的基础理论应用于实践环节,使枯燥的理论形象化、具体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力,既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可以进一步提高理论教学的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厘清实践教学目标在课程目标中的作用,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这是“房地产投资分析”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吴兴应,张新桥.基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2,(2):161-163.

[2]陈娜.高等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趋势[J].时代教育,2014,(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