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9: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健康教育重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心理健康教育重点

篇1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难点;突破点

由于高职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受高职院校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他们承受着来自周遭环境里许多的非议和自身自我期望值高低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高职院校校龄普遍呈现年轻,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一个初期阶段,针对于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需高度重视并且有必要寻找出匹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教育途径。

一、当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点

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多处于青年时期,他们呈现的心理问题除了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有共性外,其心理问题也有他们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如下。

(一)迷茫混沌心理

刚入大学的新生,面对着新的环境,新的学习方式,新的角色地位,会产生诸多的不适应,而这种不适应会导致阶段性迷茫。从高中或中职进入高职,是一个大的转变。其一,面对大学生活中各种班集体生活、社团生活以及学生干部生活,在选择上有焦虑、迷茫,而大一新生身上普遍在存在着几者协调困难的问题,导致身心疲惫且盲目无方向。其二,面对大学里的学习模式的转变,从高中或中职的封闭式学习到高职的开放式学习,许多大学生还不知道怎样去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加之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所选所学专业的性质和就业去向还不是很了解,由此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产生迷茫感。因而在学习态度上、学习行为上表现不佳,如上课早退或迟到、逃课、注意力难以集中、迷恋手机、网络游戏等现象严重。长此以往,在学习上的驱动力下降,学习受挫,学习失去目标,厌学情绪增涨。其三,角色地位的转变,目前大多数高职新生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被家人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地位被同辈角色所淡化,少部分同学甚至还会受到同辈群体的忽视,地位悬殊,很容易产生不适应和挫折心理。进入学校后,部分新生会加入一些社团或学校组织,他们可能经常要无条件的受学长或学姐的差遣,其中的少部分同学很可能会有反抗心理或者形成大一地位低的心理意识,不利于他们在集体生活的成长。

(二)人际交往障碍

高职学生已经进入半社会化,他们在学校主要是与同学、朋友、老师以及父母交流。他们有强烈的人际交往需要,渴望发展相对好的人际交往关系。而刚进入高职的学生,人际交往还处于一个适应的阶段,交往主要还停留的表层上。到了大学二年级,度过人际交往的适应期后,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人际交往中各方面的矛盾也会突现出来。但大部分学生因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矛盾,经常在人际交往中碰壁。(1)自卑的人际交往模式。部分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产生极度的自卑心理,特别害怕与过去熟悉的朋友、同学、老师交往。对“高职学生”这个称号,觉得有些丢脸,从一开始就自我认同感低,他们自己看不起自己,也总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经常刻意回避正常的人际交往,导致最后产生孤独心理,人际网络缩小。而且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同时自尊心很强、敏感多疑且受不了周围人的忽视,想交流但身上又长满了刺,很容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2)网络依恋的人际交往模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其各种功能的开发,让大众对之越来越依赖,它虽然缩短了人们之间的空间距离,但也萎缩了我们身边实际的交友圈和拉大了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在这个触屏的时代,网络对于高职学生的人际交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QQ聊天、微信、微博等一系列网络交往方式成为高职学生终日必点的交流套餐。他们与机器接触的日益频繁,依恋感也日益增加。因此,导致了现实的人际交往机会减少、人际交往能力下降、人际交往冷漠、人际孤独,最终产生人际交往障碍。(3)聚焦异往的模式。作为青年学生,从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来看,对异性的交往距离会拉得越来越近。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异性,很多学生渴望爱情也想拥有爱情,但爱情与性之间的冲突也必定存在其中。由于性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性的认知存在偏差,大部分学生存在性冲动,但又不断对性加以批判,对自己出现的性幻想不断地加以自责,对性感到恐惧和羞怯,对如何合理的升华这种心理压抑而不知所措,部分学生任由其发展,可能会走向犯罪的道路。还有部分学生采用恋爱的方式来排解,但却因恋爱而恋爱,过分享受与异性在一起的快乐,而无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三)情绪焦虑抑郁

在社会中,大部分高职学生在综合素质上并不比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差。但由于我国的教育体制使家长和教师以分数来设定对他们的期望。而进入高职院校后,大部分高职学生迫切地想向父母和老师证明自己,心理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如不善引导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其内心就会产生一系列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发展。而大学三年级,从学校步入社会的关键过渡期,学生们开始毕业实习、做毕业论文,通过这两者的检验,他们会冷静的分析并会找出自身存在的许多不足。但当面对社会竞争的激烈、专科生就业困难、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这一系列实际问题时,高职学生时常会表现出焦虑不安、自卑、担忧和茫然,对未来的学习与就业也会产生高度的恐惧和焦虑。尤其在临近毕业时,对于一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更是焦虑万分,甚至是寝食难安,他们的安全感会极度丧失,心理问题也会随之产生。

二、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难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但归纳起来主要为两个方面。

篇2

2014年10月20日至11月3日,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安排,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文科类、高中理科类名教师班赴台研修活动。此次赴台研修共15天,绕岛一周,行程1600多公里,进入台湾7个市县参观12所台湾优质高中或明星高中,台湾共开放各类学科共72节课供广东同行观摩,而我们广东名师也呈献了7节展示课供台湾同行观摩交流。在台研修其间,我们还参加了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教授、台北市立大学副校长王保进教授等所作的4场高端学术报告及讲座。此次研修使我深感震撼,不仅开阔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让我们学习到台湾的先进教育理念,也让我对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文化差异、人文背景及教育结构的不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尤其是参观学校环节,台湾各中学独特的办学理念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在台研修期间,作为大陆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自然对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十分感兴趣。每到一校都与其校的领导、辅导主任、辅导教师(台湾称心理课为辅导课,相应的,称心理教师为辅导教师)及学生进行交流,实地察看其教学设备设施,有机会时进行随堂观课。总体来讲,台湾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比大陆要完善很多,教学理念比大陆超前,教学设施设备、教师配备、教学方法、手段及策略要比大陆好。但大陆也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育部在2012年重新发文,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乘着这股东风,大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个别地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快速的发展,但各地不够均衡,资源也较为欠缺。总的特点是: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好,西部地区较弱;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较好,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较弱;城市比农村要好,重点学校比一般学校要好。例如,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好,粤东西北地区较弱。而台湾是整体都较强,学校资源配置已经实现标准化。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台湾与大陆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对比,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体系及课程安排

台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了训导、教学和心理辅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台湾的辅导课程从小学开始至初中、高中、大学都有很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及要求,是一个很完整的教学体系。而大陆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只是由教育部指导纲要,各省各地区参照执行,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以及学校心理工作的开展模式,有的学校仅在低年级开设心理课,大多数以讲座、心理咨询为主要形式,有的学校根本就没有开设课程。

二、心理教材

台湾的学校心理辅导教材非常成熟,已形成系列,从小学到高中,会有几个出版社根据台湾教育主管部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纲要,编写各年级的心理教材,再由学校师生选定,这样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所以其心理教材的质量都很高,一套完整的心理教材包括学生用书、教师用书、给学生配备的练习册等。在大陆,大多数省、市(只有较少的地区例外,未来情况可能会逐步有所改善)都没有组织编写专用的心理教材,基本上都是学校以国家、省、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工作计划为依据,再结合本校的特点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或特色教材。虽说这种形式可能利于创新,但随意性较大,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也不是很高。如果学校没有专业的心理教师,根本就不会有所谓的心理教材。在台湾中小学,心理教材人手一本,但在大陆,能做到这样的学校极少。

三、管理架构和师资配备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架构方面,台湾除了在教育行政部门设有专门的管理科室外,在中小学校均设辅导室,并设辅导主任一职(由有心理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允许心理教育教师进入学校的管理层,这体现了台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辅导主任统一管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包括师资调配、课程安排、活动设计、对外交流等,每所学校配备(4~10名左右,视学校规模大小而定)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专职从事学校心理教育工作。在大陆,主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是教育部的基础教育一司,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相对应的处室是思政处、德育科、德育股,但这些部门的人员大多数工作繁忙,身兼数职,并且只有极少人员有心理专业背景;另一个是教育部门的教研机构,可能受编制问题的影响,大陆大部分省一级的教研机构都没有设立心理教研员一职,市、县级设立心理教研员的就更少(多数地方的做法是由思想政治教研员兼顾心理教研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下,国家、省、市级也成立了各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如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设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由广东省教育厅思教处负责管理。但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委员会)的人员大多数由教育官员、教授、专家、教研员或中小学的心理教师组成(都是兼职为主,极少专职),他们负责制定本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规划、工作要点等一些纲领性文件。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专门的心理工作部门和专职的心理工作人员负责跟进、实施、评鉴,因此执行力量薄弱,效果有限,只能通过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的评估(选)等方式,来引起各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以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大陆中小学,条件好的学校会有1~2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极个别学校可能会有3~6名),但更多的学校是1名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专职心理教师都没有,只能由一些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或客串(这也和大陆心理教育起步较晚,高等院校心理专业设置少,毕业生不多有关。有些学校虽然招有心理专业毕业的心理教师,但并不是让他们专职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还要他们担任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或英语、语文、数学等科目的课程,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待遇方面,台湾的中小学心理辅导教师都能享受到台湾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各项待遇,如超课时补贴、各项津贴、专业成长机会、培训等,学校落实政策也比较到位。在大陆,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待遇也有规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但在具体执行中,只有少数学校能执行这一政策,大部分学校没有落实,这严重挫伤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四、心理辅导(咨询)室硬件设施建设

台湾中小学心理辅导(咨询)室的建设比较规范,在我参观的十几所学校里,辅导室一般包含有:办公室、个别咨询室、团体活动室、沙盘室、档案室、阅览室、多媒体课室等,占地300~500平方米,各种办公室设备齐全,如外线电话、电脑(包括手提电脑)、彩色打印机、饮水机等,均是标准配备。尤其是晓明女子中学(一所教会学校),它不仅开设心理课程,也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是晓明女中的特色课程,独立于心理课程之外,因此其场地设施还增加了生命起源(由光电控制)的陈列室,整个辅导室建设超过800平方米。在大陆,我参观过的学校中,和台湾水平相当的学校有:北京八中、山东实验中学、青岛二中、广东实验中学、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东高州中学、厦门的一些学校等。当然,近年大陆发展较快,一些学校比较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加大投入,因此也可能有一些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水平已超过台湾。但目前更多的学校心理辅导室还在30~60平方米,也有的学校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临时指定一间办公室,里面只有一桌两凳,根本没有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篇3

电影是一种在荧幕的时间和空间里,通过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它是人生的浓缩,人们从电影中可以感悟世事、人情和生命。美国电影理论家劳逊对电影曾做过这样的阐释,他认为电影“是一种无比的社会力量,它给予千百万人以文化生活,并给他们解释生活,这种解释影响到他们的信仰、习惯和情绪状态”。德国心理学家雨果•闵斯特伯格曾发表著名文章《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在文章里他提出“电影不存在于胶片上,甚至不存在于银幕上,而只存在于把它实现的思想中”的理论,他把电影看作是一种心理学游戏,并开始研究电影心理学。这一理论的提出,使雨果•闵斯特伯格成为电影心理学的奠基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每一部电影都包含有心理描写的成分,反映了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每一部电影都含有心理理论与思想,但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都是心理电影。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电影是指心理学情节在电影中占很大比重的影片。它是发展成熟的现代心理理论、观点对电影渗透和影响的产物。一部优秀的心理电影是对人性的深入探讨,是对人的心理发展和成长的深入解读。心理电影以轻松、愉快、幽默和直观的方式给观众展示着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引导着观众们去解读深奥的心理学理论和建构健康的自我心理。

二、心理电影的作用

心理电影是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也是他们学习和达成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它以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对青少年的思想、情感、人格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行动决定成败

在心理电影中,有一类电影能给青少年学生传递强大的正能量,通过观赏这类电影,学生可以从主人公身上看到他们对生活的坚强态度以及与命运的抗争,只要行动、不屈服,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阿甘正传》就属于这类励志电影。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主人公安迪被判入狱,可是他并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开始自我救赎,通过不断写信、挖地道等各种尝试,最终重获自由。安迪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屈服监狱的体制,变得麻木,而是凭借心中存有的希望一次次抗争。当面对比较难的任务时,人们往往总是在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先判定自己无法完成,这是一种心理惯性。这种主观判断只是为自己逃避苦难和责任寻找理由和借口,以便将来外归因。而强者则不同,他们舍弃这种借口,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不断去努力,直到成功。这类电影可以给学生一种力量,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当各种困难出现时,我们要像安迪一样不放弃,不屈服,寻找解决的办法来克服。学生们在观赏这类影片时能够深刻体会影片主人公的内心体验,进而激发自己对生活、学习的热情。

(二)正确认识自己

有时候人们往往无法认清自己,对自己缺乏了解与认识,这就需要人们学会发现自己、认识自我。电影《心灵捕手》可以让学生明白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天才。影片中的主人公威尔解出了一道非常困难的数学题,可是他却是人们眼中的问题少年,经过多方开导与帮助,威尔最终豁然开朗,渐渐敞开心扉。在威尔看来,他所表现出来的特殊的天赋并不正常,这种才能把他和别人区别开来,使得他变得“特别”。相反,如果他没有表现出这种才能,就会和其他人一样了,被他人所接受。他认为,天才并不能换来关系中的亲密,而平庸倒可以做到这一点。每当他展现天才时,往往会导致与人们关系的疏远。所以,我们看到,威尔在面对心理医生时常常表现出不屑与对抗。他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他希望人们喜欢他,而不是喜欢他的某种能力。威尔起先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数学潜能,他不知道别人对他的这个才能是接纳欣赏的,因而他把自己的数学才能当作是自己的不足。殊不知或许你所认为的“不足”正是别人眼中的优点。很多学生也会遇到像威尔一样的问题,他们学习成绩一般,但是却具有某些特殊才能,比如体重比较重,可以扔铅球,但是他们因为别人说自己“胖”而常常隐藏自己的优势。如果青少年能够正确看待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会是“天才”。

(三)学会沟通交流

有些学生由于不敢沟通或者不会沟通,缺乏沟通的技巧,导致在学校里与同学关系不好,被同学孤立,在家里与父母矛盾连连,这些问题常常给他们的学习生活带来困扰。那么究竟如何沟通才是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电影《小孩不笨》讲述的是三个小孩与他们家人之间产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最终问题全部圆满解决的故事,影片中反映了孩子和老师,孩子和家长,家长与老师等各种群体之间的矛盾与沟通问题。我们知道,孩子眼中的世界单纯而简单,当他们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往往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解决。有时候可能与同伴发生冲突,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他们不懂得尊重别人,不信任对方。在学校里,孩子们被老师误解了,他们的同学和同伴可能因为胆小而没有站出来,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众所周知,在学校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成绩都好,难免有些学生学习比较吃力。对于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他们自己本身比较自卑,如果发生被其他学生嘲笑的情况,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如果所有学生互相尊重,彼此信任,不仅有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提高成绩也会变得相对容易。此外,学生应该大胆地向家长和老师说出他们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屈服于大人的“权威”,更不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对抗家长和老师。而家长和老师应该客观的看待学生的要求,不能忽视学生的想法与意见。只有这样,青少年才能健康、轻松、快乐的成长。

(四)合理调节情绪

中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压力,有时会产生很多不良情绪,如果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缓解或释放,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学生不仅要知道及时调节情绪的重要性,还必须学会如何来调节情绪。电影《搏击俱乐部》讲述的是杰克与泰勒为了发泄情绪而建立了地下拳击组织。他们想通过拳击运动来释放压力与愤怒,刚开始还可以把握好,但后来就变成了暴力行为。该影片反映的是本我和自我的冲突,如果人们一直迁就本我,就会导致行为脱离现实,不被现实社会所接受。一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现实的原则,才是比较合理的。学生遇到压力或情绪不好时,适当的运动是合理有效的解决发泄措施,但如果过于激烈就有可能变成暴力行为。因此学生们在进行压力释放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方式,慢跑、打乒乓球和羽毛球、跳绳等都是健康的发泄方式。还有一些电影本身就具有调节情绪的作用。电影《查理与巧克力工厂》讲述的是小查理虽然生活在贫困家庭,但是他有一个温馨的家。浓浓的亲情和一颗不骄傲,时时谦卑的心,最终使他赢得旺卡先生的青睐,拥有了巧克力工厂。这类影片画面生动,色彩比较鲜艳,情节的设置幽默轻松,同时还配有大量的音乐和舞蹈,让观赏者不禁想跟着里面的人物舞动身体,快乐地哼唱。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这类电影来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五)识别常见病例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让学生完善自己外,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识别与区分常见的心理问题,确保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电影《海洋天堂》讲述的是有关孤独症的案例,而《火柴人》则讲述的是有关强迫症的问题。这类影片直观地向学生呈现患有某种心理问题患者的具体表现,学生通过观看这些影片,可以简单了解一些心理学常识。《海洋天堂》里的大福是典型的孤独症患者,虽然他的行为在正常人眼中有些幼稚可笑,可是他的情感却是丰富的,有爱心,乐于帮助他人。从这一点看,他和正常人之间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常常会听到“我是不是得了强迫症”这样的疑问,由于对强迫症知识缺乏了解,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可能得了心理疾病,这种错误认知会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内心恐慌,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观看完此类影片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很多所谓的“强迫行为”有时候只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或从小养成的生活习惯所致,并不是心理疾病。此外,通过观看此类影片,还可以引起学生对患有该症状群体的关注,对待这些患者我们要给予更多的关爱与耐心,用爱与温暖来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三、结语

篇4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28―01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实施途径、基本原则、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归纳起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咨询和辅导。具体来说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要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误区

1.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指导与训练,许多学校在心理测验量表的选择、实施心理测验的过程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学校对测验结果缺乏科学的认识与正确的处理方法,将结果随意公开,或以此给学生分类、贴标签等等。这些都可能在无意间伤害学生和家长,结果完全违背了教育原则。

2.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建立心理咨询室。为此,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派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并要求教师尽快面向家长、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在很多学校看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展心理咨询。其实,心理咨询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它不应成为全部内容。心理咨询室应被视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中心,它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广播、电视、刊物等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心理咨询室还可与专家、学者等专业人士合作,开展针对学生、家长特殊需要的心理咨询活动,但这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补充。

3. 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有的学校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课。诚然,每周固定的课时安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时间上有了保证,并有了稳定的传播知识的阵地。但从目前各学校开课的情况来看,仅仅开设心理课难以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首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它需要让学生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自体验才能获得,而课程所能提供的活动空间、实践机会是极有限的。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除主题内容外,还包括测验、咨询、班队会活动、野外训练等,而这些内容是无法由心理课来涵盖的。最后,心理课侧重解决一般性、整体性及共性的心理问题,而无法深入地解决特殊的、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

三、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建议

1.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篇5

[关键词]渗透 健康

我在实践新课程的同时,尝试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偶有收获,现撷取点滴,从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两方面谈点初浅体会。

一、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主要是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以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景为基础,营造和谐共生的课堂氛围,并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学生,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这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因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

(1)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要求教师自身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热情而愉快的情绪基础。

例如,肯德基是学生很喜欢吃的食物,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我就以肯德基为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同时把课题改为《肯德基餐厅里的学问》。这样,教师一出示课题,学生的积极情绪就被调动起来,从而冲垮学生心理上的防线,让学生感到轻松自在,没有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去。

(2)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需要教师以鼓励性的话语、亲切而信任的目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俗话说“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长”。教师一句鼓励性的话语,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一个同学的回答不完整,同桌同学补充后,教师可以这样鼓励:“你们两人的回答合起来就非常圆满了,希望你们继续合作,老师相信你们两人都会非常出色的。”这样,虽然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但教师鼓励性的语言却使他们看到了自己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的作用,从而更加努力地参加到学习中来。但如果教师说:“你们两人的回答都不完整,谁能完整地回答这个问题。”这样,势必在这两位学生的心理上造成阴影,使他们今后不敢再随便举手发言了,甚至对发言产生惧怕情绪。同样,“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投射的一个亲切而信任的目光,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给遇上困难的学生以战胜困难的勇气,给没有自信的学生以学好数学的信心。

(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心理氛围,还要求教师以公平的态度对待学生。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与学生平等,是指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教师权威看得过重。其次,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践证明:学生最希望教师能公正、平等地对待他们,最忌讳教师有偏见,尤其是学困生。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把一些复习性、基础性,或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让他们感到其实我也能回答问题,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感受到老师并没有瞧不起他们,而是在无时无刻地关心着他们,从而慢慢地恢复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经验是怎样获得的?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提出的“活动中心论”认为:“经验最为宝贵,实践最为重要,主张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提高能力。”他认为通过活动才能产生经验,最好的教育方法是让儿童自己用思想做试验,自己在学习中直接接触各种事实,这样可以获得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取得有用的经验,即“从做中学”,这样儿童会感受到学习的需要和兴趣,产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1)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提高学习的兴趣。

(2)举办数学竞赛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3)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

篇6

【关键字】儿童心理健康 孤独感 自卑心理 恐惧心理

一、引言

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以及儿童一生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儿童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在当今社会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不仅是当代教育的主题,也是儿童健康教育的主题。关注和研究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父母培养儿童的必备素养,也是儿童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有助于为儿童从小树立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儿童健康的心理,对其健康成长,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对儿童心理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儿童因其社会经验不足,不可能产生心理问题,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资料表明[1],在我国约有20%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儿童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儿童心理教育就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的面对社会现实,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典型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健康教育对策

(一)孤独感

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一定程度的孤独体验对于人格的成长并不完全是消极的,但是长期处于孤独状态会使儿童产生被遗弃感,并导致自尊心的下降、自信心缺乏,不仅对他们的学习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能力[2]。

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有多个方面,主要有[3]:第一,师生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学校背景下的孤独感是学生基于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情绪反映和行为表现而产生的孤单、寂寞、失落无助和不满的主观情感体验;第二,家庭环境与儿童孤独感。家庭功能与孤独感的关系要通过社会能力和行为、同伴接受性等中介变量实现;第三,同伴关系与儿童孤独感。其是按“受欢迎儿童―一般型儿童―被忽视型儿童―被拒绝儿童”的顺序递增的,儿童的社交地位越不利,其孤独感就越强;第四,认知因素与儿童孤独感。儿童的社会认知对孤独感的体验有一定的影响,对他人和自我的消极评价是孤独感产生的原因之一。

对于儿童的孤独情绪的干预和辅导,需要学校和家庭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主要针对个体进行,重视认知改变、人格因素、归因方式、行为塑造,采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形式。同伴接纳水平低的儿童体验到更多孤独感,而且同伴地位一经确定是比较稳定的,不易改变,即使儿童有了认知和行为方面的改变,但是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同伴的正性强化,是不容易固定下来的,对于儿童孤独感的干预效果也不会明显,所以无论是作为影响儿童孤独感的重要因素还是作为儿童孤独感干预过程中的强化因素,都应该同时对孤独感儿童所在团体进行干预,增强团体的接纳性,优化团体氛围[4]。

(二)自卑心理

自卑往往是非常消极的自我防御形式,会让人变得敏感、羞怯和自暴自弃等。自卑的心理对于儿童的成长非常的不利,一个儿童如果内心被自卑心理填充,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身心发展和与人交流的能力[5]。

存在自卑心理儿童主要有以下表现[6]:郁郁寡欢、情绪低落;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往往在正式参赛时会临阵逃脱;语言表达较差,或表现为口吃,或词汇贫乏等;常常贬低、妒嫉他人;怕羞过度,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

(三)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在儿童中是常见的,一般情况下,恐惧情绪是短暂的、不过分的。而有些儿童会出现持续的、严重的恐惧反应,表现为适应行为异常和焦虑、紧张,这种状况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以主体来分,有个体恐惧心理和群体恐惧心理,如个别儿童怕兔子,而绝大多数儿童怕黑;从引起恐惧的事件来划分,最常见的有动物恐惧、社交恐惧、自身损伤恐惧、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恐惧,其中社交恐惧如儿童怕见陌生者,现象恐惧如儿童怕影子等;以恐惧症状的程度来划分,有怀疑、担心、害怕、恐惧、恐怖等不同阶段和程度的心理状态。

三、总结

本文从儿童典型的心理行为问题视角入手,系统地分析了孤独感、自卑心理和恐惧心理三种典型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其相应对策,为类似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儿童心理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和儿童的培养都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儿童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需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洁.新时代下教师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商界论坛,2013(19):328-329

[2]梁艳.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10):474-477

[3]李幼穗,孙红梅.儿童孤独感与同伴关系、社会行为及社交自我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7,30(1):84-88

[4]李昱霏,王继玉.近十年来我国儿童孤独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社会心理科学,2010,25(109):287-291

篇7

关键词: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学生完成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黄金时期,而且也是思想品德素质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还是学生身心发展急剧变化并充满矛盾的“危险期”。当前,我们很多中学都缺乏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这就要求我们思品教师适时、适度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和情感,激励学生学习动机,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投身于学习和生活之中。

下面就我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谈一谈自己的感想。

一、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来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人生当中最富有特色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学学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特别是当前成长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日趋复杂,身心健康发展受到的负面影响越来越来大,致使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以前更加显著和突出。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学生品德的养成,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让学生学习一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当中,不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在学一些心理学的基础知识都是有益的,为了学生的现在也为了将来,中学应学习一点心理学。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传授一些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让学生按心理学规律去学习,促进学生对自身的认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解答学生自己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难问题,从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达到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2.引导学生保持心理健康,学会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健康是比较而言的,绝对的健康是不存在的,而且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动态变化的,而非静止不动的。心理健康与否是反映某一段时间内的特定状态,而不应认为是固定的和永远如此的。只要我们学生有正确的人生态度、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个性、适度的情绪和充分的理智,我们就认为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所以我们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不断地加强科学的“三观”教育,让学生能正确对待人生,在实际生活中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悦纳他人;有适度的情绪,不过悲、过喜、过忧、过怒。面对他人的批评和赞扬,既不会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又不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自己心中有数,能从别人的批评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不会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同时对别人也有一种客观的、全面的评价,不会忽冷忽热,不会苛刻地要求别人。

3.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据有关方面统计,90%的学生的恐怖症是由于教师的非正常教学行为引起的。所以我们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通过学习、自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向上、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这样教师以自身健康的心理去影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才会自觉地去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尊重,建立一种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去热爱我们的学生、理解我们的学生、尊重我们的学生。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安全、自由营造良好氛围。

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思品教师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探索,不断总结,为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造性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纲》。

篇8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员;途径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218-01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自从教育部在2001年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以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进行了各方面的探索与讨论。有部分人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划等号,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由部分人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辅导员的工作。笔者认为这些都是有失偏颇的。笔者在本节中拟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出发,谈谈自己对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几点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一样,同属大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者都有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这个共同目标。但是这两者却不能等而论之,在形式与方法、工作内容上两者都存在着明显分别。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关注的是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侧重于大学生道德、政治、思想的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调适、矫正、帮助学生塑造出健康的人格,培养他们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

二、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地位分析

大部分辅导员都是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刚刚毕业就加入辅导员队伍,他们的年龄与大学生相仿,知识阅历、生活经验与大学生接近,这种角色可以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角色淡化,使辅导员更容易与大学生交流,发挥榜样示范的功能。从时间上讲,相较于其他教师,辅导员与学生相处时间更长,对学生各方面的了解也更加全面、及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性与时效性得到保证。

此外,高校配置辅导员的方式一般是以院系为单位。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因专业、年龄、家庭情况的不同存在一些差异。这种配置方式可以使学生的辅导与管理更有针对性。同时,辅导员既是学生的学长,也是学生的朋友,可以将自己的成长经历与学生共同分享。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他们可以帮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这些会在无形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

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辅导员作为教育工作者产生的疲惫、苦闷情绪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导致对学生缺乏应有的耐心,甚至出现侮辱学生的恶性事件。因此,提高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这需要个人、学校与社会多方面的努力,学校要提供条件,能够经常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社会要理解辅导员,不能给辅导员过大的压力;辅导员自身要对压力本身有着辩证看待的态度,不断充电充实自身,端正职业理想,教育信念,不仅对学生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对学生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二)多角度了解学生,重视从心理角度分析问题

传统教育观念习惯从组织纪律,道德品质方面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从心理角度认知、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往往受到忽视。譬如学生撒谎的问题上,辅导员一般会从学生思想品德上分析,认为学生不诚实。但是从心理的角度出发,这是学生因为害怕责罚采取的心理防御措施;再如辅导员鼓励学习优异的学生参加竞赛活动或者竞选班干,学生却不参加,辅导员一般认为这是因为学生孤傲自大或者不愿为同学服务、缺乏服务意识,但是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这是因为学生在这样面缺乏自信、害怕遭遇到失败的结果,了解学生的角度不同,教育方法就不同,当然教育效果也不一样。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看待学生的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应该多从心理角度了解学生,重视从心理角度分析问题,使工作更加理性化、科学化、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树立平等意识,进行心理换位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校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发展,自我人身观与价值观逐步确立。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树立平等意识,从学生的眼光、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辅导员要不断了解学生的思想、体验学生的感情、走进他们丰富而又敏感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加强学习心理学知识,加深对人的理解、加深对学生的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尊重学生。只有做到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了解到学生问题的症结。在工作中,辅导员要放下教育者的架子、淡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角色、与学生建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做好辅导员工作奠定稳固的心理基础。

(四)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被辅导者。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时候,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发展不好的学生,要相信学生仍有积极的一面,努力发觉他们的潜能;对于发展较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五)重视网络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为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思维、新方式。有人戏言“学生不一定都会去上课,但学生一定会去上网”。如果教室寝室家里找不到学生,通过QQ 我们很有可能找到他。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QQ空间、个人博客辅导员可以了解学生的交友状况、心情状况、心理问题。网络上层多次出现在博客等流露出自杀倾向的学生及时得到教育者干预的案例。通过网络这张心情晴雨表,辅导员可以更加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这需要辅导员提高运用网络的技术能力。辅导员可以开辟QQ班级群、心理信箱、飞信群帮助那写需要心理咨询的学生诉说困境,有针对性地在QQ群上开展有意义的讨论,对学生的焦点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网络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魅力, 不仅在于它的方便和快捷,更在于它这种无声的文字交流方式,能唤醒人心底最真实的情感, 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最佳效果。实践证明,网络这种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方式是广大学生最能接受、最受欢迎、效果最好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的方式。

(六)以班级建设为支撑,重视朋辈辅导的作用

良好的同学关系是进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故而,辅导员应该把加强班级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作为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辅导员应组织丰富多彩的体积活动,协助学生在集体中寻找自我认同,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辅导员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重要作用,学生干部可以更好的深入到同学中间,及时发现违纪,展开朋辈辅导。

参考文献:

[1]吴少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7:37-40.

[2]邱显清、李龙.高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0:64-66.

篇9

关键词: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

20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起步并不断完善,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状态,并逐渐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体系。2011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要求"高校应有健全的校、院(系)、学生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应有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纳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院(系)应安排专兼职教师负责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实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各高校的第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基本模式为在院系设立心理辅导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做好日常工作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工作,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院系心理辅导员工作的重要研究方向。

一、当前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心理辅导员的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多重身份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一个方面,和其他日常工作存在共性,同时存在着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规定性---生命的整体性、独特性、实践性、可塑性,要求教育工作者更为关注学生身、心、灵的平衡发展,且以人性的丰满、内心的丰实以及灵魂的丰盈为依归。这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及教育评价等方面具有其特殊性。这对心理辅导员提出了严格的专业要求,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素养,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方法技术等。一项全国性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员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从事临床心理工作的专业人员中,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数只占34.8%,这一统计数据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内。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心理辅导员由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兼任,而大多数辅导员又是在从工作后开始学习心理学,考取心理咨询师的资格从业证书,所掌握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缺乏系统性与体系性,限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同时,辅导员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这对兼任心理辅导员的个体本身存在很大的挑战性,同时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很难屏蔽管理和教育的成分,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中培育合理的主客体的关系。

2.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阶段盲区

从内涵上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范围为全体在读学生,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重两端轻中间的现象,也就是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心都在大一阶段,大一新生从入学起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适应性团体活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生涯规划等教育内容,相对其他年级阶段内容丰富充实,而在大二、大三和大四阶段,除了个别学生的心理访谈和就业指导类教育之外,却鲜有全局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这是教育要素的严重缺失,从根本上会抑制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实现。

3.院系心理健康教育难有突破,缺乏实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求工作需针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开展,而对大学生而言,在整体心理发展阶段一致的前提下,各院系学生又呈现不同的发展状态,这就要求各院系结合在学校指导的前提下,结合本院系学生发展特点开展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院系承担着最直接的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在院系层面很难有独立的人员或者是部门承担心理健康教育,多为辅导员兼任。因此,院系在日常管理中除了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工作之外,很难有精力开展特色鲜明的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缺乏特色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影响了工作的实效性。

二、配合学校工作,依托学校资源平台,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质量

1.重视新生入学心理普查工作,关注筛查学生心理发展状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每年新生入学开学之初都会对新生进行心理普查,众多研究表明心理普查具有重要的筛查作用,对今后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预测作用。心理辅导员要充分重视心理普查工作,严格心理普测程序,规范实测组织安排,重视普测结果,将心理普测工作当做系统工作关注安排。对心理普测所筛选出的具有阳性症状学生进行回访,为他们建立心理档案,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给予积极关注与跟进,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一方面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另一方面预防出现心理问题的严重化倾向。

2.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各院系心理辅导员承担着本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任务,这为心理辅导员开展大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契机。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心理问题的预防与治疗中有效的比例达到40%,通过课程的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心理辅导员应增强对本课程的认识,从备课、课程目标、课程开展形式、课程评价与反思等多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也进行心理调节方法的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遇到小问题学会自我调节,遇到复杂问题懂得寻求帮助,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安排存在课时数少,课堂人数多等诸多问题,心理辅导员则需要根据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适当调节,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功效发挥到最大化。

3.增强对重点个体学生的关注,引导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具有专业的队伍,开展心理测量、个体咨询、团体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的宝贵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宣传,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指导中心的功能是提高工作有效性的必要和重要环节。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需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关注,特别是学困生和经济困难学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后心理里辅导员应学会引导学生寻求学校咨询师的帮助,进而能在关键的时间段内实现问题的良好干预与解决。在学生评奖评优、竞选、考试等关键时期,需加强对涉及学生的心理辅导。

三、强化自我,调动学生,改进方法,推进院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

1.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心理辅导员发展专业化

教育者队伍建设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前提,在当下心理辅导员岗前知识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加强培训再学习。从心理辅导员自身来讲,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积极参加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类的培训与工作坊,不断提升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同时增强在实践工作中的理论研究,建立研究团队,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课题深入探索研究;与其他院系甚至其他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相互学习沟通,举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论坛,在交流中促进个人成长。学校和院系需加强政策环境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切实保障和发展平台,可适当增加对心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投入,从培训经费、工作开展等各个方面推进心理辅导员专业化发展。这些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进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严肃性和专业性。

2.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院系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根据本院系的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院系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加强对教育对象的了解认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对学生的心理困惑及需求进行广泛的调查研,切实提高全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并且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关注与监控,及时了解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做好预警与危机干预的应对。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来自于学业与就业、人际关系与恋爱、适应与发展等问题等引发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着眼于学生心理素质形成的基本环节培养的同时,需分年级对适应、发展和创造等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建立朋辈辅导的平台,建立院系学院--班级--宿舍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建立院级的心理社团,打造有吸引力的品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中,构筑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3.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的开展,教育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的特点,但是不管是采取何种形式,都应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最终目标。课程教育、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拓展训练等方法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形式,这就需要心理辅导员从实际出发,采取一种甚至多种教育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环境下,心理辅导员还要占领网络的高地,利用博客、飞信、微博、微信等各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加强院系文化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院系文化中,在院系环境中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打造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切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10

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体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活动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工作条件建设等7个方面,规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教学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应有专门的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 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些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提供了方向。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前我国内地学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内容研究、教育途径研究和教育模式研究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教育内容研究。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研究成果基本上趋于一致,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又融入了网络心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面的内容。本研究将沿用这一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设置具有校本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第二方面,教育途径研究。总结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研究,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气氛、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课堂甚至是专业课程中、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等。其中开设心理学课程和心理讲座、建立咨询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中是普遍认可的途径。本研究认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区别对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第三方面,教育模式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本研究认为首先应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期望达到和实现的目标,通过目标分析来确定教育模式。

二、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关于印发的通知》明确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列入公共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覆盖全体学生,进一步体现出政策支持的强大力度。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很多大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跨入大学后心理健康知识几乎没有。近两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不断完善,结合重庆师范大学近两年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对课程发展情况整理如下: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被设为通识选修课程,从课程设立之初的只针对新生年级学生开放,发展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按照学校通识选修课程相关规定,全部课程含有7次课,共计20个学时,修完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计1个学分。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设有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目标成就未来、情绪、人格、爱情7个话题,由授课教师自行选择授课主题。第三,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为辅。第四,课程以考查方式进行评价,内容以学生的收获和体会为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不断完善中,但仍然未形成完备的体系,课程管理与运行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现状总结如下:一是课程理念缺失。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通识选修课程,应淡化专业和文理科的区分,突出课程的发展性与指导性作用。二是课程定位不准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品质为目标,在实际授课中有的教师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重点,有的教师则以内心体验和行为认知为重点,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明确该门课程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三是教学随意性较大。由于课程内容设计只定了主题,没有设计具体的教学目标,同一主题由于任课教师不同,会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因此教学效果受教师个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四是考核方式缺少实践环节。

三、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策

(一)明确课程定位及目标,丰富课程实施形式

高校将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设立心理咨询室、在学生专业学习及第二课堂等各种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具有主动性、普及性、预防性等特点,将此列为公共必选课在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了高校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干预的力度,切实做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培养人格健全、心智健康、思想积极正面向上、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素质教育类通识课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坚持从知识层面、技能层面和自我认知层面确立课程目标,通过传授心理学先关知识,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目前,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无固定的内容,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研究,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规范课程内容、丰富授课形式是进一步完善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例如,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深入进行心理学理论研究,编写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结合课程目标积极开展互动式教学;拓展教育平台,建立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网络;理论讲授、活动体验课、心理咨询和网络教学课相结合等,从加强学科建设的层面加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力度。

(二)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加大师资力量投入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机制,从学校和学院多个层面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由学校、部门领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士负责,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学计划和内容,同时结合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特点进行微调,统一指导授课,加强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从课程设置、专业知识、个人魅力、积极心态、言语能力方面提升任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壮大队伍成员,聘请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师参与到课程设置和建设中,另一方面加强已有队伍师资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开展专业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团队辅导和成立心理咨询坊等方式提升任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授课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动式教学,拓展教学领地,创新课程安排,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去,加强学科建设和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