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4-01-17 17:18: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行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金融行业发展

篇1

关键词:农村银行;农村经济;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8-0026-02

一、文献回顾

关 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国内外众多学者进行了很多研究。Goldsmith(1969)[1]对35个国家和地区长达百余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金融体系规模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经济快速增长时期金融也以高水平发展的结论。King和Levine(1993)[2]从功能的角度分析了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认为金融中介的规模和功能的发展促进了经济中的资本形成。Bernanke和Blinder(1992)[3]认为,金融中介机构的贷款具有特殊地位,银行信贷的变动能调节需求和支出水平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谈儒勇(1999)[4]使用1993―1998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数据,证明我国金融中介体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程华(2004)[5]运用1993―2001年微观金融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银行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支持,推动了整体经济增长。林毅夫、姜烨(2006)[6]认为,只有相匹配的金融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本文采用县域数据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相关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更为可信的证据。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

1.被解释变量。农村经济增长(Y),参照有关文献的研究方法,用县(市)人均GDP代表农村经济增长。

2.解释变量。本文用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和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FEM)衡量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状况。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用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总量与该县GDP的比值来表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FEM)用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数与总人口之比来表示。

3.控制变量。本文控制变量的选取参考了以往文献中关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城镇化水平(UR)。本文使用城镇人口与总人口之比来表示,高数值对应高城镇化水平。(2)政府财政支出(GEB)。(3)产业结构(IS)。用县(市)第二、三产业总值占GDP总值的比重来表示产业结构。(4)教育发展水平(EDU)。本文用中学生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的比重来衡量教育发展水平。(5)乡村人员从业率(EMP)。由于乡村人员占县(市)人口比重较大,本文预计乡村人员从业情况对农村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6)投资水平(INV)。各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1。

(二)模型设定

河北省地处我国中部,自改革开放以来,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均发展良好,农村金融发展的相关指标和数据在我国各省中具有代表性。参考林毅夫和孙希芳(2008)的回归模型,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设立如下回归模型:

Yit=α1FIRit+α2FEMit+βXit+λit+νit

其中,Yit表示i县(市)在t年的经济增长,我们用人均GDP来衡量;FIRit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EMit表示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人员从业率;Xit表示可能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其他控制变量,包括城镇化水平(UR)、政府财政支出(GEB)、产业结构(IS),教育发展水平(EDU)、乡村人员从业率(EMP)、固定资产投资水平(INV)等;λit表示随机效应,εit为误差项。

(三)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STATA12.0软件,以农村经济增长为被解释变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逐步带入变量进行回归,得到如表3所示的模型(1)到模型(7)。根据表3中各控制变量的系数和统计显著性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FIR)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定的正效应,但并不显著,说明银行业金融规模的扩大并未有效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着功能失衡、效率低下的现象有关。

篇2

江苏一直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创造了很多个第一。近年来,江苏银监局推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促进了江苏省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第一是引导苏南发达地区的农合机构以全覆盖的方式到苏北、苏中设立支行,即“南北合作”战略。这项改革措施极大缓解了苏北农村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压力,带动了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改革创新,缓解了当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了多赢。第二是推广“阳光信贷”等模式,进一步丰富了“三农”金融服务的方式,有效满足了“三农”金融需求,提高了“三农”服务水平。

江苏省联社理事长 王晨曦:

2000年,江苏省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信社体制改革试点,2003年继续成为全国深化农信社改革的8家试点单位之一。率先试点和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一是解决农村合作金融的管理体制问题;二是破解农民贷款难和农村金融服务严重缺位的课题。作为改革的先行者,江苏省联社切实发挥“引领行业发展、提供行业服务、推动行业改革、防控行业风险”的职能作用,为“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西省联社理事长 肖四如:

十年来,江西省农信社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进改革和规范管理,由原来积贫积弱、面临市场退出的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充满竞争活力、最具成长性的现代社区性银行机构,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之路。十年嬗变的背后,源于理念、机制、管理、创新、执行和文化力量的推动。十年的巨大变化,是2万多名农信社员工落实省委、省政府金融战略和监管部门要求的结果,是融入江西经济社会、抓住发展机遇的结果。

辽宁省联社理事长 韩清:

农信社的特色和优势就在于为弱势群体即“三农”和小微企业服务,已默默耕耘了许多年。农信社长期坚持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不讲条件,已成为习惯和自觉。今后,为“三农”、小微服务的口号要继续叫响,力度要继续深化,如果疏离了多年服务的客户群,农信社就将没有未来。同时,农信社系统法人机构的规模差距很大,兼并小机构应是可行的,但建议尽量多做内部兼并,减少社会化兼并,以降低改革成本和风险。此外,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大队伍素质建设、提升风险管控能力、强化信息科技保障,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 黄秋斌:

近十年来,贵州省农信社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各项业务跨越式发展,已成为贵州省内业务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支农支小力度最强、机构网点覆盖面最广、金融服务惠及面最宽的金融机构。贵州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与全国同步小康”的后发优势为农信社带来重要战略发展机遇,省联社必须按照市场化规律进行更深层次改革,抢抓机遇,加速发展。

安徽省联社主任 陈鹏:

安徽省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省份之一。通过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安徽省农信社机构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12年底,安徽省联社在全系统启动了“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程”,通过优化和简化贷款业务流程、开发推广“三农”信贷系列产品、建设和拓展支付结算渠道、构建新型客户关系等举措,进一步推动农信社从战略、组织、机制、产品、渠道等方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 精准扶贫 担保 格莱珉模式

当前我国经济差距在逐渐增加,这一方面说明贫困地区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难以获得有效的发展资源,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当前某些体制对贫困地区的发展难以起到推动作用。对此我国政府提出了“精准扶贫”和“农村金融创新”等相关概念,希望以改革和创新金融体制推动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进而刺激农村地区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

一、精准扶贫战略概述

(一)精准扶贫概念

精准扶贫,指利用科学规范的制度和流程,对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进行详细的扶贫行动。在行动中,扶贫人员或者单位要根据地区和经济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扶贫计划,加强对于贫困群众的区分和管理,使用动态的机制建设方式,及时对贫困群众的扶贫方式和扶贫力度进行改变,真正实现国家扶贫的一种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既是一个扶贫方式概念,也是一项扶贫模式概念更是一项扶贫改革方向的概念。

(二)金融精准扶贫

金融精准扶贫实际上是一种农村金融改革的应用性称呼。指通过利用农村金融改革的契机,实现金融业对农村扶贫的帮助。由于金融业直面扶贫对象,同时又具备相比于政府更为充裕的资金力量,因此农村金融创新后将迸发出更为强大的金融力量,推动农村金准扶贫的发展。农村金融创新包括金融营业模式的创新、资金借贷管理的创新、经营利润要求的创新以及金融监督管理的创新。

二、农村金融改革的现状与困境

(一)农村金融营业网点总量明显不足,金融机构类型单一

我国农业金融的发展起点较低,在农村金融改革以及农业金融对于及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仍然体现出基础较差的弱点,比如当前我国农业金融的营业网点总量和分布数量明显不足,并且地区分布不均衡,这已经严重干扰到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入发展。

根据201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会同有关部门和机构编写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给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截止到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涉足农村金融的商业银行和金融企业总量连续增加,从2010年的85家增加到2015年的873家。但是相对于我国拥有2800余个县级行政区域的广袤政权组成来说,总体量明显不足。

在金融网点的类型上看,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农村合作银行依旧是农村金融构成的主力,在农村金融发展中付出较大的精力,但是对于当前总体量不断增长的社会金融企业,在农村金融的涉足点上并没有发力,占据比重较小。

(二)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其中农业大型化和规模化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优化方式之一。当前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业务和无担保业务资金总量较小,要求较为严格,严重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而在农村中,由于缺少专业的担保公司和政府担保机制,对于土地的所有制限制也难以满足金融企业提供大规模资金信贷的操作底线。虽然在当前的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中,已经存在了农机具抵押、活体抵押、存货抵押和订单农业质押等担保方式,但农村经济的风险性和资金需求都使得农村资金的输出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再加上农村地区缺少政府支持的担保机制扶持,使得农村金融担保机制与能力欠缺。

(三)金融产品引导和资金供需不平衡

我国的农村金融创新一直希望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农村金融链条,但是由于目前金融机构在农村开展缺少整体的创新和突破,使得农村金融在金融产品和服务上十分单一,在资金的供给和需求上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一方面,当前农村金融产品收金揽储业务只有存款、农业理财等寥寥几种方式,但资金的输出方式却出现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担保抵押贷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经济组织)贷款、助学贷款、存单质押贷款、棉粮油收购贷款等十几项农村金融项目。

另一方面方面,在农业贷款总量上,农村金融有了较大的突破,具体数据见下图:农村全国涉农贷款总数为30.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较2007年增长301%。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存款数量并不高,而且远远落后于城镇居民的存款数量。

(四)政府主导与市场调控存的差异性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正处在新旧经济结构交接的当口,表现出融合新旧两种经济情况的特点。一方面,政府积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市场,加快政府由控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缺少西方世界的经济发展底蕴,使得经济中各行各业没有应对当前复杂经济形势的经验和能力,又不得不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规范行业发展的约束机制。同样,农村金融创新也存在类似问题,政府需要对农村金融的资金来源、盈利模式、利息和金融监管等做出进一步的规定,才能给农村金融创新指明发展方向。但是这样一来就难免与市场上金融行业的自用发展产生碰撞,出现各种问题。

三、基于“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方式,探索农村金融改革对扶贫的推动力作用

对于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和精准扶贫战略,笔者认为应该借鉴世界上的优秀经验,再引入、吸收和创新的基础上创造出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农村金融机制,突出农村金融改革对精准扶贫的新助力。

(一)“格莱珉模式”的成功与瓶颈

“格莱珉”一次译于孟加拉国,原意为“乡村”的意思。因此,格莱珉银行又被称为乡村银行。“格莱珉模式”是1972年,穆罕曼德・尤努斯(Muhammad Yunus)经过研究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广大农村中的扶贫金融方式。穆罕曼德・尤努斯在研究中发现,在金融界一直奉行的“越有资产,越容易获得贷款”的理念。所以农村由于缺少资金和资源,有没有可靠地担保模式,所以难以获得促进发展的贷款。

尤努斯发其道而行之,设计出一种可以不用担保即可获取贷款的扶贫金融模式,利用3-6人的工作小组,贷出资金获取劳动资源,付出劳动后户的收益,偿还本金和利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格莱珉模式在孟加拉国获取了巨大的成功,格莱珉银行也成功涉足了电信、旅游业、医疗等十几个行业,穆罕曼德・尤努斯更是获得了2006年的诺被尔和平奖。格莱珉模式也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取得了广泛的成功。

“格莱珉模式”1993年登陆中国,但是23年来仅有一项业务取得进展,其余项业务全部夭折,具体发展成果见下图。从“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路径来看,由于资金缺少担保,使得金融企业难以承担农村金融的风险。由于政府缺少实际支持的而政策,格莱珉模式下金融企业在农村的发展陷入到一种“有规划、无实施”的状态中,陷入了发展的瓶颈。

(二)“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与实施

反思格莱珉模式在中国的艰难推进,我们不难发现,制约格莱珉模式进行农村扶贫的重要因素有两个。一是农村劳动力价格上涨,二是我国农村金融缺少持续不断的稳定资金。针对前者可以选择我国相对落后的西北和西南地区设立定点扶贫实验地区;后者则需要借助农村金融改革,创立稳定的资金输入渠道。因此,“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模式的出现就成为农村金融改革与格莱珉模式精准金融扶贫的有力保障。

“三方担保农业信贷”概念主要指借助扶贫互助资金、农村物权、银行担保,帮助农民和贫困户完成资金的担保,提高农村信贷的放款速度,推动农村信贷业务开展的一种农村金融模式。在以往的农村金融中,一方面农村金融企业网点和从业人员数量不足,工作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农村信贷业务资金量小但客户群体众多,放款风险大、催收难度高。没有有效的担保机制作补充难以实现资金的持续输入。 “三方担保”机制利用政府、农村资产做合法的抵押担保,给金融企业带来农村金融盈利的信心,降低金融企业在农村扶贫中的风险。

在“三方担保农业信贷”的实施中,必须进行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将农村精准扶贫与金融企业紧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金融企业的资本力量,实现农村的金准扶贫。比如金融企业可以与地方政府合作,利用农村廉价的土地资源,设立金融企业的办事处等机构,发展和推动金融营业网点扩大范围,同时对农村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同时在资金的担保过程中,形成农村-政府的整体担保机制,利用政府的公信力和农村的农业资产作为资金输出的抵押担保,提高乡村血缘等纽带关系在贷款催还等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借贷人还款的动力,防止资金的流失。

(三)农村金融改革的创新和方向

“格莱珉模式”和精准扶贫的发展需要“三方但保农业信贷”的推动,而“三方但保农业信贷”则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科学的金融创新作为保证。

1、明确推广目标,寻找需求对象

对于农村精准扶贫,首先要确定扶贫的目标,也就是对资金输出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劳动力状况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农村金融在选择资金帮扶对象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释放资金,而是要根据格莱珉模式的具体要求制定互助小组以及审核资金使用方向,对缺失需要启动资金的群众发放贷款,以最小的风险提升精准扶贫的资金输出。

2、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高风险补偿

农村金融的创新不仅要建立资金的放贷机制,同时还要创新农村金融的产品设计。设计出符合农村农民实际收入能力的金融理财产品,让农民获取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结合“三方担保”的具体内容,评估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担保资产的实际价值,完善对于金融企业风险的补偿机制。

3、完善法律法规,强化农村金融监管力量

对于农村金融创新,还是需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尤其是对于当前农村金融信贷业务的开展现状,必须制定专门的农村金融法律,防止金融企业利用农村精准扶贫转变资金信贷的方式,摄取不正当利益。同时还要提高金融监管机构对农村金融的监管力度。当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城市金融的监管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监管审计体系,但是对于广大偏远农村地区的金融企业的具体业务监管,尚处于空白地带。因此必须对农村金融的监管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资金流转渠道控制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防止、强买强卖、高利贷 、非法信贷等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叶兴建.农村精准扶贫:理论基础与实践情势探析――兼论复合型扶贫治理体系的建构[N].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5,(2):26―33

篇4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念和构成

农村金融体系是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作为国家整个金融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在组织农村货币流通,调剂农村资金余缺,加强农村资金运动,加速社会资金周转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村逐步形成了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为辅,以民间金融为补充的相互协作分工的农村金融体系。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政策金融功能单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挂了个“空头衔”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担着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和协调功能,因而其业务对象和范围有相当的局限性,自1998年职能调整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仅从事粮棉油政策性收购业务,其业务功能单一地退化成"粮食银行",功能过于单一,且由于国家粮食购销体制的改变,使得其对农业投入的收购资金呈现逐年减少的态势。对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开发等缺少功能上、制度上的安排,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并没有开展起来,其支持农业发展职能名不副实,极大地制约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业银行商业趋于弱化

农业银行的商业银行性质决定了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经营目标。农业是弱势产业,风险大而收益低,农业银行自然会回避风险,转而支持高收益性行业和垄断性行业。特别在近年农业发展缓慢、农村业务量少的情况下,农业银行开始把在农村的经营机构向城市收缩和撤并,致使大部分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单一化、农村金融市场日益垄断化,由此也造成农村资金严重外流,对农村特别是农户的贷款基本上已经取消,使得农村业务趋向萎缩,农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

3、合作性金融支农乏力,农村信用社“孤掌难鸣”

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举步维艰。农村信用社历史形成了大量不良贷款和亏损挂账,到2002年底,农村信用社贷款余额为14117亿元,其中不良贷款总额为5147亿元,占37%,此外,还有历年亏损挂账1313亿元。资不抵债的农村信用社19542家,占机构总数的54.98%,且资本充足率只有2.3% ,远远低于8% 的正常标准。再加上农村信用社具有先天的不足与缺陷,如经济规模小,资金筹集难,电子化程度低,结算手段落后,员工素质较差,等等。这些不利条件,使农村信用社在与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明显劣势,不少信用社只能靠中央银行的再贷款维持;并且农村信用社受邮政储蓄的挤压,吸收存款困难,筹资紧张,农村信用社“孤掌难鸣”,“一农难支三农”现象日显突出,农民贷款难问题也难以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4、农村资金城市化严重,支农资金的供应力度大大减弱

一段时期以来,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只提供储蓄服务而不提供贷款业务,在农村吸收大量的资金全部转存中国人民银行,直接流出了农村,并转移用于其他地区的非农业项目,农村被抽走的资金大得惊人。邮政有近3.2万个营业网点吸收储蓄,储蓄规模发展很快。年吸纳存款储蓄额度从1998年的557亿元增长到2002年的1465亿元。2002年底余额已达7376亿元,其中65%来自县及县以下地区,乡镇及其所辖地区农村占34%。

5、农村民间金融活跃但不规范,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和农村的金融风险

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缺陷,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金融“空洞”,民间借贷应运而生。虽然目前只能以“灰色”或“黑色”的形式存在,虽屡遭政府取缔或禁止,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农村民间借贷在活跃农村金融市场,扩大农户生产经营资金来源,促进农村个体和私营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规范,也容易引发以下问题:第一,民间借贷风险大,容易引发债务纠纷,潜藏着一定的金融风险,金融诈骗,集资人携款潜逃案件常有发生。第二,民间借贷利率较高。许多企业和个体户从民间所借资金利率水平一般都比较高,比银行同期利率高3-4倍,从而加重了个人和企业的金融交易成本。

6、农业保险不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灾害损失目前仍然主要依靠民政部门实施政府农业灾害救济以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商业方式的农业保险补偿。这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保险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它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农业保险供给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巨大需求。

三、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思路

1、以商业金融为主导,充分发展农村商业金融

(1)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有条件地转化为农村商业银行。首先是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造农村信用社产权结构和组织形式,但不能偏离服务“三农”的方向。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对经营较好,更适合商业化运作的农村信用社,可通过吸收地方政府、民间资本或外资入股改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清晰、管理科学、约束机制强、财务上可持续发展、坚持商业性原则、主要服务乡(镇)、村和农民的金融机构。 在经济落后适合合作金融发展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规范,恢复其“三性”。要增强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发挥其特有的贴近“三农”灵活应变的制度优势,以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融资要求,从而实现商业金融与合作金融的共存共荣,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2)加快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继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行改革路径可以有不同选择,但比较起来, “整体改制,择机上市”的股份制改革比较稳妥,更符合实际,但是还要一个过程。整体改制不仅符合世界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也有利于保持农行固有的规模经济和沟通城乡、系统联动的优势。在尊重农村金融体系现实格局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农行在县域商业金融的基础作用,坚持农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方向,并通过改革进一步拓宽和增强农行的支农功能,巩固自身已取得的商业化改革成果,使其经营决策和金融服务贴进基层、贴近农村,切实提高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信贷支持质量和效益,加强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

(3)尽快组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06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成立,而且已获得国务院批准 最迟今年年底可挂牌,这个重大举措将根本改变农村邮政储蓄目前只存款不贷款的局面,农村邮政储蓄回流农村、为农村经济服务为期不远了。 新组建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在保留利用邮政网络基础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互补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血液”,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建立农村金融机构存款保险制度

中国农村目前还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一直由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在金融市场逐步开放,所有制和产权制度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国家承担隐性担保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显得尤为迫切,运用存款保险机制对有问题农村金融机构采取及时监测和早期纠正措施,促进农村金融机构规范健康发展。

2、逐步健全农村政策金融

(1)应尽快为政策性金融制定专门的财政预算和立法。政策性银行是特殊的法人主体,必须加紧制定政策性银行法,在法规上规定其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与商业银行竞争的宗旨,政策性银行才能依法经营。

(2)完善农业发展银行职能,使其真正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作用。要改变目前农业发展银行只负责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的格局,必须扩大其业务外延。进一步拓宽支农领域,逐步将支持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要严格界定政策性金融的业务边界,对农村的教育、卫生等有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差的基础设施项目,需要财政的无偿投入;对农业开发等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但回收有保障的项目,需要财政有偿投入,是政策性金融应予支持的领域。

3、调整并规范农村合作金融

国外实践表明,合作金融机构因自身的制度设计和组织模式,在为社员服务方面具有内生的优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弱势群体通过互助方式解决资金需求问题的有效方式,是一种成本最低的制度安排。我国也应该充分利用合作金融的形式。目前,在经济落后适合合作金融发展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应坚持合作制的原则对农村信用社进行规范,制定合作金融法或条例,对合作金融业务的监管和政策支持提供法律保障。

4、规范和发展民间金融

要以发展县域经济、活跃县域金融活动为目标,降低县域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允许并吸引外部资金创建多种类型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以增加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闲散资本更广泛地参与农村金融活动,大力培育民营银行,既能为农村、农民及农村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又有利于打破农村信用社垄断农村金融市场的格局,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活力,抑制农村高利贷,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良性发展。完全实行法律监管和内部监控,杜绝基层政府任何形式的行政干预,以此开放与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领域,形成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的需要。

5、建立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业贷款收益补偿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使农民遇到风险时,仍能安然度日,并使生产得以迅速恢复。

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保险经验, 着眼我国国情和农业、保险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是我国的现实选择。我国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的构建,在具体操作上可考虑: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履行农业政策性保险经营的职能,实现政策性银行混业经营,主要负责再保险经营业务。农业政策性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是社会上现有的商业性保险公司、不同性质的经济组织。以商业化、社会化保险公司和经济组织经营为主,以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直接经营为辅,实现政策性业务、市场化运作、多元化经营。

篇5

【关键词】金融 银行 经济 转型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银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银行发展现状

根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底,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212.72万亿元,负债总额196.40万亿元。从机构类型看,资产规模较大的依次为: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城市商业银行,分别占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的份额36.6%、18.8%、13.5%和11.9%。其中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2016年各月总资产以及总负债增速与上年同期增速率均在16%。然而近年来,不同于以往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进入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在新常态的背景环境下,我国银行业整体规模稳中有升,但规模增速也有所放缓。

(一)利差空间逐步压缩,积极转变盈利模式

从银行收入结构而言,存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2015年我国银行业利息净收入占整体收入的57.7%。其中企业贷款一直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占据着主要部分。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持续推进,在流动性改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被逐步压缩,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平均水平持续下降。面对经济新常态,存贷利差收窄的趋势,我国银行业积极进行调整,积极转变盈利模式,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变化,如依托电子科技技术,由传统物理网点向智能化、轻型化网点方向转型。2015年,银行业离柜交易达1085.74亿笔,离柜交易额1762.02万亿元,同比增长31.52%,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网上银行交易额分别同比增长了122.75%、171.64%、195.67%、28.18%。

另一方面,在传统贷款业务方面,公司贷款持续增长,贷款投向不断优化,“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长较快,小微企业贷款占比持续提高。小微企业新增贷款2.11万亿元,增量占同期企业新增贷款的38.1%;同时,随着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消费观念的转变,个人金融产品和服务也随之持续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为104,357亿元,2014年为189,520亿元,2012-201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01%,增长显著。此外,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以16家上市银行为例,2015年共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461亿元,同比增长15%,新型中间业务收入贡献度显著上升。

(二)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从各类银行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日益丰富,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中小银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2016年第一季度末,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占比同比分别提高0.35、0.9和1.68个百分点,大型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占比下降2.9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综合化经营进程加快,进一步实现了业务结构综合化、客户结构均衡化和收入结构多元化发展。另外,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15年末,总计22家中资银行开设了1298家海外分支机构,覆盖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

从银行资产情况来看,收到近年整体经济下行的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普遍出现“双升”的情况。

二、我国银行业发展趋势

从国际上来看,全球经济尚未脱离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和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的结构性问题将继续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从国内经济状况来看,经济总体仍将处在去产能、去库存的过程中,从投资和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向消费和创新驱动的增长模式转变。随着经济金融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形势也日趋复杂,一方面是供给侧改革将促进部分行业、企业产能出清、提质增效,但也会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一定冲击,银行业需要不断提升防风险能力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银行业高利润增长的时期接近尾声,在改革、创新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银行业自身发展转型的任务更为艰巨。

(一)调整收入结构,探索新盈利模式

在银行的利息收入增长普遍乏力,净利润的稳定主要依赖非利息收入的快速增长的情况下,银行业将呈现净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持续上升的趋势。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各银行通过业务联动、产品创新、渠道创新、协同发展等途径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另外,随着商业银行向轻资本模式的转型及不断深化集团内协同效应,以、私人银行及资产托管为代表的及管理类业务将呈现较为突出的发展势头。

(二)结合信息技术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效率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为传统银行业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金融注重客户体验、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特点。传统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重视客户全方位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并据此分析和挖掘客户习惯,预测客户行为,有效进行客户细分,提高业务营销和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用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增强用户黏性。客户需求已部仅限于快捷的贷款,更包括结算、理财、咨询等在内的金融服务,未来银行业应满足这些金融需求,同时打造线上线下服务的一体化。

(三)继续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小微和“三农”发展

目前我国服务大型机构的体系比较完备,但在服务小微和“三农”领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农村金融政策频出的支持下,银行在“三农”领域的布局也正加速推进。预计未来银行业将跟随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绿色化、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以规模种养农户、农机大户及国家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积极增加信贷投入,提供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投资理财、外汇结算、农户便捷交易等综合服务,以此为新增长点。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阶段的同时,传统的银行盈利模式已不可持续,银行业也被推到了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在政策的推动下,不少银行在积极挖掘已有市场与客户的同时,也在开拓新的市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兴起,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极大的解放传统银行服务过程中的低价值、重复性操作工作,各种散落的数据也将重新被识别、收集、整合和挖掘分析,为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提供了新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陆岷峰,汪祖刚.“新常态”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发展新战略的研究[J].西部金融,2014(10):10-14.

[2]张晨武.新常态下银行业发展之思考[J].品牌,2015(1):84-84.

[3]巴曙松.客观看待中国银行业发展前景[J].中国银行业,2016(4).

篇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一边在促进城市的快速发展,一边在改善着农村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农村金融转型和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的问题了,因为农村金融转型的根本是来自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又说明了农村经济结构已经从“种植型”基础劳作转化成“产供销”一条龙产业化生产结构了。

2、中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

目前,在我国设立的金融机构中,只有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专门开设了涉农、支农业务,农村信用社等机构虽然也有一部分业务范围涉及农业项目,但是它们属于地方金融机构,而且国字号金融机构里,农发行是惟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通俗点说就是国家只允许农发行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募集资金,而且允许一定范围内的政策性亏损。其它所有金融机构都被列为商业银行序列,有的是没有被允许开设涉农业务,有的是资金状况达不到开放涉农业务的条件,总之,目前在农村金融机构中,只有农发行的业务覆盖范围最广,支持力度最大。

3、农村金融机构的转型与多元化

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有的金融机构是没有开设涉农金融服务项目权限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国家和各地方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纷纷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农民对这些政策的理解和应用也越来越充分,在拓展农业项目中的规划也很实际,所以出现的项目资金缺口就很明显了;再加上允许开设涉农项目的金融机构资金状况有限,就严重影响了许多涉农项目的进展。有些农户为了项目进度,甚至打算利用民间借贷,由于农业项目的回款周期较长,这种民间借贷很容易造成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出现,进而影响整个农业项目的进展,所以东北、内蒙古等地已经多次发生了因为涉农民间借贷而引发的治安甚至是刑事案件。

这样一来,就给整个涉农金融业务带来很大的压力,一方面是农户“吃不饱”,一方面是金融机构“不敢吃”。这其中不能仅仅靠国家的政策调控来解决问题,因为我国现有的金融机构都有自己明确的业务发展方向,盲目的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发展金融业务的话,对于国家整个的金融业资源宏观调控是不利的。因此,有的地方采取了三方甚至是四方合作的方式来有限度的发展涉农金融业务。其具体操作模式是,由农发行作为主导单位,原有的基础性涉农业务不变的情况下,增设专项涉农金融服务业务,这些业务的资金来源由其它商业银行提供,信贷还款计划由当地政府出具。这样一来,商业银行满足了地方政府的金融需求,而地方政府又提供了相应的信贷担保,农发行又充实了信贷资金,农户虽然需要出具比以往更多的法律文书,但是相对于国字号的信贷资金和民间融资而言,还是正规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被信任度要高很多。这其中虽然有一部分是涉及跨行金融业务的,但是由于信贷主体是地方政府,而且金融资金又相对处于可控的管控范围之内,所以在政策上还是行得通的。截至目前,已经有海南、内蒙古、河北等地的金融机构尝试性进行这种金融业务,参与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也增加到邮政储蓄银行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

涉农项目有了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之后,项目开展的进度和优势就显现出来了,以往传统的种植型基础农业项目已经不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了,现代化的农业经济是以产地为优势的产供销一条龙深加工格局,在这种发展和变化中,金融机构的服务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往的农村金融机构资金流动多局限于本地,优势农业项目涉及的金融服务范围也不过相邻的几个省市而已,但是随着农业项目从属地化发展拓展到海外市场甚至是欧美市场,原来的金融服务结算业务已经不能满足农村需求了,必须开发新的涉农跨境结算业务。在这个跨境结算业务的拓展中,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政策局限性,农发行作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对扶持农村经济发展肯定是当仁不让的,但是要是做跨境业务结算的话,肯定没有其它商业银行的业务经验和优势资源多,所以在这其中,许多金融机构也采取了和信贷业务一样的方式,采取三方联合的形式来提供金融服务。即以当地农业项目资源为基础,由当地政府组建本地企业,由农发行提供基础结算账户,再经由具备跨境结算业务的银行向海外银行提供金融服务项目。这样一来,降低了农业项目的资金回笼压力,也减少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压力,虽然说在其中产生了一笔跨境结算的基础费用,但是这些支出就像是给业务结算提供了保险一样,既方便又安全,各方都能各取所需。这项业务是随着农业产品的出口项目而推动的,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已经会同北京、山东等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陆续开展了此项全新的金融服务项目。

4、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发展格局

基于农村经济格局的新变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内容也在发生着改变,金融业管理机构应该着眼于农村经济未来发展的潜力,在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立法约束力同时,着手修订适合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金融经济政策,适当放宽其它商业银行对涉农项目的金融服务项目的同时,也要加强其它商业银行与农行、农发行之间的协同合作,尤其是在跨区、跨境业务结算过程中,需要增加相应的政策扶持力度。当然,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力度不能放松,其它商业银行的涉农业务资金投入必须控制在适度范围内,从而有效控制银行不良资产的产生。

篇7

【关键词】 河北省 农产品 品牌 金融

随着京津冀农业一体化的大发展,面临周遭农业强省对河北省在京津农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冲击,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销售日益严峻。通过金融业对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品牌的支持力度优于其他行业,满足县域经济旺盛的资金需求,顺利实现与京津农产品市场的对接,是提升河北省县域竞争力,满足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在贷款需求总量、期限、额度上不断需求,形成县域经济与金融需求相互促进的局面。

1. 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金融支持的现状

河北省金融业对县域特色品牌产品的支持出现良好势头,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金融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0年末,全省县域贷款余额5622.33亿元,较2007年末增加2446.98亿元,年均增长20.98%。二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效果显著。全省大力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支农力度明显增强,有效满足了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需求。三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发展迅速。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组织加大县域网点建设力度,网点设置基本到位,同时通过推广银行卡、电话银行业务,增设ATM机和POS机等措施,有效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逐步实现了农村金融服务的乡级全覆盖。四是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迅速。全省已注册成立小额贷款公司204家,村镇银行1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个,新型金融组织县域覆盖率达到76%,已成为我省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目前,全省已建立信用档案1149万户,评定信用档案312万户,基本完成建档任务。同时,通过开展“送政策、送产品、送服务”下乡等金融支农宣传推广活动,全面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农村地区金融意识得到了有效提升。六是金融创新产品日益丰富。河北省各银行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资金需求,研发推出了不少金融信贷产品。农业银行推广了“惠农卡”农业贷款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开办了“好借好还”小额贷款业务;农村信用社推出了农户蔬菜大棚、养殖场、住房、土地承包权抵押贷款业务、信用社入股社员诚信贷款、易贷通贷款卡、配套加工企业+核心企业担保贷款、存货抵押贷款等品种。七是保险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10年末,全省县域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达848家,是2006年的1.4倍。开办了多种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开办了能繁母猪、奶牛养殖和小麦、玉米、棉花种植等农业保险项目,有效地降低了农村种养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信心和能力,同时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提高了县域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2. 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金融问题

2.1县域特色品牌产品自身的弱质性导致金融有效需求不足

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产品在京津两地的市场上,知名度也不高,经营分散,缺乏融入京津、利用京津的观念,生产的产品也无法满足京津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加上资金需求具有临时性、季节性强的特点,贷款管理成本高、信贷风险大、可抵押资产少、信用等级低;以规模化种养殖、特色农业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涉农经济需要的资金量大、生产周期长、风险较高,特别容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在政策保障和商业保险不能及时跟进的情况下,资金回报率与高风险不对称,金融机构主动投入涉农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农户生产效率较低、贷款零散,管理成本高,到目前为止,除了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按照国家政策要求在努力推动之外,其他金融机构几乎都没有把农户贷款作为业务开展的主要内容。

2.2银行组织体系建设不全,不适应多元化需求

一是县域银行机构和网点收缩,服务功能弱化。国有商业银行在县域收缩趋势未减,截至2010年末,国有商业银行县域机构1420个,比2006年末减少了90个。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机构也减少了58家。县域信贷供给仍然依赖“农”字号金融机构。二是县域政策性金融薄弱,信贷支持乏力。长期以来,县域政策性金融由农业发展银行一力承担,业务以政策性粮油收购贷款为主,近年来虽然逐步放开商业贷款业务,但县及县以下没有任何的贷款审批权,业务发展缓慢。三是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发育缓慢,信贷投入有限。全省目前有村镇银行5家,贷款余额2亿元。县域小额贷款公司84家,贷款余额47.9亿元。邮政储蓄银行县域信贷业务仅局限于小额质押贷款。其发展壮大尚需时日。

2.3农村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是制约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瓶颈

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产品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近几年国有金融机构在县域内采取了金融产品抑制和机构的萎缩方式;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市场进入机制严重滞后;融资中介组织极其弱小,项目融资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缺乏,信托投资、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不能为投资者的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尚不完善。县域内企业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服务出现真空地带,民营经济和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有效渠道。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约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70%左右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只能通过所谓非法的民间金融渠道得以满足。

3. 金融业支持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政策建议

河北省在发展规划中提出“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作用,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支农作用。”因此,河北省要切实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着力改善县域金融发展的环境,增强金融支持力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3.1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资金一直是困扰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的重要“瓶颈”。 各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发展新情况、新趋势的研究,结合本行实际,按年度科学制定支持河北省县域特色品牌农产品对接京津市场的的信贷规划,明确县域信贷投放的指标与投向重点解决县域经济发展资金,必须广开门路,多渠道筹措,增强县域银行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服务功能,提高自身发展活力,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在充分利用外资和内资的同时,盘活县域国有存量资产,有步骤地发展民间投融资机构,引导和规范民间信贷,积极探索激活民间资本的实现形式,启动民间资本,努力形成多个投资渠道、多元投资主体共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投资格局。

3.2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提高信贷审批效率。各金融机构要合理扩大基层行信贷审批权限,优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流程,推广运用在线审批、派驻独立审批人等模式,鼓励对县域优质企业或项目采用“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综合授信模式;改进授信评级机制,针对县域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济主体侧重分析经营者或实际控制人个人信誉、能力,所在行业发展前景,纳税、用电、用水情况等“软信息”,综合考虑借款用途、融资背景、未来收益等要素,提高风险评级的合理性;积极推进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全面开展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大力发展农户、企业联保贷款,积极开发多样化小额信贷产品;推广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抵押贷款。积极发展动产抵押、股权、仓单等质押,供应链融资,票据贴现等金融产品。

3.3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

加强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国有商业银行要合理规划县域网点布局,增加、恢复或升格机构网点,充实县域机构业务人员;鼓励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县域设立营业机构,通过派出营销团队等方式向县域延伸服务半径;省内地方性商业银行重点考虑在县域设立分支机构,先期可在全省经济强县设立机构,再逐步扩大覆盖面;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巩固现有机构网点的基础上,逐步向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延伸服务窗口;邮政储蓄银行要加快网点改造,实现自营网点全部开办资产业务;保险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建立健全“三农”保险服务网络。

本文是201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课题(课题号:201201197),2011年度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号:SK201101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邵延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状况调查[J].金融时报,2011.

[2] 宋效中,程子涛.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1-11-25.

篇8

内容摘要:金融包容是包容性增长的重要维度,其对促进金融稳定和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金融包容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并针对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现状、短板展开解析。研究表明,广东省整体金融包容指数较高,农村地区相对滞后。可通过消除信息盲点,利用空间溢出效应以及鼓励文化创新等推进区域协调与包容增长。

关键词:金融包容 协调发展 包容增长

金融包容(Financial Inclusion)是“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的重要维度,它与金融排斥(Financial Exclusion)概念并非完全对称,其内涵更为丰富多维。它不仅包括储蓄、贷款和保险等基本金融需求,风险资产(如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等)的选择也属于其研究范畴;不仅关注被排斥弱势群体如何融入主流金融系统,更提倡机会平等、和谐共赢,同时鼓励发达地区的金融可持续成长。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及“六个统筹”背景下,金融包容对促进金融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东省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其金融包容程度高低、是否存在短板要素以及如何发挥改革先行优势及示范效应,如何为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蓝本,成为学者与实践部门关注的问题。

金融包容的内涵

近年来西方学者对金融排斥的研究兴趣不断升温。笔者2007年引入和详细阐释了这一理念,由此引发了国内诸多金融学者和地理学者的兴趣,也相继涌现了一批颇有建树的成果。金融包容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尚无权威性、一致性定义。Fernandez(2006)将金融包容视为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维度,关注弱势人群,如低收入、失业者等如何定期稳定地获取金融服务,以促进增长。著名的国际组织AFI(Alliance of Financial Inclusion)采纳了包容性金融系统(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s)的理念,指出金融包容可使被排斥人群获取主流金融服务,对经济发展、金融稳定及社会凝聚力的提高均有益处。联合国亦未对金融包容统一定义,但特别强调包容性金融的主要目标在于不仅致力于需求主体的包容,而且需要将视角转向供给主体,促进其可持续协调发展。

依照Beck et al(2005,2007)以及AFI对金融包容的衡量思路,完整的金融包容概念应包含两个层面,且需要同时考察金融深度(Depth)与金融宽度(Breadth),在纳入金融产品可接触性的同时,考察其使用的效用与强度。Gloukoviezoff(2006)指出,目前众多的文献局限于对接触困难的探讨,而对使用效度研究不足。后者能够获取金融服务但是却并不采用,或者在采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如自我排斥或费用过高等。金融包容所涵盖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是多维度的,包括储蓄、借记卡、信用卡、电子支付与转账、商业信贷、透支、汇兑、保险、金融咨询、养老金及投资规划、金融市场、创业资金等,也基本覆盖了所有金融产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及信托业)。可见,较之金融排斥,其范畴更广、更为全面,在某种程度上,基本近似于金融成长或金融发展。只是金融包容更偏重于主流金融,特指个体、群体、企业、组织或者地区等接触并融入金融系统的过程和状态。它不仅意指微观主体以合理的成本获取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融入主流金融的渠道与过程,也蕴含区域金融的包容性增长。这种包容性增长涵盖了各区域经济、金融、社会的协调,城乡金融协调以及区际金融协调,体现了金融地理学的协调发展思想,对非平衡发展的中国区域经济更具指导意义。

广东省金融包容现状

本文选取以下指标衡量金融包容:国际金融机构指数与国内金融机构指数属地理渗透性指标,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与年存款总额反映银行业发展水平,资本形成总额、上市公司数量及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评估证券业发展程度,保费收入则是保险业考量的重要指标,而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则重点考察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考虑我国实际情况与数据可得性,以上9个指标概括了金融包容的基本范畴,通过对31省份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处理,采用主成分方法进行分析。公因子F1在金融机构年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年贷款总额、保费收入、上市公司数、证券市场年交易额、资本形成额、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金融机构上的载荷值都较大,可称为金融发展水平;公因子F2在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的载荷值较大,代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综合得分F为将各因子得分以其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之和。F=(F1×70.509+F2×14.666)/85.175。由此,可以计算出各个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

研究表明,广东省的金融包容指数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得分为2.186,而得分最低的宁夏则只有-0.829。位于全国前10名的地区依次为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辽宁、四川、天津与河北。广东省F1的得分高达2.886,超过同为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2.149)、北京(1.772)、浙江(1.328)与江苏(1.085)。表明该省的金融发展水平较高,具有很强的金融竞争力。从不同金融产业来看,广东省银行业比较健全,其存款总量、贷款总量、中间业务、股份制银行总量、金融创新及区域信用评价均居全国前列。然而其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有放缓趋势,且区域银行总体覆盖率与不良贷款指标表现不佳。证券业方面,2008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速蔓延及宏观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加的情况,广东省证券市场基本维护总体稳定,实现了市场的新发展。其上市公司数、股票交易额、上市公司股本规模和证券营业部总量均远远领先于中西部省份。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上看,广东省在总资产(39703.37亿元)、净利润(563.05亿元)、每股收益(0.34元)及净资产收益率(8.65%)方面亦表现不俗。从上市公司结构来看,新兴和朝阳产业的上市公司比重较大,如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文化传播、金融房地产等。尽管低于北京(454.74%)、上海(101.08%),但是广东的资本证券化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0.95%)。从保险业来看,2008年,江苏、上海、广东、浙江保险深度均有不同层次的下降,但保险密度依然领先于其他省份。从市场份额来看,广东、江苏、上海、山东、北京的总市场份额依然占半壁江山,反映较高的保险市场集中度及区域不平衡,区域层面呈准中寡占结构。在保险业综合竞争力方面,广东省居于绝对优势地位,其分值高达1.625,而有20个省份的综合得分均为负值,说明大多数区域的保险市场发育仍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此外,东部地区的保险市场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如2000-2003年广东省的平均得分为2.127,与位于第二名的江苏省(1.446)差距高达0.681,2005年位于第一位的广东省和第二位的北京市之间的差距缩小到了0.189,2008年广东省与第二名的江苏省差距进一步缩小到0.177。表明广东省保险业优势逐渐变得不明显,东部区域内部发展日益协调和趋同。

总体看来,广东省的金融包容程度相对较高,金融体系健全,产业层次多样,在涉农金融方面,广州市亦先试先行。如信息直通车工程的实施,可以直接、及时、准确地把涉农信息传递给农村用户,建立了信息资源互通共享机制。信息化盲点的消除,帮助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科技和信息成果,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业产出收入。吸引更多资金和技术,促进农村加工业发展。帮助农村防灾减害,保障了农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助于消减金融排斥,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金融地理学的大生境与自组织理念要求认识事物时克服单维度看问题的传统思维方式,转而采取多维度、全维度的视角。对金融而言,就要结合经济、社会系统因素从整体上把握金融的发展。社会、经济与金融三个子系统之间形成互为中介、互为因果、互为催化的超循环关系。各个子系统之间量的比例关系和谐与否是衡量系统协调度的重要指标。因而金融包容也会受到经济、开放、金融基础设施、劳动力、科技水平、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要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这8大要素对金融包容均具有一定的正向贡献,贡献弹性依次为0.315、0.487、0.709、0.280、0.629、0.074、0.442及0.127。本文将从这8个方面探讨广东省金融包容的短板要素。

广东省经济力、开放力、设施力、劳动力、科技力、聚集力、文化力和环境力在31省份的排名依次为第4、第3、第4、第5、第1、第12、第2、第2。总体看来,广东省的聚集力相对滞后,尽管其产业聚集指标尚可,但人口聚集相对落后,影响其综合排名。聚集力对金融包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资本力的影响上:聚集力强,资本收益率高,将推动资本的进一步积累和集中,使资本规模扩大;资本的集聚还将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而金融机构的发展将提高该区域在国家金融和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其金融竞争力。经济力方面,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总量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领先,但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放缓,影响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开放力方面,广东省综合开放力较高,但是实际利用外资略逊于东部沿海其他省份。设施力方面,广东省内部金融设施力较强,表现为电话普及率、网络普及率、机关人员人均产值、不良贷款比率及非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但政府监管效率指标落后。劳动力方面,广东省的金融从业人员比例略低,与其金融大省的地位不相称。科技力方面除了R&D经费投入强度及技术市场成交额指标尚有待改进,其他方面如科技活动人员、研发投入指数、高科技产业综合指数、专利授权数量和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中金融机构贷款、风险投资等均表现不错。文化力则反映了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还亟待提高。环境力方面,不论是经济环境、交通便利度、环境承载力均表现良好,推进金融资源的集聚和再生。

此外,尽管广东省农村金融机构覆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其县以及县以下农村金融资源的总量和人均指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导致农村金融包容相对指数较低。即金融发展存在相对严重的城乡失调。如其县以及县以下万人金融机构覆盖度得分只有-1.179。农村金融成长滞后的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势必影响其未来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排斥将会影响城乡金融系统的和谐发展和互促共进,成为城乡金融系统耦合的阻碍因素。

结论与建议

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一种整体优化状态,金融包容要求经济、社会和金融系统构成有机整体,相互协同,相互配合,相互适应,共同发展。单一系统或单一要素的领先,并不意味着整体系统的协调。因此,要找准协调发展“水桶”的短板,致力于解决相对薄弱的问题,把“短板”加长,才能有效构筑对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示范平台”。第一,广东省其他地区需要借鉴广州市农村信息直通车的经验,采用“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资机制,即“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共建共享”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盲点的消除,提高金融包容的可接触性及使用强度。可在农村地区增设免费ATM机,或者鼓励其他机构如邮局、超市进行零散银行业务的,便利农民日常现金的管理。第二,尽管广东省总体金融包容程度较高,但是其金融包容仍然存在城乡二元化状况。需要充分利用城市对乡村的空间溢出效应,实现农村金融外部性的内部化,提升农村地区的金融包容指数。第三,提升区域的金融文化,培养金融思维和金融习惯。对深藏于人们行为中的金融思想进行诱导式变革,鼓励自发的金融创新。同时加大与周边省份的合作,以促进区域协调,推进包容增长。

参考文献:

1.Beck, T, et al. Banking services for everyone? Barriers to bank access and use around the world[R].2007:1-63.

2.Fernandez, Aloysius P. The Role Of Self Help Affinity Groups In Promoting Financial Inclusion Of Landless And Marginal/Small Farmers’ Families, Rural Management Systems Series Paper46, August 26, 2006.

篇9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相关比率;区域政策;农地金融制度

中图分类号:F830.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972(2008)01-0051-04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是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也凸显出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等经济带,其金融发展水平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利于宏观经济和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因此,对中国金融发展地区差异的研究,近年来得到一些学者的关注,也产生了很多学术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宏观层面,对金融发展与部门或行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作为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实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选择农村信用社的相关数据,描述和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问题,按照国家“十一五”规划关于东部10省市、东北3省、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的划分,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距

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扩充并进而促进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一个动态过程。Ⅲ衡量金融发展,不仅需要从金融总量上看,还应考虑金融结构和金融运行效率,总量差异、结构差异和效率差异,共同构成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区域差距的主要要素。

(一)总量差异

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的概念,即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全部实物资产价值之比,作为衡量金融发展总量规模的最广义指标。对广大农村地区而言,我们采用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农业总产值的比率,计算金融相关比率,作为在宏观上衡量金融发展总量水平的基本指标。

从对我国四大区域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比较(表1)可以看出,我国农村金融资源在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呈现非均衡状态。从数字统计来看,东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存贷款总额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也高于其它三大区域。以2004年为例,东部地区农村金融相关比率高达3.95,比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高出2.44、2.0014和2.2,说明在农村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储蓄与投资分离程度比较高,金融活动和运行的规模较大,在农村金融资源的争夺中取得了优势地位。而东北三省作为农业大省,农村金融发展在总量上看落后于其他地区,缺乏资金来源和信贷支持,很多项目难以实施,限制了其农业经济本身的发展。各区域农村金融上的差距,限制了欠发达地区消费和投资的增长,影响了区域之间农村金融的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二)结构差异

金融结构一般是指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用农村金融相关比率的差异来衡量整个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差异是不全面的,它并没有反映出金融体系内部的结构变化,因此,我们必须考虑农村地区金融结构方面的变化和差异。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在这里采用农村信用社在各个区域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数量及其分布密度和相关比例,来衡量农村金融发展在四大经济带之间的结构差异。

通过对2005年末农村信用社的地区分布情况(表2)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各区域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分布差异。从数字统计来看,农村信用社的机构网点,东部地区最多,达到35%,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最低,只有7%;但是从分布密度即每一万乡村人口拥有的机构数量来看,东北地区最多,可以达到1.16家,而中部地区最少,仅有0.83家。而从业人员的比例,东部地区最高,占到38.5%,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的是东北地区,仅占9.78%;而从从业人员分布密度来看,东北地区最高,一万乡村人口,可以有13.12人为其进行金融相关服务,而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来说,只有6.3人,差别较大。对四大地带金融结构的对比表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在金融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失衡,金融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加大了统一货币政策在各地传导的难度,使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难以达到一致的效果。

(三)效率差异

区域金融之间的效率差异,主要是指金融运作能力的大小。我们采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地区金融发展效率的指标,体现出金融机构将存款转化为贷款的能力,在宏观层次比较农村金融推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进行金融机构贷款发放与收回情况的对比,衡量其业务能力和效率,在微观层次比较金融机构本身和金融市场的效率。

通过对农村信用社存贷款余额及存贷款比率的比对(表3),可以看出,各区域农村金融贷款一存款比率都处于下降的趋势,地区之间差异不大,并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而且从2003年到2005年,西部地区的贷款一存款比率最高,而东部最低,从根本上看,东部有些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资金来源多元化,东南沿海有些地区有外汇流入,外汇占款较多;而中西部地区广大农村依然处于资金高度缺乏的状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经济增长率与贷存比率之间并不存在正相关性。

而对农村信用社各地区贷款发放和回收情况的比较(表4),说明四大经济带之间农村金融的效率差异还是存在的。以2005年为例,东部地区贷款发放金额最多,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最少;而贷款回收率东部最高,达到92.3%,最低的西部地区只有81.4%。其中,农业贷款回收率最高的东部地区达91.4%。而西部地区仅为49%。东西部之间差别较大,西部地区金融机构运行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资金的使用和循环利用。

二、存在区域差距的原因分析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我国经济发展从整体上看处于长期非均衡状态,而广大农村地区千差万别,区位因素、经济基础、制度安排、历史社会人文环境的差异都会造成不同区域农村金融发展存在路径上的差异。

(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从根本上看,是由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造成的。根据内生成长金融理论的观点,不同的经济状态给金融成长提供的成长条件和区间是截然不同的。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区域金融的规模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区域金融结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较大,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刺激金融的发展与进步,作为对农户需求的回应,除了提供更多的资金,相关金融机构的数量、金融资产规模都会随之扩张和发展。除正规金融外,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以自由借贷、钱背和私人钱庄、合会等为主的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迅速,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有利于提高资金利用率,活跃农村金融市场。而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本身发展滞后,很难靠经济需求拉动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存在成为必然。另外,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金融机构的进入和金融市场的扩张必然需要相应的成本费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作为经济主体的集体经济和农户个人很难支付相应的金融机构进入的固定费用,使得农村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发展缓慢,金融市场相对滞后。而东部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较快,能够支付固定交易成本的经济主体越来越多,金融中介机构利用率越来越高,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发展。

(二)市场化进程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经济在整体上的运行机制、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发展战略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农村经济也不利外。但是市场化进程具有不同步性,在区域之间表现为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逐渐推进的过程,赋予不同区域不同的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具备优先的改革权利,表现出更强的市场活力,获得了强劲的改革动力,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相比,其货币化程度更高,市场机制更加完善,经济和金融发展之间是处于良性的同步快速发展阶段。东部农村地区也因此具备了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和成长能力,能够保持农村金融和经济的稳步增长;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市场经济改革滞后,不仅缺乏经济发展的活力,而且在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贸易分工中一直处于劣势,与东部发达农村地区相比,在区域经济与金融自我发展能力上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到主导作用,金融资源实现以市场机制为导向在地区之间配置,鉴于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其金融资源流动速率提高,数量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农村金融区域之间的差异。

(三)区域之间政府行为的差异

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政府行为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政府的金融政策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的制度安排导致金融发展呈现非均衡的状态。从中央政府来看,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战略发展侧重,以实现中央政府的经济发展目标,与之相对应的是有差别的金融政策,过于扶持或放手不管,这对农村金融发展的作用显然是不同的。如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为了促进东部地区经济特区的建设,中国人民银行向特区提供低息贷款,还赋予东部地区较大的利率浮动权及金融工具创新权,这次政策对于当时东部地区筹集资金、扩大投资规模起到重要作用,为东部地区经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广大的农村地区也因此受惠颇多。中央政府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了区域金融从行政性平衡向政府主导型非均衡逐渐过渡。从地方政府来看,为了本地经济的快速持续增长,必然会展开对资金的争夺,一般表现在对投资机会的争夺上。而投资之间的竞争主要是金融资源的争夺,尤其对广大农村地区,资金格外短缺,政府之间对金融机构及相关资源的竞争对农村金融整体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而地方政府之间具有不同的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发展及控制力,在争夺金融资源的博弈过程中,东部发达地区肯定有优势,这种行为差异,使得中西部落后地区金融环境相对恶劣,农村金融的区域差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行为对金融机构的外在作用。

三、运用合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运用合理的区域金融政策,体现对不同区域的差别对待,对于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农村金融的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进步,以及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必要的。

(一)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区域差异

在我国正规农村金融制度中,长期以来形成的三种制度安排分别是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的农业银行和合作性的农村信用社。近年来,一系列强制性制度变迁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严重的制度供求矛盾。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农村地区,对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等都有不同的偏好,区域间农村制度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要改变我国农村金融存在区域差异的局面,必须首先在总体制度安排上体现差异化。

对于金融发展较为充分的东部地区而言,因为资本已经形成规模,生产能力比中西部、东北地区大,已经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应主要依靠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的力量,以巩固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成果,保持其货币化、市场化程度,稳定农村金融发展秩序。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农村信用社改革,首先必须界定清楚几十年制度变迁积累下的产权问题,实现股权结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在东部发达地区可适当引入民间资本或外资,建立产权明晰、有完整的激励机制、内部控制机制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同时,依靠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双重力量,剥离因政策变动频繁造成的不良资产和不良贷款。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利用正规的商业性金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加上农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必须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的优势,强调国家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和帮助,同时,借助合作金融对农村内部资金的管理利用,真正满足落后地区农村的资金需求。对农业发展银行而言,应该进行功能的重新定位,完全区别于商业银行,真正实现其政策性银行的地位和作用,尤其对落后地区的开发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以填补商业银行空白,拓展政策性金融对农村发展的支持。而在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应有别于东部发达地区,坚持合作金融的理念,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金融功能,发挥特有的制度优势,满足农村弱势群体的融资需要。

(二)在具体政策工具上体现区域差异

除了整体制度安排,区域金融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借助一定的策略手段,也就是区域金融政策工具。在我国,一般的金融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的三大法宝: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运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缩小金融发展差异,实现农村区域金融的协调发展。

通过区域差异存款准备金政策,来调节区域内的货币信贷活动和货币量。例如,降低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把这部分超额准备金贷出,可以扩大该地区的信贷总量,进而调节货币

量,解决落后地区农村发展需要的资金问题。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再贴现政策,来干预和影响市场利率以及货币的供给和需求,从而实现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如果西部地区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其农村金融机构就会通过贴现获得贷款,从而扩大信贷活动,并使可利用的资金增加。因此,再贴现、再贷款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有助于扩大金融发展规模,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中央银行在区域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从事公开市场业务,也可以达到调节区域信贷活动和区域货币量的目的。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金融市场不发达,地方政府不准发行公债,所以公开市场业务对区域金融调节能力较弱,很难应用到缩小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上。除三大法宝外,央行还可以直接运用行政命令或其它方式,对不同区域农村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行直接控制,如直接进行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干预等。

需要注意的是,利用有差别的政策工具可以缩小农村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简单地运用单一工具未必可以达到区域金融发展的政策目标,应根据不同区域农村的特点,采取能够发挥各个区域比较优势、有利于农村资金配置的政策工具组合。

(三)实施有差别的农地金融制度

所谓农地金融制度,是指以农村土地为抵押品获得资金融通的活动,是土地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农地金融制度,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从而推动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开放性农业的纵深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国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目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说,农地金融制度在实施中必须体现区域化和因地制宜。对于金融市场发展相对完善的东部沿海地区,可以将农村土地抵押市场让位于私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国家制定详细的调控政策,具体运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另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或发行农村土地债券,为发展非农产业提供更多的资金。而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农地抵押业务中风险相对小、盈利大的市场业务是市场主流,应该由国家资本出面进行运作,以保证农户获得基本的农业生产所需资金;而那些风险较大的市场业务,可以适度让私人资本或其他社会资本介入,保证多元化资金来源。

篇10

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资金的支持,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花大力气发展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有所忽略。所以现阶段农村地区的信贷需求具有小额、风险较高、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原有的大规模金融机构贷款门槛高,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需求,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应运而生。

随着农村银行在需求上的增加和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2006年银监会适时调整准入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银行进入到这个领域,村镇银行应运而生,并较快发展。在实际运作中,银监会先试点再扩大范围,再引入外资银行加入,整个体系逐渐完整。截至2011年底,全国已组建726家村镇银行。2013年末,全国各地新型农村机构总计8872家,同比增长28.2%,其中村镇银行占比10.9%。东部地区村镇银行数量在全国占比最高、增长最快(30.0%)①。

二、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与发展

(一)外资村镇银行发展现状

外资银行在国内建立分支机构限制很多,而建立准入门槛低、受到政策鼓励的村镇银行是业务拓展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外资银行在大城市开设网点较难获批,且银行业竞争太激烈,而开设村镇银行更容易获得审批,既响应了中央支持“三农”金融服务的号召,又能享受优惠政策,还能收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好口碑,催动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村镇银行。

2007年12月,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村镇银行――湖北随州曾都汇丰村镇银行的开业,拉开了外资行布局中国村镇银行的序幕,掀起了外资行抢建村镇银行的。

(二)经营优势

1.拥有实力雄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注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筹资单一问题。知名的外资银行,可以在短时间获得客户的信任。在吸收存款和引入民间资本上弥补了村镇银行产权制度上的限制。

2.外资村镇银行选址的区位优势以及先进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弥补了地域限制带来的局限。开放性经济地区,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贷款投入生产,产出多元化的销售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信贷资金的流动性,降低了业务地域限制的影响。

3.创新的贷款模式,控制了风险,使盈利得以保障。汇丰中国和汇丰村镇银行业务的运营和管理是完全分开的,每个村镇银行可以根据当地情况设置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式,如“公司+农户”、“农业合作社社员联保贷款”、“贷得乐”等各类无抵押贷款。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汇丰村镇银行与当地的龙头农业企业合作给农户及产品经销商提供贷款,三者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企业可以对农户及经销商进行筛选和推荐,并提供担保,为他们解决了缺少抵押品的问题,银行也能有效控制风险。目前,“农户联保”的模式也已经被村镇银行广泛使用。

三、外资村镇银行的进入对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启示

(一)注重合作伙伴及网点的选择,弥补产权、地域限制的影响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够成熟,监管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仍有待完善。完全由个人或非银行业机构出资设立村镇银行,存在较大风险,故产权限制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从外资村镇银行的设立,我们不难看出可以利用发起银行或出资银行的良好信誉,及具有雄厚实力的合作伙伴弥补产权限制的缺陷。地域限制使村镇银行缺乏规模效应,所以对选址提出更高要求。开放的经济环境,涉农企业频繁的对外交易,跳出了区域的局限,其资金使用不仅为本地经济创收,还可以利用货币乘数带动其他地区其他行业发展。

(二)创新业务模式,进一步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1.丰富存款模式。存款是银行的业务基础,将存款业务做好才能获得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在存款模式上可针对“三农”特点进行多元化尝试对大额存款客户提供专业管理,提供相关理财产品,增加中间业务收入。针对个体农户可推广教育存款,个人通知存款等特色存款,普及金融知识同时吸收多元化存款。

2.更新贷款模式。第一,发挥当地特色产业的经济支柱作用,将公司加农户的组合进一步完善,若能借助特色农业,以村镇银行为媒介,将生产农户、加工、销售,以此产业链形成贷款小组,以应收账款作为抵押担保,可以更好的控制资金流动,小组成员进行共同担保,在各环节中缺乏资金时,先由小组成员评价贷款风险与可行性,再由村镇银行进行审批,贷后由村镇银行定期跟踪贷款情况,完善贷后管理工作。第二,引导农民联保贷款。既可实现村民的共同监督,又使他们结成风险共同体。村镇银行积极引导村民交流合作,也保证了还款质量和期限的确认。第三,采取更为灵活的担保方法。农户手中的不动产不易作为抵押品,这就需要尽快建立村镇不动产担保的登记查询系统,并由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政策,使农村房屋、土地承包权等不动产抵押更加灵便。

3.升级管理模式。在人员配置上,要求管理模式与村镇银行的产品和服务配套,加强村镇银行企业文化的营造,形成一整套的人员培训模式,促进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要强调“合规经营,优质服务”的经营理念,注重对员工风险意识培养,在服务中树立专业过关,服务优质的良好形象。